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绍敏讲话集(之一)

大秘力荐:蓝绍敏讲话集(之一),睿智的思维,恰当的比喻,深厚的底蕴,带你领略不一样的讲话稿。

用心整理,只为你眷顾。

来源微信公众号:领导讲话稿



全心全意造福泰州人民

——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蓝 绍 敏

2014728日)

同志们:

刚才,盛克勤部长宣布了省委关于泰州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王奇部长作了重要讲话,对泰州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明确要求。待会,张省长也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迅速落实。这次省委决定我到泰州任职,这是组织的信任、事业的召唤,我完全拥护,坚决服从。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从今天起,我将肩负泰州市委书记的“担子”,接过泰州改革发展的“接力棒”,与大家一起,与全市人民一道,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真正做一名为泰州发展尽职尽责、对群众福祉尽心尽力的泰州人。对此,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同时也充满信心。

之所以说使命光荣,是因为泰州作为苏中地区的门户,是承南启北的交通枢纽,2100多年的深厚文化底蕴,铸就了泰州人文荟萃、名贤辈出的历史辉煌,孕育了开放包容、崇文尚德、务实创新的城市个性。能来到这个令人羡慕、令人向往的好地方,能和一大批有开拓精神、创新勇气和务实作风的同志们合作共事,能与勤劳善良的泰州人民共同工作、学习、生活,我深感荣幸。

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因为泰州作为全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一直保持着跨越攀升、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下个月也将迎来18岁成人礼。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面对十分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能否加快推进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早日建成医药名城、文化名城、生态名城,走出一条具有泰州特色和优势的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新路径,省委寄予很高期望,群众充满无限期盼。在这样一个地方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担子很沉,不能有半点闪失和丝毫懈怠。

之所以说充满信心,是因为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历届泰州市委打下的良好基础,有一大批德高望众的老领导、老同志的指导帮助,有一支水平高、素质好、干劲足的干部队伍,还有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老书记张省长,从2008年到泰州工作至今,已经为泰州发展和人民幸福工作了7年,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泰州、奉献给了泰州人民。这7年间,张省长结合泰州市情民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推动泰州的思想解放、推动泰州的转型升级、推动泰州中国医药城的建设等等方面,各项事业都登上了新的台阶、达到了新的高度。对张省长留下来的好思路、好经验、好作风,我们会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现在,张省长即将赴省工作,担负起更为重要的领导职责。作为继任者,我除了衷心祝贺之外,更怀有深深的敬意。借此机会,祝愿张省长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更大的业绩!希望张省长一如既往地关注泰州、关心泰州、支持泰州!

梦想承载希望,奋斗成就未来。虽然我长期在南通工作,对苏中的发展阶段、发展特征和发展环境都比较熟悉,也曾在宿迁工作近四年,破解了一些新成立地级市所特有的难题和瓶颈,但是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仍然感到挑战的严峻和压力的巨大。作为泰州新任市委书记,我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领班子、带队伍、抓改革、促发展,履行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职责,全心全意为泰州的发展和泰州人民的福祉奉献毕生心力。当务之急,我会一方面抓好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泰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一方面抓好工作落实,就是以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好市第四次党代会及市委全会确立的目标任务。借此机会,向大家表个态,就是“五个坚决做到。

一是坚决做到信念上更坚定、政治上跟党走。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精神之“钙”,是政治生命的“方向盘”。作为市委书记,我将带头坚定理想信念,永远忠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先进追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政治上跟党走,就是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做到“三忠诚、三负责”,即对党忠诚、对事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泰州的科学发展负责、对泰州的社会稳定负责、对泰州的党的建设负责,对中央和省委部署的工作任务,一个目标、一个声音、一个步调,保证在泰州有力有效、不折不扣地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二是坚决做到发展上快转型、工作上争上游。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作为泰州507万人民发展进步的带头人,我一定倍加珍惜党和人民的信赖和重托,倍加珍惜泰州发展的好势头、好局面,主动肩负“崛起苏中、融入苏南,建设现代特色产业名城”的历史使命,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争一流,努力在新的起点上破浪前行、勇攀新高。既秉承“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多做增活力、强后劲的实事;也发扬“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作风,和同志们一道为泰州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紧张快干,只争朝夕。紧紧抓住作为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的政策机遇,坚定不移扛起泰州改革大旗,振奋精气神,改革再发力,积极探索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具有泰州特色的改革之路,确保在全面深化改革上走在全省前列。

三是坚决做到导向上更鲜明、为民上尽职守。早在明代,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就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民本思想。作为一名市委书记,我将把真心爱民、善待百姓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作决策、办事情都尊重民情民意,善听民声民愿,坚决做到凡是关乎民生的事都事事在心,凡是惠及民利的事都事事尽力,凡是符合民意的事都事事呼应。作为一名市委书记,我将把真心为民、造福百姓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倾尽全力做好富民、惠民、安民、乐民之事,努力用干部工作的辛苦指数、绩效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努力把经济总量、财政增量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质量,努力让老百姓的腰包一年更比一年鼓,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幸福感一年更比一年强。

