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篇)有关于20XX年6月各省委书记、省长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材料汇编

有关于20XX6月各省委书记、省长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材料汇编

9篇)

目  录


一、省委书记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山东力量  1


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 以学深悟透感恩奋进


实干争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7


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两个重要批示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13


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


在全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大会上的讲话  18


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25 6.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福建力量  30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37


二、省长


贵州省省长李炳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  41


江西省省长叶建春: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46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山东力量


山东省委书记  林武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中 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必须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讲,必须坚持学思用贯通、 知信行统一,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 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转化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生动实践,为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山东力量。


  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情深似海、厚望如山,多次亲临考察、作出重要指示 批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要求山东,“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省建设新局面”。这一重要指示要求,赋予山东“走在前、开新局”的光荣使 命,科学标注了山东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新方位、新使命、新担当,为我们做好 各项工作提供了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


  作为沿海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有必要也有条件展现大省担当。最根本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必须把“走在前、开新局”作为全局性定位,以全局的视角审视山东发展,在全国大局中超前谋划、高点定位,纵深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必须把“走在前、开新局”作为全方位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系统发力,推动山东现代化强省全面起势、全面突破。必须把“走在前、开新局”作为全过程引领,既立足当前、解决现实紧迫问题,又着眼长远、完成强省建设既定目标,让中国式现代化在齐鲁大地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20XX8月,国家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历史使命。这是山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的重要牵引、重要平台。我们将坚定不移扛起这一重任,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全面创新先行区、协调发展引领区、生态保护样板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共同富裕新范例、安全和谐示范区。力争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


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必须统筹抓好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既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又要抓住重点、把握关键,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开展。着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着力保持平稳健


康的经济环境”。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必须全力稳大盘挑大梁,努力为全国大 局多作贡献。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坚持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 一批,持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基础设施、产业和民生等领域投入,健全 要素保障机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深入挖掘消费潜能。充分发挥山东常住人 口、户籍人口“双过亿”优势,围绕“敢消费”“愿消费”“能消费”,着力 提高居民收入,增加高品质产品供给,加快恢复和提振消费。促进外贸固稳提 质。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一带一路”、RCEP成员国、中东等新兴市场。持续提升山东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开放水 平,用好开发区、综保区等平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求山东“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 前”。我们一定深入学习贯彻这一要求,强化科技战略支撑,争当国家高水平 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突出抓好高能级平台建设,全力支持崂山实验室建设, 积极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争取更多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布局。突出抓好 “卡脖子”技术攻关,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部署一批重大攻关项目,在关 键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加快突破、实现替代。突出抓好创新企业培育, 构建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发展壮大的全周期培育体系,加快推进 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倍增。突出抓好创新人才引育,深入实施泰山、齐鲁人才工 程,启动战略科学家跃升计划,遴选支持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青年 科技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山东是传统工业大省,必须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投入为主,向要素投入和技术创新共同驱动转变。更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两个转型”。加快“产业转型”,推动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烟台—青岛基地和东营、菏泽集群”石化产业发展格局,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加快“数字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大力度抓好先进制造业。实施先进制造业强省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深化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更大力度培育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在发展整车基础上,提速发展配套零部件产业,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新能源经济,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更大力度发展数字经济。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服务数字化,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以数字变革引领全面转型。


  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民营经济是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彰显了鼓励支持民 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鲜明态度。对山东来说,必须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在现 代化强省建设中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着力推动思想观念“四破四立”。坚决打破“官本位”“冷眼病”“乱指挥”“旧惯例”,树立“服务企业是分 内之事、应尽之责”“国企民企都是自己人”“服务企业贵在无事不扰,支持 企业就要有求必应”“法无禁止皆可为,民营企业就要放手干”的理念。着力 强化政策举措“十项机制”。建立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惠企政策落实、诚信政 府建设、公平市场竞争、全链条融资支持、涉企执法服务规范、要素保障、政 企常态化沟通、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企业家荣誉激励等机制,营造优良发展 环境。着力落实企业发展“八抓举措”。引导民营企业苦练内功,抓创新、强 根本动力,抓转型、促价值提升,抓降碳、促集约节约,抓智造、强数字赋能, 抓市场、促空间拓展,抓管理、强制度保障,抓人才、筑发展根基,抓安全、 守发展底线,努力打造一流企业。


  深入落实“双碳”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 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山东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 实现“双碳”目标压力很大,必须把牢方向、坚定推进。一手抓绿色低碳转型。


实施工业、能源等碳达峰十大工程,“一业一策”有序达峰。深入推进能源转 型发展九大工程,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探索生态产品价 值实现机制、碳汇补偿和交易机制,建设“近零碳”示范工程和碳达峰试点园 区。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着力 提高产品、工序能效和能源利用率,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能效尽快达到全国先 进或国际水平。统筹污染防治和生态改善,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加快建设美丽山东。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 代化的本质特征”,要求我们“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充分彰 显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山东城乡区域发展相对均衡,在促进共同富裕上有基础、有优势,必须主动作为,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分好“蛋糕”,促进收入水平 更高、公共服务更好、社保兜底更牢。更加注重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坚持区 域协同、城乡融合、陆海联动,推进胶东半岛、沿黄、鲁南三大城市片区建设, 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做好经略海洋这 篇大文章。更加注重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相统一,发挥山东文化资源富集优势, 高水平建设文化体验廊道、文化传承发展片区,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不 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


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必须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这“六个方面重大关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战略和战术相贯通、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干,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公开讲话”,必须用心领悟、用心实践。


  把实事求是作为第一准则。山东各市发展基础和优势不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工作侧重点也不一样。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的原则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既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


又联系山东实际大胆探索,努力创造更多经验做法。


  把统筹兼顾作为基本方法。山东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多重压力和挑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提高效率与保障公平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面临很多未知领域。必须从山东实际出发,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十大创新”行动。把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 拓展山东开放发展新空间。


  把安全发展作为工作底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一帆风顺,各种风险挑战难以避免。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激发活力与维护秩序有机结合起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守好粮食、能源、金融、安全生产等底线, 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山东各项工作全过程各领域,确保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


  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必须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汲取真理力量,筑牢政治忠诚,统一思想意志,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着力打造过硬干部队伍。着眼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深入实施年轻干部“789”工程,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切实提高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本领。通过“四进”攻坚、挂职交流等方式,让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着力凝聚团结奋斗合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共享成果的现代化。必须创新激励机制,以现代化强省建设目标团结凝聚各方力量,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党群同心、


同舟共济,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我们一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山东力量、展现山东担当。


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以学深悟透感恩奋进实干争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浙江省委书记  易炼红


  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主题教育,今年以来就主题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开展主题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浙江省委一体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准正确方向、把握精髓要义、把牢目标要求,全面对照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坚决贯彻、推动落实,努力推动主题教育全程高质量好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6个年头,给浙江留下了“八八战略”这一宝贵财富,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集中体现与重要标志。浙江省委结合开展“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独特优势、用好宝贵资源,在主题教育中深化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突出学深悟透、感恩奋进、实干争先,把规定动作做到位、特色动作做出彩,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挖掘好、守护好、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从中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感悟人民领袖从实践历练中脱颖而出的不凡历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省域层面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丰硕成果,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浙江实际相结合的时代创举,不断提升“学思想”的境界,增强“强党性”的觉悟,明确“重实践”的导向,激发“建新功”的追求,让主题教育政治味更浓、实干味更强、浙江味更足。


  一、“循迹”,就是跟随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大地的探索和实践


  浙江改革发展的每一项成就都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血,每一步跨越都 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我们在循迹中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 心忧国家、胸怀天下的领袖品格和洞悉规律、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雄才伟略, 真切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地和浙江党员干部群众的深情大爱,增强对习


