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破解“大的难处”成就“大的样子”——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破解大党独有难题
党课讲稿:破解“大的难处”成就“大的样子”——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破解大党独有难题
党课讲稿:破解“大的难处”成就“大的样子”——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破解大党独有难题( 、党的建设、七一)
中共中央宣传部原政研所研究员
(2024年6月4日)
一、何为大党: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视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在此之前的2017年12月1日,主席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我说过,大就要有大的样子。”2018年1月5日,主席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进一步强调:“我说过,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同时大也有大的难处。”“大党独有难题”的原创性表述是对“大也有大的难处”认知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始终保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管大党、治大国的战略定力和政治清醒。2024年3月,《求是》发表主席总书记重要文章《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主席总书记用“六个如何始终”对大党独有难题作出系统阐释。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着力锻造先锋队伍,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截至20XX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804.1万名,党的基层组织506.5万个。放眼世界,拥有5000万以上人口的国家不超过30个;拥有超过1000万党员人数的政党不超过10个,超过100万的不超过39个;能够连续执政70余年的政党,也只有中国共产党。如果我们从人数、规模、组织的角度看,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是世界第一大政党、第一大共产党、第一大执政党。但常识告诉我们,看问题还要有更深的角度,从马克思主义政党视角审视何为大党,我们会有更深刻认识。
通常而言,大党包括政党成员人数众多、组织体系复杂、历史延续时间长、影响力广等基本特征。不过,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大党独有难题”的论述是置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体论语境中诠释的,这意味着大党并不能简单
立足规模予以判断。事实上,西方国家不乏注册人数众多或者历史悠久的政党,比如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拥有数千万党员,但由于存在差异性的政治目标、制度背景和权力结构,此类政党面临的问题和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显然不能相提并论。因此,对大党独有难题的回答需要根据政党的自身特征具体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到不同政党的特殊组织模式。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而言,“大党之大”的独特性涉及三个维度:组织结构、组织功能以及组织文化,这成为大党独有难题产生的背景条件。
第一,从组织结构来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超大规模的政党。规模之大代表了大党的结构性特征。马克思主义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关键差异,在于其并非代表少数统治阶级而是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西方的俱乐部式政党、精英式政党、卡特尔政党迥然不同,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以广大劳工群众为立身之本,广泛吸纳成员,以实现代表人民、领导人民、团结人民的政治目标,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其结果是产生了超大规模的组织形态。无论从成员数量还是层级架构上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都具有其他政党难以比拟的复杂结构。
一方面,党的成员人数众多。作为世界性大党,中国共产党有9800多万党员。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具有开放型政党特征,最大程度吸纳各类社会群体,成员广泛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私营业主等多元群体。另一方面,党也形成了高度复杂的组织网络。党不仅建立起由党中央、地方党组织、基层党组织组成的完整纵向层级架构,明确了上下级之间的权力关系和职责范围,形成了高度规范化的运作流程,同时也横向性地实现对社会空间的广泛覆盖,在社会组织、国企、私企、事业单位甚至流动群体都建立起党的分支机构,扩展组织覆盖深度和广度,以全面巩固党的领导,形成 引领的发展格局。如此一来,成员人数多、层级架构深、分布地域广,共同构成了大党超大规模的组织形态。
第二,从组织功能来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全面领导国家的政党。权能之大体现了大党的功能性特征。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临的最紧迫的外部环境压力,就是如何行使好领导权、有序解决国内外问题、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在三权分立的西方政治体制中,单一政党的权力既受到其他政党的制约和挑战,也受到国家机关的制衡,政党的领导权存在有限性与周期性。但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而言,无
论是列宁还是葛兰西,都高度重视无产阶级政党获取绝对领导权的必要性。“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作为领导核心以及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其组织能量影响到国家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权力范围和影响远远超过了西方政党。在后果层面,党的全面领导由此引发出一个重要命题,那就是必须持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适应治国理政的客观需要。党的领导范围越广,目标任务越复杂,领导责任就越艰巨,就越需要重视自身能力建设,避免战略性失误,确保权威领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将领导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以承担起兴国安邦的重责大任。如此一来,全面领导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而如何提高执政能力亦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工程。
第三,从组织文化来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具有系统科学理论体系指导的政党。理论之先进构成了大党的文化性特征。区别于由少数集团组成的利益型政党,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其始终有正确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理论的先进性赋予其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并非建立在个体利益聚合的基础之上,而是以绝大多数人民作为价值基点,追求人类自由和解放,存在系统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由此科学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必然趋势,提供了一套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思想武器,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大党的力量之源根本上来自其理论体系的真理性以及组织成员形成的强烈认同感。然而,作为上层建筑的理论体系也并非僵化和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与时俱进地根据客观世界的变化不断创新,结合国家建设实际推陈出新,如此才能维持和强化思想理论对于真实世界的解释力。同时,理论体系还需要经过广泛宣传与深入学习,才能建构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高度认同的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人们正确进行社会实践,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因此,因时制宜地创新思想理论并使之成为武装全党的主导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区别于资产阶级政党的独特任务。如此一来,能否使思想理论始终保持先进性、增强引领力,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考验。
综合而言,尽管“大党”的内涵可以从诸多维度予以界定,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无疑构成了大党独有难题产生的本体论基础。规模之大、权能之大以及理论之先进,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同时也揭示了大党何以为大的多重内涵。
