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篇)20XX年7月上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20XX7月上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73篇)


目  录


一、党委


安阳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治理营商环境综述  1


咸阳市实施人才强市发展战略综述  4


巴彦淖尔市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综述  8


运城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综述  11


赣南市城市住房服务中心打造模范机关工作综述  15


中卫市书写文明城市创建新答卷综述  17


湘潭市住建局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综述  21


凤县纪委监委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综述  23


西峰区民族工作综述  26


凤翔区扎实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综述  29


郴州市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工作综述  32


乌海市深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综述  37


三、政府


海勃湾区安全生产工作综述  40


海勃湾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综述  43


鹤壁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综述  47


铜仁市中心血站 20XX 年工作综述  52


张掖市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55


珲春市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综述  58


湖南财政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工作综述  60


咸丰县旅游产业发展综述  63


云南省教育工作综述  66


信阳市着力花园城市建造综述  69


汉中市双拥创建工作综述  73


相山区全力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76


陇东市双拥工作综述  79


巴州生态环境工作综述  81


陇东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84


郴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86


石家庄市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89


名山区全力以赴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工作综述  92


广元市深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述  96


互助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99


巴彦淖尔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综述  102


拉萨市强力推进“强经济”行动综述  105


巴州深入推动双拥工作发展综述  107


3620XX 年漳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综述  109


珲春市防汛备汛工作综述  114


教育援青综述  116


山城区持续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综述  120


宝山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综述  123


定西市档案工作综述  126


日喀则市第十一批驻村工作综述  129


四、政协


云南省各州(市),县(市、区)政协机关以文化“宣廉”情况综述  132


五、政法


撤地设市十年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综述  135


珲春市新安街道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综述  143


十堰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综述  145


新余市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综述  148


陕西省新时代“六好司法所”创建活动综述  153


西藏自治区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综述  156


滁州市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综述  159


上饶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综述  162


鄢陵县人民法院重点工作综述  166


朔州市公安工作综述  171


海东市公安机关打击“两卡”集中收网行动综述  174


城区公安推进“四个一”体系省级示范点建设综述  177


六、统战


重庆市侨联五年工作综述  180


八、群团


西藏共青团五年来工作综述  183


朔州市少先队工作综述  186


新余市总工会五年工作综述  190


五年来共青团中央直属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综述  193


珲春市妇女事业发展综  199


团市委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综述  201


共青团深入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综述  203


平顶山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综述  214


山西省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综述  221


五年来少先队改革发展工作综述  225


五年来共青团巩固扩大青年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综述  230


共青团辽宁省委五年工作综述  235


九、企业


中国石化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述  237


湖南烟叶高质量发展综述  245


中国黄金集团权属企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综述  252


中国石油 20XX 年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257


濮阳市强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综述  260


清风护企”纾困解难 打造“安阳最安心”营商环境


安阳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治理营商环境综述


20XX 6 15 日)


推动项目建设,提振企业信心,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关键。


  今年年初,安阳市吹响全力“拼经济”打赢“十大攻坚战”号角,全市上下凝聚强大合力,争分夺秒拼起来、干起来。市委书记袁家健反复强调,要打响“安阳最安心”营商服务品牌。


  在这场必须打赢的战斗中,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冲锋在前,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的“头号工程”,紧盯各种影响决策实施、阻碍政策落地、缺乏服务意识、破坏市场秩序等突出问题,靶向发力、综合施策,以最硬的措施、最严的纪律、最高的标准,全力保驾护航,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让企业安心谋发展。


一、疏通堵点、规范执法,确保惠企助企政策落实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无事不扰、有事上门,让惠企助企政策落实落地,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内容。


  “这条路搁了两年,现在终于开工了,真是帮我们解决了难题。”安阳市万熙达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朱涛感动地说。


  原来,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留言板收到了一封诉求信,企业反映通过招拍挂获得地块后,周边一直没有一条可以通行的市政道路,严重阻碍企业开发项目正常进展。今年419日,市纪委监委有关领导带领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专班的同志对该问题进行实地督导调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协调解决,市、县纪委监委监督治理工作专班跟踪督办项目建设情况,困扰企业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


  为破解惠企政策知晓率低这个难题,市纪委监委将市直各涉企职能部门助企惠企政策汇编成册、统一发布,引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红利”;组织市工信、财政、人社、环保等涉及惠企政策的23个局委,遴选专家深入县区宣讲, 3500多家企业参加并受益。


  今年5月,市城管执法中队到一家房地产公司执法时,递上了一份《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治理重点涉企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告知书》,提醒企业若遭遇不规范执法,可以立即“扫码”向纪委反映。这一举措让执法人员感叹道:“这


相当于纪委就在身边,咱的言行举止都得严谨再严谨。”


如今,这项制度在全市涉企行政执法工作中已成为常态。


  围绕税费减免、财政贴息、金融扶持、稳岗稳产等助企惠企政策的贯彻落实,市纪委监委组织7个督导组开展专项监督,对政策棚架、措施不力、责任空转等落实不到位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核实,督促各职能部门切实扛起责任。


二、明察暗访、公开公示,助力重点项目快速推进


  “政务服务事项是否全部入驻?”“窗口工作人员有没有迟到早退、岗位空置现象?”


遇到过业务不熟、推诿扯皮的吗?”


  为监督推动全市政务服务环境持续向好,市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专班成立9个察访组,通过实地暗访、查阅资料、个别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下沉一线听呼声、问意见。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针对政务服务中心(大厅) 开展明察暗访共156次,察访发现问题186个。


  市纪委监委认真研判,将明察暗访中发现的问题按照涉企、纪律、服务分为三类,分类交办整改、统筹推动提升,共整改问题187个,印发营商环境监督治理问题交办函97份,督促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涉企职能部门认真整改落实。


  在安阳比亚迪项目工地前,一块巨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治理重点建设项目公示牌”格外醒目。牌子上详细列举了在项目建设中易发的“吃拿卡要、擅自设立审批项目、重复检查”等诸多问题,所有企业和群众发现类似问题可立即“扫码举报”。


  “这么大的公示牌树在这里,对我们项目来说又多了一个定心丸。”企业负责人说。


  向企业公开监督治理范围和问题反映方式,这项举措不仅提醒相关责任主体履职尽责,也让企业看到了纪检监察机关“实意护航”的良苦用心。


三、网络监督、直面诉求,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亲而有度、清而有为。今年年初以来,市纪委监委与市融媒体中心联办的


《营商环境看亲清》节目备受关注。


  安阳钙瑞益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留言反映,该企业的钙果项目在育苗大棚建设、育苗培育技术上遇到了困难和瓶颈,希望林业等部门在政策、资金等方


面给予支持。


  《营商环境看亲清》节目上,市林业局副局长秦玉亮当场表示,将与该企业有效对接国家林业产业有关扶持政策。节目结束后,他第一时间带领相关负责人和林业专家,前往该企业实地跟踪调研、解决问题,受到该企业的称赞。


  《营商环境看亲清》节目采取网络直播问政的形式,以通报典型案例、曝光“四风”问题、解读惠企政策、回答企业疑问、帮助解决难题为主要内容, 邀请市政务服务与大数据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涉企职能部门参与,搭建起了经营主体广泛参与的政务监督互动平台。


  节目自去年8月开播以来,近40位一把手带队业务骨干参加问政,累计100 多个企业来到直播现场反映诉求。政府职能部门和经营主体就发展中遇到的难题面对面、红红脸、出出汗,帮助经营主体解决问题2000多个。


  市纪委监委对损害营商环境腐败和作风问题“大起底”,澄清问题线索底数。对涉企问题线索及时分办、优先处置、挂牌督办,通报经营主体反映强烈、对政商关系影响恶劣的重大典型问题118起,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65份,精准督促整改案件暴露出的制度建设、权力配置、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监督、整改、治理有效贯通。


八方英才聚逐梦兴咸阳


咸阳市实施人才强市发展战略综述


20XX610日)


人才兴,则事业旺。


人才是强市之本,创新之源,发展之基。


  人才沃土咸阳,自古群贤毕至。商鞅徙木立信、范雎远交近攻等历史典故均发生在这片沃土上。


  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更离不开人才的助力。“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系统推进人才兴咸计划, 厚植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强大人才支撑。”20XX119日,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夏晓中为新时代人才工作锚定了新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咸阳深入贯彻中省人才工作决策部署,坚持政策、机制、环境三管齐下,育才、引才、用才一体贯通,人才工作格局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了强劲动能。


一、政策引领,构建留才“强磁场”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如何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为此,我市创新人才制度,优化人才服务,出台了一批具有咸阳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强化党管人才,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举全市之力招引贤才。成立全省首家地市级科技工委,增设1个业务科室和增加12个人员编制, 在市区县设立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强化投入保障,投资10.3亿元建设与西安交通大学西部创新港“零距离” 相连的跨渭河大桥。投资约200亿元建设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提供8万平方米孵化基地、4.5万平方米专家公寓、2.5万平方米众创空间, 为西安交大3000名学生提供教学、住宿场地,打造人才“栖息地”和创新“策源地”。设立5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1亿元的科创种子基金、1.4亿元的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加大政策的支持引导力度。


强化制度建设,主动融入秦创原,制定了《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


区实施意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XX 年)》和《关于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政策包)》《关于加强人才工作大力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建设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聚焦“九个先行”,明确先行区建设的思路方向。出台了《咸阳市科技型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XX-2024年)》,推动企业“小升规、规做优、优做精、精上市”,以更优惠的引才政策、更有效的聚才良方、更贴心的人才服务,吸引高端人才会集咸阳核心区创新创业。


在此基础上,我市打出了聚才引才的“组合拳”:


  ——建设“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形成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张敏团队、陕西天成航空材料有限公司与西北工业大学巴宏波团队等组成的75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三年来,驻咸科研院所累计转化各类科研成果79项,孵化了一批企业。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在特种橡胶密封制品研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其带动下,孵化了100多家橡胶类企业。陕西地矿区研院发现了陕西省公馆汞锑矿等100多个矿床,其中在彬州— 旬邑地区发现超大型油页岩矿1处。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承担并主持了国家重点专项“工业及城市大宗固废制备绿色建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动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已与49所高校院所签订《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在85所高校院所选聘195名“科技大使” 作为产学研合作桥梁纽带,共吸引高层次人才2104名。20XX年,西安、杨凌高校院所向我市推荐科技成果941项,实际转化168项。邱爱慈院士团队的“强电磁脉冲检测及防护综合实验室”项目、房喻院士的“新概念传感器与分子材料实验室”项目、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试验测试中心等一批高能级项目落地咸阳。


  ——举办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咸阳),与高校院所人才团队共签订32 项意向协议,合同金额1340万元。举办中国西部人才发展战略高端智库论坛, 搭建共话平台,强化人才交流,推动创新驱动,助力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举办第一届“咸阳科技大使智享会”,促进高校创新链与咸阳产业链深度融合,助推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做实见效。


  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构建了引才“强磁场”,最大限度优化了咸阳人才发展环境。


二、平台赋能锻造聚才育才“新引擎”


  入驻秦创原咸阳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后,让陕西通瑞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经理王鹏感到非常吃惊的是,一个月招了30多名熟练的技术工人,一下子解决了过去招不到工人的大难题,他说,咸阳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真是投资兴业的沃土。


  近年来,我市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积极探索柔性引才新模式,破解人才困局。


  实施“兴咸人才计划”。计划利用5年时间,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00名(个),培育300名行业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区域发展人才。


  建立科研“飞地”引才,实现共享人才资源,加速高端人才智力的承接转化,助推产业发展。中船重工第十二研究所地处兴平市交通不便、人才难留, 通过在秦创原建立协同创新中心,走出一条人才研发在“飞地”、生产在兴平的高端引才新路子。陕西正泰集团与西安交大联合建设的智能电气创新中心, 聘请产业顶尖人才团队技术攻关,承担了44项省级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11项通过省级鉴定,新产品创收17.5亿元。


  聘请“科技顾问”引才,向咸阳之外的院士发出招贤帖,集中聘请35名两院院士担任“科技顾问”。向咸阳籍在外院士伸出橄榄枝,实施人才回归工程, 常态化联系咸阳籍在外院士15名。市财政每年为每名院士提供调研经费,鼓励支持产学研深度融合。


  搭建合作“金”桥引才。在全国地市一级率先召开“人才兴咸创新发展” 大会,与119家高校、76家科研院所和31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促进人才交流。签约合作科技项目371项,总投资642亿元。坚持一年一主题,聚焦电子信息、中医药等产业,连续5年举办高端学术论坛。


  实施揭榜挂帅引才,面向全市300多家企业征集筛选确定37项技术难题,形成难题“榜单”悬赏4116万元,单个项目悬赏金额最高700万元,对外招引全国科研团队联合技术攻关,实现“难题攻关在高校(院所),技术升级在企业” 的协同发展。同时,市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奖励揭榜成功者。


  去年以来,新增16位科技大使,科技大使总数达到195位,优秀大使的奖励金额提升到15万元;争取国家级外国专家项目12个,执行省市外国专家项目22 个,支持外国专家280人次;新增科技经纪人220人。


一个个引才措施,敲开了人才愿意来咸阳、愿意留咸阳的心门。


三、尊贤敬才培育育才“厚沃土”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我市始终秉承爱才惜才的理念,倾力塑造人才服务品牌,让更多千里马在咸阳大地竞相奔腾。人才服务是个复杂的工程,要做到家,就要为人才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我市坚持把做好人才服务作为留才重要手段,出台系列人才工作政策,在全市上下营造重视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支持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坚持“月沟通、季拜访、年慰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一对一联系高校院所,邀请西安交大、空天院等校所领导专家来咸阳考察28次。


  给予省级“产业领军人才”最高100万元项目资助,招引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发放5万元生活补贴。


  加大资金支持,设立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列支1500万元, 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和人才载体建设。


  出台《咸阳市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在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方面,细化服务内容,扩大服务事项。


  开展暖心服务,修订《咸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管理办法》,将专家津贴由每月200元提高到500元。


  在咸阳高新区建立高层次专家人才之家,开展政策宣传、成果展示、会议洽谈、交流联谊等活动。


  在咸阳市中心医院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实行全程专人陪诊服务,全方位、高质量服务专家人才。


  天下英才,逐潮流而动,择热土而栖。今后,咸阳将通过理顺工作机制、完善引才政策等措施,邀请八方英才汇聚咸阳,共谋发展大计、共创美好未来, 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


党建汇聚力量  赋能富美乡村


巴彦淖尔市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综述


20XX65日)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蹚出强村富民路。


  近年来,我市将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将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合作社抱团发展优势、群众增收致富愿望有机结合起来,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一、高位推动同频共振聚合力


  20XX年,我市将推进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列为市委抓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作为破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课题的重要抓手,推动嘎查村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有效衔接,为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引领推进乡村振兴激活新引擎、培育新动能,开辟出一条具有巴彦淖尔特色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进乡村振兴之路。


  我市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大力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倾、力量下沉,做到群策群力合力攻坚。市、县、乡各级干部全力推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在基层开花结果。


  在市级层面,由市委书记挂帅领题,通过前期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 印发《关于推行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实施意见》,从财政、土地、金融、人才、服务5个方面予以政策保障,为全市推动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指导意见。市委组织部将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破题之举,组织召开全市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部署推进会、专题培训会和高质量发展论坛等。农牧、乡村振兴等14个市直部门的有关人员下沉一线靠前指导,从财政、供销、农业、税务等各方面为嘎查村党组织出点子、想办法。


  在旗县区级层面实行差异化领题、组团式破题。7个旗县区党委书记、59个苏木乡镇党委书记主动统筹谋划、锐意攻坚,构建形成上下一体推进强大合力。


  在苏木乡镇层面,把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鼓励嘎查村“两委”负责人通过法定程序担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让嘎查村党组织站在最前沿带领合作社发展产业、开拓市场。


二、互利共赢产业兴旺促发展


农牧业产业链条短、组织化程度低是制约我市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


因素。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推动下,基层党建和产业发展实现“双提升”, 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实现“双增长”。在今年年初的分红大会上,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四义堂村的入社村民共分得234.05万元红利。“我入了40股,领了两万元。”四义堂村四组村民张安龙说。自从该村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入社的村民不仅能享受到分红,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或到外面打工再增加收入。


  近年来,四义堂村因地制宜发展辣椒种植,开办了村企义堂红辣椒食品加工厂,集体经济效益逐年增加,于2021年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XX 1月,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众跃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以1000元为1股,吸收290名村民和2个集体入社,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内蒙古百椒荟农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集中流转1000亩土地种植辣椒、流转2000亩土地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动村民和村集体增收。20XX年,合作社对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贡献达50万元。同年,四义堂村获评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我们的村集体收入全部用于惠民工程。从集中供暖改造到幸福小院建设再到乡村振兴馆的建设,充分说明村集体经济有收入才能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发展。”四义堂村党支部书记齐跃飞说。


