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影响、基础、举措

党课讲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影响、基础、举措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和深刻影响(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  2023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此期间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也就是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

2023 年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我们怎么理解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从经济学视角看,新质生产力代表对传统生产力的跃迁和能级的提升,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鲜明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

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着力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和质变。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  第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强国建设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第一步是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是到 21 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两步都要求高质量发展,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质生产力呈现出颠覆性创新技术驱动、发展质量较高等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拥有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这些产业,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 力持续增强。

那么,哪些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哪些属于未来产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我们要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

另外,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对“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出具体部署,并指出要“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第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无论过去还是未来,哪个国家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拥有颠覆性技术,拥有世界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哪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就有可能位居世界前列。

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把握好这个巨大机遇,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打造新优势。

  比如,中国的无人机技术在多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我曾到一个国内的无人机试飞基地参观,发现厂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打造不同形状不同大小、可用于不同场合不同用途的无人机。

我在那里就见到一种可以实现超音速飞行的无人机,它拍的照片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