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绍敏:在全市工业经济和开放创新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工业经济和开放创新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蓝 绍 敏

2016214日)


同志们:

首先,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广大企业家,致以美好的祝福!祝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事业兴旺、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新春第一个会议总结部署工业经济和开放创新,既充分体现了工业经济和开放创新工作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也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紧从快抓工作的鲜明态度。全市上下一定要迅速从节日氛围中走出来,收拢心思、紧张快干,全力推进工业经济迈向全省第一方阵,合力谱写“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泰州篇章。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这当中,工业经济和开放创新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10000亿元;新签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总额突破2000亿元;产业投资突破2000亿元,工业投资增长36.6%,增幅全省第1;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3.4%,增幅全省第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 47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42.5%;出口加工区升格为综合保税区,船舶出口基地在商务部考核位列第1。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工业经济和开放创新战线的同志们倾注了很多心血、付出了艰辛努力,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就抓好今年的工业经济和开放创新工作,我先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工业是泰州发展的脊梁,要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

新常态下,工业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如何正确看待工业的地位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现实工作中,也确实有一些模糊认识需要厘清。

有的同志认为,现在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工业经济遇到很多困难,不是个发展的好时机。有的同志对当前企业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甚至动摇了抓工业的信心,消极等待宏观环境转暖。客观来讲,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不够旺盛,在微观运行层面,很多企业都感到经济“偏冷”带来的压力挑战。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而是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个时候,这个阶段,如果不花大力气推动转型,如果不努力解决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我们就永远过不了这个坎。我们要看到,中央开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一“药方”,很多方面都针对工业经济、工业企业。希望大家辩证地看、积极地看、全面地看形势任务,充分认识到当前这个阶段是宏观政策针对性最强、支撑最有力的时期,是企业转型方向最明确、新空间不断涌现的时期,是有效投入成本最低、兼并重组机会最多的时期,从而因势而谋、顺势而动、乘势而进。

有的同志认为,现在实体经济赚钱慢、赚钱苦,不如趁早跳出来。我们不否认互联网经济、虚拟经济等新型业态的作用和贡献,并且也大力鼓励它们在泰州集聚和发展。但也要防止和避免不重视实体经济的倾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实力的根基,财富创造的来源。”马云也看好制造业前景,他讲到,“如果说过去20年属于互联网,那么未来30年则属于传统制造业。制造业将成为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顶梁柱。”前不久,央视有一则很火的广告,主角是京东和格力,刘强东讲“没有互联网,你会明珠暗淡。”董明珠说“没有先进制造业,你是空中楼阁。”最后一句话——“那我们携手,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这些都说明实体经济是现代经济结构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我们这样的大国,顾此失彼就不可能变成经济强国。对在座的企业家而言,过去,投身实业是我们发家的基石;今天,坚守实业仍然是时代的潮流;明天,做强实业将是我们事业的“长线”。

泰州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发展的目标要由“二三一”加快向“三二一”转变,这当中也有一个如何看待工业地位作用的问题。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占比要达至150%,这是不是意朱着工业的地位下降了?答案是否是的:我们的“三二一”结构必须是制造业充分发展前提下、实体经济提供良好支撑基础上的“三二一”。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工业发展可以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能够吸纳就业、集聚人气,拉动生活性服务业,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在致力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必须毫不松懈地坚持工业兴市、工业强市这一方略。

目前,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要做的工作还有不少,企业的创新能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的水平,产品的质量品牌建设、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以及工业园区的产业特色打造、优势集聚,等等,都需要花更多的力气。市委市政府在《中国制造2025泰州实施纲要》中鲜明提出“迈向全省制造业第一方阵”的目标,就是要传递一种鲜明的导向泰州过去的发展得益于制造业的支撑和拉动,现在按照引领新常态的新要求,仍然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业作为当家产业,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扛鼎之举,精力向工业集中,投入向工业倾斜,要素向工业集聚。总之,无论宏观形势怎么变,加快工业发展的导向不能变,全市上下要牢牢把握工业兴市、工业强市这一要求,认识上更加到位,行动上更加自觉,工作上更加有为,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党委政府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不管环境冷暖,始终坚定不移

