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工作调研报告4篇

关于我区平安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1

平安建设是维护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秩序、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为推进我区新一轮平安区县创建,深化平安建设,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安排,x月,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虹带领区人大法制委调研组深入部分乡镇、街道、企业、学校、村(社区)、区级部门,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等方式,开展平安建设工作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平安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围绕创建全国平安先进区的目标,深入开展严打整治行动,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平安贡井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20xx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区”,新一轮平安区县创建工作正有序推进。

(一)平安细胞工程建设不断深化。树立以小安积大安理念,开展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社区)、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和平安家庭细胞工程建设。注重创建无黑恶、无毒害、无邪教、无命案、无重大安全事故、无群体性事件的“六无平安(村)社区”,不断夯实平安建设基础,将建成平安乡镇(街道)x个,平安村(社区)x个,平安单位x个,平安校园x个。

(二)科技防范网络更加完善。实施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和“天网”、“雪亮”工程建设,对主街大道、党政机关、乡村、社区、学校、医院、企业、商铺、住宅小区等重点区域,安装治安技防监控探头x个,推行手机APP和电视ITV视频应用,实现“天网”和“雪亮”有效对接,构筑起点线面结合、城乡一体、全方位、立体化、全时空的视频监控防范网络。提高打击犯罪的及时性、预防犯罪的超前性、发现犯罪的主动性,奠定了全区社会治安科技防范基础,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感。

(三)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力度加大。充分发挥政法单位职能作用,严厉整治突出治安问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着力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今年以来,区公安分局受理治安案件x件,比去年同期下降x%,各类刑事案件立案x件,比去年同期下降x%。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下降x%20xx年至今,全区发生命案x起,破获x起;破获各类经济违法犯罪和破坏投资环境的违法犯罪案件x起;打掉恶势力团伙x个。区检察院20xx年以来,提起公诉xx人。区法院审结刑事案件x件,注重庭审实质化效果,对重大案件公开审理,进一步震慑了犯罪。

(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基本形成。全区建立村(社区)x个调委会和x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发挥了“三大调解”、“诉非衔接”和“公调对接”的职能作用。探索第三方参与化解矛盾模式,力求将纠纷化解在基层,全区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x名,其中有律师和法律工作者x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人员x名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形成了条块结合、相互衔接的调解网络。今年以来,全区排查出矛盾纠纷x件,调处成功率达x%,无一例“民转刑”案件。

(五)社会管理基础得到加强。创新网格化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基层管理精细化水平。全区农村网格x个、社区网格x个,配备网格员x名,其中专职网格员x名、兼职网格员x名,兼职信息员x名。探索“网格+党小组”、“网格员+网格志愿者”、网格彩图分布管理等服务模式,区级x个部门进入网格平台管理,实现多元参与和服务全覆盖。今年18月,网格平台办事x件,收集社情民意x件,走访x次。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全区建成心理服务站、室x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心理咨询师x名,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初步形成。

二、深化平安建设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区平安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实际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和解决,使再创全国平安区县工作进一步推进和持续开展。

(一)部分群众参与共建平安的主动性不够。开展“行车卫士”、“雪亮”手机APP和电视ITV视频、小区监控等技防设备安装工作中,部分群众对平安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共建意识、责任意识和自防意识不强,支持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存在“上重下轻、内紧外松”现象,“人人参与、共建平安”的社会氛围还需进一步形成。

(二)基层网格管理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基层网格管理存在网格划分和人员设置不够合理、网格员素质有差异、承担任务重、待遇偏低、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

(三)平安建设的安保力量不足。乡镇派出所警力不足,管理区域广、人少事多,治安巡逻见警率不够高。社区治安巡逻力度不够,农村治安巡逻队伍工作不平衡,基层群防群治有所弱化。

(四)城市老旧居民区存在治安隐患。在棚改推进过程中,未及时拆除清理的老旧空房较多,易成为吸毒、流窜作案等违法犯罪人员的藏匿点,存在治安隐患。

(五)基层心理服务平台作用还未发挥。乡镇(街道)、村(社区)心理咨询服务场所虽然建成,但存在工作运行机制没有健全完善,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心理咨询服务的效果还没有显现。

(六)技防管理和资源整合力度还不够。部分乡镇、村(社区)、老旧小区的监控设备,因维护不及时、升级改造力度不够,出现视频不清、没有图像等情况,全天候、无断面的监控效果难保障。对社会技防资源整合、统筹协调的力度不够大,充分应用好部门、行业、社会技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的作用不够明显。

三、思考与对策

(一)抓普法促平安,营造共建共享平安的良好氛围。一是构建平安建设的法治环境。注重干部法律意识培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加强普法队伍建设,创新普法方式,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二是强化平安建设责任落实。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明细责任清单、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再创平安区县目标实现。三是发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心组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平安建设成效,让群众感受平安建设带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增强群众的自防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激发主动参与的热情,形成共建共享平安的良好氛围。

(二)夯实基层基础,筑牢平安建设根基。一是强化基层治保队伍。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重点行业要结合实际,组建好各类治保队伍,发挥巡防安保作用。二是加强网格化管理。合理划分网格,调配好网管力量,提升人员素质,健全保障机制,稳定网管队伍,提高工作实效。三是开展好心理咨询服务。健全基层心理咨询服务的配套措施,促进工作开展。四是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三大调解”、“诉非衔接”、“公调对接”和社会调解组织的能动作用,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五是确保平安细胞工程建设实效。严格平安细胞创建标准,创建质量,筑牢平安建设基础。

(三)整合社会资源,提升科技防范能力。运用好我区三级综治中心和网格化信息平台,统筹协调,以视频监控资源联网共享为核心,整合好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面视频监控资源,聚集合力,发挥规模效应。推进“行车卫士”、“雪亮”手机APP和电视ITV视频等技防工作,加强监控设备维护,确保“监控视频”运用实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加快人脸视别系统建设,提升治安技防能力。