  据了解,到20XX年底,我市652个嘎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目前,全市共有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98个,带动6450名农牧民和98个嘎查村集体以现金、土地、牲畜等作价入股,平均收益率在10%以上。


三、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助振兴


  党支部领办、资源整合、利益联结各地积极盘活尘封资源,激活生产要素, 推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临河区双河镇进步村按照“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定位,充分利用酒庄码头、百亩百香果采摘园、河套非遗小镇等旅游观光资源优势,将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有机融合,盘活土地资源,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让资源活起来、农民富起来、乡村美起来。


  “这片农事体验区占地30亩,共划成650块,每块定价666元。目前已全部被市民认领。”进步村党支部书记陈茂伟指着绿油油的菜地说。他所说的,是进步村为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项目内容。该项目是进步村党支部创办的旅游服务型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 农户”模式打造的农夫壹号庄园掌上智慧农场项目,总占地100亩,以农耕文化


为主题,分为农事体验区、露营区、户外烧烤区、农家美食区、民宿区等8个功能区,一经开放便受到市民、游客的欢迎。


  “按照强支部兴产业带民富的总体思路,我们将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切入点,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持续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让广大群众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发挥好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人翁作用。”临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根树说。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我市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 实现了强村、富民双赢,激发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把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强村富民、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重要载体,做到成熟一个领办一个、领办一个成功一个,持续走好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路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厚植文明沃土  培育时代新人


运城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综述


20XX61日)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事关城市文明、社会和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工作主线,聚焦“融注价值教育、融合文化传承、融通阵地体系”,突出“立德树人” 精准化、“春风化雨”立体化、“青春护航”常态化,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未成年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培根铸魂


树立崇德新风尚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问题。我市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贯穿于全局工作始终,不断强化未成年人文化阵地建设, 根据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新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坚定远大理想、筑牢信仰之基。


  以德育人,让未成年人时时处处接受教育和启迪,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这样的理念,早已渗透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承红色基因”“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阳光心理健康教育”“学雷锋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励未成年人爱党爱国、阳光自信、茁壮成长。同时,依托各类优秀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传承活动,用红色革命文化、河东历史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滋养未成年人的家国情怀,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一系列品牌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在全市积极开展“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党的光辉照我心”“党的故事我来讲”“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唱经典歌曲、讲红色故事,聆听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家乡发展变化、身边未成年人榜样故事等内容,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朴素情感,全面展示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先后评选“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手抄报优秀作品50幅、“童心向党”优秀合唱歌曲“云”展演作品32件。全市54万余名中小学生线上线下参与“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网上“向国旗敬礼”和寄语点击率达百万,有效激发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优秀家风传承”、文明城市创建、“四严禁五倡导”活动相结合,由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动社会,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激励广大未成年人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立德树人


培育正确价值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孩子成长的土壤,滋养着每一朵“鲜花”的绽放。我市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各个方面,通过突出价值引领、坚持立德树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实践,引导未成年人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我市不断深化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结出了累累硕果,让每朵“花儿”都在文明的阳光下灿烂绽放。实施“大思政课”教育计划,编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系列读本》《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读本——德与行》等本地教材,统筹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等主题教育环环相扣,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取得明显成效。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德孝文化进校园”“优秀家规家训进校园”等主题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师生的言行,并充分利用主题班(团)会、国旗下讲话、报告会、演讲会、文艺展演、知识竞赛、书画摄影比赛、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等形式和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不同类型、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融


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全国文明校园3所、省级文明校园39所、市级文明校园95所。


  让道德的种子在未成年人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需要榜样的力量。我市借助榜样示范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三观”,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邀请全国“五好家庭”代表张昌勤、全市“最美家庭”代表董晓丹分享家风故事,让家长和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优秀家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以学习宣传“新时代好少年”为载体,培养树立“新时代好少年”先进典型。截至目前,我市共评选出356名“新时代运城好少年”。


合力共育


思想道德润心灵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全社会的呵护与关爱。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各级各职能部门群策群力,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能快乐成长,感受温暖和幸福。


  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市文化艺术学校) 联合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传承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主题活动,不断加深未成年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培养高雅生活情趣,切实增强未成年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市妇联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助力孩子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帮助和引导监护人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传递科学家教理念,依托阵地广泛开展亲子阅读、亲子实践、家教培训等活动。团市委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建立反映未成年人利益诉求沟通机制;开展“聚爱助学金秋计划”活动,对20名家庭困难学生开展资金援助;在市群众接待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对因遇到紧急事件陷入困境、孤立无援或生产生活遇到困难的未成年人提供援助服务,推动形成关注和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市关工委创作推出优秀文化作品《关公故事》,围绕立德树人,讲中华经典故事,宣扬忠义仁勇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让未成年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成才。


今年3月,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运城市青少年民族乐团


和运城市青少年合唱团相继成立,成员都是从各初中及小学中选拔产生的。成立以来,两个团队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宗旨,精心创作、排练、演绎经典作品,充分展示了我市未成年人的良好形象,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激发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连日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将庆祝“六一”活动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根植于心,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根基更加牢固。


  一项项措施的实施、一场场活动的举办、一个个成绩的取得,在社会各界的精心“浇灌”下,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开展。各级各有关部门正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作风,力争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坚持党建引领  当好“红色管家”


赣南市城市住房服务中心打造模范机关工作综述


20XX615日)


  日前,赣州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印发《关于表彰20XX年度全市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工作先进单位的通报》,市城市住房服务中心被授予“20XX年度全市打造模范机关工作先进单位”,并在全市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上代表市直获奖单位接受颁奖,这是该中心创新“红色管家”党建工作特色品牌获得的又一殊荣。


  据了解,市城市住房服务中心以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模范机关为契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创新“红色管家”党建品牌,在聚焦“四个过硬”, 搭建“六个一”平台,做实“三个融合”上下功夫,着力打造模范、勤廉机关, 当好“红色管家”,取得了显著成效。该中心形成的《打造模范机关当好“红色管家”》成为市直机关党建创新案例,先后被确定为市党建工作示范点、20XX 年度全市打造模范机关工作先进单位。


  建机制、补短板,聚焦“四个过硬”,推动党建基础提质增效。该中心突出政治过硬,认真落实“第一议题”,抓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党内基本组织生活制度落实;通过宣传专栏、主题宣讲等形式,抓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党建理论专题学习研讨,提升党性修养。突出组织过硬,建立党组书记领导抓、总支书记督促抓、支部书记直接抓、各科室负责人联动抓、党务干部具体抓的责任机制,做到抓党建年有清单、月有计划、季有考核。突出保障过硬,中心党总支、各支部均配齐配强懂业务的高素质专职党务干部,加强党建基础建设和业务培训,确保党建工作经费应保尽保。突出作风过硬,通过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常态化开展模范、勤廉机关创建,努力锻造一支业务精、作风实、清正廉洁、勇担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形成“忠诚、担当、为民、高效、勤廉”住房服务行业形象。


  搭平台、定主线,用好“六个一”,推动党建内涵赋能聚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梳理住房服务领域27项为民办实事事项清单,挂图履诺作业,动态推进更新,100%销号管理;并在中心微信公众号开设线上《晒答卷》专栏和线下公开栏,接受群众监督。开展每月一学,通过党组会、行政会、党员大会等形式,学习党建理论、时事政治、业务知识,通过举办“怎么行”大讨论专题研


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开展每月一讲,开设“红色管家·模范讲堂”,将模范讲堂与党员政治生活、作风建设、业务开展相结合,推动理论与业务水平双提升。开展每月一赛,丰富学习形式,将“学习强国”挑战答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答题、学法普法答题等列入主题党日活动内容,开展限时答题竞赛。举办每月一读,打造集党员活动、党建书吧、干群园地于一体的“悦读悦享”书吧,每月定期组织读书分享活动。开展每季一评, 以个人述职、集体测评的方式,每季开展一次“红旗科室”“五星管家”评选活动,将评比结果作为年度评先评优重要依据。


  惠民生、优服务,做实“三个融合”,推动党建引领作用发挥。搭建党建业务融合载体,深入实施“党建引领住房服务”行动,通过“红色物业”“党建+住房保障”“党建+人才住房”等载体,引导党员干部在服务一线作示范。做实党建引领促发展融合举措,与深圳市光明区住建局签订党建结对共建协议, 与华能秦煤瑞金电厂开展“政企连心、亲清暖心”结对共建“五个一”活动; 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与驻市5家商业银行签订300亿元授信贷款战略合作协议;牵头成立市物业行业综合党委,提升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水平。树立服务群众融合导向,创新一系列惠企惠民服务举措:推行人才住房“即申即享”, 在全省首创建立维修资金信用监管等机制;推行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 研发并投入使用业主决策电子投票系统;强力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销号率达97.96%,位列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建成“赣州串通投标犯罪预警模型”平台系统,电子化招标率100%,“不见面开标”占比85.8%


满城文明风满目和谐情


中卫市书写文明城市创建新答卷综述


20XX615日)


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是什么?


  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城市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


  中卫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魅力之城,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 一直铭记为民创建的初衷,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始终把创建为了人民、创建依靠人民、创建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次次完成蜕变、一次次创新发展、一次次用成效换取群众口碑。


  时下,驻足城市街头,车水马龙秩序井然,干净整洁的路面让人舒心;在小区、在路旁、在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处处可见;流连社区家园, 邻里和睦互助友善这种随意中展现的轻松、恬淡、平和、安宁的生活图景,正是中卫的魅力,这一切彰显着这座城市的人文程度,也不断充实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


一、文明城市创建:一项没有止境的系统工程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追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只是为了一块牌子,而是城市文明涵养的持久提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


  中卫市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始终紧扣“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创建目标,制订《中卫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体制,接续实施文明城市创建“七大工程” “九大攻坚战”“六大提升行动”,凝聚各方资源,坚持靶向发力,统筹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着力打造文明中卫方阵、文明城市品牌。


  中卫市还不断细化《中卫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清单》,建立“财政+创建”的保障机制、“测评+调度”的推进机制、“社区+单位”的捆绑机制、


礼治+法治”的管理机制等,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推动创城工作提质增效,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城市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解决群众关心期盼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得到实惠,看得见变化,感受到温度。


二、文明素质培育:激发文明创建的内在动力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城市的核心是人,文明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永远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角。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冯玉琴把爱心倾注在中卫市康养中心,用温暖呵护这里的每位老人;自治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周文军从事公益事业9年,募捐物资累计金额70万余元;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沙坡头区长安社区居民雷建国,古稀老人照顾患病妻子16年传为佳话他们向世人演绎了一座城市的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支柱和基本道德规范。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文明城市创建的主题思想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城市创建不但要坚持为民利民惠民,突出文明和谐、宜居宜业,更要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


  近年来,中卫市着力构筑“一城好人、满城春风”新时代道德高地,常态化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寻找身边的“雷生勇”、点赞一等功臣撒占才等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活动,先后有6名志愿者、4个组织、5个服务项目、7个社区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自治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十佳”先进典型。


  同时,在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0个、实践站511个,延伸建设沙坡头区雷锋纪念馆、中宁县南河子公园、海原县文化馆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实践基地(广场)45个,实现阵地建设全覆盖。


  中卫市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立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的快速响应机制,精准对接百姓需求,成立中卫市社工服务基地、社工实习基地,常态化组织开展“周五有约”等志愿服务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用志愿精神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从“神经末梢上”入手,在“麻绳最细处”攻坚。中卫市出台《中卫市市民公约》《中卫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把文明创建的“大道理”落到群众“小利益”上;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各类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活动, 设置“善行义举四德榜”,容失德者改错,让有德者有得;完善公共图书馆、


文化馆等免费开放保障机制;完成市文化馆软硬件改造、市博物馆陈展内容提升项目;建成图书馆分馆、城市阅读书房、24小时微书房、共享阅读空间48个文明城市创建,让社会主义道德的阳光温暖人间,让文明的雨露滋润社会。


三、办好利民工程:文明城市创建惠泽百姓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让群众尽享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成果,赢得民心、群众满意,正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终极目标。


  在创建过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如鲲鹏之两翼、流马之双轮,才能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卫市把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作为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的重要抓手,统筹谋划、加快推进。制订了《中卫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XX-2024年)》, 开展生命线工程普查,实施城市路网畅通、基础设施补短板、智慧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城市风貌塑造等十大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截至目前,中卫市完成了海绵型市政道路、排水防涝、火车站广场改造等项目,建成新墩桥、文昌桥、利民桥,对机场大道、平安路等10条出入城区道路部分路段进行维修,改造鼓楼东西南北街、丰安路等11条道路人行道,着力解决了交通拥堵、城市内涝等问题。


  同时,中卫市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开工实施“蚂蚁森林”造林裸露空地、生态驳岸等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补绿项目,对新老城区32处道路、公园广场绿化带缺株断带及斑秃区域进行补植补造,改造游园14处,累计绿化1028.61 亩,栽植树木和花卉6.07万株,铺设草坪和绿篱9.68万平方米、鲜花12.37万盆, 城市生态持续改善。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体现城市的温度,对于细节的执着,是城市管理应有的“绣花”之功。


  为解决城市的“如厕难题”,中卫市改造城区原有移动公厕,建设新式公厕63座,积极动员人流密集区的企事业单位、商户免费对外开放“共享卫生间” 29座。安装电子公交站牌54个,累计建设充电桩745台,新增施划机动车停车位


4206处;巩固提升“以克论净”环卫保洁工作成果,积极推行“垃圾不落地” 理念,城市环卫机械化清扫率达84.1%。坚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理念,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448项服务事项实现“跨省(域)通办”,22件事


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这些,展现了城市担当,得到了市民的大力拥护和点赞。


  步履不停,攀登不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 是永无止境的“自我提升”,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 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人人都是践行者和监督者。


  文明风、和谐情,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卫市将全力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让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中卫篇章最华美的章节。


清风廉韵沁人心


湘潭市住建局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综述


20XX612日)


  自5月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启动以来,市住建局以“弘扬廉洁文化,推进清廉机关建设”为主题,通过责任助廉、文化育廉、监督护廉等措施,提高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树牢廉洁、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增强机关干部廉洁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了廉政建设浓厚氛围。


一、以活动助推廉政教育


  “作为党员干部要有清醒的认识,为官从政必须懂得知足知止知戒,学会算好政治、经济、名誉、家庭、自由、健康等人生账。”日前,市住建局开展“镜鉴”专项活动,对干部职工开展了集体廉政谈话。截至目前,市住建系统分级分层谈心谈话人数共281人,其中县处级11人、科级270人,敲响了廉政“警钟”。


  机关是党员最集中、执政骨干最集中、权力与责任最集中的地方。市住建局始终抓好党委领导这个“火车头”,筑牢党组织这个“前沿阵地”,把稳党员干部这个“风向标”,夯实责任,抓牢抓实清廉教育。


  在此基础上,该局在全局系统组织开展“镜鉴”专项活动、廉政参观活动、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报告会、培训班清廉课堂等系列活动,将清廉教育蕴含于各式各样的活动当中,以活动促进住建干部职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引领住建系统上下闯新路、破险阻。


二、以文化培育廉洁阵地


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方能行动上自觉自律、规矩规范。


  4月底,由市住建局质安监站举办的“清廉工地”建设观摩交流活动在市中医医院搬迁项目部举行,全市10个项目工地负责人前来观摩。作为湖南省清廉医院样本培树单位,市住建局全力打造“清廉工地”建设样本,筑牢思想上的廉政防线,促进项目建设规范运行。


  工程项目建设体量庞大、程序繁多,如何强化对工程招标、验收决算、资金支付等关键环节的监督,防范廉洁风险,成为建设工地的“必答题”。为推动廉洁意识深入人心,市住建局全力打造“清廉工地”,通过制定一个“清廉工地”建设要点、开好每季度一次五方廉洁会议、作出一次廉洁公开承诺、建


设一个“清廉工地”宣传栏、开展一次廉洁风险排查,让清廉工地成为保证项目质量、安全和进度的重要手段。


  “清廉工地”建设仅是该局文化育廉的一个侧面。今年以来,市住建局通过打造“三块阵地”,营造廉洁文化氛围,筑牢反腐倡廉坚固堤坝。


  同时,市住建局通过将《清风常伴、廉洁齐家》倡议书发到每个职工家中, 设立清廉文化走廊、清廉书吧、清廉展板,将清廉文化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让廉洁文化阵地进职工家庭和机关场所,构建全方面育廉体系。


三、以监督确保廉字托底


  “站位之问、能力之问、标准之问、姿态之问、清廉之问、大局之问,大家要对标对表,提高站位,时刻警醒,经常自查,通过提高政治‘三力’、常念纪律‘紧箍咒’,设置作风‘高压线’ ”深化作风建设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六问住建作风”,既敲响了全市住建系统干部职工心头的警钟,也拉开了住建系统作风大整顿的序幕,全局党员干部反思差距,全面全力改进作风、全面净化政治生态,激发干劲斗志,服务高质量发展,使“三牛”精神和“四敢”要求在住建系统生根结果。