市委市政府对实体经济发展历来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们建立了企业家座谈会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每月专题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下大气力优化发展环境,先后出台了“人才10条”、“工业10条”、“开放10条”、“金融10条”等政策措施,推出了“创新券”“购房券”“创业券”等创新举措。今年年初,市委四届十次全会根据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了落实五大任务的“30条具体举措”,其中大部分都和工业企业密切相关。新的一年,我们为企业的服务只能强化优化、不能弱化淡化。各级党政干部要进一步强化“三种理念”,坚定不移地和企业家站在一起,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第一个理念:企业发展的需求就是我们服务的指南。现在,转型升级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需求,是企业爬坡过坎的必由之路,政府的服务要围绕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来谋划和开展。市委四届十次全会上,我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30条具体举措”,今天会上,立军同志将进一步部署。这是我们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供给”,执行不能拖沓,落实不能打折扣。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政策落地,对搞选择性执行的要打板子;对反应慢一拍的要发“蜗牛奖”

第二个理念:企业发展的短板就是我们发力的重点。党委政府为企业服务,要注重在战术上抓住关键点,紧盯企业运行的问题,精准施策,务实谋划,补齐“短板”。比如,针对市场不振、订单不足的“叠加影响”,我们将推进本土企业协作配套,但如何务实组织、真正见效?比如,针对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生产经营成本持续攀升的“两头挤压”,我们将全力支持企业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开展降本行动,但如何让企业真正有获得感,有满意度?比如,针对用工、融资等要素的“多重制约”,我们将继续着力提高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效率,开展企业“两证”不全问题专项服务行动,建立覆盖全市的中小企业转贷资金和市级信用保证基金,但如何拿出具体方案,尽快组织实施?等等。为纳税人、为企业服务,是党政机关应尽之责,但为什么部门之间有差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措施实不实、办法管不管用的问题。这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创新,进一步锤炼作风,真正把好的决策转化好,落实好。

第三个理念: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攻关的课题。市委市政府一直强调,“解决企业困难的回声要高于企业反映问题的呼声”,提出要全力打响“包办墙外事,帮办墙内事”的服务品牌。这些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就是要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实情,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困难,倾力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现在,比较突出的是存在“三不现象”:有的同志不敢和企业家打交道,有的同志不敢为企业发展作应有的担当,有的同志不愿下基层、到企业一线,等等。这些现象,根子都在片面理解政商关系上。政商之道,清水之交,只要是为了事业、出于公心、益于发展,各级干部都要满腔热情地与企业家交流接触,毫不含糊地支持企业发展。这个道理,各级干部要懂,广大企业家也要清楚。这样,企业遇到棘手问题有人及时过问,企业遇到矛盾困难有人迅速回应,我们就能在大环境相对趋紧的情况下,营造出一方有利于发展的“小气候”。当然,服务和支持企业不是保护落后生产力,不是纵容企业违法违规经营。“僵尸企业”该出清还是要出清,落后产能该淘汰还是要淘汰,安全生产、依法纳税、保护环境等守法经营的“硬杠杠”依然要旗帜鲜明地执行。

三、创新是转型升级的灵魂,要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关键一招”、“最大绝招”

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世界制造业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正在深度调整。面对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低端吸纳的“前后夹击”,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制造业总体仍处于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中低端,就拿我们的优势领域医药产业来说,在新药创新上与南京、连云港等兄弟城市也存在一定差距,必须进一步抓牢创新驱动这个根本,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

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角”。近年来,我市一批企业通过创新发展,找到了突出重围的路径。高港扬子江药业始终把质量和品牌建设作为发展的核心,不仅跃居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榜第1名,其品牌价值和品牌强度连续多年位列生物医药板块前茅。靖江三马起重机械借助互联网技术,成功转型为信息化系统服务商,服务环节的利润远超生产制造环节,“互联网+”和制造业服务化两大战略助推企业提升了价值链。泰兴南极坚持一手抓投入,一手抓创新,船用压载水管理系统做到国际领先,功耗仅考欧美同类产品的三务之一,不仅成为全国老大,也成为世界老大。兴化兴达钢帘线全力推行丰田精益生声方式,生产成本年均下降10%,实现降本增效、持续发展。海陵歌德电子商务积极创新商业模式,深度整合电商资源,构建了全网代运营服务的生态链条,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姜堰太平洋精锻深耕细分领域,坚持自主创新,多项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成为轿车齿轮行业的领跑者,产销持续多年位居同行首位。高新区中崇信诺注重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10多个新疫苗制品及配套诊断试剂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这些企业的实践都说明,不管市场竞争如何激烈,只要有自身的“一技之长”,就能够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们要从这些身边典型得到启发,深刻领会习总书记指出的“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的丰富内涵,日子好过时,要抓住机遇及早谋划,抓创新促转型;遇到困难时,更要迎难而上迅速求变,靠创新闻出一片新天地。

