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篇)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汇编
1
.20XX年XX区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总结 4
2.20XX年XX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三季度工作总结 8
3.XX区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12
4.XX区供销社20XX年扶贫工作总结 18
5.XX区民政局20XX年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小结 21
6.XX区民政局20XX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27
7.XX市XX区卫健委20XX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32
8.XX市地方金融工作局20XX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34
9.XX市科技局20XX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37
10.XX市市场监管局20XX年以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总结 43
11.XX县科技局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总结 49
12.XX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20XX年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总结 54
13.XX县水利局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62
14.XX县乡村振兴局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发改委) 69
15.XX乡20XX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71
16.XX乡20XX年度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79
17.XX乡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84
18.XX乡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88
19.XX镇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自评总结 94
20.XX镇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总结 101
21.XX镇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109
22.XX镇20XX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112
23.XX镇20XX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115
24.XX镇脱贫攻坚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计划 121
今年以来,区教体局严格对照5年过渡时期和“四个不摘”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内容,持续做好学生资助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实现学生资助应助尽助、适龄学生应入尽入,有效巩固全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
按照上级部门统一部署,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主要实施学生资助、控辍保学两个项目。我区建立健全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学段、受助对象全覆盖的资助体系,全区义务教育阶段脱贫家庭学生无因贫辍学、因学致贫现象。
一、紧扣精准核心,强化制度,夯实基础
1.加强组织实施。XX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制出台《XX区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教育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意见(20XX-2025)》,细化帮扶措施,规范工作程序,明确了全区20XX-2025年期间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教育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时间表和路径图,进一步巩固了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保障了乡村教育振兴有序推进。
2.加强责任落实。实行教育帮扶局长和校长负责制,设立了教育帮扶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建立了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教育、学校等部门(单位)参加的教育资助和控辍保学定期会议制度,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加强督查指导。将教育帮扶工作内容纳入《XX区镇街道、部门(单位)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强化对镇街、部门(单位)履行教育帮扶工作职责情况的考核评价。深入镇(街)、村(居)开展教育帮扶村级指导工作,协助镇村规范整理台账,发现问题并释疑解惑,增强工作合力,确保教育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二、紧扣帮扶重点,标本兼治,关爱到位
1.扩面提标,在加大资助力度和精准度上下功夫。
一是制定区级政策,做好加减法。XX区在全面落实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的同时,根据XX区建档立卡户学生总量小,寄宿生少的实际情况,加大投入,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区本级以“生活补助”、“学费资助”为主的资助体系,主要在两个方面着力,“加”就是增加收入,“减”就是减少支出。增加区级生活补助和区级学费补助,着力解决脱贫家庭学生高中、大学阶段有书读、读得起问题。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确保资助到位。建立健全教育助学“1234”机制,保障教育助学精准到人。一生一案,动态管理。建立脱贫户家庭学生动态跟踪管理数据库,将脱贫户家庭学生(含随迁子女)、辍学学生、残疾儿童分类造册登记,定期核查、定点跟踪,形成“一生一案”,全面、及时掌握脱贫户家庭学生信息情况。镇(街)、校联动,“双线”负责。建立了春、秋季学期镇(街)、学校、教体局共同参与的教育资助会商制度,加强对镇(街)、学校调度,强化责任意识。实行“双线(镇街、学校)”摸排比对,精准识别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五类学生资助信息,同时与全市脱贫户家庭信息进行函数比对,确保精准到人。三级公示,四级审核。学校和村进行初审,镇(街办)汇总审核上报,教体局联合乡村振兴局进行终审确定拟资助名单后,再把名单下发到学校、村、镇(街)进行公示,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不错漏一人,公示期满无误后再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确保资助金准确、及时发放到脱贫户手中。
同时,完善村、校同步摸底比对,镇街、教育同步联审机制,缩短识别时间,提高识别精准度,做到精准识别、不漏不错,确保教育帮扶政策全覆盖,助学资金及时发放到位。
2.多措并举,着力控辍保学。一是压实镇(街)履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的主体责任,与学校一起开展“双线控辍”工作,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失学书面报告、脱贫户家庭学生辍学“六对一”挂点联系劝学制度,动态管理,及时掌握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学生的辍学动向,镇、村(街道、社区)、教育局、学校第一时间联合开展劝学工作。强化帮扶干部责任,将脱贫户家庭子女和监测对象入学情况纳入帮扶干部工作考核,充分利用帮扶干部素质高、对脱贫户家庭情况熟的优势,有效发挥帮扶干部在控辍保学尤其是在真情劝返方面的作用。二是实施多元化关爱工程。关爱学困生,实施帮扶干部、校级领导、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N+1”帮扶关爱工程,开展帮扶系列活动,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监护到位、关爱到人”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和留守学生关爱网络。我区以“红色教育活动 传承优良传统”为主题组织脱贫户家庭学生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得到了江西卫视教育频道的报道推介,《探索劳动育人改革,实现教育“双减”与乡村振兴共赢》文稿在中央政策研究室刊发。三是加强家长教育。宣传义务教育法,教育家长履行监护责任,确保子女上学。
20XX年XX镇始终把巩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位置来抓,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狠抓责任落实和工作落实,扎实有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现有脱贫户1774户3239人,监测户数107户198人(脱贫不稳定户44户79人; 边缘易致贫户62户11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4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为进一步筑牢防范致贫返贫防线,建立镇、村两级网格化工作服务机制,以各行政村(社区)为单位,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划分监测网格,做到全域覆盖。共建立了173 个村组网格及网格员,发挥网格员联户作用。开展经常性走访,及时掌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情况,确保应纳尽纳。
(二)落实就业帮扶工作,推进就业巩固脱贫成果
大力推广“三业一岗”就业帮扶模式,实施脱贫、监测人口稳定就业提升工程,对有就业意愿的脱贫户、监测户进行摸排,动态管理已脱贫户、监测户的就业情况,综合采取劳务输出、公益岗位等多种途径,持续落实落细就业保障措施,拓宽就业帮扶渠道,通过内引外联,就业人口数1061人,其中帮助771余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外出或就近务工就业增收致富,同时,开发公益性岗位290个,帮助290名有劳动能力又不能外出务工的脱贫人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脱贫。
(三)落实有效衔接工作,坚持“四个不摘”工作机制。
XX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相关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推进政策衔接,加强业务培训。印发600本网格员手册,张贴14000余份帮扶联系明白卡,定期进行业务培训,让网格员明确自身职责,熟悉业务,更好开展网格化工作,增强服务群众,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四)积极推进社会帮扶共助共建。鼓励和引导公益慈善组织,加强“社会扶贫网”等平台载体的推广运用,广泛动员引导社会组织民营企业和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目前共注册3933 名爱心人士,20XX对接帮扶 655名有需求人员。
(五)持续推进街接资金项目。20XX年共批复实施3个项目,投入资金398.087万元,全部已竣工验收,资金拨付完毕,其中:①XX镇王大庄大陆硬化工程投入资金资金49.6352万元;②XX镇房庄冷库配套设施项目投入资金29.832892万元;③20XX年特色种养业奖补到户项目投入资金19.619万元,带动82户脱贫户增收。
(六)全面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回头看”专项行动工作,经排查,我镇共存在46条问题,其中: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方面存在1条问题;脱贫人口就业稳岗方面存在9条问题;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存在11条问题,基础工作方面存在25个问题。
(七)持续开展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制定整改方案,研究问题整改落实工作,针对7大类20个具体问题23个问题简述,制定整改措施41条,责任单位22个,逐条逐项列出具体整改措施,建立了整改清单,把整改事项落实到具体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了完成时限,实行销号制度,逐条逐项抓落实,保证了整改事项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经过近两个月的整改工作,已全部整改完毕。
(八)深化总结宣传提炼,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深化媒体宣传、社会宣传,形成常态化宣传合力,牢牢把握昂扬向上的宣传基调,积极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不断激发脱贫群众和一般农户的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实现,20XX年共发表116篇宣传报道,其中国家级90篇,省级24篇,县级2篇。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在培养好一支干部队伍上下功夫。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着力推动乡村振兴系统干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定期开展培训交流,拓宽视野,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坚持在守好一条底线上下功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重点对象、重点指标,规范网格化管理,开展常态化监测帮扶,切实防止返贫致贫,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三)持续巩固扩大帮扶成果。坚持和完善联系帮扶机制、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工作队帮扶工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帮扶。
今年以来,XX区根据贵港市的统一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贵港市有关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两个高于”,聚焦“两个缩小”,加大脱贫人口增收帮扶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建章立制,建立网格化责任体系。按照自治区和贵港市的统一部署,重新调整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办公室和专责小组,共设置了一办十七组;制定了考核、协调、督查制度,起草了乡村振兴指挥部会议制度、工作责任清单一体帐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工作协调制度、调研走访督导制度。坚持区、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落实“常委包干乡镇(街道)、处级领导联系指导重点村”责任制,实行挂图作战、挂牌督战推进机制,以上率下,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17个专责小组形成一套工作推进体系。
二、地毯排查与常态监测结合,织牢防贫网。一是深入开展防返贫守底线专项大排查行动,开展地毯式全面大排查行动,确保不漏一户。截至目前共排查12.83万户,完成率100.03%。二是加强与卫健、医保、教育、民政等部门开展数据比对,及早筛查、预警、发现返贫致贫风险点。截至20XX年9月27日,根据广西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显示,全区共有7225户30216脱贫人口,其中三类监测对象931户3559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36户462人,边缘易致贫户317户125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478户1839人),已消除风险546户2185人,风险消除率61.39%。三是建立线上线下排查的动态机制,实行区级每月一审,强化监测对象常态化的动态管理。
三、重点突破和常抓不懈结合,巩固脱贫成果。一是抓实“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工作。持续开展控辍保学,20XX年春季学期全区共有脱贫户、监测户适龄儿童少年4726人,其中实施政策性休学9人,我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失学辍学人数持续保持动态“清零”。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4664人,金额196.15625万元,实现了“应助尽助”;持续开展住房安全动态月监测巡查工作,我区20XX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9户,截至9月27日,已开工29户,开工率为100%,竣工25户,竣工率86.20%;截至9月26日,脱贫人口及三类人员总人数为32840人,剔除服兵役/死亡/服刑人员74人,应参32766人,已参保32766人,参保率100%。坚持每月开展农村饮水状况排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隐患。二是重点抓牢脱贫人口发展产业和稳岗就业。全区就业帮扶车间60家,都能正常运转,吸纳400名脱贫人口就业。通过扶贫车间带动、安置公益性岗位和动员脱贫劳力外出务工,截至9月27日,我区20XX年已外出务工脱贫户人口家庭劳动力15696人,占20XX年外出务工人数的105.69%。安排产业以奖代补资金1759.2019万元和发放小额信贷76户360万元鼓励脱贫户发展产业增收,全区共有产业项目基地149个,带动脱贫户3192户,截至9月27日共拨付产业以奖代补资金1732.8907万元,累计惠及7409户。
四、产业就业扶持和综合保障结合,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盯紧今年收入增长缓慢和存在收入不增反降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开展“五个一点”促增收行动(即:收入再核准一点;综合保障政策再覆盖一点;产业就业再扶持一点;社会爱心力量再帮扶一点;帮扶力量再关爱一点[购农产品,慰问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就业和政策帮扶,继续稳定提升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和质量,继续深化拓展我区“8+N”特色产业发展成效,落实产业奖补和交通补助政策,鼓励脱贫户监测户发展产业、积极就业,确保完成“两个高于”目标。通过9月27日提取广西防返贫监测APP系统数据,全区脱贫人口20XX年10月至20XX年9月人均纯收入20284.17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比例为122.10%。
五、加强管理和科学谋划相结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XX年我区共统筹整合各级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717.25万元(其中,中央、自治区9331万元,市本级2486.25万元,区本级安排3900万元)。主要用于就业扶贫和教育扶贫(如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跨省就业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助和“雨露计划”)、发展联农带动富农的乡村产业项目(如中药材、桂系猪等产业项目)、补齐必要的基础设施短板(如村屯道路硬化、小型桥梁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和供水保障项目)。安排产业项目7760.4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939万元用于安排产业项目资金3230万元,占比65.4%;自治区资金4392万元用于安排产业项目资金2279.06万元,占比51.89%。
六、稳就业与强服务相结合,强化后续扶持。XX区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290户1246人。现有脱贫人口共285户1207人,监测户10户28人,其中有1户2人今年3月取消风险,1户4人今年9月取消风险。有劳动能力人口(16-59岁)且有就业意愿267户601人 ,已通过扶贫车间带动、公益性岗位、园区就业、灵活就业等方式实现一户至少一人就业。将安置小区纳入根竹镇根竹村管理,实行楼栋长责任制,通过建立“一部一会一社”(党支部+老乡家园管委会+合作社)带动发展产业、就业、商业,构建党支部领导、管委会主导、监委会监督、物业企业服务、合作社发展的“五位一体”搬迁后续管理体系,有效促进搬迁户搬得出、留得下、能致富。
七、粮食要兴旺,底线要守住。一是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确保农产品正常供给。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供应。上半年,XX区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7.6万亩(其中早稻种植15.10 万亩),蔬菜产量9.43万吨,生猪出栏39.7万头,家禽出栏400.76万羽,水产品产量6700吨。二是守住耕地保护底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耕地撂荒治理,推行“田长制”耕地保护机制,坚决守住55.7万亩耕地红线。三是守住农村社会安全稳定底线。继续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不断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解机制,针对“三大纠纷”、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的风险隐患进行精准排查,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案件的发生,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守住农村社会安全稳定底线。四是稳好农民增收盘,推动农业经济迈上新台阶。20XX年上半年,XX区遵循稳字总基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多点发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7%。
八、突出夯实产业基础,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围绕区级“5”、乡级“3”特色产业,制定印发了《XX区“5”特色产业发展计划》和《XX区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以奖代补实施方案》,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出台了《XX区中草药产业专班20XX年工作方案》等6个专班工作方案,大力推动粮食生产和生猪、稻虾综合种养、中药材、荔枝龙眼品改、蔬菜、牛羊、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平台公司+脱贫户”的抱团联种联营的发展模式,拓宽农民群众增收渠道,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打造了广西首个“高标准农田+智慧农田”虾稻种养示范基地,并被自治区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厅评为“乡村振兴+行动学习”示范点称号。
九、围绕乡村风貌塑形,促进乡村建设示新颜。聚焦四带,“多规合一”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20XX年和“十四五”期间XX区急需编制村庄规划的行政村摸底调查工作。深入实施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XX-2025年)》,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落实780多万元不断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持续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着重抓好农村路、农村供水、农村供电、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村容村貌不断改善。
