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主题党课讲稿: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的六大着力点
新质生产力主题党课讲稿: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的六大着力点
一、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概念由来及演变过程
20XX年9月,主席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他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20XX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主席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主席总书记系统深刻地阐释了新质生产力:“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段话指明了新质生产力产生的重要因素、基本内涵、核心标志、特点、关键、本质。
2024年3月5日,主席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二)如何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抓住以下八个“新”。
1.新链条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2.新优势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
3.新引擎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4.新赛道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5.新赋能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平台企业在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培育算力产业生态。我们要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6.新能源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7.新设施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8.新关系(新型生产关系)
主席总书记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人民为中心,是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有很多数据可以说明我们是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以及今后如何更好地做到以人民为中心。20XX年的数据显示: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6600多万纳税人受益;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300万;国家助学贷款提标降息惠及1100多万学生。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广大干部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并切实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善作善成,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2024年民生方面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预计2024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加强对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同时,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将提高3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将提高20元。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和挑战,尽心竭力做好工作,决不辜负人民期待和重托!”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注重从企业和群众期盼中找准工作着眼点、政策发力点;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努力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
三、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是大局和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定。进是方向和动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特别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这段话阐释了稳和进的辩证关系,没有稳,就没有实质性的进;没有进,稳也不是真正的稳。
第一,深刻把握好主席总书记围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主席总书记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稳’和‘进’要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宏观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
第二,深刻把握好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基本要求。
稳预期就是要增强信心,稳定社会整体预期。
稳增长就是要稳住经济增长速度,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2024年,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实现这一目标,意义重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我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科技创新能力在持续提升,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加快壮大,发展内生动力在不断积聚,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必须增强信心和底气。”
稳就业就是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坚决纠正性别、年龄、学历等就业歧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四、加强统筹兼顾坚持系统观念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在抓落实上切实做到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顺应人民群众期待。”
什么是思维定势?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打破思维定势,不断解放思想,才能推动发展。
什么是路径依赖?这是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人们一旦作出某种选择,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并在惯性的作用下在这条既定的轨道上不断自我强化。虽然有些路径依赖是合理的,但是相当多的路径依赖具有局限性,使人无法轻易走出。
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第一,掌握好统筹兼顾的方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三个统筹”:一是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三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从需求端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眼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投资再生产全链条,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为供给提供动力。从供给端看,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高水平安全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泛,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要把国家安全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做到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从而牢牢把握推动改革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
第二,树立系统观念。坚持系统观念,是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系统观念,把握和处理好重大关系,从整体上深入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继续固本培元,增强宏观调控针对性有效性,注重从企业和群众期盼中找准工作着眼点、政策发力点,努力实现全年增长目标。”
各地区各部门制定政策要认真听取和吸纳各方面意见,涉企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回应企业关切。实施政策要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防止顾此失彼、相互掣肘。主席总书记深刻指出:“有些政策相互不协调,政策效应同向叠加,或者是工作方式简单,导致一些初衷是好的政策产生了相反的作用。”
五、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局面,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一)弘扬教育家精神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在从事教育研究、追求教育理想、践行教育理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教育的态度情感、价值取向和职业操守,它决定了教育家对教育的看法和行为取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14年,主席总书记提出“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为老师们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2016年,主席总书记向广大教师提出了做“四个引路人”的殷切希望:“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0XX年,主席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20XX年,主席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二)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2020年9月11日,主席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主席总书记强调:“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科技工作者要“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三)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敢干敢闯敢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激发企业家精神”。
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包括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诚信守约、履行责任、勇于担当、服务社会等方面。我们要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四)发扬自我革命精神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0XX年1月11日,主席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讲到,中国共产党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次六中全会决议再次重申了这句话。在去年的中央政治局民ZSHH上,我再次讲了这个问题,强调党的高级干部有相当的领导权、决策权、指挥权,如果立场不稳、‘三观’不正、自律不严,很容易在政治上、政策上走偏,不知不觉甚至心甘情愿地成为各种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代言人,那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
六、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学习贯彻主席文化思想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学习贯彻主席文化思想。”主席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一)两个基本理论
主席总书记指出,守正,“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1.文化领导权理论
主席总书记深刻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13年,主席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主席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2016年,主席总书记指出,“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党性原则不仅要讲,而且要理直气壮讲,不能躲躲闪闪、扭扭捏捏”。主席总书记反复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要把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主席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主席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纳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这些工作涉及文化建设各领域,贯通文化建设历史、现实、未来。
2.文化主体性理论
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对象性的独特价值理念的存在状态,也是一个国家区别于其他国家所具有的鲜明文化特质和价值标识。主席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新时代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使中国共产党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二)三大方法论
1.坚持守正创新
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主席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实现文化产品与文化事业的有机融合,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强大软实力。
2.运用规律分析法
规律分析法是通过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在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同时,我们也积极探索世界文明发展规律。主席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
我们在实践中要不断把握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普遍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
3.坚持系统观念
第一,把文化建设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来谋划。主席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深刻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第二,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理想信念、精神生活、思想创造、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传统文化、文化借鉴、软实力较量等多领域,又包括思想宣传工作、新闻舆论、互联网、哲学社会科学、文艺工作、新型智库等各行各业。文化发展关涉千头万绪,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善于抓住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文化建设。
(三)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1.文化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建设当中的重要方面。2018年,主席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到2035年,要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3.文化使命
主席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4.“两个结合”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特别是把握好“第二个结合”的内在要求。“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5.文明互鉴
通过对话与交流,促进各种文明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主席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我们坚持的是平等的文明观,强调文明有差异性,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我们坚持的是互鉴的文明观,强调各个文明都可以找到彼此的互补之处;我们坚持的是对话的文明观,强调对话而不是对抗、沟通而不是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