市农业局局长述职评议整改情况的报告

市农业局局长述职评议整改情况的报告

市农业局局长述职评议整改情况的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

2005年9月下旬,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对我进行了述职评议。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市农业局局长李全新同志述职评议整改意见》的要求,我们针对存在的不足和整改意见,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局党组及领导班子成员会议,成立专班,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整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工作的基本情况

述职评议之后,我局在10月25日召开了局党组和领导班子成员会议,通报了述职评议情况。大家一致认为,述职评议实事求是,既肯定了市农业局及包括我本人在内的领导班子的工作,又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整改意见;既体现了对我个人工作的监督和支持,又表达了对农业局整个领导班子的勉励和期望;通过述职,增强了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家一致表示,要团结一心、再接再厉,争取更大成绩,特别是要针对整改意见,认真分析原因,明确整改措施,举一反三,提高全局工作水平。

按照述职评议调查报告提出的三条建议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我们重点抓住“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建立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重视和关心市直农业系统二级单位的建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三农’有关的市直部门的横向联系”、“要进一步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以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努力构建宜昌和谐农村,更好地维护农民利益”等三个方面的意见,本着“抓好整改促工作、推进工作见整改”的指导思想,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落实了具体措施,全面进行了安排部署,在工作中狠抓整改方案的落实,使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阶段性整改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近半年时间的集中整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深入研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对全市农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明确。针对评议中指出的“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的意见,我们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课题,更加深入地研究了当前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认为,当前,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全党全社会关注“三农”的氛围、农业增长方式、农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六个方面都发生了积极变化,同时,制约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面临着许多新挑战。主要体现为“五个不相适应”:农业资源短缺和基础设施脆弱,与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不相适应;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和成果转化率低,与农业增长方式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与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不相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与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民收水平低和增收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统一了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制定了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落实了具体措施。

为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自己带头,在全局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农村,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反映民愿,服务于民。在述职以来的近半年的时间里,调研时间占了三分之一以上,在深入调研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一是在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项目和主要措施,对今后农业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二是围绕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问题,同市发改委联合调研,形成了《探讨增收长效机制,构建和谐宜昌农村》等调研文章,在“三大目标、四大战略”研讨会上被评为二等奖,在“构建和谐宜昌”征文中被评为一等奖,省农业厅以《农业调研》专刊全文转载;三是围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问题,组织精干力量,于去年底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调研,进一步掌握了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明确了今后工作的重点,并形成了农业产业化“十一五”发展规划,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局领导班子还开展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鮰鱼产业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专题调研活动,对产业或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有的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纳入规划并付诸实施。

通过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科学规划,我们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

(二)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抓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使农业产业化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2005年宜昌农业产业化工作荣获国家农业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八部委联合表彰。

一是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针对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够强的状况,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新认定了一批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这批企业争取融资创造了条件。并积极向省推荐了一批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其中有4家被纳入全省重点支持的30家龙头企业范围。到目前为止,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1家,省级以上达到16家,国家级1家。龙头企业网络农户3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0%,带动配套基地近100个,种植业基地面积200多万亩。

二是特色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全市畜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生猪首次实现全市“人平一头猪”,出栏跃居全省第一位。水果产业中柑桔通过实施“1151”工程,面积、产量、价格、效益“四增”,为农民人平增收100元左右,成为2005年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蔬菜产业在因灾面积减、总产减的情况下,却实现了产值效益增,为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水产业无公害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两江”库区标准化无公害网箱养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有力促进了我市出口创汇渔业的发展。茶叶产业名优茶比重上升,品牌整合后的效益初步显现。

三是利益连接机制进一步完善。我们多次组织研究如何加强龙头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连接关系问题。结合“农企联户”活动,围绕我市优势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组织60余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按照“企业+农户”模式,在粮棉油、水果、蔬菜、茶叶、畜产品等优势产品中开展订单生产,共与28万多个农户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签订订单166万吨,订单饲养量54.8万头,订单总额达到24亿元,规避了市场风险,增加了农民收入。

2006年,农业产业化将重点抓好“三十”产业升级工程。一是培强十大领军型龙头企业。选择丰岛集团宜都食品有限公司、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宜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宜昌湘宜水产品有限公司、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基础好、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集中精力,从融资、税收、土地、水电、项目以及技术创新、品牌开发、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重点扶持。二是建设十大示范板块基地。重点建设三峡库区30万亩优质甜橙板块基地,“两江”沿岸60万亩优质宽皮柑橘板块基地,海拔800米以上高山30万亩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板块基地,以夷陵区为重点的15万亩江北绿茶板块基地和以五峰为重点的20万亩江南茶叶板块基地,宜东100万亩“双低”油菜及100万亩优质稻板块基地,宜东300万头优质三元商品瘦肉型猪基地,“两江”库区的无公害淡水鱼出口创汇基地、高山10万亩烟叶基地等十大示范板块基地。三是培育十大精品名牌。重点培育秭归脐橙、宜昌蜜橘、采花毛尖茶、清江鱼、火烧坪蔬菜、安琪酵母、稻花香和枝江大曲系列白酒、土家人三峡苕酥等十大品牌。今年要在柑橘和茶叶的品牌整合上首先实现突破。柑橘上申报宜昌蜜橘原产地保护标志,实现品牌资源共享;茶叶上力推采花毛尖,使之成为湖北第一品牌。

