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篇)中央党校理论文章汇编


中央党校理论文章汇编

16篇)


目录

1

.破除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误区 2

2.推动共同富裕需把握五个关键词 7

3.高举人权旗帜 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11

4.如何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19

5.把握加强党性修养的逻辑 23

6.科学把握“十个明确”的重大意义和实践伟力 30

7.充分发挥保障民生对稳住经济的重要作用 40

8.《摆脱贫困》的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 44

9.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 48

10.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 54

11.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 61

12.科学评价干部政绩 促进干部更好担当作为 69

13.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78

14.全面把握“历史自信”的构成与意义 86

15.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95

16.改进和完善新时代党员理论教育 104





破除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误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澄清各种模糊认识,防止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澄清模糊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凝聚起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合力,并付诸卓有成效的行动。

一、消除基本内涵上的片面认识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首先要破除认识误区,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内涵,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共同富裕是全民富裕,不是少数人富裕。全民富裕,是就共同富裕的覆盖面而言的,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

起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不断提高。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既表现在收入水平提升和收入差距缩小上,也表现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

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不仅仅是物质富裕。全面富裕,是就共同富裕的内容而言的,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以物质富裕来概括共同富裕,在理论上是片面的。促进共同富裕,既要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又要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需要齐抓共建、相互促进、同向发展。

共同富裕是共建富裕,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共建富裕,是就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而言的。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共建的过程就是实现共同富

裕的过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共同富裕不是“养懒人”,不能“等靠要”,“躺平”只会离共同富裕越来越远。惟有奋斗和辛勤劳动,不断积累社会财富并创造有利条件,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渐进富裕,不是同步同等富裕。渐进富裕,是就共同富裕的推进进程而言的。要看到,各地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上会有差异,不可能完全同步;不同人群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可能齐头并进。这就需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推动共同富裕,既不要裹足不前、该做的工作也不尽力,也不要吊高胃口、好高骛远,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实打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办好,提高实效性。

二、澄清实现路径上的模糊认识

在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矛盾,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澄清模糊认识,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实现共同富裕,做大做好“蛋糕”是切好分好“蛋糕”的现实基础。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 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仍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在持续不断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厚植共同富裕基础,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既要强调国有企业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也要强调民营企业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是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现共同富裕,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促进共同富裕,需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分配结构。首先,初次分配是基础,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 来,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从总体来看,初次分配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给每一个奋斗者以公平的机会。其次,再分配是关键,要加大税收、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以此缩小收入差距。最后,要发挥好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但不能搞道德绑架式“逼捐”。强调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不是劫富济贫,而是要借助一定的制度安排,激励人们自愿捐助回馈社会。

实现共同富裕是“持久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实现共同富裕同样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能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明显,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是“突击战”,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步一步、久久为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朝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行,在实践探索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从而更好绘就亿万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



推动共同富裕需把握五个关键词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遵循。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需正确认识和把握促进共同富裕的原则、路径,在实际工作中需把握以下五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发展”。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需要看到,发展是富裕的前提,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根基。我们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锚定这些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绝不能仅局限于经济领域,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这样才能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持久动力,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

第二个关键词是“共同”。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样,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不要分成城市一块、农村一块,或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一块,要从全局上来看。对此,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共同”与“富裕”的关系。“共同”的范畴是指全域推进、全程推进,是目标更是实践过程;“共同”的主体是全体人民中的每一个人,也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城市之间以及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共同”。“富裕”的内容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对此,需根据各地区发展基础和实际,扬长避短,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要好高骛远,吊高胃口,作兑现不了的承诺,调整部署落实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和具体方案。

第三个关键词是“差别”。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我们说的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让所有人都同样富裕,客观上是不可能的,这实际上涉及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只讲效率不要公平,

不符合共同富裕的原则,也背离社会主义的初衷;只求公平不要效率,搞平均主义也是不可取的。一方面,要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和技能。特别是要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把“蛋糕”分好,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防止两极分化、消除分配不公,在依法保护合法收入的同时,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整顿收入分配秩序。

第四个关键词是“渐进”。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必须看到,我国发展水平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由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由中等收入国家跃升为高收入国家是一个渐进过程,需在动态发展中不断推进。一是不同群体循序渐进。共同富裕不是指所有人同时富裕,不同人群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同一人群实现富裕的时间也有先有后。我们需要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人群带头致富,鼓励支持示范区先行先试。二是不同内容循序渐进。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人民群众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渐进富裕。三是不同地区循序渐进。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各地区齐头并进,各地区需要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自要素禀赋,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第五个关键词是“共享”。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现象的出现,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具体来看,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共享是全面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内容而言的,要做到人人共享各方面建设成果;共享是共建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实现途径而言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共享是渐进共享,这是就共享发展的推进进程而言的,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高举人权旗帜 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发展人权事业,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尊重和保障人权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理论观点,指导我国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人权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人权、如何发展人权以及如何开展国际人权合作与国际人权斗争等问题,指明了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方向。

一、中国共产党是人权的捍卫者和促进者

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人权思想诞生于启蒙时代,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对于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发挥过积极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肯定资产阶级人权理论进步意义的同时,尖锐批判资产阶级人权观的抽象性、片面性和虚伪性,认为资产阶级“人权本身就是特权”。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权只是漂亮的口号和言辞,只能由一小部分人享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消除阻碍人权实现的政治经济条件,推动全体人民真实、平等地享有实质人权。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为中国人民享有充分人权 而努力奋斗。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一系列争取人权的纲领和主张,保障工人、农民和妇女权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制定和实施了包含诸多人权保障条款的施政纲领。高举民主和人权旗帜,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封建等级制度,实现广泛的平等;进行土地改革,铲除封建统治的基础;实行妇女解放,维护了妇女人权。改革开放以来,党自觉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贯穿执政和自身建设之中。党的十五大提出“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党的十六大重申“尊重和保障人权”,党的十七大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写入大会报告,并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同时,建设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04年宪法修正案写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以保障人民生存权、发展权为首要推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人权的最大捍卫者和促进者,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权事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走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人权发展道路必须根据各自国情和本国人民愿望来决定”,“不论发展到什么阶段,我们的人权事业都要按照我国国情和人民要求来发展”。人权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评判标准,中国共产党从现实国情和人民要求出发推动人权事业发展,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

把人权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人权的普遍性主要体现在联合国的人权文件和联合国通过的国际人权公约中。中国承认人权的普遍性原则,承认联合国人权文书确定的基本人权规范,尊重《世界人权宣言》和其他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人权保障义务。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历史地、辩证地、发展地看待人权问题,认为在中国实现人权理想、实现普遍人权,只能从具体国情出发,只能采取符合中国实际的具体形式。党充分考虑中国社会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主动适应人民发展要求,致力于有计划、有步骤和分阶段地发展人权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始终遵循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精神,坚持把人权普遍性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为中国人权进步和国际人权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人民性是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最显著的特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人权发展的核心理念。中国要实现的人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不是一部分人或少数人享有的特权,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的普惠性人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国人权状况好不好,关键看本国人民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得到增强,这是检验一国人权状况的最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党和政府发展人权事业,加强人权保障,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较短时间内使全体人民人权保障水平得到整体性大幅度提升,中国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幸福感日益增强。

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生存权是指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存条件获得基本保障的权利。发展权是个人、民族和国家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公平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权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存是享有一切人权的基础”。生存权、发展权是其他人权的前提,只有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谈其他事情。中国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最优先的任 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群众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有力保障,为协调增进各项人权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公民、政治权利全面协调发展。人权涉及范围广泛,各类人权相互依存,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与公民、政治权利是人权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协调增进全体人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权利,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的同时,协调增进全体人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权利,14亿多中国人民在人权保障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中国的人权状况处于历史的最好时期。

不断提升人权法治化保障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人权最有效的保障。”当前,中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涵盖人权保障各层面的法律法规已经比较完备。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尊重和保障人权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不断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和基本政治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得到落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三、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推动全球人权治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坚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要积极参与联合国人权事务,广泛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人权交流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发展人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促进和保护人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各主权国家应当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就人权问题进行平等对话和合作,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国际人权事务应由各国共同商量,全球人权治理体系要由各国共同建设,人权发展成果要由各国人民共同分享。

