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廉政党课: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
8月份廉政党课: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
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触及的利益矛盾越是复杂尖锐,硬骨头越难啃,只有在抓落实上下更大功夫,才能克服种种阻力,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因此,全面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必须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严把选人用人关口,选优配强干部队伍,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组织保证和动力支撑。今天的廉政党课重点围绕三中全会对干部提出的5点要求,与大家进行探讨交流。
一、政治过硬是首要原则,努力培养对党忠诚、政治过硬的干部
主席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模范执行民主集中制,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经常同党中央对标对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及时校正偏差,不打折、不变通、不走样,决不能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首要标准,注重从严峻复杂的斗争一线、层出不穷的风险考验、艰巨繁重的重大任务中,分析考察检验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情况,确保把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过得硬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把对党忠诚真正落到实处。
第一,坚持好干部标准,政治标准是第一位的。政治不过硬说到底是理想信念的根基发生了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了松动,容易在大是大非面前犯糊涂、利益诱惑面前不清醒、纪律规矩面前存侥幸,从政治上的变质逐步滑向经济贪婪、道德堕落、生活腐化,最终深陷泥潭走上不归路。要立起衡量干部政治素质的“硬杠杠”,紧扣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内涵,注重正向引导与反向对照相结合,变模糊概念为清晰要求,改笼统表述为具体情形,构建有界定、能操作、可评判的指标体系,避免凭印象打分数、靠感觉下结论。坚持把政治素质考察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坚决将见风使舵的“墙头草”、畏首畏尾的“骑墙派”、阳奉阴违的“两面人”剔除出去。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将考察结果运用于干部从严管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反馈本人,批评教育、警示提醒,引导干部常扫思想灰尘,增强政治免疫力,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争做表里如一的老实人、言行一致的明白人。
第二,政治训练贯穿成长全周期,锻造干部过硬政治素质。对党忠诚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理想信念不是虚的,更不是用来装门面的,唯有实践才有说服力。坚定信念就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保持政治定力,对原则性问题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用实际行动听党话、跟党走。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深学深悟,常学常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工作两手抓、相促进,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知行合一、砥砺奋进,不断提升政治理论和素养。强化党员意识,牢固树立政治纪律生命线思想,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带头严格执行中央的八项规定和上级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规定,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学思践悟中提振工作状态,提高工作境界,抬升工作标杆,立足工作岗位,围绕既定目标,明确方向,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脚踏实地,跟踪问效,以奋发有为、雷厉风行的精神谋发展、抓落实,为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奋斗。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严格遵守和落实各项党规党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清正廉洁,严以自律,把党纪国法牢记心中,树立底线思维,把纪律规矩作为带电的高压线,始终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结合起来,坚持慎独慎微,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以高尚的品行为人处事,持续加强党性锤炼和道德养成,确保自身正、自身硬。
二、敢于担当是基本素质,努力培养克难攻坚,积极作为的干部
主席总书记强调,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那么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担当作为。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职责所系、使命所在,是基本的政治品格和素质要求。要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党员干部应强化责任意识,敢于承压、敢于较真、敢于担难、敢于负责,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工作。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敢于亮剑,在矛盾问题面前要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关头要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要坚决斗争。要积极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直面难题顽疾,不躲不绕不拖,敢于碰硬,敢作敢为。要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说大话,不讲空话,不搞形式主义。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韧劲,抓好工作落实。要事不避难,始终站在发展的最前沿、改革的最前线,坚守知难而进、攻克难关的信念,坚定一往无前、坚忍顽强的意志,保持冷静对待、灵活处理的头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力排千难万险,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第一,敢于担当不仅要认真做好份内事,更要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职工作,这不仅是职业操守的基本要求,更是对人民群众的庄重承诺。作为党员干部,无论职位高低,我们都应以饱满的敬业精神,全力以赴地履行职责,确保每一项任务都得到妥善处理。在面对工作中的挑战与问题时,党员干部应展现出坚定的决心,不回避、不推诿,积极寻找解决方案。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墨守成规和因循守旧的方式已然无法满足当前的新形势需求。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勇于挣脱传统思维的枷锁,敢于尝试和应用新的工作手段与技术,以持续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此外,我们还需激励团队成员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发整个团队的生机与活力。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够在工作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为人民创造更多的福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在为群众服务的道路上,党员干部需要时刻关注群众的需求和呼声,积极解决群众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换位思考是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技巧,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群众的需求,从而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同时,党员干部还要注重服务效果的评估和反馈,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方式,确保自身的服务能够真正满足群众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二,引导激励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干部敢担当善作为,事业发展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锻造担当作为真本领。