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深化改革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坚持以深化改革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全会明确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再次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对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等作出重大安排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开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关民生福祉和经济发展,事关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客观要求。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遵循和衡量标准。主席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指出“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并强调“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形态,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如主席总书记强调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良好生态环境是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美好生活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人民生活幸福与生态美好的融合发展,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中国式现代化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客观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并且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与传统生产力相比较,新质生产力是由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必然是富有绿色低碳内涵,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力。从根本上来说,“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坚决改变损害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加快推动生产方式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追求。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和守护的家园,为人类提供了发展文明所必需的物质基础。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主席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为重塑生态价值观,推进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当前,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更加频繁、更加紧密,已经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正如主席总书记强调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美丽宜居的地球家园,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夙愿。

科学把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为我们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根本路径和方向指引。

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本源性意义和根本性保障作用。主席总书记强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深刻领会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制度内涵,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刚性约束;要进一步加快制度创新,更加严格抓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方面制度的完善落实,强化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等责任的考核监督,加快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治理效能;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不断健全生态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和应对管理体系,持续提升生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持续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席总书记强调,“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领会“五个重大关系”,健全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夯实各类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积极性;贯彻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围绕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和区域污染协同治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树立生态治理的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落实好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等,一体化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和系统修复;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和机制,加强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形成生态环境治理合力。

加快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绿色低碳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主席总书记强调,“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要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不断强化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政策及机制支持,持续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流通、消费和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优化能源科技创新机制,不断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发挥好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充分发挥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对绿色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充分发挥高校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支撑引领作用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应当坚持心怀“国之大者”,发挥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积极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培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模范践行者。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培养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中国矿业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要求学生既要有宽广扎实的知识结构,也要有亲近自然环境、心系地球母亲、服务美丽中国的情怀与品格。新形势下,高校应当坚持以主席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贯彻落实教育部《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培养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断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和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做“绿色公民”“低碳达人”。

提升支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始创新力。生态环境科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主席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长期以来,中国矿业大学聚焦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方向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能源结构绿色转型、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新形势下,高校要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的源头创新水平,聚焦减污降碳、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大力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围绕绿色低碳发展、污染物协同治理、废弃物循环利用、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破解生态环境“卡脖子”难题,为守护绿水青山、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打造更多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样板。主席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当在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中展现更多担当作为。中国矿业大学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完成了以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泉山区九里湖、沛县安国湖等为代表的一批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治理,助力徐州实现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徐州模式”和“矿大方案”的成功实践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与赞誉。新形势下,高校要不断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切实推动核心技术成果转化,积极支持能源结构低碳化、重点行业绿色化、工业园区循环化转型等,为绿色低碳发展积极贡献力量;要站在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高度,积极对接“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深化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生态治理战略合作,提出更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打造更多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工程,并不断增强在全球生态建设体系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