二、大党独有难题的基本类型和表现形式
大党独有难题的产生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组织特征紧密相关。科学应对大党独有难题将增强党的战斗力,更好承担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反之则将陷入运行不畅、功能衰退的困境,甚至威胁党的执政地位。苏联共产党的崩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未能妥善应对大党独有难题的前车之鉴。规模之大、权能之大以及理论之先进,使得大党独有难题需要立足多元视角予以把握,具体可以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党内管理难题、治理效能难题和思想引领难题。
第一,党内管理难题。党内管理难题涉及如何管党治党的基本命题。尽管错综复杂,但该难题的核心在于必须维持“名”与“实”的有机统一。从应用层面而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其最高政治理想的“使命型政党”,以社会革命作为行动纲领,全体党员和各级机构应当坚定信仰,将党的基本原则、方针、路线、政策、要求落实到工作生活实践。但在实践层面,规模之大使得党的建设产生了经济学中的组织规模负效率现象。随着党内管理成本急剧上升,党对于单一机构和个体的管理能力存在弱化迹象,情况掌握、政策执行、党务管理、追责监督的难度也日渐加大,同时漫长的层级链条更加剧了组织内部的信息不对称,为下级机构和成员的行动自主性提供了空间。因此,如何确保应然与实然的一致性,防止“名实分离”,构成了 的中心议题。
从表现形式上看,“名实分离”同时存在于个体和机构层面。个体层面的“名实分离”主要表现为,党员存在将个人利益替代公共利益的“目标替代”风险,违背组织原则和规章制度,消解了公权力行使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具体言之,目标替代存在三种典型形式: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主席总书记多次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腐败都象征着党员彻底将个人利益至上化,被经济理性所支配,走向国家与人民对立面,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蛀虫,败坏党的形象,极大危害民生福祉和现代化事业。
第二,治理效能难题。治理效能难题根源于权力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关系:领导权是执政能力发挥的前提条件,而执政能力构成了领导权有效运作的基础保障。作为总领国家事务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肩负着不可推卸的治国理政责任。然而,治理任务前所未有的多元性、专业性和复杂性,对党执政能力构成了重大考验。从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来看,治理效能难题可立足两方面来把握。
一是从治理任务来看,后工业时代的国家建设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容易出现治理短板。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产生了前所未见的新兴挑战,导致大党执政面临形形色色的考验。而这些考验具体呈现为风险应对难题、持续发展难题、重大决策难题等诸多形式。首先,风险系统性地存在于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其次,党需要不断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家园。但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完成产业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才能通过发展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
因此,国家治理任务的复杂性对执政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这不仅意味着执政党必须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特定风险的扩大化和持久化,更要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思维,破除事务主义的狭隘性视角,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此外,除了国家治理自身所导致的内生性风险,全球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还面临着外部性压力,由于利益冲突和道路差异,西方敌对国家及势力长期以来采取各种措施损害我国国家利益,特别是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领域。换言之,客观性的治理需要和人为性的治理挑战都给如何执政提出了诸多挑战。
二是从治理主体来看,党政干部的能力建设需要适应现代化需求,但也存在干部能力短板的现实差距。治国理政,关键在人。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国家治理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来执行,这就对干部素质提出了全方位、高标准要求,必须打造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以作为党执政兴国的强大组织保障。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来说,党和国家高级干部的知识结构、思想理论政治水平、治党治国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党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从20世纪80年代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四化”建设,到新时代干部要提升“七种能力”,党对干部能力的要求日益增高,内涵不断丰富。然而从现实上看,干部能力仍然与理想情境存在差距。比如,当今时代“网络群众路线”成为干部倾听民意、制定决策、开展工作的新的路径,掌握互联网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窗口,但有些干部对于数字技术的认识不到位、运用较生疏,数据分析技能严重不足,影响工作展开。
第三,思想引领难题。在观念层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依赖于系统理论体系的指导,具有指导人们完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双重功能,由此思想引领
也构成了党必须坚持的常态性活动。然而,思想引领作为动态性的实践过程,它既在时间维度上需要连续性的思想创新,以反映日益变化的客观世界,又在空间层面需要整体性的思想统一,以正确思想武装全党。
有效的思想引领需要以思想创新为基础。然而,思想创新并不必然成功,苏联共产党在这方面留下了深刻教训,失败的思想创新存在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僵化的思想创新。此类创新具有形式化、主观化、虚假化等特征,不能正确把握客观的社会事实及规律,难以针对重要矛盾及问题提出实际解决方案。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是其代表,事实证明发达社会主义理论不仅与当时苏联实际严重脱节,而且掩盖了苏联社会的诸多矛盾,错失改革发展良机。
二是反动的思想创新。此类创新试图修正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进而导致理论相对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威胁主流思想的主导地位。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尽管出发点在于彻底否定斯大林主义,但实质上却消解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本质区别,让西方自由主义占据意识形态高地,自我放弃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成为亡党亡国的重要原因。
有效的思想引领需要以统一思想为依托。有了先进理论,还需要宣传教育方能指导全党。对于执政党而言,统一思想不仅能够为未来工作规划蓝图和指引方向,形成合力,更有利于保障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党的内部凝聚力。然而在社会思潮多元化背景下,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意识参差不齐,甚至存在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阻碍了思想统一的过程。正如主席总书记所指出的:“社会多样化发展使人们思想多元化、复杂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这必然增加党内统一思想的难度,我们党是一个大党,统一思想历来不易。”同时,政党规模的庞大也增加了统一思想的难度,部分地方和基层党组织在学习理论时常存在形式主义,未能有效应用并指导具体工作,与中央精神出现偏离。如此一来,思想引领全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特色标识,也要注重思想引领的质量成效。
三、大党独有难题提出的时代背景
第一,从历史使命来看,这是具有大担当大胸怀大视野的政党提出的深刻问题。主席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同时大也有大的难处。把这么大的一个党管好很不容易,把这么大的一个 设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不容易。”“大的样子”作为深刻理解“大
