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意识形态党课、心得体会材料合集33篇

合集目录

一、党政

1.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姚志华:

把握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着力点………………………1

2.黄相怀:

党代会报告的意识形态贡献研究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例……………7

3.邯郸市邯山区代召乡张茜:

关于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18

4.中共深圳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郑未怡: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

领导权的机制分析以责任、组织、制度为分析视角…………………………21

5.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姚东:

坚持以主席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31

6.王早霞: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宣传思想文

化工作会议精神………………………………………………………………35

7.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江平: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三个结合”…37

8.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岳爱武:

“六个必须坚持”:

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意识形态工作新篇章的根本遵循………………………49

9.中共宿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东:

切实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宿迁使命…………………………54

10.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蔡静峰:

认真学习贯彻主席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59

11.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智平:

我国意识形态风险理论研究路向探析……………………………………64

★VX:

liaoda199—5—12.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伶俐:

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研究……………………………69

13.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谷少杰:

新时代不断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78

1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宣传部于海亮: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战略部署…………86

15.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赵腊辉:

压紧压实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责任…………………………………………93

16.周欣欣: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战略之维………95

17.龙矿集团运营协调中心梁凯:

增“强三意个识三形”态举工措作的凝聚力和引领力…………………101

18.中共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委党校张筱雨: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科学把握四大辩证关系…………………………104

二、高校

19.福建师范大学江腾飞: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研究…………………………111

20.扬州市职业大学朱倩:

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策略探析………………………117

21.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朱泽东: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及实现路径……………………124

22.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少云:

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价值挑战及路径……………………………129

23.北京交通大学王浩业: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探究………………………………………138

24.李汉超:

—6—★VX:

liaoda199找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着力点……………………………………………145

三、企业

25.邓俊青:

把好“三道关”抓实国企意识形态工作…………………………………147

26.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张冉:

创建“六位一体”意识形态工作品牌的探索与实践……………………151

27.中国社会科学院朱继东: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现状、问题、原因、对策………………155

28.兖煤蓝天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张帆:

关于对国有企业打造意识形态强大阵地的几点思考……………………168

29.北京北排水务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冬梅:

国有基层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实践探索……………………………………172

30.中共南陵县委党校林慧竹:

民营经济领域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隐患问题研究……………………176

31.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王惠蓉:

如何做好国有施工企业意识形态工作……………………………………180

32.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白幸福:

“四轮联动”做好企业意识形态工作……………………………………183

33.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卫华:

新时代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体系研究…………………………………186

★VX:

liaoda199—7—把握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着力点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姚志华

主席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意识形态领域的被动局面虽然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但仍存在不少挑战,有时斗争和较量还十分尖锐。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持续巩固发展其良好态势,必将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一、全面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根基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首要的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根本性工作就是坚持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占据统摄地位。

(一)健全工作体系。主席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这是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以党员干部带动基层群众,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自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健全学习教育、研究阐释、宣传普及等方面的制度机制,提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学习宣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集中优势力量进行重点攻关,着力推出更多有说服力、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发挥“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的聚合和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和创新学习内容形式,努力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适用的学习服务。

(二)推动宣传普及。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主席总书记强调,坚持以党内教育引导和带动全社会的学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用通俗化大众化多元化的方法载体引领理论宣传宣讲形

★VX:

liaoda199—1—式创新,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基本途径。要积极探索“理论+大众+文艺”的宣传普及方式,打造更符合大众品位、适应群众偏好的理论宣传形式,发挥“授课式”理论宣讲博古通今、系统全面、鞭辟入里的优势,把事实讲清楚、把道理说明白;发挥“讲述式”大众宣讲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小见大、以情感人的优势,以小题目承载大主题、以小故事抒发家国情;发挥“演艺式”文艺宣讲融理于事、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染力强的优势,用艺术的力量引发共鸣,推动多种形式的宣讲作品百花齐放、蓬勃发展。

(三)促进内化转化。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会自觉。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能仅仅满足于“学过了”,更要“学懂了”“会用了”,真正内化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追求,内化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挚情感。自觉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做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诚实践者,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在整体把握科学体系中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更深入学习领悟对本领域本单位工作的具体要求,做到融会贯通、深学笃行,在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扎实实践。

二、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组

织领导

主席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根本,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之所以能从根本上扭转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使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就在于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一)落实工作责任。意识形态工作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必须扎实抓好责任制落实,推进党委(党组)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主要领导带头抓、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统筹抓,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层层压实责任。压实党委的政治责

—2—★VX:

liaoda199任,牢固树立抓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旗帜鲜明站到意识形态第一线,带头把导向、管阵地、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切实做到负总责、亲自抓,不放手、不松手、不缩手,敢抓敢管、善抓善管。压实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增强政治纪律意识,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不能立场摇摆,不能态度暧昧,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在党和国家形象受到破坏、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攻击时,自觉挺身而出、亮明态度,主动坚决开展斗争。

(二)坚持立破并举。主席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做到立破并举,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立”就是高举起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持续深化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武装,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巩固壮大。“破”就是增强责任担当,发扬斗争精神,掌握防范应对之策,旗帜鲜明支持正确思想舆论,坚决反对和抑制各种错误思潮和歪理邪说,对攻击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言论,对挑战价值底线、践踏社会良知的失德行为,坚决批驳、抨击、惩戒,不爱惜羽毛,不当“开明绅士”。

(三)突出阵地管理。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加强新闻舆论阵地、文化传播阵地、社科理论阵地、高校思想阵地、网络新闻媒体阵地的管控,决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坚持把提高质量、丰富内容、把握导向摆在重要位置,始终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确保导向不改、阵地不丢。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安全预警监测体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加强对重点部位、重要节点、重大事项的监测,通过分析研判形势查找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及时掌握各种苗头性倾向,确保不发生重大意识形态事件。积极稳妥处理意识形态问题,正确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

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厚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学理

支撑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

★VX:

liaoda199—3—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更好地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

(一)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为我们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飞跃,并指导我国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才会不断前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有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才能不断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更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源头活水。

(二)善于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主席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必须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三)善于融通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主席总书记指出,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

—4—★VX:

liaoda199善于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自己的东西。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坚持洋为中用、批判吸纳、扬精弃糟的态度,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等进行认真鉴别,既不能不加分析一概排斥,也不能不加分析一概拿来甚至将其奉为圭臬,要做到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坚决摒弃;坚持以世界的眼光、开放的胸怀、虚心的态度,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学习全世界一切有用之成果,做到以我为主、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四、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营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良好环境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需要加强意识形态传播工作,通过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新思想、唱响主旋律,激发人民群众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引导大家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合成“一股力”、聚成“一条心”,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一)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当前,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互联网已经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必须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导向,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精心组织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等,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正面报道的思想性、新闻性、故事性,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凝聚亿万网民,形成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良好氛围。善于从百姓的视角观察问题,以大众乐于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用群众一听就懂的语言改进文风,多推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优秀作品,多推出广受群众喜爱、刷屏热传的新媒体产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

(二)守正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伴随着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出现,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快融合步伐,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形成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努力催生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

★VX:

liaoda199—5—的新型主流媒体。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坚持内容为王和渠道制胜相结合,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于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提升内容品质、创新产品形态、改善受众体验。

(三)持之以恒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必须加强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规律,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把“我们想讲的”与“国外受众想听的”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实现在海外传得开、能落地、影响大,在国际舆论场上激起共鸣、赢得人心。整合优化各类外宣平台和渠道,做大做强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人民网外语频道、环球时报英文版等媒体,发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集群优势和联动效应,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不断提高塑造国家形象、影响国际舆论场、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主动设置议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

—6—★VX:

liaoda199党代会报告的意识形态贡献研究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例

黄相怀

全国党代会报告文本,包括目前全党全国正在深刻学习领会、深入研究阐释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功能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功能、政策功能以及对外传播功能等。而在其政治功能之中,宣示立场观点,澄清模糊认识,引领社会舆论,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的意识形态功能,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全国党代会报告从来都是重要的意识形态研究文本对象。主席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①又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意识形态工作中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以及因之而来的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所以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进行意识形态功能分析,具有了特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高度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建设成就,为新时代新征程做

好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坚定方向指引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所呈现的对于党的十八大之前一段时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不利形势(诸如一系列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都亟待解决)的分析中,对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的描述是重要的一项内容,其中涉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包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尤其是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从而“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①对于这段表述进行深入理解,需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之前一段时间的具体实际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成就。就前一个方面而言,这段话可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也是切中要害的。在党的十八大之前一段时间,主要泛滥于文化娱乐领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以及主要为害于思想舆论领域的“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相关典型性言论不时冒头,典型性事件不时出现。尤其是,因当时互联网治理与引导尚未规范和强化,这些言论和事件以互联网为主要场域进行传播,导致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的现象。就后一个方面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治理与引导,重点指向的就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言论,重点规范的行业与部门包括影视、网络、媒体以及学校等。

★VX:

liaoda199—7—对于党的十八大之前一段时间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与情况,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涉及的还有一些。比如,党内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等等。具体看,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生动摇”,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严重”,“一些贪腐问题触目惊心”②,一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不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严重存在”③,等等。这些“间接表述”,有其独立的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意思表达与揭示,也与前引“直接表述”构成了一种“互文”关系。就独立表达意思而言,像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生动摇”这样的情况,就属于典型的十分严重、十分恶劣的意识形态问题。这其实主要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不相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自信、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敬信等问题。就构成“互文”关系而言,正所谓“政者,正也”,党风政风连着社风民风;政治成员(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与社会成员中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间,政治场域中的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生动摇”“政治制度自信不足”与社会场域中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之间,是存在较强的逻辑关联的。这其实就已经构成了当时意识形态治理的一大难题。

正因为这个领域治理之难,因而对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成就的总结,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进行的表述也是比较到位的。比如,“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从而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④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⑤这个重大判断,自202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就开始使用了。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表述的写作笔法。这段表述以“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为开头,以“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样的判断性描述结尾,将宣传工作、理论工作、文化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等囊括于中间,强化了对思想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效能的总体性呈现、权威性判断和政治性把握。

将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前一段时间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问题,与

—8—★VX:

liaoda199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进行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作为一个整体性事件看待,并将这个整体性事件放置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和人民事业特别是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总体进程中考量,可以明确的是,新时代以来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原则要求的系统性强化与强调,包括对于一些事件的高调处理处置,从松散到谨严,从隐匿到明显,其中所包含和取得的态度、力度、效度,都是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罕有的。正因如此,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思路与举措,在取得巨大成就、赢得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支持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上包括境外的一些担心担忧乃至无端揣测。带着“对这些担心担忧乃至无端揣测该如何回应”这样一个重大疑惑阅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所获得的解答无疑是明确而坚定的:我们走在正确的大道上。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必须巩固而不能放松,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也正因如此,着眼于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依然鲜明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①

二、明确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要求与内在机制,为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立科学指南

旗帜鲜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意识形态工作所强调并力行的带有根本性的一条原则。回顾起来,提出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的制度”这一表述,始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明的,党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主要是“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以此推动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工作,“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敢抓敢管、敢于斗争”,“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②

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所在。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中,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专设了一章,这在全国党代会报告中是仅见的。这又传递了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信号、意图发挥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功能呢?

在新时代语境中,以党的二十大为新起点,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所指的“马克思主义”,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中可以获

★VX:

liaoda199—9—得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这个马克思主义既是泛指的一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更是确指的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之所以得出这个判断,是因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有这样的表述:“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③而在党的二十大之前,这段话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④,从语义上说,重心是在论证马克思主义本身“行”,并且这里被论证的“马克思主义”通常指向泛指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经过修改后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作出的表述,其语义重心就转移到了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论证上来,其指向也就从泛指转为了确指。与之相伴的,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为依据解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就是要进一步深入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坚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在某种意义上就反对或者避免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容易出现的,认为“传统的才是正统的”或者“‘左’的才是红的”的错误倾向。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动全党全社会全面贯彻落实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这个马克思主义是坚持“两个结合”、借由“两个结合”而不断丰

富发展壮大的马克思主义

从意识形态分析角度看,“两个结合”凝结着诸多的经验教训,并且,从党的历史脉络看,教训更显深刻一些。“第一个结合”,本身就是反教条主义的产物。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政治报告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作了深刻阐述。在这个报告中,毛泽东深刻指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因此“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从而“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

—10—★VX:

liaoda199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②众所周知,教条主义看似“革命”和“正统”,实际上不仅有害于革命事业,也使得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吸引力下降、社会号召力受损。教条主义是意识形态僵化的内在机制,或者说教条主义是使意识形态僵化的原因所在,这已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果然,正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在阐述第一个结合时,特别指明: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应该说,这个道理,我们党自革命年代起就反复向党内外强调和宣示了。但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再次郑重强调这个道理,自有其特定的意识形态功能。这实际上表达和重申了我们党一以贯之、旗帜鲜明反对教条主义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这对那种试图从“左”的角度理解和解读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心态与言论,是一种提醒和劝诫。

在“第二个结合”上,自20世纪以来更是负载着不少意识形态的纷争话题。如果考虑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在思想理论、社会舆论上所产生的种种纠葛关系,再来思考“第二个结合”,就会发现,提出“第二个结合”本身,就体现了某种直面意识形态尖锐问题的理论创新勇气。以此为背景再来品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中的相关表述:“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③进而审视在新时代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的意识形态功能,可以体悟到,这是在为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提供文化根基和血脉上更加充分的合法性,以及为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扩大自己的魅力和吸引力的战略空间。这种合法性的深耕厚植、战略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对于巩固壮大“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拮抗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具有根本性的战略意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融通”,其实就是既反对文化虚无又反对文化复古,向理论自信注入文化自信,用文化的深度滋养理论的厚度,其意识形态功效大可研究发掘。

(三)这个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自我驱动,在实践基

★VX:

liaoda199—11—础上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以“六个必须坚持”的表述,梳理了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这“六个必须坚持”所承载的理论功能或者意识形态功能看,呈现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或许更为重要的是,这“六个必须坚持”为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发展,提供了原则遵循,而这样的原则遵循当然具有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比如,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强调“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强调“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实际上就反对了理论上的“精英主义”。众所周知,持精英主义立场的理论可能也声称自己“为了人民”,但这样的理论绝不会以“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为追求。再比如,强调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强调“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强调“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这种“自我做主”的气概,对于一切习惯于戴上精神枷锁、怠于增强精神独立性的言行,对于一切不希图创造中国思想、不努力坚守中国立场的言行,都是一种有力的鞭笞。恰如主席总书记曾强调的:“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①总体上看,“六个必须坚持”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推进提供的强大驱动力量,使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造,具备了强大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这种思想理论上的自觉自信自强自立,从全世界范围看,是极为少见因而也是极为可贵的。

因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章的单独设置及其相关表述,丰富了人们对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传递了人们对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的应有的新的科学态度。这种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上的知识增量,代表和体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的重要意识形态功能。

—12—★VX:

liaoda199三、集中展现新时代思想理论建设的原创性标志性成果,为进一步牢牢掌

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奠定坚实基础

如果仅看到新时代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亮剑”行为,仅看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态度更加坚决,以为这就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全部,将会造成很大的误解,遮蔽许多重要的内容。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不难感悟到,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处理和治理意识形态领域问题上已经深刻认识到,比“破”更具根本性的是“立”,比“揭批”更有说服力的是“建构”。因而,看到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进取之势”,不仅要看到“亮剑”和表态,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一系列具有实质性意识形态意义的思想理论建设举措及其成果,开启了扭转在一些重大思想理论主题上一度被动、进而更加主动态势的新进程,从而在更高层面和更大范围推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捍卫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以这样的视角深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不难发现,除了“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直接相关的内容外,一些标志性的、具有意识形态实质意义的理论成果,包括中国式现代化、全过

程人民民主以及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都在其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阐述。这些理论成果都极大增强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意识形态主动,从意识形态角度切入理解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可以获得相当丰富的思考和认知。比如,在论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强调“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在相当程度上映衬、揭露了西方式现代化的偏颇和局限,特别是在政治伦理和发展伦理上的缺陷。而进一步阐明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等,在相当程度上使我们跳脱了美西方国家长期以来有意制造的“民主对抗威权”话语范式带给我国的话语被动、政治被动局面。进一步阐明全人类共同价值,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

★VX:

liaoda199—13—文明优越”,在相当程度上消解了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虚幻魅力及其作为

话语陷阱的一面。

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在锻造这些重大的标志性理论成果的时候,为更好发挥其意识形态作用,我们党还特别注重强化了其作为“刃”的一面而非仅作为“盾”的一面。比如,“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概念在改革开放之初被提出时,着重强调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含义。正如邓小平指出的:“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①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首先当然要理解为属于中国、辩护中国的理论,延伸性地也可以解读为分析评判各国现代化成败得失的理论。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也都具有这样的理论潜能。因而,注重“以内为主、内外兼顾”发挥好这些成果的意识形态功能,应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的重点所在。

也正因为有了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及其指导下的现实成就,20XX年11月14日,主席总书记会见美国总统拜登时能够理直气壮地指出:“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美国有美国式民主,中国有中国式民主,都符合各自的国情。”“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基于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体现人民意愿,我们同样感到自豪。”“任何国家的民主制度都不可能至善至美,都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对双方存在的具体分歧,可以进行探讨,前提是平等交流。”“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②主席总书记的这番话,展示了我国在西方针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制造的核心意识形态话题上的自信与主动。而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和“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则是这番话的底气所在、道义所在、威力所在。

亦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所总结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主要表现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主要效应是“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①

四、对一些有可能被过度解读和渲染的论断进行优化调整,为扩大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回旋空间创造了新的条件

—14—★VX:

liaoda199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对一些重大判断进行优化调整,是党代会报告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党的二十大报告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中,一些论断的调整因为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效能和意蕴而值得进行深入关注和思考。

(一)关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表述的调整

“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表述,始于党的十六大报告文本,当时的表述是:“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党的十六大报告一直到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表述作为一个重大判断,都是沿袭使用的。十九大报告文本的表述是:“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②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中,“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表述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相关内容是关于形势的分析,其表述是:一方面强调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另一方面强调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因而带来的情形是:一方面,“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另一方面,“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注意其中使用到的两个“随时”的表述)。从而,“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二)关于中国的现代化的意义表述的调整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文本中,关于中国的现代化意义的表述是比较饱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③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中,相关的表述则进行了一些调整和优化:“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

★VX:

liaoda199—15—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关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表述的调整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相关表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⑤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十年)“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可以看出,从“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到“两个‘随时’”,从“强大生机活力”到“新的蓬勃生机”,从“全新选择”到“新的选择”,从“迎来了”到“信心百倍推进”,这些关键表述上的变化和调整,都是应当引起特别注意的。是否可以认为,这样的关键性的优化与调整,体现了一种实事求是的意识形态智慧,即“更低调更内敛、更刚毅更奋发”的“少说大话、多整狠活”的意识形态智慧。这样,在不放弃自己的信念、道路和原则,不牺牲主流意识形态对内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招致一些不必要的意识形态领域的麻烦(比如类似“厉害了我的国”之类的言论引发的国外不利评价)。能够为这种判断提供进一步确证的是一些关键词的翻译,比如“中国式现代化”的英文翻译是“aChinesepathtomodernization”,“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英文翻译是“anewformofhumanadvancement”。这些都在不显山不露水地传递着一种“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的态度,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强调的:“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的意识形态智慧,是一种避免“树大招风”效应的智慧,是一种“藏锋守拙”的智慧,有利于扩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意识形态回旋空间。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个典型的意识形态智慧。

其实,从意识形态功能角度对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的分析,还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展现。比如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在总结新时代以来成就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中特别指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在阐述国家安全时,指明“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仅意识形态安全维度,也可以分析出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从管理思维到治理思维、从舆论之战到认知之战的转变等等诸

—16—★VX:

liaoda199多思路优化与作为提升。再比如围绕“党的全面领导”“自我革命”“人类文明新形态”“两个确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等,也都聚集着相当多的意识形态深厚内涵,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

总之,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新时代进行意识形态研究,推进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要树立大意识形态观,树立大思政观,树立大文化观,树立大安全观,讲政治、讲科学、讲时效,从党和人民事业方方面面中寻找意识形态工作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其立心立魂的作用,也才能把类如党的二十大报告这样的全国党代会报告的精神领会好贯彻好。

★VX:

liaoda199—17—关于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

邯郸市邯山区代召乡张茜

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村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许多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筑牢基层安全防线,就要及时发现农村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根源,并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一、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宗教和迷信活动侵蚀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一方面,一些农村地区信教人数增多、宗教活动活跃,给一些非法宗教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打着合法宗教的旗号,散播蛊惑人心的言论,呈现出争夺阵地、争夺群众之势,对农民的精神世界造成侵蚀。另一方面,很多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地区蔓延滋长,农民中信奉鬼神的人越来越多,直接导致了个别农村群众精神思想方面的歪曲:一些人生病不去医院,去拜神;一些人家中有灾难,就找“大师”看等等。非法宗教和迷信思想的蛊惑,严重干扰了广大农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农民群众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较多

一是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在不少农村地区,农民办婚事相互攀比、铺张浪费之风日盛。比如:结婚彩礼过高、名目繁多。高额的彩礼使很多家庭不堪重负,甚至导致个别人铤而走险、非法谋财,危害社会安定。有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沿袭下来的丧葬习俗,披麻戴孝、撒纸钱、摆酒席,冥器陪葬盛行,办一次丧事要花费上万元甚至几万元,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二是赌博现象盛行。打牌赌博成了部分农民群众的主要娱乐活动。一些地方地下赌博活动猖獗,甚至存在高利贷现象,造成生产荒芜、债台高筑、家庭破裂,陷入“越赌越穷,越穷越赌”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三是人情随礼名目繁多。不少农村地区人情应酬范围越来越广,数额越来越大,除了传统的婚丧嫁娶,亲友盖房、乔迁、生小孩、孩子升学、老人祝寿、结干亲、参军、开业等,都必须送钱、送物,而且讲究排场、摆阔气,人情被严重异化;四是庸俗落后的“酒文化”普遍存在。在农村地区过度劝酒现象仍广泛存在。过度劝酒轻则使人身体不适,重则致病致死,另外酒后闹事现象也屡屡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同时,过度劝酒造成巨大的浪费,败坏了社会风气。

—18—★VX:

liaoda199(三)农民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不熟悉不理解

个别农民群众由于文化素质较低、思想境界不高,不善于用先进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对党和政府宣传的方针政策和理论知识不学习、不领会,理论素养不高。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个别村民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有抵抗心理。比如: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需要对“散乱污”企业进行集中清理整治,但由于个别村民对这项政策不了解,只是看到了自己的利益受损,就认为党委和政府不体贴群众,不关心民生;在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过程中,一些农民群众意识不到严重性,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违法,在拆除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抵抗心理。这些都是理论文化素养较低、对党的方针政策不熟悉、不理解的表现。

二、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

一是对农村意识形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思想上存在“经济建设是看得见的硬任务,意识形态是看不见的软任务”的片面认识,在精力、财力上的投入不足,工作抓得不够紧;二是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标准低、条件差,与群众精神需求不相适应;三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整体偏老龄化,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农村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作用不明显。

(二)对宗教的监管不彻底

传统宗教和封建迷信思想历史久远、根深蒂固,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和肃清。一些基层干部对宗教工作不会管不敢管不愿管,看不到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认为念经、烧香、拜佛,没什么危害,对非法行为的依法打击力度不够,让一些封建迷信思想甚至邪教组织有机可乘。

(三)群众文化素质偏低,糟粕文化趁虚而入

一是信息网络迅速发展,一些误导民心的错误言论频现,弱化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感召力、信服力,导致农村网民群众的信仰危机;二是宗教与迷信相互掺杂,用蛊惑人心的传播方式,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控制农民思想,大范围抢占意识形态阵地。农村群众很容易受宗教和迷信观念的支配,把自己的困难病痛归于命运不好、风水不好等等;三是由于个别村民缺乏脱贫致富的专业技能,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赌博、喝酒等陋习存在。

(四)宣传活动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农村宣传活动的方法、形式、渠道相对单一,特别是在党的方针政策和理

★VX:

liaoda199—19—论知识的宣传上,农村地区大多数采取条幅、广播等传统的宣传方式,所传达的信息有限、生硬刻板,宣传、教育、引导作用发挥不明显,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三、解决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

定期召开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研判会,正确把握工作形势和发展动向,及时预防和处理影响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的问题。建立有效的资金收支机制,设立专项经费,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硬件建设。

(二)强化宗教管理,引导宗教健康发展

一方面,抓好宗教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宗教工作者的政策水平和依法管理水平。特别要加强传道人士的管理,通过登记造册、学习培训、考核上岗等措施,引导他们发挥好特殊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宗教团体、宗教场所、宗教活动和宗教人员的监督管理,大力治理假僧假道和封建迷信活动,坚决打击一切邪教势力,确保所有涉及宗教的人和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三)加大教育培训,全面提高群众整体素质

一方面,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农村群众整体文化水平,提升村民辨别能力,主动学习先进,摒弃糟粕;另一方面,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群众产业致富,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夯实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经济基础。

(四)丰富活动载体,进一步灵活宣传方式

要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诗歌、快板、讲故事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传递党的声音,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同时,要发挥榜样的力量,大力宣传身边好的典型,破除陈规陋习,营造积极向上的时代新风,凝聚社会正能量。

—20—★VX:

liaoda199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机制分析以责任、组织、制度为分析视角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郑未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1]26,意识形态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新时代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之所以能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其前提就在于党以前所未有的主动姿态在“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上作出的“方向性、战略性”部署,巩固与加强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从责任、组织与制度的视角对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进行分析,更有助于从整体上探讨新时代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逻辑、维度及完善路径,以期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有所裨益。

一、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逻辑必然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既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新时代以来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选择。

(一)理论逻辑的必然性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回顾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论展开,相关研究肇始于马克思对意识形态在阶级利益的功能视角上的突破,每一时代的统治阶级“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2]551,从功能上来说,统治阶级“生产”思想、观念、意识等“精神产品”来实现其对社会与国家发展的导向与统领功能。沿着意识形态的功能线索,列宁明确提出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并创造性地指出了“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政党作为意识形态工作主体的线索已然清晰呈现出来。意识形态从来不是抽象的,总是与阶级、政党相结合,葛兰西在此基础上结合列宁对政治领导权的关注挖掘意识形态与政党、政党权力的关系,打通了意识形态与组织、权力的内在关系,不仅认为意识形态是与经济一样真实、具象、可操作性的现实实践,而且能在所有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意识形态领导权由此正式进入学术视野。其后,阿尔都塞、普兰查斯、瑟伯恩、拉克劳、詹姆逊等人沿着

★VX:

liaoda199—21—这一路向,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主体、目的、条件等要素从意识形态服务于政党、国家权力的“建构”逻辑中提取并加以系统性描述,指出政党的意识形态之于政党执政乃至国家统治各个层面的辐射与穿透。

总的来说,尽管当代社会的政党政治有衰落的迹象,但政党与意识形态依然密不可分,政党意识形态决定了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属性,政党将意识形态作为自己的理论旗帜、思想武器和信仰支柱,意识形态视政党为实践中介与物质武器。政党的产生、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政党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而政党要成为执政党,就必须掌握国家政权,政党的意识形态是其领导国家、整合社会的必要因素。中国共产党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而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鲜明的政党信仰、政党纲领与政党宗旨,先天就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属性;在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性质和奋斗目标,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向,“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2]320,中国共产党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所最终指向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主体力量,在其执政过程中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弃其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与意识形态领导权,一旦党的意识形态发生了转向,或是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不仅党会不复存在,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事业也会随之消散,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所为之奋斗的事业轮廓是由党的意识形态建构出来的。因而,党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发起者、组织者、主导者和执行者,党必须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行使意识形态领导权,使广大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接受”党的意识形态,从而在党的意识形态质的规定下,领导与团结人民继续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实践逻辑的必然性

政党作为阶级的领导者,具有塑造思想、引领大众、耦合社会的职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对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扎实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与西方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并不局限于阶级视野与政党内部,而是始终着力于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纳入意识形态工作的范围之内,党的组织不仅具有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职责,更有着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在这个意义上,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尤为重要。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角度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决定了中国的新文化也不能离开无产阶级文化思想

—22—★VX:

liaoda199的领导;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就意识到“向各界人民正确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在目前的各项主张”即用自己的意识形态统领全国人民思想的必要性,因此,开始“有系统地建立并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和统一党对思想工作的领导”[3]75,“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4]194这更是从维护执政地位的新高度指明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主题转变为“改革与建设”,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党作为“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必须适应改革和建设的需要,既改善和加强自身的建设,也改善和加强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当然也包括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因此,基本上每一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都强调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宣传思想工作乃至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200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领导都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要保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动权”[5]527;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又从“党的执政能力、执政地位、执政使命”的高度出发,指出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乎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清晰认识到党的领导是党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原因,党管意识形态是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主席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鉴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及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旁落”的危险性,只有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才能保证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得以系统、协调、全面地开展,并要求各方面主体在党的领导下,统一步调、统一行动共同参与意识形态工作,守好意识形态阵地。

二、责任、组织、制度: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三重维度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一个反复循环的动态结构,其中,责任、组织、制度是重要变量,责任是实现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逻辑起点,组织则是领导的关键中介与环节,而制度则是领导的具体保障与规范手段。长期以来,意识形态工作在形式上嵌入了各级党组织与党员干部的工作,但党组织的功能作用与责任意识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落实,导致意识形态领域中出现了党的领导弱化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为确保意识形态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党的

★VX:

liaoda199—23—手中,党着力从责任、组织与制度三重维度建立和完善了党的领导机制,使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总的来说,明晰的责任意识、完善的组织架构、严密的制度保障,是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要工具,一个能够让全体党员干部形成知责、守责、尽责取向的政党,才更容易实现党的领导、形成党的领导的规范,而遵守规范与惯习的意识形态工作,才更有可能形成一个有序发展的意识形态工作环境。

(一)在责任机制上,以责任前置落实党的领导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说到底是一个责任问题”[6]33,从党的历史来看,“责任”一直存在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视野中,党在1951年就已经确定了“各级党委必须把向党内外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当作头等重要的任务,并把这一任务和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7]302;1994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宣传思想战线队伍要担负起宣传思想工作责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更进一步指出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有“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责任”;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党委(党组)一把手要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其他领导成员也要明确任务,负起责任”[8]1047;2000年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9]97,长期以来,党要管党、党管意识形态的思想共识自然而然地导向了各级党的组织与党员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与责任担当,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履责尽责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实现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答案”,但是,通往责任、实现责任的方式始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方面,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导致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始终处于一个认知、推进阶段,还没有聚焦形成规范与制度;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更多地被狭隘地视为宣传思想部门的责任,“一些单位和党政干部政治敏感性、责任感不强,在重大意识形态问题上含含糊糊、遮遮掩掩”[10]35,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各级党组织与党员干部权责内容边界明确而清晰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聚焦“责任”这个关键点将责任前置,以责任为中轴,将责任置于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突出位置,强调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责任主体、责任关系与责任形式,并以此开展了特定的目标设定、制度设计与行动方

—24—★VX:

liaoda199式,从各方面推进各级党组织与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落实,从而激发意识形态工作的“动力源”。首先,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主体,“各级党委(党组)要对意识形态工作负总责”“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级党委宣传部、意识形态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把责任细化、实化、具体化”“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7]302。这就明确了各级党组织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责任主体,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各地区、各相关部门承担属地管理和主管主办责任;其次,优化了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目标,随着党中央对各级党组织职能的重新规范,意识形态工作成为了各级党组织的日常职责,超越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外在对立和抽象争论,党组织要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其他工作的深度融合,奠立了党在“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放松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再次,建立健全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并完善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相关制度,进行了以保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为目标的制度探索,既强调责任的分解与安排,也强调责任的考核与监督,以此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