近平总书记的深厚感情、由衷敬仰、坚定拥戴。


  循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足迹。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鲜明提出“三个跑遍”,身体力行跑遍了全省的山山水水。我们深入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过的地方,开展好专题学习、现场学习、溯源学习,用心回味、真心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探寻追溯思想之源、真理之光。比如,淳安县下姜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基层联系点,习近平总书记曾7到淳安、4到下姜、5次回信。我们到下姜村开展现场学习,深情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到下姜调研的难忘场景和感人故事,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为民情怀和务实作风。


  循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印迹。每当遇到棘手的问题难题、每当进入发展的关键节点,我们都能够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擘画的蓝图、作出的决策中找到解题的答案、前行的路径。我们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谋划的大战略大举措,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地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重大决策要求,以“钉钉子”精神谋深抓细落实,不断打开思维空间、认知空间、发展空间。比如,“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实施20年来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践行20年来改善了干群关系、提升了省域治理现代化水平。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重要批示精神,提出贯彻落实10项举措,制定出台2个实施意见,把习近平总书记留下的好传统好做法传承发扬好。


  循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心迹。对于关系战略全局、关系长远发展、关系民生福祉的“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念兹在兹、牵挂在心。我们坚决落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国之大者”“党之大计”,持续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闭环落实机制,立足国家所需、浙江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勇探路、出成果,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


  循浙江党员干部感恩奋进的事迹。“八八战略”实施20年来,全省上下怀着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感恩之情、拥戴之心、捍卫之志,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涌现了许多先进典型和生动事例。我们不断挖掘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省


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案例、鲜活故事,全方位总结好、提炼好、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萌发形成的过程、丰硕的实践成果。


  二、“溯源”,就是系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演进发展的路径和脉络


  真正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理解把握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我们系统深入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形成、探索实践、丰富发展的过程,努力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知其应然更知其必然。


  溯思想萌发形成之源。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应当从哪里追溯。我们从“八八战略”的“原点”探寻理论萌发的“初始点”,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研究,全面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萌发的历史逻辑、现实考量和战略指向、未来走向。溯理论发展飞跃之源。“八八战略”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我们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浙江落实落地的省域实践,理解好阐释好“八八战略”与时俱进、迭代升级的发展升华过程。


  溯真理实践例证之源。20年来,“八八战略”指引浙江大地实现了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的精彩蝶变,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从一般性内外开 放向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从总体小康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跃升。我们以“八八 战略”实施20周年为契机,全面总结梳理历史性成就、开创性实践、制度性成 果,提供更多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 浙江素材、浙江案例。特别是系统总结好传承好发展好“千万工程”“浦江经 验”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加快形成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实践成果、理论成 果、制度成果,讲好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实践、亲自推动“千万工程”“浦江经 验”的故事,讲好“八八战略”引领浙江“三农”精彩蝶变和基层治理提质跃 升的故事。


  三、“学思想”,就是不断提升活学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能力本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邃浩瀚、博大精深,我们带着坚定信仰学、怀着深厚感情学,学思践悟蕴含其中的科学真理力量、磅礴实践力量


和伟大人格魅力,理解好掌握好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时时对标、处处看齐、事事运用。


  学出守根铸魂、清醒坚定的信仰信念。始终牢记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之地的无上光荣,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持 续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学出善观大势、胸怀全局的战略洞见。始终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谋划浙江工作,既善于跳出来“观大势”,又善于钻进去“谋要事”,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既把方向、抓大事、谋长远,又抓准抓好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更好赢得战略主动。


  学出走在前列、勇争一流的使命担当。拿出浙江敢当“弄潮儿”、敢闯“新蓝海”的姿态,既保持定力、坚守初心,又只争朝夕、勇担使命,不断厚植发展优势、巩固良好态势、塑造领先胜势,既保持“勇立潮头”的胆识和气魄, 又展现“永立潮头”的境界和追求。


  学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价值取向。更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结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进一步完善“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机制,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学出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的系统思维。注重高效协同、抓纲带目,用好两点论、优势论、系统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兼顾效率和公平,努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善于在多目标平衡中寻求“最优解”,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学出调研开局、调研开路的务实作风。紧扣当前浙江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风险矛盾、问题挑战,传承运用“浦江经验”中“到矛盾集中的地方去,现场办公、直接交办、协同攻坚、跟踪问效”等调查研究的好传统好作风,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推动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学出严以律己、率先垂范的革新精神。认真做好“政治检视、党性体检”, 算好利益账、法纪账、良心账,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 力,以严实标准要求自己,守好底线、追求高线,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 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四、“促践行”,就是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中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检验主题教育成效关键看解决了什么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我们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感恩奋进、实干争先”3+1 行动,切实把学习成果体现到干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上,以全省党员干部的担当实干引领推动发展的高质高效。


  全面深化“八八战略”新实践。打好“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组合拳”,开展“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和20XX年度综合评估工作,加快形成更多 突破性进展、示范性经验、标志性成果,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持续推动“八八战 略”走深走实。特别是统筹开展“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和“浦江经验”20周 年等系列活动,紧扣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浙江模式的 主攻方向,加快打造“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千万 工程”新画卷,加快构建把自上而下的“浦江经验”和自下而上的“枫桥经验” 结合起来的基层治理新机制新模式,推动“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在新时代 新征程更加直抵人心、熠熠生辉。


  全面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把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作为推动浙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以三个“一号工程”为具体抓手,一体推进 科技教育人才强省建设、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数字化改革实战实效、打造“地 瓜经济”升级版、民营经济提速前进等工作,大力建设高质量的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民生项目、生态环境项目,努力实现创新破题、改革破难、开放破 局,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高质效改革先行省、高能级开放大省,加快探索 高质量发展省域新路子。


  全面探索共同富裕新经验。进一步找准公平和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大胆探索形成有利于共创共建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扩中提低改革,加快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着重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保、养老、食品安全等问题,加快推动共同富裕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不断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多出成果、多出经验。


  全面展示亚运盛会新风采。全面贯彻“简约、安全、精彩”办赛理念,全面统筹主办城市和协办城市整体合力,精心精细谋划、全力全速推进,全力打磨火炬传递、开闭幕式、主题曲等关键事项、关键环节,大力推进“迎亚运讲


文明树新风”活动,着力推动全省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实现整体提升、全面跃升,确保向世界呈现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


  全面提升勤廉队伍新能力。持续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省域实践,加快打造勤廉并重的新时代党建高地和清廉建设高地,健全“四个坚持、八个不”选贤任能机制,坚决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加强对“一把手”和领 导班子的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快锻造“干净加干事、 干事且干净”的勤廉队伍,以干部干事激发全社会干劲、以干部创先带动全社 会创新、以干部清正带动全社会清朗。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重要批示精神, 用好“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的载体抓手,推动全省扩大学习覆盖面、用好 宝贵财富、抓好深化内化转化,以永不止步、永不懈怠、永不满足的精神状态 和奋进姿态争当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排头兵!


