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点产业链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重点产业链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计划安排,11月上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带领由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专委会负责同志、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负责同志参加的调研组,通过赴合肥、芜湖、苏州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召开专题座谈会、赴部分县市区实地调研等形式,对重点产业链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工作机制逐步建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通过了《xx市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十大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确定了重点发展的15条产业链。按照“一链长一牵头一链主一‘双招双引’小分队”的架构,根据十大特色产业细分领域,成立了产业链推进专班和产业链“双招双引”工作小分队。12月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产业链推进专班汇报会,明确各产业链推进专班实行“六个一”工作机制(一个发展规划、一个支持政策、一个工作方案、一批龙头企业、一批重大项目、一套服务措施)。二是加强政策引导,重点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导向,把大力发展十大特色产业、推进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作为工作的重点,出台了《xx市工业企业“13581”龙头培育工程实施意见》等文件,正在制定完善《xx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xx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政策,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培育。三是建立项目对接落地快速响应机制。建立省级“双招双引”项目对接承办机制和市级“双招双引”项目推动落实机制,及时将“双招双引”重大项目及需要省、市协调的问题报送对应的市级产业链推进专班。四是建立系统高效的招引工作机制。按照一个产业链一个主要商协会的原则组建行业商协会。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境内外先发地区,依托行业商协会平台促进以商招商。鼓励委托招商,实施委托代理招商,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方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通过招引企业打通上下游市场资源,形成产业集群。

  (二)产业转移承接有序

  按照构建“一核三区”空间规划思路,着力构建以1个省级承接产业转移集聚试验区为核心、7个省级开发区为支撑的产业空间布局。逐步推进开发区“管委会+公司”改革,全面推行开发区区域评估,启动“标准地”改革,建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今年1-7月份,全市在建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长三角地区来阜投资招商引资项目306个,占全市市外投资项目数的31.55%;到位资金267.66亿元,占全市到位资金的33.78%。杭州南都电源2020年在我市签约项目110亿元;中科大先研院xx产业基地已正式运营,维天运通无车承运等10余个项目入驻;高标准建设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25个、市级41个;安徽(台州)智能制造产业基地、xx攀业氢能源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三)产业链条初具规模

  《xx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20XX-2025年)》及8个专项规划已初步成稿。围绕发展十大特色产业,xx的纺织服装、xx的装备制造、xx的能源化工、xx的文化旅游、xx的电子信息、临泉的绿色食品、太和的生命健康、界首的节能环保等产业在“十三五”期间规模持续壮大。如我市节能环保产业以界首光武、田营、西城科技园和太和经济开发区绿色新能源产业园为中心,协同xx经济开发区、xx经济开发区,以再生金属为主、再生塑料和秸秆资源利用共同发展,形成铅电和锂电两条产业链平行发展的双循环产业格局,构建了“进来一只旧电池,出去一只新电池”的闭合式产业链条,铅电板块2020年产值超280亿。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工业投资的不断增长。今年1-10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0.4%,增速高于全省16.5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稳居全省前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解放程度和改革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地方和干部对重点产业链建设的重要意义、重大机遇认识还不够到位,没有把建设重点产业链、承接产业转移、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工作来抓。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偏陈旧保守,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小打小闹”的小农意识,缺乏大气魄、干大事业、求大发展的拼闯精神。开放意识不够强,发展思路不够宽,借助外部资金、技术、人才推动产业链发展不够。能力上本领恐慌,“懂产业、懂经济、能招商、会服务”的干部太少,在建设产业链、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能力不足,在双招双引工作中办法不多、动力不强、效果不佳。谋划工作仅限于本部门,缺乏系统观念,落实工作按部就班,自选动作少,缺乏创造性。干部交流学习还局限在政府机关领域,到企业一线实践不足。作风上不严不实,存在“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现象。有些干部工作简单粗放,缺乏一抓到底的恒心和韧劲。有的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对政策领会不足、研究不透,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有待增强。

  (二)产业链发展质态有待提升

  一是产业层次不够高。从全省产业链情况来看,我市产业层次总体还处于中低端,建材、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产值占比超过60%;从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看,在新产业培育发展、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存在一定滞后性,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产值比重为38.7%,与合肥(55.5%)、宣城(51.8%)等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二是产业链条不够长,存在同质化竞争明显、高端化产品偏少、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企业生产中间配套产品多、终端产品少,部分领域产业链核心配套企业缺失,产业中的不少企业处于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的低端环节,而研发设计、终端产品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较少,议价能力较弱,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不高。如我市汽车产业链总体以零部件生产、整车装配为主,在关键部件诸如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复杂部件以及整车制造等细分领域均没有涉足企业,企业基本处在产业价值链底端,总体呈现出链条短、规模小、产品关联性和配套协同偏弱等特点。三是缺乏带动作用明显的“链主”企业、头部企业。从我市各县区特色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看,许多产业集群缺乏辐射带动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龙头型企业、地标型企业,尤其缺乏具有行业带动性的领军企业。多数产业虽在“十三五”期间规模持续壮大,但仍缺少具有显著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全产业链整合能力不强,规模经济效应不够明显。在20XX年安徽省民营企业制造业综合20强榜单中,合肥市7家,芜湖市4家,滁州市2家,我市没有进入前20强的企业。四是产业集聚度还不够高。各县市区十大特色产业集聚度不够,除现代医药和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度较高外,多数产业发展仍处于“小弱散”状态。部分园区内企业“集而不聚”,企业之间相对独立,缺乏上下游联动与合作,未能形成多功能一体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链条,规模化竞争优势不明显。