坚持从教育培训入手,引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发担当原动力;帮助干部弥补短板、提升弱项,锻造干事真本领。加强专业能力培训,坚持“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提升干部专业化水平。加强专题实践历练。提振担当作为精气神。坚持重实干、重实绩,建立考察识别干部机制,为各级干部干事创业搭建平台。综合运用“看、查、听、谈”等方式,近距离、多角度、全方位考察识别干部。激发担当作为新活力。突出“考人”与“考事”、“正向激励”与“负面约束”相结合,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科学设定考核目标,合理分配指标权重,从“绩效管理、责任落实、精准评价、结果确定、奖优罚劣、反馈提升”六个维度构建“闭环式”考核评价体系,推动考核更加精准。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用、评先树优、职级晋升等相挂钩,凭实干实绩决定“该用谁”、以事业为上决定“用到哪”、看争先劲头决定“何时用”。当好担当作为强后盾。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着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担当、允许失误、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用好职务与职级两个晋升通道,优化基层干部成长路径,更大力度在基层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创新干部监督机制。坚持精准问责与激励担当相结合,落实诬告查处、澄清正名、容错纠错等措施,让吃苦者不吃亏、流汗者不流泪、担当作为者没有后顾之忧。
三、锐意改革是干事动力,努力培养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干部
主席总书记强调,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各级干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挺膺担当、迎难而上,把改革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底。当前,我们迈上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很多新的难题需要破解,必须始终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要发展,必须改革,不改革没有出路。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改革创新的信心决心,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大胆解放思想,坚决破除“唯经验论”“不敢越雷池半步”等思想坚冰,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让党和国家事业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第一,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更多干部成为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全面深化,难免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遇到更多难啃的“硬骨头”和难涉的“急险滩”。党员干部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形势越严峻复杂、任务越艰巨繁重,越需要涌现出一批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带头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把改革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受益。坚决破除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思想藩篱,深入学习主席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研究吃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中汲取改革自信、改革智慧和改革力量,深刻运用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来深化改革、推动实践。坚决摒弃惯性思维、路径依赖,克服绕的鸵鸟心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知重负重、担难担险,主动把“办公室”设在群众中、生产一线上,用真心实意了解真情况、真问题,围绕既定目标选试点、划试验区,深入进行实践探索,有多大力出多大力,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对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的14大领域的改革任务,结合主责主业,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加强政策法规、专业技术、行业前沿知识学习,下足调查研究功夫,多向老同志、行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请教,把知识点往深里钻,知识面往大里扩,对经济社会发展催生的新事物、新产业多些关注、引导与包容,总结经验、形成制度,不断激发改革活力。
第二,党员干部要始终把改革作为动力,敢为人先、锐意改革。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践行“四下基层”等要求,敢于在一线瞄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对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等,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建好清单。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复盘等方式,弄清楚是宗旨性质问题还是能力素质问题、是责任落实问题还是担当作为问题等,举一反三从“个案问题”中找准“类案问题”“系统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从惯性思维、固化模式、因循守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聚焦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国之大者”,在难点中找出突破点、在疑点中解出亮点,坚决防止“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做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优先解决什么问题”。二是勇于自我革命。坚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围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围绕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积极主动投身各种斗争实践,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以实际行动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决摒弃一切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懒政怠政等消极行为,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让斗争成为一种工作态度和习惯。三是做到敢为人先。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聚焦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以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勇气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城乡融合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工作,力争取得更多首创性、差别化的标志性成果。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抓改革创新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不断迭代理念方法、机制手段,凝心聚力推动改革突破成势见效。
四、实绩突出是提拔标准,努力培养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干部
