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进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学习研讨发言材料(6篇)

最新推进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学习研讨发言材料(6篇)

最新推进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学习研讨发言材料(6篇)

推进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一、深刻认识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

一是从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方面来看。当前和未来一段

时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从国内看,我

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经济中总量性、

结构性、周期性矛盾仍然存在。从国际上看,世界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剧,难预

料因素增多。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

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进人回升和发力

阶段。在这种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发扬斗争精神,准确把

握形势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国有企业必须面对的时代

挑战。

二是从战略高度和长远偏度方面来看。我国已开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

战咯任务、新的战略阶毁、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

需要应对的矛盾和问题更加错婢复杂,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新

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选择,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国有企业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

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国有企业必

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2

三是从战略定位和地位作用方面来看。国有企业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领导经济

工作的重要力量。例如,2012-20XX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

31万亿元增长到81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3万亿元增长到

2.6万亿元;中央企业在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

计民生领域的布局比重超过70%,近5年战暗性新兴产业年

均投资增速超过20%,有力发挥了国民经济顶梁柱压舱石作

用。国有企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经济主体,如何实现创

新突破,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是国有企业必须实羽的时代

使命。

二、深入领会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质内

一要以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原则。发挥国有经济战

略支撑作用是新时代国有企业的重大使命,是国有经济全局

性、根本性、战略性功能定位的集中体现。国有企业的高质

量发展要牢牢把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总要求,聚焦党之大计、

国之大计谋划推动工作,主动服务建设党中央重大部署要求,

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二要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发展格

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

远的战略谋划,是推动商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内在需要。国

有企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将高质量发展与加快构建新

发展格局紧密结合,聚焦主业、做强实业,加快传统产业转

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3

为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担当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三要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加快建设世界一

流企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新时

代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国有企业要立足肩负的使命任务和

功能定位,聚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加快

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

流企业,着力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以企业实力增强

综合国力,为提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筑

牢坚实基础。

三、准确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

一是要以高质量 引领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认

真贯彻主席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

全面领导,切实把 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制

胜优势。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主席总书记关于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党的创新理论

指导企业实践,科学应对风险挑战,不断增强推动企业高质

量发展的能力。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

党员教育管理,高质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坚持党管干部、

党管人才,构建完善生聚理用人才发展机制,更好地培育人

才、集聚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以强大人才优势支撑

引领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监

督,持续涵养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是要以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企业商质量

4

发展。要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

司治理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发挥党组

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要通过持续深化改革,聚

焦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

革深化提升行动,将改革成效转化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活

力动力。要树牢从严管理出效益,精细管理出大效益,精益

管理出更大效益理念,强化精益意识、卓越意识,做到经营

上精打细算、生产上精耕细作、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

益求精,不断提升公司治理能力。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

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

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聚焦重点领域风险加大防控力度,

尽早发现、有效处置风险隐患。通过健全完善现代公司治理

体系,提升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切实提升公司

稳健合规经营、持续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化解处理风险的能

力,打造具有国有企业特色的现代治理新模式。

三是要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要充

分发挥科技创新骨干作用,积极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加快打

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切实将创新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高质量

发展的技术路径。要围绕行业和企业创新短板,聚焦具有决

定性、枢纽性、通用性、前照性的重大关键技术进行研发,

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抢占关键技术制高点。要将

紧盯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始终着眼科技前沿,

坚持步步紧跟,敢于超越,不断突破。要突出发挥好现有智

能平台的助力作用,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创新突破,以

5

始终领先、始终走在前列的精神,在整体推进数字化转型、

智能化发展中谋求更大的作为。要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打通多层次人才培养新渠道,切实激发高科技人才发展活力。

四是要以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促进国有

企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一盘棋思想,把有限资源切实用到关

键环节,将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效能转化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

展的澎湃动能。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

服务等功能,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增强国有经济

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要聚焦国

家重大项目等扩大有效投资,提振市场信心,优化经营策咯,

扎实推进国有经济提质增效。要集中力量突出抓好主业实业,

深化重点领域的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促进国有资本进

一步向符合国家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

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作用。

我们公司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之路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主席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