饮水思源 感恩奋进 实干争先


推动“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在新时代新征程更加直抵人心熠熠生辉


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两个重要批示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20XX520日,公开发表于6月)


  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浙江迎来“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的特殊 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分别作出重要批 示,赋予了浙江作为“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勇当排头 兵、敢于打头阵、积极作示范的光荣使命,也为我们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入 实施“八八战略”进一步点了题、定了标、加了力。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 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 展和做好人民信访工作的高度重视、指引指导,进一步用足用好我省宝贵资源, 追寻总书记的足迹、学习总书记的思想、感悟总书记的情怀,总结好传承好发 展好“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的丰硕成果和宝贵财富,饮水思源、感恩奋进、实干争先,推动全省党员干部更加坚定自觉地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 新时代。


  一、深刻领会“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切实增强牢记嘱托、奋进争先的高度自觉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重要批示,赋予了浙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践行“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光荣使命,给我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把握和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重要批示精神,从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切实扛起浙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特别是“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发源地


和率先实践地的使命担当,勇于立潮头、永远立潮头,进一步擦亮“千万工程” “浦江经验”金名片,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和殷殷重托。


  “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是“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有力例证。“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贯通,推动浙江探索走出了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浦江经验”示范带动浙江党员干部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中提升了省域治理现代化水平。“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伟大实践,充分彰显了人民领袖非凡的战略视野、胸襟格局和博大情怀,再次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就一定能够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牢牢掌握主动,不断打开新局面、取得新胜利、走向新辉煌。


  “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是开展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千万工程” 和“浦江经验”从不同侧面生动呈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萌发和实践的光辉历程,与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高度契合,为我们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当前和长远相衔接、守正和创新相结合、战略和策略相贯通、重点和一般相统筹的视角,来深入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最生动案例、最鲜活教材。聚焦“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开展深入学习,有利于推动全省党员干部用心回味、真心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更加直观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进一步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更好从中找源头明方向、悟精髓强动力、学方法谋举措,更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宝贵财富。20年前,习近平同志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作出了“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指引浙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精彩蝶变。“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是“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站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顾“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20年来的探索实践历程,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直观感受到“八八战略”指引浙江发生精彩蝶变是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性的,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习近平总书


记当年作出“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的时代背景、战略考量,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把握“八八战略”与新发展理念、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命题的逻辑关系,从而倍加珍视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浙江的好经验好传统好做法,倍加坚定深入实施“八八战略”。


  “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是浙江锻造“重要窗口”形象的鲜明标识。2020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这就要求我们坚持 对内出经验、出成果、树标杆和对外多参与、多发声、展形象有机统一,努力 以“浙江之窗”展示“中国之治”。“千万工程”不仅对全国起到了示范效应, 还于2018年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浦江经验”推动 浙江成为治理效能最高、人民群众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我们必须以更高站 位、更高标准提升工作成色、塑造品牌形象,更好对外宣介展示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更好为国际社会感知中国形象、中 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力量作出浙江贡献。


  二、理解把握“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精髓要义,更好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


  我们要结合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更好地从“千万工程” 和“浦江经验”中探寻追溯思想之源、真理之光,实地感悟理论之花、实践之果,更好地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真理力量和磅礴实践力量,活学活用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思践悟“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蕴含的战略思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坚持以全局的视角和长远的眼光谋发展、抓工作,“千万工程” 和“浦江经验”都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大势、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 把握规律、科学决策的非凡魄力。我们要增强战略思维能力,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谋划浙江工作,既善于跳出来“观大势”,又善于钻进去“谋要事”,不断增强战略预见性、决策前瞻性、工作主动性。


  学思践悟“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蕴含的系统观念。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带头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 都是运用两点论、重点论、优势论的典范。我们要更加注重运用系统思维,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


般的关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在多目标平衡中寻求“最优解”。


  学思践悟“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蕴含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强调“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要更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结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真正把为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思践悟“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蕴含的前列意识。习近平同志来浙江工作特别是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后,就把“干在实处怎么干?走在前列怎么 走?”作为思考和探索的中心课题。“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也是立足浙


江工作应该走在前列、能够走在前列、始终走在前列来谋划实施、推动落实的。我们要拿出浙江敢当“弄潮儿”、敢闯“新蓝海”的姿态,在更大范围、更高 层次上找座次、定坐标,不断厚植发展优势、巩固良好态势、塑造领先胜势。


  学思践悟“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蕴含的问题导向。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带头坚持调研开局、调研开路,直面浙江发展“先天的不足”“成长的烦恼”,特别是敏锐捕捉改革开放中先发多发并发的一系列矛盾问题,通过谋划“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等有效载体,在解决问题、务求实效、群众满意上下功夫。我们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聚焦一些新问题、深层次问题、重大问题,找到产生问题的症结根源,找准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


  学思践悟“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蕴含的务实作风。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反复强调要求真务实,坚持重大事项亲自抓、亲自过问,注重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都始终贯穿着一个“实” 字,树立了抓工作注重实际、聚焦实处、谋划实招、推崇实干、务求实效的鲜明导向。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和标杆,落实好领导带头、以上率下的要求,推动重心下移、政策下倾、资源下沉,迭代升级“141”基层治理体系, 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


  三、持续兴起学习贯彻热潮,打好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弘扬践行“浦江经验”的“组合拳”


  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强化使命担当,按照打头阵、当先锋、作示范的要求,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推动“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彰显无穷的思想魅力、强大的实践力量、夺目的真理光芒。


  系统总结提炼新经验。系统总结好传承好发展好“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加强对“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系统性分析、实践性提炼和规律性总结,从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更广视角梳理一批可示范、可推广的生动案例,形成一批高质量、高品质的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 以制度文件的形式把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


  认真谋划深化推进新举措。加快推动“千万工程”迭代升级,进一步配套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同样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构建“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千万工程”新画卷。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持续深化“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更好把自上而下的“浦江经验”和自下而上的“枫桥经验”结合起来,组织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着力破解基层治理的深层次问题、结构性难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兴起学习宣传新热潮。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研究制定在主题教育中深化运用“千万工程”、深入学习践行“浦江经验”等工作方案,开展全覆盖专题学习研讨。加大宣传力度,讲好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实践、亲自推动“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的故事,讲好“八八战略”引领浙江“三农”和基层治理精彩蝶变的故事。


  展现党员干部新担当。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 关怀和真情关爱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增强抓机遇、应挑战、化 危机、育先机的真本事、硬功夫,聚焦“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杭州亚运会 亚残运会等大事要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 个战略任务,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使命 自觉、更宽战略视野、更优勤廉作风,推动浙江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永葆锐气 永争一流 奋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大省


在全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大会上的讲话


20XX529日,公开发表于6月)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浙江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发展起来的,浙江资源小省的省情特点和浙江人闯天下的强大基因、顽强的拼搏精神、“无中生有”的本事、“抱团出海”的意识,使浙江必须走而且成功地走出了开放之路。“地瓜经济”经过实践证明是浙江发展的制胜法宝和金字招牌之一。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放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奋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大省。


  一、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视野胸襟,把“地瓜经济”提能升级摆到更加重要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早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将“提高对 内对外开放水平”纳入“八八战略”,形象而深刻地提出了“地瓜理论”。“地瓜理论”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是“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是 引领浙江经济精彩蝶变的关键一招,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远见卓识和战 略思维,极大拓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空间,集中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 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20年来,我们循着“地瓜理论”的指引,抓住经济全 球化的重要机遇,创新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发展模式,推动产品出口到资 本出海、海外设厂到建设境外园区,促进浙江经济与全球经济水乳交融,形成 了富有特色的“地瓜经济”。20XX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7万亿元,其中出口3.4万亿元、同比增长14%,规模跃居全国第3;实际使用外资193亿美元, 增长5.2%;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中方投资额)130亿美元,增长45%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全球经济化逆流的外部冲击、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双向挤压、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治理挑战、中美经贸摩擦的持续升级等,如何进一步更新开放理念、放大开放格局、强化开放导向、打造开放平台、拓宽开放网络、提升开放能级,显得尤为重要、十分紧迫。我们不能被这些“浮云”遮蔽双眼,束缚手脚。我们把“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作为“一号开放工程”,就是要进一步巩固浙江开放先导地位,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


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打造更具韧性、更具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地瓜经济”。