  住建部门是接触群众最广泛,服务市场最直接的民生部门、窗口单位,市住建局坚持以监督护廉,廉字托底、持续正风肃纪,全力构筑知敬畏、守底线、重操守的住建清廉本色。


  “清廉建设的内核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直言, 着眼于实际,市住建局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不断强化内部监督管理,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坚决防止权力设租寻租。通过梳理分析住建职能职责及行政权力,明确14个重点科室、重点单位负责人为监督重点,抓风险排查;聚焦住建重点改革任务,抓权力监督;开展“推进作风大转变、服务全力拼经济”专项行动,抓作风督查。


  排查廉政“高”风险点18个;对重点监督的9类行政审批事项开展检查,抽查项目24个,发现问题10个并督促立行立改;截至5月局系统共开展廉政谈话203 人次,修订完善作风建设方面的制度9份住建领域的风清气正,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全力守护民生民利


凤县纪委监委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综述


20XX68日)


  构建“三督三盯三促”机制,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监督凤县经验;建立清风驿站,聘请网格廉情监督员,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推行“田保姆”椒园托管和“菜园子”托管套餐,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凤县纪委监委以群众关切为导向,构建“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联点包抓,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统筹,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和职能部门合力攻坚”的联合协作工作模式,瞄准小切口,围绕6个重点领域集中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握指成拳聚合力


  “请问您在哪里务工?是否按规定给您发放了转移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 您家占补平衡项目补助金有没有及时兑付?”今年以来,凤县纪委监委深入农户家面对面了解情况或电话问询,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凤县迅速部署,制定专项治理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督导调度,建立行业联治、纪委联督、成效联评机制,明确县纪委监委牵头抓总,


8家牵头部门和36个参与单位协同作战。


  “我们坚持月派单监督、月调度指导、月研判分析、月汇总反馈,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一线蹲点督导,压实各镇各部门党委(党组)全面整治主体责任, 推动整治任务落实落细。”凤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特别是紧盯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结合县域实际,创新构建出“三督三盯三促”机制, 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聚力一线强化监督,助力乡村振兴更好开展。


  此外,凤县纪委监委还将整治内容、监督举报方式等信息通过县、镇、村三级公开窗口、多媒体公告公示,提高群众知晓率,为专项治理聚力蓄势。


二、强基固本增活力


  “村上出台的花椒园管理‘套餐’太好了,不仅替我们管好了花椒地,而且能节省开支,真是一举两得。”说起村上对花椒园实行的“托管套餐”管理模式,凤县双石铺镇安沟村村民梁涛忍不住说,多亏了村上“清风驿站”的廉


情监督员细心,让他享受到“套餐”福利。


  梁涛口中的廉情监督员,是凤县纪委监委在推进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立足本职,在全县66个村和4个社区建立的清风驿站,聘请网格廉情监督员。“我们运用行业+巡察+审计+室组镇村+群众监督的方式, 紧盯资金分配、资金使用、资产管理三个关键环节,加强全链条、全网格、全清单监督。”凤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重点监督检查乡村振兴战略涉及的各项惠民富民政策是否落实到位、项目资金是否监管到位及干部作风是否扎实有效等,以有力监督促进资金规范运行、促进项目效益发挥、促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


  今年以来,凤县纪委监委坚持小切口、大深入的治理思想,综合分析研判, 锚定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治理作为突破口,经多方调研、部门联动磋商、主要领导挂帅督战,构建“三督三盯三促”机制,加强财政衔接资金监督,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监督凤县经验。


三、系统施治提效力


  监督执纪是纪检监察系统的主责主业,也是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今年以来,凤县纪委监委结合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以好作风推动监督执纪达实效。


  “我们坚持标本兼治,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通过12345投诉平台、七彩凤县智慧管理平台、12388信访举报平台等,广泛摸排群众反映的问题。”凤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围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等主题,全面摸排建立问题清单,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实“民生账”。


  据悉,自专项治理以来,凤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坚持多点开花、全力攻坚,破解了一批长期存在或影响县域发展的民生大事难事。


  例如,住房保障领域推进解决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一区一策”行动, 攻坚解决全县28个小区办证遗留问题,现已成功解决9个小区办证难题;营商环境领域探索推行“项目审批管家”保姆式服务,累计服务项目410个,分别缩短政府投资类项目、社会投资类项目和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审批用时;乡村振兴领域探索建立了“三联五帮六带”村企联建新机制,共促集体经济高效发展。


  与此同时,凤县纪委监委坚持靠前嵌入监督,统筹力量,开展“室组、组组和组巡”联动监督,将专项治理纳入县委巡察工作内容,不断延伸监督触角。


截至目前,凤县纪委监委通过下沉一线“找”、部门联动“移”、专项巡


察“捋”、畅通渠道“访”、存量起底“筛”,深挖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规问题线索13条。


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西峰区民族工作综述


20XX65日)


  西峰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近年来,西峰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贯穿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实施五项工程、开展“十进”活动的“12510”工作思路, 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机制,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为目标,高标准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党对民族工作领导全面有力


  西峰区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认真落实“四个纳入”“三个带头”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民族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构建“任务分解—清单交办


分类指导—督查问效”工作闭环,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督查内容,采取专项检查、重点抽查、会议约谈等形式,切实加大督导抓促力度。


  2021年以来,全区各级党组织专题学习300余次,推动干部群众自觉把思想行动统一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上来。出台《西峰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实施意见》,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高点定位、统筹抓促创建工作开展。各乡镇(街道)也都及时成立创建工作机构,步调一致研究部署、谋划推进创建工作。全区上下真正形成了“区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综合协调、社会广泛参与、各方共促共进”的创建工作格局。


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西峰区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到家庭教育、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全过程,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


  各级各部门广泛开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国情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学习教育。创作发行《向幸福出发》《南佐村落、夯土下的诉说》等村歌,拍摄《向阳花儿开》《向阳花儿又开》等电影作品,制作《民族团结花开董志塬》《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


步示范区有我》《陇东年俗》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片,积极开展“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实现精准传播、有效覆盖,全面唱响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


  今年5月,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西峰区集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研讨、“民族团结一家亲”三下乡实践及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营造凝心聚力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西峰的浓厚氛围。


  全区已建成“一馆两村三园四校五区”及民族团结进步“十进”示范点30 余个,不仅为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提供了场所,也为常态化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搭建了平台。


三、夯实各民族繁荣发展经济基础


  西峰区将民族团结工作与项目建设、城市更新、农业农村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等有效结合,始终把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民族工作的落脚点。2021年以来,累计向辖区内联合村、赵咀村两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投入各类资金600余万元。


  围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建钢架大棚1586座、百亩露地蔬菜示范点7个, 引进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产业。实施城市更新项目,完成西峰区解放路等3个片区54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惠及群众3600户。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健康西峰”建设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满意率达99%。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3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6个,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增加,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四、深化主题活动促进交流交融


  坚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深化拓展十大主题活动,策划了“石榴杯”主题书画展、少数民族趣味运动会、少数民族舞蹈大赛、民族特色美食烹饪技能大赛等活动。探索形成“五嵌入”“六推进”工作模式,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截至目前, 全区打造各民族“互嵌式”示范社区3个、“互嵌式”示范小区1个,“互嵌式” 社区创建做法被省民委表扬并作为经验在全省推广。


  坚持以法治理念推动民族工作,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全区建成集综治、信访、维稳、司法、矛盾调处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西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积极探索“综治+网格化+信息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以便民化、网格化、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在全区7个乡镇、6个街道、100个村、18个社区建立了“三位一体”民族工作网络、“四位一体”网格化工作联结机制、“多位一体”民情工作整合机制,不断推进城乡民族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


五、加强宣传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西峰区健全防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完善涉民族因素风险快速反应机制,实行“日监控、周研判、月会商、季调度、年总结”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化解涉民族因素风险隐患。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机制,将民族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纳入三级管理网络和两级责任制中,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提高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处置能力,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热点,弘扬社会主旋律。


  持续开展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聘用专职律师进宗教场所担任法律顾问,为宗教界人士宣讲法律、解疑答惑。2021年以来, 累计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9起(其中无重大案件),办理各级转办民族宗教信访件3件,办结率为100%


铁腕整治守护民生福祉


凤翔区扎实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综述


20XX615日)


  为辖区1315户业主办理不动产权证书,保障群众权益;创新“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药品经营许可证办理时限从60天压缩到20天以内;从严从快查处彪角镇某村民小组组长截留挪用村民天然气安装款和姚家沟镇某村干部违规出卖土地私分款项问题


  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凤翔区高度重视,紧紧围绕“一个目标”(有效根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突出“四个抓手”


(抓部署、抓自查、抓整治、抓问责),压紧压实各级责任,严查群众身边“蝇贪蚁腐”,严惩工作中的不正之风,推动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提高站位抓部署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得靠好作风来保障。特别是如收了一包烟、一瓶酒、一张卡的“四风”问题,必须钢牙啃硬骨、重拳破沉疴。


  在省市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安排后,凤翔区纪委监委迅速行动,立即召开区纪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工作安排,并专题向区委常委会汇报。同时,该区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成8个小组,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8篇,提早摸清底数,为专项整治方案制定和工作开展提供了遵循。


  “我们还立足近年来专项整治的工作成效,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区级实施方案,将中省重视、群众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整治,细化分解为乡村振兴和村级‘三资’管理两个领域。”凤翔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经过专门征求各牵头单位意见建议,再次修改完善后予以印发,促使责任更明确、任务更清晰、整治更精准、推进更有力。


二、聚焦重点抓自查


  “我们终于拿到房产证了!”前不久,凤翔区西城国际、秦都大厦、凤林家园一期3个住宅小区的1315户业主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这是今年凤翔区纪委监委在扎实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过程中,针对群众住房办证难问题,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多方对接协调,完善工作资料,而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我们全面深入排查问题,印发工作提醒,督促各责任单位按照边查边改边提升的工作思路,运用走访调研、座谈了解、查阅资料、工作检视等方式, 全面深入自查排查各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做到底子清、问题明。”凤翔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现在已完成第一轮问题排查,共摸排问题56个,其中共性问题27个、个性问题29个。


  与此同时,凤翔区纪委监委还坚持运用清单管理,扎实推进整改。“我们对自查排查出的问题认真分析研判,摸准症结、查清根源,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精准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台账,确保真正把存在的问题改正过来。”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共制定整改措施67条,已完成整改问题20个。


  此外,在全面自查排查的基础上,针对日常工作中的短板不足和重点岗位、关键环节上的隐患风险,凤翔区纪委监委还安排各镇纪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 结合各监督单位职能职责,排查更新廉政风险点133个,摸清可能滋生腐败的风险隐患,为后续问题整改和精准监督提供可靠依据。


三、多措并举抓整治


  监督执纪是纪检监察系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今年以来,凤翔区纪委监委结合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聚力主责主业,多措并举抓整治, 努力让监督执纪达实效。


  “我们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举报方式,列明各领域整治的具体内容和牵头单位,统一设置区纪委监委举报电话、邮箱和二维码,方便群众举报反映问题。” 凤翔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凤翔区纪委监委坚持把严肃监督执纪问责作为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的有效方式,从严落实。“区纪委监委持续对各领域牵头单位进行全覆盖式督导检查,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纠偏,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各镇纪委立足监督第一职责,将专项整治工作纳入日常监督范畴,紧盯各领域的重要环节、重点岗位和对象,切实把监督挺在最前面。


  在专项整治过程中,根据巡察和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线索,凤翔区纪委监委深挖细刨,从严从快查处彪角镇某村民小组长截留挪用村民天然气安装款和姚家沟镇某村干部违规出卖土地私分款项问题,追回并返还群众涉案资金20余万元,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案发单位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形成了强


烈的警示震慑效应。


  据悉,凤翔区纪委监委多渠道摸排和处置问题线索,全力推动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今年以来,全区共立案查处6个领域违规违纪问题15 15人,已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


扬帆起航风正劲


郴州市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工作综述


20XX613日)


  近日,中共郴州市委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对20XX年一季度全市“四敢”先进典型通报表扬的决定》,对在办好旅发大会、打好“发展六仗”、推进高质量发展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中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于攻坚、成效良好的先进典型予以通报表扬。


  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今年年初以来,这四个“敢” 犹如奋进之歌,激励全市上下以奋发图强的状态、奋勇争先的干劲、奋不顾身的担当,全力以赴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


  人心齐促事业兴,事业兴必须作风正。近年来,郴州以深化干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抓手,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全市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


一、坚持政治引领筑牢作风建设根基


  321日,市委书记吴巨培率队来到桂东县,对桂东县各项工作进行全方位检阅检查、督导督战。


  督战是郴州一项创新举措,20XX年,郴州曾以市委督战会议的形式,对全市11个县(市、区)和自贸区郴州片区(高新区)、郴州经开区进行全面督战。今年湖南省第二届旅发大会在郴州举行,市委主要领导又率队督战11个县(市、区),“面对面”找短板,“硬碰硬”查问题,“心连心”聚力量,全面激发党员干部“坐不住、放不下、等不起、拖不得”的优良作风。


  郴州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作风建设,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 纵深推进作风建设。郴州市委坚决扛起作风建设主体责任,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政治建设考察和年度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 并出台了《中共郴州市委常委会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实施意见》,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职责相贯通,形成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推动作风建设的重要保证。郴州从领导干部带头做起, 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在去年3月全市文旅项目、城市大提质大融城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市委书记吴巨培仅用一支麦克风即宣布开工,10分钟就完成了2个开工仪式,刷爆朋友圈。高质、高效、务实的做法广受好评,谋事想事干事干成事的作风也被传导给了各级领导干部。


  郴州创新的“137”工作法,更是激发出广大干部“走路一阵风、工作往前冲”的工作作风,“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跟着一级走”,成为引领郴州高质量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翻开20XX年成绩单,郴州创造了GDP增速、地方财政收入增速等9项经济指标全省第一,固投增速等7项全省第二的历史好成绩,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高分答卷。


  今年,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多次深入开展沉浸式、穿透式、蹲点式调查研究,围绕解决新老问题,聚焦主题,精准点题,直面问题,系统破题,上下答题,先后为百姓和企业解决了一系列难题。


二、靶向纠治“四风”着力清除作风顽疾


  “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北湖区委原书记蒋利民干预插手工程项目为亲友牟利问题”“郴州经济开发区党委原副书记、管委会原主任靳卫利用影响力为其子承揽工程项目牟利问题” 329日,郴州市纪委监委通报了5起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典型案例,充分彰显了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政治定力和违纪必究、执纪必严的坚定决心。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方可善作善成。郴州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老问题和新情况,以钉钉子精神纠“四风”树新风,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20XX9月,郴州聚焦理论学习、执行中省市决策部署、联系服务群众、履职尽责促进发展、文风会风、纪律作风6个方面突出问题,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深化干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出台干部作风建设“十严禁”规定, 成立由市纪委书记任组长的干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市、县两级牵头组建69个明察暗访小组,对市直单位和县市区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处理党员干部406人,免职停职24人。


  20XX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扎实开展违规收送红包礼金、违规征订报刊加重基层负担等专项治理,深入推进整治“庸懒散”提振精气神专项行


动,建立推广“码上监督马上办”在线投诉机制,全市共发现“庸懒散”问题线索269件,处理371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43人,挽回经济损失757万元。今年3月,郴州又在全市部署开展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专项整治,出台《关于护航“身在郴州、办事无忧”一流营商环境“十严禁”》《关于防治利用领导干部名义“打牌子”“提篮子”的十条措施》,切实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郴州开展了“七减”行动和整治借调乱象,全面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 全市性会议和时长下降28.1%32%,文件印发数量减少37%,市本级和各县(市、区)清理清退工作群组6000余个,全市范围内清退借用干部1300余名,有效解决基层人手不足、机关人浮于事的问题。


  此外,郴州还对督查事项实行年初计划管理、清单管理,市本级仅按规定保留督查考核事项18项,郴州督检考事项连续多年为全省最少的市州之一。创新推行“机关食堂一卡通”,实现市、县、乡镇三级数据互通,目前已覆盖900 多个机关事业单位,超过4.27万名干部职工使用“机关食堂一卡通”。建立“双通报”制度,共对26家单位通报表扬、9家单位通报批评,让干得好的“有面子、有帽子”,对干得不好的“打板子、抽鞭子”。


三、整治身边歪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宝安岭村改厕工作任务50户,目前仅完成28户,是什么原因?”近日, 苏仙区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走进飞天山镇宝安岭村,发现该村落实“厕所革命” 民生工程工作严重滞后。