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牢记.公司是党

的一公司、国家的一公司、人民的_公司,一切工作、一切

奋斗都要为党、为国、为人民,胸怀国之大者,牢记三个务

必,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系统观念、当好标杆旗帜,统筹推

进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示范、管理提升、价值创造和品牌引领

四个专项行动,蹿厉奋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

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责献力量。

6

国企领导干部关于深刻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

量发展根本遵循的研讨发言材料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

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对于我们国企领导干部来说,推进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

量发展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议题,更是一项重大的责任和使

命。在此,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思考,谈几点认识和体

会。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

展的“定海神针”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与独特

优势。

(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保证。

(三)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实后盾

二、深化改革创新是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

必由之路

(一)新常态下的国有企业发展挑战。

(二)深化改革创新是必由之路。

(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四)全面推进各领域创新。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

展的核心动力

7

(一)人才——企业发展的基石与引擎。

(二)全方位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三)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四)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企业文化。

四、强化风险防控:为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筑牢安全屏障

(一)风险无处不在,防控刻不容缓。

(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防控体系。

(三)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管理,筑牢风险防控的“防

火墙”。

(四)强化全员风险意识,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

展的"定海神针"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与独特

优势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

位。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经济力量,国有企业始终坚守社会

主义方向,承担着推动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使命。长

期以来,国有企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不仅是一种光

荣传统,更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在党的领导下,国有企

业能够更好地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

略,为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重要责献。

(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保证

8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题。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是自身生

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责献。在

这一过程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

领导,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

方向,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核

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实后盾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经济基础,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实后盾。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经济力量,

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

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领域,还是在应

对重大风险挑战、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国有企业都展现出

了强大的实力和担当。未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国经济

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责献。

二、深化改革创新: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

必由之路

(一)新常态下的国有企业发展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

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在这一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不断

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快转型

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国有企

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产能过剩、效益下滑、市场竞争力

9

不强等问题。因此,深化改革创新成为国有企业应对挑战、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深化改革创新是必由之路

深化改革创新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通过深化改革,可以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激发

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

时,通过创新,可以推动国有企业在技术、管理、品牌等方

面实现突破,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

深化改革创新是国有企业应对新常态下发展挑战、实现高质

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

作的主线。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

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

增强供给效率等方式,可以推动国有企业实现更加高效、可

持续的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强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和管理

创新,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

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全面推进各领域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全面

推进各领域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技术创新方面,

国有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推

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在管理创新方面,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

理念和方法,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提高企业

10

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在市场创新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市场需

求和变化,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

力和品牌影响力。通过全面推进各领域创新,国有企业可以

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

展的核心动力

(一)人才——企业发展的基石与引擎

人才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和引擎。在国有经济和

国有企业中,人才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无论是技术创新、管

理优化还是市场开拓,都需要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作为支撑。因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国有企业和国

有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二)全方位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必须全方位打造高素质、

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

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入;二是加强内部

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三是优化人才结构,

合理配置各类人才资源,形成梯次合理、优势互补的人才队

伍。

(三)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激励和约束是人才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国

有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薪酬、晋升、荣

誉等多种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同时,也要

建立健全的约束机制,确保人才在为企业责献智慧和力量的

11

同时,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维护企业利益。

(四)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在国有企业中,营造尊重

人才、爱护人才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增强员工

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还能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和创新精神。

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人才的核心地

位,营造宽松、和谐、包容的工作氛围,让每一位员工都能

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发展空间。

四、强化风险防控:为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筑牢安全屏障

(一)风险无处不在,防控刻不容缓

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面

临的风险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财

务风险等。这些风险若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会影响企业的

正常运营,甚至可能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强化风险

防控,对于保障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

(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防控体系

风险防控需要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策略。国有企业应构建

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防控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

控、应对等环节。这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

化,还要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趋势,及时识别和评估潜

在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管理,筑牢风险防控的“防

12

火墙”

内部审计和监督管理是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

应加强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审计和监督,确保企业规章

制度得到有效执行,风险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企

业还应建立健全的外部监督机制,接受政府、社会等多方面

的监督,确保企业运营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四)强化全员风险意识,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防控不仅是企业管理层的责任,更是全体员工的共