主席总书记强调,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善作善成,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成绩的显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的党员干部在取得一点成绩后就沾沾自喜,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固步自封满足于现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斗之路荆棘丛生,党员干部要敢于突破已有的成绩禁锢,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大胆创新,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实绩,让本就亮眼的成绩变得更丰富。党员干部要自觉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经常性深入到群众身边,搞清楚、弄明白群众最需要、最迫切、最关心的事情,把群众高不高兴、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绩的标准,确保成绩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第一,以注重“实绩”为导向,争做建功新时代的好干部。要讲党性,补精神之“钙”,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永葆进取精神,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棒接着一棒跑,奋力进取、争先创优,必须将加强理论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以丰富的理论修养提升人生境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升为人民群众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精力向工作上集中,以“想干”凝聚实干的力量、以“敢干”展示实干的气魄、以“会干”增强实干的本领,不负重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利观,金钱观,靠实干立身,凭实绩进步。要有“能干事”的能力本领,依靠学习增强本领,从书本中学、实践中学、群众中学,通过躬身实践将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要用全局的视野、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思路,用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务实的精神预测谋划工作,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着手,确保方向明确、目标细化、标准量化,力求每项工作谋划到位、执行到位、效果到位。要用系统思维抓党的建设,持续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以主动的心态、昂扬的斗志履职尽责,沉下身子弯下腰,要真正把群众当作“家人”“亲人”,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不做“表面文章”,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完成好落实好每一项群众工作,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让实事见实效。
第二,以实绩实效诠释“以何为民”。实践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党员干部要多多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耐住性子,朝基层一线去、朝困难多处去、朝民意集中点去。“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要倾听不同声音,汲取各方智慧,把民情民意转化为决策的支撑,转化为行动的先导。唯有真正关心民生、心怀百姓,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努力为民谋福祉,将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做到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才能兑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学习惟真惟实、善作善成的硬功夫,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位,做出真正的成效。要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五、清正廉洁是重要保障,努力培养廉洁自律、秉公尽责的干部
主席总书记强调,要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节俭朴素、谦逊低调,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廉洁自律”看似老生常谈,实则常谈常新。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廉洁自律是必备的政治品格,是防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既是“安全带”,又是“紧箍圈”,是确保权力“方向盘”不偏的重要保证。党员干部要加强廉政学习,强化廉政意识,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坚持做到律言、律心、律行,带头履行各项工作职责,自觉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自身表率作用教育,形成以上率下反“四风”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一,始终将廉洁自律放心中,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思想上的动摇、政治立场上的不坚定将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要根除腐败,首先要找到腐败产生的原因,即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否出现问题,私欲是否膨胀、腐朽观念是否产生;要预防腐败的产生,就要通过伦理、道德、因果等廉洁教育把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时刻绷紧廉洁自律之弦,时刻以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来要求自己、激励自己,以坚定的信念,树立道德“高线”,远离违纪“红线”,守住纪律“底线”。加强纪律教育培训学习,以案为鉴,举一反三,警钟长鸣,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绷紧纪律规矩之弦、恪守政商交往之道、尽好家风建设之责,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主动履职、积极作为。坚持率先垂范“爱廉、崇廉、尚廉、践廉”,带头清廉履职、正派做人、改进作风、真抓实干;摆正个人和组织、个人和群众之间的关系,作遵纪守法、自觉接受监督、履职尽责的表率;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洁身自好,正确对待权力和地位,做到谨慎用权、秉公用权,遵守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守住小事小节,防微杜渐。
第二,下功夫、使狠劲,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实屏障”。从思想上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提升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纪党风和廉洁从政教育,强化廉洁自律意识;要创新教育方式,倡导禁奢倡廉风气,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要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名言、廉洁诗文、廉洁故事,着力建设廉洁的机关文化、社会文化、职业文化,推进廉洁文化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用廉政文化滋养心田、培植土壤,让“走后门”的感到羞耻,让“不廉洁”的遭人唾弃,使廉洁成为一种社会文化、一种高尚追求、一种共识共为。要把廉洁要求贯穿于监督约束体系之中,体现到党员干部“选、培、用、管”各个环节,经常性开展监督检查,对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及时敲打、及时纠正,引导党员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第一颗扣子”,让“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为行为习惯,确保“出汗”而不“出事”,把权力关进“笼子”。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行动者”、“实干家”,全面系统的学习全面深化改革的知识框架,聚焦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以奋发有为的精气神,走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