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篇)20XX年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素材汇编

20XX年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素材汇编

(46)

1.华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曲晓鹏:

八个统一”精神引领下思政课创新模式探索 1

2.张劲松、刘惠燕:

大思政课”必须准确把握“事、时、势” 9

3.李钰清、黄芳:

大思政课”理念的三重逻辑 14

4.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林龙、马浩冉:

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进路探究 20

5.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世阳:

六位一体”的“大思政课”建设模式探索 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29

6.任志锋:

把爱国主义教育这门“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 38

7.湖南理工学院卢先明:

党的创新理论怎样融入思政课教学 44

8.顾海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高校思政课教材建设’高端学术研讨会”笔谈 党的二十大精神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要求 46

9.秦书生: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49

10.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崴浩、郑育琛:

党史学习论析: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融入高校思政课为例 55

11.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汪园超:

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专题教学实践 65

12.长沙卫生职业学院韩丹丹:


高校思政课讲好红色故事的瓶颈及突破路径 70

13.陈慧、李芳: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逻辑理路 77

14.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宋奇、杨亚蒙:

关于在国有企业中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研究 85

15.李佳颖:

红旗渠精神融入河南高校思政课探析 93

16.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王耀媛:

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99

17.鲁新民:

讲好“爱国主义”这堂思政课 105

18.周荷秀:

讲好“家国情怀”这堂思政课 110

19.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赵锋:

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大思政课” 115

20.牡丹江师范学院范文婷: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 121

21.扬州职业大学钱国平:

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建设路径探析 127

22.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陈明青:

牢记嘱托 上好“大思政课” 133

23.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刘平:

论新时代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理路 137

24.黄德雄、陈宝: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原则和路径 143

25.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着力点 153

26.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楠:

善用“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155

27.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一博:

善用“大思政课”讲道理:南开大学十年苏区实践的探索与经验 162

28.成都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罗芳芳:

思政课教师讲好“四史”的思路探讨 171

29.孙赫: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75

30.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万小燕: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181

31.桂林理工大学蒋晓俊: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要义 187

3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郑彦妮: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194

33.王娇、王仕民:

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刍议 201

34.韩冰、曹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206

35.黑龙江财经学院金德龙:

新时代背景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215

36.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边凤花:

新时代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究 221

37.包美霞: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探析 229

38.内蒙古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菲: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 237

39.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殷培凤:

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43

40.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王沂: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策略与路径 250

41.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叶季夏:有理想信念 有家国情怀

有使命担当 习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期望及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标 256

42.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钟哲:

在思政课上讲好中国故事 264

43.王岩、郭凤龙:

在着力“六个结合”中展现“大思政课”的善用之道 270

44.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本乾:

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思政课 283

45.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贺立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 287

46.侯晨晨:

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融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策略探析 292



八个统一”精神引领下思政课创新模式探索

华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曲晓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建设,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于如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统一”思想,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这八个统一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每一对关系均以辩证统一和全面发展的思维阐述了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规律和经验。

一、“八个统一”是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在遵循

(一)“八个统一”思想多维度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整体规范

八个统一”从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和视角出发,阐明了思政课的宗旨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八个统一”对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即明确了思政课的课程属性为政治性,“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则强调了思政课的价值属性,这两对关系实则指明了高校思政课的宗旨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思政课要遵循“八个统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厚植青年学生的政治底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二)“八个统一”思想对思政课建设的经验和成效进行科学的总结和提炼“八个统一”为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明确了方向。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规定了思政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要遵循的基本规律,把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贯通起来、把热点问题与学生成长联系起来,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则强调了思政课建设和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统一性教学内容和多样性教学方法相结合,要求高校思政课在落实课程建设的统一要求的前提下, 做到在教学方法上的因时、因地、因材等多样化施教。

(三)“八个统一”思想指明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目标方向性

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是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观点。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八个统一”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以“八个统一”为根本遵循,系统、深刻地把握其精髓要义和科学方法。

二、以“八个统一”推进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创新

(一)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理念

1.“八个统一”规定了思政课开放性的教学理念,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 辩证统一即体现这一教学理念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无疑是属于显性教育,显性教育是一种目的性较强、全面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育方式, 一般通过灌输达到育人的目的。以“纲要”课程为例,显性教育的主要表现是向学生阐明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脉络,挖掘这一期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丰功伟绩的历史人物,用他们的伟大壮举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用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来启发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如何做出了“四个选择”,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但显性教育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教育的目的性很强、意图很明显,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 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而隐性教育能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隐性教育一般采用隐蔽、间接的教育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学效果卓著,所以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是思政课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在“纲要”课程的教学中,可采用线上的方式,加大网络资源库的建设,线上教学最大的优势是容量巨大,教师可将文献资料、视频资源等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如历史记录片、电视政论片、影视作品,这些扩展资料的使用可增加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理解,如《建党伟业》《1921》《革命者》《觉醒年代》等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很强的,学生在观感极强的文艺作品中不知不觉地获取了重要的讯息: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 身处羸弱之时代的青年为了家国,敢于奋斗、甘愿牺牲。回顾历史的过往,关照今天的自我,新时代的青年人,始终要将自身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将小我融入大我,胸怀家国。隐性教育在无声无息间实现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春风化雨中达到了育人之功效。

2.“八个统一”规定了思政课多样性的教学理念,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 统一即体现了这一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国家统一设置的必修课程,且所使用的教材也是由教育部规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 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及教材使用等必须坚持统一性的原则,这是各大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依据。

但另一方面,高校的区域、性质、层次、专业及生源素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授课在坚持统一性原则的同时,必须兼顾个性化的需求。习总书记指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1]教师应根据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授课教案,切勿一本教案讲到底。此外,不同区域的高校应合理利用地方史资源,将这些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革命精神融入到教学中,可以和教材互相呼应,互为补充,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和认同感。选择学生能够实际接触到、实地参观的文化资源,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八个统一”规定了思政课的双主体教学理念,必须坚持主导性和主体 性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重塑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大学生群体作为被改造、被塑造的对象,如果全程被动接受是无法达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甚至会遭到学生的抗拒和排斥, 学生只有亲身体验、主动参与,才有可能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课堂讨论可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

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精心设计讨论题目,讨论题目必须立足于历史事实,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并且讨论题目还需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实际,能够使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创新能力。例如给学生设计“历史洪流中的青年与我”的讨论题目,在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个历史阶段中的青年都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康有为、康启超、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杰出青年对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在课下查阅资料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进而提炼出“敢为天下先” 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并思考“我”在那个时代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在讲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近代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被与我们年级相仿的一代青年人所改写,老师做总结点评,近代中国的命运掌握在青年人的手中,而当今中国的未来同样掌握在青年一代的手里,我们每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韶华,用我们的智慧、汗水和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绵薄之力。这个过程使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的转换, 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以发挥,教师对论题的设计和总结发言则要紧紧扣住思政课塑造学生价值观念的主题,真正达到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的目标。

(二)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抓手

1.“八个统一”规定了思政课鲜明的政治属性,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 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2]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因此思政课首要的就是坚持政治性,明确政治立场,“纲要”课程讲授的理论知识必须以政治为导向,让学生在了解近现代中国国史和国情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政治引领同时又需要学理支撑,即坚持学理性,否则极易陷入空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内容,要求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这表明政治性和学理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政论从学理中来,学理服务于政论,以学理阐释为根基, 增强政论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教师需通过学理逻辑作为基础、系统的知识体系为手段、正确的政治导向为引领,将学理性和政治性相统一,做到“论从史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从根本上说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走上了抗争和救亡之路,但屡遭失败,直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社会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和奋斗,最终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独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站起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 开启了改革开放之旅,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奋斗,日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中国人民实现了“强起来”。教师通过厘清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学理逻辑, 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增进学生对中国政治制度合理性的理解,培植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认同感,进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目标。

2.“八个统一”规定了思政课鲜明的价值属性,必须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 的辩证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性与其他学科无异,体现在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 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就是传递和讲授本学科的理论知识。以“纲要”课为例,本门课程阐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迄今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系统讲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所以教师必须讲清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知识理论。但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接受的层面上是一种非常肤浅的“教与学”的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理念也无从谈起,所以,在“纲要”课程的教学中,必须遵循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即传授知识理论的目的在于突出育人理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寓价值观教育于知识理论的传授中,让学生深入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华民族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才取得了今天辉煌瞩目的成绩,我们幸福的今天是多少先烈们奢望的明天,学生只有认识到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是多么的艰辛和不易,才能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在对知识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实现了知识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大学生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念。

3.“八个统一”规定了思政课的批判性取向,必须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的辩证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立足于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立德树人是其根本目的。鉴于此,思想政治理论课首要的是聚焦和传递正面信息,充分肯定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瞩目成绩,选择正能量的案例材料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但学生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速度快,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错误思想和言论,尤其是一些诋毁我们民族和国家的虚无主义思想,造成了学生思想的混乱。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纲要”教师应旗帜鲜明地予以批判,引导学生理性地分析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用史实对其进行批判,如在讲授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这一问题时, 将“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福音”作为讨论的主题,引导学生首先阅读马克思的《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了解这些言论的立论依据,即马克思所提出的“双重作用”的命题,即建设性的使命和破坏性的使命,历史虚无主义者过分地夸大了西方侵略的建设性使命,所得出的必然是谬论。然后引导学生阅读《鸦片贸易史》《鸦片战争》《天朝的崩溃》等文献和专著,了解列强在中国的种种暴行,认清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真相,西方对中国乃至所有落后国家的侵略,其破坏性的作用远远大于积极性的作用,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社会贫穷和落后的总根源。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查阅史料自觉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使学生自觉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理性客观地分析和判断一些所谓的“新观点”,有助于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三)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方式

1.“八个统一”规定了思政课学与思的融合,必须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的 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3]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采用灌输和启发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教师要通过灌输的手段,在教学中通过准确的讲解,使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国史和国情,这是理解近代中国革命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而部分学生对近代中国的国情国史不甚了解,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厘清近现代中国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使学生迅速建立起理论模式,进而使学生深刻理解近代中国“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进而产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感,坚定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为学生塑造正确的理想信念。

必须指出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很难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在灌输历史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选取学生关心的、有兴趣的、贴近大学生实际的案例,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以事实验证规律,例如新冠疫情,每位学生都是亲历者,因此以新冠疫情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打赢2020年的武汉抗疫保卫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启发学生自己领会,寻求答案。相比于刻板的理论说教,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件更具说服力,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中,始终站在时代之巅,共担时代责任,坚定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八个统一”规定了思政课的实践性取向,必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注重传授理论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纲要”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即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

对学生而言,单纯的理论学习具有枯燥感,且纲要课程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近二百年,很多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让学生有种距离感,无疑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环节,可有效地弥补这一问题,首先,可以利用地方史资源,组织学生的研学活动。这些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历史通往现实的桥梁, 是历史鲜活生动的载体。以唐山为例,组织学生参观李大钊纪念馆,学生在实地参观展览馆中的革命文物,深入了解李大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对国共合作所做出的丰功伟绩之后,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有了直观、生动、深刻的认识,研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和革命传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记忆力,自己得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的结论,增强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最终达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八个统一”内涵极为丰富,蕴含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指导原则,为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对于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了思政课的实效性和亲和力。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应全面落实和贯彻“八个统一”,掌握和运用好“八个统一”精神和原则,努力将思政课打造成为使学生受益终身的理论课程,使思政课能够充分发挥其为青年一代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


大思政课”必须准确把握“事、时、势”

张劲松、刘惠燕


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格局的有效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科学把握并合理运用“事、时、势”是善用“大思政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总纲领和总要求。

一、因事而化:“大思政课”的鲜活场景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事”是指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事件、事实等活动和现象,“化”意味着“变化”“强化”和“转化”,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演变的过程和结果。“大思政课”以“事”为契机和抓手,与社会现实结合并在日常生活中展开,在具体场景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这一模式充分运用感染教育法和隐性方式,让受教育者在具体的事件中无意识地、不自觉地受到环境的影响、熏陶和感化。与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不同,“大思政课”关注的“事”是国际时事、国家大事和人民要事,其关注的群体不仅仅包括青年学生,而且包括社会中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因事而化”要求顺应、依照具体的事情,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和行动之中,实现对其认识的深化、情感的强化和行为的转化。

大思政课”必须以国家发展的历史性任务、阶段性成就为讲述对象,围绕“国之大事”挖掘思政课教学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蓝天保卫战,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些鲜活的社会实践和现实素材是讲活思政课的生动场景。聚焦“国事”的全社会大课,集中体现了“大思政课”具有教学主体与实践主体、课堂与社会、传统授课与新媒体传播高度统一的鲜明特征。近年来,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是全社会共同完成“大思政课”的典型案例之一。脱贫攻坚“大思政课”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广泛宣传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的脱贫攻坚精神。

大思政课”不仅要关注“国之大事”,而且要直面国际事件,体现出其视野之大、格局之大。在全球一体化时代,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突发的热点事件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的外部环境。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引导青年学生和社会公众合理地评价、辩证地分析、准确地把握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大思政课”要“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在纵向分析和横向对比中,引导受教育群体准确把握国际环境变化和世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间的内在关联,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大局意识,明确自身的使命和责任。

二、因时而进:“大思政课”的时代背景

变法者因时而化。”“时”在字面上含有时机、时代、时期之意,“进” 则有前进、进入之意。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大思政课”本身就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和理念创新的具体体现,是“因时而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机制和重要成果,具体表现为它“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因时而进”要求思政课立足于具体的时代,将时代的本质特征和历史使命融入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形式和载体。从国家层面看,“大思政课”应该面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内外出现重大事件时, 特别是发生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利益的事件时,可能在人们的思想上引起强烈反响。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触及人们传统观念和利益时,必然会产生各种新的思想问题。“大思政课”的设计理念、传播主题只有置身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中,把握时代脉搏、融入时代步伐,才能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才能引导受教育者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并把握其特性,使其认知和行动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从而在履行使命和责任中把个人发展融入时代进步的洪流之中。

因时而进”的前提是立足于“大时代”,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最为融洽的社会背景,是进行“大思政课”的信心和底气。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角度看,新时代为“大思政课”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即有利于传播民族精神和弘扬中国道路的国际环境、对公众的价值观和政治认同具有积极促进的社会环境、多元力量互通协同的开放环境。如,新时代的“大思政课”紧紧抓住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建国七十周年、建军九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增强了青年学生和社会公众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极大地提升了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因时而进”的目的在于服务“大格局”,即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从国内看,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格局正在发生深度调整,东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 成为大变局加速演变的推动力、催化剂。“大思政课”可以将“两个大局”的焦点、热点事件转化为教学资源,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中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此外,将相关事件的当事人、参与人和亲历者作为教学的主体,可以实现“大思政课”教学主体的多样化和社会化。例如, 在疫情防控“大思政课”中,抗疫一线的医生、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患者等群体化身为教学主体,以现身说法展现抗疫中的中国制度优势和伟大抗疫精神。总之,“大思政课”要“因时而进”地把握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抓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转换时机,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及时“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三、因势而新:“大思政课”的传播创新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势”包含了局势、形势、态势等含义,“新” 则含有新颖、更新、创新之义。因势而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照社会变革的新趋势、国家发展的新形势和事件进展的新态势,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从而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思政课” 要充分运用新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来拓展传统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社会现实


和鲜活的典型案例,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提升思政课育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因势而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国家发展的新态势,不断进行载体创新, 建构全员育人、全民参与的“大思政课”。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家发展新态势由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构成,它既表现为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多元交流和交锋的文化思潮,也包括我国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新时代也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话语体系冲击最为猛烈的时期,中国在国际舆论格局依然处于不利地位。“大思政课”是应对意识形态交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内容和资源上,“大思政课”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增强防范意识形态渗透的能力,切实筑牢意识形态的防护墙和安全网。在传播对象和范围上,“大思政课”不仅要引导青年学生善于在批判借鉴中明辨是非,而且也要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构建起全党动员、全民行动、全网协同的育人格局。

因势而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地进行形式更新和方法创新。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时代,人类的认知活动被信息传递、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条件深刻改变。“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新传播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和运用,扩大了媒体在影响力和渗透力, 使社会公众随时处于信息传播和媒介环境之中。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是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举措“,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大思政课”要突破传统的线下形式,开辟网络空间、移动互联网、融媒体等新领域,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从而掌握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话语权和宣传教育的主动权。一方面,“大思政课”通过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不断地扩大传播范围、提升社会影响力“。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11]P317)。目前,高校思政课有效运用超星、学习通、课堂派、学习强国等应用软件,贯彻MOOC教学、翻转课堂等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教室转向线上, 从校园走向社会,从青年学生转向社会公众,实现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


的深度结合。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新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打造数字网络时代的“大思政课”精品课程。“大思政课”精品课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中心, 其传播形式包括短视频、微电影、有声读物、动漫产品、文献纪录片等,其传播方式包括QQB站、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体。从传统思政课转向“大思政课”要充分把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态势,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扩音器”和“放大器”,探索形式多样、传播高效的思想宣传方式,不断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大思政课”理念的三重逻辑

李钰清、黄芳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办好思政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思政课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同时指出“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①。这些重要论述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南,对思政课改革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从“大思政课”理念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三方面探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思政课”理念的理论逻辑

把握“大思政课”理念的理论逻辑就是把握住“大思政课”的科学内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视角下“大思政课”强调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遵循“小我融入大我” 的价值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强调“古今中外”的广阔视野,主张“齐心协力”的多元主体育人格局。“大思政课”理念阐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逻辑,亦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的着力点和理论遵循。

1.“大思政课”理念遵循“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目标的实现决定着思政课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意味着要实现小我与大我的贯通,引导学生在“小我融入大我”中彰显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这要求思政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生提供价值引领;在教学实践中,要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贯通,引导学生在追求真理、观察社会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内容上,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中国与世界的融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一度苦难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在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中,进一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将“小我”融入“大我”,用点滴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

2.“大思政课”理念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强调思政课将教室教学的小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大课堂,将课堂与社会联系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促使课堂教学的隐性效果得以在课堂之外彰显。“大思政课”强调课堂内外相结合,鼓励探索不同方法和路径,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中体悟,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感悟,在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感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大力量。历史古迹、博物馆、展览馆都是与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佳场所,在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中增强对祖国伟大复兴之路的认可,增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主人翁意识和信心。

3.“大思政课”理念强调“古今中外”的广阔视野。思政课教学涉猎广泛,不仅仅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更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密切相关,所含内容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涵盖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与国内外形势密切相关,与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紧密衔接。大背景大环境要求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并且,思政课涉猎面广的特性使得课堂中学生会提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往往涉及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思政课教师想要把这些问题讲清讲透并非易事。①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在课堂中通过对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五百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一百八十多年中国人民近代斗争史、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实践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生动展示,着眼于学生感兴趣和有困惑的方面进行系统讲解,使授课内容更加生动、深入具体、清楚明白。思政课教学不应仅仅是抽象理论概念和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引领学生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

4.“大思政课”理念主张“齐心协力”的全社会育人格局。实现思政课教学效果最优化需要教师、学生、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全方位齐参与齐助力。思政课教师和学生是最为核心的两个主体,思政课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是思政教师的职责所在。思政课教师要对自我有严格的要求,做到遵规守纪,表里如一,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同时打牢教学基本功,培养扎实的学科基础,避免出现怵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 担心祸从口出,总是绕开问题讲、避开难点讲的情况。②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在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的同时,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③同时,思政课的学习效果和家长、家庭、家风的作用密切相关。家庭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家校合作是强化思政课堂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内容,④通过家校合作, 将课堂中所传授给学生的内容融入到家庭生活中,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浸润作用。政府和社会为“大思政课”的开展提供方向指引、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 通过多元主体各自发力,确保思政课的实施效果,共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大思政课”理念的现实逻辑

大思政课”理念的现实逻辑体现的是“思政课”的时代意义。与时俱进是思政课保持生命力、吸引力、活力的关键,“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是思政课与时俱进的展现,对于新时代思政课的未来方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及现存问题的解决都具有重要意义。

1.“大思政课”理念为新时代思政课发展指明方向。思政课作为巩固和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要地位的主渠道,政治引导是其基本功能,同时也是学理性极强的理论课程,在思政课授课过程中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大思政课”理念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思路和方案, 为新时代思政课创新发展指明方向。基于对思政课教学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把握,在授课过程中不能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大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和空间,拓展思政课课堂,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深化课堂中的学理性内容,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融入现实生活,对于社会现象和热点新闻能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大思政课”理念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对思政课建设都作出过重要部署。步入新时代,“大思政课”理念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思政课”理念坚持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循“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导向,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 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培养学生“古今中外”的广阔视野,树立远大抱负,勇担时代使命。

3.“大思政课”理念为解决现实困境提供破局之法。目前思政课建设还缺乏明确具体的规范性指导,仍存在着一些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课轻思政课的问题。①在具体的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仍有提升空间。如何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参与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改变思政课堂中学生抬头率不高、参与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足,部分教师教学内容古板、照本宣科、形式单一的现象,这些现实问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痛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对于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极大价值。办好思政课,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信心问题。②要强化思政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坚定政治立场,增强职业认同,提升职业素养。授课形式上应积极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专题式、分众式等新颖的教学模式, 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信息化教学,建设智慧课堂,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三、“大思政课”理念的实践逻辑

新时代落实“大思政课”理念要增强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完善“大思政课”体制机制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1.增强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切实的效果,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学,更需要增强全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充分依靠各方力量,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新时代背景下,党和政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建立健全各项政策制度和机制,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落实“大思政课”理念提供根本保证。学校和教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大思政课”理念的贯彻落实,强化组织领导,增强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拓宽研究思路;加大对思政课教学的研究力度,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的针对性、鲜活性和实效性;对于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要严格把关,力求选优配强,优化思政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家庭和社会在推进“大思政课”理念的过程中是重要的配合者和支持者, 只有全社会总动员、社会总体发力才能为“大思政课”的开展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树立将“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目标。

2.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符 合思想政治教育一贯性的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大中小学思政课具有内容层次上的传递性和目标上的一致性,需要强化一体化建设。首先,教育部不断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支持各地建设一批一体化基地,鼓励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的共建。其次,各地教育部门加强引导和协调, 建立大中小学师资培育、听课评课、教研交流、集体备课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中小学思政课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推出一批思政“金课”。拓宽交流渠道,打造沟通平台,资源互通互享,促进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最后,要建立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及时获得学生反馈是促进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有效手段, 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进行科学评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深化。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历史底蕴,中华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伟大文明史和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奋斗史,以及在百年进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根基、理论基础和文化内涵,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思政课中依旧占据首要位置。在强化理论教学,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紧扣思政课教学目标和要求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好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实践教学基地,采用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形式,注重总结优秀的实践教学成果,推进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避免实践教学娱乐化、形式化、表面化。

4.与时俱进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地位不断提升,思政课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教学方法得到不断创新,教师队伍规模和素质稳步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初显成效。与此同时,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不容忽视。“大思政课”理念把握时代脉搏, 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提出新要求,要与时俱进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围绕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弘扬伟大精神,展示生动实践成就,促进英雄模范先进事迹入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多样化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采用分小组、共探讨、齐展示等方式组织课堂实践;建好用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切实发挥好基地的育人功能。

大思政课”理念坚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利用社会大课堂中的资源与平台,将思政课从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历史中,引向蓬勃的时代发展中,放眼世界大局,创新教学模式,心系学生思想、心理,了解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豪迈情怀和奋斗激情,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进路探究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林龙、马浩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领导”教育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202110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这是首次对“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提出指导意见。思政课是大中小学的灵魂课程,也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加强“党的领导”教育并将“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对于全面提升青少年对党的领导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强化他们的使命担当,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战略性价值。因而,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党的领导”教育更好地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提供参考。

一、“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根据探寻

党的领导”教育虽然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早已有之,但从其融入深度来看,这还是第一次。增强“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必须深入探寻“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根据。

第一,做好“党的领导”教育能够充分彰显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性质和方向。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党的领导”教育体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性质和方向,做好“党的领导”教育能够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领作用。“党的领导”教育包含了党史学习教育、初心使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不同内容, 开展“党的领导”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自觉认同党的全面领导并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现已开设的思政课涉及大中小学各个阶段和多方面内容,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课程,其最本质的规定就是培养拥护党的全面领导并确保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后继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对思政课建设都作出过重要部署。”[12思政课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并加强“党的领导”教育,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服务好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工作任务,才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造就一代又一代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正确和政治判断力强的后继人才。“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也必须体现出党的领导,也就是说,‘党的领导’教育必须贯穿到所有学生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之中。”[2]可见,“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体现了思政课最为本质的属性,彰显了用正确政治方向指导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有利于坚守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性质和方向。

第二,“党的领导”教育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核心内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神圣使命,也是对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15在我国, 培养为国家作贡献的人才,或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又或培养未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自觉认同和拥护党的领导的人才。所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聚焦“党的领导”教育,将“党的领导”教育作为其核心内容。同时,党的领导的独特地位也决定了“党的领导”教育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所以,党的领导的独特重要性,决定了思政课要把“党的领导”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引导大中小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的领导,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政治认同,自觉投身于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见,“党的领导”教育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也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核心内容。

第三,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主渠道是大中小学思政课。“党的领导” 教育的客观要求和思政课的自身优势,决定了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主渠道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方面,“党的领导”教育涉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革命英雄事迹、指导思想、方针政策、体制机制等各方面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因而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教育过程。这意味着“党的领导”教育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组织环环相扣的实践活动。这些特点和要求使得“党的领导”教育必须有一个独特的主渠道来开展。另一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其是开展“党的领导”教育的主渠道。

思政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引导学生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一根本定位要求大中小学思政课本身必然是一体化设计,必然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必然要实现大中小学各个学段的有效衔接,实现协同育人和育人合力。所以,借助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承载优势,将“党的领导”教育循序渐进地融入国民教育之中,才能更好地造就无数拥护党的领导和投身党的事业的后继人才。可见,大中小学思政课只有发挥好“党的领导”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才能真正落实“党的领导”教育,实现“党的领导”教育的目标。

二、“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现状分析

从整体推进上看,目前“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内容缺乏一体化设计,降低了“党的领导”教育融入的质量。目前,“党的领导”教育内容在大中小学各个学段都有涉及。例如,小学阶段思政课重点展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的故事或事迹,以此激发小学生爱党敬党的初步情感,同时也起到政治启蒙的作用。初中阶段思政课重点回顾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及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利于增强初中生对党的领导的政治常识的掌握和思想情感培养。高中阶段思政课的学习内容与目标是,更加全面地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并学会用党的指导思想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从而深化学生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大学阶段的思政课主要阐述党的发展历程与方针政策等,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与思想性。可见,每个学段“党的领导”教育有其侧重点。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学段思政课中“党的领导”教育内容存在对已学知识简单重复的问题,“党的领导”教育内容缺乏一体化设计。例如,大学阶段思政课的内容大多是对以往所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或扩展,对党的领导背后的深层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阐述得不够深入,没有实现与中小学阶段相关内容的有效衔接。此种现象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化对党的领导的认同,容易引发厌学情绪,无益于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升华、政治认同。可见,“党的领导”教育内容缺乏一体化设计已经成为影响“党的领导”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第二,教学方式缺少递进性与多样性,制约学生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积极性。随着学生身心逐渐成熟,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提高了,同时对思政课教学方式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当前开展“党的领导”教育主要采取课堂讲授、观看视频等教学方式。不可否认,思政课教师的知识讲解及视频展示对于低学段学生来说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所学知识难度的增加,单纯的知识讲授或视频观看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党的领导”教育的客观需求,课堂讨论、模拟课堂、角色扮演等亲身参与的方式能使学生对“党的领导”教育理解得更为透彻,激发学生在党的领导下担当使命的责任感。然而,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时间有限、教学能力不足等原因, 教师在高中、大学等阶段仍普遍采用课堂讲授的单一方式开展“党的领导”教育。如果大中小学思政课长期采用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度较低,很容易造成学习氛围的压抑,不易调动学生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不仅影响当前学段对“党的领导”教育知识的理解吸收,还影响较高学段“党的领导”教育的学习效果。所以说,缺乏递进性和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实践教学活动缺乏深入性和衔接性,影响学生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获得感。“党的领导”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开展,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教学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来讲,即要讲好思政大课。只有将课堂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优化“党的领导”教育,增强教育效果。通过开展体现“党的领导”的思政课实践教学, 可以夯实课堂所学,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及其在治国理政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逐步增强学生对党的领导的自觉认同。但目前“党的领导”教育的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深入性与衔接性。例如高中阶段,教师在课堂上首先介绍党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然后组织学生到基层感受党领导群众实施自治的现实状况和制度优势,这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实践教学组织得不够充分, 特别是由于学生自身调研的个案性或访谈的随意性,个别学生可能会得出与教材相反的结论,无法感受党领导的群众基层自治的优越性。再如,思政课与共青团共同开展活动是现实中“党的领导”教育的重要环节,但思政课与共青团共同开展的实践活动却没有体现出诸学段之间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导致诸学段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如此既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知识巩固或思想引领作用,也不能充分发挥共青团的育人作用。深入推进“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必须下功夫解决实践教学活动缺乏深入性和衔接性的问题。

三、“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基本要求

第一,构建循序渐进的教育内容,形成诸学段之间有机衔接的教育内容体系。推进不同学段“党的领导”教育内容的衔接与递进是做好“党的领导”教育工作的首要之举。《学记》中有言:“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思政课教学要循序渐进,教学内容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学生在不同学段身心发展特点不同,能够接受的教育内容也不同。一方面,每一学段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这一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大脑、肌肉等生理系统仍在发育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更感兴趣,对其进行“党的领导”教育就要考虑到这一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再如,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大幅提升了,而且他们很重视如何解决问题。因此, 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党的领导”教育内容应着重体现党的领导的内在规定性。另一方面,每一学段的教学内容必须层层递进、逐渐深化。例如,初中生认识水平比小学生有所提高、视野更加开阔,这为其深入观察各种社会现象提供了可能,所以要对其增强“党的领导”教育中的国情教育和思想情感教育。就是说,高学段“党的领导”教育内容不能停留在低学段,必须要有所扩展; 即使是对同一内容的讲授也应该从不同方面进行加深,同时又不能超过该学段学生的认知状况,要随着学段的提高和年龄的变化,逐步加深学生对党的领导的认同感。

第二,要形成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党的领导的接受认同。改进教学方式是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关键之举。思政课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根据学段和年级要求,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总体而言,“增强对‘党的领导’的理性认知,要重视运用经典著作、史实案例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形式呈现‘党的领导’的相关内容,丰富感性材料、营造视听认知情境,增强学生对‘党的领导’的感受力、认知力和思维力,促进政治认同”[5]。不同的教学方式所取得的教育效果是不一样的,但不论哪种教学方式,最关键的还是要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要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主,通过生动讲述党史故事激发学生敬党爱党的美好情感。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要多通过辩论、讨论等教学方式激发他们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积极性。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逻辑思维逐渐成熟,对于社会问题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这一时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影视教学等与理论讲授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思考较为深刻的理论问题,深化他们对党的领导的理论认同。所以,“党的领导”教育的关键是形成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自觉、主动地认同党的领导。

第三,要组织环环相扣的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实际效果。从横向看,环环相扣的“党的领导”教育实践教学活动体现在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反馈调节三方面。“党的领导”教育实践教学目标是:基于学生成长发展特点,紧密结合该学段“党的领导”学习内容,夯实课堂学习成果,体现实践教学优势。实践教学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比如,红色历史资源、红色展览馆以及当地的发展成就展览等。同时, 思政课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参与“党的领导”教育实践教学活动的感受及其反馈意见,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适时调整实践教学目标,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过程。从纵向看,要重视“党的领导”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在不同学段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形成各学段实践教学活动的环环相扣。例如,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实践教学活动,是开展“党的领导”教育较为经典的方式,在不同学段都可以采用,但应注意不同学段同一实践教学活动之间的衔接性和层次性。同一实践教学活动在不同学段有序衔接、环环相扣, 才能提高不同学段学生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获得感。所以,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上,建构环环相扣的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是逐步提升学生对党的领导认同的重要举措。

四、“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学段逻辑

第一,小学阶段要以激发学生对党的领导的情感认同为主。小学阶段是系统接受国民教育的开始阶段,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一阶段要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主渠道,激发学生初步形成热爱党、拥护党的领导的朴素情感。总体来说,这一阶段的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印象较为深刻,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并具有较强的情感体验。根据以上特点, 要以讲述党史故事和展示图片为主要形式,让小学生通过课本认识党徽党旗, 了解党的领袖故事以及革命英雄事迹,并对党史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留有印象。对教师而言,对“党的领导”教育的有关内容要选取得当,同时注意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讲好党史故事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关键;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要注意“以可视、可听、可感的形式让党史内容‘活’起来,如此方可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6]。尤其要利用好当地的红色资源,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红色纪念馆等,以深化小学生对党的热爱和尊崇之情。同时,要认识到少先队也是对小学生开展“党的领导”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要让小学生以加入少先队、佩戴红领巾为荣;学习少先队队歌、参加队员入队仪式、参与各种主题队日活动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政治启蒙作用。

第二,初中阶段以深化对党的领导的思想观念认同为重点。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思想观念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阶段“党的领导”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初中学生在这一时期的鲜明特点是:身体机能发育处于猛增期,思维、想象、记忆等认知能力较小学生明显增强,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学习理解能力明显提升,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突出。基于以上特点,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主渠道对初中生开展“党的领导”教育,重点是要增强他们对党的领导的思想观念认同,在教育内容上要强调知识性和历史性。可与历史课等其他课程相配合,重点介绍党的理论探索成果和自身建设等内容,帮助学生厘清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拼搏奋斗的历史脉络。同时,教育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衔接,引导学生建立起中国共产党与自身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关心社会的意识,进而激发其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情感。初中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教师应当尊重、理解、包容学生的这种心理状况,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分析教材内容与现实美好生活的关联,深化学生对党的领导的接受认同。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采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区调研访谈等方式,高度重视初中生的自主感受和自主活动并适时予以引导。此外,要组织好入团活动,在共青团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情感,使得他们初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信心。可以说,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对党的领导思想观念认同的关键节点,是“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关键阶段。

第三,高中阶段要以形成对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认同为统领。高中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已逐渐趋于成年,是认知、判断尤其是辩证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党的领导”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形成对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认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能够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事物进行逻辑性和抽象性分析, 辩证思维逐渐成熟。为满足高中生的认知发展需要,在教育内容上要更加体现学理性:重点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学生充分理解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革命性、人民性以及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略,让学生充分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教学能力,注重案例设计,促动学生对“党的领导”相关内容真正理解吃透;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自主探究、发表意见;肯定学生的思想进步,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在实践教学上,教师要鼓励尚有余力的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访那些为建立新中国作出贡献的革命军人,采访一些优秀共产党员和模范人物等,促动学生通过生动的素材和亲身实践理解党的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高中生学业压力较重,做好“党的领导”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要体现学理性和针对性,以引导学生形成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为旨归。

第四,大学阶段要以增强拥护党的领导的使命担当为核心。大学阶段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学生不仅要加强对党的领导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及政治认同,还要将党的领导与自身未来发展相结合,自觉增强拥护党的领导的使命担当。大学生身心发展已经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趋于完善,已经完全进入理论型思维发展阶段,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提升。在教育内容安排上,要“集中阐释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论述,深入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重点阐释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精神谱系和政治品格,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永远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就是说,教育内容要充分体现学理性, “从理论上说清楚‘坚持党的领导’相关重要理论问题,夯实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的直接思想前提”,引导学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信念。同时,“大学阶段是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创造的阶段,是逐步产生问题意识的阶段,是形成一定理性认知的阶段,要鼓励大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多采用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经典著作导读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党的领导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认识,增强信心信念信仰,形成坚定的爱党、敬党、护党行为,努力投身党领导的民族复兴事业。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深刻感受党的坚强领导和初心使命。同时,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解决社会问题,在投身实践中增强对党的领导的认同并形成自觉拥护党的领导的使命担当。

概而言之,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办好思政课,致力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党的领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之策,是保障思政课根本性质与方向的重要之举。深入推动“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构建循序渐进的教育内容,形成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组织环环相扣的实践教学活动,才能切实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作为“党的领导”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才能使学生通过不同学段的学习逐渐增强对党的全面领导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


六位一体”的“大思政课”建设模式探索 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世阳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任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思政课”是新阶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创新和重要抓手。20213月,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 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这为“大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202111月,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将建设“大思政课”列为思政课课程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强调高校开展“大思政课”建设的主体责任。[“2]大思政课”建设成为当前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学界围绕“大思政课”的概念内涵、构成要素、建设路径等展开了广泛讨论,不少高校也结合自身特色积极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路径和模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北京体育大学启动了思政课改革创新工程1.0版,推出了“冠军+”“互联网+”“实践+”等十大工程,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北京体育大学深入研究“大思政课”理念,开门办思政课,推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工程2.0版,初步形成了“六位一体”的“大思政课”建设模式。3年来,北京体育大学的“大思政课”探索初见成效。20XX5月,“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构建‘六位一体’的‘大思政课’教学模式”获得北京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8月,“使命在肩奋斗有我”思政课实践基地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基于北京体育大学“大思政课”建设经验,本研究从新时代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剖析北京体育大学“大思政课” 建设的实践样态,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供路径参考。

二、北京体育大学“大思政课”建设总体理念

习近平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解决“立何德、树何人”的问题,本质上指涉如何更好地培养人[4], 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思政课”建设亦不例外。在建设中,北京体育大学始终聚焦“大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坚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并形成了如下理念: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北京体育大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深入发掘、整合、贯通校内外思政课教学资源,发挥好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武装大学生头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在总体目标上,北京体育大学致力于追求建立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课程资源体系,探索规范灵活、协调贯通的教学形式,创新多样融合、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构建导向明确、开放科学的评价体系,建设德才兼备、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搭建多元参与、协同合作的教学保障体系,形成“六位一体” 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北京体育大学“大思政课”建设模式。三是在基本原则上,北京体育大学坚持三项原则:一是坚持核心价值导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彰显融合贯通理念——立足现有思政课体系,融合社会资源,丰富、扩展、整合现有的思政课课程要素, 打通小思政课的教学壁垒,形成“大思政课”的教学格局;三是突出体育思政特色——将习近平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与国际先进体育文化、新中国体育人砥砺奋进历程和勇于拼搏的冠军精神、体育强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转化为思政课教学鲜活内容,在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等方面发挥体育优势。

三、北京体育大学“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模式

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通常涉及课程建设的基本要素,即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评价等,这些要素构成了推进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方向深化思政课改革,要从这些要素着手,不断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实现形式。基于此,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北京体育大学从课程资源体系、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教师队伍、保障体系6个方面出发,形成了“六位一体”的建设格局。在这一模式中,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而构成要件包括课程资源、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教师队伍、教学保障。其中, 教师队伍是主体,课程资源是载体,教学形式和方法是手段,教学评价是导向,教学保障是条件。这些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框架,共同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此,本文从课程建设的上述6个方面剖析北京体育大学“大思政课”建设的具体模态。

(一)挖掘体育思政资源,建设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课程资源体系

随着当前教学形式的不断成熟定型,教学内容的吸引力、鲜活度问题愈发重要,“内容才是王道”。“大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要在教学内容和资源上下功夫。近年来,北京体育大学在深挖教学内容和资源上进行了多重探索。

一是建立丰富的“大思政课”课程内容资源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是促进“大思政课”建设、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的重要载体,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大思政课”课程资源库建设方面,北京体育大学不断拓展思政课内涵, 挖掘历史、现实和国际资源,结合体育特色,建立“大思政课”课程内容资源库。例如,利用“四史”“体育史”、校史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深挖历史人物、典型事例和感人故事,开展“五爱”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跟踪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鲜活生动的伟大实践和国际时事,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培养学生养成以全球视野和中国视角探讨现实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能力;深入开发体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习近平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中华体育精神、北京冬奥会、体育强国实践等全面融入教学内容。

二是建立立体化的“大思政课”教材体系。教材是教学开展的重要依托, 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在“大思政课”教材建设方面,北京体育大学积极优化教材内容,丰富教材形式,构建立体化“大思政课”教材体系。一方面, 完善纸质教材体系,编写《中华体育精神》等选择性必修思政课教材,以及女排精神教学案例集、体育人物故事丛书等体育特色思政课教辅材料;编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体育重要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体育指导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重要论述》等体育特色思政课教材。另一方面,构建“云教材”体系,完善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教材和教辅材料的“云资源”建设,推动国家队“云课堂”教材建设,融入线上云平台资源,构建共通共享的“云教材” 体系。

三是建立多样的“大思政课”教学资源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大思政课”教学资源平台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抓手,能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实时互动和社会宣传等功能。3年来,北京体育大学统筹推进各方资源凝聚,积极构建形式多样、协调配合的矩阵式大思政资源平台。具体举措包括: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等,推出类似“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冠军说“”冰雪思政大课”等具有体育特色的“大思政课”精品课程;探索联合育人平台建设,加大校企联合育人、校媒联合育人力度,联合相关企业、运动项目中心、街道社区建立志愿服务与实习实践基地,联合新华网等媒体资源建强“思政课程协同创新中心”, 联合北体传媒建好大思政频道;用好教育部等颁布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持续完善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香山红色教育基地群,建好北京体育大学“使命在肩,奋斗有我“”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筹建好“体育大思政教育中心”。

(二)拓展教学格局,探索规范灵活、协调贯通的教学形式

大思政课”建设对教学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多维教学形式的开展提供了空间。3年来,北京体育大学在教学形式创新上也进行了探索。

一是探索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贯通融合的“北体”形式。2019318日,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7]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在要求。基于此,北京体育大学开齐开足思政课,建立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政课课程群,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工程2.0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的相互融合。拓展教学场域,开展运动场上、纪念馆里、生产车间、乡村田野上的思政课;打造多样课堂教学形式,邀请奥运冠军走进思政课堂讲述中国体育精神, 邀请专家学者、国家机关干部、体育局长、运动项目协会主席走向思政课大讲堂,解读国家方针政策和新时代体育发展成就;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 规范实践教学,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制度;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拓宽实践育人渠道,依托疫情防控、建党100周年、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强化与“三全育人”体系的协调联动,提升育人实效。

二是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调同行的北京体育大学范式。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大思政理念能够为“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领下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8]提供整合框架。3年来,北京体育大学坚持大思政理念,建立校级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议事协调制度;发挥北京体育大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中心、北京体育大学——新华网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中心的作用,开展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结对共建,从三大球(排球、篮球、足球)、武术、冰雪五大项目课程入手, 逐步扩展到其他项目课程,形成了“1+5+X”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鼓励院系建立涵盖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和教育学教师构成的复合团队,打造一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三是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北体”模式。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7]202012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提出要“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9]。以此为根据,北京体育大学设立相关研究课题,加强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探索,研究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材内容;以“双减”为契机,以北京体育大学关联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为试点,积极探索思政课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实施策略和路径;按照就近原则组建上地学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共同体,推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编写出版衔接各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读物,建立师资培育、听课评课、教研交流、集体备课等常态化工作机制。

(三)提升教学实效,创新多样融合、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

大思政课”建设还要从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做文章、出实招,[10]用多样化、信息化、研究式的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讲解的教学内容。北京体育大学在“大思政课”建设中注重教学方式的同步改革。

一是探索多样融合、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大思政课”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应当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而作灵活适宜的选择,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北京体育大学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坚持因材施教,以“八个相统一”为遵循,推动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创新,实现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的统一,提高教学效果。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提倡综合采用专题式、访谈式、研究式、情景式、激情式、演讲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全员深度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二是探索多样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体呈现网络化生存样态,对于网生代的学生更是如此,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11]因此,“大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善用现代网络技术,广泛采用和适应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信息化的要求下,北京体育大学不断完善传统教学手段,借助超星数字马院、雨课堂等教学软件,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深度融合;通过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制作思想政治教育类主题短视频,打造“无微不至”微课堂;通过VR教学、“矩阵式远程互动教学”,在虚拟的环境中带领学生体验真实的社会历史,在身临其境中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三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大思政课”教学研究。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大思政课”教学研究,能够为“大思政课”教学创新提供学理支撑。3年来, 北京体育大学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大思政课”教学研究工作,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政课教学研究;组织教师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历史地位,重点支持开展“大思政课”建设规律、思政课教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思政等方面研究, 参与和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系列研讨会,以高水平研究成果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四)聚焦立德树人,构建导向明确、开放科学的评价体系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大思政课”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实行教学评一体化,即以课程目标是否达成为标准,教师“教”、学生“学”与教学的“评”应形成一体化的有效闭环。[12]北京体育大学锚定立德树人的评价导向,构建适合大思政特点的评价体系。

一是坚守立德树人评价目标,提高评价的针对性。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根本标尺。在“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北京体育大学立足立德树人的实效设计评价目标,确立评价标准。根据“大思政课”涉及的教学形式、方法、主体、对象,构建以获得感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标准;针对“课堂+实践”多教学形式、“线上+线下”多教学方法的特点,设定整体评价标准;针对不同教学主体的授课特点进行研究,设立分类评价标准;针对评价对象的多元化特点,设立分层评价标准。

二是构建多元参与、开放科学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当前教学评价的显性趋势,采用多主体评价模式也是“大思政课”教学评价的题中之义。北京体育大学针对多类型教学形式、多融合教学方法、多元教师队伍、多种教学对象等情况,在原有教学评价标准体系基础上,面向社会,引入家长、媒体等评价力量,构建校领导、教学督导、同行、学生、社会力量参与的既有侧重又相辅相成的多元评教主体,建立以“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导向, 以“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为目标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是探索多维度、动态化的考核方式。课堂是一个整体性的动态生成过程, [13]那么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应当是动态的、灵活的。北京体育大学围绕“知” “信”“行”,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生类型,灵活设计思政课考核方式,增加思政课考试的开放性和动态化,加强学生课堂参与和学习态度的考核, 加大过程化考试力度,促进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的有机结合。

(五)坚持内外并举,建设德才兼备、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20XX4月,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 但有一个共同特3年来,北京体育大学积极开展教学骨干培优计划,通过专题培训、访学研修、挂职锻炼、结对指导等培养中青年教学骨干,培育优秀教学团队;开展青年教师提升工程,通过入职培训、新教材培训、教学沙龙、集体备课、专家说课、教学观摩、专题研讨、以赛促教等活动,加大青年教师培训; 推进专职思政课团队提质工程,完善教师三级培训培养体系,坚持思政课教师培训的全覆盖,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

(六)坚持统筹协调,搭建多元参与、协同合作的教学保障体系

大思政课”建设离不开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学队伍。在3年多的“大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北京体育大学以“六要”为根本,致力于打造德才兼备、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一是坚持专兼结合,扩大“大思政课”教师团队。“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应强调多元参与,通过积极扩充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相互配合,共同讲好“大思政课”[15]。北京体育大学实施推进“四个一批工程”,即引进一批、培养一批、招聘一批、特聘一批,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形成以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为主体、兼职教师队伍为补充的“大思政”教师队伍。建立多元动态的“大思政课”教师师资库,吸纳国家党政机关干部、项目中心与协会领导、奥运冠军、英雄人物、行业模范、社会楷模等优秀人才进入兼职教师队伍。

二是坚持德才兼备,完善“大思政课”教师管理制度。2020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16]在“大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北京体育大学坚持师德第一标准,根据“六要”要求建立“大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严把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准入门槛。将立德树人纳入思政课教师管理全过程,突出教育教学实效,建立相应考核指标体系和奖惩机制。对年度考核优秀等级者在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对年度考核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调整教学安排和薪资待遇,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执行退出制度。

三是坚持常态化培训,提升“大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大思政课”教师应紧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思政课”建设需要上下联动、协调有序的组织保证,常态性、规范化的制度保障以及“人财物”的资源支撑。3年来,北京体育大学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制度和资源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保证。北京体育大学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大思政课” 建设方案落实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大思政课” 的调研座谈,进行专项督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思政课”建设重点工作; 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大思政课”建设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针对“大思政课” 最新特点,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培训计划,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治理能力。

二是加强制度保障。建立和推行“大思政课”建设的相关制度,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制度、机制保障。北京体育大学把“大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思政课建设整体方案,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实现“三优”(优先、优势、优质)发展;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同研究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相关工作;强化工作管理机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主动修订有关管理文件,在制度上明确“大思政课”建设所需要的相关要求。

三是加强资源保障。“大思政课”建设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在“大思政课”建设实践中,北京体育大学统筹保障“大思政课”发展需要。科研部门和教务部门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大思政课”实验室,开展“大思政课”教学实验和研究;人事部门为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开辟绿色通道,充实专职师资队伍规模,加大兼职师资引进力度;财务部门设立“大思政课”建设经费,用于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支出,保障课程建设持续发展所需的经费充足。图书馆、资产管理部门支持建设“大思政课”图书室、会议室,切实保障建设所需的图书资料、教学设备和物理空间。

大思政课”的实践样态是鲜活的,其建设路径也会基于不同的建设理念、实践场域和资源条件而具有不同的特色。本研究基于北京体育大学的“大思政课”建设实践,从课程建设的6个方面建立了“六位一体”“大思政课”建设模式,以期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参考。综合而言,北京体育大学“大思政课” 建设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在建设理念上,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融合贯通理念,形成“大思政课”的教学格局;在模式构建上,坚持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从课程资源体系、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教师队伍、教学保障方面,形成了“六位一体”的“大思政课”模式;在特色挖掘上,强调发挥体育优势,彰显体育思政特色,注重将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鲜活素材、丰富资源有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面向未来,北京体育大学将启动“大思政课”建设创优行动,深入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提升开门办思政课、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按照“12345”的思路持续完善“六位一体”的“大思政课”建设模式。“1”就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就是推动2个系统良性互动,即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相互融合和促进。“3”是处理好思政课、课程思政、“大思政课”三者关系。