企业谋划和推进创新发展,重点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拉长板”。坚持扬优成势,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二是“补短板”。短板转化了,就成了后发优势,把短板补好了、补长了,企业整体效益就会上新水平。不少企业在质量、品牌、管理、新品开发等方面都有短板,补一补竞争力就会上来,效益就会出来。三是“架跳板”。新常态意味着竞争优势的转换,弯道超越的机会很多。进军新兴产业、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商业模式,都是企业可以借势腾飞的“风口”,关键看能不能跨出这一步。四是“快拍板”转型方向就是投入方向,投入力度决定跨越高度。市场瞬息万变,只要选准方向,就大胆地投、快速地投,率先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率先抢占市场制高点。按照这样的思路,结合落实《中国制造2025泰州实施纲要》、结合落实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计划和互联网化提升计划、结合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0条具体举措”等,坚持不懈抓下去,不断开辟发展的新空间。

创新驱动发展,还要解决好怎样驱动创新的问题。创新的核心是人才,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驱动创新的体制机制离不开政府。我们要积极探索作为,搭好创新“平台”。一要搭建一批创新资源集聚平台。推进创新既要“接地气”,又要“接天线”。所谓“接地气”,就是要把创新与特色产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接天线”,就是要瞄准前沿技术、顶尖人才,以科技的“一步接天”,实现发展的“一步登天”。这方面,中国医药城的实践值得总结借鉴,当然中国医药城也需要继续发力、继续探索。要聚焦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加快建设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高技术船舶及海工装备、节能与新能源“3个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中国云制造示范平台”,加快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打造区域创新体系的新高峰。二要打造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这类平台既是服务中小企业的抓手,也是推进产业招商的利器。目前,市里搭建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等技术支持平台,开通了“泰科易”、网上科洽会等交易合作平台,打造了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医药高新区及一些重点园区也建设了新药研制、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其中不乏很多“中字头”、“国字号”,都是我们支持创新的宝贵资源。对这些公共平台,既要规划好、建设好,更要运营好、使用好,不要让平台在那里“晒太阳”。三要完善一批政策支持平台。去年市里推出了“创新券”“购房券”“创业券”等“三张券”,在撬动企业科技投入、集聚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也启示我们,好的政策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实现小投入、大效益。今年,要围绕创新链完善政策链,构建从研发到产业化、覆盖创新全过程的政策链条,依靠制度的创新来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要着重从加大金融支持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增强人才支撑能力、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等方面,打出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加快塑造泰州创新政策的领先优势。

四、开放是“迈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推动开放型经济要视野更开阔、举措更务实

习总书记强调,现在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对泰州而言,开放是发展的内在要求,没有开放的上台阶就没有发展的上台阶,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加快形成以国际化企业为主体、国际化城市为基础、国际化人才为支撑的对外开放新局面。

我们要形成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首先要培育一大批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要把引进市外资本、国际化资本作为重要突破口,精心组织“招商引资266行动”计划,突出优质的国资民资、港资台资、日资韩资、欧美资本,努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引进一批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企业,引进一批龙头型、总部型企业,带动区域经济整体素质的提升。要把本土企业国际化作为根本着力点,在全方位“引进来”和多形式“走出去”中提升国际化水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仅要坚定开拓国际市场的信心,千方百计稳定出口,也要注重引进先进技术、营销渠道、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在国际化合作中提高现代经营水平。切实用好国际资产价格处于低位的机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并购境外企业、知名品牌。积极发挥我市制造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支持有特色的企业与外来资本重构,实现靠大靠强、高位嫁接。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大战略,鼓励和引导船舶、化工、不锈钢、纺织服装等行业企业,大胆走出泰州、走出国门,到技术人才密集的地方设立研发机构,到成本较低的地方建立生产基地,到资源丰富的地方推动合作开发,打造我市与沿线区域合作的贸易流、产业带、联通网和人文圈,从根本上提升我市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和 国际化程度。

