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汇编(10篇)

目录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11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24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36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48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512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614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716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818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1020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1022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1

主席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正在全党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是今年 工作的重点任务,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扎实推动、务求实效。当前,党纪学习教育进入后半程,但党的纪律建设永不止步,对党规党纪的学习也不能放松。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党员干部要坚持脚步不停、力度不减、劲头不松,奋力奔向社会主义事业“星辰大海”,向时代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坚持理论学习脚步不停,增强党纪学习持久力。古语曰:“恒者,久也,常也。”党性修养的锤炼与纪律意识的提升绝非一时之功,需要日积月累、久久为功。主席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长效贵在长久,功夫重在平常,要建立常态化制度机制,将党纪学习融入每一次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从根本上确立长期学习、终身学习、全程学习的理念;要逐章逐条研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掌握其鲜明特征和内在逻辑,时时刻刻对照《条例》自省,借助身边典型案例自警,不断用党规党纪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让遵规守纪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从而实现由内而外的“发光发热”,切实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无不同”。

坚持锤炼党性力度不减,凝聚爱党爱民向心力。卫星始终沿着轨道、围绕着行星运行,就像九千余万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席总书记强调:“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党员干部在学习过程中,要筑牢对党忠诚的信仰,时刻拧紧思想“总开关”,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我们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要牢记“人民至上”理念,把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切入点,以更高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践行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不断增进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理解。

坚持知行合一劲头不松,提高正纪为民行动力。“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一切学习都不是为学而学,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党纪学习教育始于理论,但不能止步于理论,防止学用“两张皮”。党纪学习教育开展得好不好,人民满意是最高的标准,行动是最好的证明,必须将学习成果落实到工作生活的具体实践里,体现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行动中。要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在八小时内外做到慎独慎微,确保自身言行符合共产党员的身份,远离并坚决抵制任何可能侵蚀党性的不良风气,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社区治理成效、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走在前、作表率,以扎扎实实的行动暖民心、惠民生、解民忧,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2

五月初夏,齐鲁大地,生机勃发,主席总书记在山东考察。这是总书记第五次到山东考察,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的一次重要调研。他先后探访深水良港、走上海岸绿道,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作出系列重要指示。足迹里和话语中显现出“时时放心不下”的为民深情,更蕴藏着“风正好扬帆”的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深悟“齐鲁之行”之意,向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接续奋斗,朝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航程不断迈进,风正扬帆、征途如虹。

从“向海图强”中悟“高质量发展”之意,扬帆奋斗正当时。经略海洋、向海图强,这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要想富,先建港。一代代中国人用实干奋斗写成了大国港口建设的传奇,打造港口“朋友圈”,联动世界,书写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我们都是奋斗者,从过去奋斗到今天,取得这么辉煌的成就。我们未来的目标很明确很伟大,要实现它,还得靠我们继续实干奋斗。”主席总书记的殷切话语激励人心,催人奋进。奋斗之力,无惧山海。广大党员干部生逢盛世,使命在肩,要以“干”为先,保持高昂的拼劲、闯劲、干劲,做一棵经得起风雨的劲松,慎终如始,持久发力,在敢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的决心与勇气中,在推进改革攻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等具体工作中甩开膀子,迈开步子,乘风破浪,吹响奋斗的号角,续写“春天的故事”。

从“绿道葱茏”中悟“生态优先”之意,营造绿色正当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勾勒的宏伟蓝图中,“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单列一章,其中指明要“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绿环绿廊绿楔绿道。”如何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用绿色绘就更美好的生活图景?日照的阳光海岸绿道给出了“模范答案”,值得学习。不动一棵黑松,不动一块礁石,不动一片沙滩,大力推进海岸线生态保护修复,助推文旅发展,用生态温暖人心,以绿色提升品质,让绿道成为城市肌理中不断生长的绿色空间、繁忙生活中随意栖息的诗意田园,成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真实缩影。将抓好高水平保护与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把每一抹绿色、每一抹生动都写入城市发展图册中,在城市绿化、城市规划建设、城市治理中生态为先、绿色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福道”滋养人民群众的惬意时光。