4”是结合北京体育大学特色,办好4件实事,即参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等平台建设,建强一支专兼结合的体育大思政队伍,做强体育大思政频道,建好体育大思政教育中心。“5”是抓好5个发力点:突出主渠道建设,强化实践育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加强队伍建设,拓展工作格局。



把爱国主义教育这门“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

任志锋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引导学生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涵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发挥思政课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强调思政课的本质在于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20XX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为加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门名副其实的“大思政课”。这门“大思政课”纵向贯穿于学生学习成长的各个阶段,是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核心主线之一,呈现出鲜明的“时间跨度之大”。这门“大思政课”横向融入学校教育教学、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文化氛围之中,并有机嵌套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新闻舆论宣传与各类文化产品创作之内,呈现出鲜明的“空间辐射之大”。这门“大思政课”以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为主旨,以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以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等为主要内容,以教育引导、实践养成、情感激励、文化熏陶、制度规范等为主要形式,呈现出鲜明的“要素结构之大”。讲好这样一门时间跨度大、空间辐射广、要素结构复杂的“大思政课”,尤为需要在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基础上,透过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的大视野,讲出爱国主义的政治高度、历史厚度与理论深度;围绕“什么是爱国”“为什么爱国” “怎么样爱国”等问题,讲透爱国主义背后的真理、情理与事理;运用生动多样的方式方法,把爱国主义的道理讲到学生心坎上,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要求落实在学生行动中。

一、以大视野把道理讲深

讲好爱国主义这门“大思政课”,需要有大视野。

正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礼记·中庸》)。“广大”者,乃登高望远、胸怀大局;“精微”者,乃深谋细虑、积微成著。只有将“致广大”与“尽精微”有机结合起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能真正把握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深邃要义,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刻体认爱国主义的价值。具体来说,以大视野讲好爱国主义教育这门“大思政课”的道理,意味着要提高政治站位、胸怀“两个大局”,讲出爱国主义道理的政治高度;意味着要自觉树立大历史观,透过历史的纵深,讲出爱国主义道理的历史厚度; 意味着要抽丝剥茧、穷根究底,讲出爱国主义道理的理论深度。

讲出政治的高度。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根本属性,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以大视野讲好爱国主义的道理,需要把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学生的政治辨别力,引导学生从政治高度认识和看待爱国主义问题。坚定政治立场,关键在于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现阶段学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聚焦化解青少年弘扬践履爱国主义精神存在的各种矛盾,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爱国何以是中国人的本分和职责”,着重涵养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大力锻造热爱祖国、矢志报国的意志品质,不断提升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就是要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 统筹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在保有的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个人发展进步三条有机联结的价值轴线,通过坚持中国特色与深化国际比较,引导学生把青春梦与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增强政治辨别力,关键在于全面把握现阶段我国学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多元与主导之争、多样与共识之难、多变与方向之惑,旗帜鲜明地批判和抵制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观点,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断坚定对社会主义前景的信心和信念。

讲出历史的厚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1]也是中华民族区分“自我”与“他者”、联结“个体”与“整体”的独特价值标识。穿越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爱国主义通过家与国、苦难与辉煌、“旧邦” 与“新命”的交织互构,深刻形塑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禀赋和鲜明政治伦理。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历史自觉和价值力量,内在蕴含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以大视野讲


好爱国主义的道理,首先,需要透过中华民族文明史,引导学生通过领略巍峨秀美的壮美河山,感悟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热忱, 引导学生体认把握“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文明根脉。其次,需要透过中华民族复兴史,引导学生通过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劫难,学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立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深刻觉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真谛。最后,需要透过新时代的奋斗史,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如何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2]“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3]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讲出理论的深度。讲好爱国主义这门“大思政课”,既要持续加强政治宣传和情感动员,更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4]通过富有深度的理论阐释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此,要引导学生以真学、真信、真懂的思想态度进行理论学习,不断拓宽知识边界,提升理论素养,进而学懂弄通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的道理。同时,思政课教师要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真本领,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认知特点,聚焦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学思践悟深入掌握爱国主义的真谛。

二、以大情怀把道理讲透

讲好爱国主义这门“大思政课”,需要有大情怀。

爱国情怀是一种博大的情感价值体系,既包括对祖国壮美山河、优秀文化的心理感怀,也包括对国家核心利益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关怀,更包括对国家兴旺发达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当胸怀。[5]只有将这种高层次、系统化的社会情感植根于广大师生的内心深处,才能确保教师真正做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才能使学生将“奠基于特定地理环境、血缘谱系、民族身份之上的爱国之情”[6]转化为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清晰认知, 形成对爱国主义的深刻认同。具体来说,以大情怀讲好爱国主义“大思政课”, 关键在于揭示“什么是爱国”的真理,激活“为什么爱国”的情理,澄明“怎么样爱国”的事理,从而通过真理、情理、事理的有机融合讲透爱国主义的道理。

讲透“什么是爱国”的真理。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7]讲透“什么是爱国”的真理,核心在于阐明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内涵实质和基本要求。一些教师在实践中习惯于从公民身份维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讲解,即从“你是中国人”推导出“你应当爱国”,进而完成教育活动。这一方式有其合理性,但是却未能揭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也忽视了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质。总的来说,当代青少年既有对国家归属感与安全感、自豪感与认同感的现实向往, 也期望在民族、国家、社会、集体之中彰显自身独立性。上述这种基于国籍和民族历史情感的推导逻辑,容易使青少年被“我是中国人”的前定身份约束, 进而产生种种疑惑,削弱教育效果。要全面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规定, 必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什么是爱国”的情感体认和理性认知。为此,应从理论、历史、实践的多维视野切入,通过系统阐述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先导性作用与政党政治的制度性价值,深刻揭示当代中国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联系,从而增进学生对于“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 的心理认同。应聚焦学生普遍关心的成长成才问题,通过开展主题辩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访实践教学基地等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具身性体认“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重要意义。

讲透“为什么爱国”的情理。爱国情怀的生成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自发到自为、从形成到稳固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建立在由血缘、地域、历史、文化等民族身份认同因素基础之上的朴素爱国之情,其产生和出现相对容易, 但也更具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以大情怀讲透爱国主义的道理,关键在于将这种朴素的爱国情感上升为稳固的、深沉的、理性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中心的价值局限和“我是中国人”的先定公民身份的束缚,逐步实现从自我本位到社会本位的价值飞跃,从而真正理解为什么“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 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8]为什么“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为此,应紧紧围绕“个人与国家关系”这一爱国主义教育核心问题,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切实认识到个人成长进步与国家繁荣富强之间的双向互动作用。要创建以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为核心的新时代榜样文化,引导青少年从榜样展现的意志品质中涵养性情、汲取力量,鼓励青少年在投身社会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激发青少年建功新时代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

讲透“怎么样爱国”的事理。在厘清了“什么是爱国”“为什么爱国”的问题后,讲好爱国主义的道理还需要落实到“怎么样爱国”的实践问题上来。事实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展开,爱国主义已经逐渐从前现代社会中自然而然生成的对故土家园与民族文化的眷恋,转化为社会成员主体意识普遍觉醒背景下的自觉建构议题。正因如此,以大情怀讲好爱国主义的道理,还必须在引导学生形成爱国主义理性认知与情感依恋的基础上,砥砺锻造出坚定自觉的爱国意志、爱国信念和爱国行为,从而焕发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主观能动性。为此,要高度重视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的自觉建构意识, 引导青少年将“小我”融入“大我”,将爱国情、强国志与锤炼爱国本领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火热实践之中。要设置更加完善的培育机制,创造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爱国不分大小,重点在做”,鼓励青少年从身边事做起,不断涵养爱国情怀。要针对青少年“拔节孕穗期”的思想行为特点,结合校内外各种热点事件,引导青少年理性爱国,警惕和防范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之诺。

三、以大智慧把道理讲活

讲好爱国主义这门“大思政课”,还需要有大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10]这一重要论断提示我们,讲好爱国主义这门“大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一堂质量上乘的爱国主义思政课,既可以是浓墨重彩的“大写意”,也可以是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关键在于能不能讲求方式方法,能不能大手笔谋划、大力度创新。具体来说,以大智慧讲好爱国主义的道理,要在故事、话语、方法的协同上下功夫,以鲜活真实的故事沟通心灵,以亲和真挚的话语启智润心,以多样创新的方法激扬斗志。

以鲜活真实的故事沟通心灵。“人永远是讲故事者:人的生活包围在他自己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中,他通过故事看待周围发生的一切,他自己过日子像是在讲故事。”[11]以大智慧讲好爱国主义的道理,尤为重要的在于通过符合历史、符合时代、符合青少年发展特征的教学叙事,增强道理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为此,要明确故事主题,即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 深入挖掘和整合各种故事素材,切实讲好民族复兴的精彩故事。要丰富故事情节,把握好宏大叙事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系,在历史、现实、未来的互动和个人、国家、民族的呼应之中,讲清楚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喜与悲、乐与忧、艰辛与幸福、平凡与伟大。要增强故事的感染力,通过精心设计情节、刻画人物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使青少年能够切身感受到精神之伟大、价值之崇高,唤起青少年在伟大奋斗中激扬青春理想的价值自觉。

以亲和真挚的话语启智润心。话语是思想抵达心灵的重要载体和力量。优质的思政课话语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应该让青少年听得懂、传得开、能认同。为此,要结合青少年思想心理特点和认知偏好精心选择话语,紧紧围绕新时代青少年面临的“过度保护带来的心灵娇惯”“过度教育带来的知识内卷” “过度多元带来的身份撕裂”[12]三个突出问题,研究把握青少年具有代际性的认知特征、语言习惯和接受水平。要积极推动思政课话语创新发展,努力实现政治话语学理化、学理话语通俗化、通俗话语趣味化,以及书面话语口语化、刚性话语柔性化、熟悉话语陌生化,[13]不断增强话语的亲和力、感染力和针对性。要着力深化话语的意义建构,确保以精当的话语表达承载深刻的爱国主义道理,以真切的人文关怀为青少年个人意义世界建构提供精神力量,真正做到启迪心智、润泽心灵。

以多样创新的方法激扬斗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14]同样,以大智慧讲好爱国主义的道理,也需要采用多样化、创新性的方法,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中激扬青少年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远大志向。要加强综合化的教学模式创新,通过分众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学思践悟爱国主义的道理。要探索构建融合化的教学场域,不断突破课堂局限、校园局限, 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还原历史现场、感受时代成就、领略自然风光等形式,引导青少年感知爱国主义的魅力与温度。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打通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使爱国主义的道理更趋可知、可触、可感,不断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党的创新理论怎样融入思政课教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卢先明


面向大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青年大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改变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养成”的单维教学理念。

高校思政课固然有“知识传授”的功能,但是绝不能偏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定位。党的创新理论贴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进展和关键问题,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注入“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触摸时代脉动、在实践中解惑释疑。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聚焦培育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围绕现实感召和信仰培育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知识兴趣、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凸显“理论回应现实”“理论融汇实践”的交互育人理念,建构“理论导入+实践协同+翻转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策略。

理论导入”是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逻辑起点和教学切入点,力求做到完整准确地呈现党的创新理论、回应现实生活世界的真问题, 用最鲜活、最接地气的教学话语直面学生的成长困惑是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策略和实现方式。“实践协同”是对传统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以党的创新理论为逻辑主线串联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各个条块,加强实践教学专题设计和融合,打造资源共享、协作互联的实践育人协同平台,化解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碎片化”“各自为政”等难题。“翻转课堂”是由现代信息技术驱动的教学革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全程主动参与。借助“翻转课堂”进行个性化教育,结合学生兴趣点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强化大学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趣味性和自觉性。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显著提升实践教学成效和育人价值。具体成效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使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协同并进、有机融合,把无序、冗杂的社会实践素材凝练为教学的“一滴水”向学生精准输出,把党的创新理论具象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予以呈现。在理论传授上紧跟时代步伐,又较好地体现价值塑造功能,引导学生全面感知思想力量和中国发展成就,启迪学生思考个人未来与国家发展的内在关联。

二是提升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注重学生主体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与评价。不单强调“抬头率”“到课率”等显性指标,更重视“入脑” “入心”“入行”等价值培育隐性指标。紧盯学生备感困惑的问题,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价值渗透式教学方法,运用时政热点聚焦、案例分析研讨、情景模拟再现、嘉宾现场答疑、学生现身说法等教学手段,从理论感知、情感体验、实践反思3个维度提升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由实践教学的“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为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理论导航和实践参照。

三是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丰富自身知识体系,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和期待。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驱动教师深入社会实践、走进学生生活,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感性认识,使实践教学成为思政课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助力。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高校思政课教材建设’高端学术研讨会”笔谈 党的二十大精神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要求

顾海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所作的报告,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文献,报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在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20XX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在于能够使我们党拥有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的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达到提升党的鲜明的政治品格以及增强党的强大的政治优势的目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为增强党的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提供了一种理论根源。

这两个“拥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上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理论教育的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具有规律性和真理性,又具有政治性和思想性。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决定了其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显得格外重要。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能够坚定我们党的信仰信念,使我们党能够把握历史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历史主动”“历史自觉”“历史责任”“历史担当”, “历史”深刻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道理学理和哲理。历史主动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促进党自身建设,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上两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意义的重要体现。

我们如何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时,使两个“拥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不断深化,这实际上也是“三进”的核心问题。“三进”的对象是高校大学生,他们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三十年,就靠这一代以及接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在学校中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不能对他们今后政治品格、政治素质的养成发挥理论“垫底”的作用;能不能对提升他们的信仰信念、提高他们历史主动的精神担当提供有效的思想引导。这也就是说,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忽略党的政治品格、政治优势,也不能淡化对信仰信念和把握历史主动这两个特别重要方面的教育。

二、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发展阶段、思想内涵、理论启示四个方面深化思政课建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两门课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全过程和理论发展全过程的历史记录,具有发展阶段性。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新的飞跃,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紧密联系的重大时代课题的变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相应地分为新时期和新时代两个阶段。新时期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得我们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也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总的理论构架下发生了新的飞跃,包括事业发展中的飞跃和理论发展进程中的飞跃。前者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的飞跃中, 后者呈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飞跃。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新时期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接续发展的理论成果;在党的十八大以后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凸显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要从整个历史进程中理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继承性和创新性。同时,我们也要对整体过程和过程不同阶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内涵、理论体系,从其接续性和阶段性上,也就是从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继承性和创新性上作出全面理解和深透阐释。结合中国的实际、时代的变化,结合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纳而形成理论体系,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过程, 深化这一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可以认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这些认识,是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安排的最基本的观点。

在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程时,要将其看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过程中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的新发展, 是新阶段的新飞跃。我们要深刻把握的是,全面学习、全面理解和全面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不只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程而言的,也是对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的新要求。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课程体系,不只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程,还应体现在其他各门思政课的课程中,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将其讲好、讲真、讲新、讲透、讲深。

三、把与党的科学理论相联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讲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重要观点,不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有意义,对其他各门思政课程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站在哲学高度对理论进行的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它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真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和世界应该持有怎样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来的。思政课要从多个角度讲清世界观、方法论的内涵及其对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六个坚持”是最接地气、最接近现实、最需要大学生把握的六个方面。新时代的十年可以看到这“六个坚持”所发挥的重要现实作用,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需要把这“六个坚持”落实到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去,在所有课程中全面落实,使其成为思政课教学中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立场观点方法最具现实性、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秦书生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号召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党史作为“四史”教育的生动素材,以其鲜活、多样的历史故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对于学校而言,思政课教学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研究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契合点

党史学习教育中包含的真理性理论、丰富实践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能够有效强化思政课教学育人功能。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堂上讲好中国故事,弘扬红色文化,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教师作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骨干力量,要切实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挖掘红色经典的理论内涵,加强理论阐释,提升党史理论修养。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研究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共通点、契合点,使党史学习教育成为思政课内容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党的百年历史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思政课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要求思政课教师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内容体系有机结合,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以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元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以生动的党史知识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政课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核心内容。以生动、形象的历史素材为媒介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还原生动的历史素材,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力,提升理论知识的说服力和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要求思政课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主动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知识铭记于心,从整体上深入分析、解读党史中蕴含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并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剖析党史事实。思政课教学的党史学习教育不是简简单单进行历史堆砌, 也不仅仅是讲理论,而是要以时间为轴、以重大事件为突出点、以历史为线索, 将一些在党史中的典型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将生动的故事引入理论,以活灵活现的方式展现出来,从历史脉络中提炼出一般性历史规律,总结出思政课中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求解放、求进步的历史。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具体历史事件,既有内在联系, 又有所区别,但是其中每一个具体历史事件都蕴含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师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内容体系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专题教学,突出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把新时代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等与党史学习教育贯通,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各项成果,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性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相结合,既要讲究教学方法,又要讲究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做到既不失党史之活力,又不乏思政课之科学,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艰难的奋斗历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担当和历史思维;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奋斗历程。例如,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思政课在这一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中国共产党自建立就积极发动工农群众参与革命斗争,不断取得胜利,其根本原因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就是坚持群众路线。讲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内容, 可以引用长征时期的经典红色故事,中国共产党爱护百姓、呵护百姓,同百姓一起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万里长征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就是因为依靠人民,有人民的支持。思政课教师要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唯物史观。

二、运用叙事教学法把党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是党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是由一桩桩、一件件前赴后继、顽强奋斗的革命、建设、改革中的红色故事构成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把教学内容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而叙事教学法就是二者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叙事教学法是指教育者把真实的、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故事融入教学过程,通过口头叙事、运用网络多媒体呈现故事等形式,让受教育者在聆听故事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和接受正确思想观念,从而达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更具有说服力。运用叙事教学法将党史中的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是指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选择服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党史故事,运用多样化叙事方式在叙述故事的同时阐释理论知识,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情境化,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帮助学生将难以理解的概念性、原理性知识真正入脑入心,在内化于心的基础上外化于行。例如,运用叙事教学法把红色故事作为案例进行课前导入,或把红色故事作为教学内容的例证等。鲜活的红色故事,避免思政课教学中概念的抽象性,能有效引导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思考和理解。

思政课教师采用多样的叙事方式,要把控好叙事过程。党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立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准确的、真实的、合理的党史故事。选好党史故事后,教师要将所选择的故事展示在课堂中,在呈现故事时要采用多样化叙事方式。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网络多媒体,用口头叙事的方式讲述故事,进而阐释理论知识,但在口头叙事时要注意非说教性,教学语言要科学准确、富有逻辑,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具有启发性,尽量将所选党史故事生动形象、重点突出地表达出来,在充分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故事中蕴含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此外,思政课教师可以党史故事为原型撰写剧本,通过设置具体情境组织学生讨论或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叙述故事,让学生作为故事的亲历者推进故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故事领悟故事背后暗藏的知识性因素。

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思想意识、理想信念的正确引导,要求教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要重视对学生思想观念方面的建设,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把党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展开一系列反抗斗争。然而,这些在当时时代条件下有或大或小历史进步意义的反抗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才迈上走向成功的道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之后党带领人民走上了探索这条道路的艰辛历程,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可见,党史故事能够助力教学目标实现,思政课教师应学会让党史故事进课堂。

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较强,知识点较多,涉及的很多概念具有抽象性, 往往使学生在接触相关知识时感到晦涩难懂,故提高课程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更为迫切。党史故事进课堂为思政课教师解决这一问题指明方向。寓党史故事于教学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但教师要注意选取准确的、真实的、合理的且能够服务教学内容的党史故事,并尽量选取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或教学重难点,以党史故事为线索进行阐释。教师应在叙事中讲清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思想意识、理想信念层面的教育,实现“以理明史”。最终,思政课教师寓党史故事于教学过程, 实现党史与思政课协作育人的目标。

需要明确的是:党史故事进课堂,要把控好叙事过程。思政课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讲授,运用党史故事是协助教师讲好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 要发挥好党史故事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点睛”作用。

三、以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强化理论教学。思政课教师要通过个人钻研、集体备课等形式, 认真学习教材内容,充实教学课件,把准党史学习教育的切入点,更新教学方法,结合理论知识的讲授,适时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党的重要思想、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带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过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此外,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扩展,通过实践教学深化理论教学内容,这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一环。理论学习固然重要,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学习,尤其是思政课这样一门特殊课程,更要注重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情况,以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实践教学中,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泛搜集党史学习教育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党史人物先进事迹的文字材料、重大历史事件图片和影像资料、讴歌党的经典歌曲、关于党史题材的经典电影电视剧等,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亲身感受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繁荣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红色根据地、革命纪念馆、革命老区等红色基地参观学习,将红色资源与思政课专题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中国共产党人、老一辈革命家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无畏牺牲的伟大精神,通过百年党史中的鲜活史实进行现场授课,实现情境式教学,更加深入理解思政课教学内容。也可以开展红色纪念日、重大节假日主题研讨等,让学生更加熟知这些重要的时间点, 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百年历史,在百年历史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等。思政课教学还要开展主题鲜明的纪念活动,加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强化对党的情感,激励学生把爱国情、报国志自觉融入学习和生活。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聆听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通过实物、实景体验的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更鲜明、更有效、更快速地融入思政课教学, 使晦涩难懂、极具抽象性的思政课具有亲和力、可触性,让学生真正有所思考, 促使学生把自己所见所闻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回归实践。

四、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

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新媒体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重大成就, 这对思政课教师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思政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将新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思政课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深度融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运用线上教学,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党史知识讲授直观形象、容量丰富、传播便捷、交互即时,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性与可接受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更具时代性。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在线下教学时要注重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应用。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应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其中。思政课教师在线下教学时应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在学习党史中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参悟百年党史的艰辛历程。在教学方法运用上,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使思政课更具生动性,思政课教师应将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例如,在采取直观演示法时,可以充分运用党史的相关案例用于线下教学;讨论法中也可以运用党史与思政课相结合的题目作为讨论内容,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讲授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起全面的知识体系。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西方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传入我国,使得思政课教学面临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更好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作用的内在要求,更是引导学生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时代要求,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党史学习论析: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融入高校思政课为例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朱崴浩、郑育琛


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关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其内容紧扣回顾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这一主题主旨,在序言中鲜明指出了党的初心使命以及党在四个时期所创造的伟大成就,精辟地阐明了党之所以总结百年奋斗成就与经验的意义所在,并通过四个不同历史阶段的逻辑主线深入系统地阐释了百年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宏阔视角概述了百年大党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提炼了具有深刻指导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并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对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明确的实践要求。《决议》是在实现民族复兴历史任务的时代背景下, 认识和把握我们党整个奋斗历程的一把“金钥匙”,体现了我们党践行初心、引领未来、顺应历史趋势、把握历史规律的高度自觉和历史担当。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具有明显的政治引导、价值塑造与真理传播的功能。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融入思政课教学,既是对大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历史经验的承续与发展,也是思政课发扬育人立意、增强立德树人实效的应有之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决议》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内涵机理,并在基于思政课新版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决议》融入高校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

一、《决议》融入高校思政课之价值意蕴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时代征途中,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践行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是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战略之需,也是赋能思政课历史主动的有效之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厚的实践价值。

(一)践行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

作为置身于纷繁复杂时代潮流与民族复兴历史洪流中的青年大学生,正是肩负着历史与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与重大责任的“强国一代”,理应具有信念要强、境界要高、德行要正的内在特质与外在表征。这对于集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为一体,承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校思政课来说,培养塑造兼具这些良好特质与鲜明表征的有为群体正是其课程教学的价值依归所在。《决议》作为一部彰显中国共产党大德的纲领性文献,以透彻明理、高度凝练的理论阐述为依托,融汇入我们党百年风雨兼程为践行初心使命而不懈奋斗与创造的道德情感,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1]的崇高情怀,“以民为本、一切为民” 的道义担当,贯穿于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发展脉络中。通过对近代以来所发生的的变革性实践与历史性成就进行全景式回顾总结,《决议》深刻揭示我们党在谋求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以多么强大的道德领导力与情感引领力,不断创生着与民同生共进、携手同行的精神动能与道德力量,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多个维度完整诠释了人民对党的全面领导的情感认同所在。把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将其作为承继党史学习教育“立德”育人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引导学生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丰厚精神滋养与价值营养,在体悟过往艰辛奋斗中锤炼品格、涵育初心,在展望未来美好前景中凝聚共识、坚定信心。

(二)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战略之需

思政课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理应从党和民族千秋伟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守正创新则是其在新时代条件下因时而进、顺势而为,凝聚积蓄育人合力,不断提升教育成效,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举措。纵观当前思政课建设已取得卓有成效,但其教学上仍存在“内容不够鲜活、方法不够创新、素材不够俱进” 等问题。“唯有紧跟时代变化,顺应时代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吸引力,才能完成好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3]。《决议》立足于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着眼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大势,秉承实事求是、以史为鉴的思想认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对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带领人民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进行了全面审视与总结,并在基于已有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深湛把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富含政理、哲理、学理与事理的新思想与创新性理论,以共产党人的高度使命自觉深刻阐明了我们党锻造百年奇迹、创造不朽辉煌的深层密码。通过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融入思政课,深挖其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意涵,使之转化为释疑解惑、育人育才的最新资源,有助于丰满思政课教学的话语内涵、深化思政课教学的话语底蕴、拓宽思政课教学的话语边界。进一步说,对于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本质要求而言,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所具有的时代性与创新性特性,正与其与时俱进的价值追求相契合,是提升思政课理论教学感召力、推动其创新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三)赋能思政课历史主动的有效之举

政党能否以正确的思想认识影响和引领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走向具有重大影响”[4]。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识形态发展走向对社会意识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碴泛起,部分青年学生受其影响,对事物的认知表现出娱乐化、标签化及极端化倾向,青年个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辨析力受到削弱。“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故而我们应当予以坚决抵制和反对,从学理层面主动戳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决议》作为一部记载我们党历经百年沧桑巨变,经受历史重重考验而最终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极简史”教科书,从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出发,对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伟大实践中把握历史矛盾、抓住历史机遇、直面历史挑战的光辉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概括,以“四个时期”英勇顽强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诠释了近代以来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以“五个方面”砥砺奋进、奠基立业所总结的历史意义与历史贡献,揭示了我们党注重在变革性实践中把握唯物史观发展规律的历史自觉性;以“十个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展现了我们党善于透过纷繁变幻的历史现象探寻、发掘本质规律的历史主动性。对于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思政课而言,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有机融入其中,在“民族复兴”主题主线指引下,对历史进程中涌现出的诸多事件及其历史次序进行梳理、整合与剖析,廓清党百年奋斗的整体面向和发展趋向,有助于引导学生理性看待不同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正确理解和评价与之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使之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逐步构建正确、明朗的历史观,切实学会用历史的逻辑去审视时代发展,以辩证的历史眼光、开拓的历史思维以及深厚的历史智慧来认清趋势、把握方向、开创未来。

二、《决议》融入高校思政课之内涵机理

《决议》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含有的理论创新成果众多,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与高校思政课共同发挥铸魂育人的作用,以“两个确立”的政治论断强化大学生政治之魂,以“三次飞跃”的理论创新筑牢大学生信念之基,以“四个时期”的历史总结砥砺大学生初心之本。

(一)以“两个确立”的政治论断强化大学生政治之魂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包含了诸多创新性成果,其中一个富含政治含量的重要成果便是旗帜鲜明提出了“两个确立”的政治论断,即“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6]。对于一个拥有数亿人民的国家而言,能否拥有坚实有力的领导核心、能否拥有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导,不仅影响和关系到党与国家事业成败、命运兴衰,同时也事关民族生死存亡。“两个确立”的提出,不单是党和人民众望所归、党心民心所向,而且具有十分厚重的历史依据、充分的实践依据以及科学的理论依据。

从历史维度看,纵观党百年奋进的历史轨迹,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为广泛凝聚各革命力量,矢志推动革命取得胜利,所确立的以毛泽东思想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亦或是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为确保伟大社会革命的实现,汇集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历史合力, 所确立的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历届领导同志为主要代表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还是进入新时代,为更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推进新的伟大斗争,所确立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都是我们党在历史长河实践中为推进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经验产物,是为了广泛凝聚政治共识、争取最大化团结、聚合强大政治力量的关键所在。从实践维度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带领国家和人民发生历史性巨变,从破除“旧世界”、解放人民到建立“新世界”、实现民主, 从创造经济发展“赶超”奇迹、实现社会长期繁荣稳定到建设美丽富饶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所取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显著成就,正是坚强的领导核心、先进理论指导的优势彰显,为党的杰出领袖的核心领导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进理论指导的成功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从理论维度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充分肯定了杰出领袖人物对促进社会发展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性质与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必然是民主集中制,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的有效厉行落实势必离不开领导核心的推动与保障。对于任何一个领导集体而言,“如果不强调集中、不强调权威,没有自己坚强的领导核心,就无法形成统一意志,无法形成号召力和战斗力,就势必陷入一盘散沙而无法完成革命任务和崇高使命”[7]。一百年来,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正是在中国共产党杰出领袖的领航掌舵,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指引下,“坚持正确前进方向,乘风破浪不迷航”[8],最终扭转了民族衰弱的历史命运,铸就了今日灿烂辉煌的历史成就。

两个确立”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确保人民与民族同心同德向前迈进培根铸魂、凝心聚力,“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9]。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关口,青年大学生作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生力军与中坚力量,理应要站在党和国家的政治高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深刻内涵与决定性意义,善于从历史深度正确分析当前国际局势变化,从现实广度理性看待当前国内发展、社会进步等现实素材,在具体实践境况中加强思想淬炼与政治锻炼,强化党性修养,站稳政治立场,进一步涵养对党忠诚的政治信仰与执着追求,真正做到“在思想上高度信赖核心、感情上衷心爱戴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始终紧跟核心”。

(二)以“三次飞跃”的理论创新筑牢大学生信念之基

回望百年过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中国共产党的实践进程始终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交相促进,党的理论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交相辉映。习近平提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决议》基于百年来对理论不懈思考与探索的基础上鲜明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三次历史性创新飞跃。其中,在革命与建设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进入新时代以来所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别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和“新的飞跃”。新飞跃意味着新变化,一方面,对于马克思主义本身而言,“三次飞跃”的过程都取得了重大的创新性理论成果,不仅激发了马克思主义所内蕴的真理之光与思想光芒,使其在中国大地焕发崭新活力与蓬勃生机,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本身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涵,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使其获得了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围绕实现“民族复兴”这一历史主题,“三次飞跃”所处历史方位具有阶段性差异, 所面对的主要矛盾错综复杂,所需解决的主要任务也有所不同,但是其每一次飞跃的最终目标却是一致的。前一次飞跃为后一次飞跃提供理论范式、经验积累,后一次飞跃则在前面飞跃的基础上递进形成,三者之间一脉相承,即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实现基础,创造实现条件。正是有了这些条件,中国人民得以造就一个又一个新的思想结晶与理论精华,中国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不可阻挡的强劲势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高光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够解决民族复兴发展过程的现实之问、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新伟业与新局面以及不断造就众多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13]。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青年大学生理应深入学习、认真领悟《决议》内容和真谛,从党的伟大实践和百年奋斗史中感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从中汲取丰厚的思想智慧和历史启迪, 树牢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终生的志气,自觉坚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学思践悟、真信笃行中诠释青年的担当作为。

(三)以“四个时期”的历史总结砥砺大学生初心之本

百年征程风雨无阻,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这一历史主题,这一伟大梦想承载了中国人民对更加美好社会、更好发展状态的殷切希冀与执着追求,给予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强大动力和精神引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拯救广大人民于沉沦危亡之际,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一同勠力同心、奋起抗争,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指引下经过多年不懈的拼搏奋战,毅然决然推翻了长久积压于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结束了国门被践踏、民族被欺凌、人民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将一盘散沙的旧中国重新聚合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夯实了开创未来的历史根基。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为顺应内外环境发展变化、确保兴国大业历史任务的完成与实现,我们党针对当时社会发展的现实境况提出了关于推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一系列前瞻性重要思想与路线方针,并紧紧依靠、团结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以无所畏惧的战略定力创造性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持续性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历史上其他政治力量所难以完成的艰巨且复杂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大踏步赶上时代、赢得历史主动,我们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克服各方面艰难险阻,多点突破,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新局面,开辟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性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科学研判当前局势,并根据党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 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防范化解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四个时期”的百年实践历程告诉我们,通向这一伟大梦想的奋斗之路没有休止符,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完成的每一项历史任务都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充分的实现条件,每一个奋斗目标的达成与实现都将成为人民与民族坚定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里程碑与崭新起点。身处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青年大学生要坚持从党史学习教育中重温党的百年峥嵘岁月,厚植为党、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中,在脚踏实地、建功立业的实际行动与现实考验中砥砺初心使命、锤炼过硬本领,不断提升攻坚克难所需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勇做有担当、善作为、为党分忧、为国尽责的时代新人。

三、《决议》融入高校思政课之现实路径

要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需瞄准融入关键点,把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探寻融入契合点,丰富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聚焦融入着力点,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的主要载体,以提升其融入实效性。

(一)锚准融入关键点,把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任务

《决议》作为新时代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的优质教学素材,内容含量丰富, 意境深远,要将其有机融入思政课,使得《决议》精神在大学生中得到传扬, 主要关键点是要立足于对《决议》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性、学理性与价值性的研究。思政课教师通过充分利用、发挥自身的学术专长、学科素养以及研究功底, 结合当下思政课教学的重点、难点与热点,深入开展对《决议》政治性、学理性与价值性的研究,以使《决议》融入思政课教学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政治性层面,《决议》融入思政课不仅是一项教学任务,更是一份政治责任。学深悟透《决议》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精神要义,不仅体现在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党在百年奋斗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的历史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够以《决议》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学习成效来引导、推动学生站在党与国家的政治大局上看待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大历史观与正确党史观为指导,强化自身政治敏锐性与政治责任感,深入挖掘《决议》所蕴含的重要政治价值,认真剖析《决议》所总结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所带来的重大政治意义与政治影响,并加以梳理概括,以此更好发挥《决议》的政治引导功能,增强《决议》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理性层面,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蕴含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思政课教师除了要对《决议》本身所蕴含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进行深入理解与透彻学习外,同时也要结合习近平在建党百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决议》的有关说明进行融汇贯通式的系统学习,在紧扣学理性基础上,将党的百年奋斗所涉及到的重大成就、重要成果、重要经验以及重要意义等给予客观阐述与充分解读,真正做到以彻底的理论说服力与思想感染力来教育引导学生。在价值性层面,思政课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这一“受教”主体的思想实际与行为特点,认真分析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特性与规律,注重直面学生的所想、所惑与所盼,以《决议》准确充分的客观叙事中蕴含的价值来启发和晓喻学生,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决议》精神所体现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规划个体自身的人生格局与发展未来, 升华其思想境界,推动学生将自身发展融入社会发展当中,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探寻融入契合点,丰富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

《决议》的制定与形成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回溯历史,展望未来,推动党进一步实现螺旋式前进、渐进式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历史阶段性与时间连续性、主观条件与客观需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所总结的伟大成就、理论创新、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这几个部分之间紧密联系,既具有一脉相承的思想共性,又凸显出了各自鲜明的理论表征。由于各门思政课程有着不同的功能定位,课程教材也呈现出不同理论视角和叙述样态,因而需要在把握整体性原则、坚持一体化理念的基础上,从《决议》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出发,结合各门思政课程的鲜明主题和内容特质,探寻相契合的结合点,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构建合理有效、形式多样的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推动实现《决议》所蕴含的丰富思想与思政课教学在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维度的有机结合。

例如,在讲授《马原》这一具有相对突出哲学思辨色彩的课程时,以新教材修订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等内容为切入点,融入《决议》所总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历史性飞跃”,从唯物辩证视角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如何在推进民族复兴伟大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三次飞跃”,并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百年历程中取得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此验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使学生深湛掌握“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在讲授《毛概》课程内容时,以新教材增加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主题”等内容为入手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旨依归,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与理论成果这一历史轴线,融入《决议》所总结的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核心内容以及“十三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以前后贯通的思维方式,深入阐述新思想所回答的新时代课题,讲清楚新时代以来党不断推动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程中所创造的变革性实践与突破性进展,使学生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树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在讲授《纲要》课程内容时,以新教材修订的关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等章节内容为衔接要点,融入

《决议》所总结的“十个方面”历史经验和“五个方面”历史意义,以史实为依据,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民族濒危之际应运而生, 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各个时期以风雨无阻、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带领人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载入历史伟业的制胜法宝,推动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2],使学生深刻理解百年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历史自觉,从而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有更深体会,进一步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在讲授《德法》课程内容时,以新教材增加的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伟大精神等重要论述为结合点,融入《决议》关于“四个时期” 历史总结以及“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论断,借助具体的党史故事与人物素材, 以寓情于理的方式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如何在百年接续奋斗中永葆“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1]的价值情怀,在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好生活目标的过程中塑造出党强大的道德优势,使学生深刻领悟“过去我们为何成功, 未来如何继续成功”,坚定做心怀“国之大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学实践中,以思政课教学的相关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为“纲”,以各门思政课课程的具体逻辑和实际内容为“目”,以彰显《决议》丰富思想内涵为“要”,形成各有所论、导向明确、相互协同和衔接紧密的内容结构体系, 共同推进思政课教学的教材优势向整体育人优势转化。

(三)聚焦融入着力点,创新思政课教学的主要载体

思政课教学须秉承时代变革的理念,聚焦融入着力点,推进实践载体范式更新和方法策略转换。第一,以红色资源为抓手,推动效能利用最大化。借助党史教育实践活动,联系当地实情,充分运用历史资源与本土资源,深挖整合史料资源,将《决议》学习融入红色文化传承中,依托鲜活生动的资源“素材” 来诠释繁复抽象的理论内容,使学生在行走的历史情境中领悟《决议》思想真谛。第二,以主流应用为纽带,拓宽文化传播新途径。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以及微电影等“微渠道”,把《决议》内容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术语转化为接地气的“微语言”,打造吸引学生眼球、贴合学生观念、唤起学生情感的精品力作,引发思想共鸣,增进情感交融。第三,以网络平台为依托,构建多元学习新“矩阵”。运用“互联网+思政”的教学思维,创设“《决议》辅导百问” 专题学习网站、搭建网络主题知识竞答平台、打造百年党史系列“翻转课堂”, 将《决议》学习有机负载于各类网络平台,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推动实现由被动式“理论灌输”向主动式“精神会餐”转变。第四,以虚拟技术为补充, 激发感官协同浸入感。利用ARVRMR等全息化的呈现方式创新思政课教学话语表达语境和信息传递机制,将党的百年奋斗主流价值观及话语体系柔性嵌入其中,消弭思政教育的距离感,增强情景体悟的即视感,使学生在沉浸体验与场景融入中直观化、具象化感知百年大党雄浑激越的伟大成就。



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专题教学实践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汪园超


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里的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社会习俗、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等,是该地域特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域文化对于思政课也是一种财富,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果将其有效融入思政课中,就可以为思政课提供鲜活的学习素材和实践载体,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地域文化与思政课知识点的融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案例教学; 二是地域文化与思政课知识体系的融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实施专题教学。这其中,基于地域文化开展专题教学是最系统、最有效的融合方式。那么,要按照什么依据,以什么路径开展此类专题教学呢?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版)第十一章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例,分析如何利用地域文化开展专题教学,如何利用地域文化活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实现知、情、意、行教学目标。

一、利用地域文化开展思政课专题教学的依据

笔者将地域文化多方面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学内容中,设计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政专题“全面小康与幸福太仓”是基于以下依据:

(一)讲好书中的“大道理”,需要运用身边的“活教材”。教材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涉及全面小康的内涵、目标要求和决胜阶段的重点任务等知识点,理论阐述多,案例分析少,学生对其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然而, 该单元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全面小康、精准脱贫等相关概念,还要培养学生对小康社会的认同感、对小康成就的自豪感,甚至是参与社会建设的责任感,显然,仅仅通过讲解教材内容是无法直接实现这些目标的。如果将“全面小康”转化为“我身边的小康”,就可以将“遥远的”的理论变成与我紧密相关的现实,从而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主人翁意识。如果将“全面小康”理论转化为“家乡的小康建设”实践,则可以通过实地参观、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理论变成可感可触、可亲可信的生活场景,从而提升对小康理论的认同感。

(二)选用身边的“活教材”,需要与书中的“大道理”保持一致。身边的地域文化素材虽然很多,但不是所有的素材都能融入思政课,前提条件是融入的地域文化元素要与思政课内容存在一致性。以“全面小康与幸福太仓”专题为例,“幸福太仓”之所以能将与全面小康融合,是因为“幸福太仓”实质是全面小康的具体体现,两者属于内在统一。表现如下:第一,“幸福太仓” 涉及的领域与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形成呼应。“幸福太仓”是太仓市的城市主品牌,太仓在“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中曾9次上榜,其中还有5次位列县级市榜单首位。该评选在内容上涉及居民收入、公共安全、公民教育、生态环境等指标,这些指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形成呼应。第二,“幸福太仓”已经成为“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最佳注脚”。太仓2020年位列“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行”榜单第3名,在小康经济、生活、文化、生态等方面均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看出,“幸福太仓”已经成为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精彩缩影。

二、利用地域文化实施思政课专题教学的路径

专题“全面小康与幸福太仓”,融入的地域文化主要以太仓地区为主,宏观方面会涉及江苏省情、苏州市情,因为太仓是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县级市, 在地方政策、历史传统等方面与省情、市情存在一定的统一性。专题设计课时为4课时,其中理论和实践环节各占2课时。接下来,将从六个方面分析如何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

(一)地方历史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小康构想”印证地苏州来理解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可行性。“小康”原本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社会理想,它最早出自《诗经》,里面记载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原意为生活比较安定。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第一次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小康”从古代“朦胧的”社会理想转变为现代中国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可行性的依据是什么呢?为了让学生理解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可行性,笔者在此处播放历史短片《1983年邓小平同志调研苏州》,重点介绍苏州之行的背景是党的十二大刚刚确立小康目标,苏州之行的目的是验证小康目标在经济水平领先的地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当邓小平同志“看到城乡‘到处喜气洋洋’, 了解到苏州准备提前5年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对实现“小康”目标充满了信心。由此,苏州成为邓小平同志“丰富小康社会思想、验证小康目标可行性的地方”。本部分引入地域文化元素即“小康构想”印证地苏州,意在通过“身边故事”去理解小康目标,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意在向学生明确小康目标经过了实践的验证,因而具备可行性。

(二)地方政策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小康先行者”江苏来理解全面小康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生产力水平差距较大,因而全面小康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各地要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那么江苏要建设什么水平的小康呢?笔者在此处引入两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讲话,分别是:2014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到“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2020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江苏“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在此,向学生明确无论是“强富美高”新江苏还是“两争一前列”历史使命,都说明相对于其他地区,国家对江苏小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肩负为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的责任。本部分引入地域文化元素即“小康先行者”江苏,意在让学生真正领会全面小康中“全面”的具体内涵, 理解江苏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定位,培养关心家乡发展的真挚情感。

(三)城市目标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幸福太仓”来理解

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是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小康,那么这些领域的小康具体是如何体现的呢?笔者在此处引入“幸福太仓”目标定位,通过描述“幸福太仓”的五种幸福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全面发展的小康,第一是“富裕幸福”,太仓经济发达、百姓共富,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百强县前十位,同时也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城市之一。第二是“平安幸福”,太仓治理有效、社会和谐,是经济发达地区最平安的城市之一。第三是“文明幸福”,太仓崇文重教、崇德向善,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好人频出的“全国文明城市”,第四是“健康幸福”,太仓老有颐养、病有良医,是长三角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第五是“美丽幸福”,太仓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是优美宜居的现代田园城市。本部分引入地域文化元素即“幸福太仓”,意在通过五个方面的幸福将全面小康具体化、形象化,意在让学生全方面了解所在城市增强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地方故事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太仓对口帮扶故事来理解脱贫攻坚战。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坚持“全国一盘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笔者在此处首先引入太仓对口帮扶陕西周至县、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的故事,向学生介绍太仓因地制宜,采取的多种对口扶贫方式,例如产业扶贫:落实资金重点扶持玉屏“黄桃、油茶、食用菌、生猪养殖”四大主导产业;消费扶贫:落实周至优质农产品入驻太仓,开设专营店、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等;教育扶贫: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在2019年共录取玉屏籍学生42人,周至籍学生7人,为做好职教帮扶,学院为学生免除三年学费,提供困难补助,提供结对帮扶服务等。其次,引入健雄学院青年志愿者赴连云港灌南县开展暑期支教的故事,介绍大学生如何发挥才能为贫困地区留守儿童送去知识和温暖。本部分引入地域文化元素即太仓对口帮扶故事,意在帮助学生理解“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思想,提升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价值认同;意在通过介绍不同扶贫方式,使学生理解打好脱贫攻坚战需要有科学指引、精准施策;意在使学生懂得全面小康我们不仅是受益者,更应成为建设者

(五)市民角色融入教学内容:通过“我是城市主人翁”研讨来理解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涉及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协调性、人民生活、国民素质、生态环境、制度建设等七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如果仅仅阐述相关理论,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因此笔者在此处设置了一个“我是城市主人翁”的分组研讨环节,首先,引导学生针对以下问题做分组发言, 即作为太仓的城市主人翁,你觉得太仓要实现以上七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分别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需要怎么做?其次,引入近年来影响太仓城市发展的大事件,对分组研讨进行最后总结。例如,为了提高创新驱动成效,太仓成立德国研究中心,重点发展航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对于学生而言, 学院所开设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医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将迎来发展机遇期。为了增强发展协调性,太仓提出“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的城市标识,推进“沪苏同城”建设,对于学生而言,区域合作将带来广阔的就业前景。本部分利用“我是城市主人翁”的角色,为太仓发展建言献策,意在通过问题导向,启发学生学以致用;意在鼓励学生关注或服务于所在城市的发展,将个人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统一起来

(六)文化载体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太仓小康村”实地参观来感受百姓的小康生活。本专题不仅利用地域文化活化教学内容,还依托地域文化载体开展实践教学,即组织学生赴“全国文明村镇”太仓中荷村实地参观,让学生在沉浸式的社会大课堂中亲身感受百姓的小康生活。中荷村是太仓众多小康村的其中之一,该村集体经济兴旺、便民设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乡村治理有效, 是全面小康的典型案例。笔者首先邀请该村工作人员担任本次专题教学的校外指导教师,由他介绍中荷村的小康之路、村情民情特色等。其次,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该村公共设施如文体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 并详细了解该村的全天候的联动网格巡察、物业管理配备、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置等工作情况。最后,利用该村“田园课堂”开展学生主题实践汇报,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学、所见,说出对全面小康的所思、所想。本部分利用“太仓小康村”实地参观,意在使学生对小康生活产生最直观、最真实的感受,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意在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调查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三、利用地域文化实施思政课专题教学的反思

专题“全面小康与幸福太仓”,融入了地方历史、地方政策、城市目标、地方故事等地域文化元素,采用了讲授法、分组讨论法、视频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方法,活化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形式,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此类专题教学,除了方法得当以外,还需要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一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的关系。地域文化对于思政课是一种优质的社会资源,何时运用、多大程度运用,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不能为了利用地域文化,偏离教学目标。二是统一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思政课在教学目标、内容体系上有统一要求,因此,融入地域文化,打造地域特色的思政课, 要始终坚持统一性这个前提,不能脱离教材知识体系。总之,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目标是:要将思政课打造成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地域特色的“金课”。

良好氛围。一是以点带面开展特色课程思政建设。根据学校的学科优势、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情况、课程内容设计情况、授课教师思政素养准备情况,选取成熟的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全面倡导;二是选树课程思政建设品牌。通过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抓典型、树标杆、强激励,形成品牌效应,不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



高校思政课讲好红色故事的瓶颈及突破路径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韩丹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 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红色故事,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把蕴含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传递给学生,通过故事悟精神,通过精神启示人,通过故事寓道理,将道理渗透故事,把道理讲清楚、讲明白。这是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永葆爱党爱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也是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有效性的重要抓手。

一、红色故事的内涵

红色故事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2],蕴含着党的伟大革命精神,彰显了时代价值,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红色故事是中国故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人、物、事、魂”四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人”,主要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历程中涌现出来的革命烈士和仁人志士, 既有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又有普通的革命群众。在革命斗争中,他们勇于牺牲、视死如归,抛头颅、洒热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他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李大钊、毛泽东、董存瑞、雷锋等都是中国红色故事中当之无愧的主角。二是“物”,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革命文物、革命遗址和博物馆、纪念馆、历史人物故居等。例如,湖南汝城的“半条被子”、解放战争的小推车、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杨开慧烈士牺牲前写给毛泽东的信件等都是重要的红色资源,这些红色遗址遗迹、革命文物见证了建党百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伟大的人民群众筚路蓝缕、创造伟业的坚强意志,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三是“事”和“魂”,是指在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这一伟大历程中有重大影响的伟大历史事迹及蕴含其中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气节。建党百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大地上出现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在革命战争时期,涌现出无数不怕牺牲、坚守信仰的革命先烈,铸就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革命斗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先进模范,形成了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艰苦创业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发生了无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创业故事,创造了小岗精神、特区精神、孔繁森精神等锐意改革精神。这些伟大故事彰显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勤劳勇敢、敢于创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和红色故事的灵魂。