深度参与国际人权合作。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人权领域活动,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人权治理体系,为推进 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参加了包括《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在内的国际人权文书,在国内立法等方面注重与国际人权文书规定相衔接,按照国际人权文书规定提交履约报告并接受审议。积极参与联合国人权事务,深入参与有关人权机制工作。自1982年起,中国一直是人权委员会成员国。中国五次当选人权理事会成员,接受了三轮国别人权审查。多名中国专家出任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咨询委员会和形势工作组成员,担任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等多个多边人权机构或专门委员会的委员。积极参与联合国人权专门机制的改革,在促成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设立的磋商和表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供全球人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主动参与创设国际人权规则与机制,参加《儿童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等重要人权文件制定工作组会议,提出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的理念和主张,引领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20173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的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明确表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标志着这一理念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6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中国提出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发展促进人权”理念被引入国际人权体系。20213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中国提交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呼吁各国在人权领域开展建设性对话与合作,加强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促进合作共赢,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积极开展国际人权斗争。中国一贯主张人权本质上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务,保护人权,首先应由各国通过国内立法来实现,国家主权是实现其他人权的基础,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强烈反对西方国家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一个国家是否有人权,不能以别的国家的标准来衡量,更不能搞双重标准,甚至把人权当作干涉别国内政的政治工具。”中国坚决反对美西方对中国的抹黑污蔑和不实攻击,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揭露和反驳美西方制造的所谓“中国人权”谎言,挫败反华人权提案,通过反映中国立场的人权决议,赢得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中国政府通过发表人权白皮书等形式,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最新进展,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人权发展的理解,不断为丰富人类文明多样性、推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贡献。



如何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稳经济、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4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系统全面地部署13项举措,力促外贸保稳提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复杂,对此要充分认识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重要性,坚持科学判断,精准施策,通过保通畅、促创新、建市场、抓落实,坚定不移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坚持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外贸是衡量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指标。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既体现在“质”与“量”上,要实现外贸规模更大、质量与效益水平更高,又体现在政策上,推动外贸政策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既要保障进出口规模的基本稳定,又要着力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还要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坚持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是我国外贸发展的现实需要。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实现稳步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9.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当前,外贸发展仍面临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保稳提质还面临不少压力。从国内看,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对出口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及物流运输畅通带来较大影响。从国际上看,各国疫情反复、地缘冲突不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受阻、海运物流成本上升等因素都对我国进出口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保持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任务依然艰巨。在此背景下,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坚持推动外贸保稳提质,要辩证地看待“稳”与“质”的关系,做到以稳促质、以质增稳。“保稳”重在抵御冲击,最大程度降低不确定性对外贸的影响;“提质”重在转型升级,不断开拓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使外贸发展保持强劲动能。二者虽重点不同,但彼此联系紧密。“保稳”是“提质”的重要基础,外贸形成规模效应后可以摊薄产业链供应链等各个环节的成本;“提质”是“保稳”的根本保障,国际贸易竞争根本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外贸提升质量有助于抵御外部冲击及短期风险。因此,要做到“保稳”与“提质”两手抓,既立足当下,又着眼未来,共同服务于对外开放大局。

一方面,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基础,事关外贸采购、生产、运输等关键环节。一是要保生产供应。加强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保障,解决企业用料、物流、用工难题。二是要保运输通畅。全力保障物流运输畅通,疏通海空港等集疏运,提高作业和通关效率,加强同国际航空航班、货运班列等的对接与协调,利用好国际运力。三是保产业链稳定。进一步深化区域交流合作,支持劳动密集型外贸产业在国内梯度转移。此外,还要积极运用财税金融手段,加大对外贸企业保险、信贷、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尤其要加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另一方面,要促进外贸主体、业态、平台、市场创新发展。“提质”的核心是创新,要鼓励企业开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绿色低碳贸易。推动跨境电商提质增效是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加强政策指导,支持海外仓企业发展,建设智慧物流平台。同时,既要利用好既有的贸易平台,探索线上交易新路径,又要加强外贸平台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进口促进平台培育建设,不断提升进出口产品质量。

要看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础。从国际来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可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从国内来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有效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形成全球要素资源引力场,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为我国 外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下,各地各部门正密集出台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相关举措,最重要的是加强系统观念,做好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统筹协调。既要防止局部合理政策叠加后造成政策合成谬误,也要防止将整体任务简单一分了之形成分解谬误。要树立“一盘棋”意识,加强各地各部门协作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把握加强党性修养的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加强党性修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共产党人的终身必修课。

一、理论逻辑:加强党性修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特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鲜明体现一个政党的理想信念、政治追求。政党是由一个个党员构成的,党性要通过每一个党员来体现。评价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要看它是否由先进分子组成、是否有严明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要看它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是否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否符合社会前进的方向,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也要看它是否具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态度。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初期,就要求每个支部对它所接收的成员的品质纯洁负责。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各国工

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列宁在创建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过程中要求:“要维护我们党的坚定性、彻底性和纯洁性。”毛泽东同志指岀,要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就要有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坚决割除一切滋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坚决防范一切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只有不断锤炼党性修养,砥砺前行,矢志不渝,才能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也就是坚持党性,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加强党性修养,必须坚持人民立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重要标准,把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行为准则,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

二、历史逻辑:加强党性修养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经验总结

回顾百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饱经风霜而巍然屹立,千锤百炼而更加强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党性修养。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始终把党性修养摆在突出位置。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将“纪律”单独作为一章,规定了党员应遵守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这是我们党加强党性修养的初步尝试,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奠定了基础。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党性作为“特殊的问题提出来”。1941年,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首次对中国共产党人党性锻炼提出较全面的要求,指出“要求全党党员,尤其是干部党员更加增强自己党性的锻炼,把个人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把个别党的组成部分的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使全党能够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开创了用整风方式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成功范例。1945年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作为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围绕进京“赶考”、做到“两个务必”加强党性教育,解决了革命胜利后可能产生的消极情绪和腐化堕落危险。1954年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强调坚决“反对任何派别思想、小团体习气、地方主义、山头主义和本位主义”。1956年党的八大强调从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两方面加强党的建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围绕加强党性修养进行的党的自身建设,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在推进党员干部党性锻炼上取得明显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全党同志都要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中央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加强党性修养的党内法规。这些重要论述和制度文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使广大党员干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加坚定,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实践逻辑:加强党性修养是我们党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的必然要求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党面临的风险考验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加强党性修养是进行伟大斗争、应对风险挑战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世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同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增加了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从国情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依然艰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涉及矛盾的尖锐性前所未有。从党情看,党自身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员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21年年底,党员总数为9671.2万名,基层组织493.6万个,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不少年轻党员缺乏党内政治生活历练,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有待加强,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长期复杂、尖锐严峻。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党性修养也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升,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正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的:“不要把自己看作是不变的、完美的、神圣的,不需要改造的、不可能改造的。我们提出在社会斗争中改造自己的任务,这不是侮辱自己,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不能进步,就不能实现改造社会的任务。”

世情国情党情变化越复杂、风险考验越大,就越要加强党性修养。党员干部有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没有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有没有善于自我净化的过硬特质,是决定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但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子就在忘记了初心使命,丧失了理想信念,丢弃了党性。党员干部要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必须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加强党性修养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党员干部一生的必修课。党员干部要努力修好党性教育这门“心学”,始终用党性原则修身律己,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对党忠诚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确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站得稳、靠得住。唯有如此,才能把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向深入,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始终成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坚强领导核心。



科学把握“十个明确”的重大意义和实践伟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深入阐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原创性思想、发生的变革性实践、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十年来,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

一、“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是对新时代的实践总结也是理论概括

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出发,深入认识、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新时代在发展中继承,又在继承中发展和创造。没有革命的开天辟地就没有后来的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同样我们巩固革命、建设、改革的成果,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发展规律意义上理解,思想是积累的过程也是

创新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新形态,是实践的,也是理论的,是百年历史发展逻辑之必然。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二、《决议》提出的“十个明确”,是对新时代的实践总结也是理论概括,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

第一个明确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最大优势,是其他方面优势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第二个明确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总目标和总步骤的提出,不仅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还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阐明了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逻辑。

第三个明确是“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基于对我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认识和把握,使我们更加认识到什么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如何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为了什么。“人民”二字,重若千钧,其强调的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信念和价值取向,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着力点,进一步丰富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实践要求。

第四个明确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是总的战略设计路线图,也是整体部署的任务书。《决议》对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任务和目标要求的概括,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深刻认识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深入把握蕴含其中的整体性、协同性、动态性要求,全方位推动各项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五到第十个明确,是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第五到第八个明确,分别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 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这四个明确也是四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其中前三个目标要求是在制度层面,后一个是在实践层面。第九个明确即“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指出了我国外交在国际大局中的方向和定位,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背景下,尤为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与历史使命。

