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篇)数字经济理论文稿汇编(202406)
(9篇)数字经济理论文稿汇编(202406)
(9篇)数字经济理论文稿汇编(202406)
把握服务消费数字化转型机遇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正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品质型升级,从商品消费为主向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并重转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与行为呈现出与高质量发展更加匹配的特点,以个性化、体验型、享受型消费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服务消费领域迅速渗透,加速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丰富服务消费场景,改善服务消费体验,为服务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服务消费提质升级,要将提升数字化水平作为重要着力点,顺应消费结构转型新趋势,深化服务消费数字化转型,提升供需匹配效率,进一步发挥服务消费对扩大消费的牵引带动作用。
服务消费是扩大消费的主力,蕴藏着巨大增长潜力。数据显示,20XX年,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5.2%。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和挖掘消费者需求,同时进一步完善服务形式、内容、场景,大幅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从而促进服务供给与服务消费需求有效匹配,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服务。
服务消费不同于实物消费,对“软环境”的要求更高。提升数字化水平能够不断优化“软环境”,进一步激发潜在服务消费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是有助于解决信任机制问题。运用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对信息质量、渠道质量、服务质量等多方面进行严格把控,能够以较低成本为消费者找到值得信任的服务提供者。特别是对于分散化、非标准化的服务消费类型,如家政服务等,运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对服务者信息、服务过程进行把控,从而解决信息不透明问题,建立可信的消费环境。
二是有助于提高服务供需匹配效率。服务消费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相交汇,催生了很多新场景新业态。在数字化技术出现以前,服务需要面对面完成,这使满足消费者服务的空间范围受到极大局限,新的服务模式和业态也难以快速获得市场,供需匹配效率较低。提升服务消费数字化水平,运用数字技术全面深入分析、动态跟踪服务消费态势,搭建线上服务渠道,拓展线上搜索、智能化预约、线下交付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消费全方位协同,可以显著增加区域内服务消费多样性,提高服务匹配效率。与此同时,通过创造新消费场景,使消费行为从品牌化向场景化转换,能够更好满足消费者便利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服务消费需求。
三是有利于扩大服务范围、改善服务体验。服务消费具有“强体验性”,数字化增进了服务提供商与消费者的持续互动,拓展了服务消费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供需高效匹配,从而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价值。例如,文化旅游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衍生了云演艺、云旅游等新体验形式,将“在场”与“在线”消费有机连接起来,实现了跨时空服务消费。又如,利用5G、全息投影等创新技术打造更具沉浸感、更加多元的文化展示内容,可以带给人们更加丰富的观看体验。
充分释放服务消费潜力,要聚焦供给端、需求端重点发力,打造更多数字消费新场景,完善数字消费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服务消费环境,以数字化驱动服务消费提质升级。
一是鼓励发展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促进“互联网+流通”发展,提供个性化、便利化服务。数字平台企业要充分发挥数据、技术、流量等方面优势,运用新技术探索和打造数字消费新场景,在信用机制构建、交易规则完善等方面进行更多探索。二是积极推动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完善数字消费基础设施,重点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便民数字消费设施,建设数字消费综合体验场所和新型数字消费服务平台。三是进一步优化服务消费环境。鼓励社会组织、平台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等加强合作,鼓励消费者参与制定服务标准。关注消费者核心诉求,健全服务消费线上反馈机制,强化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持续优化网络消费环境,提升消费体验。
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的强大效能已得到充分体现。主席总书记近日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经济发展增动能增效益、为旅游休闲增内涵增魅力、为城乡社会增正气增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对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
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要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文化领域的工作体系、优化业务流程,推动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整合数字资源、优化数字技术服务等举措,打破业务壁垒,消弭数据鸿沟,构建一个能满足人民对美好数字文化生活向往的更加高效、便捷、包容的文化环境;借助数字技术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文化元素转化为具象、生动的数字形态,让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可观、可闻、可及、可感,通过对文化内容的深度数字化处理,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注入新的生命力与传播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形成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强大合力,使人民群众得到更为丰富和优质的精神文化滋养。
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打造若干综合性数字文化展示平台,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是数字时代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前提。首先,夯实文化数字化的软硬件基础。软件基础方面,要在统筹已有文化数字资源的基础上,加速推进中华文化数据库的构建,实现文化资源的全阶段、全地域、全形态、全内容的数字化整合。硬件基础方面,需依托有线电视网络、5G网络等,构建国家文化专网,实现海量文化数据信息的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业态流通和共享,提升算力,为中华文化数据库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其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转型。这是一个从传统的线下文化服务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模式转变的过程。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是实现这一转型的重要抓手,目前接入国家文化云的各地方文化云已在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但是在文化内容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供给方面还需加强,在满足人民群众使用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性、互动性和个性化需求方面有待升级。最后,发展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这需要结合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数字文化消费需求,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兴趣等细化数字文化消费领域。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多元化的数字文化产品,如VR、AR技术支持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或虚拟旅游、互动性的数字艺术和音乐平台等。同时,还可利用AI、大数据等技术,为人民群众的数字文化消费提供智能化推荐、个性化定制,促进数字文化消费的个性化发展。