(四)持续严打整治,构建平安贡井良好环境。一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充实基层警力、强化培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二是持续开展严打整治。开展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决心不动摇,充分发挥政法队伍职能优势,运用好人防、技防措施,对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长期高压态势,加大治安突出问题治理力度,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为平安贡井建设创建良好治安环境。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更高水平平安x的思考和建议(2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建设高水平平安x,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发展大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安全环境正发生改革开放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平安建设面临的风险源多、防控化解难度大。如何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根据市第五次党代会专题调研工作安排,第八调研组深入基层广泛深入开展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市平安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平安x目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满意度连续11年位于全省前列。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建立健全平安建设责任体系。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平安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加强制度设计,强化统筹协调,压实各方责任。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xx-2020年)》《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示范区,加强平安x建设进行全面部署。二是压实工作责任。成立市委平安x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8个专项组,制定相应工作规则,建立健全平安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出台《x市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办法》,落实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治责任。三是强化考核奖惩。坚持年初谋划部署,年中督促检查,年底考核考评,建立与领导责任制相配套的督查暗访制度、定量考核制度、评价奖惩制度。

(二)强化源头治理,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一是加强调解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持续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两代表一委员”、个性化品牌调解室、民间促和协会、律师等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机制。每年度安排财政资金20万元用于奖励优秀调解员和先进调解组织,最大限度激发各调解力量积极性。二是完善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坚持做好市和县市区每月、乡镇街道每半月、村社区每周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和领导包案调处工作责任制,围绕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三是总结推广“x七大调解法”。全面总结我市近年来工作实践,市委出台《关于推广“七大调解法”进一步深化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各类调解有机衔接,充分发挥警民联调、诉调对接、信访事项“1+1+N”调解模式作用,深化道路交通、医患纠纷、婚姻家庭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工作。

(三)夯实基层基础,筑牢平安建设第一道防线。始终坚持做好基层平安工作,积小安为大安,实现社会长治久安。一是实施平安细胞工程。组织实施平安乡镇(街道)等x项“平安细胞”创建活动并实行动态管理,命名市级以上平安单位x个。深入开展“零命案”县市区和“零刑事发案”村社区创建活动。二是加强网格化管理。全市村社区网格化率100%,在全市x余名网格员中推行要素全覆盖、信息全采集、隐患全排查、纠纷全调解、宣传全到人、诉求全受理的“六全”工作法。三是开展基层综治中心示范创建活动。全市乡、村两级基层综治中心“国标化”达100%,县、乡两级建成集综治视联网、视频监控、综治信息化为一体的社会治理实战平台。全市命名x个具有示范作用的乡镇(街道)、村(社区)优秀基层综治中心。四是探索党建+“三治”乡村治理新模式。市委出台《x市党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实施办法(试行)》,固化23项长效工作制度,强化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和政治功能,建立健全村级“一约四会+X”制度,形成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新时代乡村治理新路径。

(四)织密防控网络,完善立体化智能化防控体系。健全完善人力物力相结合、传统力量与现代科技相促进的立体化智能化防控体系。一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完善群众自治机制,建立村社区治保会、治安巡逻队、平安志愿者、楼栋长以及农村治安中心户长工作机制,推行小区保安融入“大巡防”机制,引导“快递小哥”等民间义务团体参与到群防群治队伍,全市目前共有群防群治力量x余人。二是搭建基层办事新平台。研发“电视政民通”平台,让群众通过电视免费了解参与平安建设。在全市城乡社区创建“阳光议事厅”,用于矛盾纠纷调解、小区事务治理等事项的线下协调协商,为居民提供就业、社保、医保等线上办事服务。三是提升科技化水平。建立县、乡级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所有旅馆业和乡村农家乐安装视频监控,乡村主要路口等公共复杂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实施住宅小区监控提升工程,新建和改造x多个监控,在村居民房前屋后建立视频监控x余个。

(五)强化法治保障,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法治水平。始终坚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一是坚持严格执法。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机关集中学法月活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最大限度减少执法不当引发的矛盾风险隐患。二是坚持公正司法。依法打击妨碍社会治理、危害社会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及时裁判民商事纠纷。认真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原则,用好用足认罪认罚从宽等政策,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抗。聚焦社会治理短板漏洞,发挥检察建议、司法建议作用,促进社会治理水平提升。三是推动全民守法。深入实施普法规划,完成三年为期“百千万法治家庭”创建活动。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x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x个,建成乡村法治文化公园(广场)x个,选派x名优秀干警到村社区兼职党组织副书记,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治服务、指导群防群治。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体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总体格局还不健全。社会公众对平安建设的认知度还不高,共同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有效途径不多。平安x建设领导小组个别成员单位主动性不强。平安建设目标考核分值较少,少数单位不够重视。机构改革后领导小组办公室相较综治办人员职数减少,人少事多矛盾突出。

(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特别是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薄弱,人防、物防、技防缺乏,“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及儿童自我防范能力较弱,易受侵害。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分散、监管缺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厂矿工地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交通事故频发,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黄赌毒”、电信诈骗等成为社会治安管理的突出问题。