四是坚决做到决策上讲民主、团结上带好头。民主和团结是班子共事的基础,也是成就事业的关键。作为“班长”,我深知个人的能力和作用是有限的,而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是无穷的。我将继承历届市委班子的优良传统,珍惜班子间、干部间、干群间团结奋斗的大好局面,着力营造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把“和而不同”的理念贯穿始终,善于听取、切实尊重班子成员意见,充分发挥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注重制度的提升和完善,让四套班子高效有序运转,共同打造同心同德、干事创业的坚强领导集体。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面向基层、面向实践、面向群众选干部、用干部,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最大程度凝聚起众志成城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五是坚决做到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上不出丑。说心里话,我个人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和人民的教育,都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作为“班长”,我将在自身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带头恪守“三严三实”要求,更加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始终保持清廉、务实、为民的公仆本色。牢记“两个务必”,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敢于让大家“向我看齐”。借此机会,我也打个招呼,凡是打着我的旗号或冒充我以及亲属打招呼要工程、要项目、要投标,办私事谋利益的,请同志们一律不信、一律不办、一律不帮,并立即向我反映或向有关部门举报。我也诚恳地希望大家监督我的行为、支持我的自律。

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我今年刚好50周岁,已是“知天命”之年,我想我的“天命”就是要融入泰州、奉献泰州,和泰州人民、和同志们一道,共同奋斗、攻坚克难,竭尽全力把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奋力谱写好中国梦的泰州篇章!

谢谢大家!




宿迁是我心中永远的眷恋

蓝 绍 敏

2014727日)

同志们:

记得还是在上个月,我曾在微信中发了一段话,全球最浪漫的事就是我们在宿迁一起慢慢变老。朋友留言说,最浪漫的事不应该是和心爱的人一起慢慢变老吗?我的回复是,和大家一起在宿迁创业,在宿迁打拼,与宿迁共同成长,在宿迁慢慢变老,才是最浪漫的事。然而,时隔不到一个月,省委决定对我的工作进行调整。刚才,省委组织部王奇部长作了重要讲话,盛克勤部长宣布了省委的决定。因工作需要,省委决定调我到新的岗位工作,我的理解,这既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宿迁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信任。对组织的决定,我坚决服从。

刚才,国强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这让我们对宿迁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

最近几天,在整理手头工作的同时,我也一直在整理自己的思绪。此刻在这里正式和大家告别,面对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望着同志们真诚的目光,我心中暖流涌动、百感交集。201156日,我从濠河来到运河,从长江之滨来到骆马湖畔,与同志们见面的情形仿佛就在昨天。然而,弹指一挥间,转眼已是第四个年头、39个月过去了。想到在宿迁的这段时光,想到宿迁的河湖田园、宿迁的父老乡亲、宿迁的同事战友和一起奋斗的事业,一幅幅画面、一幕幕场景、一股股力量、一处处变化、一缕缕憧憬,都那么清晰地浮现眼前、萦绕心头,让我久久无法平静。这39个月,是我人生中最充实、最难忘的一段工作经历,也是最为宝贵、最值得珍藏的时光岁月。现在的离开,让我再次深切体会到什么叫故土难离、什么是亲情难舍,更激发出我心底里对这片西楚大地的无限眷恋。

之所以如此眷恋,是因为我永远无法忘记,四年前,一踏上宿迁这片热土,重情重义、勤劳质朴的宿迁人民,就热情地接纳了我,给了我无私的支持、珍贵的帮助和毫无保留的信赖,让我始终心生温暖、充满力量。从那时起,我就告诉自己,一定扑下身子、扎下根来,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把所有的智慧与汗水,都奉献给这生机勃发的宿迁大地,奉献给勤劳朴实的宿迁人民。这几年,我走遍了宿迁的城乡大地,并先后在5个“三解三促”驻点村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越是对宿迁深入了解,越是对这里的醇厚历史心存敬畏,越是对这里的干部群众心存敬佩。现在想来,能与宿迁广大干群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我真的无比幸运!

之所以如此眷恋,是因为我永远无法忘记,在宿迁的这1179个暮去朝来中,与大家在一起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追求跨越的点点滴滴。从统筹“三大发展”、推进“九比竞赛”,到发展导向、政绩考核、产业发展、城乡统筹、政府职能、民生改善“六大转型”;从设立六大新兴产业集聚区,到创成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发展速度持续全省领先,到一些关键性总量指标在苏北实现的跨越和突破;从统筹城乡试验区建设,到实施“129”城镇发展战略;从“真心为民、造福百姓”理念的坚持,到“一六二一”民生幸福工程的实施。我深知,在宿迁这片大地上,我已倾注了全部的智慧和心血,能够融入到宿迁跨越发展、全面小康的事业当中,并与大家一起,亲历和见证这片土地建设发展的巨变,我真的无比欣慰!

