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体会汇编(7篇)(《乡土中国》等)

读书心得体会汇编(7篇)(《乡土中国》等)目录

1.读《乡土中国》有感2

2.读《主席书信选集》第一卷有感6

3.读《教师第一课》有感8

4.读《百年大党面对面》有感12

5.读《毛泽东年谱》有感15

6.读《判词经典》有感21

7.读《写给年轻干部的三十六条建议》有感26读《乡土中国》有感

借读书活动,读到《乡土中国》,让“乡土”一词在我心中又多了几份意蕴,乡土在费孝通先生笔下是那么的客观、冷静,那么的单纯、温暖。我是土生土长的乡土孩子,对乡村的了解随着童年刻进我的乡土记忆里。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xx县,去到xx镇工作,再次沉浸式生活在“乡土”农村,让我在读《乡土中国》时对费老的观点和对事物的看法有种无法言喻的谋和,其中的专业知识和概念也不觉晦涩艰深,这些对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或多或少得到解释或是受到启发。

认识抽象,把握具体

费孝通先生在书中探讨了现实与理论的关系,在我看来就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他尝试提炼具体事物中的认识现象,并给出定义,因此这些理论可以随着历史的变迁而给出不同的诠释,经久不衰。就如本书序言中费孝通先生所说:“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具体到抽象”是钻研书本文字的过程,那么“抽象到具体”便是走出书山的过程,这也是我们在工作生活过程中应该学习的方法。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抵抗外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指导思想与体系,它用过去百年来“具体”的事提炼成未来千百年可供学习、指导实践的“抽象”理论,为我们今后做好“具体”的事提供理论支撑。这也在提醒自己,理论学习是在现代的时空中感受历史的智慧与力量,明晰理论融于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明白理论不是文字堆砌的泛泛而谈,而应当成为我开展工作的底气。作为一名95后年轻人,身上的标签随着社会责任越来越多,对抽象的把握被具体的事物挤压,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患得患失仿佛成为了年轻人的通病。在镇上工作时,我也时常反思自己的这些问题,反问自己在开展工作遇到群众不理解时,是否能拥有“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的积极心态;在心态浮躁时是否拥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从容;在学习理论时是否拥有“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的精神;在走向远方的过程中是否能保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的信念,是否拥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想答案来自于对抽象理论认识的深度,对具体事物参与的广度。

拥抱乡村,心怀都市

“社会是在历史中演变而来的,探求我们现在的社会,就要探求社会的本源。探求中国社会,就要追根溯源到中国的乡村去,深入到中国的乡土社会去。”,这是费老在书中谈到的乡土社会,强调了农村是社会演变的重要天地,但随着交通、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乡村的传统乡土性也在土崩瓦解之中。我从小生活在乡下,仿佛《乡土中国》就是我家乡的缩写,日常生活杂活琐事之中,都能看到《乡土中国》乡的影子。“文字下乡”便是例子,前些年农村的互联网还未普及,村里的爷爷奶奶们并不擅长在屏幕中用指尖感受世界,尽管这样,他们之间的生活也不受干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语言,眼神,乡邻的熟悉、了解、动作都可替代文字,乡邻们住在一起,靠的就是了解、靠的就是几十如一日都在一起的乡情。所以,每次下村遇到社保不知如何在手机APP上缴纳的群众,疫情防控摸排时不知如何打开健康码的群众,我都会耐心教他们,不会嘲笑他们与时代脱节,更不屑炫耀自己的那一点学问,这便是乡土的包容、乡情的力量。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书写在祖国大地上,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参与者,我见过村集体经济拉动就业换来百姓幸福笑脸的动人实践、见过高山村巧借风力发电发展旅游业的智慧、也见过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的宣传样板。但我想我们在费力对乡村进行环境美化与文化投资以外,更应该关注乡村乡土性的变迁,不止让文字下乡,更要让理论下乡、科技下乡,拥抱城市的先进理念和便捷属性,改变落后封闭地区的文化观念,从根本上助力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