(二)在组织机制上,以职能整合明确党的领导

结构逻辑是行动进行的前提与中介,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关系到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党员干部,因此,探寻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要回到党的组织结构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方面,党在纵向上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与基层党组织的不同职能,优化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层级分工,中央提出意识形态工作的总目标后,依托党管干部、下管一级的组织原则,一级一级层层部署落实,以基本全覆盖的党组织体系为依托,意识形态工作嵌入到严密的组织体系中,迅速组织集结所有力量。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加强与改进,使党的各级基层组织作为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构成了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毛细血管”,客观上在组织整合的同时进行了意识形态整合;另一方面,在横向上,正如主席总书记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意识形态工作绝不是宣传思想部门的一家之事,而是要形成党委(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并以组织严密的工作运行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的各方面、全流程“控制”在组织体系和制度范围内的“一盘棋”格局,在这一方面,党以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能整合与结构

★VX:

liaoda199—25—调整,实现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进一步明确化。

在顶层机制上,形成了以党中央权威为依托的高规格领导决策机构。根据相关会议与新闻,意识形态工作的相关领导决策机构主要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①、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②、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③、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④、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⑤等,其负责人一般都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兼任,虽然定位和运行各有特点,但都是以最高配置、最高规格的领导机构与领导干部承担其定位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高于常设机构的权威性。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宣传、舆论、思想、理论、教育乃至经济、社会各领域,“委员会”“领导小组”以党中央权威为依托,打破部门壁垒,以其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的能力在顶层机制层面回应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统一、集中领导”的诉求,形成了纵横协同的意识形态领导、决策与协调机制,以高规格的顶层领导机制保证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

在工作机制上,形成了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共同动手、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意识形态工作是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系统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其他工作密切交织。中共中央宣传部是党中央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主要职能有:指导全国理论研究、学习与宣传;进行社会舆论引导;规划、部署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配合中央组织部做好党员教育工作;舆情信息收集与指导;协调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11]220;与行政层级对应,省、市、县、乡四个行政层级都建立了地方层级的宣传部门,各级宣传部门在其权力范围内具体承担相应工作职责,受同级党委与上级宣传部门的指导;此外,宣传部门与诸多部门共同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从宣传部的职责与联合发文⑥来看,其突出的“统筹”“协调”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综合性与拓展性,意识形态工作已经成为了全党动手、全党参与的工作。正如主席总书记指出的,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当好“大管家”“参谋部”、各个部门在工作格局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形成“整体合力”[12]73。在宣传部门的统筹下,组织部门、教育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网信部门等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多方联动,形成了上下互通、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意识形态协作格局。总的来看,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与各条战线各个部门的联动机制结成了紧密的意识形态工作组织网络,尤其是确保了党的领导链条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相对连贯性,党的领导通过横向与纵向各层次的党的组织深入到各领域、

—26—★VX:

liaoda199各层级,从而保证党始终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处于领导地位。

(三)在制度机制上,以制度贯穿保障党的领导

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制度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加强、改进和保障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13]48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以愈加完善的制度安排与愈加明显的制度效能贯穿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全过程,巩固与保障“党管意识形态”的落实落细。

一方面,党以专项党内法规的形式规范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等相关法规的相继出台与修订,清晰明确地界定了意识形态工作是各级党委(党组)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以相关责任的履行、监督、考核、问责等规定要求全党上下特别是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党委(党组)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制度保障,是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从决策层向执行层落实的重要机制,是实现意识形态建设从“软指标”到“硬约束”转化的现实需要,在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另一方面,党以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制度与党内监督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有机融合贯穿意识形态工作的全过程。在事前,意识形态工作主体、工作内容、工作清单等具体制度规定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逻辑起点,党以看得见的工作安排使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成为全党上下的实践性遵循;在事中,如《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制度安排都对意识形态工作监督检查、巡视巡查、绩效考核进行了具体界定,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关键环节,以可预期的外部压力进而凝聚内部动力;在事后,意识形态工作情况被纳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考评考核体系,以形成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评价机制和用人导向为抓手,化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起全党上下贯彻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相关部署、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

三、新时代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完善空间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艰巨、长期、系统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过建立和健全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机制,从责任、组织与制度三个维度进一步将党的领导落实到意识形态工作中,明确了党组织与党员干部的意识形

★VX:

liaoda199—27—态工作主体责任,并以组织严密的工作运行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的各方面、全流程“控制”在组织体系和制度范围内,健全了各级党组织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机制。但是,以治国理政的高度来审视当前的制度机制,就会发现还存在着一定的完善空间。例如,在责任机制上,责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技术手段,还没有完全形成明确、正式的责任分工与内化于心的责任角色与责任意识;在组织机制上,组织的明确性与意识形态事实的模糊性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可清晰分解与识别的意识形态工作组织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在制度机制上,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还未实现完全融合,党发挥领导作用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基于此,组织liaoda199!日常

liaoda199,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机制:

(一)走向自觉性:凸显责任机制的柔性引导作用

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产生来看,责任是一种“涉他”的存在,党组织与党员干部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使命与位置决定了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关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已经初步确定了各级党组织与党员干部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地位与角色,进而使不同责任主体以“负责任”的行为展开互动,形成更为专业化与规范化的意识形态工作关系纽带和联结机制,最终稳定为意识形态工作权责结构;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构成来看,责任是一种“律己”的存在,责任可以区分为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既能外在于党内法规对责任主体的责任身份、责任内容作出的成文规定以及责任主体对于规定的执行落实、体现为清晰可见的责任行为,又能内化于不同责任主体的责任观念、责任意识与责任素质、责任能力,发挥自我约束与自我要求的作用。综合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产生与构成,可以得出,目前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主要体现为客观责任,即责任主体所认为的“要我履责”,但责任最终指向的是责任关系的完备与责任观念、责任意识的内化,即责任主体的“我要履责”。基于此,有必要继续以责任为中轴,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抓手,在一定时期内将重点放在完善主观责任的实现机制上。在责任主体落实责任之前,针对性的教育与培训能够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主体的责任素质与责任能力,让各级党组织与党员干部能够充分地履行自己的责任,预防在意识形态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与短板;在责任主体落实责任的过程中,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作为原则与惯习,引导各级党组织与党员干部不仅仅把“有责、负责、尽责”视作对上级党组织安排的遵从与回应,而是作为自身主体价值与自我实现的担当与使命;在责任主体落实责

—28—★VX:

liaoda199任之后,探索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改正等自我问责的形式,进一步激活

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与责任态度。

(二)提升确定性:明确多方协同的权责划分规则

在一定程度上,将意识形态工作分解为各层级、各地区、各部门的具体明确、可操作的工作清单与工作指标,既便于上级党组织与党员干部实现领导,也便于下级党组织与党员干部明确工作范围与方向。一般而言,意识形态工作是按照党组织的层次与部门之间的行政边界来划分职责的,但是,一方面由于意识形态工作涉及的层级、地区、部门较多,往往依赖于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运作,不同的工作主体可能会有交叉的职责与任务;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工作除了常规工作之外,也有一些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如集中性学习教育等,这些往往会通过设置专门性的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予以重点督导与推进,需要多部门协同特殊安排。可见,无论是常规化的意识形态工作还是一段时间内重点推进的意识形态工作,都体现出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就具有多方共管的模糊性,特别是网络空间为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复杂性,使得属地管理、分级运作等组织原则不能完全适用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体系。由此,需要继续厘清意识形态工作所涉及到的工作事务与工作责任,进行立体化的细分;再在立体化细分的工作区间中配置相应的工作主体,进一步廓清不同主体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边界,通过有序的组织协调与充分的资源保障,破除各自为政的工作局面,通过较强的政治势能建立起分工合作、各负其责、关系协调、渠道畅通的工作组织体系,使党的宣传思想战线的各个部门之间、党的宣传思想战线与党政其他部门之间、党的宣传思想战线与社会其他组织和团体之间,形成相互配合、密切协作的工作网络与强大合力。

(三)优化规范性,增加制度机制的协调耦合度

制度机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的实现程度,刚性的制度能够在其完善与健全的过程中获得认同与稳定性。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依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的设计与完善。一是要完善意识形态领域的相关制度,如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为党的领导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要促进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社会工作、党的建设工作、选拔任用工作在制度上的融合,真正做到意识形态工作与治国理政其他工作的共同部署、落实、检查与考核;三是要加强意识形态干部队伍

★VX:

liaoda199—29—建设,制度归根结底是由人来实践的,需要提升党员干部运用制度、执行制度、落实制度的定力与能力;四是要建立与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的检查考核与追责问责制度,清晰的检查考核与追责问责情形、方式与尺度有助于在意识形态领域真正树立起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规矩,可以探索以“可为、应为、勿为”的意识形态工作清单等形式对意识形态工作做出动态性、辅助性指导,有效推动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执行到位。

—30—★VX:

liaoda199坚持以主席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姚东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主席总书记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其中之一就是“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进一步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悟主席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坚定不移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一、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主席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新征程上,必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一是强化党性原则。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必须强化党性原则,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细化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及成员述职报告、履行 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同时,健全完善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真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推动责任制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是树牢阵地意识。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毫不放松地加强互联网、报刊图书、电影电视、广播电台以及学校、党校(行政学院)、其他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等各类阵地管理,全面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让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决不允许搞法外之地、舆论飞地。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主席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新征程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着力健全完善意识形

★VX:

liaoda199—31—态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夯实共同思想基础,拉紧共同精神纽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第一位的要求就是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把握好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按照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要求,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牢牢掌握“六个必须坚持”,在深学细悟中感悟真理伟力、在融会贯通中筑牢信仰之基、在知行合一中汲取奋进力量。要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主席文化思想,建立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抓好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理论学习教育、理论研究阐释、理论宣传宣讲等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做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切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三、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主席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新征程上,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形成良好网络生态。一是构建媒体融合传播格局。面对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坚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把握“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的发展策略,打通“报、网、端、微、屏”各种资源,将H5、AR、VR、MR、短视频等形式融入其中,进一步加快媒体深度融合步伐,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二是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构建完备的网络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网络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网络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网络法治保障体系。同时,以精细化、精准化、精确化为目标,构建科学的网络预警指标系统、评估研判体系、舆情引导机制、突发事件应对流程。三是持续加大对网络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紧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前沿,持续加大对网络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网络治理的技术支撑。

四、在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中实现价值引领

主席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

—32—★VX:

liaoda199心。”新征程上,要在站稳人民立场、表达人民心声、把握人民愿望中夯实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基础。一方面,解决好实际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才更具说服力和实效性。要按照主席总书记所强调的“,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要改变话风文风,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场景、不同文化背景的特点,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用群众的语言、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宣传科学理论、阐释方针政策、传播主流价值,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

五、始终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主席总书记指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新征程上,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的复杂性和斗争任务的艰巨性,对斗争精神、斗争本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敢于动真碰硬,依靠顽强斗争有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一方面要增强斗争意识。只有保持斗争意识,才能在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建设规律和态势基础上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取得新突破。面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复杂斗争和严峻较量,必须勇于斗争、敢于亮剑,绝不做“骑墙派”和“看风派”。要把握有理有利有节原则,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要引导广大群众明辨是非,客观、全面、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面貌和光明前景。另一方面要增强斗争本领。要加强理论修养,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从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着力提升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要提升斗争艺术,注重斗争策略,综合采取舆论、经济、技术、法治等手段,在斗争中争取团结、谋求合作、争取共赢。

六、重点抓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引领

主席总书记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

★VX:

liaoda199—33—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新征程上,要立足新时代青少年的使命担当,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少年群众基础的高度,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尤其要强化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是要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持续开展世情、国情、历史、文化等教育,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厚植家国情怀,坚定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同时,强化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为青少年群体解疑释惑,着力健全青少年舆情反映渠道,增强青少年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侵袭的能力,团结带动青少年与党同心、与党同行。三是结合青少年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心理特点和内在需求,注重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微信、快手、小红书、豆瓣和知乎等互动交流平台,通过网络视频、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等多种载体,努力提供满足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的产品,真正实现在与青少年“玩在一起、聚在一起”中服务、团结、凝聚青少年。

七、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主席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新征程上,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着力营造良好外部舆论环境。一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坚持民族特色与国际视野相统一,善于把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转化为理论和话语优势,提出一系列既包含全人类共同价值,又体现我国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的原创性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二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立足5000多年中华文明,在对外传播中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要把蕴含其中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坚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三是在传播方式上掌握国际传播规律。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坚持叙事方式多元化,在通约性和共通性中实现与传播对象的共情、共鸣、共振。

—34—★VX:

liaoda199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

王早霞

(2024年1月11日)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强化政治担当,发扬斗争精神,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坚决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确保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用党的历史经验启迪智慧、传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的必然要求,是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必然要求,是筑牢共同思想基础、凝聚磅礴奋进力量的必然要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忽视思想的力量、忽视意识形态的作用。

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席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是意识形态工作本质属性。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思想舆论阵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管理制度、问责办法,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研判、风险防控协同、风险防控责任等机制,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

要牢牢守住意识形态各类阵地。坚持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强化对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阵地管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持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研究阐释,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在互联网这块意识形态新疆域上,我们既面临坚守阵地的职责,又负有开疆拓土的重任,必须把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作为重中之重,切实过好互联网这一关,

★VX:

liaoda199—35—积极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出“最大正能量”。

要切实提高意识形态工作本领。我们党之所以能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其中包括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复杂严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提升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领导能力、研判能力和应对能力。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对可能影响政治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要增强政治鉴别力,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精准施策。

—36—★VX:

liaoda199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三个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江平

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兴衰,事关各族人民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应“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搞好意识形态工作和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供了根本遵循。这十年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实践中的新形势、新情况呼唤着意识形态理论的守正创新。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确立为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也为新时代我国实现新目标、夺取新胜利提供了坚实思想保障和强大精神动力。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涉及领域广泛、变革深刻、斗争复杂,任务艰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各种思潮激荡碰撞、价值观念复杂多样,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任务依然艰巨。

一、坚持“主”与“次”相结合,推进“主导”向“主流”持续转化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坚持主导意识形态与非主导意识形态的有机协调。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历史唯物主义高度重视上层建筑的作用,尤其是意识形态中主导区分,以及主导与非主导之间的相互关联。在一个社会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意识形态有且只能是一个,因为只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才能担负起主导意识形态的职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主导意识形态当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是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稳定和巩固无产阶级统治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本质映现和思想支柱。意识形态领域有强调统治阶级自觉建构并在社会价值观念中居于统治地位的主导意识形态,也有反映社会生活个体性主张的非主导意识形态。显而易见,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一个“主”与“次”的协调处理问题,也即是政治层面和生活层面如何就意识形态进行对话沟通问题。

主导意识形态是任何一个阶级社会中的规律性存在。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

★VX:

liaoda199—37—系统存有一项主导的内容,这是事实,也是规律。主导意识形态是处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直接或第一体现,与国家的根本制度一体共生,具有显著的政权属性。主导意识形态反映和表达的是执政党、国家的意志信仰和价值立场。马克思认为,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支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之配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然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主导功能,坚定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括思想文化在内的上层建筑的主导地位,不仅为我国宪法所规定,而且为党和政府所一再倡导与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主导,是任何一个安定有序发展的国家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古往今来莫不如此。在一百多年来的伟大奋斗进程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国正信心百倍地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得以确立,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实践证明,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搞所谓的“指导思想多元化”是根本行不通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与这些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紧密相关的。当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并不代表它可以搞“一言堂”,更不能据此武断认为其他意识形态不存在甚至否认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多样形态的存在。实践中,反而要做到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有机统一。共产党人从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敢于公开自己的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彰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有了主导,人民就有了立脚点、出发点,才能去谈包容别的什么非主导意识形态。否则,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位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会失去灵魂,最终会被瓦解从而走向解体,所谓包容多样和尊重差异更无从谈起。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明确的主导意识形态,其意识形态领域就会混乱,就会迷失方向,整个社会也就难以维系和发展。对于个体而言,一个生活在没有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中的人,很容易随意选择或接受某个理论、某种思想、某种理想信念,继而导致随意放弃他不同意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个体往往会迷失在这种杂乱无序的社会意识中。因此,确立和捍卫主导意识形态,进行主导意识形态教育,理应是每个国家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非主导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的客观现象。在阶级社会里面,意识形态样态都无法做到纯而又纯,只存在一种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影响和决定相应的意识形态。在阶级尚未消灭之前,不同

—38—★VX:

liaoda199阶级对应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的文化传统,造就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形成与统治阶级对应的主导意识形态。显然,阶级构成的复杂多样,也必然导致其意识形态形式不可能是唯一的。而是既存在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主导意识形态,也有其他居于非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样态。比如,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既有以个人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保守主义为主要标志的主导意识形态,也有消费主义、女权主义、社区主义、后现代主义等非主导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也是由多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意识形态系统。除了处于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外,事实上存在着不少具有不同程度影响力的处于非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在这些非主导意识形态中,其中有些与主导意识形态具有某种相通性,有些则与主导意识形态相冲突甚至相背离,即反社会主义的。庞大复杂的非主导意识形态,借助相应方式和渠道在社会中传播、留存,在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等维度产生着不同影响,不可避免会促使主导意识形态与非主导意识形态之间形成各种冲突矛盾。非理性主义、新自由主义、西方消费主义以及我国社会中长期残存的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等,都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阻力,影响和冲击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根本上讲,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决定和影响人们思想意识观念的多样化存在。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得两种社会制度下的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流互鉴不可阻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相互渗透明显。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这种互渗性。非主导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存在现象由此加剧。这既是意识形态发展规律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客观现实。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必须尊重这种多样性,减少或者避免非主导意识形态多样性可能引发的消极影响。这样才能避免扩大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其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并发挥价值引导作用。

在“主”与“次”的辩证结合中为建设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思想保证。非主导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的大众文化的生产结果,以其鲜明的价值取向和广泛的渗透能力,形塑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思维方式。坚持维护主导与倡导包容多样是有益且是科学的。但是包容多样、尊重差异,绝不是放弃必要的思想斗争,更不是放任错误思潮泛滥。否则,必然冲击、消解主导意识形态。所以,如何在关注非主导意识形态动向中推进主导意识形态建设,批判地吸收非主导意识形态的合理成分,避免大众文化泛意

★VX:

liaoda199—39—识形态化,就成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从事物发展的本质层面来看,主导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两者具有一致性。在实践中,两者又有较大的区别。从建设主体看,国家、社会基本制度是主导意识形态的建设主体,民众总体思想则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体现。从价值内涵看,主导是在一个社会中的意识形态系统起着引导的导向价值,主流则是在数量上和方向上对价值取向的标示。从过程来看,主导指向应然,主流则指向实然,是当下意识形态的总体状况。由此看来,两者有区别,但存在内在关联性。从长期而言,主导意识形态必然会向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两者呈现融合走向,这是由历史规律所决定的。作为一种观念性的主导意识形态,其最大的作用积淀于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中。同时,又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国家制定策略的思想资源,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必须保持主导意识形态转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常态化、制度化。在这种持续转化中,还要正确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非主导意识形态两者关系。它们在逻辑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一方面,要贯彻主导性前提下的多样性,这是首要和关键所在。在坚持主导性的同时,也要重视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以此丰富、充实多样性;另一方面,要落实多样性条件下的主导性。选择、利用多样性的意识形态元素时,一定要坚持主导性,以免出现以多样性遮蔽主导性甚至代替主导性的错误偏向。任何只强调主导性或偏向多样性的行为都是有害的,必然会影响主导意识形态向主流意识形态的持续转化,由此导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弱化乃至抵消、消解。从总体上来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实践中是向前发展的,当然也有曲折。简言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即主导意识形态,而其他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意识形态则是支流,即非主导意识形态。我们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坚持“主”“次”结合,推进主导意识形态向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化,积极面对非主导意识形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主导与非主导意识形态的长效互动机制,以正面引导为主,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合力。

二、坚持“内”与“外”相结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发展大局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是人们认识和分析问题的首要切入点;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是人们认识和分析问题的重要着眼

—40—★VX:

liaoda199点。其中,内因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二者共同制约和影响事物发展特定阶段的安全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在解析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问题的诸多因素时,立足于矛盾视角,在重视事物内部矛盾的同时,也要兼顾其外部矛盾,贯彻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辩证思维方法。于此,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涉及国内问题,也涉及国外问题,必须坚持“内”“外”即国内与国际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在空间上的辩证统一逻辑。

从国内视角来看,意识形态工作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抽象离不开具体,“最一般的抽象总是产生在最丰富的具体发展的场合”[2]。思想只有扎根于本土、本民族,才能强基固本。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既有的文化传统、文化基因、文化积淀,是建构意识形态的思想资源。意识形态工作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理论和实践自觉、自信,激发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3]。也就是说,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融入中华文化精髓。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底蕴的见证,革命文化、社会先进文化则昭示新时代56个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共生的中国精神文化图景,这些文化厚沃着坚实的中国质地,是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它们不仅能够塑造出鲜灵活泼、匠心独具的国家形象,还拥有极强的感染力、号召力,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支撑。作为民族文化传统滋养下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结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质”的集中表现和核心旨趣。如此看来,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要找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契合点,将文化自身发展的客观延续性和文化主体的自觉选择性统一起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4],进而上升为新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民族精神意识,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感染力和渗透力。这有助于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注入鲜活素材,增强其融合力,发挥其主导力,凝聚共识、齐心协力迈向全面建设社

★VX:

liaoda199—41—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从国际视角来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要重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意识形态工作的众多视域中,“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5]。在国际话语权中要有话语权和影响力,“中国特色”是底色,同时还需兼具“国际视野”。早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组织设立专门外宣机构、创办发行外文期刊、邀请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爱泼斯坦等西方记者进驻根据地采访,对外宣传党领导下的各方面建设成就,首次向西方世界系统介绍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击破了国内外反动派的新闻封锁和意识形态污蔑,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向世界初步展示了真实、立体、客观的中国形象。世界历史进程不断深化,国际政治角力不仅仅限于军事或经济上的“硬”冲突,价值观念、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等“软”较量已然成为各方碰撞焦点。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国家处于主导地位的基本态势短时期内不会变化,只能缓解和化解。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上升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这种改变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形象,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猜忌、诘难、批评乃至污蔑和妖魔化,无一例外深层次都是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挑战和责难。这也是西方国家在中国国际地位上升后的重要遏制手段,打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取代经济制裁、军事打击等手段,成为常用手段。意识形态被纳入“主战场”,也说明意识形态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缺乏足够的学理支撑。以“普世价值”“历史终结论”“新自由主义”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大都有着系统的学术研究,单纯的道德批判显然成效不大。如此看来,在国际意识形态工作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理化学术性研究,建构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体系化的理论形态。西方意识形态对我们的曲解、误解、不了解、攻击等都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坚定“四个自信”,敢于斗争,争夺话语权,增强对外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本领,理直气壮地对外介绍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和发展观,展示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的中国形象。由此来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和亲和力,扩大其影响力;致力于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说到人的心坎上,让国际社会听得懂、可接受,让国际社会更多的人把中国当朋友而不是敌人、把中国的快速发展当机遇而不是威胁。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正是因为有了国际交流、对比、碰撞,社会主义

—42—★VX:

liaoda199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性、优越性进一步得以凸显,其比较优势才能够充分呈现,

才能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在统筹“内”与“外”意识形态工作中推进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国内国际意识形态斗争渗透交织,是新时代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显著特征,也是当下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应对的现实语境。这要求既通过更具叙事深度的“内”之文化传统打破“外”之“中心论”困局,也尊重借鉴“外”之文化瑰宝,克服“内”之“保守主义”论调,在内外融通、文明互鉴、情感共振中向世界更好展现大党风范与责任担当。只有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中的内外视角,致力于内外互动,统筹“两个大局”,融汇于国家发展全局,才能推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从根本上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走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偏离正确轨道。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是国际舆论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掌握着国际意识形态话语权;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表达仍然存在诸多先天或后天的不足,这种在国内和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建构与宣传的失衡现象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近些年西方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抬头,世界秩序格局进入新旧交替期。国外与国内的意识冲突加剧,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社会思想的多元性和不稳定性日渐增加。面对如此复杂局面,离不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思维和科学方法论。“内”“外”视域中的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牵涉面广而且复杂,但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塑造的国外因素终究是要依靠内在因素(内因)发挥作用。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科学研判,适时统筹起国际国内意识形态工作,在破立工作并举中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促使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入新局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就是一个很好的成效显著的范例。它是在科学统筹国内外局势、准确研判历史大势、深度关切人类前途命运的基础上,融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底蕴又借鉴西方术语且被西方广泛接受,融汇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外话语权。与此同时,面对反映国际社会大众心理和世界局势的国际舆论(外因),我们要在内部不断加强对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领导,保持高度警惕性和敏感性,拥有更高的政治站位、更远的发展眼光,坚决回击任何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造谣抹黑行径,有理、有利、有节地驳斥各种虚假信息和甩锅推责,展示客观真实权威的中国形象,引导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比如,在2020

★VX:

liaoda199—43—年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展开的国际意识形态斗争中,面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一些政客抹黑、诋毁甚至栽赃、嫁祸中国的无耻行径,我国展开了积极的有理有据的回击,在中外媒体上打响意识形态反击战,国际国内展开了很好的配合,在国内外产生了非常好的效应。由是观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既需要立足本国实际、彰显中国特色,同时也离不开放眼世界、树立全球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学会有机协调好两者关系。同时也要勇于坚决反击、善于主动出击,国际国内密切配合,共同建设好这一意识形态工作。

三、坚持“实”与“虚”相结合,促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变为最大增

意识形态的出现几乎可以说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同步。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判断,在人类的实践活动空间中,世界可以分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两个场域。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出新的人的实践空间即网络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意识形态生成与发展的舆论场,传统意识形态逐渐分化发展演变出一种崭新的网络意识形态样态。从本质上来说,这是现代工业技术以短平快的方式面向生活世界建构意识形态的结果,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意识”批判,正是对网络虚幻外衣下物化意识形态的反思与超越。不可回避的是,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空间中,存在着两个并不完全重叠的“意识形态场”:一个是传统主流媒体着力营造的“意识形态场”,另一个是网络媒介营造的“网络意识形态场”。从现实与虚拟的比较话语来看,前者可以称之为“现实”意识形态,后者则称之为“虚拟”意识形态,形成了“实”与“虚”的场域对比。相较于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下两种场域纠合对于工人阶级革命意识的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比较分析,较为形象地突出了两种意识形态作用空间的差异,进而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中要合理布局,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这为进一步增强社会共识在理念和行动层面指明方向,为深刻把握历史规律与时代大势争取历史主动,共同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战略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在加强根本制度建设中夯实传统的意识形态阵地。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境况,支配和影响着意识形态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

—44—★VX:

liaoda199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6]意识形态工作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7],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落地生根发芽、被广泛接受。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百年征程及其成就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现实支撑。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主席总书记立足新时代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的铸魂聚力的伟大思想工程。“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的明确提出,意味着从顶层决定性、覆盖全面性、全局指导性角度筑牢根本制度之“体”,首先要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T教Y,以根本领导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治理制度等制度“合力”夯实“体”之基石。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使命,必然要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行动指南。作为人们开展实践活动和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就的思想观念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发挥其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与自身思想理论体系的真理性科学性密不可分。鲜明的人民性、先进性、导向性和合法性品质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非主流意识形态,巩固斗争优势。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去占领的“阵地”,便可能成为非主流意识形态滋生的“温床”。尤其是面对信息化社会带给意识形态的挑战和冲击,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建设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发展空间。客观地讲,传统意识形态阵地是网络意识形态的发源地,现实生活决定了包括网络意识形态在内的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是对传统阵地的延伸和拓展。基于现实实践进行理论创新,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理论营养,反过来又诠释和引导社会生活,是建设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路径。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是主义意识形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基础,守好传统的意识形态阵地是前提。

在完善体制机制中着力抓好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经济基础的变革会引发(观念)上层建筑的相应变化及其走向,要把根本制度之“体”的优势在体制机制之“用”的落实中完善。网络时代,人类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网络性特征日益突出,“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时不网”,网络性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社会的一个基本属性。意识形态也不可避免具有了网络性这一社会基本属性,根源于并能动地反映着

★VX:

liaoda199—45—网络性的社会存在,由此形成了网络意识形态。突破传统时空栅栏、实现单媒体向多媒体发展,融汇文字、数据、声音、影像等多种呈现方式,网络意识形态在强化主体性、赋予人更多自由的同时,也加剧了不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力造成了冲击,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21世纪,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拥有最大的话语权,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战场和最前沿,俨然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大变量”,有成为动摇我们政权根基的潜在危险,“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8]更应该看到的是,截至20XX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达10.51亿,“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9]。这反映出人们日渐从互联网来获取信息,热点生成、舆论发酵、舆情民意也不断从互联网中产生。同时,现实利益诉求的多元化,民众在无法实现其诉求时往往会经由网络空间来发泄,感染其他网民,形成所谓“共同体”,以上情况不可避免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消极影响甚至危害。网络意识形态之争,就是意识形态之争。网络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对他国进行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的重要工具。例如,美国占用了全球85%以上的网络信息,牢牢控制着互联网世界,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民主模式和生活方式等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传播,网络意识形态的非对称性必然会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造成极大伤害。可以说,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斗争,能否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事关一个国家总体安全。正如A同志反复强调的,要清醒看到“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5]。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我们善于占领新兴媒体,建立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范机制,有效对标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形成和蔓延的领域、时间、对象和路径,探索更加及时、更加有效的预警、研判和监管机制,消除思想政治教育的盲点和空白点,构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中的引领作用。

在“实”与“虚”结合中构建网上网下相协调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主席总书记专门强调:“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10]虽然意识形态在虚拟空间的呈现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质,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要实现意识形态阵地的实虚结合即网上网下对接。一方面,现实问题网络化,大量社会热点问题在互联网空间平台快速生成、发酵、扩散,情绪化的非理性宣泄和泛意识形态化现象不断出现。另一方面,网上舆情现实化。

—46—★VX:

liaoda199网上舆情或网上意识形态论争反过来引发了现实生活中的群体事件,严重影响民众思想意识和冲击社会稳定。要认清网上意识形态战场和网下意识形态战场的内在关系,通过加速网上网下媒体融合以助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声,加强网上网下阵地管理来延伸拓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两个舆论场”到“网上网下同心圆”的转变,反映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思维方式由“被动防”到“主动建”的重大转变,也反映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的共识度不断提升。“网上网下同心圆”是对我国社会舆论主体关系的新认识和新概括,扩大网上网下同心圆,切实维护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这是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决定的。在新时代,必须与时俱进坚持以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行动上必须坚持坚决捍卫党的领导这个根本政治原则,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才能形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凝心聚力,构筑网上释放正能量和网下持续有活力的新时代“同心圆”,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坚持“实”“虚”结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还要顺势而为,打好“组合拳”。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全面上网大势和互联网联通世界大势,扩大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主动占领网络这块意识形态阵地,主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在国际竞争中争取战略主动;让主流意识形态“飞入”寻常百姓家,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理解和接受中国。说到底,坚持“实”“虚”结合,就是要依托网上网下两种阵地,建构意识形态命运共同体,促“变量”成“增量”,在协同作战中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结语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任重道远,绝非一劳永逸、一蹴就能完成的。百年光辉历史征程中,我们党从来都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去科学把握、整体布局意识形态工作,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主导意识形态和非主导意识形态、国内意识形态和国际意识形态、网上意识形态和网下意识形态密切结合起来,实现深度融合、有机统一。科学总结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大力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能力。新时代新征程,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不少新问题、存在不少新挑战,斗争形势之复杂是前所未有的,因而更加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思想共识、引领发展潮流,正确处理好“三个结合”的关系,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

★VX:

liaoda199—47—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战略任务,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提升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48—★VX:

liaoda199“六个必须坚持”: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意识形态工作新篇章的根本遵循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岳爱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与新时代新征程谱写意识形态工作新篇章所要遵循的立场观点方法相契合,即坚持意识形态工作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以引领意识形态工作自觉,坚持守正创新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问题导向以回答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之问,坚持系统观念以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规律,坚持胸怀天下以谋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认同。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守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立场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坚守意识形态工作人民性的根本立场,就是要始终做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主体权益。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根

