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年轻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年轻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年轻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在企业转型时间日益紧迫、压力愈发增大的情况下,我有幸参加了公司举办的思维创新与管理提升研修班,对于这次学习培训,开阔了视野、启发了心智。经过××天内容丰富、特色显明的课程学习和参观考察,感受了头脑风暴,经历了思维颠覆,沐浴了智慧洗礼,总的来讲,感受颇多,受益颇深。

一、深学细悟,对研修培训的感想

通过此次培训,切身感受到了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强力震撼和猛烈冲击,见识到了×××的经商智慧和创新思维,领略到了新经济、新业态的迭代发展,感触到了“互联网+”支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更加认识到了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加速升级的紧迫性和危机感。

一是有感于千万精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精神是发展的先行。“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这12个字是义乌精神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商帮之一,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先行者”作用,特别是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不仅是新经济发展的“探索者”,更是转型升级的“引领者”,这些发展实践折射出厚重的精神。新时期下的义乌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走南闯北、四海为家”的勇气、“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毅力、“敢吃螃蟹、敢走新路”的胆气、“精诚合作、抱团互帮”的胸怀、“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锐气。这些精神内涵对于转型中的淄矿人来说,加快适应“发展形势”、突破“惯性思维”、破除“资源依赖”、打消“唯煤思想”更具借鉴意义。

二是有感于思维颠覆。“方向远比努力重要”“学习远比经验重要”“见识远比知识重要”,这次培训最大的收获是思维上的颠覆。通过理论学习和现场观摩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经济、新业态,直观地感受到了互联网对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巨大潜力和独特魅力。在当今信息技术国际化大格局下,产品迭代越来越来,跨界颠覆式创新层出不穷,以互联互通为核心要义的互联网,加速了各类资源的集聚、整合和裂变,通过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平台化运营等模式创新促进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助力企业做强做大。如参观考察的“梦想小镇”建立了“世界创新中心”,汇聚了一大批“创客”“极客”在此创新创业,通过吸引一个团队,孵化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传化集团从一个小小的日化用品手工作坊起步,不断地进行战略创新、模式创新,特别是敏锐抓住了公路物流的“痛点”,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了一个陆上公路港平台,成为了全国公路物流创新发展的引领者。对于我们,尤其在当前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主动把积极性、创造性释放出来,开阔视野、打破常规、敢为人先,主动拥抱互联网经济,加大模式创新、技术更新与改造力度,在提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上出硬招、见实效。

三是有感于发展差距。看到了义乌先进企业以超常规式的跨越发展,短期内成长为掌握核心技术的“隐形冠军”和具有创新能力的“独角兽企业”。反观我们自己,与义乌企业相比,差距和不足显而易见,助推他们弯道超车的新经济、新业态,恰恰是我们看不懂、用不到、做不了的“短板”,挫败感、压力感、危机感、紧迫感油然而生。互联网经济下,互联网思维贯穿整个价值链的始终,连接、互动、网络相交互,用户思维重建商业模式,数据驱动重塑运营模式,生态协同重构组织模式。从发展格局上看,我们的发展理念、发展层次和发展视野已经滞后于时代变革。从经营管理上看,思想观念陈旧、思维模式落后、商业模式固化、管理方法低效、运营模式单一的差距还很大。从工作作风上看,在抓转型、促转型、推转型的力度也有不足,有的小富即安、小成即满,毫无进取之心;有的畏难发愁、束手无策,遇到困难绕着走。从产业结构上看,存在“粗、弱、低、少”的特点:所谓粗,工艺粗,产品粗;所谓弱,研发能力弱,抵御风险能力弱;所谓低,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所谓少,创新人才少,核心竞争力少。当前,各行各业竞相发展,多领域充分竞争更加激烈,“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态势更加明显,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有力位置,必须高点定位,瞄准先进企业,向领先者对标看齐,积聚求创新、求变革、求发展的欲望,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奋起直追,切实增强学习力、执行力、创新力,自觉投入到企业的转型突破实践中,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见贤思齐,对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公司的事业就像一场接力赛,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接棒者。今天,公司转型发展迎来破题关键期和转折关键点,只有切实肩负起时代和职工的重托,守土尽责、担当作为,跑好自己这一棒,方能不留遗憾、无愧于心。基于浙大培训的所感所想,结合分管工作,对企业转型发展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聚力新旧动能转换,以“互联网”的思维审视和定义创新。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计算机科技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决定一切,竞争压力和垄断利润的驱使,使得企业把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大方向,固步自封只会被竞争对手所迭代,被时代变革所淘汰,被跨界打劫所颠覆。换言之,这是一个我毁灭你,与你无关的时代:柯达的破产不是因为同行的竞争,而是因为手机的出现。这是一个跨界打劫,你却无力反击的时代:“余额宝”出现,开始肆无忌惮抢夺银行的饭碗。这是一个如果你醒来慢,你就不用再醒来的时代:微信的问世,直接撼动了中国电信的垄断。对此,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站在互联网风口乘势而上,转变创新观念和路径,实施思维创新、全面创新、开放创新。