  这是赢得未来的关键之举,必须乘势而上塑优势。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两个先行”的澎湃动力、“重要窗口”的鲜明标 识。过去20多年,浙江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不等、不看、不靠、不要”, 秉持“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 千”精神,像地瓜藤蔓一样延伸,在全世界汲取更多阳光、雨露和养分,推动 浙江经济在开放中拔地而起、茁壮成长,走出了一条内源驱动、内外联动的发 展路子,形成了“三个浙江”——省域浙江、中国的浙江、全球的浙江,锻造 了浙江经济的强大韧性。踏上新征程,我们更要依靠开放提升来拓展空间、赢 得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开放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 多次强调,“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 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我们要胸怀“两个大 局”、牢记“国之大者”,主动在全国开放大格局、大战略、大目标中找准方 位,以“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为引领,大力推动“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 有机融合,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


  这是开创新局的必然要求,必须逆流而上提位势。当前,大国竞争博弈加速升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冲击,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但经济全球化始终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开放与合作仍然是时代发展潮流。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细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分工格局,各国都是全球合作链条中的一环,进一步扩大开放、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国民众的共同利益。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开放攻势,充分发挥“纵横国内600多万浙商、遍布全球200多万浙商” 的优势,以“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为引领,更加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抢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的机遇,深化与各国政策协调、规则衔接、标准联通,协同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命运共同体, 以高水平开放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这是补齐短板的迫切需要,必须迎难而上创胜势。开放是一种赢得优势的策略,是一种赢得主动的姿态,是一种赢得未来的法宝,这既是眼光、胸襟、格局的问题,也是担当和作为的问题。“八八战略”以大格局大视野大手笔展现浙江开放的大胸怀,指引浙江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主动融入全国“一盘


棋”、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当前,我省大部分领域“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 决,“好不好”的问题更加凸显,一些领域风险因素上升,特别是对标国际国 内一流,我省“地瓜经济”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 锚定最好、对标最强,在与更好更强省市的比较中保持清醒、找到差距,拧紧 发条、铆足干劲,更好依靠开放激活存量、赋能增量、转化变量、聚合能量, 以“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为引领,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在更大空间谋求突破, 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为实现“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开辟 新空间、激发新动力。


二、扛“弄潮儿向涛头立”的使命担当,打造“地瓜经济”升级版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了“地瓜经济”新的时代内涵和使命任务。我们要深 刻把握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两者同频共振的规律,以“地瓜经济”提能升 级为总抓手,让开放成为新时代浙江最鲜明的特质、最突出的优势、最强劲的 旋律。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放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 坚持高水平“走出去”闯天下与高质量“引进来”强浙江有机统一,聚焦拓市 场、优布局、聚资源、引人才、强总部五大主攻方向,加快市场相通、产业相 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联,着力推动开放型经济水平、双循环战略枢纽地位、 制度型开放体系“三个再提升”,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奋力打造高能 级开放大省。


  前段时间,省里出台了强力推进开放提升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大省的意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任 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20XX年是实施“一号开放工程”开局之年,开局就要冲刺、开局就要提速、开 局决定结局,开局之年要昂扬精气神,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 的作风,奋力掀起开局之势、鼓足开局之气、汇聚开局之力,向着新目标勇毅 前行。


  全面构建全域开放新格局。推动“地瓜经济”提能升级,首先要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开放空间布局。要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开放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都市区为基点,更好统筹开放枢纽、开放通道和开放平台建设,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要强化都市区的引擎作用。大都市区的开放水平,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开放层次。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要找准定位,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在加强综合枢纽功能、深化国际合作交流、营


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环境上持续用力,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 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要强化大湾区的主力作用。大湾区具有天然的开放基 因,是“地瓜经济”的主战场。要全面接轨上海,深化长三角区域开放合作, 面向全球发“求贤榜”、聚好项目、引新技术,加快建设以数字经济和先进制 造业为标志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世界级现代化大湾区。要强化大平台的支 撑作用。经开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各类开放平台是“地瓜经济”提 能升级的主阵地。要进一步优化全省开放平台规划布局,统筹推进项目建设、 产业发展、机制创新,深化优势互补、功能叠加、发展协同,加快构建多类型、多层级、广覆盖的开放平台体系。各类开放平台要创优争先,走在全国前列。 要强化大通道的链接作用。全面提升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双向辐射能力,谋划建 设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加快推进衢州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丽水浙西南中心城市 建设,推动开放功能向山区延伸,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全面推动产业韧性新跃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是推动“地瓜经济”提能升级的关键所在。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本土化、区域化、短链化趋势,各国对产业链供应链的主导权之争日趋激烈。要深入实施“415X” 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着力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 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根植性完整 性和掌控力竞争力。要做强企业“主力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建立健 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深入实施“雄鹰、丝路领航、 雏鹰”行动,加快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业、本土跨国公司和外向型企业,构建 “企—链—群”协同发展格局。要提升产业“硬实力”。深入实施“315”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巩固提升数字安防、节能与新 能源汽车、现代纺织等重点产业的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领先优势,全方位提 升主导产业国际竞争力。要树牢项目“风向标”。深入实施“链长制”,按照 “高大上、链群配”的思路,聚焦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行业龙头、隐形冠军、独角兽等企业,大力招引落地一批标志性、战略性、引领性重大产业项目,进 一步打响“投资浙里”的强大声势,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 的裂变效应。要掌握资源“生命线”。支持企业参与境外油气、关键矿产等重 要能源资源开发。高标准建设宁波舟山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争取国家铁矿 石交易中心落地,推进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建设,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提 高定价权和话语权,争创大宗商品特色自贸港。做好顶层设计,持续发力、久


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实施好推进好。


  全面厚植对外贸易新优势。对外贸易是“地瓜经济”提能升级的基本盘。要在提高贸易质效上下更大功夫,不断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增强贸易发展新 动能。要着力拓市场稳份额。充分发挥“8+4”经济政策体系作用,深入实施“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优化企业参展、融资、信保等服务,分级分类培 育外贸龙头企业,支持企业深耕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更大力度开拓东盟、非 洲、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确保出口份额稳中有进。要推动优结构增效益。 联动推进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加快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 品牌经营等环节攀升,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外贸新增长点, 稳步提高出口附加值。加快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资源进口多元化。要壮大新业态强活力。用好全 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这个平台,加快贸易全链条数字化赋能,扩大数字产品、数 字服务、数字技术等出口,推动跨境电商健康持续创新发展,打造数字贸易“新引擎”。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深化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推 进市场采购贸易提升发展,更好发挥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带动作用。


  全面增强枢纽节点新功能。建设一批内畅外联的枢纽节点,是促进“地瓜经济”“藤蔓延伸”的前提基础。要充分用好我国建立的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本身就是开放型经济。要充分发挥 海洋这个最大优势、最大潜力、最大空间,提升开放枢纽功能。我省海洋经济 基础很好、潜力很大,但现代化海洋经济体系还没有完全构建起来,这方面我 们任重道远。2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我们要努力 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变成现实。加快发展绿色石化、临港先进装备制造 等现代海洋产业,锻造宁波舟山港“硬核”力量,系统谋划海域海岛联动发展, 加快形成“一岛一功能”布局体系,进一步放大海洋优势、激发海洋价值,加 快建设依海富民、向海图强、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海洋经济强省。要增强总 部综合实力。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的同时,把根牢牢地扎在浙 江,把研发设计、高端制造等核心环节留在浙江总部,把境外高端产业、创新 成果、高端要素回归浙江,提高全球范围内供应链协同和资源配置能力。要织 密境外网络布局。推动物流企业与制造、平台、商贸企业“抱团出海”,稳步 推进迪拜站等海外系列站建设,加强境外分销服务网络、分拨集散中心、物流


配送中心、海外仓等设施建设,提升末端接取配送能力,构建全球仓储物流、 快递配送、流通服务体系。要完善跨境园区功能。提升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水 平,完善基础设施、物流运输、中介服务和配套政策体系。强化境内外园区联 动,以境内各类园区和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基础,探索建立省级层面“两地双园”。