之所以如此眷恋,是因为我永远无法忘记,宿迁这块肥沃的土地,创造了太多的奇迹和神奇。我们让原本遥遥无期的“高铁梦”,变得触手可及、那么清晰;我们让“地票”、“科技创新券”、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一个又一个“创新之举”,成为了省内外竞相效仿、争相学习的“宿迁模式”;我们让过去“藏在深阁人未知”的宿迁旅游“一朝出阁天下闻”,三年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大突破,成为了苏北第一个被列入全省旅游统计日报的城市。能和大家一起,用一个又一个“宿迁速度”、“宿迁奇迹”,在这片神奇的西楚大地上不断续写新的神奇,我真的无比自豪!

回顾这四年、39个月的时光,每当看到秋天的收获,每当得到群众的肯定,每当发现外界对宿迁投来赞赏的眼神,每当感到作为宿迁人的自豪与骄傲,我和同志们一样,充满的是幸福和喜悦,所有的辛苦与疲惫荡然无存,一切的付出和努力都那么值得。然而,每一次回味这些幸福、感受这些喜悦、体会这些快乐,那些一直埋藏在心底的感恩之心、感念之情、感谢之意便会涌上心头、浸润我的双眼。

我特别感恩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与厚爱。宿迁作为江苏的后发地区,是全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短板和难点。每当宿迁的改革发展处在重要关头、进入新的阶段,省委、省政府总是给予我们最大的宽容、理解和支持,及时帮助我们理清思路、破解难题,为我们的改革发展撑腰壮胆,激励我们大胆探索、勇敢前行。所有这些,既是对宿迁发展的最大支持,也是对我个人的关心厚爱。对此,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我特别感激全市广大干部的包容与帮助。我特别感激徐守盛、仇和、张新实几任老书记和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虽然没有一起共事,但他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以及对我个人的真心勉励,让我获益匪浅、受用一生。我特别感激瑞林同志和天琦同志,一位是我的好领导、好班长,大家说我们是“双高搭档”;一位是我的好战友、好帮手,网民称我们为“蓝天组合”,我们为了共同的事业走到一起,更因为共同的追求而相辅相助。我特别感激市级领导班子全体同志和全市各级干部,我与大家从素未谋面到相知相勉,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为宿迁发展和百姓幸福,一起攻坚克难、奋力打拼,你们的理解、信任与支持,让我的心里特别踏实,也始终充满了信心。

我特别感念宿迁人民的信任与鼓励。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有了群众的支持,就有了发展的力量源泉。在这座城市坚韧不拔的探索奋进中,勤劳质朴的宿迁人民参与发展、服务发展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对我们工作的默默支持和理解拥护,也让我特别感动。正因为有你们,时时鼓舞着我们、处处激励着我们,才让我们拥有强大力量,去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宿迁今后的发展中,仍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坎坷困难,但我相信,有570万宿迁人民,我们宿迁必然勇往直前!

在这个难忘的时刻,我也要感谢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我到宿迁工作的那一年,我的老母亲已经90高龄了。四年前即将离开南通的那个四月,我陪我的老母亲和爱人分别做了一个手术,那是我难得对母尽孝、对妻尽责的一次亲情时光。到宿迁工作后,每每想起她老人家依依不舍的眼神,心里总是莫名愧疚;每每在电话中向她老人家报平安时,言语总是哽咽难抑。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几年,虽然我老母亲年事日高,但她每年都会往返800公里,从南通到宿迁来一趟,既来看看我,也来看看宿迁。当看到宿迁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看到宿迁广大干群对我的信任与支持,看到我在宿迁和大家一起干事创业的自信与坚定,她老人家从起初的不理解,转为了无条件的支持。现在,老母亲在家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看《宿迁日报》。可以说,不光是我与宿迁紧紧相融,我的家人也牵挂着我的牵挂、眷恋着我的眷恋,将她们的心、她们的情牢牢和宿迁连在了一起。

回首在宿迁的这段难忘岁月,感到欣慰的是,我没有虚度光阴和年华,在这块发展热土上,我倾注了全部心血,付出了全部努力。但我和同志们都很清楚,我们虽然做了一些自己职责所系、力所能及的工作,但许多工作还是在打基础、在还欠账,许多战略性举措才刚刚起步,许多全局性工作才刚刚破题,许多事关宿迁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也才刚刚布局。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帆已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点上,要离开这片土地,离开这艘扬帆启航的巨轮,我心中有那么多的不舍、有那么多的眷恋。借此机会,对因我个人原因留给宿迁的不足和遗憾,也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