  经过深入调查,原来宝安岭村地处山区,由于缺水、地势险要和长居住户不多等原因,一直有单独修建旱厕的传统。下发整改书后,宝安岭村召开村民会议,在大部分村民同意村里修建公厕计划后,积极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申请立项,尽快落实修建公厕计划,着力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厕所虽小,关系民生。近年来,郴州市纪委监委以厕位、学位、床位、车位,以及惠民惠农资金“一卡通”、社保基金、医保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突破口和发力点,坚决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郴州还深化纠树并举、注重严管厚爱,形成真管真严、长管长严的常态,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露头就打、反复敲打,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面检视、靶向纠治。20XX年以来,郴州共查处违


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42起,处理652人,其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处理245人。以整治群众身边“歪风”,助推作风转变,引导领导干部担当作为。郴州


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敢为的十条措施》等文件,加大容错纠错、澄清正名、严查诬告陷害等工作力度,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20XX年,全市共容错免责13件,对20人免责追究或从轻处理,为15人澄清正名,为3.76万名干部精准出具廉政意见,提出暂缓或否定性意见340人。


四、深化系统治理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413日,郴州市纪委监委组织全市近200名领导干部到资兴市人民法院旁听郴州市委原副秘书长郭薪受贿案庭审。当天下午,郴州市纪委监委又在郭薪曾担任县委书记的嘉禾县,召开领导干部“镜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


  当天,郴州市纪委监委正式启动为期一年的嘉禾县“镜鉴”以案促改专项活动。接下来一年里,嘉禾县除了召开一次警示教育大会外,还将组织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一次集体谈心谈话、开讲一堂廉政党课、处置一批问题线索、启动一项专项整治、完善一批制度机制。通过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深入查找问题根源、梳理风险漏洞,不断修复和净化嘉禾政治生态,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是郴州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手段之一。近年来,郴州多次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拍摄警示教育片《底线》《失守的家风》及微电影《系不上的扣子》,编发领导干部忏悔录,推动案件旁听常态化,用身边事教育警醒身边人。


  认真研究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违纪违法案件中暴露的突出问题, 查找症结,补齐短板,健全制度。郴州出台了《关于对全市重点领域安全问题背后的责任作风腐败问题开展特别监督检查的实施方案》,严肃查处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背后的责任问题、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出台了《关于重申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有关规定的通知》《关于开展违规发放奖金及津补贴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全面堵塞制度漏洞,扎牢制度笼子。


  与此同时,郴州不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深化清廉郴州建设、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贯通起来,举办“传承正气家风共建清廉郴州”宣讲会,挂牌“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等16个廉洁文化教育基地, 培养选树各类清廉单元示范点200余个,筑牢廉的根基,不断增强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作风建设的政治自觉。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郴州将持续在深化作风建设中下更大功夫,巩固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以作风建设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厚植党在郴州的执政基础。


以家庭“小气候”温润社会“大气候”


乌海市深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综述


20XX67日)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我市以实施“家庭幸福安康工程”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


家教家风活动,激活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池春水”,让优良家庭家教家风“走” 进大街小巷、“吹”进千家万户,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传递榜样力量


最美家庭”诠释好家风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我们做父母的应该给孩子作表率 ”“维护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社会也才会更和谐 ”


  517日,“激扬家国情奋斗新征程”20XX年我市“最美(五好)家庭”揭晓仪式暨家风家教宣传月主题活动举办。活动现场,自治区“五好家庭”郭忠华家庭和全国“最美家庭”肖翠平家庭的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家风故事;揭晓了20XX年我市“五好家庭”10户、“最美家庭”7户。这些家庭成员用凡人善举讲述着乌海家庭的最美故事,展现着小家大爱的强大力量。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多年来,市妇联联合市文明办持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有计划、分类别、不间断地开展不同主题的寻找,引导广大家庭培育优良家风,促进家庭文明。


寻找中,一批批“最美家庭”脱颖而出——


  王乐家庭恪守诚敬勤勉的优秀家风,作为企业经营者的王乐饮水思源反哺社会,以实际行动履行着社会责任;韩在玲是纳税人喜欢的税务工作者,是同事敬重的好大姐,是丈夫心中的好妻子,是儿子深爱的好妈妈,更是公婆疼爱有加的好儿媳;70多岁的褚立志老人义务修路,夫妇俩辛勤劳作,将原本满是碎石的道路慢慢铺平;退休工人孙国军为群众义务理发,每次理发他都很认真地对待,有的人行走不方便,他就上门去服务。


  榜样是一座灯塔,给人方向,激励前行。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4户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五好家庭”“五好文明家庭”,86户家庭荣获自治区“最美家庭”“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市级“最美家庭”及标兵户、“五好家


庭”593户。这些家庭成员用自身优良的家教家风,展现当代家庭文明风采,凝聚和传递家庭美德正能量,为推动乌海高质量发展贡献家庭力量。


  “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深入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工作,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评选‘五好家庭’、选树‘绿色家庭’、推选‘书香家庭’等特色创建活动,培育和宣传新时代文明家庭观,带动更多的家庭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形成人人学习‘最美家庭’,家家争做‘最美家庭’ 的浓厚氛围。”市妇联家庭儿童部负责人宋秀兰说。


抓好教育指导


凝聚家庭教育合力


  “我发现跟儿子沟通很难。上次他考试考得不好,我们也没发脾气,就是问他为什么没考好,孩子却特别抵触。”近日,海勃湾区妇联携手蓝天社区开展“完整的成长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活动现场,家长向家庭教育专家咨询问题。


  生活中,一些父母重视家庭教育却心有余力不足;一些父母忽略对孩子身心健康、运动能力、生活能力的关注,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 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养而不教”,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养分。针对普遍存在的教育难题,我市积极开展线下线上家庭教育服务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家庭教育工作者能力和水平。


  今年以来,市妇联组织我市家庭教育指导者参加“依法遵纲科学施教”家庭教育指导者线上培训5期,共计10节课,来自镇(街道)、村(社区)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的负责人3000余人参加了线上培训。


  社区是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市所有社区均建立了家长学校, 为家长提供就近的、面对面的、科学多元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打造“在你身边”家庭教育服务新模式,让科学家教理念传播开来。


  近年来,我市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拟定相应的授课计划,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进社区、进校园、进农区活动,以“妇女之家”、社区家长学校为依托, 组织最美家庭“智慧妈妈”宣讲团,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宣讲活动,与社区居民面对面、一对一地开展分享、咨询、交流活动,积极帮助和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推动家庭教育更上一层楼。


建强平台载体


培育家庭文明风尚


  近年来,我市各级妇联与教育等部门合力推进,共同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体系,各级妇联组织把家庭文明工作作为创新妇联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持续广泛开展“书香伴童年”亲子阅读活动,举办家庭读书会、亲子阅读展示大赛、“故事妈妈成长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家风家教宣传月”等活动, 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家风家教内涵。


  我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方案》, 普及科学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育儿理念,从阵地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活动载体等方面,全面加强社区(村)家庭教育服务站点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在海勃湾区37个社区和5个行政村、乌达区21个社区和1 个行政村、海南区11个社区和8个行政村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实现城镇社区、行政村建立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全覆盖;创建了自治区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和自治区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6个。


  同时,我市家庭教育工作坚持面向家长、面向家庭、面向儿童,以家长学校为阵地,搭建家庭教育服务平台,依托遍布全市各社区的“妇女之家”建立“巾帼家庭教育志愿者服务队”,聘请我市教育、卫生、文化、法律等方面有较高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热心家庭教育的人士担任巾帼家教志愿者,并为志愿者颁发家庭教育骨干教师聘书。目前,各级妇联组织共聘请家庭教育志愿者110人,有效发挥家庭和志愿者的作用。


  我市还依托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以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明确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着力点,结合家庭的实际需求,宣传好科学育人理念,不断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开展各类家庭教育讲座及活动120余场次,覆盖家庭1万余户。


  围绕家庭教育,全市各级妇联持续开展“书香伴童年”亲子阅读活动;举办家庭读书会、亲子阅读展示大赛、“故事妈妈成长营”等,通过各种活动平台的建设,带动更多家庭重视阅读,以书香家庭建设推动“书香乌海”建设。


  聚沙成塔,聚水成涓。随着我市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的持续推进,良好家风将不断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新风尚正在形成,为全市汇聚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绷紧安全弦织牢责任网


海勃湾区安全生产工作综述


20XX 6 14 日)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安全生产这条主线,主动履职,积极作为,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坚持统筹协调


构建应急管理大格局


  海勃湾区充分发挥安委办协调职能,根据全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制定了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清单和年度任务清单,推动全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精神,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


  同时,海勃湾区印发《海勃湾区安全督察制工作方案》,构建坚持反复工作、坚持灌输意识、坚持敲响警钟的自上而下工作主线和提升发现问题能力、隐患治理能力、安全水平能力的自下而上成果主线,完善了月通报机制,进一步夯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督责任、企业主体责任。


紧盯重要节点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海勃湾区结合各生产经营单位建设活动进入高峰、企业大面积复工复产、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各类风险点多面广的实际情况,要求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国务院15条硬措施、自治区53条配套措施和我市65项具体分工,组织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大检查期间,全区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99家次,查整隐患550项,累计罚款42.88万元。


  为了抓实安全生产基本盘,海勃湾区按照相关要求,组织各有关部门开展了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逐条推进工作落实。排查期间累计检查发现10 条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5条;组织开展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矿山安全综合整治,立案数量7个,检查企业3家次,发现问题隐患18条, 已整改8条,下达整改通知书3份。


聚焦重点领域


持续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海勃湾区部署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督促各有关部门在全国两会前对所管领域进行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持统筹协调、重点盯办,对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实行“日调度”,不折不扣推动当前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落实到位。


  海勃湾区还开展各行业领域在建工业企业项目全面排查整治工作,强化作业现场风险辨识,规范技术交底与安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防护设施, 强化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危险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多措并举切实提高企业安全防护能力,增强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


压实工作责任


推进“生命通道”专项整治


  为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进一步强化住宅小区消防通道管理,海勃湾区全面清理整治违规堵塞和占用消防通道、车道等行为,保持消防通道时刻畅通, 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小区“生命通道”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各部门职责,推动形成整治合力。


  随后,区安委办牵头组织各责任部门开展小区“生命通道”专项整治行动, 扎实有力推进各居民小区消防安全工作。截至目前,第一阶段摸底调查工作已完成,391个小区实现全覆盖,共排查隐患801项。


坚持问题导向


推动隐患整改取得实效


  今年39日,自治区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第四组对海勃湾区进行了督导检查, 反馈全区存在问题隐患20项。为做好自治区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发现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海勃湾区印发了《自治区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第四组反馈问题隐患整改方案》,明确责任部门。目前,问题隐患均已整改完成。


  58日—12日,自治区安委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督导第四督导组对我市开展督导检查,延伸抽查了海勃湾区政府和部分企业,查出隐患84项。海勃湾区督促认真整改,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77项,还有7项问题隐患正在限期整改。


  下一步,海勃湾区将继续加强监管责任落实,持续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走实走深,结合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摸清并动态掌握重大事故隐患底数,突出整治隐患排查不到位、整改质量不高、培训演练不实、安全标


准不高、责任落实不力等5类问题,使全区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得到系统治理, 有效减少一般事故,坚决防范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进一步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增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意识,带头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企业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提升企业应急处置能力,夯实安全生产根基;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宣传活动、安全宣传“十进”等工作落实到位,强化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引导,普及公众安全知识,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安全、人人懂安全的社会氛围。


碧水蓝天景色美 绿意盎然满目新


海勃湾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综述


20XX67日)


  夏日乌海,地绿、天蓝,云白、水清,处处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海勃湾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抓好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海勃湾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1年— 20XX年)》及“七治”工作加快实施,研究制定了《海勃湾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高水平保护行动计划》《海勃湾区关于深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动环境质量根本改善行动计划》等,创新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并建立了由全区县级干部按区域包联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机制,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紧压实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切实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一、“治矿”水平不断提高


  海勃湾区加快推动矿业权整合,按照《乌海市海勃湾区露天煤矿采矿权整合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3个露天煤矿、3个非煤矿山整合主体,签订了整合框架协议,正在进行前期手续办理;同时,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对全区29家矿山,督促完成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26家, 完成露天煤矿排土场治理面积60余公顷,对2处历史遗留采坑完成治理面积0.66 平方公里。


  去年以来,海勃湾区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动神隆煤矿、神华骆驼山煤矿申报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对5家存在问题的企业移除绿色矿山名录;同时, 还加强矿山企业监督检察,督促矿区企业安装扬尘自动监测设施108台,并接入矿区环境智慧管控系统。目前,6家露天开采煤矿已完成建设封闭料仓,2家已签订合同,1家已停产等待整合,其余5家均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排土场覆盖草帘1.83平方公里,喷洒抑尘剂0.82平方公里。


二、“治企”成效明显提升


海勃湾区着力加强能耗双控工作,66家规模以上企业一季度综合能源消费


量为123.86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为8.7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1%。为了更好地推动实施焦化产业重组升级行动,海勃湾区制定印发了《20XX


年—2024年海勃湾区焦化企业有序关停淘汰实施方案(试行)》,有序淘汰关停现有5家焦化企业,新建300万吨/年焦化项目已于今年418日开工建设;同时,开展淘汰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专项行动,淘汰机电设备212台,关停并拆除千峰水泥2#水泥熟料生产线。


  去年以来,海勃湾区积极促进传统工厂持续向绿色化转变,成功申报包钢建龙等3家绿色工厂和1家绿色设计产品单位。今年,海勃湾区重点推动万晨石灰和长宏矿业申报绿色工厂,目前,工程建设部分已完成90%以上。海勃湾区不断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完成市恒创工程有限公司渣土整治项目,还引进年产30万立方米高性能工业废渣资源综合利用新兴建筑材料工程项目,已完成建设50%,带动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加快调整工业企业运输结构,推广新能源汽车39辆,推动内蒙古黄河能源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陕汽达成合作协议,预计年底完成200辆氢能重卡替代。


三、“治气”成果持续巩固


  海勃湾区所辖6家焦化企业均已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涉及VOCs重点企业均已建立VOCs深度治理“一企一策”台账,实施清单化管理,并按照《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建立LDAR 长效管理制度;同时,全面启动园区企业超低排放改造,4家焦化企业(千里山焦化二期、华信焦化、广纳焦化、源通焦化),1家钢铁企业(包钢万腾)均已启动超低排放改造;辖区内34台工业炉窑均已完成深度治理。


  为完善重污染天气预警机制,海勃湾区积极开展了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申报工作,应急减排清单所有涉气企业全覆盖,制定了“一厂一策”应急响应减排操作方案。


四、“治水”能力稳步增强


  海勃湾区始终坚持“四水四定”原则,严格控制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推动全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去年以来,海勃湾区积极争取跨盟市黄河水权转让指标645万立方米,缓解用水指标短缺问题,加快推进海勃湾区城镇饮用水水源地调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编制完成《海勃湾区水资源现状分析和智慧管控实施建议》, 新建地下水超采区监测观测井6眼,巩固地下水位下降监测效果;投入2630余万


元,实施了1753.33公顷农业用地节水灌溉改造工程,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喷灌、微波等高效节水技术。


  海勃湾区还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工作,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各副区长任河长带头巡河履职,共计巡河1051人次;全面清理整治侵占河湖“四乱” 问题15个;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工作,完成111个排口前期摸排。


五、“治场”效果持续显现


  去年以来,海勃湾区进一步强化了煤矿生产扬尘及洗选企业治场工作,加快洗煤企业整合工作进展,编制印发了《海勃湾区洗配煤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与16家洗配煤企业签订淘汰承诺书,与2家整合主体签订了《整合主体确定书》;同时,加大对煤矿、洗选企业治场工作执法检察力度,共开展现场巡查156厂次,出动巡查人员248人次,清理处置外堆煤21次,处理企业14家; 对违规小配煤厂发现一处清理一处。


  海勃湾区还常态化开展巡查治场,开展现场巡查143厂次,建立巡查整改台账发现问题45条,落实整改43条,整改率95.5%;共出动深度清扫车和吸尘清扫车289次,累计清扫里程约5.1万公里。


六、“治车”“治路”体系更加完善


  海勃湾区研究制定了《海勃湾区道路扬尘治理网格化管理方案》,全面压实矿区道路扬尘污染治理责任,路长管理覆盖率100%;同时,投入7500万元完成矿区全部道路全封闭管理,设立路肩板66公里、立柱66公里、波形梁66公里、会车区40个、绿化种植69000株、监控53处、路面修复13000平方米,增设边沟、挡墙和喷淋设施,完成123个矿区道路土路口的封闭和硬化工程,矿区道路扬尘得到有效改善。