  全面释放制度开放新活力。制度型开放是“地瓜经济”提能升级的重要标志,是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路径。要谋深谋实谋远,大胆试、大 胆闯、自主改,以制度创新开创高水平开放新局面。要对标一流强谋划。对标 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清单化梳理差距短板和政策需求,统筹谋划 更高水平的制度创新政策体系,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 放,找到“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与高标准经贸规则融合融通的路径。要先行先 试抢先机。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更大力度推进投资、贸易、资金、 运输、要素资源、人员进出自由便利先行先试,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创新生态。高质量推进杭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要系统集成提质效。学习借鉴先进 地区扩大开放新举措,全面梳理总结各类改革试点经验,加快复制推广一批含 金量高、需求强烈的创新成果,使各领域开放形成协同效应。


  全面筑牢风险防控新屏障。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理念从追求经济效益向安全稳定转变,在推进高水平开放中筑牢 安全底线,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要积极应对产业转 移风险,建立产业链外迁风险预警和管控机制,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引导企业有序“走出去”。要切实规避境外投资风险,整合政府、企业、社会 各方力量,强化“走出去”的法律、财务、金融等服务,完善全流程境外风险 防控体系。要着力防控制度型开放风险,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以自贸试验区等 为重点,常态化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完善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过 程监管制度。


  三、按“操其要于上、分其详于下”的工作要求,形成狠抓落实、实干争先强大合力


  “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强化系统观念、用好系统方法,把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胜势。


  强化统筹协调。三个“一号工程”是省委瞄准“两个先行”的关键点、要 害处作出的重大部署,三者之间密切相关、环环相扣、相辅相成。要整体把握、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做实协同联动、互促放大的文章,既要以开放促改革、


促创新,又要通过改革创新提升开放能级,构建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推进的有效机制。省商务厅要做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工作,细化完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强化全过程、全周期管理。各地各部门“一把手”要扑下身子亲自抓,重大开放平台亲自联系,重大外资项目亲自招引,重大改革创新亲自谋划,重大开放工作直接推动。


  强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改革先导突破作用,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效能、提增工作效益的改革。要鼓励揭榜挂帅,赋予各类开发区


(园区)更大管理自主权,鼓励基础好、积极性高的地方先行先试,为改革多 作贡献。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对负 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科学设计考核指标体系,更好发挥基层首创精神, 激励各地各部门争当领跑者,加快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改革成果。要强化 政企联动,鼓励推动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参与“一号开放工程”,充分激发 全社会活力。要加强政策保障,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进一步完善政策“工具箱”,集中力量破解政策落地存在的堵点痛点问题,推动政策红利精准释放、直达企业。


  强化能力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知识恐慌、能力恐慌的危机感,坚持学习不停步、实践不停步、提升不停步,用过硬的能力素质推动工作提质增效。要掌握新知识,加强对外开放的政策、规则、路径研究,持续跟踪国际贸易形势,培养造就一支懂政策、懂专业的干部队伍。要洞悉真情况,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及时掌握新情况、破解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要练就硬本领,善于从实践中深化和提升认识,充分吸收借鉴“他山之石”,努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增强抓机遇、避风险、促开放的能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


河北省委书记  倪岳峰


  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北考察, 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强大政治引领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河北是我工作过的地方,我对这里充满感情,把这里建设好是我的心愿。”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厚爱和殷切期望,让7400 多万燕赵儿女感到无限温暖、无比振奋、无上荣光,凝聚起感恩奋进、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河北省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召开省委十届四次全会作出部署,组织动员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中培育新优势,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


一、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强化企业的 创新主体地位,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要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我们深 刻体会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0XX年以来,河北积极营 造有利于企业普遍技术进步的良好环境,强化省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刚性增长 机制带动作用,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享受政策的企业数量增长65%, 创新发展氛围日益浓厚,有力支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要高举创新大旗, 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 型增长。


  大力培育创新主体。继续用足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发挥科技特派团精准服务企业创新需求的特殊作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


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倍增计划,提升创新创业水平。以高新区、开发区等为载体,构建一流创新生态链和创新生态环境,支持企业拓展应用场景,加速形成集聚效应。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积 极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与省内外知名院校和重点研发机构开展深度合作,联手 打造一批技术创新中心,推动组建一批产业创新联合体,开展机器人、中医药、钒钛等领域重大技术联合攻关,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突破。


  推进产业创新发展。统筹全省重点产业发展布局,指导支持各设区市基于自身优势错位发展,全面提升集群化、差异化发展水平。聚焦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选准突破口和发力点,努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抓好大数据深度挖掘利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探索推行中药材计量标准化、高效萃取工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二、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 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各项工作不 断取得新进展”。当前,雄安新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已进入大规模建 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 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效,常态化工作 机制不断完善。我们要坚决服从服务大局,以千年大计的定力和只争朝夕的干 劲做好工作,确保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在河北落地见效。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优化项目建设时序,进一步细化明确城市街区、居住社区建筑风貌,创造“雄安质量”。持续拓展交通不堵车、自来水直饮等“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雄安场景,推动完善疏解激励约束政策体系,争取首批疏解项目尽快落地建成,做好承接第二批疏解单位准备。紧密结合雄安新区创新链条,研究出台更有吸引力的政策, 积极争取承接更多市场化疏解项目,集聚顶尖科技人才,建立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发展联盟,扎实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


鼻子”,推动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平台承载能力,吸引更多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落户河北。加快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省内城市高铁直通,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水平。建好协同创新共同体,围绕京津创新链布局河北产业链,把京津科技和产业溢出效应承接好。促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吸引京津居民到河北养老。


  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充分发挥首都辐射带动效应,坚持全域对接、全面承接,完善产业协作机制,加强配套能力建设,从不同方向打造联通京津的经济廊道。以张承地区为重点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以廊坊为重点吸引物流头部企业和中介机构,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要持续抓好北方防 沙带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建设,持续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等重大生态 工程”。河北是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必须坚定不移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20XX年以来,我们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 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省所有设区市全部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后十”, 入京津河流水质保持Ⅱ类以上,完成营造林636万亩,天蓝地绿水秀逐渐成为河北底色。我们要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在生态优先、节约集约、 绿色低碳发展上走在前列,坚决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联手京津加强协同治理,开展城市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攻坚行动,巩固拓展所有设区市空气质量退“后十”成果,持续提升区域空气质量。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继续抓好张承坝 上地区、燕山山地、太行山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探索以草先行、草灌乔相 结合的生态治理模式,提升草原修复和防风固沙实效,有效遏制土地荒漠化。 巩固拓展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成果,确保淀区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让 更多珍稀鸟类青睐“候鸟天堂”。加强滹沱河、衡水湖、渤海近岸海域等生态 修复和湿地保护,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 推进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全面创A,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有序开发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以绿电为支撑发展衍生产业。推进柴油货车新能源替代,既发展绿色高效交通,又培育新的产业。深入做好 节水工作,强化工程节水、技术节水和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增强全民节水意 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中培育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下大 气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同国内外其他地区沟通对接,打造全国对外开放高地”。河北是沿海省份,理应在改革开放上有大的作为。我们立足把沿海优势转化为 发展优势,进一步强化改革思维、开放理念,临港产业强省等中国式现代化建 设河北篇章展现勃勃生机,20XX年唐山港货物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二,今年1—5 月新设立经营主体同比增长34.93%,平均每天净增企业760家。我们要坚决破除一切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向广度和深 度进军。


  营造走在全国最前列的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建立领导干部定期与企业沟通交流机制,让惠企纾困政策直达企业。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所有涉企事项和民生领域审批事项集中进入政务服务大厅, 提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通率,让企业和群众依规办事不求人、方便快捷少跑腿。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入实施省属国企研发投入“三年上、五年强”专项行动,提高企业竞争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清理规范中间业务环节,落实企业上市前扶持政策,支持企业直接融资,解决好市场融资弱难题。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河北港口集团作用,加快港口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推进国家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巩固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强化自贸区、综保区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对标京津标准推进通关便利化。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办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五、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切实解


