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篇)20XX年在形势任务教育暨降本竞赛活动推进会交流材料

20XX年在形势任务教育暨降本竞赛活动推进会交流材料

4篇)

目录:

1:应对挑战练“内功”降本降耗御“寒冬”:

2:多种形式抓教育能动实践降成本

3:加强思想引领为应对挑战注入源动力

4:争当降本增效的“领头雁”


篇一:应对挑战练“内功”降本降耗御“寒冬”

在认真传达学习和贯彻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下发调查问卷、分层召开座谈交流会等方法,及时掌握干部职工对当前煤炭形势的认知程度和应对困难挑战的思想状况,针对存在的“盲目乐观、危机意识不强;关心工资收入多、关心矿井发展少”等具体实际,组织人员编写了6课辅导材料,通过班子成员下区队沟通交流、政工人员到基层向职工面对面宣讲、召开形势任务教育报告会、多层次组织专题讨论等形式方法,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充分把握煤炭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要求,从而形成了“面对困难齐发奋、攻坚破难靠自身”;“强练内功降成本、体外损失体内补”;“自我加压激潜能、强化管理保效益”的思想共识,加大了全员应对新挑战、合力求进度“寒冬”的实践力度,保持了矿井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三缩”落招,促进节支降本

外部市场我们左右不了,但内部管理却完全能够自己掌控。为此,我们不等不靠,立足自身、眼睛向内,从“三缩”入手,努力用节支降本保效益。

压缩非生产费用。从严控制差旅、办公、业务和会议4项费用,按照压减10%的标准确定下半年使用指标,与生产无关的参观学习、外出考察等一律取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非生产性开支。强化管理人员节俭意识,重新核定矿班子成员、矿机关各部门用车费、办公费、电话费和招待费标准,按同比15%的比例压缩,并用文件形式明令执行。同时,由企管部门负责,实施月度考核,超用严罚,计入工资兑现;工业广场照明灯由晚十点提前到晚八点关停,办公楼、区队学习室严查长明灯和无人开空调现象,从而在管理人员中形成了从我做起、节支降本的导向,对广大职工发挥了示范作用。

紧缩外包工程费用。大幅度砍减外包工程,清理了3支长期挂靠矿井施工的外包队伍;按照“力求节俭、保证质量”的原则,紧缩项目工期,收结在建工程2项,减少工程支付款10万元;停止地面大型牌板制作和装修业务,禁止井下所有巷道粉刷、铺石子等装饰性工程;根据外包餐饮、卫生、绿化等分项服务职责,重新划分区域地段,规范合同,完善制度,落实外包自主管理和矿上分管双重机制,加大服务不到位追究力度,解决服务死角等一系列问题,有效降低了费用支出。仅压缩外包工程费用一项,全年预计可节约支出近20万元。

减缩外委维修费用。取消12个区队的独立维修点,将分流出的专业人员部分充实到一线生产单位,部分抽调到矿机厂,组成综机维修队伍,对采掘机械等大型设备实行集中维护维修,有效减少了外委维修量;加强对申请外委维修设备的鉴定,根据规定对受损部件进行综合评估,除因矿井设备因素和技术条件无法自行维修的,一律不准外委,以最大限度减少外委维修费用;对矿机厂采取定额管理,开展维修技能竞赛,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充分调动了维修人员工作积极性。经测算,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全年压减外委维修费用500余万元。

二、“九零”制控,强化管理降本

管理出效益。我们从3个“三零”入手,加大管理流程中的细节管控力度,极大地促进了降本提效。

实施安全“三零”行动。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也是节支降本的最大保障。着眼职工人身零伤害,强力推进“一岗双述”三深化,从严落实安监人员、跟班队长盯靠制度,达到了教育警示预控、规范操作自控、外力监督防控,实现全矿作业人身零伤害;着眼设备运行零故障,进行“机电设备‘总体检’”,设立设备事故分级预防兑现基本金,促使各单位落实预防检修、集中检修措施,力求将机械运转事故降到最低;着眼现场零隐患,实行外围单项工程公示和科室带班人员重点盯靠,引入管理人员安全环境督查责任追究办法,实现了“走一路、查一路、整治一路”,进一步优化了安全生产环境。