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要尊重城乡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需求。在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方面,要做好有形的乡村文化和活态的乡土文化的“数字画像”和数字建档等数字转化工作,借助数字艺术、网络文学、短视频、动漫技术等创作展现乡风乡情的数字文化产品,同时打造集乡村文化能人和组织机构、县域融媒体平台、省级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国家文化专网于一体的立体化乡村数字文化传播体系,促进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使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让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就城市文化数字化建设而言,要致力于构筑数字化的文化高地,强化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综合性数字文化展示平台建设,提升文化惠民效能,注重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创新,为市民奉上丰富多彩、品位高雅的文化盛宴。此外,城市应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为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提供助力,消弭城乡数字鸿沟。
提高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文化数字化建设,对数字文化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方面,数字文化企业要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对用户的数字文化需求和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注重收集和吸纳人民群众的市场反馈意见、创意灵感等,通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定制化、个性化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平衡,避免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单一性和重复性所带来的“信息茧房效应”。另一方面,数字文化企业要深化技术创新。紧跟数字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引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交互、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先进的IT基础设施,以满足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所需的高效、安全和稳定的信息技术环境;打造数据湖或数据中台,实现数据的有效整合和深度挖掘;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升服务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质效。
推动公众深度参与文化数字化建设。公众作为文化需求的主体,其深度参与可确保文化数字化建设与公众多样精神文化需求的精准对接。公众深度参与文化数字化建设,不仅局限于文化消费或体验,而且从内容建设、技术创新到传播推广全方位参与。首先,引导公众直接参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或平台建设。国家和各省公共文化云、市县级公共文化平台可通过设置“公共文化工作交流版块”、“嵌入式”数字文化作品征集版块等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不断丰富数字文化的内容库。其次,加强公众数字文化素养教育和技能培训。尤其应关注乡村居民和老人的数字技术能力,村委会、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等可成立数字技术培训组织和“数字技术适老化”服务组织,通过专业人士、基层工作者、亲人、社工等各方力量协同发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最后,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应构建和畅通与公众交流的平台,使之通过平台积极分享和推广自己喜爱的数字文化产品。同时,基于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比例高的现实,政府相关部门要立足移动终端“小屏”数字文化内容的个性化、多样性需求
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化,数字技术不断迭代,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提升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技术自主创新成效显著。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进关键数字技术创新。5G实现技术、产业、应用全面领先,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进度加快,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问世,再度刷新光量子信息世界纪录。数字技术的进步推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例,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2021年突破4000亿元,比2019年增长6倍多,20XX年达5787亿元。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1万亿元。20XX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提前实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2025年发展目标。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当前,数字技术创新不断加速,为掌握发展自主权,需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关键核心数字技术突破。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打好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围绕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强战略谋划,布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深度参与技术研发,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形成科技攻关的强大合力。数字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汇聚优秀人才,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加快破局,着力推动新兴技术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有助于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创中心和人才高地,加快数字技术创新。
以数实融合推动数字技术创新。我国传统产业近年来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数字技术在赋能实体经济过程中也不断创新和发展。而且,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数字企业需更加有效地对接制造业企业,在解决其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卡点的同时,实现数字技术的创新突破,推进技术体系升级换代。
