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范式变革的内在逻辑、关键问题与战略重点

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范式变革的内在逻辑、关键问题与战略重点

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范式变革的内在逻辑、关键问题与战略重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而高质量发展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既要汇聚合力、形成共识,更要解决好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发展动力与发展重点的问题。鉴于此,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强劲动力,显得尤为重要。

  从理论研究的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有三重意义:一是体现了党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党中央敏锐判断、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后做出的历史洞见。二是通过定义新质生产力的质态、标志、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可以看出它与历次工业革命一样,有自己特定的运动过程和发展规律,其运动和发展的结果,将深刻调整、改变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三是按照实践第一性的认识规律,新质生产力丰富而活跃的实践,会在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同时,为蓬勃发展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注入更多的思想能量。

  一、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劳动生产力随着科学和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作为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受种种因素影响,生产力在各领域、各区域的发展并不平衡。生产力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所谓落后生产力,一般是指在传统文化、文明状态和生产方式下,使用陈旧技术进行低效生产活动的能力。所谓先进生产力,通常是指具有时代特征、面向未来、对生产和人的长远发展具有较强推动作用的物质生产能力。相较于落后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特点是当人与生产资料结合后,会获得较高的效率,包括高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创造出具有较高价值的产品与服务。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关键,是它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断吸纳科技进步成果,不断提高劳动者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并推动生产关系不断改善。人们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知,也是循此规律而来。

  在先进生产力中,一些处于科学创新前沿的、具有颠覆性特征的新技术,往往具有亟待开发的深厚潜质和充沛的发展活力。先进生产力一经激发并与社会生产活动紧密结合,就会如火山爆发般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带动更多的新技术不断涌现,从而对生产力发展产生强大的引领作用。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如今的数字和智能技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迅猛发展,都印证了这一现象。

  分析以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等为主导的科技创新活动如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1.新质生产力是通用目的技术全面创新的产物

  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之前,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微弱而缓慢。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短短几十年便催生了大量工厂,促进了铁路的修建,迎来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大规模运输时代。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人类又因电力及内燃机技术的应用,进入到一个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期。马克思曾经预言:“蒸气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果然不久,这些关键技术的普及应用即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产业部门和社会领域,成为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力量。

  经济历史学家加文·赖特把蒸气、电力、内燃机等“对经济体系很多部门都有着潜在而重要影响的深刻思想和技术”称之为“通用目的技术”。“通用目的技术”在技术族群里是“关键少数”,但它是一切新技术的根和基础,它以自己的普遍适用性、动态演进性和创新互补性特征,带动了一个时代的技术变革。在新科技革命大潮下的今天,引领科技变革的数字与智能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绿色与低碳技术等,也正迅速向各产业部门与社会领域覆盖,并通过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创新,不断催生新的技术与新的产业。因而可以认为,它们就是正在不断创新的通用目的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技术要素,必定会为经济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

  2.新质生产力汇聚了技术迸发的巨大能量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重大技术创新及在应用环节的突破节奏不断加快。我们所面临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发展,已在技术和经济领域呈现质量、速度成倍数增长的态势。至于众多的技术裂变、涌现、复制、扩散、递归、迭代现象更是令人惊异。如今它们被广泛用于不同的实践场景,使产业创新呈现勃勃生机。如生命科学技术在基因编辑与测序、细胞治疗、合成生物等领域的突破,为人类健康带来令人鼓舞的前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多元化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能源、交通、通信、网络、材料等领域实现了跨技术、跨产业融合,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智能、安全、环保、高效的新汽车产业体系。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现代数字及通信技术发展而来的智能技术,在摩尔定律(计算机性能呈指数级增长)、新摩尔定律(技术快速迭代,成本快速下降)、赖特定律(产量翻番,成本下降)等规律的作用下,以及算法、算力、大模型技术及基础设施的支持下,正通过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自行动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一个与人的智力、情感紧密关联的新智慧世界,成长为一个强大的未来产业族群。这些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集中的爆发与突破,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3.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一种成熟经济的长期增长,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技术不断进步。经济结构优化、发展质量提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更有赖于科学技术发挥重要作用。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它深刻反映着要素质量、资源配置效率、生产技术水平以及企业与社会的组织管理水平和制度安排。由于科学技术对生产活动起着支配性作用,全要素生产率又被称为“技术进步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内因有三:一是具有高质量的生产要素,二是通过要素重新组合提高配置效率,三是技术进步创造出新的动力机制。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大幅减少了生产中的物质投入,大幅提高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素质,使三者的结合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技术和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与数据,也成为生产要素而全面进入生产过程,这种活跃的新要素的加入及其重新组合,大大提升了要素的配置效率,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及经济发展质量的跃升。

