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关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关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

  《xx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xx年x月x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修订实施是深入贯彻主席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市政府根据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和市委要求,全面执行《条例》有关规定,进一步提高我市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提升经济社会管理秩序和水平。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施情况及成效

  自《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各有关部门、单位遵循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原则,认真履行相关职责,落实关键措施,扎实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着力构建便捷、规范、智能、高效的全链条回收利用体系,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创新回收模式,提升了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化水平和规模化程度,促进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

  (一)抓好部署落实,着力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工作合力进一步强化。依据《条例》要求,充分发挥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和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商务、经信、发改、环保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行动,开展再生资源行业规划、建设、指导、监管等工作,推动行业协会积极加强《条例》宣贯、安全检查和自律监管等工作,政府、协会和企业三者之间的联动推进合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指导规范更加明晰。先后印发了《xx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xx-xxxx)》《xx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实施方案》《低附加值再生资源指导目录》等规范性文件,引导和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提升了行业依法规范管理服务水平。

  三是宣传普及有效开展。为提高《条例》的普及面,先后组织开展了x期共xxx人参加的再生资源行业重点企业管理人员、财会人员培训,就落实《条例》进行了重点解读。积极开展线上宣传,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重点解读《条例》修订的背景、总体思路和修订的主要内容。借助全市xxxx个智能回收站点的显示屏幕,对《条例》进行解释说明,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

  (二)强化顶层设计,持续加强体系建设

  一是规划引领作用有力发挥。全面落实《条例》要求,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纳入《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xx市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并在《xx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中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求,提出城乡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生活性再生资源分拣能力等规划目标。同时,根据《条例》要求,在新建居住地块出让阶段,在条件设置中明确再生资源回收站点配建要求。

  二是回收利用体系日趋完善。按照《条例》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交售、绿色环保、规范管理的要求,着力加强以“回收网点、分拣中心”为主要内容的回收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两网融合”模式。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备案且实体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主体有xxxx家,其中有商务部重点再生资源联系企业x家、省级有实力的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企业x家、市级再生资源回收骨干企业xx家;建有分拣中心xx个、回收站点xxxx个,城镇居民小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覆盖率达xx%。

  三是无废城市建设取得突破。结合《条例》宣贯和执行,统筹推进xx“无废城市”建设,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核心,全方位提升再生资源等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xxxx年x月,我市成功创建省级首批四星级全域“无废城市”,奉化区获评省级四星级“无废城市”,xx、镇海、北仑、鄞州、慈溪、宁海等x个区(县、市)获评省级三星级“无废城市”,获评星级“无废城市”的区(县、市)数量居全省第一。

  (三)规范回收经营,全面提升利用水平

  一是经营活动更加规范。依据《条例》规定,对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主体,全面使用《经营范围登记规范表述目录(试行)》和全国统一的数据查询接口,为市场主体办理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经营者行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消防、市容环卫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要求经营主体依法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二是回收利用率稳步提升。组织企业参加资源综合利用博览会、环博会等活动,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新信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产品,不断更新观念,拓宽发展思路,提高综合利用水平。鼓励社会资本、专业化企业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投资建设技术含量高、工艺先进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推动再生资源利用行业产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有重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xx家,其中,二十大发化纤有限公司,年产再生化纤xx万吨;慈溪市利源龙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建筑垃圾xx.x万吨;xx市禹顺纸业有限公司利用废纸x.xx万吨。今年x-xx月,全市共回收城镇生活类再生资源xx.xx万吨,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xx.xx%。