(三)服务管理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源头治理的工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基础性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工作机制尚未理顺,行政化趋势明显,承担大量的行政部门工作,影响了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发挥。基层治保会、调委会、农村巡防人员待遇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重点领域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重点难点工作还需寻求突破,特别是流动人口管理、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等方面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重点人脱管失控造成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三、建设更高水平平安x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改革都无从谈起,再好的规划和方案都难以实现,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市第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对全市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加强社会治理,推进更高水平平安x建设,是其应有之义。我们在调研基础上,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平安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一是完善党委政府负总责的领导体制。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把平安建设纳入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任期责任目标。各级党委政法委、平安建设协调机构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好组织协调、分解任务、掌握情况、督查考评等工作,推动措施落实。二是完善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体制。围绕平安建设中重大问题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统筹推进开展政协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广泛协商。明确各群团组织在平安建设中的职责任务,广泛组织群众参与平安建设,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更多参与平安建设、承担社会责任。创新社会力量组织和发动方式,发展壮大平安志愿者队伍。三是健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强化各职能部门责任意识,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平安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对本部门、本系统的平安建设做到有安排部署、有督促检查、有考核奖惩,抓实平安建设。四是健全新时期群众工作机制。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平安建设的根本标准和最终目标,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广泛宣传和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平安村庄、平安家庭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五是完善平安建设责任机制。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责任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完善督查督导、重大问题督办、平安约谈等制度,进一步强化各地各部门平安建设责任感。研究制定与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相配套的检查督促制度、定量考核制度、评价奖惩制度。健全平安建设重大事项一票否决、年度考核、定期暗访和安全感满意度第三方测评等考核评价体系。

(二)大力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统一平台建设。一是深入推进基层综治中心建设。进一步深化基层综治中心建设。以信息化为支撑,完善已建立的县、乡、村三级综治工作信息化网络,探索基层人口综合管理、重点人员管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来信来访、社会治安防控、网格化管理、绩效考核网上办公,实现大数据下主动预测预警。以网格化为基础,在综治中心统领下,进一步健全网格化管理模式,依托网格员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要素全覆盖、信息全采集、隐患全排查、纠纷全化解、宣传全到人、诉求全受理。二是加快推进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整合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讼调解服务中心、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12348法律援助咨询热线、12345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各类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线下线上工作平台成建制入驻。结合实际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相结合方式,把调解中心打造成为回应群众诉求的服务站、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三)不断深化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强化社会治安协调联动。健全完善情报主导、情指一体、情行对接的警务指挥、合成作战机制,提升安保维稳和应对处置能力。开展定点武装执勤、街面动中备勤、人员密集场所高峰勤务,会同铁路部门构建反恐防范路地联勤联动常态机制。二是狠抓打防整顿。针对黄赌毒犯罪、新型网络犯罪等影响社会稳定突出治安问题,持续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禁毒会战、反电信网络诈骗等区域性、专项性打击整治行动。三是深化“雪亮工程”建设。强力推进视频监控“天网”建设,实现社会面全覆盖。在居民小区改变过去的单一技防建设方式,采取“技防+人防+保险理赔”的模式,深入推进“地网”建设;推广摩托车、电瓶车安装防盗芯片,全面开展“车网”建设;大力实施农家乐“栈网”建设,提升视频监控安装密度,推进旅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四)持续强化重点领域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定期研判社会治安形势。整合公安、卫健、教育、社保、建设等部门信息资源,探索“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和“服务管人”新模式。积极做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服务管理。对刑释解教人员落实安置帮扶措施,用好用足政策,积极帮助解决就业、生活等方面实际困难。加强社区矫正和社区戒毒工作,加快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对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精神病人、艾滋病患者和易感人群加强救治救助。切实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五)有效提升公共安全服务保障水平。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明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切实做到安全责任和监管措施全覆盖,完善责任网络。落实食品药品监管责任,以风险隐患排查和监管预警为抓手,强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联动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预案模拟推演,明确应急程序、处置原则,细化工作方法、处置流程、处置依据,不断增强预案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关于推进平安x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3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新时期推进平安建设的基本遵循。为了全面掌握我县平安建设的现状,深入分析制约平安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县平安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县委政法委成立了“平安x建设”课题调研组,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对我县平安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经过综合分析,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平安x”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协作配合下,全县上下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行动,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充分整合治安防范资源,健全平安工作长效机制,“平安x”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实现了“四个没有发生”(没有发生较大影响的刑事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没有发生暴力恐怖事件,没有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平安载体创建有序推进。将平安创建作为深化“平安x”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以平安和谐“三级联创”、“四零”平安村(社区)创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创建为载体,全方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创建活动,有效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创建目标。截止目前,共有x个村(社区)评为“★、★★、★★★平安村(社区)”,x所中小学被命名为“平安和谐校园”。

——严打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政法部门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严厉打击了严重暴力犯罪,涉黑涉恶犯罪,“两抢一盗”、邪教组织等多发性、可防性犯罪及各类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xx年至今,公安机关共立各类刑事案件x件,破案x件,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共x人。县检察院共批准逮捕xx人,提起公诉xx人。县法院共受理刑事案件x件,判决x件。县司法局接收社区矫正人员x人,期满解除矫正x人,在册x人。

——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有效提升。社会治安分类防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街面、社区、城郊结合部、单位场所、农村、虚拟社会“六张”防控网基本形成。“天网”基本实现了对城区主要街道、部位的全覆盖,共建立了x个天网视频监控点、x个视频摄像头,x处电子警察拍照系统,x处治安卡口,并结合“数字化城管”建设,实现了信息共享、整体联动;各镇乡大力推进以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为核心的“小天网”建设,建设镇、前锋镇、新鲁镇等x个镇乡场镇“小天网”建设已趋于成熟并发挥了效用,x个镇乡开展了科技防范建设;全县有x个单位使用了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有x个单位技防设备与公安联网,城区x辆出租车实现GPS图像抓拍;各学校(幼儿园)和大部分医院也建立了视频监控系统;规范建立了x余支近x万余人的“红袖标”群防群治队伍;依托移动“6995”公益平台,各镇乡积极推行社会治安“十户联防”,已建成联户群组x余户,x万余人联户联防;吸取“邻水事件”教训,全面落实互联网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整体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不断提高。一是源头预防能力提升。健全完善了维稳会商研判机制,切实发挥维稳信息平台的作用,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处置了“川交九处”等多个群体,及时处置了芦溪永凤村阻断河道等多个涉稳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20xx年至今,共开展重大事项风险评估x件,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影响社会和谐的隐患。健全完善“大调解”体系,建立各级调解组织x个(其中,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x个),调解员x人,调解信息员x人,调解监督员x人。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矛盾化解,建成了县医患纠纷评价调处中心,提高了医患纠纷化解满意率。20xx年至今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x件,调处成功x件,调处成功率x%。二是信访治理能力提升。坚持依法治访和以德治访相结合,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认真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信访难题。健全完善了县级领导包案、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涉法涉诉信访联合接访、不满意信访事项第三方评价、诉访分离等信访工作机制,进京到省到市上访大幅下降,实现了“大事不出、小事可控”目标。其中20xx年进京非访、越级访同比下降x%,到省集访同比下降100%,到市访重复集访同比下降89%。三是反恐应急处突能力提升。组建了x人的反恐应急防暴突击队和武警反恐防暴“尖刀班”常态化开展武装巡逻;建立了应急总体预案x个,分预案x个,各部门、各镇乡、各学校和医院均建立了自身的应急处置预案并通过逐级开展火灾、地震、处突等专题演练和预案推演,提升了全县应急处突能力。

