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会精神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讨发言材料5篇

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 谱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篇(1

(县组织部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关键,x县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崭新路径,以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固本培元,筑牢乡村组织振兴之基

乡村要振兴,必须强化组织振兴这一根本和保障。x部长强调,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党建与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紧密结合,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贯彻落实这一要求,要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抓支部,实施好“桥头堡”锻造工程。以党建引领“三区一带”(文旅康养产业振兴示范区、生态环境创新治理示范区、园区产业集聚富农强县示范区、桑干河生态经济示范带)建设为抓手,健全优化“六位一体”村级组织体系,规范运行“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不断强化农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持续抓好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坚持“一村一策”,建立健全县领导联系、县直单位帮扶、乡镇班子成员包村、派驻工作队“四个一”整顿机制。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目标末端管理,建立健全观摩拉练、擂台比武、督导通报、调度述职等立体式推动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质效。二是抓班子,实施好“领头雁”培育工程。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精选基层党建、“三农”工作、乡村治理、产业培育等内容,在落实疫情政策的前提下,分层次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工程”,稳步推进村干部学历教育提升行动,全面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村级党组织书记综合素质。以扛红旗、当先锋“2333”创建行动为抓手,抓实“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双培养行动,培树一批综合素质优、有发展潜力的党员致富带头人。三是抓基层,实施好“大党建”治理工程。顺应时代之变、发展转型之变,以基层“大党建”推动基层“大治理”。深入推进党员“1+10”帮联群众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村党组织-基层党小组-党员骨干-普通党员-联系户”五级网格体系,推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全覆盖,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常态化。

二、招贤纳才,丰满乡村人才振兴之翼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x部长指出,《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列为专章,这在党代会报告中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才工作重要战略意义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全面夯实乡村人才振兴这一本底,始终把建设一支能够担当乡村振兴使命的人才队伍摆在“C”位,围绕泥河湾文化旅游产业、县生态环境创新治理项目、园区产业项目等发展主阵地,在挖掘、引育、用活三个方面重点发力,推动人才工作实现新突破。一是在“育”上下功夫。对乡村振兴各类人才现状、分布等进行梳理、汇总,绘制x县“人才地图”,建立健全乡土人才、能工巧匠等各类人才培养制度,发挥组织部服务人才职能优势,创新培养方式、拓展培养渠道,满足各类人才在知识、技能提升等方面的需求,培育更多“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二是在“引”上下功夫。坚持柔性引才,围绕县域振兴总体目标,探索人才城乡流动制度,通过完善编制管理、职称评定、人才招录等,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教师、医生、退伍军人等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三是在“留”上下功夫。实施“三区一带”人才服务工程,落实人才政策,做实服务人才工作,营造“拴心留人”环境,让人才在农村留得下、干得好,为乡村振兴添翼赋能。

三、兴业富民,壮大乡村产业振兴之骨

产业振兴才能为乡村振兴“持久续航”。《报告》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牢牢把握壮大乡村产业“筋骨”、推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一重点。

一是高位推动,统筹谋划,健全三级书记抓产业项目体系。优化“县统筹、乡组织、村实施”乡村产业发展机制,统筹优势资源、力量向基层倾斜,推动“一村一品”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建立健全“抓书记、书记抓”的责任机制,把发展乡村产业项目纳入乡镇及相关县直单位责任目标考核、述职的重要内容,压实乡村两级责任。

二是因村施策,多轮驱动,创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多种渠道。引导各村立足资产、资源、服务、区位等优势做文章,精心谋划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灵活运用村级光伏收益、流转集体土地、推进股份合作、规范承包租赁经营等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村级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走泥河湾文旅、精品民宿等具有x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三是示范带动,强化引领,稳步推动村级产业品质品位提升。依托五星级支部创建和中心村打造,抓实中心村“五联五化”工作机制,即:组织联建、管理系统化,决策联议、村务公开化,上下联动、治理网格化,资源联享、服务多元化,项目联创、产业规模化,推行强村带弱村、村企联建等发展模式,通过资源整合、产业对接、优势互补,推动村级产业整体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收。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