十、铸牢乡风文明之魂,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实施“书记创新项目”,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结合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行动,扎实推进21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打造了奇石乡六坭屯等一批“六有”屯级党支部示范点。研究制定20XX年度村级集体经济“一村一案”,扎实做好XX区20XX年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申报,持续建强37个“一村一基地”,培育4个区级集体经济产业园,推动村集体增收。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及乡村振兴工作的安排,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要求,区供销社结合对口帮扶的刘伏庄村各方面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务求实效,聚焦脱贫户的困点难点,在20XX年开展了一系列的帮扶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1、制订计划、精准帮扶,当好脱贫户的“增收规划员”。
区供销社根据刘伏庄村发展现状制定了20XX年度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计划。结合供销社全年工作重点,积极争取市、区相关政策支持,逐步推进村级供销社建设发展,及时跟踪进度安排,谋划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项目,推动产业发展,落实各项举措。指导刘伏庄村级供销社运营工作,充分利用好村级供销社这一平台,为脱贫户提供质优价廉的化肥、种子,有效降低农民生产投入成本,增加脱贫户收入及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推进龙头企业、示范专业合作社合作带动,加快产业帮扶、产业提升,XX区红实美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提供技术,带动20户贫困户种植草莓,每户年均增收1万元;联系安徽农科院宁博士签订帮扶协议,提供技术帮扶,提升了草莓产量、质量。
2、进村入户、走访慰问,当好帮扶户的“安心服务员”。
坚持落实定期走访机制,督促帮扶联系人入户走访。核查户内信息,详细了解户内成员构成、户内成员年龄、健康状况、务工等基本情况,走访排查出户内变化信息,核查户内“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政策落实和人居环境情况。做好结对干部“回访”工作,严格按照“四个不摘”总体要求,做到帮扶人员不撤,帮扶力度不减。组织帮扶责任人持续对接帮扶户,坚持走访,和帮扶户坐在一条凳子上唠家常、谈琐事,想脱贫户之所想、急脱贫户之所急、解脱贫户之所困,真正做到深入帮扶户的家中,走进帮扶户的心里。疫情严重期间,引导帮扶责任人利用电话、微信等现代化信息手段了解脱贫户情况,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区社选派干部丁丽平同志入驻刘伏庄村专职扶贫及乡村振兴工作,丁丽平同志坚持吃住在村、时刻在岗,他的派驻工作得到区、村及脱贫户的一致好评。
3、排查整改、做好对接,当好帮扶村的“后勤保障员”。
XX区供销社包保闻集镇刘伏庄村,该村地处闻集镇西北部,辖9个自然村,耕地面积5710亩,总人口1536户、5088人,自2014年以来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4户565人(其中残疾贫困户81户159人),已于2020年全部脱贫。区供销社今年共包保33户,包保责任人开展了4次大排查活动。对标对表,排查帮扶户的“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兜底保障、稳岗就业等情况,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村书记、村两委及扶贫专干,持续跟进问题的整改情况,确保问题有效解决。经走访区社未发现返贫风险。20XX年为支持刘伏庄村工作,区社帮助解决办公用品费用约6000元。
二、存在问题。
部分脱贫户内生动力不足,基于客观原因帮扶措施存在局限性,仅依靠资金帮扶及固定政策帮扶,无其他帮扶方式。
三、下步工作计划。
1、坚持定期入户走访,强化定点帮扶责任落实。每季度定期走访,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查看脱贫户房前屋后及家中卫生情况,按照“四净两规范”的要求,开展脱贫户人居环境排查,通过和脱贫户唠家常的方式拉近距离,体现关怀。重点关注脱贫户的健康状况,近期是否有住院等大额支出,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镇、村并持续跟进问题整改情况。
2、积极拓展集体经济,做好村级供销社运营指导。结合供销社系统业务优势,联系沟通镇村干部,积极开展化肥、农药、种子、农产品购销等多项业务,通过带动贫困户创业发展,提高贫困户收入水平,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3、组织推进技能培训,引导脱贫户创业致富。充分发挥“头雁效应”,联系种植大户及专业合作社对贫困种植户及养殖户进行培训,动员社有企业带头帮扶,借助生态农业、大棚种植、食品加工厂、养殖、草莓种植、“大田托管”等项目为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带动帮扶贫困户脱贫,不断增强致富能力。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民政部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作为,切实履行职责使命,发挥应有作用,为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贡献民政智慧和力量。现将20XX年1至8月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工作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特色亮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小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有力的兜底保障制度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底线安排
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两条底线任务,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两项任务并列提出,可见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作用是极为重要的。脱贫攻坚时期,社会救助坚决兜牢了民生底线。乡村振兴的到来,随着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的开展,社会救助的范围更广、兜底保障的任务更重、困难群众的需求更高。这就需要全口径帮扶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全面落实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慈善帮扶等政策措施,常态监测、快速预警、精准救助。同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困难群众临时性、突发性困难较多,部分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低收入群体需要社会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托一下”“拉一把”。社会救助加力发挥“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作用,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筑牢坚实的基础防线。
(二)健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一是制定方案,严实保障。区民政局印发了《关于20XX年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区民政局党组印发了《全区民政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省考和市区级自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与乡村振兴部门建立困难群众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未纳入兜底保障的对象排查、强化主动发现等手段,将符合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的及时做好认定工作;对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对象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对低保在保对象中符合低保延退政策的落实低保延退政策,确保“兜得住、兜得准、兜得好”。截至8月份全区5387名脱贫人口纳入兜底保障4383人,占比81.36%;监测对象552名纳入兜底保障407人,占比73.73%;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施临时救助75人次12.66万元。7月份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4093人按照6月份发放标准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其中脱贫人口4380人、监测对象371人得到增发。7月份为困难群众启动物价补贴发放等政策落实,确保困难群众救助资金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二是筑牢兜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20XX年全区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标提补工作的通知》,稳步提高了我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标准。在3月31日前区民政局全面完成困难群众救助标准提标提补工作以及补发资金发放工作,其中纳入兜底保障脱贫人口4507人、监测对象357人救助标准得到提标及资金补发。
三是建立防范机制,化解因病返贫致贫的长效机制。加强与医保部门信息共享,定期开展低收入人口和个人累计自付医疗费用过大的患者信息数据比对。加强对个人累计自付医疗费用过大的患者监测,及时走访、实时发现未纳入社会救助的潜在对象,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切实巩固兜底脱贫成果。今年通过1至5月份个人医疗自负1.6万以上475人数据比对,截至7月纳入低保26人、纳入低保边缘家庭2人、纳入支出型困难家庭23人、实施临时救助58人次。
四是高位推动,精心部署。2、5、6、7月召开了党组会议研究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分别2、5月召开了全区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安排。3月29日收听收看20XX年全国和全省民政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视频会,6月7日参加了XX区20XX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培训会。今年以来开展了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排查,举一反三,对符合条件人员及时纳入,对不符合条件人员及时清退,全面抓整改落实。
五是配备人员,充实力量。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方式,区民政局本级及乡镇(街道、场)配备社会救助服务人员19人,规范了乡镇(街道、场)社会救助服务窗口申请受理,增强了基层社会救助服务窗口经办服务能力建设。
六是免费提醒,温馨告知。区民政局从20XX年8月份起,为辖区内所有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免费开通了短信提醒服务,让兜底保障对象在第一时间获知每月资金到账信息,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获得救助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审核确认存在不够精准现象。个别地方由于低保、特困审核确认权限下放,乡镇(街道、场)从事民政工作人员变动频繁,造成政策把握不准,审核确认不一。个别地方可能还不同程度地仍存在错保、漏保、户内漏人保、重复保、救助标准不完全精准等现象。个别地方从事民政工作人员业务知识能力和文化水平有限,不能完全确保审核确认权限能够放得下、接得准。
二是动态管理难。社会救助对象每月都有增减,他们每月的支出、收入、就业等都是变化的,这就要求民政部门对困难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和信息及时掌握、收集和更新。但由于困难群众信息核实比对、相关政策落实涉及多个职能部门,要实现这些部门间数据信息的及时共享、政策落实的有效衔接、管理的无缝对接,做到人员与政策的“即进即享、即退即停”,这些都给管理带来了不小挑战。
三是困难群众自身动力不足。部分对象对救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后各项优惠政策较多,一些困难群众即使收入超过最低生活保障线、家庭成员服兵役、已成年就业或已退休领取社保金等也不愿主动退出,表现出了严重的依赖心理和“等 靠 要”思想,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三、下步工作打算
持续做好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兜底保障工作。
一是保持过渡期内社会救助兜底政策总体稳定。加强对低保、特困人员、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完善基层主动发现机制,对低收入人口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施策、早帮扶。对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对象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对低保在保对象中落实刚性支出和就业成本扣减、实施低保延退政策。
二是充分发挥急难型临时救助作用。严格落实乡镇(街道、场)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全面加强临时救助工作,增强救助时效性。指导各地按新的临时救助实施细则开展救助,规范急难型(小额)临时救助资金使用管理及审核确认工作。
三是健全完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广泛动员基层组织、社会力量、“党建+社会救助”网格员及相关人员摸底排查,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访谈等方式,用政策找人、及时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
四是加大低收入人口救助力度。依托民政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为相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力量开展救助帮扶提供支持。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大数据比对等手段对低收入人口开展常态化监测,及时预警发现需要救助的低收入人口。对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对象,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对低收入人口中符合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条件的,及时转介相关部门纳入相应救助范围。
五是积极推广“物质+服务”救助方式。适应困难群众多样化救助需求,在加强物质帮扶的同时,积极发展服务型救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社会救助家庭成员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鼓励、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
今年以来,XX区民政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和推进,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会救助坚实有力
(一)加大专项整治走访排查力度。通过乡镇、街道及村(社区)集中走访摸排,目前已将在册保障的城乡低保35107人,城乡特困8358人重新摸排一遍,暂未发现符合条件人员应享未享救助待遇问题。对乡村振兴部门提供的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1012人,逐一核实,其中已将符合低保550人,符合特困供养18人,纳入了兜底保障。每月将新增、取消和变更信息及时反馈给医保部门,让救助对象得到基本的医疗救助。按照《六安市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特殊困难群体20XX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资助标准的通知》(裕政办明电[20XX]354号文件规定)城乡特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代缴费用由区财政全部承担;城乡低保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代缴费用由区财政承担90%。共计代缴城乡特困人员8793人,低保对象26785人,共计代缴费用1052.8万元。通过“一门受理”机制及时转交了相关部门办理的救助业务。发挥低收入动态监测,及时将乡村振兴部门提供的监测对象反馈给乡镇,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兜底保障,更加精准落实各项救助帮扶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二)救助政策全面落实。及时提高救助对象生活标准,深入贯彻《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按照市、区两级政府提标文件规定,适时提高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的救助标准,8月份按照新的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为困难群众发放生活保障金。我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为706元/人/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为689元/人/月。各乡镇街按照“城镇人均低保补助水平不低于当年低保标准的75%,农村人均低保补助水平不低于当年低保标准的65%”的要求落实。截止8月底,我区城乡低保共发放1.28亿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1184元/人/月;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896元/人/月。截止8月底,我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共发放5852.1万元。集中供养人员的全护理、半护理、全自理照理护理标准分别调整为690元/人/月、414元/人/月、56元/人/月,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的全护理、半护理、全自理照理护理标准分别调整为483元/人/月、276元/人/月、42元/人/月。同时今年7月份,为城乡低保、城乡特困对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共计43465人,1063.79万元,确保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今年以来,实施临时救助253人次,救助金额89.75万元。
(三)“救急难”互助社工作扎实开展。我区在20XX年4月印发了《XX区“救急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并于次月将全区319个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在区社会组织管理局进行了登记备案。今年在疫情刚发生的第一时间,我区就立即将319万“救急难”互助社区级配套资金拨付给各乡镇街;村集体自筹部分目前全区共已筹资305.83万元;社会捐赠目前共受赠323.37万元。通过各级努力,我区319个村(社区)均备案成立了“救急难”互助社,共配备筹集资金948.2万元。自今年起至8月底,我区“救急难”互助社累计救助689人次,救助金额86.65万元。对于实施“救急难”救助后有9人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给予纳入保障,有效缓解了基层群众的困难诉求。
(四)分散特困供养工作有序开展。目前我区城乡分散特困供养共计7285人。现在正在对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正在评估,待评估结束后,对全区分散特困供养人员重新签订照料护理协议。
(五)残疾人和孤儿等全面保障。截止八月份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684.3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653.3万元;孤儿救助发放2682人次,发放金额308.4万元。
二、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一)养老机构建管能力不断提升。全区现有养老机构53所,其中公建公营9所,公建民营36所,社会办养老机构8所。共有养老床位7993张,其中护理型床位4161张,占比52%,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3.52张。依靠社会力量运营的养老机构床位7509张,占全区养老总床位的93.94%。全区养老机构中具备医养结合资质的养老机构有10家,其中民办养老机构5家,公建民营敬老院5所。全区养老服务机构均安装了监控摄像头、电气火灾预警系统,并全部纳入区民政部门智慧养老综合监管平台,对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起到很好的监管作用。同时,区民政部门与特困供养机构所在乡镇签订责任书、乡镇与托管机构签定托管协议、托管机构与服务对象签定服务协议,构建起“民政+属地+机构+个人”的责任体系。为确保民生项目提质增效,明确对托管机构的时间期限、方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事项,对服务质量和整体经营管理情况等实施全程跟踪、全渗透监督,规范养老服务供给,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二)优化有效供给,助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村级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积极推动。20XX年我区村级养老服务站民生工程建设任务11个,建设任务覆盖面达30%。结合老年助餐行动方案,我区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多个村级养老服务站在同时设计。结合农村助餐点建设,打造农村养老服务亮点,计划在单王乡双桠村、固镇镇佛庵村等地打造我区农村幸福院标杆。
(三)积极探索失能困难群体关爱服务工作。我区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服务工作于6月初重新启动,上半年已完成服务订单17320次,服务金额107.3万元,惠及老年群体4646人。
(四)持续推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20XX-20XX年全区有10所敬老院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今年计划至少再改造10所,每个乡镇完成建设一所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目标,推动农村养老服务由“保障基本生活”向“康养+照护”发展。目前正在实施改造3所,已竣工验收3所,有3所9月底前进场施工,剩余1所已完成设计、预算审计,正在挂网公开招标公示,预计10月20号前进场施工。全区现有失能半失能集中养护中心6个,新建的1所失能困难群众社会化组织化养护中心正在施工,建设面积约5400平方米,新建养老床位200张,投资约1700万元,力争年底前竣工,预计明年投入运营。持续推进敬老院社会化转型,我区已有15个乡镇36所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向具备养老资质的社会养老机构进行社会托管运营,目前正在筹划对未转型的乡镇敬老院进行社会托管,预计今年年底全区农村特困供养机构转型率达100%。
近年来,区民政部门立足工作实际,着力高效发展,持续推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工作,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下一步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持续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XX年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年,为贯彻落实我区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乡村振兴局的精心指导下,区卫健委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及工作业务开展,认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的开展情况
1.党工委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协调。及时传达学习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和区委区政府的安排要求,成立了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在总结借鉴以去年帮扶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了《20XX年定点帮扶工作计划》。6月18日,区委卫健工委书记徐尚国赴韩摆渡王桥村,了解帮扶工作落实进展和驻村工作队工作开展情况。
2.强化干部帮扶,提升群众认可度。定期组织帮扶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帮扶活动,驻村工作队要认真做好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委帮扶工作做好参谋。要加强管理,健全制度,合理分工,注重宣传。要加强学习,在帮扶中增长才干,确保不出事,多干事,干好事,不辜负委领导的殷切希望和全村村民的热切盼望。
