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对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三新一高”导向,认真贯彻省、市关于推进“强工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稳增长、抓项目、促升级、增效益、转动能、激活力、降能耗各项工作,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总量扩大、效益提升、实力增强、支撑有力的良好态势,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追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工业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工业增速平稳增长。先后制定出台并兑现工业强市“1+5”配套政策、《聚力强工业引领追赶发展实施方案》《十大工业产业链建设方案》《定西市工业发展“333”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全市聚力工业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导向更加明确。2021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58.2亿元,增长29.8%;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9.8亿元,增长14.3%


(二)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条渐趋完善。通过招商引资、产业链建设,基本形成了以中医药加工、马铃薯加工、草牧加工、有色冶金及加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新能源、盐产业、矿产加工、种子种业等十大产业为主的区域特色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十大工业产业链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39.3亿元,增长31.5%,高于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7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效益稳中向好,传统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不断下行的增长压力,全市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并举,降成本与强实体同发力,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中医药、有色冶金及加工、装备制造等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入库税款从2017年到2021年分别增长11.4%96.6%39.3%


(四)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工业发展动力更足。全力实施项目攻坚,着力壮大工业发展增长点、打造工业发展增长极。2017年以来,全市共实施佛阁藏药医药产业基地等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97个,投入建设资金304亿元。高强度紧固件核电产品专用紧固件生产基地、福景堂年产10万吨马铃薯调和粉生产线等192个项目建成投产并发挥效益,带动培育一批支柱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


二、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工业基础薄弱,发展压力较大。我市企业仍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大中型企业少,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弱。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仅179户,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1.6%;亿元以上企业42户,10亿元以上企业仅6户。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虽排名全省第二,但总量居全省12位,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仅为9.96%


(二)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够合理。企业处于中低层次,同质化竞争激烈,产业链发展不平衡,尚未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2021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为19.6:16.5:63.9,二产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有限;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中传统产业占75.1%,战略新兴产业占24.9%,传统产业占比过大,战略新兴产业带动作用弱。


(三)链主带动不强,创新活力缺乏。重点产业缺少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发展能力弱,部分产业链条非常短,产业集中度低,尚未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下的产业集群。大部分企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聚力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工业基本盘。做精做优传统优势产业。支持企业顺应市场导向,深化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力度,推进企业“设备换新、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通过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扩大中高端产品比重,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做大做强战略新兴产业。重视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发展壮大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以及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延链补链,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双碳”目标,以风电、光伏、氢能、碲化镉发电玻璃等重大项目为依托,把新能源产业培育成工业经济基础性产业,推动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二)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打造工业强劲支撑。加大优质项目谋划储备。坚持绿色循环发展方向,围绕十大工业产业链,持续谋划一批固链强链延链补链的工业项目,进一步充实工业项目储备库,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加大优质项目精准招商。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人才招商、东西部协作招商等招商方式,充分利用节会平台加大招商合作力度,紧盯500强企业,引进一批重点产业链关键项目,逐步形成“大产业集群、大企业集群、大项目集群”的发展格局。加大项目实施推进力度。对前期项目,加快推进手续办理,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对在建项目,加强协调服务,全力推进,确保项目按期投产;对已经竣工投产的项目,积极协调解决用工、融资等难题,推动充分释放产能。


(三)强化链主企业带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要发挥“链长链主”作用。持续深入落实十大工业产业链长链主制度,督促“链长”单位协同“链主”企业对产业链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主要原材料供应、生产运行、产品销售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测,确保产业链稳定运行、自主可控、安全高效。要深化创新赋能。要用“科技力量”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创新与研发投入,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服务品质为核心,提升企业的品牌建设和战略布局,增强在细分市场的话语权。要强化品牌打造。用“市场逻辑”积极打造“爆款单品”,以质量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把主业做大做强,把产品做优做精,把品牌做亮做响,努力让定西制造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