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新时代最鲜明最彻底的表达。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即坚持并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性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新时代新征程,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既旗帜鲜明讲党性,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也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2.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

义群众史观的内在要求。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因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既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和发展动力,也是实践创新的生动先导。因此,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要集中人民智慧,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人民智慧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源头活水,并不断反馈和应用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3.保障人民主体权益。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

工作才能不脱离人民群众,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发挥人民首创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理论才能体现人民参与创造理论的实践,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伟大力量,并使之成为指

★VX:

liaoda199—49—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最终都要落脚于保障人民主体权益,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最终目的就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往。

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引领意识形态工作自觉

新时代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和完善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以引领意识形态工作自觉。1.自信自立源于党全面领导的正确性。坚持意识形态的自信自立,是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在新时代体现为坚持并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了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也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意识形态建设道路。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坚持并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也是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2.自信自立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和自信。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的伟大实践也促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化时代化新发展,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3.自信自立源于中华文化的深厚性和包容性。自信自立体现为对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深厚性的自信。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悠久的民族发展史、灿烂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自信自立的文化根源,是今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所拥有的丰富的文化遗产、精神条件以及强大的精神力量。自信自立也体现为对中华文化开放包容性的赞扬。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后,很好地实现了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并不断发展壮大,这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深刻体现。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两个结合”的生动实践,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信自立的重要源泉。

—50—★VX:

liaoda199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新时代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

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化时代化。

1.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之正。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

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才能更好引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守正是根本,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2.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时代化之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

条,而是行动指南,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不断追求、揭示、笃行真理的过程。因此,在守正的基础上也要不断创新,因为创新才是科学理论保持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才能更好改进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就是发展,要求我们结合中国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化时代化,要求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回答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之问

新时代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积极回答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之问。1.问题导向要求善于发现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首先要增强问题意识,

要科学认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传统意识形态安全领域乱象频出,新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网络阵地问题多发,特别是西方国家利用其在互联网发展中的技术优势,使得网络空间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其意识形态的新“殖民地”。此外,主流意识形态出现的泛化、淡化现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意识形态“不接地气”,宣传思想领域的“杂音”“噪音”时有出现,网络领域意识形态乱象丛生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形成了意识形态领域长期以来的复杂局面。2.问题导向要求长于解决问题。针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要有

担当精神和斗争精神,要敢于触及矛盾,长于解决问题。针对主流意识形态泛化、淡化现象,主席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针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意识形态“不接地气”的

★VX:

liaoda199—51—问题,主席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针对宣传思想领域的“杂音”“噪音”,主席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针对网络领域意识形态乱象丛生的现象,主席总书记提出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通过对不同领域出现的意识形态问题进行及时制止和纠正,实现了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有效回答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之问。

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规律

新时代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规律,协调推进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1.坚持系统观念,要做到前瞻性思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

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一重大论断对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系统性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方向。主席总书记曾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搞历史虚无主义……这是前车之鉴!主席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极其富有前瞻性地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坚持系统观念,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在全党、全军、全国工作中占据的极端重要的地位。2.坚持系统观念,要做到全局性谋划。坚持系统观念,要善于把握全

局和局部的关系,要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全局性谋划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总书记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国家大战略。通过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从全局高度谋划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将意识形态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与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等方面整体性推进,实现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坚持系统观念,要做到整体性推进。坚持系统观念,在前瞻性思考

和系统性谋划的基础上,要做到整体性推进,使意识形态工作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意识形态是社会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

—52—★VX:

liaoda199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系统地、自觉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可以说,意识形态工作与其他众多领域的工作息息相关。因此,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要求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等各方面各领域相结合,做到整体性推进。

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谋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认同

新时代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谋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认同。1.讲好中国故事。“求同存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

国际关系”“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等思想观念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高尚情怀。新时代以来,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一些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有能力做好中国的事情,更要有能力讲好中国的故事。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加强话语权建设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勇于应对斗争。与中国和合共生思想相反的是,西方一些国家长期

大行其道,对中国进行各种抹黑造谣,对中国的价值渗透、西化分化从未停止,其实质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针对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理有利有节地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入侵进行反击。在国际上,不仅要积极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也要直面西方国家长期对我国的敌视态度和意识形态侵略,沉着应对西方的造谣抹黑,用事实证据揭露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丑陋行径。3.谋求国际认同。坚持胸怀天下既有深厚的思想支撑,又有具体的实

现路径。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思想理念,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基础上,超越了“我”的“单边性”和“狭隘性”,用自身的发展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统一起来,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和世界大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与此同时,积极应对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侵略,以斗争求团结,沉着应对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间隙和分歧,积极谋划中国主张的世界声音,将“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VX:

liaoda199—53—切实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宿迁使命

中共宿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并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关键的就是要深刻领会主席文化思想,坚持守正创新,以立为本、立破并举,找准方位坐标,强化使命担当。

一、在思想引领中共绘新时代“同心圆”

主席总书记深刻指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忽视思想的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引领。要始终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举旗定向、激浊扬清,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

理论武装上求“深”。坚定不移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引航,聚焦“关键少数”,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严格落实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推动学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近年来,宿迁市更加注重基层理论武装,始终把基层干部群众作为理论学习的重点对象,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向阳花”工程,办好“向阳讲堂”,打造“学习强国”宿迁平台、“我家学堂”应用平台、乡村广播“空中课堂”等理论平台,不断增强理论武装的针对性、鲜活性和实效性,夯实全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根基。

理论研究上求“实”。坚持把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宿迁的生动实践作为重大课题深入研究,聚焦重大主题、现实问题和经验总结等相关研究,实行重大前沿领域、重要攻关项目“揭榜挂帅”,重点围绕“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文经济学”“新质生产力”等重大命题,推出更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理论成果,更好服务发展决策。深化研究阐释,开设“学习笔记”“学习笔谈”专栏,邀请领导干部、人大代

—54—★VX:

liaoda199表、政协委员、思政课教师、企业职工、“学习达人”等交流学习认识和体会,

分专题推出优质理论文章,用通俗语言解疑释惑。

理论普及上求“广”。深化理论普及是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先决条件和基本路径。近年来,宿迁市突出形式鲜活、内容生动、传播广泛,坚持面对面宣讲与媒体传播相结合、传统方式与技术手段相结合,着力拓宽渠道、搭建平台、建强队伍,健全理论宣讲工作体系,着力在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上下功夫,创新开展“文艺送理”“说事论理”等理论宣讲普及。统筹理论舆论、网上网下,实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工程,健全党报党刊理论版、电视理论栏目、新媒体理论平台等传播机制,编撰通俗读物,制作理论节目,开展短视频展播,推出一批精品融媒体产品,高水平构建理论传媒矩阵。

二、在舆论斗争中唱响主旋律

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心环节。当前舆论场矛盾问题多发、形势复杂多变,各种势力、各种思想在其中碰撞、较量,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前沿,必须激浊扬清、把握主导、凝聚共识,不断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始终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进一步提升主流舆论传播力,抢抓舆论斗争主动权,更好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牢牢把握好正面宣传基本方针。以正面宣传为主是党长期以来的经验总结,是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方针。如果正面优质的内容跟不上,错误虚假甚至有害的内容就会蔓延,只有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才能不断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要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党和政府的利民惠民之举,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精准有效地开展主题宣传、形势政策宣传、典型宣传。要注重改进话语表达方式,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注重展示普通群众坚韧拼搏、积极奋进的精神风貌,注重挖掘平凡生活中的热心人、暖心事,增强亲和力和传播力,营造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社会氛围。

牢牢把握舆论斗争重要任务。主席总书记强调:“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决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对那些恶意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国史、造谣生事的言论,要敢于开展舆论斗争,及时批驳、明辨是非、廓清迷雾,决不任其传播、扰乱人心。充分发挥市、县主流媒体定向定调作用,

★VX:

liaoda199—55—加强和改进新闻发布工作,提升“1+X”新闻发布会、主题系列发布、“政在公开”线上发布、“第一发布”微视频“四位一体”新闻发布体系质效,对百姓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和突发热点舆情,要及时发声、权威发声、走心发声,确保真正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牢牢把握媒体融合新趋势。在融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必须顺应信息化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信息传播规律,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要加快推进市、县两级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和深化大宣传工作格局,在运行机制、内容生产、话语表达、市场营销、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发挥好市级媒体在资源、技术、平台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县级媒体在内容、渠道、受众等方面的基础,畅通融合渠道,推进共同互融,形成整体合力,不断提升各级新媒体运营质量和水平,建强党在基层的主流舆论阵地。

三、在成风化人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支撑,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主席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必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全社会正气充盈、蓬勃有序。

在树立鲜明价值导向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凝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加快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和纪念设施保护利用,健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办好红色故事宣讲大赛,策划推出革命文物主题旅游路线,丰富提升大王庄干部教育中心、宿北大战纪念地等主题旅游内涵,发挥红色旅游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深入实施道德典型选树、主题宣传、关爱礼遇三大工程,开展好“全民‘星探’寻找身边好人”等活动,建立覆盖全市的典型资源库,做强“感动宿迁”“尚德宿迁”品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强化思想道德建设上下功夫。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志爱宿迁”品牌建设,抓好青少年“八礼四仪”养成教育,全域共建“书香宿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

—56—★VX:

liaoda199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建立典型培育选树、学习宣传、礼遇帮扶工作机制,建立身边好人季度发布制度,开展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大力宣传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推动《宿迁市道德典型关爱礼遇实施办法(试行)》贯彻落实,在全社会树立“德者受尊、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

在文明创建文明实践上下功夫。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坚持常态化开展、长效化推进。坚定不移地推进全国文明城市群创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格标准、注重实效,着力放大《宿迁文明20条》《人情新风“宿9条”》《文明宿迁“诚10条”》的影响力、辐射力,巩固“礼让行人、街坊公舍、人情消费减负”等现有工作品牌,推动县区补齐创建短板、提升创建水平,确保在苏北地区率先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群。进一步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四位一体”工作体系,整合推进各类资源落地实施、共建共享,深化“文明实践四季行”“我们的节日”等活动,用好“文明实践活动日”品牌,因地制宜策划推出主题项目和创新场景,真正让文明实践热在基层、乐在群众。

四、在风险防控中把牢工作主动权

当前,各种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交织叠加,防风险、保安全形势复杂严峻、任务艰巨繁重,必须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压实主体责任,强化阵地管理,有效防范风险,做到精准研判、严格管控、妥善处置,守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严格责任落实制度。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必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健全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完善协同联动、快速反应机制,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政治巡察中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完善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健全警示负面清单制度,定期通报典型案例,用好问责利器,层层传导压力、传递动力,进一步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专项督查工作实际效能,真正把制度规矩立起来、把任务责任落下去。

健全阵地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分级负责和属地管理责任,健全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授课人三方联审和地方党史文本审读制度,强化过程监管,确保不给错误思潮提供传播渠道。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依法坚决打击各类政治谣言、有害信息、虚假新闻以及网上非法“组党结社”、网络暴力等违法违

★VX:

liaoda199—57—规行为,积极防范算法推荐、深度伪造、涉政“翻墙”、社交机器人等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有效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深化“扫黄打非”斗争,持续深入开展系列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物传播活动。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加强学生社团引导管理,坚决抵御境外思想文化和宗教势力渗透。

强化风险研判处置。牢记“风险无处不在、隐患无时不有”,时刻绷紧意识形态感知风险、防范风险的神经,善于从复杂情形中捕捉隐患苗头、从风险萌动中准确把握走向。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完善全天候应急响应机制,落实好月度风险研判、重要节点“日研判”、重大决策意识形态风险评估等制度机制,加强对社情民意和舆情动态的跟踪分析研判,密切关注并及时消除党史、国史、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噪声杂音,严防错误思想传播,努力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58—★VX:

liaoda199认真学习贯彻主席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蔡静峰

重视并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我们要以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主席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扛起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责任,奋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充分认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主席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主席总书记鉴往知来,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马克思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我们党从创立时期就重视抓意识形态工作。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无不与党卓有成效的意识形态工作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置于党的全部工作的突出位置,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从而在掌握历史主动中不断开拓前进。当前,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依然是复杂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依然存在,这都对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主席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告诫全党,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我们党要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群众基础,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

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

★VX:

liaoda199—59—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苏联亡党亡国就是前车之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敌对势力对我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破坏更加剧烈,各种“西化分化”“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的图谋变本加厉。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战胜包括意识形态领域在内的一切艰难险阻。前进道路上,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不是只要物质富裕就万事大吉了,精神上丧失群众也要出大问题。如果经济建设搞不好,没有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意识形态工作会空洞苍白;如果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迷了眼、糊了脑、丢了魂,再大的建设成果都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要用扎实的意识形态工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筑起坚固的精神屏障,把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主席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国土广袤、民族众多、文化多样的国家,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归依来塑造认同、维系认同、强化认同,否则就会一盘散沙、分崩离析、兄弟阋墙、纷乱不止。历经千百年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族人民在认同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产生高度的民族认同,对伟大祖国产生高度的国家认同,形成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席总书记要求:“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要着眼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用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浸润并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向心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60—★VX:

liaoda199二、深刻把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紧迫性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要认清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沉着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挑战考验。

从社会思想状况看,要求我们立主导强主流。经历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实践,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但在社会舆论场中,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积极的消极的相互交织,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时有出现,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断改头换面。腐朽落后文化在一定范围、在一些社会成员中还有影响。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融交锋,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交锋中强主流。

从经济社会发展看,要求我们更好凝心铸魂聚力。我国发展继续保持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重要地位,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同时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持续加强正面宣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握发展大势,提振发展信心,改善社会预期,汇集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从文化强国建设看,要求我们坚定自信自觉自强。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越是接近这个目标,就越需要我们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文化力量。要深入贯彻“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从信息技术变革趋势看,要求我们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新一轮信息革命正在蓬勃兴起,特别是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多维创新、多点突破,在更广范围推动着思想、文化、信息的传播和共享,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理念、手段和对象,为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和影响力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我们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VX:

liaoda199—61—以新应新、以变应变,树立互联网思维、顺应互联网规律,主动深入互联网主阵地主战场,提高管网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从国际形势看,要求我们更加敢为有为善为。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东升西降”趋势日益凸显,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势头更为恐慌焦虑,一些政客反复炒作反华议题,大国博弈中的舆论战、心理战、认知战等因素更加凸显,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复杂尖锐。我们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主导权。

三、切实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新的一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主席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和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更加扎实有效做好防风险、保安全的工作,持续巩固意识形态领域向上向好的态势。

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等制度,加强理论学习、宣传宣讲、研究阐释,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持续用力。把学习贯彻主席文化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推动全战线各层级举办专题培训、加强研究阐释,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

进一步强化正面宣传。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围绕增强信心、凝聚共识构筑主流舆论新态势,健全完善经济宣传工作机制,持续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讲清楚党中央推动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讲清楚各地各部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传递稳定向好、稳中有进的积极信息,坚定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加快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坚持线上线下协同,强化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的预警监测和排查处置,密切关注思想理论动态和经济社会舆情走势,既增强对眼前短线问题的感知预判能力,又增强对长线战略问题的分析把握能力,坚决避免一般问题转化升级。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舆情的舆论引导管控,做好重大政策出台前的舆情风险评估。

进一步强化阵地管理。严格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重点领域、重点阵地、重点人员管理,坚决防范各种渗透破坏活动,做到守土

—62—★VX:

liaoda199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密切关注信息技术领域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颠覆性技术的发展态势,创新监管方式,力争把握先机。落实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政治引领。加强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文艺市场、旅游会展、讲坛论坛及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的管理,不给有害思想提供传播渠道。

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全面压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全面贯彻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时刻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对标对表,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中全方位体现意识形态工作要求。根据形势发展和新的工作要求,启动对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办法的修订工作,完善风险评估、风险提示、约谈、检查考核、追责问责等制度规定,抓好意识形态专项检查,真正让责任制“长牙”“带电”。

★VX:

liaoda199—63—我国意识形态风险理论研究路向探析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智平

主席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重道远,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风险考验的重中之重,加强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问题研究是践行党的二十大“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要求的重要体现。回溯国内相关理论发展道路并探析规律,摸清国内意识形态风险问题研究的基本路向,可以促进党和人民以更自信、更昂扬的态度应对风高浪急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在不断的胜利中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一、我国意识形态风险理论研究路向初探

我国意识形态风险问题研究产生于近代中西方思想文化碰撞中。马克思主义自来到中国,便始终面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攻击甚至诋毁。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捍卫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式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科学性和生命力。虽然没有形成正式的意识形态风险理论,但从事实上对意识形态风险问题作出了回应。新中国成立后,国内严峻的意识形态问题推动相关理论快速发展,知识分子们开始围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及其面临的风险因素展开早期探讨,前后大致可分为两个发展时期:

一是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不同学科领域对意识形态风险问题的初步探索。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冷战国际背景以及新中国意识形态斗争实际情况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的斗争,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基于这种认识,党带领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分别立足于各自学科特点,提出意识形态风险应对策略。史学家嵇文甫以其深厚的中国史学功底阐述意识形态的特征及其不稳定因素,指出意识形态具有“在客观上和某种阶级的要求相适应”的阶级性,[2]强调物质基础对意识形态稳定性的重要作用。经济学家樊弘专门针对经济领域意识形态风险指出,凯恩斯经济学为了服务自己的阶级蓄意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不顾科学性地“结合现代资产阶级的追逐最大利润的意识形态,组成一套最虚伪的经济学说”,这些经济发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造成

—64—★VX:

liaoda199负面影响并危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3]通过分析这些学者们的研究方向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意识形态问题研究重点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分析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危害,同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性进行辩护,以扫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残余为主要任务。时任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的张际春同志也在此时提出要“在全体人民中彻底肃清资产阶级的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呼吁学者们的理论研究要契合冷战国际背景下维护新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4]这段时期不同学科领域专家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分析批判为后期分领域进行意识形态风险问题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期间理论研究的发展困境。这段时期国内“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决定意识形态风险问题的研究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意识形态与阶级斗争关系展开,研究角度局限性相对较大,对于意识形态风险的基本概念、议题形成以及内涵拓展等基础性理论研究相对匮乏,方法路径的研究也相对单一。党内相关理论囿于“批判斗争”的传统意识形态化解方法,强调必须通过加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整体上存在将意识形态斗争简化为“思想上的改造与反改造”的倾向,缺少现代化的防范化解路径探索。这种倾向是对意识形态风险来源理解单一的表现,反映出国内意识形态问题基础理论研究的短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中也包含中国共产党应对意识形态风险挑战的重要历史经验,其中涉及大量意识形态斗争心态问题和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的研究,使国内知识分子普遍意识到必须做好长期斗争准备,呼吁“将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5]这些最终都成为党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的重要历史经验,对于化解国内矛盾、防范重大风险发生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重要启示。

二、我国意识形态风险问题研究的发展困境与深化演变

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大胆尝试也使意识形态风险问题研究进入理性沉淀期,发展思路的整体转型促使国内学界对“文化大革命”时期意识形态斗争路向进行整体反思,相关理论探讨一度陷入沉寂。但事实上,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即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意识形态风险挑战,尤其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人口最多、经济体量最大、文化最厚重的国家,必然遭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渗透和攻击。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是有风险的事。”[6](P113)

★VX:

liaoda199—65—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者们开始普遍意识到全球意识形态斗争并没有因为冷战结束而告终,相反以更加隐蔽、专业和强势的形态出现。国内很快出现了“非传统国家安全”的概念,并且在学术研究方向上呈现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广泛吸取西方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相关经验。江泽民同志指出:“西方国家都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和手段,来对他们的官员、学生、群众、军队灌输资本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和政治信条。”[7](P86)在党的引领下,国内学界开始批判性学习借鉴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的经验,全面总结苏联意识形态斗争失败原因,并着力推动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突破困境,拓展新发展思路,对于西方意识形态霸权的认识也更加深化,尤其是对意识形态风险的非传统传播方式的研究深刻影响党的理论和学术发展方向,为接下来学者们批判网络时代西方思潮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起到重要的理论准备作用。西方发达国家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理论经验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问题的理论视野,对国内理论研究突破困境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二是意识形态风险问题研究与现代化发展相结合。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网络高科技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稳定性等新的风险领域开始受到关注,特别是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引起党的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指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8](P559)党中央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引发国内理论研究热潮,出现大量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例如,学者仲崇东从经济角度研究了全球化与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关系,指出西方思潮伴随经济全球化涌入国内,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形势严峻。[9]在分析意识形态风险传播路径时,他指出网络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提出“建立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的创新性理论,对国内相关理论研究具有明显的开拓性作用。张衍前等学者也对网络时代意识形态斗争局面复杂性以及执政党如何把握话语权等问题做出研究,在国内较早地分析了网络信息高速传播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形成的挑战。[10]2006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之后,学者们有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如何在融入全球化的同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广泛关注。张骥和张爱丽等人率先从价值观着眼,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必须以文化自信抵御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探索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化解之间的关系。[11]

—66—★VX:

liaoda199另外,这段时间也有学者们针对意识形态风险问题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探索,

对社会风险基本概念、意识形态风险议题形成等方面的研究亦有所拓展。

总之,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国内意识形态风险问题研究受到改革开放后经济政策变革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现代化走向,这对党的十八大以后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问题的理论发展路向具有关键性影响作用。

三、我国意识形态风险问题研究的多元视角与方向共识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主席总书记反复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问题,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理论研究迅速升温。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取得决定性成就,推动相关理论研究进入成熟发展期,具体表现为“多元视角”与“方向共识”两大特征。

首先,国内意识形态风险问题研究的多元视角。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期间,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大为拓展,包括基础概念性研究、经验总结性研究、体制机制探索性研究、路径方法拓展类研究、理论整体性研究以及国外相关理论的批判与借鉴、等等。在基本概念方面,“信息边疆”概念出现,杨文华、李海艳等学者强调用技术手段设置信息边疆预警以防止网络负面信息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的冲击。[12]在路径方法研究方面,专门针对网民群体意识形态风险问题的研究大量出现,学者们总结了加强网络监管、提升价值观认同等具体路径,尤其是杨永志、吴佩芬等学者提出,从社会环境建设方面着手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创新性观点,较早的触及到虚拟与现实相统一的前沿问题。[13]此外,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入手探讨意识形态风险化解路径的研究也大量增加,学者们普遍认为文化自信对我国抵御意识形态重大风险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要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宣传,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突发重大风险事件的信息沟通,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增强监控预警预判能力,为构建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创造新空间。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孙大伟、王夏杰等学者认为,应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突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重大危机事件当中的重要作用,将“制度威力”作为新时代防范化解风险的着力点。以上这些研究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反映出新时代国内学者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的多维度拓展。

其次,国内意识形态风险问题研究的方向共识。党的十九大以后,建党百年临近,主席总书记提出“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

★VX:

liaoda199—67—丰富经验”的要求。国内学者自觉将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基本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方向共识。诸多学者从党的领导视角出发,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必须坚持把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强调要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挑战的组织效能。同时,也出现大量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视角出发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共产党人战胜危机和风险的强大底气和力量来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对党的风险防控政策的关键影响。但较为遗憾的是,目前关于党民联动防范化解风险的具体实践经验研究尚不多见,而事实上在党的百年历史中,党民携手、联动防控是取得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胜利的关键因素。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规福于未萌。”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作为党和人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高度重视的研究领域,必然引起国内学者广泛关注。目前我国意识形态风险研究已经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自我认知”“被动抵御”到改革开放后的“主动防范化解”,以及建党百年的“历史经验总结”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周期,表现出国内学者们对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化和日趋成熟。经历建党百年的全面经验总结以及中共二十大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全新部署后,国内意识形态风险问题研究必将开拓新一轮研究周期,在“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路向上展开多维度探索呈现更新的研究高度和更宽的理论视野。

—68—★VX:

liaoda199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研究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伶俐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逐渐成为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新课题。主席总书记以强烈的历史自觉和时代担当,深入了解和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背景下的优势及特色,在多次重要讲话中谈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这些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论述是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要遵循,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为世界网络的和平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的现实基础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在各领域逐步深入和普及,网络已发展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外的第五空间。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己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体现。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的现实基础,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席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153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发展迅速,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有了更快速、更便捷的方式。截止到20XX年6月,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10.79亿。互联网不再仅是简单的应用工具,而已成为人民群众获取资讯、发表意见、表达诉求的主要平台,成为思想、观念相互碰撞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当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意识形态方面斗争异常激烈。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凭借强大的科技优势、话语优势,把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包装成所谓的“普世价值”,凌驾于全人类及一切时代之上,对国际网络空间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支配力。西方国家在网络空间宣扬资本主义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并将其强加于人,力图使我国群众对自己国家的体制、政策产生强烈质疑和不认同。面对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主席总书记强调:“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最前沿。”[2]220因此,我们必须对当前国内外不断变化的互联网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在各种思想相互激荡、情况瞬息万变的意识形态领域,正确的思想如果不去占领斗争的制高点,不去控制主战场,错

★VX:

liaoda199—69—误的思想就会取而代之。底线思维需贯穿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全过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相关部门应主动注意防范各种敌对势力对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注意辨别各种网络信息和事件,特别是那些经过伪装的、较为隐蔽的信息,坚决粉碎不实谣言,保持清醒和理智,尽最大努力抢占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第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成为意识形态安全的“最大变量”。主席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3]36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网民数量不断增加,网络技术已经充分融入经济社会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庞大的受众群体成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最大变量”。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其凭借自己先进的网络技术,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例如,作为云南省某省直机关工程师的黄某,于2002年在境外留学攻读硕士学位时,认识了一位自称从事信息咨询工作的男子,在其拉拢下黄某利用回国探亲的机会收集了一些国内涉密文件提供给对方。同时,黄某又利用其丈夫在云南省某县挂职副县长的便利,搜集政府内部文件,配合境外势力开展一系列渗透活动,严重危害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安全。除了这些已经被发现的利用网络危害我们国家安全的不法活动外,西方反华势力还有很多秘密活动,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能量和规模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作为普通的个体,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对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相关的风险有进一步的认识,提高对网络事件、网络舆情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强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抵御能力,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战争的胜利作出个人的贡献。

第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虽然我们具有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有利条件,但依然存在许多严峻的挑战和任务。主席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4]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各种要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我们要充分认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与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关系。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系统成为各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国家各个领域的基础建设都步入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阶段,对国家安全工作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网络环境杂乱无章、充满各种不安全因素,各种威胁和挑战的联动效应便愈加明显,网络空

—70—★VX:

liaoda199间的安全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那么关系国家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重要领域的安全也就无法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会受到巨大影响。西方敌对势力擅长利用网络平台随时随地散播各种不实信息和有害言论,对我们的人民群众进行“洗脑”,致使他们作出伤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例如,2020年6月,一名假扮缅甸籍人员的“网红”张某在境外社交网络平台开通数个账号,恶意编造大量虚假信息,频繁造谣、诽谤,发布抹黑我国形象、攻击党和政府的贴文,甚至煽动教唆他人以暴力方式推翻国家政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对于此类行为,国家机关必须加以防范。

二、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特别就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现状、风险与路径等问题先后主持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内容体系。

(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风险

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对当前影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具体风险做了充分说明,使我们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第一,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流失。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速演进,网络技术得到飞速提升,人们的相互交流有了更好的平台。在这个巨大的网络平台上,各种思想、文化自由地碰撞。每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都必须维护本国人民最基本的言论自由,中国也不例外。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不能削弱,国家同时还必须维护好自己作为主权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国家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在国际互联网这块舆论的高地上,谁先占领先机,谁就拥有了最大的主动权;谁控制了信息和网络,谁就可以无限地输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对其他话语权进行打压,挤压其他话语权的生存空间,最终占有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主导权。

第二,部分党员政治敏感性、责任感不强。主席总书记指出:“一些单位和党政干部政治敏感性、责任感不强,在重大意识形态问题上含含糊糊、遮遮掩掩,助长了错误思潮的扩散。”[3]38新时代,人们不仅在价值层面有着多样化的主张,而且在意识形态层面也呈现出多元化倾向。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席卷全球,各种敌对势力通过互联网对我国实施西化、分

★VX:

liaoda199—71—化战略,始终企图在我国进行“颜色革命”。面对各种网络意识形态的侵蚀,绝大多数同志的认识是清醒的、坚定的,但也有一些单位和党政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不透,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态度不坚定,对自己之前信任并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没有了十足的信心和坚持。与此同时,这部分党员干部自己信仰不坚定,便无法起到示范作用,导致一些思想不坚定的群众也受到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党员干部必须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度,强化自己的责任心,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和在我们党理论建设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第三,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增加了引领难度。

主席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异帜、改名换姓。”西方国家不断通过互联网宣传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对我们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有人觉得接受这些所谓的西方价值观念对我们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扰乱了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价值认知,他们对带有西方特色的价值观念逐渐认同,并慢慢强化这种认同,从而放弃原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目前,很多不同的价值观念在网络空间大肆流行。错误价值观念的风靡使网民的价值体系变得越来越混乱,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出现偏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度和接受度越来越低。

(二)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路径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维护我国国家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还可以有效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入侵。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在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内容:

第一,坚持党对网络意识形态的绝对领导权和话语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5]20。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对着诸多复杂艰难的挑战以及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执政党掌握意识形态的绝对领导权和话语权,是确保国家政权稳固的前提,同时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化解执政危机、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保证。只有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个人才能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和担当,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意识形态工作的

—72—★VX:

liaoda199主体责任应细分到每个责任人,以确保每个责任人都能尽职尽责地把自己承担的责任履行好。职能部门应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全方位开展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培训,强化领导干部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和对网络事件的分析、处理能力;要提高舆情监测和预警能力,积极妥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及其可能带来的各种舆情,引导人民群众面对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时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网络舆论环境、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如何改变,我们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确保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掌控。

第二,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平台。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战场上,我们能否应对其他意识形态传播带来的危害,能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稳操胜券,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安全。首先,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不能动摇。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成立、发展、成熟起来的,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事业也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推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当今的科学技术,推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快技术创新和攻关,促进应用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强化网络环境的正面导向,扛好互联网宣传的大旗,为正向、积极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添砖加瓦。国家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各种网络平台的监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积极弘扬具有较强凝聚力和领导力的社会主义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其次,主流媒体要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导权。主席总书记指出:“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3]47承担起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是媒体获得群众支持的基础,也是媒体提升影响力和传播价值的必要之举。所以,主流媒体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高举旗帜,及时提供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内容。只有这样,那些虚假的信息才会无处藏身;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同时,主流媒体要敢于批评和纠正虚假、失真信息,在原则基本问题上采取坚定的立场,牢牢把握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切实承担起主流媒体的责任。传统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和代言人,更应该重视舆论的主动性和引导性,以保证舆论的导向和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第三,大力推进依法治网的法律体系建设。主席总书记强调:“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网。”[3]45依法治网,是建设互联网强国、

★VX:

liaoda199—73—文化强国的基础,对培育现代互联网文化、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具有基础性作用。保卫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需要加强网络法治体系建设,这样才能确保互联网意识形态事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网络安全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等法律法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以及《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虽然国家在推进依法治网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但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不断通过互联网制造各种不实言论,传播错误思潮,引起大众不必要的恐慌。他们以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一套理论来衡量、评判我们的实际情况,企图遏制我们在网络空间的话语传播,扰乱我们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最终目的是想搞垮我们的制度体系。另外,一些宗教极端主义者的言论和活动也给我国的社会安全和国家治理带来很大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在现有政策、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专项行动,强化对各类网络乱象的整治。政府部门要加快推进互联网领域的监管,立法部门要加快相关立法的进程,执法部门要强化执法力度,学校要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总之,多部门、多领域、多措施联合推进依法治网的法律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三、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的价值

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不仅对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整体把握,同时立足于时代发展的新环境、新特征,紧跟世界的网络化发展趋势,直面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具体实际,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路和新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传承和延伸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

论。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因其难以超越的科学性,紧跟时代潮流,经久不衰、历久弥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经典作家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积累的宝贵经验,是社会主义国家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遵循。主席总书记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分析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首先,继承并加深了对意识形态重要性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将意识形态安全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联系,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了这一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将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延伸到国际领域,强调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

