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以深化国企改革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4604字)

专题党课: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4604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必然要求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需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来提供持久动力。因此,加快形成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新质生产力变得日益紧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一、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国有企业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例如,通过技术创新,聚焦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量子信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科技领域,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国有企业能够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成本,从而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二)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与竞争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通过引入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先进设备,国有企业能够大幅减少对人力的依赖,从而降低人力成本。同时,这些设备通常具备更高的生产精度和更快的生产速度,能够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此外,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能够帮助国有企业实现精准决策,优化资源配置,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客户反馈机制,国有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和偏好,从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这种高效的生产模式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三)有利于推动产品与服务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推动国有企业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通过深入挖掘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数据,国有企业能够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借助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进行模拟测试,帮助团队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减少试错成本。同时,这些技术还能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体验,让消费者在产品上市前就能感受到产品的魅力,提高购买意愿。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更高的满意度。

二、国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举措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新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为国企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空间。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国企适应新时代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需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上充分发挥表率作用,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等措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增强发展新动能,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国企须打造成为原始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加强原创性技术创新,奠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一是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国家急需的领域出发,长短结合,聚焦国企创新体系建设,整合各种创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紧迫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新增长。尤其要以原创性技术创新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国企的产业发展接续性和竞争力。二是发挥国企重要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鼓励国企和各类创新主体协作,深入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鼓励国企从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中凝练出重大科学问题,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加大关键领域研发投入,在前沿领域形成一批原创性成果。推动国企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加强“产学研用”融合,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重大突破。加强企业间合作,以国企带动和促进民企、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国企创新主体作用,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政产学研”协同发力,推动颠覆性原创性科技成果产出。推动行业间创新合作,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国企要积极打造成为创新型领军企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整合本行业上下游资源,联合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针对行业发展需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引导新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共同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三是持续增加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尚未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研发强度不高,成果产出相对较慢。可建立健全由国企牵头出资、其他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科创基金体系,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提供更为稳定而持续的资金支持。国企还可寻求同行业中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进行混改,化竞争为合作,引进技术,优势互补,争取在产业链中成长为“链主”企业。

(二)进一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国有企业要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积极布局新产业新赛道,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更好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关键进展,在布局结构上实现战略转型。具体来说,当前重点工作是: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等专项行动,抓紧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加快以技术突破支撑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启航企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在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地深海、激光制造等领域形成标志性产品;系统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创新国企及各类所有制大中小企业协同合作模式,强化跨企业、跨领域协同,共建高效协同、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落地见效。同时,用现代先进技术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转型升级,使传统产业不断向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发展,切实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好发挥国资国企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中的引领作用。

(三)营造创新生态,更好激发创新活力动力。所谓创新生态,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让企业、科研人员有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一是分类建立健全以科技产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包括科技投入强度评价机制、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机制、科技成果技术评价机制、科技成果价值评价机制、科技成果产业化评价机制、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科技人才贡献率评价机制等;二是结合实际制定更多针对性强、力度大、科技人员期盼的创新支持政策,做到应给尽给、能给尽给,指导国有企业用好用足国家各类科技政策,从赋权松绑减负、强化正向激励等方面加大政策供给;三是对创新活动给予足够的包容和支持,宽容创新失败,承认失败的价值;四是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强化数智技术赋能科技创新,赋能新型工业化;五是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不断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创新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支撑,是推动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源头在科技创新,落脚点在产业升级,关键在于人才支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人才管理机制,持续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选拔、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人才内生动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一是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员工的创新思维和专业能力。打造学习型组织、搭建企业大学、开展在职教育,为骨干员工创造各种培训机会和渠道,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二是加强以需求为导向的靶向引才机制建设。对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开辟专门通道,利用特殊方式,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保证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确保引才工作取得实效。三是优化人才选拔机制。构建多序列人才晋升通道,建立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的人才选拔机制,确保能吸引和选拔有创新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四是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能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激励机制。要持续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注重多元分类评价人才,切实提高人才评价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加快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要素贡献市场评价并按贡献分配的激励机制,健全技术入股、股权期权激励、分红奖励等激励政策,完善科研人员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当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国资国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就必须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促进新质生产力大发展。

(一)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国资国企要不忘初心使命,牢记“国之大者”,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更高效率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切实履行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不断增强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的主力军,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成为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成为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微观保障。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是焕发国资国企新活力、激发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前提。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就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理顺政府职能部门、出资人、企业的关系,全面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进一步解决影响国有企业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层次问题。要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党的领导与法人治理体系、市场化经营机制的高度融合。同时,要深化企业内部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加强管理,不断提质增效、优化布局、防范风险,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三)以创新引领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力量。面对一系列新科技、新技术、新挑战,解决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企业自主科技创新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促进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化机制的有机融合。国资国企要不断优化资产结构,不断实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综合创新,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塑造独特的竞争优势,积极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持续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发挥新质生产力主体力量作用,加快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以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