落实材料“三零”管理。我们认为,降本的重点之一是各类材料的合理调拨使用。一是井上“零”库存。彻底取消区队小仓库,清查各类物资198种,价值共计139万元,全部收归矿供应站物资超市,实行统一管理、调配使用,消除了生产和供应中间环节的无谓材料积存,避免了材料费占用。二是井下“零”备用。以满足安全生产需用的最少材料储用限额为标准,对井下各单位实行使用过程动态控制,防超少补,达到了配件相对“零”备用。三是使用“零”损失。按班组实行材料预算管理,严格按工程定额发放,作业过程从严要求执行一次做对理念,加强事中管理和班后精细结算,大限度防控丢失和返工浪费现象。综掘一队担负着5部皮带的运行管理,在严控材料“三零”管理之前,该队在井下需存放电机、减速机各3台备用,现在只保留“两机”各1台,他们通过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和巡检,一旦发现设备异常及时合理调拨,在备品备件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完全能满足正常生产需求。

启动“三零”用电方案。用电管理是成本控制的一大重点。我们通过细致测定,把准用电时差、严控用电计量,高效用好避峰填谷政策,大大降低了用电成本。一是检修用“峰”零损耗。机电设备安排在用电“峰段”集中检修,杜绝了零星检修电费相对增高的弊端,切实节省了电费支出;二是运转用“谷”零增耗。能集中运转的设备,尽可能选择在“谷段”开动,严禁在用电“峰段”运行。仅排水一项,就使电费支出有了明显下降;三是集中生产零失耗。为进一步节省生产性用电,我们在井下生产单元探索推行分区集中休班制度,凡是具备条件的区域实行统一休班,集中休班时有关用电设备暂停运转。按现行指标计算,全年电费支出同比可减少近200万元。

三、“三优”谋策,实施技术降本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规模降本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紧抓技术降本这个“牛鼻子”,从“三个优化”着手,大力实施技术降本,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优化设计降投入。优化技术设计是减少施工成本投入的关键。对此,我们根据现场条件,发动专业技术人员对矿井采区设计和工作面布置设定多套施工方案,并对方案通过召开讨论会进行鉴别比较,选取安全保障性能高,成本投入低的最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吸收其他方案的长处,以尽最大努力降低施工和生产成本。例如,我们曾经根据原有地质资料,将430采区的部分采场设计为43254326工作面,最近,经过勘探和技术论证,证明两面具备合面条件。将两面合二为一,仅少掘进轨道、皮带道就可减少人工及各种材料费用投入共计100多万元。

优化作业降支出。根据现场条件变化,科学合理改进生产作业方式,在确保现场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支护等环节减少了施工成本。掘三队主动协同技术部门,经过详细勘查“11601”皮带道地质状况,提出并确定实施“压网”变“串网”支护的建议。我们即时要求专业人员抓紧变更技术措施,果断落实菱形串接支护,既美化了支护形制,又明显减少了支护费用。初步测算,万米费用可节支10万元。

优化工艺降消耗。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打开思路寻找常规生产工艺流程中的挖潜空间,同时进行实验性施工,经反复摸索、总结经验,找到并启用了多项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成本再行降低。我们在煤巷和半煤岩巷道掘进中推行了周边眼“只打不响法”,即周边眼按照平直的要求完成打设,不装药、不响炮,在相关炮眼放炮清理煤渣后,再根据周边眼进行刷宽,不仅提高了巷道成型质量,而且防止了周边眼炸破后帮顶超“肥”造成的工程质量低劣和支护人工浪费。


篇二:多种形式抓教育能动实践降成本

我们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入手,采取“四种方法”,扎实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为应对新挑战夯实了思想基础。