第十个明确即“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 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一明确,与第一个明确首尾呼应、相得益彰,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和贯通性。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战略方针,贯穿各项工作始终,起到全面性、基础性保证作用。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三、“十个明确”与十三个方面成就不可分割

《决议》从十三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领会“十个明确”,要与十三个方面的成就结合起来、联系起来。要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深化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理论从实践中得来,实践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实际上,“十个明确”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总结;十三个方面成就是实践概括,也是理论展现。正因为有实践的创新才有理论的原创。“十个明确”与十三个方面成就是不可分割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定要和丰富生动的实践联系起来理解把握。十三个方面成就基本上是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践中展开的。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也是丰富发展这一思想的过程。

在十三个方面成就中的前两个方面成就,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围绕着执政党建设展开,两个“全面”是一体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有非常强的针对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提出,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只有确保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们才具备开创历史伟业的前提和基础。进入新时代,我们就推进反腐败斗争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索出依靠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有效途径。党通过前所未有的反腐倡廉斗争,赢得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全党高度团结统一、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是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只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更加巩固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提出旗帜鲜明讲政治,这个政治,首先是对党、对党的事业的忠心忠诚,体现在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具体行动力。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既是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必然要求,也是实践规律的总结。

在经济建设上,《决议》从理论层面进行了概括,指出“党加强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针对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新发展理念,提出符合实际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这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有力实践。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决议》强调,坚持改革正确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激发人民首创精神,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实走深。在政治建设上,《决议》指出,党从国内外政治发展成败得失中深刻认识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总体擘画,提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重大命题。在全面依法治国上,《决议》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文化建设上,《决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在社会建设上,《决议》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决议》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决议》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决议》强调,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决议》强调,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为推进依法治港治澳、促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打下了坚实基础。党把握两岸关系时代变化,丰富和发展国家统一理论和对台方针政策,推动两岸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在外交工作上,《决议》强调,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

十三个方面成就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是对其精神实质的鲜明揭示,也是其具体内容的丰富发展。从时代发展看,十三个方面成就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正在发展着的。这十三个方面成就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财富,必将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在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



充分发挥保障民生对稳住经济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实施政策、采取措施、开展行动都要把是否有利于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民生连着发展,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要充分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稳住经济的重要性,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拿出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民生关系党的性质宗旨,也关系扩大内需和高质量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稳住消费。

近年来,消费的基础作用持续显现,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2021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4%。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因此,稳住和扩大消费是稳住经济的重要基础。要让消费者愿意消费、有能力消费,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目前,我国民生建设还存在短板。补上民生短板,提高居民收入,不仅能激发人民群众的消费潜力、扩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而且能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稳住预期。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会对其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加强预期管理对于稳住经济至关重要。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备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这是稳住经济的客观基础。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有利于把稳住经济的信心和预期传递给广大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只要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增强其对各项稳经济政策的信心,从而激发出共同奋斗的力量,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稳住供给。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为劳动力流动创造更好条件,可以缓解企业用工紧张,增加生产供给。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促进创新。创造条件让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有利于充分激发我国巨量人力资本的创新潜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发展动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投资。消费和预期的稳定,有利于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激发企业家精神,促进各类市场主体扩大投资,从而稳住和增加供给。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兼顾当前和长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生事业不断 发展,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立足当下,又要兼顾长远。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

立足当下,精准实施各项政策措施。受疫情影响和冲击最大的主要是中小微企业及其从业者。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明确部署、出台系列政策,比如,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按规定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到期后进行补缴,在此期间缴存职工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不受缓缴影响;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扩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对临时生活困难群众给予有针对性帮扶;等等。各部门、各地区在不折不扣执行、使政策更好落地见效的同时,还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推出更多保民生惠民生的具体措施。

兼顾长远,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加大教育投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撑。就业是民生之本。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改善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 撑。要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把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解决好。收入是民生之源。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尽可能减少人民群众因疫情所导致的收入损失。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要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切实发挥好社会保障体系的安全网作用。健康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摆脱贫困》的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


《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理论营养、哲学内涵和经济思想,特别是其中关于加快发展、摆脱贫困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与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政治立场和使命担当,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蕴含着丰富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福建宁德作为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是“老、少、边、岛、穷”的典型地区,一直以来,摆脱贫困、建设小康始终是闽东人民最迫切的愿望。

《摆脱贫困》科学回答了扶贫开发“为了谁、依靠谁”的关键问题,即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实现闽东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摆脱贫困;最根本的依靠力量只有两个,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书中指明了摆脱贫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摆脱贫困》深刻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

1988年至1990年,时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把脱贫致富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坚持走发展“大农业”的路子,大力倡导“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意识、“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掀开了闽东人民向贫困宣战的新篇章,为改变闽东贫困面貌奠定了坚实基础。

《摆脱贫困》字里行间凝结着习近平同志对闽东人民的深沉大爱和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从摆脱贫困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脉相承、一以贯之。

二、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发展经济是脱贫攻坚的有效手段,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摆脱贫困,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重要体现。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工作虽只有两年,但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不懈怠。《摆脱贫困》多篇文章直接谈到经济发展问题,既有对整个闽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又有对畲族经济、闽东林业经济、大农业经济以及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

没有发展,脱贫就是空谈。正如《同心同德 兴民兴邦——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一文指出:“经济是基础是中心。经济稳定发展是社会稳定、人心稳定、政治稳定的基础,我们要牢牢地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习近平同志提出,闽东的经济发展要正确处理六个关系,即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的关系、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生产力区域布局中的山区与沿海的关系、改革开放与扶贫的关系、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艰巨的发展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经济建设,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发展成果,是指引新时代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

三、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应该特别注意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哲学,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能使我们在错综复杂的革命建设实践中不迷失方向”。《摆脱贫困》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关于如何认识贫困、摆脱贫困,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三个概念,并对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从而为摆脱贫困找到了思路和路径。“贫困”的首要含义是指物质财富的匮乏。闽东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知名的贫困地区。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

在他看来,物质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长期物质贫困而导致人们“头脑中的贫困”,即精神贫困。对于精神贫困,习近平同志又具体区分了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思想贫困”是指缺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武器,因而缺乏摆脱物质贫困的有效思路和方法,导致要么安贫乐道穷自在,要么怨天尤人等靠要,而不是积极行动起来想办法找出路。“信念贫困”是指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缺乏行动的意义和价值目标,缺乏向上的志气和行动的勇气。物质贫困、思想贫困、信念贫困三者互为因果并相互强化,从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入手,习近平同志提出摆脱物质贫困必先摆脱精神贫困,摆脱思想贫困必先摆脱信念贫困。习近平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看待减贫,指导减贫实践,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新征程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文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来之不易,根本原因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

一、文化建设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把握历史主动,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文化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极大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是因为我们党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文化建设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而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世界范围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就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工作,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敢抓敢管、敢于斗争,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巩固和发展了主流意识形态。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持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融入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强调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改革文艺评奖制度,加大对文艺精品扶持力度。积极建构主流文化认同,主流影视剧呈现蓬勃生机,制作出《觉醒年代》《长津湖》等一系列优秀影视作品。同时,对外文化贸易与投资增长迅速,中华文化走出去力度明显加大,国际传播能力大为提高,积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

注重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源头活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功能。2017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性、战略性工程来抓。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资源大规模梳理,统筹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国家古籍保护工程、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推进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中华经典诵读、中国传统节日振兴、戏曲传承振兴等重点项目,产生了广泛的文化影响。《最美中国戏》《中国诗词大会》《中国地名大会》《记住乡愁》等节目,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社会各界学习、研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持续高涨,助推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做好弘扬革命文化和传承红色基因工作

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传承革命文化是一项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革命文物保 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伟大历程和丰功伟绩的浓缩,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生动展现了我们党的理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用好革命文化资源,用革命文化淬炼广大党员干部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坚持用革命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导广大青年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党鲜明提出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定位:“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提出伟大建党精神,使党的精神之源得到充分开掘,使革命文化得到更好弘扬。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大力弘扬革命文化,极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

四、发出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强音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由经济基础决定,同时 又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我们党坚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丰富性、便利性、均等性显著增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不断涌现;影视出版繁荣发展,人们享受到越来越多的高品质文化盛宴。中国人民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加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新时代奋斗精神等广泛弘扬,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打赢脱贫攻坚战、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等,不仅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也从各个方面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今天,随着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越来越多的国人从西方中心主义的迷雾中走出来,将文化自信深深扎根于5000多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中。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贯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是因为有这一科学思想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在文化思潮激荡与利益多元化面前形成广泛的价值共识、坚定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深深扎根于连绵不断的中华文明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