长江后浪推前浪。领导干部的新老交替是必然规律,也是事业发展的需要。这次省委决定国强同志到宿迁就任书记一职,充分体现了对宿迁发展的高度重视。我坚决拥护省委的决定,希望大家像过去支持我一样,全力支持国强同志的工作。国强同志既有省级机关领导工作经历,也有长期的地方领导工作经验;既在苏南发达地区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又长期在盐城、连云港这两个国家沿海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城市主政和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对宿迁这个内陆城市来讲,国强同志的到来,对宿迁进一步扩大开放、用好国家沿海开发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相信,在以国强同志为班长的市委坚强领导下,宿迁的改革发展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突破,宿迁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同志们、同事们,我刚到宿迁工作的第一天,我就说“进了宿迁门、我就是宿迁人”;今天就要离开宿迁了,我要说的是“离了宿迁门、我还是宿迁人”!宿迁是我永远的故乡、心中永远的眷恋。正如一首散文诗中所写的那样,“我眷念这块土地,眷恋这块给我力量的土地,即使蓝天做纸大海做墨,也写不尽我眷恋的情怀。”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永远不会忘记在宿迁工作的这段美好时光,不会忘记与同志们结下的深厚情谊,不会忘记宿迁父老乡亲给我的关心支持!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将一如既往地心系宿迁、关注宿迁、支持宿迁,为宿迁的发展鼓劲助力、加油喝彩!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将用宿迁干部群众的优秀品德和深情厚谊,激励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在新的岗位上作出新的成绩!

最后,我想再说三句话:我衷心地感谢宿迁、感谢大家!我深深地眷恋宿迁、眷恋大家!我诚挚地祝福宿迁、祝福大家!谢谢!


难忘的岁月 永远的牵挂

蓝绍敏

2017331日)

同志们:

刚才,胡部长宣布了省委的决定,王部长代表省委作了讲话。王部长的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泰州所取得的成绩,对泰州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立意高远、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最近,组织上决定调我到省里工作,并决定由曲福田同志接任泰州市委书记,这是对泰州工作的肯定、对泰州领导班子的肯定、对泰州干部队伍的肯定,体现了省委对泰州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关心厚爱。我完全拥护省委的决定。

福田同志是一名具有高知识背景的领导干部,他省级机关的工作经历,积累了宏观视野和战略把握的功底;他苏州、淮安两市政府的主政经历,积累了领导统筹工作的本领和适应性。我们泰州作为一个苏中城市,工作干劲要向苏北学习,发展思路要向苏南看齐,而福田同志的工作经历,为做好泰州工作创造了最好的条件和可能。我完全赞同福田同志任市委书记,希望同志们像过去支持我一样,全力支持福田同志的工作。我相信,在以福田同志为班长的市委坚强领导下,泰州的改革发展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突破,泰州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时光真是转瞬即逝。2014728日,我到泰州工作,从骆马湖畔又回到了长江之滨,与同志们见面的情形仿佛就在昨天。此刻,却要在这里和大家告别,面对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面对一起打拼一起奋斗的战友、同事,我的心中暖流涌动、百感交集。

我们讲,党的事业是铁打的营盘,党的干部是流水的兵,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新老更替是个正常的过程。虽然自己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有在泰州多干一些时间的主观愿望,但实际上我也清醒地知道,能够在一个地方主政,总是时间有限、机会难得。因此,从到泰州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告诫自己,要融入泰州、建设泰州、奉献泰州,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努力为泰州留下点什么。

这三年,我一直努力为泰州留下好项目、好后劲。大家一定还记得,2014年的那个冬天,我们召开了史无前例的3000人项目大突破动员大会,吹响了项目大突破的号角,掀起了突破大项目的热潮。三年来,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狠抓体现先进生产力的优质项目不放松,大项目、好项目越来越多,2015年、2016年全市新签约、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都接近翻番,不仅有力应对了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而且补上了有效投入不足的短板,对我市发展速度连续两年跃居全省前列形成了强大支撑。现在,大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吨位”就没有地位,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项目就没有后劲,没有发展就没有泰州的明天,发展是泰州永恒的主旋律。我很感激——感激同志们的鼎力支持。没有大家的鼎力支持,没有大家的辛苦打拼,我们是不可能在投资意愿普遍不足、别人不想抓不敢抓的情况下,实现项目建设的逆势上扬,取得令人瞩目的喜人成绩,培植了长远发展的强大后劲。

这三年,我一直努力为泰州留下好生态、好环境。泰州是个风水宝地。踏上泰州的那一刻起,我就真切感受到泰州太美、顺风顺水,这也更加激励着我坚持绿色发展、守好绿水青山。三年来,我们努力实现新发展理念动力的激发和自觉的唤醒,在发展中致力追求转型与创新的含金量,在发展中始终咬定生态名城建设的大目标,坚决不欠新账、逐步还清旧账,坚决不让子孙后代为我们买单,坚决不让子孙后代没了机会、断了生路,生态红线区域超过全市国土面积的20%,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长江岸线超过岸线总长的20%,不仅在发展上风生水起,而且在生态上风清水秀,用生态底色描绘了泰州转型发展的绿色。我很欣慰——欣慰同志们的真心理解。没有大家的真心理解,我们就很难像重视项目建设一样重视生态建设,像重视基础设施投入一样重视生态投入,实现绿色GDP、金色GDP、幸福GDP的和谐统一,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生态空间、留下环境容量、留下宝贵资源。