  当前,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和各种困难、挑战、矛盾叠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增长动力不足的现象。其实,这是任何经济体都会面临的挑战。任何经济体的增长曲线都会在达到峰值后,滑过抛物线顶点再归于平缓、下降甚至消失(查尔斯·汉迪,2017)。要实现持续增长,必须在第一曲线下降和消失之前,找到一条新的增长曲线。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既可通过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又可通过由它顶托第一增长曲线,延缓其下降节奏,促使我国经济平稳转型,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4.新质生产力是产业变革与产业创新发展的驱动器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义,是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当代先进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新技术应用和基础性技术革新固然重要,但发展新质生产力绝不仅是停留在动力、材料、主机、系统、工艺层面的改造与革新,也不仅是由新劳动者、新劳动工具、新劳动对象和新基础设施组成一个新的经济单元。它的本质是通过深刻的产业变革实现全面的产业创新,是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是以新发展理念厘清发展逻辑、重塑发展模式,是对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进行积极调整。

  产业变革通常是技术、环境、制度、管理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首要因素还是科技革命与技术创新对社会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进行改造与重塑。马克思说:“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量上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新技术支撑的先进生产力作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会推动劳动分工的改变。专业化、生产协作和新技能的要求,会对企业的劳动组织、工艺流程、要素配置、供应链、产品结构、管理水平等产生深刻影响,从而由微观经济层面产生强大的升级动能。培养企业的内生动力,正是我们提倡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的主要目的。

  新质生产力催生了许多新业态和新模式,创造了众多的新就业岗位,把资本、人力资源、技术和信息作为主要的生产经营要素,对人才、创新能力、发展环境、产业生态营造和供应链体系的要求与传统产业大相径庭,过去依靠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投入劳动力创造价值的发展逻辑已经改变,市场经营主体面临着深刻的发展范式更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这种变革提供了可靠的动力支持。

  科技革命特别是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还创造出了“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产业形态。它在促使企业、市场、政府结成新生产关系的同时,还具有了一定的公共属性和社会管理与服务功能。“文明的果实”是“已经获得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定会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形成造福亿万民众的巨大红利。

  二、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范式变革

  区域经济是劳动地域分工的产物。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区域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导致形成了特定的生产力空间分布。区域经济在发展中,遵循地理空间要素聚集与配置的一般规律,尽力使空间结构的各主要条件与技术、劳动力、资本、生态、自然资源等要素的配置效率最大化,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竞争力。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主席总书记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思想及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富有创造力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既鲜活生动、又成效卓著,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特色区域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区域经济发展范式的进步。

  由于我国各区域间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差别很大,市场发育程度、经营主体活力及政府作用的发挥也很不平衡。为改善区域要素条件和资源配置能力,实现跨越或追赶式发展,人们需要通过不断改革、开放、创新来寻求突破,也需要不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厘清指导思想和理念,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机制。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推动的产业变革与创新,是当前最突出的两大时代特征,也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流动,有利于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有利于科技的全球性扩张,有利于通过产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提升区域和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科技革命引致的产业变革和产业创新,同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使以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与制造业高度融合,带动了众多业态的转型升级,并将对包括区域经济在内的各种经济体系进行深刻而持久的改造。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既是这场产业革命的动力,也是这一进程的必然结果。