—74—★VX:

liaoda199安全对于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其次,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是科技创新和进步的成果,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人类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支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同时保证网络科技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网络发展以服务人民为使命,更要依靠人民群众深入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这是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理论的继承。最后,坚持用辩证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思维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坚持将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新时代的最新发展,立足于新时代的环境变化与具体国情,提出了很多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新观点、新方法,创新了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路径、方式,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学说的补充与拓展。

第二,丰富和发展了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基本原则,全面把握中国互联网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了解国内外网络意识形态的实时变化,贯彻和落实党的各种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党和国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治理水平,形成了一系列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呈现出了新特质,我们需紧跟时代步伐,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把握当前网络形势,作出新的判断、新的阐述。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立足于当前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实际,在全面总结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发展规律及建设逻辑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要求和指示,形成了逻辑严密、特色鲜明的指导思想。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顺应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重要保障,开创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新局面,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的创新和发展,是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在维度和视野上的拓展。

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强调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领导权。其在建设社会主义网络强国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VX:

liaoda199—75—的基础上,紧扣中国互联网环境的具体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维方法。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信息的交流传递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但传播速度快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一张图、一件事情经过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几个小时就能引爆网络空间,对舆论场造成很大影响。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加迅速,涌现出更多、更好的新型媒体。利用好这些新型媒体的优势,可以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造福国家和人民,提升我国在世界网络舆论场上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但如果用不好的话,它也会造成无法挽回的舆论风险。例如,一些领导干部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认识不够,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不是公开、透明地对事件的进展进行实时通报,而是选择删帖掩盖,对网络舆情回应不及时、不得当;很多博眼球、赚流量的网络营销号趁机对事件进行歪曲,传播网络谣言引起社会恐慌,带来更多无法控制的舆情;人民群众对相关部门的后续回应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最终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主席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安全特别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精准的研判,强调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时,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以正面宣传为主导的思想。他要求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以顺应时代的变革,要求加快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主流媒体要加强自我认知,科学定位、增强自信,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认识到主流媒体在媒体整合中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各部门对主流媒体的支持,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深刻认识社会转型时期人民群众对媒体的期望,用专业、客观的职业素养报道各种新闻,在事实中寻求真相。主流媒体必须发挥引领作用,当好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排头兵,抓好主阵地,做好风向标。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不仅奠定了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理论基础,而且明确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实践方向和具体抓手,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二,为世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控提供了中国智慧。当前的互联网格局是西方国家主导形成的,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很多发展中国家在互联网空间没有说话和选择的权利,难以维护自身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指出,我们应着力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推进全球互联网体系变革。每一个国家、每个国家中的普通网民都是互联网空间中的平等一份子,其网络主权都不应受到侵犯。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十亿多网民的网络大国,在探索互联网建设和发展的道路上,愿意承担起推动全球

—76—★VX:

liaoda199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责任。主席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关乎人类命运,网络空间未来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开创。”[6]世界各国应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的前提下,合力构建国际网络协调管理机制。中国愿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尽最大努力以网络空间为载体,不断实践探索,加强同沿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合作,互联互通,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国根据国内国际状况,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尝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道路,为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建立国际网络空间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结语

A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复杂的国内外互联网背景下,充分考虑了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一个系统且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论,为国内、国际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VX:

liaoda199—77—新时代不断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谷少杰

20XX年10月,主席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明确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核心。对此,在党的

二十大报告中,主席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P43)。

一、坚定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

主席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P6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则明确提出“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要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是说党要对一切工作领域、一切工作部门进行领导。意识形态领域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极端重要的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它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理论依据和精神支柱,它关乎国家安全,关乎改革发展稳定,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美国学者舒曼(John.H.xx)在《共产党中国的组织与意识形态》一书中就明确表示,如果将社会主义中国比作一栋砖石砌成的大楼,意识形态与组织则是使大楼得以存在的糅合剂。郑永年也认为,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讲,其生存发展不仅取决于组织建设,也取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设,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其作为一个组织的意义[2]。所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我们要坚定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一)不断加大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管理

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重点是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思想文化原则,把思想宣传、新闻舆论、文化艺术、

—78—★VX:

liaoda199社科理论领域,都打造成始终成为研究、创新和传播党的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同时,宣传思想文化阵地要自觉置于党的领导下,认真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这里,特别是要注重互联网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信息化时代下,对一种信息传播方式的掌控,就意味着对一种思想文化拥有强大的支配权,互联网虚拟世界已经成为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争夺的重要阵地。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没有物质的世界是虚无的世界,没有能量的世界是黑暗的世界,而没有信息的世界是混乱的世界”[3]。因此,只有掌握了互联网应用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才能在现实的舆论竞争中占有主动权。当前,我们必须变革传统的宣传和传播手段,重视网络新媒体阵地的构建,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成果电子化、数据化和网络化,通过技术赋能来实现意识形态传播形式与方法的时代更迭,在保证传播效果的同时,赋予意识形态新的生命力与号召力。要利用好新媒体传播的分众性、即时性、草根性、互动性优势特点,在遵循网络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新的传播平台,使这些新兴传播载体在意识形态传播中各尽所能、各尽其用。不过,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虚拟性、开放性,加之部分资本力量有意的诱导,虚拟世界的意识形态争端也愈加复杂,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对此,联系liaoda199我们也必须加强互联网治理,管好互联网阵地,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

(二)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者能力素质的培育提升

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培养构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识形态工作是“民心”工程,做好这一工程,需要工作者信仰坚定、专业扎实、作风优良,这样的队伍才能成为合格的“灵魂工程师”,合格的“民心”守卫者。意识形态工作者是传播信仰的光明使者,是探索真理的先行者,是关注现实的瞭望者,政治过硬才能固守根本,本领高强才能善于作为,品格高尚才能甘于奉献。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者职责使命、专业素养和作风品格。延安时期,毛泽东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批评那些“华而不实,脆而不坚”没有真才实学的主观主义学风者。这一点对于当前意识形态工作者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警醒作用。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

★VX:

liaoda199—79—百姓家”,意识形态工作者就要充分落实“三贴近”原则,使自己所讲的话“沾着泥土、带着露珠、接着地气”,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走入大众生活。这就需要意识形态工作者增强脚力、眼力,深入实际,深入一线,了解群众的意见和需求,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语力、笔力,以“四两拨千斤”之势,把理论性的思想解读转化成对党的国计民生政策、方针、措施的生动阐述,使民众在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中感受马克思主义,在所见所闻中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

(三)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贯彻落实

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关键。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针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提出的重大举措,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史上一次重大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党的意识形态由于国际、国内条件的变化而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新形势下,必须以坚持和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抓手,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促进意识形态工作运行科学化、规范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主体及其职责的明确,是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的核心问题。总的来讲,我们要继续制定和出台各项相关制度和办法,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各项要求细化和明确化,不断加强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具体来讲,需要我们重点关注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的清单化管理,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人、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归属,尤其是抓好书记这个“关键少数”。“各级党委书记是抓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头羊’,可以说书记强,则意识形态工作强;书记弱,则意识形态工作弱。”[4]党委书记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切实做到亲自抓,不放手、不松手,敢抓敢管、善抓善管。同时,进一步完善责任主体的考核问责机制,明确考核的内容、方法、程序,并不断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把其作为评价和使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以有效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二、构建完善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动态管理

意识形态是“基本层面和操作层面的相互交叉和重叠的统一体,是具有复杂结构的话语,承载着大量继承而来的,相互交织着的知识成果”[5]。对于这一复杂对象,如何成功地施以科学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将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意志与意识形态本身的发展规律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动态管理。

—80—★VX:

liaoda199(一)意识形态工作外在监管的构建完善

就意识形态工作的外在监管机制构建而言,第一,建立完善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机制,以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在社会信息化条件下,意识形态舆情的生成演化非常迅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非常容易使个别问题扩大化、局部问题全局化。同时,意识形态舆情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各类群体的心理状况不同。因此,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就要认真研究舆论现状和发展趋势,要“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预警监测摆在重要位置,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对一个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进行分析研判,准确把握舆情演变趋势,做到见微知著、抓早抓小,及时掌握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避免问题的扩大化。第二,建立完善意识形态领域反馈机制。评估—反馈—监控是舆情监管的基本模式,所对应的就是信息输出—信息输入—信息调整等三个顺序相连且密不可分的重要环节。在现代信息反馈和传播学理论中,大众信息传播系统生命力的获得不仅需要新鲜的信息来源、有效的传播媒介,还需要持续不断的信息反馈。在这一机制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重点舆情、敏感舆情的监测,通过相关信息的反馈,及时掌握民众的态度和立场,进行准确评估,及时处理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矛盾和冲突。第三,建立完善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处置机制。发现问题是前提,科学处置是关键。一旦出现重大舆情或意识形态事件时,一定要抢占先机,第一时间研究部署,有效处置,尤其是要第一时间准确发声,实事求是通报信息,而不能躲闪回避,否则错失良机,会使问题更加复杂,甚至引发公众质疑,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及时准确的正面回应,就能有效限制事态的发展趋势,将事件的发酵控制在可限制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实现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大问题为小问题,以尽可能减少社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二)意识形态工作内在动力的构建完善

就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动力机制构建而言,特别需要关注建立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激励机制。这一机制包括意识形态工作者的激励驱动和社会一般民众的激励驱动。对于意识形态工作者,一是采取政策支持机制,适时出台新的政策,从待遇上激发意识形态工作者恪尽职守、勤奋工作的积极性;二是采取精神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体和集体,加以宣传、表彰;三是采取环境保障机制,工作多关心、生活多照顾,营造有利于其成长、发展的环境。总之,通

★VX:

liaoda199—81—过一定的激励政策和机制,调动意识形态工作者积极性,以有效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同时也能把更多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意识形态工作者队伍当中来。对于处在思想宣传领域的工作者来说,通过该机制能极大调动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理论创新,多出优秀成果。对于社会一般民众来讲,更需要激励机制驱动其践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行动自觉。传统意识形态方面的机制设计安排,比较注意制度的约束,却相对忽视了激励机制的构建。所以,当前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建设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建立起倡导、鼓励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利益激励机制,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表彰、奖励,真正做到价值选择和利益回报的统一。

三、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协调联动

历史的发展是所有历史主体的“合力”而形成的。1890年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对于推动历史发展并最终产生历史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在恩格斯看来,历史最终结果的产生并不是由单一的意志所决定的,而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一种意志都为其他意识的产生提供着条件,而正是在这些“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形成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这一结果并不是单一意志的产物,而是“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6]。同样,意识形态作用的发挥绝不是孤寂的独白,而是各个实践主体同时同向发力的结果。所以,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明确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承担领导者的作用,将各方力量合理有效地纳入统一协调的框架内,对其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全社会覆盖、互补协调的宣传教育网络。首先,宣传思想部门牵头。高度重视和发挥宣传思想部门的重要作用是党的重要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一项看家本领。其次,全党动手“拧成一股绳”。意识形态工作固然是宣传部门的事情,但也绝非仅仅是宣传部门等特定部门和特定人来做的事情,而是要举全党之力来开展的。新时代新征程,意识形态工作需新作为、大格局,要切实改变宣传部门“自成一体、单打独斗”的局面,全党动手形成强大合力,真正汇聚“好声音”、传递“正能量”,进而将意识形态工作渗透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同时,各条战线、各个部门要一起来做,自觉把意识形态工作和各管理部门、各职能工作部门的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之内在地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实现宣传工作的多亮点聚合、多元素集成。

要特别注重家庭、学校和基层党组织三大领域作用的联合发挥,实现教育

—82—★VX:

liaoda199的整体性和一致性。第一,家庭是文化熏陶的第一站,父母是文化教育的第一师,注重家庭家风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生活的构建,中国的传统家庭模式逐渐解体,在此过程中优良的家风家教传承受到一定程度阻碍。面对此种情况,必须强化家庭在意识形态工作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主席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7]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则明确提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基层社会治理功能的重要论断。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更是将家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当前,我们必须要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传承优良家风,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第二,学校是落实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主席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P3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阵地建设,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设计的健全与完善,受到了普遍点赞和欢迎。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社会利益日益多元化,通过组织化与体系化力量对其整合,不仅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效果的基础,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治本之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主席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1](P67)。对此,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意识、工作能力与作风修养,提升其战斗力,增强其斗争本领,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四、全面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法治保障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主席总书记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1](P40)意识形态工作良好的运行,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法治是意识形态工作规范、有序运行的保障机制。“法者,治之端也。”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所有通过革命取得政权

★VX:

liaoda199—83—的政党或阶级,就其本性说,都要求由革命创造的新的法制基础得到绝对承认,并被奉为神圣的东西。”[8]所以,社会主义者并不“拒绝提出一定的权利要求”,“并用法律的形式赋予这些要求以普遍的效力”[9]。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法治建设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之策。当前,深入推进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考验着各个领域治理的法治化进程,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工作也需加快其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纳入全面依法治国的体系框架中,加强其顶层制度设计的同时,与其他领域的法治化进程保持协同一致,共同构建起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结构性力量。同时,意识形态法治建设也是提升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维护能力的重要路径。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民族。从《周易》的“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到《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再到《伶官传序》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意识保障中华民族在历史浪潮中得以平稳延续。中国共产党更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伟大政党。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把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列为整风文件,并告诫全党同志要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在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刻,毛泽东依旧不忘提醒“不要学李自成”,并告诫全党谨防资产阶级的腐蚀。从起于微末到组建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深知“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的道理。当历史前进至新时代,中国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但同时要提防各类社会发展风险,尤其是来自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国家凭借其国内强大文化产业,对我国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受到了较大冲击。意识形态安全是最重要的国家安全领域之一,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久治安。在此情势下,必须把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法治领域,形成一套规范的法律法规制度,为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强大的管理防线。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法治化建设。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立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细、从分散到系统,取得了初步成效,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法治化建设,意识形态立法步伐明显加快,意识形态领域的法制体系基本完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仍处于社会的加速转型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维系社会稳定与国家长

—84—★VX:

liaoda199治久安必须继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厚支撑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意识形态工作法治化进程。当前,首先要把意识形态立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法治进程,首要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意识形态领域的立法。我们要充分吸收以往的成熟经验,及时将党的意识形态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为更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供制度保障。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集中力量将制度建设与制度优势转化为具有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的行为规范,为指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同时,建立健全以意识形态工作为统领的教育法、信息法和知识产权法等法律,使这些法律为意识形态治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发挥规范性作用。再者,还要关注法治环境的营造,强化民众法治意识和法治习惯的培养,最终把“法律”转化成“自律”。

★VX:

liaoda199—8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战略部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宣传部于海亮

治国有大体,谋事有大略。“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

题。”

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都要着眼于解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2]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一项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透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研判发展趋势、把握转折动态、预见长远未来,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部署,为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提供战略支撑。

一、研判新时代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战略形势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对意识形态造成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深层次、根本性的。立足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基础,把握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向意识形态领域映射的局势,认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西方意识形态输出的最新态势,科学研判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是部署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最新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一)立足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A多次前瞻性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各种敌对势力一直企图在我国制造‘颜色革命’,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他们选中的一个突破口就是意识形态领域,”[3]37明确“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4]153的总体定位,指明“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4]153的具体要求,明确“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3]21的战略目标,提出铸牢意识形态阵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5]23等一系列意识形态工作战略举措,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6]46。“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形势判断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总结,表明我国意识形态工作进

—86—★VX:

liaoda199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今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遵循。把握这一阶段性特征,我们既要抓住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又要做好准备迎接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二)把握民族复兴进程中风险挑战向意识形态领域映射的局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7]26诸多重大考验中的一项考验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考验,不仅包括意识形态及其相关问题的考验,还包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向意识形态领域的映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8]152社会存在的变化会对意识形态产生根本性影响。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必须要阐述好、解释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防止敌对势力利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出现的曲折、挫折做文章,将阶段性、局部性、单点性问题描述为长期性、全局性、系统性问题,将技术性、偶然性、突发性问题描述为道路问题、理论问题、制度问题,将具体实践问题意识形态化,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三)认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西方意识形态输出的最新态势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政治生态的极化现象是变局之中影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变量。为了掩盖社会问题,转嫁社会矛盾,西方极端政党用极端思想迷惑选民,在政治竞选中牟利,温和派和中间派逐渐减少,随之而来的是民粹主义横行、种族主义回潮、保守主义抬头,社会思潮快速切换,不同意识形态之间斗争愈演愈烈。西方社会内部意识形态斗争随其国际话语优势地位外溢,在“东升西降”的趋势以及“西强东弱”的形势下,中国经常成为极端政党迷惑选民的“工具”,成为转嫁社会问题的“靶子”,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意识形态风险外溢至经贸、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阻碍“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等理念的传播与构建。“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对立,使得由各个意识形态阶层构成的上层建筑成为必要,

★VX:

liaoda199—87—这些阶层的活动不管是好是坏,因为是必要的,所以总是好的;一切职能都是为资本家服务,为资本家谋‘福利’。”[9]298意识形态之争不仅是思想之争、理念之争,更是利益之争、发展之争、道路之争、命运之争,如何在“两个大局”背景下,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是新时代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要认清的新态势。

二、聚焦新时代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战略目标

“两个大局”之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情况,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工作在国家发展中的“稳定器”功能进一步凸显。必须立足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的发展变化,着眼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未来指向,审时度势制定战略任务,聚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全面提升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汇聚最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

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列宁在《怎么办?》中强调:“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加强。”[10]327意识形态的排他性决定了任何一个政党必须要努力占领思想阵地。对此,A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11]340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与魂,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根本所在。抛弃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就会失去理论生命力,其问题阐释力、思想说服力、精神战斗力也随之消失。

中国共产党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最可靠、最牢固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创立了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最新成果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有效应对国际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攻击,以及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赋予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大的判断力、阐释力、引导力,

—88—★VX:

liaoda199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指引。因此,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全面提升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

能力

A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XX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尖锐复杂,需要全党以敢于斗争的精神、善于斗争的本领主动应战,牢牢掌握主动权。”[12]11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历程与成就证明,意识形态工作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纷乱繁杂的国际思潮碰撞,面对外部压力剧增的意识形态形势,只有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挑战,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中国共产党手中,也只能牢牢掌握在中国共产党手中。

当前西方国家愈演愈烈的政治极化态势,造成其社会内部意识形态斗争激化,意识形态工作混乱失序,加速瓦解西方意识形态合理性。西方社会的政治极化问题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尽管我国遭受的意识形态攻击显著增加,但西方意识形态的缺陷也被显著放大,这就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打开新的空间。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新的外部形势,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目标,应着力于提升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能力,增强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意识,通过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话语凝聚共识,展现开放、包容、负责任的中国形象,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际传播,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本质,摆脱长期笼罩在世界之上的西方意识形态之蔽。

(三)汇聚最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21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的实现,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需要汇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群策群力共同达成这一宏伟目标。新时代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目标,应着力于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价值,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时代性,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携手共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

★VX:

liaoda199—89—复兴。

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果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以超越西方现代化的独有优势,解决了众多人类发展史上的难题,有力证明了世界现代化并非只有西方模式,这无疑触动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最敏感的神经,使其对我国开展了猛烈的意识形态攻击,企图通过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进而抹黑中国式现代化。因此,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既要发挥意识形态指导实践的能动性价值,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提供思想保障和理论支撑,也要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保障。

三、新时代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战略举措

“牢牢”指的是动作持续不断或者状态保持不变,新时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是要在研判战略形势,明确战略任务的基础上,一刻也不能放松地落实战略举措,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大势、谋划长远,从构建新时代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体系、协作体系、话语体系、保障体系入手,牢牢掌握新时代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一)完善立体化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系

新时代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做大做强了一系列与意识形态工作相关的组织机构。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体系,统筹与意识形态工作相关的各种社会主体,理顺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意识形态工作脉络,形成系统性、整体性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系。首先,坚持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的战略定位,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基本方针,在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领导下,基于“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的组织体系,构建“党委——政府部门——各级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先进群众”的多维度、立体化的领导体系,紧抓落实《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出版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制度中与意识形态工作相关的条例,严格规范各地区、各层级、各行业的新闻宣传、文娱产业、国际交流等与意识形态相关的各项工作。其次,构建面向社会的意识形态工作管理体系,强化对互联网企业、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在中国设立的办事处等与意识形态工作紧密相关、影响重大的社会组织或个人的管理,防止资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无序扩张、肆意妄

—90—★VX:

liaoda199为,杜绝打着任何旗号的意识形态渗透。

(二)强化系统性意识形态工作协作体系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拥护达到新高度。要抓住这一有利形势,基于党的领导强化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协作体系。广大意识形态工作者要从思想上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人民群众相互依存的关系,即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谋求解放的学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是人民至上,党领导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为人民谋幸福。因此,应信任群众,发挥群众的主体性,大力支持群众参与意识形态工作,尤其是奋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线的劳动者,让他们用自己的经历、以亲历者视角讲述党带领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直观化、可视化,入脑入心入行。另外,相关部门要创造支持群众参与意识形态工作的条件,“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4]154。引导文化产业在创作中多关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多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多关注群众身边发生的变化,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各级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也要注重讲好身边故事,面对扭曲真相、歪曲事实的错误言论,要敢于说真话、敢于作斗争,还原事实真相。

(三)构建全方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话语是意识的载体,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

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

[8]161在新时代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需要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以整体性、系统性的话语优势,维护话语安全、打破话语屏障。首先,在话语主体上,构建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各级宣传部、通讯社、报社、电台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中坚,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全维度、全领域、全覆盖的话语主体体系。其次,在话语内容上,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生活化与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理论化的双向交融,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的融会贯通,将中国式现代化经验与成果融入富有理论性、解释性、日常化的话语体系中进行传播,全方位构建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使话语客体充分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时代价值

★VX:

liaoda199—91—取向和实践理性,进而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最后,在话语传播上,构建多媒介共进的话语传播体系,创新意识形态叙事方式,尤其要发挥互联网中群众的主体性作用。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话语传播的准入门槛,呈现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话语权大众化状态,群众话语成为网络话语的主要构成,这一特征可以强化党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群众优势,同时也可以为打破西方势力对国际话语权的垄断另辟蹊径。因此,要全面提升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国话语的传播能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格局,增强传播效果。

(四)打造多层次意识形态工作保障体系

新时代保障意识形态工作顺利开展,需要打造制度保障、资源保障、技术保障等多层次意识形态工作保障体系。继续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与意识形态工作相关的制度,明确了对党委、宣传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等意识形态工作主体的职责,总体上看,当前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但依然存在继续完善的需要,如意识形态工作技术创新与应用的相关制度、意识形态话语国际传播的相关制度等,因此要探索构建适应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需要的制度保障体系。同时,要继续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资源保障。与意识形态工作相关的资源包括:党的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等抓总管理机构,党校、高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等教育机构,出版社、媒体、互联网平台等宣传机构,以及各机构中人力、物力、社会资源等。为了更好地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应当加大对上述组织机构的建设力度,各部门依据自身情况,培养专业人才、发展专门技术,联合相关科研院校,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应用模式和潜在价值,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92—★VX:

liaoda199压紧压实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责任

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赵腊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为做好新时代广播电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广播电视宣传工作者应当牢记嘱托,扛起使命,把党管宣传、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落实在工作全方面、各领域,在打造意识形态主力军、先锋队进程中擦亮广电“铁军”招牌。

在强化责任上下功夫,完善意识形态管理体制机制。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强化党委责任担当,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

一是强意识。树牢“抓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责任理念,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明责任。落实好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健全责任清单、分析研判、责任追究等制度,扣好“责任链”、种好“责任田”。三是抓监管。强化督促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推动考核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在成风化人上下功夫,确保宣传阵地导向正确。增强政治觉悟,坚持正确导向,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一是坚持把宣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强“头条”建设和“首页首屏首条”建设,精心策划新闻报道、特别节目和融媒体产品,用心用情用功做好新时代新思想宣传。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创新导向。在主题立意、内容设置和台本创作上,做到正能量内容有机融入、艺术融入。不断优化星素结合,尤其要增加各行各业先进人物、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平民英雄、普通群众的嘉宾比重。三是坚持价值引领毫不动摇。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引导公益、文化节目不断创新创优。深入挖掘英烈事迹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追求,挺立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严把演员关、嘉宾关,杜绝有错误政治倾向和违法犯罪、丑闻劣迹、道德污点、低级趣味等负面问题的艺人发声出镜。

在深度融合上下功夫,探索广播电视宣传新路径。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解答好的时代课题。一是全面提升制作能力和水平。大力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建立新时代广播电视节目精品创作引

★VX:

liaoda199—93—导机制,

提高创作生产的规划力、引导力、组织力,不断增强优质内容供给。二是着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借助云计算、大数据、AI、AR、VR等新技术手段,再造新闻采编制播流程,建立全媒体传播矩阵,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全面挺进全媒体主战场,着力扩大抖音、快手新媒体上传播速度和范围,打造宣传新平台、新载体、新阵地。三是加快推动机构做强做优。以“智慧广电”为战略引擎,明确一体化发展方向,推动播出机构深化改革,建设全媒体服务、智慧化传播、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94—★VX:

liaoda199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战略之维

周欣欣

在党的二十大中,主席总书记高度构筑并巩固意识形态战略之维工作的重点与领导方向,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并保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通过加强责任落实和巩固主流思想等方式,全面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2]。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工作方向和工作引领,党员干部要带领人民群众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认知,在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进一步建设并发展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全党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还需要紧紧围绕政治性、原则性和导向性的意识形态工作要求,通过自查自纠、自我赋能、广泛实践和规则约束等方式明辨是非,全力支持党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领导权[3],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推进新时代意识形态各项工作,巩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二、基于党的二十大要求的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认知

(一)关于思维的认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哲学思维的支撑,其中明确并深化正确科学的思维引领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向。历史经验表

明,“意识形态工作无足轻重论”“意识形态建设附属论”“去意识形态化论”“意识形态淡化论”“意识形态消失论”等思想认知与思维模式是极端错误的,意识形态工作不能被夸大,也不能被弱化,人们应该以战略之维的视角正确把

握思维方向,对与具体时期背景相对应的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和具体细则等作正

确解读。

意识形态是以具体思维为支撑的。思维是指人们在思维时采用的理解方式、信息转化方式、知识经验结合方式和应用方式等,其中理解在思维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思维理解社会和历史的特征与运行模式等,在此基础上转化形成思维的功能意义和本体论意义。

从功能意义层面来看,人类思维来自实践与客观事物之间的深度结合,人们可以通过思维理解客观事物运动本质及重要的规律,通过思维的整合与经验的总结形成突破自身边界局限的认知成果。历史上众多伟大的思想和重要的革命运动等都发源于思维,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也是思维演进发展的进程。

从本体论意义层面来看,存在决定思维,存在对于思维具有本源性的作用。正如列宁所述,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对立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能够存在意义,正

★VX:

liaoda199—95—确掌握认识论的第一性和第二性的议题范畴,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观点,必须将信息、知识和经验等资料进行整合与提炼,在尊重物质与意识范围内联系和范围外统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推动信息资源向思维意识转换,以此实现人类思维与意识形态的深度耦合与实践统一,最后发挥思维对于存在的重要作用。

(二)关于战略之维的认知。战略的提法起源于军事领域,早期具体指代战争相关的军事全局统筹、战术研判设计、军情系统分析、军事管理体系构建等指导内容,在现代化的演绎发展过程中逐渐与社会学、管理学、哲学和政治学等内涵深度融合,形成了能够在广义上对国家发展、社会治理和党内建设产生明确指引作用的全局性、重大性、高层次问题的筹划。

2013年,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明确将“两个巩固”作为党的一项根本任务;20XX年党的二十大在前述各项工作要求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两个确立”[4],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将在坚持党章所涉各项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与规划设计等,以高度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深化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战略之维。一方面,意识形态工作开展需要紧密围绕战略谋划。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需要明确战略定位,在凸显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构建起基于全局的战略思考,以及客观分析新时期我国在社会治理、文化自信建构、大国实力展现、主流价值观引领、乡村振兴深化等层面的意识形态建构需求的同时,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布局考量,以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实践,为意识形态战略之维构筑指明具体方向和实操路径,把全面从严治党和科学执政等策略结合起来,把握意识形态战略谋划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但是,在具体推进意识形态战略谋划工作的同时,也需要认识到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新时期意识形态的战略之维构建归根到底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不动摇,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托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保障、文化进步和社会治理体系优化,更需要紧密围绕人民利益强化宏观纲领性指引和微观细节举措,推动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战略之维建构有机耦合。另一方面,新时期发展需要战略思维意识形态工作来引领。在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和时代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新时期的意识形态战略思维巩固要切实关注国内外最新形势变化和国际国内战略工作的重要目标,将思维方式和理想信念具化为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问题处置的重要意识形态工作引领。党内党外人员均要认真学习并领会马克思主义,

—96—★VX:

liaoda199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高度统一,积极参与到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工作进程之中,主动反对并遏制网络上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及与主流意识形态不一致的内容与价值导向,为国家长治久安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等贡献个人力量。

三、紧密围绕“两个确立”,夯实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基础

从政治站位来看,紧抓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事关国家

的长治久安、党的前途命运,更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5]。

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序推进需要坚定不移地保证党的全面领导,联系liaoda199还需要以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理论指引。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切实巩固意识形态工作成果并进一步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成效,是对新征程、新挑战的积极回应,也是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走向繁荣的重要举措。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两个确立”,在这一背景下,巩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战略之维,需要将时代精神融入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方面面,提高政治站位,弄懂弄通“两个确立”精神。从政治担当层面来看,意识形态工作要加强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在党中央的紧密领导和科学部署下,各级党组织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深化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新时代党和国家重要事项、科学方针、基本国策和管理举措等方面的理解认知;从基层工作层面来看,要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加强对国家发展的重要规划基本内涵等事项的宣传与培训,展现出在加强意识形态自我学习、积极融入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进程,高举旗帜,汇聚民心等方面的具体作为,实现自下而上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宣传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并协调推进战略深化目标;从积极拓展意识形态工作实践层面来看,党员干部要带头勤于反省、善于自我更新,主动将两个确立的工作精神和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统一到自身的专业工作、专业领域层面,并将勤于思考、踏实认真、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等融入具体的实践工作层面,展现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榜样力量,也为深化时代精神以巩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科学的范本。

四、准确领会要求,深化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具体实践

(一)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大会议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重视自上而下的党组织建设以及自下而上的实践经验总结及深化,以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VX:

liaoda199—97—思想为引领、以深入基层的实践拓展和经验总结为参考,在提高政治站位的基

础上强化四个意识,切实营造求真务实、团结和谐的党内氛围。

全面从严治党需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营造清明政治生态为依托,统筹推进 任务落实、深化目标责任、聚焦纪律建设、强化警示教育、狠抓巡视整改并强化全党上下的理想信念与宗旨。各级党委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切实加强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并主动接受各类进步教育,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将个人的专业能力、理想信念、使命担当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在坚定不移压实工作责任并做出岗位成效的同时,全力支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工作,主动参与到反腐倡廉、纪律教育、廉政警示和风险排查等各项工作之中,在个人层面深化不敢腐、不想腐和不能腐的思想认知,在支持组织工作层面坚决反对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

(二)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法制保障。党的二十大指出,我国仍需持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等各项工作。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体系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凝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力量的重要依据和保障,其基本理念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价值诉求具有内在统一性,仍需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并契合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层面不断实现更新完善。从历史经验来看,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期历史阶段,意识形态和国家主张的精神内核难以实现内在统一,作为国家主张的统治阶级思想与以大众思想基础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存在着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的根本背离。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主张和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实现了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国家发展的意志与社会大众的意识形态具备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将法治思想基础具体化为政治的、法律的手段,能够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性支撑,因此全面深化依法治国成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