这三年,我一直努力为泰州留下好队伍、好作风。我们泰州的干部队伍是一支优秀的队伍,纯朴包容、不事张扬、务实肯干。“四个长期”“三个不相信”的新时期泰州精神,“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紧张快干作风,等等,很多都是源自于我们泰州干部自身的火花、自身的实践,这些既让我深受教育,也激励着我管好用好干部、建好带好队伍,努力带出一支敢闯敢干、善作善成的好团队,形成一种上下同心、步调一致的好氛围。我很自豪——自豪同志们的成长进步。三年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同志们的成长很快、进步很大,精气神更足了,自信心更足了,敢于亮剑的血性和心气更足了。大家共同拼抢了一个高点定位、勇争一流的黄金岁月,共同再造了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我发自内心地自豪,建成这样一支有胆有识、为民务实、风清气正的好队伍,比建成什么工程都关键;留下这样一种昂扬向上、奋勇争先、激情澎湃的精气神,比留下什么政绩都重要。

三年里,我与大家一起,研究制定了“十三五”规划,市第五次党代会也作出了建设“强富美高”新泰州的部署,但是宏伟蓝图才刚刚开篇,各项工作正在推进之中,还有很多工作没有来得及完成。比如说,中心城市的功能提升,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新一轮城建新提升两年行动计划才刚刚制定实施,新一轮快速路网、棚户区改造、停车场、城市绿地等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才刚刚有了具体的计划安排,还没有来得及深入推进和见到大的成效;比如说,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的上争建设,通过我们的艰苦工作,由原来的遥遥无期,变得触手可及,已经有了明确的建设规划,但要实现科学合理的线型走向和实质性开工,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比如说,金融改革试点、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等国家级改革试点,尽管去年拿到了牌子,但是各项工作都才刚刚起步,还没有把牌子的含金量变成发展的含金量;比如说,中国医药城的发展,尽管我们顺利实现了“两个10年目标”的第一个目标,产业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但是中国医药城的整体上市等工作还要抓紧运作,“第二个10年目标”任重道远。这些工作,客观上来说,有个时间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推进到位。从我个人角度来说,这些工作不能不说是留下了遗憾,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在省政府工作层面,更多地对我们泰州予以支持,为泰州的发展加油助力;从工作推进的角度来说,好在这些未尽的工作,都已经有了工作计划和布局,有的也已经开了个好头,拜托大家继续努力,不断前行,把这些工作做好做到位;从党和人民事业的角度来说,我们共产党人从来都是一任接着一任干,长江后浪推前浪,我相信,这些工作一定会干得更好,我留下来的遗憾,有朝一日一定都会成为泰州未来发展的亮点。此外,我在泰州期间形成的一些思路、决策、举措等,还有不少值得改进完善的空间,请大家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不要有顾虑担心,不要受框框束缚,完全应该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探索创新,大胆进行决策,该完善的完善,该提升的提升,该优化的优化。

最近几天,我在继续履行好书记职责、做好交接准备的同时,也对这三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梳理,一个个工作场景,一个个动人画面,一个个精彩瞬间,让我深有感触、难以忘怀。我忘不了刚到泰州工作时,在与老领导老同志的交流中,他们对我的期盼和支持,给了我干好工作的无限动力;我忘不了像徐镜人这样的泰州本土企业家,他跟我讲要“五年再造一个扬子江”,这是我们泰州人创业创新、开拓奋进的不懈追求;我忘不了每次项目观摩时,大家服气不服输的劲头,这是我们泰州党员干部比学赶超、勇往直前的真实写照;我忘不了一大批年轻人、创业者拿到购房券、创业券、创新券的喜悦之情,他们对这片热土的向往,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认可;我忘不了大走访大落实活动中,父老乡亲们看到我时,洋溢着的笑脸,说不完的家常,他们把我当亲人、当家人,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在泰州工作32个月近1000天,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与大家一起经历了建市20周年、迈进“十三五”这个重要时刻,共同见证了泰州发展的“小阳春”,可以说,这1000天,是我们最忙碌、最充实、最舒心的日子;这1000天,将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印在我的心田。

前几天,一位素未谋面的市民给我发了一段话,以前大家都认为你是到泰州来“镀金”的,这三年泰州的发展,让我们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你是来为泰州“镶金”的。我不敢说为泰州做了多大的贡献,但是在泰州所做的每一件事,我都是在努力为泰州发展增光添彩,都是在努力为泰州人民增进福祉。临别时刻,能够获得普通市民的如此评价,我已感到足够欣慰。我们泰州有句土话,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如果说,我在泰州能够干出一些成绩,能够为百姓为未来留下一些什么,主要还是得益于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拼搏,干事创业;得益于历届市委打下的好基础,我只是在大家的鼎力相助下,做了一些作为“班长”应做的工作,首功当推大家,大功应归百姓!此时此刻,即将离开泰州这片生机盎然的发展热土,即将告别朝夕相处、共同打拼的同志们,我心中有说不尽的依依不舍与深深眷恋,千言万语汇成一个词,就是“感谢”:我要衷心感谢省委省政府对泰州工作的正确领导、亲切关怀和有力鞭策,感谢组织对我的培养和信任,给了我在泰州为党干事、为民服务的机会和舞台;我要衷心感谢与我肝胆相照的班子成员和各级干部。特别是立军市长大局观念很强,工作勤勉务实,是位好搭档,我们在一起配合得非常默契,相处得非常愉快。回首与大家并肩作战的日子,我们每一个思路的确立、每一次决策的形成、每一项工作的推进,无不体现着各位常委和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的团结协作,无不凝聚着广大干部的配合支持,这种战友之情、兄弟之谊,永远是我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我要衷心感谢508万泰州人民,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园区开发,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项目建设,无论是顺利之时还是逆境之中,广大群众都顾全大局、积极支持,泰州人民这种博大的胸怀,我永远为之感动;我更要衷心感谢大家给予我的宽容、谅解,这三年,我们的工作要求高、工作节奏快、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大家跟在我后面,改变了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吃了不少苦、流了很多汗,有的同志甚至也遭受了一些委屈,而我对大家却关心得很不够,借今天这个机会向大家真诚地表示歉意!