  (三)关键环节核心技术有待突破

  我市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近年来,我市持续鼓励和引导科技创新,取得一定成效,但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缺乏高端研发机构、高端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重要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领军型人才的问题比较突出。虽然多数大中型企业以及高技术企业都建有研发机构,但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并不多,企业研发多在试验发展和应用研究环节。在不少产业链中,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局面仍未改观,仿制和中低水平竞争情况大量存在。占市场主体多数的中小企业资金实力有限,自身研发能力弱,导致企业转型升级和自主研发的意愿不强、能力不足。现有大规模技术改造投资主要依靠昊源化工等一些传统老企业,随着少数原有大企业技改项目的逐步完工,新引进落地的项目少,技改投资增长压力大。今年1-10月,全市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居全省第13位,与居第1位的滁州(46.8%)、第3位的芜湖(33%)、第11位的合肥(17.9%)都存在一定差距。2020年全市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8.1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23.5亿元,与合肥市(353.5亿元)、芜湖市(125.3亿元)相比差距较大,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5.2亿元)。全市战新企业336家,不足合肥市战新企业总量(688家)一半。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市科技创新平台的数量和水平还不能满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用金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等现实需要,国家重大技术基础设施、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等亟待布局建设。

  (四)产业链服务支撑体系有待健全

  一是工作机制仍需完善。产业链工作专班分别由发展改革、经信、农业农村、科技、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生态环境、城乡建设、人力资源、商务、文化旅游等不同部门牵头,在统筹协调上增大了难度,需尽快建立各方力量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凝聚产业发展合力。各县市区受属地经济等影响,在产业链及项目招引方面缺乏统一规范,竞争激烈,甚至互挖墙脚,不仅导致各地产业同构,也使产业链可能出现断链,难以形成产业集群。二是要素保障有待加强。调研中发现,人才、土地、资金等传统要素制约愈加凸显。高层次、高素质和高技术人才相对短缺,专业化的高端复合型技术人才和高端服务业人才紧缺,基础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比例也亟待优化。闲置低效用地处置力度仍需加大,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水平有待提高,项目落地常常受到土地、能耗、环保等一些控制性指标约束。金融机构信贷产品、信用产品不够丰富,贷款审批时间长、期限短,转贷续贷较难,企业融资便利度不够。咨询、设计、检测、知识产权等第三方服务平台亟待建立。三是营商环境还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虽然近年来我市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企业和群众的期待相比、与长三角先进地区的发展成效相比、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中梗阻”问题,在政策落实方面还存在“玻璃门”现象等;政务服务的主动性和便捷度还有待提高;在法治环境、信用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都还需进一步改善。

  三、建议

  (一)深化思想认识,增强推进重点产业链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性

  坚持以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主席总书记关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部署,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对标沪苏浙、学习合芜滁、加速一体化,拉高标杆、扬长补短、只争朝夕、埋头苦干,更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扎实抓好“两化一推”工作,强力推进重点产业链建设。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分类分层开展干部培训,建立选派干部、民营企业家分别到沪苏浙地区和优质企业跟班学习的长效机制,鼓励干部多参加沪苏浙高端研讨、专业性会议,多与企业家互动交流,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完善激励保障和容错纠错机制,坚决整治为官不为、懒政怠政,提升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使其更有理想、更有力量、更有作为;鼓励企业家勇于改革,善待挫折、宽容失败,让实干者更有自信更有底气,加快建设“三地一区一城”,共同推进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产业承接聚集地建设。