一是传统教育方法保广度。为确保教育取得实效,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六增强六树立”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安排意见》,编发了形势任务教育辅导材料,细化了活动安排配档表。在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和宣讲辅导材料的基础上,利用矿区电视、牌板、标语、内部刊物等舆论阵地,广泛宣传了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由矿副总工程师以上管理人员组成“形势任务教育挂靠小组”,通过全矿干部会、形势任务教育专题报告会、班前班后会等,面对面对干部职工进行宣讲辅导,矿党委随机对宣讲情况进行抽查,抽查结果纳入其绩效考核内容之一,确保了人员、内容、时间、效果“四到位”,实现了形势任务教育覆盖全员。

二是分层开展研讨抓准度。找准症结,方能对症下药。我们印制1000份调查问卷,分中层管理干部、区队管理人员、职工三个层面组织了思想状况调查。通过梳理汇总,查找出涵盖思想、作风、管理等方面的共性问题6条。围绕“应对挑战,我们怎么办”、“煤质就是效益,市场就是饭碗”、“节本降耗,从我做起”等专题,分层次展开大讨论,明确要求不触及思想、不贴近实际、不接触问题“三不放过”。通过逐级查、人人摆,找准了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区队到班组、从管理人员到职工都制定了具体整改措施,明确了主攻方向,增强了工作针对性。

三是引入新兴媒体拓宽度。新兴媒体具有传播快、覆盖面广、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基于此,我们把矿现有的1个“手机三报”发送平台、1个矿级网站、15个区队网站、27QQ群、9个区队微博,作为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的新平台,取得了良好效果。围绕落实矿井重点任务、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及时将省内的煤炭价格、公司最新动态、区队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情况上传到网站、QQ群和微博上,让职工随时随地了解信息、相互讨论、献计献策。通防队在微博上传了“形势越严峻,安全越关键,我们更要抓好安全生产”的帖子,引起了职工的“围观”和响应,该队顺势开展了“无三违、无事故”的竞赛活动,提高了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目前,我矿利用新兴媒体平台发布各类信息570余条,营造了强大的舆论声势和教育氛围。

四是引入心理干预求精度。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充分利用“员工帮助计划”这一有效载体,运用心理学理论,引导干部职工树立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决心。矿开设了“遇到困难,我该怎么办”、“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去应对困难”、“有信心,有决心才会成功”等心理教育课程,组织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辅导员队伍,利用一三五安全教育时间,分组到区队实施了心理辅导和关爱帮助;活用“五小工作法”、“五六七工作法”,组织党支部书记、心理咨询师共同到业务骨干和职工的宿舍或家里走访,通过面对面交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应对挑战中来。

通过今年以来的教育,干部职工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艰苦奋斗意识明显增强,为应对风险挑战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教育是基础,实践才是关键,只有把教育的实效转化为实践的成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在广泛开展教育的基础上,严把“五个重点环节”,降成本、挖内潜,确保实现效益最大化。

一是精细管控降成本。我们修改完善了材料管理规定,重新划分了矿管材料和区队管材料的范围、标准,明确了材料定额的制定和审批程序,分部门、区队明确了材料复用责任。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关于区队物资存放及工具房管理规定》、《关于区队库存材料限额管理规定》和《施工用料管理规定》,分区队下达库存材料限额指标和整改时间,定期组织检查,坚决杜绝积压浪费现象,并统一管理价值高、精密度高的材料。全矿共降低库存360余万元

二是优化工艺降成本。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关于加强煤炭资源回收管理的规定》,在采区设计、工作面设计和编制回采作业规程措施时,把提高回采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把储量管理、资源回收管理、资源损失率、煤层比重测定、煤厚探测、回采率统计等工作,分别落实到地测科、技术科等职能部门。明确规定,采煤工作面正常地质条件下不留底煤,遇地质构造、断层或煤层厚度超过支架高度时,及时绘制剖面图,确定割底、割顶及顺延过渡范围,改变回采工艺,灵活使用调整采高、分层割、卧底等方法,力求煤炭资源回收率最大化,确保煤炭“颗粒归仓”。

