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农业保险高质量转型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有关于农业保险高质量转型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业保险在应对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截至xxxx年底受益农户达xxx万户次。但受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和特殊省情约束,农业保险发展面临一定困境,亟待加快农业保险的高质量转型,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存在问题


一是保险保障不全面。我省大部分农险产品的保险金额只保障农户物化成本,甚至部分险种还没有达到物化成本的要求,没有考虑对人工成本和农户预期收益的保障。现有农险产品集中于农业生产环节的保障,尚未形成覆盖生产、加工、流通、融资等全链条的风险保障体系。


二是补贴比例不合理。保费财政补贴划分主要依据补贴品种,没有针对各地自然灾害风险差异制定补贴比例。因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是农业生产占比较高、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缺乏差异化的保费补贴政策容易使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和农户承担更高经济负担,影响这些地区推进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三是运行机制不健全。财政补贴资金需层层审批拨款,运行链条较长,地方政府缺乏对补贴资金的自主调配权,不能将补贴资金用于高价值、高收益的特色性、品牌性农产品,产生上级计划与下级需求不匹配的现象。我省还未建立农业大灾风险的分散机制,保险公司没有足以应对大灾风险的保险资金。农业保险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保险机构提升自身素质、理性经营农险业务、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动力不足。


二、对策建议


一要多方筹集资金,合理统筹调配。对全省农业保险作出全面规划和准确预算,积极向中央财政申请增加已有财政补贴险种的补贴比例,并将特色信函以为等保险产品列入补贴范围,逐步取消县级财政配套补贴。将部分农业直接补贴资金转换为保费补贴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减少使用中的寻租腐败现象,确保补贴资金高效利用。加大农业保险宣传,提高农户风险转移意识,以政策性农业保险带动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逐步减轻财政负担。


二要科学设置保险金额,努力实现全面保障。充分满足当前农业生产中的风险保障需求,科学合理设置保险金额,由单一考虑物化成本转为加入人工成本及农户预期收益,减轻农户经济损失。定期对全省农业生产风险进行评估调研,实时掌握农户需求,扩大保险责任范围,减少农业保险条款中的免赔责任。分层设置保险金额,政府财政对成本保额进行保费补贴,农户对收益保额自费自愿投保,避免出现政府大包大揽负担沉重,农户滋生依赖心理、生产积极性消减等现象。推出农产品质量责任保险、农产品运输保险、农业信贷保证保险等产品,为农业全生产链风险提供全面保障。


三要适当调整分摊比例,实施差异补贴机制。对经济状况和财政收入相对较好的市县,减少省级财政补贴力度,加大市县财政补贴力度;对经济状况和财政收入相对较差的市县,提高省级财政补贴力度,降低市县补贴比例。探索将战略性农产品与特色性农产品分开进行补贴,对纳入中央财政补贴的关系粮食安全的农产品,因其种植面广、承保量大、单位保费低,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农户负担的保费比例;对未纳入中央财政补贴,但具有特色和品牌的农产品,适当提高省级财政补贴比例。改进将农户划分为贫困户、非贫困户的单一区分模式,考虑农户的经营品种、生产规模、种植风险等因素,实行差异化、多样化补贴政策。


四要制定准入退出机制,提升队伍专业素质。建立科学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维护市场秩序,避免恶性竞争。要求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在县级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就地提供良好及时的保险服务。制定全省统一的农业保险招投标办法,加强对保险机构的规范管理,降低保险公司的业务获取成本,建立以服务能力为导向的保险机构招投标和动态考评制度。保险机构根据需要选聘一定数量的农村协保员并提供合理报酬,加大对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保险业务专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保险展业、查勘定损、理赔服务的工作质效。


五要规范保险条款体系,进行差异费率承保。由农险管理部门牵头联合研究机构和保险公司,组建专业的研究团队,加强农业风险区划研究,构建我省农业生产风险地图,针对主要农产品制定市县两级保险纯费率表,通过差异化的承保费率,达到风险与费率的合理匹配,实现区域间政府、农户的福利公平,降低逆向选择的风险。研究制定主要农作物、主要牲畜、重要“菜蓝子”品种和森林草原等险种的示范性条款,避免因标准不一、赔偿各异产生市场混乱,并形成保险金额动态调整机制,真实反映农业生产风险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