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xx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对xx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调查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产业园区是产业聚集地,也是转型发展的主阵地,应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探出新路、取得实效。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课题组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专题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赴省内外数十个产业园区进行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情况。通过对这些情况的分析、综合和梳理,课题组认为,推动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还需着力解决七个问题。

一、优化园区空间发展格局

目前,xx省拥有各类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xxx家,各类园区以占全省约x.xx%的国土面积,实现全省约xx%的GDP占比,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支柱。但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统筹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形成一定制约,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园区规划欠科学。有的园区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不适应,有的园区“一园多区”分散多点,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不高。不少园区没有严格按发改部门核准的面积进行建设,全省有近x/x的园区实际管控面积大于发改部门的核准面积,近x/x的园区实际建设面积小于发改部门批准面积。二是协调发展不够。如xx市xx经开区与xx高新区,因距离xx中心区域较远,基本还处于“孤立”状态,而位于市区及周边的x个园区,由于相互之间存在利益竞争关系,不能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和统筹空间布局,重复建设比较严重。三是土地利用率低。部分欠发达市县,产业园区工业用地比例过低,标准厂房及多层厂房占比低,土地空间未得到充分利用。有的产业园区土地被抵押给银行或以毛地出让,导致不少土地闲置,土地建成率低。四是缺乏功能分区。有的园区生产区和生活区相交错,对居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居民状告企业和园区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园区缺乏产业定位,项目引来一个建一个,没有形成适合本地发展的主导产业,难以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个产业园区的特点,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才能促进全省园区发挥各自优势,形成适度均衡、分工协作、功能合理和错位发展的新格局。

第一,有序推进调区扩区。统筹城镇建设和园区产业发展,将园区发展空间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基于区域经济格局、主体功能区定位和园区建设发展实际,合理确定各园区未来建设用地规模。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支持园区调区扩区,鼓励产城深度融合的园区置换空间区位,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第二,完善园区空间功能。调整产业和生活商业用地比例,提高产业用地使用效率。用多层的标准厂房和高层的办公楼来取代原有的低层工厂。合理安排园区开发时序,重点考虑引擎性项目的园区后续开发撬动效应和启动区的综合集成功能定位。鼓励园区将用地统一规划布局,适度集中建设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及绿地。

第三,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按照集约利用的原则,盘活存量土地,用好闲置土地,鼓励对现有建设用地进行再开发、再调整、再利用。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评价、监管和激励约束。根据土地利用率,对园区用地计划指标予以增加或缩减。可借鉴xx、xx等地的土地管理经验,推进“净地”“标准地”制和“用地清单制”,实行“先租后让、达产出让”方式,签订入园协议和土地先租后让合同,促进土地利用走向集约高效。

第四,创新园区发展模式。鼓励跨区域联建产业片区。对于发展空间不足的园区,支持跨区域发展“飞地经济”和建设配套产业园区,联合打造项目孵化、人才培养、市场拓展、产业转移等产业片区,执行项目所在园区详细规划用地布局和“周转用地”相关政策。支持产业综合体项目同步规划和供应必要的商业服务、科研、仓储、租赁住房、公用设施和生态建设等用地,促进产城、产教、产金跨界融合发展。

二、构建现代产业结构体系

产业结构和质量决定产业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近年来,xx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但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还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高耗能产业占比过高。20xx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冶金、有色、石化、建材等原材料行业营收占比仍然接近xx%,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xx.x%。部分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滞后,资源消耗多,初级产品多,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依然处于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状况。而这些企业又是所在园区的经济支柱,淘汰难度大。二是产业产品关联度不高。有的园区内企业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链条和机制,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制造业融合不足。

20xx年xx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为xx%,比全国平均水平低x%,且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xx地区。三是优势特色产业不突出。园区发展未能衔接本地经济和资源禀赋特色,不是以自身优势、特点招商引资,难以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和产业特色。有的园区招商引资时,往往是只要招得到,不管好不好,“捡到篓子里就是柴”,形成低水平项目重复。

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xx省委省政府“三高四新”战略,梯度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稳妥构建完善现代产业结构体系。