三是创新方法降成本。针对近期矿上各工作面安装回撤较为频繁的现状,我矿探索应用了“接力回撤法”,即:将工作面或者迎头回撤出的设备及零部件,遇到其他工作面或迎头有安装任务时,且安装使用的设备一致,由矿出面直接将材料在井下进行调配,减少上井环节和材料的流失。综掘二队在3306工作面回撤过程中,回撤出860H架子和1700余根架杆,经过矿集中调配,及时将材料直接交给正在2310掘进工作面施工的综掘一队安装使用,在省去了物料上下井的运输成本的基础上,还缩短回撤工期3天。

四是科学用电降成本。我们实行“峰段不生产,平段少生产,谷段全运行”的设备运行办法,加强峰谷用电管理,科学、合理地调度生产组织和排水、提升、压风系统等大型设备的运行时间,努力降低电费支出。制定了专门的生产调度时间表,做到设备检修与节能降耗有机结合,把设备检修尽可能安排在峰期进行。据统计,3月份,我矿通过调整生产组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等措施,“峰期”用电比例降低到25%以下,“谷期”用电比例提升到45%,累计节约电费90余万元。

五是压缩非生产性支出降成本。在机关各科部室开展了“降、减、砍、用”的节本降耗活动,通过制定节支降本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努力降低各项费用的投入,减少各类费用的支出,砍掉不必要的项目,用好废旧物资的修复再利用。机电科盘活闲置的矿用设备,上交集团公司62500AKVA移动变电站;通防科制定了生产迎头前三节使用旧风筒的制度;保卫科主动取消了购买电瓶车的计划;办公室将招待费、办公室用品等物资降低15%,食堂将所有电器登记造册,包保到班组,将电能消耗与班组当月任务完成情况挂钩,等等。经测算,各机关科部室下半年可减少办公费、电话费、维修费、材料费和项目费等费用支出330万余元。


篇三:加强思想引领为应对挑战注入源动力

今年以来,面对煤炭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我们坚持“解疑释惑聚人心、同舟共济谋发展”,以形势任务教育加强思想引领,努力为应对挑战注入源动力。

一、正视现状提信心

随着煤炭市场的下滑回落,我处运量受到了较大冲击,经济运行陷入低谷,职工思想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对自身状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客观,面临两大挑战。一方面,由于煤炭市场持续低迷,运量不足,收入降低;另一方面,由于运输方式单一,没有其他经营性收入,固定成本比例高,降本空间非常有限。同时,随着济北矿区资源的逐渐收缩,单靠原煤运输,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主观上,普遍存有两种模糊认识:

一是市场意识淡薄。多年来固定不变的运营模式,造成干部职工思维方式的固化,总认为铁运处就是指望两条钢轨、一个火车头,吃原煤单位的饭,任务就是把煤运出去,拓市场、找用户的事于己无关;

二是有“等靠”思想。认为煤炭市场形势不好,领导会去想办法、找出路,用不着自己操心。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研究认为,既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更要引导大家充分看到自身具备的优势,迅速把信心提振起来。

一是管理优势。多年来,我们严格执行准军事化管理,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干部职工的服从力、执行力强;

二是队伍优势。职工队伍的文化层次整体比较高、思维开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特别是持续的军事化训练,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进取、能奉献的过硬队伍,组织性、纪律性强;.

三是资源优势。拥有铁路专用线26公里,并与国铁站场交接,为外扩市场、拓展业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跟进教育聚合力

一是层层宣讲。下基层、进班组,班子成员重点讲、管理人员带头讲,并与职工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先后分层作专题报告20余场次,达到了“四个讲清”,即:讲清当前严峻形势、讲清各方面的优势、讲清下步发展目标、讲清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

二是深入学习。依托全员读书活动,先后对《盈在节俭》、《弟子规》、《道德经》等书籍进行了系统学习。先后举办了“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演讲比赛;安全征文硬笔书法比赛;读书学习笔记展评以及企业发展图片展等活动。