强化数字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对技术进步方向敏感,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要强化数字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骨干企业可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牵头组织重大数字技术项目,推动成果产业化应用。在这方面,深圳“6个90%”的创新密码值得推广,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等。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还要充分发挥龙头数字企业在创新生态圈中的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积极推进数字技术标准国际化。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构成数字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支点,要在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不断提升技术标准国际化水平。标准已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要打造竞争新优势,标准化至关重要。需注重数字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协同,推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等,提升专利质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开源技术和开放式创新体系积极拓展数字技术标准的国际“朋友圈”,增强国际话语权。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成为引领创新、驱动转型、塑造优势的先导力量。在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等环节中,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工业的生产模式、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为更好赋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化汇聚起强大合力。
持续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的关键力量,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持续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将不断催生场景需求和拓展应用边界,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重要战场,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和发展动力。聚力攻克工业领域关键技术,紧盯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迭代性技术,强化工业确定性网络、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数控、工业软件、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等技术攻关,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聚力突破信息通信领域前沿技术,加速突破6G、下一代光网络、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物联网等前沿通信技术,为工业生产提供超高速、低时延、高可靠的通信支撑。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赋能工业故障诊断、质量控制、预测性维护、优化产线流程等典型场景。聚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强化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创新,推动资源高效配置、研发能力协同、成果转化共享,把更多数字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工业领域的现实生产力。
加快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以新一代通信网络为基础,数据和算力设施为核心,与工业场景深度融合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引领产业结构高端化数字化转型和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基石,为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供网络环境与场景支持,是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迈向网络强国的关键要素。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5G网络覆盖,加快光纤网络深度覆盖,布局天地一体的卫星互联网。加快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互联能力扩容,聚焦“一带一路”重点区域加大国际网络资源布局,全面提升跨境通信服务能力,确保整体网络布局的前瞻性和全局性。面向工业场景,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建设,大幅降低网络抖动、时延,提升网络可靠性,实现海量物联接入能力,满足工业企业的无线化、确定性、协同化生产需求。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算力布局规划,部署重点区域大型智算中心,提升枢纽节点算力资源综合供给水平,推进跨域多元异构算力大规模、远距离管理与调度,打通算力基础设施大动脉,确保算力能力满足产业多样化需求。加快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信息通信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新型绿色数据中心、绿色园区、绿色基站建设与改造,加大液冷等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减少碳排放,提升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的使用规模。促进4G/5G基站、室内分布系统、海缆、重点业务平台等的共建共享,为新型工业化的数字底座注入绿色基因。
推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内核,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领域。新型工业化依托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全面推动制造业全要素数字化转型,是高水平支撑制造强国建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塑造行业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推进好工业互联网,以5G工业互联网改造升级企业内外网,推进人机料法环等全要素数据全面互联,发挥工业互联网在支撑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开展柔性制造、提升运营效率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好5G应用,发挥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5G行业融合应用在机械、电力、轨道交通、航空、化工、钢铁、船舶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推进好智能制造,以数字技术提升工业领域的数据采集、感知、控制、互联能力,切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中试检测等制造业核心生产流程,为工业企业提供产线级、车间级、工厂级智能化改造,促进产业和资源要素深度融合,推进传统制造产业模式、组织模式变革。
以数字技术赋能高水平安全。工业系统与互联网的安全边界日益交叉、相互渗透,大量低防护工业设备接入互联网,产生大量工业领域网络和数据安全风险,对整体工业安全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高水平安全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行稳致远的基础和前提。强化基础网络设施保护,提升网络安全技术能力,做好通信网、算力网、数据中心的安全防护,推广使用国产软硬件产品与服务,提升在极端环境下的风险防范能力,确保网络安全运行稳定。强化工业领域安全保障,提升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的网络健壮性,强化工控系统和重点行业典型场景安全防护水平,推进远程化作业、智能化操控、无人化巡检等应用,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强化工业数据安全保障,构建稳定可靠的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采用可信计算、零信任架构等技术增强工业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能力。开展数据分类分级保护,识别认定重点、核心数据,强化数据安全风险监测与应急处置,着力防范化解数据安全风险,筑牢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数据安全防线。