第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绿色低碳产业落地。加快调整园区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绿色产品供给。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入园,对已入园的这类项目,要逐一评估,清单化管理,进行提质改造。对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要限期整改或加快淘汰。加快生态环保、数字信息、文化创意、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坚持新基建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先进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支撑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激发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

第二,实施专项行动,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池”。实施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继续做优做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等“老三样”传统优势产业,打造成三大世界级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全力推进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产业“新三样”产业发展。推动先进储能材料、先进硬质材料及工具、输变电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等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x个左右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xx个左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第三,统筹园区发展,培育区域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带。聚焦省域内地位突出、规模较大、业态丰富的主导产业,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全省园区力量,统筹布局产业链功能板块。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围绕研发、生产、精深加工、商贸流通等全产业链环节,构建“产加销服”“科工贸金”“农文旅教”一体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构建以特色产业园区为核心、战略性企业为龙头、特色主导产业带为纵深腹地的区域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三、强化循环化数字化生产

改进生产方式是建设绿色低碳产业园区必然要求。近些年,xx园区及企业在改进生产方式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还存在三个突出问题:

一是资源节约乏力。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低、废料循环利用低、生产劳动效率低,资源消耗大、能源消耗大、二氧化碳排放大等“三低三大”现象。大多数园区能源高碳化特征明显,单位能耗较高,应急储能设施落后,缺乏错峰节电方案。二是循环链条短缺。企业生产经营自闭环运行,企业之间、行业之间、产业之间耦合共生程度薄弱,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程度低,没有形成良好的循环产业链。三是技术升级缓慢。截至20xx年底,全省拥有有效两化融合证书企业总数仅xxx家,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小于xx%。缺乏全流程、全链条的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清洁生产、精益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和理念尚未全面普及。

解决上述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园区循环经济链条,通过数字赋能,实现生产的循环化数字化。

第一,完善循环经济链条。按照“五好”园区标准,构建产业创新中心,推进园区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围绕链长企业、龙头企业建立资源合作机制,促进企业间产品边角料和副产品以及工艺余能余电余水互联互通,打通资源利用堵点,提高资源产出率。在现有“环保管家”基础上,引入市场主体,链接园区内外企业,健全资源循环体系,实现固废危废资源最大化回收利用、终极无害化处理,完善循环经济链条。

第二,强化数智赋能增效。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大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的数字化、智慧化改造。研发运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污染和碳排放。量身定制工业互联网,打造从原材料到成品全流程的数字化生产线。强化精益制造、xS管理等先进生产方式和管理理念,建设智能工厂,创建数字标杆企业。拓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覆盖范围,持续推动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引导企业提高融合度等级,锻造柔性生产、精益管控的数字化生产新引擎。

第三,促进两业融合发展。加强园区产业配套和业态融合。引入生产性服务主体,提供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诊断咨询等服务。逐步发展“一站式”综合服务、S2B2C供应链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四、持续抓好污染防治

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是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xx园区污染防治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仍存在五方面薄弱环节:

一是空气污染依然较重。园区集中所在城市的空气污染物总体高于其他地区,20xx年xxx地区PM2.5浓度高出全省平均值xx%。特别是煤电、冶炼、石化、建材等产业集中的园区尤为突出。有的园区少数企业还存在数据监测不正常、偷排超排现象。二是水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污水处理设施比较落后,老旧污水管网改造进展慢,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普遍达不到设计标准,有的园区没有雨污分流,个别企业私自排放不合格污水。三是土污染治理任重道远。园区土污染大多是历史形成的,但治理难度大。xx是有色金属之乡,在有色金属开采及加工过程中造xx量工业“三废”排放,使得矿区厂区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有的园区在开发中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修复率不到xx%。四是危废固废处理存在风险。危废固废的资源化、再利用程度不高,利用率低,有的处理方式未达到环境保护标准。特别是对危险废物的管理,面临着处置能力与需求不匹配、处置设施空间供需不平衡、部分利用处置设施工艺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五是环境监管能力不强。园区污染防治的管理和监督涉及多个部门,由于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时有发生。部分园区内部缺乏专职环境管理机构,专业人员、专业技术、专业设备等监管力量不足。污染治理市场化机制不健全,未能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作用。