二、高校思政课讲好红色故事的价值意蕴

高校思政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性,承担着教化的重大任务。红色故事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资源, 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红色故事是推动其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亲和力

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难懂,单纯的理论讲授很难吸引学生。对此, 将红色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红色故事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历久弥新、与时俱进,其蕴含的深邃优秀的民族文化、革命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高校思政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党在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中获得的基本经验的升华。教师将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堂,用学生喜欢听、听得懂的方式,讲清楚故事情节,讲清楚红色故事背后蕴含的中国精神和民族品格,即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诠释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等理论知识, 可以为枯燥的理论注入生机和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的抬头率和参与度,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入学生耳、入学生脑和入学生心,切实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性。

(二)有助于增强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坚定“四个自信”的自觉性

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红色故事,对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在新媒体和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愈发强势,呈现碎片化、隐蔽化等新特点,容易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产生不良影响。这些错误言论和错误思想的蔓延,对身心发展不成熟、判断能力不强且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容易扭曲学生的价值观,弱化学生理想信念和民族认同,不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进而形成报国之志。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3]红色故事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实现民族独立、民族富强和民族复兴的真实反映,是无数革命先辈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革命精神的生动写照,故真实性是红色故事的重要特征。红色故事是开展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依托一个个遗址遗迹、有史料记载的文献印证,以及一封封饱含真情实感的红色家书,讲好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的故事,讲清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在物资匮乏、生存条件恶劣的环境下领导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逐梦历史,呈现历史真相、客观评价历史事实,有助于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价值观,坚定崇高的信仰和增强民族认同感。

(三)有助于传承红色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在各种文化中,红色文化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崇高的价值取向、深厚的群众基础、坚决的奋斗精神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民族解放和独立的红色事迹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旦得到全体中华儿女的认同,就会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中华民族情感和价值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5]因此,在思政课中讲好红色故事,有助于传承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教师要充分引用大量的红色资源,做好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和把控,阐述红色故事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深刻感悟革命精神、激发爱国之情、强化报国之志,从而真正做到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入学生的耳、入学生的脑、入学生的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三、高校思政课讲好红色故事的瓶颈

(一)认识不深

红色故事寓意深刻,作用重大,或悲壮感人、可歌可泣;或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在高校思政课上讲好红色故事,有助于弘扬中国革命文化、维护共产党人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学生传承中国革命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和“四个自信”。但是当前在高校存在很多教师对讲好红色故事的重要性认识不深的问题。有的教师认为,高校思政课是偏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过多地讲故事会弱化思政课的理论性;还有的教师过于看重课堂故事的趣味性和故事性,把课堂变成个人的脱口秀场,课堂中充满了故事,反而失去了思政课的理论深度和政治高度;还有一些高校教师在课堂上选择的红色故事更加偏向于学生所学专业,这样虽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也缩小了红色故事的选择范围。因此,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到高校思政课讲好红色故事的重要性,才能讲出设计精巧、紧贴时代、紧贴学生、真实可信且具有价值引领的红色故事。

(二)能力不足

红色故事包括“人、事、物、魂”,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共同的智慧、经验与情感,内涵丰富,而这对讲授红色故事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团结协作,精心选择和设计故事,避免同一故事在不同课程中重复出现。但是目前的思政课教学中,较多思政课教师仅靠自己选择和设计故事,缺乏教研团队的整体设计。其次,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具备讲好红色故事的综合能力,如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红色故事、挖掘红色故事价值的能力,语言表达力,语音语调的控制力,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力等。但现实情况是,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欠佳,有的教师做到了选择的红色故事紧贴教学内容,但是在故事的表述上不够形象生动,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教师对红色故事的价值挖掘不够,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协同度不够

只有做到学校、社会和一线思政课教师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形成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红色故事的聚合力,彰显讲好红色故事在高校思政课中的重要价值。从学校方面来看,目前高校都在强调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文化,但是在具体的经费使用、运行机制上缺乏有效的支持。高校思政课不仅要在理论课堂上讲好红色故事,还要在思政实践课上引导学生到真实的红色场馆中去感知,需要学生身体力行地进行实践,但是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讲好红色故事的实际效果。从社会层面来看,众所周知,红色故事发生在中国的各个角落,故思政课上的红色故事除了出自教师之口,还需要学生去挖掘和讲授。具体来说,学生可以发挥特长,在实践中利用新媒体技术拍摄视频,基于视频讲授红色故事,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传承红色文化,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人员的配合和支持。但是据调查,很多学生在完成类似作业时,出现部分单位不能充分配合的情况。

四、高校思政课讲好红色故事的突破路径

基于讲好红色故事在高校思政课中的重要意义,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这一立足点,讲契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红色故事,突出价值导向,坚持立德树人,采用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讲述方法,讲出红色故事的思想性、价值性、生活性,同时必须选取契合教学目标的教学主题,设计科学可行的实践理路与机制,从而更好地实现“明其意”“宣其旨”“示其髓”,实现教学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信仰体系的转化,最终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一)聚合力量,共建联动课堂,寓“理”于故事

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应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聚合高校、社会、教师和学生的力量,共建理论课堂、实践课堂和网络课 堂“三位一体”的联动课堂体系,打造整体性、系统性和立体性的“大思政课”, 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学理性、趣味性,提升思政课的“聚合力”和“粘合度”。

第一,创新思政理论课堂。传统的思政理论课堂需要守正创新,这样才能提高教学实效,增强学生获得感。一方面,教师要精选故事,提高教学的科学性。红色故事繁多,故思政课教师要精选红色故事,把紧贴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多元发展、启迪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红色故事精选出来,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伟大形象,发挥红色故事的价值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要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思政理论课堂要杜绝教师“脱口秀”,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应通过主题辩论、小组探究、情景模拟等方式,把握意识形态原则,做好前期指导,鼓励学生成为“讲红色故事的人”。教师也可以把红色故事的主人公或家人请进课堂,与学生共上一堂思政课,实现“教师讲”和“学生讲”相结合、“教师讲”和“红色人物讲”相结合,让理论彰显生机、焕发活力,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从而切实提升思政理论课堂的吸引力。

第二,善用思政实践课堂。要想把红色故事讲好,就一定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史实考察,因为掌握精彩丰富、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是讲好红色故事的前提。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挖掘家乡红色故事资源,通过走访革命故里,实地参观历史文化古迹, 查阅历史文献,考究红色经典故事,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红色故事蕴含的价值指引,用红色故事中蕴含高尚的爱国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武装头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成长为能够肩负时代重任的时代青年。

第三,活用网络课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7]活用网络课堂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创新举措。网络时代,信息资源丰富且传播迅速, 故思政课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把握当前学生“网络原住民特点”,借助网络时代的信息技术,打造符合学生审美、深受学生喜欢的微思政课,同时精选红色故事阐释理论问题,把鲜活的红色故事讲给学生听,把历史虚无主义的假消息进行剖析,以培养学生思辨意识。

(二)提升能力,激发情感,寓“情”于教师

情感是一种判断的能力,是联结知性和理性的一种特殊的能力。”[8]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讲红色故事时必须“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课教师除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还肩负着引导学生塑造信仰和正确价值观的重大使命,对此,正确的政治立场是确保讲好红色故事的前提。故思政课教师要树立职业自信,将情感根植于教学,赋予红色故事深情和温度, 用真情实感讲好红色故事。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讲好红色故事时“情怀要深”,要融入“情”,讲真情实感,用情绪号召和感染学生,用人格征服学生。高校思政课教师既要从大处着“笔”,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史,宣传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又要在小处着“墨”,重情节,精细节, 以满腔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感染学生。长期以来,红色故事给人带来的刻板印象是老生常谈的英雄事迹或革命故事,这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要想打破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红色故事的刻板印象,适应日益变化的学生心理和情感发展的需要,教师就必须要选好红色故事,讲好情节,刻画细节,在尊重史实的原则下,利用网络技术,不断创新叙事形式和情感艺术,将老故事讲出新味道,于细节中展现精神,在情节中体现力量,从而引发学生共鸣,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9]

(三)明确目标,构建话语体系,寓“新”于话语

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是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关乎思政课教学质量及思政课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能否深得学生心,实现立德树人,除了与教学内容具有的魅力有关,还与教师运用的教学话语体系密切相关。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话语要坚持推陈出新,紧跟时代,立足中国国情和学生发展实际,用学生喜闻、易懂、易接受的教学语言,讲好“中国话”“时代话”“大众话”, 不断创新讲好红色故事的话语表达,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思政课具有政治性,教学话语要符合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思政课教师讲述红色故事时需要注意讲好“中国话”,就是要立足中国实际,用中国最新的红色文化研究成果诠释红色故事内涵和国家发展实际,回应学生疑惑,向学生阐明“我们从哪来、走什么路、到哪去”,消解“历史虚无主义”论,增强红色故事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思政课教师讲述中国故事时还要注意讲好“时代话”,因为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话语体系,而讲“时代话”可使话语表达更有价值、更有生气。高校思政课教师讲述红色故事时,要从时代发展中汲取鲜活生动的“时代话”,使教学表达鲜活生动,使学生更愿意听、更乐意学。比如,习近平总书记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我们都是追梦人” “撸起袖子加油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等时代语言被社会大众广为传之, 教师就可以把这些形象生动的时代语言融入教学话语体系,用“时代话”更好地解读红色故事,让思政课富有时代感。高校思政课教师讲述红色故事时需要注意讲“大众话”。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当今学生尤其喜欢用网络流行语作为自己的话语表达方式,因此思政课教师讲述红色故事时要把网络流行语融入其中,肯定赞扬革命先烈的无畏奉献和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实力,强调红色故事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这样既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思政课教学氛围, 又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红色文化的提炼和传承,多次在重要场合深情讲述红色故事。2020916日,习近平到湖南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时,在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的基础上指出:“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故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光辉史和辉煌卓越的奋斗史的重要体现。将红色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永葆爱党爱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教师通过故事讲道理、通过事迹悟精神、通过精神启示人,有利于学生锤炼坚毅品格,坚定人生信仰,培育家国情怀,也有利于学生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发扬革命精神。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逻辑理路

陈慧、李芳


20193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 “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这里面,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2021 126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②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关照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和实践逻辑。回答和解决好这一现实课题,应从为什么讲、讲什么以及怎么讲等方面厘清和探究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价值意蕴、内容选择和基本路径。

一、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重要意义

所谓故事,一般是指通过记忆和口述形式传播特定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叙事或典故。故事侧重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具有生动性、内隐性和情境性特征。①中国法治故事是中华民族法治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缩影,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一般表达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方法,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是阐释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提升教学亲和力以及增进法治道路自信的基本要求,从而有力促进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首先,有利于提升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实效性。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当前我国高校法治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法治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效性还有待提高。其中, 法治重难点理论讲得不透彻不清楚,其为学生吸收和认同的满意度还有待提升。现实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法治素质与知识能力远不能适应法治教育的需要,缺乏专业理论基础,无法系统地、全面地讲授法律知识”。②讲故事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是思想文化传播的生动载体。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英国学者卡拉瑟斯曾经指出:“历史上最有说服力的人物都是讲故事的高手。”③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充分汲取中国法治故事这一铸魂育人的素材和资源,可以通过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中国法治故事将晦涩难懂的法治理论讲清楚,做到深入浅出和传情达意,以小故事引出大道理,以问题链、中西对比


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优势,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法律法规、基本法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以讲好故事赢得受众,逐步提升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感染力和实效性。

其次,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教师是引领学生立大志、成大才和担大任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肩负着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重任。当前,高校思政课尤其是法治理论部分在教学效果上面临抬头率和点头率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的现实困境。比如,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学习兴趣不浓,认为其与学生实际联系不紧密、实用性不强。④部分教师因学科背景受限没能深刻领会教材中涉及的法治理论,拈轻怕重的思维习惯,导致教学过程中重德轻法的现象普遍存在。以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为切入点,以法治故事阐释中国法治智慧和法治发展,以激发教师学习和思考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期待,变“教师导学”为“师生互学”,提升学习法治理论的自觉性和内驱力,进而不断提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法治素养。

最后,有利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道路问题不能含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又明确的信号。我们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践中,必须始终牢牢把握这条红线,不断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自觉,不为噪音杂音所扰,不为错误思潮所惑,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法治故事构成了法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法治道路的历史符号记忆。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有利于从传统和现实两个角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利于充分发挥故事的教化功能, 引导大学生从内心深处信仰法治,引导大学生增强法治中国建设的底气和士气, 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内在道理,继续坚定不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内容选择

讲故事作为案例教学法的必要环节被广泛应用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然而, “讲好故事并非易事。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缺一不可。同时,也要看到案例教学法的效用边界,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育时机和教育对象,精选案例,讲好故事”。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应坚持内容为王。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教学要求蕴含于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中,具体包括教育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治概念法治术语的认知,引导学生了解法律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本质,在认识法律的起源与发展演进、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知识基础上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特质与优势等,不断提升大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一)讲中国传统经典法治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历经各个时代的千锤百炼后凝练而成的文明瑰宝。传统文化和中华古典古籍中蕴含丰富法治资源和法治文化精华,积淀了丰富多彩蕴含深意的传统法治故事。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中国法治故事是我国优秀文化的基因,承载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②在树立“四个自信”的当下,我们必须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用中国独特的文化和语言来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了解中国传统法治故事的故事情境和法治人物的个性特质,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法律文化。比如讲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皋陶以獬豸决狱断案的故事,商鞅为推进变法徙木立信的故事、子产铸刑鼎、包公案百家公案之铡美案、廷尉罚金等故事,中国古籍中《执法如山》的故事、《黄浮惩恶》的故事、《私不废公》的故事等,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秉持公平、正义、诚信等核心价值理念,通过对传统“引礼入法”、“隆礼重法”、“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理论的分析,认识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德法共治的优良传统,认识到国家治理需要道德和法律协同发力。

(二)讲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中国法治故事

没有游离生活实际的真实故事才能让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精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时代感的法治故事,让青年大学生理解宪法法律不是水中月镜中花,不是束之高阁的白纸,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讲好中国法治故事,能引导大学生理解法治能够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能够帮助公民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引导公民知晓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明白道德诉求的弘扬需要法律的强力支撑。而法律的公平正义则需要道德加以周详诠释,理解当情与法发生冲突时司法机关是怎样处理和思考解决类似的两难问题,如何在执法决定和司法案件中守护公平正义。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孙志刚案例、劝阻吸烟致死第一案、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老人摔倒扶不扶故事,涉及天理、国法、人情等诸多方面的于欢案、情与理冲突的陆勇案等大众关注度较高的案例故事,通过讲授这些与生活密切关联的法治人物真实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发展完善过程,理解法治中国建设的与时俱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法治建设过程。讲上海民警教科书式执法、公民参与民法典的编撰和修改故事,可以让大学生整体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

(三)讲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法治榜样人物故事

人物是故事的集结体,人的成长经历让人物变得更加人格化并充满命运感, 人物的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会影响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可以说人物是故事的助推器。①法治榜样、法治典型人物的故事,往往因其法治实践上的硬核奉献和破釜沉舟的担当,因其接地气、敢担当和守护公平正义身先士卒,能给民众带来极大的心灵震撼,让听故事的受众产生受感染、受教育的组场效应,从而激发民众向榜样学习的自觉性。比如讲获得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缉毒专家周脉军的故事,讲把爱融入为民服务基础工作中的上海铁路公安局虹桥站派出所所长张雷的故事,讲热情执著让社区矫正见实效的广东省社区矫正工作者胡丽雅的故事,讲矢志不渝精耕刑法学三尺讲台“人民教育家” 高铭暄的故事,等等。以此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 认识到法治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关联,认识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成离不开法治榜样的示范和引领,离不开每一个中国公民尤其是青年学子的奉献与奋斗,引导大学生用自身的法治实践行动为法治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四)讲与大学生青年群体密切关联的鲜活法治故事

讲故事需要满足教育客体的实际需求,消除学生在思政课法治理论学习问题上存在的消极思想和心理,认可法治理论学习的价值意义。同时,选择的故事素材贴近学生现实,来源于真实生活,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与大学生相关且鲜活典型的法治故事,能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法治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认同法治的实用性,让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耳入脑入心。教师通过讲授校园贷、复旦大学求情信、冒名顶替读大学以及其他社会实践中的大学生法治故事,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学习法治观念能够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培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的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向学生讲解因为考试舞弊而受罚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关于考试作弊的相关规定,对违背道德的法律后果进行警示。向学生讲解在求职和工作过程中遭受歧视和不公正待遇而运用法律维权的故事,运用法治故事赋能,激发大学生学法的热情和兴趣,努力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和表率, 提高大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严守法律底线。

(五)讲与中国法治建设国情契合的法治焦点故事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要树立法治道路自信,就需要依据中国法治建设的国情,善于发现、挖掘和传播在法治建设中生成的法治故事。比如马锡五断案的故事、毛主席参与五四宪法制定的相关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征集民智民意的故事、枫桥经验的形成以及向全国推广的故事,以此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进程,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领导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而做出的努力,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法律的演进历程以及各阶段法律的特点,认识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把握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深刻认识宪法的至上地位,自觉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和法治精神,从而引导学生全面整体认识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和实践基础,充分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容和重大意义。

三、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着力点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八个相统一”的整体要求,在讲中国法治故事的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授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方法得当、教育目的明确。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需要在深耕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依托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知情信意行”的一般逻辑,从政治要求、教学用语、基本准则、核心要求和教学技巧等方面着力。

(一)遵循政治要求

思政课教师必须懂政治讲政治,必须始终坚持思想性和政治性相结合。法治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政治决定法治,法治服务政治,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完全脱离政治的纯粹的法治。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需要紧扣政治原则和要求。首先,授课教师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三者有机统一的理论基点下讲中国法治故事,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讲中国法治故事,帮助学生弄清党大还是法大为何是个伪命题,法大还是权大为何是真命题的理论依据,精准把握党和国家对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期待,立足高度的政治站位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其次,要树立历史观,结合中华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斗争史、建党奋斗史、新中国的发展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历史,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结合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分析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和法治理论的创新,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再次,需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讲清楚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在坚定“四个自信”的精神指引下讲好中国法治故事。

(二)用好法言法语

法治故事和其他类型的故事相比,在话语使用方面有其独特性。法言法语作为法律领域中的专用语,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法律职业者执行法律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文字等。法言法语作为党内法规建设与法律制度建设的话语体系支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表达与全面依法治国要义的彰显。在讲中国法治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注意法学语言和法学词汇的运用,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用语准确、逻辑严密、内容与形式俱佳,方便学生理解和识记。比如:“法无授权不可为”、“疑罪从无”的法学术语;列宁说:“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伏尔泰说:“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培根在《论司法》中所说的“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的违法行为更严重。因为这些违法行为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这些经典法言法语的合理适时运用还能提升故事的吸引力。为帮助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淀教学的知识厚度,活学活用法言法语,高校可以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法治知识集体备课和培训,以教学重难点为切入口,研究探讨如何将教材体系合理转化为教学体系。授课教师自身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法治基础知识的理论学习,深入研读马克思恩格斯法学经典著作、中央文件以及《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法学专著,形成专博结合的法治理论知识结构,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时政敏感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依托校内外合作平台,深化法治实践,扎实法学根底。

(三)注重德法结合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方式方法。“一方面,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只有那些合乎道德、具有深厚道德基础的法律才能为更多人所自觉遵行。另一方面,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可以通过强制性规范人们行为、惩罚违法行为来引领道德风尚。”做德法兼修的时代新人,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大学师生的叮嘱,也是对全国大学生成长成才目标的具体要求。教师应结合现代化国家治理理论,结合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历史角度和实践需求分析德治和法治被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然性,讲中国法治故事的同时注意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探究故事背后道德与法律的协同效应, 透析法治故事背后的道德情怀和哲学底蕴,引导学生认知道德与法律同属于上层建筑,都能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规范作用,都能调节人们的思想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协调人际关系,二者不可偏废,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顾此失彼。

(四)聚焦法治价值

任何故事本身都蕴含着国家和社会共有的价值与理想。讲中国法治故事的重要理念就是要通过故事的叙事传递公平、平等、正义、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核心价值理念,在讲授中国法治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历史底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中国法治故事要紧扣法治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初衷和目的,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将人民作为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授课教师应借助法治故事的讲授,让大学生移情于故事人物、沉浸于故事节奏、专注于故事发展, 在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中感悟到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是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的必然选择,是民心所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法治建设的成就来源于一代代人民群众的接力奋斗,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尽享法治建设的成果。通过法治故事的讲授,不断提升大学生进行科学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

(五)活用叙事技巧

好听的故事往往能带给学生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其中教师的叙事技巧是有效方法。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合理运用故事叙事技巧和叙事用语,将法治人物、法治历史、法治过程、法治思维的运用等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教师在科学设计故事叙述环节之时巧妙安排适宜的叙事方法,比如将负面案例正面引导,巧用设问、反问、排比等叙事方法,直接叙事和侧面叙事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逻辑思辨中探究法理,领悟法治精神。再比如,运用起承转合、浓郁的情感叙事能引人入胜,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从知情意等方面达到和谐与统一,做到朴实而有温度,凝练而有深度。教师在讲故事过程中手势等肢体语言的运用,语气语调眼神的合理运用,都能更好地表达好故事, 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认知的共鸣,或娓娓道来或抑扬顿挫。比如伤感的法治故事,用满含忧伤的语气表达;幽默的法治故事,用轻松、愉快的甚至是故弄玄虚的语调来表达;促人奋进的、论说严密的法治故事,用严肃的态度、慷慨激昂的演讲似的语气来表达,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效果,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品味的兴趣和自觉。授课之余教师可以多学习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增强自己的语言素养。除此之外,还需灵活使用教学多媒体。运用相关的音乐、动漫、视频和影像资料等,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能凸显故事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最后,授课教师需要构建起既“顶天”又“立地” 的教育叙事立体框架,可以直接邀请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法治人物、法治英雄到课堂现场来讲故事,通过这些法治亲历者的切身经历的讲授,引导学生感悟法治精神的磅礴伟力。


关于在国有企业中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研究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宋奇、杨亚蒙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工作,曾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20XX4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谋划推动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思政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而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是我们党执政兴国、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依靠力量。当前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也步入深水期和关键时期。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壮大,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驾护航。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是推进国有企业管理现代化、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2]178。国有企业只有有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大思政课”体系,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由此可见,新时代在国有企业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构建“大思政课”体系的题中应有之意。

一、在国有企业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变化的当下,思政教育工作在国企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课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工作,曾指出,“我对教育工作在这方面强调得最多,教育工作别的方面我也强调,但思政课建设我必须更多强调”[3]4。目前,大多学者对“大思政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领域,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大思政课”建设相对薄弱。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思政课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大思政课”建设,才能突出国企政治优势、把好正确发展方向、保证政策有效落实、构建和谐企业氛围、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一)守根铸魂、举旗定向,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是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国企正确政治方向的需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保持正确政治方向是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国有企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毫不动摇守方向,坚持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确保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着重强调:“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 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2]175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国有企业“大思政课” 建设的主线,讲好“大思政课”是国有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六个力量”重要指示精神的必要条件,是帮助广大企业职工坚持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鼓舞士气的重要手段。

(二)创新创优、服务大局,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是应对市场竞争、完成国有企业中心工作任务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企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文化进步、国防安全、民生事业等各方面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国企应进一步扎实推进改革、稳步提升效效益、增强创新能力,实现企业更高质量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国有企业提出要求,“要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

国有企业经济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不可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也是国有企业思政课“催化剂”作用的发力点。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持续发展,国有企业必须注重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紧盯市场形势变化、围绕中心工作目标、结合改革发展大局常态化广泛有效开展思政课教育,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把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企业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提高职工思想觉悟、激发国企人才优势,认清形势、应对挑战、抢抓机遇、众志成城,确保企业实现中心工作目标。

(三)同心同向、凝聚力量,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是引领价值导向、营造企业干事创业良好氛围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团结一切进步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培育出一系列伟大精神、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前行之路迷雾重重,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和新的重大挑战,更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激发气势磅礴的奋进前行力量。

大思政课”是党在国有企业的“喉舌”和“风向标”,能够发挥对企业干部职工思想引领和精神激励等作用。一是统一思想,讲好国有企业思政课可以提高干部职工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使其在科学理论武装下紧跟时代步伐, 作出正确价值选择判断,在复杂形势下有效应对思想冲击,积极投身干事创业本职工作。二是凝聚共识,在国有企业开展良好的思政课教育可以帮助干部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使命责任感、调动积极创造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为企业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实现高质量发展积蓄能量。

二、在国有企业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困境

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保持着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从把牢政治方向、夯实思想基础、坚定理想信念、严守纪律规矩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同时,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国有企业“大思政课”建设工作也遇到一系列新困境。

(一)国有企业“大思政课”开展的针对性不够强

一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群体差异较大。步入社会的“企业人”接触到更复杂的人和事务、拥有更庞杂地获得知识渠道,更容易面临人生观、价值观被重新塑造,理念信念不坚定等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企业用工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国有企业职工出现成分更加复杂、认知差异扩大、素质参差不齐的趋势。二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更加多元。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利益深刻调整,国有企业员工思想多元化特点越来越明显,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既对退休养老、医疗保障、公司福利待遇、加班补助等切身利益问题更加关注,又对工作环境氛围、可持续发展及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加强烈。

以上客观趋势给国企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工作带来了挑战,既要面向领


导干部、关键岗位职工、普通职工及外包职工等多层次差异化的教育对象,又要兼顾职工在物质利益和精神层面的多元化价值追求。但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国有企业“大思政课”开展的针对性不足以适应其思政教育对象差异多元化的趋势,存在以实用主义教育为主而思政教育学习不足,各层次职工教育一刀切、针对性不强,教育内容过于泛化、对企业职工思想引领力不足等问题。因此, 国有企业要特别注意其思政教育对象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国有企业“大思政课”内容更新不及时

从外部环境看,随着新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高度普及,国有企业职工能够便利地接收来自国内外大量信息和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一些西方否定公有制经济,恶意攻击抹黑国有企业,宣扬“国企不破,中国不立”等思想的冲击,容易对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意识造成某种程度的影响。从内部环境来说,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正待重新认识和把握。在经济受到冲击时,国有企业中难免产生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认识偏差,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增加经费开支、无助生产经营,甚至容易演化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错误风气。

复杂多变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国有企业思政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课题,但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国有企业“大思政课”建设在应对这种变化上存在敏锐度不够、重视度不高、行动力不足的问题。要走出困境,国有企业应时刻关注其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复杂多样性变化,不断更新思政工作开展的思路以适应环境新变化。

(三)国有企业“大思政课”方式创新度不够

新时期在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一些传统的依靠“一份文件、一张嘴、一支笔”就能完成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广大国企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心理需求,需要探索广泛多维的方式方法。一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维度教育资源和平台资源应该为国有企业“大思政课”所用,如企业微信、企业办公网站、网上学习平台、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资源,既便利高效又适应时代发展。另外,国有企业“大思政课” 更加需要在既贴合生产经营又符合大众需求的工作方式探索上下功夫,以达到坚定正确理想信念、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的目的。

新时期对国有企业“大思政课”建设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通过调研发现,虽然国有企业普遍开始重视和鼓励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但实际工作开展仍未达到预期效果,存在一些创新形式大于内容、部分工作者观念更新慢抵触新技术应用、各企业或各支部间创新应用程度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国有企业要广泛探索、积极推广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多维度、开创性实现工作方式的新突破。

三、国有企业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思路

国有企业继承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找准新时代“大思政课” 建设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3]7-9。国有企业“大思政课”建设要以此为遵循,特别注重把握时代方向融入大格局、阐释真理逻辑讲出大学问、开拓教学方式广求“大先生”、贴合生产经营推动大发展、践行社会责任砥砺大担当。

(一)把握时代方向,融入大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

国有企业肩负着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推进国有企业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要准确把握时代方向,立足当今时代背景,站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高度,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 紧密结合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形势、新挑战来谋划。具体来说,一要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注重从大视野、大格局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要积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心系“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把握国内外形势、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经营环境,认清党情、国情、行情、企情,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

(二)阐释真理逻辑,讲出大学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欲成天下之务,必详其理。“大思政课”建设不仅要面向宽广的时代视野,更要扎根深厚的理论底蕴;不仅要以情动人,更要用真理服人;要用学理支撑政治、以知识承载价值,注重阐释真理逻辑,讲出大学问。只有以透彻的学理分析解析时代、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诠释规律,才能保证受教育者真学真会、笃信笃行。

国有企业“大思政课”更要在理论学习中走在前列、当好示范。具体来说, 要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干部职工及时准确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要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善于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认识改造世界,在科学理论思想的指导下明辨是非曲直、明确使命担当。

(三)开拓教学方式,广求“大先生”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政府、学校、企业等各级党委都必须结合实际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和素质。

国有企业更要着力构建企内企外教学配合、线上线下教学结合、理论实践教学融合多维一体的“大思政”教学队伍,注重在丰富教学方式过程中广求教育政治立场坚定、思维方式创新,既有人格魅力、又有理论素养,能够真正驾驭“大思政课”的“大先生”。一要着重把好选师关,对外广求能够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浅出释理论、拨云见日明信仰的优秀思政课教师。充分利用本地党校、高校、红色教育基地的专业思政教师资源,以及“学习强国”“网络学院”等网络教育平台资源,深入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企业职工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权威专业的讲解。二要重点把好育师关,对内精培真学真懂真信科学理论、扎实坚定笃行理想信念,既晓理论、又通实践的内部思政课讲师队伍。比如,从职工内部选拔建立一支思政内训师队伍,打造一批适合企业职工思想水平和需求的特色课程;不断构建企业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广泛组织党委班子人员、党支部书记讲党课;在企业各阶段、各岗位选树一批优秀典型人员, 开展系列典型人物事迹宣讲,激励广大职工向身边先进看齐,创造创优争先气氛;培养建起一支高质量、高素质、专业可靠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队伍,他们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实践者,需要具备先进的思想理念、专业的理论知识、灵活的沟通技巧,才能有效支撑好“大思政课”教育工作。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充分利用国有企业内部教学资源开展思政课教学既可以使授课者结合企业行业实际、身边典型案例、自身现实情况进行分析,贴近职工工作实际、避免空洞说教;又能打破思政课传统授课模式,可以在企业的“田间地头”、在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时时、事事、处处开设思政课堂,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教育内容更易入脑入心。

(四)贴合生产经营,推动大发展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中指出,“国家与干部要进步,就必须不断进行学习与实践,没有理论支撑的创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缺乏社会实践的理论则是死理论”[5]。国有企业企业既是经济组织,也是党领导的政治组织。首先,国企思政课需要通过深度融合企业中心工作来开展,才能发挥作用、实现价值,提升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其次, 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能够检验思政课教育效果,并为进一步的思政工作提供物质基础。国有企业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做到有的放矢,服务企业发展大局、贴合生产经营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具体来说,国有企业思政课的开展,一要着力培育干部扎实务实干事、深入一线调研的良好作风,引导职工在经营发展中务实精进,深入调研发现问题、实招实事解决问题,保证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高效开展。二要注重立足国有企业战略定位、结合行业发展前景、挖掘企业文化背景,常态化开展形势政策任务教育,解决顾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参与企业经营发展的积极主动性,为全面完成企业生产经营任务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三要坚持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不偏离,善于围绕企业重大项目、重点业务、重要节点, 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价值观念与企业生产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开展思政课教育,助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

(五)践行社会责任,砥砺大担当

国有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追求社会效益。国有企业“大思政课” 要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思政课教育的重要内容,促进国有企业将发展生产经营与创造社会价结合起来,鼓励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要讲出心系万里家国,着眼民族事业的大情怀;体现心怀理想信念,无畏艰难险阻的大气魄;传播超越一己得失,践行社会责任的大担当。

具体来说,国有企业开展思政课在内容上不仅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干部职工,还要保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引领和品行塑造效果;在方法上要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如,常态化开展党员先锋岗位、企业文明号、志愿活动大使、感动人物模范评选与事迹宣讲等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来引导干部职工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民族大业,做有道德素质、有社会担当的企业人才。

国有企业“大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向上向善、直指人心、塑造品格的课, 是集知识与价值一体、学术与政治并存、术业与信仰一身的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新、因势而进,要有所作为、有大作为,切实把国企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优势。



红旗渠精神融入河南高校思政课探析

李佳颖


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原儿女在追梦路上高举旗帜、不畏艰险,鼓舞着一代代河南学子在奋力谱写中原更加绚丽篇章上戮力同心、奋勇向前。

一、红旗渠精神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1]红旗渠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林县人民世世代代求水夙愿下、在群众实践努力下形成的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核心的修渠精神,处处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和国之大者的理想信念。

红旗渠的建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20世纪60年代,在党的领导下,林县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克服“山穷、水穷、地穷”的自然环境不利条件,克服“劳动者素质较低、劳动资料相对落后”的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克服“早上糠、中午汤、晚上稀饭照月亮” 的物资极为匮乏的艰难条件,带着林县祖祖辈辈强烈的求水愿望,靠着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十年奋战修渠、创造了人间奇迹。可以说,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修渠才成为可能,红旗渠才得以修成。

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书写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红旗渠的修建,不仅一举改变了林县世代缺水的面貌,而且将一面精神之旗、初心之旗、使命之旗插在太行山之巅。无论是“两贵(县委书记杨贵、县长李贵)走前头,群众有盼头”,还是“干部能够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都反映了党员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良好风貌。无论是“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还是“盘阳会议”做出的修渠战略调整决策,都表明了我们党走群众路线的坚定信心。无论是“干部吃苦在前、吃亏在前”,还是“干部干的比群众多,吃的口粮却比群众少”,都体现了党员干部为林县人民谋活水、谋发展、谋长远的初心和使命。

二、红旗渠精神融入河南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向河南高校学子讲好红旗渠故事、弘扬红旗渠精神,关键在于找到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的相似处、共同点。

(一)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内容一致

高校思政课包括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能够帮助青年学子提高思想觉悟、转化思维方式、树立正确三观,教育引导青年学子成为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作引领。当前,我们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新的征程中红旗渠精神依然是鼓舞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依然是激励我们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的强大精神动力。

其一,红旗渠的修建处处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林县县委懂得, 举办大多数群众迫切要求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得到他们的拥护;充分依靠群众的力量来办这些事情,就一定能够办成。”[353红旗渠的修建是林县县委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与林县缺水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集中表现,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的具体表现,是坚持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客观规律的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引下,林县人民最终修成了人工天河、形成了红旗渠精神。

其二,红旗渠的修建处处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也是红旗渠修建的精神支柱。在修建红旗渠前,195811月,毛泽东在接见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时,对林县修建英雄渠、淇河渠、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肯定,给林县修建红旗渠吃了“定心丸”。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林县县委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来武装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学习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文章,特别是在修渠遇到困难时用毛泽东思想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毛泽东思想被林县人民掌握后,变成了无穷无尽的修渠力量。

其三,红旗渠的修建与高校思政课在内容上相互支撑。《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在“架起通向理想彼岸的桥梁”一节中强调,要“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开凿红旗渠青年洞就是典型案例。开凿青年洞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寒冬腊月、缺粮少物、任务繁重。为了鼓舞斗志,修渠青年们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为了后辈享幸福,再苦再累也心甘”“撼山易,撼建渠民工斗志难”等标语写到太行石壁上, 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情壮志,历经17个月的英勇奋战“砸”通青年洞,充分印证了“实践,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从中国近代史可以看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使命,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时间之河川流不息,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的红旗渠精神将给予新时代河南高校学子直面困难的勇气和迎难而上的动力,激励河南高校学子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自强不已,奋斗不息,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成就新的青春辉煌。

(二)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目标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河南高校思政课讲好红旗渠故事、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用红旗渠的修建历程鼓舞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斗志,用红旗渠精神的伟大成就为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指明方向。

其一,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目标共塑。高校思政课核心在于“政”字, 即确保思政课发挥“跟政党、讲政治、明政理、重政教”的作用,引导学生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红旗渠精神正是“政”字的具体表现。跟政党,即在红旗渠修建中党的领导无处不在,党在红旗渠建设中发挥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作用,带领林县人民实现了祖祖辈辈的修渠愿望; 讲政治,即红旗渠的修建靠的是政治打头管总,林县县委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化作改换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林县人民把对党的无比信赖化成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铮铮誓言;明政理,即红旗渠的修建靠的是在吃透政策文件精神上把握重大机遇,在合理运用政策基础上做实重大战略;重政教,即红旗渠的修建靠的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靠的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汲取修渠的精神力量。

其二,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目标共通。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63。红旗渠的修建处处体现出信仰、信念的作用。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共有81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中有群众、也有党员,有年仅17岁的有志青年、也有63岁的花甲老人。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修渠引水,为了一个共同的信仰———改变林县世代缺水、贫穷落后的面貌。在信仰、信念激励下,在红旗渠精神鼓舞下,林县(州)人民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创业四部曲,一个“样样当先进、行行争一流”的现代化新林州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从坚定高校学子信仰信念角度看,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目标是共通的。

其三,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目标共融。高校思政课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根本问题的确立,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引领学生思想发展和价值选择的主要课程,是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关键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要深入挖掘红旗渠精神蕴含的深厚思想文化精髓,要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来讲。“立德”就是把红旗渠精神作为厚植高校师生增强“四个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的重要途径,“树人”就是把红旗渠精神作为培养德才兼备、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建设者的重要方式,为高校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价值引导和思想引领。

其四,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目标共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7]。总书记的讲话为河南高校利用思政课讲好红旗渠故事、培育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指明了方向。思政课教师要把讲好党的故事和讲好红旗渠故事融合在一起,把红旗渠修建过程中的光辉历史、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真实故事展示出来,用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幅幅珍贵的画面,让高校学子在故事中感悟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旗渠精神。

三、红旗渠精神融入河南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在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历程中, 中原红色文化融入河南高校思政课显得极为迫切且重要。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的红旗渠精神尚未真正融入河南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尚未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政课中探索新路径、寻找新方法,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其中。

(一)回到历史语境,精细化讲好红旗渠精神

将红旗渠精神融入河南高校思政课,必须以尊重历史事实为前提,以重回历史语境为路径,精细化讲好红旗渠精神。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修渠故事的特殊历史始末、特殊时代背景、特殊自然环境、特殊人物情感等讲清讲透讲明白,引导学生置身于修渠时代并进行积极


思考。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艰苦奋斗是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乐于奉献的顽强斗争精神,团结协作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具体体现,无私奉献是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的价值追求。

(二)运用现代技术,立体化讲好红旗渠精神

当代高校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这种学习生活的“新常态”使得高校学子在思维方式、文化偏好、行为模式等方面具有明显特点。结合新特点、运用新技术,成为全媒体、多角度、立体化讲好红旗渠精神的关键。要运用现代化技术打造立体课堂、构建“课堂讲授+社会实践+网络空间”的立体教学模式、“教材资源+传统媒体资源+新媒体资源”的立体资源体系,使思政课“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技术“用”起来、师生“乐”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引导高校教师积极运用VR、短视频、动漫等新媒体资源, 立体生动还原修渠故事情景;立足网络时代,强化互联网思维,进一步让思政课联网上线,让学生看得见红旗渠修建历程、听得到修渠故事、体会到修渠精神。

(三)联系生活实际,实战化讲好红旗渠精神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环境严峻复杂,面临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对此,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守精神、弘扬传统、增强勇气,要严格按照思政课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对修渠中革命加拼命的精神进行再提炼,对修渠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进行再挖掘,对修渠中不畏坚辛、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进行再推广,用思政课教育理论生动灵活地传递红旗渠精神中蕴含的红色基因、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通过讲述修渠故事,唱响时代主旋律,引导高校学子正确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通过入脑入心,激发情感共鸣,引导高校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四)依托大思政课,协同化讲好红旗渠精神

大思政课,大在视野,大在格局。要善于运用大思政课,协同讲好红旗渠精神。讲好红旗渠精神应具备大视野,要立足林州、放眼国内,讲清楚红旗渠修建过程处于资金匮乏、粮食短缺、技术落后(水利技术人员最高学历为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特殊时期,用特殊时期的修渠事例感动高校学生。讲好红旗渠精神应构建大格局。大格局涉及国之大者的培养,因此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价值取向,紧扣红旗渠精神时代内涵,在实践中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红旗渠精神为什么“好”,进一步用红旗渠精神引导高校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王耀媛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指出并论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邃内容与意义。所谓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共先驱心路经历的最高总结,具有革命历史的贯穿力,又有时代精神的感召性;具有理论的推动力,又有实际的指引力量,是一个逻辑严谨、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把伟人建党精髓渗透高校思政教学之中,着力促进高校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着力培育能够肩负中华民族崛起大任的世纪新人。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

深刻了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精髓,对人们传承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发扬中国红色文化基因,积极推动党建新的伟大工程, 全面推动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现代化伟大革命各项事业前行, 都有着很关键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根本,加强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打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党派,而马克思主义又是当代所有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核心灵魂。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中共先进分子就看见了“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认识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由此奠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共产党人通过坚守真实与理想,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走向中国与现代化,积极指导我国人民继续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改写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与进程,改变了我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也改变了当今世界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格局。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必须秉承为人民谋求福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初衷与使命感,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责任与担当精神的具体体现。党的初衷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信念与奋斗目标的具体体现,是鼓舞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前进的根本动力。正是因为人们始终坚持这一初衷和使命,党才能在极端困难中茁壮成长,坚决、积极地克服困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始终牢记党的本心和使命,永远将民生利益举过头顶,贯彻以民生利益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持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要始终保持奋斗精神、坚强意志和优良作风,无所畏惧地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族精神形象和政治意志品格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提道:“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战胜的风骨和品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大总体目标, 要求人们发扬奋斗精神,增强忧患意识,敢于站起来,勇于顽强奋战,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而必胜。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即无条件地永远忠于党的信念、组织、学说、道路、原则、政策,永远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思想,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和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一直保持着和群众的密切联系,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领导全国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程与未来命运。一百余年来,党经历过无数艰难险阻,但从未被打败或推翻, 这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人对它的忠诚。忠于党、永不背叛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的基础和血脉在于人民。不辜负人民,与人民同甘共苦,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要求。绝对忠于党,无愧于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和人民的立场,并转化为每个共产党人的自觉行为,引领党和人民事业的继续前进与发展壮大。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渊源和最高境界,是共产党的珍贵精神财富,是共产党人独特的政治品质和高贵的执政本色。把伟大建党精神纳入高校思政课程,这不仅是对培养新一代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在落实思政课德育教育基本任务中应有的意义。

(一)有助于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优秀青年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珍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期望、国家的未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普通高校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扎扎实实开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才、为国育才。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度高速发展、改革与开放相互激荡、国内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 青年大学生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知识人群,容易对各种思潮、文化、观念产生好奇,但囿于自身实践经验、学识知识等,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其价值观念、生活理念,甚至理想信念等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因此更需要加强思政课的积极引导作用,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融合思政课教育教学,使青年大学生充分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当代价值。积极争夺思想文化阵地,增强青年大学生抵御负面信息的能力,进而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对党忠诚、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有利于扎实推进高校党史学习教育

高校肩负着培育建设国家人才的重任,将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是有效推动高等教育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要求,也是有效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高校的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建成社会主义的重要生力军, 身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为了促进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化和实施,必须进一步挖掘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教学资源。同时,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方法和方法的创新。因此,把伟大建党精神渗透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有助于充实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让青年大学生深刻把握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同时借助互联网、科技等易被青年大学生接受的方式方法,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充分发挥党史育人的重要作用。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一)思政课教师: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学全过程

第一,打造精品微课,传承红色基因。面对不同学科背景的青年大学生, 如何更有效地推进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继承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借助新媒体、公众平台推出系列精品微课,简短、经典,不仅有利于学生观看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从而全面系统掌握进入新时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获得的新的巨大成果,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自信心和荣誉感。打造精品微课,要根据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综合考量,制订好学习计划, 将伟大建党精神微课与专业课学习、教学服务管理等相融合。在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下,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微课的授课与讲解;抑或囿于时间安排、工作学习等多种情况,可以通过录制专题精品课程,通过一系列影视化处理,以更加精彩的方式讲授党的伟大建党精神。

第二,开辟教学第二课堂,深挖红色教育资源。把伟大建党精神渗透到大学思政课教学,不仅需要思政课发挥积极导向作用,更离不开专业课、选修课等多种课程协同作用的发挥。但更要注重“第二课堂”的开辟,通过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沉浸式教学等,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切实提高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效果。首先,利用高校驻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现场教学。思政课教学不应单纯囿于课堂学习方式,可以通过实地学习、现场参观等与历史人物近距离接触,感受历史温度。学校应主动打造红色教学基地进行思政课现场教育。通过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根据地、主题展览、博物馆等进行现场教学, 切实“用好红色资源,增强党性教育实效”。其次,借助红色资源,开展体验式教学。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师生的共同协作, 借助开展微课、情景剧展演、朗诵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对红色资源的深刻挖掘与解读,以多种形式展演学习成果,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的积极作用。最后,通过“活”红色资源,开展沉浸式教学。通过将英烈的英雄事迹、展现出的伟大品格融入思政课教学,让学生深刻感悟身边的历史;通过邀请经历革命战争的老党员、老战士等亲口讲述党史故事,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党史;同时借助线上线下开展沉浸式教学,增进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深入体验老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

第三,整合教学资源,开展多彩教学。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可以利用多种载体,打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借助新媒体、公众平台、客户端等打造“互联网+伟大建党精神教学”,实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便捷性、时效性;借助高科技手段,打造“VR+伟大建党精神教学”,通过再现真实的革命战争场景、社会主义建设宏伟景象、新时代下的大国大党大擘画等,让学生“零距离”体验党史学习;在教育教学中,借助优秀的经典影视作品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教学,以更加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示党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系列主题图书阅读活动,加强对马列经典、党的创新理论、优秀党史著作等的学习,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二)高校:健全完善思政课教学制度保障机制

高校是开展思政课教学的主阵地,在思政课德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学校层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各自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办学特色,大胆进行创新探索,为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机制。

第一,强化顶层设计,助力思政课教学。学校相关部门重视并加强思政课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建设,确保思政课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思政课教师的任职、管理、考核等进行科学设计,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对思政课教学工作施以有效引领的同时予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与配合,打造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思政课教学队伍;注重有益经验的学习与推广,探索出一套符合自己院校特色的模式,并从制度层面予以支持,尤其要把将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政课教学融合进行大胆创新探索,获取有效教学效果的经验,从学校层面进行推广宣传,树立典型。

第二,协同思政课教师,做好伟大建党精神“三进”教育工作。促进新时代高校对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和思政课教学的融合,高校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合作,将伟大建党精神教育教学作为课程体系,思考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系统和课程目标,从而有效地促进青年大学生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将伟大建党精神渗透到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课程目标等,切实促进青年大学生把伟大建党精神贯注于心,付诸实践。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可以打造由高校牵头,社会多方协同,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模式,扎扎实实进行伟大建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教育工作。

(三)社会各界:多方联动共同打造全方位育人环境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要依靠思政课教师和高校的力量,还需要从高校“走出去”,进行多层次、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学,将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教师的教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打造多方联动育人机制,引导帮助学生真正将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化为实行,应用于实际的学习生活中。

一方面,组织师生进行伟大建党精神宣讲。开展系列主题的伟大建党精神宣讲活动,以教师和学生为宣讲主体,打造“进社区、进基层、进乡村”的“三进”党史宣讲活动。通过高校与社区、乡村等的配合,根据宣讲面对群体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宣讲准备,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将学习到的伟大建党精神的相关知识、自身的深刻感悟贯穿宣讲活动中,通过与群众的深刻交流,更加明确伟大建党精神怎么学、怎么教、怎么用的真谛。通过师生自身的“真学、真用”,树立正确历史观,坚定理想信念,把共产党员的光辉传统和优秀政治作风认真学习好、传承好、弘扬好。

另一方面,联合多方开展伟大建党精神学习活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不能仅局限于高校范围内,应通过与相关机构、部门、人员的配合,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师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运用能力。其一,开展青年学子志愿服务进基层活动。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如医学生可以进行医学知识的科普,文体生可以编排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向基层群众展演,职业教育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学习的操作技能进行公益服务,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不负民众的高尚情感,也深切体会党千秋伟业的来之不易。其二,高校师生可以联合社会媒体等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知识竞答、红歌飞花令等多种形式的竞赛类节目,通过节目的制作与参与,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并通过多方宣传,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其中,扩大思政课教学的社会影响力,形成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

结语

将伟大建党精神全面纳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在进一步明确将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发挥青年大学生“学”伟大建党精神、多方联动“教”伟大建党精神、社会协同“用”伟大建党精神等, 跨越百年,传承初心,为谱写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篇章、描绘好新时代百年梦想新画卷贡献青春力量。



讲好“爱国主义”这堂思政课

鲁新民


如何在思政课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的回答是:可以通过讲正面典型故事、设是非曲直议题、强主体意识体验,讲好爱国主义情感课、理论课、实践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爱国主义在青少年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铸魂见行。

一、共情·走心——讲正面典型故事,讲好爱国主义情感课

作为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的思政课,不论教学内容和形式,还是教师的态度,都是“有情”的。爱国主义教育越具体、越接地气,就越能打动人。我们要在思政课堂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讲好爱国故事,以生动的社会事例打动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涵育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以生动朴实的先进事迹和精彩真实的爱国奋斗故事让传统思政课中的文字和课件生动起来,使学生走心入脑。

1.共情中“引燃”

培养爱国情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课堂中的“共情”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素材和巧妙的手法营造合适的情境,使爱国情感在酝酿、感染与积聚中升温,在情境中被催生、唤醒与点燃。