铭记历史,珍惜现在

在再论文字下乡一章中,费孝通先生这样定义历史文化:“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这点明了历史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只是口号,联系到近期部分艺人在台湾问题面前不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行为,漠视历史和传统,是绝对错误的。中国的社会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华夏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适宜的气候为耕种提供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小农经济的基础。老子向往无为而治的社会,孔子倡导社会的礼治都符合傍地而生、田地相合的环境,是“土气”的象征,是小农经济的写照,差序格局也在文明和社会的交融中成长。“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今天的城市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越来越有力量。中国新青年应一手握紧乡土情,体会中国乡土发展历程,一手立于当今,为中国发展蓄力,为个人梦想拼搏,保守乡土本心,踏上万里新征程。中国是你的中国,乡土是你的乡土,保守乡土本心,感今日之风,续乡土情丝。

读《主席书信选集》第一卷有感

锦书云中来,尺牍传深情。《主席书信选集》第一卷选入主席总书记2013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的书信共239封,集中反映了主席总书记与全党全国各族各界干部群众、各国政党政要和各界人士的深情交往与友谊表达。特别是对青年人、航天科技人才及教师等行业人士的的深切关怀和期待。一纸信笺满载隐隐期许,读来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五四青年节时,主席总书记写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在信中,他向航天战线全体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并向他们提出殷切的期望。在回信的落款,标注为“你们的同志主席”,更让人倍感亲切,拉近了主席总书记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青年科技人员的距离。一纸书信,情怀万千也力量磅礴。

温暖的书信,点亮了一个个希望,也让多彩的梦想照进现实。2014年1月,主席总书记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勉励全国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主席总书记的复信给全国大学生村官们莫大的鼓舞。

读主席总书记的书信,我感受很大,一是他非常谦虚,平易近人。二是让人增添“奋发图强”的力量,激发了“献身祖国建设”的决心,激励我们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强国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多关注青年人的身心和发展,青年强则国家之幸。

“青年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作为一名十五年党龄的致公党员,我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作为致公党xx省直艺术支部的一名主委,我鼓励、支持年轻的党员组织、主持支部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青春活力、主观能动性。如支部年轻党员朱莉组织主持的两次“书香支部”读书分享会及撰写的读书心得感人至深,受到了致公党省委会、省直工委的领导赞赏和支部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我们,都是读信人。

读《教师第一课》有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师风,为师之本。为夯实教师人文底蕴,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培养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市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读书征文活动。微言常德教育开设《新时代教师风采》专栏,选登部分一等奖获奖作品。让我们从这些走心的文字中,读懂新时代教师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一起在阅读中成长,为推动常德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教师第一课》,乍听之下,实难有阅读的兴趣,甚至会在心里嗤之以鼻;读过之后,我要说,这是一本读起来十分轻松,甚至可以说十分有趣的书。虽名为“教师第一课”,却实在是一本值得我们老师一读再读,终生不定时翻阅的好书。

这本书的封面上用红底对话框标识了这么一句话“这是一所教师朋友们自我培养的理想学校”,此言诚不欺我。通读全书,深刻的感觉到它就像一位慈祥的老者,滔滔不绝地教育我如何做一个幸福又优秀的教师,平易近人而又充满智慧。

一说到教师,大家会立刻在脑海里构画出这样的形象:穿着中规中矩,伏在案前不停地备课、改作业,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准备上课。可是,在《教师第一课》这本书里,教师是专心阅读的人,是愉快写作的人,是和学生畅快交流的人,是口生莲花、妙语连珠的人,是拥有智慧的人。是的,这就是幸福教师的模样,这就应该是教师优秀的模样。其实,这也就给我们指明了教师通向幸福和优秀的大道:经常阅读,随时写作,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积累一定的生活智慧。

书中明确指出:写作是卓越教师和平庸教师的分水岭。这里的写作,其实就是记录,记录我们的课堂,记录发生在我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故事,记录我们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所思所想;可以写下自己或别人成功的教育教学案例,也可以写下自己对不理想的教育教学个案的反思。简而言之,就是写日记,写教育日记。有的人可能会说,这我做不来。我也觉得写作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一件事。可是,当我鼓起勇气开始拿起笔写,纯粹地写给自己看的时候,心中对写作的恐惧和压力也就慢慢消失了。最初的写作会让人无从下笔,只要坚持,我们终究会变得条理清晰、文思泉涌。不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吗,把自己放在一条定速的轨道上,无论前行的速度多慢,即便目的地十分遥远,也终有一天能到达。那么我们一天一点地记录教育教学故事,积累自己的点滴思索,我相信过不了多长时日,我们的教学工作会变得轻松,甚至在某些时候会感觉犹如神助。