3.整合多种资源,推进乡村振兴。一是继续加强对王桥村“王桥味道”礼盒的销售,帮助其拓宽销售渠道。整合各种资源帮助其做大做强。二是疫情防控期间,为王桥村提供防疫物资,加强对疫情防控的管理支持力度。三是全力支持王桥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立工作组帮助王桥村开展环境整治并给予资金支持。
4.加强卫生人才的培养。20XX年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签订协议18人。截止20XX年9月底共对全区30名乡镇卫生院医生提供进修渠道和经费支持,600多名乡村医生开展集中培训,和医共体牵头单位合作,采取连帮带和跟班学习的方式,加大乡村医生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乡村卫生技术人员整体医疗技术水平。
5.建设规模情况。狮子岗建设2488平方米公卫楼、食堂;韩摆渡建设3236.7平方米公卫楼、苏埠建设6000平方米医疗综合楼;单王建设0.2万平方米医疗综合楼;石板冲建设0.29万平方米医技综合楼。
6. 继续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20XX年以来,全区总签约324867人,其中高血压签约24674人、糖尿病签约4388人、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19430人、残疾人签约9089人、高危人群签约12415人。
二、取得的成效
涉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各项工作任务较好完成,实现预期目标,巩固了健康脱贫取得的各项成果。基层医疗机构水平提高,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健康脱贫取得显著成效。
20XX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正确领导下,按照《XX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驻村帮扶工作实施办法》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以乡村振兴为重点,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目标,坚持真帮扶,办实事,重实效,强服务,在促进乡村振兴上下功夫,推进和加快了驻村帮扶脱贫户发展步伐,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XX村基本情况
XX村国土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15亩,山林面积7315亩,共有6个村民小组,330户,1328人,其中脱贫户33户85人,低保户12户24人(7户14人是脱贫户)。现有村干部4人,党员35人,有劳动力874人(其中妇女389人),带动产业发展的各类市场主体6户,种植业以水稻、油菜、小麦、果树为主,养殖业以养鸡、鱼、龙虾为主。全村在外务工554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我局落实15万元帮扶资金到村。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要求,坚持5天4夜的驻村工作时间,因疫情和工作需要平均每月驻村在23天以上。驻村工作队与村委会各自明确了工作任务,强化了工作措施,对年度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将帮扶工作具体落实到了个人,压实了工作责任。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应市防疫办通知要求,4月11日、10月5-9日及10月14日组织村民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帮助维护现场秩序和信息录入;10月17-21日,参加南桥村管控值守,协助村两委对全村住房开展房屋安全排查。我局包联干部、工作队员多次到村召开会议、座谈讨论,入户细致调查摸排脱贫户基本情况,局长陈新民同志多次到村走访调查,为振兴乡村帮扶工作提出指导意见。驻村工作队全年入户达980余户,发放了XX市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明白卡、产业发展和收入情况的一户两业表及医保宣传等资料,便于脱贫户与帮扶责任人的联系,强化帮扶责任人的责任。
(二)发展产业,讲求实效。根据脱贫户的实际情况,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今年召开脱贫户专题会议3次,为脱贫户制定产业发展计划,确定以综合种植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并根据脱贫户各自不同条件,商定好具体实施方案。为鼓励脱贫户发展生产,驻村工作队会同村两委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扶持:一是发展村林果种植项目,争取补助资金15万元,现已发展种植李子树50亩,八月瓜20亩,柑橘等其它果树40余亩,带动脱贫户12户,同时争取衔接资金30万元进行产业路硬化1.8公里。二是推进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协助村委完成80户村民污水管网建设,道路刷黑12000平方米,建设一个小游乐园,全村的通户路建设。三是摸排脱贫户务工就业情况,对有劳动力不外出务工贫困户安排公益性岗位,共7户9人。四是制定了光伏分配奖补方案。五是驻村工作队全年帮助脱贫户销售农产品5万余元。
(三)科技培训,提高技能。我局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战的根本点放在扶智扶脑上,紧紧围绕全村产业发展现状,根据贫困户对实用技术的需求,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全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期,受训人数达80多人次,为村民及脱贫户增强了劳动技能,对务工就业提供了保障。
(四)日常工作,合理规范。一是认真开展“党员主题日活动”,组织党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重要指示精神,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章等。我局全体党员多次到村里参与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三是认真学习省、市、区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文件,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二是加强档案管理,村委会、工作队对档案工作极其重视,队长、成员全部参与档案整理,对村级脱贫户台账进行重新整理。按照上级的要求,相关文件材料做到应收尽收、应归尽归,有关表册应填尽填,合乎逻辑,确保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准确,为巩固拓展提供原始记录和真实凭据。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抓好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适应“三农”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落实。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乡村振兴部门要求,充分发挥科技部门职能,提升农业科技支撑水平。下派驻村工作队,开展结对帮扶,抓好各类乡村振兴工作,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理论学习,筑牢思想基础
市科技局抓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认真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论“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等。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如学习全国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20XX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在红安调研乡村振兴中的重要讲话等。
二、发挥科技职能,提升农业科技支撑水平
(一)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全市已建成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创新平台45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3家(位居全省第6位);省级以上星创天地22家(全省299个,位居全省第8位);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8家(全省108个,位居全省第6位);省级涉农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2家。全市范围内布局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其中建设布局南瓜、食用菌、葛根等加工类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有3个,建设布局肉羊、肉牛、华西牛、水生蔬菜、桥米等养殖种植类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有6个,目前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居全省第6位。
(二)深入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根据农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不同的产业发展状况,全市共选派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475名,坚持就近就地原则,着力提高一线科技服务效率,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125名服务荆门城郊地区,选派县级科技特派员350名服务于所在乡镇和农村。包含花卉苗木、香菇黑木耳种植、水稻种植、果树种植、中药材种植、蔬菜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多方面人才。鼓励科技特派员带技术、带项目、带信息下乡,将创新创业的种子植入农民心田,为助力夏粮稳产增收,为农户开展多次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各级科技特派员创办农业产业化企业8个,组建合作社和专业协会104个,搭建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平台16个,辐射带动就业27452人。
(三)做好省市级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申报。通过认真谋划,精心培育、积极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个资金 250 万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2个立项1个(湖北聚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发酵蔬菜共性技术与设备的研究”、湖北黄仙洞葛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药食两用葛根高品质种植技术及葛根素膳食纤维系列产品开发”2项,其中湖北黄仙洞的项目获得立项)。乡村振兴科技支撑项目申报5个立项4个(荆门华中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安格斯牛本土化选育及配套技术研发”、沙洋县汉江牛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南方湿热条件下优质肉牛高效安全养殖技术研发”、荆门绿普旺高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低温真空脱水香酥莲藕的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的“国宝桥米易两优311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下达市级农业科技重大、重点、一般项目12个,安排经费228万元。
三、下派驻村工作队,增强乡村振兴基层力量
(一)巩固脱贫成果,坚守防返贫底线。沙楼村共有建档立卡脱贫户55户191人,驻村工作队常态化开展监测帮扶,每月走访入户开展防返贫监测及“两不愁三保障”排查,更新帮扶手册,做到实时监测,及时帮扶。同时多措并举,严格落实各项帮扶政策,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止返贫致贫现象发生。一是开展常态化监测帮扶。开展了两轮针对全村295户村民的全面防返贫监测大排查工作,入户宣传政策,填写上报入户排查登记表;根据新预警信息核查要求,对每月部门预警进行排查,填写部门预警信息核查表。二是推进各类奖补政策落实。开展20XX年第一批产业奖补申报工作,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对全村脱贫户进行入户走访了解产业发展情况,统计产业奖补申报户共6户,产业奖补总额预共计2.4万元。推进20XX年“雨露计划”奖补政策落实。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根据下发名单入户排查符合条件的学生,整理收集各类申报材料,落实春季奖补学生共9人,每人1500元,申报秋季奖补学生共9人。三是做好兜底保障。落实城乡低保保障6户15人,每户每月保障金550至2100元不等;城乡特困救助供养保障4人,每人每月960元保障金;落实临时救助1人2000元;落实困难残疾人护理补贴23人,每人每月100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人,每人每月70元。四是安排公益岗,兜底就业。脱贫劳动力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14人,比去年增加1人,每人每年6000元工资收入。
(二)推进产业项目发展,助力产业振兴。市科技局驻村工作队开展技术培训,指导产业发展,做好沙楼村就业帮扶车间与吊瓜产业两大产业帮扶工作。一是帮扶车间稳定运行,持续助力全村就业。车间已经在沙楼村正常运行3年多,累计投资总额300余万元,为沙楼村每年解决50余人就业。今年,工作队帮助沙楼村辉声电子就业帮扶车间投资扩产,与村“两委”及党员、群众代表研究决定,扩大帮扶车间生产规模,一方面,通过利用闲置会议室为车间提供场地便利;另一方面,进行设备投资,利用财政拨款5万元,购买电子注塑机等生产设备。二是吊瓜产业蓬勃发展,在我村落地生根。保玉家庭农村目前已在沙楼村及邻村集中流转土地920亩用于吊瓜种植。其中帮助沙楼村脱贫户流转土地124.5亩,共计年增收50325元,带动脱贫户种植吊瓜共计近50亩,平均每亩每年盈利6000元左右,但今年受极端干旱天气影响,吊瓜出现枯死减产现象。为进一步在沙楼村发展吊瓜产业,工作队积极谋划20XX年度衔接资金项目,帮助申报柴湖镇沙楼村吊瓜种植项目,预算投资285万元,拟流转土地500亩,并建设滴灌抽水电子配套设施500亩、1500米排水渠和1500米碎石路。
(三)化解村级债务,推进帮扶村发展。市科技局全年落实帮扶资金20万元,其中乡村振兴帮扶资金10万元,化债专项资金10万元。今年初沙楼村有村级债务250379.19元,债权537071.22元。5月7日市科技局驻村工作队参加市乡村振兴局组织的化解村级债务座谈会,会上对本村的债务情况、化债进展、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化解村级债务的思路和打算进行了交流发言,明确了下阶段化解村级债务工作安排。13日向市乡村振兴局上报化解沙楼村村级债务方案。根据《关于化解沙楼村村级债务的实施方案》要求稳步推进沙楼村村级债务化解进度,通过利用科技局化债帮扶资金10万元、债权互抵、光伏发电收益和后扶资金分红等资金,于7月初沙楼村村级债务实现清零。8月份,驻村工作队与沙楼村村“两委”召开工作会议,一同商议沙楼村债权请收工作方案细节,初步拟定村级债权清收方案。通过集中动员、入户宣传、拉横幅宣传、做重点欠集体债务人员工作等方式,带动村民提高思想站位,积极偿还所欠债务。9月15日,组织召开沙楼村债权征收暨资源发包动员大会,向全村村民发起偿还集体债务的号召。截止至10月27日,共收回村级债权7.4万元,剩余46.3万元债权将在今后时间里逐步清收到位。
(四)抓紧道路建设,解决基础设施短板
为确保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走深走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驻村工作队将通村公路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积极向荆门市科技局、荆门市乡村振兴局、荆门市交投和钟祥市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汇报相关情况,多方寻求帮助,筹措资金。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帮助下,沙楼村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持续推进。5月份,道路新建项目上报钟祥市交通局立项;7月19日,镇移民办邀请长江水利设计院来我村开展通村道路的设计及预算测算工作;8月16日,柴湖镇沙楼村产业道路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出炉,项目总投资125.72万元;近期,项目施工招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区丁集镇西北部,紧邻镇区,耕地面积5377亩,农田4777亩,旱地600亩,林地182亩,水面面积320亩。全村辖11个村民组,986户3600人。划分15个网格,安排网格员15人,共有35个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人数357人。XX村脱贫户245户678人,边缘户2户8人.监测户1户3人。目前所有脱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XX村位于XX镇西部,全村面积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613亩,水面积1085亩,林地山场面积1978亩,辖18个村民组,现有人口1356户5124人。XX村为2014年建档立卡脱贫村,2017年底顺利实现村出列户脱贫任务,目前国办系统建档脱贫户220户626人(含监测户3户9人,其中一户今年已消除风险,边缘户1户3人)。
XX村位于XX区XX镇东北,总面积8.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积7165.59亩。下辖12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1180户3964人,党员94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20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6.7万元。现有脱贫户227户589人,监测户5户12人,目前均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二、主要成效
(一)XX村。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XX村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有90名正式党员、预备党员一名,村支部和村委会已分别于10月22日和12月6日顺利换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新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务实。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队的帮扶下,村支部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大会。注重发展优秀的有知识,有能力年轻人入党,力争每年发展1一2名党员。5月组织市计量所党支部到村里开展党员活动,配合镇里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清洁周围环境卫生。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上级各部门单位帮扶中,为村里修建水泥路,配套排水沟,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同时建设新的村部和村民文化健身广场。全村的道路硬化已基本形成网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均已普及。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帮助困难群众搞好春耕农业生产,实现粮食增产增收,积极主动联系水利局,打报告申请水利基础维修建设项目工程,目前已批复一个项目(60万元用于大私堰清淤项目工程)今年已开始动工。三是加强集体经济发展。XX村产业园今年建成后,想方设法大力宣传,网上发布信息,目前以一年5万元租赁给玩具厂,为村集体经济产生了效益。同时大力发展虾田稻和虾主导产业,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种养殖辅助产业,联系技术培训机构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科学的进行种养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加强疫情防控。20XX年以来市局助力乡村振兴,对帮扶户送慰问金8900元。在疫情期间,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带队到XX村慰问调研并捐赠医用口罩2000只,解决村里缺口罩燃眉之急。
(二)XX村。一是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对摘帽脱贫人口做到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驻村工作队与包片村干部连续走访脱贫户220户626人,监测户3户6人。做好帮扶户手册的更新完善,与帮扶户互留电话,确保与帮扶户持续沟通,方便及时了解群众意愿,更好的及时解决困难。确保帮扶户有问题能第一时间做好反馈沟通,确保村干部和工作队能第一时间收到帮扶户的困难预警,做出应对措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不产生新的贫困人口。二是做好产业、就业帮扶。20XX年预计村集体收入36.0262万元。20XX年XX村实施的54户77个产业项目,涉及资金10.698万元,主要项目为常规蔬菜种植、鸡鸭猪羊养殖,全部实施。多方挖掘资源,组织技能培训、寻找就业机会,鼓励和动员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通过就业增加收入。今年共有287人通过不同方式实现就业,建立脱贫人口就业信息台账,定期核对就业地址等信息,实施动态管理。村级开发公益性岗位20个,主要用于村级环境整治,秸杆焚烧等村级公益事业,通过就业的方式带动脱贫人口增收。XX村现有贷款户13户65万元,将继续宣传小额信贷政策,对有贷款意愿且符合贷款条件的,应贷尽贷,帮助办理贷款业务。三是做好教育、健康帮扶。对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在校生(含幼儿园)实时动态管理,建立管理台账,帮助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并跟踪落实情况,在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06人。持续宣传并帮助落实医疗政策,全村没有因医疗支出过大导致入不敷出情况,降低了因病不能脱贫或返贫的风险。组织对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及65周岁以上村民进行免费体检,继续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四是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机制。多次召开会议传达集中排查的会议精神及工作如何开展,排查对象、排查内容、排查方式及时间要求等。制定九类人员花名册,对照重点逐人逐户排查。5月8日至5月28日,共排查了1356户5124人,其中脱贫户220户626人。非义务教育学段较多的农户4户8人,连续3年收入持续降低的农户1户1人,重度残疾家庭62户62人,一般农户1136户4498人。同时所有农户进行监测,对上级下发的预警信息进行及时研判,符合要求的及时纳入监测帮扶。对低保和五保实时动态管理,符合五保的人口到龄及时纳入,对低保人口进入和退出实施常态化管理,当前XX村享受低保78户114人,五保户16人。五是加大帮扶资金投入。20XX年以来,市局帮扶主体发挥作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百姓生活富裕、群众生命安全,或提供资金帮扶,或捐赠物资,为XX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到位款物价值合计43140元。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XX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