顺应趋势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国务院常务会议前不久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可以说,这是在关键节点作出的数字化转型大趋势的判断及其行动着力点的部署。历经数十年信息化技术积累和基础科学研究发现的助力,生产、流通、消费以至金融、服务等各类经济过程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形成全方位的系统性大趋势。如同当电发明后,没有人可以忽视使用电力;当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起来,没有人可以离开移动通信网络和设备。当前,手机几乎成为人身的延伸部分,正常生活已经难以与之相脱离。数字技术随处可见,数字化生存已成现实。
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字经济的崛起,市场经济的质态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型,即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相互融合,转变为实体经济、货币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密切联系,各类经济主体和经济行为都必须适应这一转型。在市场经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展,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形成了丰富的经济实践,也产生了不少矛盾和挑战。而现在,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加入,更使机遇和挑战并存,未来发展充满想象。
面对经济的质态转型,各类行为主体都要有应对方案,采取积极行动。其中,制造业是数字化转型的突击队和主力军,也是科技因素最复杂、技术关系最广泛、实践能力最强大、涉及人口最多的产业,其数字化转型不仅具有前沿性、探索性、创新性,而且涉及成本、效率、规模以及产业链供应链、资金投入、市场开拓等各方面的复杂经济关系。制造业的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最为多样化,因此,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仅具有重大的战略性,也具有复杂的技术性。制造业企业不仅自身必须要有数字化的创新实践,而且政府、科技、行业等各相关部门也需要关注和参与,以形成实践合力和行动条件,创造数字经济的综合效益。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是单个企业的孤立行动,而是需在一定经济生态中实现的协同性行动方案。
在数字化转型的巨流中,各类经济主体都不可滞留,不进则退。数字化转型将重塑经济社会,如果没有数字化生存能力,很难在未来立足。在新的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社会中,即使是表面上技术含量最低的行业,也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赋能和运用。数字化不仅是各行业适应新经济形态的技术条件,也是各行业之间形成有效沟通协同的技术条件。
制造业企业不实现数字化转型,就难以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确立市场地位。零售、物流、快递、饮食等人力型行业,如果不能适应数字化技术条件,例如数据管理和营销推广,也难有生存机会。各行业都须在数字化的技术环境中,获得一定的分工功能和地位,形成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如果脱离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环境,无论哪类产品以及哪种服务经济,都将不易在浩瀚市场中生存。
在数字经济所具有的数据、算法、算力优势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开放性和国际化能力将极大提升。极高的流动性是数字经济强于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最显著特质之一,因此,数字化转型不仅意味着新质生产力的极大释放,而且意味着经济运行基本规则的新建构。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特别是第一制造业大国,我国必须在国际规则新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有的大国对经济领域特别是制造业领域任意干预、肆无忌惮,例如毫无节制地实行税收保护主义政策,设置技术的“小院高墙”等,实质上是对数字化转型历史大趋势的逆行之举。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和政策准备,要为我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创造尽可能有利的技术条件和体制基础,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强助力。
统筹谋划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是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基础。加快算力建设,能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动力。随着人工智能应用迅速发展,我国对智能算力资源的需求愈发旺盛。将算力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科学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加强算力资源统筹衔接和高效调度,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算力对经济发展效能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算力是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底座
通俗地讲,算力就是计算能力,是指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算力存在于手机、计算机、机器人、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和各类智能终端设施,其核心是CPU(中央处理器)等计算芯片,由计算机、服务器、高性能计算集群承载。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是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基础支撑。
算力分为基础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算算力三种类型:基础算力面向基础通用计算;超算算力的高精度数值计算主要用于科学与工程计算等高端领域;智能算力则面向人工智能计算,是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最优解”。近年来,我国算力结构随着应用需求不断变化,预计今后几年智能算力占比将大幅提高。
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数据已经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一大生产要素,与之相关的存储、计算、传输、应用等算力需求将大幅提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迅猛,相关场景更加丰富,需要更加强大的算力支撑。算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2021—20XX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国家计算力指数与数字经济发展和GDP的走势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从15个重点国家的计算力指数看,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数字经济规模和GDP将分别增长3.5‰和1.8‰。截至20XX年底,我国提供算力服务的在用机架数达到810万标准机架,各类算力提供主体超5000家,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算力日益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把握算力建设领域的关键问题