(市委副书记)

党的二十大是在我们党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奋斗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开新的恢弘画卷的特殊时期召开的一次历史性盛会。通过原原本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我深刻体会到十年伟业振奋人心、伟大思想引领航向、宏伟蓝图催人奋进,进一步坚定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

一是持续强化政治属性这一本质特征,把牢正确方向。“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我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抓紧抓实粮食安全这一头等大事,心系“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淮安是农业大市,我们将严守耕地红线,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确保“农田就是良田”。坚持科技赋能粮食生产,推动与大院大所加强合作,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开展稻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力争到2025年创成绿优基地30万亩。

三是紧紧围绕农业强国这一重大任务,提升产业质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我们将持续攻坚优质稻米、小龙虾、规模畜禽、螃蟹、绿色蔬菜五大特色产业集群,近期聚力主攻小龙虾和稻米两大产业,从种源、基地、产业链条延伸等重点环节抓起,不断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带动力。

四是牢牢把握城乡融合这一基本路径,强化系统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我们将把握国家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利时机,重抓“三级先导”工程建设,强化政策集成、项目集聚、资源集纳,集成开展承包地等5项改革,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五是用好用活改革创新这一关键之举,抓好空间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们坚持把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先手棋”,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全要素治理,镇区、园区、社区协同治理,以“七空间一资源”为重点,在今年试点的基础上,明年适时在全市全面开展,实现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环境改善、文明提升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是始终聚焦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的,促进强村富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将大力实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有效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确保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今年底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的村占比达30%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践行助力乡村振兴使命(3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中共二十大闭幕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次外出考察就是深入陕西延安市和河南安阳市的农村等地进行考察调研。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一、充分认识中共二十大的重大意义

中共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这是一次为新征程指明前进方向、确立行动指南的大会。大会强调“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产生了一个凝聚全党共识、值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充分信赖的中央领导集体,回答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的精神状态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对于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有着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

二、深入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

中共二十大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贯穿中共二十大报告的灵魂。大会最根本的理论意义,就在于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深入系统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坚持原原本本学习报告,同时把学习大会报告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和相关文件结合起来,认真领悟中共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河北乡村振兴、“三农”工作,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积极贡献。

三、践行助力乡村振兴使命

中共二十大报告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明确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同谋划助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逐字逐句研究领会中共二十大对乡村振兴、“三农”工作的目标要求,围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找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找准乡村振兴、“三农”领域贯彻落实的着力点和主攻点,统筹谋划未来五年河北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政策举措,在农业强省、粮食安全、农业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改革等各工作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阔步新征程,昂首向未来。一系列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绘就了新征程的宏伟画卷,奏响了民族复兴的激越交响。作为农业农村战线上的工作者和民主党派成员,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关键之处在于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一步一个脚印把中共二十大作出的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成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使命责任扛在肩上,久久为功,在助力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谱新篇、谋新策、开新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发力乡村“五大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x乡村落地生根(4

从濑水两岸到天目湖畔、从南山竹海到七彩曹山,绿水与青山相映,乡村与田园相伴,丘陵山区的山居风貌、平原地区的田园风光、河网圩区的水乡风韵,在“三山一水六分田”的x大地上,勾勒出一幅生动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x“田园乡居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x聚力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神来之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连续获省第一等次,美丽乡村建成率全省第一;累计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6个、数量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一;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版“田园乡居图”正在加速绘就。

踏上新征程,百年再出发。党的二十大报告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系统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新任务,x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明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

一是坚持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为根本保证。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伟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坚定拥护“两个确立”是我们奋进新征程的最高政治原则,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政治保证,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决策部署上。

二是坚持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总体方针。坚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贯穿到x打造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的全过程,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三是坚持以城乡融合发展为重要路径。坚持以高标准打造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地区为统领,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四是坚持以农村改革试点为关键动力。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等国家级试点,集成提升各类试点经验,提供更多乡村全面振兴的“x样本”。

