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党103周年专题党课: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庆祝建党103周年专题党课: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庆祝建党103周年专题党课: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20XX年9月,主席总书记在反映福建省宁德市坚持践行“四下基层”促发展见实效的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之后,为认真贯彻落实主席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中央学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T教Y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下发通知并召开落实“四下基层”交流座谈会,要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学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T教Y的重要抓手。在主T教Y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主席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部署要求,把“四下基层”贯彻落实到主T教Y各项重点措施中,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动主T教Y取得扎实成效。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必须深刻把握其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继续传承好运用好这一科学工作方法和重要工作制度,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一、“四下基层”的基本内涵

  “四下基层”是主席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当年,主席同志要求宁德各级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并率先垂范,带头下基层宣讲、调研、接访、办公,带头沉下身到最偏远、最困难的地方,为群众排忧解难,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了光辉典范。“四下基层”的孕育与实践,伴随着主席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的全过程,是一个逐步完善、不断丰富的过程。

  (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

  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主席同志始终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基层,力促各项工作端口前移、重心下沉、直达群众,确保政策落地、制度有效。为解决好当地群众对政策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甚至一知半解的问题,他倡导推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的做法,并强调:“党的领导是通过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而我们的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干部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并且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联的关系,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1989年2月23日主席同志邀请8位农民代表到宁德地区行署会议室,为地直机关副科长以上干部作报告,留下了“山鸡飞上凤凰台”的佳话。1989年10月,主席同志带领宁德地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宁德福安的农村、工厂、学校,一边调查研究,一边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边为群众答疑解惑。针对群众当时思想上的疑虑,他和群众促膝谈心,反复向他们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四个不变”,给群众吃下“定心丸”。

  (二)调查研究下基层

  坚持调研起步、调研开局,是主席同志一以贯之的重要工作方法。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他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领导干部了解实际情况,为决策提供现实依据的重要途径。他指出,要多深入群众,多做调查研究,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到任宁德后,面对当时闽东人民群众迫切想快速致富的愿望,主席同志一头扎进基层调查研究,跑了多个县区、乡镇、村,以及多家工厂、电站和学校,并且考察了毗邻的浙江省部分市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他撰写了《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用“弱鸟”来形容当时的闽东,强调闽东的党员、干部、群众“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要有“先飞”的意识,这样才能实现“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主席同志坚持深入基层调研,踏遍了闽东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三进下党”“四到坦洋”“三上毛家坪”等美谈;坚持先调研后决策,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科学决策、积极作为,带领闽东人民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三)信访接待下基层

  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主席同志针对当时信访问题比较突出、信访量排全省第一的实际情况,推动宁德地区率先建立起领导干部下访、约访制度。他指出“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强调“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把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济助送进普通群众的家庭”。1988年12月,主席同志在宁德霞浦主持首次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要求“约访制度和下基层开展信访接待日活动的制度要坚持下去”。此外,他推动建立了地、县、乡三级领导干部下访制度,把领导下访日变成了群众服务日。

  (四)现场办公下基层

  为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推动各项工作部署得到有效落实,1989年1月,主席同志提出,宁德地区今年要开展三项活动,一是地县领导到基层去现场办公,二是各级领导建立群众接待日制度,三是领导干部同基层单位挂钩联系。他带领宁德地委、行署领导班子和地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深入宁德地区各地,开展了长时间的现场办公。特别是1989年7月19日,主席同志带领宁德地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和宁德地区寿宁县相关部门负责人,戴上草帽,顶着烈日,在崎岖山路上跋涉了两个多小时,到寿宁县下党乡开展现场办公。此后,他先后带队到多地开展现场办公,不断扩大现场办公范围,推动地直分口开展现场办公、部门组织专题现场办公等,逐步使“现场办公下基层”成为重要工作方式和工作制度。此外,他还不断创新和拓展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干部作风的方式和途径。这些都是“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四下基层”取得的显著成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的运用不仅在福建宁德取得了丰富实践成果,而且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主T教Y实践中也充分展现了其实践伟力。