分别时刻,难说再见!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告别泰州,我满怀不舍,虽然知道不可能一直在泰州干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要离开,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要与大家告别,真的舍不得离开一起打拼一起奋斗的老同事、老战友,舍不得离开勤劳纯朴、宽厚善良的泰州人民。虽然我即将离开泰州了,但是我的心永远不会离开,我永远是一个泰州人,我将永远关注泰州、关心泰州、支持泰州!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告别泰州,我满怀期待,我们在春天告别,春天是播种希望的美好时节,我们的情谊一定会如同泰州的银杏树,牢牢植根于这片热土,不管风吹雨打,总会更加枝繁叶茂,总会收获累累硕果!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告别泰州,我满怀祝愿,衷心祝愿大家在以福田同志为班长的市委领导班子带领下,谱写出一曲无愧历史、造福百姓的新篇章!衷心祝愿我们泰州的明天更加美好!衷心祝愿我们泰州的百姓更加幸福!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让人民更满意 为发展增优势

——在市教育局调研时的讲话

( 2014910日)

蓝绍 敏


今天是第30个教师节,非常高兴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走访学校,看望教师,与大家一起探讨泰州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新思路。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对大家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对泰州的教育久闻大名,但百闻不如一见。刚才看了3所学校,又听了爱国同志的工作汇报,我感到,泰州的教育事业基础扎实,成效明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有深厚的教育底蕴。泰州自古崇文尚儒,具有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从首创“分斋教学”、倡导“明体达用”的教育家胡瑗,到传道普通民众、倡导“百姓日用之学”的哲学家王艮,到倾注一生心血、倡导“厚生”精神的“智慧女神”吴贻芳,泰州不仅产生了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名贤、教育大家,而且他们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深深浸漫在泰州的历史文化血脉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这是泰州成就“教育之乡”美誉的文化底蕴,也是泰州今天能够名师辈出、名校涌现的历史渊源。二是有坚实的教育基础。这几年泰州基础教育优势进一步彰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所有市(区)全部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洋思中学成为全国素质教育典型。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越来越大。高等教育开创历史,泰州学院正式建成,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落户靖江。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农村和薄弱地区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学校安全工作切实加强。泰州教育具备了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三是有优质的师资队伍。涌现出一大批师德标兵和模范,600多名教师受到国家、省、市表彰,“最美教师”杨向明舍己救人,“一个人感动一座城”,成为全省教师楷模。开展卓越教师培养工程、教师全员培训,改革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四是有明晰的发展思路。实施教育转型发展“163”行动计划,开通“泰微课”优质资源共享平台,素质教育品牌工程有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国家《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点工作即将启动。我相信,泰州的教育工作一定能够在现有基础和成绩上,不断实现新发展新开拓。

对下一步如何推进泰州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爱国同志已经提出了很好的目标思路和工作举措,我完全同意,希望你们认真抓好落实。我今天提出一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质上内涵丰富、要求具体。我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

一、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得到老百姓认可、能够造福千家万户的教育。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农村有句俗语,“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可见教育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教育是老百姓家庭中唯一一个可以全家老小齐上阵的事情,老百姓拼命赚钱买房买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孩子上学,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老百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个沉甸甸的“望”字,更是寄希望于教师、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这样一个承载着千家万户希望和梦想、关系着全市百万家庭生活幸福的重要民生工程,我们同样应当“砸锅卖铁”也要办好,不辜负老百姓的希望。

二、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让每个孩子都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我们工作的根本点。教育必须体现好公益性、公平性、均衡性、全面性的原则,不仅要追求“学有所教”,更要追求“学有优教”,不仅要种好“盆景”,更要种好“大花园”,让每一个花朵都能够有好的教育资源、有好的学习环境、有好的成长空间,让他们不仅有知识有学历,更要有文化有技能、有理想有修养;不仅是学习考试的高手,更能成为适应社会、创造生活的强者;不仅今天学得好考得好,而且将来能够发展得好、对社会贡献大。

