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经验做法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经验做法近年来,xx 县xx 镇xx 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唱响党支部领办经营主体“重头戏”,写好集体经济发展“大文章”,奏出富民增收“致富曲”,通过“托管+”、“劳务+”、“农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探索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村集体经济收入由 2020 年的 10.4 万元增加到 2023 年的 52.17 万元,年均增长 100.41%。

托管+服务,土地生出“好钱景”。

当前,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式,但种地与务工两头难以兼顾,农民土地托管意愿强烈,规模集约经营趋势明显。

xx村抢抓“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机遇,村股份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户签订土地经营权委托合同,由党支部领办的农丰现代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服务。

“托”牢底线。

一直以来,粮食作物相较经济作物亩均收益低,农户、经营主体种粮的积极性不高,镇村落实粮食安全生产任务的担子重、压力大。

xx 村党支部领办的农丰合作社将全村 8022 亩耕地全部流转托管,由合作社自主种植或流转给大户经营,用足用活粮食直补和土地托管试 点村补贴政策,有效解决了农户、经营主体不愿种粮的难题,守牢守好粮食安全生产“底线任务”。

“托”出活力。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耕地候鸟式经营、低价转包经营现象普遍,小农户分散经营的弊端日益凸显。

xx 村以“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方式,为农户提供保姆式土地托管服务,将土地“化零为整、集体托管、规模经营”,有效提升了农业组织化程度和产出效益。

同时,通过土地托管,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使农民有更多时间、更多精力、更多机会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释放出全村 65%以上富余劳动力,有效激发了农民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稳定增收的活力。

“托”起效益。

农田产出率低、种植效益不高是长期困扰农民群众增收的难题。

通过土地托管,合作社或经营主体采取耕、种、防、收、秸秆处理等全环节经营、全过程管理,每亩地生产成本降低80 元,亩均产出收益从 1000元增长到 1200 元,实现了农业生产降本增效。

同时,在保证农户 600 元/亩土地租赁费用的基础上,盈余部分按照村集体、农户、合作社 1:5:5 比例进行二次分红,最大限度保障农民效益。

2023 年村集体土地托管增收 6.4 万元,农户分红28.8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