  海勃湾区还不断严格矿区车辆管理,督促企业设置进出冲洗台,对车胎、车体及车厢进行全方清洗,加强路面管控力度,建立道路扬尘联合执法机制, 提高巡查频次,共查处道路遗撒、未苫盖、超载等违法行为1359起,处罚352万元;实施矿区道路第三方保洁,聘请第三方实施道路清扫保洁,服务费用由矿区各企业承担。


  下一步,海勃湾区将坚决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治任务,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执法监管态势,并建立乌海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治理定期会商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保障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联


治机制有效运转。


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幸福新生活


鹤壁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综述


20XX615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自20208月启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以来,我市将其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载体、城市转型的有力抓手,着力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树品牌,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各类资金70.7亿元,已在121个社区完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如今的鹤壁,城区群众已经实现了从家里出发,步行5分钟可达社区综合服


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小型游园、幼儿园、小学等;10分钟可享社区卫生服务、全托养老服务、淇河书屋、公交站点等;15分钟可见购物中心、大型商超、体育场馆、城市公园等。


一、探索“四制三化”鹤壁模式建成九大“圈”


什么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我市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以市民步行15分钟的范围来组织生产生活空间,强调与市民日常生活规律相衔接,实现空间与人的活动相对接,有效分配公共资源,发挥服务效能,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如何有效推动规划蓝图“圈”变成生动现实“圈”?在建“圈”过程中, 面对居民诉求的多样性,我市始终秉持创建为民、惠民、利民、靠民的工作原则,高水平谋划建设新机制,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探索形成了“四制三化”鹤壁模式,即通过业主会议、调查问卷,由社区居民决定建什么、怎么建的共议制;统筹部门、县区、社会、市场各方协调参与的共建制;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共同管理,同享优质服务的共享制;县(区)、街道、社区“一把手”分级管理、合力推进的;实现了社区建设项目化、社区管理智慧化、社区服务便民化。


  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精。如今,我市已形成了覆盖百姓生活的综合服务圈、全民健身圈、养老服务圈、健康医疗圈、社区文化圈、就学便利圈、绿色出行圈、便捷消费圈、市政提质圈等九大“圈”。“圈”内的服务大到就学、养老服务、健康医疗,小到买菜、吃饭等生活所需,15分钟生活半径内的功能不断“上新”,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元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丰富、更加安全可靠的服务体验,使居民品质化生活稳步提升。随着一个个便民生活圈的建成,如何长效保持“圈”的功能,各


相关部门做足了功课。市、县(区)、街道、社区建立了四级“圈长制”,坚持先规划、再建设,整体谋划、分步实施建设,常态长效管理;持之以恒、自觉自律、科学完善的长效机制,为生活圈保驾护航。


  “不仅如此,我们还注重示范带动,先行选择条件较好的生活圈试点推进、积累经验,形成可复制的生活圈建设模板。”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进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二、高品质建“圈”满足群众新期待


在鹤壁,你会深刻地感受到有种幸福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稳稳地“圈”起百姓幸福生活、“圈”出民生幸福答卷。


  围绕“一老”,打造社区养老服务机构46家,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0 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31家,面积6.1万平方米,床位1525张。


  围绕“一小”,城区已建成中小学和幼儿园10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校园配套102项,普惠性资源覆盖率达到85.3%


  围绕“一青壮”,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万余人次,新增技能人才近3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万余人,持证人员总数达到48.37万人。


  围绕“社区文化”,打造书香社区、国学教育、家长学校等活动场所82处, 建成淇河书屋65座,社区书屋134座,投放图书35.8万册,服务群众68.5万人次。


  围绕“绿色出行”,在城市主次干道增设、提升95条慢行通道,新增297个公交站点,打造公交港湾35个,建设骑行专用道48条,改造充电桩2万余个。


  围绕“健康医疗”,增设、修复健身器材720台,修缮健康步道、社区健身路径468条,新建体育场馆45个,室外综合健身场地201个,社区游园及小型公共开放空间210个,多功能运动场地103个。高质量建设卫生服务中心15个、卫生服务站46个,残疾人康复站37个,家庭医生签约百万余人。


  围绕“便捷消费”,改建便民消费市场19处,建设提升小型便民超市448个, 建设智能快递箱、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327个。


  围绕“市政提质”,社区内新建垃圾分类收集站520座,新增智能化垃圾分类柜195个,社区及周边新增绿地435万平方米,增设停车位2.7万余个;新建车棚893座,爱心驿站62个,智慧安防小区建设314个,公厕、无障碍化设施高标


准改造和建设258处,直接惠及23万户69万多人。


  围绕“综合服务”,新建、改造高标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04个,自助政务服务站10个,增设证件办理、缴费、纳税等自助服务设备36台,24小时便民服务站20个,社区综合服务站52个,智慧警亭4个。


  一组组数据是我市高品质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具体体现,彰显了我市多年发展的“民生温度”与“幸福质感”,让人民群众的高品质幸福生活可“圈” 可点。


  董女士居住在淇滨区东方社区,她告诉记者,近两年社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她的退休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社区有钢琴教室,有话筒、音响等整套音乐设备,全部免费使用,我没事儿就跟老姐妹去唱歌。社区还有一个共享厨房供独居老人使用,我们还经常去那里搭伙做饭。”董女士说。


  在淇滨区淇河书屋东方站看书的李慧如说:“这个书屋离我家很近,走路五六分钟就到,非常方便,而且环境舒适。”


  说起家门口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居住在佳和社区的王先生感到很满意: “街对面就是菜市场,一早起来就有早市,果蔬都很新鲜。买菜回来路上经过社区附近的小铺,我还能给家里小孩儿捎点儿零食,多好!”


  “之前去街道办事得请半天假,现在社区服务站就在家门口,出门买个菜顺便就把事儿办了,真是方便!”华府天下小区居民陈女士高兴地说。


  山城区奔六巷65岁的居民胡国顺说:“我患有高血压15年了,自己在家里测血压也不知道准不准,在社区有专业的护士帮我测,确实很放心。”


  “以前打印发票得去税务局,现在不出社区就能办理,省了不少事儿。” 202146日,我市首家街道“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站”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聆海御园社区启用,配备公安、税务、不动产登记、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自助服务终端16台,可办理查询、审批等业务143项,并且24小时开放。办完业务的社区居民张晨对记者说,政务服务进社区,实现了全天办、就近办、智能办、不见面办,办事效率、生活品质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社区有老人反映需要一套康复器材,我们不仅引进了健身设备,还购置了爬楼机”“有居民问能否在社区成立一个假期班,让孩子不出小区就能有人照看学习,我们就在小区找到了退休老教师,社区免费提供场地。”山城区朝阳南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社区居民有需求,社区就会想方设法满足居民


的合理需求。


  我市高品质打造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便利化程度显著提升,在住宅小区, 居民步行15分钟的时间内,即可满足日常政务服务、品质消费、健身娱乐、养老托幼、就学就医、绿色出行等需求,让便民服务抬眼可见、触手可及、迈步可达,真正把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幸福清单”,得到百姓点赞,还受到了央视关注。


三、因地制宜建“圈”打造鹤壁样板


  我市在着力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持续增强民生福祉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因地制宜打造亮点,彰显鹤壁特色,树立鹤壁品牌,打造鹤壁样板。


  郁郁葱葱的竹林,淇河缓缓流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朝歌文化园完美再现了《诗经》中“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和谐优美的画面。


  昔日破旧煤球房,今日浪漫爱情小巷。山城区朝霞街南巷改造而成的爱情小巷古老又时尚,挂满红飘带的爱情树寄托着浓浓的相爱情谊;装修考究的婚姻登记大厅营造了满满的仪式感。现如今一走进山城区红旗街中段红六巷内的向上园,浓郁的工业气息便扑面而来,工业挂件景墙、矿工群雕、铁轨栈道等工业风装饰,让人们回忆起机器轰鸣热火朝天忙生产的峥嵘岁月。


  浚县关帝庙街通过展现关羽的历史故事,打造了古香古色的旅游环境;淇县锦绣路运用光影融合、移步换景的手法,将法治元素融入街区的每个角落。


  鹤山区打造的鹤源里古街曾是鹤壁的起源地,古街以鹤源、煤源等元素演绎鹤壁的厚重历史。淇滨区二支渠、鹤山区紫薇花城、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主题公园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除此之外,改造提升后的中凯商业街、示范区朝歌里人文小镇步行街、浚县古城商业步行街等商业街区,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增加了城市烟火气。


  这些亮点特色不仅让群众成为受益者,还为我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贡献了力量。我市的相关经验做法已被商务部收录。可以说,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已经成为鹤壁的一张新名片。


  荣誉是激励,更是动力。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进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为民理念,围绕生活更幸福, 实现全域服务、聚焦重点、智慧服务“三个提质”;围绕优势更突出,打造标准化建设、领先性社区、老城区提升“三个示范”;围绕建管更有效,深化“四制三化”、示范学习、督导验收“三项机制”;围绕品牌更响亮,坚持品牌塑


造、媒体宣传、氛围营造“三个着力”;围绕服务更便民,突出电动自行车棚建设、淇河书屋提升、便捷消费提升“三个专项”,把生活圈画得更细更小, 让建设实绩更有“厚度”,让民生答卷更有“温度”。


丹心护健康热血铸辉煌


铜仁市中心血站 20XX 年工作综述


20XX 6 14 日)


一、无偿献血架起“爱心桥梁”


  在去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公布的《关于表彰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获奖者的决定》中,铜仁市再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称号,全市880名无偿献血者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星星之火,更需众人拾柴。


  铜仁是一座有爱的城市。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颁布实施,全市就掀起了经久不衰的献血热潮。


  而作为其中的主角——市中心血站更是担起了无偿献血践行者、宣传者和推动者的重要角色,近年来通过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弘扬“无偿献血、关爱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引导和动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无偿献血事业中来。


  创新是方法,实践是路径。去年以来,市中心血站以深入挖掘无偿献血典范的感人事迹,影响和带动更多团体和个人主动参与,同时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志愿活动,使无偿献血理念深入人心,广泛科普无偿献血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度,举办各类联谊活动,注重与献血者、用血者的联动,回报社会、热心公益。


  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广泛参与下,市中心血站以节假日和各种纪念日为重点,以打造“月月有无偿献血宣传主题活动” 品牌为契机,扎实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无偿献血宣传活动, 全面普及市民无偿献血知识,极大提升市民献血热情,提升了采供血优质服务水平,营造了无偿献血浓厚氛围。


  这股火热的激情宣传,澎湃了整座城市,去年市中心血站全血采集22317人次,同比增长16.3%;全血采集量达31900.9单位(约6.4吨),同比增长18.3%; 单采血小板1143人次,同比增长12.4%;单采量为1896个治疗量,同比增长8.8%


  此外,20XX年市中心血站供血区域就为临床用血报销1669人次,总计报销返还412.77万元,辖区内所有临床用血医疗机构均实现现场直报。


  去年9月,贵阳疫情出现以来,部分地区开始实施全域“临时静态管理”, 在全省血液联动“一张网”机制下,为保障临床救治用血和应急需要,我市积极响应,在全力保障铜仁市临床医疗机构用血同时,驰援贵阳、遵义等地8批次献爱心血液,共计红细胞808000毫升,机采血小板62个治疗量。


  如今,从机关到工厂,从校园到军营,从城市到乡村,白衣天使、公安干警、人民教师、环卫工人、乡村农民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走上街头走进献血屋, 处处涌动着无偿献血爱心潮,成为铜仁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硕果。


二、坚守安全守护“生命之源”


  要筑牢这座“爱心桥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健全的献血网络。随着全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整体医疗水平大幅上升,各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血的需求逐年增长。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市卫生健康局的坚强领导下,市中心血站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着力采供血服务能力建设,把满足用血需要和保障用血安全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助推采供血工作与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筑起捍卫血液安全的铜墙铁壁。


  血液质量是血液安全的重中之重,作为连接献血者与患者的纽带,市中心血站严把血液“安全关”,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每一项操作规程, 规范处置每一个环节,形成从血液采集检测、成分制备、储存运输、质量监控等全过程的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持续改进,确保了血站工作流程合理,同时也保障了血液安全。


  过去的一年里,市中心血站全体干部职工聚焦主业,精益求精,持续优化提升服务水平,对站各科各岗位常态化监督,对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研究落实对策,群策群力保证采供血环境符合质量要求,严把血液及其制品质量,确保每一份从血站发出的血液安全有效。


  而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血液信息化建设,去年该站血液信息化升级通过国家二级等保验收,并在市公安局网安大队进行备案,对采供血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各类采血、制备、温控、发血等仪器设备全部接入信息系统,做到了从血液采集至发血全程信息化管理追踪,下一步将实现全市血液信息化联网。


三、党建引领夯基固本促发展


  做好血站各项工作,离不开一支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去年以来,市中心血站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将党建阵地前移至采供血一线,引领和


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争先创优,实现党建和业务相得益彰、融合推进。“我们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建和党风廉


政建设工作与血站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每一名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创新推动采供血事业高质量发展。”市中心血站站长冉茂宝介绍。


  市中心血站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党员干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党建+业务”融合并进的工作新格局,紧密结合采供血公益事业特点,不断深化“热血先锋”党建品牌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站“服务品牌,党员走街头、入社区、进医院,与献血者和受血者面对面,解需求、破难题,在血液采集等重点工作中作表率、当先锋。


  而其中创建的“热血先锋·红心向党”支部品牌,组织全体党员参与疫情防控,累计在铜仁火车站疫情防控卡点为2467名群众提供了疫情防控等服务, 参与市妇联组织“花蜜行动”与留守未成年人结为对子,给孩子当“爱心妈妈”, 多人获得“国家级无偿献血奉献奖”。


  除此之外,血站支部带领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履职尽责,打造出一支讲政治,讲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队伍,确立了“抓两头、带中间”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对干部选拔聘任、教育培养、考核评价、监督问责作出明确规定, 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和推广新技术新项目运用,两名同志获得“第五个中国医师节优秀护士”荣誉称号。


  “服务人民,建设一流现代化血站,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冉茂宝表示, 血站将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站干部职工创新前行,为全市人民筑起一道守护生命的“热血长城”。


砥砺奋进新时代 谱写兰台新篇章


张掖市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XX69日)


  档案无语,薪火相传文明史;兰台有情,无私奉献天地宽。近年来,我市各级档案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四个好”“两个服务”要求,不断强化担当作为,扎实推进“四个体系” 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市委办公室(市档案局)获评“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中国档案》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市档案馆被表彰为“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 档案工作经验做法两次在《中国档案报》头版头条报道,甘州区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国家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20XX年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 我市荣获全省第一。今年3月,全省档案业务培训班在我市举办,张掖档案工作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一、党管档案,夯实事业发展基础


  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以听取汇报、工作调研、作出批示等形式关心指导档案工作,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对档案工作指方向、明路子、提要求,为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市、县区全部建成档案馆新馆,全市所有乡镇全部达到规范化档案室标准,80%村和社区、机关单位建成规范化档案室。


二、局馆协同,提升档案治理效能


  坚持完善党委、政府领导,档案部门归口负责,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将档案工作纳入市党政督考一体化平台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季度评价,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全力推动档案法治建设,严格档案行政执法, 大力开展档案普法宣传,深入推进《档案法》《甘肃省档案条例》落地实施, 全市档案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局馆联席制度,坚持办局一体、局馆联动,重要事项提前协商、重要工作协同推进,切实做到工作一盘棋、分工不分家,全市档案工作步调一致、协调推进,市县区上下贯通、互动共进, 档案治理效能有力提升。


三、加快转型,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抢抓张掖被列为全省档案信息化试点机遇,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档案事业转型发展。20XX5月,张掖市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立项,12月开工建设,计


划今年底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并争取通过国家示范数字档案馆验收。甘州区数字档案馆建成待申请验收,民乐、高台、山丹、肃南县档案馆建立计算机中心机房,正在积极筹建数字档案馆。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推动传统管理向数字化、智慧化管理转变,推动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大提升、大跨越。


四、盘活资源,用档案讲好张掖故事


  树立档案“大资源”理念,积极加强红色档案史料和民间档案文献、地方特色档案、音像多媒体等特殊载体档案收集,改善资源结构、提升资源层次, 有力促进全市各级档案馆藏资源结构多元化。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强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着力推出一批有档案特色、能吸引观众、适应现实需求的档案文化产品。市档案馆编纂出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丛书》


《张掖人物》《张掖市档案志》等图书20余种,其中《抗日战争档案汇编·张掖市档案馆卷》待终审通过后将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六县区档案馆编纂《甘州记忆》《沙河望春》《文化里的高台》《我的艾黎情怀》《韩正卿与民乐》