如何持续推进园区污染治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我们认为,关键在于铁腕治污、统筹治污、协同治污,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互助共赢。

第一,全面落实园区及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强化园区管委会属地责任、生态环境部门监管责任、职能部门行业管理责任,对园区环境准入管理、环境质量监测、环境问题治理制度化、标准化、公开化,对企业污染防治进行科学准确考评,加强日常监管,并据此予以奖惩。督促园区企业自觉加强日常管理,避免环境违法行为,减少环境风险,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断提高治污能力和清洁生产水平。

第二,着力提升园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升级环境基础设施,突出污水集中处理、自动监控、污水收集管网配套等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督执法体系,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园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大服务和帮扶力度,促进企业提升环境管理能力。强化后果严惩,对故意违法行为毫不手软,加强典型案件曝光,推进损害赔偿和公益诉讼,充分发挥环境公益组织等社会组织作用,促使违法企业依法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责任。

第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对接国家绿色税制、绿色金融、资源价格改革等政策导向,积极探索适宜园区发展的有效机制来引导企业,吸引社会投资进入环保市场,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水污染、固废、土壤治理等领域,推动一批生态环保公司上市。可以参考完善宜宾市的做法,探索建立园区主导、市场主体、第三方治理公司按绩效收费的园区环境污染治理新模式,推动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向纵深推进;对因服务原因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环境服务第三方机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五、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头戏。xx产业园区碳达峰进展很不平衡,有的谋划起步快,有的观望等待中,有的抵触情绪重,加上有关政策、标准、技术、人才等制约,存在四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存在畏难抵触情绪。有的企业对目标要求理解片面,认为推进碳达峰会增加企业成本,妨碍企业发展;有的园区对碳达峰要求、产业结构转型,存在畏难甚至抵触情绪。二是实施路径不太明确。不清楚碳达峰的目标、政策、标准、路径、步骤、措施,特别是不明了园区和企业如何具体实施。三是资金筹措比较困难。碳达峰必然加大资金投入,而筹集资金相当困难。以绿色债券为例,20xx年全国共发行绿色债券xxx支,发行金额合计xxxx.xx亿元。其中,碳中和债累计发行xxx只,占绿色债券的xx.xx%。这方面xx落后于重庆、云南、xx等省市,未进入前xx名。四是人才技术支撑薄弱。园区缺乏碳综合管理技术平台,企业缺乏降能降碳专业人才。相当一部分“环保管家”对碳达峰也不甚了解,难以提供指导性、针对性强的专业咨询和管理服务。调查问卷显示,认为“增加企业成本”“缺乏资金”“缺乏政策激励”“不知道如何实施”“缺乏技术”分别为xx.x%、xx.x%、xx.x%、x.x%、xx.x%。

碳达峰行动是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重大战略,问题与挑战在所难免,积极稳妥推进园区碳达峰,重点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碳达峰政策宣讲和统筹规划。采取上门咨询、公告公示、培训宣讲、专题学习等方式,多维度立体化加强对园区和入园企业的“双碳”政策、标准和法规宣讲培训。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素质能力。

建议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设立园区碳达峰碳中和评价中心。各园区成立一把手负责的“双碳”工作领导班子,制定园区实施方案,把省市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分解落实,形成可操作的“施工图”。配合ESG体系建设,发布园区碳达峰技术需求清单,促进碳治理供需对接。细化园区能源转型、研发费用抵扣、碳汇测算和排污权交易、低碳园区认证与奖励等相关扶持和引导政策。

第二,夯实技术人才支撑。聚焦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需求,推进能源互联、规模化储能、低碳工业原料替代、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大功率储能微电网电力融合技术等研究和运用。通过定向委培、专场招聘等形式为园区和企业充实“双碳”人才。将“双碳”管理纳入“环保管家”的职责范围和资质要求。探索建立节能降碳人才共享共育、柔性引才、外聘专才等多种形式的“双碳”人才支撑机制。