从“齐鲁粮仓”中悟惠及“三农”之意,躬耕为民正当时。“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连绵青山沃野千里,“万千乡愁”挥之不去。这次赴山东考察,主席总书记强调,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实现粮食增产提质,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实实在在的话语,真真切切体现着对“三农”的关怀,为“三农”发展指明方向。走稳农业强国之路,绘就“农业强”“农民富”“粮食丰”幸福景,编织“三农”新梦,为人民留住记忆里的乡愁正当时。作为基层干部,要坚持以 为引领,不断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助力现行的各项政策完成“务虚”到“写实”之变,加强农业生产理论知识学习,践行强农兴农使命,通过调查研究激活“创新思维”,用智慧与绿色不断延伸农特产品产业链。穿梭于村头巷口、躬耕于田野之间,真抓实干巧施“大国粮策”,写好“仓廪实、粮农富、饭碗固”的民生答卷。

愿得云帆三千尺,屹立潮头续远行。这次考察访山东而意在神州,观现在而着眼未来。在高质量发展中用实干奋斗、生态保护、着眼“三农”站稳人民立场,这正是未来努力的方向、也是用奋进写就的答案。主席总书记步履匆匆,思虑深深,发展之路,前途漫漫,但风正好扬帆,中国已经启航,并从未懈怠,定将一往无前。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3近日,主席总书记在山东考察。这是总书记第五次到山东考察,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的一次重要调研。他先后探访深水良港、走上海岸绿道,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从“山东之行”解锁蓄能远行的“奋斗伟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实干担当、奋发向上的事业热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荣光。

解锁“百舸争流、破浪远征”的“奋斗伟力”。行之向远,党员干部要以“百舸争流”之势冲破“重重浪”,以“千帆竞发”之力行稳“远征路”,做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者。实践证明,好高骛远者不愿沉下腿调研、弯下腰观察、下足劲干事,心中所勾画的“蓝图”自然遥不可及、难以实现,而脚踏实地者能行“万里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考验,都能勇于面对、主动攻克,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劲不断跨越,擦亮了奋斗的底色。万里征途,是一个接续出发、不断前行的过程。党员干部要保持锐意进取的姿态,在实践中磨砺自我,在行动中融入情怀,朝着目标砥砺奋进。实现目标从来不是轻松的事,不可能“敲锣打鼓”就梦想成真。党员干部要直面各种挑战和严峻考验,拿出“看家本领”,在斗争中破浪而行,在斗争中赢得胜利。

解锁“善于识变、迎难而上”的“奋斗伟力”。机遇和挑战总是共存的,及时把握机遇和主动应对挑战同等重要。党员干部要有观察“势”、善识“变”的慧眼,也要有敢冲锋、不怕难的气魄,在前进之路上披坚执锐、攻坚克难,既有豪情满怀的热忱,也有能打会赢的本领,在“千磨万击”中熔炼出“善干”的品质。面对赶考路上的机遇,如果徘徊就会错失,如果“望而却步”就不可能“走在前列”,必须保持定力和决心,必须有“敢于亮剑”的精神,挑得起“最重的担子”,迈得开“最实的步伐”,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都能保持勇毅之心,争做干事创业的“先锋兵”,为伟大事业努力奋斗,在“奋楫而行”中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在不断“突破”中跨越“新高度”。

解锁“风帆劲满、挺膺担当”的“奋斗伟力”。美好的过去由实干创造,壮美的事业由实干托举,要保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进取精神,在开拓进取中争创事业发展的新辉煌。风帆劲满向前行,征途漫漫无惧远。党员干部要团结起一切力量,让“星光簇簇”汇聚成熊熊燃烧的“火炬”,烛照赶考之路,以同心同向同行向梦出发,在实践中诠释奋斗的内涵,在不懈追求中诠释人生的价值,在“爬坡过坎”中练就过硬的本领,把人民群众的期盼实现好,把人民群众的所忧所虑解决好,强化“挺膺担当”的责任感,对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第一时间回应、全力以赴解决,把基层的“堵点”疏通,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和环境整治的第一线发光发热,以肯干、苦干和实干的姿态矢志拼搏,把求真务实的劲头转化为事业向前行的“推力”。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4