社会号召力是政党团结人民、凝聚共识和动员社会的能力,是政党具有生机与活力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只有进一步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更加广泛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才能使党更加成熟、更加坚定、更加自信,在新的赶考之路上铸就新辉煌。

一、以愿景目标引领人民群众

任何政党要实现对社会的广泛号召和深度动员,都必须提出能够充分整合不同群体诉求的愿景目标。我们党在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都以失败告终的情势下,以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以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从而凝聚起最广泛的革命力量。

一般来说,愿景目标是长期、宏大、崇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分历史阶段完成。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根据时代主题变化,与时俱进地把愿景目标转化为时代任务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更加贴合时代、贴近现实,更富有感召力、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更有力地把人民群众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在革命时期,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制定了一系列奋斗目标,团结并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在建设和改革时期,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族“富起来”制定了一系列奋斗目标,团结并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而奋斗;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制定了一系列奋斗目标,团结并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砥砺前行。

习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泛汇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当前“两个大局”的演进出现一系列新变化,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更加深远的历史眼光和更加宽广的全球视野设定愿景目标。新时代,以“中国梦”这一愿景目标统领党群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人心力量、催人奋发有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愿景目标引领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推动各国协力解决“四大赤字”,一起向未来,共创美好生活。两个愿景目标有机联动,必将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复兴、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凝聚起更广泛更强大的力量。

二、以辉煌成就激励人民群众

社会号召力是政党软实力,而软实力必须建立在以实绩为支撑的硬实力基础上。硬实力越硬,软实力就越强,同时也越能反过来推动硬实力的发展。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也铸就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辉煌成就不是抽象的、自夸的,而是具体的、可以检验的。只有将客观的真实的成绩呈现在人民群众面前,才最有说服力,才能使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戴中国共产党。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回望百年征程,我们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人民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历史,由此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由此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由此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党领导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繁荣发展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由此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过去一百多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面向未来,只有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奋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创造出新的更大成就,为人民争取更大光荣,才能更好地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

三、以良好形象感召人民群众

政者,正也。”作为政治组织,良好的政党形象能够吸引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支持,从而生成、巩固和增强政党的社会号召力。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牢固树立了一个信仰坚定、斗志昂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政党形象,充分体现了在一脉相承中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

政党形象既是整体的,也是具体的。我们党的良好形象是党的各级组织以及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共同树立和维护起来的。在立党兴党强党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知难而进、敢于担当,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人民群众最可靠的主心骨,始终成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最可信的领路人,从而不断坚定了人民群众一心一意跟党走的信心与决心;在各个历史时期,一大批敢为天下先的革命先辈、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艰苦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牺牲的先进模范以及无数在本职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的普通共产党员,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人民群众心中矗立起一座座巍峨丰碑。

党的良好形象不是随着时间推移就能自然保持下去的,新征程上既存在党内“四个不纯”等突出问题,也面临着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挑战,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为此,必须坚持破立并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一方面,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另一方面,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树立好先进典型、发挥好榜样力量,始终以良好形象感召人民群众、赢得人民群众。

四、以血肉联系凝聚人民群众

政党的社会号召力、影响力强弱取决于其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密切程度。从历史来看,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政党都具有强大的社会号召力,脱离甚至背离人民群众的政党必然被人民群众所唾弃,并最终走向失败。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能够广泛团结、动员、凝聚人民群众,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以血肉联系凝聚人民群众,贯穿于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之中。正是因为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衷心拥护,才会出现诸如“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感人场景;正是因为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创造诸如“包产到户”等一系列体现群众首创精神的历史成就;正是因为我们党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才会获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和赞誉,涌现诸如“青春向党”等一系列讴歌党、礼赞党的热潮。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 大危险是脱离群众。面对许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面对现实存在的脱离群众的危险,我们必须自觉强化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站稳群众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群众观点,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查处和惩治侵犯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突破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要走好群众路线,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群众在哪里,群众工作就服务到哪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


2019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6次出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饱含深情,鞭辟入里,娓娓道来,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高度重视,寄托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的殷切期望,更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成事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年轻干部必须严守规矩,不逾底线,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守住“早节”,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在20XX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讲话中,他再次强调,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他还特别指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发展变化的根据,决定着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向;外因是发展变化的条件,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的重要论断,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科学运用和生动阐释,不仅对于年轻干部面对种种诱惑腐蚀、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有着极强的针对性、指导性,而且对于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成才成事全过程也都有着同样重要的针对性、指导性。守住内心,是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都面临并需要终其一生去解决好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每位年轻干部都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要求,自觉从自己守起,从现在守起,从小事小节守起,守正、守实、守稳自己的内心。

一、守住内心,根本的是守正:用坚定理想信念守正内心

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党一旦丢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也就失去了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就会失去精神动力和精神纽带,难逃失败的命运。理想信念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决定着人的思想境界和行为举止。理想信念坚定,就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行稳致远,否则就会经不起风吹浪打,或私心杂念丛生,或临阵弃敌脱逃,或堕入腐败深渊,最终败下阵来。年轻干部要胸怀天下、志存高远,牢记初心使命,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把终身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个人最大的幸福,唯有如此,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精彩的、有意义的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其目的就在于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需要终其一生、在伟大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年轻干部要深刻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时刻牢记这一终身课题,常修常炼,常悟常进,信一辈子,守一辈子,始终保持内心元气满满、正气充盈,唯有如此,才能“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做到一身正气、百毒不侵,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坚贞不渝,经得住大浪淘沙的考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坚定理想信念,前提是要学懂弄通党的理论,掌握思想真谛,了解熟悉党的历史,牢记初心使命,让理想信念真正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年轻干部要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用心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自觉运用党的科学理论正本清源,解疑释惑,时时对照,常常检视,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更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理想信念是实践的、具体的,从来不是自己认为坚定就

坚定的,而是有着客观明确的衡量标准,关键就是要看其是否对党忠诚。理想信念坚定和对党忠诚是密不可分的,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正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也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格。新时代对党忠诚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年轻干部要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准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胆忠心,自觉加强政治历练,接受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淬炼,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努力在新征程上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二、守住内心,关键的是守实:用全心履职担当守实内心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繁重,面临的风险、考验、挑战也更加复杂多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勠力同心、接续奋斗。这是时代的要求、事业的需要。履职尽责、干事担事,是干部职责所在、价值所在,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就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谋取私利。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干中学、 学中干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这是岗位职责的要求,也是年轻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更应自觉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中充实内心世界,丰富人生经历,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完美答卷。

不断厚植“家国情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年轻干部要牢记“国之大者”,提高站位,开阔胸襟,放眼未来,自觉将个人理想、成长发展与党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善于将本职工作、岗位职责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中去认识和把握,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努力在为党兴旺、为国富强、为民族复兴的不懈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持续提高履职本领。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身处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年轻干部要紧紧抓住政治能力这一第一位的能力,理论素养这一最根本的本领,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全面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特别是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确保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有力推进。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虚心向书本学,向人民群众学,向伟大斗争实践学,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受磨练、强本领。

着力提升担当精神。“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一种格局,最需要的是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也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党性。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年轻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争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争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机遇面前敢于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勇于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主动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努力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赤忱。

大力弘扬务实作风。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年轻干部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始终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做到实字为本,干字当头。要夯实察实情、明实际这个基础。掌握和运用好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真正把各方面情况摸实、摸准、摸透。要破解讲真话、讲实话这个难题。坚持出于公心,摒弃私心,敢于坚持真理,善于独立思考,用好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在深入思考、立体分析上多下功夫,坚决不讲脱离实际、不着边际、粉饰太平、言不由衷、哗众取宠、见风使舵的话。要实现办实事、求实效这个目标。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坚持以群众切身需要、全局和长远利益作为好事实事的考量标准,避免主观臆断、简单片面;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工作的评判标准,避免自以为是、一得自矜,真正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要以钉钉子精神,扭住不放,一抓到底,善作善成,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对长期任务,要保持定力,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要强化精准思维,以绣花功夫抓早抓常、抓细抓小,确保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三、守住内心,重要的是守稳:用严明纪律规矩守稳内心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没有铁的纪律,就谈不上党的团结统一,谈不上党的凝聚力、战斗力,谈不上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只有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才能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每位党员也只有自觉把纪律规矩牢记于心,实践于行,将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基本遵循,才能为自己的人生之舟加上厚重的“压舱石”,有效抵御暴风骤雨、惊涛骇浪的冲击,确保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始终心存敬畏。“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年轻干部要时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以对纪律规矩的敬畏之心抑制私心杂念的滋生蔓延,绷紧纪律之弦,坚决断绝任何侥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决不能在“月黑风高无人见”的自欺欺人中乱了心智,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语中迷了方向,在“富贵险中求”的侥幸心理中铤而走险,在“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中恣意妄为,始终做到不踩“红线”、不越“底线”、不闯“雷区”。

