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汇编

目录

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

11

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

23

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37

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

410

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511

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

613

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

1

我县坚持“县委党校(孵化学院)+乡镇党校(企业分校)+农民夜校(实训基地)”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有效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各乡镇(街道)党校创新教学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实效,全力打通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

  在“强”字上用力

深化资源整合

乡镇党校充分依托现有乡村组织活动场所、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资源,推进主阵地建设。同时积极拓宽乡镇党校师资力量来源渠道,邀请思想政治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熟悉乡村治理及“三农”工作的领导干部来乡镇讲学;注重从本地村干部、老党员、老专家、老模范和“土专家”“田秀才”中选取先进典型,鼓励他们走进课堂,分享经验做法,现场手把手传经送宝,实现师资力量来源多元化。清源镇党校聚焦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主题设计课程内容,推动党员进党校、支部书记大轮训、领导干部上讲台,通过“送教下乡上门”,“面对面”教育、“点对点”培训、“一对一”辅导,将“教学主阵地”前移;东于镇党校开办技术讲座、进行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提升党员干部能力,推动基层治理更加有效;王答乡党校坚持开展“书记讲党课”活动,党委书记每半年上一次党课,党政班子成员每年至少上一次党课等。

  在“活”字上用心

创新教育模式

乡镇党校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行“政治理论+党性锻炼+实用技术”模式,各乡镇因地制宜灵活设置培训内容,以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教育强素质,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教育增才干。同时坚持灵活教学,创新“课堂+现场”教学模式,积极拓展实训教育领域,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基层农民党员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柳杜乡党校坚持课堂赋能,以政治理论、 实务、乡村振兴、技能素养等为重点,形成“4大主题课+N个特色课”教学内容体系;充分挖掘南青堆村和成子村等现场教学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资源,形成“课堂+现场”“讲学+交流”“线下+线上”培训体系,分区域、分层次、分类别为党员开展业务指导,确保乡镇党校培训工作在“量”上落实、在“质”上见效。

  在“实”字上用功

抓实课程建设

乡镇党校紧扣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开设教学专题课程;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员研发精品课程。同时积极探索“党校+教学点”模式,从 引领示范、红色文化传承、廉政文化教育、乡村振兴发展等方面入手,打造了一批有特色、影响大、效果好的现场教学点纳入“现场教学课程资源库”。东湖街道党工委针对如何建强基层党组织,采用“现身说法”的方式,采用“书记讲给党员听”“书记讲给书记听”的方式,与党员面对面交流,引导党员干部明确党员义务、对标身边榜样,自觉扛起使命责任、奋力担当作为。徐沟镇、马峪乡党校,以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把党章和全面从严治党学习贯穿其中,筑牢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基础。

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

2

近年来,XX县委党校落实《2019—20XX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围绕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由谁教”“怎么教”“在哪教”的问题,规范镇(街)党校建设,提升镇(街)党校工作水平,打通了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

一、建强阵地、配齐师资,深耕厚植夯实党校“底子”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镇(街)党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13个镇(街)党校建立20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示范点,推动镇(街)党员教育培训和 信息化工作落地落实。完善制度保障,制定出台《关于建立镇(街道)党校的实施意见》《XX县镇(街道)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工作规范(试行)》,镇(街)党校加挂党员教育中心牌子,规范提升镇(街)党校的组织设置、教学管理、工作保障。打造教师梯队,在全县遴选出82名党员教育讲师、44名党员教育专家。通过举办党员教育现场教学讲解员选拔赛和各党委推荐,选拔出65名优秀讲解员。每处现场教学示范点配备至少4名讲解员,建立起辐射带动、资源共享的党员教育师资队伍。

二、优化设计、创新教学,融通资源勇挑党校“担子”

创新建立镇(街)党校“1+8+3+N”工作体系,即在每个镇(街)实体化建设1处镇(街)党校,强化“有班子队伍、有教学场所、有师资队伍、有课程体系、有培训计划、有培训档案、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8有要素保障,突出“一校一品、乡土讲师、土味课程”3大特色,建设N处现场教学示范点。在圣水峪镇党校,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依托XX初心学院,建成尼山鹿鸣、南仲都、东仲都、夹山头、东野村5个教学点,打造乡村振兴、甘薯产业、乡村治理、文化“两创”等特色课程和体验课程。在泉林镇党校,以精致城镇、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设计特色优质课程和现场教学路线。在星村镇党校,以乡村产业振兴为主题,设计特色优质课程和现场教学路线,成为集“ 引领、教育培训、服务基层”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打造基层党员身边的“充电站”。

三、突出特色、紧盯需求,破解难题引领发展“路子”