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适度超前部署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是事关全局的长远之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本质上是一个规模庞大、跨区跨域、要素复杂、应用多样、不断演化的复杂巨系统,在实践层面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算力建设领域的几个关键问题,科学谋划,切实推进算力经济高质高效持续发展。
一是防止“重建设轻需求、重设施轻应用”,做好供需匹配和设施应用精准对接。与水网、电网的调度机制不同,算力不能通过网络调度,即算力无法沿着网络流动。算力本身是固定在算力中心的,物理上不可移动,需通过网络把数据、业务和应用从异地汇聚到算力中心进行计算,本质上调度的是“计算任务”。算力网和物联网一样,需要有真实的应用场景牵引,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分级、分域、分区的互联互通。如果没有真实的应用场景牵引,就没有对算力设施进行普遍互联的需求;没有业务应用支撑,算力设施就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反而会造成设施空置和能源空耗。由于用户数据类型多样、业务需求各异,跨区域“数”“算”匹配需处理好网络性能、算力实时性、数据安全等问题,在业务应用层面做好供需匹配和精准对接,加强各地各领域多层级协调配合,开展性能、价格、效益、安全等多方面评估和测算,形成应用需求牵引和安全可信的长效动力机制。此外,由于超级计算机的处理器、加速卡等各不相同,算力基础设施要解决好兼容性问题,通过搭建智能异构算力平台,突破异构算力适配等关键技术,实现跨区域算力资源的精准高效匹配。
二是在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总体布局下,科学理解“东数西算”的定位。“东数西算”可直观理解为把东部的算力需求调到西部来计算。从目标上看,“东数西算”工程将主要面向智能算力和超算算力进行任务调度和统筹,适用于视频渲染、离线分析、报表分析、存储备份等延时不敏感的应用和非实时算力需求;而工业互联网、远程驾驶、远程医疗、即时通信等实时性较强的延时敏感型应用需求则主要由基础算力承载。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的核心是开展全国范围内算力资源的布局和优化,是相对总体性的概念,“东数西算”工程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推动全国相关算力中心和枢纽节点联通组网,建立成熟的调度系统和机制,更好实现面向业务需求、符合服务质量和成本要求的全网、实时、动态的任务优化调度,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稳步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持续夯实算网根基。
三是聚焦算力资源统筹协调,构建智能调度的算力网络体系。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一方面,要“摸清家底”,做好统筹衔接。数据资产和算力资源既包括处于活跃状态、正在使用的数据资产和运行中的算力资源,又包括处于静态环境存储的数据资产和算力资源。只有“摸清家底”,才能实现算力资源的优化调配和预储备,使各类数据得到及时分析处理,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要切实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做好算力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与各地算力设施的统筹、衔接和配合,形成合理分工、科学联动、高效协作机制,实现数据资源“一本账”、算力资源“一盘棋”。另一方面,要具备算力资源统筹和任务智能调度的枢纽设施——算力网络。算力网络的核心是复杂巨系统的多资源联合优化和多目标联合优化,其功能相当于把全网当成一台计算机进行任务调度。要根据动态需求实现云、网、边、端的按需灵活分配计算,按照不同用户需求实现资源调度。
以智能计算为重点建设数字基础设施
随着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快速推进,数据总量持续增长,各行业各领域对智能算力的需求日趋强烈。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加快布局建设智能计算中心(以下简称“智算中心”)成为算力建设的重点方向,将为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智算中心是基于最新人工智能理论,采用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架构,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的新型算力基础设施,通过算力生产、聚合、调度和释放,高效支撑数据开放共享、智能生态建设、产业创新集聚,有力促进AI产业化、产业AI化。智算中心以多元异构的强大算力机组为算力底座,不断提升智能计算能力和速度,满足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下大规模、多线程的计算需求,从硬件、软件、算法、服务等全环节开展关键技术落地与应用。
算力技术与算法模型是智算中心的关键核心技术。算力技术以AI芯片、AI服务器、AI集群为载体,算法模型当前主要以AI大模型为代表。通过智算中心操作系统对算力资源池进行高效管理和智能调度,可以使智算中心更好提供算力、数据和算法等服务,支撑各类智慧应用场景落地。软件生态则是智算中心“好用”“用好”的关键支撑。
智算中心具有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特征。推进智算中心建设,有利于汇聚各类要素资源和创新人才,推动AI产业化,打造科技创新的区域增长极和周边辐射带。通过系统优化布局,加强算力、网络、数据、能源等的协同联动,推动产业AI化,实现产品快速迭代和规模化应用,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良好网络生态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重要场域。主席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网信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网络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深刻认识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的重要意义,切实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亿万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交流信息,互联网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阵地、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对社会公众价值观念的影响作用更加凸显。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对于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互联网对文化传播方式产生了变革性影响,网络文化传播呈现速度快、范围大、社会动员能力强的特征,这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力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网上宣传,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充分发挥网络文明力量,在各种文化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丰厚文明滋养和有力精神支撑。
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文明,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主席总书记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营造良好网络生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受众需求,形成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表达形式,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增强广大网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主席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世界各国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突破了各国人民交流的地理隔阻,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主席总书记强调:“加强网上交流对话,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年来,形成了全球最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我国互联网行业具有突出的创新活力,一批网络应用受到各国人民的广泛欢迎,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便捷载体和有效手段。紧跟互联网应用技术迭代的步伐,推动互联网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健康发展,有利于增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吸引力、影响力。