  (二)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发展质态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深入贯彻“全市一盘棋、差异化定位、资源化利用、扁平化管理、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围绕十大特色产业在全市进行前瞻性布局定位,积极构建适应产业结构高端化需求的现代产业体系,引导各县市区围绕十大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推动全市产业互补。二是拓宽拉长产业链。按照《xx市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十大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围绕15条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各产业推进专班在“六个一”工作机制基础上,学习借鉴苏州“八个一”(一个发展规划、一个支持政策、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产业研究院、一个产业联盟、一套运行机制、一群龙头企业、一批服务平台)工作模式,逐一梳理15条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现状、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建立产业链供需配套机制,设立专项资金,促进产业链、资金链、技术链、人才链、政策链等“多链合一”,推动产业链健康发展。做强产业链专班,建立和完善专班运行机制,严格落实“链长制”和专班成员责任,形成跨部门工作合力,有效支撑产业链各项工作。三是抓好“培大育强”。继续深入实施“13581”工业企业龙头培育工程,重点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对本土企业和自主品牌的培育力度。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在优势产业链和重点产业集群中扶持发展本土龙头企业,持续增强本土链主企业对产业链的控制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助推行业龙头企业向省内、国内、国际产业链中高端跃升,积极参与全省、全国、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协同发展。支持本土企业走特色化道路,给予专注细分领域的技术领军企业适当的政策倾斜和奖补措施。四是强化“双招双引”。以十大特色产业为主线,逐一细化各产业的链接点、发力点和制高点,抓紧编制各产业的产业图谱、招商图谱、重点项目库和重点招商库,全面实施产业链招商,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集中精力招引一批产业链标杆性企业、靶向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团队,真正以“双招双引”促主导产业壮大。加强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建好“1+7”产业承接平台,聚焦重点领域与沪苏浙开展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有序承接重点产业,形成产业协同发展体系。规范完善现有行业协会商会,推进有条件的产业链上下游和关联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商会,搭建政商企沟通协商和以商招商对接交流平台;鼓励行业主管部门退休骨干等在行业协会、商会发挥更大作用,参与政商企沟通协商和招商洽谈,不断以优质服务吸纳新会员,扩充新能量、提升影响力。建立健全委托招商工作机制,加强与专业招商机构合作,借助各类智库、大数据中心等,高质量编制产业招商全景地图,广泛对接产业链招商目标企业项目,更加精准开展招商。

  (三)深化改革创新,增强产业链创新能力

  一是注重数字赋能。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环节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链,提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半导体、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创新发展;谋划布局未来产业链,加快培育虚拟现实、量子技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等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未来产业。二是注重创新驱动。聚焦产业链的创新需求,加快构建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的科创体系。着眼提升全产业链企业研发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深化产学研用金合作,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更大力度、更高层次集聚各类人才资源,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围绕产业发展设置专业学科。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建立“揭榜挂帅”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利用市场竞争激发鲶鱼效应,激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企业逐步提升创新能力、增加研发投入,开发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设联合创新中心和产业研究院,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鼓励高端科技成果来阜转化,不断调整产业链结构和提升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三是注重平台建设。突出园区主战场定位,稳妥快步推进“管委会+公司”改革,统筹做好组织架构优化、管人用人体制改革等,推动园区发展模式创新。差异化定位园区主导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增强园区上下游企业之间配套协作能力和产业集聚效应。加快促进产城融合,推动园区从单纯生产空间向生产—消费综合空间转化,同步推进道路、供水、供电、排污、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文化、商业、金融、能源、环保、物流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实现以产建城、以城促产。坚持以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盯紧重点企业、抓实重点项目,积极引导资源向重点产业集群集聚,加快畅通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

  (四)强化要素保障,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一是优化政务服务。主动对标沪苏浙,强化工作状态、业务水平、服务能力与长三角先发地区接轨。持续开展好“四送一服双联”工作,常态化进企入园摸排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实际需求,线下组织自然资源、人社、银行等单位现场解决企业困难,线上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手段,变“企业跑为数据跑”,提高审批效率和便捷度。强化政策支持,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在统筹制定共性政策的基础上,实行“一链一策”、“一企一策”。加快打造政策推介服务平台,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健全政策管理和监督反馈机制,从制度上破解政策落地难问题。向合肥模式看齐,加快实现全过程闭环服务、助推重大项目落地发展。二是强化人才支撑。聚焦重点企业人才需求,坚持招才招工与留人留才并举。及时与高校、职业院校签订人才需求订单、实行订单式培训,确保人才引进与企业需求基本匹配、形成集聚效应。扎实推进“颍淮英才”计划实施、“接您回家”等活动;充分发挥长三角专家资源优势,探索“双休专家”“星期天工程师”工作体系,支持企业采取建立专家人才库、引才工作站,想方设法吸引长三角高校教授等人才到重点产业园区挂职、兼职、技术咨询等,为相关企业提供全面的技术与信息服务。三是落实用地保障。加快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推行园区“亩均论英雄”和“标准地”改革,推进区域评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鼓励企业通过厂房加层、老厂改造、内部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灵活选择长期租赁、租让结合、先租后让和弹性出让等方式供应工业用地,减少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努力让企业“拿地即开工”。四是强化资金支持。发挥市级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围绕十大特色产业积极整合或设立重点产业发展基金,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强化金融支持,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银企对接活动,创新产业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企业开展线上融资,提升融资便利度。五是完善营商环境建设长效机制。巩固当前成果,着力做好“面对面”电视问政、“百名科长”考评、“政风行风热线”服务等重点工作,全面落实“企业家日”、重大项目政企联席会议、企业家会见、与企业家早餐会、企业家项目开工投产仪式排位、纳税光荣榜、“阜商服务卡”、联系企业家、企业家顾问、通报表扬等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十项制度”。逐步推行营商环境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督查考核,加大曝光和严肃问责力度,着力解决“中梗阻”“玻璃门”等问题,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