受此思想的引导,我开始记录自己的教学见闻和思考,虽只是偶尔为之,却也让我有所收获。曾经就有这样一个教学反思被记录。几年前,我对如何导入《最后一课》甚为苦恼,参考了网上诸多案例,付诸我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反应极为惨淡——丝毫不能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情感。当时我就写下了自己的反思:“这样的导入不符合我的风格,这样的导入语无法弹拨动学生的心弦,还是题材实在缺乏时代感?那如何导入才能撩拨动学生脑袋里的那根弦?”最要命的是,学生对文中要重点理解的这句话:“对于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来说,母语是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完全无感,能赏析,却缺乏一种情感上的沟通和共鸣。上完课后,我当时是这样写的:《最后一课》讲完了,却总有种遗憾萦绕心头,“对于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来说,母语是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像洪钟大吕在幽幽空谷间回响一般一遍又一遍地在我耳边回荡,我似乎看到了作者都德那双有期盼有怨怼的眼神。这节课毫无疑问地没有讲好。一定有其它的办法让这篇文章更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一篇反思日记当时并未形成解决的方案,但如何更好地导入这堂课,如何更透彻地讲解这篇课文却在我的脑海里生下了根,无时无刻不在留意着、思考着。最近孟晚舟回国的消息在校园里刮起了一股国强与民安的思潮和写作热潮,乘着这股东风,我找到了在合适的时机利用合适的素材导入这堂课的方案。我们的课堂如能结合时下的热门事件,就一定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春风化雨、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对于那句话的深刻理解,孟晚舟的朋友圈不就正好作为它的辅助材料吗?

一个问题在脑海里产生必定是以积极思考为前提的。在记录这些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是如何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教学及时反思的习惯,保持虚心学习的心态和不断追求进步、永不满足的状态。

诚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成为卓越的老师,但我们都拒绝成为一个平庸的教师。常写作确实能让我们收获一方心灵的净土,边写边与自己对话,叩问自己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初心,时刻提醒自己守住本心和使命精神,用师道尊严去赢得尊重,用广博高深的学识去争得钦佩。我始终记得曾经有个老师跟我说过的一段话:作为一个老师,当学生需要一碗水的知识时,你需要储备一桶水的学识。我也一直用这段话鞭策自己,走在不停学习的道路上,不时翻阅《教师第一课》这本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也许我们不能成为一个卓越的教师,但我们绝对都想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在如今教师备受非议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幸福指数越来越低,越来越力不从心。那就阅读《教师第一课》吧,这本书里有丰富的教学案例,能让你有愉快的阅读体验;多读读这本书吧,它能让你找到幸福的滋味。记住:多阅读,常写作,重积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我都能收获智慧和幸福!

读《百年大党面对面》有感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犹如一面镜子,映射着真理的光芒,透射出智慧的真谛。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撰写的《百年大党面对面》,以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为遵循,聚焦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13个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回答。它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清新自然的文风,活泼新颖的形式,带领我们以崇敬的心情重温党的百年历史,以虔诚的态度触摸党的历史经验,以笃定的信仰感悟《决议》的思想真谛,对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筑牢历史记忆,增长历史智慧,坚定历史自信,砥砺斗争精神,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篇章,具有重大意义。统观全书,它有三个鲜明特点。

结构设计匠心独运,体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思想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百年大党面对面》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第三个历史决议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切入,把历史、现实与未来相贯通,以建党百年为历史基点,按照《决议》的叙述逻辑,通过历史回望,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是怎样成功的。通过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深刻总结,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处在什么方位、是什么、要干什么。通过对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系统反思和未来展望,深刻阐明了党未来继续成功的秘诀。在这种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叙述逻辑中,娓娓道出了其中隐含的一系列深刻道理与历史规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伟大人物的引领,就一刻不能没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地位,”“‘十个坚持’是我们过去之所以成功的秘诀,也是我们未来继续成功的秘诀。”

问题导向,环环相扣,层层剥茧,引人入胜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矛盾的表现形式。《百年大党面对面》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从百年党史中提炼出13个重大问题: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为什么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为什么说“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什么说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如此等等,这些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形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呼唤理论的回应。《百年大党面对面》直面这些问题,以丰富翔实的历史事实,权威准确的科学观点,接地气有底气冒热气的鲜活语言予以全面解读,条分缕析,透彻分析,情理交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直抵人心,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消除困惑中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科学理论的解渴管用,达到精准滴灌、春风化雨、入心入脑、启智增慧、坚定信念的传播效果。