——重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更加有效。司法、公安、卫计、团委、综治等职能部门加强对流动人口、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重点青少年、艾滋病患者等违法犯罪高危人群的排查管控和服务管理。司法局落实社区服刑人员““四帮一”举措;公安、卫计等部门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艾滋病患者进行了集中排查和筛查;团委以镇乡为单位建立了重点青少年台账;综治部门牵头建立了网格内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将重点特殊人群纳入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全县x名专(兼)职网格员协助职能部门定期排查上报重点特殊人群动态,累计走访特殊人群x人次,有效预防和减少其重新违法犯罪。

——基层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坚持把平安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不断加大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力度。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县财政将综治、“大调解”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今年仅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经费就投入了x余万元。恢复镇乡综治办单设,同时增挂“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和“综治维稳中心”牌子,配齐了综治办主任并为x个镇乡(占全县x个镇乡数的x%)增设了综治维稳副书记;恢复了各村(社区)治保会、调委会,全县共有治保会x个,成员x人;建成了专职警务室x个,城区x个社区全部实现了社区民警专职化;新建了“两所一庭”x个,全县“两所一庭”达x个(人民法庭x个,派出所x个,司法所x个);建立了城区四级(县、镇乡、社区、网格),农村三级(县、镇乡、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联动体系和协调配合机制,整合了基层政法、综治、维稳、防邪、大调解等社会治理力量,初步形成了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为民服务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和谐平安联创工作格局,截止20xxx月,各级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累计发现、办理、上报各类事件x件,其中其中民生事项x件,矛盾调解x件,社情民意收集x件,参与治安防控x件;网格员(村、社区)办理x件,有x%的事件在网格中得到妥善解决;健全完善了蹲点督导、挂牌整治、“黄牌”警告、“一票否决”、领导干部综治实绩档案等考核奖惩机制,提高了各级各部门抓综治和平安建设的积极性。

二、当前平安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县平安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治安问题依然潜伏。随着社会开放性、流动性的进一步增强,治安管理手段和保障却没有置前甚至没有跟上。一是政法力量不足。县公安局实有在岗公安干警x人(政法专项编制x人,超编x人),占全县总人口(x万人)的万分之三点九,远低于全市万分之九点六的平均水平。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管辖x余万农村人口的x个派出所仅有警力x人,大多数派出所人员都在x人以下。虽然我县通过招录近x余名协警弥补警力不足的问题,但因协警工作任务繁重,待遇较低,人员流失比较严重。受警力缺乏制约,公安派出所在基层治安管理和指导方面“缺位”严重。其他政法部门也缺人,导致基层“两所一庭”建好后,政法力量仍然无法有效下沉,派出所、司法所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空壳”现象,有阵地无人员的派出所有x个,司法所x个。二是技防物防人防建设“带账”。“天网”工程虽然实现了城区主要街道、路口的全覆盖,但城区背街小巷、农村地区场镇科技防范建设依然很薄弱;城区“三无”居民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率低,大部分没有配套建设业主委员会办公用房;部分工厂、学校和一些“九小场所”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有的已经失效;部分道路交通标示不明显,货车栏板超高、超载时有发生;农村群防群治活动只隔三差五开展,没有形成常态化,更没有对违法犯罪形成震慑。今年我县已有多个镇乡白天发生入室盗窃案件和夜晚盗窃耕牛等案件。三是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流动人口和以社会闲杂人员为重点的人口管理难;城乡结合部、中小旅馆、出租房屋等治安混乱地区治理难度大;职能部门对快递公司监管存在盲区,极易出现通过快递途径输送毒品、管制刀具等违禁品;公共场所扒窃、街头诈骗、盗窃机动车等严重影响群众财产安全、生活安全的违法犯罪现象多发;非法集资、金融犯罪、经济诈骗、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危害不断,比如20xx年发生的西平镇陈**合同诈骗案(涉案金额近x万)还未处置完毕,今年又立非法集资犯罪案件x起,涉案金额x余万元,形成了涉稳隐患。此外,毒品问题也成为当前影响治安稳定的重要方面。全县登记在册吸毒人员x名,占全县常住人口的x‰,超全市x‰的平均水平。虽然目前已经开展了毒品问题专项整治,但涉毒犯罪上升势头还未得到根本遏制,今年以来吸毒人员增量仍然高于去年。

(二)平安建设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平安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从调研情况看,部分镇乡、单位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全面性认识不够,甚至许多曾经荣获市级平安镇乡称号的镇乡往往也存在平安建设措施不实、不到位的现象,建治安线人、耳目,平安“月评比公示”、无职党员“三岗三有”等很多过去管用的措施都逐步被放弃或淡化,导致刑事治安案件高发、难破,许多纠纷无法及时有效调处,影响群众安全感。此外,发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力度不够也是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尽管前期各镇乡各部门进行了高频率、大范围、强有力地宣传,但“意识防”、“主动防”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导致社会防范工作仍存在死角,电信诈骗、盗窃电动车、自行车等案件时有发生。