同使命。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风险教育和培训,提高全

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同时,企业还应培育积极的

风险管理文化,使风险意识渗透到企业的每个角落,确保每

一位员工都能在工作中时刻警惕风险,共同为企业的稳定发

展责献力量。

国企公司领导关于深刻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

量发展根本遵循的研讨发言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总书记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

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

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国有企业抓住战略机遇、

推动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中信集团把学懂弄

通做实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政治

任务,以打造卓越企业集团和百年民族品牌为目标,忠实履

行做强做优做大、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民族复兴使命,推动

13

中信集团高质量发展。

一、坚定政治站位,把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学懂弄通做实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

先要把握蕴含其中的坚定政治信仰。中信集团作为高度市场

化的国有企业,面临复杂市场环境和多元意识形态冲击,更

要在加强理论武装中站稳政治立场、提升政治能力,努力做

到“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意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信集团成立之初,国家

就明确“中信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坚持党的领导

是本质要求。中信集团作为国有企业,无论是金融还是实业、

独资还是控股,都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

持高度一致;无论管理体制如何调整、股权结构如何变化、

监管模式如何创新,都要推动党管企业制度化,发挥好党委

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

二是强化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定力。主席总书记多次

强调,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就是要时刻关注党中央在

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把贯彻党和国家战略部署始终摆在首

位。当前,重点要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瞄准国家战略想问题、作决策。金融子公

司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增强金融服务

的普惠性;实业子公司要加强科技创新,争取突破一批“卡

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在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方面

14

作出积极责献。

三是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

增值,是国有企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

中信集团着力做好“四个服务”:服务发展,做好“六稳”

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与民营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在“国

民共进”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助力乡村振兴,

促进共同富裕,提升民众生活质量;服务客户,提供优质产

品和服务,丰富市场供给,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服务职工,

保障职工待遇,打造“幸福企业”,提升职工获得感,在集

众智、聚众力中打造卓越企业集团。

四是强化从严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 抓与不抓大不

一样, 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中信集团

各级党组织自觉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对照新时代党

的建设总要求,强化主责主业意识和正确政绩观,认真履行

“一岗双责”,坚持 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

同检查,做到围绕中心抓 、抓好 促发展。

二、掌握科学方法,理清改革发展的思路举措

学懂弄通做实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

键要学习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高领

导企业发展的素质能力,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统一。经过40多年发

展,中信集团形成了坚持大胆探索和走市场化道路等优良传

统,打造了产融并举格局、中信企业文化等发展优势。当今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15

深入发展,既为集团升级传统产业、优化业务结构带来历史

性机遇,但也存在着与机遇擦肩而过的可能。只有发挥好改

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加速推动技术、产品、业态和模式创

新,才能抢抓历史机遇,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

更强的发展。

二是坚持调研开路和实践探路相统一。调研是实践的必

要前提,实践是调研的最好教材。中信集团业务领域多元、

管理链条长、管控难度大,领导干部更要坚持调研开路和实

践探路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三是坚持系统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统一。没有系统思维,

就无法统筹事业发展全局;不抓住“牛鼻子”,就难以解决

制约改革发展的矛盾问题。中信集团坚持系统谋划,统筹金

融与实业、上级与下级、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实现资源优化

配置和要素合理流动;同时,坚持重点突破,按照“集团有

限多元化、子公司专业化”要求,把整合、协同、拓展作为

发展主线,打造核心平台和综合品牌,加快形成保障高质量

发展的业务格局。

四是坚持坏处着眼和好处努力相统一。主席总书记强

调,要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

争取最好的结果。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集团整体经营面临严峻考验。既要增强忧患意识,把困难估