决广大百姓关心关切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20XX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9.7万人,粮食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加”,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下降20%以上,“乙类乙管”平稳有序实施,有效守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发展做大蛋糕、分好蛋糕,以增进民生福祉的新作为,让发展更有温度、民生更有质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底线任务,持续做好防 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培育“河北净菜”品牌, 发展休闲旅游、乡村民宿、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建设更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着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抓好盐碱地改造提升和综合利用,选育推广适宜品种, 提高种植面积、单位产量、农民收益,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精准办好民生实事。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做好养老、托幼、住房等工作,积极稳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深入实施“领跑者”行动,探索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互相参股、错位发展、联合上市等新模式,联起手来开拓市场, 做大做强107个省级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有效带动群众增收。同时,统筹抓好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社会治安、防汛抗旱等工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北,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福建力量


福建省委书记  周祖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高屋建瓴、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目标任务、重点措施抓落实,引导全省上下学思践悟,推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福建篇章。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新时代新征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迫切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工作17年半,开创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在厦门工 作时,领导制定《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探索以开放促改 革促发展的道路,开展筼筜湖治理,保护鼓浪屿,深入当时还很偏僻的军营村 和白交祠村推动解决民生问题,等等。在宁德工作时,建立“四下基层”制度, 提出“弱鸟先飞”理念,倡导“滴水穿石”精神,带领闽东百姓摆脱贫困,提 出“大农业”、“大工业”理念,提倡搞“经济大合唱”,解决群众反映强烈 的干部违规私建住宅问题,制定“公务接待12条”狠刹不正之风,等等。在福 州工作时,主持编制被称为“3820”战略工程的《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 略设想》,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狠抓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三 坊七巷等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旧城改造,开展“四个万家”活动,倡导“马上 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等等。在省委省政府工作时,提出“生态福建” 建设,主导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木兰溪治理等; 提出“数字福建”建设,抢占信息化战略制高点;总结推广“晋江经验”、科


技特派员制度,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开展“餐桌污染” 治理,等等。这些思想财富和实践成果是精神富矿,为我们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宝贵资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总书记2014年到福建考察, 为我们擘画了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宏伟蓝图;2017 年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向世界介绍了厦门改革开放的成功故事,指 导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贸试验区等;2019年参加十 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强调要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再创佳 绩、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2021年到福建考察,要求我们在加快建 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 突破。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要求,是推进新福建建设的总纲领总遵循,是我们开 展主题教育必须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全面落实的重要内容。


  思想上的统一是党的团结统一最深厚最持久最可靠的保证。在开展主题教育中,我们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相结合,与学习贯彻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相结合,一体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自觉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突出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源计划,不断加深对这一重要思想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领悟和把握,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突出完善省委常委班子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第一议题” 制度,及时跟进学习,深入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突出常态化开展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全面系统梳理,建立工作台账,形成工作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特别是以总书记2021年来闽考察两周年为契机,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更好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在深学细照笃行党的创新理论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把坚定拥护“两


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落到实处, 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爱戴之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不断提高政治 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二、一张蓝图绘到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福建实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践的理论,深刻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引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我们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嘱托、砥砺前行,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新福建宏伟蓝图和“四个更大”等重要要求,一张蓝图绘到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致力经济发展高质量,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福建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强调要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 级,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经济总量连跨4个万亿元台阶, 20XX年突破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元。当前,全省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关键期。现代化产业体系是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突出 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紧扣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补齐短板领域,做强优势领 域,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为着力点和突破口, 推动各产业各要素跨界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厚植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 础。做大做优制造业。实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推动纺织鞋服、食品加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 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特色 现代农业。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立足福建生物多样性特点,做好“土特产”文 章,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壮大茶叶、林竹、花 卉苗木、乡村旅游等十大乡村特色产业。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推动现代服 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提升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 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更好满足高品质、多样化需求。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以及5G、数据 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致力改革开放高层次,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福建,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找准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


发展格局中的定位。福建北连长三角、南接粤港澳,面向台湾,背靠中西部广阔腹地,具有“山海亚侨特台”等特点,拥有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多区叠加优势。我们持之以恒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重要通道,拓展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空间。强化改革这一动力源。深化医改、林改等具有福建特点的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传承弘扬“晋江经验”,部署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协同推进“放管服”改革、数字化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营造长期稳定预期。紧抓开放这一生命线。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发挥侨资侨智侨力作用,深化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高标准建设厦门金砖创新基地和中印尼、中菲“两国双园”项目,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扭住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深化“全闽乐购”等促消费活动,不断丰富消费场景、拓展消费市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精准招商,更好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


  致力人民生活高品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福建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对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保障 人民健康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保 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大力度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体系。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探索“民呼我为”、推进“接诉即办”等机 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托育、住房 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加自觉打造精神文明和文化强省。弘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实施文化惠民、“福文化”传承发展和文艺作品质量提升等工程,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水平。更高水平建设平 安福建、法治福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和发展 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深化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营 造安定稳定社会环境。


  致力生态环境高颜值,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示范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是福建一张亮丽名片;要接续努力,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福建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65.1%,连续44年保持全国首位。我们牢记“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现代化建设的生态底色。在抓转型、促低碳上先行。落实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森林“绿碳”、海洋“蓝碳”等工程,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含绿量”。在抓防治、优环境上发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打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保卫战,分类整治流域性、区域性、行业性污染,解决好群 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在抓制度、强导向上保障。巩固拓展国家生态文明 试验区建设制度创新成果,构建数字赋能生态环境治理体制,健全完善生态产 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致力融合发展高水平,努力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强调对台工作既要着眼大局大势, 又要注重落实落细。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血脉相连、渊源深厚,处在两岸融 合发展前沿。我们全面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以通促融、以 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新路,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拧紧“合 作链”。推动闽台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特色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链 供应链价值链融合发展,推进闽台基础设施一体联通,提升闽台能源资源互通 和行业标准共通水平。拉近“生活圈”。落实惠台利民政策,加大平潭综合实 验区先行先试力度,探索率先推进厦门与金门、福州与马祖深度融合,完善台 胞来闽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鼓励更多台湾人才来闽追梦筑梦圆梦。 画好“同心圆”。发挥祖地文化优势,依托宗亲、乡亲、姻亲、民间信仰等纽 带,实施亲情乡情延续工程,持续办好海峡论坛、海峡青年节等两岸交流活动, 推动闽台同胞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三、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广泛凝聚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这次主题教育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圆满完成主题教育各项任务”。我们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载体,精心组织、扎实推动主题教育,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推动党员干部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进一步把责任担起来、将状态提起来、让节奏快起来,不断增动力、


激活力、聚合力。


  着力深学争优,争当理论武装的“排头兵”。这次主题教育是一次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必须把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总牵引,推动党员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我们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组织学好中央指定教材,用好《习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访实录、《闽山闽水物华新


——习近平福建足迹》等特色教材,引导党员干部完整准确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省委常委班子安排主题教育读书班,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研讨交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案例和体会,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措施,进一步升华思想境界、提高理论素养、增强能力水平。


  着力敢为争先,争当敢拼会赢的“先行者”。开展主题教育,必须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着力争先。这个“争先”,既体现在时间上抢速度,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务求抢先机;又体现在工作质量和效果上求最优,努力当先进;还体现在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上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我们将继续发扬福建人“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引导党员干部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闯”的胆略抓发展。明确努力方向,对标党中央决策部署,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学习兄弟省份好经验好做法,在扬优势、补短板中勇争先。勇于追求卓越,树立务求一流的目标、跳起摸高的理念,想方设法创造条件,破解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强化改革创新,善于运用改革的思维、改革的意识和改革的办法来攻坚克难。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的突出问题,制定专项整治方案,采取领导挂钩包案和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等方式集中整治,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