具体到工作举措层面,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巩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层面的意识形态工作,首先需要国家持续推进立法工作,在总结广泛社会实践经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完善依法治国的法律框架,为党中央统领全局、协调各方以构建严密的法律监督体系、实施高效的法治管理工作并完善党内廉政建设等提供清晰科学、举措得当、执行规范和成果有效的法律遵循。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也要广泛深入基层并团结人民群众。加强普法工作和法制教育,明确违反社会规则和法律制度要求所要付出的代价,切实

—98—★VX:

liaoda199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制度性、规范性、广泛性、程序性和有效性[6]。各级党组织也要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性与严肃性,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框架下进行探索,以法制教育和警钟长鸣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党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清醒认识并充分借助法治工具反对一切分裂和反动力量。

(三)发扬斗争精神,彰显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坚定意志。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始终面临风险挑战。面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挑战,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要强化底线思维,在加强斗争意识的同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学习和斗争经验研讨等,切实提高斗争本领并科学运用斗争策略,以维护党中央绝对领导权的坚定意识形态和守正创新的工作方式,科学有效地推进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工作,巩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战略之维。

契合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斗争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党员干部要广泛团结人民群众,始终坚持真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立场坚定地反对各项种错误的价值观,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二是党员干部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和推进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在重大问题方面勇于发声、敢于挑战错误的认知并坚定不移地维护党中央的全面领导,全力反对危害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行为和思想,从揭露错误丑恶面目,传播科学、真理等角度切入,守好网络阵地和社会舆论管理,团结人民群众的力量,开展坚决斗争并保证取得斗争的胜利。

(四)创新工作方式,丰富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战略之维。党的二十大要求,全党各项工作要持续发挥创新动能并探索创新空间,具体到意识形态工作领域,亟须将创新意识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内涵相结合,丰富发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推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范式并拓展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战略之维。

一方面,巩固党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权需要探索并构建多元化的舆论宣传与意识形态管理方式,不仅要将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党组日程之中,更需要探索适应融媒体背景的线上意识形态宣传引领和线下意识形态广泛交流等多元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趣味十足、贴近实际和展现榜样力量的优质宣传素材。

在广泛探索融媒体与意识形态战略思维构建工作深度耦合的机制体制过程

★VX:

liaoda199—99—中,还需要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和思维教育工具应用。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党组织要深化主流文化价值引领,高度关注国内外最新舆情和意识形态文化走向,深耕实践设计符合二十大精神要求的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战略之维的科学方案,切实领导全体人民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国情相结合,在日常宣传工作推进的过程中主动健全党内外意识形态相关理论体系的学习机制,鼓励相关人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实际相结合,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用战略传播的体系构筑起意识形态战略之维。

另一方面,巩固党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领导权,还需要加强舆论引导和问题化解。各地各级党委需要发挥意识形态战略思维构建的主观能动性,坚定不移地推动各项责任体系与工作机制落地见效,加强自上而下的工作监督和组织领导,并鼓励自下而上的机制创新与良好意识形态、战略思维等,通过完善监督机制、强化责任考核、落实专项巡查和抓办意识形态问题等方式,保持意识形态战略之维建构工作的能动性。例如,各地政府可以与媒体进行深度合作,将网络工作和信息化内容监督工作作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战略之维构建的有效工具,加强错误问题处置并开展正面宣传;还可以通过运用微博、微信和抖音视频号巩固政治宣传阵地、展现时代精神、宣传榜样力量以及发布贴近群众实际的高质量新闻等方式,呈现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正能量,推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阵地从国内走向国际。

五、结语

综合来看,党的二十大会议明确了党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领导权。这项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挑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强化思想认知,提高政治站位,紧密围绕两个确立、积极参与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广泛社会实践之中、深化推动依法治国、主动发扬斗争精神,并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全面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

—100—★VX:

liaoda199增“强三意个识三形”态举工措作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龙矿集团运营协调中心梁凯

主席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近年来,龙矿集团运营协调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决策部署,深刻学习领会主席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坚持“三个到位”,扛起主体责任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龙矿集团运营协调中心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以“三个到位”推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一是拧紧“总开关”,做到认识到位。始终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党委中心组成员带头学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创新理论,以及主席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并围绕11个重点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和专题研讨,形成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极端重要工作的共识,能够汇集队伍凝聚力、发展引领力和现实生产力的共识,能够落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的共识,从思想上拧紧了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总开关”。

二是把稳“风向标”,做到管理到位。导向是风向标,是意识形态的关键所在。把重点放在“三个管好”上,即管好重点人,健全完善党员干部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作风建设的制度规定和问责办法,明确要求“关键少数”要发挥“关键作用”,在大是大非、政治原则问题上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管好重点事,针对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职工参加思想状况大调查,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利益问题相结合,做好解疑释惑、正面引导工作;管好重点平台,建立集网站、微信、留言簿为一体的媒体管理平台,在依规备案的同时对管理者账号授权分工,成为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激发精气神的重要载体。

三是种好“责任田”,做到职责到位。逐级建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机构和

★VX:

liaoda199—101—工作机构,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舆情预警处置管理规定,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宣传部门具体责任和其他部门协管责任,以责任落实倒逼职责到位,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立体化责任落实体系。

二、深化“三项机制”,集聚共管合力

机制管根本、管长远。龙矿集团运营协调中心构建意识形态工作“三项机

制”,着力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走深做实。

一是“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机制。对所辖党政主要领导实行“交叉任职”,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 考核重要内容,细化单项考核标准,作为班子履职情况、 述职评议、民ZSHH和述职述廉报告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交叉”必融入、“任职”要履责、考核有体现,从而增强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二是“清单管理、督查推进”的运行机制。坚持集团公司党委、二级单位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做到月度有任务清单、责任分工,季度有舆情汇总、分析研判,日常有督导督查、情况通报,年度有考核评价、奖惩兑现,确保了目标任务、工作标准、责任人、完成时限“四落实”。组建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群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督查工作组,制定涵盖意识形态领域的《督查工作暂行实施办法》。

三是“典型带动、交流互动”的动力机制。坚持出思路、定方向,抓重点、推典型,通过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专题汇报会、现场推进会、党支部书记论坛,交流经验做法,查找问题不足,研究部署推进措施,促进权属单位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创造、个性发展、点面开花。

三、打造“三个课堂”,赋能高质量发展

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融入中心、服务发展,才能有活力和生命力。龙矿集团运营协调中心把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改革发展全过程,盘活教育资源,创新载体方法,以“三个课堂”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丰富“百姓讲堂”,员工讲身边事。针对干部职工普遍关心的安全、效益、薪酬、发展前景等焦点问题,及时解疑释惑,利用“员工讲堂”将公司决策部署转化为鲜活事例,用平凡员工中的典型事迹教育周边人群,以榜样的力量凝神聚力,确保形势讲透、思路讲清、目标讲明,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坚定发展信心。在此基础上,围绕“形势任务怎么看、困难

—102—★VX:

liaoda199面前怎么办、责任担当怎么干”,广泛开展“凝心聚力大家谈”活动,谈认识凝共识,谈举措表决心,谈责任勇担当,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二是打造“流动课堂”,专家讲专业事。坚持把形势任务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头戏”紧抓不放,通过邀请专家开设干部讲堂、在线课堂、理论课堂、业务课堂、红色课堂等,常态化部署开展主T教Y实践活动,向干部职工讲形势、讲任务、讲目标、讲愿景,引导全员共谋企业发展。每月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山能大讲堂”“国企学习云讲堂”,听取专家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科学把握发展走势。组织集团领导、业务专家、职工代表分层次宣讲企业改革转型的思路、措施,邀请“六老”讲传统,发动职工家属讲期盼、送温暖、送信心。

三是用好“媒体学堂”,立体讲动态事。注重宣传思想工作的深度、力度和影响力,立体发挥不同媒体特点,实施资源整合、资源共享,实现了电视、网站、官微一体化运作。抓住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运用“快闪”短视频、MV等微视频形式,创作和推出一批符合主流价值和时代要求、群众喜闻乐见、传播影响广泛的作品。《在灿烂的阳光下》《我们都是奋斗者》《矿工放歌颂祖国》等微视频,被“学习强国”刊播,人民网、央视移动网、大众网等主流网站进行转载,切实增强了新闻宣传的传播力、感染力、公信力、影响力。其中,《矿工放歌颂祖国》微视频播放量突破了10万人次,充分展现了龙矿人爱党爱国情怀和劳动敬业风采。《新时代文明实践,龙矿志愿者在行动》《退伍老党员义务理发60年》等一批专题报道,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龙矿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引起了广泛反响。(材料来源:liaoda199liaoda199)

★VX:

liaoda199—103—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科学把握四大辩证关系

中共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委党校张筱雨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点把握和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守正和创新、立和破、抓重点和全覆盖等四组辩证关系,增强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着力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性原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站稳人民立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

(一)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要发挥好党的理论在舆论阵地中的领航作

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首先要站稳政治立场,和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来凝聚团结群众、教育引导群众。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党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使党的每一个号召、每一次动员、每一项决策都能得到贯彻落实,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都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强大的奋斗精神和力量。

(二)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与人民的愿望要求是统一的。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站稳人民立场,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坚持群众视角、反映人民呼声、回应社会关切,注重把人民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报道出来,把绝大多数的民情、民心、民

—104—★VX:

liaoda199意反映上去,以利于我们党统一决策,进而上升为党的正确主张。在实践中要克服宣传报道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的问题,自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二、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的统一

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基本职责、重大原则没有改变,但在环境、对象、范围和方式上发生了变化。主席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正就是要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正,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这是前提和根本。只有这样,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就是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这是方向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是创新的基础与前提,创新是守正的发展与提升。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方向;只有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活力和动力。要坚持两者有机统一,必须在意识形态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研究谋划、整体推进。只有科学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内在逻辑,才能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在培元固本、开拓创新中不断走向深化。

(一)守正要体现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继承性

要高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科学,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正确反映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科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规律。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要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历程中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

要挖掘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蕴含着中华民族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很多人生智慧、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为人民提供道德滋养,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中华民族

★VX:

liaoda199—105—思想上的共鸣、感情上的认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只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古为今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进而转化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要强化阵地管理。意识形态的阵地多而广,不仅包含有新闻和网络媒体,出版物和文艺作品,社科研究机构和思想文化类学会、协会等社团,讲座论坛,各类演艺场所等,还包括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和各类学校。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所有阵地都要坚持党的领导,自觉用政治尺子量到底,确保各类舆论阵地可管可控,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思潮提供传播渠道。各级党委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让主流思想占领各类舆论阵地,敢于发声,及时发声,善于发声,增强舆论引导权和话语权。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直接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创新要体现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开拓性

思想理论创新。党校、社科联、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机构是党的思想理论创新的重要阵地,要结合党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职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致力于推进理论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面对信息化发展新趋势、意识形态领域新态势、国内国际新形势,要立足中国当下实际,破解“中国问题”、推进“中国之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必将推进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创新发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内容创新。新时代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新特点,既需要高贵典雅的“阳春白雪”,也需要通俗接地气的“下里巴人”;既需要抒发保家卫国情怀的作品,也需要反映百姓平凡生活的艺术;既需要反映“居庙堂之高”治国理政的文章,也需要描写“处江湖之远”闲情逸致的诗词。同时,经济的全球化也掀起了人民精神文化追求的国际化潮流,人们希望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学艺术魅力,了解不同国家的思想理论经典著作,对国外文化产

—106—★VX:

liaoda199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我们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吸收营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美食。

传播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充分运用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新传播平台,开展立体化、互动式的宣传教育。学会走网络群众路线,及时澄清模糊认识,化解怨气怨言,纠正错误看法,回应群众关切、做好解疑释惑。要积极推动主渠道、新阵地融合发展,加强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等力量的互动联合,进一步拓展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广度、深度、密度,让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题内容和传播效果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空间得到不断延伸放大。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是闻风而动的,对舆论事件能够作出快速反应。面对复杂局面,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阵地要提升其面对具体社会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响应速度,把深奥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推送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创新开发自媒体内容监控、舆论预警等技术,及时有效监控自媒体的新动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对妨害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内容进行驳斥回击,营造正面的舆论环境,决不给错误舆论提供任何传播途径。

三、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立和破的统一

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面对各种错误舆论,必须敢于发声、敢于斗争、敢于亮剑。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建设与斗争并重、举旗和亮剑结合。一方面,要巩固党和国家主流思想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斗争上,要敢于站在舆论斗争的最前沿,关键时刻不失语、不缺位,敢于亮剑发声。

(一)立理性辨识的主流导向,破错误思潮的歪理邪说

当前,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历史虚无主义、西方自由主义、极端民族主义、西方宪政民主观等错误思潮纷沓而至,妄图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围堵。同时,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也极易诱发非理性表达。少数人不时借社会热点、特别是突发事件将个案无原则泛化,把具体问题政治化、把局部问题全局化,蓄意挑起舆论争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以还原“历史真相”和“重新评价”为掩饰,对伟大领袖和历史英雄人物进行肆意抹黑诋毁,企图全面否定歪曲党的光辉历史,最终达到推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VX:

liaoda199—107—的目的。一些敌对势力对中国政府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心生不满,编造中国政府侵害民众人权的谎言;还有一些敌对分子利用我国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存在的短板,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正常贫富差距以及少数党员干部缺乏责任与担当等问题大做文章,使单纯的经济问题、法律问题或环境问题转变为敏感的政治问题。对此,必须加强正面宣传,抵制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鞭辟入里地讲清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形成以正面攻势完全压制失范言论的舆论态势,使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要强化大众化教育,从典型案例剖析入手,弄清错误思潮的来龙去脉、泛起背景、政治诉求、实际危害,使民众认清西方政治价值渗透的丑陋嘴脸和险恶用心,在识别、破除“政治病毒”中提高鉴别力、批判力,增强“免疫力”。要积极妥善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一些有违公平正义问题的关注,及时有序有效解决矛盾问题,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平正义。

(二)立新风正气,破腐朽堕落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的繁荣强盛,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和资本的“逐利性”导致社会思想道德领域出现滑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效应随之滋长。必须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使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紧紧把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个着力点,抓住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关键环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道德建设既要靠教育引导,又要靠有效治理。要推动公共政策与道德建设良性互动,发展与新时代相匹配的制度文明。要推进诚实守信建设和社会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担当意识、遵规守纪意识、无私奉献意识,营造重信守诺、互帮互助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立“中国声音”,破“西方迷雾”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一些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视我国为挑战和威胁,一方面大肆渲染“中国称霸论”“中国殖民论”;另一方面鼓吹各式各

—108—★VX:

liaoda199样的“陷阱论”和“崩溃论”,不遗余力、想方设法地歪曲抹黑中国,支持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反对派以环保、资源、安全等为借口干扰、阻止与中国的国际合作,企图阻挡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面对这些“烟雾弹”,我们必须保持足够警醒,既要用事实粉碎谣言,有理有据地揭露国外敌对势力包藏的祸心,又要增强国际话语的感染力、说服力,把当代中国政府的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合作的方方面面,积极主动地向各国人民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和光明前途,讲好中国人民努力奋斗、独立自主、热爱和平、勤劳智慧的故事,倡导建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战乱、贫穷、共同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中国声音赢得世界人民的理解和认同。

四、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抓重点与全覆盖的统一

意识形态工作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和全面部署,坚持全党全国全社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盘棋”,又要牵住“牛鼻子”,突出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抓好党员干部、教师、公众人物三类重点群体,以点带线、穿线成面,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统筹协调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一)党员干部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头雁”

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是党员领导干部综合能力和素养的重要体现,是党员领导干部在重大政治斗争和复杂情况考验面前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各级党委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负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坚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更要守好门、管住人,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骨干,要坚定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有效抵御各种风险挑战和错误思潮侵蚀,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迷失方向、不摔跟头。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为,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不断提高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带头加强政治建设,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加强作风建设,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带头加强道德修养,弘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及时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动向,提升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大局意识和理论水平,有力防范和及时处置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矛盾和突发事件。

(二)教师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力军

★VX:

liaoda199—10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教学活动贯穿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全过程,对学生学业、思想、观念、言行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清醒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必要性,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好老师。党校教师承担着干部培训、理论宣讲、理论创新的重要责任,肩负着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首要职责,要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抵制西方错误的思想言论,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三)公众人物应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典范

相比于普通人,公众人物在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行为准则等方面有着更大的影响力,因而更有责任维护好自身社会形象,努力成为精神家园守望者、社会价值风向标、道德航船压舱石,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共标杆。要加强对公众人物的管理,对其品德行为进行重点监督,对德不配位、失德失范的公众人物实行“零容忍”,加大惩处力度。

—110—★VX:

liaoda199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江腾飞

引言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加之2020年初至20XX年底新冠疫情的推波助澜,“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和渠道,信息化教学亦是教育现代化实现和提升的重要指标。互联网、信息化给教学及相关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升了效率,高校是信息技术应用比较充分的地方,网络作为教学管理以及宣传阵地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互联网、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提升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同时,也时常伴随着一些负面甚至违反意识形态、违背师德师风、背离客观常识内容以及激烈矛盾冲突的观念的出现,这对青年学生、高校教学与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青年学生成长以及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构需要面对的情况更加多元复杂,风险点更加隐秘,更加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认真研究,寻找合理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和措施,为国家的长治久安、青年学生教育与成长提供良好的网络意识形态环境。本文将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梳理,然后提出防范的风险措施和建议,以期发挥好互联网、信息化的正向作用和切实提高信息化水平能力,助力高校教学管理以及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存在的风险点

高校作为坚守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及前沿,切实维护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极为重要。A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提出高等院校需“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他把网络及其安全问题提升到强国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2016年中央专门召开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相辅相成的关系。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需要同步推进。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特别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较大风险隐患,网络安全防控能力薄弱。因为互联网本身的开放性以及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为多元意识形态和多元的文化思潮提供了很大空间,这样就给主流意识形态及其安全带来较大的实际挑战。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VX:

liaoda199—111—点:

(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点更加隐秘

相比传统意识形态领域,互联网已是竞相抢占的意识形态主战场,互联网的社会动员功能和社会教育意义都不断增强,网络范围也可能带来校园安全的不稳定因素,而且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点更加隐秘,有时候带有高智商、高科技和大项目的隐蔽性,使得安全风险发生的能级更高,概率也更大。在这个全球互联、技术赋能的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传统场域向虚拟场域延伸,线上线下交织,明争转暗斗,阶段转常态斗争,很多的斗争是在更加隐秘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在互联网这个主战场上能否打赢顶住,已然直接关系到国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甚至国家政权安全。

因此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关乎高校的安全稳定也需拔高到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网络安全的问题是整体的而不能割裂开来看,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动态、开放、相对、共同是特点,高校理应一起构筑网络安全的防火墙。发挥好网络传播的互动、体验、分享优势,更好地为防范社会风险做努力,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需要有高屋建瓴的视野。

(二)传统的灌输教育方法,说教强针对性低,不利于青年人吸收

目前相对单一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学模式,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填鸭教育方式的灌输,单一且公式化的说教,很明显无法适应新时代的网络信息社会发展要求,更不利于调动高校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使得高校抵御风险能力大打折扣。虽然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网络社会发展,但是即使是在高校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率依然偏低,对微课、慕课等新型的线上教学模式的应用并不充足和充分有效,网络化教学与课堂式教学的科学融合任重道远。传统的课堂式教学模式虽然在多数高校不一定是唯一的选择,但是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教学还是被局限在特定的空间与时间中,实际选择性是非常有限的。传统的灌输教育方法,说教强针对性低,不利于青年人吸收更不利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防火墙的建立,甚至有时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

(三)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管理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

高校目前涉及网络意识形态的现行从业人员大多是兼职,甚至并不具有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知识,很多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远远达不到标准,完成不能胜任新时代背景下网络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多数高校

—112—★VX:

liaoda199的网络意识形态管理队伍建设比较薄弱,缺乏网络领域中的意识形态趋势发展预判力、缺乏意识形态理论政治知识素养,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实践经验,化解危机和突发处理经验更是无从谈起。很多高校没有网络数据中心的独立建制,更没有做新媒体的尝试,网页管理等均停留在初级的新闻发布,校园的信息化建设还具有较大的差距。

二、建立防范风险机制

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进入教与学的过程,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改变,“互联网+教育”丰富了教育的形态,更使教育的技术形态发生重大变化。通过互联网思维模式的方法创新进而推进互联网教育与相关技术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教育变革和创造教育的新业态,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教育是众多高校的追求。互联网可以优化师生、同学关系,扩大开放,开阔视野,建立更具生态性多元、开放的格局。通过充分利用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依托各级各类在线教育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精准施教导学,可开展更具特色和个性化人才培养,可打造个性化培养模块,构建个性化课程矩阵,强化学生爱国热情和公民责任,引导树立正确的人文观念,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切实保证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相关教学进度和教育质量,更进一步探索多元特色的专业建设实践道路。但互联网在教育技术的运用实践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到意识形态方面的风险防控,建立有效的防控机制和措施,为更好地开展高校的网络管理和线上教学保驾护航。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还是较少关注的领域,要加大关注度,研究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加强课堂思政教育和开放大学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网络安全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背景和意义,操作模式,把握互联网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另外对高校的网络宣传、学生教育等有深入的研究和把握,引领高校的课堂教学、网络传播等也适应引导学生的意识形态,对可能的风险建立防控措施。可以建立防范风险防控机制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加强思想引领,坚持党性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主席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四个坚持”的重要指示,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示,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指导理念,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

★VX:

liaoda199—113—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进一步提升高校青年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维护自身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的能力,需要加强思想认识,构建网上网下的同心圆,加强对网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专人负责,提高责任意识,“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切实履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需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和引导。高校肩负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需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有理论自信,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应从我国客观实际出发,科学分析鉴别批判的接收合理的社会科学理论,建设充分反映符合当代意识形态的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要发挥网络优势和特色,深化中国梦网络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持续深入地开展理想信念相关教育教学,积极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流的道德文化和思想价值滋养人心和社会。

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战场上要做到积极进取而不退缩,积极开展健康有效的理论斗争,营造敢于坚持真理、及时修正错误的良好网络意识形态生态,做到有理说得出说了传得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做学生工作,要注意区分思想认识、政治原则和学术观点不同问题。对思想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必须要加强正面的宣传引导,做到言之有理有据,能够以理服人,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澄清引导;对涉及政治性敏感问题,必须做到旗帜鲜明、态度坚定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能够守得住底线,把得牢红线。对学术争鸣,倡导研究无禁区但宣传有纪律,探讨要有分寸,能够把握好尺度和方向。牢记政治责任,面对谬误迷惑的言论,要能勇于负责,主动担当,敢抓敢管,勇于亮剑。需正确把握和处理以下几组关系: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意识多样化的关系、坚持学术自由与正确政治方向的关系、促进发展繁荣与加强阵地管理的关系、学术研究无禁区与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关系、发挥网络正面作用与管控网络负面影响的关系,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关系。

(二)加大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创新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引导师生员工、党员同志坚定“四个自信”,要旗帜鲜明地做好网络意识形态的阵地管理,团结师生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这需要我们在建设上面需要不断进行内容创新,推进网上宣传工作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如举办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宣

—114—★VX:

liaoda199传,与游戏结合的网络宣传教育;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筛选信息的复杂性,建立的防范机制不能太死板和抵制掉好的内容,另外意识形态因为很多还是比较观念的一些东西也存在把握上的难度。形成良好的互联网丰富内容,本来就不是只能有一种声音调子,只要不颠倒黑白,不搬弄是非,不造谣生事,不违法犯罪,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一些高校的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用好互联网手段更好地为师生服务。针对高校群体不同学生或学科专业的特点的阅读习惯等,注重个性化处理,做小而美、多而精的栏目,善于运用网络语言,贴近学生,重视技术的创新,做到可视化互动化的更好重现,也不管的增强师生用户的黏性。

高校的很多工作均可以在网上开展,做到工作上网、服务上网、活动上网,真正将网络的作用使用起来,做好线上线下联动,把“面对面”和“键対键”相结合,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两手抓,不断用优化服务、内容创新来增强联系管理的存在感和实效性。

(三)加强队伍人才的建设和做好教师管理

要不断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增强识别错误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政治意识、逻辑建构、理论思维、科学决策等能力水平,要夯实人才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练好基本功,在面对形形色色的声音时能进行科学的理论甄别筛选。处理网络问题需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区分政治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问题,不能把政治问题当一般问题而缺乏政治警觉和敏感,也不能把一般问题政治化简单粗暴,一删了之,需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方法,增强分析水平,有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能力。需要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政治敏锐性,也需要提高他们工作的方法和能力建设,鼓励参加网络意识形态相关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能力。高校的领导干部、学生工作干部、教育管理者等等也要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运用网络语言多引导传播正能量和主旋律,引导对一些模糊认识、多错误言论等进行驳斥。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学术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

需要加强教师的有效管理和课堂教学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教师聘用考核及建立执行教学过程督查、违纪查处相关制度,不能让错误思想在校园传播。

三、结语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师生既是网络新媒体的受

众,也是改善网络生态的重要力量。要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及人才优势,鼓励学

★VX:

liaoda199—115—生利用所知所学,正面发声、理性思辨,唱响网上好声音,传播网络正能量,澄清是非、伸张正义,不做沉默的大多数。要加强互联网管理,整治有害信息,净化网络空间,守护好共同的网上精神家园。”

高校是党意识形态工作重要阵地,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是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总结高校网络管理意识形态方向的风险防控化解机制,做好防范网络风险的建议和意见收集,更好地做好院校网络管理工作是一项值得做的事业。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也应贯穿高校科研、教学、常规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是关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事项,我们要牢牢掌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在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等过程中均需要做到传播正能量,网络发声,又需要做好新闻媒体监管和做好意识形态相关工作。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的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做好风险防控和化解可以在塑造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高校网络空间方面贡献力量。

—116—★VX:

liaoda199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策略探析

扬州市职业大学朱倩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促进了网络空间信息的多元化,给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带来了根源性挑战。本文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及其形成机制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和难点,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通过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重要性的分析,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以供高职院校借鉴。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大大增加,高职院校大学生面临着海量的信息,其中包含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立场的观点和价值观,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意识形态带来了巨大冲击。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和责任。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想的变化势必会对国家发展造成影响。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使学生成为在网络上积极传播文化正能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1.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1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政策与形势的必要组成和重要体现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和坚定政治立场的大学生,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正是确保学生在信息时代中抵御错误思想影响的重要途径。此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社会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思想动向和价值观念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防范错误网络思想的渗透和扭曲,也便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民族宗教、意识形态等问题。

1.2是应对多元化文化发展趋势的时代要求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带来了思想观念的碰撞和交流,也增加了信息误导和思想影响的可能性。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网络空间是开放的平台,各种思想观念在这里自由流动,无论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还是消极负面的不良信息,都有机会传播到高职院校学生群

★VX:

liaoda199—117—体中。而且,网络并没有国界,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在不断加深。因此,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通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学会正确选择、吸收和理解信息。面对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也应当具备多样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心态。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摒弃偏见,尊重不同观点,包容不同声音,从而构建一个理性、和谐的网络交流环境。

1.3是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需求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强调批判性思维,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质疑的能力,这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的习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通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他们将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在信息传播中的责任与影响力,从而将更加注重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此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不仅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有积极引导作用,也能加强对大学生自我管理、情绪调节等方面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他们将更好地认清自己,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提供内在驱动力。

总之,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诚然,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措施,可以引导学生在信息时代中正确认识和运用网络,增强信息素养和安全意识,培养独立思考、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2.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的形成机制

2.1互联网是网络意识形态形成的诞生地

互联网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信息传播平台,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网络意识形态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互联网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包括新闻、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这些信息的广泛传播和高效获取,深刻影响着学生对社会、政治、文化等问题的看法。二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参与各种虚拟社群和社交媒体平台,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意见。这些社交环境往往形成“信息茧房”,让学生更容易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同时也可能加深信息过滤的倾向。三是互联网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会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兴趣向其推送相关内容,这可能导致信息“过滤泡沫”,让高职院校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单一,陷入信息获取的困境中。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形成机理进行审视,需要厘清网络意识形态和互联网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其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便能够准确掌握网络意识

—118—★VX:

liaoda199形态形成的深层逻辑。

2.2微环境是网络意识形态成长的主战场

由微社区、微小说、微视频、微信等构成的互联网空间被称之为是网络微环境。在这个微环境中呈现出一系列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强渗透性。网络具有的共享性和开放性特征使得传播内容呈现出无边界化和多样化的特点。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流动自由。发布者正是抓住了这一漏洞,又根据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具有兴趣广泛、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弱的缺陷,围绕网络热点来制造舆论氛围,对那些缺乏理性和鉴别能力的大学生进行影响,以达到削弱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目的。第二,去中心化。网络空间使高职院校大学生能够在不考虑学历和身份的情况下,充分展现个人主观意识。这有助于淡化负面标签,形成网络意识形态“去中心化”的传播格局。第三,泛娱乐化。网络信息往往以追求视听刺激为目的,容易放大感性情绪。这种“泛娱乐化”宣传可能掩盖主流意识形态的正能量,让不良思潮在网络环境中滋生。

2.3多元化是网络意识形态内容的发展者

网络意识形态内容的多元化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维开阔和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一是高职院校可以积极推动多元化信息源的获取和利用。高职院校可以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包括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等,涵盖不同政治立场和文化背景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视角的观点,开阔思维。而且还能鼓励学生在研究和学术活动中实现跨学科探索,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结合。例如,在社会问题研究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形成全面认知。二是为学生提供辩论和讨论的平台。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在线论坛平台,让学生可以随时参与讨论,发表自己观点,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碰撞。同时还要定期组织开展学术交流会、讨论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吸引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三是以多元化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高职院校应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育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质疑能力。或者在课堂上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背后的因果关系和复杂性,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通过以上方式可以让学生的网络意识形态内容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进而对拓展学生思维模式、提升综合素质产生巨大帮助。

★VX:

liaoda199—119—3.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难点

3.1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信息,他们可能只关注片面的热点事件,忽略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此类教育与他们的专业学习无关,缺乏对信息安全、网络舆情和价值观影响的自主认知,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此外,高职院校过度重视人才实践技能培养,也易忽视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和文化素养培育,导致学生有机会受到腐朽文化和外来思想的侵蚀。

3.2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较为欠缺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相关教育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内容单一,启发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不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知识。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推动实践教学开展,例如开设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实验课程、组织网络舆情调查与分析等。此外,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是进行相关安全教育的有力工具。现实情况是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有效结合,限制教学灵活性,阻碍教学效果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利用多媒体、虚拟实验室、网络直播等手段,增加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3.3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师资专业性建设不足

高职院校的教师虽然具有专业知识,但是缺乏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一般都是由思政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而辅导员和其他人员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无法与思政教师形成合力来处理学生的问题和需求。而且还需要跨学科的综合知识,一些教师可能仅具备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难以全面把握和引导学生的思想教育。因此,学校应该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加强跨学科合作,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他们的综合教学能力和意识形态教育的专业性。

3.4主流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不足

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网络意识安全,而网络意识安全的话语权则代表了网络空间中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地位及其话语权。从目前的互联网监管现状来看,一些不负责任、极端偏激的声音且占据较大篇幅,在动摇着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地位和话语权,导致学生易受误导,甚至还会危害到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发展。另外,在互联网发展带动下,融合媒体得

—120—★VX:

liaoda199到了快速发展,在众多媒体形式中,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在这些网络媒体平台上,主流意识形态宣传较少,甚至被一些非主流声音所替代,进而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约束力。

3.5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软环境有待改善

近年来,高职院校虽然已经构建了较好的网络意识形态软环境,然而却因人才短缺、技术滞后、经费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此类教育效果和水平的提升。从数量上来说,与本科院校相比软环境构建尚有差距,而且运行平台形式简单、建设水平高低不等,都制约着舆论先导作用的发挥。从内容上来看,存在着内容单一、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因学术内涵较为缺乏,内容不够丰富,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使用学校的网络平台,从而出现网络平台停摆状态。4.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施策略

4.1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为了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第一,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题宣传周或月活动,通过校园广播、校报、校园LED屏幕等媒介,向全体学生传达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邀请专家学者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就相关议题举办讲座和研讨,让学生深入了解网络舆情、信息真伪鉴别等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三,设立学分制课程。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纳入学分制课程体系中,强化学生对该类教育的重视程度,使其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

