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省就业服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关于全省就业服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关于全省就业服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就业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为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健全完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省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责任落实再加力、政策执行再加力、优质服务再加力,用“暖”心服务为稳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及省委坚强领导下,全省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始终坚持人民至上,锐意创新、多措并举,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就业服务更加优质高效。2024年1-5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0.4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45.53%。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低于目标任务0.2个百分点,为今年来最低值。

  二、主要做法

  民之所盼,施政所向。主席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省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上下齐心,牢记使命,铭记嘱托,全面贯彻落实主席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着力强化精准服务、创业服务、数字服务、基层服务,持续打造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一)立足中心大局,着力强化精准服务。主席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解决好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省就业服务局坚持服务市场主体和服务重点群体双向发力,不断提高就业服务精准度,确保了重点群体就业稳定,为我省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就业服务力量。一是精准政策落实。瞄准高校毕业生就业“黄金期”,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定向送资源、送岗位、送服务。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在实名服务、岗位推送、困难帮扶、宣传引导方面持续发力,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抢抓春节后农民务工黄金期开展春风行动,集中开展引导有序外出、促进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组织招聘用工等服务,全力确保农民工就业稳定。活动期间,组织线上线下招聘1671场,提供岗位128.2万个(次),达成就业意向13.6万人次。组织专车服务保障农民工返岗复工1.78万人,实现了“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精准流动。二是精准供需匹配。高效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招聘同步举办、大型活动与日常招聘有效衔接,全力提升匹配效率、促进人岗对接。1-5月,全省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151场,组织6.08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招聘岗位188.30万个,求职120.91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4.86万人次。三是精准人员帮扶。针对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开展精准帮扶,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集中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活动期间,组织招聘活动202场,提供岗位7.37万个(次),实现就业6201人。四是精准企业用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企业用工服务的通知》,从拓展重点企业范围、完善对接服务机制、提升服务企业质效等方面,多渠道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全力助企纾困,稳定就业。

  (二)聚焦品牌塑造,着力强化创业服务。主席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优化创业服务,提升创业质量。省就业服务局深入开展重点群体创业促进活动,持续激发我省创新创业活力。一是赛事引领。全力以赴承办好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放大国赛综合效应,做到“以赛引企、以赛引才”。启动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选拔赛暨**省第十一届星火项目创业大赛及创业系列活动,联动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等全方位、集成式创业服务,持续打响我省“星火大赛”创业品牌。二是政策落实。全面落实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加大创业融资服务机构建设。今年新增设23个基层创业融资服务工作站,设站总量达到109个,市级实现全覆盖,县区覆盖率达到83%,服务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1-5月,全省提供创业贷款担保4977.47万元,扶持创业329户,带动就业896人。三是培训先行。组织**省第五届马兰花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全面展现创业培训工作成果,提升创业培训师资水平,不断引领创业工作创新发展。

  (三)突出数据赋能,着力强化数字服务。主席总书记指出,要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省就业服务局坚持把便捷化的服务手段作为提升就业服务工作质效的重要抓手,深入推动就业服务工作向“大数据+铁脚板”模式转型。一是平台广泛推广。印发了《**省就业信息平台五级推广应用方案》,推动集业务经办、公共服务、监管监测、数据应用“四位一体”的全省就业信息化平台在全省应用,全面推进就业各项业务信息化经办和一体化服务。二是数据精准高效。对标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数字化平台,依托**省人社宏观决策分析系统,融合全国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分析数据和我省人社各业务领域数据,对18个就业主题进行宏观分析,构建辐射全国、覆盖全省的就业大数据监测分析平台,实现人力资源供求信息“一网监测”。三是经办实时协同。实时共享社保、劳动关系、人事人才各板块业务数据,推动失业登记、就业见习、社保补贴申领等高频业务与其他人社业务深度协同。

  (四)围绕提质增效,着力强化基层服务。省就业服务局积极推动建设上下贯通、业务联通、数据融通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一是优化工作机制。在全省部署开展就业服务体系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推进省市县三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标准化服务、省市县三级创业融资服务机构高效化服务、县(市、区)公益性零工市场规范化服务、乡(镇、街道)就业服务站便捷化服务、村(社区)就业社保服务网点可及化服务等八项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就业服务体系整体性、系统性、高效性、便捷性。二是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公共就业服务内容及流程,从机构设置、设施配备、业务管理、窗口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工作水平,推行业务事项统一、办事流程统一、经办平台统一的标准化管理,确保就业服务事项业务全覆盖,实现经办提速、服务提质、效能提升。三是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全省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练兵比武等活动,全面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举办**省第三届公共就业专项业务竞赛,培养政策通、业务精、能力强、作风优的“行家里手”。

  三、经验启示

  就业稳,则本固、邦宁、心定、民安。做好稳就业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省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还要在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最大程度发挥就业服务“连心桥”的作用,持续推动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落实落细,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人民至上,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以人为本是做好民生工作的根本遵循。**在全力推动优质高效公共就业服务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充分发挥就业服务在稳定就业、保障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突出群众实际感受、突出群众具体需求、突出群众普遍受益,做到用心用情用力,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们要持续将人民至上作为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紧扣群众急难愁盼关键问题,持续强化数据赋能,用好就业“一库一平台”,大力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推进涵盖供求信息多元分析、重点群体结构分析、经办服务运行动态监测于一体的全省统一就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促进就业公共服务便捷化、规范化、智慧化、精准化。

  (二)坚持精准施策,打好服务集成组合拳。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是全面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效能的关键。我们始终坚持推进就业优先政策的落实,将“精准”二字落实到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农村劳动力、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上来,着力构建起“准”“实”“细”的服务机制,实现了重点群体就业持续稳定。我们还将精准研判重点群体就业形势,精准查找问题,精准对接需求,因时因事因势施策,保证各项服务措施落地见效。全面开展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各类专项行动,深化高校毕业生“1131”就业服务,力争实名服务再提质、岗位推送再加密、困难帮扶再强化、宣传引导再发力,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顺利就业。持续深化区域劳务协作,加大省外优质岗位征集力度,统筹做好我省农民工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全面落实《**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用好用活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三)坚持创业引领,扩大灵活就业蓄水池。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年来,我省聚焦各类群体创业,积极落实各类创业扶持政策,搭建平台载体,营造社会氛围,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有效增加就业容量,不断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我们将把创业作为激发就业活力、增强就业动力的关键一招,积极应对创业服务工作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挑战,不断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全力以赴办好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真正做到以赛事聚才、引才、留才,持续激发我省创新创业活力。全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提高融资便利度,为创业者提供初创资金支持。深入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面向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增强创业信心,提升创业能力。

  (四)坚持基层建设,守好人民群众幸福线。健全均等可及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有温度的就业服务,对稳定扩大就业、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意义重大、作用显著。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大力推进五级平台建设,促进就业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全力打通就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建设上下贯通、业务联通、数据融通的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用好用活乡(镇、街道)就业服务站、县(市、区)公益性零工市场、省市县三级创业融资服务机构和省外劳务服务工作站,全力推动公共就业服务重心下沉、覆盖城乡,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广泛开展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持续提高基层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