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以标准化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经验交流:以标准化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健全标准化体制机制,推进实现“五个转变”(标准供给由传统主业主导向传统主业与新兴业态并重转变,标准运用由科技领域为主向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全域转变,标准化建设由集团驱动向集团和基层双向促进转变,标准化成果由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拓展跃升,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着力以标准化发展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治理现代,以标准化创新助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双一流”企业。

一、标准化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索与实践

围绕服务重点战略、重大工程和重要部署,建立了“需求导向、创新驱动、项目支撑、成果转化、协同高效”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和“技术研发、专利创造、管理创新、标准创制、产业实现”的标准化运行机制,推进智慧绿色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生产组织标准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和客户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并实施全国港口行业首个“Q+HSSE”管理体系,实现了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保和环境管理体系“五统一”,助推高标准建设世界级港口群。

出台前瞻性标准化顶层设计。集团党委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标准化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标准化管理办法》顶层设计,连续两年将标准化工作列入“十大攻坚行动”“十大提升行动”顶格推进,主要领导协调推进。明确了“全面统筹、系统推进,科技引领、产业协同,创新驱动、开放兼容”的标准化工作原则,成立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全面领导全集团标准化工作,着力加强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

推行高效能标准化管理。通过推行项目管理理念,实现“时间、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实施三精管理方法,将“三精十二化”贯穿始终,按照“整体试点+分类试点+单项试点”相结合的原则,分级分层分类确定73家试点单位组织开展研学与试点建设,把标准化思维融入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根据《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15496)和《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GB/T13017)等国家标准要求,在深入开展现场调研,系统梳理总结标准化建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各单位按照前期准备、体系建设、标准编制、发布实施、检查验收“五步走”,组建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3个工作专班16个专业委员会,统一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编号24类57项,形成管理、工作、技术标准编码规范和参考模板19份,全面开展企业标准转化。以规章制度为基础,建立“管理标准”1300余项,让制度管人管事落地见效;以岗位说明书为基础,建立覆盖全岗位、各工种的“工作标准”900余项,以操作规程为基础,建立覆盖设备、工艺、流程等各领域“技术标准”1200余项,提高规范操作化水平,构筑高质量发展根基。

二、创新标准化成果转化

技术专利化。标准化为港航协调发展建立“规则秩序”、积蓄转型发展“动能优势”。按照“五个国际领先”的发展定位,编制《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发布《绿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建设并运营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球首个智能空轨和“氢+5G”轨道吊、全球首创智慧码头指挥控制系统(A-TOS),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连续九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创新搭建“1+N”开放共享共建模式,与知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化交流合作,开展技术专利转化,实施“卡脖子”技术突破工程,科技研发投入年均增幅50%以上,牵头或参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省级重点研发计划10项,建设全国行业研发中心等18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2项技术保持全球领先,获得授权专利580余项。

专利标准化。承担“全国港标委绿色港口工作组”“山东省现代航运技术标准创新中心”和“山东省交通运输标委会港口分会”3个国家级、省级标准化平台,2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和3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专项用于省级以上标准研制,推动重点科研项目、高科技创新成果、重大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标准转化率不低于10%并逐年提升,推动科研团队与标准研制团队融合管理,重要标准制定与科研项目实行同等管理,标准制修订项目主要起草人享受科研项目经理同等待遇,提高科研人员标准化能力,充分发挥标准化专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先后主持参与制定150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

标准高端化。承办了“20XX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现代绿色港航平行分会”,全球港航领域企业代表联合发起“现代绿色港航标准化可持续发展倡议”,致力于共同完善港航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作为交通运输部“港口领域国际标准化平台”工作组副组长单位积极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20XX年向交通运输部提报《自动导引车分布式循环充电系统技术要求》等5项国际标准提案项目,成功争取主持1项、参与3项ISO国际标准。大力开展标准体系研究和高水平标准研制,全力推进将应用成熟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指南》《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规范》等行业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截至目前,依托标准体系建设,旗下30余家单位通过ISO14001认证,获评首批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和交通运输部绿色港口认定,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获评全国首个智慧+绿色“双五星”码头,青岛港liaoda199CT、前港公司、日照港集发公司等五个单位获评中国“四星级绿色港口”,青岛港liaoda199CTN、日照港岚山公司等四个单位获评“亚太绿色港口”。

三、创新标准化平台应用

标准化推动产业升级。集成“港口+物流+金融+贸易+航运”等“工具包”,设立港信期货公司、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物流枢纽港、金融贸易港、邮轮文旅港、产城融合港,开创“港口+物流+金融+航运+贸易”供应链全流程服务模式,加速由“单一港口运营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研究编制“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标准体系”,引领重点领域标准有效供给和提档升级,加强新兴领域标准创新培育和推广应用,助推港航上下游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

标准化促进口岸开放。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实现了通航,以增发外贸航线、增进国际友好港建设为契机,助力海向通达度、陆向辐射度全面提升。围绕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双一流”目标,积极开展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联合ISO等国际组织平台大力推进中外标准互认和体系兼容,助力“中国港口标准”推向世界、影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