(三)XX村。一是做好做细防返贫监测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全村划分14个网格,设立14名网格员,由生产队长和党员、种田大户组成,对自己所管区域的农户进行监测,如有突发情况向村两委报备,并对上级下发的预警信号进行及时研判,符合要求的农户纳入监测帮扶。二是做好项目实施和扶贫资产管理。目前XX村已按照要求完成20XX年项目库及20XX-2024年项目库建设,初步谋划了22个20XX年衔接项目,2个20XX年-2024年项目。20XX年拟实施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项目 6 个,投入资金 1640.8 万元,其中产业到户项目1个17.48万元,已实施完成1个;农田水利项目3个1570万元,畅通工程项目1个42.3 万元。三是做好帮扶政策落实。20XX年XX村村对脱贫户发展的产业进行实地验收,共验收合格 73户,奖补资金合计17.48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42个,帮助困难群众稳岗就业。建立村级脱贫人口就业台账,录入国办系统的就业信息是286人。积极加大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宣传,严格按照扶贫小额信贷审批程序,对符合贷款条件、有发展生产意愿有贷款需求的7户贷款24万元做到“应贷尽贷”。开展春秋学期脱贫人口在校生摸底工作,20XX年我村春学期在校生85 名,秋学期在校生80名,落实教育资助政策,今年以来,申报春学期“雨露计划”15人,发放补助资金2.25万元,申报秋学期“雨露计划”14人,发放补助资金2.1万元。全面落实城乡医保政策,村232户600人(含边缘户)已脱贫人口全部参保。切实做到兜底保障应享尽享、应保尽保,今年以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共有95户(141人)。其中A类低保涉及13户15人;B类低保涉及32户50人;C类低保涉及48户71人,享受特困供养户20人。四是加大帮扶投入。20XX年以阿里市场监管局助力XX村乡村振兴,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XX而努力,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安全感。20XX年春节前,市场监管局对所帮扶及困难户送新年慰问金总计7400元;在疫情期间,市场监管局捐赠医用口罩2000只,驻村工作队捐赠N95口罩475只、医用口罩500只、消毒酒精20瓶、84消毒液60瓶、一次性医用手套100双用于疫情防控;六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捐赠抽检合格的米面油等物资价值7429元用于村里老党员、退伍老军人、困难群众生活帮扶,提升生活幸福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二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我市“三农”工作实际情况,立足我局工作职能,保持财政投入力度,围绕高品质生产、高水平经营、高效益产出,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组织保障。进一步健全助镇扶村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加强乡村振兴宣传工作,在全局营造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今年来,XX县围绕两强一增-科技强农行动,以科技特派员工作为抓手,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技人才支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力提高了科技服务保障能力。今年以来,全县共选认科技特派员435名,其中省级15名,市级238名,县级182名。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创新平台70余个,其中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7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0家、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0个,复合型科技特派团5个,市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34家、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8家。首创科技联络员制度,打通了科技下沉、服务“三农”的“最后一公里”。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科技特派员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制定实施方案。根据《中共六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贯彻进一步完善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若干措施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经实地调研全县九大主导产业(优质粮油、蔬菜、茶叶、油菜、水果、中药材、畜禽、稻渔综养、生态渔业)118家农业科技型企业,出台《XX县推深做实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方案》(舒农工组[20XX]13号),印发至各乡镇(开发区),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强化组织保障,进一步压实责任。
(二)成立领导机构。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科技特派员工作,出台《关于成立中共XX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暨工作机制和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通知》(舒科特办[20XX]1号),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下设科技特派员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各乡镇(开发区)设立科技特派员服务站,由乡镇分管科技的领导任站长,在编在岗事业编制人员担任科技联络员,为科技特派员在本地开展科技服务提供保障和支持。行政村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室,由乡村振兴专干兼任科技专干,负责本村科技特派员日常服务,承办服务站交办事项。
(三)加强资金保障。县财政设立96.8万元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行政村工作,每年对新建的省、市、县级科技特派团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工作经费支持,对科技特派员服务其他行政村也给予2000元/村工作经费支持。对县级科技特派员、科技联络员,依据15%比例进行绩效择优,给予1000元/人奖励。
二、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做深做实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行动
(一)实施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实优化科技特派员队伍。20XX年在研农业科技项目共6项,财政支持资金195万,新增销售收入713万元,转化应用科技成果6个,新增就业人数93人,指导和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9个,培训农业科技服务人员287人,帮扶脱贫村4个。全县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数动态发展到295名,其中省级15名,市级238名,县级42名,其中235名科技特派员对全县398个行政村(含4个有脱贫人口的街道社区)结对服务全覆盖。制定出台《乡镇(开发区)科技特派员及科技联络员工作方案(试行)》,明确对科技联络员、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要求、考核激励机制等;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评选出20XX年表现优秀的县级科技特派员7名、市级27名,乡镇科技联络员5名。
(二)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构建“主导产业+科技特派团+龙头企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农户”的科技强农新格局,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巩固提升10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3大类49个市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平台的运行水平。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推动从个人服务向团体服务转变,从高校院所聘请以博士、教授和研究员为主的科技人才,组建蔬菜、水稻、油茶、茶叶、中药材5个主导产业科技特派团,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助力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动优质科技服务向乡村特色产业等领域延伸,为推动乡村振兴与科技强农提供科技人才和技术支撑。选取一批长期稳定下沉乡村及企业服务的科技特派员,通过建立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组织实施科技项目探索建设利益共同体,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助力村集体和农民增收,形成10个稳定的帮扶点。
(三)加强宣传引导,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实施科技特派员素质提升工作,开展常态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线上线下培训。5月27日,组织全县各乡镇、开发区科技联络员外出观摩安徽创新馆,实地调研县内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并召开业务培训会,开展座谈交流。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科技意识。健全科技特派员考核体系,将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主要考核指标。通过各类网站、媒体,广泛宣传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截至7月底,省级媒体网站报道14次,市级媒体网站报道6次,县级媒体网站报道15次。
三、实施扶优壮强行动,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
(一)聚焦“两强一增”行动,打造种业振兴骨干企业。以县种子公司为依托单位,通过组建复合型科技特派团等方式,与省农科院形成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推广“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基地+行政村”等模式,开展粮油作物新品种选育、新技术试验、展示、推广及良种选育、提纯复壮工作,加速种业振兴,提高种子科技含量。
召开安徽省XX县水稻产业复合型科技特派团服务现场对接会,为企业与科技特派团搭建科技资源对接平台,促进科研院所和企业有效互动,推动产学研合作,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点、堵点。
(二)强化“三区”人才支撑,助力龙头企业发展。XX县协助受援单位为选派对象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三区”科技人才自身及团队的技术、管理、资源、信息等优势,为我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提升了县域企业竞争力。
下一步,XX县将围绕“两强一增”行动的主要任务,整合财政资金,着力在科技强农方面加大项目谋划,统筹用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激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活力,充分发挥现有农业科技平台作用。加强双招双引,支持农(林)产业化龙头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培养一批农业科技人才,壮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队伍,优先支持农业农村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等项目。广泛宣传科技特派员典型事迹,强化科技专干服务功能,突出实效、打造亮点,创造科技特派员工作的XX特色。
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
20XX年以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按照工作职责清单承担的工作任务,积极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做好消费帮扶的线下专区和线上专馆的运营管理工作,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抓好农村电子商务站点建设,推进农产品网络销售健康规范发展,积极参与到“万企兴万村”活动中去,以“干部下沉大排查”为抓手,入户宣传政策,密切干群关系,全面提升广大群众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选派优秀干部驻村开展工作,组织领导干部下乡开展调研工作,结合帮扶村实际情况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开展乡村人才培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干部“大排查”活动
按照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我局组织机关干部利用周末配合帮扶村两委班子对大同村1034户,全面入户宣传政策,采集基础信息,完善大数据库重点针对“十类人群”核算收入,分析研判,排查风险点,确保不漏一户一人,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机制,筑牢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组织领导干部在帮扶村开展调研活动21次,指导帮扶村开展各项工作。
二、加快园区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1.经济指标稳步增长。1-5月份,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8.54亿元,同比增长12.97%,增加值增速9%,位于全市第二,平原县第一。预计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5.5亿元,同比增长10%,增加值增速7%。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完成社零总额29亿元,同比增长18.4%,位列全市第五。
2.工业投资持续加大。1-5月份,全县工业投资增速达到44.2%,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达到13.5%,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3%)。我局承担的9个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8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5.77%,承担的13个市级工业技改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9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0.1%。
3.技术创新卓有成效工业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10%,科技型中小企业年认定完成6户;技术合同交易额完成0.63亿,高新技术企业申报2户,申报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个。
4.招商引资步伐加快。1-5月份完成招商引资项目7个,实现到位资金3.815亿元,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4.8亿元的79.48%,其中省际到位资金2.735亿元,完成任务的63.6%。
5.投资完成力度加大。1-5月份固定资产入库10.29亿元,完成全年入库任务的109.75%,位于全县26个部门前列。6月份拟入库项目4.5亿元,上半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0%;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2亿,完成全年投资任务的52.75%,提前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6.争项目争资金成效显著。目前争取扶持资金6600多万元,其中:为法门寺纸业等4户重点工业企业争取超产超销资金200万元,为21户中小企业争取超产超销奖补资金150万元,为祥云热力等11户企业争取中小企业技改资金411万元,为雷帕得、骏杰汽车争取汽车产业专项资金1342万元,为心寓家具等8户企业争取重点产业链专项资金1215万元,为凤友油脂等8户企业争取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1236万元,为上通泊车等10户企业争取流动贷款贴息745万元,为心寓家居争取省级重点跟踪项目20万元,为新兴产业园创新创业基地公共设施项目、诺泰工贸纸品包装产业孵化基地项目争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为新增24户规上企业争取480万元,为康辉蜂产品有限公司等3户企业争取到农商互联推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资金535万元,为商贸企业争取省级商贸流通专项资金12万元。
7.加大企业创新扶持。对20XX年获批的3个高新技术企业、7个科技型中小企业、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市级企业孵化器、1个市级星创天地、1个省级瞪羚(潜在)等15项科技创新成果兑现奖励资金91万元。为企业获得市级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项目补助资金127.5万元。宝鸡胜利现代农业公司《食用菌绿色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获得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加强和完善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将省、市派驻的24名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全部纳入我县乡村振兴、科技帮扶行动当中,分别进驻全县8个镇(街)的71个脱贫村,采取1+N模式,实现了科技特派员脱贫村全覆盖。
三、培育电子商务人才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不断扩大电商培训覆盖面,灵活采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实操演练等形式先后在5个乡镇开展了乡村主播创业培训班,开展短视频剪辑抖音直播培训,开展20期电商培训,培训了603人次。孵化电商创业人员30人。举办了电商助力“相约野河山赏游槐花林”扶风文旅季活动,第四届樱桃节魅力扶风6.18走进电商直播节8场大型活动。打造电商示范镇村,已完成天度晁留村、韩家窑村农产品种植情况及电商销售情况调研工作,在天度镇开展“电商示范村”相关培训及资料对接工作,对电商示范村(晁留村)进行了1期电商创业实操作培训,共培训19人次。1-11月份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2.8亿元,网络零售额15.03亿元,全县农副产品线上销售额8.05亿元。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电商企业及微商247户。今年新增9户。全县66个行政村,建立了电商服务站,其中脱贫村31个,112个行政村,电商服务点实现全覆盖。加大电商企业的监管工作,我局成立了电商企业监管领导小组,负责消费帮扶的线下专区和线上专馆的营运管理工作,有力的推进了农产品网络销售健康规范发展。
四、推进乡村物流配送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推动乡村物流配送站点建设工作。截至11月份,全县共有冷链物流基地的乡镇8个,建设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3个,县城物流配送中心1个,物流配送覆盖了112个行政村。
五、推进通信网络全覆盖。
今年以来,我局大力推进通信网络全覆盖工作,积极组织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快速发展5G网络,实现了县城及周边地区全覆盖。满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截至目前,全县112个行政村实现了光纤网络,通信网络全覆盖,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满足了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助力与乡村振兴伟大工程的快速发展。
六、推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深入开展“三进五帮”干部联系企业活动。及时制定《扶风县“三进五帮”干部联系企业活动工作方案》,实行县级领导及部门包抓制度,从全县筛选出76户企业,由32名县级领导及56个部门全年度进行联系帮扶,常态化开展扶风县“三进五帮”干部联系企业活动。动员各级干部进一线、进企业、进项目,帮政策落地、帮生产销售、帮项目推进、帮倍增计划实施、帮要素保障。切实抓好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运营,全力以赴抢时间、促开工、赶进度,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好复工复产相关工作,狠抓企业生产运营,指导企业用活、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减轻负担,为企业纾难解困。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年内实现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达到8%,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户以上。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7.5%以上,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达到100户以上。
一是科学规划布局,增强县域工业发展承载力。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等七大产业集群,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企业项目深度融合,通过补链、延链、强链优化产业集群链条,把我县建成省内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植提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加工基地和西部泵业产业园。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为推进工业强县提供强大支撑。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向上争国投、向外扩招商、向内补强链,“走出去”与“请进来”双向发力,靠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做好项目策划包装,主动作为,跑省进市,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加快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斯瑞新材料、亿辰电子等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步伐,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三是加强创新引领,提升工信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和支持工业企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开展工业品牌质量提升行动,争创名优产品。支持引导七大产业集群发展,把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与培育“专精特新”的中小微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核心竞争力强的高端产业集群。加强产学研联合和资源整合,重点推进品牌建设,创建自主品牌。支持工业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抓好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
四是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县内企业对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加快植物提取研究院、生命健康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和创业大厦等项目建设,推进县域工业经济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骏杰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双零高纯无氧铜生产线技改、沙发模块化定制生产线技术改造等技改项目,力争投产达效。谋划实施工业技改项目,通过转型升级和技改扩能,不断增强产业和企业发展活力,推动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五是多措并举破解企业资金难题。谋划设立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基金并成立融资担保公司,吸引银行、社会资本等各方参与,通过转贷服务协调机制,为资金周转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转贷服务,缓解企业经营压力。鼓励和引导担保机构业务向企业倾斜,积极组织协调企业与金融部门开展对接,争取金融机构信贷支持。
六是突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文旅商融合,健全完善县镇村三级县域商业体系,激活消费市场。加快推进新贸现代物流园二期等商贸项目建设,提升消费规模和水平。新发展一批承载带动能力强和多元化赋能的三产企业。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升级版)项目,全面提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水平,增强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服务功能,打造电子商务示范镇、示范村,成立扶风县网络主播协会,年内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30%以上。