  (一)“四下基层”在福建宁德取得的显著成效

  几十年来,宁德历届党委、政府始终牢记主席同志的殷殷嘱托,在坚持中深化、继承中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建立了一套工作制度、一个常设机构、一套调度办法、一系列实践活动“四个一”机制,推动“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日益完善、内涵不断深化、载体不断丰富,持续焕发新光彩、彰显新价值。

  坚持以“四下基层”凝心铸魂筑牢根本,创建“学习大军”“理论宣传轻骑兵”等宣传平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引导党员干部从主席总书记当年从政的轨迹、工作的事迹走过的足迹中,学深悟透伟大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四下基层”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引导党员干部变会场为现场、以实干求实绩,推动力量在基层汇聚、问题在基层解决、发展在基层提速,彻底改变了宁德的工业面貌,培育形成了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地标。坚持以“四下基层”贴近群众为民造福,做好信访这一“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创新“海上枫桥工作法”“线上大接访”机制,加快补齐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短板,努力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四下基层”锤炼作风、提高本领,树牢“年轻干部到一线去、优秀干部从一线来”的导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四下基层”的过程变为躬身抓落实、实干建新功的过程,推动党员干部在重大斗争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坚持以“四下基层”夯实基础、建强堡垒,建立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金融助理员“一书记三大员”制度,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强村”行动开展,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二)“四下基层”在各地取得的显著成效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主席总书记关于“四下基层”的重要批示精神,将其与学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主席总书记关于第二批主T教Y“五个更加注重”的重要要求结合起来,推动“四下基层”与主T教Y各项重点措施衔接联动,使主T教Y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

  坚持把领悟思想伟力作为重大任务,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读书班、上专题党课等形式,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深刻学习领会“四下基层”的基本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深入基层一线,宣讲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坚持把开展调查研究作为重要路径,扎实开展专题调研,下基层察实情、出实招,倾听群众呼声,摸清社情民意,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作风的办法举措,实现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坚持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重要支撑,各地把“信访接待下基层”作为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落实“民呼我为”“接诉即办”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大接访”活动,着力化解群众信访积案,推动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就地解决。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抓手,用好“一线工作法”,着力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紧盯促发展的“具体问题”、惠民生的“关键小事”和保稳定的“急难险重任务”,深入基层一线办公,沉到一线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取得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实现了惠民生与促发展“双赢”。

  三、“四下基层”彰显的时代价值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来自实践,指导实践,并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四下基层”是对福建宁德具体实践工作的总结提升,又在福建宁德新的实践中坚持发展,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实践中丰富发展、发扬光大。实践充分表明,“四下基层”是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闽东大地孕育和发展的生动例证,也是人民领袖伟大情怀同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相互激荡孕育形成的光辉制度,贯穿着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现了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

  (一)“四下基层”蕴含着坚定政治方向

  正确的前进方向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四下基层”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看法、主张化为人民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体现了共产党人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自觉。实践表明,“四下基层”的过程也是“学思想”的过程。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自觉走到群众中去,用群众话语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理论讲鲜活,讲清楚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才能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从而更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二)“四下基层”蕴含着深厚为民情怀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四下基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基层一线、在民生福祉,体现的价值取向是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增进民生福祉。实践表明,“四下基层”的过程也是“强党性”的过程。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深刻认识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一致性,更加坚定自觉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始终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用心服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努力造福人民,才能真正做到党性坚强、立场坚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三)“四下基层”蕴含着实干担当精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四下基层”提倡“行动至上”,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实践表明,“四下基层”的过程也是“重实践"的过程。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更加坚定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才能发现在办公室看不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做到履好职尽好责、办实事求实效,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四)“四下基层”蕴含着干事创业路径

  基层是锤炼培养干部的“大学校”,是干部干事创业的“大舞台”。“四下基层”要求干部多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在基层一线的历练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这是我们党培养执政督干和事业接班人的基本途径。实践表明,“四下基层”的过程也是“建新功”的过程。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身”入基层、“心”到基层,下足实践锻炼“实”功夫,主动在改革发展稳定主战场、重大任务重大斗争最前沿、联系服务群众第一线历练成长、干事创业,才能不断创造出实实在在、经得起检验的业绩,才能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