三是创新形式。电视站开辟了《管理人员访谈录》,各科室、各段管理人员围绕今后工作谈设想、亮“高招”,并及时把访谈内容发布到内部局域网。围绕“如何增运扩量、走向市场、多元经营、开源节流”,发出了《致全处干部职工的一封信》,并收到职工实名制回信151封,征集到意见建议264条,对质量较高的200条建议归类整理,明令分头抓落实。

四是竞赛激励。做到教育和实践活动并行。大力开展“QC”课题攻关、小改小革等竞赛,对征集到的36项成果进行了编辑整理,并结集成册发到每名职工手中;发动职工“争当节俭先锋”,人人从作业流程入手,深挖节支降本空间。全处从13个方面压缩各类费用594万元;机车运营采取“32”模式,燃油消耗由年初的29千克/万吨·公里下降到26千克/万吨·公里,节约燃油40吨,节省资金34万余元。据统计,在一季度年费用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控制指标比计划节支394万元。

三、积极行动谋发展

通过形势任务教育,全处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当前形势下,如果观念不转、路子不宽,只有“死路”一条。围绕如何才能实现持续发展,我们召开专题会议,对内部和外部市场进行深入地研究论证,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谋划出了“五个联合”的发展思路。

一是发挥内部优势,搞好与东华水泥的联合。目前,这一目标已经实现。下一步,将优化内部运输流程,确保车辆计划的落实兑现。同时,积极展开东华公司水泥产品输入济北矿区的可行性、经济性分析,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回访制度和定期对话交流机制。同时,逐步拓展内部产品的铁路运输范围。

二是发挥地理优势,搞好与鲁中煤炭交易中心的联合。充分发挥东庄站场的枢纽作用,对鲁中煤炭交易中心进行业务攻关,争取其部分煤炭的到发、配煤业务以及大宗物资的到达转运等。

三是发挥行业优势,搞好与济南铁路经营集团的联合。特别是利用好他们在铁路行业的影响力,获取部分煤炭到发业务,努力增加我处煤炭运输量。

四是发挥区域优势,搞好与当地大宗物资设备运输联合。抓住济宁站西迁的有利机遇,联合当地货运商,利用东庄站货场开展粮食、面粉、化肥等杂货运输。

五是发挥运能优势,搞好与电厂、物流业的联合。我处设计运输能力为600万吨/年,实际运输能力可以达到1000万吨/年,而多年以来的实际运量一直在300万吨左右,运能长期浪费。经过实地调研,济宁市高新物流园区和华能济宁高新区热电厂将在我处以西和以北建设,鉴于他们都将采用铁路运输的方式,这为我们增加运量带来了机遇。截至目前,已与高新物流项目初步签订合作意向,其专用线也有望在我处接轨。


篇四:争当降本增效的“领头雁”

作为公司唯一的采煤区队,多年来,我们坚持“干就干最好、争就争一流”,努力为全矿和集团公司做贡献,从建矿到现在已累计产煤1100多万吨,吨煤成本、生产效率位列集团公司前茅。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宏观调控和价格回落,在市场发生逆转的严峻形势下,我们自觉把准定位,努力争当降本增效“领头雁”,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在思想认识上领先

没有统一的思想认识作为指导,行动就会陷入盲目和被动。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后,公司下发降本竞赛活动的实施意见,我们围绕学讲话、知形势,明任务、降成本,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方面,作为公司标杆区队,只有继续发挥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干就一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当好降本竞赛“领头雁”,为实现“稳增长”目标作出应有贡献,才无愧“铁军”称号;另一方面,作为公司唯一的采煤队,承载着全矿干部员工的希望,是公司发展的“顶梁柱”,如何又好又快的完成生产任务,大力压缩生产成本,这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我们展现风格,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荣使命。基于此,我们区队班子认真研究,成立降本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降本节耗的保障机制和措施,由管理人员挂靠班组,与班组同考核、同奖惩,有效调动了全员参与降本竞赛的热情,为当好“领头雁”夯实了基础。