第三,创建近零碳排放园区。明确“摸清家底—→能源管控—→建筑降碳—→全链条降碳—→园区碳汇”的园区碳达峰路径。争取三年内低碳园区新能源消纳比例达到xx%、零碳园区达到xx%。同时配套支持政策,出台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清单,明确对低碳、零碳园区根据新增可再生能源消纳对应的能耗量给予奖补。依据中央政策文件和相关标准,识别园区碳排放盘查核算边界和碳排放源,核算园区整体、主要行业和重点排放源碳排放量,全面摸清园区碳家底。借鉴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威胜电气产业园的经验,健全园区基础能源监测统计和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部署EBO楼宇运营系统、PEM电能管理系统以及EMA智能微网系统,实现源网荷储端全环节有效协同。有序推进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落实建筑环境与节能政策标准,拓展可再生能源,提高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有序实施企业工艺流程低碳化改造,提高生产过程、交通物流等环节电气化水平。在有条件的园区内外植树造林,抵消园区碳排放。选择合适的建筑外墙悬挂大面积藻类生物反应器,吸收二氧化碳并清除有害的二氧化氮等废气。推进重点企业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灵活运用碳排放配额,增强园区碳汇创造能力。

第四,强化碳达峰金融支撑。用好用活专项扶持政策,促进银行与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的对接合作,推出碳达峰贷、绿创贷、可持续挂钩贷款、碳减排挂钩贷款、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等支持低碳发展的金融产品。畅通金融供需渠道,探索资产证券化、多品种债券等融资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合规企业发行碳达峰债,丰富金融供给。支持科技、工信、发改等部门通过重大课题等方式支持园区和企业碳达峰项目。

六、完善绿色低碳发展基础设施

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硬件设施是有力的保障。经过多年努力,xx产业园区绿色低碳的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但也存在着三方面问题:

一是地下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不完善。园区的老旧污水管网改造任务重,生活污水收集缺口大,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普遍达不到设计标准,普遍存在混排生活污水问题。部分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建设滞后,部分含锰污水排入外环境。二是废气废固和危废收集处理设施滞后。部分园区危废利用处置设施工艺技术水平较低,难以达到环保相关标准及资源化利用要求。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处置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重点园区危险废物保障能力不足,危废储存处理中心建设滞后。三是绿色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问卷调查显示,有xx.x%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产业园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配套设施不完善。例如,xx%的受访者认为园区环境绿化亟待改善,xx.x%的受访者认为园区公共交通不完善,xx.x%的受访者认为园区绿色建筑的比例偏低。

上述问题已严重制约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要重点从四方面加强建设:第一,完善地下污水收集管网覆盖面和无缝连接。园区新建和调区扩区过程中应同步规划污水收集管网,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建设污水管网,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化工、有色等专业园区应加快改造现有管网,采用专用密闭管道输送废水,逐步实现“一企一管”和可视可监测要求。园区管理机构应建立排水系统监管制度和管理档案,全面排查整治管网错接混接、老旧破损、设施不能稳定达标运行等问题。

第二,加大固废危废设施改造提质建设。加强工业生产过程中固危废管理,淘汰处置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运行不符合标准规范、污染物排放超标的处理处置设施,对现有设施开展提质改造,加大技术创新和改造力度,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鼓励化工等产业园区配套建设危险废物集中贮存、预处理和处置设施。

第三,加强绿色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在绿化改造方面,可以学习德国鲁尔区的经验,在现有环境景观的基础上,采用物理、生物技术改良土壤,加强生态修复,建立适应园区水土的植物谱系,布置道路景观绿化,提升园区绿化覆盖率;在绿色交通方面,以发展新能源交通为主,科学布局园区内绿色公共交通设施;通过美化步行道,投放共享单车、电动车,培养绿色低碳出行的习惯等等。在绿色建筑方面,借鉴常德经开区的方式,推广装配化、智能化绿色建筑工程建造方式,实施以建筑门窗、建筑外遮阳为重点的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第四,建立完善绿色监控平台。建立对园区企业生产及园区各项环保设施设备运行状态全天候监控平台,并进行分析统计和预警预报,实现园区绿色评价标准化、数据化、可视化。