始终严以修身。“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只有严以修身,才能严以律己。一个干部只有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拧紧拧牢了,把思想觉悟、人格修养、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实现从不敢腐到不想腐的转变。年轻干部要自觉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坚守精神追求,涵养道德情操,保持严肃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生活情趣,不断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正与邪、苦与乐的关系,始终做到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

始终严防死守。

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防”。面对种种诱惑、重重围猎,年轻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党中央大力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深刻理解管党治党严的主基调,深刻把握“越往后越严”的鲜明信号,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警钟长鸣,做到层层设防、时时设防、处处设防,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全面守好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慎独慎微慎初慎终,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永远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科学评价干部政绩 促进干部更好担当作为


近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不时在局部蔓延,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有少数地方表现“拉垮”,要么决策犹豫、行动迟缓,要么简单粗暴、顾此失彼,受到群众批评。在发展经济、加强社会治理过程中,也有少数地方和部门对发展质量和群众感受的关注不够。究其原因,在于政绩考核评价不准及干部使用不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要科学评价干部政绩,促进干部更好担当作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要求,就要正视干部政绩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干部政绩评价的质量和水平。

一、政绩考评是关乎人心士气的关键环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政绩观、准确评价干部政绩、科学选人用人提出一系列新要求。这四个方面中,政绩评价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承上”就是将好干部标准、正确政绩观落到实处,“启下”就是为干部选任提供重要依据,进而发挥“指挥棒”作用、引导干部干事创业。具体而言,科学评价政绩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四点。

把原则要求具体化。忠诚、干净、担当,是新时代好干

部标准的集中表达,既反映了党的干部路线的一贯要求,也反映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忠诚、干净、担当虽然属于概念化表达,但包含着丰富内涵,政绩评价就是要将这些内涵转化为可操作的指标,运用一定的方法来评判干部及其政绩。缺乏这个环节或者这个环节使用不当,好干部标准就会“悬空”“虚化”。政绩观问题更是如此。一个领导班子、一个干部政绩观是否正确,应有科学的可衡量尺度并经由权威部门通过科学评价来认定,否则就会陷入“见仁见智”的困境。少数人就会根据自己需要对领导论述、文件规定进行断章取义、任意歪曲,或者把不符合标准的干部说成符合标准,或者把真正做事的人说成哗众取宠、政绩观不正。

实现正向激励导向。政绩评价的基本功能是在评价对象的贡献与报偿之间建立联系。这里需要指出两点。其一,根据贡献给予报偿并非境界不高,也不是不讲无私奉献,它是管理的必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不可或缺。作为一种常识或常态化管理,应着眼于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的表现。其二,贡献和报偿不限于物质方面,而是包括物质与精神、职位与非职位等多种内容,所以不是什么“实用主义论”。复杂之处在于,被评价干部大多倾向于认为自己贡献大,因而希望得到相应或更多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科学评价干部政绩,评价结果运用得好,能够让当事人乃至其他人口服心服乃至佩服,从而激励大家在今后工作中做得更多、做得更好。反复以往,形成良性循环,达到奖优罚劣、示范引领的目的。

营造良好从政氛围。科学的政绩评价不仅有助于引导干部该干什么、该怎样干,而且有助于理顺干部的“心气”。不少干部反映,他们不怕“辛苦”,就怕“心苦”;不怕“流汗”,就怕“流泪”;不怕“凶险”,就怕“胸闷”。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不少与不合理的政绩评价有关。比如,一方面要干事,另一方面还要防“暗箭”,少数人自己不干事整天盯着干事的人,百般挑剔,乃至造谣滋事,干扰评价。还比如,一些干部考察、政绩评价失真,少数善于“表现”的干部得分高、被提拔重用。类似种种,让一些专心做事、不会“表现”的干部失望、寒心。倘如得不到及时纠正,容易影响士气,衍生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激发干部的内驱力。政绩评价内含动力传导机制,评价科学、结果运用得当,能够让干部“不用扬鞭自奋蹄”。反之,评价不科学、结果运用不得当,则会导致一些干部“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了也不动或者仅仅表面应付一番。此外,还容易导致少数人对学习、培训也心不在焉,使理论学习、能力提升变成花拳绣腿、表面功夫。而内生动力强,干部则会自觉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学用结合。

二、当前干部政绩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评价涉及评价谁、谁评价、评价什么、怎么评价、评价 结果使用等议题,干部政绩评价中存在的误区或问题也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集体行为造成的评价对象“错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活动均属于集体行为,上下左右的活动往往紧密联系在一起。各个层级除了要对上负责外,在履行职责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必要的保障条件,使权责利对等。当前政绩评价存在对上述工作格局重视不够的问题。从横向来看,首先,不同单位、不同部门虽然都很重要,但对组织核心功能发挥产生的直接作用是不一样的。不承认这一事实,就可能拿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人和部门。其次,存在“洗碗效应”,即干部和所在部门任务越多、做得越多,失误概率越高。在考核评价时有的人就会跳出来以此“做文章”,对一些干部产生不利影响。再次,优秀等次和分配上“雨露均沾”。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现象重新抬头,导致少数干部宁愿到相对清闲的部门工作,宁愿做副职、非领导职务。从纵向来看,一些上级部门或领导只提要求、不给条件,下级做好了揽功,一旦有差池,就让下级“背锅”,却未反思自己为他们排忧解难做了什么。按照这种思路去评价地方和基层干部,难免让他们委屈、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评价主体过窄造成的“缺位失语”。绩效评价理论有“360度”说法,即对评价对象的评价不能由个别人、个别部门说了算,而应多主体综合评价。目前这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被评价对象习惯于“自卖自夸”,或者让媒体、专家学者帮着夸。于是,少数干部习惯于“说了就等于做了,做了就等于做好了”,擅长造概念、喊口号、“大手笔”,只管自己提拔晋升、哪管走后留下的烂摊子。此外,由于错误理解和执行组织主导这个提法,导致参与政绩评价的主体范围过窄,群众“话语”权重过低。有的干部时常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挂在嘴边,然而遇到具体工作却脱离群众,喜欢找“可靠的人”私下去评价干部或了解某个地方、某个部门的工作,从而出现“近邻现象”和评价失真。

评价指标多样不稳造成的“不可比性”。在一些领域要求多、考评多且彼此不协调。部分干部反映说,到处是“既要……又要……还要……”,“两手抓”已经不够,需要“三只手”“四只手”。当然,这种看法不是不要评价,而是讲某些评价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缓急,不考虑具体单位和行业的特点。这种情况主要是某些负责评价的部门“懒汉思想”造成的。他们错误地认为,所有干部、所有的地方和单位用一套标准,既安全稳妥又简单省事;制定分门别类的评价指标和办法,却吃力不讨好。由此导致体现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唯规模、唯数量、拼排名等问题还在诸多领域存在。还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政策出台草率、脱离实际,结果经常翻来覆去,有的甚至朝令夕改。严肃的决策成为“急就章”,是没有调查研究的结果,更是由于一些部门片面强调“事不过夜”、急于表态、用文件落实文件的结果。前述两种情况往往使干部无所适从,使考核评价缺乏稳定性、可比性,也使一些部门落入“塔西佗陷阱”。

评价方法单一造成的“晕轮效应”。人们经常说,绩效评价是“天下第一难”,比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理”还复杂,因为这涉及集体行动的逻辑、难以量化的因子以及可能存在的极力掩饰的成分。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指出“知人之性,莫难察焉”,因为“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怎么办?他给的方法是“七道”: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醉之以酒”自然不可取,但“七道”说明了一个道理,即要多途径考察一个人。这一原则也适用于政绩评价,即要用多种方法多方勘验,并且把功夫做在平时和细微处。避免因利害、亲疏、好恶而无法作出恰当评价,避免因过分聚焦单一因素而以偏概全以至成为偏见和成见。