(三)信访治理难度依然较大。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历史遗留问题多、重点信访案件多、上访群体多、上访人员多,稳控难度大、化解成本高、缠访闹访现象突出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首要因素。一方面县及以下党政部门在解决信访维稳问题上权力和可适用的政策有限,比如代课教师和涉军群体方面,县这一级根本没有制定解决政策的权力;另一方面信访人上访动机复杂,“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以访牟利”突出,即使有的问题已解决仍然选择上访,如潼川镇x,多年前就签订了息访承诺书,但一直反复上访,严重影响了正常社会秩序。

(四)基础薄弱现象依然存在。表现在:第一,镇乡缺人。无论是潼川、北坝、芦溪等大镇还是紫河、下新等边远小乡都向调研组反映人手紧缺,南路镇乡反映较为强烈。综治这条线上,多个镇乡的分管领导反映,自己既是分管领导又是兵还身兼数职,好不容易培养了一名能做事的大学生村官,很快就考上公务员调走了。另外有的县级部门长时间借用镇乡工作人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镇乡用人紧张。新形势下一方面镇乡的工作量和服务管理的相对人数都在增加,另一方面又缺人,使镇乡一级要实现“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已力不从心,无法包办也包办不了大量的社会事务。第二,综治组织发挥作用不够。20xx年我县恢复了所有村(社区)治保会、调委会,要求做到机构、人员、制度“三落实”,但由于治保会主任这一职务不属于村“四职”、社区“三职”干部,没有工作经费,治保会主任大多由村(社区)书记、主任兼任,无太多时间和精力来抓社会治安。“喊起来响,动起来难”的尴尬情况在也体现在“红袖标”队伍上,调研发现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纯义务的工作性质导致队伍“建起来”了,但停留在纸上,没有真正“动起来”走向街道、走进院落、走进小区,而流于形式。第三,保障投入不够。公共安全方面,部分社会经济建设项目配套设施欠缺,部分城区公交车站空间过小,部分校园周边无交通标示和减速带,全县治安卡点设置过少等情况,都给社会治安带来一定隐患。科技投入方面,公安工作科技含量不高,手段单一陈旧,科技人才匮乏;公安装备陈旧,更新换代跟不上现实斗争的需要;技防投入不足,覆盖率较低,城乡差别大。

三、关于推进“平安x”建设的几点建议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当前,我县既处在转型升级、努力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又处在改革攻坚难度日益增大、各类矛盾交织的矛盾凸显期,要将平安建设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主动适应新形势,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在巩固和深化上下功夫,努力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此,调研组提出如下建议:

(一)把提高认识,增强合力作为新形势下“平安x”建设的首要前提。经济建设是中心、社会稳定是保障,要深刻认识到发展是政绩、保一方稳定同样是政绩,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要坚持把“平安x”创建工作作为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具体抓好“三个强化”。一是强化能力培训。建议县委、县政府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镇乡党委书记、镇乡长,县级部门负责人开展深化平安建设专题培训会。“请进来”,就是邀请全国、全省知名的专家学者或省、市对口部门的学者型领导,利用“梓州大讲堂”这一平台,进行集中授课;“走出去”,就是组织干部到先进地区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开拓眼界和思维,促进我们干部观念、理念的转变。二是强化调研指导。围绕“平安x”创建工作总体目标,深入基层调研,加强分类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排找解决新的重点问题。对于一些重点课题,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加强研究,出细谋深,形成一致意见,指导推进面上工作。三是强化目标考核。加强对县级综治成员单位和各镇乡的考核,综治成员单位除考核本职工作外,还将把定点联系镇乡综治工作作为考核内容;镇乡的考核主要围绕群众安全感、发案情况、群防群治开展情况、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情况、网格员作用发挥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和指标。每半年组织一次由第三方开展的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对群众满意度不高,案件多发、频发的镇乡和村(社区)分级挂牌整治直至“一票否决”。

(二)把保障民生,促进和谐作为新形势下“平安x”建设的根本所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做好平安建设工作,必须把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维护群众的利益和权益作为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矛盾和问题的最终解决根本上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只有谋求发展,才能造福于民。这是做好平安建设工作的根本点。为此建议,第一,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建立民生保障逐年增长机制,使民生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增长;推进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机制建设,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关心关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弱势群体能及时得到社会救助,让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第二,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加大政府公共服务投入,改革公共服务方式,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路径和方法,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建立并培养专职社工队伍;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建立符合县情、统筹城乡、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有效缩小城乡差距。第三,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健全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机制;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社区志愿者服务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政府和市场缺失时的“第三只手”的作用。

(三)把维护民利,防范风险作为新形势下“平安x”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是把合法作为行政决策的第一要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领域的监管;认真执行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在做决策、上工程、立项目之前,充分考虑稳定成本,坚决避免因决策失误、政策执行不力、工作措施不到位而引发矛盾隐患。二是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继续坚持“三天三一”排查、“三三”调处等行之有效的举措,认真总结“医调中心经验”,将“第三方”力量引入教育、道路交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中,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三是坚持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成立信访突出问题个案化解处置组,对信访突出问题个案进行专题研究并认真解决,对缠访户、无理上访户讲究工作原则,必要时采取“信访终结”、依法打击等适当措施,形成震慑,杜绝效仿行为。四是围绕提升全民应急能力,健全和完善反恐防暴应急预案体系,经常性组织演练和预案推演,大力加强反恐防暴专业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建立应急物资保障制度,确保出现重大公共安全事故时有章可循,有力量处置,有充足的保障。