计得更充分、把挑战思考得更深入,持续固根基、补短板、

强弱项;也要坚定发展信心,将工作压力转化为推动高质量

发展的强大动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努力在危机中

16

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三、强化使命担当,破解改革发展的矛盾问题

学懂弄通做实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

要学握贯穿其中的强烈使命担当,解决好集团改革发展面临

的难题。

一是增强履职尽责的意识。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意

识,当好知责的“明白人”,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工作,把功夫

下在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上;当好担责的“实干家”,积极

研究新情况、掌握新知识、拿出新办法,以奋发有为的状态

推动改革创新;当好尽责的“领头雁”,要求别人做的自己

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发挥示范引领作

用,带动全体职工干事创业。

二是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当前,中信集团正处在转型

发展的关键时期,业务整合、品牌管理、不良资产处置等工

作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而且越往后难

度越大,更加考验攻坚克难的精神。总部职能部门要发扬斗

争精神,敢于动真碰硬、迎难而上,找准问题的焦点、难点

和堵点,提出务实管用的措施,严格督办任务落实。各子公

司作为工作落实的主体,要提升执行能力,不断完善工作推

进机制,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各项工作要求。

三是强化防控风险的魄力。防范化解风险是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基石,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绷紧防范化解

风险这根弦,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

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统一风险敞口与统一

17

授信协调机制,全面提升风控效能。要增强预警和处置能力,

及时消除潜在风险隐患苗头、阻断不同领域风险的转化通道。

四是提升推功揽过的境界。要淡化个人名利、追求工作

实绩,在困难挑战面前不犹豫、不退缩,在失误过错面前敢负

责、敢承担,不能碰到问题绕着走、遇到困难往上交、看到

责任往下推。要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

为负责者负责、为实干者撑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

良好环境。

四、锤炼严实作风,纯洁改革发展的政治生态

学懂弄通做实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

牢牢把握贯穿其中的严实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

义,营造良好风气环境。

一是清清爽爽的内部环境。中信集团是国有企业,党员

领导干部笫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大家

是同志关系,地位是平等的。要坚持讲党性、讲原则,坚决

抵制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防止拉拉扯扯、吹吹拍拍等歪风

邪气,营造简单、轻松、清爽的内部环境。要真诚待人、规

矩做事,习惯在相互提醒和督促中修正错误,揍弃“择利而

交”的功利化交往、“择权而交”的实用化交往、“择富而

交”的庸俗化交往。

二是遵规守矩的从业环境。按制度规矩办事,矛盾最少、

效率最高。要把依法合规经营、维护市场健康稳定作为重大

责任,强化法治思维,在推进金融业务发展过程中,自觉在法

律框架内推动各项改革创新。强化合规意识,健全管理制度,

18

建立预警机制,严格遵守监管部门各项规定,促进稳健经营,

坚决杜绝各类违规问题,走好合规发展之路。

三是选贤任能的用人环境。要进一步端正选人用人导向,

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20字要求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遵循和

标准,摒弃“能人主义”,既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又严格把

好素质能力关,把愿干事、真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

用起来。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加快形成日常发

现、动态管理、持续培养、适时使用的工作机制。探索研究

不同领域人才交叉使用的思路办法,实现优秀年轻人才“贯

通式”培养,为中信事业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四是崇尚实干的工作环境。实干是一门艺术,既要有崇

尚实干的工作态度,更要掌握抓实、实抓的科学方法。一方

面,实干的基础在抓实,要在吃透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基础

上,对具体情况、具体问题,认真分析、精确研判,把握规

律性,找准突破口,

形成拿起来就能干的思路、落下去就有效的举措。另一

方面,实干的成效在实抓,实抓才能见实效,必须咬定目标、

持续用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为打造卓越企业集团、铸

就百年基业筑牢坚实支撑。

国企领导干部关于深刻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

量发展根本遵循的研讨发言材料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

19

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为实现经济高质

量发展,应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激发动能、夯实

基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

争力。

第一,激发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一环是要

激发发展动能。一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驱动。要

深化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大力

发展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集群,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和新商业

模式,加强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

的协同发展。二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驱动。要以重建激励机

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为重点,促进技术前沿拓展。

要以纠正资源错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重点,完善制

度环境,促进资源在不同产业和不同企业之间优化配置,避

免因机制不畅等原因导致的资源错配。三是三大需求协调驱

动。在投资方面,要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益。在消费

方面,要鼓励业态创新,优化消费环境。在进出口方面,要

不断优化外贸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第二,夯实基础。一是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要瞄准国