  着力实干争效,争当务求实效的“实干家”。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将继续大 力弘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强化重效、求效、显效的鲜明导向,引导党员干部树 立正确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将心思花在“想干事”上、把能力 用在“会干事”上、把力量放在“干成事”上。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


本功。省委制定出台《关于在全省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挂钩联系民营企业等制度,安排19项省重点课题开展省级领导班子专题调研、班子成员领题调研,深入一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帮助基层、群众和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确保取得扎实成效。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需以真理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优良的工作作风、务实的推进举措,持续深入扎实推进主题教育,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福建实践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海南省委书记  冯飞


  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海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着力把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干事创业热情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力以赴把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好、推进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海南篇章。


  一、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确保自由贸易港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海南高度重视用党的创新理论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并在实践中形成了指引海南长远发展的“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其中,“一本”是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三基”是指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制度基石,“四梁”是指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为目标定位, “八柱”是指以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营商环境、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体系、社会治理体系、风险防控体系、组织领导体系为稳固支撑。


  海南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 示批示精神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体现到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各个方面,及时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 精神,完整准确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 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真正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坚决筑牢信仰 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确保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正 确方向。


  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扛起海南自由贸易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担当


  20XX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希望“把 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赋予海南新的历史使命和 目标任务。海南全力以赴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基本建立自由贸易港 政策制度体系,全面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坚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 出位置,持续推进贸易投资、财税金融、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改革, 不断深化儋洋一体化改革,成立全国首个营商环境建设厅;加快构建开放型生 态型创新型产业体系,推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 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全省GDP比重提升至73.4%,高端购物、医疗、教育成为 自由贸易港“金字招牌”,种业、深海、航天“陆海空”三个未来产业雏形初 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海南自由贸易港实现从“顺利开局”到 “蓬勃展开”再到“进展明显”“蓬勃兴起”。主题教育期间,海南出台了《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全力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从十个方面对未来五年海南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海南结合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 嘱托,全身心投入到实现目标任务的火热实践中去。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 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方面,将充分利用海南处于中国大陆和东南亚两个最 活跃市场交汇点的区位优势、独具特色的开放政策优势,加快打造“两个基地” “两个网络”“两个枢纽”,即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 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空海国际交通网络和国际经贸合作网络,西部陆海 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在服务和融 入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展现更大作为。在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 国改革开放的示范方面,将坚持开放为先,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主 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 制度型开放;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下大气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努 力为海南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动力,为全国改革开放蹚出一条制度型开放、创 新发展的新路子。在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方面, 将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既抓好物质文明建设,又注重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既抓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又保护和利用好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既抓好城市建设,又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靓丽名片”。


  三、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着力破解自由贸易港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只有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才能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问题才站得高,分析问题才看得深,开展工作也才能把得准。


  海南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建 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的重要 讲话精神,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主题 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始终坚 持自信自立,向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传递自由贸易港只会越来越好、海南营商 环境只会越来越优的强烈信号,坚定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 港的信心决心。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党的领导不动 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持维护国家安全不动摇”的重 要讲话精神真正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在牢牢把握自由贸易港建设正确方向的同 时,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努力将这一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始 终坚持问题导向,以专题调研为着力点,深入查找分析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融 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短板及其根源,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带 着问题学、带着问题调研、带着问题整改,切实把问题导向贯穿主题教育全过 程,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善于运用系统思维推进工作, 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全局高度想问题、办事情,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 性推进各项工作,坚持多目标决策的系统性效果,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始终坚持胸怀天下,充分发挥海南作为中国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和“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的作用,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平台打造对外交往平台体系, 积极推进“全球自由贸易港伙伴计划”,高标准集聚和配置全球资源,为服务 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海南力量。


  四、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提供坚强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复兴梦想越接近,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党的建设。”海南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与自由贸易港建设相适应的党建工作体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


  海南结合主题教育,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自由贸易港建设,紧紧抓住农村和城市两个重点,积极稳妥探索推进外资外企、合作办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党的建设工作,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自由贸易港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持续巩固深化干部队伍作风能力建设成果,接续开展“作风整顿建设年”“能力提升建设年”等活动,干部队伍的作风和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坚持“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相结合, 表扬使用一批干事担当、实绩突出的好干部,调整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不适合岗位需求的干部,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用人导向,激励鞭策广大党员干部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改进作风、提升能力、担当作为。稳步推进清廉自贸港建设,持续加大对腐败案件的惩治力度,坚决查处传统腐败和新业态领域腐败,始终保持“不敢腐”的震慑;坚持做好以案促改工作,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拓展“机器管规划”“机器管招投标”等“机器管”工作机制建设,扎牢“不能腐”的笼子;统筹开展“一把手”廉政纪律教育、“廉内助”家风教育、“家庭式” 廉政谈话,持续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为自由贸易港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


贵州省省长  李炳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高超智慧和深远洞察,从新时代的实际出发,在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回答了中国经济发展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经济思想闪耀着强大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指南。贵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坚持不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奋发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把全省工作重心从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转到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上来


  贵州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怀厚爱的地方,贵州发展的每一步无不凝聚着 习近平总书记的把脉定向、科学指引。2021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考察,要求我们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赋予贵州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 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重大使命,为贵州新发展阶段发展提供了 根本遵循。


  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把全省工作重心转到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上来,推动全省经济在加快转型中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发展质量效益持续向好,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对习近平总书记“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和“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赋予贵州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


行区“四区一高地”战略定位,逐一进行深入系统研究部署,并争取到68个国 家部委单位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对产业大招商、开放型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优 化、科技创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等关系全局和长远的工作逐一作出安排, 支撑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引导全省牢固树立市场意识、质量效益意识,推动发 展方式加快从总量扩张为主向总量与质量协同提升转变,从投资拉动为主向投 资与消费出口协同拉动转变、逐步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从政府主导为主向有 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作用转变。下大力气优化投资结构,把投资重点转到产 业及其配套基础设施、重大民生补短板项目上来,“投资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成为广泛共识。


  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引导全省政府系统党员干部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决不允许急功近利、大干快上,决不允许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半拉子工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二、把产业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们把发展产业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大力推进产业强省建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支撑。


  全力打造“六大产业基地”。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也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我们立足贵州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产业基 础,大力建设“六大产业基地”。一是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坚持把能源产业作 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规模化、智能化水平, 做大做强贵州能源集团,促进新能源与煤炭优化组合,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二是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抢抓行业“风口”机遇,构建“一核两区”发展格局,引进行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近3年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2%,成为贵州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三是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狠抓数据和算力两个核心要素, 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大力推进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建设,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四是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大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点查找锂、磷、铝、锰等紧缺矿种和战略性矿产,推动磷化工、铝加工、锰加工等产业向中高端延伸,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强企业集聚,切实做到“富矿精开”,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五是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依托“三线”建设重点企业,加强央地合作,推进军民融合,推动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协同发展,为维护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出贵州贡献。六是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充分发挥世界酱香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的独特优势,制定实施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产区保护规划、保护条例和产业规范发展意见,促进酒企转型升级,推动白酒产业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


  以旅游业复苏带动服务业恢复发展。旅游业是贵州最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我们着力“练强内功”,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项目提质增效攻坚“四大行动”,坚持市场化方式举办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和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做足暑期旅游旺季文章,多措并举推动旅游业全面复苏,带动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加快恢复。加快发展避暑康养、医药康养、温泉康养、森林康养等业态,打响“康养到贵州”品牌。


  三、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我们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农民收入增速明显高于经济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


  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贵州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力所在。我们着力构建“一群三带”城镇空间格局,


