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中基层力量和社会力量作用发挥的思考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中基层力量和社会力量作用发挥的思考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中基层力量和社会力量作用发挥的思考

  市委、市政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乡村优势产业逐步壮大、人居环境全面改善、精神文明稳步发展、社会治理有效提升、农户创业创新、参与产业发展,切实增强了群众致富增收的内生动力。虽然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但基层力量和社会力量尚未完全发挥。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力量和社会力量薄弱。长期以来,农民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员基本全部外流,部分农村社会和基层组织发育不充分,不仅数量少,而且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深度和广度不足,难以肩负起协同治理的重任。

  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三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四是农业生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逐步下滑。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经营净收入之外的国家财政或第二、第三产业支撑。“家庭农场”等乡村项目盈利能力不足,有些项目仅仅依靠初期政府奖励与扶持获得利润,后续持续盈利能力缺乏。

  二、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基层力量作用

  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教育引导,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充分发挥凝聚群众的主心骨作用。持续壮大建强干部队伍。持续用力建好建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乡村干部队伍。持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持续加强爱农爱村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强化“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理念,增强“乡村兴则国兴”意识,充分认识“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主要装自己的东西才是安全的,调动全社会积极性,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正能量。

  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政府资金帮助、项目支持、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多途径开发经营集体资产、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不断拓宽村集体收入渠道,着力提高基层组织引领群众致富、服务村民发展的能力。持续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强乡村两级干部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培训,抓实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养。培育“一村一特”“一乡一品”产业优势,破解乡村产业与市场主动对接的瓶颈制约。持续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搞好乡村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专业农户”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土地与社会资本结合,通过实现农业规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道路、水利、电网、高标准农田、规模种养基地、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等建设财政投入,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持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搭建为农服务综合平台,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搭建信息服务快速通道,有效连接农户与市场、生产与技术、政府与农民,形成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持续建设宜农宜居新农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发挥村规民约积极作用,普及科学知识,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绿化美化乡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

  助力提升全民意识。乡村振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发动社会组织力量,运用市场思维,依靠市场力量和社会资源来推动,最广泛地动员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助力资金保障支持。通过创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广泛凝聚全社会力量,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加入乡村振兴行动,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乡村人才培养。发挥专业优势,助推法律服务、社工服务、志愿服务、技改服务等多种人才扎根乡村、赋能乡村。

  助力乡村生态保护。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组织和资金优势,构建共建共管共享的生态系统保护机制,为统筹实现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注入新动能。助力乡村社会治理。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联动、协同共治,将社会组织纳入乡村治理体系,承担具体的服务生产与递送工作,可以拓展治理资源来源、扩充治理力量,实现各取所长、优势互朴。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利用行业协会商会的行业影响力,推动会员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融资、技改、销售等开展对口帮扶服务,助力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推动会员在农村打造特色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助力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健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财政奖补等机制,能够更有效、更节能地面向乡村提供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