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党课: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党课: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去年以来,主席总书记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20XX年9月,主席总书记赴黑龙江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生产力演变过程中的一种能级跨越,是一种摆脱传统增长模式,告别依赖劳动力数量和资本等要素的路径依赖,主要依靠创新和技术进步,将数据、知识等生产要素进行高效整合,并与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紧密关联并展现融合发展新内涵的生产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着力激发主体创新活力,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充分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一)新质生产力理论指明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攻方向。新质生产力突出高科技特别是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生产力不断升级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历史上每一次生产力的巨大飞跃都归功于科技突破,这些突破不仅引发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还孕育出新产业和新形态,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纵览人类社会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都是推动生产力提升的“加速器”。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把功夫下在关键和前沿科学技术的突破上,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发展的深度融合,实现对生产模式的革新。

  (二)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一是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新质生产力为推手,而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技术革命性突破而发展形成的,其具有高知识技术密度、长产业链等特点,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未来产业则以前沿基础、新发展需求为驱动力,具有颠覆性强、附加值高、影响力大等特点,处于产业链的核心和关键位置,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二是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技术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这一物质技术基础主要就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加速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为高质量发展不断赋能。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新质生产力将节能减排技术与生产过程相结合,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三是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者。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需要推动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型生产力,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也能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人才需求的动力机制和人才成长的培育机制,可以源源不断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大军。

  (三)新质生产力理论明确了我国自信自立的战略重点。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突破科技封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关键核心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更加凸显我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新质生产力依靠科技自立自强,破局西方国家的科技霸权,驱动生产力变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性转变。新质生产力强调国内市场的挖掘与利用,通过内部发展激发经济活力,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同时,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塑我国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增强实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举措。新质生产力是国际竞争的新优势。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依靠科技创新是快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应对挑战、抢抓机遇的战略性创举。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我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巍然屹立、加速前进。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寻求新动能,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途径。当前,在西方国家对华“脱钩”和打压背景下,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是旨在依靠本国人力、资源条件向内寻求发展动能,避免和减轻来自西方负面影响的战略智慧,更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关键举措。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方式,激发发展潜能,摒弃“零和博弈”的发展思维,走开放包容、生态绿色融合、共建共享之路,以自立自强的姿态实现自身发展,同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二、我们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是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关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领域,未来产业代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成为实现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伴随着我国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未来产业的变革提升,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坚实的基础并在快速形成过程中。当前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步,载人航天、深海深空探测、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XX年我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部分产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比如,20XX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总量全球占比超过50%、第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到66家、建成全球最大规模5G网络且已建成5G基站占全球的70%以上、人工智能企业规模近4000家、高铁规模全球第一等,彰显了我国全产业链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超大规模市场需求的独特优势。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超过2000万辆;锂电池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锂电池总产量同比增长25%;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609吉瓦时,成为装机第二大电源,仅次于煤电。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发电等行业组成的“新三样”合计出口达到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长29.9%。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并描绘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一)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生产关系。以中国式现代化一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化,是以先进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为坚实基础的现代化。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以科技革命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并强烈呼吁深化生产关系的变革,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主席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当下,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循环过程中的梗阻,以新兴技术重构生产关系,推动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培育适宜新质生产力生长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各类资源要素有效配置提供条件。生产力的要素组合中包含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与科技成果应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劳动力质量提升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环节。如何更好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激活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二)激发政府与市场的创新活力。有效应用新型举国体制去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领域;通过创新政府采购方式对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支持,实现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突破;通过更好运用政府购买服务在科技领域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政府发挥投资带动放大效应,更好实现有效投资往新质生产力领域倾斜。重点要抓营商环境改进提升。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抓好招商引资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治。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良好营商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

  (三)激发教育系统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要将创新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从教育系统、从课堂开始。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全过程、全环节,要重视培育一大批具有数字素养的教师和青年人才。加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有组织科研创新,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挥创新资源整合作用,从而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

  (四)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动力与活力。加大薪酬分配制度改革,鼓励和激发科教人才的创新动力。建立起激发创新活力、知识价值导向、管理规范有效、保障激励兼顾的科教人才薪酬制度。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激发企业家创新动力和活力。从供给和需求端共同发力促进经济增长,给企业家信心,让企业敢把经费投入到研发等长远发展的领域,提升市场创新动力。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用法律保护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五)实现各类创新主体高效协同深度融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全链条整体部署,对政策、资金、平台和人才等关键创新要素系统布局,一体化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入融合的创新体系。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领域,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积极鼓励、有效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创新,发挥国资国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大力支持创新、经验丰富的风险资本提供者参与到创新过程,推动各类型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突破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