4.2探索有效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

为了能够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需要对当前教育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增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大学生可以通过有效的实践和实训来强化自身安全意识。因此,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第一,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验基地。高职院校可以设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验基地,提供模拟网络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面对各种网络意识形态挑战,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第二,利用互动教学平台。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互动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实时互动交流。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进行在线测验、小组讨论、学习笔记分享等,增加学生参

★VX:

liaoda199—121—与的积极性和互动性。第三,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主题活动。通过举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主T教Y活动,如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兴趣,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第四,引入案例解析教学。通过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事件的案例解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意识形态挑战,增强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认知。4.3加强师资队伍高质量建设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以及辅导员和其他人员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意识和能力,需要对相关人员加强高质量培训教育,构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形成强大的合力,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水平及效果。为此,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师资队伍高质量建设。第一,设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专业岗位。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岗位,招聘具有相关背景和经验的专业教师,形成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第二,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与培训。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研讨会和培训活动,不断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教学水平,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成果。第三,建立教师成长机制。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机制,为教师提供晋升和评优的机会,激励教师持续学习和教学创新。第四,加强学科交叉培训。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科交叉培训,让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借鉴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教学质量。第五,成立教师团队。组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专业教师团队,由团队领导牵头,定期召开教研会议,分享教学心得,推动教育工作的不断优化和完善。

4.4构建一体化校内协同机制,掌握网络话语权

为了提升网络安全意识的话语权,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地位,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构建一体化校内协同机制,掌握网络话语权。第一,高职院校可以设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协调机构,由相关部门、学生代表和专家组成,负责协调、推进和监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该机构应与学校领导密切合作,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得到高层重视和支持。第二,加强学校内部信息共享和传递。学校不同部门之间应加强信息共享,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到各个相关岗位。同时,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向全体师生传递相关知识和活动信息。第三,整合社会资源,协同合作。学校可以与政府、社会组织、行业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此类教育活动。整合社会资源,扩大教育的影响力,增

—122—★VX:

liaoda199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第四,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评估体系。对教育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同时还要将评估结果用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中,以此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5净化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空间

高职院校为了对大学生更好地实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效果,需要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治理,通过净化空间环境,构建“绿水青山”式的网络空间才能为安全教育提供保障。第一,组织liaoda199!日常

liaoda199,加强网络法治建设。为了阻止非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肆意传播和蔓延,高职院校一定要运用好法律武器,借助法治力量对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平台、传播渠道和传播主体进行严格监管,并依法取缔不法网络宣传平台,遏制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将法治渗透到网络空间运行的整个过程中,促使网络文化平台可以健康发展,进而推动网络意识安全教育在法律保护之下实现健康运行。第二,建设网络文化示范校园。高职院校可以积极争取成为网络文化建设示范校园,倡导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让虚拟世界也变得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清新、生态优美。第三,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宣传。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活动。包括组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知识竞赛、撰写网络安全知识手册、举办网络安全文化节等,全方位普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知识。5.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意识形态在非主流意识形态和多元社会思潮影响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主席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要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其意识形态工作十分重要。为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做好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帮助他们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成为不负党和人民期望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出自己的青春答卷。

★VX:

liaoda199—123—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及实现路径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朱泽东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和影响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旨在分析新媒体时代高校面临的意识形态安全挑战,并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以确保高校在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中保持正确的教育方向,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远超过以往,这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鲜血液和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思想状态和价值观念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担负着培养合格人才和传承正确价值观的双重职责。一方面,高校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能够理性地分析和处理新媒体带来的信息冲击。另一方面,高校还需要加强自身的意识形态建设,确保学术环境的纯洁性,防止错误思想观念的渗透。确保意识形态安全不仅是高校的内部需求,更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考量。意识形态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长远发展,高校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加强意识形态教育,高校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培养其成为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因此,面对新媒体时代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高校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塑造。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

(一)信息碎片化和多元化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碎片化和多元化,信息环境呈现出快速、多样的特点,涵盖了各种观点和信息,使得学生极易接触到多元复杂的思想内容。不仅有积极正面的知识和信息,也充斥着错误的或有害的意识形态内容,这些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诱导性,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构成潜在威胁。由于信息的碎片化特性,学生往往只能接触到信息的片段,而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这种表面化的接触和认知,导致他们对复杂问题缺乏深刻理解,甚至产

—124—★VX:

liaoda199生误解和偏见。同时,信息多元化也意味着学生将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积极的,有助于拓宽视野,但同时也带来了识别和筛选正确观点的挑战,特别是对于思想动态变化极大、三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多元化识别难度大的信息,必然会影响其价值判断和正确思想观念形成。

二意识形态渗透的隐蔽性

新媒体时代,各类信息与意识形态内容经常以更加隐蔽、微妙的方式呈现,使得学生在不经意间就可能接触并受到其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中,意识形态内容常被包装在看似中立或娱乐性的信息中,如热点新闻、社交媒体动态、网络视频等。这种包装使内容更易被学生接受,而学生在消费这些内容时,可能未能充分警觉其中所含的意识形态倾向。与此同时,新媒体平台上的算法推荐系统根据用户行为和偏好推送内容,学生在这种定制化的信息流中,可能无意中被引导接触特定的意识形态信息。这种机制可能加强学生的某些观念,同时减少他们接触不同观点的机会。另外,网络亚文化群体在新媒体平台上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学生可能受到这些群体中流行的观点和价值观的影响,从而不自觉地接受其中的意识形态内容

(三)网络舆论环境的复杂性

网络舆论环境的复杂性同样深刻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包括各种新闻网站、社交媒体平台、博客、论坛等。这些多样化的信息渠道意味着学生可以轻松接触到来自不同背景、持有不同观点的信息,形成一个多元且复杂的舆论场。网络空间中,由于信息的碎片化和算法推荐机制的影响,学生可能更多地接触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这容易导致观点的极化。同时,网络匿名性也常常使得个别极端或偏激的声音得以放大,进一步加剧了观点的极化。最重要的是,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环境中信息的真实性时常难以判断。虚假新闻、误导性信息、过时的数据等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学生在没有足够辨别能力的情况下可能接受错误的信息。此外,网络舆论具有高度的动态性和不可预测性。一些小的事件可能迅速升温成为热点话题,而这些话题的发展往往难以控制,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管理构成挑战。

(四)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

当前的大学生,特别是“Z世代”,在信息丰富、自由开放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往往具有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意识。这种自主性在很多方面是积极的,表现为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探求和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刻关注。然而,这也

★VX:

liaoda199—125—给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挑战。新一代学生更倾向于对权威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他们愿意探索多元的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意味着单一的、上下传递的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一代学生通常对新鲜事物和创新观点更为敏感,他们更愿意接受和尝试新的思想和方式。这要求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不仅要传承传统,还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和思想潮流。并且学生们的背景、兴趣和观点各异,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时,能够考虑到这些差异,提供更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另外,新一代学生更倾向于参与互动性强、能够发表自己观点的活动。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提供更多互动和参与机会,如研讨会、辩论赛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实现路径

(一)定向发布健康内容,强化正面引导效用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应定向发布健康内容,强化正面引导效用。为此,高校需要建立和完善新媒体宣传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传播正面、积极、健康的内容,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一,建立官方新媒体平台。高校应建立官方的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成为官方信息发布的主渠道。这些平台应及时发布学校动态、学术成果、重要活动等信息,展示学校文化和精神面貌。其二,发布高质量内容。内容是吸引学生关注的关键。高校官方平台应发布高质量、有深度的内容,如精彩的学术报告、学生活动花絮、校园文化介绍等,这些内容应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其三,加强互动交流。高校新媒体平台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比如通过评论互动、线上问答、投票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其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利用重要的节日、纪念日等时机,开展主题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如“青年节”“教师节”等,通过这些活动弘扬正面价值观和精神。其五,利用多媒体手段。采用视频、图文、直播等多种形式发布内容,增加信息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其六,监测和分析反馈。定期监测和分析新媒体平台的数据,如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等,根据反馈调整内容发布策略。通过一系列举措,高校能够在新媒体时代有效地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保障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二)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减少错误思潮影响

新媒体时代必须加强网络舆情监管,以减少错误思潮的影响。通过建立一

—126—★VX:

liaoda199个有效的网络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置网络空间中的不良信息,从而保护学生免受错误思想的影响。第一,建立网络监控系统。高校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网络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学校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其他网络论坛上的言论和动态。通过这个系统,学校能够及时了解校园内外的舆情动态。第二,设立应急响应小组。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应急响应小组,负责处理网络上出现的负面信息或不良言论。这个小组应由网络技术专家、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以确保各类事件得到有效处理。第三,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对学生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教育他们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识别和抵御能力。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理性表达观点,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第四,开展网络文化建设活动。通过开展网络文化建设活动,如网络文明宣传周、网络安全教育日等,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第五,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对网络监控机制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和措施,以确保网络监控机制的有效性。第六,合理运用法律手段。对于严重的网络违法行为,应当依法予以处理,以此警示和遏制不良网络行为。总之,新媒体时代下,为有效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需通过有效地监控和管理校园网络环境,减少错误思潮和不良信息的影响,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学习和生活环境从而保障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三)深化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创新教育方式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需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并采用创新的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应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采用更加生动活泼、紧贴学生实际的教育方法。首先,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讲座,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比如,通过电影展示、话剧表演、辩论赛等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理念。其次,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社交平台、在线课程、互动讨论等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给学生。利用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和广泛覆盖优势,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于接受。再者,组织liaoda199!日常

liaoda199,高校可以结合当前热点话题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际行动,如组织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通过实际行动加深学生对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认识。此外,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对接触到的信息进行质疑和思考,而不是盲目接受。通

★VX:

liaoda199—127—过课堂讨论、小组研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总之,高校在新媒体时代下实现意识形态安全,应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并创新教育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有效,并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使大学生喜闻乐见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参与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

(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增强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是新媒体时代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必要之举。一方面,高校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问题探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和深入探究。例如,可以通过组织辩论赛、研讨会等活动,让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教导学生如何识别和筛选信息。在数字时代,信息量庞大且杂乱,学生需要学会从中筛选出可靠、有价值的信息。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教授学生如何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的教育。在网络空间中,学生可能面临各种安全风险,如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高校应教育学生了解这些风险,并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总之,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以及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高校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保护学生免受错误思想的影响,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复杂挑战,高校必须采取创新和多元的策略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通过加强正面引导、监管网络舆情、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安全防护意识,高校能够更有效地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保护学生免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正确价值观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优秀人才。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应继续发挥其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才。

—128—★VX:

liaoda199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价值挑战及路径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少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先后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重要部署,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1]53。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主力军,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守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应全面分析其价值意蕴,辨别面临风险,并努力探索风险防范路径,不断开创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新局面。

一、守好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阵地价值要义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安全前沿阵地,守好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和远大理想,增强大学生自觉肩负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使命,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并在中国具体实践中不断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工作当作“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从制度层面筑牢社会主义安身立命的意识形态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16,并再次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43。当前高校虽然主流意识形态总体态势向好,但绝不意味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已经结束。高校在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环境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教育最鲜亮的底色,坚持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氧气”,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思想基础。

(二)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和远大理想的先决条件

★VX:

liaoda199—129—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与激情的优秀群体,开始在实现伟大中国梦中崭露头角,并成为未来的主力军,其拥有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因此,厚植家国情怀和树立远大理想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正如列宁所讲:“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2]当代大学生面临独特的历史际遇和职责使命,其际遇就在于恰逢“两个大局”,身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进程;其使命植根于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全身心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时代大学生生活与成长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阶段,拥有良好物质生活基础,未经艰苦环境磨炼,对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等传统美德缺乏体验,认识较浅。同时,大学生在情感和政治思想形成等方面呈现许多特点,他们虽能快速接受新事物,但思想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思想具有复杂性和变动性。因此,高校应基于大学生时代特征,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三)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要举措

方向决定道路和命运。正如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3]意识形态安全是高校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高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重要使命,是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我国高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根本立场,切实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目前,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总是先向高校聚集和投射,西方敌对势力将大学生作为意识形态渗透重点对象,企图通过策反他们破坏整个社会稳定发展。因此,高校在多元思想和价值观念激荡与碰撞中,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是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要举措。一方面,高校必须确保育人工作遵循社会主义大方向,保障高校教育教学的政治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高校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为其他工作提供正确的思想保障,明确不能逾越的界限,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现实挑战

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因此,高校要精准把握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掌握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挑战,客观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的风险,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130—★VX:

liaoda199(一)西方意识形态思想“陷阱”引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复杂性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说:“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和言论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4]随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推进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和深入,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接触、交融与激荡。虽然世界范围内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往总体呈积极样态,但是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仍然抱守文化霸权主义,强调“西方文明优越论”“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文化论调[5],不断冲击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观点,削弱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一方面,西方国家借助文化产品隐蔽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鼓吹西方政治制度和民主模式,大肆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向大学生渗透错误思想观念与意识形态。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根据大学生利益诉求,向其输送新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打着“人权”和“民主”旗号“妖魔化”社会主义,宣扬西方价值观,引诱其偏离正确的政治立场,妄图从内部瓦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发展加剧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紧迫性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发展深刻改变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推动全球异质文化交流和碰撞。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时代,网络成为一把“双刃剑”,大学生虽然可以从网络空间中快速了解并接受新鲜事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于感染不良信息的危险之中,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带来双重挑战。一方面,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难度增加。智能传感、物联网、云服务和深度算法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传统信息传播路径。在互联网空间,来自不同国家的敌对势力,利用网络传播和发布代表自身利益、展现个体特征、凸显自我存在感的信息,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针对国内外重大热点话题,发布各种不实言论,散布错误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大学生好奇心强,容易盲目相信与传播网络平台的不实信息,增加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难度。另一方面,大学生价值选择容易偏离主流轨道。网络媒体具有信息制造低成本性、信息传播快速性、形式多样性、定位精准性、即时互动性等特点,充分满足了大学生差异性媒介需求。因此,网络上消极颓废、低级庸俗、泛娱乐化的垃圾信息极易误导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使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边缘化风险。

(三)部分学生缺乏风险辨别意识造成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当代大学生虽然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敢于面对挑战,但是由于

★VX:

liaoda199—131—年龄小、阅历浅等原因,部分学生的思想认识与价值判断往往左右摇摆,缺乏意识形态安全风险辨别意识和自觉性。同时,部分学生虽然特别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但常常以“沉默的观察者”身份自居,不愿或不屑参与话题讨论。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学生由于受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家庭教育及环境等因素影响,处于自我意识不断强化与主体地位严重缺失的矛盾中,缺乏自我认知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产生盲从甚至逆反心理。二是部分学生目标定位功利化,注重维护自身利益,在面对意识形态风险挑战时,更易做出错误选择。三是部分大学生虽然认识到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但很少接受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参加意识形态安全活动。还有部分学生为获取学分需要被动学习或参与,缺少意识形态安全理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在校大学生并未真正融入社会环境,尚未充分把握意识形态挑战与风险,缺乏提高意识形态安全内在价值的全面认识及意识形态风险辨别的自觉性,不能准确判断相关问题价值,未实现从“部分责任人”向“全面责任人”的角色转变。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路径

新时代高校须从价值引领、阵地建设、数字技术、教育模式、队伍建设等方面,重新审视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积极探索并创新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路径,更好体现时代要求,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实效性。

(一)强化价值引领,打好意识形态安全“主动仗”

在新形势下守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阵地,需要强化价值引领,坚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领导,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相结合,打好意识形态安全防范工作“主动仗”,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屏障。

一方面,坚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领导。20XX年10月8日,A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6]高校党委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把握中国、世界发展大势,必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高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和话语能力,充分发挥在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的“神经中枢”作用,把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担负起守好意识形

—132—★VX:

liaoda199态安全阵地的责任,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

另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相结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历史与实践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科学理论,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行动指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运用马克思主义上来。具体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方面,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高校现状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强化和扩大其在大学生中的辐射范围,使大学生掌握辩证批判思维方法,自觉研判政治与舆论发展方向,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总之,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具体工作中,才能从容不迫、科学有效地应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挑战。

(二)加强阵地建设,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火墙”

高校通过充分运用校园文化阵地和理论教育阵地,使价值观植入大学生思想深处,协同作用于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全过程,共同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火墙”。

一是拓展校园文化阵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文化的价值旨归。高校既是文化传承重要载体,也是思想文化创新重要源头。拓展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在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与舆情引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应围绕“给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师生心中树立一座理想的灯塔”的育人目标,通过开辟文化墙、文化角,借助校园广播、校刊等宣传平台,营造良好校园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氛围;拓展、易班等网络宣传平台,创造以意识形态安全为主的网络环境,营造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的校园文化氛围[7],以期达到文化育人效果;通过体验式、参与式、沉浸式教育活动,依托博物馆、纪念馆等进行“四史”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实现校园文化润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目的。

二是守好理论教育阵地。理论教育是高校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基础。首先,高校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建构正确价值观念体系,并使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教育。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理论成果,并在团结带领

★VX:

liaoda199—133—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高校通过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教育,激励大学生不断发展进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进。再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提供丰厚文化滋养,积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高校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最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高层次信仰的培育,是需要经过长期学习和社会实践积淀的系统工程。高校通过传递理想信念内涵、特征、类型及重要性等知识,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激发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奋发努力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驾驭数字技术,织密意识形态安全“防护网”

数字技术作为一个主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引擎的体系,促使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更活泼,更容易被认知[8],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驾驭数字技术,发挥数字赋能及监管功能,织密意识形态安全“防护网”。

第一,充分运用数字技术,科学掌握大学生个性和共性。高校可深度关联数字技术与大学生个人爱好、消费信息、日常轨迹等,智能化分析大学生学习方式、爱好、性格等特征“画像”,精准把握每位学生个体发展特点和诉求,全面分析不同学生在思想、观念、意识层面的现实问题及需求,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同步网络思政工作与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全面掌握大学生情况,精准识别其思想动态,依据个体特征,科学全面地制定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计划,提高意识形态安全针对性与有效性。

第二,加强数字赋能作用,有效提升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渗透力。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通常利用“灌输”模式将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植入大学生头脑,难以引起情感共鸣。相反,数字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因此,全面推进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充分利用5G技术、AI技术等推广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部分高校入驻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短小精悍的视频承载主流意识形态内容,运用有温度、有深度、接地气的互动话语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提高其意识形态鉴别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第三,依托数字监管功能,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把控力和引导力。数字技术发展虽然为网络舆情传播带来许多不可控因素,但也为高校精准引导舆情

—134—★VX:

liaoda199提供了便利条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高校舆情态势感知平台建设,提前预警并预判舆情性质、等级,提升舆情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学校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高校要善用数字监管功能,明晰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最终目的不是应对突发事件,而是从根本上正向引导大学生价值观。

(四)创新教育模式,用好意识形态安全“连环招”

面对多元复杂的舆论环境,高校需要创新教育模式,采取传统模式与新媒体模式、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方式,充分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类课程协同效应,守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阵地。

第一,传统模式与新媒体模式相结合。正如马克思指出:“我们的阐述自然要取决于阐述的对象。”[9]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具有强烈现实指向性,其教育目标、效果取决于学生接受度。传统教育模式具有互动多、距离近、关系密、效果好的特点,有利于加强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验感。新媒体教育模式具有开放性、虚拟性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有利于提高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效率。但是,新媒体的产生并不意味传统媒体的消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媒体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媒体,同时传统媒体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新媒体优势。因此,在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要采取传统教育与新媒体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成良性互动,提高和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和魅力。

第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10]因此,高校要用好传统课堂、社会大课堂、时代大课堂,用事实说话,用以实践为基础的发展话语叙事讲好中国故事。同时,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理论需要回归实践,高校将大学生对意识形态安全理论认同转化为实践认同,才是完整的教育。因此,高校通过开展实地调研,把社会大课堂“搬进”思政小课堂,又让思政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使大学生深度参与其中,更加直观、具象地认清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严峻形势。

第三,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类课程协同效应。A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1]高校通过充分发挥思政课对其他课程的政治引领作用,结合大学生专业知识需求,找准其与不同课程之间的结合点,把思政元素融入

★VX:

liaoda199—135—课堂教学环节,实现分类指导和统筹协调相统一,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构筑好“大思政课”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良好育人氛围。

(五)注重队伍建设,打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组合拳”

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培育有担当、有作为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队伍是守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阵地的坚强保证。A指出:“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12]因此,要注重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队伍建设,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队伍能力,加强队伍保障,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纵深发展。

一方面,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队伍能力。

人的工作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面对新时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要想把道理讲清楚、把问题讲论学习,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和能力,用深厚学识修养、丰富阅历经验感染学生。同时,在日常工作经验启迪下,探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大学生群体特点和需求,并自觉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深入探求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挖掘学生关注的典型案例等,创造性地融合意识形态安全与具体教学内容,依靠理论本身的逻辑美感与思想魅力去打动学生和触及灵魂[13],积极回应困扰大学生的时代问题,引领学生走出思想误区。

另一方面,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队伍保障。高校要守好“入口关”,坚决摒弃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人人都能做的观点。高校在实践工作中,要积极借鉴现代管理学方法,不断丰富和改进选拔方式,遴选政治立场坚定、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纳入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队伍。同时,为了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队伍,高校应加强“考核关”。高校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作为各院系思想政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各级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队伍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清单,增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此外,高校还应保护和公开支持奋战在意识形态安全前线的人员,大力表彰认真开展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人员,让敢于担当、敢于积极同错误思潮与倾向做斗争的教师腰板硬起来,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四、结语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促进我国社会不断发展、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繁荣进步的

—136—★VX:

liaoda199重要力量,其价值取向正确与否,不仅影响自身健康成长,更关乎国家与民族兴衰成败[14]。在当今多元思想文化下,高校肩负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责任和使命,必须引导、培育和强化大学生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启发大学生自觉参与意识形态建设,方能守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阵地。

★VX:

liaoda199—137—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探究

北京交通大学王浩业

高校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领域,扎实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国家繁荣发展至关重要。A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36高校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意识形态斗争更加激烈,手段更为隐蔽,高校师生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对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如何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是当前要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多元的信息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质效,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开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新空间,日益完善的规章制度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这些有利因素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一)多元信息渠道有助于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整体质效

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引领社会思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世界领域的信息交融更为紧密,新时代的大学生拥有了更多认识世界、了解多元文化的渠道。各种各样的观点、文化和思想得以在虚拟平台中交流和碰撞,使大学生可以从全球范围内的新闻报道、科学研究中获取重要信息,他们的思维不断得到开阔,对世界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意识形态辨析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而部分西方国家发起“舆论战”,制造“中国威胁论”等行为,也成为直观可感、发人深思的现实案例,高校教师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剖析,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西方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的意图和手段,保持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独立思考,从而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质效。

(二)新媒体快速发展有助于开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新空间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增强了网络主体之间的互动,也加快了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给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全国5G行业

—138—★VX:

liaoda199虚拟专网超过1.6万个”“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活跃APP数量达260万款,进一步覆盖网民日常学习、工作、生活”[3],表明新兴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这客观上提高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信息传播效率,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创造了新的技术条件和新的发展机遇。相较于传统教育模式,新媒体的信息化、网络化教育模式更加灵活多样,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增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互动性,如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能够实现信息的即时传递和互动,有利于高校教师更加充分地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新媒体通过使音频、视频、图文和语言相结合,推动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创新,意识形态工作内容覆盖面更广,更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信息接收习惯,从而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综上,新兴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三)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制度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强制度保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内部与外部形势,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等党内法规。A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4]此外,近年来,我国在网络新媒体治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涵盖了网络新媒体的内容建设与管理、网络安全等诸多领域,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制度条件,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方法指导,促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法治教育、网络安全教育进一步融合。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制度协同建构制度规范密网,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推进夯实了制度保障,提供了实践依据和制度遵循。

二、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积极贡献。但与此同时,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不断增加,西方错误思潮的冲击、消极舆论的干扰、组织保障尚不健全等导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西方错误思潮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冲击

★VX:

liaoda199—139—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5]524表明人的思想观念往往生成于具体的、现实的生活实践。随着世界各国在文化及经贸领域的交流不断加深,部分西方国家开始采取“认知作战”、制造网络谣言、雇佣网络“水军”、建立“虚拟社群”等方式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例如,西方某“民主基金会”资助所谓的“无国界记者组织”,长期鼓动国际社会、广告商、新闻工会等恶意制造“中国威胁论”,不间断地为一些反对中国的项目提供大量的资金援助,其目的是支持各类危害中国社会稳定的活动,加快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部分西方国家持续向中国大学生宣扬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企图消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和认同,撕裂大学生的社会共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造成了挑战。

(二)负面舆论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造成干扰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促使世界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步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负面舆论的影响,对意识形态问题缺乏理性判断,这也进一步增加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从国内网络环境来看,一些网民利用新媒体短视频、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炒作社会敏感话题,传播虚假信息和谣言,渗透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片面观点和错误立场,放大了网络消极情绪,误导公众认知,破坏社会信任,所引发的一系列网络暴力事件更使网络舆论秩序受到干扰。此外,据《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88.44%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群人凑热闹所产生的非理性行为。86.07%受访大学生希望对青少年从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增强独立思考和理性表达能力。”[6]表明多数大学生对网络舆论持理性态度,也表明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正是在消极舆情的推动下,一些断章取义、扭曲偏激的舆论在网络中不断放大、持续发酵,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遭受严峻挑战。

(三)工作保障不健全导致意识形态工作受到掣肘

目前,部分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缺少与之相匹配的保障。其一,从思想保障来看,主要表现为工作理念与当前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尚未完全契合。在意识形态教育中,传统思维仍占主导,致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缺少创新,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更新思想理念已经成为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前提。其二,从组织保障来看,存在着组织结构不清晰、责任划分和职责权限

—140—★VX:

liaoda199不明晰的问题。且校内组织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作不到位,与主流媒体的合作不充分,校院两级新媒体平台仍须进一步完善。其三,从人才保障来看,部分高校对招才引智工作重视不够,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强教必先强师”,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整体质量是决定意识形态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目前部分高校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仍缺少充足的教育人才储备,特别是青年一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专业人才稀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意识形态工作成效。

(四)缺少充分体现意识形态工作成效的评价机制

科学的评价是综合把握、检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成效的主要方法,但部分高校在意识形态工作考评办法与考核机制方面还不够健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评价过度量化,对工作开展的实际成效、实施过程、教育对象的学习反馈等评价模糊,评价结果对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运行机制的参考意义不强。一些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评价缺少问题意识,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环节、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上的现实问题聚焦不够。在评价类型上,还缺乏大学生自评、教师互评以及网络评议等的综合运用,且调研性的社会评价不充分,在评价方式上还有待创新。由于缺少健全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评价机制,导致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向性、针对性不足,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也有待增强。

三、构建多位一体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机制

针对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应充分把握时代机遇,着力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引领机制、舆情管控机制、工作保障机制以及评价激励机制,从而多位一体地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总体成效。

(一)优化思想引领机制

为应对西方错误思潮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冲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和主动权,高校应优化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引领机制,警惕西方意识形态陷阱,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正确方向。其一,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学习。A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4]他强调:“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7]309基于此,高校应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学习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辨识错误社会思潮,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巩固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

★VX:

liaoda199—141—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发挥理论教育的思想引领功能。

其二,要坚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引领。A指出:

“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8]342,并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9]基于此,应增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引领,实现 工作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融合,强化 工作的引领作用,站稳守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其三,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创新性、战略性、系统性的意识形态工作思维。应“重新审视意识形态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重要作用”[10],在意识形态安全知识认同转化为政治认同方面加大力度,坚持主渠道和广覆盖并重,将单一的理论教育转变为柔性渗透、平等对话和双向交流。要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话语体系,实现话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使意识形态工作接地气,更加贴近新时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习惯,从而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成效。

(二)健全舆情管控机制

在网络新媒体舆情危机易发、多发的情况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应健全舆情管控机制,净化校园舆论环境,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创造清朗的校园网络空间。其一,重塑校园新媒体环境,培养网络文明传播者。应围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题,创新设计“净化网络环境大学生在行动”等教育实践活动,坚持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引导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增强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深刻认识。与此同时,可以在校园网络中开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大学生签名主题帖”板块,并针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多种现象和问题开展“大学生看法调查”等活动,调动大学生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自主性,引导其从意识形态安全出发,加强对复杂社会思潮进行辨析的自觉性,理性驳斥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增强对消极舆论的抵御能力。其二,多措并举构建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加强网上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建设。要把网络治理作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重中之重,推进校园传统媒体与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相融合。应以新媒体平台为载体,设计创作“微电影”“微视频”,开展“微宣讲”等,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此外,要利用AI创作、智能剪辑等技术,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文案、短视频设计,确保校园新媒体平台的内容传播符合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要做优属于大学生群体的校内微型媒体,不

—142—★VX:

liaoda199断积累大学生受众,完善校内各院、各专业的微信公众平台,从而构建起课内外、校内外的多元化意识形态工作网络互动空间。其三,建立校园舆论引领机制。通过新闻跟帖、评论转发、话题设计、网络调查投票等方式,发布权威信息、报道楷模事迹、弘扬中国精神,并扎实做好高校师生的舆论引导和心理疏导,从而净化校内网络环境。

(三)完善工作保障机制

完善组织保障机制是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序运行的重中之重,为此,其一,要完善课程改革的制度保障。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增强主动性,明确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的责任和义务,在意识形态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中充分体现高校的本质属性,反映制度优势,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要从制度上确定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改革方案,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全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各学科教育,使意识形态教育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育在内容上实现结合,充分挖掘高校专业教育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教育元素及育人价值,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全覆盖。与此同时,高校应从办学实际、地域特色等角度出发,结合学情实际,围绕意识形态工作编写校本教材,奠定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基础。此外,要明确规定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课程体系设计细则,对理论体系向价值体系、实践体系转化的过程、方法加以明确规定,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开展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依据和实践参考。其二,要完善组织保障。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加强高校党委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判断和分析,通过统筹和指导,使意识形态工作与高校教育教学及管理体系充分融合。其三,要完善人才保障。当前意识形态工作所处的时代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能力结构也应相应地进行及时调整。要充分发挥学工、教师、院系、支部的主体作用,持续加强人才引领驱动,在人才选留、待遇、晋升、培训等方面加强制度创新,不断吸纳和充实网络评论员队伍和新闻通讯员队伍。要进一步优化意识形态工作研究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教师人才向意识形态工作更广泛的研究领域进军,增强全员的主动创新意识,调动意识形态工作者的科研主动性,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四)创新评价激励机制

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真实反映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与问题,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创新提供现实依据和数据参考。其一,要重点针对意识形

★VX:

liaoda199—143—态工作的开展情况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进行工作能力评价,包括政治素养、理论水平、新闻素养、文案创作能力、短视频制作能力以及意识形态信息抓取能力等,通过职称晋级等激励方式,增强校园网络评论员的职业责任感。同时,要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的分析研判、研究报告、考核督查、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材料报送与审核,对意识形态网络工作平台的文字材料、媒体报道、影像资料等进行校审,通过监督审核,充分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动态。其二,注重开展动态评价。应充分用好评估诊断、激励、导向的方法,坚持对高校教师队伍和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动态的过程评价,即在意识形态工作的过程中,采取现场查、看、听、访、谈等考察监督形式,进行随堂听课、沟通谈话以及现场模拟,综合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实践教育活动等,采用现场打分与基础性信息分析的方式,找出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问题。其三,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的评价类型。要采取校园内部评价、师生互评、网络评议、社会组织机构监督评价、评估专家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了解意识形态工作的真实情况。此外,要优化奖惩机制,在科研启动经费、职称评审、先进推选等多个方面,为高校教师及宣传思想工作者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思想引领机制、舆情管控机制、工作保障机制与评价激励机制,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使高校更有力地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斗争形势,增强高校师生自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本领,从而铸牢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