实施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星火赋能”工程。一是丰富教学内容,突出“实”。注重开发“微”“土”“外”针对性强的课程。“微”即提炼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的实践经验,适应普通党员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开发党课,组织教师准备10分钟左右的微党课,内容涵盖基础理论、党性教育、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红色故事等,送课上门。“土”即根据每个镇(街)不同的地域、资源条件,有针对性地培育开发新课程。县内具备红色文化资源的金庄镇、杨柳镇、柘沟镇开发了《XX第一个党支部》《钱杰东往事》《戈山抗日故事》等地方党史课程。“外”即组织教师走出去,根据XX县农村发展需要选择外地成功案例开发课题,移植适合XX的外地经验做法。二是分析教学对象,突出“准”。着眼机关、农村等不同领域党员,针对机关党员,开设“干部夜校”,以解读政策法规和开展业务教学为主要方向,提高机关党员的理论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农村党员,建设“实践课堂”,把党校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向农村党员宣讲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满足党员群众对教育培训和生产发展的需求,同时依托现场教学示范点组织开展现场教学,让基层党员既能接受理论熏陶,又能得到实践锻炼;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开展“送学上门”活动,为老党员送去学习资料,讲解方针政策,丰富老党员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拓展教学形式,突出“活”。组织涉农各领域专家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解决农村党员学用转化难题;开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村村到”现场观摩,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发挥村党组织书记先锋模范作用,举办“鸿雁论坛”,激发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精神。

四、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规范办学“里子”

实施镇(街)党校“217”培训管理模式,把开展党员常态化集中培训作为镇(街)党校的主要任务。每月至少开展2期党员进党校培训班次,落实领导干部进党校授课制度,镇(街)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进党校授课1次,分批组织党员进行培训。落实7项规定动作,即每期培训必须组建1个“灯塔”网上班级、开展1次研讨交流、组织1次擂台比武、收看1部红色电影、参加1次实践锻炼、进行1次结业测试、逐人建立1份培训档案,并根据镇(街)实际情况扎实开展特色培训活动,利用各具特色、可观可学的现场教学点,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观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员边听边看边学,摆脱过去刻板教学模式,让教学更加丰富有趣。针对不同要求不同对象开设党性教育、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提升等培训课程,采用“订单式”授课,着力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水平和实践能力,让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更具活力。让党员进党校、听党课、受教育融入日常、做在经常,不断推进学习成果转化,推动镇(街)党校党员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3

近年来,XX市委党校聚焦抓 促乡村振兴,深入贯彻主席关于办学治校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大力推动乡镇党校(乡村振兴学校)和现场教学基地规范化建设。当前,全市共建成乡镇党校16所、村(教学点)20个,开发现场教学基地30多个,打造现场教学路线25条,建成了一批涵盖红色教育、基层 、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等领域的特色现场教学基地,打通了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最后一公里,打造了党员教育培训特色课堂。

整合资源“建”,突出建设标准化。落实各级党委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主体责任,强化组织领导、沟通协调、政策支持,及时解决乡镇党校(乡村振兴学校)建设中的困难问题。按照“因地制宜、规范节俭、功能整合、一校多用”原则,整合 、农业、扶贫、文体广电等现有乡村办公及培训资源,依托乡镇五小项目建设,强化综合功能配套设施建设,使乡镇党校(乡村振兴学校)成为集现代化多媒体教室、红色主题文化展示、宿舍、餐厅和党员活动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校。20XX年12月,XX市将实现乡镇党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学校建设全覆盖。

注重灵活“用”,发挥效用最大化。通过组建“特聘专家+党校教师+党政干部+乡贤人才+基层先锋”师资队伍,健全包含本地致富能手、专业技师、“土专家”和“田秀才”等专家学者构成的大师资库。依托广电高清线路,构建市、县、乡三级党校直通的“网上党校”和视频会议系统,有条件的地方直达村级教学点,有效实现师资课程共享。科学安排“党员进党校”和党员大轮训计划,制定“ 类、农业类、经济类、专业类、群团类”等套餐式课程,为学员提供“点餐式”培训内容。综合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行动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因地制宜打造“泥土气息”浓郁的本土现场教学基地和教学案例,提升教学针对性实效性。2021年以来,全市乡镇党校(乡村振兴学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16期,培训基层党员干部7700人,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了大批基层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和技术能人等各类人才。

开拓创新“融”,打造特色品牌化。挖掘XX特色资源,利用桂岭红七军远征北上纪念馆、槽碓土瑶文化、羊头乡村产业发展示范带、朝东潇贺古道古村落(乡村振兴示范带)等革命纪念场馆、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基层 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构建现场教学基地网络,开展沉浸式教学,推动“理论+案例+现场”教学相融合。结合XX“推动行动学习+乡村振兴三年计划”,开展互动式教学,将问题、团队、学习、行动四要素融入现场教学和学习研讨中,让农村党员在“实践”中提升工作技能和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推动“行动学习+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并打造成为XX干部教育培训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

