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拓宽县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调研报告

关于拓宽县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调研报告

关于拓宽县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调研报告

  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种零和博弈凸显,特别是受到美国贸易打压,试图遏制我国经济发展,国际贸易不容乐观,国内经济受到后疫情阶段的影响,多多少少也延缓了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和质量受到了限制。时不我待,党和国家审时度势积极引导农民树立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格局,及时准确抓住国内国际双循环有利时机,狠抓经济政策落实,为把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让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更加多样化,充分发挥大国优势,因地制宜,精准把握地方经济增长点。当前,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奋进,为更好地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葫芦岛经济受传统经济模式束缚,老工业和传统农业痕迹很深,对于新兴产业和新科技替代性不足,正处于发挥后发优势阶段,很需要寻求得到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一、县农民收入水平现状

  (一)自然条件。县位于xx省西部,农民多数还是从事种养业为主,农业农村绝大多数处于山区,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大部分农作物属于一年收一季。坡地多,平地少,有些土地不适合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式生产,分散经营依然占据大多数。特色产业少,资源优势不明显,农民靠农业,靠土地产出收入不到农民总体收入的xx%,农民增收致富困难较多。多数农民土地以种植玉米为主,人均玉米收入不超过xxxx元,绝大多数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外出打零工为主要收入来源。收入依靠土地种植业为主的农民仅局限于少数个别乡镇,要路沟子乡的小米产业年劳动人均收入xxxx元,xx乡香姑产业年劳动人均收入xxxxx元,农民从事不同行业不同工种收入相差特别悬殊。

  (二)社会条件。地处辽西边缘地区,本就交通还不算发达,目前域内只有xx线和xx线和xx高速xx线和一条锦州到叶柏寿的铁路落后的绿皮慢车线路通过。人文相对落后,人们思想固化严重,新生事物普及面小而慢,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种植业、养殖业品类还是传统单一型比重大,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很少有大型种养业。粗放型、原始型产品本地使用量大,异地销售不是很普遍,量还不算大。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少,目前只有xx榛子农产品加工、xx核桃油加工、xx香菇加工、xx牡丹油产品加工等几家企业,农业发展势头比较慢,龙头企业少。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够健全,一定程度制约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三)科技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农民生产生活中举足轻重。科技的进步与否直接影响农民生产生活水平,过去农民生产劳动工具笨拙,现在不同程度的有所进步,但地区差异还很大,高科技农机具使用率还不高,适应程度也有所不同,农民的购买力相对不等,导致生产力水平还很低,xx个乡镇xxx个村油电两用农机具使用率合计还不足xx%。农民创新意识差,没有充分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利用现代化手段对产品进行加工,精细深加工更是少之又少,农业现代化不高。农业传统生产方式落后,还依然占比较高,缺乏科技渗透,体力劳动还远远大于脑力劳动,智慧创收不足,还大多依赖于体力创收。农民还没有多方式进行创新增收。

  (四)协作能力。农业单打独斗,产业协作、人员协作、科技协作、产品加工协作和土地流转都十分不到位。全县乡镇村土地流转率还不到土地总亩数的x%,在这方面目前做得比较好的就是xx镇xx村,依托xx葡萄种植基地,集体流转土地xx亩,建设冷棚x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出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按照“党组织示范带动+党干群联动+专业合作社跟进”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全力念好“致富经”,但这种纯粹以土地流转搞活村集体经济的示范村虽有可还不多。村集体新型农民少带动效益不强,农民创收渠道单一,没有进行生产多样化经营,不能做到收入互补。

  (五)生产品类。农产品单一,产品存在同质化严重,劳动力从众思想较多,创新意识不强,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与农产品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蔬菜水果肉食蛋奶生产还不充分不均衡,农民还没有多行业进行开发创业多品类生产。在种植业、林业、水产、畜牧,农机、粮食,加工等领域生产品类质量都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特色品牌少,申请专利项目少,产品认证和有关机构资质认证还是凤毛麟角。要xx小米、xx核桃、xx榛子、xx鸭蛋得到产品认证书并注册了特色品牌。农民劳动方式单一,局限于传统手工,生产效率没有进行改造升级,所以生产的产品原始粗放型的多,市场价格相对较低,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农民收入自然不高。

  (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能够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它能够把农产品带到电商平台,促进销售和增加生产。目前农产品供需失衡,供给侧和需求侧受信息传递方式和效率的影响,存在信息不对称,不同程度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比较大,市场信息透明度不高,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信息不能有效衔接,没有形成全面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电商平台、物流系统和信息数据分析有机结合度还有待于提高,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产品市场化还有待于加强。