下一步,县商务工信局将聚焦建设“三县五区”目标,创新工作方式,在“打造优势产业集聚区”、“亩均论英雄”、“规上企业培育”、“项目建设”、“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中持续发力,对照“勤快严实精细廉”要求,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意识,以实干实绩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按照《XX县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文件要求,并结合我县实际,现将我局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梳理汇报如下:
一、农村饮水安全方面
(一)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方式转变情况
1、保障私营水厂的回购和过渡期供水。目前,全县21家私营水厂有19家签订了退出补偿协议,70%的退出补偿款已支付,各乡镇已和签订协议的水厂完成了资产移交,与委托运营单位签订了过渡期接管运营协议。为保障过渡期的供水安全,县政府已出台《XX县加快转变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方式过渡期供水保障工作方案》,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
2、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开工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批复总投资13.3亿元,项目采用EPCO总承包模式,建设周期3年,运营期25年,工程于20XX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新建三座水厂、改扩建一座水厂,新建改造管网1396公里,建成后供水规模达到11.5万吨/天,彻底解决我县65万人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价”的城乡一体化供水目标。截止目前截止目前漳湖水厂和县一水厂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长岭宏源水厂扩建工程已于6月6日开工;太慈水厂土地正在报批,十个乡镇管网工程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主支管网铺设350km。
(二)农饮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年初编制了《XX县20XX年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计划投资163.4万元对29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及其配套设施修缮,截止目前29处工程已完工。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进一步压实乡镇责任,加大与未签订退出补偿协议的两家水厂谈判力度,尽快全面完成乡镇自来水厂运营方式转变工作。二是按照过渡期供水保障工作方案要求,督促乡镇做好过渡期供水企业管理工作,保障居民饮水安全。三是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年底前完成县一水厂及漳湖水厂建设,尽快启动太慈水厂开工建设。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水利项目方面
一是超前谋划,严把申报关、入库关。20XX年10月,县水利局会同各乡镇全面摸排20XX年计划实施的水利设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协助镇、村谋划水利工程项目库,及时将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申报立项,确保水利设施早立项、早建设、早受益,从而进一步提升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村的防洪排涝能力。经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批复水利基础设施项目84个,总投资3924.7万元。截止目前,已全部完工。
二是合力推进,严把质量关、进度关。为加快项目建设,县水利局与各乡镇严格落实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及时分析、解决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对项目建设进展及资金拨付情况进行通报,通报好的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激励先进和鞭策后进。
三是加快项目验收,严把复验关、效益关。按照《县扶贫项目管理“一规程五办法”》文件要求,主管部门在接到乡镇申请项目复验的报告后15日内组织人员进行复验。我局在接到报告后的3个工作日内,由局振兴办联合财务股和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进行复验,确保工程早验收、早移交,及早发挥工程效益。
四是加强资金管理,严把审批关、拨付关。在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同时,加快项目资金拨付,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一是严格执行财政专项资金拨款程序,按照“谁审核,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由局乡村振兴办及财务股专人审核,再由领导审批,确保资金拨付程序规范,手续齐全;二是经我局复验合格后的工程,实行一周双报账,确保资金及时、高效支出。截至目前,累计报账,已拨付资金3828.15万元,资金拨付率97.54%。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合力推进项目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为建设水美乡村,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保障作用。
三、帮扶工作方面
我局定点帮扶村为杨湾镇丰大村,该村为我县9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也是我县最后出列的4个贫困村之一。
丰大村总控制面积11.63平方公里,主要由丰大圩和丰玉圩两大圩口组成,是典型的圩区,全村耕地总面积10395亩,其中水田5155亩,旱地5240亩,可养殖水面1230亩。丰大村现有19个村民小组,1436户, 总人口5418人。常年在外务工人员1600多人,占总人口30%。水稻、棉花、外出务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目前,村两委班子共8人,驻村工作队3人,全村共有脱贫户374户1337人,边缘易致5户16人。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共分成七个帮扶工作小组,每个小组组长由局领导担任,现有35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140户,局领导每人帮扶5户,普通职工每人帮扶3-4户。
按照县委组织部、县乡村振兴局通知要求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深入到帮扶村了解掌握包保帮扶对象家庭情况并做好《帮扶手册》更新工作,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在资金、物资、技术、信息、就业等方面为脱贫户提供帮助。宣传各项帮扶政策,帮助协调有关部门将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脱贫户。
今年以来我局累计投资231万元实施丰大村丰玉片15-16组填塘固基及新建明渠项目、丰大水库设施修缮工程和丰大北站机电更新工程,强化了村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村级防汛抗旱能力。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到村走访调研共计10次;走访慰问困难留守儿童、困难党员、最美XX人、驻村工作队、贫困大学生等26人次。同时加大消费帮扶,定点采购村级粮油2125斤。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在项目安排、资金投入上向丰大村倾斜,切实解决村级所需、所盼、所求。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面
根据《关于印发
一、研究部署情况
(一)召开部署会议。5月23日召开局党组会,对反馈问题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对整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负责整改工作的协调推进和督促落实。
(三)落实整改责任。明确了整改责任人、整改股室和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工作按时完成。
(四)制定整改措施。制定了4项整改措施:
1、加强过渡期管理,加大执法力度,由县农饮站牵头定期督查供水单位日检开展、三池清洗、消毒剂添加和末端供水情况。
2、依托我局聘请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每月对21个乡镇自来水水厂开展水质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水厂从严处罚。
3、多举措、多途径开展农村饮水宣传,特别是做好春节期间供水紧张导致水压不稳和因工程施工将管道挖破,导致短时间水质较差和暂时性停水等解释工作。
4、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对乡镇自来水厂自来水管网改造升级,彻底解决农村供水问题。
二、整改工作进展情况
1、5-11月,共计督查17个水厂,发现2个水厂日检开展不及时,三池清洗、消毒剂添加情况正常,已督促问题水厂按照规定每天进行自检。
2、通过第三方公司及卫健委水质检测我县21个乡镇自来水厂5-10月份水质达标,11月份水质检测正在开展。
3、结合“安全生产”、“扫黑除恶”等工作,印发《告全县饮水用户一封信》2000余份,张贴至村级公示栏及显目位置,积极宣传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同时公布各乡镇自来水厂维修举报电话,将投诉、矛盾化解在基层。7月中上旬接到赛口镇多位村民反映水质较差,我局立即调查核实:系干旱导致焦赛湖水位骤降,进而爆发蓝藻,导致水质较差。我局立即启动应急供水工程,打开多个通江、通河闸站,引江河湖水进焦赛湖,同时架设管网从长江取水保障赛口居民用水,截止目前工程已完工。
4、目前“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施工单位中铁四局抢抓晴好天气,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治工作的前提下,积极组织队伍加班加点施工,截止目前漳湖水厂和县一水厂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长岭宏源水厂扩建工程已于6月6日开工;太慈水厂土地正在报批;主管网10个乡镇已全部开工建设,截止目前累计完成主支管网铺设350km。。
目前,我局牵头整改的问题已整改完成,后期将长期坚持落实以上措施。
五、亮点工作
一是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进展较快,年底前完成县一水厂及漳湖水厂建设。
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水利项目进展较快,84个项目已全部完工,资金拨付较快。
三是定点帮扶工作持续增强,帮扶资金、项目投入不断加大。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双包”方面
我委主要承担四铺镇张圩村帮扶任务,现有8名人员负责12户帮扶工作。为进一步压紧靠实责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委积极落实包保责任。一是根据张圩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帮扶计划,定期走访帮扶户,了解家庭生活变化和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看法与认识,积极宣传最新政策,积极协助镇、村项目实施。二是关心关爱帮扶户,重大节日为他们送去节日问候及慰问品,夏季为他们送去防暑用品,及时掌握帮扶户当前生产生活情况,更新完善帮扶手册,并协助帮扶户开展“四净两规范”,增强了帮扶户的存在感和幸福感。三是组织帮扶干部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干部在线教育等平台,多渠道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乡村振兴理论知识,真正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四是通过大走访大调研等活动,完善帮扶信息,走访并落实“因户施策”、“一户一方案”。
(二)光伏扶贫方面
我县自2016年至2018年累计建成22个村级60千瓦的集中光伏电站22座,户用光伏725户201座(其中16年度联建16座,户建33座;17年度联建29座,户建26座;18年度联建38座,户建59座)。涉及全县10个镇,102个村,项目建成后扶贫效益明显,在全市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光伏电站整体运行平稳,一是在全省属于在线率高,全省平均在线率为97.91%,我县99.31%,优于全省平均水平。此项我县全省排名第二仅次于黄山99.44%。二是运维覆盖率高,全省平均水平为99.13%,我县100%,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运维及时率较高,全省平均运维及时率96.08%,我县为97.62%,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四是强化日常运维管护。专业运维,加强运维服务保障。村级管护方面,光伏电站所在村各确定专人登录国网电商监测系统查看电站是否在线,查看组件、电器等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告警、低效等异常情况,发现问题即时向运维单位报修。系统监测方面,运用全国光伏扶贫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线上监测,做到故障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督促检查方面,县乡村振兴局、县发改委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光伏扶贫电站进行抽检。
一、基本情况
XX乡行政区域总面积172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全乡土地16万亩,现有7579户 21701人,全乡有自主迁徙人口628户2377人,集中安置移民115户452人。主要产业为原粮种植、设施温棚、麒麟西瓜、大青葡萄、露地蔬菜、经果林,20XX年10月至20XX年9月,脱贫户家庭人均收入19393.94元,监测户10450.11元,完成“两个高于”目标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一)压紧夯实责任,系统部署推进。召开6次党委会,7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完成20XX年度考核评估问题整改14个方面58个问题,组织乡党委班子、乡人大代表观摩调研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和黄羊滩社区“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成效,严格10名驻村第一书记和2名驻村工作队员日常考勤管理,协助第一书记充分发挥驻村帮扶作用。
(二)守牢底线任务,防止返贫致贫。一是抓实动态监测帮扶。成立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小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每月25日召开小组工作会议,对存在风险的监测对象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帮扶措施。开展20XX年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和“回头看”工作,共排查一般农户4882户,低保、残疾等特殊群里560户,31户脱贫户和3户监测对象,纳入边缘易致贫户1户4人,第二轮摸排4850户,纳入边缘易致贫户2户8人,完成宁夏防返贫监测系统录入,二是持续开展“四查四补”,全面做好动态监测。健全“查损补失、查短补齐、查弱补强”常态化机制,开展“四查四补”,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查找问题41条,已整改完成800㎡黄羊滩农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杨显、园林、烽火大拱棚及配套设施项目等40条,保缴费进度缓慢问题正在整改中。三是加强联户结对帮扶,紧盯帮扶政策成效。帮扶责任人入户走访监测对象、脱贫户每月不少于1次,实时掌握监测对象、脱贫户返贫致贫风险情况。四是做好“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维护。指定专人对人员基础信息、项目库信息、驻村帮扶信息、就业数据信息等进行日常维护,切实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三)狠抓产业就业,促进群众增收。一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畅通就近就地就业微循环。全乡播种粮食面积4.75万亩左右;现有养殖园区建设1个、养殖场2个、规模养殖户15户,各类散养户209余户,实现家禽养殖量16.408万只,牛养殖养殖量3286头头,羊养殖量1.45万只,猪6761头;促进设施园艺产业提质增效,温棚面积稳定到3800亩;种植露地瓜蔬1.2万亩以上;经果林面积稳定在1.1万亩以上。二是持续优化就业服务,做好稳岗就业。建立居民收入提升“一户一册”基础台账、“一户一档”就业信息台账,转发劳务用工信息167条,审核、上报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398人,开展技能培训5期,惠及200余名群众,引导群众就近就业达1984人。三是按时发放各类补贴,确保政策落实落地。为确保补助政策落实落地,有序开展一次性补贴发放、耕地地力补贴、春小麦种植补助资金发放工作,发放一次性粮食补贴693768.8元,涉及农户2122户,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638809元,涉及农户5165户,发放春小麦种植补助4096134.4元,涉及农户429户,发放玉米大豆带状种植补助1238580元,涉及农户13户,发放小麦原粮收购补助150106元,涉及农户15户。四是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现有专业合作社89个、家庭农场3个、种植大户33个、养殖大户16个,与新型农业主体紧密联结,解决脱贫人口就业,提高农民群众收入。
(四)用好衔接政策,巩固拓展成果。一是落实助学帮扶,上学有保障。为18名脱贫户、6名监测对象子女申请教育补助,3名低保户子女享受民政高等教育救助,结合节假日组织困境儿童开展系列关爱活动。二是落实惠民政策,就医有保障。开展医保政策宣传培训活动12场次,政策宣传惠及群众1500人次,收缴铁杆庄稼保2594人,任务完成率129.7%,协助31户脱贫户4户监测对象购买乡村振兴健康保,20XX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9239人,参保率、缴费率均达到95.55%,特殊人群参保率100%,截至11月7日,20XX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已参保19089人。三是落实危房改造,住房有保障。20XX年对C级56户、D级8户房屋进行多次深入了解调查,最终13户C级危房户符合政策并愿意参与抗震宜居的改造对象,已完成施工改造,正在完善资料中。四落实金融帮扶,产业发展有保障。严格规范执行中央和自治区关于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帮助1名脱贫户争取小额信贷贷款贴息发展产业,稳定脱贫。五争取项目资金,壮大扶贫产业。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资金库,提前做好项目储备。今年已完成烽火村经果林产业配套冷藏库项目,带动1名脱贫户、5名一般农户就业,发挥联农带农效果。
(五)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实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动一是着力推进产业就业。依托黄羊滩农场葡萄酒种植实现稳定就业600余人,带动季节性务工6200余人次。大力发展金沙露地瓜蔬、经果林2万亩,移民群众养殖牛695头,羊1.1万只,鸡2.4万只。在黄羊滩社区建立自发移民工作站,实时监测移民就业,按需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服务。黄羊滩社区移民中劳动力823人,已就业655人(年收入达1340万元,人均年收入2.04万元)。烽火园林移民中劳动力710人,已就业582人(年收入达1160万元,人均年收入2万元)。杨显村生态移民中劳动力323人,已就业268人(年收入达530万元,人均年收入2万元)。三是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成黄羊滩农场社区多规合一规划工作;争取资金600万元完成黄羊滩农场社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主要改造污水管网0.85公里、卫生厕所改造110户、建设占地7.7亩农贸市场;建设800㎡黄羊滩农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通过“一事一议”项目硬化巷道9条1.8公里;投入资金1090万元建设杨显、园林、烽火大拱棚及配套设施项目,并通过承包种植、分红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移民群众收入。
(六)推进乡村建设,提升人居环境。一是强化宣传发动,让群众广泛参与村庄清洁行动。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微信群等方式,用农村语言宣传村庄清洁行动的意义、内容和标准;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开展“美丽庭院”建设活动。二是强化推进调度,使村庄清洁行动责任和压力传导到位。建立督导检查机制,针对村庄清洁行动,制定《XX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20XX工作方案》,实行“周巡查,月通报,季考核”制度,下发督查通报5份,每季度组织各村书记,到先进村或后进村召开现场观摩推进会,让各村书记现场找差距、对标准,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三是强化工作任务,加大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力度。村庄清洁工作落实情况,清理杂草杂物生活垃圾3580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71吨,整治乱贴乱画65处,清理乱堆乱建92座,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104次,发放宣传资料6380份,张贴宣传标语282条,累计创建银川市“美丽庭院”20户,创建乡级“美丽庭院”72个,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累计建立10个积分兑换超市和7个垃圾分类投放点,积分兑换活动16次。
(七)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内生动力。一是加强政策宣讲活动。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组织开展政策理论宣讲活动82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78次、“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16次,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强化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学习宣传,指导各村每季度按时开展“善行义举四德榜”“道德积分榜”评选,推荐“文明家庭”6个、“最美人物”4人,群众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二是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利用每季度的“三定”学习会组织宗教界人士学习《宗教事务条例》等,积极引导宗教界广泛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学党史、感恩党、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2次,开展“五进”宗教场所活动2次,制作宣传栏(牌)35块。三是规范完善自治制度。指导各村结合实际,修订村规民约、婚丧喜庆公约,完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规范完善婚丧嫁娶报备制度,积极开展移风易俗“过筛子”督查,配合包村(社区)单位开展移风易俗“进组入户”活动,举行移风易俗专场文艺汇演,积极打造移风易俗主题广场及移风易俗文化墙宣传示范村,进一步营造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农民群众的就业技能不强。多数农民群众文化程度低,种养方式传统粗放,大多在企业从事采摘、收割等劳动力密集型工作,其综合素质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技术要求,随着年龄的增加,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务工收入相对较少;自发移民收入不稳定,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较低,受疫情和经济影响从事餐饮、旅游、运输行业移民收入影响较大,且转业积极性不高。二是基础设施还存在短板弱项。近年来,我乡在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各村进行巷道硬化、绿化美化、整体提升,陆坊、八渠整村推进已完成拆迁安置,还有8个村(社区)庄点内的基础设施滞后。如烽火村街道路面破损、无下水管网、黄羊滩农场社区部分巷道未硬化,农村庄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覆盖率不高。三是产业“联农带农”效果不突出。各村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村集体产业发展规模小,产业“联农带农”效果不突出,如烽火园林的经果林、八渠的大青葡萄均未形成规模化发展,能解决的就业岗位不多,经营性收入不高。四是项目资金支持较少。在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方面的县财政资金投入较少,如XX村、烽火村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没有资金支持无法实施。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压实“两个高于”目标责任。一是继续大力发展产业。加快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乡村旅游、农旅融合等新产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通过发展乡村产业,畅通就近就地就业微循环,点对点帮助农民群众务工增收,使脱贫人口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二是继续做好稳岗就业。及时兑现各类补贴补助资金,着力稳定转移性收入,及时落实行业部门补贴政策;支持各类企业开发稳定就业岗位;支持自主创业、鼓励灵活就业,着力拓宽就业空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和小额信贷等,带动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脱贫人口就近就业,促进增收;加大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力度,支持企业以训稳岗、以训待岗,帮助脱贫人口实现技能再提升。
