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做法:建强“三支队伍” 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经验做法:建强“三支队伍”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近年来,县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建强村干部、驻村干部、党员“三支队伍”,激活乡村振兴“领跑力、引擎力、源动力”,为乡村振兴汇聚“硬核”力量。

一、建强村级干部队伍,锻造乡村振兴“强引擎”。

一是坚持多途径“选”。

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物色和选拔村“两委”干部,持续优化人员结构。

当前,全县 105 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大学毕业生和外出务工回引 48 人,退役军人 5人,致富能人 10 人。

二是坚持多维度“育”。

探索出台《关于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通过跟岗挂职、结对帮带、教育培训、关心关怀、择优培养“五个一批”措施,培养一大批政治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

印发《关于落实“五个一批”选派第二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跟岗挂职锻炼和交叉任职的通知》,选派25 名村(社区)干部赴东莞、进站所、跨村庄开展跟岗挂职锻炼和交叉任职。

持续抓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学历年龄“一升一降”工作,依托县属职业技术学校常态化举办学历提升班,并开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走村观摩等活动,全面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本 领。

三是坚持严要求“管”。

构建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管理体系,建立以季度为单位考核目标清单,通过季度监测、半年评估、年终考核等方式对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实时考核管理。

明确退出机制,对年度考核被定为不称职或连续两次年度考核被定为基本称职的,及时予以调整。

严格按照“一村一册”“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村级档案和村党组织书记档案,把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纳入县级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强化县委对村党组织书记人选储备、培养、选拔中的把关定向作用。

目前,全县105 个村党组织书记全部实现“一人一档”。

二、建强驻村帮扶队伍,打造乡村振兴“先锋队”。

一是优选优派。

按照县级统筹、因村派人、派强用好的原则,由县级摸清各村需求,统筹各级选派力量,因村派人、科学组队,选派驻村工作队 75 支,驻村第一书记 75 名,驻村干部 150 名,其中中直选派 1人、省直选派 7人、市直选派 15 人、县直选派 131 人、乡镇选派 71 人,确保每支工作队县级及以上选派干部达到 2人以上,乡镇选派干部较上一轮减少 41 人,进一步优化工作队结构,切实为基层减负。

二是强化监管。

印发《县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办法(暂行)》《县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重点工作职责十条》,明确驻村人员“一宣六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