大视野、大格局、大担当、大笔触观百年大党,立体化全景式呈现百年奋斗史

《百年大党面对面》博古通今,驰骋中外,以五千年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发展大视野贯穿百年沧桑,在宏阔的大视野中把百年党史故事讲得更清楚、更明白、更透彻。例如,第二章在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力赛的四个阶段时,把它与欧洲三十年战争后德意志崛起的200多年历史相比较,在更为宏阔的人类文明视野中彰显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之伟大。《百年大党面对面》从世界大格局透视党的百年历史变迁。例如,第十章在阐述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意义时,把对“世界进程的深刻影响”作为五个维度之一,分别从促进世界革命、以自身探索开辟文明新路、以至大理念引领人类未来三个方面展开深入论述,彰显党胸怀世界的历史大格局。《百年大党面对面》在阐述新时代的丰富内涵时,从时代高度赋予百年大党大担当,它深刻指出,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大展宏图、中国共产党大道直行、中国人民大有可为的大时代。“站在世界地图前”的中国共产党,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自觉承担起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崇高职责。《百年大党面对面》还以雄浑洒脱的大笔触,抓住百年历史的主线主题,把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融入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大潮,把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图景描绘得波澜壮阔,让读者置身时代洪流看世事沧桑,察风云变动,悟历史规律。这些宏大而壮阔的描绘全方位立体式再现了党百年奋斗的壮美画面,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过去已去,未来已来。问道百年历史,镜鉴未来奋斗,必将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读《毛泽东年谱》有感

读领袖年谱,对于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很有启迪意义。《毛泽东年谱(1893—1949)》作为国内外首次详细记述毛泽东的思想和生平业绩的编年体著作,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用8年时间精心编撰而成,是一部集资料性、学术性、权威性于一体的高水平年谱,对于系统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多侧面多角度把握他的科学思想体系,感悟他的胸怀、情操、气度和风貌,并从他走过的路中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曲折,中国道路的艰难探索具有重要意义。自读书识字起到1918年6月毛泽东从xx第一师范毕业,是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蜕变升华期,领袖成长的重要奠基期,他的读书经对于他的人生奠基、蜕变升华起着深刻影响。

读书是毛泽东一生的爱好。毛泽东常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爱好读书是从少年时候就开始的。毛泽东的父母虽是农民,却很重视教育。少年时代,毛泽东先后入下屋场、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乌龟颈、东茅塘等处私塾读书,17岁时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18岁到长沙,考入湘乡驻省中学堂。19岁时考入xx全省高等中学校(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20岁时考入xx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不久第四师范合并于xx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毛泽东读书涉猎广泛。从经、史、子、集,到古代传奇小说,以及时论新书,古今中外,不一而足。后来他提出:只要是书,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现代的,正面的、反面的,大家都可以涉猎。少年时,毛泽东就读过《精忠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等。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时代思想家的著作他无不涉猎,从二十四史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昭明文选》到《韩昌黎全集》,从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包括人格修养和智慧,都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读书为的是找准人生目标、追求富国强兵之道。青少年时,毛泽东读书的目的就很明确:就是“改造社会、改造中国”。13岁时他就喜欢读反抗反动统治阶级压迫和斗争的书。14岁时从他的表兄处借得一些书,如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这些书开阔了他的视野,也启蒙了他爱国思想。17岁时,他读了一本关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对国家前途深感担忧,开始意识到努力救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这年秋天,他考入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离家上学时,抄录诗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给他父亲,表达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到一师后,毛泽东的志向越来越明确。他曾致信远在北京的黎锦熙,与老师“言天下国家之大计,成全道德,适当于立身处世之道”。他指出:“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提出要从“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毛泽东之志,就是要探讨大本大源,动天下之心,谋国家富强,使愚人归于智,实现无比美好的大同世界。

