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是必然要求

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是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

  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正是源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需要。

具体而言,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无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无论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还是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都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以改革破除高质量发展障碍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

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阶段也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同时,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还大量存在。

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 开放,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以改革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须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但还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也对收入分配带来深刻影响,需要有效应对和解决。

现在,我们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