《祁连英魂——红西路军在肃南》等图书资料40种。拍摄《守护历史的记忆》


《存史鉴今·资政育人·服务三农》《镌刻历史·资政惠民》《万水归库》《肃南裕固族口述档案》等档案专题片12部。精心策划争取档案项目,“张掖市档案馆抗日战争档案史料编研”被国家档案局批准立项,“河西走廊红西路军档案史料征集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等一批科技项目被省档案局立项。积极举办陈列展览,精心制作布展“永远不忘来时的路”党史资料展、“百年风华忆初心、凝心聚力开新局”张掖市党史资料展、张掖市发展成就展、馆藏珍品档案展、“甘州荣誉”“记忆民乐”等线上线下展览12个,策划推出档案特色红色研学系列活动,接待参观、考察2万多人次,档案利用服务达到新水平。


五、锚定方位,主动服务中心大局


  聚焦“一屏四城五区”建设,及时跟进归集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活动档案,高质量完成重点项目的归档指导和验收工作,全面收集生态建设、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城市改造和党的建设等有关资料。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要工作,积极打造全省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试点,建成脱贫攻坚及疫情防控“两类档案”专题数据库。市档案馆与省档案馆、兰州大学课题组合作,完成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开发项目《祁连山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档案调查与叙录》张掖卷的档案梳理与编写工作,建


成祁连山生态保护档案专题数据库。跟进全市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建设,加强红色档案收集保护,建成红西路军档案史料陈列展和专题数据库。


端稳就业“饭碗”  兜牢民生底线


珲春市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综述


20XX614日)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珲春市聚焦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主线,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大力推动创业带就业,积极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目前,珲春市城镇新增就业64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02人;认定就业困难人员175人,已全部实现帮扶就业。


  年初以来,珲春市积极开展“春风行动”“职引未来、就在珲春”“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3场次,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沟通桥梁, 保障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充分运用省“96885吉人在线”、延边州人才网、珲春就业创业公众号、视频号等公共就业平台,为272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布2285个用工岗位信息。赴吉林市、桦甸市开展优质劳动力现场招聘,赴省内高校开展人才回引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已为企业招聘1688人。其中,高校毕业生573人。


  今年以来,珲春市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72人,目前,全市城镇公益性岗位在岗1189人。帮助珲春市谷丰专业种植农场被认定为20XX年省级返乡创业基地,另有7家单位正在申报市、州级返乡入乡创业基地,共带动就业600余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25万元,成功帮扶1家企业、31名创业者,带动就业150余人。开展面点师、育婴员、焊工等10余类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59班次, 培训学员1776人。开展创业培训、网络创业培训8期,培训合格人数215人。


  同时,珲春市积极落实全省“万名人社干部进万企”活动,市人社局成立工作专班,“一对一”包保48家规上及重点企业,制作发放惠企政策明白卡, 解决企业人才分类定级、职称评定等问题24个。推动政校企深度合作,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组织延边大学珲春校区8个学院相关负责人、27个专业毕业生导师、学生代表到吉林紫金铜业、华瑞参业两家规上重点企业和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进行走访、交流,政校企三方就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优化在校生指导服务、凝聚企业就业资源等方面达成共识。积极向延边大学珲春校区的1148名应届毕业生发出“扎根吉林、奋斗吉林、圆梦珲春”的邀请,特邀8家优质企业为延边大学珲春校区毕业生提供20余类89个就业岗位,近500名毕业生


与招聘企业实现对接交流。其中,40余名毕业生现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20 余名毕业生向企业投递了简历。


  珲春市将持续抓实抓好“万名人社干部进万企”活动,深入开展走访调研, 与企业保持沟通联系。适时开展域外劳动力引进,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支持企业开展岗位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竞赛,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加大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指导企业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提供就业创业帮扶,加大就业见习、公益性岗位等开发力度,依托国家、省、州、市各级公共人才服务平台全面进行招聘,密集开展就业援助月等各类招聘活动,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稳就业工作。


  珲春市将积极为本地高校提供实习、实践、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服务,赴省内外高校开展招聘宣介,促进毕业生来珲、留珲就业。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训中心建设,让更多优秀青年集聚珲春,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聚财力 统筹资金增效益


湖南财政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工作综述


20XX615日)


  近年来,湖南省财政厅以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为目标,持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全面盘活存量资金,多措并举提升资金使用效益,腾出更多财力保障基层重点民生领域需求,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百姓的“好日子”。


一、支出结构深度调整财政资金“秉要执本”


省级率先示范,腾出财力厚实基层。湖南省财政厅提请省委、省政府印发


《关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的通知》,运用“零基预算”理念全面清理省级支出,“有保有压”深度调整支出结构,腾出财力支持基层“三保”。2019年以来,省级一般性支出压减31.1%,而省对县区财力性转移支付增长1.7倍,年均增长20.4%,是县区地方收入年均增幅的两倍多,县区财政支出占全省支出比重达到64.6%,较全国平均占比高10.6个百分点。


  强化激励约束,督促市县节用裕民。提请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县区财政平稳运行工作的通知,加大对县区“三保”监测力度,实行“分级负责、分色预警、分类管理”,部署高风险县区“一县一策”制定支出管控方案,大力压减运转经费,严控“三公”、会议培训、委托业务、信息化建设运维等一般性支出;清零重构项目支出,除落实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外,其他项目支出一律收回,优先用于“三保”;精简规范编制人员,临聘人员在只减不增基础上逐步清理规范,公益性岗位尽量采用兼职方式,着力节约人力成本;续本降息隐性债务,引导激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替接他盘”,降低贷款利率,推进隐性债务防断链、优结构、降成本。对工作力度大、成效好的县区,省财政在分配财力性转移支付时给予专门奖励。


二、扩大结转结余资金清收范围沉淀资金“颗粒归仓”


  近年来,财政支出盘子持续扩大,出现了跨年度项目资金连年结转,以及结转结余资金笔数多、核实难等问题。对此,湖南财政对症下药,多措并举。一是加大结余清收力度。在中央要求统一收回结转2年以上资金的基础上,将部门基本支出、“三公”经费、结转1年以上的资金全部收回。二是改革预算安排方式。由“当年报批、一次安排”调整为“一次报批、分年安排”,超期结转


一律收回,以后年度确需资金的,按不低于10%的比例调减预算,资金缺口由部门统筹解决。三是优化预算执行系统。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简化流程,将应收回的结转结余资金在系统中自动识别、自动锁定、自动扣回;符合保留条件的资金于年初自动批复下达,推动结转结余资金尽快使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产生实际效益。


三、强化预算安排与执行进度挂钩滞留资金“涓滴归公”


  打通资金流转梗阻环节,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尽快将财政资金转化为实物工作量,是积极财政政策落地生效的关键。一是完善预算执行管理办法。印发


《湖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通知》,建立健全限期分解下达机制,强化考核通报机制,分处室、分部门、分地区逐月通报预算执行情况。二是建立资金安排与预算执行进度“三挂钩”机制。与年初预算细化程度挂钩, 对年初预算细化程度低于70%的省级专项资金,按一定比例扣减规模;与专项资金下达进度挂钩,要求各类专项资金要在每年630日前下达完毕,据实结算等特殊项目资金最晚不得超过930日,未按期下达的资金一律扣回;与部门预算执行进度挂钩,对执行慢的部门,直接扣减下年度预算。三是开展省直部门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制定《湖南省省直部门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办法》,明确将预算细化程度、预算执行进度、省级专项资金下达进度和分配情况、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情况等作为重要指标,开展综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硬约束, 对评价结果实行全面通报,评价结果靠后部门直接扣减下年预算。


四、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单位资金“百川归海”


  印发《关于规范单位资金管理推进全口径预算的通知》,充分发挥各类资金统筹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资金管理使用绩效。一是单位资金纳入预算。从20XX年起,各部门单位资金全部纳入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与财政拨款、财政专户资金同步编制、统筹使用。二是统筹有序安排使用单位资金。充分发挥财政拨款、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和单位资金合力,除政策规定外,将各类资金中可统筹的部分打通盘活,用于保障部门和单位正常运转以及事业发展需要,在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非财政拨款收入可以满足支出需要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得新增申请财政拨款。三是清收盘活存量单位资金。强化财审联动,联合审计部门对单位资金来源实行穿透式审核,探索建立单位资金结余清理机制,将沉淀闲置、低效无效资金予以清收,清收后的单位资金余额纳入部门和单位下年度预算统筹安排。


五、开展单位银行账户专项清理隐匿资金“显形归位”


  针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多头开户、私设账户、隐瞒收入、资金趴窝的现象, 省财政联合审计部门协同发力,把“藏起来”的钱找出来。一方面,从终端入手“查”。在部门自查自报、金融机构清查基础上,对760个省直单位1381个账户进行审计,对历年结存资金31.75亿元,采取撤销账户、整合使用、缴回国库等方式予以盘活。另一方面,从源头着手“管”。规范账户开设,除零余额账户外,国家部委下拨经费的一级预算单位、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可保留一个专用账户,多余账户一律撤销。建立财政专户、银行账户定期清理机制,全省财政专户由2017年的近9000个压缩到1836个,省级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核减了三分之一。六、加大国有资产资源清查盘活力度唤醒“沉睡资产”


  按照“全口径、全覆盖”的要求,对全省国有资产资源清查摸底,综合运用“用、售、租、融”四字诀,唤醒“沉睡资产”。20XX年,全省通过开展国有资产资源清查处置实现总收益达1500亿元,其中入库收入超500亿元。一是能用则用。推进跨部门、跨地区、跨级次资产调剂、资源整合。省本级打造共享共用公物仓样板,各市州比照组建;长沙、岳阳、娄底、永州等探索文旅、光伏、风电等资源利用;湘潭、郴州等腾笼换鸟激活园区闲置资产。二是不用则售。除不动产公开处置外,邵阳等多地通过竞争性方式转让特许经营权,增加财政收入。三是不售则租。将短期内难以出售变现的经营性资产,委托管理、统一公开招租。株洲等地归集零星分散门面,打包划转专业国企集中运营。四是能融则融。鼓励国有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长沙湘江集团成功发行全省国企首单类REITs项目,岳阳创新推进供应链ABS资产证券化,株洲、衡阳、怀化探索林权抵押贷款。


风景这边独好


咸丰县旅游产业发展综述


20XX68日)


万物丰饶,咸庆丰年。


  在武陵山腹地的鄂西南边陲,悠悠流淌的唐崖河滋润出一片神奇秀美的土地——咸丰。去年,咸丰县旅游接待6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8亿元。


  建州40年来,咸丰县通过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唱响“来咸丰·庆丰年”品牌等举措,旅游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绿水青山变旅游胜地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收入的增加与意识的提高,老百姓外出旅游愿望增强。


  199212月,咸丰县旅游局成立,与外事办公室、侨务办公室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至此拉开旅游发展的序幕。


提到县内旅游业发展,坪坝营景区是标杆。


  “呼吸新鲜空气、体验高山索道、俯瞰旷古森林来到坪坝营,如同走进一幅画卷。”61日,陕西游客王女士连连点赞此次坪坝营之行。


  在咸丰县坪坝营镇坪坝营村村民罗丙双儿时的记忆里,都是大堆小码的木材、黑烟冲天的炭窑、斑秃的荒山。当年,村民扛着锯斧、喊着号子,在莽莽林海放倒一棵棵树木,仍然穷得叮当响。


  2001年,坪坝营生态旅游区风景管理处正式挂牌成立。咸丰县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经营、群众参与”的思路,先后引进咸丰三特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鄂旅投公司等市场主体参与坪坝营旅游开发,成为恩施州内最早开发的景区之一。2010年,坪坝营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


  这片古老的原始森林已成为众多游客休闲度假的首选地,实现从“卖木材” 到“卖风景”、从“卖药材”到“卖空气”的华丽转身。今年“五一”小长假, 坪坝营景区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


  地下仙宫黄金洞、茶海羌寨麻柳溪、地心漂流 唐崖河风景名胜区于2011 年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


  唐崖土司城址于20133月正式启动申遗工作,20149月顺利通过国际专家的现场考察评估,201574日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短短两年时间就申遗成功,创造了中国申遗史上的奇迹,被业内赞誉为申遗史上的“唐崖速度”。


恩黔高速公路、黔张常铁路通车,让咸丰县旅游业进入发展黄金期。


  沧海桑田数十年,咸丰县旅游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规模日趋壮大,产业要素日趋完善的全过程。目前,该县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美丽乡村景点50余处。相继荣获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县、中国天然氧吧、湖北旅游强县等称号。


二、文化赋能产业发展


  千百年来,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咸丰各族儿女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吊脚楼、民族服饰、南剧、傩戏等,成为咸丰县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支撑。


  “文化是咸丰县最闪耀的名片,是产业发展的灵魂,最具辨识度。”咸丰县委书记郭玲表示,


  把“文化咸丰”作为“五个咸丰”之首,旨在全力释放文化价值,以文兴业,焕发文旅新活力。咸丰县坚持以“文化咸丰”建设为核,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等旅游价值,着力推动民族文化资源产品化、市场化。


  擦亮世界级“金字招牌”,做好保护利用唐崖土司城址的文章,以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带活一个镇、盘活一座城,打造文旅融合的样板。定期举办唐崖土司文化旅游节,与贵州海龙屯、湖南永顺老司城强强联合,持续举办中国咸丰·世遗唐崖论坛,加快配套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让世界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以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为背景,以土家族传统文化为串珠,打造大型南剧《唐崖土司夫人》,进一步推介和宣传全县文化旅游。


  “文化和旅游相伴而生,密不可分。”在咸丰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从简单的看风景到感受历史的底蕴,这既是一种文化体验、文化认知与文化分享的重要形式,又是丰富旅游产品、创新载体的绝佳方式,文旅融合产生叠加放大的倍增效应。


  青山绿水养眼、蓝天净土养肺、民族文化养心、乡村生活养神。如今,咸丰县的氧心之旅、文化之旅、探寻之旅、红色之旅等深受游客欢迎,文化和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多元,生态和文化同频共振展翅飞,文旅事业呈现积极向好态势。


三、唱响“来咸丰·庆丰年”品牌


插秧节办得好,让我们可以亲近自然、感受快乐。”重庆市黔江区的游


客陈涵说。


  硒田插秧、浑水摸鱼、徒手抓鸭、田间拔河、泥地足球赛 5月,咸丰县忠堡镇马倌屯村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届插秧节,每天吸引2000余名游客前往。


  咸丰县以文体搭台,让经济唱戏,引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今年以来,咸丰县已举办万人游咸丰、鄂渝边区首届油菜花节、首届“来咸丰、庆丰年”春社文化节、首届咸丰森林马拉松、首届富硒白茶节、第二届插秧节等“农文旅体”活动赛事。


  与此同时,咸丰县还积极“走出去”,举办多场旅游营销活动,到武汉、重庆、长沙等客源地市场讲述咸丰文旅故事。


  “感受到了咸丰人民的热情。”“19摄氏度的夏天,一定要去感受。”“咸丰的景色美、美食多、民风淳朴、气候宜人,期待今年夏天再次走进美丽的咸丰。”系列旅游推介活动赢得观众赞叹连连,同时,咸丰县与客源地旅行社签订大量合作协议,进一步激活和释放旅游消费市场活力。


  40年风雨,40年变迁。如今,咸丰县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生态文化等优势和特色资源,精心策划推出“四季游咸丰”“咸丰等你来”等系列活动,吸引“来咸丰”的流量,形成“庆丰年”的品牌,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云南省教育工作综述


20XX62日)


  近年来,我省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稳步向前,全省各族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抓根本育新人


  “创办女高只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把一批批大山的女儿送出大山,培养成为党的好女儿,是梦想的第二步。我和我的同事们仍在坚守、仍在奋斗。” 年初,张桂梅第三次站上“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的讲台,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讲述“梦想的力量”,为师生们上了一堂思政“金课”。


  我省始终把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和研究教育工作,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完善省、州、县三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全面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创新实施民办高校党建积分制管理,完善大中小幼、公办民办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持续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在全省高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在中小学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打造“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并加快推进分课堂建设,开展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同讲一堂思政课”,我省成为全国思政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地区。


  在全国率先推进中考体育美育改革,大幅提高体育分值,增加艺术分值; 创建云南省“守望云心”心理服务平台,建立1个国家级高校心理健康与咨询示范中心。在全国率先出台初中学生劳动教育综合评价方案,创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3个、国家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14个。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现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全覆盖, 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二、补短板提质量


  我省加快补齐教育资源普及方面的短板,充分保障适龄儿童青少年受教育权利,教育普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1年以来,我省连续3年将新建、改扩建200所幼儿园作为10件惠民实事之一,学前3年毛入园率提高到92.46%。统筹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部属高校托管帮扶、教师“省管校用”帮扶、省属高校托管帮扶、州(市)内优质高中帮扶和协议帮扶,共帮扶129个县(市、区) 的212所县中,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1.99%。全省建档立卡脱贫家庭辍学学生自2020年底起保持动态清零,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7.39%。建设17个州(市) 职教园区(中心),通过“3+2”贯通培养等模式实现了16个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全覆盖。高校数量从2012年的68所增至89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55.61%,进入普及化阶段。


  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增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服务能力。我省出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对3所国家“双高”学校建设支持力度,遴选省级“双高”20个、“双优”45个,校企共建产业学院46个,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的融合度进一步提升。在教育部的支持下,高水平组建西南联合研究生院,遴选包括34名院士、291名“杰青”和长江学者等在内的325名“双导师”,成功举办导师论坛,打造了高等教育振兴的新增长点。出台振兴高等教育、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若干措施,推进学分制改革等在内的“121”工程。连续5年开展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建立基于质量评价的资源配置和经费分配导向机制,以评价为牵引推进高校学分制改革,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0个。全省博士学位授予高校10所,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增加到13所。云南大学成功进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全省高校有4A类学科,较上一轮新增2个;2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较2020年同期增加17个。实施“百万大学生兴云南”行动,连续多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总体稳定,10 年来高校累计培养输送近300万高素质人才。


三、增活力强保障


  曲靖市印发“作业校内公示牌”“作业通报栏”参考模板;昆明市龙翔小学、楚雄市鹿城小学等学校因校制宜,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我省以巩固“双减”成果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我省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系统推进中考和高考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持续深化“双减”,全省2553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减少至51个,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稳妥推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全省96所“公参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完成规范治理。20XX年,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部省战略合作协议、与29所部委属高校签署省校战略合作协议,19所部属高校与我省17所高校签订校校帮扶协议。积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教育辐射中心,做强做优“留学中国·学在云南” 品牌,全省高校招收外国留学生10720人,开齐南亚东南亚国家15个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15个国别区域研究中心,打造南亚东南亚教育合作昆明论坛、澜湄职业教育联盟等标志性交流平台。


  为持续夯实教育发展基础,我省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和学生资助体系, 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投入从党的十八大以前的664.07亿元提高到20XX年的1158.75亿元。全面推开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教师编制“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机制,累计奖励2500名从教20年以上的优秀乡村教师,稳步提高师资保障水平。实现义务教育网络全覆盖,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涵盖全学科数字资源9000多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实现“4100%”目标,教育系统长期保持总体平稳。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信阳市着力花园城市建造综述


20XX614日)


这是信阳城市建设的高光时刻!


