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从维护国家安全高度保障粮食安全

党课讲稿:从维护国家安全高度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情国情粮情,确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为新发展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指明了方向。

  2021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6.83 亿吨,连续七年超过 6.5 亿吨,口粮储备长期保持在 70%以上;保持耕地面积 19.18 亿亩,粮食播种面积达 17.64 亿亩,建成高标准农田九亿亩左右。

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 6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 72%,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基本实现良种全覆盖和全程机械化,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十亿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夯实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

保障粮食安全不能放松  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也要居安思危,清醒认识到保障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当前,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

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加之长期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和国家间分配 不均,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粮食安全极端重要。

着眼中长期,保产能持续增长、保供给精准有效任务艰巨。

  从国内看,我国粮食增产受到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现有耕地生产压力较大,水资源分布不均;依靠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粮食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增速放缓,绿色农产品增效有待提升;以科技创新支撑粮食增产能力不足,尤其是高性能农业机械设备和油饲粮等高产品种育种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农民务农获得的经营性收入低于工资性收入,种粮获得的经济收益低于种植经济作物,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种粮务农积极性;财政支农政策有待完善、支持方式有待优化,农村信贷、保险支农力度尚难以满足涉农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跨区域流通和储备调控能力有待提升;政策性储备对粮食供给端的调控空间收窄。

  从国际看,随着居民膳食结构升级,我国对部分产需有刚性缺口的农产品进口依存度提高、进口来源地趋向集中、进口海运通道相对单一,进口成本增加;我国国际大粮商、跨国农业领军企业数量较少且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对国际市场粮价定价议价能力不足。

统筹协调四对重点关系  从概念范畴看,粮食的狭义概念是指包括小麦、稻谷、玉米等在内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粮食的广义概念包括粮、油、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和以这些农产品为原料制成的副食品,是大食物范畴。

保障粮食安全,既要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又要稳定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