际先进水平,健全新技术标准体系,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研

发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加强

新技术产品的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为各类市场主体营

造公平开放透明的竞争环境,建立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激

励机制。二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

20

心,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

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制造业

领域的应用,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在产业链上不断由

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第三,深化改革。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盘考虑、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

关键。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为重点,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有效激发全社会创

新创业创造活力。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

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二是深化商事

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要素价格

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三是健全财政、货币、产

业、区域、消费、投资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现代

财政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扩大开放。扩大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要动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一是提高贸易竞争

力。要以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为动力,坚持巩固传统优势,

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保持加工贸易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是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打造利用外资新平台,重塑利用外

资新优势,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优

化利用外资环境。三是提高对外投资水平。要创新对外投资

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

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1

贯彻2024年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

材料

按照区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文化局的工作实

际,针对“强化行政服务、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紧

紧围绕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更好的服从和服务社

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路。将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

作为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在巩固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

一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规范自身行为,采取切实可

行的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经济发

展软环境。

自20X年6月全市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

建工作以来,隆阳区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国

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西部)》及全市示范

区创建规划的要求,稳妥、有序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对照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西部)》6个大

项26个小项,区已基本完成23项,未完成3项(文化站建

设、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网上三馆建设)。各项工作总体

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效。

1.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区图书馆、文化馆均已达到

部颁

三级以上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设置率达100%,乡镇(街

22

道)、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含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服务

点)共配置27个,设置率达71%,规范化电子阅览室建设已

配置电脑777台。

2.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大力实施文化惠民示范村、数字

电影、送戏下乡、送科技文化下乡、循环书报进农村等面向

基层、面向农村的文化项目。依托商贸旅游节等重大节庆活

动,哀牢犁耙会、潞江泼水节、兰博会、篮球赛等民间活动,

人均参加文体活动时间每周达3小时以上,实现每个行政村

每月看1场电影、每年看2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

织3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区文化馆、图书馆、

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实现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有15

个乡镇,199个村已建立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

3.公共文化组织支撑方面:成立了区级示范区创建工作

领导小组,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先后下发了《隆阳区示范区实施方案》等7个关于加强文化

建设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及通知。民营文艺

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民自办文化初具规模,已有民营文

艺团体2个、从业人员35人,民间文艺社团13个、从业人

员320人;有文艺团队12个,文艺队216个。20X年起,

区财政每年安排90万元乡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文化

站和文化室建设;每年安排80万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

近3年来,全区文化事业支出经费分别为890万元、1060万

元、1368万元,增长幅度为15%、14%和22%,文化支出增

长幅度比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分别高1个、4个和8个百分

23

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全部达到3个或以上;

309个村(社区)均配有财政补贴的文化助理员。

4.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方面:实行文化工作目标责任管理

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

指标。

5.其他方面:体制机制建设、课题研究、广播电视、新

闻出版、体育和涉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均稳步推进,

基本达到了创建任务要求。

(二)、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严格执行公示的文化市场行政审批项目,对已取消的行

政审批事项一律不再列入审批范围。坚决实行文化行政审批

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的规定,坚持实行“窗口首问负责

制”和“办证帮办制”,热情为群众提供法规咨询。严格规

定和执行办事时限,对符合现行法规不需要进行公示的文化

经营项目,在申报手续、开办条件齐全的前提下,缩短办理

时限,对需要向社会公示的文化经营项目,在按要求公示后,

及时启动听证程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杜绝暗箱操作,自

觉接受群众监督。推行亮牌上岗,倡导微笑服务,坚决杜绝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发生。