牢牢守住网络安全底线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维护网络安全是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主席总书记指出:“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当前,网络各类安全风险交织融合,维护网络安全需要多措并举、持续发力。
打造网络安全人才队伍。我国网络安全事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进程不断加快,然而与网络安全事业的需求相比,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网络安全人才缺口仍然较大。对此,应进一步推进政府、高校、行业机构的深度合作,既系统开展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学研究,又深入实践进行实习锻炼,在高水平的专项竞赛、课题招标等活动中发现和培养人才,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为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构筑人才基础。
夯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网络平台不仅是网信事业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载体,肩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责任。主席总书记指出:“要压实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决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的平台。”网络平台企业要发挥和用户联系密切的优势,完善平台社区规则,加强从业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加强账号规范管理,健全内容审核机制,细化各类违规行为的处理办法,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健全受理处置反馈机制。
保障网络技术安全可靠。主席总书记指出:“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在加速互联网信息传播、繁荣数字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算法不合理应用也影响了正常的传播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给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公平公正和网民合法权益带来挑战。应进一步推动建立治理机制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算法生态规范的算法安全综合治理格局,推进算法安全规范治理,促进网络生态持续改善。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主席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培育工作,强调“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要广泛汇聚网络文化建设力量,形成良好网络舆论氛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主席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应秉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找准网上宣传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契合点,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把党的声音和群众诉求结合起来,善于运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表达形式,综合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元素,打造网络宣传新气象。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确保网络舆论场正能量强劲、主旋律高昂。
坚持管得住是硬道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主席总书记指出,“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近年来,我国制定发布《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网络治理系列政策法规,促进形成良好网络舆论生态,“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的观念深入人心。网信部门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全面整治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等突出问题,使我国网络生态得到极大修复。但要看到,网络新技术层出不穷,网络生态治理的难度依然较大。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生态治理的顶层设计,增强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长期性,健全完善各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形成管网治网合力,共建共享网络文明新风尚。
坚持用得好是真本事,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主席总书记指出:“凝聚共识工作不容易做,大家要共同努力。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听民意、惠民生、解民忧,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党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认真采纳建设性意见,切实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好。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网上延伸,实现网上网下文明建设有机融合,促进网络文明建设,合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推进文化数字化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重视和加强数字文化建设,是主席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推动数字文化建设,探索数字文明新形态,是数字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可以说,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从“在地文化中国”到“数字文化中国”
中国素有“文明型国家”的美称。我国先民在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留下了丰硕璀璨的文化遗产。截至目前,全国普查共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以汉字为载体的经典文献汗牛充栋。百余年间,我国更是创造了包括红色文化在内的丰富多彩的现代文化。所有这些,都为树立文化自信、涵养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坚实历史支撑。
从数字技术的观点来看,上述文化成果,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共有一种囿于物态的在地文化形态。在此意义上,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意味着“在地文化中国”。伴随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浪潮的加速到来,这种文化的传统存在形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在地文化中国”正快速变身为“数字文化中国”。