二、在全员降本上领头

降本竞赛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我们致力于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角度、多形式,激励引导员工对标挖潜,形成班组较劲、人人较真、全员节约的良好氛围。

一是定指标,促节约。实行员工自行申报月度节约指标,区队统一考核的办法,督促员工抓好降本节耗指标的兑现落实。在具体实施中,由班长统一管理和考核,跟班队长监督落实,对兑现目标的员工实行奖励,对未完成确立目标的员工,进行剖析,查找问题,制定措施,激发了全员降本热情。陈晨是一名采煤机维修工,他确定的目标是:月节约20公斤抗磨液压油,并和班长签订了责任书。实际工作中,为保证这一目标顺利实现,他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不浪费一滴油,做到点滴节约。功夫不负有心人,月底他如愿以偿完成节约目标,得到了50分工的奖励。

二是“金点子”,降成本。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鼓励员工围绕现场实际,出主意、想办法,贡献“金点子”,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力促区队节约发展。活动开展以来,171名员工贡献“金点子”158个,采纳135个,采用率达到85%,累计节约成本16万元。其中,早班班长孟祥成提出在工作面设立“废旧物资回收复用车”的“金点子”采纳后,被广大员工赞誉为工作面上“百宝箱”,里边截止阀、轴承、电控开关等各种零配件,玲琅满目,应有尽有。员工在日常检修时,把有利用价值的“宝贝”修复好的,需要时就能派上用场,省工省时还方便。

三是细管控,保煤质。坚持“精采细采,煤质至上”的原则,充分发挥204大采高的优势,在顶板压力大、防排水任务重的情况下,加密顶煤探测次数,及时掌握顶板压力变化,合理控制采高,割煤时采煤机紧跟前滚筒带压擦顶移架,做到少降快移,最大限度缩短空顶时间,杜绝矸石混入煤炭当中。在工作面挖设水泵窝,安设水泵,及时将工作面积水排出,杜绝“拉水煤”影响煤炭质量。3月份,产煤近22万吨,原煤发热量始终保持在6000大卡以上。

三、在创新增效上领跑

作为标杆区队,只有坚持“领跑”,才能做到不掉队。在降本竞赛活动中,我们卯足劲、鼓足气,发挥全员聪明才智,集思广益,有效激发了创新提效潜力。

一是抓创新。着力完善“大学生维修班”培养机制,充分发挥班组成员学历高、素质强,善钻研、能创新的优势,由“大学生维修班”的18名成员,分别成立三个QC攻关小组,分组进行创新革新竞赛,用“软实力”完成增效“硬指标”。针对工作面安装的水泵不能自冷,经常烧坏水泵,维修班班长李春华借鉴采煤机循环冷却的方式,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出“水泵专用自动冷却器”,通过安装使用,效果良好,有效杜绝了水泵“发烧”问题,提高了运行效率。

二是抓考核。把全员业绩考核作为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对考核办法进行了细化量化,对每名员工的出勤、工作能力、当班任务完成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每班结束后,由班组长、跟班队长和值班队长“三方考核”、“三人签字”,保证了现场劳动组织的科学合理。320日,员工郑培峰在现场未能及时跟机移架,按照全员业绩考核标准,经过“三方会审”,对他罚款50元。事后,郑培峰感慨地说:“全员业绩考核就是严,即挨批评又罚款。”

三是抓典型。在降本竞赛活动中,我们按照“抓典型、树导向、立标准、鼓士气”的工作思路,高度重视各类典型的挖掘和培养,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路效应、领跑和示范作用,让广大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不断激发增效热情。经过挖掘,先后涌现出“创新能手”李春华、“增效先锋”殷长生、“提效标兵”安建利、“安全卫士”安存玉等23个先进典型。为让这些典型叫得响、立得住、树得固,我们将他们的事迹材料认真整理,并向公司党委推荐他们为第二届“金牌员工”,力争他们的事迹能上电视、上报纸、上牌板,为区队树立形象,为个人争的荣誉,为员工树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