  基于对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判断与认识,为顺应时代变革和中国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党中央及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并以此作为统领经济工作的“指挥棒”和“红绿灯”。

  新发展理念的确立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推动产业变革和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演变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发展范式的变革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物质基础。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范式的更新,在绿色低碳、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众多领域正全面加快。如中国实行能耗和碳排放“双控”、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区域经济增长已进入到以绿色低碳发展为主要路径的新阶段。必须将物质生产及消费行为建立在尽力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对生态环境损害,进而实现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共生共存的基础上,使人与社会、自然融为一体。

  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在产业部门的广泛应用,使数字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无论是在新业态还是在传统产业的产品中,都附着了大量的数字服务与数据要素。这些服务及数据,既是生产和交易的手段,又是生产与交易的对象。它以技术属性促进了生产社会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又以价值属性参与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中,特别是它以源源不断产生的数据,作为新一轮经济活动的资源,打破了经济学关于“资源稀缺性”的假设。ChatGPT、OpenAI、Sora等技术的应用效果,更使我们看到了这些特性复杂的一面,这使我们从工业革命以来建立的传统发展范式面临重大挑战。如何建立算力、算法、大模型等底层技术框架,如何做好新基建,如何提供环境保障、创新应用场景,如何进行制度规范以促进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健康发展,都是区域经济应面对和研究的新课题。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主席总书记为历次产业革命概括了五个特点,即有新的科学理论作基础,新生产工具的出现与运用,形成大量新的投资热点和就业岗位,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调整并形成新的规模化效益,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有新的重要变革。这五个特点,也是区域经济面对产业变革推动产业创新时应遵循的大逻辑和坐标系。

  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现有的区域经济理论在揭示区域发展本质与规律、反映和指导发展实践上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理论框架与基本内容仍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时代特征与一般规律。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当下,区域经济急需新的科学理论作基础。

  区域是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产业是区域经济的核心,而技术进步推动下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灵魂。推动区域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变革,首先要补上对产业经济研究不足的短板。把对空间结构的研究与区域产业结构、产业协同、产业组织、产业聚集、产业配套等产业经济的研究结合起来。同时,还需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技术经济研究范畴的内容。

  新质生产力推动的发展范式变革,从根本上体现着发展逻辑的转变,体现着从企业到产业,再到区域乃至国家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环境与发展阶段的深刻变化。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应顺应这一进步,及时正确地反映新科技革命推动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本质与规律,以理论的不断更新与创新,指导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理论基础,还需重点关注创新发展、开放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等几个问题。

  1.创新发展是推动区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基础

  在生产技术革新和生产方式变革中,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至高无上的作用。“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使技术进步及应用创新共同演进(熊彼特)。”这些理论观点对我们在区域经济概念下发展新质生产力仍然适用。技术革命性突破、要素创新性配置是新质生产力质态的重要标志。区域经济理论急需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强化创新是区域增长主要动能的理念,借鉴“新生产函数”的概念,把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培育形成区域创新动力机制和创新生态、创新业态,推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等作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内容,为促进区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

  2.开放与协调发展扩大了区域经济发展空间

  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资源配置条件限制,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强调区域空间结构及其功能与经济内涵的互动关系,强调资源在相对稀缺假设下如何配置,强调比较优势构建和区域间协调互补发展。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特别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使一些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是经济全球化和“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企业有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包括科技在内的各种资源要素的可能;二是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使众多的区域及企业全面融入了国际产业体系和全球供应链体系;三是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市场间要素流动加快;四是信息的资源化,改变了人们对资源属性的判断,数据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对象,其丰富性无可想象;五是数字化平台成为高效配置市场化资源的重要手段;六是通过快速交通发展和数字化网络空间的出现,为区域经济在更大尺度空间推进经济布局、实施区域规划、配置要素资源创造了条件,也为跨区域和大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这些变化,拓展了区域发展空间,破除了旧有的理念约束,改变了发展逻辑,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创新力,也对区域经济相关理论的创新,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3.绿色发展新理念改变了区域经济发展逻辑