更大力度地推动对外开放,国际化城市是重要基础和条件。无论是年轻城市的发展特质,还是“三水交融”的城市特点,都决定了我们这座城市应当是充满朝气、开放包容的。要结合迎接建市20周年,谋划和实施一批有利于提升城市国际化功能、现代化形象、个性化品质的重大城建项目,以高水平的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品位,以历史文脉的传承保护彰显城市特色,以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塑造开放形象,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能力和产业承载能力。建设国际化城市,开发园区是“主阵地”,也是责任担当“先行军”。目前,国家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园区扩展城市功能,各省级以上开发区都要注重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努力建成宜商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新区。要按照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加大特色园区产业链招商力度,刚性执行“飞地”政策,推动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进一步把优势做强,把强项做特。要把港口作为提升城市国际化功能的重要内容,围绕长江经济带“港口名城”的目标定位,加快推动泰州港与国际航运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强岸线和港口资源整合,以港口能级的大提升筑高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培育国际化企业、建设国际化城市,都离不开国际化人才的支撑。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不遗余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春节前我到医药城走访慰问专家,凯诺科药物的总经理武建军告诉我,自从参加医药城首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后,他和他的团队就到泰州安了家。不仅如此,他还把户口从南京迁到了泰州,“铁下心回来,扎下根创业”,成为了地地道道的泰州人。我市作为基础教育大市,在外高端人才数量庞大,仅海外华人华侨就有2万多人,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在这方面挖掘潜力、搭建桥梁,为更多高层次人才“铁下心回来、扎下根创业”创造优良环境。要全面参与国际人才合作和竞争,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舍得更大的本钱,投入更多的精力。力求引进一批国际化人才,带动一方产业、促进一地发展

五、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要进一步凝聚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越是发展的关键时期,越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抓好工业经济和开放创新工作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拧成一股绳、聚成一股劲,充分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积极性。

第一,要不断增强引领发展的能力水平。现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级干部尤其是工业经济和开放创新战线的同志要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主动经受实践历练,努力成为新常态下引领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各级各部门要着眼全局,深入思考,找准定位,多为推动工业经济和开放创新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多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当好参谋,更充分地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从“老三拼”转向“新三比”,我们在发展环境的营造上不断进步,也打出了品牌,但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永无止境,这方面也有一个“看齐意识”的问题。要瞄准优的干,敢和好的比,善于把先进的经验拿来用,用出特色、用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特别是面对企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要积极服务、精准服务、创新服务,别人能够解决的,我们要解决得更好,别人不能解决的,我们也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

第二,要聚焦聚神聚力抓好落实。“十三五”发展蓝图已经绘就,今年工业经济和开放创新的任务也已明确,现在关键是抓细化、抓执行、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从年初就强化目标意识,排好序时进度,层层压实责任,努力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各条线的工作动力充分激发出来。要坚持考核跟着工作走、围绕落实转,实时监控、跟踪督办、定期通报,着力考出差距、考出档次、考出先进。要综合运用“五个激励”,进一步强化“以项目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切实把经济工作一线变成发现和培养干部的“前线”。对引进重大项目做出重要贡献、投资者高度认可的,要大胆奖励、提拔重用,对因执行不力、服务不好等人为影响项目招引和实施的,要严肃查处、严肃问责。

第三,要进一步凝聚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的正能量。要始终把“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老板”作为不变旋律,对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既舍得给予物质奖励,又赋予应有的政治荣誉和社会地位。要把新时期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健全完善“企业家沙龙”、“高级研修班”等交流学习平台,注重理论提升,更强化实践指导;全力支持“老一代”,更倾力培养“新生代”,打造一支本土化、年轻化、专业化的企业家队伍。今年,要结合庆祝建市20周年,大力宣传推介一批骨干企业和优秀企业家,超前做好两年一度的“功勋企业家”评选工作,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尊重创业、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精心筹备“泰州工业名品展”,不断提升泰州制造业的整体形象和美誉度。

同志们,春雷响、声声急。踏上“十三五”发展的新征程,我们要以砥砺奋进的战斗意志、只争朝夕的拼搏劲头、开拓创新的实于作风,奋力推动工业经济和开放创新迈上新台阶,为谱写“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泰州篇章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