(二)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一是动态监测方面。根据《XX乡关于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压实乡村责任,指导乡村干部开展动态监测工作,实行月监测动态管理,做到“应纳尽纳”、“应消尽消”;二是在帮扶方面。以现有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机制,特别是对“三类人群”中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三)持续改善移民村基础设施条件。一是改善人居环境。争取资金对烽火村街道道路两侧破损地面进行翻修、改造1.5米宽的人行道、环境整治、生活垃圾,街道两侧给排水及生活污水改造;对黄羊滩农场社区一、二、三、六队庄点巷道进行硬化;对移民村(社区)未硬化的巷道,计划到2025年全部完成硬化。二是大力发展产业。争取项目资金,烽火村沙地果蔬产业园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通过新建水泵房、蓄水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灌溉条件,发展农业农业。三是推进就业创业。通过建立劳务工作站、公益性岗位安置,拓宽移民就业渠道。争取小额信贷扶持,帮助移民自主创业。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提升移民就业技能。
今年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乡上下坚持紧扣“作示范、勇争先 目标定位,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聚焦防止规模性返贫目标任务,以“六大巩固提升行动”为抓手,扎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筑牢返贫防线。一是做好动态监测。依托全乡11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的防返贫监测网格化管理队伍,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持“四个不摘”,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口、边缘易返贫致贫人口、低收入家庭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群体开展动态监测,实施分类帮扶,继续做好政策宣传、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社会保障等工作,确保脱贫成效不反弹。20XX年,全乡新识别“三类人员”2户16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户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8人。二是开展集中排查。组织乡村干部对全乡所有农户上门入户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截止目前已开展大排查3次,新识别监测对象1户8人;通过与行业部门的数据共享、比对,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2户8人,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三是落实精准帮扶。对纳入监测对象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采取“一户一档”“一户一策”工作模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对监测对象逐户逐项精准落实产业扶持、务工就业、教育资助、健康保障等帮扶措施,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并实行动态管理。
2.扎牢社会保障底线,落实帮扶政策。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强化脱贫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就业等各项保障措施。义务教育保障方面。今年全乡落实脱贫户和“三类人员”家庭子女教育资助887人次38.56375万元,落实“雨露计划”补助185人27.9万元,做到应补尽补,未发现有人辍学。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全乡脱贫人口持续享受乡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20XX年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62人,参保率达100%。住房、饮水安全保障方面,常态化开展全乡住房、饮水安全大排查,动态掌握全乡农户住房、饮水安全情况,全乡脱贫户和“三类人员”住房、饮水均达到安全标准。就业保障方面。为贫困户开发公益岗位,目前安置了173人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人社就业扶贫专岗24人,生态护林员57人、河道保洁员22人、安全饮水员2人、交通护路员34人,图书管理员1人、光伏扩面33人)。利用村级光伏电站收益,因人施策开发村庄卫生保洁员、村庄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33个。同时,积极落实脱贫人口外出务工交通补助、职业技能培训、雨露计划等各项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全乡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实现就业2150名。
3.狠抓问题整改,确保攻坚质效提升。扎实开展20XX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国考、省考、市检查反馈问题和乡自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认领梳理出各级反馈5个方面41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乡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问题整改研究会,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常务副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乡乡村振兴站及相关站所和乡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领导小组,落实了各整改责任领导和整改责任人,将责任层层压实。针对反馈的各类问题,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照单全收、主动认领,结合实际、自行排查,举一反三,做到问题整改有研究有部署、有清单有分工、有排查有台账、有成效有佐证。逐一过筛、全面整改,并对所有问题实行“销号”管理,整改一件,“销号”一件。截止目前,41个问题均已整改到位。
4.突出补齐短板,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一是产业发展增投入。今年来,全乡共安排各级衔接资金1044.268万元,实施项目25个,其中产业帮扶项目13个,资金686.768万元。新发展农民合作社、产业基地等带农益农经营主体3个,直接带动产业参与户800余户,新建光伏发电站5个。以“应贷尽贷”为目标,加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力度,1-8月,新增小额信贷16户32万元,累计达405户1564.735万元。二要乡村建设再加码。以全乡3个“十四五”省定重点帮扶村和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重点,通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本,带动全乡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全乡累计统筹各类资金838.268万元,实施安全饮水、点亮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帮扶项目20个,全方位助推乡村建设。目前所有村庄均已完成规划编制,正稳步推进各项建设。三是驻村帮扶稳强度。对结对帮扶全乡8个省、市、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建立健全帮扶机制,选派8个工作队、8名第一书记和16名队员开展驻村帮扶;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安排一名党政班子领导、一名杰出乡贤、一个驻村工作队对口帮扶,有效增强驻村帮扶力量。四是人才培育争创新。组建XX乡乡村振兴学院,紧紧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开展常态化创新培训方式,为全乡培养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深化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实施“三类人员”动态管理和分类精准帮扶。实施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排查、精准化帮扶,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严格落实我市监测对象“7天快速认定”的工作要求,全面引入第三方对开展入户调查评估,提高工作效率和识别精准度。压实“三类人员”风险消除工作责任,加强工作调度,加快风险消除速度。
二是进一步抓实产业就业。以产业帮扶项目为基础,加强带贫经营主体、致富带头人培育培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落实消费帮扶、小额信贷等政策,帮助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带动更多农村群众增收致富。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切实发挥公益性岗位对就业的兜底保障作用;宣传和落实就业帮扶补助政策,鼓励帮扶对象就近就地就业;有效帮助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持续端稳“铁饭碗”。
三是进一步加快乡村建设。充分用好生态优势,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做精做美乡村旅游,积极借鉴兄弟乡镇好的经验做法,督促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和示范村组织实施好年度项目计划,确保协调有序、对标对表推进乡村各项建设。同时,积极组织各地开展专题培训、参观学习等,提高乡村建设工作水平,助力打造乡村振兴“五美”样板村。
今年以来,XX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深入开展“五大行动”,全力抓好“八件大事”,努力建设“八个天祝”的总体部署,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狠抓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健全完善动态监测防贫预警、脱贫人口增收发展、防止返贫综合保障、扶贫项目运维管护、志智双扶激励约束等机制,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帮扶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聚焦监测长预警,严守防返贫致贫底线
结合农户工作法,以家庭为单位,紧盯低收入户、就业不稳定户、易地搬迁户,以及老弱病残家庭和其他农村特殊家庭,重点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坚持关口前移,组织乡村两级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开展全覆盖防返贫入户排查,对全乡323户1203人脱贫户,11户32人监测户,46户58人低保及特困供养户,69户71人残疾人户,5户23人多子女上学户及其他一般农户逐户逐人进行排查,据实详细填写排查表,同时开展防止返贫监测相关政策宣讲。建立一季度一会商工作机制,每季度末召开一次返贫致贫风险研判会,对村组干部、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入户走访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会商,对确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按照程序纳入监测范围,跟进做好相关政策落实。20XX年上半年新纳入监测对象1户4人,已完成识别纳入程序,帮扶责任人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一户一策并开始落实相应措施。
二、聚焦收入拓渠道,健全长效增收发展机制
聚焦产业、就业两条增收主线,早谋划、稳推动、强落实。一是壮大主导产业。20XX年全乡种植洋芋4116亩,建成千亩洋芋种植基地1处。推行“合作社+农户”的发展共赢模式,引进金濂洋芋粉条食品加工专业合作社承包经营粉条加工车间,现已完成XX特色粉条商标注册和产品包装设计,正在办理粉条加工相关手续,投产后优先收购本乡洋芋,优先聘用本乡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在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二是培育新型产业。引进万善和一健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试种菊芋1950亩。试种成功后,计划以“企业+农户”的形式在全乡范围内推广,为全乡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加大劳务输出。多形式发布劳务信息,积极与有用工需求的外地企业对接,持续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对无法外出务工的家庭劳动力,有计划地安排到乡域内种植合作社及建设工程务工,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截止目前全乡输转富余劳动办539人,其中省内245人,省外294人。
三、聚焦面貌夯基础,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深化村庄清洁行动,聚焦村民院落、村组巷道、河道沟渠等区域,按照“先拆、再建、后亮”要求,扎实开展残垣断壁、废旧棚圈的拆除工作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立足现有基础,保留乡村风貌,着力在农户住房风貌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三个方面下功夫,一体推进产业培育发展、公共服务提升等,做足“绿化、亮化、美化、文化”文章,将大麦花村打造成全乡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总投资868.3万元,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8%,预计9月底前全面完工。同时,及早谋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在牛东公路两侧、村庄巷道空地实施国土绿化和义务植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各类苗木种植32200株,绿化面积7600多平方米,通过拆违扩绿、景观增绿、通道添绿拓展乡域绿化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聚焦驻村强管理,力促工作队员效能提升
严格执行《甘肃省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从严抓好工作队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强化驻村帮扶工作队日常管理,定期不定期督查驻村制度落实情况,切实杜绝了工作队员两头“空挂”的现象。深化拓展“6s”管理法运用,建立常态化卫生清洁制度,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有序。驻村工作队在常态化开展帮扶监测工作的同时,广泛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培育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事务的决策处理。疫情期间,驻村工作队员充分发挥熟悉村情、直接联系到户、上下沟通协调的优势,配合乡村两级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利用微信、广播等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防疫知识,积极做好群众扫码登记、外来人员摸排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乡党委安排的各项工作。
下一步,XX乡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牢牢把握住五年过渡期各项政策机遇,聚焦农户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就业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继续保持强劲的工作势头,夯实包保责任,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等各项有利政策,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稳步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一、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XX乡党委政府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目标不动摇、标准不改变,确保各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有序推进,稳步推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教育项目、社保兜底等各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进一步改善提升。
XX乡共有10个行政村。截止目前,我乡建档立卡脱贫户1787户2835人,已全部实现脱贫,监测对象户有145户261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68户110人,边缘易致贫户68户123人,突发严重困难户9户28人。除了10户整户无劳动能力的兜底户和9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其余126户均已消除返贫或致贫风险。
二、截止20XX年8月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1、帮扶工作开展情况。继续对所有建档立卡脱贫户、监测对象户进行定期走访。作好走访记录,确保所有户政策应享尽享。
2、致贫返贫风险监测情况。我乡各村建立网格化台账,对我乡所有农户实行四级包保制度,按照便于入户走访、利于就近监测、促进长效实效的要求,综合考虑地形地貌、自然村庄、农户规模等各种因素,每个网格覆盖100户左右农户,1个网格确立1名网格员,主要监测网格内的农户是否有致贫返贫风险,发现情况及时汇报,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帮扶。5月份我乡对所有农户进行了集中全面排查,主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一收入等方面开展,通过排查和户内申请,发现4户家中支出过大,需要纳入监测系统,并通过农户申请、村评议、乡审核、区级备案等程序,纳入监测范围户4户14人。
3、问题排查和整改方面。5月份我乡对所有农户进行了集中全面排查,主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一收入等方面开展,排查发现问题56条,其中住房安全保障17个,两证办理问题1条,其他问题主要表现为电线牵拉凌乱有安全隐患,基础资料及系统问题。并同步开展集中排查住房安全。发现问题已上报相关部门,目前所有问题已整改到位,另外,举一反三,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反弹。平时网格员和小组长、村两委干部以及上级各部门的督查暗访等不间断的走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省市区反馈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整改清单、逐一对照销号,确保所有问题改彻底、改到位、不反弹,持续巩固提升整改成效,防止问题反弹。
4、各项资金落实情况。已落实春季雨露计划4.65万元帮助解决了31名在校中高职学生的上学问题;实施“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20XX年“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到户奖补涉及金额142.49万元,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脱贫户项目5个,分别是亳州市谯城区XX乡伟丰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亳州年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亳州市谯城区王玉堂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亳州市谯城区喜耕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亳州市谯城区宜益家庭农场。发展产业基地2个,分别是亳州市谯城区XX乡伟丰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亳州年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4、定期对国办系统进行核对与维护。将在走访中收集的贫困户变更信息,及时统计,并上报区乡村振兴局确保在国办系统中能够及时进行维护。确保贫困户基本情况、生产生活条件、上年度收入与帮扶责任人信息准确无误。
5、稳岗就业工作。稳岗就业工作作为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年度考核的重点工作,我乡按照乡村振兴局的要求,确保今年的务工人数相比较于去年只多不减的要求,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介绍务工等措施,20XX年我乡实现就业752名。比去年同比增长4.3%。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就业有保障。并积极为省外务工的脱贫人口帮助申请提供一次性交通补助。
6、日常工作开展。按照乡村振兴局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加强对光伏电站的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乡光伏发电等效小时数全区第一,制定20XX年光伏收益分配计划,目前已落实公益性岗位工资130.68万元。落实光伏到户收益60.8万元。动员脱贫人口通过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政策贷款发展产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彻底摆脱贫困,走向小康。
7、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认领整改工作。结合我乡乡村实际,我乡制定了整改工作方案,要求对照问题清单进行主动认领。乡村振兴工作站指导各村建立村整改台账,各村召开会议,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细化了整改任务,明确了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建立了问题、任务、责任、时限“四项清单”,逐项逐条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并准备好相应的佐证材料
8、完善项目建设和项目库档案资料工作。20XX年我乡涉及省级、市级、区级以及市级和区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个批复,我乡共有10个项目,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竣工并已验收。并已完善20XX年度项目库资料和国办系统项目库录入。20XX年项目库已谋划完成,共有35个项目,包括道路建设、“四带一自”项目,雨露计划、危房改造、改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等。