(三)着力抓好农民工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拓宽了农民长效增收的渠道。为了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我们把实施“阳光工程”作为一条重要措施来抓,抓出了成效。去年是“阳光工程”的规范管理年,我要求各级阳光办着重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12月底,委托市阳光办对“阳光工程”管理制度“三规范”、管理程序“六落实”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结果表明,“阳光工程”的管理更加规范。到去年底,“阳光工程”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全年示范性培训3.1万人,转移就业人员2.9万人,外出务工人员达到36.5万人,全年依靠外出打工农民人平增收102元。2006年,我们将大力推行订单培训,创新办学机制,强化规范管理,完善就业服务,力争完成示范性培训4万人,使打工为农民增收100元以上。

(四)切实加强市直农业系统二级单位建设,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加强二级单位建设:一是发挥分管领导的作用,强化对二级单位的领导。述职评议之后,我主持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加强对二级单位领导和建设的问题,要求分管领导要对二级单位的发展切实负起责任来,了解他们的困难,研究他们的工作,加强监管,强化责任;对确实不称职的班子和负责人,该调整的要坚决调整,该撤换的要坚决撤换,决不姑息养奸。根据会议安排,几位副职领导分别在春节前走访了各自分管的二级单位。在研究布置2006年工作时,进一步明确了二级单位的责任。二是重点问题重点解决。特别是针对意见反映较为集中的个别单位,我分头找单位负责人谈了话,谈话之后单位的变化确实较大。比如,有两个单位过去有人反映领导不力或不团结,我找单位负责人了解沟通,要求他们增进团结,心系工作,抓住2006年国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申报项目,盘活人员,开展工作,并在工作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大家反映,这些单位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现在有活干了,心也齐了,劲头也足了。去年11月份,我们将环保站、土肥站两个二级单位从珍珠路搬到西陵二路原农委院内,同农技推广中心在一栋大楼办公,既方便了来办事的人员,又形成了集中办公的氛围。两个站原来一个办公室坐3-4个人,现在基本保证一个办公室1-2个人,添置了办公桌椅、电话、传真机、电脑等设备,大大改善了办公环境,提高了办公现代化水平。三是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激发事业单位的活力。目前,市农业局已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做好了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些准备工作。局党组考虑,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之时,将对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一次大调整,把优秀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

(五)进一步加强与市直涉农部门的横向联系,互相之间的合作更为广泛。“三农”工作千头万绪,涉农任务繁多。我们虚心接受人大提出的意见,为了加强与市直涉农部门的联系,我们借市产业化办公室这块平台,充实了产业化办公室人员力量,以充分发挥好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这一阵地的作用,加强与六大特色产业领导小组的联系;同时,主动与发改委、财政、供销社、水利局、土地管理局等有关部门联系,在多项工作中加强合作,彼此之间的交流更畅通,合作范围更广泛,行政效率更加提高。比如,同市发改委就“如何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问题联合开展了调研,联合向省发改委申报了“宜昌市农业经济信息监测网络”建设项目;同财政局开展了粮食直补工作,同土地局开展了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同交通局、公安局开展了农机、渔船安全大检查,同工商局开展了农资执法打假活动,同技术监督局开展了名牌产品申报工作等等,共同为“三农”的大局服好务。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市农业局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搭建了由劳动、教育、科技、建委、共青团、妇联、党校、科协、供销社等多部门相互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平台,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利益。一是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农业法制宣传活动。在去年秋冬农业开发和今年春耕生产期间,农业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就农民普遍关心的有关农资市场管理、农业安全生产、农民权益保护、农村承包合同等问题,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农业法制宣传活动,提高了农民维权意识。二是进一步严格了农业行政执法纪律。我多次强调,农业执法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局关于作风建设“六不准”、廉政建设“八严禁”和行政执法“六规范”的纪律规定,完善和落实农业行政执法“四制”,建立健全各种内部监督和层级监督管理制度,提高了农业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和执法水平。三是强化了农资市场监管。去冬今春,农业部门围绕农民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突出重点产品、重点地区、重点单位,深入开展了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3月13日,省农业厅在我市当阳召开全省农资打假现场会,对我市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3月15日,市人民广播电台就农业行政执法问题对我进行了专访。我们将坚持常年执法打假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强化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抓好后续整改的方案计划

我们认识到,整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要坚持与时俱进,必须继续深入进行整改,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深入研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将要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也很多,需要作出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农业部门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管部门,将义不容辞地挑起重担,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问题,采取新措施,解决新矛盾,积累新经验,取得新进步。

(二)进一步加强农业重点项目建设。以实施农业“十五大工程”为重点,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十五大工程是:一是百万吨优质柑橘产业化工程,二是畜禽产业化工程,三是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工程,四是茶叶产业化工程,五是两江库区出口创汇渔业产业化工程,六是生态家园建设工程,七是耕地地力调查及沃土工程,八是食用菌产业化工程,九是农业机械化工程,十是魔芋产业化工程,十一是优质稻产业化工程,十二是优质油产业化工程,十三是优质棉花产业化工程,十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十五是城郊休闲农业工程。通过“十五大工程”建设,力争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农业部门自身建设。以建立健全“六大体系”为重点,加强部门自身建设,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这“六大体系”是:一是种业体系,二是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体系,三是动植物保障体系,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五是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六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这“六大”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紧要的任务是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和动植物保障体系。通过加强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农业支撑保障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系统“敬业为农、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廉洁高效”“十六字”行风建设,努力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将把整改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长期抓下去,通过整改促工作,争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