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四课第二部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的“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目教学时,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以“孙中山酸子树下的中国梦”的故事导入。尽管孙中山心中种下了改良中国的种子,目光渐渐超越常人,但他通过改良途径“医国”的愿望屡屡破灭。面对国家衰败、任人宰割的现实,他振兴中华、复兴民族的梦想得以深化,毅然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学生从故事中感悟孙中山身上的爱国品质,同时引导学生懂得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由此,通过故事帮助学生体会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此设计意在“共情中引燃”,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

2.“自燃”中走心

以情感人”是思政课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职责。如果说“引燃”是“点亮星星之火”,那么“自燃”则是带来“燎原之势”。以“共情共鸣”增强主体的情感需要与体验,燃起植根于心中的爱国火种,让学生在倾听和感悟中唤醒内心潜在的爱国意识,厚植家国情怀。让学生真懂、真信,从中悟透爱国主义的道理,进而反思自身观点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在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一目教学时,同样以近代中国人民对未来之中国的谆谆期望延伸出百年前后的对比(如下页表1所示),引导学生将近代中国人民的强国富民之梦与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伟大事业很好联系起来。

设计该思考题用意是通过设想与现状之比较的情境创设,在爱国情感“自燃”中走心、共鸣。中国人民的期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法实现,但在今天已经实现或者将要实现,我们要引导学生达成思想共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的破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这是“梦想成真”的根本原因所在。由此进一步推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是多么不容易,要把振兴中华的重任接续奋斗下去”的观点入脑入心。

二、辨析·明理——是非曲直设议题,讲好爱国主义理论课

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思政课讲的不是一般的道理,而是马克思主义的道理。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这是思政课教学的应然使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提出:“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议题辨析离不开讲“理”。在教学中我们需要用学理来支撑内容、用事理来塑造观点、用情理来铺垫课堂、用真理来打动学生。具体来说,可通过范例分析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在探究活动中拓展视野。

1.懂学理,把道理讲深

思政课追求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只有着力于学理的深究,方能彰显理论的厚度与广度。爱国主义兼具历史性与时代性,有着独特的历史脉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构建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进而升华为报国之志、信仰之基。

例如在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国际关系”部分,我们精选南海问题为情境素材,结合时政背景,采用“捍卫祖国,强硬亮剑还是韬光养晦”正反两方不同观点的辨析为教学形式,具体呈现见下页表2

假设你被邀请加入这场辩论赛,你支持哪方观点?运用国家统一相关知识,进一步阐明你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这一问题设计是要身临其境,从正反两方分别阐述理由,主动将学生的想法观点放到台面上归类讨论,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客观认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辩证看待外部世界,在比较中接纳精华与抵制糟粕,从而坚定自身的民族自信并增强爱国自豪感。

站稳立场需要学理支撑。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风云变幻,国与国之间合作、竞争、冲突的背后都是国家利益使然。从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延伸到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与政策,引导学生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的角色地位、国家力量发生的新变化,爱国主义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主动解答学生关于爱国主义行为表现的困惑与疑问,进而通过学理的阐释懂得“知道怎样去爱国”,上升为规律性认识,使爱国情感得以升华。

2.明事理,把道理讲透

只有弄清楚事理,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说话,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说话,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说话,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说话,方能增强理论的真实感与说服力。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我们不禁要问,这种“硬核力量”究竟硬在哪里?“硬核力量”的根源与底气来自何处?这一问题设计是要追根溯源,从伟大斗争的坚强支撑、伟大工程的坚强保证、伟大事业的坚强托举、伟大梦想的坚强引领来阐明“硬在哪里”的问题;从物质基础、政治基础、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分析“根源和底气”的问题。这样的追问能让学生更加深入思考背后的道理。

坚定信念要用事理塑造。爱国主义教育以思辨需求为导向,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情感培育与理性养成、历史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结合起来,帮助青年学生澄清认识上的误解,避免将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相混淆、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割裂、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对立,养成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心态,在爱国主义硬核力量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些重大政治问题的认识,坚定政治信仰。

3.通情理,把道理讲活

只有通达好情理的交融点,方能使理论富有鲜活感与生命力。爱国主义思政课要取得实效,需要打破刻板沉闷、一讲到底、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把道理讲活、讲生动。这就需要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运用智能化的教学场景触动学生,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比如,教师引用马克思的经典语录“任何的科学批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对“捍卫祖国,强硬亮剑还是韬光养晦”辩论作出总结。

深化认同需要用情理铺垫。南海问题是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的生动素材,关注南海热点问题以及学生的理论关切点,回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内容并积极展开回应,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艺术化表达,有画面感,告诉学生怎样审慎看待外部“打压中国”的声音,避免被网络信息所误导而对于局势消极悲观,从而产生错误的判断。

三、沉浸·参与——主体意识强体验,讲好爱国主义实践课

思政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善于利用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教育形式, “就地取材”校史、文化资源,一方面把道理讲活,入脑入心;另一方面,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矢志笃行。

1.现场浸润

学习空间”是浸润的现场,除了教室、实验室以外,校史馆、杭高讲坛、学科基地空间都是思政课的学习空间。杭州高级中学(简称“杭高”)是有着123年历史的老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思政课资源。

校史馆里的思政课。杭高校史馆是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杭州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杭州市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基地。校史馆里展示的有关杭高历史的一切人、事、物,述说着杭高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荣光。在讲到必修1“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时,把思政课搬进校史馆,来到陈望道雕像前,讲述其翻译《共产党宣言》错把墨汁当作红糖水的故事。也可以通过“我是讲解员”活动,在参与校史馆活动讲解、组织策划制作线上杭高人物微课程的过程中实践爱国主义情怀。

杭高讲坛”中的思政课。在讲到必修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时,将李兰娟、毛江森、杨树锋等院士校友请上杭高讲坛,分享自己所从事的科技工作的小场景小故事小片段,感悟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在讲必修4“实现人生价值”时, 邀请陆盈盈、徐粟影、倪一宁等优秀青年校友与学弟学妹分享成长的经历与收获,激励学生以他们为榜样投入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实践中去。

主题活动中的思政课。适时开展爱国主义主题班会课、举办校园爱国主义专题周活动,让爱国之情外化于行,开花结果。比如围绕“弘扬宋韵文化怎么做”的关键问题,将宋韵风骨与当代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打造宋韵风骨的德育课堂与校园赛事,感受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璀璨;国庆期间开展“给万里江山写一封情书”活动,向祖国告白,向榜样致敬。

2.实践参与

爱国主义教育要走深走实,就要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爱国主义的道理不仅写在书本里,也写在祖国大地上。我们要抓住时代机遇、挖掘生动教材、创新实施路径,通过职业体验、志愿服务、实地研学等形式走入社会大课堂,以行走感悟真知,用生活引领成长。比如,在必修2“弘扬劳动精神”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学工、学农等职业技术体验活动;在必修3《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教学时,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等,体悟“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在必修4“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课教学时,探访杭州国家版本馆(文润阁), 引导学生赓续中华文脉,守护文化基因。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踊跃参加社区抗疫志愿者服务、杭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在实践中以自己绵薄之力护一方安稳,在劳动和奉献中散发光和热。

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在不同场合,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都十分挂念,也传授方法。要讲好爱国主义情感课、理论课、实践课,把爱国主义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则要有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及专业的厚度。深刻的问题意识、强烈的现实关怀、扎实的理论功力和雄辩的论证能力都是思政课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厚植家国情怀、深化强国认同、引导公共参与,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是思政课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之义。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进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必须在思政课上唱响唱好。



讲好“家国情怀”这堂思政课

周荷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这为引领和推动思政课教师以涵养家国情怀提升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供了价值指引和根本遵循。《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作为政治认同新增的表述,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XX年版)》也明确将“家国情怀”写入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的重要表现。但是根据笔者观察, 当前有关“家国情怀”的教育在思政课堂还呈现“虚浮”状态,价值引领不明显,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缺少优秀的课堂范本,缺乏可操作的实践经验总结。因此,探索思政课家国情怀的培育路径,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富有质感的家国情怀,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一、重构时事资源,激发家国情怀

感情、愿望以及潜在的激情在学习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一切教学行为都应努力调和认知及其在大脑皮层之下的情感基础。培育家国情怀必须强化情感驱动的“非认知学习”①。“非认知学习”泛指人的情感、态度,属于社会— 情感性学习,比如自我管理、时间管理、自主性、适应性、执行力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就是影响情感驱动的主要因素,如果教学内容取材于鲜活的时事资源,教师言行彰显道德榜样力量,就容易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反之, 如果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师空洞说教,就很难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

首先,拓展时事资源的广度。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国一体”思想的家国情怀,进入新时代被赋予鲜明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民族复兴”的圆梦情怀、“实干兴邦”的奋斗情怀、“以身许国”的无我情怀、“崇尚英雄”的革命情怀、“天下大同”的世界情怀等全新的阐述。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希望和寄托。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参与搜集体现家国情怀的典型时事资源,围绕教学内容拓展相关时事资源的广度,挖掘背后的时代价值与意义,将家国情怀演化成青年能够理解、易于接受、与他们自身生活成长紧密连接的、生动的教育内容,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驱动情感的生发。

例如,教师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一课中,设计“如何不负青春,不负时代”的议题就是基于当下部分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啃老现状而确立的。课前安排学生观看电影《无问东西》并撰写影评,自主搜集沈崇诲、俞敏洪的事迹,初步确立“家国一体”的情感认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再现了抗日战争、改革开放、新时代三位青年的人生轨迹:沈崇诲为了抗日放弃路桥专业选择开战斗机,俞敏洪顺应时代辞职创办新东方,学霸高分考入名校却对未来很迷惘。学生从祖辈、父辈、我辈不同时代青年的人生选择或困惑中,感悟到个人职业追求的“家情怀”与基于时代背景的“国情怀”是紧密关联的,进而促使自身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公共参与的素养,增强实现理想的信心。

其次,挖掘时事资源的深度。思政教师对体现家国情怀的时事资源进行重构设计既要尊重历史又要富有新意,以单一视频、图片等呈现方式展示素材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不利于滋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为此,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不断挖掘时事资源的思维深度,创设有梯度、思辨性的序列化问题,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寻找宏大叙事与学生自身实际的契合点, 才能将家国情怀落实到课堂、沁入学生心中。

例如,在“创新的社会作用”教学中,教师把当地的高科技企业、合作农场、江南丝竹作为情境素材,设计了序列化问题:新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合作农场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江南丝竹呈现出的新气象对我们传承民间文艺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在呼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做创新的领跑者还是跟跑者?富有时代感的乡土资源,拉近了学生与家国情怀的距离,引导学生理解创新的作用,体验身边家乡的创新之美,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或者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学会严谨而不盲从地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做出合乎理性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由此培养学生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社会责任感。

二、优化课内活动,涵养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作为主体的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归依,需给予学生一定的外界刺激,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发掘和强化,而“学习因为依赖于记忆和调动机制,也容易受到环境互动机制的支配”②。当学习者的心智活动和他所处的环境之间建立起丰富的实时互动,他的认知水平也会有所进步。培育家国情怀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爱国爱家的情感活动体验,也是学生参与意识的外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量。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一个亮点,课内活动是涵养家国情怀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针对特定的学习任务,优化课内活动形式,将符合学科素养的教学情境嵌入丰富且有深度的活动场景,能够刺激学习并赋予学习以意义。学生在角色扮演、鉴赏描述、辨析讨论等具象化的课内活动中,尝试解决颇具挑战性和开放性的学习任务,真正在场感受并获得家国情怀的浸润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教育效果。

首先,角色扮演活动。角色的代入感引发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分析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直面复杂情境下的困惑和冲突,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这一教学重点时,笔者设计“模拟人生规划”的活动场景,帮助学生理解个体理想、家庭期许、社会需要三者的有机关系,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设计“获奖感言”活动场景,帮助学生多角度分析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认同改革开放、国家强大对成就自身的基础性作用;设计“微博解惑”活动场景,帮助学生剖析自身的不足和欠缺,走出自我的狭隘空间,考量个人与社会的依存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的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从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践行开始,将爱国爱家的情感体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不负时代、不负青春的国之栋梁,这正是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价值所在。

其次,鉴赏描述活动。家国情怀在许多文学艺作品中熠熠生辉,思政课可以通过鉴赏中华经典、讲述中国故事、描绘美丽中国等活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情之力,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例如,在“国家是什么”教学中,围绕议题“自信中国人”鉴赏古汉字造字魅力:“赏析古汉字之国,溯国之缘起”(图一),围绕国家的构成要素、起源、职能,寻找古汉字“国”中蕴藏的国家密码;“赏析古汉字之民,悟国之本质”,分析“民”的造字创意及演变流程, 追溯民的地位变迁,体会我国的国家性质;“赏析古汉字之制,析国之治理”, 分析“制”的造字创意及演变流程,体会制度的存在价值,帮助学生高度认同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确立四个自信的坚定信念。

再次,评析辩论活动。评析辩论可以驱动学生独立思考与沟通协作,在学理中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例如,在“意识的作用”教学中,围绕“哔哩哔哩网站联合《中国青年报》发布了《后浪》演讲视频,认可、赞美、寄语年轻一代,由此引发激烈的争论”这一社会热点,点评“苦苦挣扎的后浪与奋力奔涌的后浪”“蹭网学习与熬夜游戏”“逆行抗疫与恶意瞒报”,帮助学生理解意识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懂得基于自身实际的奔涌比不切实际的幻想有用,懂得个体奋斗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培养勇于担责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

三、丰富课外体验,践行家国情怀

新课标要求思政课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①。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将思政课的触角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能够帮助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中加深爱国爱家的情感体验。创新走出教室、感受社会的课外实践活动,搭建家校社协同共育的实践平台, 让青年一代接触社会,才能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行动。

首先,劳动教育的实践体验。2020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注重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技能, 服务他人和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感。思政课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正是发挥思政课育人功能的本质要求。例如,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前,可以设计一系列课外实践性作业:调查家庭成员收入状况及工作单位的所有制结构;采访身边的劳动者,了解入职经历、收入状况及劳动感受;放寒暑假跟随父母上一天班,了解工作内容及分享跟班感受;参观人才市场,了解各种职业收入状况及就业前景。上述作业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利用调查、采访、参观等实践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人的辛劳,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引导其对“家”的认同,并以此为起点不断提升自力自强、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其次,革命传统教育的实践体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新增的学习主题被写进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思政课的实践活动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发挥多学科协同育人的育人实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合,潜移默化中传承优秀革命历史传统。比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追溯革命物件由来、亲子品读红色名著、传唱革命歌曲、排演革命话剧、绘制革命人物小报、观赏红色电影、慰问革命老兵等,让学生直面历史,亲身体验和感悟榜样的力量,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的家国情怀。

再次,家校社协育的实践体验。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家庭、社会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从“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到“构建书香家庭”再到“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从“模拟法庭”“模拟政协”到“模拟听证会”,学生在课下深度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治理的真实过程,在实践体验中浸润爱家爱国的情感,将爱国主义深深根植于对血缘和亲情的热爱与尊重中,进而升华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的情感和行动。

家国情怀既是一种情感表达,又是一种道德境界,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培育家国情怀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需要思政课教师厚植立德树人的传道情怀, 遵循青少年思想行为发展规律,久久为功地浸润感染学生的心灵。这样,家国情怀的种子必将深植于新时代的教育沃土,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也必将迸发出强大而持久的爱国力量!



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大思政课”

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 赵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仍处于高位,我国仍将持续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巨大压力。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既要更严、更实、更细地履行好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维护校园安全和师生健康;又要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涵养责任担当,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的“中国故事”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英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书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国故事”中所蕴含的红色基因、红色元素、红色资源,为上好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深厚依托。

(一)讲深讲透讲活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全面认识、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强大优势。“党员先锋队”“党员先锋岗” “党员突击队”用行动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深刻检验着共产党员的党性,生动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担当。

要及时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通过课堂讲授、情景再现、实践体验等方式,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一线党旗的故事、党组织的故事、党员的故事, 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深刻领悟党的性质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刻感受和体验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上,总有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指引方向,总有金光闪闪的党徽、奋不顾身的党员见证和践行着信仰的力量。

(二)讲深讲透讲活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守望相助、众志成城、顽强拼


搏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和骨气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每次面临大灾大难大事件,中国人民都展现出了超强的团结力和凝聚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一声令下,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人民解放军和公安干警闻令而动、英勇奋战, 疾控工作人员、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建设者等用实际行动展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讲述了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

要及时把这些典型人物、典型事迹融入疫情防控“大思政课”,通过“讲故事”来“讲道理”,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感悟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现实意义,深刻体会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同舟共济的家国情怀和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深刻感受和体验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华民族是任何困难都打不倒、压不垮的民族,从而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三)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中中国展现大国担当、与世界命运与共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本着负责的态度,在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进多边主义、开展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和世界各国人民健康安全。在国内疫情防控最艰难的时期,中国依然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为世界各国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共享中国的经验、科技、专家、物资等。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中国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以实际行动促进疫苗公平分配,为全球团结抗疫作出中国贡献。

要及时把疫情之下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美美与共的“故事”,融入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蕴含其中的“大道理”“硬道理”,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要义、价值理念和内容体系,增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认知和情感认同,关注民族命运、国家命运、地球命运,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书写“青春故事”,做出“青春贡献”。

二、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

20XX317日和55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地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实践证明,自从我国开启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政策以来,通过一系列精准防控举措,一次又一次成功地遏制住了疫情反弹,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成本取得了防疫最大成效。事实反复证明,“动态清零”方针是现阶段基于中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和最优“方案”。

(一)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讲清楚什么是“动态清零”,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把握“动态清零”方针

在疫情防控中,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经受住了磨砺和考验,在防疫抗疫实践中加深了对“动态清零”方针的认识、理解和感悟。但是,也有一部分青年大学生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如果不及时澄清和消除, 就容易导致思想上的困惑和行为上的偏颇,从而对疫情之下的学习成长和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及时通过上好疫情防控这堂“大思政课”, 积极回应青年大学生关切,及时为他们解疑释惑,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科学识别、精准辨别“动态清零”。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讲,只有弄清楚“是什么”, 才能更好理解“为什么”,从而达到思想上的认同和拥护。

(二)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讲透彻为什么要坚持“动态清零”,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全面认识、深刻领悟“动态清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疫情之下“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生动写照,特别是确诊率、死亡率、治愈率等一系列数字的鲜明对比,向青年大学生讲深讲透讲活“动态清零”方针的必要性和重大现实意义,教育引导他们深刻认识“动态清零”方针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和重要体现,也是经得住历史和现实检验的最佳方案,“动态清零” 是中国防控疫情制胜的重要“法宝”。要通过中国成功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和重大成就,特别是通过一系列诸如成功防疫成就精彩“冬奥”的鲜活案例,向青年大学生讲深讲透讲活“动态清零”方针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教育引导他们深刻认识“动态清零”方针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特殊国情特别是现有的人口卫生资源和条件决定的,是当前以最快速度和最小代价实现最大效果、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理性选择,“动态清零”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更不对立。正是由于“动态清零” 方针的实施,才为中国保持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全球领先地位提供了最有利的形势和环境。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讲,只有弄明白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才能真正从思想上澄清认识误区和模糊判断,也才能真正做到在行动上支持和践行“动态清零”。

(三)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讲明白坚持“动态清零”应该“做什么”, 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动态清零”要求

两年多的疫情防控实践证明,“躺平”没有出路“,动态清零”才是最佳方案。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疫情防控依然处于关键时期。要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深刻阐释“动态清零”背景下的中西方抗疫成果的鲜明对比,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增强大局意识,心怀“国之大者”,多算疫情防控的“政治账”“整体账”“长远账”。要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深入讲解当前国内外疫情形势,通过一系列疫情数据表、曲线图的变化和对比,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全面认识当前依然艰巨、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懈心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思想弦,牢牢守住疫情防控思想关。要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深入解读“动态清零”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措施要求,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的形象对比,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带头落实党中央疫情防控规定,带书记校长论坛头强化责任担当、带头做好健康防护、带头落实个人义务、带头开展志愿服务,以责无旁贷、时不我待的精神落严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各项要求。

三、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的“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运筹帷幄,精准把握疫情形势变化,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无论是在疫情防控还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都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与伦比的制度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日益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开好讲好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提供了非常丰富和鲜活的素材。

(一)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万山磅礴,必有主峰。百年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使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坚强的领导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面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科学研判疫情形势,及时作出重大决策,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疫情防控和国际合作抗疫,建立健全患者救治、科研攻关、物资保障、舆论引导、社会隔离等全方位防控机制,完善从境外到国门、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防控策略,调动党内党外力量连续打赢一场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大思政课”就是要及时吸入这种“力量”、讲深讲透讲活这种“力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面战胜疫情的最根本、最强大的保障力量,深刻感受和体验疫情之下一次次“中国速度”所彰显的中国共产党强大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一重大论断的内涵、实质和重要实践意义,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在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强劲的国家治理能力,迸发出的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和资源整合力,积累的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坚实国力,激发出的中国人民顽强不屈、众志成城的意志品质, 展现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国担当,都汇聚成我们从容应对惊涛骇浪、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深厚底气和磅礴之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生动实践。“大思政课”就是要及时吸入这种“力量”、讲深讲透讲活这种“力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的内涵和实质,深刻体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重要道理和现实意义,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独特优势,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以坚定的“制度自信”应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引领和激励自己在新时代筑梦、追梦、圆梦。

(三)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伟大抗疫精神的“力量”, 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传承中汲取青春力量、激发奋斗之志

在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蕴含着凝聚力量、鼓舞斗志、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伟大抗疫精神感召之下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为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提供了新鲜内容、鲜活教材。

要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每一个生命”的精神实质“,举国同心”的现实意义和体现出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团结伟力,“舍生忘死”的价值内涵和所展现的“疫情不退我不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大无畏气魄,“尊重科学”的重要意义和所展现出来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命运与共” 的时代价值和所体现的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体会“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的重要内涵和重大意义,深刻体验和感受伟大抗疫精神所构筑的坚固抗疫防线、凝聚产生的伟大抗疫力量,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和勇气,以实际行动传承和践行伟大抗疫精神,在传承中涵养时代担当、汲取奋进力量。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大思政课”就是要讲“大道理”,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向学生讲清楚为学、为事、为人的“大道理”,讲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硬道理”。疫情防控这堂“大思政课”,只有用心用情用力、讲深讲透讲活,才能让广大青年学生在聆听、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增长“大见识”、明白“大道理”、树立“大志向”。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

牡丹江师范学院 范文婷


20209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抗疫精神作为我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蔓延,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不怕困难,在克服疫情所带来的重重难关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崇高而又伟大的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高校对大学生群体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所以,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容中,并贯穿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

抗疫精神是全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面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的挑战,抗疫精神将中华民族精神的自强不息重新进行了阐释。伴随着全国抗疫表彰大会的召开,伟大抗疫精神概括为五个方面,分别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和命运与共。

一是生命至上。面临突发的疫情,我国政府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充分保障全国人民的健康安全,给予人民最大的安全感。在抵御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进程中,政府为了保障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快速作出指示, 使疫情在最大程度上被控制。“本着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追求,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

二是举国同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人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起携手渡过疫情难关。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群众充分发挥共同体意识,切实落实组织安排,积极参加志愿活动,携手共筑抗疫命运共同体。

三是舍生忘死。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经受了无数艰苦卓绝的斗争,始终能够克服困难、奋勇向前。其原因就在于中国人民一脉相承的舍生忘死、勇往无前的热血英雄气概。广大医务人员以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使命,以他们自身的血肉之躯筑起阻击新冠病毒的保护罩,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党员干部坚守在岗位上高负荷地工作,以保证区域民众的生命安全。全国人民充分发挥自我责任意识的能动性,顾全总体局面,将爱国之情化为自身实际行动,进一步彰显了新时代爱国奉献精神。

四是尊重科学。在抗击新冠病毒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求真务实的品格,将尊重客观规律作为科学抗击疫情的指导思想, 掀起敢于开拓创新的尊重科学的疫情防控风潮。在医学领域方面,科研所制定有效方案,第一时间研发新冠肺炎疫苗,加大全国的防控力度。在教育领域方面,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用线上教学代替线下授课,有效运用各种“云视频” 软件,以保证学生的学习。

五是命运与共。我国积极应对国内出现的疫情,秉承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还参与到国际抗疫协作之中,将本国抗疫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共享给各个国家,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许多国家提供物资援助。中国的优秀抗疫成果,坚定了世界各国抗疫的信心,用实力为各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高校思政课融入抗疫精神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弄清楚五大抗疫精神内容是一个整体。讲明白抗疫精神,有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引领大学生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二、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

1.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强调了思政课在大学阶段的不可替代性。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个时期所包含的精神都有所不同,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抗疫精神作为当前社会新环境的产物,纳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范畴,可以成为激励大学生勇往无前的一面旗帜。

从精神角度来看,抗疫精神包含于中国精神之中,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丰富体现。抗疫精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在最大程度上增强了人民的自豪感。

从立德角度来看,抗疫精神中所包含的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饱含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非常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的优秀道德品质。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应通过教育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观念,成为一名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以模范事迹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和政治觉悟。

从树人角度来看,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与高校的教育任务具有高度一致性,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在校期间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而且能帮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抗击疫情过程中当代青年不怕困难、无私奉献、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是中国大学生群体学习的典范,也为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基础。

2.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主要精神保障。大学生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其所在阶段又处于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抓好该阶段教育尤为重要。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抗疫精神的核心内涵保持着高度一致。

首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新冠疫情暴发以来,14亿国民团结一致面对困难,表现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疫情的考验。其次,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许许多多坚守在岗位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努力,千千万万医务人员奋战一线。再次,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在抗疫期间,许多人秉承着说到做到的原则,体现出抗疫精神的光辉。比如医疗工作者日日夜夜为患者操劳;执勤民警放弃休假,坚守工作岗位;教育人员通过线上的方式给学生授课等。最后,疫病无情,人间有爱。尼日利亚外长奥尼亚马针对中国派遣相关医护人员支援抗疫并捐献了大量检测试剂表示,尼日利亚人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友善。

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需要,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使之肩负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

3.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增强大学生使命感的需要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要将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青春行动,勇做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先锋。”高校思政课加入抗疫精神元素, 有利于挖掘抗疫斗争中的英勇故事,丰富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将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励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勇于拼搏、奋勇向前,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明确自身的责任,了解自己所肩负的使命,这种使命

既包含于个人或家庭之中,又包含于祖国和民族之中。因此,讲好抗疫精神, 可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有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 促进大学生思考新时代的现实问题,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增强爱国情怀,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三、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课内容, 又可以让高校思政工作者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深刻讲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因此,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深挖抗疫斗争中“抗疫事迹”和“抗疫人物”的案例, 从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标准等多个视角寻找着力点,使抗疫精神最大程度地发挥育人作用。

1.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中融入抗疫精神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互联网上一些鱼龙混杂的信息,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政课讲清楚、讲深入抗疫精神,有利于大学生明辨防疫期间的信息是否真实、观点是否正确,便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针对性。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要坚持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相统一。在认知目标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政治立场,树立远大的理想,对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有清晰的认知,以优秀人物为榜样,使其成为自己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在情感目标方面,要通过疫情中感人的事迹让大学生深刻理解抗疫精神所包含的真情实感,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使他们深切感受抗疫过程中获得阶段性胜利的来之不易。在动作技能目标方面,要提倡让大学生勇于实践,用所学理论知识去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激励他们将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投身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行动之中。

2.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中融入抗疫精神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最为关键的环节是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因此,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将抗疫精神融入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抗疫事例有机结合,具有重大的意义。要在思政课现有内容中注入伟大抗疫精神的新鲜思想,并给出新解读、新表述、新含义,使大学生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得到充实。“要讲清楚伟大抗疫精神蕴含的道理,不能简单地进行长篇大论的灌输,而是要沿着伟大抗疫精神的生成逻辑步步深入,讲明白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透过伟大抗疫精神, 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思政课教师要精准抓住抗疫精神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切入点,选择最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内容,用好抗击疫情的事例,讲好抗击疫情的故事,提高宣传抗疫精神的说服力。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将抗疫精神中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爱国精神融入“正确的价值观”教学中,如介绍钟南山院士等抗疫英雄们不怕艰苦、勇往直前的事迹,为大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提供现实依据,引导大学生把为国家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当成奋斗终生的崇高向往。还可以将抗疫精神中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融入“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教学中,如介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工作人员奋战一线、排除万难的事例,培养大学生坚持不懈的斗争意志和勇于实践的拼搏精神,指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念。

3.加强方法创新促进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

高校思政课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要渠道,只有恰如其分地结合战‘疫’ 主题内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疫情防控期间,全国高校采取线上教学与线下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保证大学生能够按时上课。思政课教师应紧跟时代动态,及时与大学生进行线上、线下沟通交流,灵活运用各种互联网软件,充分挖掘抗疫事迹中的抗疫精神,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基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思政课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活用各种教学软件, 提高教学效果。抗疫精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了能够将抗疫精神讲得生动有趣,思政课教师应认真研究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抗疫内容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抗疫精神深刻的内涵,提高自身话语表达能力,提升自身亲和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和“互动率”。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除了采用理论灌输法之外,还可以利用榜样示范教学法、中西方比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要把抗疫精神转化为教学内容,再转化为大学生的理想观念,使大学生切身体会到抗疫过程中的中国力量和中国速度,从而增强大学生胸怀祖国、心系家乡的爱国情感。

4.在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中融入抗疫精神

重视高校思政课在根本上是重视大学生育人工作,是将本国思想政治观念讲授给大学生,其评价指标极大程度上反映着大学生对于本科内容思想观念的理解的全貌。然而一些高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具有片面性,比如期末期间向大学生收集纸质版评价,不能十分真实准确地反映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在教学的检验成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采用更为科学的评价方式方法, 如可以定阶段收集学生评价,并定期将各阶段性的评价结合起来,最终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促进评价成果的公平公正,最大程度地反映大学生当前思想政治观念的真实性。

在课堂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留给大学生自我评价的环节,最大程度地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让其发挥自身主动性进行自我评价,以确保评价的适时性。可以将大学生在进行抗疫精神教育前后的学习状况归结为具体可视的指标和维度,从而真实地评测出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否为大学生所掌握和吸收。进入后疫情时代,评价机制更为重要,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进一步了解抗疫精神,不忘艰苦经历,并将其转化为现实力量。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当前抗疫斗争还未结束,自己作为抗疫斗争中的关键个体, 应遵守防疫各项规定,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抵御疫情的重要使命,更加自觉地肩负起用新时代爱国精神激励更多中华儿女奋勇前行的历史使命。

四、结语

总之,“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引领学生培养爱国情怀,用青春奋斗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理解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及价值,最大程度发挥抗疫精神的重要作用,充分运用疏导教育法、典型教育法、激励教育法和感染式教育法等教学方法,并充分结合现代社交互动工具,如微博、云班课、钉钉等软件。要深入挖掘抗击疫情过程中饱含抗疫精神的生动案例,提高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准确性和实效性,进而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为公共事业无私奉献的意识。





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建设路径探析

扬州职业大学 钱国平


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切正能量,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境界、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进内生动力,是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思政课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伟大抗疫实践及伟大抗疫精神,丰富、完善思政课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一、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提炼抗疫实践与抗疫精神

哲学对人的思想行为起到了最基本的框定作用。”我国伟大抗疫实践与抗疫精神所展现、所承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是伟大抗疫实践的理性智慧与伟大抗疫精神的精髓要义,是我们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

(一)客观、辩证、理性的思维智慧

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抗疫期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 彰显着客观、辩证、理性的思维智慧。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一部人类文明史可以说是人类同瘟疫斗争的历史。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类活动范围扩大,跨境流动频繁, 病原体快速扩散到全球的条件不断发展,新发传染病平均每年出现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正确认识社会存在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强化提高人民健康的制度保障”。对社会客观存在的这种正确认识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践积累,为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与精神准备。

在抗疫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党和国家集中力量开展疫情防控与患者救治, 经济社会发展不少方面按下“暂停键”;疫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后,国家即转入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都是站稳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相结合之辩证法的重要体现。

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 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不仅辩证提示了“危”与“机”、“机遇”与“挑战”的辩证法,而且是理性、能动对待“危机”的重要表现。

在应对新冠疫情的两年多时间里,我国在急流险滩中寻新机、在乘风破浪中开新局,如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社会治理法治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倡导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些都是客观、辩证、理性认识国内外大势,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晶。

(二)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治理智慧

社会历史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历史的发展也有自己的趋势,作为社会运行与发展主体的人,不仅必须能动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而且必须顺势而为、奋发有为,自觉能动地推动人类历史更好前行。首先,我们把握“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的规律,在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加强同世卫组织的沟通,与相关国家分享抗疫经验,给其他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努力增强世界各国战胜疫情的信心等。这既是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也是我们的历史自觉与主动。其次,我们把握“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难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的规律,在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的过程中,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科技战线的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依靠与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担责任、尽锐出战,争分夺秒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这同样体现了我们的历史自觉与主动。第三,我们把握“大国经济进一步转化为强国经济最主要的因素是构建自主、安全、可控、富有弹性韧性的经济体系”之发展要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百年变局的交汇期,以及世纪疫情蔓延的叠加期,主动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历史自觉与主动,将对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产生决定性影响。

(三)“时势造英雄”的历史智慧

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思政课不断向学生传授的基本知识点。这一基本原理在这次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中得到生动诠释。在这次历史大考中,我们不仅交出满意的答卷,而且在不同年龄、职业、岗位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他们不怕苦与险、迎难而上,不惧牺牲、勇担重任,展现人生向上向善抗争风采,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的事迹是“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最有力的佐证与说明。


二、用抗疫实践精神中的真善美充实思政课

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是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亿万中国人民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就是最丰富和生动的教学素材”。抗疫实践中涌现出的与抗疫精神中体现出的真善美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素材。

(一)中国力量是真、中国担当呈善、中国精神真美

中国的伟大抗疫斗争实践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抵御风险挑战与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制度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坚实国力具有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坚强支撑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精神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广泛感召力。

在抗疫的伟大实践中,我国政府展现了对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担当、对全人类抗击疫情的大国担当。中国的担当不仅充分显示为真,更加令国人与世人称道为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抗疫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留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 相应医疗费用与疫苗费用全部免费,而且党和国家一直强调“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这种与“人民”为善的立场在世界上只有中国如此坚定。

中国在国际抗疫中显示的担当是中国大国担当之要求,更是国际道义之必须。中国向世界人民持续证明自己是患难时刻的真朋友,不仅对非洲如此,对世界各国都是如此。国际社会有评论认为,中国正在向世界展示“人道待人” 的真正含义。

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孕育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种伟大精神之美,不仅为取得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所显现,而且为人民不断过上“美好生活”所显现,更为抗疫斗争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事迹、语言、行为之“美”所显现,并且这是人性之美、人间大美,是人类特有、应有之美。

(二)英雄事迹之真、英雄行为之善、英雄语言之美一个民族需要英雄,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危险时刻,又见遍地英雄。”

钟南山院士奋战抗疫一线,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武汉抗疫最关键时期没有休息过一天,生前为武汉市武昌医院党委副书记的刘智明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因感染新冠肺炎抢救无效殉职,生前系湖南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局党委书记、局长的张辉,因连日奋战抗疫、超负荷工作引发心脏病不幸去世 , 这些事迹真实而感人。他们的行为也充分体现了“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疫情无情人有情、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等,他们在抗疫中将中国传统文化追崇的“仁”演绎为对党忠诚、为民造福、勇于担当。

行动可以通过语言得到更美的表现、更美的传递。湖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官旭华:“疫情就是考验,我必须冲锋在前。”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面对病毒,我必须跑得更快。”武汉市环卫工人匡丹凤: “不能留任何卫生死角。”

还有无数这样的话语:“我们是共产党员,我们坚决请战上一线!”“我是党员,我先上!”“勇挑重担,我已经做好准备!”“面对病毒,我必须跑得更快!”“战胜疫情,我们有力量!”“不计报酬、不畏生死、随叫随到!” “万众一心,遏制疫情,我们可以!”“隔离病毒不隔离爱!”“我虽然渺小, 但我不会逃!”这种“美”的、“好”的精神境界与精神风貌是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抗疫中的彰显。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真、实践之善、途径之美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首先反映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下人类“紧密联系” 的客观现实。在世界各国面向世界、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伟大现实活动中, 世界各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机制日益形成,整个世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统一整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理念也反映在全球化条件下人类“命运与共”现实状态。疫情在世界蔓延的事实告诉人们:在规律面前不能一厢情愿,新冠肺炎疫情是“公敌”,是全人类的“大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置之度外。

中国的抗疫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次重要实践。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的蔓延;按照“命运与共、共同应对”的要求展开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抗疫行动;倡导与践行“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应有的大国担当,塑造与维护了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应对全球性问题过程中“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道义之举。人类如果只限于对新冠病毒危及人类生命、没有道义的责怪,则根本于事无补;只有基于人类道义基础上的共同应对才会形成抗疫的磅礴力量。特别是人类能否最终战胜新冠疫情,将取决于经济欠发达国家的抗疫效果。这就要求世界各国在为“小我”奋斗基础上顾及“大我”,牺牲“私利”谋取“公利”。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但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易事,它需要国际社会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走团结合作之路。全球化要走向人道正道,需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规范其机制,约束其过程中的弱肉强食与霸权行径。全球性问题之所以具有“全球性”,是因为每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更不可能单独应对,需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应对。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把握和应用世界“同发展” 大势与人类“共患难”问题解决机制。在国际社会应对新冠疫情的共同努力中, 强调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与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强调以团结合作为纽带凝聚共同抗疫之力量,不仅在世界奏响了人类社会团结合作之美好音符,并导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前景。

三、用抗疫精神激发学生不懈奋进的内生动力

接受伟大精神的教育和熏陶,落脚点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应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按照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要求,用伟大抗疫精神去教育、激发青年学生,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激励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养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

在抗疫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在抗疫的最关键时期我国形成了“全国动员、全民参战”的“中国优势”。人民群众一直是我们党百年来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取得百年辉煌的力量源泉。我们领悟“生命至上”抗疫精神,加深对“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追求的理解,可激励学生在投身服务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增强才智、提升境界、创建人生成功的舞台。

(二)追求同甘共苦、团结合作的成长合力

在抗疫中,14亿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的“中国壮举”。我们领悟“举国同心”抗疫精神,加深对“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理解,可激励学生在成就事业中从同甘共苦中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从人民中、从团结中获取智慧和力量。

(三)磨炼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

在抗疫中,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逆行”。在抗疫的最关键时期,我国各条战线的勇士们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敢于用生


命完成使命、用热血履行担当。这是抗疫中的“中国风景”。我们领悟学习“舍身忘死”抗疫精神,加深对“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顽强意志”的情感认同,可激励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磨砺“绝不会在危险面前退缩”的豪迈气概、“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的实践担当。

(四)形成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

在抗疫中,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抗疫的各方面、全过程。这是抗疫中的“中国智慧”。我们领悟“尊重科学”抗疫精神,加深对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实践品格的理解,可激励学生在前进道路上具备“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形成“用科学方法处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与“讲求分工,让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实践方法,在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动力的新时代,努力为实现国家科技的自主自强作贡献。

(五)培养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国际担当

在抗疫中,我们把握“天下一家、大爱无疆”全球化时代道义要求,为全球的各方应对、合作应对尽责尽力,展示了重情义、守道义的中国形象,展现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这是抗疫中的“中国境界”。我们领悟“命运与共”抗疫精神,加深对共同发展、同舟共济全球化现实的理解,可激励学生在前进道路上认同“为世界谋大同”的大义胸怀与“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新型国际关系发展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总之,热血为抗疫而澎湃。伟大的抗疫精神因抗疫实践中的自觉担当铸就而精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伟大抗疫精神诠释和丰富中国精神的内涵而更具震憾性和影响力。这些都是中国抗疫为思政课提供的优秀教学元素。



牢记嘱托 上好“大思政课”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陈明青


202136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重要指示。上好“大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要担负起的时代责任。

一、领悟“大”之要义,把牢大思政课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可以看出,大思政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思政课,“大思政课”本质上是围绕思政课改革创新展开的。大思政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与传统思政课相比,其最突出的特质就是“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其意蕴。

首先,上好大思政课要有大历史观。教师要把思政课放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和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180多年的中国近代史,100年的中国共产党史,70多年的新中国史,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是大思政课展开的中国历史长河,这决定了大思政课必须有历史的眼光。同时,6000年世界文明史的演变历程,尤其是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我国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是大思政课展开的世界舞台,这决定了大思政课必须坚持用世界眼光来讲授。

比如,教师讲“中国梦”内容时,会讲中华民族的昨天和今天,要从历史的角度让学生在回首过去和审视现在中深刻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中华民族明天,理解“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教师还可将中国梦与美国梦比较,理解“由于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的不同,中国梦、美国梦以及其他国家人民的梦想内涵不尽相同,实现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也可能不完全一样”,让学生用世界眼光进行比较和鉴别,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上好大思政课要有大系统观。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是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使思政课从内容与形式、纵向与横向、时间与空间等各方面不断向社会拓展和延伸。“大思政课”坚持开门办思政,在内容上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形式上要强化实践教学;纵向上要贯通大中小学学段思政课, 横向上要打通学科壁垒使各学科同向同行;在时间上要善于因时而变,利用好社会历史与时代背景素材,在空间上要利用好社会上的各大育人场所和各类有益资源。

实践中,教师要紧紧扭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个大思政课建设的重中之重。思政课在育人导向上没有年龄和学段的本质区别,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青少年在不同学龄段的思想、心理和认知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性和层次性,这就决定了我们每个学段开展大思政课教学必须具备“一体化”的意识和思维,必须根据不同学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比如,我和同行曾围绕“百年党史中的伟大精神”主题开展大思政课教学设计与展示活动。小学生来到新四军纪念馆,听老战士讲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红色故事;初中生则考察小岗村,对话“大包干”发起者,同时参观浦东开发陈列馆,对话上海改革开放,在梳理改革开放历程中体悟改革开放精神;高中生则来到了浙江安吉余村,在“两山理论”的发源地讲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故事背后蕴藏着的脱贫攻坚精神;大学则现场联动中共一大会址中的大学生讲解员,课堂中与红色场馆内,师生共同剖析伟大建党精神。从新四军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再到伟大的建党精神,学生在行走中体悟以建党精神为起点的精神伟力,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的感慨。还值得一提的是,在备课时,各学段的思政课教师还按照中小学“学科德育”和高校“课程思政”的要求,与历史、语文教师一起研讨,让各门课在价值引导上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这样在知情意行的引领上就更加有效。

二、摸索“讲道理”之真义,夯实大思政课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离不开社会生活,而大思政课将“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核心要义是决定其能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关键。

首先,要通过“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深。所谓“讲深”就是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深入剖析“道理”的深刻意蕴,避免浅表化和碎片化。一段时间以来, 思政课教学存在“短视”的问题,即教学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停留在经验常识层面,就问题谈问题,就现象谈现象,道理很难发挥其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力,也就缺乏了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力。大思政课不仅在课堂上用严谨的理论逻辑来讲


道理,也在复杂的社会实践中用学生的体悟来升华对道理的诠释和理解。

比如,教师讲“绿色发展理念”时,会谈到我国对发展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从经济优先,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再到生态价值优先、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发展内在变量”的变化轨迹,很多学生由于对这段历程缺乏亲身感受而忽视了对这一转变艰难性的认识。于是,教师带着学生来到浙江安吉余村这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组织学生了解余村发展历程。当学生看着曾经污染遍野的余村版画,闻着当下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余村竹林, 听着村里的老人噙着泪水说“没有习近平总书记一锤定音,将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就没有余村的今天,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时,学生感慨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我国国情,把握未来趋势,是我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加快推动绿色发展的根本指针和行动指南。

其次,要通过“大思政课”把道理讲透。所谓“讲透”就是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让学生对“道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一段时间以来,思政课教学存在“近视”的问题, 即教学停留于道理本身,就道理谈道理,忽视对道理产生过程以及道理背后蕴藏的方法论的挖掘。大思政课不仅要带着学生在祖国的大地上深入理解道理, 更要带着学生一起去探寻道理产生背后的“历史”和“方法”。

比如,教师讲“脱贫攻坚”主题时,曾经带着学生来到湖南湘西的十八洞村。学生了解到以前村里都是“996138部队”(一种戏称,99表示老人,61表示小孩,38表示妇女),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668元,贫困发生率高达57%。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后,提出“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后,今天的十八洞村已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带货直播点,村民的人均年收入相比7年前翻了九番,大批在外“游子”陆续回家乡开始了集体创富之路 十八洞村脱贫的故事深深震撼着学生,“精准扶贫”的道理也深深印在了学生心里。但教学并没有结束,大思政课不仅要教道理,还要教给学生道理背后蕴藏的方法论。教师要学生认识到“精准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务实的工作方法”“精准的思维方法,不仅用于脱贫攻坚,也用于深化改革, 比如‘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也用于污染防治,比如‘精准治污’; 也用于城市管理,比如‘像绣花一样精细’”“精准也要成为我们每一位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思想方法”。


最后,要通过“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活。所谓“讲活”就是把道理讲得生动鲜活,令人因爱听而入耳入脑入心。一段时间以来,思政课教学存在着“无视”的问题,即教学往往“目中无人”,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道理讲得刻板而枯燥,令人昏昏欲睡,甚至产生反感。思政课的道理来自于人类实践,是活生生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大思政课就是将这种生命力还原出来,把道理的活力展现出来。

比如,教师讲“以人民为中心”主题时,一是关注把道理的逻辑生命讲出来,从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讲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要将理论演进的脉络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讲出来。二是关注把道理的现实生命讲出来,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党和国家坚持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生命,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都得到全力救治,面对病毒变异,坚持“动态清零”,始终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等,教师用这样的实例讲出了道理蕴藏的精气神,讲出了道理对中国社会以及当今世界的强大解释力、影响力和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提出中青年教师要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立志成为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从教至今, 我深知大思政课呼唤努力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又逢一年教师节,让我们一起扎根三尺讲台,讲好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筑牢理想信念,努力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论新时代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理路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刘平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①,用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正是在这一号召的带领下,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积极贯彻宣传党的路线、理论、方针、政策的主阵地,切实需要在思政课中融入中国故事的讲述,构建具有特色的新时代思政课程教学体系,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提升学生的信念感和使命感。伟大的中国故事是历史的积淀,是革命先辈的“演绎”,是无数仁人志士精神的“再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优秀的文化中汲取力量,赋予思政课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作用。因此, 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高度重视中国故事资源的挖掘运用,理直气壮、自信自觉“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引导当代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一、新时代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中注重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贯彻。立德树人不单是思政课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同样也是高校定位思政课教学培育的重要目标,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目的是通过优秀的、先进的中国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优秀的文化感染学生, 滋养学生心灵、涵养学生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以上来讲,讲好中国故事与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要求是根本契合的,目的都旨在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讲好中国故事,从根本上来讲是能够让学生明确到今天中华民族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从根本上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讲好中国故事,也就是要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通过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桥梁,切实能够让人们在每一段中国故事的展现中,领略到无数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新时代思政课所要传递给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无论何时我们不能忘却历史、要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肩负起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更好地以“新时代青年”身份投身于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因此,从以上来讲,讲好中国故事与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是高度契合的。

二、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讲好中国故事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思政课教学思路与讲好中国故事方式未能有效衔接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中,将精彩凝练的故事积极引入思政课教学的某些环节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实践证明,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如果继续沿用单纯的说教形式,很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率。而在实际针对10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65%学生反映当前教师的授课方式没有趣味性,未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思政课学习中。35%的学生反映虽然教师运用了一定的中国故事进行思政课的教学,但在故事的引入时间上不合理,故事引入之后的价值和精神扩充存在不足。如某些教师只是对故事进行简单的讲解,未能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所折射的价值观与精神思想有效衔接,形式和内容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这样不但存在滥用教学资源,而且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素养急需提升

作为思政课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直接实施者,思政课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新时代思政课要讲好中国故事,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要有较高的素养[1]。因此,新时代高校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创新建设。正所谓,讲好中国故事中,选取故事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将故事生动地讲出来。这正是考验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实际针对H学院的10名教师调查发现,这些教师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普遍存在能力较低的现象。一方面,这些教师在选择中国故事中存在不足,未能与思政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效契合。同时,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进行故事讲授环节的具体设计,这一方面教师普遍是忽视的,完全是照本宣科地“念故事”, 导致故事失去了趣味性。这样讲中国故事,没有真正触动学生心灵,未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完成思政课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高校青年教师未能明确讲好中国故事根本上是将其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相关理论进行间接传授。这方面,青年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好中国故事的功底还不深。因此,导致思政课教学中应用中国故事传递相关价值理论中存在效率低下现象。

(三)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政教学方法未能积极创新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中,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需要加强教学方式的有效创新。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好奇心。而在运用中国故事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在综合素养提升基础上,将中国故事完美地展现出来,实现立德树人的培育目标。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前,高校思政教师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政教学方法中存在刻板化和套路化的现象。突出表现在部分教师对中国故事的讲述,主要是通过单纯的口述进行,未能积极结合新媒体技术将故事中所蕴含的跌宕起伏的情节展现出来,严重影响了故事的表现力、感染力和穿透力,这对于中国故事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的传授是非常不利的[1]。此外,部分思政课教师认为思政课教学是一项较为抽象性的,且无法具体评估的工作,因此在教学中存在敷衍应对的现象。这部分教师对于中国故事的应用,未能充分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和思政教学目标进行实际创新研究,对中国故事的应用完全是机械地套用和照搬,妨碍了实际教学效率提升。如果没有全新的教学方法为中国故事的讲述发挥有效的载体作用,那么在展现其故事存在的魅力价值方面就会大打折扣,这对于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创新效率提升是非常不利的。

