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推进本土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图书馆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推进本土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图书馆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推进本土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XX作为近代开埠史的主角之一,文化资源集中且丰厚。XX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结合自身优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构建以传承与保护为基础、以文旅融合为契机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新名片,开启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新篇章。

  承接历史,打造地方传统文化展示平台

  XX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要承古人之智、传后世以才,大力打造具有宏观象征性、标志符号性、时代创新性的特色文化展示平台,使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坚实的实体依托。

  第一,建立文献古籍收集修复、留存保护机制和全景展示平台。《“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部署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珍贵濒危古籍抢救保护等项目。XX作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漫长历史时期的古籍、文献散落在各个角落,要下大力气开展古籍的搜集、修复、保存工作,设立地方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建立一整套文献古籍的闭环工作机制。同时,在各级传统文化展示馆中布置多媒体展示设备,清晰勾勒并全景展现XX百余年发展史,可通过视频和音频将饮食起居、民风民俗、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珍贵的历史资料一一展现。

  第二,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和群体性红色文化活动工程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惠民工程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XX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各类文化场馆为依托,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强力推进惠民服务,以社区为依托,盘活革命文献资源,通过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传承红色教育,全面调动丰富的革命文物专藏,以展览、红色研学、党史宣讲、主题赛事等形式推进群众性红色文化的普及,让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成为铸魂育人的“源头活水”。

  第三,强化公共文化产品智能化、数字化建设。要紧随时代步伐,紧抓科技红利,依托数字化、全媒体平台,推动传统文化以更加多元化形式走入大众生活。一是开发完善“微青博”小程序,为观众提供从参观预约到导览讲解,从VR数字展厅到三维文物“把玩”,再到文创购买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务。二是深度打造《古籍里的清廉·胶东名臣录》微课堂,探寻胶东历史上风清气正、能力卓著的能臣名宦,通过述胶东名臣历史典故,强当代党风廉政建设。三是要注重传统文化与时代科技相结合,通过编排声、光、电与三维立体动画相结合的舞台剧、大型实景演出等,依托XX雄厚的影视技术和资源制作高质量、高品质的作品,通过网上直播、App软件放映等广泛推广。

  立足当前,打造岛城特色文旅融合新地标

  地标游、网红式打卡成为时下流行的新型旅游方式,位于XX市大学路与鱼山路交汇处的网红墙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要紧跟时代热点,通过文旅融合联动,充分发挥XX旅游强市和沿海区位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塑造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品牌,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新地标。

  首先,突出主题,推广地域特色建筑游。XX的里院,具有浓郁的本土色彩,这种独特建筑为发展地域特色建筑游提供了充足的客观条件。要深入挖掘建筑特色旅游潜力,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修缮与保护、传承与复兴有力结合,以文化底蕴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升级,打造出一条成熟的建筑游线路。

  其次,寻踪觅影,踏线历史文化名人足迹游。XX人杰地灵,曾留下了许多文化名人的足迹。老舍先生在XX创作了长篇巨著《骆驼祥子》,康有为、闻一多、梁实秋、洪深等名家也在XX留下了深刻的足迹,其故居至今保存完好。要充分借助名人效应,推出“重游历史故址、传承民族精神”等以“寻线”为主题的名人足迹游,让游客充分领略名人在青的生活、创作,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和影响力,打造文化内涵新地标和名人足迹新品牌。

  再次,贴近乡味,探索地方传统非遗文化特色游。不知史,难以鉴今。如果说中西结合的建筑和名人故居是历史文化有形骨体,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本土传统文化的精气神所在。一是紧扣XX民间艺术和乡村文化主题,打造以即墨古城旅游项目为核心、胶东民俗风情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乡土文化特色旅游路线。大力宣传推广胶东特色的鲁菜饮食文化,体验以宝兴里、广兴里为代表的里院居住文化、以平度宗家庄“公义兴”画店为代表的年画绘制、以即墨田横镇周戈庄的龙王庙祭神仪式为代表的庙会山会节庆活动、以高跷、旱船、狮舞、跑驴、江公背江婆为代表的民俗表演节目。二是围绕生活需求开发非遗资源,结合现代科技,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客户端,打造“山东手造·XX有礼”品牌,架构“手艺人+设计师”组合,加强转化、创意和设计,充分放大即墨古城IP“墨小牛”宣传效应,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做大做强即墨传统文化品牌Logo。三是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打造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遗阅读馆,以XX地方文献、非遗传承为突破口,集阅读、展示、互动、交流、收藏等功能为一体,展示XX非物质文化遗产风貌和优秀保护实践成果,彰显非遗文化生态新貌。

  启航未来,引领全民文化学习传承新风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而公共文化服务则是全民学习的引领者和承载者。

  第一,倡导形成全民广读博览之风,延伸拓展传统文化发展新路径。要建立全民学习型社会,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一是优化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加快推进XX市图书馆新馆建设,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建设阅读之城。全面推进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在全市建设主题分馆及馆外微阅读空间,不断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二是以文化活动品牌带动全民阅读,打造“书香XX”阅读品牌。围绕党的二十大主线,开展“全民读书月”“红色阅读季”等系列主题活动,营造浓厚阅读氛围。三是实现图书资源通借通还,常用常新,书往书来,享阅到家,要充分借助网络便利,开设网上公益图书馆,引导民众足不出户即可阅读到需要的书籍。四是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发展的新路径,盘活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向全社会、全网络各个角落不断延展。重点打造“云上青图”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项目,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向社会提供免费的一站式便捷精准的传统文化服务。

  第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积极争取政策和社会支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新格局,把公共文化服务从文化系统“内循环”转变为社会全民“大循环”。二是依托社区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建立社区图书馆,召开社区居民文化座谈会,组织居民积极参与公益性、开放性的社区文化活动。

  第三,延伸拓展传统文化发展新路径。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发展的新路径,拓宽传统文化发展空间,盘活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向全社会、全网络各个角落不断延展。要重点打造“云上青图”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项目,通过锻造“云上青图”精品项目,开辟全新板块,针对不同人群定制传统文化阅读活动,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将传统文化传播路径向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化、数字化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