七、不断完善园区管理

推进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管理是关键。近些年,园区的管理正在逐步完善,但也存在三方面的不足:

一是管理体制机制与发展不相适应。20xx年对全省园区清理后,过去的混乱现象有了很大改善,但大多是以历史惯性为依据的,园区管委会的行政级别、机构设置、职能职责等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有的园区管委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委托所在县政府管理,有的是县政府派出机构。由于各级政府管理权限不同,各园区作为派出机构,职责权限必然不同。而且市、县政府对园区管委会授权也不相同。有的是充分授权,园区管委会行使同级政府的职责权限;有的是部分授权,审批权分散在政府职能部门,园区管委会相当精力用于为企业“代办手续”,影响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的国家级园区是市政府派出机构,因委托所在县政府代管,园区管委会与县政府同属正处级,关系也不好协调。二是园区管委会的定位和权责不够清晰。有的工作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对招商引资热情不高,对已入园的企业和项目排忧解难不够,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的办法少,甚至出现“新官不理旧账、后任不守前诺”的现象;有的热衷于当下“政绩”,不重视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难以引进大项目、头部企业,难以引进和留住企业家和各类优秀人才。三是园区管委会引领园区发展的能力不足。表现为对市场变化与科技进步的敏感性不强,只埋头拉车,不抬头望路,对园区的战略机遇、创新发展和风险防范不重视、不研究,缺乏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的提出,园区主要领导由当地党政主要领导兼任,便于工作协调、资源配置和重大事项决策。但也有的提出,当地党政主要领导兼任园区主要领导,虽然有利于协调,但也容易出现“有权的没精力,办事的没权力”的情况。

园区主要领导是否由当地党政主要领导兼任,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不宜一刀切。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深化改革,理顺体制机制。

第一,对园区管委会充分授权,确保同级政府赋予的职能权限由管委会行使。根据实际科学确定园区级别和职责。建议:建立省政府派出的国家级产业园区与省政府有关部门的直通车制度,建立市州政府派出的省级产业园区与市州政府有关部门的直通车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在园区所行使的相关职能,按照“能放尽放、能授尽授”原则,委托园区管委会及相关机构行使,允许管委会在财政、土地、行政审批等领域先行先试。赋予园区相应的产业准入、人才引进、政策制定权。完善园区财政体制,土地税收与土地出让收入按比例分成等。同时,纪委监委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异化。在省级层面,建设全省园区发展的公共信息平台,将服务、监管、共享统一起来。

第二,对园区级别、数量进一步规范,使之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国家级园区按现有体制不变,省级园区均设置为正处级和副处级,作为市州政府派出机构,行使市州政府管理权限,正处级园区由市州政府直接管理,副处级园区由市州政府委托当地县政府代管。除xxx地区外,其他市州各县一般只设一个产业园区,以前的产业集聚地由产业园区统一管理,推动土地资源、产业结构、公共设施、生态环境、政策举措等多要素统筹协调和绿色低碳发展。

第三,进一步明确园区管委会的任务职责,深化“放管服”改革。借鉴xx经开区、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新区等地经验,把审批与监管职权相对分离,把分散在管委会各部门的行政审批权限集合于一身,推进“一颗印章管审批”,提升服务效能,加快企业运行效率。监管部门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监督管理,与审批部门无缝衔接,审管联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管委会不仅要把发展经济、招商引资作为主要任务,而且要明确生态环保、社会稳定和公共服务的责任。

第四,强化园区的改革创新意识和政策举措。在既定园区体制下,强化激励机制,创新具体的园区管理办法,如科技创新、人才使用和薪酬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既要保持政策举措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因人变而政策变、承诺变,确保企业和各类人才在园区稳得住、能发展,使每个企业和每个员工成为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主人翁,使每个园区成为xx良好营商环境的展示窗口;又要面向市场,及时根据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要求,对园区职责进行优化调整,增强园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