9、人居环境措施和现状。XX乡为了更好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立了乡人居环境督导组。制定周督查,月评比的奖惩制度。由乡人居环境督导小组对各行政村每周一督查,每月一总结、评比。开展周观摩活动,每周抽取各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进行观摩评比活动,并进行排名,优奖劣罚。各村也在加强整治农户庭院,实现“四净两规范”积极引导农户改善个人卫生习惯,实现农村居民“四勤两参与”。本年度经过乡和各村的共同努力,大大提高了我乡人居环境的标准。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让XX乡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紧盯日常工作不放松。认真落实区乡村振兴局安排的各项工作,按质按量,不打折扣,确保日常工作更进一步。
2、持续聚焦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部署,切实把疫情灾情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不出现返贫和新的致贫。
3、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成果。强化动态排查监测,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开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问题排查核查,进一步查缺补漏,确保问题动态清零。
4、持续抓好问题整改。紧盯各级督查巡查和暗访调研发现问题,巩固提升20XX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成果,做到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解决,确保改彻底、改到位,整改取得实质性成效。
5、全力加强就业稳岗拓岗。紧盯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稳岗就业,充分利用元旦、春节期间脱贫劳动力集中返乡时机,组织开展就业服务相关工作,做到就业工作早安排早部署、就业信息早收集早发布、就业人员早组织早输出。
6、着力巩固“双基”建设成果。持续巩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不断提升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导群众改变生活陋习,促进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今年以来,XX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论述,立足“三新一高”,以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统筹推进产业、就业、乡村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现将全镇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辖9个行政村,户籍人口6169户22200人,常住户4145户14341人,有脱贫户1212户4523人,监测户163户552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92户358人,边缘易致贫户70户18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5人,风险消除133户481人,风险未消除30户71人。
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落实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全镇9个村6169户22200人从“两不愁三保障”及产业、就业、收入等方面逐户逐项开展进行了集中排查,重点对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以及低保户、残疾人、特困供养人员、孤儿等六必访六必查人员进行了两轮次入户核查,并制定了六必访、六必查工作手册。对163户监测户制定了详细的一户一策帮扶计划,精准落实民政救助、医疗保障、防返贫保险、公益岗安置等一揽子措施,做到了发现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义务教育基本方面。全镇适龄人口2823人,在校生就学人口2818人(其中县内就读1931人,县外就读887人),毕业离校2人,因残疾无法入学送教上门3人。全镇适龄儿童无失学辍学现象。基本医疗方面。20XX年度医疗保险应缴费人数22696人,实缴费人数22366人,缴费率98.55%。其中脱贫人口缴费,4865人,边缘易致贫人口缴费19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缴费人口5人,缴费率100%。安全住房保障方面。全镇20XX年实施抗震房改造49户,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96户,收缩居住26户,全镇无住危房户。饮水安全保障。全镇6169户农户实现自来水全覆盖,自来水由古浪供水站和古丰供水站集中供应,水质安全,9个村均有自来水水管员,正常开展日常供水管网维护,全镇无冻管冻阻问题。养老保险方面。养老保险方面。20XX年养老保险应缴费人数8717人,实参人6719人,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562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157人,缴费率77.08%,养老保险代缴费854人,脱贫人口应缴费2894人,已缴费2018人,缴费率76.35%。兜底保障方面。保障低保对象382户900人、农村特困人员55户68人、孤儿9户11人、发放临时救助金213户799人159.39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55户188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57户268人。产业发展方面。全镇产业以牛羊猪养殖和小麦、大田玉米种植为主,育肥牛存栏3710头,能繁母牛存栏1960头,育肥牛出栏2980头,育肥羊存栏58370只,能繁母羊存栏29800只,育肥羊出栏58620只,育肥猪存栏10280头,能繁母猪存栏897头,育肥猪出栏17770头,蛋鸡存栏45100只,肉鸡存栏15800只,肉鸡出栏44540只。20XX年落实自种自养日光温室产业奖补267户50.875万元,羊产业临时补贴1596户50.851万元,落实自主种植豆类补助839户164.96万元,落实自主种植马铃薯补助6户2.56万元,落实农机具补贴39户86.126万元。20XX年投资432万元对144座日光温室破旧棚体进行改造、对老化苗木进行更换,种植“中国红玫瑰”“阳光玫瑰”新品种,修建蓄水池1座。20XX年新建日光温室100座,20XX年计划新建日光温室200座,完成温室建设后,全部种植优质葡萄,示范带动全镇日光温室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就业方面。在全面摸清有意愿输转的脱贫劳动力人口底数基础上,常态化开展务工需求摸底、信息发布、组织输转等工作,对有意愿输转的脱贫劳动力做到“应输尽输”。建立健全返乡回流人员动态监测机制,加强与行业部门的信息对比,做到“人员底数清、劳动能力清、就业意愿清”,有针对性的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帮助群众掌握就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20XX年共输转劳动力6307人,输转脱贫劳动力2165人,至目前已落实劳务奖补160人8万元,落实交通补助16人0.96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一是到户产业分红政策。2018年以来落实贫困户到户产业扶持贫困户280户入股489万元,每年度分红24.45万元;(20XX年度兜底户127户168万元已整合为村集体资金)目前已落实分红资金10.45万元,甘肃正阳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分因经营不善,正在进行破产重组,已申报债权清偿,分红资金14万元未落实。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采取资金入股分红的发展方式,我镇村集体经济涉及3项资金来源,共投入资金2884.6万元,今年应分红145.73万元,已分红63.7万元。一是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300.6万元,涉及全镇9个村,其中20XX年统筹整合涉农资金367.6万元入股XX镇振兴产业合作社,投入XX镇日光温室产业园,应分红18.38万元,已分红18.38万元;20XX年127户兜底户产业入股资金168万元入股XX镇振兴产业合作社,投入古浪县鹏成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应分红16.8万元,已分红16.8万元;20XX年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765万元入股XX镇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应分红88.25万元,已分红88.25万元。二是20XX年互助资金374万元涉及全镇9个村,入股古浪县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应分红18.7万元,已分红18.7万元。三是中央及地方财政资金210万元(含村集体收益资金10万元):其中20XX年中央财政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50万元和村集体收益资金10万元共计60万元涉及光辉村,入股XX镇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应分红3.6万元,已分红3.6万元;20XX年中央三部委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50万元入股县博裕农业产业发展公司,涉及周庄村,未到分红时间。20XX年县财政整合涉农资金100万元涉及XX村,用于发展光伏电站,正在进行投资程序。金融扶持情况。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649户3245万元,申报“富民贷”25户,厕所改造方面。20XX年厕所改造261户,20XX年以来累计改造水厕2409户,今年对问题厕所进行了回头看整改,问题厕所已全部整改完成,确保改造厕所能够全年正常使用。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全镇 9个村已实现通村公路硬化,全镇硬化路总长度达185余公里,通组公路全覆盖;9个实现村文化广场全覆盖;全镇有标准化卫生室19所,配备合格村医19人,有乡镇卫生院1所;镇内有小学2所,幼儿园2所,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就学全覆盖,无失学辍学儿童。各村动力电入户全覆盖,快递及金融服务网点全覆盖。
三、扎实开展一行动一活动
一是扎实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截止10月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理论学习24场次,采取你问我答1次、主旨演讲5次,倒逼镇村两级干部熟悉村情户情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到天祝县、黄羊川镇等乡村振兴示范点进行现场观摩学习,通过实地观摩学子增长建设经验。二是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关爱服务行动。累计已开展活动13次,帮办实事170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5件,开展农村留守老人每周定期打扫卫生,防养老诈骗宣传,组织村两委,妇联干部走访入户,排查解决涉及农村留守老人的矛盾纠纷: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生活需求,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读书宣传日,积极关注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家庭生产生活情况,持续开展“八个一”关爱行动。
四、全力抓好反馈问题整改
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发现的问题不足要逐一反馈、逐一整改,防止积小成大”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充分认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考核反馈问题的严重性和整改落实的重要性,坚决扛牢反馈问题整改的政治责任,坚持标准、举一反三、动真碰硬,坚决全面彻底整改问题,及时消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的风险隐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镇认领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考核反馈问题16条,目前已完成整改16条,认领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考核评估反馈问题16条,目前已完成整改16条,认领省乡村振兴局反馈问题14条,已完成整改14条。下一步将持续做好整改问题的成效巩固,同时全面开展常态化监测,防治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全面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对标省市县委部署和要求,努力把各项任务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奋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抓巩固促提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通过常态化入户走访、救助政策宣传、建好关爱服务台账,保持帮扶政策稳定性、连续性,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持续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聚焦产业发展,狠抓群众增收,加强综合指导,统筹协调灌溉用水,紧盯科学合理施肥浇水,及早干预虫害、病害等影响小麦生长及产量的不利因素,为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三)抓项目促发展,助力经济提档加速。抓好光辉村、光丰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XX镇20XX年收缩居住工程建设项目和光辉村日光温室提升改造项目实施进度。抓好XX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落地提速准备,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加强项目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知晓率。同时,抓好项目储备谋划,因地制宜地谋划好一批符合群众意愿和需求的项目。
(四)聚焦环境提升,狠抓示范创建。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抓好典型示范带动,各村打造1至2个示范点,以典型带动全村、全镇、全民,营造比学赶超,不作反面典型、争做正面标杆的氛围。持续抓好林长制、河长制长效机制,加大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污染宣传教育,从源头上开展好治理,努力开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今年是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确保乡村振兴有序推进。现将20XX年年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XX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本情况
XX镇位于利辛县东南部,距县城36公里。全镇10个行政村,其中重点村4个(XX村、高庄村、谢圩村、苏湾村)。20XX年我镇脱贫人口2362户,总人数6425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28户319人;脱贫不稳定户21户57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3户47人。
二、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作为常态化工作,先巩固后振兴,要把巩固摆在第一位。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持续激发脱贫户的内生动力,结合产业方面、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等措施,加大政策力度。光伏方面,XX镇已向老弱病残或无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共计687人,已拨付资金130万元,确保两不愁三保障。教育方面,申报春季雨露计划145人,共拨付资金21.75万元,通过教育资助机制使脱贫户学生完成学业。就业方面,开发“四员一工”岗位共计277人,已拨付资金83.1万元,通过开发公益岗位,让低收入人口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脱贫户外出务工人员交通补助,已申请245人,已拨付资金4.9万元。健康方面,继续实行省规定医疗保障政策,确保各村低收入人口能够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三、开展20XX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
我镇高度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工作,组织召开了XX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工作部署会,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压实各级工作责任,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对标对表,行动上迅速落实。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具体抓落实。要动员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和基层网格员等,组建排查专班,细化任务分工,倒排时间工期,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排查工作。
(二)分级开展培训,确保有序推进
XX镇召开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动员暨培训会议,开展动员部署,明确工作要求,并解读相关政策文件,全体振兴专干及网格员参会。制定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细化实化举措,成立排查专班,精心组织部署;全面完成基层网格划分和基层网格员优化调整,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专题业务培训,确保做到负责集中排查工作人员培训全覆盖。
在排查过程中,镇乡村振兴站联合镇纪委进行督查,确保大排查的真实性,以及档案员在职在岗情况。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立行立改,全镇各村将每日排查情况上报的镇乡村振兴站,严格排除不符合整改的问题,将村级未能及时整改问题,进行讨论,拿出实施方案进行整改,并每日督查未整改问题。
(三)细化排查工作,推动全面排查
全覆盖排查全镇所有农户,主要涉及九类人群:一是脱贫户,特别是2020年脱贫、整户无劳动力、近三年家庭人均纯收入持续减少的脱贫户;二是20XX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较低和明显减少,特别是收入在当地监测范围内的农户;三是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特别是单人户等特殊困难家庭;四是农村低保对象,特别是整户无劳动力、近两年新识别和申请低保的农户;五是农村残疾人家庭,特别是新致残和重度残疾人家庭;六是多子女家庭,特别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在读子女较多的农户;七是务工收入占比高且务工时间不稳定的农户;八是分户独居且子女无赡养能力或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老人户;九是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户等。六大工作重点内容:一是排查认定新增监测对象;二是排查已消除风险监测对象稳定情况;三是排查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四是排查规模性返贫风险隐患;五是核查核实监测对象和脱贫人口数据信息;六是排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突出问题。
排查情况:脱贫户2207户,已排查2207户,完成率100%;监测对象148户,已排查148户,完成率100%;一般户10848户,已排查10848户。已排查问题176条,其中涉及住房安全隐患6户,已全部搬离整改;涉及饮水安全11条,现已整改11条;涉及国办数据问题125条,现已全部进行整改;涉及因疫情务工就业不稳的7户,现已做好就业宣传,积极介绍县内务工企业;及慢性病证未换证3户,已上报到医保部门及时办理;涉及因病、因残、因务工不稳、因意外事故导致家庭出现基本困难15户,现已全部纳入监测对象,确保两不愁三保障;涉及帮扶措施重叠6户,针对实际情况已全部进行取消。
通过本次排查,20XX年拟新识别监测人员15户53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户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3户47人。分别为顺河村黄永文户、赵怀保户、黄永民户;和谐村郑金伟户;苏湾村苏宏爱户、侯树权户;王刘村丁加成户;苏桥村李庆勇户;高庄村孙长龙;谢圩村崔云云户;XX村刘维强户;东圩村陈国好户、陈清平户;张圩村姜国武户、谢允堂户。现已完成识别程序,已在国办系统进行标注。
四、规范提升村户扶贫档案资料,做好扶贫资产管理工作。
扶贫资产管理工作,目前已完善20XX年度的扶贫资产登记相关表格(扶贫项目管理台账、扶贫资产管理台账、资产收益分配台账、资产后续管护台账),20XX-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并补充完善扶贫资产登记相关佐证材料,已建立资产管理后续管理制度。
五、持续做好动态监测,建立网格化管理。
以九类人群为重点,动员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基层干部和网格员开展跟踪走访,并与“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涉及的相关部门加强对接联系与数据比对,发现问题要立行立改、动态清零,确保不发生返贫致贫现象。网格化管理,是长期防反贫致贫机制和重要抓手,我镇建立10个村级网格(每个村)、155个村组网格(以村民小组为基本),根据村实际,划分网格,每个网格一般以100户左右农户。担任网格信息员以村两委为主,或是专干、振兴小组长等人员,网格员主负责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联络协调、反映情况、及时上报等。
六、保持帮扶责任不变,加强扶贫政策宣传。
组织开展帮扶责任人走访活动,对帮扶责任人和联系人加强管理监督,压实帮扶责任。脱贫户帮扶责任人和监测对象联系人原则上保持不变,对今年新识别的监测对象联系人原则上以包点干部为主。对因病、因工作调动、因退休等无法履行帮扶责任的,在6月底前调整安排27人,确保所有脱贫户和边监测对象都有帮扶责任人和联系人。加强扶贫政策宣传,确保落实各项工作保障。我镇高度重视政策宣传工作。各村通过村村通广播、入户走访宣传等形式,提高政策知晓率,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了低收入人群的致富信心。另外我镇重视开展外宣工作,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大大提升了我镇的知名度,为乡村振兴工作汇聚了更大力量。
七、做实做稳基础工作,以细节巩固脱贫成果
对九类人群全面排查,建立20XX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加强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四类低收入人员、一般农户“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监测及整改。并要求:网格员每周完成一次排查,建立排查台账,振兴专干带队以网格点为范围,每月25日前完成一次全村人员定期排查,重点是四类低收入人员,建立排查台账,明确问题整改责任人,做到立即整改。
我镇严格按照省、市、县工作安排,做实脱贫人口动态管理工作,聚焦脱贫人口家庭成员自然增加减少,每月按时统计脱贫人口变化,及时上报脱贫人口动态增减表至县乡村振兴局监测信息股,确保数据及时更新并保持一致。二是及时做好国家扶办业务管理子系统和省办扶贫系统中各项指标的更新、调整等工作。
扎实做好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效考核问题清单,参照国家市县下发的认领问题清单,结合本镇实际情况,召开镇党委会议,共同研究认领本镇的问题,经过研究讨论涉及认领19项具体问题,各项问题已明确分管负责人牵头整改,有效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成效,做到整改有回音、工作有成效。
做好防返贫监测小程序的宣传,通过振兴站打印小程序的明白纸,在各个行政村及自然庄进行张贴,积极主动的入户进行宣传,时刻关注家庭成员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防止返贫监测标准(7000元),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村户籍人口。