近日,主席总书记先后在山东日照、济南等地考察调研,看发展、察民情、提要求。这次考察,访山东而意在神州,观现在而着眼未来,意义重大深远。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主席总书记考察山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更加饱满的干事劲头,挺膺时代担当,蘸墨“齐鲁足迹”写实高质量发展“四篇文章”,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写实“先立后破”和“因地制宜”同频共振的“经济文章”。此次山东之行,主席总书记指出,“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主席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时代背景下,对标高水平发展的“齐鲁样板”,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实践,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及时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敞开思想解决新问题、放开手脚追求新突破。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类要素高效配置,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痛点、堵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动传统产业扩能、提质、增效,形成更多现实生产力,以科创畅通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写实“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交相辉映的“生态文章”。此次山东之行,主席总书记走进阳光海岸绿道,察看修复治理后的海岸线生态环境,指出“建设绿道应市民所需,是得民心之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大家要一起动手,共同建设和呵护美好家园。”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主席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主动树立生态利民的理念,统筹好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筑牢“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思想基础,在始终不触碰生态红线的基础上长远谋划,挖掘本地生态资源中蕴藏的经济价值,“点绿成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绘就最美发展底色。以“积小胜为大胜”的定力在推进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上久久为功,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让人民群众的“生态幸福”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写实“谷满粮仓”和“共富新路”精准匹配的“三农文章”。这次赴山东考察,主席总书记强调,“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实现粮食增产提质,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要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食为民天,农业为根。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心读懂主席总书记对“三农”发展的真切关怀,真抓实干巧施“大国粮策”,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守牢耕地红线、端牢中国饭碗。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结合实际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发挥好本地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科学合理吸收借鉴有益经验,巩固农民增收基础、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走出一条符合农民期盼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以高科技加码赋能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水平,践行好强农兴农使命。

写实“疏源浚流”和“革故鼎新”双向奔赴的“传承文章”。文化,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之根本,也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此次山东之行,主席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国际孔子文化节等为载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要坚定深沉的文化自信,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持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姿态、新风采、新面貌走入大众视野,盘活用好红色文化“富矿”,让红色遗迹“火”起来、红色资源“热”起来、红色故事“讲”起来,继往开来走好“饮其流者怀其源”的传承之路。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5

5月22日至24日,主席总书记第五次亲临山东视察指导,先后来到日照、济南等地进行调研,考察发展、探访民情、提出要求,为山东发展把舵定向,寄予厚望重托。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广大党员干部要追寻总书记的“齐鲁之迹”,瞄准“自立自强”“绿色发展”“人民至上”发展关键词,牢记嘱托、挺膺担当,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航程奋楫扬帆、笃行不怠。

瞄准“自立自强”关键词。经略海洋,向海图强。主席总书记在山东考察的第一站,来到了黄海之滨的日照港,深入了解当地推进港口智慧化绿色化建设、扩大对外开放情况,并察看全自动集装箱码头作业场景。自1982年开工建设以来,日照港在时代大潮中乘风踏浪、后来居上,不断摆脱技术掣肘、攻克“卡脖子”技术壁垒,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年轻的5亿吨大港。主席总书记对此高度肯定,并称之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日照港的发展史不仅折射出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还彰显着无数港口工作者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广大党员干部、科技工作者要传承和弘扬伟大科学家精神,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上下求索、锐意进取,敢于斗争、迎难而上,始终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道路,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瞄准“绿色发展”关键词。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如今,“绿色”点燃发展新引擎,生态环境优势正源源不断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不论是葱茏苍翠的阳光海岸绿道持续火爆“出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还是海洋旅游热度不断攀升,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抑或是贯彻“原生态”基调最大限度保护恢复海洋生态系统……一幅“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图景照进现实,映照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深刻道理。主席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驰而不息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身作则倡导绿色生活习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架起“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桥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再上新台阶,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瞄准“人民至上”关键词。从“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深情告白,再到“我们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的殷切嘱托……这些铿锵有力的宣言流露出主席总书记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和对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我们党立党兴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广大党员干部生逢盛世,使命在肩、时不我待,要将“人民”二字镌刻心中,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领悟和践行“让人民幸福生活是‘国之大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处理好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切实将关系民生福祉的“问题清单”转化为自己的“履职清单”“成效清单”,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6

5月22日至24日,主席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党员干部要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用忠诚之力、斗争精神、传统文化,走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以“矢志不渝跟党走”忠诚之力,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党员干部要把“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作为政治上的“定海神针”,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凝心聚力,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将全体人民在现代化过程中更好地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形成全民的力量,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党员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主动迎战,坚决斗争,主动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一路披荆斩棘、浴血奋战、奋楫而上,勇于迎击任何狂风暴雨、战胜任何惊涛骇浪,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通过顽强拼搏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量,谱写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绚丽华章。