毛泽东读书既注重学与思,也注重践与行。毛泽东读书,特别喜欢思考。他的老师黎锦熙在当年的日记中谈到他时讲:毛泽东“常独坐树下,疑思至晚,同住以为奇”。他喜欢抓住一个中心问题,集中精力专门研究。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毛泽东投笔从戎,支持革命。1912年2月,清帝退位,毛泽东认为革命已经结束,方退出军队,决定继续求学。为了改造社会、救国图强,毛泽东在一师时,掀起驱逐校长张干的学潮,参与学校学友会工作,创办夜学以求“造成新国民及有开拓能力之人材”,创立新民学会以图“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毛泽东还特别重视游学,读“无字书”。1917年暑期,他和萧子升一起步行漫游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历时一个月,行程900余里。1918年春,和蔡和森沿洞庭xx岸和东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半个多月。沿途接触城乡社会各阶层,了解各地风土民情,获得许多新鲜知识。

毛泽东读书注重自学。他在第一中学读了半年。在此期间,国文教师柳潜借给毛泽东一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他读得非常认真。读完后,认为学校课程有限,在校学习不如自学,遂退学自修,每日到xx省立图书馆读书。自修半年中,他广泛研读西方18、19世纪资产阶级的哲学和以进化论为核心的近代科学著作,如卢梭的《民约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及严复翻译的著作,如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等。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比较系统深入地接触和了解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在北大图书馆时,毛泽东利用工作之便读了不少马克思主义著作。毛泽东后来多次回忆,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在这一时期确立的。他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毛泽东所说的三本书,分别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著、恽代英翻译的《阶级争斗》和柯卡普著、李季翻译的《社会主义史》。毛泽东说,第一次看了这三本书,“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

毛泽东读书好结良师益友。1915年6月25日,他在写给湘生的信中就谈到读书交友的重要性,他说:“人非圣贤,不能孑然有所成就,亲师而外,取友为急。”读私塾时,与主张维新的教师李漱清建立了师生和朋友关系。在一师时,与杨昌济、徐特立、袁仲谦、黎锦熙、王季范、方维夏等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他们对毛泽东的学业和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毛泽东还喜欢结交读书好友,重视交流互鉴,认为学问只有“用之而弥盛”。强调友不博则见不广,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少年时,他的表兄文运昌对他帮助很大。在一师时,在他身边,有许多志同道合者,蔡和森、陈昌、萧子升、熊光楚、李少青、周执钦、萧三等,交流读书笔记,切磋读书心得,探讨读书、治学之法,探求改造社会之道。

毛泽东读书特别讲求读书之法、科学之术。在一师时,他曾多次前往老师黎锦熙处探讨读书治学之法,不断修正错误,改进方法。毛泽东强调为学之道,应该日积月累,打好基础。他在为萧子升的读书札记《一切入一》所作的序中写道:“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一学”。认为做学问有如筑台,“庇千山之材而为一台,汇百家之说而成一学”,“台积而高,学积而博”。青年毛泽东读书强调效率,注重精读。主张有些书以精读为主,深入研读,探其真谛,有的书则一般浏览,略知其义。“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徐特立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对毛泽东产生很深影响。毛泽东在四师、一师时积攒了许多读书笔记。其中有万余言的《讲堂录》,内容涉及哲学、史地、古诗文、数理等。对古今名人治学、处世、治国和有关伦理道德的言行,记录较多。细看所记所悟,可窥毛泽东读书之广、之精。精研细读的书,毛泽东都要把字弄清、把词弄清、把事弄清、把理弄清、把来龙去脉弄清,记住新鲜思想和观点,得出自己独立思考的结论。比如,毛泽东读清初诗人吴伟业的《雪中遇猎》一诗,全诗32句224字,毛泽东就在笔记本上记下注解21个。再如,毛泽东读《日知录序》,全篇不足900字,毛泽东将序言中列举的八个人物一一查明列出,并且研究各自的学术观点。恩师杨昌济翻译的《西洋伦理学史》是毛泽东很感兴趣的一本书,学得极为认真。他一度抄录了7本,还写下大量批注,表达自己的认识和领悟。

毛泽东读书特别关注时事。来到长沙以后,毛泽东就养成了阅读报纸杂志的习惯,阅读得最多的是北京、上海和xx的报纸。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同盟会办的《民立报》,当时鼓吹革命的《湘汉新闻》,陈独秀主编的倡导新文化的《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章士钊主编的“以条陈时弊朴实说理为宗旨”的《甲寅》都是他关注的报刊。他在新军当列兵时,每月饷银大都用于购买报纸。在师范学校读书的几年,购买阅读了大量报纸。到1927年上井冈山为止,他从来没有中断过,购书费用占了他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支出。