—144—★VX:

liaoda199找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着力点

李汉超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和时代使命,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强化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监管,坚持不懈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协同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新时代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能够增强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凝聚“价值最大公约数”,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统领,画出“理想信念同心圆”。高校要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抓好思政课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创新等环节,构建科研、教学、实践、观摩于一体的教学流程,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专业化的教学活动,整体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和水平。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实际,专业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将价值观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融合起来,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用,对专业课教师进行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形势政策专题辅导,提高专业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培养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交互融合、协同育人新局面。

优化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体系。构建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体系,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要求。要根据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不断求新求变、破立结合,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形式和平台,构建师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传播体系,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力、引导力、亲和力,让舆论引导工作可见、可感、可亲、可行。要善于优化整合话语传播主体,锻造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本领高强”的话语传播宣传队伍,激发话语传播主体能动性,提升话语传播能力素养。要创新话语表达形式,把握话语表达的正确导向。既要注重使用恰当的语言词汇、合适的方式方法向学生“说明白”,又要精准高效地表达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背后的理论观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话语表达原则,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学生同频共振,不断增强主流

★VX:

liaoda199—145—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度和说服力。

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必须坚守党性原则,在实践中锻造素质能力。要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明确各级党组织、各类队伍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职责,完善责任层层传导机制,确保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要求,认真梳理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和问题,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科研、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坚持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考核的规范化、常态化、有序化。不断强化风险研判预警,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持续强化舆情监测、研判、引导和处置工作,及时掌握师生关切的重要问题,感知苗头问题。通过有力、有效的具体抓手,把应对舆情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深化校园“接诉即办”等工作机制,做到学生有所呼、学校有所应。

—146—★VX:

liaoda199把好“三道关”抓实国企意识形态工作

邓俊青

主席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中央多次强调,各级党委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抓起来,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意识形态工作是国有企业中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新形势下,应当紧紧围绕意识形态工作部署要求,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生产技术服务二公司(以下简称:二公司)对此进行了有益实践。从“三道关”入手,扛起企业担当,抓实意识形态工作,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理论保证。

一、制定标尺线,把好“建设”关

为加强组织领导,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党委和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二公司党委成立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任组长,成员由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人事劳资部(党委组织部)、综合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群工作部,办公室主任由党群工作部部长兼任,公司所属单位亦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

二公司按照《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结合实际,通过认真梳理、完善、经过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建议,建立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制度》《意识形态工作报告制度》《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制度》《意识形态工作检查考核制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六项制度,将制度做成展板同安全生产等管理制度一同“上墙”,让思想政治工作者“抬头见责任”,做到职责入脑入心入行动。如:责任落实制度,规定意识形态工作“谁来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和学习的频次;工作报告制度,规定基层党支部要在哪个时间节点向上级部门汇报意识形态工作;工作分析研判制度,规范意识形态领域常规性研判频次和特殊情况研判方法;工作检查考核制度,规定考核频次、意识形态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形成完整闭环管理长效机制。以上制度的有效实施,使得意识形态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避免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发生。

★VX:

liaoda199—147—二、握紧方向盘,把好“思想”关

意识形态工作同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密不可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采取理论学习、重大专题教育、经常性思想教育等形式进行。一直以来,二公司各级党组织持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导向不偏离。

突出科学管理引导学。二公司严格执行学习制度,抓实学前管理,坚持“年初计划、分月实施”原则,及时制定学习计划、专题研讨方案、调研方案,把牢策划关、审核关,统筹协调好各项准备工作;抓细学中管理,始终坚持正确导向,抓好学习衔接、时间把控,引导员工主动参学、主动讨论;抓好学后管理,及时进行补学告知,并整理完善相关学习档案,巩固学习成果,认真履行学习签到和请假管理制度,确保学习质量。

紧扣重大主题深入学。围绕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席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大庆精神大庆传统以及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等内容组织学习;通过视频学习、专人领学等方式,第一时间第一议题跟进学习主席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主席著作选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XX年版)》等重要书目进行学习,做到对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善思善用。

围绕重点专题研讨学。坚持把集体学习研讨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精心设计研讨主题,提前下发参考资料,每次学习确定作重点发言的成员名单,先后围绕“主席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学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T教Y专题学习研讨”“主席总书记对中国石油和大庆油田相关工作作出了13次重要指示批示”等内容进行了学习交流和研讨,促使研讨频次、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结合工作实际自主学。坚持把自学作为集体学习的拓展延伸手段,及时做好自学安排、制定自学计划,结合工作需要和个人实际,学习原文原著,掌握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2024年以来,二公司先后配发了《A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论党的自我革命》《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等自学参考书籍,把学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二公司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

—148—★VX:

liaoda199三、筑牢基础,把好“阵地”关

阵地管理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工作,只有阵地可管可控,企业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二公司坚持“线上线下同步抓”“全载体全保障”原则,把思想、舆论、文化“三大阵地”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载体,为全公司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根基、开创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多向发力”用好思想阵地。国有企业身处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应当加强信息发布过程管控,严格执行信息审批制,防范意识形态和涉密信息发布风险。二公司以“大力弘扬石油精神”为阵地基础,利用宣传栏、企业网、线上线下各类新闻媒体对公司的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安全生产、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基层 等方面进行广泛宣传,力求讲好企业故事,形成线上线下同心圆,建设宣传思想统一战线。

“加强监测”护好舆论阵地。

企业员工只有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正能量才能更强劲、主旋律才能更高昂,员工为企业拼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更强。二公司通过进一步强化舆情监测升级管理,坚持舆情监测日报制,加强快手、抖音、微博等重点平台对重点领域的信息披露和舆情引导,有效发挥网络评论员在网络宣传、舆论引导和危机处置方面的作用。

“强化氛围”深耕文化阵地。

弘扬石油精神、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先进文化对战略的支撑与引领。二公司深耕文化阵地,通过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员工营造了健康、文明的企业氛围。多年来,二公司大力建设活动室、健身室、图书阅览室、文化走廊等体育、文化活动场所及设施,为员工配备《感恩》《这样的员工最抢手》《在岗位上成长》等书籍,活跃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及学习氛围。二公司还利用特定节日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增进公司内部各单位间的友谊,提高共同学习质量,提升相互合作创新的团队精神。例如:以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为契机,开展“高扬铁人旗帜奋斗续写荣光”全员阅读活动;以“三八”国际妇女节为契机,开展以“魅力女性快乐巾帼”为主题的插花、剪纸、心理讲座系列活动;在五一劳动节来临前,开展“踏着铁人脚步走,奋进建功新时代”职工健步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二公司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软实力”作用,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熏陶,进而在实际工作中高度自觉的养成依法合规的行为习惯,确保了意识形态领域

★VX:

liaoda199—149—的安全。

—150—★VX:

liaoda199创建“六位一体”意识形态工作品牌的探索与实践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张冉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注重运用精益管理思路和品牌建设理念,创建“六位一体”意识形态工作品牌,为企业党组织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管好意识形态工作阵地,把准意识形态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等提供了有效支撑。

一、构建“六位一体”意识形态工作品牌构架

“六位一体”意识形态工作品牌中,“六位”,即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责任、制度、风险、教育、阵地、考核”六个方面;“一体”,即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六位一体”中各要素的目的指向、价值追求一致,各要素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在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建设“富美枣矿”中发挥着各自特有的功能和作用。

1.树牢责任

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建强基层组织、锻造过硬队伍、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力量支撑,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思想政治保证。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和较量的长期性、复杂性,企业党委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2.建立制度

制度包括企业依照法律、法规,按照党和国家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坚持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的建设、文化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紧密结合的理念,依据矿井意识形态工作的实际所形成的一系列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措施、办法、细则等,同时要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制度,构建主体责任体系。

3.风险研判

在枣矿集团党委统一领导下,制定《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防控预案》,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和党支部作用,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党委与各级党组织签订责任书,明确分管领导和各级党组织抓好意识形

★VX:

liaoda199—151—态工作的具体责任,形成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快速反应、协调联动、稳妥高效的应对体系,坚持做到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早研判、早发现、早应对、早处置。

4.常态化教育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并注重把理论学习转化为指导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班子队伍建设的实践行动。积极运用“第一议题+问题导向式、感官体验式、互动研讨式、沉浸学习式”的“1+4”党委中心组学习模式,坚持每月组织1次集体学习、每季组织1次研讨交流,以“中心组学习+体会+反响+宣讲+实践”,推进学习走深走实。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用好“学习强国”“灯塔— 在线”学习平台、政治学习、党课等载体,使分众化宣讲活动富有成效。

5.阵地管控

加大对新闻宣传、网络舆情、新媒体等阵地的管控,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规划建设和管理使用,继续推动“三基地一中心”和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做好 成果展馆、职工文化宣传阵地、图书室、读书角等规范管理工作,树立“建管并重”的理念,深掘宣教资源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强化红色教育功能。

6.督导考核

集团党委每年至少组织1次对部门及基层党委意识形态工作的专项检查督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 思想政治工作综合考评。对党支部意识形态工作的检查与 思想政治工作季度考评一并进行,意识形态考核权重不得低于 工作考核的25%。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督查考核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工作目标综合考核和绩效考核,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由“软任务”变为“硬指标”。

二、设定“六位一体”意识形态工作品牌塑造方法

枣矿集团在整理、梳理以往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创新,

围绕“六位一体”设定了一套意识形态工作品牌塑造方法。

1.理论武装法

深入学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主席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上级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系列决策部署,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干部职工政治学习和“三会一课”学习教

—152—★VX:

liaoda199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以“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百姓宣讲”等方式,扩大政策理论教育覆盖面,增强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2.舆论引导法

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聚焦重大主题,做大正面宣传,管好意识形态工作阵地,把准意识形态舆论导向。抓好新闻宣传阵地:对内,利用微信、微信群、liaoda199群等内部平台,通过专题专栏、深度报道等方式,及时传递党的声音,宣贯山东能源集团 工作重点部署、优秀经验做法等;对外,利用集团官网、主流媒体平台,加大对企业改革创新发展成果等的宣传,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3.典型示范法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的学习宣传,讲好各类先进模范的感人故事,及时宣传“枣矿劳模”“枣矿工匠”“双十佳”“两优一先”典型,放大格局树立更大影响力的先进典型,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党员干部职工的生动实践。组织好“家庭、家教、家风”教育,深化“先进典型在身边”宣传教育,大力宣传“道德模范之星”“敬业奉献之星”等“最美枣矿人”,营造弘扬新风正气的浓厚氛围。

三、推动“六位一体”意识形态工作品牌融入实践

枣矿集团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六位一体”意识形态工作品牌融入企业 工作、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

1.推进企业 融合提升

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企业 重要内容,纳入企业重要议事日程,纳入 目标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企业的经营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切实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坚持“1+1+N”党员服务制度和党支部“八清楚六必访”服务机制,针对影响职工思想的八类因素,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到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

2.推进精神文明融合发展

将意识形态工作与企业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以推动完成企业改革发展各

★VX:

liaoda199—153—项目标任务为最终落脚点,以“ 先行、价值引领、业绩领先、责任担当、创建示范”五项任务为重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全面提升。深入推进文明单位、文明区队、文明班组、文明家庭、文明窗口和文明职工创建活动,力争90%以上的区队达到文明单位“十好”标准。

3.推进精益管理文化融合

将意识形态工作与“6S”管理融合,以“6S”管理标准作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的品质要求,依托 目标责任制现场查核契机,重点检查意识形态工作执行落地情况,形成全员重视、全员参与的整体工作局面。倡导“一次做对、一次做精、一次到位”,注重培养每名员工的责任、准时、标准、规范和质量意识。运用好《“6S”管理推进手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及问责措施》《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明确“责任链”、种好“责任田”,上紧履职尽责的“发条”,确保工作“有人管”“有人干”。

—154—★VX:

liaoda199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现状、问题、原因、对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朱继东

主席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1]608。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2]。同时,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有力举措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问题因此备受关注。2016年,笔者带着“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状况及对策研究”课题组走访了北京、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等省市有关单位、部门,深入调研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形成调研报告在《红旗文稿》发表并被广泛转载,引起了较大反响。20XX年,笔者再次带着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课题组,对北京、天津、广东、山东、江苏、浙江、黑龙江、辽宁、河南、河北、山西、四川、贵州、海南、内蒙古等省区市的统战部门、宣传部门、工商联、商会等单位、部门和200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企业家、副总经理层级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入走访。对比7年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状况的变化,深入剖析依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结合多年的研究积累,从七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一、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状况向上向好

为了使对比更具科学性、针对性,课题组在走访的200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企业家、高层管理人员中保留了7年前的80名,特意请他们谈7年来的变化。同7年前相比,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状况向上向好。虽然期间受中美争端、新冠疫情、发展转型等因素影响,有的受访者心中仍存有一些疑虑、问题,但越来越多的受访者愈加心向祖国、心向中国共产党、心向社会主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是大非、政治原则问题上坚决与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

第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

★VX:

liaoda199—155—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努力做到在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各级统战部门、政协、社会主义学院、工商联、商会和各民主党派、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纷纷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企业家、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促进大家自觉认同、积极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认清西方的“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新闻自由”等错误思潮的本质及其危害,自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凝聚共识。94.5%的受访者表示认真学习过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这个数字在7年前是87.5%,而在80名两次接受走访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这个数字则高达98.75%;97.5%的受访者高度评价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75%的受访者表示从内心深处非常敬佩主席总书记。

第二,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始重视企业的党组织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旗帜鲜明地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觉以执政党为师,培育企业红色基因、建设企业红色文化。新时代,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带动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企业培根铸魂。特别是通过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等重大活动,使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更加敬仰中国共产党,主动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精神、智慧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基因培育中,以红色作为企业文化的主基调。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等重大活动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倍感骄傲和自豪的同时,更加重视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并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建设,招聘企业新员工时对政治面貌是中共党员的应聘者格外青睐。92.5%的受访者表示,多次组织企业员工去韶山、井冈山、延安、沂蒙山、西柏坡、太行山、大别山、遵义等革命老区参观学习,号召员工学习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自觉把个人和企业的前途命运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自己最崇敬的人中,98%的受访者把毛泽东、A排在了最前面。并且,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表示自己会带头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邀请学者、专家来企业宣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员工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156—★VX:

liaoda199第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防疫抗疫、抢险救灾、乡村振兴等公益慈善事业,利用各种渠道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多力量。正如主席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说过,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希望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民营企业家要珍视自身的社会形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民营企业家要讲正气、走正道,做到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1]210越来越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目睹、经历了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仅通过把企业做大做强为社会作更多贡献,而且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主动回报社会,展示自身的良好形象。调研显示,有98.5%的受访者表示近年来参加过抗洪抢险、抗震救灾、防疫抗疫、乡村振兴、助学等公益活动,并且是多次参加;100%的受访者认为,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和应有的担当;94%的受访者认为,不主动回报社会的企业是不合格的企业。

第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自觉抵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前景充满信心,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76%

的受访者坦言,在党的十八大之前的一个较长时期内,自己曾经对意识形态斗争不以为然,甚至有些排斥、反感,认为抓意识形态工作是破坏和谐氛围、制造紧张气氛和打压民主自由;68.5%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曾经比较喜欢和那些思想西化的自由派甚至反体制的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知识分子打交道,喜欢参加美国大使馆等西方驻华机构组织的一些活动;82%的受访者承认,曾经认为只要对美国足够友好和多做出一些让步就可以保持中美关系友好,美国不会无缘无故地打压中国,甚至认为中美关系紧张、中美争端加剧的主要责任在中国。但是,经历了新时代一系列国内外的意识形态斗争,特别是特朗普、拜登两任美国总统对中国的故意遏制、打压,纠集一些所谓盟友不仅在科技、经济上围堵中国,而且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抹黑、栽赃中国,在国际上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意识形态围攻……越来越多的受访者认识到,美国这么做就是企图打乱、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甚至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77.5%的受访者认为,

★VX:

liaoda199—157—美国已经把中国当成最主要的对手和敌人,中美之间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

等领域的复杂斗争很可能会进一步激化,不能再对美国报不切实际的幻想;73%

的受访者表示,相信时和势都在中国这边,相信中国一定能赢得中美战略博弈的胜利,一定能夺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胜利;96.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当前存在的主要意识形态问题及原因

当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状况总体向上向好,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但是,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持续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及国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制造思想混乱,加上前几年新冠疫情的冲击和影响,而党的十八大之前在意识形态工作上欠账较多以及近年来不少地方、单位、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少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一些意识形态问题上仍然认识模糊甚至错误。对比7年前的调研结果,深入剖析国际国内的风险挑战,可以发现,当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意识形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持续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等因素影响,少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逐渐西化,对美国还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对美国应该多让步、少斗争甚至不斗争。在党的十八大之前的一个较长时期内,由于喜欢和那些思想比较西化的自由派甚至反体制的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知识分子打交道,加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长期渗透、收买等,有31.5%的受访者认为,资本主义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乃至政治等很多方面比社会主义先进,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是中国学习的榜样,中国要想赶超美国难度很大;2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不应该与美国作斗争,而应该主动向美国示好甚至妥协、让步以换得美国对中国的友好和合作,这样才能改善中美关系。这也提醒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刻认识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持续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是长期存在的,不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被影响多年,一些西化思想、理念在其心中根深蒂固,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改变,需要我们开展持续深入、扎实有效的工作。

第二,不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一些地方、单位、部门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意识形态泛化、政治泛化等问题意见较大,认为这样会造成大家的逆反心理,破坏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生态。87.5%的受访者认为,

—158—★VX:

liaoda199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单位、部门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不容忽视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意识形态泛化、政治泛化等问题,个别领导干部竟然把意识形态工作简单化为没有争议、不出问题、不出差错,要求大家少说话、不说话或只说正确的话,这是能力不足、不负责任的体现。一位民主党派的民营企业家说:“一些领导怕大家在意识形态方面引争议、出问题、犯错误,就要求大家少说话、不说话,特别是在公开场合、互联网上不说话、少说话,如果要说就说一些完全正确的、四平八稳的、不会引起争议的话,即使是大话、空话、套话、废话也没关系,千万不要谈问题、批评别人,哪怕批评反动人物、错误言论、错误思潮也不行,这样就进一步助推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泛滥,使得不少敢于亮剑、敢于斗争的同志不斗争了,对一些反动人物也很少有人去批了,一些错误言论、错误思潮依然在传播,误导了不少人。”76%的受访者认为,主席总书记强调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非常好的,但有的地方、单位、部门的个别领导干部却只强调善于斗争而忽视敢于斗争,并且简单地把善于斗争解读为在斗争中不能出任何问题、任何纰漏甚至不能有任何争议,哪怕遭到敌人的诽谤、攻击也不行;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敢于亮剑、敢于斗争是惹麻烦,甚至拿着放大镜去挑那些敢于亮剑、敢于斗争的同志的缺点、毛病,这样的做法很让人寒心。一位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企业 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民营企业家坦言:“我非常敬重的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识形态领域的专家在授课时,批判反动人物、批驳错误言论,竟然被网络舆情监测部门认物、传播错误言论,这让不少敢于亮剑、敢于斗争的同志感到很诧异,也非常寒心,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生态破坏极大。这样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影响很不好、后果很严重。”还有的受访者反映,有时正常谈论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疑问,也会被认为是意识形态有问题、违反政治纪律,这种意识形态泛化、政治泛化的现象让大家很反感。

第三,由于理论功底较弱等原因,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进行政治学习时容易流于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往往是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较多,距离真正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还有不小差距。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开始重视政治理论教育,各级统战部门、社会主义学院及民主党派等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班、讲座、论坛、研讨会等为大家提供政治理论学习的机会,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但是,也有一些专家、领导授课内容不生动,有的直接念稿子,往往是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连篇,不仅大而空、枯燥无味,而且回避

★VX:

liaoda199—159—问题、脱离现实,让人听不进去、昏昏欲睡,更谈不上让人信服。95.5%的受访者认为,有的授课专家、领导不了解听众的想法,不直面和认真解答人们心中的困惑、问题,也不管大家能不能听进去、是否愿意听,只是自说自话、空洞无物,距离真正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差距不小。一些主办机构仅是把培训班、学习班作为自己做了工作的依据,并不太注重学习效果,参加学习的人也不好意思提出批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上述不良风气。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的效果不仅大打折扣,还会引起一些学员的反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相信、更不愿主动去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令人担忧的是,个别本身理想信念就不坚定、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某些人或势力的误导下,逐渐趋向西方的“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甚至开始质疑、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第四,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意识形态工作依然不够重视,漠视党组织和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建设,有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存在“伪 ”“假 ”问题,对西方利用宗教、文化等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危害认识不足,意识形态能力薄弱的问题较为普遍。无论是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问题都极其重要,所有制性质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巨大。在资本结构、实际控制人等因素影响下,不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在有关部门的要求下进行党组织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并不是发自内心地真正重视,仍然存在轻视、忽视的问题;有的则是为了积累政治资本,就搞一些走形式、做样子、糊弄人的“伪 ”“假 ”,党组织成立了不少、党员数量也不少,却体现不出其应用的先锋模范作用,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负责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起不到应有的监督、预防作用;有的则认为,搞党组织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是麻烦和负担,有着比较明显的抵触情绪,消极应付、阳奉阴违等问题比较突出。45.5%

的受访者表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党组织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存在轻视、忽视的问题,大家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单位也不愿意进行较多投入,今后在这方面还需要大力加强;13%的受访者认为,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进行党组织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意义不大,对单位也是一种负担;72.5%的受访者表示,对意识形态问题不懂、不了解,不知道应该怎么抓,意识形态能力薄弱的问题较为普遍。同时,一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问题时向党组织、群团组织求助往往得不到回应和帮助,类似情况多了之后,不少人

—160—★VX:

liaoda199就不愿再向党组织、群团组织求助,这也导致了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的传播,境内外敌对势力也趁机利用宗教、文化等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甚至出现个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被敌对势力所收买、控制。

第五,受一些社会上、互联网上有较大影响的所谓网络名人、网红专家、“意见领袖”的错误言论、错误思潮的影响,个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错误言论、错误思潮的讨论、传播,散布一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满情绪。近年来,由于意识形态工作抓得比较紧、意识形态管理比较严格,一些所谓“公知”“大V”“意见领袖”在网上网下的公开场合没有以前那么活跃,也不敢公开发表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但仍然在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内部讲座、论坛上传播其错误言论、错误思潮。特别是一些经济、法律、历史、政治等领域的所谓网络名人、网红专家、“意见领袖”影响依然较大,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比较受欢迎甚至追捧,邀请其作讲座甚至聘请其为顾问、首席经济学家、独立董事等。56.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比较关注那些网络名人、网红专家、“意见领袖”等,有些时候受他们的影响比较大。随着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始谋求更强、更大的政治影响力和话语权。虽然前些年曾比较活跃的“XX岛”“XX会”“XX堂”“XX基金会”“XX论坛”等一些隐蔽性、私密性较强的社团、俱乐部、会所等组织受到有关部门关注后自动解散或变相解散,很少再活动或隐蔽活动,但有个别组织仍然在聚集一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经济学者、法律学者、历史学者、“意见领袖”等,与一些境外势力相呼应,以“XX研究院”“XX基金会”“XX联盟”“XX大学”等名头,打着公益、慈善、环保、生态等旗号商讨一些敏感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其中还有一些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他们不仅认同西方的“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新闻自由”等错误思潮,而且抨击中国的民主、人权,认为中国应该取消所有制差异、实行司法独立、放开舆论管制、实行普选制等,还有少数人隐晦地把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

第六,有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利用自身掌控的网络平台优势,与境内外一些敌对势力相勾结,在体制内“两面人”的配合、支持下,在微博、微信、视频直播等互动平台上试图操控舆论,已经危害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乃至政治安全。2018年4月20日,主席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警示:“要防范境外势力向新媒体领域渗透,防范资本控制舆论的

★VX:

liaoda199—161—风险。”[3]57微博、微信、抖音、快手、B站、今日头条、知乎、小红书等影响力较大的网络平台绝大部分是私人资本控股,而且其背后多是境外资本,虽然网信等部门近年来加强了对这些平台的管理,但由于部分负责人、管理人员、编辑、审核人员等缺乏应有的意识形态教育,不仅意识形态能力较差,甚至根本政治立场都有问题,往往有意无意地为一些错误的言论、思潮的传播大开方便之门,漠视有关部门的管理要求,阳奉阴违,在治理整顿时故意把矛头对准敢于亮剑、敢于斗争的同志,而对那些真正有问题的“公知”“大V”“意见领袖”等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包庇。近年来,类似的问题时有发生,其恶劣影响已危害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乃至政治安全。

第七,有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不能正确认识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把经济问题、民生问题、自身问题等意识形态化,对党和政府产生不信任、不满情绪,这些情绪被境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利用来攻击党和政府。近年来,党和国家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惩治腐败、净化政治生态的过程中,有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因为行贿、涉黑涉恶等违法犯罪行为受到法律制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因为污染环境、不愿改变粗放式发展方式而受到处罚;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新冠疫情防控及美国遏制打压中国经济、科技发展等过程中受到影响;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负责人因为生活奢靡、道德败坏、偷税漏税等受到社会舆论谴责或法律惩治……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不能正确看待,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把经济问题、民生问题、自身问题等意识形态化,加上没有得到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正确引导,就认为是党和国家在打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故意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过不去,进而埋怨、敌视并攻击、抹黑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28.5%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曾经出现过上述情况。同时,境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或势力故意歪曲误导、煽风点火,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思想混乱。

当然,以上只是当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存在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识形态问题。此外,还有一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从小接受的西方教育、和西方打交道比较多而导致思想西化、被渗透收买,有的长辈中有人因为历史的原因受到过打击而对中国共产党抱有误解和怨恨,加之有关单位、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问题重视不够等,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需要持续关注和研究。

—162—★VX:

liaoda199三、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对策思考

学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主席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清醒认识、科学研判当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存在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识形态问题,对比7年间的变与不变,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根据调研中的发现、收获和此前的研究积累,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议从以下七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抓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更好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国家安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第一,加强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研究,科学研判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教育、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清醒认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对中国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看清中美争端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丢掉对美国不切实际的幻想并自觉抵御意识形态渗透。进一步加强对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引导他们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主席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主席文化思想为指导,正确判断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看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不仅不会停止,而且在不断变化方式、手段;看清美帝国主义肢解、搞垮乃至灭亡社会主义中国的图谋、战略不会改变;看清以意识形态斗争为主的中美争端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看清“东升西降”的世界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从而真正丢掉对美国不切实际的幻想并自觉抵御“和平演变”,在自觉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

第二,各级党委政府、统战部门、宣传部门及民主党派、工商联等要勇于直面一些地方、单位、部门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意识形态泛化、政治泛化等问题,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正确看待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大家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共同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态。主席总书记明确指出:“敢于亮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的鲜明特征。要旗帜鲜明支持正确思想言论,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4]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特

★VX:

liaoda199—163—别是看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他们更加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指出一些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并愿意与反动人物、错误言论作斗争。对此,各级党委政府、统战部门、宣传部门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要勇于直面有关单位、部门把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简单化为没有争议、不出问题、不出差错等之类的问题,决不能一味要求大家少说话、不说话或只能说正确的、四平八稳的、不会引起争议的话,决不能一味要求大家不谈问题、不批评别人,哪怕是错误言论、错误思潮也不去批评,更不能简单粗暴地不让人看、不让人听、不让人说;相反,要鼓励大家积极讲真话、道实情、建诤言、献良策,带头面对问题、深入剖析问题、科学解答问题,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看待组织和个人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大家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支持、鼓励、保护、重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同志,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影响、带动更多人。

第三,深刻剖析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时存在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较多的问题,深入了解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所思、所想、所盼,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真正做到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各级统战部门、社会主义学院、民主党派在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举办培训班、学习班、讲座、论坛、研讨会时要注意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注重结合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实际,深入了解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心中的困惑、问题,真正弄清楚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授课专家、领导讲授的内容、方式要让大家愿意听、愿意信,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建设好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各种意识形态阵地,多措并举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理有据地引导大家认清西方的“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新闻自由”等错误思潮的表现、本质及其危害,引导大家对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既旗帜鲜明坚持真理又立场坚定批驳谬误,让大家真正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进而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拥护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努力解决

—164—★VX:

liaoda199好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存在的“伪 ”“假 ”问题,以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为抓手,推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更上新台阶。清醒认识所有制性质对意识形态影响巨大,清醒认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进行党组织和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建设面临问题、挑战的复杂性、艰巨性,深刻剖析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存在的“伪 ”“假 ”问题、背后原因及其危害,采取有力举措破解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和群团组织被其负责人操控的难题,探索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派驻党组织负责人等方式,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负责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督和预防。同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进一步加大对党组织、群团组织建设的人财物投入力度,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工作理念、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吸引更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进来,齐心协力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把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意识形态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和重要突破口,大力加强以思想辨别力、理论创新力、共识凝聚力、话语支配力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让大家不仅了解意识形态问题、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而且知道如何去抓意识形态工作,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行家里手,形成全民抓意识形态工作的大格局。

第五,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清那些在社会上、互联网上宣扬错误言论、错误思潮的所谓网络名人、网红专家、“意见领袖”的真面目,认清一些隐蔽性、私密性较强的社团、俱乐部、会所等组织的危害,引领更多人自觉地与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形势下,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依然复杂、尖锐,各级党委政府、统战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认清国际国内敌对势力一直在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渗透、收买、控制,增强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清那些在社会上、互联网上宣扬错误言论、错误思潮的所谓网络名人、网红专家、“意见领袖”的真面目,认清他们背后的势力和真正目的并主动远离;认清一些隐蔽性、私密性较强的社团、俱乐部、会所等组织的危害,坚决拒绝参与那些宣扬错误思潮、制造政治对立甚至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聚会。帮助更多人认清这些组织和个人的真面目及其巨大危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与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六,高度重视、大力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走

★VX:

liaoda199—165—好网上群众路线,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识到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隐蔽性、复杂性,认清资本操纵、控制舆论的本质和危害,弘扬正能量、批判错误思潮,自觉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新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席总书记不仅强调:“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5]而且特别指出:“我多次讲,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3]3当前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依然隐蔽、复杂、尖锐,各级党委政府、统战部门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要认识到网上网下、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密切交织,要坚决抵制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利用和错误言论、思潮的误导、欺骗。从具体案例中看到,资本操纵、控制舆论已经严重危害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乃至政治安全,加强网络领域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刻不容缓。采取措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培养更多在互联网上具有影响力的正能量官微、正能量大V,增强其自觉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乃至政治安全的主动性,引导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弘扬正能量、批判错误思潮,影响、带动更多人在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中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共同促进网络生态持续向好,齐心协力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第七,认真学习贯彻主席总书记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主动关心、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发展中遇到的经济问题、民生问题及自身问题,更加自觉地团结在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主席总书记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做好新时代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行动指南,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到位。要主动深入到广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去,与他们交朋友,给他们讲主席总书记强调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科学内涵和党中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信心和决心,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党中央毫不动摇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党中央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进一步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汇聚力量。主动关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帮助他们解决事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正确认识发展中遇到的经济问题、

—166—★VX:

liaoda199民生问题及自身问题,努力成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表率。

四、结语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伟大征程上,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则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次深入调研让我们看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状况总体向上向好,但依然面临不少问题、风险和挑战,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要把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放到整个意识形态工作乃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始终坚持以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主席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主席文化思想为指导,多方面群策群力,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困难、战胜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中努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VX:

liaoda199—167—关于对国有企业打造意识形态强大阵地的几点思考

兖煤蓝天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张帆

国有企业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经济发展考验,国有企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认清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动意识形态融入党的建设、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等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作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一、充分认清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是认清意识形态具有本质“独立性”。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内容,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我们党受命于国家存亡、经济落后、民族危难之间,用坚定的信仰和意志、热血和牺牲,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经过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阶段,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如今历经百年取得现在辉煌历史成就,纵观世界,没有任何政党能做到。

二是认清意识形态具有文化“继承性”。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有着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意识形态发展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集中表达。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复杂,更应该以新的文化使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认清意识形态具有普遍“规律性”。《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重点强调,我们党全面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全党应始终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