  (五)“四下基层”蕴含着科学工作方法

  工作方法犹如过河的桥和船,方法对路,往往事半功倍。“四下基层”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重要的群众工作方法。实践表明,“四下基层”的过程是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让党中央放心与让人民群众满意有机统一起来,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真正把握好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使提出的政策措施符合基层实际、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群众期盼,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四下基层”这一孕育于闽东大地的思想瑰宝,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抓手,具有超越一时一域的真理力量、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和优良传统。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用好“四下基层”这一重要工作制度,用好主T教Y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到基层一线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汇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一)坚持理论源于群众和理论武装群众相结合

  “四下基层”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重大任务,既注重从基层的生动实践和群众的新鲜经验中汲取理论营养,又注重用党的科学理论教育群众、凝聚群众、发动群众,体现了“从群众中来”与“到群众中去”的高度统一。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群众的思想观念更加多样、诉求更加多元。“四下基层”为我们更好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提供了“金钥匙”和“最优解”。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四下基层”作为凝心铸魂筑牢根本的重要途径,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甘当“小学生”,自觉拜人民为师,努力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时,要深入基层一线,走进乡村社区,当好基层的“宣讲员”“引领员”,采取宣传宣讲、上专题党课等方式,用好“理论宣讲轻骑兵”“强村讲师团”等,广泛开展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群众讲故事、青年讲传承、先进模范讲奉献等活动,着力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活讲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清楚讲明白,让党的“好声音”及时传到基层,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推动党的政策有效落实到基层一线,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相结合

  “四下基层”的目标指向在于“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宗旨为民造福”,这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路径,体现了“为了谁”与“依靠谁”的高度统一。“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紧紧依靠群众”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制胜法宝。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信息技术如何发达,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服务的工作方法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变、不能被取代。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四下基层”作为“紧密联系群众”“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重要载体,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坚持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用好现场调研办公、领导干部下访、民生热线等方式,带着感情走下去,把群众牵肠挂肚、关心关注的事解决好,真正做到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切实把下基层的过程变为亲民爱民、惠民利民的过程,用具体行动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坚持解决自身问题和解决发展问题相结合

  “四下基层”既推动解决一些干部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问题,也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体现了“勇于自我革命”与“推进社会革命”的高度统一。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还有很多难关要过,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坚持自我革命,发扬斗争精神,树牢底线思维,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把“四下基层”作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重要法宝,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大兴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多开展“大走访”“大接访”活动,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抓住那些群众意见集中、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抓住那些日常工作中最担心、最怕出事的问题,抓住那些深化改革中最难突破、最需要攻克的问题,抓住那些在“四下基层”中遇到的重要信访事项、信访突出问题和疑难复杂问题,逐一列出清单、逐项明确责任,真改实改、彻底整改,力求做到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努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四)坚持提升素质能力和夯实基层基础相结合

  “四下基层”的主体是党员干部、落点在基层,是统筹推动党员干部能力提升和党员干部服务基层的有效途径,体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与“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高度统一。基层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联系群众最密切,服务群众最直接,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也是锤炼党员干部的“大课堂”。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四下基层”作为提升素质、锤炼能力、固本强基的重要抓手,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坚定信念、践行宗旨,磨炼意志、增长本领,积累经验、不断成长,切实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这个重大问题,以实干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争当先锋、争创一流,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与推动工作落实相结合

  “四下基层”通过深入倾听民意、充分集中民智,使决策建立在民主和科学的基础上,促进各项工作更好地落到基层、走进群众心里,体现了“决策”与“执行”的高度统一。基层蕴含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四下基层”作为推动决策落地见效的重要路径,经常沉到一线调查研究,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作秀表演、“拍照留痕”,真正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优良作风的养成深深扎根于基层的创新实践之中。要推动“四下基层”常态化长效化,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地抓下去,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将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及时上升为制度机制,坚持常态化开展、机制化运行,真正打通工作落实的“最后一米”,切实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一贯到底,落地见效。

  思想之光点亮壮阔征程,殷殷嘱托激发奋进力量。“四下基层”源起宁德、兴于福建、走向全国,体现了伟大思想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用好“四下基层”这一重要工作制度和优良传统,在赓续传承中深化创新,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紧密团结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奋力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