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奋斗历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其成功的原因莫过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归根到底是两个“行”的论断,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进一步阐述。提出“马克思主义行”,凸显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批判性革命性意义,而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并列实为递进意义的阐释又指出——“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则是基于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彰显把握历史主动的理论自信与实践自觉。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行”的深刻意蕴,对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深化我们党的斗争意识,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每个时代都有应时代问题而生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是为彻底地批判资本主义而产生、形成并不断发展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不仅指导了处于帝国主义薄弱链条上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也指导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实践都生动诠释了“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
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其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将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科学理论,是因为它是建立在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基础之上以哲学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具备作为一门科学的本质要素即事实、规律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体现在观照的事实、呈现的规律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看,马克思、恩格斯在探寻人类社会发展方向时,洞察到作为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前提即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个事实,从而将“物质生产”作为探究历史进程的支点,这样便超越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束缚,由此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进行批判,并借助不断深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进而为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经济事实意义上的确证。相较于唯物史观对人类历史进程一般规律的揭示,剩余价值理论则深入到对资本主义运行逻辑的考察,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规律,得出“两个必然”的结论。如同恩格斯指出的,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来说,也正是这两大理论基石,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理论。
当然,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理论,其科学性不是指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实证科学,而是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言,“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在这门历史科学视域中,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自然界无人的自发起作用的客观规律不同,它是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产生后,正因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才实现了工人运动由自发到自觉,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二、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行”
“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向我们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行”,但这只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行”的必要前提,而非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行”,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普遍性真理的视角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发展,为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导,更为关键的在于中国共产党不是把它作为教义,而是作为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理论创新,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内涵,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并用以指导实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强调“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明确回答了在中国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才“行”。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经验、汲取历史智慧,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凝练出坚定的历史自信,积淀为历史主动精神。一方面,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既强调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并把它视为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又强调要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内涵,并运用这一思想武器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探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路径,即“两个结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是对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经验总结和规律揭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对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要在探索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基础上,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更好指导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要善于挖掘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贯通之处,并把其思想理念与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奠定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谱写马克思主义“行”新篇章
归根到底是两个“行”的论断,既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何以取得成功的因果关系论证,也是展望未来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以何取得更加辉煌成就所作的政治宣言。正是因为我们党在百年历程中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始终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内涵,生发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并用以指导中国实践,才铸就了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要以一种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时代意识,准确研判“两个大局”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际遇及所面临的新时代新课题,积极回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诉求;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实践遵循,以全新视野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就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马克思主义新高度,让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成为引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与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强大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