评价结果运用不当造成的“两张皮”。评价的目的在于运用,然而评价结果与干部、领导班子激励脱钩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一是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有时还出现评优表彰采用不同标准的情况。二是职位激励运用有偏差。不能把职务职级作为激励干部的唯一手段,干部更不能居功自傲、向组织伸手要职位,但职务职级是激励干部的重要手段,因为在考评科学的前提下,职务职级意味着对干部德能勤绩廉长期表现的肯定,它所带来的还有干部的价值实现和社会荣誉。近些年来,随着党内政治生态的好转、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贯彻,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用人不正之风得到纠正,不过“找靠山”“通门路”现象并未根除,少数干部不把心思用在琢磨事上,而用在琢磨人上,认为只要有“关系”、有人“赏识”,业绩是次要问题。

三、进一步提高政绩评价质量的思考

搞清楚政绩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形成原因,解决问题的答案也大致出来了。笔者从政绩评价中的四个关系角度,谈一些思考和建议。

政治标准与政绩标准。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政绩评价标准和方法本身就是政治要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各地按照中央精神制定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办法,产生了良好效果。但还应进一步打通政治考察与政绩评价,换言之,政治上是否合格很重要的是看政绩是否突出,是否推动各行业各地区各单位的高质量发展,是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邓小平曾说:“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不管你搞哪一行,你不专,你不懂,你去瞎指挥,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耽误了生产建设的发展, 就谈不上是红。”邓小平的“红一定要专”看法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讲政治”不是简单讲讲、留于口头表态,而要重行动和实效。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不好、社会治理不佳,一个单位矛盾丛生且得不到化解,我们就不能说这个地方、这个单位的领导政治素质过硬。

党委领导与群众参与。二者关系的实质是在干部政绩评价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一方面,领导班子、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全面准确评价干部表现,防止“以票取人”“以分取人”;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群众意见。当然这里指的是绝大多数群众的意见。无数事实证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干部如何、一个地方政绩怎样,群众最有发言权。如果组织评价和群众评价出现距离甚至很大的距离,处理不好会使组织威信和群众路线受到伤害。

共性要求与差别对待。忠诚、干净、担当是共性要求,政绩评价要兼顾当下和长远、显绩和潜绩、数量和质量等。不过,对于不同地方和系统来说,实际情况则有差异。比如,影响“干净”的具体环境和因素是不同的,党政机关不同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内部差异也很大。显绩和潜绩、数量和质量等也是如此。所以,在坚持共性要求前提下,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行分层分类的差异化评价标准和办法,不能“用一张卷子”来考所有的人。这就给我们负责政绩评价的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

外在压力与内在动力。为了贯彻经济发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和各地出台了多种举措,逐步从政策优惠转向社会活力激发、发展动力开发。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激发全社会活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干部的同时,要进一步给干部“松绑”,进一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干部的内生动力,鼓励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干部是党的执政骨干,是群众的主心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头羊,是治国理政的宝贵资源。干部政绩评价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关系能否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奋发有为、善作善成,也要借助精准考评、科学选任,引导干部真正成为实干家。干部心无旁骛做事,组织客观公正评价,二者同向发力,一定能造就一支堪当时代重任的干部队伍。



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20XX16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治理好我们这个拥有9500万党员的大党、这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动摇。党中央每年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起到了示范作用,这也是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

一、深入理解“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来说,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来说,确立领导核心至关重要。这一点,我们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有丰富的实践,不仅形成思想共识,而且在党的全会决议和党代会报告中形成政治共识。1945年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

全党励精图治、披荆斩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16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这不仅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而且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201710月,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写入党章。2021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是最根本的政治规矩,也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我们要求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坚决扭转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现象,确保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习近平:“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求是》2020年第14期)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201710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指出中央政治局要带头树立“四个意识”,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要求,自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根据这一规定,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每年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书面述职,这已经成为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20188月,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增加了“两个维护”“四个意识”等内容。20191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共中央还印发《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强调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方针政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原则和问题,国家安全、港澳台侨、外交、国防、军队等党中央集中统一管理的事项,以及其他只能由党中央领导和决策的重大事项,必须向党中央请示报告。2019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20209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大脑和中枢,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涉及全党全国性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和解释。”

推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成熟定型。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从根本上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贯彻民主集中制这个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着眼于推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此,我们党制定或修订了一系列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等,建立健全了从中央到基层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确保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迅速有效贯彻落实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加强党中央对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领导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是坚持党的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能更好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是我们党的领导决策核心。2016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特别强调,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党必须自觉服从党中央领导。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纪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人民军队,各人民团体,各地方,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其党组织都要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2018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 位、社会组织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257页)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为确保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迅速有效地贯彻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强党中央对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领导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必须加强对所有其他政治力量的领导。20XX12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和研究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的综合情况报告》。会议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和中央书记处2021年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意其对20XX年的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扣筹备和召开党的二十大聚焦发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历史自信,保持历史主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中央书记处要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围绕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部署要求,立足自身职责定位,突出重点抓好落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完成好党中央交办的各项任务。

三、完善党中央机构职能、加强和优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军民融合发展等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领域成立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对加强党对相关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201312月,党中央设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1月、2月、3月又分别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2018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稿和方案稿的说明中指出:“按主要战线、主要领域适当归并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统一各委员会名称,目的就是加强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

全局、协调各方,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244页)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特别强调:“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先要加强党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加强和优化党对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经济、农业农村、纪检监察、组织、宣传思想文化、国家安全、政法、统战、民族宗教、教育、科技、网信、外交、审计等工作的领导。”(同上,第259页)《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党中央机构改革包括: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同中央纪委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司法部;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审计署;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委员会,4个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分别设立办公室;组建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秘书组设在教育部;组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不再保留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等。可以说,这次改革从机构设置上极大地提高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能力和水平,使党中央的重大决策能够得到更加及时有效地落实。

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建立和完善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显著优势,而且使各方面的工作既能够有顶层设计的指导,也能够形成协调解决难题的能力。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有利于充分发挥党领导一切工作的体制优势,有利于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有利于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机关履行职责的各方面各环节,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全面把握“历史自信”的构成与意义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自信是主体基于主观判断与客观验证高度一致而内生的一种精神认知和状态。20211227日至28日,在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坚定历史自信,自觉坚守理想信念”的要求以及20XX1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的指示,可见“历史自信”是党中央提出的非常重要的最新论断和理论命题,值得深入研讨。

历史自信”的提出,紧扣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现实语境,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深邃把握后的结论,该论断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的时空意义和文明价值。申言之,这是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中

华民族源于自身历史最纵深处的对既有文明进程、百年奋斗历程、伟大复兴征程与人类发展前程深厚高远且持久坚实的信仰、信念与信心。

历史自信”提出后,理论宣传界已陆续刊发一些解读与阐释。笔者认为针对这一理论命题,尚有必要对其内在构成和理论意蕴进行更为全面的剖析。

一、“历史自信”是关乎中国既有文明进程、百年奋斗历程、伟大复兴征程与人类发展前程的自信

既然是历史自信,其内在构成必定涵盖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且贯穿古今中外诸领域,大致需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得益于中国绵延不绝的文明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80余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共产党善于以今日之我“观”昨日之我,坚守根基,温故知新,始终把“中国特色”与经久不衰的文明进程紧紧相连,将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融会贯通,把鉴古知今与学史明智合二为一,不断在鲜活而丰富的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凝练出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源自百年伟大辉煌的奋斗历程。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不容置喙的事实,正说明中国共产党善于以今日之我“瞩”今日之我,清醒成熟,自我革命,始终于历史进程中把握历史规律,以高度历史自觉谋求最大历史主动,见微知著、化危为机,顺应趋势,主动出击,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昭示着未来伟大复兴的宏远征程。抚今追昔,从文明难以赓续、一派衰败凋零,到实现独立自主,国家稳定富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综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隐含其中的关键逻辑即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来把握,所取得的宝贵历史经验是对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制胜法宝。“党的领导”是根本,“人民至上”是宗旨,“理论创新”是指南,“独立自主”是立场,“中国道路”是方向,“胸怀天下”是格局,“开拓创新”是动力,“敢于斗争”是决心,“统一战线”是法宝,“自我革命”是特质。如此环环相扣的十条经验,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善于以今日之我“瞻”明日之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始终把既有历史转化为推动未来征程的原生动力,借总结历史来洞察大势,以锚定目标来赢得未来,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影响着人类变动不居的发展前程。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贡献,不仅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百年风雨兼程,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诸多成就,前无古人,影响中外。中国共产党人善于以公道正义来立人达人,互利共赢,携手前行,始终把天下为公的正道作为与世界各国共享共治的根本原则,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众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急剧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和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放眼未来世界,依然面临全球化日益复杂、经济与政治格局持续裂变乃至文明交往模式升级换代的百年之变,更需要中国在不断开拓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路径的过程中,为人类的发展前程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二、历史自信是对“四个自信”的丰富与深化