悟道、明志、践行是青少年毛泽东的读书经,从毛泽东的读书经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一个人为什么读书,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如何读书。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充实自己,更是为了改造社会、改造世界,造福社会、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读《判词经典》有感

裁判文书是司法审判的重要载体。见字如面,裁判文书生动形象记载了一名法官对于诉讼规则、案件事实、法律适用以及认定研判的全部心路;文如其人,裁判文书字里行间展现着一名法官对于法律制度、社会公德、善良风俗乃至个人良知的好恶解读。所以李广宇法官在《判词经典》中说,裁判文书是法官的名片。通过裁判文书让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方式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新时代人民法官的理想信念,也是每一名法官的初心。当认真读完这本从上古到南宋的《判词经典》,见贤思贤,以自己近期办理的一件行政案件为切入口,我用一支判笔想和融通德礼刑罚《春秋决狱》的董仲舒,想和罪疑惟轻登州阿云案的王安石,想和法意人情两不相碍的吴恕斋……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筚路蓝缕砥砺前行

我国行政审判发展史有着起步晚立法不完善的先天不足,纵观上古到南宋,没有一件民告官案件。与民事、刑事工作相比,行政审判一路走来,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作为司法审判重要载体的裁判文书,在行政诉讼中意义更加非比寻常,不仅关乎行政主体、程序、法律依据、证据等合法性的综合评判,更涉及公法与私力的冲突,需要行政法官运用司法智慧把行政公共管理职能与个体合法权益在裁判文书中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如何回应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一些尖锐问题,我们行政裁判文书往往是说理言简意赅,给当事人的感觉就是法官只是僵死地适用法律,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实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行政审判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行政法官通过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案、北燕云依诉公安机关姓名登记案、崔龙书诉丰县政府行政允诺案等等典型裁判文书中所体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推动着不断向前发展。但在河南种子案行政裁判文书引发轩然大波之后,我们行政法官对于原告当事人提出的一些尖锐问题不敢正面回应,为不少死磕律师所诟病。

枝叶关情上下探索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小区中加装电梯解决出行难的需求凸显。对于老小区加装电梯,我市政府从2012年起就一直在试行这项惠民工程。但加装电梯方便高楼层业主生活的同时,也可能会对低楼层业主造成采光、噪音等方面的困扰。少数底层住户坚决不同意安装,一施工就出现群众阻碍施工的激化行为,导致政府部门难以继续推行实际安装到位率较低。2019年,倪某因对辖区政府老小区加装电梯行政批准行为不服向我院提起首例行政诉讼案件,受到广泛关注。

老小区加装电梯作为近年来政府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由此引发的行政诉讼跟邻里纠纷的民事案件相比,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利益无小事,考量的因素要更多。这类行政案件不光面临个体与个体的利益平衡,也面临公益与私益、公权与私权的平衡。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裁判文书中深度融合法律论述说理,发挥司法引导功能,让司法裁判更具时代特色性、道德契合性、人文关怀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走进《判词经典》,我们的先贤早就创造了无数经典判词。宋代包公吴恕斋,可谓法意人情两不相碍的典范。在处理“已卖而不离业”案中判词“阿章既有卖与徐麟赤契,分明该裁出卖二字,谓之不曾卖,不可也。但本府未审阿章曾离业与否,难以遂为一定之论”,将一件二审改判发回的房屋出典案件,将判官对律条、人情的比对权衡审理心路,一波三折地丰富展现。同样在“执同分赎屋地”判词中“理诉交易,自有条限。今复经府,理赎不已。详阅案卷,考究其事,与法意人情,尚有当参酌者”,首先开宗明义指出对于买卖房屋土地合同应当照契管业,但是涉及到祖坟的桑地应照原价兑还。吴恕斋重人情,却不废法意,在“抵当不交业”的判词中通过对当时宋代法律的援引以及具体案件的分析得出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所典非正典”而是抵当。“前后累判,并不曾剖析子政不过税,不过业,其为抵当,本非正条”也就是古人在宋代就已经发现即使案件实体处理允当,也合乎人情,但是如果裁判文书说理剖析不当同样会留下后患。