  三是回收利用更加便民。支持再生资源企业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创新绿色回收模式,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回收体系。在数字赋能产业指导下,xx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全品类、全区域、一体化+公共服务”的搭把手回收模式,将传统“破烂王”不回收的废玻璃、旧织物、泡沫箱、杂塑料等低附加值再生资源纳入回收,目前已建立智能回收站点xxxx个,投放统一封闭式运输车xxx辆,服务覆盖居民超xxx万人,基本实现了xx中心城区全覆盖,正逐步向全大市范围延伸。xx起点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打造“红葫芦可回收物回收平台”,主要面向农村居民,利用手机预约废品回收,实行“网上预约,上门回收”,实现服务居民达xxxxx余户。xx环深垃圾分类服务有限公司打通城市环卫和资源回收体系,截至xxxx年x月,在慈溪市已建投x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x个一般工业固废分拣中心,开展城市环卫和资源回收一体化服务,吸纳收编原市场流动回收人员总计xxxx人,同时对玻璃、织物等低价值可回收物应收尽收。

  (四)强化监督监管,大力推进违法惩戒

  一是日常监管更加精细。引导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主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企业自身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主体在登记备案、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行政检查,其中的“双随机”抽查结果依法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进行公示。将报废电动自行车回收拆解企业纳入我市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抽查事项清单,由商务部门牵头,公安、市场监管和环保部门协同配合,对相关企业实施“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自xx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对各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主体实施检查xxx余次。

  二是监管力度稳步提升。依据《条例》规定,借助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市xx家重点企业进行监测,定期掌握重点企业再生资源回收总量和回收总额。部署开展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活动,完成xx年省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反馈的点位整改销号工作,涉及再生资源回收的点位x处,并排查再生资源回收点位xxx余处,发现整改各类问题xx项。

  三是违法惩戒形成闭环。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落实《条例》中的惩戒措施。一方面,将未按时年报、登记住所查无下落的经营主体依法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或标记经营异常状态,限制或禁止其参与荣誉称号评选、工程招投标等活动。另一方面,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自xx年以来,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主体违反登记管理、特种设备安全和计量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累计实施处罚xx起,罚没金额总计xx.x万元,相关处罚信息依法向社会公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回收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目前,全市共有xx个分拣中心,整体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缺少配套分拣加工设备,存在运输储存不便等问题,再生资源的标准化分拣和拆解中心仍然不足。同时,传统高附加值的再生资源如废钢铁、废纸、废塑料等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回收利用产业链条,但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如废玻璃、废纺织物等,受回收成本高、利用价值较低、利润低等因素影响,投售者和回收者收集交售的积极性不高,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回收体系还有待建立健全。

  (二)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提升。再生资源完整的产业链涉及回收、分拣、储存、运输、拆解、加工、再利用等诸多环节。当前我市再生资源产业链条普遍较短,主要集中在回收和再利用环节,产业链比较脆弱,受市场变动大、行业发展重视不够等影响,行业集中度偏低,回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配套产业链及龙头企业有待进一步培育。

  (三)配套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资金扶持、用地保障等方面支持力度较弱,缺乏配套政策支持。目前,再生资源行业分拣与加工设施用地大多为临时租赁性质,缺乏用地保障,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和交易市场布局存在选址难、落地难等问题,企业不肯或不敢投入。部分已有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因用地性质不符、规划调整而面临关停拆除等问题。

  三、下步重点工作

  一是抓好各项制度落实。继续贯彻落实好《条例》各项规定制度,充分发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市县两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调机制作用,进一步明确《条例》中各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和法律责任,强化行业信息共享,促进行业协同管理服务,不断深入推进《条例》的贯彻实施。

  二是健全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指导协同各区(县、市)政府按照市级规划,合理布局回收网点、分拣中心,加大考核力度,解决回收设施布点难、落地难、环保不达标等突出问题。鼓励企业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优化智能化回收体系建设,提升再生资源回收效能。支持推广智能回收模式,不断提高回收效率。

  三是强化行业培训指导。积极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限期整改,确保企业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和要求开展回收利用工作。加强对再生资源从业人员的政策法规、道德规范、安全生产、业务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着力增强广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依法经营、诚信服务的理念,提升回收人员整体素质。

  四是谋划出台激励政策。保障再生资源企业用地需求,落实再生资源企业税收优惠,提升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回收效果。支持大型回收企业投入经营创新和装备升级,延伸产业链条,以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为牵引,通过连锁经营、兼并合作、整合重组等方式,整合小微回收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