  二、农民不够富裕的原因分析

  (一)农民认识不强。固守成规,传统习惯性,对产品性能不求改变,高质量标准认识差。农民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作息是自古不变的习惯,吃喝住存保暖自足。

  (二)农产品量不高。原料不足,加工成本高,产品单一化互补性差,高质量产品见识少。高质高量不能同步提升,找不到质量同增的最佳平衡点,二者总是存在矛盾很难统一。

  (三)物流系统不优。流通不快,资源更新慢,产品供应链难以持续,深加工环节易断调。有产无销或者产销不能有效衔接,或者产销对接很慢,物流系统缺乏有效优化。

  (四)加工企业不多。融通不畅,地域边缘化,距离发达城区比较远,大型龙头企业缺乏。企业少规模小,对产品加工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多以原生态出售。

  (五)科技人才不足。人才外流,池小不养鱼,缺乏科技带头人引领,有加工也不深不精。农民重视科技差,来到田间地头的土专家不是十分精英,知之甚少。

  (六)营商环境不良。生态不美,政策倾斜少,营商环境给力不充足,加工企业不愿入驻。环境条件没有从根本上让商家放心安心和舒心,出现问题和困难解决起来不太容易。

  三、今后对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几点建议措施

  (一)提高农民认识,更大范围提升新时代农民素养,增强农民致富带头人培训范围和力度。科学有效地逐步推进,每年有计划,每次出方案,定准人数、天数和形式,学习后进行实际抽查检验,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成,真真正正影响农民改变旧的思维,用思路闯出出路,农民个个有激情寻找致富新路子。让每位致富带头人一点影响一片,xx乡的香菇产地开始就局限于东到xx村和西到xx村,南北延伸很有限,现在其他村农民也嗅到了致富商机,都纷纷建设大棚种香菇,呈现了香菇产业点线面网的分布格局。

  (二)整合土地资源,更好体现土地利用最大化,增强现代化经营模式保证农产品供给。重视土地流转,土地是农民的生财土壤,发挥土地价值最大化,把土地有效流转进行集约化管理、规划好经营范围和投资项目,采用现代化产业经营模式。“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开辟出一条农民增收路,农民当工人也当股民,土地来入股,收入有分红,合作社牵针引线,把好的项目和人才引入、公司进行产品销售和管理,村民和公司合作共赢。

  (三)发展物流企业,给农民致富提供更加方便条件,增强农产品互通和配套设施的使用率。大力发展乡镇物流,把城乡结合部的物流进一步延伸,让农村也能获得物流红利,以前物流不能到村镇,加大了物流成本,商品销售变难,所以不仅要把物流长度进行延伸,还要把物流宽度变大,就是说物流到村镇的同时还要增加更多物流企业,让物流不是一家独大来降低成本,以此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发挥农民作用,把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民有效发挥作用,体现劳动创造价值。培养科技人才,充分体现新型农民带头人的作用,增强人才就是生产力在实际中的体现,让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帮助农业转型升级。发挥好现代网络电商平台直播带货,让一部分人各尽其能专门从事该职业,把商品用最低成本以最快速度销售出去获得最大利润。进行有效劳务输出,发挥资源创造财富最大化,也体现资源互补,互通有无,缩短时间地域的限制差距,达到劳有所用,每个人都在产业链中充当着重要的不同角色。

  (五)扩大交流合作,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增强互惠互利农产品互通有无全局观。特色产业一直是本地区的产业瓶颈,特色产业极其缺乏,相对于周边和附近没有的产业可以建设开发壮大构成当地的特色产业,这种产业能够使产业互补、技术互补、生产工具互补,劳动力支持和人财物合理利用。通过交流合作,还可以减少产品同质化生产,以使产品能够各有所长、各有特色。通过交流合作,能够传递信息,以更有效的方式更快地解决问题。

  (六)用好政策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水平高效性。政策最具有实效性和时代性,每当一个新的政策出台,都会有一部分人最先获得红利,这部分人是最能抓住商机的,只有利用好政策,才能少走弯路,甚至走向捷径,更快达到目标,把政策利用好了,基础设施建设很可能减少了成本,把过去不能实现的可能就会很好的实现并且完成得特别好,紧跟政策脉搏,生产经营过程心不慌脑不热,生产产品质量过关,效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