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需求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

紧贴需求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

紧贴需求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空间越来越成为群众不可或缺的社交场域、文化阵地、精神家园。调研发现,许多地方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群众的参与度提升,体验感、获得感更强了,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得到广大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但在基层调研中也发现,一些地方在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工作中,在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方面,还有几个突出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一是有些地方仍然存在群众家门口没有公共文化空间可去的问题;二是有些地方虽然有公共文化空间,但是存在群众不想去的问题;三是有些地方的公共文化空间,尤其是一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运维困难多,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应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紧密结合群众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

  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重点解决进农村进社区问题,确保城乡群众文化活动“有去处”。建设、创新与拓展遍布城乡的“群众家门口”的公共文化空间是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生活圈的基础也是重点。当前,农村的问题是低水平覆盖,无论其“颜值”还是“内涵”,在广大农民生活中“存在感”不够强;城市的问题是规划建设不到位,偏重大的场馆建设,但直接面向社区,让社区群众感觉文化活动“有去处”的公共文化空间和设施不足。比如,20XX年全国人均接受公共文化场馆的服务次数仅为1.51次。与之相对的是,广场舞、小剧场等群众需求突出的文化活动因缺乏空间成为困扰各方的问题。

  对此,应强化顶层设计,引导地方整建制规划城乡文化资源,科学布局空间点线面,结合城市更新、和美乡村建设,将文化服务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打造更多群众身边“小而美”的公共文化空间,更好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真正让群众有文化需求时“有去处”。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多设施简单乃至简陋,文化活动简单、单调,文化工作人员不足乃至空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具有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的特点,刚性投入需求大,尤其需要加强资源统筹,结合养老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建设和人员配备,最大限度盘活既有设施资源和人力资源,实现队伍共建、设施共用、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加快解决怎么服务好的问题,在内容和形式上更贴合群众,让群众“真想去”。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承担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文化责任,其作用不仅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更重要的是赓续文化根脉、建设精神家园、增强精神力量。但是有些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对其文化属性认识不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文化阵地功能作用发挥不到位。突出表现在对群众文化需求把握不够精准,活动的文化内涵不够丰富,偏重休闲娱乐,忽视了符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氛围的构建。特别是在县乡社区、和美乡村建设中,对文化场地设施、活动开展等缺少统一标准和规范,随意性比较大,村居社区之间差别明显。有些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将群众文化需求简化为打打牌、下下棋,满足于支上几张牌桌、放几个凳子。有的甚至为了聚人气,降低了对文化活动内容质量的要求,对传播党的政策理论、弘扬道德教化、塑造文明风尚,缺乏创意、没有新意,也就对群众失去了吸引力。

  为此,应加快相关领域法律法规的立法研究,完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配套政策。探索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纳入地方高质量发展考核,科学设计指标内容,从责任主体、空间布局、活动内容、目标任务、运营保障等方面对城乡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定位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提升公共文化空间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管理使用水平。同时,在规范化的基础上,鼓励基层自主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尊重当地群众的意愿和喜好,支持开展“黄河文化大集”“村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真正让老百姓当“主角”。充分发挥群众承办和参与的积极性,用群众性文化活动增强公共文化空间吸引力,让“过半年”“赶年集”“逛灯会”等特定公共文化空间成为群众打心眼里喜欢去的地方。进一步强化机制创新,着力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让空间门常开、群众人常去。当前,城乡公共文化空间的共性问题是缺资源统筹、缺运维管理、缺人才队伍,导致一些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功能不强、对群众吸引力不足,群众去得少,使用效率低下,难以持续。运营比较好的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大都采取政府、社会、市场三方联动模式,政府保底、社会参与、专业运营。因此,应加强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机制创新,加快健全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运营主体参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将符合条件的新兴文化业态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和“四馆一站”总分馆(站)体系。强化资源匹配机制创新,以“公共文化云”等为依托,建设省市县三级人才、项目等文化资源数据库,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实现资源便捷配置,推动非遗、传统记忆工程等文化传承项目进空间,让文艺爱好者、非遗传承人有舞台,让空间有活动、群众爱参与。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扩大人才“蓄水池”,从职称评定、干部考核、晋升机制等方面,鼓励国有院团青年干部和艺术人才下基层挂职,让人才更懂基层。同时,加大对基层文化干部的培训力度,健全培训机制,让基层干部更懂艺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特别应注重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系统性、长期性、制度性扶持,创新采用文化类专业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等办法,帮助乡村引育人才、留住人才,激发农村公共文化内生动力,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让文化的种子在公共文化空间中扎根发芽,开出绚烂的新时代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