—168—★VX:

liaoda199伟大复兴必然会如期实现。

正确认知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国有企业党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认清意识形态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关乎企业发展安全稳定,从而形成普遍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行动认同。

二、正确认识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短板

一是重视关心程度不够高。某种程度上,国有企业重心还主要放在经济建设方面,会忽略意识形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没有充分把抓 、抓经济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充分结合起来,主要领导缺乏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深入研究,抓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不足,不能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容易造成意识形态工作“光喊口号、不见行动”的情况。

二是工作制度落实不严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逐步建立起一套全面完整的制度机制保障体系,但一些国有企业在工作推进方面,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队伍不专业等诸多缺项和短板,工作不够标准化、规范化,造成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常常会出现工作内容简单化、责任落实不到位、缺少有效监督监管的现象。

三是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个别国有企业存在把意识形态教育等同于政治理论学习,片面认为只要抓好理论武装,意识形态领域就自然而然不会出现问题,造成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作风形象、传统文化等教育方面缺乏针对性。个别党员干部在处置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立场不坚定、反应不及时,还没有养成与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作斗争的精神,容易造成意识形态工作被动。

四是工作方式存在单一化。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缺少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的有效手段,距离打通意识形态工作在基层落地“最后一公里”还有差距。正面宣传教育方面,多是采取集体宣讲、专题辅导等形式,教育面不够广泛,相对缺少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研讨式学习交流,造成职工群众对意识形态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活动组织方面,多是以各种各样的主题文体活动、庆祝活动为主,通过活动融入意识形态的主题内容较少、氛围不浓厚。

三、牢牢把握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正确方向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将党的领导贯穿意识形态工作全过程,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按照党中央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才能充分发挥其政治优势。各级党组织要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

★VX:

liaoda199—169—魂、统领一切工作,把对党的坚定拥护转化为意识形态领域的自觉行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聚力打造政治素质过硬、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职工队伍。

二是做到“两个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根本制度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这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两个巩固”就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必须一以贯之,放在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中领会和把握。

三是增强斗争精神。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在自我思想淬炼中增强斗争精神。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工作职责相匹配。要在维护企业利益、推动改革发展中增强斗争精神,对于凡是危害企业党的领导、安全生产、经营发展、职工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把握好正确斗争方向,坚决进行斗争、取得斗争胜利。

四、务必从严落实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一是强化政治责任,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等制度机制,夯实基础保障。压实领导班子、牵头部门、基层党组织“三个责任”,建立意识形态工作任务清单,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责任部门组织协调、有关单位部门分工负责”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超前做好意识形态年度重点工作部署,实行“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常态化开展。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的建设、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等工作结合,做到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严格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纳入领导班子目标管理和 考核重要内容。

二是加强理论武装,提升意识形态工作引领力。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要求,用好“第一议题”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载体,持续抓好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章党规党纪等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形式、拓展载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职工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发挥党员干部“关键少数”作用,开展多

—170—★VX:

liaoda199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培训,切实把全体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是夯实阵地基础,唱响团结奋进创业主旋律。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主基调,不断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融合彼此促进,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广泛宣传党的主张、意志、宗旨,巩固意识形态网络宣传阵地。持续抓牢形势任务教育阵地,聚焦企业全年任务目标,有针对性地向干部职工讲形势、讲任务、讲目标、讲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持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推进国企企业文化理念进基层,常态化开展基层调研活动,用好为职工办实事、合理化意见征集等载体,倾听基层职工诉求,解决好职工“急难愁盼”事,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大力表彰奖励先进典型,激发国企文化阵地活力。

四是加强舆情管控,增强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定期召开意识形态领导小组会、跨部门会商研判会、舆情管控月度例会,精准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加强对特定时段、敏感舆情、重点人群的研判,提升研判“时度效”,做到各类风险信息有效处置,杜绝发生重大负面舆情。进一步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用好技防和人防手段,坚持每日信息“零报告”制度,动态排查网络平台涉及企业的负面信息,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坚持“管用防”并举,在舆情管理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加强政治和业务培训,提升舆情防控能力,坚决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VX:

liaoda199—171—国有基层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实践探索

北京北排水务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冬梅

国有基层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者和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近年来,主席总书记曾多次指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各企业也在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管理,不断提升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将意识形态工作真正地做深做细,凝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做好国有企业的意识形态工作关乎着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影响着职工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只有把国有企业广大干部和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企业改革发展大局中去,才能够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坚强保证。

一、直面“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问题”

以某基层国企为例,企业在意识形态的工作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举措,但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企业的意识形态工作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意识形态的管理还存在一定不足,还需要做进一步提升。

第一,进一步提升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程度。由于企业的考核评价与经营业绩挂钩,企业管理在思想上存在“重业务,轻思想”,“重效益,轻教育”的误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投入的时间、人力、物力相对较少,效率有待提高。

第二,进一步树立意识形态领域的正确价值观。企业在“走出去”“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不同程度地受到国际政治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复杂交织社会文化和日益多元的思想意识,对企业干部职工的世界观、价值观、事业观、薪酬观等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浮躁、逐利、利己等思想一定程度存在。

第三,进一步筑牢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企业的 工作往往面临本部职能部门多,所属单位多的特点,在意识形态的宣传贯彻上有时会遇到“上热下冷”的现象,导致责任传导层层递减的局面。企业的党组织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还存在缺乏创新,循规蹈矩的工作作风。

第四,进一步深化落实新兴媒体的应用和引导管理。开放的互联网在一定程度造成了信息的鱼龙混杂,企业部分青年职工热衷于线上搜索和快消文化,

—172—★VX:

liaoda199出现轻视生产一线技能积累、师徒传承和将职业精神娱乐化等现象,并逐渐影响职工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企业的官方媒体的话语结构、叙事模式等还停留于传统模式,对职工吸引力和感召力不足等问题。

二、“新形势”下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问题”,该基层国企以贯彻落实国资委相关文件为契机,坚决落实好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守好思想阵地、完善保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带领职工凝心聚力,不断激发企业意识形态的创新活力。

第一,深化价值引领,增强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企业的 工作部站在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引领全业务流程的相关部门,持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突出体制特点,发挥优势,注重实效,形成制度引领的长效机制; 部门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 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以 人力等部门引领,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包括对党组的考核,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考核结果与经营业绩考核、绩效目标考核、干部晋升等适当挂钩,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以 和宣传部门联合为契机,筑牢思想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通过组织参加劳模事迹宣讲会等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通过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使其切实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等方法,以点带面,切实打造基层国有企业坚强过硬的意识形态。

工作实例:为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排查力度,该基层国企通过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关于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方案》《新媒体账号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办法及方案,完善机制保障,对重大舆情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第二,强化主体责任,锻造意识形态工作的“保障力”。企业党组落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执行力”,主动承担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对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的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旗帜鲜明地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管好阵地,把握导向;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企业党群工作部门为主责部门,各所属单位、各相关部门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责。

工作实例:党群工作部门牵头与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意识形态具体责任要求,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

★VX:

liaoda199—173—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第三,强化主动作为,塑造意识形态工作的“担当力”。企业的 工作部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的核心文化,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党性教育、业务培训、讲座报告、技能竞赛、文体活动等,宣传、鼓舞、弘扬正能量的作用,倡导健康积极、团结凝聚、创新发展的企业文化。例如, 部门通过与职能部门、业务部门联合,推出工作成果展、典型事例,讲好企业的故事、职工的故事等活动,牢牢守住新闻舆论工作这个意识形态阵地的最前沿,掌握舆情引导主动权; 部门通过各类活动,教育广大党员职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进一步增强作为国企职工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工作实例:一是企业强化领导值班巡查制,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分析会,发布舆情报告;二是加强技术赋能,加强敏感词汇监测,不断提高舆情监测和处置能力,守牢意识形态入口;三是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监督及问责力度。定期对意识形态相关工作开展自查自纠和专项检查,纪检人员列席参加意识形态工作会议,推动意识形态责任进一步压紧压实。

第四,健全机制体系,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执行力”。企业的 工作部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性的研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制度嵌入,流程嵌入,成员嵌入三个关键环节入手,进一步建立健全管控的方式方法,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工作部以工作机制为抓手,灵活用好日常检查、情况通报、风险防控预警、督查督办等工作方法,同时设定工作标准,尽可能数据化、具体化,如党委会每年至少2次专题会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等工作方式,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向纵深发展。

工作实例: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闭环管理,将各部门内部工作内容按点分布,部门内部由点连接成线,各部门的工作将线连成环,整体工作按照闭环形式进行管理,保证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完整性。

第五,破解工作方法,增强意识形态队伍的“创新力”。企业的 工作部对传统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将传播内容中的工作信息与音、视、画等多种元素相融合,使“三会一课”和各项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内容更直观、职工更喜闻乐见,进一步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工作实例:一是建立发布内容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强化事前报审、印前审批、校对后阅批流程,切实提升导向把关能力水平。二是企业加强对意识形态

—174—★VX:

liaoda199领域风险排查力度,通过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关于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方案》《新媒体账号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办法及方案,完善机制保障,对重大舆情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新时代新征程,基层国有企业必须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深入理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坚持将意识形态工作与企业发展任务同步部署、共同落实、协同检查、同期考核。只有提升意识形态的工作实效,更好地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才能发挥意识形态工作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转型升级中极端重要的作用,才能有效地推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企业注入强劲动能。

★VX:

liaoda199—175—民营经济领域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隐患问题研究

中共南陵县委党校林慧竹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革,当前我国民营经济也面临着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隐患的新挑战。民营经济领域的正确意识形态,包含重视信用的商业道德观念、良好的社会责任观念、追求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并重的利益观念、民营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使命感以及对社会的信誉等。

总结来讲,民营经济的正确意识形态包含家国情怀、社会情感和民族情感,是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意识的具体体现。民营经济人士应将产业报国、实业强国作为追求的方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结合在一起,将个人梦、企业梦与中国梦结合在一起。

本文对民营经济意识形态风险隐患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相关的建议与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为民营经济领域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隐患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助力民营企业在充满变数的经济浪潮中保持稳定、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繁荣作出贡献。

一、意识形态风险隐患问题与挑战

意识形态风险隐患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意识形态风险隐患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其不同于传统的商业风险,它不仅涉及经济层面,更牵涉到文化、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因素。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影响通常具有长期性,可能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这对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敏锐地洞察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内外部势力的渗透对企业的影响

外部势力的渗透不仅可能导致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异化,还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影响。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部分,难免受到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势力可能试图通过企业传播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改变企业的经营战略,甚至影响市场竞争。这对企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出了挑战,需要企业管理者在坚守经济运营的同时,保持自身价值观的清醒和坚定。

—176—★VX:

liaoda199企业文化的塑造与风险管理之间的矛盾

大型民营企业往往注重企业文化的塑造,企图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过于强调企业文化可能导致意识形态风险隐患的忽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如果不够坚定,一旦受到外部势力的影响,可能引发员工的困惑和分歧,削弱企业的凝聚力。因此,如何在强化企业文化的同时,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成为了一个需要平衡的难题。

跨领域合作中的协调难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企业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成为常态。然而,跨领域合作也可能导致意识形态风险隐患的增加。不同领域的企业可能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兼顾不同价值观,避免意识形态冲突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企业在合作中具备更高的敏感性和智慧,以免合作最终受到意识形态风险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意识形态风险隐患问题既具有复杂性,又给民营企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民营经济在面临这些问题和挑战时,需要全面地认识现状,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以便有效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接下来,本文将从企业优势出发,探讨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确保民营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隐患的建议与措施

在面对意识形态风险隐患问题新挑战的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为此,本文针对以下四个层面提出具体的建议,帮助企业更好地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政府引导与支持的合理利用

政府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应与政府部

门合作,共同制定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的政策和措施。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引导企业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外部风险。同时,政府也可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向企业传递外部风险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另一方面,政府要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树立“四个意识”,强化民营经济人士的法治修养和道德修养。积极形成大统战工作格局,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参与到党的建设工作中来,密切联系,加强沟通。

此外,要发挥政府宣传部门的工作职责,牢固树立使命意识和阵地意识,

★VX:

liaoda199—177—形成统战工作的整合力量,积极宣传主旋律,加强正确思想意识对于民营经济

人士的影响作用。

内部教育与培训的强化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他们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观的塑造至关重要。企业应加强内部教育与培训,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政治教育课、意识形态培训等方式,引导员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使命和愿景,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1)制定明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目标,包括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等,向员工传递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公司领导可以组织定期的会议或培训,向员工详细解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员工应该如何理解和践行这些价值观。

(2)建立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

民营企业应该建立起开放、透明和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领导层应与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向员工传达企业的政策、目标和发展动态,同时也要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良好的沟通机制,企业能够更好地与员工进行对话和交流,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意识形态看待企业的经营发展。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座谈会、主题讨论、文化培训等,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弘扬正确的意识形态。企业还可以制作企业宣传资料,包括企业宣传片、内部刊物等,向员工传递正确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对外界的回馈,也是对内部员工的影响。民营企业应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递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通过强调社会责任,企业可以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受外部势力影响的可能。

政府相关部门要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将自我认同与政党认同、制度认同、道路认同、社会认同结合在一起,通过良好的宣传与沟通,召唤民营经济人士内心对于家国情怀的浓烈呼声。

—178—★VX:

liaoda199跨部门合作机制的创新

民营企业经营风险的识别、评价与应对是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重点关注风险识别与评估。民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关流程、规章制度和责任分工,确保风险能够及时被发现并评估。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使用各种工具(如SWOT分析、xx分析等)来识别并定性、定量评估风险,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竞争格局,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的市场风险。

其次,要加强风险防范与控制。民营企业应坚持多元化经营策略,降低单一市场或产品的风险,避免过度依赖某个市场或客户。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规范运行,防范员工失职、失误等风险。引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提升风险感知能力和应对灵活性,及时掌握企业运营情况。

其三,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民营企业在跨领域合作中可能面临意识形态风险的挑战。为了避免风险,企业可以创新合作模式,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制定合作原则,明确价值取向,减少意识形态冲突的发生。同时,可以建立定期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分歧。

综合而言,通过政府引导与支持、内部教育与培训、信息安全体系的建立、教育机构合作、企业社会责任、跨部门合作机制的创新以及定期研究和评估等这一系列建议与措施,民营企业能够更好地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隐患问题。这些建议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教育机构、社会各界的合力支持。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确保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前行。

三、结语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形势下,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意识形态风险隐患问题和挑战。只有通过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隐患,保障我国民营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吸收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民营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VX:

liaoda199—179—如何做好国有施工企业意识形态工作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王惠蓉

2013年8月19日,主席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多数国有施工企业项目分布地域广,人员分布不集中,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有施工企业纷纷响应号召,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业务范围已跨国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义

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观念体系。它包括政治意识、经济意识、文化意识等多个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通过凝聚价值共识,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进步,培育时代新人等,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国有施工企业的意识形态工作,重点是要在国有施工企业内部,通过宣传、培训等一系列的价值、文化、信仰、目标、责任等方面的综合输出,对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引导和培养,提升员工的工作质效,同时在社会中塑造企业形象和角色定位。

二、企业意识形态的特点

企业意识形态就是企业的思想体系,随着企业的存在而存在,随着企业的消亡而消亡。企业意识形态的存在与否,不以企业中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企业意识形态倡导爱国、爱党、爱企、爱家,重点在于爱企。

三、国有施工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是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新形势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国有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将意识形态工作视为一项额外的任务,导致意识形态工作在企业内部的地位较低,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企业部分领导对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力度也不够,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导致员工对意识形态认识不足,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

—180—★VX:

liaoda199二是意识形态工作内容单一。一些国有施工企业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时,往往只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忽略了企业文明建设、职工素质提升等方面的工作。这使得部分国有施工企业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时,内容比较单一,难以全面均衡地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

三是意识形态工作方法滞后。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部分国有施工企业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时,仍然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过于呆板、落后,缺乏创新和互动性。这使得企业意识形态工作效果有限,员工缺乏直接感触和实际体验,难以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四是意识形态的工作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大多数国有施工企业都缺乏专门的意识形态工作机构和专业的意识形态工作人员,意识形态的工作、管理体制不完善、不健全。这使得企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组织协调能力较为薄弱,指导力度有限。

三、做好施工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与措施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国有施工企业要抓好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其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二是强化责任担当,落实主体责任。主席总书记强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全党动手、全党参与,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各方面优势,从而形成推动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合力。国有施工企业党委要肩负起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建立健全意识形态专题研究、定期汇报、分析研判、党内通报等机制,完善意识形态责任制目标考核评价制度体系。每年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不少于两次,每半年向上级党委专题汇报一次意识形态工作。常态化开展意识形态“三重”风险隐患排查,及时分析研判重大舆情、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作出工作安排。

国有施工企业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 的重要内容,做到“三亲自”“三带头”,即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坚持“一岗双责”,各级分管领导要扎实做好分管领域内的意识形态工作,切实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强化工作责任的落实。

★VX:

liaoda199—181—三是强化宣传引导,铸就安全长城。一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国有企业要勇于担当,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弘扬国有施工企业的正能量,让员工在喜闻乐见的氛围中增长知识、接受教育。二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国有施工企业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开辟新阵地,运用新技术、新信息、新理念,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要充分利用好企业网站,掌握网上舆论的引导权和话语权,加强网络内部发布的把关审核,保持权威性、严谨性。三要树典型、立标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国有施工企业中有很多优秀员工、先进模范、青年能手、岗位之星,要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业绩、典型故事等,弘扬国有企业正能量。四要注重境外意识形态的把控。“涉外无小事”。国有施工企业要对出境工作人员进行筛选,加强对职工境外言行的管理。加强境外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引导,提高维权和安全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坚决抵制境外文化的渗透。加强与所在国使领馆的联系,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尊重当地人的宗教和信仰自由,不参与政治行为。

四是强化队伍建设,铸牢战斗堡垒。国有施工企业要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优势,把有政治素养、专业知识、网络技能、发展潜力的青年才俊吸纳到意识形态队伍中来,抓好意识形态人才队伍建设。要创造良好平台、营造宽松环境,加大投入力度,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五要完善体制机制,规范监督考核。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 考核、政治监督谈话、民ZSHH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结果运用,激发工作活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国有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做好生产经营、安全环保、提质增效等中心工作的基础上,将意识形态工作落深落实落细,保障国有施工企业高质量快速稳定发展。

—182—★VX:

liaoda199“四轮联动”做好企业意识形态工作

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白幸福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职工常年分散在各项目,人员流动性大,加之新媒体迅猛发展,职工接收信息更加多元,各种思潮交织,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始终存在。为此,河南送变电公司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坚持“四轮联动”,做到强 、兴文化、稳队伍、亮品牌,真正把意识形态工作抓紧抓实。

一、专题调研揭示面临难点和存在问题

河南送变电公司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对基层单位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调

研,发现基层单位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工作中面临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

个别基层单位党支部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是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同时也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个别基层党支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没能做到安全生产和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施工生产和运维检修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意识形态往往被淡化、弱化、边缘化,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一些员工理想信念意识有淡化趋势。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信仰,理想信念是坚守精神家园的力量源泉。当前员工接收信息更加多元,思想防线容易松懈,人生观和价值观面临各种思潮的冲击,具体表现在:有些党员宗旨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一些青年员工缺乏老一辈送变电人艰苦奋斗的拼劲,甚至有“躺平”思想;还有些员工大局意识不够,担当奉献精神不足。

二、“四轮联动”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一轮”是队伍锤炼:建强“三支队伍”,夯实发展之基。聚焦深入学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设置理论和实践课程,举办2期中层干部培训班、4期党员、党务人员暨团干部培训班,参培人员近400人,引导党员干部从理论源头、实践起点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指导支部通过“三会一课”普遍学、主题党日深入学、红色寻访沉浸学、联创共建互促学等方式抓好全员学习,为党员配备学习书籍630余套,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理论修养、政治素养,夯实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共

★VX:

liaoda199—183—同思想根基。输电二公司汉郑线技改工程项目部利用节日施工间隙,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和班组骨干到项目驻地附近的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立足岗位建功”主题党日活动。输电三公司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施工项目部开办工地夜校,项目各基层班组青年员工积极参与,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安全生产教育,增强员工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纪委办公室党支部、变电第一施工分公司第二党支部、港区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临时党支部,共同开展“三级联创”电网先锋党支部结对联创活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

“二轮”是 赋能:打造“红色磁场”,彰显担当之行。大力实施“党性淬炼、党徽闪耀、党旗飘扬”三大行动,在500千伏港区东、1000千伏胜利变电站扩建工程等重点建设任务和保电现场,联合业主成立临时党支部11个,设置党员责任区60个、示范岗47个,成立党员突击队25支,发挥堡垒先锋作用,提升党组织功能质效,在攻坚一线凝聚磅礴力量,有力助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在特高压胜利变电站扩建工程,项目部组织7名党员骨干成立党员突击队,启动应急预案,应对恶劣天气,开展隐患排查,确保施工不受影响。在±800千伏豫南换流站检修现场,项目临时党组织充分发挥 引领作用,党员冲锋在前,用红色的力量不断赋能于检修现场,助力检修工作安全优质高效完成。输电运检分公司实施“ +重大保电”工程,党员干部职工迎寒而上开展特巡特护、融冰除冰和应急抢修,成功应对近十年最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充分彰显了关键时刻党员“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忠诚担当本色。

“三轮”是文化引领:传承文化力量,铸牢企业之魂。文化是意识形态构建的基础,意识形态的发展巩固需要文化的承载和滋润。20XX年是河南送变电公司成立65周年,经过近3个月的精心筹备,公司策划举办“追光逐梦向光而行”65周年历史图片展,围绕送变电企业四个基本定位,以企业发展脉络为主线共设置了7个篇章,精心收集并挑选出200余张具有代表性的历史照片,真实再现了企业65载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坚实步履和一代代河南送变电人努力拼搏、砥砺奋进的动人场景。各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参观,体悟传承老一辈送变电人栉风沐雨、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大力弘扬电网铁军精神,在鉴往知来中汲取智慧力量。

“四轮”是品牌凝聚:坚持价值传播,凝聚奋进之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公司网站、开设专栏,持续开展电网铁军精神品格宣传,积

—184—★VX:

liaoda199极开展多渠道、多维度、多媒介立体宣传,围绕特高压等重点工程建设、河南电网年度检修、重要保电等任务,深度挖掘工作成效、特色亮点,拍摄歌曲MV《光明之路》、工程纪实片《突破生命禁区》、青年专题片《“奋斗青春”三部曲》等职工喜闻乐见的视频作品。用好先进典型这个“鲜活的价值观”,在运检工区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四进”宣讲职工大讲堂,讲述劳模工匠在电网建设、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等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动员广大职工学习楷模、争当先进,以榜样力量引领职工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三、强化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凝聚力

理想信念进一步强化。广大干部员工在深学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引领新时代河南送变电人传承“吃苦耐劳、团结奉献、勇往直前”的优良传统,奋发有为走好新的“赶考路”。

员工思想进一步凝聚。通过定期开展员工思想动态调研分析,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加强思想沟通,互相启发教育,及时排查掌控员工队伍中带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将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形成人心齐、人心稳、人思进、干劲足的良好局面。

文化浸润进一步发挥。近年来,在各级主流媒体发稿140余篇,重点媒体累计发稿量在河南公司系统位于前列,度夏保供项目、泰国项目相关新闻在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刊发,企业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加强对一线优秀事迹和精神品质的宣传,让身边人、身边事成为了激励职工建功立业的最强动力,树牢“扎根基层、大有可为”的理念,有效发挥了“内聚人心”作用。来自材料库:liaoda199,liaoda199最新最全 资料库

★VX:

liaoda199—185—新时代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体系研究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卫华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主席总书记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放在了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位置[1]。国有企业是共产党的执政之基,是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力量,是党和人民信赖依靠的“大国重器”,必然要紧跟党中央的要求,强化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1.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内涵分析

从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功能上看,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使符合本阶级利益的各类思想观念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与拥护,并使之成为维护国家繁荣、社会发展、人民富足的主流价值观。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要务就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企业实践,通过理论研究、文艺宣传、培养教育、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多种手段,引领广大员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共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而奋斗。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具有以下作用。1.1价值导向作用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意识形态工作的价值导向作用,就是为所有员工指出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愿景,使员工拥有为企业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信仰和追求,以此,来达到提高企业凝聚力的目的,为企业发展凝聚共识。1.2行为引领作用

引领作用主要是通过教育、企业管理主张的宣贯、政策的宣讲宣传、新闻舆论的引导等形式,引领广大员工认清形势、明确职责、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增进相互间的团结合作,营造众口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1.3激励动员作用

激励动员作用就在于激发斗志,主要是通过思想引导、新闻宣传、表彰先进等形式,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员工的头脑,在员工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教育,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企业发展中涌现出的优秀员工、典型模范、先进事

—186—★VX:

liaoda199迹进行大力宣传,激发员工工作的激情和热情,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终将其转化为强大的执行力和行动力。

2.把握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六个抓手

宣传思想领域最具标志性的成果,就是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保持向上向好态势,但也要看到,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任务依然艰巨。

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部署和基本要求,为国有公司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根本要求和遵循,为在新形势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明确了方向目标。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要以“六得”为抓手,即要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立得起、抓得稳、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带得动”。2.1要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立得起”,筑牢思想文化基础

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思想内核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高度一致,根基十分稳固。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中要传递的价值观,应是符合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要求与企业发展实际,结构严密、逻辑清晰、能够禁得起反复推敲与论证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理论性的文化价值体系,它既要在内涵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又要贴合企业发展实际与员工需求,为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2.2要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抓得稳”,坚决捍卫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意识形态安全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安全,关系国家安危、民族存亡和百姓福祉,须臾不可忽视,这也是意识形态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和必须坚守的底线[2]。国有企业要坚持抓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始终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把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特别是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配合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科学研判、准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重大风险和挑战,力争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2.3要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叫得响”,提升企业上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认同感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思想的过程,要切实增强企业员

★VX:

liaoda199—187—工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从信仰认同、理论认同、价值认同、利益认同、话语认同和情感认同六个方面着力,广泛赢得企业上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支持,推动广大干部员工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和强大的向心力,进而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舆论基础。2.4要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留得住”,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

要将意识形态真正留住和发挥作用,必须将其转化成强大的凝聚力,使之成为社会成员自发追求和为之共同努力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表的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和价值目标,其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因而国有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创立具有公司特色、适应公司发展、符合员工需求的企业文化,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落地生根、更易为员工所接受和理解,从而充分发挥出其凝聚人心的关键作用。2.5要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传得开”,不断扩大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想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就必须用通俗易懂、普罗大众能够接受并理解的话语体系进行传播。因此,国有企业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过程中,广泛发动各方力量、有效利用各类平台、大胆创新宣传方式,让一切宣传方式为我所有、为我所用,打造一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受众广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使企业员工喜欢看、愿意传,从而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范围,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2.6要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带得动”,着力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

领力

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引领性工作,其所包含的思想理论既要源于实践、符合员工诉求,也要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性,并能够指导实践。这需要企业在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和开拓、在理论上不断突破和创新,并通过理论创新有效推动公司的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切实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企业各项工作。3.加强公司意识形态工作六大模块建设

3.1“举旗帜”坚持意识形态思想建设

一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二是要推动践行旗帜鲜明讲政治,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矛盾、新目标时,要

—188—★VX:

liaoda199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三是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性锻炼。要求各级党组织和每名党员坚定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3]。3.2“聚民心”做强做大主流思想舆论

一是意识形态工作要自觉担当起聚民心的使命任务,精准把握新方位、迎接新挑战,对重大问题、疑难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加强引导,以全面的视角,准确、及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理直气壮地宣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改造社会、建设新生活的英雄壮举,宣传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成就,让主流声音、核心价值在舆论场中更加响亮,让人民群众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更加敞亮。二是要切实下大力气做好人的工作,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4]。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员工、凝聚员工、培养员工、厚植爱党爱国爱企情怀,不断夯实企业员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全面回应现实的民生需要,不仅要将与之相关的政策方略、发展成绩等传达给员工,还要将那些新近发生的、群众熟悉的、关乎其美好生活向往的点滴挖掘、提炼出来,用具体的事实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联系,引发共鸣,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三是不断优化宣传话语体系,以民语动人、以故事动人、以情感动人,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要善用和熟悉公司员工所熟悉的话语内容、话语形式来表述要讲的理论观点,把事实说准确,把道理说明白,既要做到让员工爱听爱看,又要做到让员工真正信服。3.3“育新人”培养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高扬旗帜,培育思想上的“明白人”。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提高公司员工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深化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教育,强化基层思想理论教育,把集中宣讲与经常性宣讲、讲理论与讲实事结合起来,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讲清楚、讲明白。二是守正创新,全面掌握文化育人的逻辑过程,真正做到“以德养人”。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用其立心立德、铸魂塑人。三是面向未来,在“长”“常”二字上下功夫,要有长效机制和长期的心理准备,要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公司员工的行为习惯与人生选择。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以对时代楷模和身边好人的深入宣传弘扬时代新风,让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

★VX:

liaoda199—189—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心灵里植根生长。

3.4“兴文化”推进公司文化体系建设

一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和发展优秀企业文化。立足企业特点和优势,深度挖掘企业文化价值创造能力,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重大典型培育为抓手,推动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转化为干事创业实际行动,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助力基层治理中释放文化效能。二是要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弘扬公司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将企业文化融入党的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创新等各业务领域,提高公司发展的文化内涵和职工的文明素养,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基业长青的硬实力。三是注重多样化、特色化文化产品的供给。找准契合时代要求和企业受众需求的结合点,综合运用全媒体方式、大众化语言、艺术化形式,着力打造凸显公司业务特色、刻画鲜明人物、贴合员工工作实际的文学、影视、舞台、美术等文艺作品,用情用心制作短视频、微电影、H5等有品质的内容,为公司员工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3.5“展形象”推进公司品牌国际化传播

一是要突出核心理念的传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将公司企业精神的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注重展现国有企业干部员工的精彩生活和奋斗精神。推动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文艺精品、文化成果走向海外,既要入乡随俗又要入情入理,努力进入主流市场、影响主流人群。二是要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念、创新运行机制、讲好“国企故事”,汇聚更多资源力量。要着力于国际传播业务、重整国际传播流程、重构国际传播格局,建立一套与现代文明相符合,被国际社会认可的话语体系,以通俗化、大众化、国际化的方式开展国际传播。三是要透过企业品牌形象展现国家形象,使中国形象更加具体、更加闪亮。聚焦“一带一路”倡议等主题推出系列主题传播,展现国有企业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会议、专业论坛、媒体交流等,满怀信心地讲述、客观全面地交流、理性平和地沟通,通过企业发展成果,向世界展示客观真实的中国。

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在主动讲好“国企故事”的同时,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融入其中,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了解不断发展的国有企业。3.6“强保障”完善意识形态工作保障机制

一是要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明确领导干部在意识

—190—★VX:

liaoda199形态工作方面应承担的职责,使相关部门分别承担起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职责。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与意识形态工作相关的制度体系,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形成能有效运行的工作机制。二是严肃意识形态工作追责问责,确保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落实。将定期通报、督查考核、巡视巡察作为重要抓手,让制度发威,让责任见效。在问责工作之中,坚持权责对等、责罚一致,把权力与责任、义务与担当对应统一起来,按照“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的要求,严格实施问责追究。三是优化意识形态工作人员体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人员队伍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加强工作队伍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党性原则,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四个自信”,不断增加理论学习的强度与深度,坚定正确理想信念。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大力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不断提升领导干部建设价值自信的能力、引导社会思潮的能力、掌控舆论阵地的能力。4.结语

在企业意识形态领域,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国有企业意识形态的工作内涵、管理举措和任务模型。由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文化性功能较为广泛,本文只是基于企业党的建设和经营管理,提出了一个可以探讨的管理研究维度及思考方向,希望能够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VX:

liaoda199—191来自:liaoda199,liaoda199最新最全 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