  马耳他当地时间62日,第21届国际花园城市全球总决赛结果揭晓,我市摘取最大人口级别组E类城市综合金奖和“艺术、文化和遗产管理”单项金奖, 这意味着我市向花园城市迈进了一大步。


  城有山林市有园,是人们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愿景。今天的信阳,这些已经触手可及。着力花园城市建造,以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双创” 为抓手,推动城市建设朝着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活的方向迈进, 这无疑是信阳城市发展史上重彩的一笔。


一、高站位谋划编制美丽愿景


站位决定方位,思路决定出路。


  20XX1月,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系统谋划提出“1335”工作布局,高点站位、高位谋划,在实现“两个更好”重大要求、落实省委“十大战略”的高格局中找准了信阳发展的新坐标。


  “5”中的着力花园城市建造既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大举措,又回应了信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通过不断提升路网、绿网、水网建设水平,构建


生活圈、健身圈、阅读圈,建设浉河景观带、科创新城、高铁新城、职教新城


和生态康养示范区五大片区,塑造生态休闲、健康活力、品质生活的城市特质。开门要善于找到门锁,抓工作也要善于找准抓手。对标与信阳地理位置相


近、气候条件相似、城市规模相等的友好城市浙江省衢州市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我市找出了推进花园城市建设的最佳抓手,明确了“20XX年摘得国际花园城市桂冠,2024年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目标,将站位提高,跳出信阳看信阳,放眼世界发展信阳。


  选准路子,就要迈开步子。“双创”构想正式转化为市级决策后,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组长、市四大家相关领导任副组长的高规格“双创”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纵向贯通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横向联动市直相关部门的创建责任体系,并印发了《信阳市国际花园城市竞赛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全市创建工作,以创促建、以创促优,


着力打造信阳地域特色的花园城市。


  “双创”涵盖城市建设、管理、环境、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任务量大,系统化制定方案外,与之相应的项目建设和规划亦十分重要。


  河南省鄂豫大别山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中部地区重要文化传承区建设、淮河生态系统共建、鄂豫皖省际区域文化旅游中心城市打造、“健康信阳”建设,以及可持续示范区和示范社区建设等,是开展“双创”的底气,让信阳人民对于创建成功多了几分期待。


  《信阳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XX-2030)、《信阳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修编》(2016-2030)、《信阳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的分步实施,分别从生态安全屏障、公园绿地建设、能源消耗增量等不同方面助力着“双创”的开展。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今年33日,全市花园城市建造暨国土绿化工作推进会又提出创建新目标,启动市县“花园城市”同创,用3年至5年时间,市辖各县全部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域打造花园式宜居城市。


  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干群共参与的创建大格局自此形成,全市上下凝聚共识、汇集合力,开始擘画“花园城市”新蓝图。


二、满城皆是园着眼幸福愿景


  “我喜欢花花草草,家里有绿色看着就舒心。”羊山新区幸福家园沈文秀家里,摆放着虎皮兰、长寿花、天竺葵等各种花卉植物,她却说,“现在我越来越喜欢到户外去了。家里养的花草再多,还是有局限,外面到处是花草树木, 出门就逛园子,看哪儿都舒服。”


  的确,“花园”已成为信阳人口中流传最广的关键词之一,大街小巷,各类公园星罗棋布,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 建成区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25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7%,市民对城市绿化环境满意度高达95.6%


  花园城市建造,其实就是打造一个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组合,兼具“生态城市”的科学因素和“园林城市”的美学感受。在这个进程中,信阳融绿入园入城,坚持“园林化”布局、“精品化”建设,推动生态人居环境、城市功能提升。


贤山郊野公园、白鹭湖公园、大别山主题公园、羊山公园续建工程等先后


启动,龟山郊野公园、南湖公园、奥林匹克竞技园改造项目如期完工并向市民开放。同时,充分利用道路节点、拆违拆迁等闲置地块,将城市中的“小角落” “巴掌地块”打造成功能多样、特色鲜明的“口袋公园”,相继建成了低碳环保的临建公园、拆墙透绿的架子山公园、消防主题的坪溪园等30余个精品游园, 均衡了绿地布局,形成“满城皆园”的独特景致。


  “这是我不认识的信阳!”610日,定居郑州的严炎回到家乡信阳,驱车经过羊山新区时,看着蓝天白云下一步一景皆成诗的怡人景致发出感慨。坚持生态空间为“绿”所用、为“民”所用的建设理念,我市在探索花园城市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启动实施“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羊山新区东、西生态绿廊建设就是其中之一。如今,绿廊沿线更多的居民享受到了“绿色福利”。


  而立足构建“七山环抱、两湖相映、一河带城、水网纵横”的山水海绵城市生态格局,更是将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与花园城市建设相结合,把全域海绵宏观目标细化落实到绿化项目地块,相继建成100多个绿色生态海绵项目,新改建海绵型公园游园20座,重点打造了南湾片区、湖东片区、羊山片区等3大精品示范区和北湖海绵管控示范区。


  “出门不到5分钟就可以到达,园里慢跑半小时一天都神清气爽。”清晨的羊山森林植物园鸟鸣啾啾,夏日的阳光从树叶间隙穿过,照在晨练的杨文魁好气色的脸庞上。该园是羊山中轴线和“四水同治”城区补水项目中重要的蓝绿生态节点,今年2月,以“全域海绵”典范项目正式入选《中国美丽城市》20XX 年度作品奖。


  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合乎自然和人性的城市发展, 让今天的信阳人得以在青山绿水的闲适中涤荡心灵,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三、共享新空间让城市更宜居


  经过市行政中心的路人,每每都会被此处吸引,公共空间全面开放,花草高低错落,设计别具匠心,北通羊山植物园,南连百花园,俨然是市民休闲游玩的大公园。


  近年来,我市一直在全力以赴实现城市绿色空间共享,因地制宜开展“拆墙透绿”行动。还绿于民、共享空间,成为我市着力打造花园城市的重要举措。至今,已完成拆墙透绿1500多处,从封闭到开放,从部分闲置到全时使用,以围墙的“减法”换来城市景观的“加法”,最大程度提高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


福感,折射出信阳这座城市的善治、温情和文明。


  “饭后散散步就到了,挑本喜欢的书静静地看,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小憩。” 69日,新七大道浉河区八小西侧的浉河远方书屋里,忙碌工作了一上午的胡


志翔用这种无目的的阅读方式,让自己放松下来。下午240分,充满了电的他又斗志昂扬地返回工作岗位。


  截至20XX年年底,我市已建成城市书房76个,以城市书屋推进“15分钟文化圈”建设,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有温度、有情怀的公共阅读服务。


  68日下午高考结束,十几年的苦读后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一位考生走出考场就扬声笑道:“终于可以去青年露营基地Happy了!”蓝天白云、湖水草地、人间烟火、精致美食,不用去远方,你所向往的爱与自由这里都有。这是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张霞雯对建在市中心的青年露营基地的描述。


  五一期间同样火出圈的还有北湖江南景区,园内有滨湖沙滩、流水广场、房车露营基地和帐篷露营基地,被称作信阳的“马尔代夫”。不出城区即可露营,使信阳人得以以最好的方式回归自然,邂逅城市里的美好生活。


  城市的核心是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共享空间,通过“生活化、场景化” 的打造,不断提升城市绿化空间的品质与活力,为市民提供更多游玩、休憩、阅读、健身和观赏的场地,使居住环境与城市发展高效协调、步调一致,信阳这座城市正散发出不一般的宜居魅力。


  但共享绝非简单的“一敞了之”。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仅口袋公园,就有专门为青年打造的,结合青年群体的特点,增设了健身、“遛娃”设施,以及


休闲茶馆”等服务;有充分考虑了无障碍设计和老年友好型的,几乎成了老年人的社交场。同时,还有包括奥林匹克公园、南湖公园、花镜园及浉河南北岸滨河景观带在内的浉河带状公园,通过城市绿道、滨水栈道串联成滨河林荫


步行网络,形成一个串珠结构的公园体系带,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游览体验。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对美好环境的孜孜追


求,是城市发展应有之义。曾经的信阳,在“两山”理念指导下,拿下一连串国字号招牌,城市颜值不断提升。今天的信阳,犹如一位画家,尽情地挥动着画笔,用五彩斑斓的调色盘,以图绘就更宜居宜业宜游、令人向往的现代优美花园城市。


弘扬延安双拥运动光荣传统  谱写新时代军民共建新篇章


汉中市双拥创建工作综述


20XX66日)


  80年来,“军爱民、民拥军”这一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历岁月沧桑而不变、经时代变革而弥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创造着新的更大辉煌。


  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不断改进创新、与时俱进,双拥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2020年分别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在汉中这片红色热土上赓续传承,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合力。


一、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推动双拥工作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军机关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责任考核, 形成了高度共识和自觉行动。市县两级都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双拥办,落实编制、人员、经费和办公地点,驻汉部队明确了双拥工作联络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统筹抓、成员单位配合抓、军地领导共同抓的领导机制。常态化推进工作实施,定期召开党委议军会、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现场办公会、军地联席会,及时解决双拥工作遇到的各种问题,研究落实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重点任务、职责分工和推进措施。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体系,成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2376个,安排专人负责双拥工作,为开展双拥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机构保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化拥军活动,双拥学校、双拥公园、双拥酒店、双拥影院、双拥门店等先后签约授牌,受理完成11.4万名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业务,20XX12月公布汉中市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清单目录(第一批),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惠优待服务。


二、全力保障部队促进战斗力提升


  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聚焦不断提升部队战斗力,积极解决驻汉部队实际困难和问题。市委、市政府优先保障国防建设支出,持续加大驻汉部队经费投入, 投入资金2.5亿元(其中市本级1.04亿元),用于驻汉各部队国防信息指挥系统、


官兵住房、文化器材、武器装备仓库、执勤设施维护建设以及官兵生活补助等, 建成了汉中市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和汉中市征兵大厅,助力提高部队装备信息化水平。安排双拥工作经费支出1974万元,其中用于驻汉部队、海军“汉中舰” 的春节和八一拥军活动经费1937万元。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汉中市关于推行高校毕业生带编入伍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基础上,20XX8月制定出台《汉中市带编入伍高校毕业生培养管理办法(试行)》,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带编入伍557名,从源头上改善提高军队人才素质结构,以优秀人才引领和支撑强军事业。召开专题会议,协助部队完成三处净空障碍物的整治工作,解决随军家属调动36人、驻汉部队官兵和汉中籍现役军人子女入学入托449人。


三、用真情实举诠释尊崇军人理念


  为了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幸福的人,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持续完善优先、优惠、优待的褒奖措施,全面做好优待金、抚恤金发放和退役军人安置、就业等工作,全力保障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为享受国家定期抚恤优抚对象及时、足额发放抚恤生活补助31760万元,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8898.99万元。组织开展“关爱烈士父母活动”,为全市45名烈士父母开展健康体检和疗养,赠送3.5万元医疗慰问礼包。组织慰问942名边海防官兵,为859名荣立“三等功”以上官兵送立功喜报、功臣牌匾和奖金;高质量安置16名转业军官和248 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参加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384人,常态化提供线上线下就业服务,组织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75场,参与单位、企业970 家,提供岗位27839个,签订意向协议354人,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退役军人60人。加大纾困帮扶力度,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4459人,走访慰问老复员军人、伤病残退役军人等重点人员3559人,共计帮扶慰问8018人、慰问资金280.3 万元。关爱基金共计援助帮扶困难退役军人50人,援助61万元。表彰市级“最美退役军人”53名、“最美军人家庭”28个、“最美拥军人物”30名。


四、急难险重当先锋支援社会建设


  驻汉部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成为急难险重任务的“冲锋队”、支援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为汉中建设发展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16名现役干部担任学校国防教育课外辅导员,为22所学校军训学生1.47万人,为汉中市实验小学、汉中市幼儿园等4所学校捐赠教学器材和学习用品,发动官兵向受灾群众捐款约24.62万元;圆满完成了勉县“8·21”特大暴雨、略


阳“8·26”特大洪灾、镇巴“9·9”山体垮塌救灾等抢险救灾任务及“两站一场”和高速路口疫情防控、专机警卫勤务、“十四运”安保等大项遂行任务, 确保了社会平安稳定;累计投入扶贫经费360余万元,组织种植养殖技术培训12 次,捐赠化肥、苗木等价值10万元,开展医院专家到贫困村巡诊8次,帮扶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好传统、好氛围在天汉大地生动展现。


  新时代新征程。我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双拥工作的形势任务,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弘扬双拥优良传统,不断挖掘新载体、新内涵,以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奋力谱写汉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厚植教育沃土  书写教育新篇


相山区全力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XX614日)


  教育,寄托着学子的梦想;教育,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教育,背负着一个地方的未来。回眸相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有太多的精彩。一路走来,相山区教育局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办更高水平、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全区教育系统实现了平安和谐发展,教育特色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一、注重特色教育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课后服务时间,走进相山区钟楼中学,绿茵场上同学们扎扎实实地进行着基础的足球技术训练  身姿飒爽的同学熟练地运球、带球过人、传球、射门。这得益于相山区钟楼中学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基于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特点,开设的课后服务特色课。这些课程不断拓展课后服务形式,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其中,校园足球亮点频频。在近期结束的相山区校园足球联赛中,参赛队伍达到40支,400余名足球“小将” 参赛,场次约百场。钟楼中学荣获初中女子第一及初中男子第二名的好成绩。“要打造学校的特色,把校园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推广,鼓励全体同学热爱足球热爱锻炼身体,强壮体魄,从而使同学们能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钟楼中学校长葛成民说。


  这是相山区在校园足球特色化发展道路上越走越稳的生动缩影。截至目前, 全区共有21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4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预计今年全区又将增加5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2021年相山区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示范区。成绩的背后,是相山区教育局多措并举的力量。


  相山区教育局立足区情、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 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倡导“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争一流、报效祖国”的“校园足球文化”,并贯穿到学校各个学科的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同时,加大政策及经费投入逐步解决部分学校场地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加大体育场地建设力度,特别是足球场地的建设, 通过绿色通道、聘任、培训及与淮师大签订用人协议等方式,进一步解决足球教练员师资不足问题,相山区与淮北盛大足球俱乐部、淮师大足球学院紧密合作对辖区体育教师进行培训,逐步提升师资水平。相山区将增强校园足球、社