三、新时代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理路

(一)理清教学思路,与故事有效衔接

为了促使新时代思政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效果有效展现,需要教师理清教学思路,与中国故事有效衔接。首先,教师必须明确新时代思政课程无论如何创新,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理论框架搭建基础上,合理地引入中国故事。同时,教师要切实明确中国故事的讲述根本上是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相关知识所服务的。教师只有能够在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内涵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够为中国故事课堂的讲述注入灵魂。虽然讲好思政课程中运用中国故事是为了让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需要放弃政治性和学理性,教师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讲述,能够在中国故事的合理选择上,恰当地引入,让广大青年在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在不同阶段的理论成果引导下毅然决然地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其次,讲好中国故事要切实与章节目标相符合。新时代思政课程教学更加要求目标引导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教学效率当中,除了要对故事进行完美地呈现,还要及时对故事所折射的价值观与精神进行扩充和传递。

(二)提升素养,讲好故事

新时代思政课程教学中面对部分教师在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教学效率中存在能力低下和素养低下的问题,必须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以此才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首先,具有坚定的思想引导力。教师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始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课堂教学。教师只有真懂、真信,才能够义无反顾地将故事融入课堂中,并且坚定地向学生传递其存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具有开拓创新的挖掘力。新时代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根据时代的发展选择故事。如不同阶段,在道德模范人物、法制故事、民族英雄故事、红色故事中进行多样化的选择,要保证所选择故事的正向激励作用能有效发挥。同时,教师要选择一些学生并不了解的故事进行讲述,对于一些流传较广的故事来讲,学生普遍存在吸引力不足的现象,而通过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更能够带动学生的好奇心,提升故事吸引力,真正为思政教学效率提升发挥作用。H学院作为湖南地区高校之一,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充分汲取了当地的优秀文化。例如,湖南最美革命文物保护传承者刘炳贤用一生还原家乡英雄的故事。“1949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9147师三个团与国民党两个师2万余人在马迹塘古镇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战,我军300多名官兵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成功粉碎白崇禧余部从马迹塘西逃桂林的阴谋,为衡宝战役的胜利赢得了先机,促成了程潜、陈明仁在长沙和平起义”。

2021829日,一场半个多世纪前的惨烈战役《血战马迹塘》,在湖南桃江县马迹塘镇老兵刘炳贤的述说之下变得日渐清晰。出书、修建纪念馆、修缮烈士塔及烈士墓、守护战斗遗址纪念碑园,这位老人让这部用英雄鲜血浸染的红色故事,不断激励着马迹塘镇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前行。思政课教师可以将这一故事进行精彩的呈现,通过借助新媒体技术,让学生在故事中真正感受到“传承的魅力”,以此进一步激励学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正如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在通过针对100名学生通过讲好中国故事的课程改革之后,其中55%的学生表示中国故事做了一个“榜样和示范”,让我们明白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立德树人”,让思政课教学不再抽象。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中,为了能够运用中国故事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需要创新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际创新教学方法中,首先,加强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在合理选择中国故事的基础上,要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设计故事情节,挖掘故事内涵,尤其对于其中存在的故事情节可以与多媒体技术、声音和图片文字进行有效的结合。在生动活泼的氛围创造下,调动学生情绪,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此为后续,为中国故事参与到思政课学习中奠定基础。其次,积极应用情景教学方式。中国故事本身是一个个情景的展现,那么在创新思政课程教学中可以加强对情景式教学方式的应用。教师事先与学生沟通交流,选择合理的教学故事。同时,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给学生足够的准备和演练时间,每组学生选择不同的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展现。这种方式能促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和实践中领会故事的“魅力”,更好地投入思政课程的学习中。最后,实地教学积极应用。在我国全面贯彻党史学习的现状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故事背后的“精神”,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和瞻仰。在与“特殊”人员面对面沟通交流之后,切实增强学习的真实性。以此让学生在真实的氛围中感受来自“故事”的内涵,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紧跟时事,创新教学工作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那么如何让这种希望切实能贡献于中国梦的实现?这就需要从培养青年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一个有素养的现代人做起。我国各高校更加重视思政课教学创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思政教学效果。何谓中国故事?中国故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1]。正是在不同时期,无数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才浓缩形成了一个个中国故事,才有了今天家喻户晓的“狼牙山五壮士”“王小二放牛”等故事。这些中国故事,向每一个中国人传递着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为了中华儿女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而不懈努力和奋斗的情感,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实际教学中,教学工作者要紧跟时事,立足于当前我国大力宣扬红色文化的背景下,加强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使用,讲好红色故事。通过召开“好基地讲好故事”“传承红色家风,讲好中国故事”等专题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领悟来自中国故事当中的“正能量”,为自身成长和发展发挥促进作用。同时,学校方面与地方文化馆、红色文化纪念场馆等方面实现合作,组织学生在“专人”的讲授下,真正体会中国故事的魅力,为学生三观的有效形成发挥促进作用。

四、结语

从根本上来讲,讲好中国故事与思政教学要求是根本契合的。其不但能够创新思政教学课堂,而且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新时代思政课


程教学中积极创新应用中国故事,促使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而针对思政教学讲好中国故事存在的现实困境,在实际改进中需要从理清教学思路,与故事有效衔接、提升素养,讲好故事、创新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效率等方面落实,以此将中国故事的价值充分展现在思政课堂的教学中。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原则和路径

黄德雄、陈宝


引言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首次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概念。至此党中央不断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党的十九次大正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庄重地写入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章程》。20XX3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高校是铸魂育人主阵地和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的摇篮,也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的重要场域,在培育青年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思政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是其题中应有之义。高校思政课教学要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的开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和长处,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融入到高校思政教学中。因此,如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内容,将其融入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深处,并转化为内在行动,是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和任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动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理论价值

高校思政课教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2]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工作新思想新观点,系统回答了如何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深刻指出民族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其中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理论的最新成果的重要彰显,构成了科学系统的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体系,成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的新境界,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命题在新时代民族工作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历史方位认识不断深化和向前推移的继承,亦是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各族人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各个领域持续扩大交往交流交融。因此,在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同步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内容,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武装到思想政治理论教材、武装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武装到学生头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生动实践。实践表明且继续证明,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利于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五个认同,进一步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

(二)历史价值

我国各民族历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交往交流互动过程中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并逐渐形成了心与心相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牢牢贯穿于我国多民族国家诞生、发展历史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赓续奋斗的思想根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所在。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3]据此可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需要凝聚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力量,汇聚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需要全体中华民族儿女付出汗水与接力奋斗。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百年征程,中华民族多次面临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这既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也是各族仁

人志士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抗争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各族人民勠力同

心抵御外国侵略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强” 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亦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逐步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新征程。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于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言,必须要有一个共同体意识来作为联系各民族的精神纽带,作为凝聚各族人民所能够感知、各族人民心连心温暖归属、各族人民一同手拉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粘合剂。历史和现实证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提供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集民族关系、民族共识、民族认同于一体的指向性意识,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在逻辑、价值取向存在一致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价值目标。

(三)现实价值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习近平指出:“党政军民学, 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4]强调“处理好民族关系始终是国家政治生活极为重要的内容。”[5]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关键在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不断向前的最大政治优势,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落实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于贯彻立德树人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系统传授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传承文化等重任,高校办学必须要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合格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体到民族工作维度来讲,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学要阐释、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紧紧抓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和前进方向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提供智力保障, 为做好党的民族工作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为做好党的民族工作和促进民族团结事业进步培养人才。高校思政课教学发挥课程优势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扎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养和“德智体美劳”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推动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奠定人才保证。

(四)实践价值

党中央和国务院在201910月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既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的有力抓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聚焦思政课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学习,也彰显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规划。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6]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亦需要与时俱进,只有努力适应当前教学所面临的新形势、适当增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新内容、满足青年学生新需求,才能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将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有助于多方面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和提升思政课教学成效。一方面,挖掘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典型事迹和为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融合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作为主线,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青年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党的民族理论及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提供鲜活的教学素材。另一方面,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还进一步有助于丰富思政课教学方法,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局面,为推进专题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现场式教学等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广阔的空间。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生, 可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实效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激励学生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作贡献,进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教学成效。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是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方向性原则指的是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思想阵地。科学性原则指的是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遵循社会思想行为的客观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遵循方向性的原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的方向性要求其必须始终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方向,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接力奋斗。其次,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具有自身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其所具有的科学性要求开展教学活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民族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方向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放弃社会主义方向, 就会失去方向引领和保障,从而迷失科学基础。反之,如果不遵循相关规律, 就很难一切从实际出发地把握各种社会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状况,难以做到正确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发展势头,从而难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因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走社会主义方向,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民族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二)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指的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又要引导受教育者学会自我教育,以进一步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是强调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原则,进一步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原则指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只有紧密结合,教育才能取得成效。教育者开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是外因,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才是内因,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真正教育是自我教育”的论断。为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首先需要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学教师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示范和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年龄结构、认知层面、心理属性以及实际需求来制定教学方案和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其次,通过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使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要帮学生掌握如何开展自我教育的技巧,让他们自觉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实现受教育者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同时,大学生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进行自我教育,才能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体系,实现个体的升华,从而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贡献。

(三)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指的是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人物、目标、内容、组织、课程实施与课程开发、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等各个要素构成相互紧密联系的整体。层次性原则指的是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时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确定、实施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主要表现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认识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特点。

首先,遵循整体性原则,需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整体来看,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要坚持“整体育人”的观念,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从部分而言,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高校思政课教学呈现出部分与整体的统一关系。部分整体相互依赖、相互依存。要增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认识,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体现在各个岗位教师的目标和职责,推动产生教育合力。在设定教育目标和内容系统各要素,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和内容系统各要素协同作用。其次,遵循层次性原则。“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问题。” [7]青年学生的智力水平、环境、思想行为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出对不同特点的大学生有区别地采用示范引导、自我教育以及灌输教育等方法。针对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强弱之分。需要教育者因材施教来制定教学目标和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教育。针对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可以采取价值引导的方式,鼓励他们自我教育。对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学生,要挖掘他们的兴趣爱好,采用符合其年龄阶段的方法,对大一大二的学生运用体会和考察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三的学生采取调研、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对毕业班的学生开展见习和实习的活动。建立相对稳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体系。

(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显性灌输方式主要有课堂教学、专题理论讲座、讨论学习等,通常都有明确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显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常用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通过显性传达给受教育者。“隐性教育主要是通过把思想、政治与道德等内容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中”一方面重视显性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理论灌输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价值意蕴等。另一方面不可忽视隐形教育的辅助作用。新时代的学生个性张扬,思想具有复杂性,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学教师采用内隐的方法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的内心要求。”隐性教育隐藏在学校的管理、制度及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校风、班风。在隐形教育过程中,需要教育者以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青年学生,让隐性教育产生对青年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校园文化载体的熏染功能,譬如设置校园宣传栏,让青年学生无形中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熏染,自觉做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技能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的教育意识和能力素质,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综合性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素养和融会贯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专业素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必要性认识不足,开发利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教育意识和教学技能,使教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青年大学生的重要领路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立德就是要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拥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取心态、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使命感和坚定的职业责任感。二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念,有针对性、有意识地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外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使教师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政治引导、立德树人等方面的作用与价值,自觉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教育。三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丰富相关教育知识储备。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求教师要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功底,通过搭建网上与网下的学习平台,夯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与外延、生成逻辑、价值意蕴等基本理论范畴的理解与把握,着力提升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业务能力水平。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质量。教师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化进程、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做到锤炼教学语言,转化话语范式。从表面来看,教学语言是传授课程知识、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载体;就本质而言,它是在学生思想意识中建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的主要介质。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有效内嵌,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教材文本话语向生活性话语转变,立


足社会实际情况、深入生活,在改变教学亲和力、感染力上下功夫,有效传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内容,用青年学生在促进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身边直接案例进行阐释,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容易引起青年学生共鸣的话语进行展开,尽最大可能引起学生同频共振。

(二)培养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兴趣和习惯

问题意识是积极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有效方法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因此思政课教学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具备问题意识,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双向交流互动的活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成长规律、认知规律、接受特点进行研究。以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

首先,以问题为导向。把问题意识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的科学方法等。其次,发挥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引导激发青年学生主动、自觉、积极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遵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到本质的一般规律。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主动性,使大学生可以充分表现自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步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把近期的欲求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远大目标的坚强意志和性格。

(三)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是思政课实现育人目标的核心要素,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先进性的特征,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是否取得成效。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并且巧妙地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思想资源,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教学内容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在融入内容,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理论来源和实践路径等,切实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灵魂和精髓。需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教材体系。具体而言,一是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课程体系讲授。在《思


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讲授依法治理民族事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爱国主义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厚植青年学生家国情怀,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讲授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抵抗外来侵略者的历史,共同书写中华民族英勇奋斗、艰辛探索、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让青年学生懂得中华民族历史探索进程,使得青年学生在学习课程中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讲授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理论特征、时代价值、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内容,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理解和把握党的民族工作发展历程、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讲授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理论,通过开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结合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讲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与历史脉络,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及观点,考察民族问题,把握民族发展的总体规律、揭示民族关系的内在本质、分析民族趋势如何发展。在《形势与政策》课程,针对当下面临的民族问题,并结合国际国内背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引导学生系统分析,让学生学会研判国际国内背景,关注世界层面民族问题,将我国民族问题放到新时代背景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来认识,从而深刻理解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四)开发教学资源,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教学方法是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讲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内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优化教学方法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效能和将教材话语体系转化为学生的认知,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途径与教学方式, 要确保教学工作取得成效、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做好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第一,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巧妙运用理论教学法。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真正成为“使学生信服的行家里手”。思政课教师在开展理论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好理论讲授法,以学理性的分析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蕴含的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其次,充分运用实践教学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凸显其实践性特征,引导学生体验和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做到内化于心。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需要依托当地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文化的地方性民族博物馆,结合“第二课堂”来增强价值认同感,依托演讲、社会调查、体验中华民族共同体基地等实践教学模式,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围绕主线,结合课程特点科学设计实践教学,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研、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微视频比赛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情的认识,增进党的民族工作成就的认识与理解。

第二,运用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要打造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互动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一系列智能APP涌现,深受当代青年学生的青睐。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学应当结合随手拍、微视频、“慕课”、“SPOC”、“直播”等新媒体教学手段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无纸化。充分利用互联网科技手段,将传统课堂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主动占领网络意识形态舆论高地,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引导他们的言论走向,以话语认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思政课已经延伸出第二、第三和第四课堂,形成一、二、三、四课堂协调育人的教学模式。[14]思政课教学载体是在开展思政教学过程中具有承载传递信息功能且为主体所运用或者掌握、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形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载体的作用,思政课教学载体的选择不仅要做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世情的变更,还要在运用之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引导和道德养成的功能。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着力点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徐蓉


日前,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为充分调动各类资源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破解当前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了基本遵循。学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找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 建设着力点,是推动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

着力转变教学理念。近年来,学校思政课的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根本性转变、建设成效日益凸显,但同时面临不少问题,特别是如何避免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程序化与表演化、防止学生在理论学习上的概念化与表面化、预防师生之间在交流讨论上的空泛化与浅层化等现象的发生。这些问题对思政课的加强与改进、守正与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要求学校转变教学理念,在知识体系建构、课程建设、资源整合与运用等方面不断形成破解问题的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的重要论述,为破解当前学校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有效路径。如何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全局上实现学校思政课所承担的国家使命与时代责任,如何通过有效运用各类资源实现思政课教学在时间维度上的接续递进和空间维度上的全面覆盖,如何通过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已成为探索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亟须转变的教学理念。

着力开阔课程视野。课程建设的视野直接决定了课程的活力与成效,也是课程维持强大生命力与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思政课要推进“以理服人”,就必须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要善于把深刻的道理、学理、哲理放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厚度、广度与深度。“大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通过探索教学应用场景来设计教学主题和内容的问题, 以及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如何通过把知识与实践连接起来开展深度学习的问题。这要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能够开阔课程视野、开发实践资源、强化实践育人,既善用重大历史题材,培养学生“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的大历史


观,也敢于回应重大现实问题,直面学生思想困惑,引导学生不断形成把握问题本质、善于举一反三的思维力,更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参与重大社会实践的同时把握时代脉搏、明确责任担当。

着力拓展建设格局。学校思政课建设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因此也是一项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的工程。要使得学校思政课能够以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更加先进的教学技术,来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昂斗志”的功效,就需要通过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培养“大先生”来不断拓展“大格局”。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就是要让学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实施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通过用好各类实践素材、场馆资源让思政课教学内容“立”起来,通过加强各类基地建设让学生在实践中“动”起来,通过加强教研与培训使师资队伍“强”起来,通过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课堂“新”起来,通过吸收优秀社会力量丰富师资队伍让教学“活”起来,通过分层分类推进大中小一体化建设使各学段的价值观建设要求“连”起来,从而,促进各种要素在系统集成中使学生将思政课的道理“悟”出来。



善用“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楠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这一重要论述明确回答了思政课的本质属性、主要任务、根本目标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为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深刻领会“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内在蕴涵,准确把握“讲深、讲透、讲活”的实践要求,善用“大思政课”拓展育人主体、育人场域和育人资源,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一、深刻领会“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内在蕴涵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道理”就是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人才能认识自我、认识所处的世界,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语言质朴,蕴涵却非常丰富。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断,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进行思考。

1.理论维度: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教育始终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所有国家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自己的政治要求,都要体现自己的政治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思政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立初衷和目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是为了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就决定了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根本属性,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思政课教学是否有成效,关键看能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立场的坚定来自理论的清醒,要让青年学生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就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所在,讲清楚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应然和历史必然,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历史维度:重视思想理论武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要赢得青年,关键要赢得青年的思想,武装其头脑。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我们党就深刻认识到加强青年思想理论武装的重要性。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为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在马克思主义的感召下,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武装斗争的艰苦时期,毛泽东还坚持创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强调学校教学要注重提高学员的阶级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红军学校在开设军事训练课程的同时,还开设了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党的纲领和政策、革命的形势与任务等相关课程,为党和红军培养了大批政治理论和军事素养兼备的优秀人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培养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党在高校普遍开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并逐步建立起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对青年学生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高校思政课着力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时期,高校思政课进行了几次大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结构更加合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更加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6]并就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由此可见,重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人才,在思政课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一以贯之、一脉相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3.现实维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同时,青年学生又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逐步形成阶段,容易受到多元价值取向甚至错误思潮的影响。加之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错综复杂, 尤其是思想理论领域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前所未有,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一直暗流涌动,此起彼伏,企图颠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破坏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青年学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对象。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更要充分发挥政治引导功能,旗帜鲜明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满怀信心地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理直气壮地讲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青年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二、准确把握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实践要求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7]思政课要完成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任务,就要讲好道理,而且必须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1.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深

把道理讲深是由道理本身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政课的首要和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伟大和科学, 正因为其理论的深邃性,因其能够透过现象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其理论蕴涵非常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把精深的道理讲精讲深,而不能只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思政课的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不能把思政课完全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和空洞的价值说教, 关键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启发和说服学生,以真实的数据证明真理的科学性, 以生动的案例打动和教育学生。

把道理讲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夯实理论功底,在课堂上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帮助大学生建立起科学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讲清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形成过程、核心观点、主要内容、历史地位、现实价值等,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注重理论阐释的厚度,树立大历史观,具备深邃的历史眼光、严谨的历史思维和严密的历史逻辑, 通过运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史实发声、用史料说话。例如,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时,要讲清楚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基本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懈探索,历史地、辩证地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历史意义和世界贡献。

2.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透

把道理讲透就是用深厚的学术讲道理,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对党的科学理论真懂、真信、真用。例如,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就不仅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更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讲清楚党的初心使命是贯通党的百年奋斗的根和魂,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过程。讲“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就要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的里程碑意义,讲清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讲清楚“两个确立”、“两个维护”重要意义,从而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比、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国内和国际的比较中深化认识、强化认同,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把道理讲透要敢于直面问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思政课教师更要主动承担起解疑释惑的重要职责,聚焦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采用“课堂辩论”、“翻转课堂”等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 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直面各种错误思潮、错误观点, 抓住其要害展开分析和有力批驳,旗帜鲜明、坚决果敢地同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宪政民主”等错误社会思潮作斗争。

3.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活

把道理讲活就是要让道理变得有滋有味,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同样的思政课,甚至同样的主题、同样的听众,有的教师可以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有的教师却讲得味同嚼蜡、兴趣索然,其区别就在于是否能把道理讲活。把道理讲活要求很高,但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坚持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用理论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用现实发展证明理论的科学性,形成理论与现实的良性互动。例如,对“新发展阶段”的解读就要从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阶段的划分出发,结合我们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说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依据和特征;同时又要结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从而更好展现新发展阶段“新”在何处。二是坚持以小见大,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小切口”解读“大问题”、以“小故事”阐释“大道理”,把道理故事化、人物化、场景化,用生动的故事讲道理,真正做到把问题讲明白、把理论讲透彻。三是坚持用事实说话,创新方式方法,用年度式对比、数字化呈现、国际间比较等方式,把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事实和成就讲清楚,直观展示“中国奇迹”、“中国速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四是坚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学生的具体情况,用好当地的、身边的鲜活资源,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和讲述方式。五是要创新话语表达,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学言学语”、“网言网语”,寓理于事、事中见理,把道理讲得逻辑清晰又细致入微, 不离其宗又富有时代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目的。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是一体的。讲深、讲透才能讲活,如果对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掌握得不系统、不深入,就只能大而化之、隔靴搔痒,讲道理就会流于单调、枯燥,缺乏理论支撑。同样,讲活才能确保讲深、讲透的效果,如果不注重教学方式方法,一味照本宣科、机械灌输,就不能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阐释道理,往往会让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缺少吸引力和感染力。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如何讲活,思政课都必须立足教材,不能随意发挥,更不能歪曲捏造。

三、善用“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8]这一重要论述强调了思政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要相统一。当前,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必须善用“大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通过课程育人主体的协同配合、育人场域的多元整合、育人资源的有效融通,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与统筹协调,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1.育人主体的协同配合

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从善用“大思政课”角度而言,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宽广的理论视野、丰富的实践认知和高超的教学能力。思政课教学涉及的学科广、领域多,思政课教师除了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外,还需要广泛掌握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关心关注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情况。只有具备宽广的理论视野,才能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从多角度讲清楚讲明白。思政课教师还要有丰富的实践认知,全面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伟大成就, 从实践逻辑阐释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思政课教师要具备高超的教学能力,讲深、讲透、讲活很重要的是“讲”。思政课教师并非有了学位、有了知识就一定能讲好课程。思政课教师必须系统理解学习规律,把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逻辑,深刻理解教材,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和课后作业。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所讲的道理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各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建好思政课,不能只依靠思政课教师一支队伍,“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用“大思政课”,既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面向全党全社会发出的一项明确指示。只有汇聚起校内外多元育人主体的力量,才能构筑起强大的育人合力,激发全社会育人能量,共同把思政课建设好。

2.育人场域的多元整合

善用“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还要充分发挥学校、社会、网络多场域的育人功能。首先,要明确学校育人系统的核心作用,坚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做好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同时要联动推进思政课建设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团主题活动、社团管理、评比评优等课外场域融入育人元素,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另外还要认识到,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本身是不够的,要将育人场域拓展到社会生活中,延展思政课育人“半径”,实现校内校外相联动,构成大思政课育人“同心圆”。例如,在讲授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科学家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主题的“大思政课”时,一方面,可以邀请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参与扶贫工作的基层干部、科学家、运动员、志愿者中的优秀代表走进学校思政课堂,作为亲历者以“第一视角”讲好故事、分享感悟;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组织青年学生走出校园,前往基层社区、农村、科研基地等开展实地参观调研,充分运用社会大课堂的丰富素材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使学生在实践中更真切地感受精神力量,更充分地获得情感共鸣,更加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开拓了网络育人的场域。讲好思政课要立足全媒体时代,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充分发挥网络场域的开放性、即时性、共享性、交互性等优势,借助“云思政课堂”、“虚拟课堂”、“智能媒体平台”等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为思政课课堂教学、资源获取、成果共享和效果评价等提供便利,取得线上线下“1+12”的教学效果。

3.育人资源的有效融通

善用“大思政课”,要打通理论与实践、贯通历史与现实、联通国内与国际,推动育人资源的有效融通。一是要打通理论与实践。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思政课课堂教学重在通过说理的方式进行间接经验的传授,实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获得理论认知与情感认同。同时,真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运用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善用“大思政课”,要积极探索方式方法创新,打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注重把握时代背景,立足生动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在深入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深刻体悟党和人民进行的不懈奋斗中筑牢信仰根基。二是贯通历史与现实。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时间跨度大。思政课教师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有效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历史为教材讲透科学规律,以实践为素材讲活创新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在时间的厚度中把握历史规律大势、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深刻认识和感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三是联通国内与国际。“大思政课”之“大”还在于视野之大,既要有时间跨度也要有空间广度。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在国际比较中讲好中国故事、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用对比鲜明的事实、事例帮助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10]让学生读懂中国之治, 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历史辩证看待外部世界。要以生动的中国故事,解读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及其伟大实践,解读中国奇迹及其背后的道路优势,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和独特贡献,从而使青年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善用“大思政课”讲道理:南开大学十年苏区实践的探索与经验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一博


习近平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要以学理阐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用科学理论铸魂育人,它“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2]。善用“大思政课”,首先就要明确“大思政课”其本质也同样是“讲道理”,是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整合各种资源,通过将鲜活的实践引入课堂或将课堂设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一线,来创新讲道理的方式方法,更好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自2012年起,南开大学依托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与苏区振兴和脱贫攻坚战一路同行,深入开展实践教学,讲好一堂坚持十年的“大思政课”。有的学生在参加苏区实践后对党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浓厚兴趣,选择跨学科就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有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专职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等工作;还有的或在乡村振兴一线担任第一书记,或在西部支教绽放青春,涌现出一批先进学生个人和集体,正是十年苏区实践“大思政课”育人成效的体现。本文结合十年来的实践探索,就善用“大思政课”讲道理的基本思路和经验进行初步梳理和探讨,以求教于全国专家同仁。

一、聚焦“讲道理”本质的“大思政课”教学设计基本思路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诸要素的内在联系。“讲道理”既然是思政课的本质,那么善用“大思政课”也必然要求聚焦这个本质,“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3]。苏区实本文为教育部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本问题研践“大思政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就是牢牢把握“讲道理”的内在要求,坚持统筹实践资源、符合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需求相结合的问题导向。通过建构多元有效的师生交互机制和贯通筹备设计、组织实施、总结转化三个阶段的实施进程,达成“大思政课”育人目标。

(一)把握“大思政课”讲道理的内在要求

讲深、讲透、讲活是“大思政课”聚焦“讲道理”本质的内在要求。一是讲深。要使教材中理论性的内容具象化呈现,用历史和现实的素材支撑抽象的理论阐释,才能达成“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


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3]的效果。“大思政课”离不开实践性的活动,但如果只注重活动的形式,忽视甚至无视深入的理论阐释,活动的开展就会无的放矢,成为无本之木,“大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就会被削弱。二是讲透。要在学生既有认知的基础上,把脉其思想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3],“大思政课”根植于社会现实,要在面向现实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能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理论、历史和现实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切实解开思想“疙瘩”,从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层面影响并塑造学生。三是讲活。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 而是行动的指南,“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4]1516。“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活,就是要带着情感温度, 深入挖掘红色历史、领袖英烈特别是万千群众的动人故事,让学生真实感悟人民之伟力,引发情感共鸣,同时在与学生成长需求的结合中,引导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达到“启迪智慧、触动心灵、浸润人心”的效果。

(二)坚持“大思政课”讲道理的原则遵循

大思政课”的教学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遵循。一是历史资源和现实问题相统一。作为“大思政课”重要的教学资源,历史资源与现实应该是统一而不是割裂的,要注重通过把握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来设计“问题”,提升学生通过历史把握理论的程度。二是教材内容和学生关切相统一。在选取“问题”时, 既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也要注重把握学生的各种关切。通过遴选、梳理和整合,运用“大思政课”建构教材内容与学生关切的联系,提高“大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获得感。三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充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讲好“大思政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学设计到组织实施再到成果转化,都更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四是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相统一。善用“大思政课”,既要注重在“社会大课堂”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也要注重使实践成果能够向“思政小课堂” 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转化,借助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拓展实践成果的覆盖面。

(三)贯通“大思政课”讲道理的实施进程

大思政课”讲道理,要以问题意识和师生交互贯通三个阶段的实施进程。一是“筹备设计”阶段,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加强统筹规划, 研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现场的样态及能为教学所用的多元育人资源;研究


学生学情和思想状况,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和困惑,确定实践教学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具体方案。二是“组织实施”阶段,是在先期统筹规划的基础上, 通过问题导入、情境塑造和沉浸式体验等方式,依托实践的丰富的现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在师生有效交互中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三是“总结转化”阶段,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和收获,把握“快” 和“准”的要求,及时将实践成果固化下来,进而通过复盘实践教学全过程, 指导学生反复打磨成果,把握“广”和“活”的要求,促进优秀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并以此作为联结“大课堂”与“小课堂”的有效载体。

南开大学十年苏区实践“大思政课”,正是依据上述基本思路,聚焦“大思政课”讲道理的内在要求,坚持从统筹实践资源、符合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需求的问题出发,通过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当年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和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进程和鲜活案例,在多元有效的师生交互中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并在探索中形成了坚持激活红色资源、坚持激活多元主体、坚持激活实践成果等三条基本经验。

二、坚持激活红色资源,深挖“大课堂”育人潜力

善用“大思政课”要树立“大课堂”理念,充分挖掘整合社会育人资源, 构建立德树人的社会大课堂。[5]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就是这样的社会大课堂,这里汇集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一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成果,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二是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源,是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预演;三是这里铸就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四是这里是新时代苏区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见证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变革;五是这里曾留下了南开最杰出的校友周恩来战斗生活的足迹。正如习近平指出的,“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6],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拥有联结历史与现实的丰富红色资源,为讲好“大思政课”提供了广阔空间。十年苏区实践坚持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以“沉浸式体验”激活苏区红色资源,深挖“大课堂”育人潜力。

(一)“历史情境还原法”的功能和导向

大思政课”就是要“充分运用现有教材以外、传统课堂之外的鲜活资源与方式,进行课程资源转换,使之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要素”。[7]通过多种手段构建并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代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使学生成为历史“剧中人”而不是“旁观者”,这就是“历史情境还原法”。这种方法可以激活蕴含在不同载体中的红色资源,使它们能够为教师所用,并能够为学生所真切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建构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达成情理交融的境界。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手段在于“还原”,但目标在于“育人”,关键在于“情境”。如果失去了“育人”的目标导向,为了“还原”而“还原”,那就脱离了“讲道理”的本质,沦为形式主义,甚至有哗众取宠之嫌。同样,如果还原的不是承载育人资源的真实可感的“情境”,那么“还原”也起不到有效的作用,最终影响的是育人效果。因而,“大思政课”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的导向就是要从“讲道理”这个本质出发,对标育人目标的具体要求,运用有效的“还原”手段创建能够激活红色资源、满足育人要求的真实历史情境,提升实践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更好地明理增信,达成知情意行多维成长。

(二)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使“大课堂”更好地讲道理

在“社会大课堂”中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是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学生在逼真的历史情景中进行参与性的学习,感知来自历史和现实的多维度信息, 以营造情感共鸣为先导,再跟随教师的发问与讲述进行理性思考,提升学生对教学主题的理性认识。十年苏区实践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首先是形式上,一是通过服装、道具等标识性的符号,为学生配发红军服颜色并在领口镶缀红色领章的文化衫、使用红军军旗等方式,营造历史氛围感。二是按照红军军团番号将学生进行分组,并赋予各组符合其军团历史的小组任务。三是通过指导学生复刊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呈现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每日动态。其次是内容上,在以“走”“访”“讲”“唱”4个模块构成的“沉浸式” 实践教学“套餐”中,“走”是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的主要模块,坚持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导向,着力体现教学设计原则。在“沉浸式体验”中让苏区历史和现实中蕴含的育人资源与教学主题相契合,比如在瑞金叶坪模拟召开“一苏大”,讲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源;在连城新泉模拟“新泉整训”讲解红军新式革命军队的根本性质等,使模拟情境与教学主题有机契合。此外,历史情境还原法还用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如在安远县曾组织参加实践教学的大学生和当地小学生共同演绎了一场“大手拉小手”的模拟情景剧实践教


学。大学生与小学生混合编组,围绕发生在安远县著名的“尊三围保卫战”, 在学习相关历史知识后共同策划用简约的情景剧呈现历史情境,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和理论升华。

(三)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将日常“小课堂”延伸为“大课堂”

历史情境还原法还可以用于日常教学“小课堂”,开展常态化实践教学。因为“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学生参与形式都应当被看作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教学”,故“社会大课堂”使用的实践教学方式,不仅不排斥在日常教学“小课堂”使用,而且还应运用它使“小课堂” 延伸为“大课堂”。如南开大学开设的“四史”类课程“中国苏区史”,就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历史情境还原法并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学期初,将学生按江西、闽浙赣、川陕等省分组,由学生分别担任“省苏主席”“军区司令”“国民经济部长”等职务,由各省担任相同职务的同学进行合作,就军事建设、经济建设等主题作小组研学和成果汇报;学期中,分组召开“省级苏代会”交流学习情况,以“选举”参加全国苏代会代表的形式评选优秀组员,学生动手制作庆祝苏代会召开的海报、标语等;学期末,模拟召开“二苏大会”,由各小组进行结业成果展示,教师进行总结升华,并为整个学期表现优秀的小组颁发“苏维埃模范省”奖状,为优秀学生颁发“苏维埃纪念章”。通过教学全过程的还原与代入,提升学生参与度,使“小课堂”也能发挥“大课堂”的优势。

三、坚持激活多元主体,构建“大师资”育人体系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善用“大思政课”内在要求激活多元育人主体, 构建“大师资”育人体系。“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3],这就要求在“大思政课”建设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对学生成长规律和现实需要的认识和把握,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构建“师生共同体”“生生共同体”和“校园社会育人共同体”,以多元主体的积极作为深化“大思政课”育人效果。

(一)“师生共同体”实现“亲师信道”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师生共同体”就是建构教师与学生超越传统课堂环境的经常性交流机制。教师在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相处和经常交流中把握学生思想实际,在共同的经历中用坚定信仰、理论功底和话语魅力赢得学生的信任。但是,思政课教学往往面临着“生师比”较高的现实,这就需要


通过学生骨干的遴选与培养为师生经常有效的交流建构枢纽。在十年苏区实践中,思政课教师通过参与发起并指导学生建设红色记忆宣讲团,将社团纳入“大思政课”教学总体布局中来,使社团成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有力组织形式。在社团中,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生活的思政课教师从强势的知识传播者和课堂支配者,转变为生活中真诚的对话者和交流者,使知识和情感的传递在双向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形成同心、同向、同行的和谐师生关系。教师通过社团活动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原著,吸收学生参与集体备课,共同策划实践教学方案;开发各类宣讲稿件,为学生创造校内外理论宣讲的平台;充分发扬南开大学师生同台表演话剧的优良传统,指导学生编排《少年周恩来》《让信仰点亮人生》等舞台短剧和改编话剧《恰同学少年》《可爱的中国》,在校内外进行公演并通过B站等网络平台进行直播。这些做法不仅丰富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模式,也使师生在广泛深入的交互中增进彼此了解与信任。

(二)“生生共同体”引领学生自育育人

青年人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大师资”体系构建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通过“生生共同体”的建设引领学生自育育人,将学生主体性转化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动力。建设“生生共同体” 就是帮助学生打造一个在信仰、学业诸方面互相支撑的成长共同体,并通过这个共同体在“大思政课”格局中发挥朋辈间积极的引领作用。红色社团就是这样的共同体,它不仅是师生日常有效交互的组织形式,更是学生思政骨干集合起来发挥朋辈示范辐射作用的舞台。历史上,先进的中国青年就普遍通过结社组织起来,如五四时期的新民学会、觉悟社、江西改造社等一批社团都发挥了凝聚先进青年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动员教育群众参与革命的“发动机”。在苏区实践中成立的红色记忆宣讲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遴选和培养学生理论骨干的机制,社团多年来活跃在青年理论研习和宣讲第一线,成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一支重要的学生生力军。十年来,苏区实践成果以大学生宣讲的形式走进天津市多所中小学,在天津市河西区“学子节”开幕式等重要场合宣讲, 参与天津广播电视台“实践出真知”等理论栏目录制,这既是实践成果的有效转化,也是“生生共同体”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成果。此外,在苏区实践中,通过与苏区中小学生开展联合实践教学,大学生以“朋辈师资”的身份引领中小学生共同传承红色基因,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也在主动作为中实现自育育人。


(三)“校园社会育人共同体”建构多元师资体系

大思政课”要在社会现实中来讲,就必然要求引入社会多元师资力量, 与学校教育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校园社会育人共同体”立意打破校园与社会的壁垒,协同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力量拓展师资队伍,构建“大师资”育人体系。在十年苏区实践中,“大师资”队伍就包括健在的老红军或红军后代、市县领导、地方党史工作者、各类纪念馆和红色旅游从业者、苏区振兴和脱贫攻坚一线的乡镇干部、驻村书记、村干部和群众老表等,特别是在2021年瑞金叶坪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集体后,时任叶坪乡乡长的朱胜江同志应邀讲授一堂脱贫攻坚现场思政课,为师生真实再现了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新时代“苏区干部好作风”。工作在苏区红土地上的南开大学校友也成为重要的师资力量。他们有的在地方高校多年从事苏区史研究,有的担任乡镇书记直接领导苏区振兴和脱贫攻坚,讲述许多来自一线的鲜活素材,校友扎根乡镇基层的成长经历也是对学生最好的价值引领。此外,教育部等十部门近期要求“大中小学要主动对接各级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开发现场教学专题,开展实践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与有关基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11],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在多年合作基础上,签约共建“纪念馆+高校”融合发展联合体,打造“大思政课”共享育人资源库,进一步整合馆校双方师资力量, 探索构建“大师资”育人体系的新机制,以期进一步提升“大思政课”育人效果。

四、坚持激活实践成果,拓展“大平台”育人渠道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显著优势,但在经费、安全、时间等各种现实条件约束下,能赴现场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终究是少数,因而必须建构实践成果的转化机制。有效的成果转化关乎“大思政课”的整体育人效果。实践成果激活就是通过构建“大平台”,着力提高学生实践成果的表现力和传播力。通过多种形式、借助网络或VR等新技术手段,拓展实践成果的覆盖面和受益人群。同时,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动力往往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激励人产生行为动机的根本动力。将学生的实践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这些成果就因“被需要”具有了社会价值,过去“看别人的”变为了“看自己的”或“看朋友的”,也带来了对学生高层次需要的激励,提升学生对实践成果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热情。

(一)向“小课堂”的教学资源转化


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学习成果是“大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师生共同的匠心与创造。这些成果理应回馈日常“小课堂”,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加以运用。因而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通盘设计中,一是应着重考量实践成果的内容及其转化途径与方式,以有利于向教学资源转化为导向,使实践教学成果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契合日常“小课堂”教学的现实需要,从而有效提高实践教学成果向课堂资源转化的效率和效果。二是要注重结合日常“小课堂”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讲授的知识要点,通过实践教学过程中采风、访谈等多样态的成果,在“小课堂”上或从学生的视角结合实践经历引出问题,或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加以印证、补充,促进“小课堂”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如在讲授“中国革命新道路”时,通过实践教学中采风的“共和国第一军嫂” 陈发姑、访谈革命后代讲述“十七棵松”等故事,深刻阐明苏区群众的无私支持对“以农村为中心”革命新道路的重要意义;在讲授“打赢脱贫攻坚战”时, 将访谈到的苏区振兴和脱贫攻坚典型人物,特别是建档立卡户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引入课堂,启发学生进一步从“人的解放”的角度深刻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全方位历史意义。

(二)向“大课堂”的育人资源转化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身边的“大课堂”。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大思政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把握学生身边的“大课堂”,通过将苏区实践的教学成果以多种方式转化为“大课堂”育人资源,可以拓宽成果运用的途径,提升成果使用效率。比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托革命遗址录制的宣讲素材,可以通过专题式呈现或与其他相关素材整合加工后,转化为以微党课、微团课等形式呈现的精品课程,通过多维翻转课堂,加强朋辈示范引领。红色记忆宣讲团开发了《人间正道是沧桑》《闪耀的赤红,永恒的光荣》等宣讲作品,为校内党团组织“三会一课”、军训政工活动等提供优质宣讲作品,也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提供重要的朋辈课程资源。再者,针对青少年“网络原住民”的特点,注重实践成果的线上传播,向网络“大课堂”教学资源转化。通过微信公众号、B站等平台推广,扩大成果辐射覆盖面。网络“大课堂”的育人资源形式多样,能够体现学生创造力,有系列微宣讲《从瑞金走来》、微电影《兴国·兴国》,改编红歌并制作微视频《成都·井冈山版》《纸短情长·苏区》《起风了·致方志敏》《知否知否·可爱的中国》等,5分钟经典解读微视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共同汇聚成资源共享、网络宣传等为一体的“云上大思政课”平台。

(三)向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转化

借助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的契机,各类学校、社区、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普遍产生对优质“大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新型教具的迫切需要,这就使以青少年学生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助推实践成果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推动可复制推广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优质教学资源成为了可能,也为“生产”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成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创新创业、产学研结合等手段,鼓励学生在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可行的前提下,推动实践成果落地转化,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相统一。依托苏区实践形成了开发“红色剧本杀”项目的学生团队“红传思政”,使“剧本杀”这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社交形式拥有了主旋律的灵魂,开创互动体验式党史学习新模式。该项目还孵化出大学生创业公司,助力多家革命纪念场馆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大思政课”特色课程,有效拓展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转化路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思政课教师讲好“四史”的思路探讨

成都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罗芳芳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重视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20204月教育部等8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将加强“四史”教育作为构建理论武装体系、加强政治引领的重要内容。202012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材〔20206号)在课程体系方面明确鼓励高校开设“四史”方面的选修课,确保在校大学生至少选修1门关于“四史”的课程。20212月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重申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在高校,“四史”教育的主阵地依然是思政课,因此如何将“四史”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尤其是一线教师面临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实践难题。

1.以推进“四史”相关内容进教材为前提

教师讲授任何一门课程都应首先研读教材,这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政课融入“四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在思政课教材中融入“四史” 相关内容,这是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渗透“四史”教育的前提。将“四史” 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材的关键,是教师要深入研读“四史”和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教材的内容,尤其是各门课程的教学主线和侧重点,明确每一门课程与“四史”融入的重难点,教学前从全局、系统统筹好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从每章每节落实好融合“四史”内容的教学建议和实践要求,做到精准设计。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典型的学科交叉课,既属于党史范畴,也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 两者不能偏废。所以,这门课程必须两者兼顾,需要大量史实、史料反映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成果,同时又要总结经验教训、优良传统和客观规律。因此,这门课程应着重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将“四史”相关内容尤其是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的丰富内容和核心要义增加进去,真正从教材上落实“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当然,还需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系列讲话精神适时增添进去,把高校思政课教材建设好,提升思政课作为“四史”教育主阵地的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

2.以精读“四史”经典著作为基础

要读经典、善读经典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和必备品格。“四史”的经典著作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备课、教学与研究的必备,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想提升讲授“四史”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须对“四史”的相关著作进行精读。“概论”课教师在讲授改革开放部分时应精读反映改革开放史的经典文本,譬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92年南方谈话”等, 为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增加教学理论供给提供有力的支撑。只有坚持以“四史”经典著作为基础,才能够讲清楚高校思政课几门课程与“四史” 的思想渊源、理论逻辑和历史发展脉络,才能使学生学懂“四史”的内容体系和逻辑架构,为推进“四史”进学生头脑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教师要带着教学中的相关疑难问题去精读“四史”系列著作,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阅读书籍,丰富课件和讲义,从而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 增强讲授“四史”的实效性。通过结合“四史”讲授高校思政课的相关内容, 可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提升大学生听课的兴趣和听课的效果, 让师生均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3.以加强教师队伍学习“四史”为关键

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提高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以身作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四史” 教育者也要做到以身作则。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是中坚力量,是真正的实践者与推动者。如果在“四史”教育中,教师不能以身作则,率先研学“四史”,“四史” 教育工作就缺乏说服力、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也强调,教师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思政课教师讲好“四史”,首要前提是必须确保“四史”内容进头脑,各级教育部门、高校、党校(行政学院)要利用专题会议、学术论坛、培训轮训等平台,对教师进行“四史”全面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四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培养出一大批知“四史”、懂“四史”、研“四史”,在教学科研一线宣传“四史”的骨干队伍。只有教师储备较深的“四史”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更新、完善授课内容,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使授课更具信服力、感召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更深了解和掌握“四史”知识,以史为鉴,全面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引领时代,自觉开创美好未来。

4.理论联系实践以讲好“四史”故事为手段

理论联系实践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学习英雄模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四史”教育中会讲、讲好英雄模范故事十分重要。作为“四史”教育主阵地的思政课更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联系“四史”故事来讲授“四史”, 科学把握“四史”的思想逻辑与实践基础,更好地把握新时代学习“四史”的现实意义,提升高校思政课讲授“四史”教学实效。这也是大学生增强认同感、使命感与担当意识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在实践中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生动体现。

但学“四史”、讲“四史”、悟“四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层面,要通过讲故事引导大学生加深对“四史”的历史理解、理论理解和认识。“概论”课教师可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7年的成长与工作经历来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起点。[8]对当代大学生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而认真学习、刻苦读书、深入社会等都具有重要启示。

此外,还通过讲授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重大贡献乃至英勇牺牲的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先锋力量的生动故事,既可以让思政课有滋有味,又能使大学生从内心认可革命、建设、改革成果的来之不易,传承党的精神血脉,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成果,自觉跟党走,立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5.吸收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充实教学内容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想讲授好“四史”,应善于吸收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把学界的相关研究与阐释成果积极地转化为教学内容。具体应从下面3个方面入手。

1)实时跟踪一些研究、阐释和宣传“四史”的重点刊物。《党的文献》杂志的每一期都会围绕党史研究、党内重要人物研究等方面的最新内容进行阐释、宣传与解读,这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扎实学习“四史”、丰富教案讲义大有裨益。

2)实时跟踪研究、阐释和宣传“四史”的知名专家学者的最新学术观点。思政课教师要走在学术前列,就时刻不忘理论思维,做到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要以学术界最新思想为指引。譬如,关注学界研究、阐释与宣传党史方面的领军人物,关注他们研究的党史方面的最新成果, 从哲学基础、核心思想、理论精髓、理论主体与主线等方面的论述,还是从历史地位、基本特点、重大意义的把握,都可以成为思政课教师在讲授党史等相关内容的重要学术参考和教学文本。

3)围绕讲授“四史”的若干教学难点进行实时跟踪。围绕党的百年奋斗过程中重要决策与历史事件如何理解与把握的问题,围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与高校现有思政课在内容上有重复、交叉等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处理,可以实时跟踪最新研究著述,丰富教学课件和教辅资料, 加深教师自身对教学内容的深化理解,提升思政课讲授“四史”的教学实效。

此外,在实现学界研究成果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从语境转化、话语转换等方面进行深度加工、改造。具体来讲,一方面,要善于将学术研究中理论探讨的原初语境再造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具有“现场感”的、鲜活的教学语境。“概论”课教师在讲授邓小平理论部分关于改革开放理论形成的历史轨迹与实践探索历程时,要善于把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背景回顾、过程介绍、情景勾勒等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置身于其中,增强学生听课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吸收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时候,要善于进行话语转换, 把学术话语转换成学生的日常生活话语,实现思维的深邃与话语的大众化相统一,使学生听得明白,入脑入心。

在高校思政课中加强“四史”教育,既要一以贯之、始终坚守,又要变化发展、不断创新。因此思政课教师讲好“四史”也需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不断开拓思路,创新方式方法。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孙赫


进入新时代,中国对高校思政课重视程度逐步提升,思政课在高校课程建设中具有愈发重要的地位.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出现大学生对思政课重视程度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及教师教学吸引力不够等问题,导致高校思政课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必须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

一、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影响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教学风格呈现多样化,但从学生学习效果看,更具吸引力的教学风格对高校思政课有效性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风趣幽默教学风格

风趣幽默教学风格可以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获得学生的好感,提升教师亲和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风趣幽默教学风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切入——