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四重构成,亦须把握其理论意蕴。大致而言,首先,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 础。历史认知的形成,来自于对本国、本民族历史记忆的不断收集、保存、筛选与阐释,从而保证其传承和延续。历史记忆是一种集体记忆,任何个人对历史事件的记忆都具有社会的性质,不能完全脱离周围的环境,某个群体当中对某一事件的记忆大体上是相同的。同时,历史记忆既规定了记忆的对象是历史事件,也指记忆本身的历史,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这一事件记忆、遗忘以及重构的历程。这充分说明,真实且稳固的历史记忆对于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增强历史自信意义重大。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党史观,在党和国家历史问题上正本清源,成效显著。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一旦放松了对历史记忆的科学总结,便容易患上“历史失忆”,混淆历史认知,导致对党的历史上走过的弯路、经历的曲折健忘失忆;对中外政治史上那些安于现状、死于安乐的深刻教训健忘失忆;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反应迟钝,最终人亡政息!因此党必须郑重、全面、权威地对党的历史作出科学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推进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让正确党史观更深入、更广泛地树立起来,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其次,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之间是什么关系?总体而言,“四个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特质的概括与提炼,历史自信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把握与总结,两者并不是一个层面上的议题。显而易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华诞之际提出“历史自信”,可谓对“四个自信”认识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极大拓展了考察“四个自信”的时空维度。

历史自信为探寻道路自信铺就了更为清晰的历史脉络。道路自信是根本,决定命运、关乎前途。它是解决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从人类文明的整体视角审视,中国的道路自信是建基于人类文明进步与现代化变迁的历史必然。以文明探索、文明选择、文明延续、文明超越为线索,中国道路在传承中华文明、遵循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前提下,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超越资本逻辑与工具理性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道路不仅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走向,也通过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反思与重构,展现出全面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这是中国道路自信的根本所在。风风雨雨来时路,初心不改向前行。于世界现代化浪潮的凝望中,道路自信的脉络更为清晰。

历史自信为追问理论自信奠定了更为厚重的历史积淀。理论自信是引领,是行动指南。它是解决以什么样的理论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问题。百年历程,既是一种现实斗争,也是一场思想接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前赴后继不停歇,积薪而上成大观。于几代领导集体的代代传承中,理论自信的积淀更为厚重。

历史自信为挖掘制度自信提供了更为丰赡的历史资源。制度自信是保障,是体制依托。它是解决用什么样的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正是基于如此深沉的历史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参天大树有其根,怀山之水有其源。于追根溯源中,制度自信的资源更为丰赡。

历史自信为彰显文化自信拓展了更为宏阔的历史视野。

文化自信是指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本身说明作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一旦脱离了历史的长时段观照,就无法窥识文化自信之底蕴。换言之,历史维度原本就内嵌于文化自信当中,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提升中华文明叙事、展现中国价值,回击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的不二利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近期专门对“历史自信”进行强调,意义重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于彼此交融中,文化自信的视野更为宏阔。

由此可知,“四个自信”孕育于不断绵延而厚重的百年奋斗之中,历史自信是理解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依据、载体和沃土。首先,历史自信是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的根据。我们所强调的“中国特色”,必须从悠久深厚的中国历史中去寻求基本的依据和资源,从而为“四个自信”提供支撑。其次,历史自信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润物细无声地化为载体。无论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还是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它们都是深深扎根于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与现实实践中,既亲切又久经验证,从而为“四个自信”带来底气。再次,历史自信的形成经历了长年累月,层累厚积为富有养分的沃土。无论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是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形成过程都经历了一个长期酝酿与完善的过程,它们所共同凭借的一大资源,依然是我们深厚持久的历史,从而为“四个自信”厚植沃土。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倘若党的奋斗历程是一条 奔流不息、波澜壮阔的万古江河,那么经历百年方才提出的历史自信就是勇立潮头、开山穿石的激流巨浪。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是由前人创造的,也是由后人开拓的。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不断增强历史认知,坚定历史自信,从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不断提高历史思维和战略思维,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行。



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法规制度就是这个“法度”的重要内容。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运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大局,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积累了新的重要经验,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两个大局”,中国共产党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尤其需要增强依规治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继续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发挥好党内法规在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障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方面的重大作用。

一、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民主集中制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清醒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能够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激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持续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首先,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1928年,党的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将“民主集中制”明确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在“总纲”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按民主的集中制组织起来的”;1956年,党的八大《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将“坚持民主集中制”列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明确提出“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其次,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明确规定,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应当“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党内法规制定,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就强调,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再次,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实践探索的基本经验。1938年党在延安举行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等组织法规,都是在充分吸收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2013年印发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2018年印发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XX年)》,以及《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等,都是回应实践需要而做的顶层设计。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百年历程,是一个不断回应和解决不同历史时期实践问题的历史进程,是一个从需要制度、建构制度到完善制度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坚定维护集中统一、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历史进程。持续深化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切实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积极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

二、紧紧抓住“法治体系建设这个总抓手”,坚持纪法贯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既包括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也需要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和实践探索。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历史进程,体现着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1029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无不深刻表明: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积极推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才能够运用制度的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在实践中就需要坚持纪严于法、纪法贯通。法律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党内法规制度是对全体党员的要求。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尽快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坚持纪法贯通,形成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

发挥依规治党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作用,形成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格局,必须坚持以党章为根本构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使党内法规制度与国家法律相衔接,使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相协调。既要注意体现党章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也要同其他方面法规制度相衔接,使实体性法规制度和程序性法规制度、综合性规定和专门性规定、下位法规制度和上位法规制度相互协调、相辅相成,提升法规制度整体效应。必须善于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必须注重提高党内法规的执行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才能深入民心。

三、始终坚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了好的制度如果不抓落实,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锁在抽屉里,制度就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党内法规制度严肃性不足、权威性缺失,既有法规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例如法规条文过于原则、缺乏具体标准,法规之间缺乏衔接、相互脱节,法规内容过于笼统、“牛栏关猫”等;也有法规制度未能得到有效执行的问题,例如法规意识淡薄、缺乏制度素养,凌驾于法规制度之上、法规制度形同虚设,落实法规阳奉阴违、选择性执规执纪,违纪违规逃避惩戒、形成“破窗效应”。

提高制度执行力,首先要依法依规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如果没有党内法规的约束,没有宪法法律的约束,权力的滥用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把权力运行的规矩立起来。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都要规定得清清楚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实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前后衔接、左右联动、上下配套、系统集成。制定制度要广泛听取党员干部意见,获得制度认同。其次要让制度、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坚持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使制度对象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

提高制度执行力,具体来说,一是强化法规制度意识。要通过党内的各种组织生活、党校系统的集中培训和专题培训、高校的专业教育等,系统地开展党内法规制度宣传教育和学习,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于党内法规的认知水平,树立制度意识、规则意识,营造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氛围。“关键少数”应当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越是领导干部,越要自觉增强法规制度意识,善于依法规制度谋事、依法规制度管人、依法规制度用权,自觉维护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加大法规执行力度。党内法规一经制定,就要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让保障生效,确保各项法规制度落地生根,维护法规制度公信力。“坚持法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规制度没有特权、执行法规制度没有例外”(《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年版〉》,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444页)。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党内法规制定之后,怎样学习贯彻、怎么推动落实、怎样监督检查,决定了法规的执行效能。落实监督制度,加强日常督察和专项检查,用监督传递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才能够确保法规执行规范有序起作用。四是健全问责机制。问责是提高法规制度执行力的强大动能。问责既要对事也要对人,要问到具体行为者。只有通过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党内法规的制度性力量才能够在新的伟大工程中得到充分展现。

四、持续深化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与时俱进推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成功做法并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实践要求加以创新的政党。思想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如此,政治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如此,制度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如此。通过系统总结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明确哪些法规制度经过实践检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并上升为制度规定的,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情况继续深化的,及时地把比较成熟、普遍适用的经验提炼上升为制度,同时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理论研究和宏观设计,形成定期评估、清理、修订机制,该填充的填充,该链接的链接,该替换的替换,使党内各项法规制度便利管用,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更大作用,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变化中寻求稳定,持续推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实现与时俱进。

实现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与时俱进,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使守正充满活力。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运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历史自觉。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守正和创新始终贯穿管党治党的实践主题之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与发展的新境界。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实践中,必须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不动摇,例如始终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依据,突出尊崇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等;同时要以新的理念、思路、办法、手段解决好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挑战。例如坚持统筹协调,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着力处理好新准则、新条例和老准则、老条例以及其他党内法规的关系,等等。