  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意味着必须更多依靠技术与知识投入谋求发展,走绿色发展之路,不能再以破坏生态环境和过多消耗能源、土地及矿产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在这一转变中,生态环境作为要素资源,其稀缺性特征更加突出了,环境承载量(即环境容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条件,而碳汇能力也将会成为平衡生态环境资源的重要手段。这些新的考量既建立在我国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承诺的基础上,又建立在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表征的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的条件上。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应全面适应这一变化,贯彻绿色和低碳发展理念,构建能指导区域转型发展实践的理论体系和评价体系。

  4.共享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公平竞争

  共享发展是包容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共享发展,以技术进步的成果为人类造福,既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目的,也是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区域利益共享创造了条件,如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可带来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红利的普惠化,技术进步及推动生产关系调整使广大中小企业受益,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促进区域竞争环境趋于公平,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为增进居民健康福祉做出贡献,绿色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代际公平创造机会等。但如同任何新技术形成生产力后都具有两面性一样,新质生产力发展若不以共享为目的和前提,就会加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造成新的不平衡。

  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包括区域经济理论在内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挑战还有很多,如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合理经济规模问题、数字鸿沟和平台垄断问题、信息资源化问题、智能经济与劳资关系问题、生物技术发展与生命伦理问题、跨国要素配置的统计问题等。这些都需要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理论问题厘清,并在实践中施之以制度、政策的安排,以克服和纠正生产力发展中的偏向性。

  四、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革命引领的产业变革,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重视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改造与重塑。近年来,新质生产力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中,在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受各种条件制约,各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不少地方在核心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供应链及产业生态体系建设、人才资源保障、政府管理创新及制度环境与政策配套上仍存在明显的短板,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不顾条件盲目发展的苗头。

  主席总书记对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抢抓机遇、提前布局,又要防止出现一哄而上和泡沫化的偏差提出了明确要求。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需要一个遵循规律发展的过程,不能简单地以“换赛道”和靠一蹴而就的想法去实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战略、新任务,要将其培育成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拓宽认知域及具体施策上,需不断探索,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路子来。

  1.把就业容量大的产业作为区域经济转型的重点

  新质生产力发展对现有经济体系和生产秩序的挑战与冲击,首先表现在就业上。目前,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人才短缺、人力资源供需结构不匹配及智能化产生的大量就业替代现象。马克思在分析机器大生产与就业的矛盾时,提出了机器与工人竞争并置工人于“失业边缘”的问题。1930年,凯恩斯也发出过技术进步将造成普遍失业的警告。在人类社会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期,机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对就业岗位替代的矛盾将始终存在。我们面临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前景,会替代很多体力、智力甚至情感的劳动岗位。麦肯锡研究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4亿至8亿人的工作因人工智能发展而发生变动。

  目前中国广大中西部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在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仍然很大的情况下,对现有工作岗位产生的替代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将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城乡居民福祉。所以经济社会发展仍要坚持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区域发展中要把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作为重点,对一些吸纳就业人口较多的传统产业发展与升级改造给予必要支持。同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要加强对就业人口的再学习与再培训,培养其可迁移、转换的学习与工作能力。

  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技术进步虽会使一些就业岗位消失,但其创造的新就业机会和岗位可能会更多。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积极调整人力资本结构,特别是要加快教育知识资本、技术知识资本的形成与积累,促进教育转型,持续提升教育资源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注重适用型人才和青年一代创造力的培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重视平台经济高效、公平配置资源的作用

  产业组织变革是产业变革的重要内容,互联网与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发展催生的数字化平台,已成为企业间信息交换、竞争与协作、供应链网络联结的主要工具与手段。在平台上,企业间形成了新的市场关系,政府和社会提供管理与便利化服务,使它成为了一个新的产业组织。在强大功能支持下,它还可以突破空间与制度壁垒的限制,形成国际化和跨区域市场。通过联通消费与市场、虚拟与现实、现在与未来,塑造出数字化的新生产关系。平台还深度介入人的消费行为,通过收集处理社会信息生产大量新数据,并把这些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