一是做精思维创新。行动上的赶超跨越、图强奋进,首先要在视野上、思想上高瞻远瞩,要在目标上高标准严要求。坚定做头脑上的“腾笼换鸟”,只有清理“板结”的大脑,置换“生锈”的思想,才有空间接受顺应时代而又充满活力的新思想新观念,要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主动更新观念,置换成想干事、干成事的新视野新思路,守其位、谋其职、尽其责,进一步增强转型发展的能力,储备驾驭转型发展的技能,依时而动,因势而为,迈开腿,勇向前,赢得赶超跨越的加速度,积聚赶超跨越的新“动能”。

二是做实全面创新。围绕价值链,从产业、战略、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不同层面,以及供应、生产、销售、服务等不同环节开展多维度的全面创新、全链创新。同时,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是核心,管理创新是基础,制度创新就是保障,做好“三大创新”的协调和融合文章,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国家战略目标,集中资源、形成合力,突破关系企业转型发展、持续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瓶颈。

三是做好开放创新。坚持“两条腿”走路搞创新,着力打造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二元制企业创新格局。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创新队伍(创客团体)培育、创新孵化平台(基地)建设,不断提高自主研发、创新转化能力。另一方面,依托大专院校平台、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借鉴“梦想小镇”运营模式,与高校、政府联合建设科技研发孵化中心,促进企业发展课题与高校创新项目有效嫁接融合,促进成果转化,打造创新孵化生态链。

(二)聚焦结构优化,着力构建物流产业新格局。“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物流贸易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今年增量崛起,成为公司规模扩张的重要增长极,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令人振奋。但是,不可回避的是,三大物流公司功能定位相互重叠、经营业务相互交织、效益利润相互侵占等问题逐渐显现,物流产业布局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此,我认为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首要解决的就是专业分工、科学定位的问题,必须构建起功能衔接、各具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物流产业新格局。物资公司应当按照“产业专业”的方向定位,对接实体,链接金融,扩展国际,在做好内部供应保障业务的同时,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质性贸易上来,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务上抓撬边、求突破;坚持增量崛起和存量优化,优化业务板块,跳出煤炭的依赖,逐步运用超级轻资产模式承接实体产业,进一步做好贸易链条的延伸和辐射,构建多元发展的贸易板块。运销公司应当立足煤炭营销,依托多年积累的渠道优势,发挥营销“长板”,放大发展格局,按照专业化、信息化、集约化要求着力打造企业品牌,坚持合理布局、差异竞争原则,加快资源整合、设点布局步伐,打造立足鲁中、链接省外、辐射全国、遍布国际的营销强企。网上云商作为具有生态圈功能的新业态企业,应当立足线上、线下两种资源整合,突出平台功能,集成交易、物流、金融三大板块,深挖大数据,开展信息集成、数据挖掘、需求分析、趋势预测、物流优化等应用服务,实现数据价值的共享和交换,打造数据核心竞争力,通过“互联网+服务”“大数据研究应用”等功能,实现能源、物流、金融与互联网、大数据的跨界融合。

(三)突出用户思维,开启精益营销制胜新模式。互联网时代,用户至上才是硬道理,只有精准对接用户的刚性需求,才能获得更多的用户支持和市场份额。对此,应把用户需求作为一切营销的起点,围绕需求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定制与按需生产,有效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加快清洁产业区域整合,逐步向周边地市延伸开发触角,加大市场多样化产品供给,并在运营上利用智能服务平台和超净燃烧工程研究院的技术支撑,提高燃烧技术,保障锅炉稳定运行。持续不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更新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行业壁垒,增大准入难度,始终保持“标准制定者”和“清洁燃烧领跑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