(三)、治理整顿文化市场,让健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

服务占领文化阵地。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方针,致力于建立健

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管理机制,规范经营行为,满足人们

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是重点施治,

24

带动全局。在加强对文化市场全面监管的同时,牢牢抓住网

络文化市场这个重点,对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要适时进行专

项治理,查处大案要案。二是要辩证施治,疏堵结合。既严

厉打击,更注重日常管理;既抓整顿,更抓繁荣;花大力气

抓制度建设,抓法规培训,抓诚信教育,抓市场发展。三是

依法施治,防止反弹。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执法的规章制度,

防止非法经营活动的反弹。四是群防群治,巩固成果。在抓

好自身队伍建设的同时,要争取广大群众支持和参与文化市

场的管理。加强行风建设,紧密依靠群众,打击非法经营活

动。

(四)、深入开展“打黄扫非”工作,净化社会文化环

境。以查缴封堵政治性、邪教、淫秽色情、恐怖类音像制品

和非法出版物为重点,加大对影响制品和出版物经营单位的

查处力度。一是联合相关部门依法打击网吧、歌舞娱乐、电

子游戏经营场所违规违法经营行为;二是会同工商、公安等

部门取缔“黑网吧”、“黑游戏室”,严厉打击其他无证经

营行为;三是加强对学校周边书报刊、音像制品经营单位的

监管力度。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令

下,我们紧紧围绕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的目标任

务做了一些艰辛的努力和探索,但是,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人们求知、求乐的愿望更加强烈的形势和需求下,

我们既感到优化

25

发展软环境工作大有可为,又深感责任重大。同时必须

清醒的认识到,我局工作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我

区的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文化产品数量和文化服务的

质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公共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设备落后;三是艺术创作

力量薄弱、精品数量偏少;四是文化人才的教育培养任重道

远;五是文化市场队伍建设力量薄弱,工作经费紧缺,技术

监督管理措施与手段相对滞后,多部门联动机制不够畅通等

矛盾难于适应文化市场发展的形式需要;六是文化产业发展

速度较慢,规模偏小、总量偏少。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的工作开展中,我们将认真对照国家创建标准,

逐条对照、梳理和解决,保证按期完成创建任务。重点抓好

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提高示范区创建工作

的影响力。充分利用现有宣传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全面铺

开,提高示范区创建工作在全区的影响力;加强和省级、国

家级报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的沟通协调,将隆阳文化、

隆阳区示范区创建亮点和特色进行深入报道和宣传,不断提

高隆阳文化在省内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二)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软硬件建设力度。硬件

方面:多方筹资,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进度,确保在今

年8月底前全部达标并投入使用;加快区级、乡镇、社区标

准化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将电子阅览室所需电脑及时配备

26

到位;将农家书屋、乡镇自有图书、学校图书进行整合,新

购部分电子图书,确保图书馆藏书量全面达标。软件方面: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管理

和维护、农家书屋及公共电子阅览室使用与管理等制度建设

方面的调研和探索,建立健全有关制度,不断提高公共文化

服务制度建设水平。

(三)促进城乡文化发展均衡化水平。整合项目和资源,

加大对薄弱乡镇的倾斜。在工作中,挖掘各乡镇特别是

薄弱乡镇的优势和潜力,在项目申报、项目安排、对外项目

推介、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和支持,稳步提高硬件

建设水平,打破城乡文化发展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公共文化

一体化发展。

(四)积极扶持,做强做大文化产业。对永子公司等文

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将整合项目和资源给予扶持,做强做大,

争取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7%以上。

深刻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

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在推动高质量

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上,国有企业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深

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27

遵循,切实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努力在深

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等

方面实现新突破,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国企篇章。

一、深刻认识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

一是从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方面来看。当前和未来一段

时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从国内看,我

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经济中总量性、

结构性、周期性矛盾仍然存在。从国际上看,世界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剧,难预

料因素增多。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

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进人回升和发力

阶段。在这种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发扬斗争精神,准确把

握形势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国有企业必须面对的时代

挑战。

二是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方面来看。我国已开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

战咯任务、新的战略阶毁、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

需要应对的矛盾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新

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选择,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国有企业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

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国有企业必

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28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指出,面对新时

代、新挑战、新要求,我们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完

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制度;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加大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不断

增强国有企业内生活力;推动国有企业以更加开放融合的机

制公平参与竞争。立足全局,从国家整体战略出发,把国资

国企改革放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

局中去谋划,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吉林省原省长洪虎从对职业经理

人及其制度的认识出发,提出职业经理人员是指长期从事

“企业经理”职业,具有社会公认的职业经理人才资质,享

有全国统一的职业经理人才专业市场认定的''市场品牌”职业

身份的企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制度是企业经理人转变为职

业经理人,企业经理人才逐步实现职业化、市场化、社会化

的一项人力资源的社会治理制度。在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

有资本参股公司中可以普遍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国有独资

公司可以有选择地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洪虎对如何完善职

业经理人制度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他表示,大部分国有

经济的企业组织形式完成公司制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

才具备普遍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条件。目前阶段,除国有

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外,在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