  平台的优势,一是可大大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降低社会生产成本;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社会公平;三是政府利用平台和数据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历史学家布赖恩·费根认为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催生一种新的世界体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有这种情景,一旦跨过某个关键技术门槛,竞争的环境就公平了,这一规律也适用于区域发展与竞争。平台经济和数字空间的出现,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个难得的公平竞争机会——破除种种条件限制,通过平台聚集稀缺的智力和技术资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同时,通过平台实现内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开放,开展跨境跨区域的经贸合作,可使区域经济加快融入全球市场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通过竞争合作,提升自己的产业素质。

  因而,发展区域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应高度重视平台经济高效、公平配置资源的作用,把平台作为自己的新国土空间,把数据作为自己的新要素资源,利用平台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同时,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和各类经营主体通过平台获取更多资源和经营利益,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3.以新产业生态圈的营造培育创新能力

  新产业生态圈是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的产物。与传统产业集群、产业集聚不同,它是由众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创新企业、创新组织、创新人群在线上线下聚集而形成的一个网络化产业生态系统。它像自然生态中的“林相”一样,虽植物种类各异,但互相提供能量与养分,在竞争中形成互助互利、共同进化的秩序和环境。这一产业生态系统,是新质生产力集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它既有产业上下游加服务配套式的供应链体系,更是围绕共同价值目标,由科技创新、各类人才、现代服务、配套产业、公共管理、基础设施等聚集而成的多维统一网络。这一网络的关键,是由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完备的生产性服务业和良好的政府公共管理,共同形成一个特定空间,使所有企业和创新者在这一空间内都可找到有利于自己成长的“生态位”。

  营造新产业生态圈的根本,在于培育创新能力。为此,一要努力培植区域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掌握和留住能支撑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技术。二要深入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场景创造。三要加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利用,注重延揽科技人才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形成有利科技创新的小气候。四要激励社会创新,支持企业以各种方式开展国际科技开放合作,使区域的社会创新体系和国际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实现全面对接,形成资源丰富、机制灵活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生态。

  4.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供应链体系

  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供应链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任务。传统供应链形态受产业链影响,或为垂直分层模式,或是可体现生产经营流程的直线链式系统。现代产业体系则把它变成了包括服务业在内的网状结构。科技革命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其供应链改变有几种表现:一是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并以数字化平台作为供应链组织的枢纽;二是将企业外部的供应链管理外包,以提高效率和专业化水平;三是担负“链长”责任、处于供应链核心地位的不一定是总装厂,而可能是科技研发、品牌营销、产品设计甚至是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生产企业;四是处于供应链主线上的不一定是物流,而可能是数据流,甚至数据本身就是产品;五是金融服务、物流集成、产业协同、智力支持成为供应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六是由传统的硬件为主导的供应链,升级成为以软件为主导包括技术、管理、网络等专业化分工合作的融合网状供应链。区域经济在发展中,可充分利用各类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区等重塑新产业供应链体系。

  这些变化,在智能产业、数字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技术等产业都有大量表现。如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产,由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正由传统型汽车制造转向以软件为主导、软硬件解耦的新型汽车制造,其供应链的核心要素,也由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系统转变为以动力电池、电驱动以及操作系统、智能控制、自动导航、定位、图像识别、VR体验等各种智能网联软件为主。这就要求各地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谋划国土空间开发、要素配置、政策设计、园区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新质生产力聚集与成长的特点,不断创新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为产业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总之,以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的全面升级,是对传统经济发展范式的深刻变革。它既需要我们勇于突破旧思维的局限,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更新,更需要我们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同时,推动一系列体制、机制、管理的改革及应用场景创新,充分激发亿万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与潜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开拓出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