做好XX镇光伏运维工作,按照县级要求每月对光伏板进行三次清理,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现场进行验收,确保光伏清理到位,光伏稳定发电。每月及时巡查,发现问题上报村级,建立光伏运维整改台账,确定问题整改责任人、整改责任时限,确保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维护站容站貌。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健全完善脱贫增收长效机制推进乡村振兴将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纳入乡村振兴规划统筹推进。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并与基层党建相结合,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党建助力群众增收。各村、各帮扶单位结合本村实际和单位帮扶工作特点制定全年工作计划,细化目标任务。
二是重点项目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园区、龙头产业和农民专合社,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抓紧谋划好重点项目重点措施。各村广泛宣传动员,让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都参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按照政策规定做到应补尽补,切实发挥产业扶贫带贫减贫作用。各村因户因人精心谋划好精准帮扶措施,用活用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压紧、压实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各位村干部的责任,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巩固脱贫成果。
三是广泛宣传发动,大力营造氛围。要利用会议、宣传栏、广播等各种形式,采取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宣传方式发放宣传单等,发挥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离任村干部、村民组长的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宣传工作,凝聚脱贫攻坚正能量,全面增强党和政府脱贫攻坚政策和乡村振兴感召力和影响力,使大家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意义、目的和要求,从而自觉响应号召,积极主动参与,充分大大提升了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认可度。
一、今年工作总结
乡村振兴工作铿锵有力。我镇十分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尤其注重稳定性和长效性。资金投入足。上级统筹和镇本级配套资金近400万元用于改善村容村貌和居住环境,为6户监测户新硬化路面0.6公里,为2户监测户改建住房和新建卫生厕所,极大地美化亮化了村庄;产业带动强。今年新增2座100KW光伏电站,每年可增收8万余元,新增“一村一社产业基地”2个,400亩的脐橙种植基地,吸纳周边40人务工,每年人均增收上万元,一方净土、西昌凤翔、榕泰3家本土乌鸡企业为脱贫户、监测户免费发放乌鸡苗6000羽,培训养殖技术,助力本地群众增收致富;增收渠道广。积极与县工业园区和县就业局对接,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2场,发放工作岗位宣传单10000余份,为合力泰、傲农、金糠谷物等本土企业推荐用工16人次,大量的脱贫劳动力涌入上海、深圳、广州、昆山等城市务工,为127人办理交通补贴,拨付金额6.29万元,为36人申报县内灵活就业,申报补贴7.2万元;保障跟进实。根据人口信息和年龄组成,反推脱贫户和监测户家中政策落实情况,围绕健康、教育、住房、饮水等方面,进一步筑牢保障基础,全年度为83人次发放义务教育寄宿生补助资金3.6万元,为低收入人口366人争取享受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向县级积极争取危改资金8000元用于突发严重困难户张建彬(20XX年纳入)房屋维修,为现有101人脱贫人口、监测人口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61人脱贫人口、监测人口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进一步扎实筑牢保障基础,确保政策落实落地。
农业农村工作掷地有声。狠抓早稻生产。今年由于国内国际环境,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抓好早稻生产工作则是重中之重,经常深入村组田间地头现场调度解决高标农田建设遇到的问题和群众矛盾纠纷,确保4.4万余亩早稻生产任务圆满完成;强攻抗旱保粮。借助珠陵江丰富的水资源,新建提灌站5座,使全镇近6000亩农田灌溉受益,科学合理运用好农业救灾资金和水利救灾资金,新增抗旱井60余座,新修水渠近10公里,为保秋粮、保丰收奠定坚实基础;聚力秋收冬种。圆满完成县级下达的9200亩油菜种植任务,充分调动坎头、墩陂、宏冈和XX,连片种植面积3600余亩,与此同时,新增种植2000余亩车前子,西葫芦、辣椒、盐菜等蔬菜产业在田野上遍地开花;严抓其他农业相关工作。积极协调配合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排查并取缔禁养区和未环保认定养殖场的畜禽养殖,3月、8月、11月组织镇村干部对全镇所有非禁养区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进行三次集中核查,共核查生猪养殖场53户,肉牛养殖场23户;严厉打击“地笼网”非法捕鱼,对本辖区沿江村庄涉渔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摸底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建立台账资料清单。
其他分管工作有条不紊。积极主动对接县水利局,切实抓好落实“河长制”相关工作,扎实推进山塘整治、水库移民、河道清理等工作,严把三个“小二型”水库水质关键,深入笃实推动防汛抗旱工作,确保农业生产便利高效;积极主动对接文广新旅局,切实抓好群众文化普及工作,大力宣传二十大精神,让精彩的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人受益;积极主动对接团县委,高标准打造社下、宏冈2个省级“童心港湾”示范村,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关注青年成长,凝聚全镇干事创业合力,助推全镇事业上台阶;积极主动配合其他分管领导工作,常怀“搭把手、一家人”情怀,担当有为,奋力进取,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
一、基本情况
XX镇现有脱贫户1951户5671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0户76人,已消除致贫风险)边缘户215户744人(已消除致贫风险);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9人。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开展情况
(1)产业巩固
到户产业:20XX年上半年,我镇申报两批到户产业88户,涉及奖补资金25.34万元。其中,第一批申报到户产业45户,计划奖补资金13.3万元;第二批申报到户产业43户,计划奖补资金12.04万元。
光伏扶贫:我镇现有光伏电站19座(杨湾村,XX村村级电站各2座,其他户用光伏电站15座)受益贫困户1212户、受益出列村2个(杨湾村、XX村)。20XX年上半年,发放到户光伏电费122.52万元;两个出列村集体电站收入18.91万元。
(2)就业巩固
20XX年上半年,我镇开发光伏管理员岗位18个,发放工资2.4万元;开发临时性公益岗位55个,发放工资2.2万元。
(3)动态调整情况
我镇通过日常走访,结合防止返贫监测集中排查,对户上基本情况进行摸排,及时进行动态调整。20XX年上半年,户内自然增人涉及8户10人,户内自然减少涉及76户79人。
(4)防止返贫监测集中排查及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20XX年,我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监测集中排查及帮扶工作。在镇村两级开展培训35次,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责任人和联系人,动员村民小组长、农村党员、乡村网格员等367人,对全镇15693户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监测集中排查及帮扶工作,现全部排查完成。经过认真排查核实,拟纳入监测对象3户13人,正在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纳入,同时针对户上情况,及时制定了相应帮扶计划,并对户上进行前期帮扶。
三、下一步工作
(一)定期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持续做好入户遍访工作,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同时加强行业部门数据分析,认真做好动态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分析、早帮扶。
(二)继续强化产业支撑,确保脱贫稳定性。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组织化程度,带动户上增收。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商等现代服务业。
(三)全面加强扶贫资金投入形成资产的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效益,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挥扶贫资金在群众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上的有效作用,切实维护扶贫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和受益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扶贫资金资产保值增值。
今年,我镇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把实施乡村振兴作为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大产业发展和政策扶持力度,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保持政策稳定,坚守脱贫攻坚成果
我镇结合实际找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着力点,持续完善落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规划、政策、工作衔接机制。
一是坚持“四个不摘”。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当作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每月通过中心组理论学习和重点工作推进会,及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进行学习传达,并结合镇情村情,安排部署全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明确两名班子成员主抓乡村振兴工作,其中办公室主任由副镇长担任,办公室成员新增两名经验丰富的信息员。通过以练代训的方式,多轮次、全覆盖到村实地指导,持续加强村级信息员的业务培养。同时突出“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在县驻村办下派的7个市直、县直工作队的基础上,镇上统筹增设6名第一书记和43名机关干部驻村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通过持续强化队伍建设和政策学习宣传,确保全镇了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标准不降。
二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紧盯4154户13955人(包含监测户187户615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56户183人、边缘易致贫户129户42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7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月统计、季调度”机制对普通农户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对农村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等低收入和因病因灾因意外导致家庭收入骤减或家庭支出骤增群体进行监测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目前,已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全员排查2次,5月组织20XX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对辖区内所有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实现情况进行全面排查;10月以战地指挥室为单位,对辖区所有脱贫户、监测户和一般户中的重点对象家庭基本情况进行信息采集;根据排查情况,由战地指挥室会商,逐户逐项分析,因人因户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确有战地指挥室会商无法解决的,上报镇战地指挥部协调解决。
三是着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五谷庙乡村振兴示范村按照“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统筹推进”要求,围绕“生活区、生产区、生态区”三区布局,以“产业基地、人居环境整治、河道治理、微景观打造”等四大工程为重点项目,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示范村建设。截至目前,高标准治理马家台土地200余亩,建设设施蔬菜大棚基地,已投入生产经营;黄家营建设茶园400亩,配套搭建750平方米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对五谷集镇道路、绿化、排污、电缆等进行统一规划,拆除两违建筑37处,改造民居90户,道旁护栏建设基本完工,行道树全部移栽完成,新建五谷庙村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结合黄酒专业村定位,打造235省道特色文化长廊,黄酒风情一条街初见成效。全面治理唐家河流域2.5公里,修建防洪河堤3500米,生态拦水坝270米,五谷庙游客接待中心建设1100平方米的休闲垂钓基地,搭建生态漫游道3.5公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0月启动大木街社区(马回村)示范村规划,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产业兴旺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走符合大木实际、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循序渐进,扎实推进。
二、发展特色产业,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农业产业规模发展。紧围绕县委七大产业链目标,做强做大“一村一品”,巩固现有的两叶一薯一菌特色产业格局,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土地附加值,实现产业增效,农户增收。茶叶产业围绕“十竹路生态茶叶示范片区”布局,坚持建管结合,全镇12个村发展茶叶8350亩。其中:老茶园8000亩,新建茶园350亩。依托祥龙茶业专业合作社,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同步发展,带动10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蔬菜产业重点围绕五大路、十竹路沿线村发展设施蔬菜,目前,已完成共青村、桥梁村、五谷庙村500亩土地平整工作,搭建钢架大棚200亩,目前已投产经营。中药材产业在双泉寺、安羊沟发展银杏1300亩,年创产值250万元,累计带动200余户增收。食用菌产业按照“市场主导、龙头带动”的思路,引进湖北铃星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五谷庙村、高船村、共青村发展羊肚菌370亩,年创收700万元,带动200余户户均增收3000元。肉牛养殖产业坚持“抱团”发展,支持牵亿肉牛合作社“以大带小”发展肉牛养殖,目前存栏肉牛5000余头。
二是工业经济突破发展。立足“卫星”乡镇发展定位,坚持做好项目包装,完善配套设施,健全服务体系,激活工业发展潜力。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功能配套”的总体要求,强力推进马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用地600亩,其中,一期占地70亩,建设厂房1万平方米,园区已入住中合农业、大木鞋业2家企业,并与祥龙茶叶、鑫磊藤编、大木天然气站、麦登汽配等6家生产加工企业签订落户协议,上述企业年产值已达8000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近2000人,在拉动农民就业和促进财政增收方面效果显著。二期规划占地530亩,建设厂房21万平方米,计划投资5亿元。同时坚持全员上阵招商引资,积极招引企业入驻园区,确保尽快实现“满园”,同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好产业园区项目建设用地、用工等难题,促进园区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目前,湖北盛欣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正在建设,项目占地80亩,预计投资1.2亿元。
三是劳务经济特色鲜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优势,唱响“隧道”务工品牌,由村支部牵头,主动对接本村务工能人,将他们发展成为劳务经纪人,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目前全镇110名劳务经纪人每年有序组织外出务工2000人次以上,“隧道”务工品牌更加响亮。
三、多措并举抗旱减灾,着力保障安全饮水
一是实地研判灾情。镇党委成立抗旱救灾工作专班,积极组织驻村党员干部、工作队员下到田间地头进行走访,密切关注持续高温天气及受灾区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全方位开展科学抗旱、节水抗旱、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抓好灾情核查,实地统计,汇总研判,全面掌握农作物旱情信息,科学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开展。据统计,目前全镇因旱受灾群众达15516人,涉及饮水困难大牲畜2567头,夏玉米受灾4185亩,成灾面积3107亩;6000亩幼龄茶园不同程度遭受旱灾,茶苗干死面积达10%;矮化密植银杏鲜叶减产30%;花生受灾面积748亩,成灾面积516亩;红薯受灾面积865亩,成灾面积612亩,各项经济损失共计290余万元。
二是科学调度用水。根据现有水源点蓄水情况和群众用水需求,充分利用好山塘水库、水井等现有水源,采取上引、下灌的措施,树立“积极应对、人饮优先、兼顾生产、科学 抗旱”的工作理念,切实加强全镇供水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目前,全镇已购买28台水泵投入使用,延伸管网2万2千余米,维修水井、水塘28口。对于饮水困难的群众,五谷庙村、高船村、共青村等村,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分组进行送水30次,所有群众饮水困难基本得到解决。
三是动员全员节水。通过微信群、QQ群、宣传车、进村入户等形式加强节水爱水宣传,号召群众自觉维护饮水设备、增强节约用水意识。同时耐心细致做好群众解释工作,积极想办法应对本轮旱情。此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在河道开展清河净摊志愿活动,及时清理水域岸线各类垃圾,维护河道环境,确保水面干净、河岸清洁。
20XX年工作总结情况:
(一)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面
1.排查发现新识别监测对象
20XX年4月,认真开展XX镇20XX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第一轮排查工作,组织帮扶责任人、村干部、网格员对我镇12655户47711人进行了全面集中走访,排查率达到了100%,其中,入户走访8112户,电话联系4543户。通过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我镇新识别监测对象3户10人。
2.现有监测对象识别工作“回头看”
按照工作要求,对已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劳动技能状况、是否享受低保特困情况进行认真核实,将已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中整户无劳动力的兜底户9户12人进行风险消除回退。
3.织牢防返贫监测网格
优化防返贫监测网格,选好配好村组网格员,及时调整年龄偏大、履职不力的网格员。我镇目前防返贫监测网格共115个,网格员115名。同时加强对网格员加强业务培训,为网格员发放《界首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基层网格员手册》,组织各村对网格员开展培训,强化网格员对政策的理解,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做到常态化走访排查。
4.积极开展“防贫保”综合试点保险工作
根据界首市防贫保”综合试点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动员我镇脱贫户和监测帮扶对象积极参保,截止7月中旬,我镇所有脱贫户和监测帮扶对象共3982人均已参保,保费共计141679元。
5.宣传用好四种方式
今年我镇对四种申报方式(书面形式、全国防止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手机APP、防止返贫监测和乡村振兴咨询服务平台、安徽省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小程序)进行广泛宣传,其中安徽省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小程序二维码在各村都进行了张贴,脱落的及时补齐,确保群众能够及时咨询和反应自身需求。
6.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今年以来我镇新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1840户,并对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进行不断核实更新。
7.开展精准帮扶走访服务工作
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联系人和网格员等力量,逐村逐户逐人对帮扶对象开展入户走访服务,重点做好摸清户情、宣传政策、了解需求、帮扶服务、增进感情等工作。通过入户走访,认真了解帮扶对象生产生活、“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同群众面对面一起算清收支账,预估20XX年度(20XX年10月1日-20XX年9月30日)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收入,摸清收入来源、收入构成和收入增减变化情况,找出可能出现减收的风险点。截止8月10日,我镇已走访算账脱贫户1081户,监测户112户,发现存在收入减少风险户4户,均已根据其减收风险点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消除减收风险。
8.动员入户走访
今年XX乡村振兴工作站对全镇因身体、退休、单位调整等原因的48名帮扶责任人进行了调整,确保户户有人包,同时动员、督促各级帮扶人进行日常走访。
(二)稳岗就业方面。切实做好摸底排查,落实就业帮扶。目前我镇在外务工的脱贫人口共2425人。今年来,我镇大力推进132工程,引导农村居民就近就业162人。
(三)项目推进方面
1.积极谋划、申报项目
XX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积极组织各村谋划、申报项目。XX镇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新增项目4个,分别是界首市XX镇前李村20XX年特色产业发展收益分享项目、界首市XX镇刘窑村20XX年特色产业发展收益分享项目、界首市XX镇王楼村20XX年“两薯”种植加工基地项目、界首市XX镇王楼村20XX年蛋鸡养殖基地项目,截止到目前,三个收益分享项目均已实施完成,收益均已到账,王楼蛋鸡养殖项目正在实施,同时,积极谋划XX镇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共谋划8个项目,涉及资金5241万元。
2.积极运维光伏帮扶电站
20XX年以来,三个出列村光伏电站共累计发电量38.0189万千瓦时,发电收入36.669439万元,用于开展公益岗位扶贫带动脱贫户增收19.6839万元,用于直接补助老弱病残或无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9.9572万元,用于电站土地租金、运维费用1.012万元,20XX年结余3.276736万元。
3.推动其他项目实施
20XX年以来,我镇已实施两批自种自养237户,按照每户2000元的申报标准,发放达标奖补资金47.4万元;实施春季雨露计划项目,资助124名学生,落实资金18.6万元;秋季雨露计划项目,拟资助138名学生,目前正在申报中;实施小额信贷新增52户,落实资金260万元,20XX年小额信贷存量248户,912万元。
20XX年工作计划:
一是做好项目谋划、争取、实施工作;二是做好防返贫监测工作;三是做好小额信贷、雨露计划、自种自养等一系列政策落实工作;四是做好资产管理工作;五是做好各级检查督查工作;六是做好各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七是持续做好动态调整、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制定等基础业务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