4

XX县发挥“乡村党校”优势,将课堂讲授与现场观摩、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相结合,帮助农村党员群众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提升增收致富本领。

“课堂+基地”,教育阵地规范化。统筹乡镇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党员活动中心阵地,配齐配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今年举办党性教育、乡村振兴等培训班30期,受教育党员8000余人,实现“家门口”进课堂。整合全县红色教育基地、种养殖合作社、农业科技园等多个涵盖党性教育、基层 、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等领域的现场教学基地,规划4条观摩培训路线,依托主题党日开展现场教学,打通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

“模拟+实践”,教学方式多元化。发挥特色大棚、庭院经济、乡村企业示范作用,打造15个“泥土气息”浓郁的本土现场教学基地和教学案例,运用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授课生动性、针对性和参与度,变“灌输式”的理论教学为“现场指导式”实践教学,搭建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操作的平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针对性实效性。

“需求+专家”,教学内容精准化。通过入户走访、征求意见等形式调研授课需求,优选农业、畜牧、司法等单位行业骨干、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乡土人才、党员致富带头人,建立县乡两级师资库,精心准备授课内容,围绕种植、养殖、产业致富、乡村振兴等开展“送教下乡”,确保培训有吸引力、接地气。今年以来,先后邀请20余名涉农专家开展送教培训223场,培训人员3.5万人次,让培训效果走心、走实、见成效。

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5

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今年以来,县委党校以干部培训为抓手,精心设置教学专题,创新培训方式,对全县乡村振兴人才开展分类培训,为全县乡村振兴蓄力赋能。

一是教学专题精准化。坚持以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开发设置《中央1号文件精神解读》《乡村振兴促进法解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教学专题,准确完整全面阐释党对“三农”领域的各项惠农政策,让参训学员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力促乡村振兴人才“提档升级”。

二是培训人员梯次化。根据人才的类别和岗位情况,实施分类培训,举办全县科级干部学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轮训班2期、全县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1期,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1期、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班1期等各类培训班17期,培训2186人次,促进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整体优化提升。

三是培训方式多样化。在培训中,采取异地培训、专家讲授、现场教学、经验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员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邀请领导干部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聚焦学员关心的热点难点开展专题教学;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开展研讨式教学;组织村书记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学员到县外“示范基地”开展“实践式”教学,引导学员总结借鉴其他地方乡村振兴的经验,切实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校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

6

XX镇始终坚决贯彻落实主席总书记党校办学治校重要论述,坚持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不断夯实党员教育培训基础保障。作为阜阳市试点乡镇党校、安徽省委党校业务指导联系点,XX镇党委党校不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学习教育的载体和形式,有力助推辖区内党员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有效巩固和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

打造“立体化”教育网络阵地。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中共太和县XX镇委员会党校与XX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设施”的体制,按照“有阵地、有队伍、有制度、有经费、有活动”的“五有”标准对软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强化阵地建设,配齐党校教室、远程教育室、图书室、展厅、电子阅览室等13个功能教室。配全投影、音响、电子显示屏等硬件设备,结合可移动网络电视端教育资源,实现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截止到目前,XX镇党委党校举办镇村干部能力提升班、后备干部培训班、农村党员轮训班等各类培训班共计20余期。

落实“系统化”组织运转保障。XX镇党委高度重视强化党校主体责任,把党校工作纳入镇党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建设总体安排。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党校校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为副校长,其他党政班子任成员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党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同时制定XX镇党委党校理论学习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9项基本制度,促进党校规范化运行。

建设“全域化”教学师资队伍。精心选配由镇党政班子成员、站所负责人、退休干部、青年干部组成的教师队伍,共23人;根据课程需要,同时聘请省委、市委党校教师或邀请县级党员干部教育师资库人员和镇内先进典型、五老人员等到党校授课,为高质量落实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结合“XX好人”等评选活动,邀请辖区内优秀党员代表、道德模范开展道德宣讲,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强化精神文明建设。

开发“多元化”精品教学内容。XX镇党委党校注重丰富教学形式,通过教师授课、学员分享、理论学习、党员实践、案例教学及实地参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结合党员实际,将党员分为在职党员、农村在家党员、流动党员和老弱病残党员等四大类,根据“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实施”进行精准化、精细化管理。XX镇党员总数

1246

名,按照党员培训五年规划要求,全镇已培训党员1133名,已帮教党员113名,实现党员五年内轮训一遍的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