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扎实推动城镇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地下 管网改造,力争“十四五”期末贵阳贵安城区、市(州)中心城区、全省县城 各新增100万人。把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和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产城融合,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统筹推进房地产去库存和棚户区改造、地灾避险搬迁 安置,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贵州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最重的省份,我们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底线 任务,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底线。加强“3+1”保障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持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深入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及时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坚持以产业振 兴引领乡村振兴。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持续提升12个农业 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加快农业“接二连三”。顺应城乡格 局变化,科学做好村庄规划布局调整,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 和美乡村。深化乡村治理、倡导文明新风。深入实施“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 明乡风”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向上向善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始终把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


  大力促进居民就业增收。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扎实做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把增加收入作为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式,大力实施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保障标准明显偏低的民生项目标准,尽最大努力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加快提升教育医疗整体水平。围绕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深入推进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七大工程”,“一校一址”推进省属高校布局优化调整,加快补齐各级各类教育短板。围绕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大力实施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七个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促进优质医


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持续增加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狠抓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系统整治重点行业领域污染,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绿色经济占比超过45%。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常态化推动五级干部植树增绿、五级河长巡河护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2.81%,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1%,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


100%


五、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动态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要求贵州“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各领域各环节,加强各类风险防范化解,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


  大力实施提升粮油生产能力、储备能力、加工能力专项行动,开展高标准 农田建设大会战,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坚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 安全。统筹做好能源保供与安全生产工作,持续释放煤炭先进产能,确保煤炭 安全稳定供应。深化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 系统性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建立各级政府定期研究解决信访突出问题长效机制, 深入开展问题整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江西省省长  叶建春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了全面系统部署,并在多个重要场合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了深入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为我们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以及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结构更加高端、要素更加协调、路径更可持续、发展更加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提供坚实物质支撑。


一、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既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又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江西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有自身特色和优势,但存在传统产业占比较高、产业集中度偏低、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势在必行。


  巩固传统优势产业地位。江西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中的38个,有色、建材、钢铁、家具、纺织等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体系中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这 是江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我们要把传统优势产业巩固好、提升好, 决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装备攻 关等工程,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夯实产业基础能力, 增强全产业链优势。全面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和 “赣出精品”工程,持续打响“赣鄱正品”品牌。开展优质企业群体培育行动, 打造一批制造业“领航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培育壮大新的增长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20XX年,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27.1%。我们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聚焦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深入开展补链延链强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同时,着眼抢占先机、换道超车,聚焦新型能源、生命健康、柔性电子、微纳光学、量子科技、元宇宙等前沿技术和产业,突出未


来航空、生物制药、功能食品、储能等优势领域,打造一批未来技术应用场景, 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提高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产业集群对降低企业配套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 率、增强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和产 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江西已培育省级产业集群124个,其中过千亿产业集群5个。我们要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规划, 引导各地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协同发展道路,推进产业“聚链成群”,避 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实施产业集群提能升级工程,完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图 谱,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建立健全资源要素差别 化配置机制,全面推行“开发区+主题产业园”建设模式。注重各产业、各要素的内在关联性,推进上中下游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促进产业链高效协同。


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要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方向,推动产业持续迈向中高端。


  提高创新驱动效能。创新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 江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在全国排位由第25位前移至第16位。我们要进一步围绕 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 人才链有效衔接,推动产业发展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深入开 展重大创新平台攻坚行动,发挥24个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作用,推动产学研 用深度融合。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 发投入、人才集聚、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价值评判的主体。实施“双千计划” 等重大人才工程,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协同发展,提高人才引育与产 业发展的适配性。


  强化数字经济引领。数字经济以其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深刻影 响着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20XX年,江西 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5%,发展数字经济有基 础、有空间。我们要深入做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篇文章,持续做强做 优做大数字经济,更快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办好世 界VR产业大会,培育壮大5GVR/AR、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北斗、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进“产业大脑”建设,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实施应用场景


十百千”计划,促进各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加快绿色转型步伐。随着全球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和应对气候变化共识不断增强,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潮流,也为培育经济新动能提供了广阔空间。江西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殷殷嘱托,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加快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聚焦“双碳”目标,深入实施重点行业碳达峰、绿色园区低碳升级和工业绿色低碳产品体系构建三大行动。开展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培育,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全域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持续拓展“两山”转化通道。


  促进跨界融合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多层次、个性化、多 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三次产业边界日趋模糊,融合发展已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 鲜明特征,也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避免割裂对立。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为方向,做好“土特 产”文章,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田园养生、研学科普、民宿康养等休 闲农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认证、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 业,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深入实施服务型制造能力提升行动,推动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充分发挥江西红色、绿色、古色等文化资 源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拓展文旅融合新赛道。


三、维护产业安全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我们要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确保产业总体正常运转。


  加快打通产业堵点卡点。核心装备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可控能力不 强、价值链话语权较弱等问题,是实现产业安全稳定发展的现实制约。我们要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对症下药,促进产业链“活血化瘀”“强筋健骨”。聚焦产业链短板,滚动发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引,完善“首席科学家” “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全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突破“卡 脖子”技术。推进关键领域国产替代,在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 能源资源等进口方面提高预见性、拓展选择面,增强脱钩断链、极限打压背景 下产业抗风险能力。江西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要更加重视藏粮于技,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出应有贡献。


  促进流通体系高效顺畅。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是保障产业安全稳定运行、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条件。我们要发挥江西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 优势,加快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更大范围连接生产和消费,加速生产要素 畅通流动。推进南昌、赣州、九江、鹰潭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稳定赣欧班列 开行,加快铁海联运“一单制”推广应用,畅通国际物流通道。完善现代冷链 物流体系布局,加快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项目建设。推进“快递进村”,加强 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和邮政企业县乡村三级站点建设,畅通城乡物流循环。深入实施商贸流通主体培育工程,培育一批物流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深化产业领域开放合作。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是孤立封闭的孤岛,而是一个 开放的体系,必须坚持开放合作。江西自古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商品输出地, 如今具有毗邻长珠闽的区位优势,20XX年利用省外项目资金超过1万亿元。我们要以深化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坚定不移扩大产业领域交流 合作,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持续强化与国内外产业链的 关联和互动中推动产业发展。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长江经济 带发展,深化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 深度融入全国全球产业体系。抓住国际产业链重构机遇,开展招大引强“五大 行动计划”,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推动优势产业、富 余产能参与全球合作,支持优质企业布局全球市场。


四、提升产业发展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我们要统筹“软”“硬”环境建设,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土育肥”。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总体上说,江西基础设施还存在短板,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需要。我们要以深入实施“项目大会战”和项目建设“四大攻坚行动”为抓手,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江西123出行交通圈”,积极融入“全球123快货物流圈”,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提速建设省级水网先导区。加快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和先进信息、科技、物流等支撑产业升级


类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南昌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辐射带动作用,谋划建设江西先进算力中心。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加强产业政策供给。当前,疫情对部分产业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对产业发展带来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我们要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增强政策协同性,形成共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各项惠企纾困政策的前提下,根据形势变化和经营主体需求, 及时调整优化省内政策,发挥“惠企通”直通车作用,切实做到应享尽享、直达快享。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防止脱实向虚。完善提升产业链链长制运行机制,“一产一策”“一链一策” 制定政策方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外商投资权益。


  提高政务服务质效。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循序渐进悉心 培育起来的。我们要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提高政务服务的精准性和 满意度。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持续推进“赣服通”“赣政通”迭代升 级,落实“一网选中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新官不理旧账”、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四大专项整 治,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拖欠账款治理防范和化解等工作。结合 大兴调查研究,用好领导挂点、企业特派员等帮扶机制,帮助企业解决用地、 用能、用工及融资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全面推行“企业安静日”“首违不罚” “轻微违法不罚”,确保诚信经营者“无事不扰”比例达100%,全面构建亲清 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