“神州处处艳阳天”的传统文化,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知以达其行,行以精其知。”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民族本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唱社会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立足于强大的文化自信,让中国式现代化的“巨轮”更加行稳致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披荆斩棘,将奋斗“小我”汇聚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大我”之中,澎湃起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磅礴伟力。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创造和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真正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7

近日,主席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我们要靠实干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实干奋斗是谋事之基、干事之需、成事之本。广大党员干部要念念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在笃定为民之志、扛牢为民之责、端正为民之姿中心系群众,让实干奋斗“必有回响”。

时刻牢记“我是谁”,笃定为民之志。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党员干部对党绝对忠诚,是讲党性的体现。在长期的实践中,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深处,无论是“党叫干啥就干啥”的张思德、还是“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亦或是“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的黄文秀,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彰显了对党对人民永恒不变的赤子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朴素哲理,笃定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的目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常叩问“初心是什么”,坚定自觉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确保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鲜亮如初,对人民的深厚情怀永远不变。

时刻谨记“为了谁”,扛牢为民之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党员干部讲为民担当,不能只写在纸上、挂在嘴边,而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依然存在少数人“躺平”现象,他们对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不仅影响了党的事业的发展,更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对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克服“安逸”心态、“等靠”思想,主动履责不“推责”、担责不“甩锅”,自觉强化“滚石上山”的实干担当,脑中常思富民之策,肩上勇挑为民之责,在深化改革上出新招,在干事创业上用实招,在化解风险上有高招,用更多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时刻铭记“依靠谁”,端正为民之姿。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广大党员干部在为民姿态上不能“端着”,要走出“官本”,坚守“民本”,摆正心态、放低姿态,真正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坚持“问政于民”知得失、“问需于民”知冷暖、“问计于民”知虚实,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打开谋事的思维、寻觅干事的捷径、找到成事的良方。要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抚幼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多办民生之事,多谋民生之利,多兴民生之举,以奋斗的姿态和拼搏的状态,持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8

5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主席在山东考察调研,并强调:“我们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一个月前,主席总书记在重庆考察调研时同样强调:“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从山城重庆到滨海山东,总书记的足迹跨越千里,对人民幸福的关心关爱同样绵延千里。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深刻感悟总书记的人民足迹,以“为民不以山海远”的情怀、气魄、斗志,坚定信念、踔厉奋发、攻坚克难。

涵养“天下顺治在民富”的情怀,坚定信念,坚守初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基层干部身处为民服务的第一线,更能直接感受百姓冷暖,更要始终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至上,不仅是价值理念,更回答了我们党“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的基本命题。百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怕流血牺牲、不避千难万险,带领人民从争取民族独立到实现国家富强,用鲜血和汗水生动回答了“从哪儿来、往哪去”这个基本命题。新征程上,广大基层干部更要坚持人民至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新的辉煌。

砥砺“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气魄,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主席总书记强调:“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干事担当,是基层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要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只有从实践中来,从奋斗中来。广大基层干部,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远大志向,将个人追求融入时代浪潮,将个人奋斗同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结合起来,不惧基层磨砺的艰苦,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更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克服本领恐慌,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积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通过不懈奋斗不断把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淬炼“沧海可填山可移”的斗志,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征程上,人民群众所有的急难愁盼、乡村振兴的所有艰苦繁重,都是复兴路上的一座座“五岭”“乌蒙”,而广大基层干部身处“爬坡过坎”的最前线,要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志气,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面对挫折,要敢于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迎难而上、越挫越勇,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昂扬的斗志在乡村振兴征途上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也是一种幸福”。要把困难和挑战当成历练的机会,让进取和奋斗成为最厚重的底色,以敢于争先、敢于攻坚的精神将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推向新的高潮。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10

近日,主席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我们要靠实干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作为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领会和贯彻执行好主席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也要在新征程的奋斗之路中集聚自己的志气、骨气、底气,让自己时刻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面貌、充足的劲头在复兴之路中行稳致远。