三、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打响“教育强市”品牌,以教育优势铸造人才优势的教育。这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泰州“教育之乡”的声誉源于几代教育者的艰辛付出,但面对老百姓越来越高的期望,面对周边地区竞相发展教育的态势,面对泰州新一轮发展对人才、对科技、对创新的迫切需要,我们没有“功劳簿”可以躺,没有理由不前进,必须确立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教育名城”的新目标新追求。目前,泰州高校的毕业生留在泰州就业的只有14%,泰州每年向全国输送3—4万高校学生,能够回泰州工作的不到1/3,泰州对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越来越紧迫。如果没有人才优势,我们不仅会输在今天,而且会输在明天。如何以教育优势铸造人才优势、再造发展优势?教育工作必须挑起这个重担,使泰州不仅是人口资源大市,更成为人才资源强市;不仅是优质生源输出大市,更成为优秀人才引进和集聚强市;不仅是学校教育大市,更成为社会教育、终身教育强市。

四、我们需要的是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竞争力影响力的教育。这是我们工作的突破点。教育发展必须改革,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务实管用、坚持以人为本,千万不能图虚名、搞折腾、乱指挥。农村有句俗语:“荒田荒一熟,误人误一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改革要让学生受益。而不是简单地称书包重量、减家庭作业、控在校时间,关键是要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营造优良环境、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综合技能,不以沉重的学业抹杀学生的灵气和个性,不以僵化的管理制约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考上更好的大学。改革要让学校得到发展。推进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共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不是简单地“削峰平谷”,让大家都坐到矮板凳上;推进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基本的升学率、合格率,关键是不唯升学率、不片面追求升学率,核心是要让孩子成长成才。改革目的是要把城乡学校的发展活力激发出来,形成竞相发展、共同发展的新态势,使泰州教育能够在现在办学水平较好、教育质量较优、升学率合格率较高的基础上,实现高点突破、高位赶超。泰州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名校,要通过改革发展,让他们的名声更响、含金量更足。每年的七八月份,老百姓关注最多、议论最热的话题就是高考,如果我们原本很有名气的学校考得不好,本应能够考上更好大学的学生考得不行,我们怎么向老百姓交代?怎么让老百姓对教育说好?改革要让教师更有动力、安心教学、得到尊重。不能改回平均主义、改成“大锅饭”,改成教与不教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关键在教师。一定要改出差别、改出竞争、改出动力,激活“一池春水”,焕发“红烛精神”,让广大教师把心思和精力全部用在奉献三尺讲台、致力教书育人上。改革要让教育管理者更有责任更有担当。教育管理者、学校管理者要在其位谋其政,在其位尽其责,成为一心一意管教育、办教育、兴教育的行家里手,不仅要坐在中军帐中运筹帷幄,更要深入课堂一线身体力行,当好教师的服务者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者、推进者、改革者。以自身的带头行动和艰苦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对泰州教育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增强泰州教育的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增强教育对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和贡献力。

我认为,不管教育工作怎样改革,不管教育事业怎样发展,我们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都离不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个“原点”问题。泰州的教育先贤胡瑗曾经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职教化之任者在师儒,宏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这一至理名言,分别从教育、教师、学校、当政者的责任角度,阐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揭示的也是这个道理。下面,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第一,致力解放思想,科学谋划教育发展新路径。最近,市委部署开展“解放思想再发力,科学发展勇攀登”大讨论大落实活动,教育系统要率先贯彻率先启动,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破解难题,取得实效。一要立足全局高度,把握发展方向。现在,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不断加快,泰州教育转型发展正在逐步深化,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开启,教育系统要准确把握宏观政策走向和教育发展方向,立足泰州发展全局,认真研究分析新形势新任务,认真思考谋划泰州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定位新思路。二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统筹谋划。就泰州教育来说,压力来自哪里?群众关心什么?怎样合理布局教育资源,保证教育公平?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能否保持校园的安全、课堂的纯净?素质教育做得如何?在苏中处于什么水平,在全省又是什么位次?教育战线如何自觉站位全局、发挥服务发展功能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考验、新的要求。我们要面向明年泰州重点工作的开展、面向建市20周年、面向“十三五”,顺应泰州经济社会、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攻方向、目标任务和推进举措,牢牢把握教育工作的主动权。三要加快改革转型,创新体制机制。今天的教育同过去相比,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要求、内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相互交织,教育领域新老矛盾不断叠加,要以改革破解难题,以改革增强动力,以改革创新机制,加快教育的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你们实施的教育转型发展“163”行动计划,思路很好、措施实在,要继续创新、务求实效。