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党的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在制度规划、制度清理、制度建构和制度实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有效解决了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不力等突出问题。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实践又为党内法规制度的创新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资源,实践探索的成就不断转化为制度规范,实现了党内法规建设的与时俱进。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同时要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深化理论研究,围绕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哲学基础、理论结构、制度框架、体制机制和程序设计等内容,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推动构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和学术体系。

中国共产党是有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内法规制度是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的坚强保障。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有利于体现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利于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锻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有利于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不断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切实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实践之问,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改进和完善新时代党员理论教育


重视理论武装,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全党,是党内教育的鲜明特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对这一重要思想,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强化认同,是当前党内理论学习教育的重要政治任务。理论教育求得实效,是一门艺术,需细致得当,综合把握理论教育工作的特点与规律。同时,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针对错误思想、观点要敢于亮剑、激浊扬清。

一、深刻认识党员理论教育的基本特点

根据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党员理论教育应立足党员的资格与条件,立足党在各历史阶段的使命与担当,立足不断变化的时代环境,这与职业教育、学历教育等具有显著差异。

政治性。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组织学角度分析,这类组织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党内思想的统一;二是组织上、行动上和纪律上的一致。就两者关系而言,不可否认,组织上的统一能帮助和推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巩固

思想上的一致,但是思想上的统一是前提,只有思想上的一致才能保障组织上的统一。刘少奇曾提出,“党的统一的内容与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所造成的思想上的一致”。总结党的百年党内教育史,无论集中教育还是常态化教育,保障党内思想上的统一始终是重要目的,集中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党员理论教育的政治性,决定了各级党组织在教育党员过程中,必须把政治性贯穿始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党员身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实践性。

党员理论教育的实践性,要求广大党员自觉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行业、各领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毛泽东提出党员必须“高度地发挥其先锋的与模范的作用”(《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3页),到刘少奇指出党员“不同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32页),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第73页),百年来发展党员的条件和要求虽然不断发生变化,但是模范带头作用的要求始终没变。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使然,也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在坚持党的领导问题上,我们始终强调,“领导权不是向人能要来的,更不是强迫就能实现的”(《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1页)。实现党的领导,除了依靠党的思想政治领导的正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外,还需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头和模范作用。

说理性。

由知而信,由认同而后践行,是党内教育的完整过程,其中说理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内教育尤其是理论教育本质上是心理认同问题,须以理服人,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毛泽东最早提出说理的教育方式,他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将我们党进行思想教育的方式概括为说理教育,“凡是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时,邓小平也强调采用说理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在肃清封建思想残余方面“用大搞群众运动的方式,而不是用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方式去解决思想教育问题,从来都是不成功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6页)。说理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采用说理、讨论、批评、说服的方法,以“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达到思想上的统一和行为上的一致,体现了党内民主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在党内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420页)。

时代性。

党员理论教育的时代性,是由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不同历史任务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党面临的主要任务,与之相对应,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这一时期党员理论教育的鲜明主题;同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员理论教育应立足“两个大局”,致力于在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来展开,不能“新瓶装旧酒”。此外,党员理论教育的时代性,也是对党所处社会环境的主动回应。根据党内统计公报,截至20217月,党内35岁以下的党员有2300多万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入党的近8000万名;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大量优秀分子也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党员,无论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民主素养,还是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与之前相比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教育方式也应相应作出调整,不可因循守旧。

二、改进和完善党员理论教育的基本方式

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党员,价值观念、学习动机、领悟能力等有较大差异。在广大党员中推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心里走、实里走,总的原则是立足行业、区域、职业实际,提出不同学习要求和目标,不搞“一刀切”,在做好学习类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意解决实践类教育的问题。

反对形式主义,解决好学与用“两张皮”问题。有的党员认为学习就是单纯地学者专家辅导、购买读本资料等。这种错误认识的根源在于学风上出现了只为应付场面、应景交差、不尚实干、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其危害在于弱化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在党员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党内理论教育,关键是要解决学与用相结合问题。评判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成效,不能仅看读了几本书、背了多少讲话、写了几篇学习体会、学习记录是否完整,而是看其能否将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自觉遵循。

增强理论教育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部分党员学习动机不强,习惯于“点卯”“签到”等,这既与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党性修养有关,同时理论教育存在某种程度的空洞抽象也是重要原因。理论教育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实践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具有显著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因此,理论教育无论是内容设计,还是讲授的具体过程,均应当紧密联系广大党员群众的工作思想实际、岗位实际,根据不同受众确定内容与风格,避免“千篇一律”。

提高理论教育方式的吸引力。拓宽教育方式、丰富教育载体、增置现代元素是其基本要求。除此之外还应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具象思维方式,例如“打铁还需自身硬”、“老虎”“苍蝇”一起打等。这些符合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政治话语,含义丰富,思想性极强而又通俗易懂,是任何形式的推论、演绎所不能企及的,在党员干部中能够产生强大号召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在教育中多用这种思维方式,更容易引起受众共鸣。

透彻说理,以理服人。以理服人,学懂弄通是前提。

所谓“懂”,就是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每一要点领会深、领会透,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然后由浅入深地将其内容体系、逻辑机理、实践要求等讲透彻,提高理论的阐释力,以鲜活的语言、生动的事例、透彻的说理,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引导广大党员真学真懂真用。所谓“通”就是融会贯通。从党的十九大的“八个明确”,到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十个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深刻的历史底蕴,体现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一以贯之的品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思想时,要尽可能地发掘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的相关论述,更准确地把握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这是一种融会贯通。此外,就理论体系本身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关乎内政、国防、外交、党建等事业,从这一思想体系解决问题的角度看,也应当在学习中实现思想体系本身的融会贯通,避免“盲人摸象”。

重视实践类教育。

当前部分地区、单位对党员的教育多以听报告、听讲座、看视频等学习类方式为主。学习是提高认知、强化认同的重要方式,但在坚持和完善学习类教育方式的基础上,需更加关注对党员的实践类教育。一是健全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机制。各基层党组织可根据实际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组织开展创建党员先锋岗、争当服务群众标兵、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完成重大任务中勇于担当作为。二是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健全党员“双报到”制度,倡导党员根据专业技能、擅长领域等到社区为群众服务,在服务中体现党的先进性。三是加强党内教育管理,严肃对党员违纪行为尤其是违背公序良俗、损害党的形象、危及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的查处。

三、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

对党员的教育,其方式不仅是单向度的输出,榜样的教育、示范带头作用更能达到潜移默化效果,其中“关键少数”的率先垂范尤为关键。列宁指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7页)。这种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运行机制构成了党员干部示范带动的理论逻辑。

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人民日报》20XX31日)。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不仅因为理论素养是最根本的本领,还在于领导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他党员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在理论学习中,支部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移动终端平台、专题学习等都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任何以“工作忙”“年龄大”等为借口放松理论学习的行为,都是政治站位不高的表现。

领导干部带头执行是自律、律他和他律的有机统一。自律,即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他人清正廉洁的自己决不能贪污腐败;律他,集中体现为管好家属子女、管好身边工作人员、管好班子带好队伍;他律,则要求领导干部自觉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开展工作。在理论学习中,无论采取何种教育形式、推行何种教育措施,领导干部都必须以普通党员身份参与其中,以“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态度,自警自励自省,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敢于发声亮剑,激浊扬清。

虽然理论学习、自觉实践是广大党员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形式,但是针对错误思想、观点的发声亮剑、激浊扬清、澄清谬误也是完善党员理论教育方式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中提出或延展了一系列政治概念,例如“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等。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但是在部分党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概念泛化、庸俗化甚至错误使用的问题。无论是不理解而为之,还是故意戏谑,都解构了政治话语的逻辑性,削弱了政治概念表达意识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不利于维护政治话语体系的庄重和严肃。同时,稀释了政治概念的核心内涵,模糊了政治概念的实践要求,容易造成思想混乱和执行中的偏差、失误。

防止政治概念被庸俗化、泛化、错误使用,党员干部要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敢于发声亮剑。一是警惕“高级黑”。一些观点、言论看似光鲜亮丽,然则名“左”实右,暗藏否定党的领导、歪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对此我们应当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二是防止“低级红”。机械、静止、片面地对待党的政治理念是它的集中体现,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都会矮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科学性,在激浊扬清中易适得其反。三是提高说服力。发扬斗争精神,既是政治立场,也是政治能力。面对外部指责、无端揣测、不良动机、故意曲解等,党员干部应解释清楚为何是、为何不是,核心是解释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背后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