(四)把创新机制,提升能力作为新形势下“平安x”建设的核心环节。一是创新科技防范机制。加大科技防范建设投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信息化统揽打防控一体化,以信息化牵引防控工作现代化。按照“经济、简便、适用、易行”的原则,城乡统筹推进大、小天网工程建设。建议对全县各部门建立的视频监控系统和各类信息系统进行清理,并整合利用,协调已安装视频监控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厂、商铺等适当调整探头覆盖区域,与大、小天网、村(社区)监控形成严丝合缝的监控覆盖面。二是深入开展群防群治。实行网格化巡防,将维护社会治安的各种积极力量和因素进行梳理整合,大力构建“巡(特)警以主干线、交警以路面、派出所以社区、保安以小区、刑侦武警以重点部位、网格员‘红袖标’队员以网格为责任区”的全天候、网格化治安巡防防控网络,增强对社会面的控制。用好村(社区)办公经费和农村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建设补助金,多元化、多途径解决群防群治的工作经费,切实发挥群防群治作用。三是严惩违法犯罪。以“命案攻坚”、“打黑除恶”为龙头,大力开展打击“两抢一盗”、盗窃机动车辆、入室盗窃等违法犯罪行动。针对多发性侵财犯罪,加强案件高发地案情的分析研判,制定侦查措施;对系列案件、影响大的案件挂牌督办、专案专办。针对毒品犯罪,深入开展打击外流贩毒和整治吸贩毒重点区域、场所等专项行动;认真落实“逢嫌必检”措施,通过排查隐性吸毒人员、深挖毒源,带动破获制贩毒和容留他人吸毒刑事案件;加强对毒品危害严重地区重点整治,以创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和无毒(害)校园为载体,全面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推进“无毒社区”工作的开展。针对涉众型经济犯罪,在及时侦破、全力追赃的同时,会同金融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公众识别防范能力。四是加强队伍建设。落实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措施;实施警力下沉,深化社区警务工作,推动社区民警“专职化”。结合省、市政策,研究提出协辅警队伍规范化管理具体措施,解决“有人无职,执法无力”的问题。加强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纪律作风建设,下大下气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五是深化载体建设,推动“平安x”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以平安宣传为载体,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通过宣传、发动、造势,让更多的人了解综治和平安建设,主动参与平安创建,将“意识防”与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全面增强社会各界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效能。以平安乡镇、“四零”平安村(社区)等系列平安创建为载体,使平安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实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努力实现各创建载体的相互联动、整体推进,提高系列平安创建的覆盖面,力争做到创建不留盲区,不断提升创建水平。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载体,建立稳定的专(兼)职网格员队伍,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估、人员管理、工作运行、督查问责等制度机制,大力推行“一站式集中受理、专业式精准办理、贴心式特殊处理”的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零距离”的便捷高效服务;及时有效发现和消除影响安全稳定隐患,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x高新区平安建设调研报告范文(4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快“平安高新区”建设步伐,政法委抽调相关部门人员,深入各镇、办事处,村(社区)、学校、企业、综治重点部门和基层单位实地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全面了解我区综合治理重点工作推进和平安建设工作情况,经过综合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一、平安高新区建设工作的基本情况

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平安建设,牢固树立“平安高新、法治高新”理念,发挥各职能行政部门、街道办事处、计生办、村居委会等基层单位业务熟、人熟、地熟的优势,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积极构建治安防控体系,形成了政府、社会、企业广泛参与,人防、物防、技防多元互动,有效遏制了违法犯罪行为。

(一)高起点谋划平安建设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工作,并制定党工委、管委会督办区级领导包抓重点工作。提高平安建设在全区效能目标考核中的权重。从加强基层基础、化解社会矛盾、人口服务管理、公共安全和治安管理、技防和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确定了62项重点工作,由各牵头单位细化建设方案。印发了《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关于加大考评考核力度推进平安高新区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文件,进一步细化平安建设工作内容。各牵头部门就本部门承担平安建设工作任务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锁定“十二项重点”,夯实平安建设五大领域基础工作

平安建设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周期性长的系统工程,不能全面开花。从x项重点工作中确定了x项基础性工作为重点项目,建立“项目化”运作模式深化平安高新区建设,以x项重点为突破口,辐射带动x项工作顺利推进。

1.以服务群众为落脚点,加强基层基础建设。针对高新区是全区民营经济发展大区,安全生产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和服务性党组织建设专项活动的重要指标,把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大讲堂,建设服务性党组织列为平安高新区建设的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基层综治维稳组织作用,整合综治、信访、司法三方人、财、物资源,建立建成了区级综治中心和三个村、社区级综治中心。规范了工作流程,划分网格,分配网格员,延伸工作触角,健全村居综治矛盾纠纷调解机构,发挥村委会、治保会、调委会、网格员联系群众的窗口、纽带作用和在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中的特殊优势,筑牢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区的目标,在我区滨河大厦一层西厅和万水泉镇小召湾村、万泉佳苑社区创建矛盾纠纷化解示范点,着力营造“淳朴向善、风清气正、和谐稳定、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理性包容”的高新区新风气。

2.以维护社会和谐为出发点,注重化解社会矛盾。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发挥综治、信访组织协调作用,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印发<全区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及时按照文件要求开展了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针对排查出的问题,我区进行了梳理分类,逐人、逐案、逐项建立工作台账,同时,对突发性和可能引发不稳定的矛盾纠纷边排查,边化解,及时消除问题隐患。建立档案,定期上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认真梳理分析,逐一登记造册,对涉及多个诉求、多个部门的,确定牵头责任部门和协作部门,积极落实查证,务求尽快解决。

调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广泛的积极性,建立了人大代表之家、党代表和政协委员基层联系点工作室,组织开展视察调研,收集社情民意。充分发挥各类调解组织社会稳定器、减压阀的作用,重新制定了信访五联动机制工作制度、办理流程。整合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专业工作者的第三方优势作用,组建若干个法律服务队,建立法律服务信访工作机制,引导信访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