法意人情两不相碍

施为多近古,恬澹不渝初。从上古到南宋的《判词经典》里,亦依稀可见我们当代法官所追求的以民为本的初心。在涉及老小区加装电梯民生工程的行政裁判文书中,我们裁判文书分三个层次阐述审批行为的合法合理性,层层递进,法意人情两不相碍。第一层次首先立足依法审查,严格对照现行法律规定审查涉案加装电梯行政审批行为并确认的合法性。综合考虑加装电梯是否体现了该单元业主的真实意思表示;政府作出的《加装电梯项目确认书》在职权依据、认定事实、作出程序等方面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持异议业主在加装电梯过程中合法权益保障等因素。第二层次,着力兼顾公益与私益、公权与私权的平衡。考虑到加装电梯不可避免会对低楼层住户的通风采光隐私噪音等产生影响,应采取一定措施尽量减少影响,充分关注低楼层业主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兼顾到这类案件中涉及的个体与个体的利益平衡,从双方矛盾的产生原因、平时邻里关系等多角度分析,在裁判中引导当事人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一起创造和谐友善的邻里生活环境。裁判文书在加强说理的同时进入到第三层次,助力城市社会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裁判文书向行政机关传递将其中的依法行政、和谐友善的司法理念,助力行政主体、职能、安装方案、程序等老龄化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将居民的合理请求汇总提炼多元化加装电梯方案,并向辖区政府出具书面司法建议。

该案裁判文书经省高院审理维持后,我们xx地区老小区加装电梯的惠民城市建设项目进入快速通道,xxxx年全市出台了《xx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办法》,全市xx个小区xxx台加装电梯全面进入开工建设阶段,为实质性化解长期困扰老旧小区居民出行难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读《写给年轻干部的三十六条建议》有感

近期研阅学习了《写给年轻干部的三十六条建议》,感悟到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需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每一步台阶,才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穿衣扣准第一粒扣子是为了不让扣子一错到底,而注重好每一个细节,扣好每一粒扣子,衣服穿出来才能整齐、规矩、精神,才能有看头、有派头、有劲头。年轻干部想要增长才干、有所作为在我看来需要扣好三粒扣子。

一、扣好衣领子,以思想引领,摆正世界观。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年轻干部应当先筑牢思想根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此来确保自身的学习更有方向性、工作更有导向性。近期,“躺平”言论甚嚣尘上,其实质是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若是正值干事创业的年轻干部也选择“躺平”,必然会对整个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由于缺少了关键时期的打磨与积累,更是会对个人未来进步与发展的基础产生不可逆的破坏。究其原因,仍是思想动力不足、世界观不端正而导致的。年轻干部只有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改造主观世界,勇于直面问题,革除“躺平”思想,练就宽肩膀敢担硬担子,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才能在人生的关键阶段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找准信仰灯塔不迷失、明辨大是大非不糊涂。

二、扣好衣兜子,以宽广胸怀,塑造德与行。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年轻干部应当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好德心、砺好品行,为展现干部队伍形象,维系干群关系作出表率。屡禁不绝的贪污腐败行为,酒驾、赌博等非职务犯罪的违法违纪行为都是由道德品行的不端正而滋生,其行为的恶劣程度严重损害了我们干部队伍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更是对整个社会的风气有着不小的伤害,必须从根本上杜绝触碰此类红线、底线和高压线的行为,形成敬畏法律、恪守原则的行为准绳。我们年轻干部在修德立身的过程中,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既要有宽广的胸怀、长远的眼力、无畏的奔赴,也要有感恩的善心、自省的戒心、勤苦的恒心,做到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反复不懈的打磨自身修养、端正行为规范,方可塑成“内修于德,外律于行”的道德品行。

三、扣好袖口子,以行动践行,练就真本领。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必须起而行之、勇挑重担,要重视对自身工作业务能力的锤炼,沉下心来学习、空出心来思考、俯下身来做事,积极汲取前辈的经验与建议,主动学习榜样的心气与方法,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与心得才能够迎头赶上,用勤勉的求知精神打硬肩膀,用精湛的业务能力站稳脚跟。充分利用好8小时内外的时间,发扬“钻”和“挤”的精神,从书本中读、从文件中阅、从媒体中览,从实践中学,从而点滴积累各类知识的储备,时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要珍惜利用好组织培养锻炼的平台与机会,在交流学习中充实自己、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从而具备卓越的战斗力与超群的执行力,以过硬的本领展现作为、实现价值、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