第二,致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泰州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贡献。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的重任,在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民素质整体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目前,泰州人才“两头缺”的现象非常突出,一头缺高层次领军人才,一头缺大量的实用技工。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着力推动教育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融合,与我市产业发展、产业升级的实际需求更加适应。一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先导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我们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要紧紧围绕泰州产业发展需要,调整教育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培养造就一批道德品质优良、专业技术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经济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真正把泰州的教育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把泰州的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二要充分发挥产学研作用,为创新型发展提供科技力量。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作引导、院校为依托、各方要素联动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快建设一批应用技术产品研发、产业成果转化与孵化、管理人才培训的有效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发挥教育在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创新型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三要充分发挥“教育之乡”品牌作用,为提升城市功能集聚资源。教育既是品牌,又是吸引力。我们的教育水平高,很多人就会慕名而来,把子女送到这里读书,进而搬到泰州创业兴业,就会聚集人气、商气,就会形成一个集聚人口、产业和资源的强大磁场。要着力加强各类教育的内涵发展,不断提升泰州教育的价值力和影响力,让大家知道“要成才到泰州,泰州教育强,泰州名校多”,使泰州教育成为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泰创业的重要品牌。四要充分发挥教育基础作用,为泰州未来发展积蓄力量。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未来的生产力,在教育上打下的基础是最具后劲的基础,在教育上抢抓的机遇是最大的机遇,在教育上赢得的发展是最具价值的发展。我们尊师重教的传统不能丢,对教育的重视支持不能变,推进教育现代化更不能慢,用泰州教育的更好更快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打造“软实力”、提供“硬支撑”。

还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教育人研究:一是高校专业设置的问题。建市18年来,泰州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和变化,但是回头想一想,我们办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想首先是高等教育可以集聚人才,其次是可以推动科研创新,第三就是培养更多的本地实用性人才。因此,我们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如何更加有机地与泰州的主导产业、与重点企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融合,我觉得这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要研究如何起到牵线搭桥、指导引导的积极作用。二是职业教育如何为泰州主导产业、骨干企业提供优质技能型劳动力支撑的问题。当前经济发展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有多少,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在,在全局人口红利丧失的背景之下,能不能在局部再造我们的人才优势,对泰州职业教育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命题。要针对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实施订单培养、订单招工。产业和企业有什么样的需求,职业教育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希望泰州职业教育要真正为本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我们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三是关于爱家乡的问题。刚才爱国讲“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要加上爱党、爱社会主义,变成五爱,我看最不能少的就是爱家乡。市情教育尤为重要。一个城市要让老百姓有自豪感、幸福感、归属感。幸福感来自我们政府善待百姓、真心爱民、真心为民,为老百姓办更多的实事、好事。而自豪感则需要教育部门、学校从小培育。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家乡,进而热爱家乡。刚才,我在实验学校看到墙上挂了很多关于家乡的图片,光挂还不够,学校的课外活动、课程设置,应当有更多的市情教育,让学生从小就为我们这座城市而自豪,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将来回报家乡,服务家乡。千万不能经过教育之后,孩子变成家乡的一个路人,而不是归人,如果那样,我们的教育还是失败的。即使泰州的尖端人才走出去了,我们希望他的根基还是落在泰州。城市自豪感要从娃娃抓起。四是关于爱劳动的问题。现在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大都在教育孩子要脱离劳动,每一个学生毕业,都希望能坐在电脑面前工作,没有想到劳动最美、劳动光荣。如果没有这个意识,那将来就要出问题。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培养的主体都不愿意劳动,视劳动为耻,将来这个社会就危险了。

第三,致力推进教育公平,不断提升民生幸福新境界。教育公平是人生起跑线上的公平,是对老百姓最大最重要的公平。我们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一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办法促进教育公平。一方面,要在保障机会公平的基础上,更好地保障过程的公平;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创新,通过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均衡配置,通过现代化手段的运用,通过评价体系和其他创新举措的实施,尽可能地缩小学校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为泰州百姓、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提供相对公平或者更加公平的教育。二要坚持以标准化和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均衡的根本是标准的均衡。爱国同志在汇报中提到要建立学校建设、管理和评价三套标准,这是抓住了优质均衡教育的“牛鼻子”,你们一定要深入调研、充分试点,把这个标准规划好、实施好,让优质教育资源融通共享,努力实现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新优质均衡目标。三要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教育公平。认真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关注弱势群体,关爱困难学生,建立健全困难家庭学生救助机制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保障好特殊群体孩子平等接受教育,真正形成更为普惠的公平教育。

第四,致力提升教育办学水平,打造“教育之乡”新优势。面对老百姓对教育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面对区域之间“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教育竞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任重道远。一要打造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先有名师名校长,然后有名校;先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然后有高质量的教育事业,这是一个普遍规律。看一所学校,关键看校长,校长责任重大。校长要淡化官本位意识,以教学为中心,围着教师转,定下神、沉下心来坚守学校阵地,当好后勤部长。广大教师要热爱教育、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踊跃投身教育实践。二要办好更具特色的泰州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强化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办出自己风格。要敢于向高的攀,勇于同好的比,不仅要被泰州人民广泛认可,而且要被外地同行、同类学校普遍认同,提升泰州教育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真正让泰州成为“出人才、出经验、出名生、出名师、出名校”的教育高地,叫响“学在泰州”的教育品牌。三要形成更有合力的发展格局。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解决好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在这里也表个态,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发展。教育部门要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服务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管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各职能部门要常怀爱教之心、多做利教之事、善解办教之忧。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兴办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