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心组理论学习上关于为基层减负的研讨发言

在中心组理论学习上关于为基层减负的研讨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下面由我发言,我已经在基层深耕多年,二十多年来,从村里的资料员做起,现在担任村书记也有将近 10 年了,对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句话,我作为一线村干部深有体会,自从 2019 年提出来基层减负,我的内心是十分欢欣雀跃的,想着终于能够减减压了,但是减负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情,像以前,我们村部的挂牌,特别夸张,一间办公室要挂不下 10 个牌子,但是办公的具体负责工作的还是那么两个同志,有些同志身兼数职,这个“员”,那个“长”,这些年来,区委区政府“重拳”整治,成效明显,这些情况都有了很多改善,但是在一些地方,我们一线的压力负担依旧很重,下面我想和各位领导、同仁们探讨探讨。

考核迎检,过度留痕,各项指标就像一个“紧箍咒”。

考核细则一下发,通常就是十多页纸,密密麻麻几十项考核细则,各种表格、数据、台账资料,看得让人发晕的,还有现场工作,也是越来越精益求精。

我们经常是精疲力尽完成这个考核,另一个检查马上又来了。

考核过于追求留痕,例如,“房屋安全排查”工作,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巡查整改,并在系统上传。

但是往往来检查的时候仍然 需要纸质台账来配合考核检查,台账整理我们要用一半精力工作,用另一半精力来证明自己是在工作。

近些年,文山会海的情况大大减少,但是指尖任务越来越繁重。

村两级涉及使用各类系统、手机 APP 程序多达 100 余个,平均每名村干部手机上至少安装 10 多个 APP 程序。

有时候相同信息需要重复录入到不同的系统中。

活跃度、点击率、使用率、阅读量纳入考核,原本对“管理工具”“服务工具”的信息化建设变成了“硬性指标”,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基层工作量。

调研观摩,扎堆调研,形式主义犹如狰狞的“恶灵”。

我们基层创建了一个“示范点”“星级站”等,就会又源源不断的部门(单位)来“调研、座谈、观摩”,示范点之间还要考核,然后考核变排名、排名变通报;有的时候在周末、节假日期间频繁开展调研,一来调研,实际上就是一次检查。

准备、迎接、陪同调研,占据了我们大量的精力。

准备过程最少也要好几天,沿途的环境整治,调研现场的布置。

看环境、看档案,调研什么内容、看哪个点儿、路线怎么安排、由谁陪同作介绍,都要精心准备。

作为战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村干部,本应走进村民家中,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愿,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却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