“数字文化”人们耳熟能详。约30年前,美国学者尼葛洛庞蒂作出判断:“比特(bit)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从原子到比特,刻画了当代人类的存在论转变。“存在论转变”并非虚饰夸张之语,其意味着不能将数字技术仅仅视为在某些局部生产领域提质增效的工具,而应该看到,数字技术开启了一种“文本脱物化”的进程。从符号学角度看,彻底改变了自岩画时代以来人类将负载文化意义的符号铭刻于特定物理材质的历史;从文本形态看,实现了声音、图像、文字乃至味道等媒介形式的交互性汇流,彻底改变了它们各成一统的历史;从生产方式看,彻底改变了以往创意、生产、传播、消费的直线性链条;从哲学观角度看,正致力于将心与物、想象与现实统摄为一个统一的“万物皆数”的世界。
有识于此,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将促进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乃至文化发展的全面融合作为塑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我国也不断加快推出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各类指导性文件,建立和完善现代数字政策体系,并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愿景和时间表,提出“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和“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等目标。20X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总体布局规划》提出“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显然,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内在蕴含着将“在地文化中国”提升为“数字文化中国”、建设“数字文化强国”的时代母题。
“数字文化中国”的结构性内涵
从“在地文化中国”向“数字文化中国”的转变,是一个多领域、多层面、多主体协同推进的进程。它以各领域的文化资源数字化为基础,以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为主体,全面覆盖文化创意、生产、服务、传播和消费的全场景数字文化生态。
在地文化资源的全面数字化,奠定数字文化中国的根基。运用数字技术将在地文化资源进行数据归集、重构,转化为可溯源、可量化、可存储的数字文化资源,是数字文化中国基础建设的主要任务。这项工作既要依托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支撑性的应用科学,也需要在体制机制上突破传统文化资源的分类管理办法,推动文化数据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效匹配,形成适合文化数据进行归集、传输、治理、应用的数字化底座。
文化企业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搭建数字文化中国的主要平台。数字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使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大型互联网平台、线上政务服务系统、移动App等成为文化活动平台的核心,数字化的文化资源在信息化应用框架体系中实现沉淀、治理、分析和应用,数字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成为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共同构成数字文化中国的中台系统。
数字文化场景的全域串联,形成数字文化中国的生态系统。得益于数字化平台的统筹与整合,数字文化中国的界域不仅限于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还拓展到教育、科研等更广阔的泛文化领域,并在文化的创意、生产、服务、传播、消费等狭义的文化新业态快速实现场景化。伴随传统文化存在与表现形态的数字化重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文化创意生产与基础研究工作,传统文化消费场景在新兴技术赋能下不断向沉浸式、体验式方向转变,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价值链被数字技术全面打通,数字文化中国建设从局部领域的“数字+”走向社会生态全域的数字孪生体。
数字文化中国建设将全面提升文化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与传统文化输出和文化贸易活动相比,以数字媒体、视觉传媒作品为代表的国家文化数字化形象更易于突破物理界限与意识形态的隔阂,实现高效的文化传播。根据测算,2035年我国数字文化产业营收将达到27万亿元,在文化产业总营收占比将接近八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将基本建成,它势将在全领域内使我国文化发展实现结构性的转变。
建设数字文化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全球数字文化竞争中,中华民族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确立了明确战略目标,并构建起独特优势。一个由高质量数字文化体系支撑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在向我们走来。
智慧农业前景广阔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而形成的农业形态,发展智慧农业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发布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打造智慧农业;“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发展智慧农业”。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已驶入快车道,展现出广阔前景。
发展智慧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智慧农业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和种植养殖工艺,通过农业资源、环境、设施装备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在线化、数据化和网络化,实现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面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和专业化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更加便捷、管理更加高效。
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前,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的农业强国,正在从以农业机械作业为主的机械化农业发展阶段进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装备作业为主的智慧农业发展阶段。一些国家通过应用智慧大田、智慧温室、智慧养殖等技术,节约了大量农业生产资源,解决了人力资源不足和自然资源紧缺等问题。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将先进技术、现代装备、管理理念等引入农业,有助于全面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筑牢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
智慧农业的亮点和特色
发展智慧农业的目标任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既包括农业设施、装备、机械等“物”的方面的智慧化,也包括农业经营、管理、服务等“人”的方面的智慧化,还包括农业治理的智慧化等,内容十分丰富,具有资源节约、产出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等特点。
通过实时精准监控提高生产效率。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智慧农业能够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比如,通过传感器、雷达、声呐等全面感知技术和5G、窄带物联网、远距离无线电等传输技术,可以实时感知农业动植物的生长环境、种养对象的生长状态、作业装备的工况等,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实时监控;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计算出农业动植物的最优生长状态,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准控制;等等。有研究显示,智慧温室大棚较普通大棚可节水14%,节约化肥和营养素31%,并使作物生长周期进一步缩短,产量提高10%至20%。