第一,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幽默形式。高校教师的幽默风格要有针对性、贴近学生喜好,如此才能与学生同频共振、引起共鸣、达至预期。比如,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脱口秀形式,也可以结合相声语言风格,或者从喜剧电视电影及现代自媒体中挖掘一些幽默元素,培养自身的幽默感。把这种幽默感自然而不是刻板地融入思政课教学,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增加课程内容趣味性。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幽默段子。融入幽默段子要有相关性,即要与课程内容相关。融入幽默段子要有针对性,融入学生关注度较高的幽默话题,以引起学生共鸣,用幽默形式传达课程知识和内在价值。融入幽默段子还要有节奏感,可以在课程开端和课程高潮节点,或者根据学生实际课堂学习状态适当融入。这样,既可以在开始阶段迅速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来,又可以在中间阶段让学生对课程学习保持兴趣,还可以随时缓解学生听课的疲惫感。另一方面,在授课内容中融入幽默元素。幽默元素可以保持学生听课注意力的持久性,将学生注意力牢牢稳固在课堂。幽默元素的形式可以多元化,如幽默的图片、视频、文字等。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 不仅要做好知识传达,还要关注作为客体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状态,以确保授课的有效性。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设计风格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加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设计,可以增加课堂氛围感,将学生由被动听课转为主动参与,避免思政课堂出现死气沉沉的现象。在发掘更具吸引力的教学风格中,多样化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一,以吸引并启发学生的案例式教学设计为主体。案例式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流模式,它可以把知识的内在价值由具体案例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思政课所要传达的内在价值观。案例式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 更具有可操作性。案例式教学设计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以就课程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设计学生关注度较高的案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价值观。

第二,以多元化教学设计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以教师讲解为主体的案例式教学是目前的主要授课形式,但其缺陷是无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所以,多元化教学设计的目的就在于营造学生自主参与的环境,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多元化教学设计的具体形式,可以是辩论赛形式的教学设计、模拟角色扮演式的教学设计、翻转课堂式的教学设计、调查问卷式的教学设计。多元化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角,但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引导作用,最终要把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形成的体验升华为思政课价值观表达。

(三)形成问答式教学风格

问答式教学即一问一答,在问答间启发和感染学生,有效传授知识。这种授课风格需要教师充分凸显剖解教学内容的问题意识,就大问题不断引出小问题,从而建构一个问题群,引导教学内容逻辑层层展开,在抽丝剥笋中将复杂问题讲得明白透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第一,教师居主体地位的自问自答式。教师自问自答式教学更适用于在一堂课整体中贯穿使用。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展开以问题引导,不断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在问答中展开课程内容。问答式展开需要严密的逻辑,如同解数学题, 完成上一步才能推论下一步,每一步都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苏格拉底式“精神助产术”问答模式。苏格拉底在教授学生时并不是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在对话中引导学生寻找答案。教师如同帮助孕妇生产的“助产士”,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答案,被称之为“精神助产术”。这种方式适合于课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可以就问题与某个学生或全体学生进行交流,如果学生答案中包含正确答案,则继续提问,引导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答案错误,则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答案的错误之处,之后继续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答案。通过教师细心引导出来的答案,学生更容易理解。这种问答式教学风格具有强大的感染性,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就问题的不断提出和解答而表现出的激情并产生共鸣。教师将自身的人格魅力融入知识,让知识更具感染力,让学生在问题的不断提出和解答中掌握不断展开的知识点, 感受学习内容的层次感。

二、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区别。这样,既可以激活思政课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又不致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而丧失教师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在教学形式上以学生对课程的体验为中心,在教学内容上以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为中心。

(一)教学形式:以学生课程体验为中心

教学形式上的以学生为中心,是提升学生课程体验的方式,对思政课教学外在形式进行包装,增加生动性和实效性,让教学更接地气、更符合学生学习需求。

第一,把学生喜闻乐见的热点话题包装到讲授的知识点上。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知识点讲授会考虑有相应的案例作为根据,而案例选择是知识点能否入脑入心的关键。以学生为中心,案例就要与学生产生共鸣,更要提高案例对学生思想的冲击感和学习的体验感,借以提升学习有效性。这种以包装课程知识点为目的的案例,可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学生平时感兴趣的话题, 以此为基础,搜集与之相关的案例并形成案例库。

第二,把学生话语融入教师话语体系。枯燥干瘪的教师话语体系无法激起学生听课欲望,容易让学生昏昏欲睡。这是因为,单纯的教师话语体系无法让学生找到认同感。如果把学生话语融入教师话语体系,会瞬间拉进与学生的距离,迅速增强与学生的同频共振。然而,如何寻找学生话语体系,要求思政课教师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关注学生平时关注的网络热词和网络用语。我们可以从B站、抖音等大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媒体中借鉴丰富元素,关注这些媒体视频中用户的评论语,从中学习更多的学生话语。当然,思政课教师要把握好度,


不能把学生话语不假思索地一味搬到课堂而犯哗众取宠的错误,要对其进行加工和转化,尽可能平衡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的关系。

第三,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一些动态元素。动态元素可以从课件、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入手。课件方面,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增加动态图案、简短视频或者动态课件等;教师方面,可以从板书、走动式授课或者一些肢体语言等方面入手;学生方面,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就一些简单的、常识性的问题向学生提问,或者让学生朗读重点内容以调动课堂气氛。

(二)教学内容:以学生课程理解为中心

教学形式上以学生为中心是激活思政课有效性的第一步,是解决如何让学生“听进去”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解决如何让学生“听明白”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上以让学生学懂为中心。

第一,教学内容确定要因材施教。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和理工科类学生在知识接受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思政课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群体作出调整。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教师在设置课程内容时, 可以多增加一些文学或者历史元素;针对理工科类学生,可以增加一些数据或者推理元素。此外,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所在学校的特色。比如,建筑类学校加入与建筑知识相关的案例和元素,师范类学校加入与教学知识相关的案例和元素。

第二,把课程所蕴含的道理讲透彻。习近平总书记20XX4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讲道理就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把专业知识话语体系转化为课堂话语体系,把深刻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如何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呢? 可以用比喻、讲故事等方式,把深刻的道理形象化。可以用知识迁移方法,特别是对理工科类学生,把其思维方法迁移到思政课所要表达的深刻道理上。

第三,对课程知识点进行价值观升华。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区别,在于思政课要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能单纯讲解知识点,而要把知识点所蕴含的价值观挖掘出来。思政课并不是价值中立课程,而是有态度、有温度的课程,如此才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挖掘思政课知识点中的价值观呢?可以从知识点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达出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方向,引导学生在遇到类


似问题时如何正确地选择价值态度。也可以在每次课程总结过程中,升华课程内容价值观,直接把价值观表达给学生,让学生清楚明白,体会其中的价值意蕴所在。

三、采用有硬性约束力的教学管理

高校思政课有效性提升既来自教师风格和课程内容等软实力不断提升,又要注重课堂纪律和课程考核等课堂教学管理硬实力的作用。用课堂纪律和课程考核等硬实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是调动学生思政课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手段。

(一)课堂纪律为课程教学有效性提供制度保障

松散的课堂纪律会大大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严格的课堂纪律既可以从总体上为学生学习思政课提供舒适环境,又能让学生有组织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

第一,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纪律。课堂纪律制订不是让学生与教师产生敌对关系,而是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相满足。一方面,课堂纪律制订要征求学生意见。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不同,他们有成熟的心智和极强的自尊心, 大学思政课课堂纪律制订要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让学生表达心声,以确保纪律的可操作性。比如,上课迟到的惩罚或者积极参与课堂的奖励等具体纪律制订,要与学生充分沟通。另一方面,课堂纪律制订要把握好“度”。教师在制订课堂纪律时,要维护学生尊严。有损学生尊严的纪律,如体罚学生或以不当言语训斥学生,都是不可取的。课堂纪律不是为了强迫、惩罚学生,而是为学生构建良好学习环境。所以,课堂纪律制订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能够使教师和学生相互合作。

第二,利用课堂纪律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课堂纪律不仅是课程有序推进的制度保障,也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一方面,通过细化奖惩制度等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例如,采用按班就座、机制鼓励方式,保障课堂讨论和课堂互动有效开展,提升课堂授课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适当肯定以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大学生虽然拥有成熟的心智,但仍然需要细心呵护,而学习过程中的适当肯定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学习自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的重要因素,制订课堂纪律要加入鼓励环节或鼓励因素。比如,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完成课后作业等构建肯定性评价机制。

(二)课程考核制度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大学思政课考核制度跟中小学具有很大区别,大学生相对更加关注课程通过率和课程成绩。基于此,思政课作为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利用课程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第一,将学生课堂参与度量化到考核当中去。一是将每名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情况以分值形式呈现出来,包括积极学习态度的正分值和消极学习态度的负分值。适当的奖惩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鞭策消极学习的学生转变学习态度。二是教师要关注“不发声”学生,鼓励这部分学生勇敢参与量化考核。部分学生受制于性格和学习习惯,不喜欢或者惧怕课堂参与。所以,教师应该关注这部分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学习习惯。

第二,考核作业完成情况,以有效巩固学习内容和了解学习效果。课堂考核固然重要,但会存在一些学生上课积极参与而课下无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情况,也会存在一些学生不喜欢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而无法发表自己见解的情况。作业考核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表现渠道,达到教学的公平性。作业考核分为课上作业和课下作业两种考核形式。一是针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重点问题进行课上作业考核。课堂时间宝贵,不是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就重点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为了给每位学生展现自己见解的机会,可以把学生课上思考结果以作业形式纳入考核。二是课下作业考核。课后作业要有针对性,符合课程学习目标和授课重点,坚持适当原则,即难易程度、数量多寡要适当,以学生能够完成为标准,否则就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感。课下作业考核不仅能够让学生课后继续思考、巩固学习内容,而且能使教师获取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反馈, 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万小燕


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栋梁之才的核心群体,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而大学教育最重要的还是把握思想航线,引导大学生上正轨、走正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而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围绕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方法等根本问题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以及脱贫攻坚精神是创新思政课教学最鲜活的素材之一,我们应积极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把脱贫攻坚伟大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精神支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大学生理想和斗志,同时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人才支撑。本文拟通过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方式两个大类探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背景下思政课教学的创新。

一、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创新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以下教学目标与任务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维度。

(一)须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史意义

大学生群体对脱贫攻坚成果及其意义若不经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体验,那么他们对脱贫攻坚的认识和感悟是不深入的,因为他们大部分既不是直接参与扶贫的干部或工作人员,也不是被扶贫的对象。我们在脱贫攻坚战中所取得的历史功绩并不是虚无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人间壮举。脱贫攻坚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也是全球反贫困事业的一道靓丽风景,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整个人类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这些意义有无限延伸及延续性,需要后来者不断发力以巩固成果并把脱贫攻坚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二)须引导大学生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说教说理收效甚微,因为他们通常只相信“有图有真相”“所见即所得”。他们常常会发出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哪里?为什么要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如果说我们连贫困人口问题都没能解决好,说什么优越性都是很苍白无力的。但是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给了我们莫大的底气,至少可以说我们的道路、我们的制度在解决贫困问题上是世界上其他任何道路、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我们在很短的时间让上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华夏5000多年文明的发展历程中,首次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这是让所有炎黄子孙尤其是当代热血青年感到特别自豪特别有底气的伟大成就。

(三)须引导大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激发他们干事热情与斗志

2013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数以万计的扶贫干部扎根基层,致力于脱贫攻坚,山河锦绣、山乡巨变的时代画卷离不开广大扶贫干部的无私奉献, 他们啃最难啃的骨头、碰最硬的钉子,日夜奋战在扶贫一线,用奋斗与担当打通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秦彦军、黄文秀、黄诗燕等1800多名扶贫干部甚至牺牲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的名字应当被铭记,他们的品质应当被传扬。青年大学生必须学习他们不忘初心、信念坚定的政治本色,不辱使命、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不畏艰辛、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不负韶华、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而当代大学生正是享福的一代,但所有的幸福都不是从天而降的,应一茬接着一茬地干才能取得持续的胜利和最后的成功。

(四)须引导大学生矢志不渝坚持党的领导

大扶贫格局下形成的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之一,事实充分证明,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和最大优势。引导青年大学生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勇毅前行,在新的起点上奋力谱写新篇章。

(五)须引导大学生增强担当意识,接续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奋力实现民族复兴、助力世界减贫事业的责任担当。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时代造就英雄,使命呼唤担当,青年大学生理应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勇担时代使命,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教学方式的创新

(一)数据式教学

中国共产党当初建党时只有数十名党员,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近亿名党员。是什么力量让无数仁人志士追随着党忠诚于党,这当中无数跌宕起伏可歌可泣的故事必定能吸引每一个人关注之、了解之、着迷之。

在思政课教学中,用一串串具体而惊人的数据给学生介绍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是首选的教学方式。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这24个字的脱贫攻坚精神字字千钧,不仅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与中国人民的意志品质,更彰显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要义。思政课教学中,首先可以用大量突出的数据让学生“秒懂”脱贫攻坚精神。例如,我们集中精锐力量投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 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脱贫攻坚以来, 1800多名党员、干部为减贫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的脱贫攻坚精神。

除了脱贫攻坚精神,在介绍脱贫攻坚伟大成就的时候,以下这些数据是极具说服力的:全国贫困县数量从2012年的832个到2020年底全部摘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1360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2588元;2020年贫困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2013年以来,累计改造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8万所;99.9%以上的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000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2013年以来,累计2568万贫困人口告别破旧泥草房、土胚房等危房,均住上了安全住房;截至2020年底,全国贫困地区新改建公路110万公里、新增铁路里程3.5万公里;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2012年以来,共举办130余期国际减贫培训班,来自116个国家(组织)的官员参加培训 当青年学生们看到一个个气势磅礴的数据事实,哪怕教师不作任何分析,他们在内心深处已然升起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通过一连串数字,把我们党和国家所创造的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直观而直接地、简单而明了地展现出来,越是复杂的事件越是需要简明的表达,学生在通俗易懂的数据和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地、乐意地认识脱贫攻坚,熟知党和国家的伟大历史成就并发自内心为之振奋,岂不妙哉。

(二)故事式教学

一个故事胜于一打道理,脱贫攻坚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为思政课提供了丰沛的源头活水。在用心用情的讲述和描述中,将那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气吞山河的伟大征程,细细讲与学生听,从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到各地各部门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好办法、新举措,再到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展现脱贫攻坚的宏大视野,聚焦见人见事的微观镜头,讲出爱国之心、青春之志,这一个个先进事迹,书写的是一个个扶贫干部的不凡一生,彰显的是共产党人坚持为人民谋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让青年大学生们在动人的故事中了解这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明白这非凡壮举的深远意义,激发青年一代的情感共鸣,引导青年学生拥抱新时代, 奋进新时代。

(三)互动式教学

在长久以来的思政课教学中,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占据着绝大部分课堂。诚然,讲授法相对于其他教学方式是相对更简捷、更高效、内容更丰富以及更能系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学生欠缺学习的主动性、无法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不利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等。所以,尽管我们不缺乏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但教学效果始终不能提到一个新高度。

互动式教学强调共同参与、共同思考、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充分体现以教为促、以学为本的人性化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解决讲授式教学带来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于学习脱贫攻坚相关内容的课堂。脱贫攻坚其内容是活泼生动的、感人肺腑的、成就凸显的,若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中能更了解脱贫攻坚、更清晰认识党和国家的伟大成就, 并且有机会与教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选择互动式教学是非常理想的。

第一,思政课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与青年学生共同讨论以下问题:为什么要打脱贫攻坚、我们是怎么打赢的、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是如何做出来的、整个过程是怎么逐步完善的、当中进行了哪些调整、脱贫攻坚凝聚了我们党和国家哪些方面的智慧、脱贫攻坚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有什么样的经验和启示、脱贫攻坚有什么样的时代价值、脱贫攻坚打赢后还存在什么样的挑战、下一步该怎么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个人该如何做等问题。激发青年学生对脱贫攻坚的无限思考,更能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斗志。

第二,思政课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教师还可引导青年学生谈谈个人对脱贫攻坚故事和脱贫攻坚成果的认识和体会。在信息化时代,大家都能从网络、报刊、电视等资源中及时获得最新资讯,我们在脱贫攻坚中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也是一样能及时听得到、看得到、感受得到的。甚至个别学生极有可能自身就是来自那832个原贫困县,他们切身感受着原贫困地区实实在在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自己的同学亲口说出他们心中的感受以及对党和国家的感恩和支持,很多时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效果自然更好。

(四)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通过以“体验”为核心的一种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古人说: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体验式教学就是把“听到—看到—做到”的逻辑思维与学生的具体行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变换角色,积极而主动地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和明白到学习本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情。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现代孩子的通病,既不参加劳动,也不能辨别五谷,严重脱离生产劳动。其重要原因是现代教学相对注重理论学习,而忽略了实践体验。脱贫攻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能只靠单一的讲授,哪怕是数据式、案例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具有再多的优点,也远不及在真正实践与体验中悟出的真知来得珍贵。所以,应积极推动学校课堂与课外体验课堂有机融合,既能提升一线教师调研业务能力,也能增强课堂感染力,关键能让青年大学生对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包括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有直观感受,能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和认同感。诚然,大部分高校是不具备现成的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实践体验的条件,但我们也应该甚至必须探索出一条富有育人成效的加强体验式教学的路子出来。

(五)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一般是由教师指导,以学生作为第一主角,由学生自主展开探索研究,认识、理解并掌握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研究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内部关联,总结规律,得到对事物认识的概念,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认知模式。探究式教学是继互动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后更进一步加强学生主体地位、主动能力、获得能力的教学方式。

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2]学习通常是学生的自主行为而不是被动行为,学习是否有成效基本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学而不是教师的被动教。所以,思政课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进行脱贫攻坚相关内容教授,教师应合理择取合适资源创造有利条件以供学生尽量多地参与探索研究的过程,务必让学生变得主动起来,引导他们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 自主进行全过程的发现问题、调查问题、分析问题,多学习多探索,多交流多表达,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一步步的探索中,互动式教与学课堂里所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将能一点点呈现。而且随着探究的深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将能逐步提升。数据式、故事式、互动式、体验式、探究式五种思政课创新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对于历史性大事变尤其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若要让学生学得好、懂得透、理得明、悟得深,这五种教学方式尤显重要,是能实现青年大学生在学习中知道到认识、感动到感悟、量变到质变、被动变主动的创新性教学方式。

三、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各高校必须将教育教学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提质量、做增量。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方式,要善用脱贫攻坚成果讲好思政课,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教育性和针对性,切实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坚定四个自信、树立为民情怀、勇担时代使命,让脱贫攻坚成果透过年青一代转化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强有力的人才基础。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要义

桂林理工大学 蒋晓俊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概念,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并强调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这一论述,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全新的行动指南。思政课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 充分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推进伟大建党精神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整体质量,而且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更加清晰地感悟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行的伟大力量有着重要作用。

一、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孕育了伟大的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源头起点。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对办学方向的坚定和对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追求,也是高校思政课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设计的重要契机。

(一)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社会主义大学

大学作为一种社会存在,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些问题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解答,即在不同的时期大学总是服务于不同的领导阶层。我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高校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2]大学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有用人才而为国家发展服务。大学是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国家的未来发展和长治久安,而要抓住大学这一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和富强持续不断地输送人才,必须抓好思政课教学这一关键点。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源头起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定坚持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措施。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就是通过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使其语言化、形象化,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宣扬和传导,使学生自觉领会、接受和吸收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精神内核。思政课教学要给学生讲清楚“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引导学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和大历史观,使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强化青年大学生价值引领,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核心价值是维持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青年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积淀形成的客体对主体的观念和看法,是他们在面对价值问题和进行价值选择时所持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具体来看,青年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他们评判好坏、善恶、美丑的标尺。因此,青年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就显得非常重要,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成才,更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此,要想牢牢把握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必须强化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引领,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高校思政课教学肩负着青年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使命。价值观培育的本质是将多元的价值取向整合以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主体进行塑造。这个过程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价值的内容,即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而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源头起点,伟大建党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因此,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价值,推进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教学是当代青年大学生领悟、贯彻伟大建党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在青年大学生中弘扬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迫切需要,更是对高校要“立什么德, 做什么人”时代课题的有力回应。

(三)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高校思政课是引领青年大学生形成主流价值、培养学生精神品质的主阵地, 而思政课是否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则直接关乎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这一论述揭示了思政课教学的主要矛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坚持育人为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强化问题导向,充分挖掘思政课程资源,丰富思政课程内容,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提升思政课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实现思政课程育人功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伟大建党精神所承载的红色基因和深刻内涵是丰富思政课程内容,进而提升思政课程教学实效的重要价值来源。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的融入有助于丰富思政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青年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学习和成长, 从小就对中国共产党有着特殊的情愫。而伟大建党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的拼搏和奋斗精神,这些精神的背后也包含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比起纯粹的理论知识讲授,伟大建党精神的融入明显提升了思政课堂的趣味性,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的融入有助于思政课教学形式和方法创新。思政课不再局限于课堂上,可以发展到课下,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甚至可以发展到户外,通过引导学生参观纪念馆、观看纪录片、游览革命圣地等方式开展教学实践,让学生观看鲜活的实物,身临其境感受文化氛围,把伟大建党精神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加易于接受,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遵循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其中,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应当遵循时代特征,符合当前形势要求,关照学生发展特点,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求。推进伟大建党精神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基本规律,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时代感与吸引力,不断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因事而化,精准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因事而化,“事”是基础,“化”是过程,意指为适应具体目标的变化而对基础事物做出改变的过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要做到因事而化,立足学生实际特点,精准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核,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精准性。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灵魂、追求、本色、情怀的集中体现。”

伟大建党精神是深刻的,也是丰富的,对于不同的主体来说,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要充分关照青年大学生群体间身心发展特点的不同,对不同发展阶段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做到精准阐释,增强教学针对性。对于在认知上存在一些偏差的学生要加强伟大建党精神基础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对于情感认同不足的学生要通过情感渲染等方式加强爱国、爱党教育, 让其全面了解我们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力量,引导认同主流价值;对于意志不够坚定的学生,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党的历史文化,了解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革命理想和精神内核,树立深厚的爱国情怀;对于在行动上有所欠缺的学生, 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树立“实干兴邦”的学习理念,号召他们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丰富报国路径,真正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

(二)因时而进,大力彰显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

因时而进,“时”指时代,也可指时间、顺序,“进”表示进步,主旨为改进,全意是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做出改进。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以及文化多样化的不断推进,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做到因时而进,立足时代主题,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要义,呈现其时代价值。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源头和起点,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伟大建党精神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走过百年,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对当下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伟大建党精神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伟大建党精神是他们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营养”。推进伟大建党精神深刻融入思政课教学,要立足新时代,回应新要求。一方面, 要立足时代背景,推进理论创新,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学生学习、吸收新知识, 紧扣时代脉搏,发现新规律,学习新方法,勇于改革创新;指导学生在继承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事物,不断涉猎新领域,学习新技能,提升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加强学生对我们党和国家历史的正确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大学生。另一方面,要传承红色基因,秉承优秀传统。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意义,坚守初心,担当使命,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

(三)因势而新,积极创新伟大建党精神的教学载体

因势而新,“势”表示形势,也指形式,“新”包含新的路径和新的目标, 引义为依据形势的变化而确定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伟大建党精神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其精神内核不断凝练持续聚焦,但其载体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变化。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教学载体创新,可有效地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说服力,增强思政课育人效果。

载体是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依托,不仅影响着思政课教学的效果,也影响着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成效。”[10]将伟大建党精神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结合时代特征深化思政课程改革,紧扣伟大建党精神内核进行载体创新,对于突破思政课“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有着重要意义。推进伟大建党精神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教学载体,要继续依托思政课堂的主阵地进行。基于学生的兴趣特点,以直观、鲜活、生动的方式呈现伟大建党精神,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切实将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要大力丰富和扩充课堂以外的教学载体,把伟大建党精神渗透到学生学习管理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伟大建党精神的熏陶和启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将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为自觉行为。

三、主动优化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路径

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立足时代背景,依据二者的耦合机制,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基本规律,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师教学、融入教材改革、融入校园文化创设,实现思政课教学的育人初心和使命。

(一)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师教学活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关键在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将伟大建党精神的元素进行巧妙转化并运用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夯实教师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提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同度。

首先要读经典。教师要以教研室、教学团队或者科研团队为单位,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意”的活动阅读红色经典读物,逐渐提升其理论水平,感悟经典的精神要义。其次要促传播。教师要明确自身在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定位,在课上、课下等不同场合全方位传播历史文化,为历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再次要换语言。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语言转换,采用通俗易懂、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讲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和本质,“使师生在平等对话中达到情感的共鸣、思想的共识、问题的共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11]最后要重实践。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讲授以外,还要特别注重社会实践,要让学生在间接接受的基础上直接接受,在抽象感受的基础上直观体会,通过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记忆。

(二)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材改革,大力扩充思政课教学资源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中介,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高校思政课教材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做了有力的回答, 在理论知识的涵盖和框架的编排上体现时代给予青年大学生的使命要求。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一方面要充分依托思政教材改革,将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容融入教材内容中。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重点突出求真教育和理想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见义勇为、敢于担当、扶危济困、家国天下的理想人格。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强调人民立场,突出强调人民群众对历史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强化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不只是让学生简单地了解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同时还要紧紧围绕爱国主义,突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培养学生爱国、爱党情怀。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通过呈现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力量,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同时领略伟大建党精神的要义,避免学生的学习单一化。另一方面要整合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相关内容,进行思政课程教材的扩充和发展。教材并不局限于课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到的资料都可以称为教材。通过整合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书籍、报刊、音频、影像等资料,大大扩充思政课教学的课堂资源, 不断创新和完善思政课程的内容体系,丰富教学资源,有效发挥思政课对于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

(三)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提升育人效果,要注重课堂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依托课堂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发展和突破,增强亲和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提升思政课程育人实效。首先,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课堂文化建设,在思政课堂上,教师通过教学方法创新、挖掘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建设课堂文化,推进师生平等对话、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引导思政课堂观念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拓展课程育人的内涵,提升课程育人实效。其次,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风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党性修养,用教师的人格和涵养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抓好学生组织、社团的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加大校园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伟大建党精神,创新宣传渠道,丰富宣传载体,充实宣传内容,加强网络引导,建设好校园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最后,要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园管理中,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校园规章制度建设,在工作评估和监督机制中将学生品德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列为重要评价指标,科学构建融入机制,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制度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郑彦妮


高校是党和国家培养法治人才的主阵地。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推动高校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增强法治观念的重要渠道,更是加快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时代呼唤。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高校思政课的根本遵循和源头活水。“为什么”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这既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与高校思政课在思想内涵上的契合性

党中央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就为实现大学生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任务的时代要求,契合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本质内涵。习近平法治思想总结了法治经验,弘扬了法治精神,尊重了法治规律。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必将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教育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增强学法知法用法懂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培养大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化解矛盾纠纷,帮助大学生更加理性思考处理法治问题,强化教师运用科研支撑教学改革。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与高校思政课在“四个自信”上的耦合性

习近平法治思想用“十一个坚持”精辟概括了思想体系和理论架构,既探索了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又借鉴了国外的法治经验。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旨在把我国法治建设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充分总结好、运用好、展示好,引领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正确分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与资本主义法治道路的优劣区别,挖掘优势特色,感悟中华法律文化底蕴,体悟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伟力,筑牢大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

(三)习近平法治思想与高校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上的一致性

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着公平正义和良法之治的价值意蕴,深刻阐明了法治与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相互作用,强调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努力寻求法律与道德两者之间的无缝对接,以避免在现实生活


中出现法律与道德的“真空”或冲突。“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范畴的大德、公德、私德以及共产党所强调树立的共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品质。就此层面而言,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在法治与德治之间寻找平衡点,形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处理问题的习惯,同时兼顾国法天理人情,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文化传授之中,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感召力和历史感。

(四)习近平法治思想与高校思政课在核心素养上的兼容性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系列重大问题,全面廓清了法治思想困惑,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是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需要高校教师与大学生平等交流和双向互动,运用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问题式等教学方式,在平等沟通、自由讨论、互动交流中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内容入脑入心,用法治的独特魅力感染大学生,熏陶大学生,用博大的思想精髓启迪大学生注重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让大学生在知行合一上生动诠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总体思路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刻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基本理论,科学回答习近平法治思想基本问题,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内核,表达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契合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和身心特点,重塑高校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学本质。

(一)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的融入是基础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揭示了党和法的关系,明确指出了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高校思政课课程要帮助大学生弄清习近平法治思想所揭示出的政治和法治之间的辩证关系,弄清党和法的关系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党大还是法大这个政治陷阱和伪命题”,详细论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关系,积极回应长期以来混淆政治与法治关系的片面观点,有力驳斥我国走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路子的危害和阴谋,纯洁全面依法治国政治底色。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首当其冲就是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政治性,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政治站位,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准确认识党与法的关系、政治与法治的关系,从思想认识上真正弄清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推动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高校思政课

课程要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特别是要深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 凸显社会主义法治温度,蕴含着人民性的鲜明特征。必要时,组织理论界和实务界专家学者聚焦社会和民生领域立法,有效回应人民群众重点关切,收集归纳整理典型案例,用通俗的语言深刻诠释指导性案例背后所蕴含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精髓,引导大学生学习领会指导性案例的价值意蕴,体现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法治决心。

(二)古为今用和时代价值的融入是重点

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习近平法治思想借鉴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法治文明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高校思政课课程既要立足于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维度,又要把握法治现实需求,引导大学生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深刻阐释法律和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和价值功能,学深悟透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的比较优势,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涉及公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治党治国治军又涵盖内政外交国防等,因而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特点。高校思政课课程要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正确处理党与法、政治与法治、德治与法治等若干重大关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义,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认识,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主体积极性,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互动协同效果,让思政课既有深厚历史底蕴,又有鲜明时代特点。

(三)知行合一和守正创新的融入是支撑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最新理论体系,既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要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系统性、科学性特征出发, 分门别类地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内核和理论体系,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引导大学生加强法学基础的各种理论研究, 提高社会主义法治素养,使思政课课程紧跟时代发展和实践探索。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开放性、包容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得以丰富和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准确把握时代潮流,积极回应时代需求,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在法治素养提升和法治思维培育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惑问题,着眼于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将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相关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高校思政课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让大学生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三、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既要注重理论供给与教学需求相结合,又要兼顾知识传授与情感共鸣相结合,还要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实效。

(一)要在深化思想认识上坚定全面依法治国信仰

各地各高校要学会“从政治上看”,科学谋划、合理布局思政课教学改革举措,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融入法治教育和人才培养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实践要求融入高校思政课课程教材,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就经验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要统筹谋划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使思政课建设跟上时代发展, 体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客观要求,践行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原则,既要打牢大学生良好法学基础知识,又要强化法学实践教学,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结合思政课各自的学科特色和优势资源,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具体措施,配备优势资源,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核心任务之中,强化宣传推介习近平法治思想,引导广大师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认同和内心认知,及时总结提炼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典型事例和经验做法,真正推动大学生法学教育、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二)要在更新教学内容上完善思政课程学科体系

协调好“思想道德与法治”基础课与其他四门思政课课程之间的关系,认真审视当前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现状难题,重点剖析高校思政课亟需充实丰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凸显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的方向指引,系统地传授和讲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重要环节、工作布局、迫切任务等基础理论知识,强调宪法至上理念,突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培育大学生宪法意识,自觉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要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架构和思想体系,组织大学生分批次分层级开展“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宪法”的法治专题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年版)》要廓清厘定习近平法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机理,引导大学生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年版)》要着重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发展历程,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必然,增强学法用法的思想自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有关“全面依法治国” 的专门章节,要重点阐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进程。《形势与政策(2021年版)》要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阐述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涉外合法权益的价值功能,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也可参照教育部最新修订的《法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21年版)》规定,大力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探索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公共选修课,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教育引导大学生强化法治意识,提高学法用法能力,更好地运用法治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要在改进教学方法上重构思政课课程教学模式

要参照思政课课程标准的有关提示和建议,考虑地区差异,鼓励支持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方式,体现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新要求,充分结合各地各校实际特点,选择大学生感兴趣的教学主题,设置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 尽可能地满足不同类型大学生综合素能发展的学习需求,引导大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厘定相关概念,澄清错误观点,发挥思政课课程特有的教学育人功能。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总结提炼观点,用透彻的学理分析积极回应大学生之问,凸显习近平法治思想政治性和说理性的有机统一,以开放的思想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寓价值观于知识传授中,避免纯粹的知识传授和“说教式”教学,鼓励大学生尝试运用“头脑风暴”等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让大学生在增进合作互信中充分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价值,提高法治实践能力。要强化辨析和优化案例,通过典型事例和优秀案例充分展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成果,引导大学生切实把握过程与结论的关系,做到既关注过程又不忽略结论,恰当处理思想内涵与辨析形式的关系,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通过参与征文比赛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大学生关心关注身边发生的法治案例,加深大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四)要在注重多措并举上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素质

高校要加强师资培训和实战教学实践活动,密切与政府、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企业等单位之间的教育合作和实务教学,重点打造高素质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兼职教师队伍,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教学本领。高校教师在做好理论研究和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带动大学生,多参与法治实践,既要注重知识传播,更要突出价值塑造,多用正能量鼓舞激励大学生实事求是地看待社会现象、分析法治问题,帮助大学生增强法治意识,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问题、处理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加强对当前法治领域错误思想观点的辨析,旗帜鲜明地批驳错误言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 准确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核,重点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思政课教学活动全过程和各方面,进一步夯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根基。

(五)要在优化教学环境上营造法治教育文化氛围

高校要加大经费投入,美化校园环境,深度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元素,制作宣传展示板、电子液晶显示屏、法治宣传专栏、学术报告厅、阅览室、校园法治成果展览厅等载体,让广大师生参与法治校园建设,增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认同和价值判断。要购置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书籍和电子数据资料, 采取多形式全方位宣传解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让青年大学生听得懂、传得开、用得上,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崇尚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筑牢法治思想根基,做到学思用相贯通、知信行相统一。要创建法治文化广场,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校园宣传和校园重大节日活动等文化活动之中,潜移默化熏陶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要优化校园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平台资源,吸引广大师生参与、知晓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教师授课和大学生更新知识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大学生感受到法治社会的公平正义。要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征文活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沙龙活动”等互动教学,丰富大学生喜闻乐见又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教学资源,养成广大师生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运用法治思维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的习惯,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刍议

王娇、王仕民


组织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从学理阐释、功能作用和实现路径三个维度理解高校组织育人,有助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一、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学理阐释

新时代以来,组织育人成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支撑,经过实践发展,形成了高校组织育人格局,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基本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深刻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为落实这一任务,需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方式、机制创新等途径,“提高基层党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1]2017年,党和国家发布系列文件,对“组织育人”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实施保障等做了规定, 其中指明了高校组织承担有重要的育人职责,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组织具有的政治责任,落实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主体,这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价值。高校组织包含有各级党组织、行政部门等政治性组织,工会、班级、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自治性组织。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党的领导,回答“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将“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以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发展概况。高校组织建设早已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进程之中。19619月,在中共中央批准试行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就提出在高校低年级中设置和逐步配备专职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由专人专职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对政治辅导员队伍的任务内容和人员来源做了明确规定。随后,教育部、共青团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在学校党委层面建立起专门的学生政治思想机构,以统一领导学校行政、共青团、学生会、工会、教师等,履行思想政治工作职能。由此,在中央系列文件的要求下,我国高校逐步建立起协同各类组织发挥育人功能的专门机构,高校组织育人的体


系架构逐步完善。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下发了多个文件对该工作作出指示。在构建思政工作大格局的思想指导下,2017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将组织育人作为重要维度纳入“七大”育人体系之中, 将组织育人同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战线联合起来,形成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同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的工作任务。文件对组织育人的组织结构、功能作用、主要内容、实施举措等作出重要部署。“组织育人”成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系要素。

二、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功能作用

新时代高校各类组织协同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体系。要实现高效组织育人的功能,就要充分发挥各类组织的不同作用。

1.高校党政组织要通过对各项实践活动的政治、思想引领,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党组织育人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肯定。他指出,“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P379-380)。一方面,高校党政组织依托高校各类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并将政治引领贯穿各类组织、各项工作之中,在实践活动中落实育人职责。党委各部门、院(系)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层层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这是发挥高校党组织育人功能的核心环节。另一方面,党的基层组织坚持思想引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激发学生积极性、激活学生创造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密切联系学生的优势,切实发挥支部的思想引领作用和立德树人功能,筑牢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之魂,牢记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高校各类群团组织要借助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实现组织的育人功能,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共青团在高校群团组织中具有联系广大基层青年的突出优势,是党政组织的重要助手和后备军,也是培养党的积极分子的政治学校。高校共青团组织在高校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思想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一是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二是通过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在各项实践锻炼中,增强青年学生扎根祖国大地、服务基层的社会责任感,在


实践中培养家国情怀,在观照现实中树立问题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三是通过各级团委组织的制度机制建设,将组织制度文化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挥教育作用。此外,工会等群团组织发挥着服务、管理功能。通过优化学生组织管理服务能力、规范落实学生组织管理办法、构建扁平化管理结构和加强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等途径,创新举措以推动高校群团组织改革,从而有效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3.高校学生自治组织要通过开展服务与管理,发挥组织行为规范的功能和团结凝聚作用。高校学生自治组织是学生开展服务与管理活动的基层组织平台,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及自我监督功能。[3]这类自治组织包含有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自律委员会等。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是学生群体中最具影响力的自治组织,发挥着团结凝聚、管理服务广大学生的作用。高校学生自治组织在党团组织领导下,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运行,最大限度地凝聚大学生群体,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向心力和感召力,提升高校组织育人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群体对党的先进理论和思想的积极接受、情感认同和主动践行。结合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通过学生自治组织功能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落细落小,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学生自治组织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前哨,也是思想传导的基层触角,具有双向效应。高校学生自治组织自身独特性质,使其在育人方面具有思想引领作用之外,还发挥着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是培养和锻炼大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健康社会心态、集体主义精神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必须抓紧落实,把组织育人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1.以党组织引领构建协同育人体系。首先,将“三全育人”融入高校学生组织建设,从顶层设计角度强化组织领导。党组织、群团组织和学生自治组织是开展育人活动的组织载体,对加强大学生党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思想引领”为目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必须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贯穿各类组织,协同推进, 建设有思想的组织、社团、团队,并以此引领高校的学生活动,发挥各类组织的育人作用,使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落到实处。其次,构建学校党委为领


导核心、院系党组织为政治引领、学生党支部为战斗堡垒的三级组织架构,层层压实党的核心领导作用,落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制,明确组织育人协同体系领导核心。再次,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与引领作用,发挥“党支部建在社团上”的优势,学院党委中心组成员作为联系委员,通过深入基层党组织开展学生活动,对支部和群团组织、学生自治组织进行监督和促进。既可以让党委对各类组织运行成效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又能让学生活动“活”起来。

2.完善高校各类组织协同育人机制。高校群团组织、学生自治组织及其相互之间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系统有序规范的组织章程和协同制度是实现党组织引领各类组织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也是党自身组织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求。首先,各类组织协同育人管理就是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组织模式和各种活动形式的规章管理办法,来规范各类组织工作的开展,为协同育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健全完备的组织协同育人管理制度既能规范各类组织正常运行,又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要探索适应党组织建设和群团组织、学生自治组织实际和特色的各项工作制度, 让每项工作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促成高校组织育人协同工作科学化、一体化、规范化、长效化。其次,要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党组织—群团组织—学生自治组织的党员骨干力量队伍。高校学生组织育人体系既要把握学生组织的主体,也要提高协同队伍成员的素质,培养优秀的学生骨干,这些是提高大学生组织发展质量和育人效果的重要保证。要着重强化育人队伍的理论教育、加强全面协同、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运行机制,以期实现学生组织骨干力量的价值引领作用。

3.创新平台载体增强协同育人效果。首先,通过拓宽平台载体,实现党组织、群团组织、学生自治组织协同工作信息化。一是要注重引导性,通过生动活泼、思想性强的网上教育阵地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二是要突出层次性, 贴近学生不同的需求去设置专属网络服务内容。三是要体现时效性,及时扩展并传播网上党、团阵地的内涵。其次,创新组织协同工作新载体,支持和鼓励各类组织开通网上交流平台,挂靠学院官方网站开设组织协同育人网络窗口, 借助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实时宣传组织协同育人工作通知和新闻报道,实现信息化和高效化。重视榜样引领作用,发挥协同平台的政治引领、凝聚师生的作用,让广大学生充分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再次,加强组织活力,增强各类组织协同育人效果。一方面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推动活动创新,注重时代性、层次化、高品位,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创新理念的新时代学生自治组织,开展形式丰富新颖、主题鲜明突出的学习教育活动,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要大力扶持优秀学生组织,加强经费投入、组织管理,形成结构合理、类型多样、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学生组织协同发展新格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韩冰、曹文


2021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发布,明确指出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排。[1]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美丽中国建设者的前沿阵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的主战场。如何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生态法治意识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积极思考和努力探索的现实问题。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51 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再一次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八大以来,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生态环境保护仍然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对全体公民而言,生态文明教育仍然是一个持续而长久的任务。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有效、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独特的育人功能。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推动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必要环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了全新的概括,对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这些生态建设的成就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取得的。新成就、新实践又不断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我国呈现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例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等。这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论断集中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认识,科学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么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问题[3],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我国得到运用与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承载着用新思想铸魂育人的光荣使命,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让生态文明理念走入学生心灵深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树立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消费观,不仅能增进思政课的时代感和现实性,还能使学生树立为建设美丽中国不懈奋斗的人生理想。北京科技大学先后组织开展了“亲近自然·生态科普”“倡导绿色GDP评价体系”等思政实践活动[4], 山东大学组织学生进行“地球一小时”活动课程实践①,清华大学成为中国首个绿色校园建设大学 越来越多的高校正日益重视将生态思维潜移默化地融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引导大学生绿色生活。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传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现实需要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强调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生命体,人与自然界具有天然的同一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新的时代内涵。高校青年学子是未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肩负起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传承者的历史重任。在思政课教学中,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全过程体系,将思政课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由碎片化转为系统化,由教材体系转为教学体系,讲好、讲深、讲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作用,使大学生将对生态观念的认知转化为日常的行动。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也是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这六个方面的科学内涵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在思政课必修的四门课中,结合教材的契合点讲清楚其中蕴含的这些核心要义,才能积极回应实践中的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需。目前,不少高校思政课教师已经开始进行有益的尝试。例如,北京邮电大学李全喜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要注意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聚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解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概念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同度;[3]中山大学陈琼珍认为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要深挖中国近代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史实,加深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历史认知与了解;[6]北京科技大学张红霞提出,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时要注意加强生态文明的认知教育; [4]浙江科技学院俞敏则认为应通过讲解生态建设中相关法律案例,来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思想的法治信念。[7]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的精彩阐释,帮助学生系统完整地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助于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与自然的关系,了解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大政方针, 促进学生自觉地做到知行合一。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辨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西方绿色思潮的本质区别在20世纪中期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公害事件。为了应对环境污染的危机与挑战,西方学术界出现了流派众多的环境治理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所谓的绿色思潮,大致可以分为“深绿”“红绿”和“浅绿”。尽管不同流派之间的学术争鸣比较激烈,但从现实来看,无论是重视人的作用、轻视自然功能的“浅绿”思潮,还是注重自然的地位、不屑于人的能动性的“深绿”思潮,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生产与环境污染的矛盾。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西方绿色思潮本质上是以资本为根本出发点,追逐资本利益最大化,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放到了二元对立的关系之中。而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校思政课是关键。十八大以来, 随着“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各高校加强生态文明宣传与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措施与保障的力度不断加大。但不可否认,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水平仍有待提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存在“有意识、无知识,有关注、无行动”


的问题

生态意识是人类形成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念与情感的总称,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态问题认知的敏感性。生态知识则是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行正确总结的系统理论,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总结等,它是确保公众能够理性维护生态环境、参与生态实践的基础。目前来看,随着全社会生态文明宣传力度的增强,以及21世纪以来非典、空气污染、水质污染、新冠疫情等事件的出现,中国民众开始从惨痛教训中审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党的十七大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社会普遍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被广泛接受。大学生群体对环境新闻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不仅对破坏环境、损害身体健康的事件密切关注, 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国家提出的相关环境政策也表现出高度认同,还能够理性分析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环保意识已经初步确立。但是由于鲜有大学生系统地接受过生态文明教育,很多知识来自网络,因此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措施、制度只是一知半解,对“碳中和”“碳达峰”“两型社会”等概念仅仅限于听说过的层面。大学生生态知识的缺乏,使他们的生态意识难以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自觉的程度。不少大学生虽然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离自己很远,是国家的事情、企业的事情,所以他们在践行绿色消费、减少污染产生、关注生态环境、参加环保志愿活动和分类投放垃圾等行为领域,仍然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加之世界大变局下,多元社会思潮借助互联网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在商家的各种打折促销活动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因此高校中舌尖上的浪费、频点外卖、冲动消费、过度消费等现象层出不穷。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有要素、无体系”的问题

当前高校主要的四门思政课,教材中都或多或少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学科知识的科学体系,仅仅在教学中引用生态文明方面相关论述的只言片语远远不够,需要将其系统融入高校思政课。从目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情况来看,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有要素、无体系”的问题。其一,受教材体系与篇幅所限,目前各门思政课教材内所涉及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知识不多,且较为零散,只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门课在第七章、第十章中相对系统地介绍了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等相关内容。要使学生真正系统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形成生态文明理念,需要教师在备课、授课中提前把握本门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增补相关内容。其二,由于各门思政课开设学期不同,授课教师不同,再加上内容比较分散,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甚至由于不能互通有无,可能盲目地认为其他课程会讲而舍弃该部分内容,出现该内容在教学中失踪、在课程中失语的现象,生态文明教育难以得到有效整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只是只言片语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门思政课教师互通有无,通过集体备课,深入挖掘各自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如将生态自然观、生态发展观、生态价值观同新中国生态建设的历史探索、中国精神、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各门思政课的重要章节与知识点相互融合,科学系统地设计教学内容,形成四门课程联动体系,从而帮助学生系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塑造完整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

(三)高校思政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形式单一,存在“有理论、无实践” 的问题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外化于行,使理念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与生活习惯。一方面,受各方面条件所限,讲授式的大班集中教学仍然是当前多数高校思政课常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偏重于以教师为主体, 更多的是进行“是什么”的理论知识灌输,在“为什么”以及“如何做”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受教者的自我探究性与学习积极性难以有效地调动。然而, 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内容本身具有实践性强、时代性明显的典型特征,如果只是进行讲授式理论教育,学生难以形成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认识,会影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入脑入心效果。另一方面,思政课本身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课程,各高校虽然已经广泛开展了社会实践课程,但是水平参差不齐,在缺乏教师有效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关注生态问题的社会实践少之又少。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9]501学校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文明思想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及实践的支撑,因而思政课应该利用各种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环保宣传、社团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夯实生态意识,养成生态生活习惯。

(四)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经验不足,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 的问题

教师是思政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也是学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接收与理念的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内容的综合理论体,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讲好生态文明,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理论深度与全球视角, 不仅要有历史眼光,还要有生态情怀,这对一名教师来讲要求极高。在现实工作中,不少思政课教师由于专业背景所限,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不够深入,在学术话语、学术思想方面还不够成熟,特别是成体系的研究较少,这样在授课中就不能很好地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课程章节中。另外,生态文明教育只靠思政课单枪匹马来完成还远远不够,它需要学校从顶层进行设计, 在校园文化、专业课程、社团活动等多方面与思政课相配合,共同形成合力, 建立起立体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从而真正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思想的认同感。但目前多数学校没有相关制度和文化建设,造成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思政课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路径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思政课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思路。

(一)把握侧重点,充实完善不同思政课程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思政课教师要在深入学习和系统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生态文献进行细致的梳理,把握四门思政课程的各自特点,找到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有效融合的切入点。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 以生态道德知识和生态法律知识为侧重点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比如以《环境保护法》为切入点,让学生从道德与法治的视角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企业追逐利润丧失良知而造成环境污染,那么生态法治是公民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武器, 也是规范企业行为的“紧箍咒”。大学生树立生态法治观,才能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地以法律为武器,维护公民生态安全的合法权益。[10]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从哲学维度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等观点;阐明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积极倡导“环境就是民生”的理念,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的愿望作为执政党最终的价值追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可以将集中介绍生态文明内容的第七章“科学发展观”与第十章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结合起来授课,如在“科学发展观”一章中从国际国内状况与趋势,介绍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面临新难题的背景下, 吸收和借鉴世界上发展观演变的新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以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历史发展和具体表现为基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在“建设美丽中国”一章中重点讲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如何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观点,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为什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可增加中国历史上儒家、道家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经验总结, 通过典型案例如塞罕坝的建设、治沙的成就以及“大跃进”时期对自然的破坏等,从正反两面讲清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走过的曲折历程。

(二)运用新媒体,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全方位融入教学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大学生喜爱的自媒体、微视频具有易操作、互动性强的特点,为我们丰富思政课堂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一是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将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而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的短视频穿插在教学内容里与学生分享,通过视觉体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生态保护是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进一步强化年轻一代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社会责任。二是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上,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新形式使学生获得生态文明教育的沉浸式体验。如,购置或与科技公司合作研发生态教育的教学项目,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邃内容变成虚拟现实场景,使学生置身于虚拟仿真场景中,获得身临其境之感,以快乐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感悟。三是借助新媒体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将与生态文明教育有关的节日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向学生布置视频作业。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既丰富了相关知识,在课堂展示与讨论的过程中又宣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实践教学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通过社会实践教学的方式使学生置身于生态文化环境之中,是外化于行的重要环节。从形式上来看,生态文明实践教学可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社会实践。在课内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以学生生活为中心,开展生态知识竞赛、生态问题辩论赛等,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生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而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理念。此外,聘请专家做生态文明教育的专题讲座, 也是课内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者从学术的视角为学生做报告,能够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美丽中国建设所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就。在社会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思政课四门主要课程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为学生设计好选题,指导学生在暑假进行专题调研。例如,指导学生选题时,引导学生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更多地关注家乡水资源保护状态、空气质量状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状况等,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获取调研数据,撰写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生动的社会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实地调研中能更加透彻地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所蕴含的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和全球共赢观。实践是无止境的,探索的脚步永无休止,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教学中还有许多好的模式可以学习和借鉴,如,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生态农业观光园和有机农业生产企业等。