3.建立、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规范评估工作内容和程序。全面深入开展评估工作,对重大决策、项目应评尽评。组建成员x人的x高新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专家库。在职责分工、督导督査、考评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卓有成效。截止目前,我区所有评估项目,未发生一例涉稳事件和信访事项,评估工作起到了源头预防矛盾发生的主要作用。在不断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同时,积极探究并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取得明显成效,所有评估项目中,未发生一例影响社会稳定重大问题。

4.以群众安全为关键点,加强公共安全和治安管理。开展打击整治传销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区综治办组织开展整治传销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继续开展“无传销”旗县区和“无传销”社区创建活动,开展“无传销”高新区宣传专项行动。年初,建立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相关工作制度,设立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登记簿(册)。

根据全区缉枪治爆和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各相关部门、单位联合各派出所开展了专项宣传动员活动。在村、社区和各农业分公司,向群众宣传《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涉枪涉爆和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禁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并发放x余份宣传单。组织开展了百日严打整治行动、打击黄赌毒、大收戒、“治爆缉枪”、“清剿火患”等专项行动,调整了交巡警大队工作勤务模式,建立了视频巡查与街面巡逻相结合工作机制,切实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

5.以科技化支撑为切入点,加强技防和信息化建设。针对规范化小区规划设计标准低,视频监控系统滞后现状,将居民住宅小区技防建设列为平安建设的重点项目来抓,制定《加强居民小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大力推进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以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为重点,全面做好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截止目前,高新区共安装了高清视频监控点位x路,现在的x个老旧小区(包括城中村,沿街店铺、人员密集场所、党政机关和重点要害部位)全部安装完x个视频监控摄像头,视频在线率x%,监控总量、在线率均居全市之首。老旧小区视频监控建设完成率x%,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完成老旧小区监控建设工作的地区。形成以公安机关指挥中心为中枢、派出所监控室为辅助点、视频监控资源互联互通、高度共享的智能图控系统。有望明年实现综治视联网、雪亮工程的对接。大力推进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

(三)健全三个机制,确保平安建设高效运作

1.健全责任机制。制定了《平安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将x项工作任务和x项重点工作列为实施项目,按照工作任务和进度时间安排,对推进的实施办法和步骤、项目考评原则和过程等作出具体部署,确保每个项目有“一名领导分管、一套工作班子运转、一位项目联络员负责”,细化项目建设方案,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台账式管理。

2.健全督查通报机制。联合区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动态监管,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对各工作项目进行检查指导,每季度对x项工作全面督查,每月对重点任务抽查,督促落实整改措施,确保立项有沟通、工作有培训、日常有走访、年中有抽查、年末有总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立即整改的跟踪督办和建档销号的追责制度,做到事事有交代,件件有回音。对不主动配合、整改问题不积极、不彻底的部门、单位和领导,进行问责处理。同时,注重加强宣传,争取全社会对平安高新区建设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二、平安高新区建设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对加强平安高新区建设工作的认识仍需提高。调研中发现,“稳定是第一责任”意识在部分领导中还没有真正确立,有的领导对综治工作、平安建设的全局性认识不足,认为综合治理是政法综治部门的事,精力投入经济发展多,投入社会管理少,没有摆上与发展第一要务同等重要的位置;少数综治成员单位责任主体意识不强,工作比较被动,齐抓共管作用发挥不明显;机关部门与基层单位的挂钩共建机制也没有完全形成。敏感时期上面要求严,下面就抓得紧;遇到突出矛盾和治安问题时强调稳定,平时重视不够。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探索不够、方法不多,企业参与综合治理的热情不高,全民全社会参与意识和群众自我防范意识不强,部分群众存在的不愿依法解决诉求,“信访不信法”问题还较为突出。

2.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评估和问题研判有待增强。当前,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实施前,还未能够全面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利益受损群体补偿落实仍需加强。维稳难点和社会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重大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引起的环境保护矛盾、因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引发的征地拆迁矛盾、企业劳资纠纷以及土地承包纠纷等等,群众合理诉求与不合理要求相互交织。二是社会管理和治安管理方面的问题,如交通和其他安全事故,入室盗窃、飞车抢夺等侵财性案件和其他案件总量还在高位运行,出现的医患纠纷等,对这些问题可能引发社会事件的处置和应对措施不足。三是难以结案的涉法涉诉上访矛盾。少数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的所谓“骨头案”、“钉子户”,因涉及政策规定基层无力处理,需要上下结合才能结案;有的是已依法结案仍选择敏感时机缠访、闹访,通过上级交办压基层,这虽属个案,但耗费基层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在敏感时期,基层只能花钱买平安,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3.合力不足,资源整合实效还需强化。一是街道、镇综治中心效能还需充分整合。只有的个别街道、镇实行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集中办公,但绝大部分街道、镇以考核为名布置工作,“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等制度还未能很好运行,遇到问题仓促上阵的多,对各类不稳定因素前瞻性预测、针对性排查不够。二是综治成员单位力量还需充分整合。综治成员单位之间缺乏定期交流沟通机制,力量协调不够,没有完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合力不够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衔接不够紧,网吧监管仍有漏洞,青少年犯罪仍呈上升趋势;流动人口社会化管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三是条块之间对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的考核内容还需科学整合。有的街道、镇、部门绩效考核过于偏重打击,重视预防不够;有的偏重管理,强调服务不够,使各街道、镇、部门之间的综合抓、综合防、综合治的合力效应受到影响。

4.平安高新区建设基础依然脆弱。一是工作力量薄弱。基层综治工作人员多为兼职,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职和一人多岗现象普遍存在。村居调解员很少专职,信息反馈、治安调解力量薄弱,面对上级各种考核穷于应付,不堪重负。二是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区、镇、街道两级政府虽然在人防、技防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但仍不适应社会稳定和平安建设的需求。专职巡防队伍建设还需加强,由于工资偏低,严重影响区城巡防队伍稳定。各街道、镇10人以上专职巡防队伍建设没有配套资金支持,工作开展急需加强。基层综治工作经费未纳入财政渠道,基层从事政法综治工作人员,无必要的经费补贴。三是长效化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日益增多、比重增大,随着群众利益的多元化,如何确保“平安企业”创建活动的有效开展,群防群治落到实处,实现常态化、长效化运转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探索新的路径加以破解。