五是坚持以争当共同富裕表率为目标追求。坚持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充分调动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x打造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的进程中,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科学内涵,突出“全面”,聚焦“品质”,把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作为品质乡村建设的基本内涵,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一是聚力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聚焦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因地制宜布局“一村一品”专业村,大力发展优质稻米、高效绿蔬、特种水产、精品茶果等优势产业,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打响白茶、白芹、青虾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全力突破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释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效应,激发农旅融合活力,大力培育一批民宿茶舍、田园康养、农耕体验等精品农旅产品,奋力争创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二是聚力汇聚智力助农新力量,扎实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释放“天目湖英才榜”政策红利,持续实施“溧商回乡创业”工程,吸引有眼光、有情怀、懂农业、爱农村的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加强与蓝城集团等工商资本合作,大力推动企业家参与乡村振兴。鼓励大学生下乡创业,大力培育“青蛙王子”罗子攀、“探路羊”费婧式的新型职业农民。深化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培育新型农民进军电子商务。

三是聚力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扎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统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大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发挥“心愿树”爱心工作站、“小城故事幸福加油站”作用,加快建设志愿服务管理学院,推动志愿服务标准化、制度化、生活化,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以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传承提升乡土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溧书房”“读书台”等文化阵地全覆盖,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四是聚力塑造和美乡村新风貌,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聚焦“三生融合”,秉持美丽宜居标准,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打好新一轮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各项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复核。加快建设涵盖更多交易类型的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全力争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深化城乡环境九大整治提升行动,加快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努力建成更多生态美丽宜居乡村,让农村环境“经得起细看、耐得住常看”,让阡陌田园“诗意栖居、复返自然”。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倾斜力度,引导优秀教师、医生到乡村去工作,高度关注“一老一幼”等特殊群体,推动如意小食堂、乡村复兴少年宫等向乡村覆盖,让生活在乡村的人感受更多的和美与温暖。

五是聚力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扎实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依托创成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这一契机,以深化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为抓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以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红色美丽乡村”等试点为载体,加快推动村书记专职化管理,培强扶优“三农”发展带头人队伍。大力实施基层党建提升行动,打造5A级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探索“红色业委会”“红色物管会”“先锋网格”等新模式,不断增强党群干群凝聚力。推广“党员代办制”“全科社工”等现代治理模式,完善“百姓议事堂”等基层治理机制,鼓励基层探索村民参与式治理新路径。

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探索x方案,为常州实施“532”发展战略贡献x力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x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以舍我其谁的政治担当 打造乡村振兴“标杆之地”(5

x镇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引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深入基层一线考察调研,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懈奋斗。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干部,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大精神,就是要立足自身岗位职责,以舍我其谁的政治担当打造乡村振兴“标杆之地”,为奋力谱写“上善渝水 抱石故园”“爱我工小美 五年更辉煌”现代化精彩篇章贡献x力量。

一是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标杆之地”。我们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个人潜心自学、平台交流互学、支部组织研学、领导带头讲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全镇党员干部全面学、深入学、落实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行动。选优配强村(社区)书记队伍,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引导全镇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不争第一、就是落后”的理念,创先争优,出新出彩。持续加强全镇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守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

二是打造抓人才促产业发展“标杆之地”。我们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引导本地高新技术企业天凯乐推陈出新,推进x特色美食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依托琴山万亩油茶林,延伸油茶深加工产业链,打造知名油茶品牌。充分发挥“党建+商会”的作用,引导更多的x乡贤、青年才俊回乡创业兴业,建立更多“科技服务工作站”“博士科研工作站”,依靠科技创新打开特色产业发展新天地,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三是打造抓基础促文旅融合“标杆之地”。我们将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积极向上争项目,向外招项目,向内理项目,统筹全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加快独立工矿区、全民健身中心、集镇改造提升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集镇功能,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们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依托黄坑古村、x解放桥、三八茶场等资源,串点成线,建设总长16公里的蒙河生态旅游带,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文旅产业融合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