本参股公司中应先进行取消企业负责人实际存在的行政干

部身份的改革。取消了行政干部身份的企业负责人,才是人

29

才市场可以独立配置的人力资源,才会形成“人才市场品牌”

的职业身份。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

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在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国有企业

改革应将企业和投资者根据不同性质重新进行分类,同时管

好资本、放开企业,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明确优先顺序。

他提到,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应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改革的具体方案,更好发挥国有资本稳定大局、支撑发展的

作用。随着中国市场经济逐步的成熟,将企业按照所有制性

质严格区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越来越困难。纯粹的单一

所有者的企业越来越少了,混合所有成为常态。可以考虑按

照企业规模、行业等属性对企业进行分类,比如大型、中型、

小型企业,或者某个行业,比如说电子行业。同时对投资者

类型进行分类,比如中央国有资本投资者,地方国有资本投

资者,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和境外投资者等。

国企高质量发展与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认为,中国经济

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本身的发展肯定也要

适应经济阶段的转变,要追求高质量发展。对于国有企业来

说,高质量发展可能的目标,就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

界一流企业。世界一流企业是在重要的关键经济领域或者行

业中长期持续保持全球领先的市场竞争力、综合实力和行业

影响力,并获得全球业界一致性认可的企业。这需要国有企

30

业在以下几个方面更加努力:第一,高质量发展更加强调创

新驱动。从世界500强企业的比较来看,虽然中国企业的研

发强度和投入在近年来有了一个快速的提高,但总体来说还

是处于比较低的状态,从平均的1%提高到2.1%,在发展中国

家中给我国处于第一位,但是总体来说作为企业的研发投入

还远远不够。第二,高质量发展更加强调全球化的经营。进

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的跨国指数低于美国、日本、德国、

英国的世界500强企业,从这个指标来看,中国企业的全球

化经营水平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三,高质量发展必须

更加强调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恰恰体现了共享发展、协调发

展的要求。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结果可以看到,从企

业社会责任得分来看,整个国有企业得分比较高,民企和外

资企业相对比较低。但是这个指标并非不是直线上升的,国

有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认为,国有企业是

中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央企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

要组成,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关键在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党

的领导、干部到位、系统整合、文化支撑是国有企业持续创

新的模式。应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国有企业的创新工作:

第一是党的领导。现代的创新过程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科研过

程,其中包括制度变革、理论创造、文化建设,所以创新是

一个比较综合的过程。真正要把创新工作做好,党的作用很

重要。第二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国有企业领导人怎么发挥企

业家精神是很重要的问题。要明确对国有企业干部的要求,

31

让他们更有担当,更有建树。第三就是系统整合。国有企业

发展必须考虑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单独的

科研工作的任务。国有企业创新是一个综合性过程,而不是

一个单一过程。第四就是文化支撑。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有利

于创新的内容很多,包括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无为而治的

自由精神等等,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创新精神是非

常重要的。国有企业包含了很多好的传统文化,要进一步发

扬。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于金富认为,新时代开启的新征

程,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新征程,是实现宏伟蓝图的新征程,

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新征程,是成就伟大梦想的新征程,是走

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征程。这就要求国有企业明确战略定位、

担负历史使命、不断奋发进取,在新征程上再创新辉煌。一

要始终在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中勇挑重担,

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力量。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对人民生活改善发挥重要作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壮

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

量。三要按照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质量第

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率先实施质量

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定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力推动

创新发展,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突击队作用。四要

深入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32

不断拓展国际发展新空间,成为实施“走出去”“一带一路”

建设的重要力量。把握好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格局大趋势,在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国家队作用,推进国际产能和

装备制造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技术标准、行业规范、经贸规

则的制定,更好融入全球创新和产业分工体系。

国有经济功能定位与新时代国企改革方向和路径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政认为,70年来,

