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高校秩序的稳定,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区高校众多,校内师生人数多,占***区人口十分之一,辖区内22所高校每天为30万师生提供餐饮服务,学校食堂每天供餐数量少则几百,多则上万,是食品安全事故高发场所,采购食材种类多,加工环节多,交叉污染机会多,供餐的品种多,从业人员多,风险比较集中,安全隐患多,极易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
今年,聚焦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突出问题,食安办牵头组织开展高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提升行动,今天在这里召开这项工作的推进会,主要是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刚刚食安办就目前工作进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汇报,并就下一步工作提了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思想上要重视,切实担负起高校食品安全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四个最严”,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高校食品安全尤为重要。高校食品安全关乎着全校师生的健康,是全校师生和社会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食堂,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纯盈利性的餐饮行业,要兼具服务性和保障性。食堂为学生提供一日三餐,与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一直以来,各级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严格要求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大,极易引起社会不和谐、不稳定。
而目前,教学、科研、招生、就业往往是高校工作的核心,部分高校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力度松散,从各级检查中暴露出来的,从食品抽检和投诉举报侧面反映出来的,高校食品安全隐患及存在问题还很多,也正说明一些高校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认识还不深入,防范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因此,各单位要深刻认识高校食品安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全面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防范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保证学生们的健康安全,维护社会、学校的和谐稳定。
一是把食品安全放在校园安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高校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高校领导要综合学校的发展和稳定,处理食品安全问题,处理好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提高对食堂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要将食品安全纳入学校绩效管理和年度考核内容,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加大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全力改善学生食堂硬件基础设施,为高校师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用餐环境。二是要以学校为主体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学校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校长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要到位、理解要到位、政治站位要到位,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高校食堂不得以承包经营方为主体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更不能擅自降低许可要求,申领社会餐饮许可。要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分管副校长、分管部门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和厨师长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层层建立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三是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意识。要提高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以“质量是生命,安全为前提”理念为宗旨,对食品安全问题日常整治和监督,定期组织培训,提高管理员及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及专业技能。
二、行动上要落实,守牢高校食品安全底线红线
要高度重视排查发现的问题,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开展自查整改,增加硬件投入,加强日常管理,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一是积极整改,全面排查安全隐患。食安办已经把风险隐患排查的问题清单发给各学校,各学校要对照问题清单,梳理隐患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时间,要利用暑期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迅速采取整改措施,全面开展整改工作;同时,举一反三,再次组织食品安全自查,重点对《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设计布局、清洗消毒、加工制作、索证索票、食品留样等全面自查,结合实际,认真分析校园食品安全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明确、可操作的防控要求并严格落实。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食品从原材料到食品销售的各个环节。刚刚,部分高校介绍了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特色经验、做法,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要制定奖惩措施,推动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随着我国进行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改革,高校的食堂经营主体由学校主营转变为多元化经营,部分高校将学校食堂对外承包由社会餐饮企业经营,学校后勤部门负责监督管理,而承包企业过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极易忽视食品安全,对委托经营的食堂,学校应严格遴选食堂承包经营者,加强对承包单位的监督和严格考核,对造成食物中毒事故、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且整改不到位的承包方,应终止委托经营行为。三是提升应急处置及舆情控制能力。疫情反复,高校封闭校园,学生的情绪存在一定的积压,新形势给高校食品安全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学校要及时关注、正确引导舆情,建立舆情监测机制和反馈机制,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或影响较大的舆情事件,要迅速反应,科学处置,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规范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调查和处置过程,强化高校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组织指挥、协调配合、快速反应、高效处置能力,降低乃至杜绝食堂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三、效果上要体现,提升高校餐饮服务质量
一是在整治成果上见实效。为保证整改效果,秋季开学后,食安办要再组织一次回头看,重点督查学校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对前期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复核整改效果,确保整改到位。通过集中检查、集中整改、回头督查,充分总结整治成果、汲取特色管理经验,制定一套高校食堂管理标准,逐步形成长效治理机制。二是提升管理水平,适应新形势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学生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经不仅满足于吃饱,更要营养、美味、多样,经营模式也从学校自营向承包经营转变,再加上快餐、网红食品等新形式新业态涌现,部分校内食堂逐步向社会餐饮经营业态转变,面对新形势,监管部门要主动研究、统一标准,指导高校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新业态经营行为,高校也要顺应形势、积极探索,转变管理思路,提升管理能力水平。各高校之间,特别是后勤部门,要加强交流、互相借鉴优秀经验。三是要借助有效力量,形成共治格局。借助高校快检中心平台,发挥“综合性功能”,构建“快检前筛、抽检精准”的联动体系,强化检验检测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实现“检”“管”双向预警;用好“互联网+明厨亮灶”“餐饮云”,依靠信息手段实现追溯管理,强化智慧管理,提升管理效能;高校要与监管部门强化协同配合,通过组建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建立高校食品安全管理联盟,引导学校、师生加入高校食品安全治理,构建多元主体、横向联动、协同联动的共治模式。
同志们,我们要把强化高校食品安全作为一件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下一代负责,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把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做细、做实,全力保护高校师生健康安全,全力维护学校、社会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