(四)加大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生态文明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生态理论水平是生态文明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弄懂学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又要具备生态交叉学科知识。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生态理论和知识素养, 通过多学科学习、集体备课等方式进行充实;同时厘清高校四门思政课程的框架结构,自觉建立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联系,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13]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专门从事生态文明研究的专家请进来,通过讲座、座谈等方式帮助思政课教师全面透彻地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我国的生态政策与发展方向等;同时,积极鼓励教师通过到生态省、市、中国绿色大学联盟中的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学术交流,以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系统认识。从学校角度来看,应通过设置课题、开展多学科交流等方式给予激励,调动教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性。

(五)实施绿色校园建设,让绿色文化引领校园

校园是培养未来生态文明建设者的主平台,既是进行知识直接传授的有力场所,又是实施隐性教育的空间载体。思政课是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主干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如果缺少学校各方面的配合,生态文明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高校需要形成生态文明教育合力,发挥其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高校管理者应当认识到校园文化的巨大影响,积极营造绿色校园氛围,传播绿色文化,使学生体验绿色生活。生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外化于行,无声的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因此可以开展节能校园行动、光盘行动,做好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宣传,组织绿色实践社团,等等。另一方面,需要从制度入手,建设校园生态制度文化。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纳入绿色低碳、节约节能、文明健康等要求, 并完善奖惩制度与监督制度,通过生态负面清单、朋辈榜样、相互监督等方式, 使学生绿色生态实践真正达到强落实、强监督、强反馈的效果。



新时代背景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黑龙江财经学院 金德龙


引言

从古至今,儒家思想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思想影响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儒家学说以及儒家理论思想等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同样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大思政”发展的视域和新时代背景之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开展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积极推进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之间的融合发展,着力建设全面育人、立德树人的良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开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意识形态及舆论阵地影响

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对于全党而言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而高校思政课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在高校现有教育体系中始终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群体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后备力量,如果大学生群体内部出现思想阵地不稳定的问题,则同样也更容易被西方错误思潮和消极思想侵蚀和渗透,对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和舆论阵地的主动权。但是对于很多高校而言,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时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大学生意识形态和舆论阵地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对于各类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需要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及舆论阵地的引导力量,通过不同类型的思政宣传和思政教育活动,让广大大学生群体能够真正坚守思想意识阵地,实现与时俱进。

(二)高校对于思政课的认知误区影响

一部分学校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是仍旧存在较多的认知误区,一方面存在思政课不重要的错误思想,甚至一些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浅显易懂,学了也没什么作用,此类认知误区极大地影响了高校思政课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的体现。另一方面,高校一部分教辅人员和思政课教师从思想根本上也并没有过多重视思政课,他们更加侧重于专业课的教学和测试,而思政课只是众多专业课中为学生调节课程压力的“边缘化”课程而已,此类错误认知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学习相对松散,亟须着力改善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和问题。

(三)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元素的影响


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沉迷网络或新媒体设备,高校开展的思政课学生参与度不足, 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中各类信息层出不穷,导致思政课教学效果无法充分凸显, 再加上一些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授课与传输,忽视了各类新型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引导,导致现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理论化色彩过重,有一定的“说教”意味,无法充分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严重制约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和优化。

二、新时代背景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探索

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进一步促进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之间的融合,可以从现有的儒家文化出发汲取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并探讨二者之间融合的可能性,基于此可以从儒家的忠孝节义观、五常思想、知行合一思想以及中庸思想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论证。

(一)儒家忠孝仁义观

对于很多高校而言,思想政治课不论是哪一学科、哪一专业都需要进行学习,作为一门公共课,不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理解有所不同,因此教师也可以应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将儒家忠孝仁义观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能够积极体会儒家经典文化,并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真正成为懂得感恩、心存孝心、保持仁爱、讲究正义的时代新人。除此之外,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准进行衡量时,也可以应用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节义思想, 很多学生当前过于重视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甚至在日常生活之中缺少责任担当精神,对父母始终不心存感激,甚至逐渐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样的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尤为严重,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进一步宣讲和传承儒家传统文化中忠孝仁义的思想精华,也能够不断提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宣传与教育价值,让学生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儒家五常思想

儒家所推崇的五常思想与忠孝仁义观有一定的联系性,五常主要体现为仁义礼智信,因此可以从现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五常思想精髓的融入和发展,可以在现有大学生思政课程中和思想道德修养等相关内容中积极延伸和拓展儒家五常思想的重要内容。例如在进行人生观相关内容的讲解与授课中,可以从现有的儒家五常思想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家国大业的伟大情怀,特别是在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和道德观进行讲解时,可以充分汲取儒家五常思想的精髓和品德智慧,以学生广泛接受的形式,提高儒家五常思想对于学生思政课学习内容的启发与促进效果。

(三)儒家知行合一思想

在现代教育中越发重视实践课程的教育与培养,让大学生群体从不同类型的实践课程出发,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分析,现如今高等教育大思政的格局逐渐形成,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开展过程中,同样也要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双重化特点,逐渐打破以往思政教育存在死角和教学综合效率水平不高等多方面问题。在很多学生针对高校思政课进行学习和研究时,往往停留于课堂作业以及老师布置的各项专业内容为主,甚至一部分学校在思政课期末测试中也往往会以应用撰写学科论文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这也逐渐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高校思政课堂侧重于理论内容的论述而缺少实践,因此应用儒家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思想,能够进一步加深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培育目标和综合思想,真正实现理论认知与实践培养的有效统一。例如可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组织学生参加多种校园文化活动、帮扶活动、支教活动等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在思政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结合,打破原有“知而不行”的局面和弊端,充分焕发儒家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思想的重要内涵和价值。

(四)儒家中庸思想

儒家将中庸之道是做人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和评估体系,中庸之道强调多方的协调共处,在看待外界事物时要始终站在整体和全面化的布局,而在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儒家的中庸思想也逐渐演化为调和的观念和折中的观念。虽然有些人在其他思想的引导和推动之下,将儒家中庸思想进行误读,片面地认为中庸之道所强调的是“保守”和“庸常”,这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相距甚远,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开展过程中,同样也可以积极应用中庸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现如今大学生群体主要为00后,这些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但是受到个人成长环境和物质生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的性格沉稳性不强,思想更加极端,缺少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科学客观的定位,此种思想也会在学生逐渐走入社会之后,造成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极大反差,在如此冲击之下,个别大学生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进而引发更为严重的隐患,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开展过程中,可以积极应用中庸思想和中庸


之道进行学生个人定位以及角色的全面化考虑,在思政教育的发展环境之下, 通过中庸思想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均匀和调和,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对照,让自身逐渐成长为有坚定理想信念、宽厚精神胸怀的正人君子,实现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三、新时代背景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现路径

(一)提升儒家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认识

在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时,要始终站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之下,全面考虑新时代发展背景中大学生群体的主要思想特点、个性特点,并着重分析与研讨当前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兴趣不高、积极性主动性不强等多方面问题,并以此作为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之一。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时可以积极应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重要的精髓和内涵,提高儒家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之间融合性发展的重要性认知,并在课程安排、师资力量配备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其次,教师方面可以围绕当前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课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等相关要求,深入研读儒家传统思想和文化精髓,也可以根据思政课不同授课章节的教学要求,积极挖掘儒家传统文化中更加符合教育需求的部分,实现儒家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之间的有效衔接。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引进儒家的五常思想和忠孝仁义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理解忠孝仁义以及五常思想的意义和内涵,但是也要特别注意在讲解儒家思想时可以对其中不适合时代发展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批判,剔除其中的糟粕,同时也可以在现有教育内容和体系中进行一定的升华,例如可以将对家国的忠诚理解为对现如今党和国家的忠诚和守护,引导学生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和引领作用, 真正实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目标。

(二)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与授课模式

很多学生认为高校思政课过于单一、僵化,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授课课堂教学过于单调,无法充分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可以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深入探索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之间的联系。例如当前很多学校探索应用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师可以积极应用此类教学模式与方法在线下的课堂教学之外,积极引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等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学生线上


预习和学习效果检验的重要基础之一。

通过此类创新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现高校思政课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至关重要的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彻底转变以往的单向化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让师生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而教师也可以在此其中不断的融合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应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提前为学生布置课堂任务或课堂需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讲授者,结合自己对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及思想精髓内容的理解, 为其他同学进行解读和示范,不仅能够推动学生综合表达素养的提高,也能强化学生之间的合理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始终站在主动学习的地位。除此之外, 教师也可以将现有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相符的部分制作为线上教育资源,让学生进行专项学习和消化理解,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的课堂感染力效果。

(三)优化和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课程评价体系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开展过程中,如果缺少必要的课程评价体系,则也无法充分评估和检验思政课教育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下,儒家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不断优化和改进课程评价体系,为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奠定良好的课程评估基础。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整体目标在于让学生具备思想道德修养, 逐渐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也正因如此,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众多积极正向的部分可以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现有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和规划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性考核元素,并将此类考核标准进行一定的细化与分解,例如可以通过学生评估或学生打分的形式,分析与研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之间的融合效果,并将具体的考核与评价结果作为二者融合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和参考点之一,推进高校思政课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积极创建高校思政课特色实践活动平台

高校思政课不仅仅需要强化课堂上的理论化授课,同样也要实现课堂实践活动的积极应用,并将其作为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能够充分践行各类思想文化及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的良好目标。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将各类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进行学以致用,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组织特定的社会实践项目,如田野调查、社会调查、敬老助老活动等等,始终坚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让学生在社会调查和敬老助老活动之中全面发现问题,并深入体会当前社会对于敬老助老的诸多探索和实践,并从中深入体味儒家传统文化的忠孝仁义精髓,推动学生自身向道德水平的提高,养成敬老、助老、爱老、孝老的良好风尚和品德。与此同时,可以在课堂思政教学之外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践行高校课程思政的全面发展理念,让学生积极应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既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特色,也能在其中集中宣扬和引导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教育内容,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和实践活动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价值。

总结

总而言之,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儒家文化是一朵璀璨的奇葩,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能够进一步体现课程思政的理念和价值,强化高校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精神,有利于不断赓续中华文化的基因和中华传统美德,既提高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品质,也能反作用于高校的思政课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的全面提高。因此文章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分析,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综合质量和水平,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保障。


新时代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究

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边凤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当前我国已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面对世界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应着眼于思想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渠道”作用。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学重在以党史理论为引擎提升育人实效,涵养学生党史情怀,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需准确“把握党史教育的理论厚度、历史深度、价值温度、实践广度",切实发挥党史教育凝心聚力、协同育人的作用,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指导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一、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党中央从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论断,为高校党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推动党史教育走深走实的关键课程,要继续坚持以党的历史为抓手,学习好、总结好党的历史教训,传承好、发扬好党的历史经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觉悟,使其逐渐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石氐衙前行,以伟大实践践行初心使命, 以伟大精神锤炼党性觉悟,构筑了党的红色精神谱系。百年党史贯穿于高校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实践教育的各环节,充实了思政课程体系的理论构成,丰富了思政教学的本质内涵。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融合是时代提出的新课题,需要以学术讲政治,以党史增信念,循序渐进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旗帜鲜明地上好新时代思政课,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党史学习进程。

(二)新时代培育正确党史观的重要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动荡,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国外敌对势力借此时机大肆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历史相对主义,肆意夸大党史挫折,否定党的领导,严重影响了当代青年的价值判断。在此形势下,积极推动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千“四史”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发挥教育政治引导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提高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党史学习教育不是要简单的照搬历史、重复历史, 而是要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将党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点人物放在所处时代去考察,把握党的性质宗旨,明确党的主题主线, 形成关于党的历史的整体性认识。通过中西方历史和现实发展的纵横对比,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分析方法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挖掘党的历史根源,从世界发展进程中感悟党的伟大作用,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消极社会思潮的渗透, 提升自我主体意识。正确看待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反对和驳斥历史虚无主义,科学评价党史事件、党史人物,提高学生的政治判断力,培育正确党史观。

(三)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席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从红船精神到西柏坡精神,从抗震救灾精神到抗疫精神,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培育了一系列红色精神,凝聚了伟大的精神力量。历史是最生动的教材, 中华民族的成长史、中国的发展史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皆是新时代党史教育的应然内容,孕育着党的红色基因内核。红色基因熔铸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彰显了党的初心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怕牺牲的政治品格。传承红色基因的本质要求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党的精神内核,把牢党史教育的政治方向,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讲好红色故事特别是新时代党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只有讲深讲透党的理论成果,不断穷实红色基因的政治基石, 才能帮助学生追寻党的红色足迹,激活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充分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传承红色基因,质续革命精神是新时代党史教育的历史必然,需要以史鉴今, 凝聚奋进力量,筑牢学生信仰之基,帮助学生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真理的力扯, 深化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认识以及对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理解。

二、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自上而下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 四史“学习,要切实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突出党史教育的政治引领作用。推进高校党史教育进课堂关键在千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激发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年学子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自身,从而深化关于党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基础的理解。高校思政党史教育重在以学术讲政治,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使学生在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中进一步明晰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与政治责任,坚定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6]。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开展党史教育的有效途径,坚持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机统一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始终把牢政治方向、强化政治效能,从宏观以及微观多个层面做深做实党史教育的各项工作,构建起全面、立体、多元的思政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强化学生的政治担当。

(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要处理好“价值与知识”的辩证关系,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气坚持讲理论与讲情感并重,保证思想贯通、内容融通,切实发挥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知识是价值的载体,党的历史承载着伟大建党精神,以党的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用党的真实故事、真实人物阐释党的革命理论、革命精神,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正确把握党的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价值是知识的反映,当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其价值取向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高校作为系统开展党史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将意识形态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注重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中不断深化学生关于党史国史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党性修养,唤醒青年一代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推进高校思政党史教育常态化要持续传递正确的党史观念,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从“知情信意行”的统一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在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立足实际,把握实践要求,切实做到学史力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学习要始终保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 以知行合一为落脚点。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内在规定了党史教育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片土壤,需将理论素材这本薄书和党的历史这本厚书结合起来,依托思政小课堂,衔接社会大课堂,客观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形成用于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理论。学懂弄通党史理论是前提,实干力行是根本,将党史元素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理论上的“知'勹更重要的是将党的理论、党的精神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了高校党史教育开展的基本方向,强调实践性教学、开放性教学,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亲身体悟中构建严整的党史观,实现沉浸式、体验式教学转化。历史、现实和未来是贯通的,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感悟党的历史成就,有利于学生从党的伟大实践中总结历史经验、汲取精神力量,以史鉴今,实学实干,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三、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路径

(一)统一教学关系,提升党史育人实效

推动党史教育创新融入高校思政课,要统筹好“教”与“学“两个方面, 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高校思政课作为党史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使命,因此要进一步厚植思政党史元素, 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升党史育人实效。

1.以教师为主导,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思政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高校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力量,其整体素质关系着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具体落实。高校思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好思政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这不仅需要教育者穷实党史理论基础, 更要拓宽党史视野,锤炼专业技能,提升党性修养。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9]'真正做到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有信仰者讲信仰。因此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做深做实教师的培育工作,组织思政教师系统学习党史知识、党史理论,进行岗前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引导教师坚定政治


信仰,形成良好的师风师德。其次高校应针对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相关的学术研讨与教学观摩活动,定期安排思政教师到党校以及基层挂职,通过学术交流及时更新教师教学观念,鼓励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开展党史教育,从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此外各地高校还可通过集体备课形式,实现教师队伍间的资源共享,促进思政教师通力合作、互帮互助,形成统一的教学标准, 从而推动党史教育长效化发展。最后高校应建立多元教学评估机制,将党史教育成效以及授课情况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学生的满意程度作为教学质量评估的指标之一,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引起思政教师课后反思,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日常教学中,以自省、自觉做到“自身硬"'从而建立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人格正的思政教师队伍。

2.以学生为主体,合理安排思政教学内容

大学是学生思维方式、心理素质等价值观念逐步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主体意识凸显,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意愿,最需教育者的引导和栽培。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强调高校要重在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深入了解党史、国史,加强党史理论学习。高校思政课与学生个性发展存在耦合性,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要充分契合学生发展需求,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 依据不同学段特点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高等教育包括本专科以及研究生等多个层次,高校对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思政教育历来是多渠道并举[10]'因此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也会依据不同层次人才培养要求有所差别,从而实现不同学段、不同门类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要聚焦党史教育,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开设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严格落实学分制,实现多层次教学。本专科思政课程设置要进一步按照课改要求,完善“马工程”教材的统一修订,重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研究生阶段重在探究新时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思政课程设计上要顺应时代要求,以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侧重党史理论与时事政治的联系,解读热点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党的历史发展规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脉络。

(二)整合党史资源,创新融通三大课堂


传统的理论说教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要正确处理理论、实践、网络“三大课堂”的辩证关系,切实发挥”三大课堂”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根据党中央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要求,高校思政教学要立足百年党史的新起点,形成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的教学体系, 创新高校党史教育形式。

1.改进理论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是穷实学生理论基础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用科学的知识教育人、培养人,传统的思政教学往往偏重教学结果,采用单向灌输的方式传授教材知识,以老师”教”为主体, 忽视了学生“学”的主动性,导致“教”与“学”相分离,教学过程机械枯燥, 教学效果大大折扣。高校思政理论教学应侧重方式方法改进,坚持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并重,遵循思政课程的学科属性,发挥学科合力,形成联动效应,自觉将学生熟知的党史事件、党史人物穿插在课堂教学,创设相关历史情境,打造“红色理论课堂'\引发学生共鸣,强化情感认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问答式、情境式教学方法面对面进行理论授课,消除灌输式教学的弊端,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主体参与,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完善授课机制,提高授课质最,推进教学整改,科学设定党史教育目标,完善相关课程体系规划,对党史教育课程进行动态调整。

2.创新实践课堂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一种立体式教学模式,以思想政治理论为基础,兼具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双重功能。推动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融通要协调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内在联系,秉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拓展思政教学空间。实践教学不等同于简单的“社会实践'勹因此要统筹课内、课外实践教学资源, 创建实践教学平台,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党的历史。校内通过开展党史纪念活动,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潜移默化地进行党史教育;围绕党史教育专题定期开展团日活动,创办党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增加党史学习教育趣味性。对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引导学生参加寒暑假社会调研、教育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历史事件发生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历史痕迹,厚植爱国爱党情怀。

3.搭建网络课堂教学平台


信息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使“线上“思政教学成为可能,迎合了高校学生的发展需要,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思政课实践教学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将新媒体技术有机融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借助多种媒介形式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打造校园专题网站,定期发布党史资料、党史视频, 吸引学生进行点击学习;开设慕课、易班、学习通等线上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海量精品思政课程,弥补传统课堂信息滞后的缺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高校还可创设自媒体平台,借助新闻客户端、校园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发布党史教育的有关动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党史知识,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畅通师生交流渠道,掌握学生思想动向。网络课堂建设适应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利于党史教育的深入开展,因此要进一步推进立体式网络课堂建设,构建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一体化教学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思政教学的高效化。

(三)用好红色资源,让党史教育入脑入心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铸就的红色资源,蕴含了党的精神实质, 穷实了党的历史底蕴。红色资源是党史学习的重要载体和生动教材,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须多维度挖掘红色资源的育人元素,糜续红色血脉,从红色基因中汲取信仰之力。

1.立足本土红色资源,创新思政实践教学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期创建了大批革命根据地,构成了红色党史资源的主体模块。不同地区的高校应立足本土红色资源, 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延伸党史教育与思政课程的实践场域,将“大思政课“善用之。做深做实校外红色研学,定期组织学生游览红色历史文化遗迹、党史纪念馆、红色历史博物馆等场所,致敬革命先辈,传承伟大革命精神。同时高校思政教学还需创新实践载体,整合校内校外党史资源,建立红色教学实践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联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强化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开放性,引导学生领悟党的思想伟力,强化党性修养。因时、因地开发红色资源,搭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在思政教学中渗透党史元素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新时代推动党史教育和高校思政课的互动融合要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第二课堂”阵地建设,通过创新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情感培育以及精神塑造。

2.讲好红色故事,提升思政教学感染力


百年党史是党的立身之本,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构筑起来的恢弘篇章,学习党的历史要根植红色土壤,讲好红色故事,延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育人职责",因此需先学、先知、先行,阅读大量历史文献,扩充历史知识储备,提高自身文化底蕴。教师只有正心明道,才能讲深讲透不同时期中共党史理论以及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以榜样力最激发学生的使命感,深化学生关于党的伟大精神的认识。党史教育带有一定的政治属性, 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关注社会热点,衔接党史理论,让学生学习和理解红色政权从何而来、为何而来。此外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特色党课、红色经典诵读等活动,邀请优秀党员、时代楷模等先进模范走进课堂与学生开展深度交流,讲好新时代党的故事,以党史精神滋养初心,培养学生的人民立场,坚定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党的故事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高校思政教学要积极推动党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学生关于党的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的准确认识,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亲和力。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双向融合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要充分利用好党史资源,创新实践教学路径,构建思政课程体系新格局, 强化青年学子对于党的历史的深入理解,听从党的正确领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肩负时代重任、贡献青春之力。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探析

包美霞


20193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因此,高校思政课的首要教学目标,也是最根本的教学目标, 就是其意识形态目标,即为党和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要全面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的群体特点,提升其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并通过意识形态实践活动,将意识逐渐地升华为稳定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凝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青春力量,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青春根基;要提升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科学研判意识形态现象,正确认识各种社会思潮,合理辨别社会意识流向,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通过科学理论引领,构筑意识形态安全主阵地、守正创新, 构建高校思政课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整合教育资源,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协作化模式等路径,提升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实效性。

一、全面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

高校思政课应当重视大学生主体性的问题视域。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满足青年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善于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洞察大学生认知特点和接受规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深入青年学生群体,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形态和兴趣关切,充分认识与了解青年亚文化所展现出的正面价值观、文化创造力及青少年群体的热情与活力。”可以从认知水平、思想特点、课堂期待三个维度把握大学生在理论接受上的天性和特点,探索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科学路径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可接受性的重要基础。

(一)新时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作为大学生主体的“00后”,在认知上具有如下鲜明特征。第一,主体意识增强,认知逻辑多样化。他们认为“集体之所以存在,是


因为集体可以包容、拓展个体的个性,集体能够帮助个体实现价值,如果集体不能达到上述功能,则集体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主体意识的增强使他们勇于表达自己,更喜欢以自己的习惯和逻辑对教育活动和教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第二,学习目标更关注现实需求。在他们看来,宏观抽象的远大理想不如老老实实在现实社会中奋斗出自己的未来。在他们的人生规划中,首先考虑的大多还是自己的成长和未来,在此基础上考虑国家、社会和他人。可以说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第三,信息获取能力强,接收内容碎片化。从他们的思维方式到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无不体现出“移动互联网一代”的特征。

(二)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大学生的思想信念主流是积极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第一,理想信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一代,从小生活在和平的社会环境下,充分享受着和平时代的美好生活。因此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鲜明,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对待社会正义问题上,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也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作用,积极参与校园、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第二,思想上也存在不和谐的因素。一是价值取向多元化。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带来了国际间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广泛交流,一元价值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价值取向开始动摇、呈多元化的状态并且还有进一步发展之态势,这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理想信仰危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

6]我国社会转型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仰带来了冲击,在理想选择上存在着困惑与迷茫。

(三)新时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课堂期待

大学生学习上普遍存在实用主义倾向,而思政课往往偏理论化,让学生感觉距离比较远。许多大学生认为思政课除了用来考试和综合测评外,对自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获得感不强,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他们倾向于关注和参与形式多样、体验感十足、趣味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一,期待内容呈现的情境化,增强沉浸性体验。相较单一的讲授法而言,大学生更期待情境式体验教学和多维立体的沉浸学习。第二,关注社会热点,期待时事教育常态化与自主参与性。除了理论重难点问题之外,大学生更加期待教师对社会现实问题、思想热点问题和道德难点问题作出讲解,课堂期待表现出更多的现实性和实用性特征。第三,期待教学用具多样化。“大学生对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素材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以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适当消解理论学习的晦涩和枯燥,课堂期待表现出趣味性和愉悦性。”

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意识形态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 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8]指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守好高校意识形态责任田,要提升自身的意识形态能力。意识形态能力是通过新的理论观念理论概括理论创新来辨别引领掌控社会思潮社会主流意识的实际水平

(一)“在马言马”“在马信马”,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价值

20XX1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因此,“要激发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孔子曰:“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政治能力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生命线,是旗帜鲜明地回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核心问题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参与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每位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而作为被党和国家寄予厚望的知识分子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建设者。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始终接纳、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才能防止‘心门’的突破,才能把好理想信念的‘总开关’, 才能成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定守护者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积极传播者。”思政课教师要“在马言马”“在马信马”,高校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发挥好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二)学原著原文原理和最新成果,知信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信、行”的统一。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学、真懂、真信、真传主流意识形态,不断提升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增强政治领悟能力,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指明奋斗方向,任何时候不发布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言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行动和观察分析周围事物,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带头参与法治中国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引领社会风尚。

(三)提升辨别非主流意识形态陷阱的能力,增强政治判断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面临深刻调整,国际力量对比发生转捩,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渗透遏制,这势必会在意识形态领域引发新的变化,使得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斗争之尖锐前所未有。当前,“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关键时期,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攻势和力度加大,”加大对我国的舆论攻击力度,持续制造不利于中国发展的舆论氛围,“相继炮制出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对中国的指导思想、社会制度、文化基础展开了全面的攻击。”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远离非主流意识形态陷阱,善用马克思主义这个“照妖镜” 和“显微镜”识别陷阱,提升辨别非主流意识形态陷阱的能力,增强政治判断力。不断强化斗争意识,培养斗争精神,树立“‘心门’即国门,‘心防’即国防”理念,争当意识形态战场冲锋陷阵的战士,随时随地理直气壮批驳错误观点言论,尤其对政治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问题要敢于亮剑、挺身而出,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顶得住、冲得上、斗得赢,坚决捍卫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0XX4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可从以下几个路径进行构建

(一)科学理论引领,构筑意识形态安全主阵地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坚持用科学理论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培育和塑造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升意识形态鉴别力。高校思政课必须旗帜鲜明地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分析研究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特别是要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大学生深刻理解其理论宗旨、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形成过程也正是“00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因此,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大学生把个人奋斗与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结合起来,让他们明白,只有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个体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追求个体价值时,自觉地将个体与集体、个体与国家结合起来,在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大前提下追求个体价值,实现个体与集体、个体与国家的有机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运用正向引导和明辨是非相统一的规律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提升,是筑牢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主阵地的关键。社会思潮的多元发展图景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客观存在,如何在多元思潮的交流碰撞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高校思政课的根本课题。一方面,在高校思政课中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向大学生讲清楚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来源、内容层次和严密逻辑,讲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 讲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论述、科学内涵;讲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特征。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进行自行思考和辨析,正确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客观看待社会生活的主流


和支流、现象和本质,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激发出他们的家国情怀, “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意识形态鉴别力。另一方面,增强价值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何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高校思政课要敢于直面问题,聚焦大学生最关注、最敏感、最困惑的现实话题,通过学理分析、事实论证、澄清谬误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 揭示其政治实质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引导他们自觉抵御非主流意识形态冲击与渗透。

(二)守正创新,构建高校思政课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是一门艺术,必须以大学生“听得懂、听得进”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来表达和交流。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一种建立在意识形态理论层面、价值层面的话语权威, 要回答清楚重大时代问题、治国理政本源问题、人民关心的焦点问题,因而是一种具有建构功能,可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守正创新,构建高校思政课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是指通过符合当代大学生话语认知的符号进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认同,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认知、判断和态度。

所谓“守正”,是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话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彰显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思政课教师善于运用主流意识形态相关概念、范畴和范式揭示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实质,真正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魅力。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先进性、讲清新时代新成就、讲清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带领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指引我们发现真理和世界规律”, 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建立在学懂、弄清、讲透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

新时代带来中国发展新机遇与新挑战,也为马克思主义带来新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以系统化、科学化、学理化研究来回答好、解决好这些重大时代问题、难题,可以极大增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底气。”

创新”,意味着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打通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系统与大学生生活话语系统界限,将抽象、凝练的理论通过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话语转化为青年喜闻乐见的大众话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说服力与亲和力, 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错误思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国利益更加紧密相连。”高校思政课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一要改变传统话语。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要文献、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论著中去,认真研读,深入挖掘,仔细凝练,将适应当前时代要求、被广大师生喜闻乐见、富于感染力穿透力的内容梳理提炼出来,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创新表达和传播形式。二要凝练生活话语。注重在生活实践中寻找挖掘传播主流价值的意识形态话语素材,采用贴近师生日常生活的话语表达方式,让意识形态话语多一些“感性”,多一些“温情”,增添一些情感因素,增加一些生活气息。三要吸收网络话语。“高校思政课要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网络话语内容,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倾听他们的心声,运用网络话语的特征,发挥网络话语的优势,让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有生气’‘接地气’。”

三、整合教育资源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协作化模式

一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参与设计本校的“自媒体矩阵”。这是由微博、微信等各种形态的自媒体平台构建而成的立体化网络。这些自媒体在传播内容与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优势互补来提升传播效果,能在最短时间内将复杂、多样化的信息推送到用户面前。“自媒体矩阵”要立足于学校的文化特色, 准确把握学生实际需求,增强产品的吸引力与感染力。高校思政课教师参与把握自媒体矩阵内容的思想引领和教育功能,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精准性。

二是善用“大思政课”。一方面,建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数据库,破解高校思政课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上“单打独斗”的局面,防止思政课成为“信息孤岛”。建立以思政课为主线的信息互联互通体系,实现校内各部门教育资源共联共享,打破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彼此割裂的局面,形成数据联动,同时升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数据存储与读取功能,便于快速、精准地共享与运用,实现大学生思想动态信息实时共享、及时反馈,增强“大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平台,全面把握青年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与思想动态。将推进智媒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积极利用智媒技术来抢占舆论阵地,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善于运用智媒技术,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得青年学生心理与行为等主观数据。分析青年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综合情况,清晰描述出大学生基本特征,为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提供反馈,特别是采取实时性的衔接措施,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处于萌芽或初始阶段就及时研判和引导,合力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最后,构建智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体系。智媒时代,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按照“网下管什么,网上就要管什么”的原则,构建起高校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在内的全员协同管理机制,共同研讨思想政治教育;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立体化课程体系的渗透和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效结合, 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各类专业课程合力育人的立体化育人格局;建立课堂、实践、网络融合的协同保障机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平台的配合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协作化模式。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

内蒙古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菲


制度自信是指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自信,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特色和优势有深刻把握的前提下,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其本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信,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说过, 要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的心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能否坚定制度自信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向前推进具有重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制度自信教育的主阵地, 有责任帮助学生坚定制度自信,使其自觉做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

一、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指出,“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可见,制度自信不会凭空而来,高校应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从情感上激发大学生的制度自信,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使其真正成长为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制度自信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制度自信教育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开展制度自信教育工作, 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更加坚定制度自信,在当下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实际意义, 所以制度自信教育本身就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应有之义。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坚定大学生制度自信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进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教育,是将我国各项事业推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制度自信教育的重任,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制度自信转化为制度自觉,具备理性分析国内外局势的能力,更好成长成才,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二、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现状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必须坚


定“四个自信”以来,高校思政课在开展相关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将制度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融合,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有效提高了大学生对于我国制度的认知及自信。但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战,从中不难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不够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及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大学生缺乏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全面认知和了解,甚至很多学生对于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些基本问题都不甚了解,比如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等。究其原因,可以说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因为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某些政治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对制度的接受和认同。这种认同既包括对于国家的认同,也包括对于政治制度的认同,这种认同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制度自信。从我国的舆论环境来说,大学生对于我国制度的认同离不开媒体营造的生态环境,随着近些年网络媒体的兴起,庞大的网民群体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网络话题讨论中来,人人皆是自媒体,都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平台来发表自己的政治态度和观点,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也会用“博眼球”的信息来吸引受众,导致青年学生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强势渗透,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则容易受到影响,本身的主流意识形态思想和传统文化观念易受到冲击,当用西方理论分析中国问题的时,必然会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诸多误解和扭曲,同时不断建构起对西方价值观体系的认同和信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群体极有可能被西方国家所谓的“普世价值”所误导,模糊对于我国制度体系的认同和归属感。

(二)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自信不足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指与和其他社会制度相比较,我国的制度具有一定优势和长处,进而能够积极推进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统计报告显示, 青少年已成为网民中的支柱群体,其制度自信对网络舆论环境影响巨大,而与这种舆论环境相适应的主流媒体宣传渠道并未完全构建,青年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了解相对较浅,认识也较为片面,导致其对我国制度的优越性不够了解,进而制度自信相对较差。从我国国情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克难期,社会加速转型,矛盾逐渐凸显,这些都导致当今的青年学生面临


较大压力,容易对社会环境缺乏信任,对整体社会环境的评价都趋向于消极和负面,价值观逐渐呈现多元化和小众化的特征。比如,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可度不够,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视而不见。且大学生群体正处于自我意识与自我表达较强的年龄阶段,对主流价值既有认同也有抗拒,在近些年弥漫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影响下,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意识也在被逐渐消解,更多追求当下的娱乐和享受, 整体的制度认同和制度自信呈现出消极倾向,连同延伸于制度自信所内涵的对于民族复兴和强国有我的自信也较为缺乏,这种消极与国家光明未来的期盼显然是相违背的,所以塑造起大学生的对我国制度优越性的自信,怎样更加积极地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全球化和互联网大潮中,加大制度自信教育的创新力度, 应进一步迎合时代需求,贴近青年生活,是高校制度自信教育要攻克的一大难关。

(三)思政课对制度自信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提升

我们可以明确,当前在培养学生制度自信教育方面确实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和科学的方式方法。尤其是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和决胜脱贫攻坚战过程中,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大部分思政课教师都能够将这些伟大历史契机作为重要素材,融入制度自信的教育过程中。但不可否认,高校思政课的制度自信教育确实不足之处。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提升制度自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也在教师。部分教师对于制度自信教育的重视程度、教材的钻研程度、个人的教学能力有待提升。面对当前的时代境遇,思政课应该紧跟时代发展,嵌合新媒体大势,在学术方面弥补理论方面的研究不足的现状, 在教学手段方面尽力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灵活性和生动性,在教学内容方面遵循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律,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充分契合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在输出过程中将传统的、学术性、政治性的话语表达转变为青年学生更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引发青年学生群体的共鸣和认同,有序引导青年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国家政治治理过程中,把握住大学生在高校接受系统教育的黄金时期,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日常中,在他们价值观的成型时期,潜移默化的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帮助其树立起制度自信。

三、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实施路径

高校思政课是引领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实现制度自信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完美融合,可以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这几个方面出发来加强。

(一)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注重队伍建设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重要任务的关键一环,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定要注重思政课教师的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政治站位。思政课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制度自信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深入学习总书记的讲话和文献,明确自身的政治立场,坚定崇高信仰,要以理服人,只有自身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用,才能用真情实感将这种信仰传递给学生,从而培养出具有坚定制度自信的学生。二是提升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在开展制度自信教育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师应当紧跟当前发展潮流,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 学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授课,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质量思政课。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课程改革

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国内外每天都有新情况发生,党和国家的工作任务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高校思政课必须能够及时跟上各种时代变化,常讲常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从专题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推进,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程建设。

首先,思政课教师应该“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通过教学设计的巧妙和专题设计相结合,讲清楚中国故事,提取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实践发展、主要内容等方面,理清楚其理论来源、历史逻辑和现实依据,进一步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增强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知和自信。

其次,积极结合现代科技教学手段,积极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暴发,为了不影响教学,全国各地高校纷纷采取线上网络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线上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平台, 如智慧树、学习通、云课堂等网络学习平台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给广大师生带来了极大便利。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线上教学也有一定弊端,不能够及时跟进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反应和精神动态,这也是思政课教师在网络教学时需要克服并解决的问题。

最后,思政课教师应当随时根据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除了利用传统的讲授法,还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比较法、讨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展示手段,进一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讲清楚。比如可以通过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让学生知晓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与优势; 通过对比中国与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运行方式,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在何处;通过中国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时的应对方式和举措来体现我国制度的优越性,以小见大,从中国之治看中国之制,引领学生增强制度自信。

(三)结合各门课程授课内容,增强制度自信

根据各门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各自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协同配合, 从不同角度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部内容,增强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认同和自信。

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讲清楚担大任,谋复兴需要同学们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在讲解社会主义法治的过程中,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塑造学生的法治思维。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讲清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确立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与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让学生了解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和弊端,正确认识两种制度的差异性,增强对于中国制度的理性认识。

(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重视主体地位

思政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制度自信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效果, 除了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以外,还与自身因素息息相关。一是要鼓励学生养成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思政课教师要直面学生的疑问, 针对大学生在听课学习过程中产生出的困惑主动进行答疑解惑,对于一些较为尖锐的问题,要进行集体备课,攻坚克难,从理论上给予科学的回答与引导, 切实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鼓励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且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了解国内国外热点时事,明辨是非,在多方面因素的促进下,有效抵御网络参与所产生的消极结果,坚持读书,能够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二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所想运用到实践当中。当前我国正迈向强国新征程,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强国有我的爱国理念,鼓励青年学生不仅要读万卷书,还应行万里路,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他们去中华大地的现实中寻求答案,潜移默化的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使制度自信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际效果,使青年学生从心底里增加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志气、底气和骨气,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动力,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梦想中,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殷培凤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世界发展变化新趋势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目标,统揽国家安全全局,创造性提出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指南。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符合国家安全建设要求合格人才的关键举措,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找准切入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丰富实践形式, 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的理念创新

(一)国家安全理念需要与时俱进

人类自产生国家时起,就产生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御敌于国门之外,主要以防御为主,更多强调的是政权的巩固、军队的强大和国土安全。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也前所未有地激发起中国人民的国家安全意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社会各阶级、各阶层都在为驱逐外来侵略, 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进行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是复杂的国内国外环境,不久又面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封锁,我们党对于国家安全,考虑更多的是政权安全、社会制度巩固和国土、军事安全。这样一种国家安全观以维护生存为主线,适应了20世纪5070年代战争与和平的时代主题。正是在这一安全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相继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珍宝岛战役、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成功击退了一切来犯之敌,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有效维护了地区和平稳定,为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相对和平的内外部环境。

当然,国家安全形势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国家安全理念也需要创新。20 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时代主题的转变,我国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加上我国外交战略的重大调整,国内国外一系列变化对于维护国家安全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需要我们更新国家安全理念,适应改革开放新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新要求。在政治、军事、国土等传统安全因素之外,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等安全因素也逐渐纳入国家安全范畴。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重大理论创新

进入新时代,我们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统筹安全与发展两个大局, 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创新国家安全理念。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概念,强调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预防各种安全风险。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各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风险因素不断增多,保证国家安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没有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强调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总书记还指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出现了一系列新趋势,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各种内外因素错综复杂,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异常艰巨,需要增强全社会的国家安全意识。

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科学理论体系,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国土等传统安全因素,同时又根据时代变化,提出并强调了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网络、生态、生物、海外利益等多种非传统安全因素,把我们党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和境界,为新时代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维护国家安全提出了科学的理论指引。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强化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方针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国家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尤其重视对大学生群体的国家安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与大学生座谈,强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至上的理念,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安全,才能做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丰功伟业。

在强化国家安全教育方面,国家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20157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审议通过,提出“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849日,教育部就做好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工作提出了实施意见。20209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对国家安全教育进行了整体规划与设计,科学设置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二)增强总体国家安全意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举措

当前高校大学生成长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和平安宁的状态,加上长期以来“高考指挥棒”教育体制的影响,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缺失、国家安全知识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观念有待更新、国家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除了政府间交往外,民间社会组织和个人交往日益频繁,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已经不仅仅是国家的政府机构和军队,随着对外活动的开放性的扩大,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行为都会对国家安全产生某些方面的影响。而大学生们由于以往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不足,对于国家安全的认识仍然处于传统认知领域。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当前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巩固国防,只要没有外敌入侵国家就是安全的。对于和平环境下防止敌对势力的间谍活动认识不足,这往往给西方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近些年发生多起大学生泄密事件,境外情报机构的间谍化身“摄影发烧友”“网络主播”“杂志主编”以求职招聘、学术研究、兴趣交流等各种名义为掩护,欺骗、拉拢在校大学生窃取、出卖国家秘密。部分大学生由于国家安全意识不强,在利益驱使下拍摄军港周边设施、或拍摄军事期刊上的军舰战机图片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他人,泄露国家秘密而不自知,甚至有的大学生明知自己的行为危害了国家安全,却为了一己私利以身试法,最终受到法律严惩。

2.当代大学生对意识形态斗争缺少警惕性,防渗透意识需要加强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工作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总结苏联解体的教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 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就很难守住。”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将中国列为颠覆西化的主要目标,通过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文化渗透不断加强。而新时代大学生伴随互联网成长,网络成为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由于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政治鉴别力不强,在西方倡导的所谓的民主、自由理念误导下,很容易迷失方向,导致价值观扭曲。当我们看到香港修例风波中无数的“恨国废青”在街头一边打砸抢烧、一边高呼“民主、自由”的时候,当我们得知某大学生在境外敌对势力蛊惑教唆下, 创办境外反动网站,意图颠覆国家政权时,不能不对大学生中存在的错误思潮


加以高度重视。面对西方文化意识形态浸透,要强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三)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

当前,大学生国家安全观念模糊、国家安全意识不强的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学生个人和家庭因素外,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国家安全建设需求。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普遍被等同于国防教育或保密教育,这种相对单一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与国家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化形成强烈反差,对于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则处于空白状态。在课程安排上,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仅仅是军事理论课程及国防教育,从而导致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总体国家安全教育游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之外,两者之间形成平行的二元结构。在教学形式上往往以在线国防讲座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无法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当前国家安全形势,特别是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了解主要依自身兴趣通过互联网获取,这种偶然性的、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学生难以对国家安全问题形成全面的、系统的认知,不利于大学生国家安全素养的提升。

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增强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内维护国家安全所需要的能力和本领。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方法与策略

根据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及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理论教学的切入点与方式方法、实践教学创新、新媒体技术运用等方面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找准切入点,实现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主题,做到国家安全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有效结合,通过典型案例和热点问题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意识。在教学方式上,充分利用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向学生推送国家安全方面的案例视频,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将学习的线上自主自习与课下研讨相结合,坚持教师主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形成堂堂讲国家安全,人人关心国家安全的教学氛围。

在绪论部分的教学中,结合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使学生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通过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不同历史时期青年人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担当,使学生明确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今天的发展成就,不能维护国家安全, 就无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青年大学生面临的重要的人生课题,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辩证关系。教学中可通过航天之父钱学森、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科技报国的故事,大庆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为实现国家能源安全,王进喜、王启民、李新民三代铁人接续奋斗的故事,以及北大荒开发建设过程中三代拓荒者如何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故事,使学生明确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目的是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引导学生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之中。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要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明确个人的理想只有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相融合,才有实现的可能,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解决了科学理想信念的确立问题,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与艰巨性,通过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历程、哈工大教授刘永坦40年致力于新体制雷达研发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确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要结合新时代的实践要求不断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

在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教学中,明确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的同时, 利用当前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对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的警惕性,通过“毒教材”事件、抵制“夏日祭”等网络热点,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西方对我国文化渗透的险恶阴谋,引导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四史”学习,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蚀,揭露网络上的各种错误言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针对西方敌对势力在台湾问题和新疆问题的肆意挑衅和恶意抹黑的丑恶行径,要以美国在世界各地策动“颜色革命”的事例使学生认清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敢于同“台独”“疆独”“藏独”“港独” 等分裂行为坚决斗争。通过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美在疫情防控中的不同表现, 引导学生认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的稳定器,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在第四章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教学中,可以通过苏联解体过程中,由于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等苏共主要领导人偏离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发生动摇,苏联民众的核心价值观瓦解,最终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以及冷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世界各地进行价值观输出, 策动“阿拉伯之春”给阿拉伯国家造成的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引导学生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迷惑性、欺骗性及政治意图,自觉抵制西方“普世价值”渗透,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在道德观教育中,通过战胜武汉疫情、扑灭重庆山火中最美志愿者汪勇、摩托骑士龙杰的生动事例让学生领悟“集体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是在面临疫情和各种突发灾情时,个人做出正确道德选择的内在精神指引,引导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和日常生活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国家、人民利益面临重大威胁时敢于逆行,维护国家和人民安全。在法治观教育中,结合当前发生的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及其他领域涉及国家安全的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

(二)创新实践形式,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协同育人效应

在课堂实践中,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成果汇报或专题小组实践汇报展示的方式,采取学生演讲、诗朗诵、情景模拟、辩论等方式,结合国家安全抒发人生感悟、畅谈人生理想,歌颂中国精神,既能加深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基本理论的理解与认同,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临场发挥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营造丰富多彩的宣传国家安全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思政理论社团文化育人的强大功能,利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组织学生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月(周) 活动,借助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进行网络安全宣讲活动,可通过举办演讲、征文、知识竞赛、报告会、手抄报、黑板报等特色活动,使总体国家安全教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聘请公安、消防、海关、网络等领域的专家到校开展国家安全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好国家安全知识, 维护国家安全的积极性主动性。

开辟社会大课堂,利用北大荒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731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构建常态化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参观博物馆、战争遗址使学生在现实的场景中感受和平的珍贵,领悟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利用暑假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到大庆油田、北大荒现代科技园进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职场环境,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增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投身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责任感。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新媒体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比如思政课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社交媒体发布最新国家安全信息及案例,让学生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国家安全信息。利用新媒体技术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分析,引导学生对各种涉及和影响国家安全的社会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对不法犯罪行为及时进行举报和揭发,提高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本领。

以上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方法与策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们相信只要提高师生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在全社会的协作下,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必定会开创崭新局面。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策略与路径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王沂


传统文化是基于人类群体对共同的生活认知形成的风俗、习惯、行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基因,发掘传统文化中育人因子, 有利于实现“以文化人”。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社会认知能力与知识建构能力,将枯燥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道德生长,指向知行合一。

一、文化价值与育人形式的共同选择

从教学课程论的角度出发,中国和西方教学选择的出发点是不一致的。在传统教育生活中,中国崇尚“以文化人”,即借助道德教育的力量,主张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人,浸润人,发展人;西方则强调“心智”的发展,即探讨科学界定下的知识习得的心理状态与学习行为,主张通过系统的学习改造人、塑造人、成为人。在几千年的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中,重视文化价值与育人形式的统一。

首先,传统文化中承载了道德认知。一是表现为传统文化理论。诸子百家提出了很多文化主张、道德主张、行为主张,这些主张指向了人的精神向度, 指向了人的道德发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走向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二是表现为传统文化技艺。如各种乐器、棋艺、书法、中国画、雕刻等,这些既是文化生活,也是从“物象”走向“意趣”的道德基础。三是表现为传统文化生活。如传统的建筑、传统的医学等,这些既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服务与人的道德发展。四是表现为传统文化民俗。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地域文化、民风民俗等。春节贴春联,全家团聚;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婚丧嫁娶等各种仪式活动,直接体现在人们生活之中,从这些生活中又直接反映了人们的道德认知。

其次,传统文化中丰富了道德形式。高职院校学生道德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既需要理论层面的指导,又需要生活层面的实践,是知行统一的结果。如在培养学生具有“尚学”的道德发展实践中,从理论层面,可以是通过阅读传统文化典籍中鼓励学习的名篇,可以是观看传统文化中励志学习的中国画,可以是聆听传统文化中鼓励学习的戏剧,可以是感受传统文化中寄托努力学习的习俗等。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共同作用于学生的道德品格发展,可以将理论层面的说教转换为润物无声的道德滋养。

最后,传统文化中涵养了道德实践。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长久的保存与发扬,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得到了人们的实践。在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中, 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教学载体,可以涵养学生的道德实践。如“拜师” 是中国传统文化,高职院校的学生走向职业生活需要有“工匠精神”,这样的精神传承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进行传递与表达。如在“孔子拜师”的故事学习中,学生通过孔子向老子请教知识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无论地位多么高, 知识多么丰富,但时刻需要保持谦虚谨慎,就像春秋时期的孔子一样,能者为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传统文化当中的传统故事、经典名言、戏剧内容、风俗习惯等,作为育人的内容,从而丰富高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

二、文化自信与教学行为的应然表现

高职院校开设好思想政治教育课,既是落实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的要求, 也是让学生走向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起点。文化自信引领道德实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静态的文化自信。艾宾浩斯认为人的感知觉最高层级为“自信”,即通过自身道德教化后产生的认知行为自觉。斯洛特也提出,个体的美德行为产生的背景因素是受到了文化的感染与浸润。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需要借助这些“静态的文化自信”。如在党史教育活动中,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基于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基于共产党人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教学中,就需用学生从这些静默的文化之中汲取影响,丰富认知,获得发展。二是动态的文化自觉。当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建构后,会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行为,并从中获得愉悦与美好。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身就包含了优秀的学习品质与行为习惯,这种品质与习惯会不断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走向“修身进德”,走向“知行合一”。当学生以优秀的品质走向学习、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时候,人的道德养成会成为一种习惯。

进一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子,发现与教学行为之间的联系还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一步去发现与丰富。