国有经济为新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建立完整工业体系作出重

要责献;为国家安全和民生保障作出重要责献;为国家基础

设施建设发挥关键作用;成为国家经济稳定器和定海神针,

在两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民营经济发展

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人才和基础设施等支持,与非公有制经

济、特别是民营经济高度融合发展;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

升和突破国际封锁与垄断、提供重大关键技术和设备作出突

出责献;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和“走出去”的主力;还是

贯彻中央经济政策、稳定宏观经济运行、调整经济结构和应

对经济风险的重要依靠力量。总之,70年来,国有经济发展

与改革取得巨大成就,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压

舱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国有经济70年

发展和改革的成功经验是:秉承红色基因,坚持共产党的领

导、抓好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有机结

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切实体现其全民所

有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定“四个自信”,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相互促进、

33

共同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进有退。改革开放

以来的发展经验证明,国有经济的发展关键不在规模而在质

量;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不在于比重大小而在于活力、影

响力、控制力和创新力有多强;国有经济的范围不在于大而

全,而在于在关键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国有经济的责献不在

于有多少盈利而在于增进国民福祉和提高多少国家综合实

力;国有经济的改革发展要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国家经济;

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要和时代浪潮及科技发展变化相适应;

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民营经

济的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国有经济的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竞争力和创新力不断增强,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

争力的新国企。新时代国有经济要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一起做强做优做大,为国家经济整体利益

服务,为国家战略服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优化

布局和结构;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进一步实现政企分开、

政资分开和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坚持“走出去”,切

实提高国际化水平和能力;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提

高活力、影响力、控制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改革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当前特别是要努力提高创新力。未来三年和

“十四五”期间国有经济改革发展重点在于提质增效、做专

做精,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在关键领域补短板,还要充

分发挥“定盘星”和“指南针”的作用。

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34

宋冬林认为,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过程中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要从维护国家经济利

益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角度,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纳入更

具包容性的国家企业的框架中,重点研究如何在进一步解放

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基于国家企业

属性的紧密合作,来不断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

力和竞争力,进而推动中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取得更多的

优势地位,以便更好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企业的提出,不是要消除

和模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所有权归属差异,而是要将关

注的重点从企业所有制层面转移到企业运行和发展层面。本

质上,国家企业的分析范式,旨在通过抽象掉企业的所有权

差异,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国家视域下还原为一般企业,

进而研究在不同产业场景中企业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泰好东认为,从世界范围看,资本

逻辑(亦或是价值规律)仍是全球经济体运行的主逻辑,资

本仍在创造着人类“文明”,国有企业作为全球经济体中的

一分子,不可能游离于世界通行的资本规则之外,“竞争中

性”由“他律”变成“自律”是历史的必然。国有企业发展

改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有股"一股独有”“一股独大”

的产权模式难以真正解决好国有企业的“机制”和"效率”问

题,产权制度改革必须真刀真枪,放权让利、承包制、国有

股股权多元化都未能解决好国企效率问题,而利用“私权”

35

下的资本逻辑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是其中的重要路径。

不能把包容资本逻辑理解为搞资本主义,资本逻辑的地位和

运行机制要受到''根本制度”的制约。我国国企混改要增值的

是国有资本,要搞活的是国有经济,要放大的是国有资本的

功能,要增强的是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

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

长宋志平表示,国企改革又一次走到了历史关键期,经济大

环境要求我们要坚持企业改革,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

力。下一步要明确未来三年国企改革的路径,提出三年行动

的方案、目标和路线图。结合当前国企改革现状,他总结出

“国企改革的六件事”:一是国资委管资本为主,要把管人

管事放权投资公司董事会;二是要给混改企业一个“身份证”;

三是要点面结合推改革,允许试点以外企业全面展开改革;

四是放开员工持股,管理层持股计划,工资总额限制,交由

集团董事会批准,向国资委备案;五是缩小集团限薪范围,

只限党组(委)书记董事长一人,经理成员薪酬交由董事会

决定,报国资委备案;六是弘扬企业家精神,由市场认定的

各层级企业优秀企业家可放宽退休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