通过优化控制模型提升产品质量。智慧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通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管理水平等,提升农产品质量。比如,通过优化农业动植物生长调控模型,将生长环境、生长状态、工况调整到最优状态,可以实现土地、水、光热资源的最佳利用和种子、农药、化肥、能源动力等生产资料的精准投入,进而提高花卉、水果、蔬菜和肉、蛋、奶的品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机器视觉、动植物表型技术、基因大数据分析与基因编辑、分子育种等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智能育种,获得农业动植物最优种源,为农业高效优质增收奠定良种基础;等等。在实践中,一些科研机构依托物联网感知技术,精准获取番茄生长环境中的光照、温度、水肥等各类数据,并调整各种参数值,以获得健康味美的果实。
通过标准化生产加强资源节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智慧农业依托信息技术加强精准测控,可以在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同时,避免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等投入品的过多投放,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资源浪费和农田环境的面源污染,也有利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运用信息技术对土壤、大气环境、水环境进行实时动态监控,使生产各个环节更加符合环保标准,有利于保障最终农产品符合相应质量标准。借助二维码、射频标签、区块链等技术,还可以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监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总的来看,智慧农业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装备技术、种植养殖工艺和材料等的全方位系统集成和融合创新,具备先进生产力特征。发展智慧农业,能够有效破解传统农业粗放经营、竞争力弱、资源利用率低、农民收入低等难题,实现对种植养殖对象的精准化管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决策和无人化作业,大幅减少自然条件对农业种植养殖活动的限制,从而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具有广阔前景。比如,目前一个2000亩规模的农场,智慧农业的硬件设备投入大约是35万元,服务费用大约是每年每亩30元,通过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产量,每年亩均可增加效益160元,2—3年就能回本。新技术与种植业、种业、畜牧业、渔业、农副产品加工制造、农产品销售等的全面深度融合,还能催生农业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促进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
加快发展智慧农业
新时代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向农业农村各领域渗透融合,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智慧农业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农业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数字育种探索起步,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智慧大田农场建设多点突破,畜禽养殖数字化与规模化、标准化同步推进,数字技术支撑的多种渔业养殖模式相继投入生产,建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20XX年,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7.6%。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智慧农业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一些偏远的农业生产区域尚未实现网络覆盖,先进适用的信息化产品装备缺乏,支撑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的有效数据还不够丰富,既懂“三农”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扩大,等等。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着力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
加快突破技术瓶颈。对照我国在智慧农业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成套装备等重点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卡脖子”问题。大力推进农业传感器技术、农业专用芯片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围绕农业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模型等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鼓励产学研深度融合改进工艺。
打造智慧农业产业生态圈。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鼓励农业智能传感器与专用芯片、农业专用机器人等相关产业发展壮大,积极打造包括智能装备制造业、云计算、云服务、芯片产业等在内的智慧农业产业生态圈,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产业支撑。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新农科、新工科建设,引导高校合理设置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智慧农业等相关专业,鼓励涉农高校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改造提升传统农科专业。推动各地依托区域内高校、农业龙头企业等资源,培养实用型农村信息技术人才,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针对我国农业地域广、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差异大、农业品类多的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智慧农业的应用场景和整体方案。比如,可鼓励和引导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数字化水平高、种植养殖效益高、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强的企业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也可分行业、分区域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等,打造智慧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以点带面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发展智慧农业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必须强化农村改革创新。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龙头企业应用区块链等技术,加强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同时,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鼓励各地进行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强化改革举措集成增效,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同时要深刻认识到,发展智慧农业,必须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坚持统分结合,广泛开展面向小农的社会化服务,形成中国特色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