一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政课堂不可或缺的内容。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内容是教学内容的载体,需要教师挖掘其中丰富的育人因素。优秀的传统文化起到了一种不断催生学生内心道德情感发展的目的,可以促使学生不断走向完善与完整。其内容本身就具备了求真向善的思想,是一种向美尚进的道德追求。

二是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需要传承与发展。通过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渗透,可以有效地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让学生在耳濡目染当中获得认同与发展。三是优秀传统文化是教学行为相互融合的路径。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需要不同学科当中得以实现和融合,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思想,在不同学科进行立德树人,道德教化,将育人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走向全课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全时空育人,全场域育人,实现内圣外王,强调传统文化本身的道德导向与实践导行。

三、文化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实践要求

如何借助传统文化,主动顺应高职院校学生发展的需要,兼容并蓄,建立最适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学习方式,是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必须思考的命题,也是教师必须回答好的考题。

首先,在课堂导入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如在进行“爱国教育”主题德育活动中,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一组与爱国相关的诗句。如陆游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可以出示一组与爱国相关的成语,如精忠报国、仁人志士、救国图存等。可以出示一组与爱国有关的场景图片,如屈原投江图、岳飞抗金图、祖逖中流击楫图等。在课堂导入部分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要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思维方式入手。一是要文化与学习内容之间联系要紧密,二者能够找到学习的生长点;二是文化与学习方式之间要有勾连,通过文化行为可以引领学习行为;三是文化与学习过程之间要能够打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变得生动起来,有趣起来。

其次,在教学情境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如在“诚信教育”主题德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教学情境创设的载体。如在讨论“如何讲诚信”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引入“曾子杀猪”的故事,让学生辩论一下在实际生活中,究竟要如何落实诺言。是像曾子一样言必信,行必果;还是根据生活实际进行灵活变通。通过结合传统文化当中的“诚信”故事,学生通过辩论,可以一步步走向对诚信的认知与理解,并能够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信守诺言。再如“美育常识”主题德育活动中,帮助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珍惜美,可以从传统文化当中找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对家乡建筑之美的发现,带领学生观察家乡建筑的朝向、位置、色调、造型等,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方正端庄、坐北朝南的建筑美学特点;发现家乡的饮食之美。既有饮食的习俗礼仪之美,也有饮食的菜系之美名称之美,还有颜色搭配之美,摆盘拼碟之美等。将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吸纳入课堂,一方面让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现实的生活基础,另一方面是基于学生生活的,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潜移默化当中育人。

最后,在学做合一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要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自觉,要通过课堂的学习转化为学生的行动认知,实现知行合一, 知行统一,就需要教师在课后借助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走向言行雅正。如在“敬业教育”主题德育活动后,可以联系高职院校不同职业要求,让学生谈一谈在今后的职业生活中,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员工。不同专业学生就可以根据学习方向,联系传统文化当中的道德引领内容,由此及彼,从课本走向生活。如空乘专业学生需要有责任心、爱心、耐心,需要具有在工作当中体现恰当的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乘”,在《说文解字》中注释为“人在一个树上,意味着登高”。学做合一,可以是从“乘风”,体现了空乘专业的职业本领;可以是“承云”,体现了空乘专业的文化传承;可以是“乘鸾”,体现了高职学生的发展方向与愿景。

四、文化引领与思政合一的教学审视

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中,关注文化引领与思政课程融合,就是要改变“知识为中心”,走向“素养发展为中心”,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德”的发展, 关注学生生命状态的发展,让学生过一种“适合教育”的生活。为此,需要在文化引领与思政合一中进行教学审视。

首先,是文化与课程的审视。杜威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于传递,在于通过文化的方式传递下一代适应环境的选择。”适合教育,就是适合学生的需要, 适合课程的需要,适合教育的需要,适合时代的需要,适合职业的需要。从文化视角出发,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让学生接纳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滋养下立德、立人、立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需要走向从不同的课程模块中找到与文化进行链接的载体。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模块的学习中,对于“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内涵与外延要进行界定,对于“道德法治” 的定义要进一步厘清。而这些都可以借助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有效的渗透手段。再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模块的学习中,要想回答好这一板块的学习, 同样可以回到中国五千年发展的过程中去寻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壤上落地生根的路径,让学生明白这些先进的理论都有着鲜活的生活基础,都可以在传统文化当中发现其影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儒学体系不同、特质不同、思想不同,但其辩证思想是一致的。传统儒学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与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投身到人类解放事业的伟大追求中去”互为补充。再如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入司马迁的名言论述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都体现了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

其次,是内容与方式的审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停留在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的低层次学习模式,带来的后果就是课堂的缄默,成为一种学习能力的“悖论”。随着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认识到需要改变思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视角,回到一种能够指导学生行为的教学实践中来。如通过阅读儒家文化当中的经典古籍,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求知与自我发展之间的联系,通过阅读获得职业认知哲理意蕴,在螺旋上升当中回到对道德认知的发展。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跳出了传统背诵的枯燥与机械,走向了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在这样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审视中,一是表现为同样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带来不同的学习感受;二是表现为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又能带来学习内容理解走向深入。因此,思政课程当中的“缄默”现象,也与儒家传统文化当中的谨言慎行、行胜于言的道德品格有着联系,需要教师打破二者的界限,走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发展。

再者,是质量与评价的审视。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堂学习评价上,需要通过生活实践进行检验。学生的行为是最好的试金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生活表现、社会表现,从不同维度发现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质量,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场景式、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中,进行过程性的评价。

最后,是就业与发展的审视。如今,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式更加丰富,就业路径更加广泛,就业前景更加辉煌。但“艺”的前提是“德”,职业不断分化与发展的今天,同样需要关注学生品德发展。

总之,优秀传统文化指导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是要审视具有品德取向的学生,即使没有获得合适的岗位,但是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省察自我,达到内心宁静;二是要审视学生的职业多元发展,教育的终极


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知识”应该是一个动词,而非名次,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实现德行与认知的同步发展;三是要审视学生的内心成长。学生经过传统文化的浸润,感受到文化的价值,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得以运用,才能指导学生终身发展。



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 习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期望及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标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叶季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跟青年面对面交流, 多次通过书信、讲话等形式对新时代青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新时代青年提出殷切期望。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新时代青年的成长,立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百年大计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未来。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

(一)有理想信念

青年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20135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2020315日,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新时代青年要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总书记指出,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021220 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只有通过学习教育,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彻底认清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完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义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理,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建立起来、坚定起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增强理想信念最坚实的基础。因此,202137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总书记指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20XX31日,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总书记指出,党的年轻干部︶


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总书记告诫党的年轻干部,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中,才能拥有高尚而又充实的人生。总书记还特别提醒广大的青年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二)有家国情怀

20194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评价︶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这既是对一代代中国青年的充分肯定,也寄托了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

什么是家国情怀?总书记所讲的︶家国情怀,就是以国为家以身许国的情怀,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情怀,就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表现在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家事, 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总书记说,党叫干啥就干啥、党让去哪就去哪,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今天,我们依然要大力发扬这种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为什么要有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本质上是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个人对国家民族共同体的担当和奉献意识。厚植家国情怀,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团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厚植家国情怀,也有利于青年成人成才。青年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就能够在思想上克服个人主义和利已主义,克服人性的弱点,把小我融入大我,从小家走向大家,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身体力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拼搏奉献。20XX31日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总书记针对青年干部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三)有使命担当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是什么?新时代中国青年为什么要有使命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概念,并作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的重要论断。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时,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经过了新中国早期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经过了改革开放,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关键期,实现中国梦的使命也落在了新时代青年的肩膀上。总书记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总书记鼓励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20XX4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总书记明确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在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世界中,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崇高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家国情怀是自觉的使命担当的思想感情基础;自觉的使命担当是崇高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家国情怀的脚踏实地践行。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作为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新时代青年的成人成才标准,也是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标。

二、进一步明确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标

20201月教育部公布了《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其中第五条不仅规定了︶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 :,

同时也把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明确使命担当规定为思政课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讲好思政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广大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对照总书记的要求和期望,遵照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定,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履职尽责讲好思政课,在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上用功发力,努力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青年学生成人成才。

(一)以坚定理想信念为目标,在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中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目标,就是要告诉新时代中国青年︶跟谁走,往哪里去?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守正, 就是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就是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就是立足国情立足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途径是︶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的守正创新,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历史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通过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的历史。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人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理论飞跃,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理论创新成果。思政课所讲的理论,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思政课教师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中把握党的理论、讲好党的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讲好思政课的根本原则。偏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思政课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和理论创新,是讲好思政课的根本出路。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空洞的教条, 坐而论道,自言自语,不去回应现实问题,无视学生的思想困惑,思政课就不能以理服人,思政课的有效性就要大打折扣。

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目标,抓住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中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感召青年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义理和道理说服青年学生,培养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青年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以厚植家国情怀为目标,在中华文化的返本开新中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以厚植家国情怀为目标,就是要告诉新时代中国青年︶我是谁,从哪里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标识。对中华文化的

认同,就是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就是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所谓中华文化的返本开新,是指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在坚持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和精髓的前提下开拓创新,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形成中华文化的现代表达形式。中华文化的返本开新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表现。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现代化经历了巨大嬗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中华文化返本开新形成的现代表达形式。中华文化的返本开新,需要我们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事关民族自信和民族复兴的工程。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其本质就是民族自信。没有文化认同没有自信的民族不可能复兴。而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通过学习教育才能实现。2017年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出台的第一个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件,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思政课教师要按照《意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事关道路和方向的工程。我们今天之所以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其思想来源来说,不仅来自马克思主义,而且也是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13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时,在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后,他表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要以厚植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突出爱国主义的思想主题,抓住中华文化现代化这条线索,把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利用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以︶文化人、文化育人,告诉青年学生不忘本来、不迷失自我,引导青年学生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脚踏实地、团结奋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当然,厚植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提倡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要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统一起来。我们既要通过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也要秉持中华文化崇尚的以和为贵、天下一家、世界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念,引导青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三)以明确使命担当为目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以明确使命担当为目标,就是要告诉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哪里,做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也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最高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的主张,提出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从两个维度上界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一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上界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的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二是从中华文化现代化的维度上界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返本开新的成果,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航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人生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们规划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必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引导青年听从党的召唤,自觉担当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朝着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思政课教师责无旁贷。202012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该《方案》指出,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这一课程目标,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要紧扣新时代︶复兴主题,以明确使命担当为目标,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要注重启发式教学,结合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史为鉴,以事实为根据,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告诉青年学生过去我们为什么成功、今后我们如何继续成功、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引导青年学生认清身处的历史方位,肩负民族复兴使命,心怀”国之大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建功立业。

三、结论

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培养青年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思政课教师身处立德树人的关键岗位,是铸魂

育人的中坚力量,必须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 瞄准教学目标,以︶讲什么道理、如何讲道理 :为导向找准教学发力点,精心

组织和利用好教学资源,运用生动的案例和准确的数据讲好思政课,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年学生解决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的思想困惑,努力培养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在思政课上讲好中国故事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金钟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上涌现出的一个个中国故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生动的历史教材。2019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1]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一、讲好近代以来的中国故事,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探索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既是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苦难史,更是中国人民奋力抗击外来侵略的不屈不挠、艰辛探索的奋斗史。1840年以后, 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旧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种政治力量“你方唱罢我登场”,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开展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开展的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无论是旧有的政治力量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还是新生的政治力量资产阶级,都没能解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根本任务。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尽管没能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胜利,但先驱者救亡图存的历史业绩不可磨灭,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能忽视。无数仁人志士为找到新的救国方案奔走呐喊。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思想,中国人民在艰辛探索中不断学习,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更加全面,对清政府卖国行径的认知更加透彻,对找寻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更加渴望。中国人民在艰苦斗争中赓续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精神血脉,坚贞不屈,奋起反抗,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义不独生、奋掷自沉”的邓世昌,“同仇敌忾、抵抗外侮”的三元里人民,“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的邹容,“不忍独善其身,


矢志兼济天下”的林觉民等。这些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支撑起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脊梁,进一步铸成中华民族的民族魂。这种上下求索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不能忘记苦难历史。近代中国落后与苦难的历史是整个中华民族文明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既不能忘,也不敢忘。歪曲历史发展进程的本质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特点。要讲清楚近代中国蒙受苦难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腐朽。西方列强在经济上大搞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政治上大肆扶植和收买代理人,文化上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西方列强带给中国的绝不是进步和文明,而是痛苦和灾难。讲好中国苦难故事,教育工作者要用好这段苦难历史,引导学生在是非曲直面前保持头脑清醒,以坚定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评判历史,对中国近代以来的苦难史给予正确和全面的评价。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中走来,正是因为经受过被人奴役的苦难历史,崛起之后的中国和中国人民才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在国际事务和国际环境中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的原则,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2014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指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悲惨屈辱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史。历经苦难的中国人民珍惜和平,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民族。”

第二,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是不懈斗争和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在同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者的压迫进行抗争中唤醒不屈不挠、上下求索斗争精神的历史。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能够为了民族大义抛头颅、洒热血,以一腔赤诚探寻救亡图存之路。不屈不挠既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品格,也是一种不懈奋斗的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不畏强权、敢于抗争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敢于斗争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支撑着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坚韧不拔、上下求索,从黑暗走向光明。讲好中国故事,教育工作者要激发学生的斗争精神,既要使学生敢于斗争,发扬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夺取伟大胜利;也要使学生善于斗争,练就过硬斗争本领,增长斗争经验。当代青年只有具备斗争精神,掌握斗争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站稳立场,才能在时代赋予的人生际遇中大有作为。


二、讲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故事,在党带领中国人民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凝聚思想共识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己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团结带领人民展开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面对军阀割据、满目疮痍的腐朽社会,与国民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为目标进行革命, 使中国民主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建立起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赴国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出一条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光明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中华民族进入发展进步的新纪元。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国家工业化建设,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奋发有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复杂多变的风险挑战中勇毅前行,成功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从原来的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原来的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明确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总结出的基本经验。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教育工作者要引导青年学生秉持“人民至上”理念,站稳人民立场,将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与实现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青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张思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雷锋、焦裕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孔繁森等向青年一代诠释了何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善于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穿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将思政课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第二,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奋斗。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守人民立场,并在不懈奋斗的实践中践行。奋斗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品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得到更加强有力的彰显。20194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话语中对当代青年发扬奋斗精神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中国青年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接续奋斗。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引导学生坚持奋斗本色,发扬奋斗精神,把奋斗创造幸福的“奋斗幸福观” 落实到具体行动上。风好正扬帆,奋斗正当时。时代赋予当代青年难得的人生机遇和广阔的施展平台,中国青年要勇立时代潮流,搏风击浪,争做时代的弄潮儿,在中国大地上书写崭新的人生华章。

三、讲好新时代以来的中国故事,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历史中汇聚磅礴伟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历史,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逐梦史。新的历史方位赋予中国共产党新的使命任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新征程上不断前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伟大胜利。“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北斗”组网

无论是在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上还是在文化产业、教育等“软实力” 上,中国都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强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党中央统筹全局,强化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国人民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上下一心,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形成了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是当下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最为亮丽的精神标识,也是对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有力彰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在脱贫攻坚战中, 无数党员干部扎根基层,带领“老、少、边、穷”地区群众创造财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原本偏僻贫穷的农村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少村庄还被打造为旅游景区和新型产业平台乡村振兴示范区,中国人民真真切切地过上了幸福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胸怀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激励中国青年昂首阔步、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思政课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思政课教师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开展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时代发展大势中讲好中国故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党在新时代的使命任务,讲好“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和“我们将要做的事情”这两个大问题,把握时代规律,锚定时代方向。“行百里者半九十”,实现民族复兴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风险和挑战,既不能忽视客观规律而急躁冒进,也不能疏忽懈怠、麻痹大意。教育工作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在教学中引导青年学生全面把握民族复兴发展规律,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蓝图中积极作为。

第二,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自信才能自强,守正方可创新。自信自强是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深切认同和主动坚守。自信自强始终是中国人民团结主动、阔步前行的精神力量和支撑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动力源泉。思政课教师肩负铸魂育人崇高使命, 要善于将中国之自信、民族之自信、时代之自信、理论之自信、复兴之自信融入教学活动中,推动自信自强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实现思政课“育人”和“化人”功能,既要确保教育方向正确,又要准确切中时代脉搏。思政课教师要立足实际、面向时代,将理论知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素养和理论储备,为民族复兴大业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四、小结

教师要在思政课上讲好中国故事,用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承载观点,用感人肺腑的故事传递真情,从而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理想与信仰的认识,对奋斗和担当的理解、对梦想和未来的憧憬。思政课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精心挑选故事素材,注意把教材上要求的、老师擅长的和学生爱听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讲故事。特别是要善于挖掘、提炼、加工并讲好“以小事讲大道”的短故事、小故事,切忌长篇大论讲故事。思政课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媒介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要善于通过提炼观点、总结反思等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学生从生动的故事中领悟故事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效果最大化。


在着力“六个结合”中展现“大思政课”的善用之道

王岩、郭凤龙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关涉“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为高校思政课改革把稳了“方向盘”。立足立德树人的使命要求,贯彻落实“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既要重视“大”的特色,又要注重“善”的手段,从小处着手。“思政课”之“大”,源自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与时俱进的党的创新理论,源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发展大势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大课堂;“善用之”之“善”,最本质的特点在于“跟现实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时效与实效的结合、教书与育人的结合。从“善”来把握“大”要精准“小”,从“小”坐实内功,从“小”着力方法,从“小”凝练艺术,从而练就一种“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睹始知终、见微知著的教学能力,达到“跟现实结合”的“善用” 之道。“六个结合”之“小”包含着内容之丰富、孕育着思想之深刻、体现着方法之精致、展示着功力之扎实。因此,思政课要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讲好思政的“理论大课”“实践大课”和“人生大课”。

一、教学内容的严肃性与教学方法的鲜活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立德树人的时代大任。思政课是对处于“拔节孕穗期”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思想洗礼,以塑造正确的价值观、锤炼坚强的意志、培养健全的人格的关键课程,是为了“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艰巨使命使思政课区别于其他专业课程,较强的思想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教育的严肃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学语境和言说方式必须要有自己的定位。但是,思政课说到底是“课”,时代发展的形势与任务赋予思政课教学内容以严肃性,而鲜活的教学方法是确保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因此,在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和教学方法的鲜活性相结合的善用之道。

严肃的教学内容是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底色。思政课教学必须始终坚持“内容为王”,教学内容的选择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鲜明的政治性、透彻的学理性、彻底的思想性、强大的真理性规制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严肃性。近年来,面对花样多变的教学形式对思政课思想性的削弱、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对思政课政治性的消解、知识结构的碎片化对思政课理论性的降低,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思政课教学必须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开展,这就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严肃性之所在,向广大青年学生讲清楚这个道理是关键。但是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并不等于强制性、固定性, 方法的鲜活性可以为教学内容注入“营养液”和“催化剂”,使思政课能够以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入脑入心。

教学方法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教学不是“传教士”式的照本宣科、更不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是讲故事与讲道理的统一。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既要故事伴着道理讲,凸显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和学理性,又要道理伴着故事讲,彰显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鲜活性,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的“一边倒”。一些教师为了改变思政课“枯燥乏味”的论调,本着“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的初衷,却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了“泛娱乐化”的现象。一方面,在追求时尚话语和理论通俗化中走向庸俗化,偏离政治性和学理性。一些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教学模式,偏离了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遮蔽了教学内容的严肃性,与立德树人目标背道而驰。另一方面,陷入灌输与启发的极端实践困境。一些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启发性”而忽视必要的理论灌输, 使学生在“舒适快乐”的教学环境中结束了思政课的学习。同时,也存在着一味对学生进行“大水漫灌”式的理论说教而缺乏“精准滴灌”有温度的方法, 照本宣科、自言自语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在思政课堂上并不少见。

思政课教学不仅要为学生“扣好扣子”,也要使教师“走对路子”。“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④讲道理就是要讲人类社会发展的道理,厚植道路自信;讲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道理,坚定制度自信;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塑造健全的人格。要将道理“讲深”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展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严肃性、政治性、规范性;将道理“讲透”就是要建立思政课的知识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呈现思政课的系统性、全面性、一致性;将道理“讲活”就是要以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展示思政课方法的鲜活性、生动性、灵活性。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讲透真理的味道之甘甜、信仰的力量之磅礴的救国志向;以“半条被子”的故事讲透军民的鱼水情;以“‘腰缠万贯’讨米人” 的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艰苦奋斗精神 通过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大思政课”视域下,面对“立德树人”的时代大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小处着手达成善用之道。既要以科学的理论、明确的立场、严密的逻辑和严谨的表达“讲道理”说服人,又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①,以“讲故事” 感染人,实现思政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使理论教育与情感渗透同频共振。

二、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实践素材的生动性与网络多样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思政课聚焦“两个大局”和“两个一百年”的时代背景,彰显出世界观的科学性、人生观的正确性、价值观的先进性,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求真与求善、求美的统一。因此,要构建理论有深度、践行有力度、思考有广度的思政课,务必要巧妙做到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实践素材的生动性与网络多样性的统一。以“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教育场域,发挥课堂教学拼实力、实践教学增动力、网络教学添活力的“三课堂”相结合的善用之道。引导学生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让思政课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同行,真正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

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置身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全球化的世界视域下,校园“桃花源”和“象牙塔”的围墙和边界已被打破,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角逐场。因此,必须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讲原理、讲规律、讲思想,核心是讲道理。以马克思主义真理确立学生的信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遵循,学深、悟透、读懂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蚀。网络教学是充盈思政课教学的新场景,它最大优势就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通过聚焦一个知识点和教学点进行微而深、小而精、细而全的讲解,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课,依托学习强国、网易公开课等网络平台优势直面当代世界、新时代中国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使思政课不受时空限制而达到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实践素材的生动性体现在实践教学的“体悟”和“践行”中。思政课教学要与现实相结合,一方面要做到“引进来”,即要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生态文明建设等党的百年奋斗成就为素材,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增强志气、底气和骨气。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即“利用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教学”。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将学生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用,以实践教学反哺理论知识的空缺,使理想信念进一步升华。鉴于此,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务必要巧妙地做到三个课堂的完美结合。

在思政课教学中,三课堂“各显神通”助力思政课的实效性。其中,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为思政课教学强内力、挖潜力,构建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实践教学是必然要求,为思政课教学增动力、聚合力,创设知行环境和凝聚力量; 网络教学是重要环节,为思政课教学添活力、提效力,创造辅助平台和更新技术手段。三课堂各有千秋、相辅相成,构成思政课教学的场景。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网络教学越界而导致的“泛网络化”和实践教学落实不力而导致的“放羊”现象,这使思政课教学失去了“真温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出现“泛网络化”倾向。一些思政课教师对网媒工具的过度依赖造成以“放映” 代替必要的灌输、以“白板”代替黑板、以鼠标代替肢体语言、以“弹幕”代替提问,匿名化的交流、虚拟化的身份、符号化的手法降低了思政课的温度, 弱化了教师的权威,而使思政课教师不善于或没有自信“讲道理”。网络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是不可使用,关键是要避免粗制滥造和过分倚重,做到精品打造、适可而止。另一方面,一些教师打着实践教学的名号却对学生实践轻指导、弱参与、虚管理,全程学生自行组队、自己联系实践基地、撰写实践报告,使实践教学流于“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导致学生一无所获。更有甚者,以课堂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参与感为由,缩短、占用课堂理论教学时间进行实践,在学生没有清晰、完整、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背景下开展实践教学,背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思政课教学收效甚微。实践教学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需要“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大纲,坚决避免实践教学娱乐化、形式化、表面化”。

大思政课”的善用之道就在于将社会大课堂的鲜活素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构建“课堂引领、理论深化、实践感悟、网络渗透”相融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协调好三课堂的比例关系,贯彻落实“三全育人”协同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学有专攻的特殊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思政课师资的大整合。思政课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是传授知识、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实践平台,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摇篮。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关键。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中提出,“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教师岗位,制定计划加快配齐建强专职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应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或相关学科背景;新任专职教师原则上是中共党员”。政策的出台,使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春天。20193月,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面对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跻身“马列圈”,如何“转型”实现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学有专攻的特殊性相结合的“善用之道”,成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问题。

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是指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思想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这是上好思政课的有效武器。而学有专攻的特殊性是指师资整合中转型的思政课教师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上好思政课。近年来,高校面对思政课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刚性指标,通过人才引进、转岗专任和聘用兼职教师等措施迅速扩充思政课教师队伍,“截至2021年年底, 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127万人,较2012年增加74万人,比2018年增加5 万多人,队伍配备总体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年轻化成为发展新态势”。面对教师数量的突增,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欣欣向荣的表象背后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一味追求“量” 的达标而忽视“质”的保证。一些高校面对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刚性要求,在对外招聘、教师转岗工作中,放宽条件限制、减少考核要求、降低准入门槛,使思政课教师队伍出现结构失衡、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其二,队伍建设“急功近利”,忽视思政课教师练就“内功”的本领。思政课教师年轻化成为新态势,而一些高校由于思政课师资短缺,对于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赶鸭子上架”,急于求成,却忽视了青年教师从学生本位到教师本位的身份转换问题。在被迫站上讲台后,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短时间内难以达到思政课教学要求,难以胜任思政课学科建设,难以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要求,影响思政课教师的梯队建设;其三,师资整合中的思政课教师转型困难。因跨学科的专业背景而表现出两个极端,一些思政课教师感到原来的学科被荒废,又因无法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学科知识结构而感到困惑和迷茫,从而失去学科自信和专业自信;还有一些冠着思政课之名对原来的专业或者自己熟悉的领域高谈阔步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边缘化。毛泽东曾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但是,思政课教师“多而不优”的现象却反映出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不扎实、专业素养不牢固和人文素养不达标的问题。因此,应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练就内功的本领,从“小” 着眼,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处理好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学有专攻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大思政课”提倡全员育人,要形成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一些高校将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或者有理工科背景的教师纳入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思政课教师的视野、壮大了思政课教师的队伍、提升了思政课教师的站位,使思政课教学思维方式不断创新。但是“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教师要成功转型成为思政课教师,必须立足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学有专攻的特殊性相结合。一方面要功底扎实。来自不同学科背景和职业背景的思政课教师要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体系,通过深入学习和研读本科到博士的六本思政课教材,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框架和思想体系;通过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

通过关注马克思主义学科前沿的理论热点、社会热点和时代热点问题,培养敏锐的观察问题和辨别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意识,强化政治底色。思政课之“大”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因此必须厚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锻造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架构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要实现转型。政治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思政课教师,要发掘自身原有专业的优势,实现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如有历史学学科背景的教师,要善用“大历史观”引导学生建立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政治认同,实现历史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相结合,以坚定历史自信,用宏大的历史视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大思政课”视域下,面对全员育人主体来源之广、专业之泛、技能之全, 要以小为抓手,关注思政课教师队伍自身建设。转岗和跨学科的思政课教师不是对原来专业和背景的完全抛弃,而是扬长避短、实现原来专业在思政课中的创新发展,是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学有专攻的特殊性相结合的践行。只要有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③,思政课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使命就一定能够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四、教材体系的原则性与课堂把握的灵活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与时俱进的党的理论。自高校思政课改革的“05方案”实施以来,思政课课程建设逐渐系统化和科学化,思政课教材结构设置不断合理,体系设置不断完善,内容设置不断更新健全,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思政课采用国家统编教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中心内容,以中国近现代史为历史观照,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任务,成为彰显时代精神、融汇时代知识的重要载体,这是思政课教材体系的原则性所在。但是,教材并不等于教育本身,更不等同于教师。思政课教师需要使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理体系,在课堂的“实战场”上使思政课有血有肉、有理有据、有声有色,这是思政课的“善用之道”。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同时也不能简单照本宣科”。因此,教材体系的原则性与课堂把握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对思政课教师融会贯通的境界、巧捷万端的备课本领要求非常高: 要能够直面当前国际国内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高超的教学艺术使思政课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

思政课教材体系规范性、系统性、权威性等特征决定了教材内容的表述不那么鲜活生动,难以兼顾所有学情,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在坚持教材体系原则性的基础上实现课堂把握的灵活性,实现因材施教。但是,思政课教师在转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到位、教学思想因循守旧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课堂教学唯教材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思政课教材内容体系本身比较庞杂,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没有对教材的全面把握,既想面面俱到,又往往“蜻蜓点水”,“大水漫灌”式教学导致学生把握不住重点。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教”而忽视“育”,拿着教材当“宣言书”,甘作教材的“复读机”,教学素材引用“配方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从而滋生思政课枯燥无聊的论调。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脱离教材。个别思政课教师游离于教材之外,对于自己擅长的部分高谈阔论,对教材体系没有整体的把握,导致思政课“天马行空”。

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教材体系的原则性与课堂把握的灵活性相结合,从小处着手,认真做好教学中每一个细微环节,使教材体系“顺理成章” 地向教学体系转化。面对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变化,要实现教学内容与时代同步、教学方法与时代同频,就需要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的“小”处做起,做到常备常新、常学常新。其一,备教材,就是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既要备“有字之书”,也要备“无字之书”。“有字之书”是指国家统编的思政课教材,这是课堂教学的理论之本,是原则性所在。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有宏观的把握,读熟教材、吃透教材,从而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理论教育完整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无字之书”是指教学素材的应用要与时俱进,要与现实紧密结合。习近平指出: “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②社会生活处于不断的变动中,是与时俱进的、绝对的,而思政课教材的编写和更新是相对的,思政课教师要深入把握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要关注社会现实、洞悉时代前沿问题,不断“充血”和“蓄水”,善于将社会中的鲜活事例转化为教材体系的补充。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善于发问与疫情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观察力,将伟大的抗疫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其二,备学生,就是要实现教学体系向教学话语的转化。教师要探索话语转换模式,做好学生的“翻译官”, 将规范严谨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形成“情理交融”的教学艺术。毛泽东曾经说过:“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③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尽量做到表达生动形象,既要避免一味迎合学生的“口水化”,又要避免“强制化”,在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特点和理论旨趣中,创新课堂教学的话语模式,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和自觉的行动力。话语是思想的表达,说到底思政课教师必须以深厚的学术底蕴、扎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的教学素养说服学生,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④。其三,备教法,就是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课堂教学过于灵活,就会失去原则,偏离思政课教学的目标而失去本真、失去规律;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原则,就会失去温度,疏离学生而失去针对性和亲和力。因此,思政课教学既要坚守原则和底线, 防止异质性的存在而导致“高级黑”和“低级红”,又要在坚持原则性的基础上革新教学内容,不断灵活应对现实问题,抓住核心问题。总之,教材体系的原则性与课堂把握的灵活性是相辅相成的,原则性决定了灵活性,灵活性又反作用于原则性,要在二者的统一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思政课教材体系是教学目标的载体,肩负着使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任务,贯穿着思想价值引领的作用,这是原则性所在,不容偏离。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教材出发而不拘泥于教材,依据形势变化,以生动的语言、灵动的手段和鲜活的案例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转化,从而形成教材为教学服务、教学反哺教材的良序循环,推动思政课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五、教育技术的先进性与教学手段的传统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大环境。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①。2019 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数据端的普及,思政课教学日益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向。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性、便捷性、形象性等特点, 使思政课教学“花样百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思政课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价值观的引导,是社会理想的树立,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更是人格魅力的塑造,这种彰显“温度”的人文情怀绝不是冷冰冰的技术操作所能完全代替的。新时代的思政课,如何做到教育技术的先进性与教学手段的传统性相结合的“善用之道”,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活动借以展开的物质条件,特别是教学的物质技术方面,如黑板、粉笔、多媒体、网络技术等”③。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手段的物质条件,打破了时空的场域限制,通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方式给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活力,使思政课走上了“全媒体”“人工智能”等现代化道路。新兴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热话题”,不禁引发相关的“冷思考”,曾几何时,“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既是教师的美誉,也是教师的标配。④但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过度使用逐渐消解了这种极具感染力的人文情怀,并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盲目跟风。现代教育技术本应是思政课教学的辅助手段,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工具,但是一些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却本末倒置,将新技术的应用当成了教学目标,用纷繁芜杂的文字、图片、视频、音效等多媒体课件形式代替了规范的教案、标准的板书、优雅的肢体语言和构思巧妙的演讲,忽视了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的训练,瓦解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育。华丽的形式、高端的技术、多样的素材喧宾夺主,让本该冷思考的问题成为学生热情高涨后的彷徨和踌躇,其虚幻性时时挑战着学生的心灵。盲目跟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式使思政课意识形态的引导和价值观的培育功能微乎其微, 既丢了信仰,又失了温度。另一方面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盲目固守。“拘旧方不可疗新疾,居夏日不可御冬裘”,传统教学手段伴随着整个教育史的发展, 之所以经久不衰固然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但是盲目的固守则会产生与学生交流的鸿沟。现代的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网生代”,教师以“传道授业” 的姿态登上讲台,加之在知识体系的完备性、理论认识的深刻性、教学艺术的丰富性等方面相对欠缺,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而丧失学习的动力。


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无论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盲目跟风还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盲目固守,都会使思政课失去实效性和亲和力。新时代,要始终坚持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发挥思政课的“靶向”功能,为国家培育时代新人。

要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就是要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秉持“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的原则,做到虚实结合、以虚补实。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稳扎稳打,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如果说教书是知识的传授,那么育人就是人文情怀的培养、人格魅力的塑造。面对面的交流是人与人沟通的最佳方式,通过最基础、最一般的、最具象的教学手段的挖掘,比如一套好的课件、一章规范的教案、一手标准的板书、一堂精彩的课程、一节鲜活的微课、一套优雅的肢体语言、一个构思精巧的演讲、一篇实用的教改文章,都是教师呈现给学生的生活态度、社会理想、思想价值、情感导向和生活境界,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真正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技术素养与能力。教育手段的信息化和技术化是与时俱进的表现,是大势所趋。作为思政课教师,既要避免受技术的奴役,又要避免思维固化而停滞不前。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素养,坚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用马克思主义辩证观点去看待问题。在适应教学技术革命的同时推动课堂革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大思政课”视域下更要注重思政课教学的小细节,切莫因为技术而消解了情怀,因为工具而失了温度。思政课是教人求真、向善、尚美的过程,真善美的追求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要守正创新,既要思维新也要情怀深,既要避免“新瓶装旧酒”的乏善可陈,又要追寻“旧瓶装新酒”的历久弥新,这就是教育技术的先进性和教学手段的传统性完美结合的善用之道。

六、教学方法的散在性与教学理念的统一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思政课教师追寻“大先生”的情怀。思政课能否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能否达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起到了举旗定向、掌舵领航的作用。毛泽东说过: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 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对于思政课而言,教学就是过河,方法就是桥梁。一个好的思政课教师要将教书育人当作一项事业,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育理念,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到更高层次的教育理念的梳理,再到教育思想的最终形成,“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断追求,要有敢作思政课“大先生”的自信和担当。

坚持教学方法的散在性与教学理念的统一性相结合,要聚焦“立德树人” 的使命任务,打造更多让广大学生听起来能“解渴”、学起来引“共鸣”、品起来增“回味”的高水平的思政“金课”,这既是标准,也是要求。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又要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进而形成教学理念。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使命的神圣性与现实的失范性之间的矛盾,如一些思政课教师只是将教学当作谋生的手段,沐着“思政课春天”的阳光,安于现状而不愿突破“舒适圈”。他们以完成任务的心理应对思政课教学,将“照本宣科”作为教学方法的摹本,对“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和政策熟视无睹,长期处于倦怠状态,既无与时俱进的知识涵养,又无守正创新的教学实力,更何谈追求思政课“大先生”的情怀。还有一些思政课教师受绩效考核和利益驱动,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本末倒置,往往将重心放在高回报率的科研上,而对教学应付差事,既不愿花心思进行教学方法的钻研与探索,也不愿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使教研与科研分离而忽视对学科建设的贡献。教师队伍中这种水平参差不齐、观念安常习故、方法因循守旧、思想停滞不前的现象, 成为思政课改革的桎梏。突破思政课的藩篱,就要以思政课“大先生”为师德师风师范引领,以大胸怀、大情怀、大视野感染学生,以开朗的性格、自律的人格、完善的品格浸润学生,以走出小我、走向大我、塑造自我达成以身示范。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之课,因此“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思政课“大先生”是时代要求、实践指向和命运使然,更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善于整合散在的教学方法,总结有效的教学经验,形成完整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奔赴“大先生”的教育愿景。一方面,在思政课教学中深入探索、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善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积极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堂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组织课堂实践。”②摒弃单纯的理论灌输、PPT展示的固式思维,探究有效


运用专题教学、问题式教学、实践教学、案例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重教学方法,发挥教学方法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处理好思政课政治性与学术性、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辩证关系。探索以“思维助产术”为主要特色的启发式教学理论与方法,重视对学生良好思维方法的训练、严密论证方法的启迪和深层次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需求侧”,实行教学的“供给侧”改革,自觉地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采取适应大学生特点、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打造可资借鉴和推广的“金课”。如在原理课教学中,采用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用有趣的故事、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的思考,又能够寓道理于故事之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贯彻启发式教学理论。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散在性要升华至理念的统一性。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始终秉持“教学是立足之本,科研是发展之源,学科是强大之路,创新是进步之魂,育人是为师之道”的课程建设理念。“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

教育本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会遇见自己的“兴奋点”,它可以是一个观点、一个方法,甚至是一个思考,并在学生的催化下实现其思考总结和升华,形成相关的科研成果,以科研论文、立项课题、出版专著的形式产出科研成果,然后再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构建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机制。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总结整理教学的方法和规律,不断升华和凝练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秉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大格局。

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课教师要扎实涵养教学基本功、守正创新教学方法、触类旁通教学理念,从教书育人做起,从传道授业解惑做起,以“四有” 好教师为标准,以思政课教师的“六要”为要求,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棵草去”的精神争做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大先生”。


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思政课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叶本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的现场教学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和结合现实的基础上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时代办好思政课提供了科学指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坚守红色基因的底色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密码、初心原点,是共产党人攻坚克难历程的凝结,是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的显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结晶。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办有特色的思政课,就是要从红色基因中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明理增信崇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

首先,要传承好红色精神。先进的精神文化对社会发展进程具有先导性和指引性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传承。这些伟大精神历久弥新,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引领着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方向。办有中国特色的思政课,必须深刻认识到党的红色精神谱系的育人价值和作用, 不断挖掘和拓宽红色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渠道和路径。

其次,要利用好红色资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每个地区所拥有的丰富红色文化遗产,是党领导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奋斗历史的鲜活再现。办有特色的思政课要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把红色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整合红色资源、凝聚红色力量,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打造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强化其教育功能,科学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与交流,把红色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让红色基因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最后,要讲好红色故事。红色故事展现了历史的真实力量,真实的力量最能打动人心。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讲好红色故事,素材的选取要注重其精神内涵、情感温度,并把红色基因融入进去,进行再创造、再转化和再提炼;教学的形式要创新,使学生成为讲述的主体,让其在互教互学中产生共鸣,提升参与感,让思政课堂焕发新活力;讲好红色故事, 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开创未来,要注重挖掘红色故事的时代价值, 从红色文化故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二、凸显学科建设的特色

扎根中国大地,办有特色的思政课,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落实到特色上。特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生命力。要大力倡导和推进不同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立足学校学科优势、准确科学定位,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思政课,为思政课增添亮色。

利用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要激发学校创造性,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特色校史资源,发掘学校自身的文化底蕴,发挥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结合专业特色、学科发展历史、发展前景,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各个方面彰显学校特色。把专业教育和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依托学校特色打通学科和学科之间的经络,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

两张皮”问题。同时要考虑到文科、工科学生思维模式差异、对思政课教学接受程度不一,结合国家对人才培养需求和发展的方向,鼓励探索多样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追求差异化卓越,因材施教、精准育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漫灌”和“滴灌”融合起来,坚持思政课教学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及教学规律,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推进学生动起来、思政课堂活起来、教学实效强起来。充分利用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背景、教学资源,营造全时空、全过程育人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扩展思政课的教育空间。马克思指出:“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手段和方法,教育应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政课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既有文化素养又有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聚焦“两个大局”“两个一百年”时代背景,面向社会实践,立足中国实际, 以时代为观照,把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奇迹的现实答卷转化为思政课的生动素材,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思政金课。注重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手段因势而新。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迅速发展,办有特色的思政课,就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媒体、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和创新思政课的媒介载体、教学方式,增强思政课的生动性、前瞻性、实效性。

三、永葆为党育人的本色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思政课,就是要牢牢掌握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权。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政课建设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把好“总开关”, 筑牢思想防线,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办好思政课是各级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鼓励党委书记、校长等领导主动带头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师比其他任课教师有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政治意识、更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洞察力。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讲好思政课,弘扬正能量,注重发挥思政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教学改革创新中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思政课作为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在学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 正确引导学生牢记时代担当和历史使命。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


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立足基本国情,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贺立林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坚定弘扬者,一直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创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提出要“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因此,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契合性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工作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历史底蕴的基础上,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以此为前提,挖掘二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深度契合,为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提供可能。

(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包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

20193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深刻表明了高校思政课必须直接承担和完成立德树人这一历史使命。针对大学生在成长成才期间面临的思想、政治、道德领域的问题,要引导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民主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培养有理想人格的道德人作为最高追求,修身立德是古代先贤始终践行的行为准则。《中庸》中提到,“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矣”。从修养自身出发,到影响和治理他人, 再到治理天下的演变逻辑,充分体现了个体内在的德性培养需要为外在的社会道德秩序服务的基本理念。可见,其价值取向是培养有道德,胸怀天下,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

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身立德”的追求,从根本上都遵循以“德”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两者的教育旨归统摄融贯


的是培养从实现自我到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转变的人,“立德树人”是对“修身立德”的历史继承和内在要求。

(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绵延千年的过程中饱经风霜却屹立不倒,展现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蕴藏其中的自强不息精神品质更是在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内容中得到了集中有效反映,并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育内容,以一条主线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始终贯穿其中。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列强的欺辱和压迫,展望未来,我们已经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上扬帆起航。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发生如此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取得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始终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及百折不挠的坚韧品质。

自强不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崇尚的精神品质,《周易》中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知识分子对君子提出了自强不息的基本要求, 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积极追求人生的进步、激励自我奋发向上,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也依然要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永不放弃的心态抵御克服。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品质,自强不息被深刻反映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使当代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

(三)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

回顾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汇聚了丰富的教学方法, 包括有教无类、以德为先、循序渐进、学思结合等,最为典型的知行合一教学方法更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借鉴启示意义。

高校思政课的本质是价值—信仰教育”。从政治、知识和生活的基本维度出发,以大学生政治立场的站位、客观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帮助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4]为价值归旨。以此为指引,高校思政课始终遵循着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实践养成的基本规律,从大学生的基础认知入手,以他们的实践养成为目标,充分体现知行合一的逻辑结构。

《大学》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


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明确“求知”与“力行”的基本内容为出发点,通过构建一种积累式、渐进式、发展式的修养模式,达到实现理想人格的目标境界,这也就内在地决定了个体在修养自身时需具备知行合一的精神品格。王守仁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既充分肯定了知与行不可分割的联系,又强调了二者同步并进、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

高校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彰显知不离行、行是知成的“知行合一” 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弘扬,对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历史的流变积淀而成,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 并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创新高校思政课的现实需要,也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

(一)创新高校思政课的现实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千年、历久弥新,蕴含了丰富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思想文化基因。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历史节点,高校思政课亟须推陈出新,提质增效。在此背景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能为高校思政课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对于提高高校思政课创新性、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大意义。

以爱国主义教育与仁爱和谐思想为例,《大学》中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递进式的人生抱负,反映了将个体的前景、家庭的未来、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休戚与共的内在本质,深刻要求独立个体从单纯的“小我” 中得到解放,将目标转向心怀天地境界的“大我”。同时,它始终强调国家、集体利益的得失,为民为国的担当奉献精神。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讲授,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充分领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爱国情怀。同时,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对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崇仁爱、讲究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思想精华, 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基本主张,根据情感的亲疏有别,实现从个体对父母、兄长的爱亲扩展至朋友、百姓,最后达到“泛爱众”的境界。将孔子的仁爱和谐思想置于高校思政课的课堂,不仅能够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资源, 也对于当代大学生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具有重大启示意义,帮助他们调节个体内在的道德情感,践行积极的道德行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因此,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政课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目的就是要使高校思政课更加生动鲜活,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

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总结了时代发展的特点,在践行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三个自信”基础上提出富有创新性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孕育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我们必须予以总结, 并加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积淀,有其独特的精神标识,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又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和源泉, 因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给予我们的重大课题。由于高校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辩证统一的内在关系,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坚持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主体地位不动摇,通过课堂讲授,不断加深和巩固作为教育对象的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践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历不断探索、实践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必须坚持从多角度、多方面完成这一任务。因此,尝试从融入的内容、方式、主体几个层面入手,寻求二者有机融合的对策。

(一)高校思政课要科学规划融入内容,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整合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繁多且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科学合理选取融入内容,发挥文化选择整合的独特功能,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价值导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括提炼、突出重点。

首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丈夫”人格,能够激励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终生。其次,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和精神鼓舞作用,培育和巩固家国意识与民族责任感,增强爱国情怀。最


后,强调道德情操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就是道德文化,修身立德是中华民族始终践行的教育理念,能够引导大学生修养身心,不断提高道德境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高校思政课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化作用

高校思政课必须通过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化作用,激励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崇高的人格。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重视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课堂, 比如在讲授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岳飞“精忠报国” 的故事、儒家知识分子追求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和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并相互分享看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使大学生充分领略爱国主义,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与教化。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大学生走进博物馆、文化馆、书院、历史古村、家风家教示范基地等文化文物单位,使大学生在亲身体验的社会实践中, 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高校思政课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

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其主体地位,在积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引领作用的过程中,加快推动二者的有机融合。

首先,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蕴藏其中的价值理念、思想精髓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依然具有重大意义,能够激励和鼓舞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其次,鼓励大学生积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义、理、智、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将其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使他们学会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营造友善和睦的校园氛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从内心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并自觉转化到实践行动中,才能实现高校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融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策略探析

侯晨晨


当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的背景下,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意义。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理论遵循,加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能力,进而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举措之一。思政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按照“三进”工作的要求融入思政课,是加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一项全局性和紧迫性的任务,自20209 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有效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 以来,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制定出台了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措施。然而,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贯彻落实《指导纲要》要求,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课堂的有效实施过程中面临三个紧要问题。第一,如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在思政课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合理有效地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所涉及的十六个领域的丰富内容?第二,如何使总体国家安全观和高校思政课内容有效融合?第三,如何让当代大学生深刻领会个人命运与民族、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具备总体国家安全观实践能力?为此,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还需要从多方面发力。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

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了传统国家安全观、非传统国家安全观和新型国家安全观共16个领域,根据《指导纲要》对不同学段知识要点分布要求,大学阶段教学内容涵盖总体国家安全观9个领域19个一级知识点和33个二级知识点,涉及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因此,必须对融入思政课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功能进行定位,否则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将其视为流于表面的国家安全具体知识的科普,而非进行有深刻理论支撑的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功能定位上,应与思政课保持高度一致,发挥个人安全发展与民族、国家的安全与发


展紧密联系的价值导向作用。为此,不能片面地认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思想理论,而要将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高校思政课。

自高校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工作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在理论研究、顶层设计、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等方面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由此,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一方面,厘清了思政课教学政治性要求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知识性教育的关系,即融入思政课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内容必须契合思政课的本质特征和功能,实现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另一方面,也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融入思路:总体国家安全观融人高校思政课可直接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实施途径、创新方法等成果,使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抓手。

二、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中

根据《指导纲要》关于各学段国家安全教育目标设置要求,遵循“理论- 情感-实践”的育人路径。小学阶段以国家安全意识启蒙为目标,初中阶段以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为目标,高中阶段以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目标,大学阶段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目标。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要实现纵向衔接仍需较长时间,当代大学生在接受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时,要求其跨越理论、情感阶段, 直接具备实践能力,出现基础不牢的问题不可避免。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作用,突破课程边界,在课程横向贯通的一体化建设工作中,让学生在思政课的引领下具备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思政课的内容主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以时代新人应具备的素质在制度上的规定为主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党和国家革命、改革、建设的历史经验为主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为主题,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国家思想战略、方针政策为主题,形势与政策课以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为主题。其次,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线,根据《指导纲要》明确的所有知识要点,整合分散在各科教材中的零散知识点,对未在教材中体现的内容,以延伸知识的形式予以补充,从而形成融入思政课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知识体系。最后,根据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确定融入各门课程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内容定位,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融入国家安全制度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融入国家安全历史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融入国家安全理论教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融入国家安全战略教育,形势与政策课融入国家安全形势教育。

三、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效果体现在思政课教学评价中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是检验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不可或缺。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 坚持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融入作为学校的一项考评指标。对于教师教学而言,可以通过融入与否的考察对教师予以外部正向激励,保证切实贯彻落实融入政策。对于学生学习而言,可以通过学生测评与教学前摸底调查进行对比,对融入的教学效果进行检验。课前,依照“理论-情感-实践” 的教学规律设计并向大学生发放国家安全意识基础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与学习需求,完成学情摸底调查。教师依据学情调查结果确定融入课程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并在实际授课中对相关内容有所侧重, 从而提高课程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课后,通过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教学效果反馈与教学目标进行对照,分析产生差距的问题及原因,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以此确保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课后能够全面准确地满足国家安全教育的需求。

总之,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在动态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在现有条件下,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应树立全面系统开放的思维,使总体国家安全观与思政课改革创新有机融合、同频共振,协同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