党独有难题”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不仅反映出我们党党员人数众多、组织规模巨大的基本特点,更体现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应有的担当、胸怀和视野。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担负两个维度的历史使命: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出发,要实现整个无产阶级的解放,阶级本身的消灭,共产主义作为“世界历史性”存在的实现,最终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从对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形势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处境的认识出发,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从历史坐标来看,这是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深刻问题。一个政党在不同的历史坐标下,面临着不同的历史难题。在过去的一百余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筚路蓝缕、砥砺前行,致力于推动中国社会走上现代化道路。经过持续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第一条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既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特征,又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更显示了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深刻意蕴。
第三,从历史走向来看,这是应对新征程上即将面临的更复杂形势的深刻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四、中国共产党面临哪些大党独有难题
难题之一: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主席总书记指出:“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丢了。”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最难的就在于历经沧桑而初心不变。近些年,我们党查处的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跌入违纪违法的陷阱,从根本上讲就是把初心和使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因此,政党治理现代化需要解决各种违背党的初心与使命的问题,处理好理想和现实之间多重张力的关系。
难题之二: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人多力量大,但人多系统也会越复杂,大部分情况下一个组织最大的挑战来自自身。作为一个大党,我们党的组织体系和队伍规模庞大,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5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自身组织管理很不容易。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多样化、思想多元化、行为复杂性等特征越来越明显,这也必然增加党内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难度。
难题之三: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肩负着领导职责和执政职责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要求党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但有的党员干部不善于学习、不愿意学习,必然会导致能力欠缺难以胜任所肩负的历史重任,难以应对诸多挑战。因此,如何不断推进学习型政 设,如何不断增强执政本领、提升领导能力始终是党面临的一大难题。
难题之四: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离不开斗志和激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关乎干事创业的成败。实践中,少数党员干部由于缺乏在艰苦环境历练的机会,长时间在比较顺利的环境中成长,理想信念可能还不够坚定,自信心不足,斗志还有待提升,有的甚至得过且过,精神萎靡不振、工作踏步不前,缺乏干事创业的良好精神状态。
难题之五: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党的建设仍有一些方面亟待改进和完善,党内一些顽瘴痼疾尚未彻底解决,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的可能仍然存在,而新问题还在不断涌现。特别是要直面“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些问题客观上要求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难题之六: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对于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来说,要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易,要始终保持这样的政治生态更是不易。尤其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叠加展开的执政环境中,我们党仍需应对“四大考验”,也就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五、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意义
第一,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是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以“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优势。只有保持自我革命的清醒和坚定,才能确保党永远“不变质”,即不改变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确保党永远“不变色”,即不改变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始终保持红色基因;才能确保党永远“不变味”,即不改变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爱民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品格。
第二,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是确保党永远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前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无往而不胜。反之,我们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走来,依靠人民发展壮大,历来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党深刻认识到,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国家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与人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一定能够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三,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是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
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
综上所述,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对于党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对于党战胜风险挑战、掌握历史主动,对于党和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六、如何破解大党独有难题
面对大党独有难题,我们党要深刻把握政党治理的内在规律,牢牢把握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基本遵循,坚持科学理论的思想指引,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发扬直面问题的斗争精神,树牢整体推进的系统观念,使全面从严治党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执政七十余年的奋斗经验,
解决我们党的大党独有难题,特别要注意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以政治立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根本所在。主席总书记指出:“如果党中央没有权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以随意不执行,大家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就会成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党的领导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以政治立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