三、进一步推进平安高新区建设的建议

针对平安高新区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专题调研组提出如下建议:

1.增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平安高新区建设工作的认识。各街道、镇、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干部正确处理好“发展是第一要务”和“稳定是第一责任”之间的关系,把平安高新区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谋划,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各综治成员单位及其他部门应强化责任意识、主体意识、法治意识,各司其职、协作配合、共同推进,提高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法律素养。要重视强化宣传效果,加强正面引导,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公众平台、社区宣传栏等已有平台,通过以案释法、警示教育等形式,强调宣传内容和对象的针对性,保证宣传入脑入心,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律素质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风险防范意识。重点做好对青少年、外来人员的法制教育、行为规范和心理疏导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经验,宣传表彰先进典型,引导、激励和广泛发动群众,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浓厚氛围。

2.重视源头预防,创新平安高新区建设工作机制。一是认真执行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各街道、镇、部门、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高新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建议在重大建设项目审批、城市改造等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出台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对容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关键环节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实现被动保稳定到主动创平安的转变。二是健全矛盾排查机制。依托区、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的矛盾纠纷调处为主,强化社会矛盾联动调处。要延伸行业性矛盾纠纷调解组织,组建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调处机构,选配业务能力和法律知识俱佳的人员开展排查调处工作,把行业系统的矛盾纠纷消除化解在萌芽状态。畅通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及时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民生诉求,将矛盾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对缠访户、无理上访户讲究工作原则,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杜绝效仿行为。三是加强应急长效机制建设。近两年,我区平安建设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在提升综治工作运行质态、应急掌控和处置各种矛盾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建议各职能部门认真梳理,加以提炼总结,完善应急管理,将之提升为长效管理机制。四是建立社会救助管理机制。对需要及时救助的社会问题、信访问题要落实有关管理工作,如:设立“刑事被害人困难救助专项基金”、“案件执行救助基金”、“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措施,有效解决执行难、救助难的社会矛盾纠纷。

3.强化载体建设,推动平安高新区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一是以系列平安创建为载体,使综治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努力实现各创建载体的相互联动、整体推进,提高系列平安创建的覆盖面,力争做到创建不留盲区,通过各个单元创建推进全社会的平安建设;各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要结合创建活动的行业特点和实际要求,找准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系列平安创建的整体工作水平。在开展“平安学校”、“平安医院”、“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商场”等活动中,既要发挥牵头部门、参与单位的积极性,又要重视综治部门的协调作用,指导和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创建水平。二是以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为载体,使平安建设的目标在基层得以实现。进一步完善综治中心的工作例会、集中会办、联勤联动、应急处置、检查考核、网上台账等工作制度,确保实现资源和力量的整合;持续推进街道、镇技防建设,加强专职巡防队伍建设,构建社会面防范网络,要通过不断完善基层工作平台和机制,提升基层综治组织的工作水平,推进基层平安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三是强化“严打整治”、净化社会环境。各街道、镇、部门、单位要通力合作,重拳出击,以“命案攻坚”、“扫黑除恶”为龙头,大力开展打击“两抢一盗”、盗窃机动车辆、农村偷牛盗马、破坏“三电设施”、“贩卖婴幼儿”和“扫黄打非”等各类专项行动。加强隐蔽战线对敌斗争和国家安全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打击邪教、传销、制种贩吸毒品专项斗争;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减少民转刑案件发生,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4.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平安高新区建设工作合力。一是整合综治成员单位力量。坚持综合治理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沟通信息,研究问题,探讨对策,总结经验。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力度,形成平安建设的整体合力。如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中,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法制理念教育;社区通过青少年教育基地、阳光学堂、青少年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形式,积极做好青少年学生的“离校不离教”工作;教育、公安、消防、食药工商、文化、卫生、城管等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要重视和关注外来务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落实对闲散青少年的帮扶帮教措施等,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合力。二是整合技防和信息资源。从平安建设工作出发,整合利用我区已有的遍布学校、企业、社区、公共场所的视频监控系统以及企事业单位内部保安等技防、物防、人防设施;警务信息和有关单位采集的基础数据信息在适当范围内实现共享。

5.夯实基层基础,为平安高新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保障。一是建议区管委会增加综合治理工作财政预算,人均不低于2元的标准;各街道、镇也要将综合治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改善。二是加强基层组织网格化建设。继续推进街道、镇综治组织网格员规范化建设,要按规定配备专职综治干部、网格员等;加强基层司法所、派出所、人民法庭建设,充实必要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适当增加必要的工作运转经费;司法所的管理体制建设,建议从加强司法行政职能出发,结合机构改革,经过深入调研,统筹考虑,理顺条块管理关系;对村(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费给予适当补助,提高基层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强技防建设。继续强化科技防范体系建设,加快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步伐,逐步解决老旧小区技防建设问题,强化新建小区技防设施建设。抓好技防设施的升级换代工作,以政府投资、社会支持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解决相对落后地区技防投入维护经费缺、落实难的问题。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探索考核与奖励相结合的办法,以奖代补,调动基层民警和综治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深化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按照有关要求配齐配强并稳定专职网格员队伍,落实专职网格员报酬,保证他们的收入与本职工作相匹配,与其他就业人员待遇相适应。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财政适当补贴,多元化、多途径解决群防群治的工作经费,切实发挥群防群治作用。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对基层综治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法律政策服务水平、分析研判能力和化解矛盾、调解纠纷工作的经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方法,通过扎实有效的基层基础工作,促进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同时为打造平安高新、和谐高新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