集聚干事创业的“志气”,把握好奋斗正当时的“青春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从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鸿鹄之志中学习,立下远大志向。作为新时代的“干事者”,又岂能没有志气?说到底,志气就是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志气也是一个人一生奋斗的基础和力量源泉。一个有志气的人,才是一个真正能一往无前的人。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如今,我们既然接过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就要志存高远、坚定信念,立复兴之志、展奋斗之姿、亮青春之色。

集聚干事立业的“骨气”,练就疾风知劲草的“黄金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骨气,就是做人的立场,是良心和价值的体现。一个有骨气的人,才是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人。其实,党员干部在平时保持良好的状态并不难,难的是在巨大压力和繁重任务的压迫、磨砺下,还能从容不迫、还能敢为人先、还能冲锋陷阵,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拥有疾风知劲草的强大意志,具备面对困难逆流而上的铮铮铁骨。因此,党员干部要想增强骨气,就必须强化理想信念,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惧困难、敢啃硬骨、坚贞不屈,在拼搏奋斗中披荆斩棘、在励志笃行中乘风破浪、在廉洁从政中行稳致远,坚定走好干事“立业路”,绝不让党员干部成长“黄金期”沦为贪腐堕落“危险期”。

集聚干事兴业的“底气”,夯实会当凌绝顶的“收效期”。主席总书记强调,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奋斗,亦是党员干部干事的最大底气。一个有底气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无所畏惧的人。这底气,来自于“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清醒、来自于“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更来自于“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党员干部要摒弃“随波逐流”的盲从心理,坚定“乘势而上”的强大决心,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征程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在干事兴业中敢于创新,勇于跳出条框限制,在探索中不断突破,把创新精神贯穿工作始终,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大胆尝试,才能在实干奋斗的“收效期”中干出特色、干出成绩、干出实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学习总书记山东考察调研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10

主席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以笃定的姿态书写“今天”,以坚实的脚步奔赴“明天”,我们要以奋斗之姿“汇星火、燃火炬”,把力量凝聚起来,将能量激发出来,想在一处、干在一处,齐心协力向前行,走向新的胜利,创造新的辉煌,以“如椽巨笔”增添“奋斗之色”,交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答卷。

以“勤学之笔”增添“奋斗之色”,夯实理论之基。把学理论的“苦功夫”下足,才能深挖“思想富矿”,让理论的光芒照进实践,让理论的经验指导实践,让理论的高度推进实践的深度,切实发挥理论“指南”的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加深理论学习,秉持“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学态度,坚持逐字逐句学习,在求索真理上孜孜不倦,在经验汲取上常学常新,在理论学习中学出信仰之坚,学出经验之丰,做能担大任、善于干事的“能手”。要把理论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学得深、学得透,在实践中深化思想认识、提升思想境界。党员干部要投身实践,联系实际思,结合实际用,讲求规律、循序渐进,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让理论入脑入心,让精神世界更加充实,让事业发展更上层楼。

以“磨砺之笔”增添“奋斗之色”,保持斗争精神。走向基层要怀长志,扎根乡村要能吃苦。党员干部要做基层的“守护者”,要做乡村发展建设的“奋斗者”,把“小我”融入到事业当中,甘于吃苦、不怕磨砺,在实践中“千磨万击”,在“接力”中跑出“新业绩”,在不懈拼搏中实现“新跨越”。正是一代又一代人投身基层、奉献乡村,让基层这个“家”越来越精彩,让乡村这片天地越来越“美”。党员干部作为“这代人”,要扛起我们的使命责任,找准“跑”的方向,凝聚“跑”的力量,心生呼啸、脚步铿锵,在各种考验中涵养进取品格,在直面困难、解决难题中书写崭新答卷,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作风“闯关”,以过硬的能力本领“过关”,闯过雄关漫道,迎来无边风景,以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跑好“这一棒”。

以“初心之笔”增添“奋斗之色”,根植奉献情怀。群众利益无小事。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放在心里,带领群众向“更红火的日子”迈进,做到步履不停、拼搏向上,做尽心履职、兢兢业业的“赶考人”。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党员干部要有向前挺进的“大气魄”,要有迎难而上的“大担当”,要有克难制胜的“大能量”,当好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喊响“让我来”,无惧风雨“我先上”,以扎实勤恳的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风雨泥泞而本色不改。党员干部要秉持纯粹的初心,无论行程多远始终不忘“我是谁”的答案,不忘“为什么出发”的誓言,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辈子的重要“课题”,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为民奉献,温暖千家万户,以“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