第二,以思想建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注重思想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并武装全体党员,确保全党思想统一,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途径。以思想建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需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把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第三,以组织强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体现在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强大的组织能力上。如果不把党有效组织起来,人再多也没用。主席总书记指出:“一个松松垮
垮、稀稀拉拉的组织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如果党组织像个大车店、大卖场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还能有什么核心力量?”以组织强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需要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锻造坚强有力的党的组织体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培养高素质干部和聚集各方面优秀人才,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激发党强大的组织力量。
第四,以作风正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党风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党风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因此,改进作风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口和突破口,也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抓手。
第五,以纪律管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如果不严明党的纪律,允许党的组织和党的重要干部在政治主张、政策主张上各有一套、我行我素,允许党员在政治上行动上与党离心离德、为所欲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就会大大削弱。以纪律管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都要贯彻严的要求,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
第六,以制度治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的制度建设作为党的综合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保障。以制度治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一方面,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形成科学管用的纠错机制、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和规范有效的责任机制;另一方面,狠抓制度执行,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使制度真正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
第七,以反腐兴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反腐兴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要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贯通起来,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把不敢腐的震慑力、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结合起来,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有效清除存量,坚决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炼就党的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之身”。
总之,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百年大党面临的独有难题,坚持以政治建设为本、以思想建设为魂、以组织建设为体、以作风建设为形、以纪律建设为尺、以制度建设为矩、以反腐斗争为基,将政治立党、思想建党、组织强党、作风正党、纪律管党、制度治党、反腐兴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推进,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坚决以党的自我革命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从而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
七、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全党人人有责
第一,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全体党员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必须把握好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六个必须坚持”,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具体来看:一是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二是铸就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
三是弘扬守正创新的进取精神。大党独有难题,难就难在既要正本清源,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关键就在于守正创新。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既能固本强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又能开拓创新,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办法。
四是增强问题导向的自觉意识。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我们党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依靠自身力量和与群众结合的力量解决自身问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从而能够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提出“大党独有难题”,并用“六个如何始终”概括了其主要内容,既体现了敢于直面问题的坚定,又体现了善于找准问题的智慧,为我们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着力点。
五是树牢整体推进的系统观念。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系统观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从而确保全面有效解决大党独有难题。
六是彰显胸怀天下的格局境界。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新时代新征程,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要将其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考量。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执政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严峻复杂,迫切需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一切有益经验,科学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第二,党员干部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必须做到,理论修养要“精”、政治修养要“强”、道德修养要“高”、纪律修养要“严”、作风修养要“实”,要大兴解放思想之风、理论联系实际之风、亲民为民之风、真抓实干之风、廉洁从政之风、艰苦奋斗之风。这样,才能凝聚党心,振奋民心,攻难克坚,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还要加强自身修养。一方面,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很多劝导人们加强自我修养的古典名作,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评价是非、荣辱、苦乐、得失、利弊等的根本尺度、准绳。这方面修养如何,直接关系到世界观、人生观。所以,我们加强自我修养,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了这,就有定盘星,就有了压舱石。《增广贤文》劝诫人们:“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我延伸一下:豪车数辆,一个座就够;山珍海味,香香嘴而已,还可能患上富贵病。人生在世,大可不必为财物所累,更不能为财物所害。总之,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就能清清白白做
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凡走过必留下,
留下岁月的足迹,留下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