会足球的人才培养意识,畅通优秀苗子从校园足球、社会足球到职业足球的成长通道。与此同时,相山区把体育卫生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教育经费,连续五年合计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为全区学校建设了塑胶运动场地;近年全区投入了600多万元,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例试行基本标准》为各学校配备了体育器材、体育设施设备;2020年用于校园足球活动的专项经费达150万元,每年均成增长趋势。


二、强保障抓基础推进安心托幼健康发展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打造家门口的托幼学校,让孩子有学上,让家长放心托,是群众的企盼,更是党和政府努力的方向。为了扎实推进安心托幼暖民心行动,相山区教育局多方位整合托育资源。探索实施街道提供公办托育服务, 曲阳街道筹划建成占地面积1380平方米,全省第一家街道公办托育中心。为了扶持民办普惠性托育机构发展,相山区教育局出台了《相山区普惠性民办托育机构补助经费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完善普惠性民办托育机构投入保障机制。除此之外,自20XX年秋季学期开始,相山区幼儿园实现延时服务全覆盖。通过坚持公益普惠原则,以幼儿和家长自愿为前提,按照“家长申请、班级初审、幼儿园核准、统筹安排”机制确定相关服务对象,让有需要的幼儿都能享受到延时服务,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离园时间点供家长选择。家长接娃难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三、高速度强师资促进老人快乐学习


  在淮海路北老城区繁华地段的淮北相城老年大学,每天有数百名老年人学习书法、绘画、钢琴、声乐、舞蹈等,通过学习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为了让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惠及更多的老人,相山区教育局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加大投入,扩容增量。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后,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研究部署和解决行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了


《相山区老有所学行动方案》和《相山区老有所学行动20XX-2025年实施方案》。目前,相城老年大学改建提升工程已完工,9所镇街老年学校、88所村社区老年教学点全部建成开课,新增学习人数6878人,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已达16632人。


  为了加强老年大学队伍建设,相山区教育局率先设立相山区老年教育中心, 指导全区老年教育工作。利用相城老年大学、淮北老年大学现有师资队伍,聘请在任教师、退休教师、文艺团体骨干、专业技术人员、有特长的社会人员,


初步建立相山区老年教育教师资源信息库。开发课程资源,结合辖区特点和老年人实际需求,制定下发《20XX年相山区老年学校课程设置资源表》,供老年学校选用。其中,淮北相城老年大学被评为“全国示范老年大学”,锦华苑社区老年大学的“书香锦华育银龄”被评为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下一步,相山区教育局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切实让“安心托幼”“老有所学”惠及民生,深入民心。


军民共发展鱼水情更浓


陇东市双拥工作综述


20XX65日)


  庆阳,一片红色的热土。无论是峥嵘岁月,还是和平年代,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一直在赓续传承。


  如今,“军爱民、民拥军”的旋律响彻庆阳,庆阳也在不断书写双拥工作的崭新篇章。2012年、2016年,庆阳市两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2019年, 庆阳市及环县、华池县、镇原县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城(县)。


  一项项荣誉背后,凝聚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凝聚着全市军民共同的奋斗和追求。近年来,军地双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强军思想,牢固树立“双拥强军”“双拥强市”理念,以推动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为目标,以创建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县)为载体,按照“强基础、攻难点、创特色、促提升” 的工作思路,充分汇聚军地优势资源,调动军地优势力量,加快推进庆阳高质量发展,不断巩固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双拥创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部队全面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市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庆阳市双拥工作要点》,明确当年“双十”工程援建、“双清单、三助力”、双拥文化建设、军地共建、社会化拥军等工作内容。落实军地联合办公,形成了党政军三位一体、三级联动、部门协调配合、群团组织广泛参与、全方位覆盖的双拥运行体系。


  我市把双拥宣传同普法教育、爱国教育、军营文化、小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市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双拥工作的社会影响,全市上下形成“人人关心双拥、人人参与双拥”的良好氛围。依托南梁革命纪念馆、大凤川军民大生产纪念馆、抗大七分校旧址、环县山城堡战役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等,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建立国防教育阵地25个,各县(区) 还开展“模范(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军民的爱国热情和参与支持双拥工作的积极性。


围绕“让部队官兵不为后路担心、不为后院分心、不为后代忧心”目标,


市上及县(区)公安、人社、农业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部门协同发力,多层级、多主体协调解决军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等实际困难。积极推行“直通车安置”,落实“阳光安置”,规范安置流程,安置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557人,发放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兵役优待补助金和大学生应征入伍、进藏兵(高原兵)一次性奖励金1.59亿元。


  驻庆部队先后投资1281万元,为地方修建灌溉用水工程1处,完成村级道路硬化25.2公里,新修进户公路10.8公里。帮办援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项目实事90件,捐送产业扶贫物资、贫困户生活必需品等1625件,支持贫困村改善基础条件和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大力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及共建文明社区(街道)、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在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平安知识宣传,广泛开展联防联治活动, 截至目前,完成城市武装巡逻、武装押解和处置突发事件等各类临时勤务662次, 参与灭火和社会救援421次,出动6236人次,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时代变迁,变不了拳拳拥军爱民之心;岁月更迭,掩不住浓浓鱼水深情。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爱护军队,尊重军人,关心部队建设;部队尊重地方党委、政府,热爱人民,支持地方工作。如今,在庆阳,军政军民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支持,亲如一家。


蓝天碧水织锦绣 绿染巴州满目新


巴州生态环境工作综述


20XX65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巴州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守护好一方水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为为政一方的责任和使命,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使“两山”论化作巴州的生动实践。


一、构建治理新体系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生态环境保护新动力


  初夏时节眺望博斯腾湖,一条河堤公路穿过摇曳的芦苇丛向远处延伸。湖面碧波荡漾、水鸟翩跹,湖畔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芦苇湿地与蓝天白云、沙漠湖泊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画卷。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博斯腾湖流域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人口基数、耕地面积、企业数量不断增长,资源过度开发、入湖水量减少、湖体水质变差问题逐步显现,博斯腾湖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受到威胁。


  州生态环境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敖尤特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巴州积极践行“两山论”,努力破除体制障碍,先后研究并编制出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斯腾湖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20余项法规、制度、办法,涵盖流域规划、资源开发利用、水污染防治、防止地下水超采、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流域管理制度体系。巴州党委、人民政府统筹协调兵团第二师、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开展同防同治工作,建立了完整的自治区、州、县、乡四级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并积极推进博斯腾湖周边工业企业“退城入园”。


  近年来,全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被誉为“死亡之海”,巴州人民战天斗地,防沙治沙64 万亩;塔里木河经过22次输水,植被恢复改善面积达2285平方公里,沙地面积减少854平方公里,全国最大天然胡杨林焕发生机;


  博斯腾湖经过治理,湖内拥有198种、几十万只鸟类,鱼类32种,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鱼生产水面和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阿尔金山、中昆仑成为野生珍稀动物乐园,全国最大的高寒草原巴音布鲁克成为旅游胜地,霍拉山下, 上万亩戈壁滩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酿酒葡萄园;昔日寸草不生的库尔勒龙山, 如今变得满目苍翠。


二、狠抓落实不松劲优质高效推进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群众满意度是生态环境改善提升的指南针。


  面对中央“铁腕治污”的信心和决心,巴州党委、人民政府坚决扛起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政治责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问题导向、标本兼治,采取有效措施,下猛药、治沉疴,以雷霆之势向环境污染“亮剑”,确保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按既定时序完成整改。


  面对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截至20XX年,巴州已经完成28项整改任务,114条整改措施。针对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我州已经认领整改任务15项,细化76条整改措施,2项整改任务已在整改时限内完成自治区验收,其余13项整改任务均按照序时进度稳步推进。交办环境信访案件130件, 已办结122件,阶段性办结8件,均按序时进度推进。


  巴州人民政府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整改任务明确责任单位、督导单位、整改目标、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一对一”落实到各部门、各属地、各责任单位,实行“清单化管理”。目前,正在按照“一份清单、一个问题、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要求,积极制定整改方案,加压推进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每个问题落实到位。


三、综合施策促整治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理念引领方向,实干创造奇迹。巴州生态环境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18年以来,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同时加大资源利用率,新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11.5万吨/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能力7.68万吨/日,“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8%,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城镇建成区绿地率分别达到97.31%96.59%36.07%2021年,全州6条河流水环境质量均达到或优于Ⅲ类,博斯腾湖总体水质为Ⅲ类,全州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7.5%。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个。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不负山水不负民是巴州矢志不渝的追求。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巴州将全面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与经济相互促进的美好画卷。


蓝天碧水织锦绣 绿染庆阳满目新


陇东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20XX65日)


  “蓝天碧水,绿树成荫,空气比以前湿润了好多,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这两年,广大庆阳市民、游客和常住庆阳的外地人经常对庆阳美好的生态环境表达出这样的赞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按照年度计划稳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不断深入,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取得实效, 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水平有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精准治污天更蓝


  风轻气爽,白云如絮。今年以来,我市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十张清单”、挥发性有机物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调度,加快推进问题整改,实现大气污染源精细化管理。常态化落实市区空气质量未来3日预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日调度、周分析、月通报制度,更好应对重点污染源管控和污染天气。


  “在管控建筑工地扬尘、裸露土地、物料堆场、道路扬尘等方面,我市部署开展了20XX年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持续提升空气质量,我市不断加强城区清扫保洁,查处施工场地、工业企业物料和堆料未设置围挡、遮盖措施不到位等涉气环境违法行为30余起;加强燃煤锅炉动态监管,确保全市184台在用燃煤锅炉环保设施稳定运行并达标排放,完成6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前期立项及项目申报工作;加强机动车尾气监管平台和黑烟抓拍系统成果应用,开展环检机构巡查及专项检查10余次,提升机动车污染监管水平;完成《庆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等初稿编制,助力加快建立碳达峰“1+N”政策体系。


二、严管严控水更绿


  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一头连着生态,一头连着民生,对提升环境质量、优化人居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以来,我市按月印发水环境质量通报, 对部分河流断面水质超标或具有超标风险问题,及时进行预警提醒和督办;组织实施20XX年重点涉水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累计开展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工业园区和企业污水处理厂站、油田采出水处理站、重点医院污水处理站


等涉水污染源监督性监测450余家(次);签订了《吴忠庆阳两市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框架协议》,通过联合现场检查、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合力推进马莲河、苦水河等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风险防范。15月份,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支党河等流域地表水中,8个国考断面、8个省考断面和7个市考断面剔除地质因素影响后全部达标;全市开展监测的2个市级水源地、7个县级水源地和6个乡镇“千吨万人”水源地水质剔除地质因素影响后全部达到考核目标要求。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我市组织开展了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7家企业通过“边查边改”消除土壤污染隐患;积极推进污染场地修复工作,正宁县恒强铅业公司遗留污染场地已通过省级修复效果评估工作;庆阳石化老厂区污染地块修复已完成,正在开展修复效果评估;原马岭炼厂污染地块正在开展修复治理;华池县老华联站完成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已移出疑似污染地块名录。经过不懈努力,全市245个土壤质量监测点和53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土壤点位取样监测全部达标,1040.71万亩耕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 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可控。


三、扩绿降碳山更青


  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我市国土绿化、林长制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草原防火、法治建设、资金项目管理、林草科技和信息化建设七个方面重点工作受到省林草局通报表扬。这是我市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切实加强资源管护,奋力争取重点项目取得的显著成绩。


  为持续培育壮大林草产业,20XX年,全市选聘生态护林员7189名、草管员1349名,落实补助资金6021.2万元,吸纳群众参与生态建设获取劳务收入约1.66 亿元。全市完成林草产业增加值10.5亿元,纳入统计核算的林草产业增加值达到1.85亿元,较2021年提高了19.35%,完成育苗10.7万亩、3.5亿株。在加强资源管护上,有效管护公益林1393.54万亩、草原1334.63万亩、湿地10.12万亩。在推进国土绿化上,实现造林补植抚育145万亩、草原生态修复治理97万亩,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上下达的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建成“一村万树”工程达标村242 个,占任务的104.3%,在居民小区、道路、荒山、边角地栽植各类苗木625.65 万株。如今的庆阳,地绿、天蓝,云白、水清,处处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绿水青山带笑颜


郴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20XX610日)


远山层碧,峰峦绰约,日出东方,霞光万里。


  清晨,家住北湖区的新晋跑步爱好者颜平照常完成她的晨跑打卡,站在南塔公园山顶举目四望,半个郴州的美景尽在眼帘,好景、清风、绿树,都带着她对郴州环境变化的切身体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郴州,越来越多像颜平这样的普通市民切身感受到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家园更美丽,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增强。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民生任务、底线任务摆在全市工作的重要位置,扎实做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工作,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进、生态环境总体安全,实现市城区空气质量连续五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100%,市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东江湖水质持续保持Ⅰ类,马家坪电站大坝断面水质历史性消除劣Ⅴ类。


一、夯实“绿”的根基


  抬头绿意盎然,低头水流潺潺,如今的西河沿岸俯仰之间,一幅水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以前,西河水一到夏天是蚊蝇扑面,臭味熏天,大家都避开河边绕道走。现在河水变清了,臭味消失了,水草又长出来了,鱼和水鸟也多了起来,河边散步成为一种享受  ”谈及西河的变化,在苏仙区栖凤渡镇岗脚村居住多年的村民李建军感触最深。


  西河蝶变,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扎实成效, 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底色越来越亮丽,美丽郴州建设蹄疾步稳。


  针对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领域,我市以生态环境领域“春风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利剑”行动、“守护蓝天”


等四大行动,紧抓薄弱环节,全年不放松,唱好“四季歌”,解决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和经验,带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纵深突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进展。


  一以贯之,接续奋斗。强化调度通报、汇报沟通、推进帮扶、预警督办、考核奖惩措施,为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强保障。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驰而不息的推动下, 我市越来越多的党政领导干部认识到,保护环境,守土有责;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生态环保是不能逾越的“高压线”;越来越多的公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二、筑牢“绿”的底色


  初夏时节,走进北湖区仰天湖瑶族乡芙蓉矿区,浮现在眼前的是巍巍青山, 茵茵绿草。谁曾想到,这里几年前还是一片满目疮痍的尾矿矿渣。


  此前,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历史遗留问题,该矿区企业生产加工十余载约29万吨的废弃砷渣简易堆积,造成当地水体、土壤严重污染。2018年,该矿区被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相继“点名”,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市委、市政府立即成立最高规格整改领导小组,负责该整改项目的组织、指挥、调度,抽调精兵强将进驻项目现场,吃住均在工地,工作日、节假日无休,历经艰苦奋战,最终提前一个月完成项目自主验收,顺利通过整改验收销号。去年,该整改工作被评为全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十大典型案例”。


  这种雷厉风行、果断处理的态度并非个例,在环保督察整改中主动作为、主动担当的浓厚氛围已经在全市形成。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市突改办平台调度作用,严格对标对表,压紧压实各方责任,集中推进历次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省市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2017年以来,中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郴州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共159个,已完成整改121个,整改完成率76.1%;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解决郴江河沿岸生活污水直排问题;临武三十六湾治理工作被选入长江流域重金属治理典型案例。


  在这场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环保“大考”中,我市不讲条件、不讲理由、不折不扣,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群众的环保诉求扛在肩头,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三、激发“绿”的活力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绿水青山,不仅是展示生态郴州的名片,更是我市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的最好佐证。


  “我公司拟申请小微企业危废收集试点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市场调研,想详细了解小微企业的危废收集试点的具体政策如何?”“为降低企业和下游污水处理厂两家企业的运行成本,通过与污水处理厂沟通,我们公司想申请与污水处理厂达成废水协议纳管标准,该怎么办?”


  331日,市生态环境局举行了首场“对企开放接待日”活动,活动中迎来了数家“难题待解”的企业代表。针对企业代表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该局相关科室负责人逐一详细解答。难点、堵点一通,众企业代表满意而归。


  “对企开放接待日”是该局落实“春风行动”的举措之一,为助力打好“发展六仗”,市生态环境局扎实开展“春风行动”,主动服务郴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生态环境系统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服务品牌。


  在此基础上,该局主动当好企业服务专员和项目服务专员,积极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稳增长”活动,对重大项目实行“直通式”服务、重点产业“全程式”服务、工业园区“保姆式”服务,加快推进三一重工、永兴海利等项目落地,对宜章中化氟源公司扩产项目、宜章志存锂业碳酸锂项目、永兴县稀贵金属冶炼企业技改等30余个项目给予了环评政策咨询服务,对条件成熟的16个项目进行了高效审批。


  绿色转型升级新动能。该局立足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链招商,建立全市“千百十”工程节能环保新能源项目库,涉及固废综合利用、新材料、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共计65个,项目总投资约420亿元。


  生态作笔绿为底,绿水青山满目新。20XX年郴州市生态环境满意度95.83%, 在全省排名第五,在一类市州排名第二。郴州正凭借硬实力,成为五湖四海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看郴州,美得令人心痛。未来,天蓝水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故事还在这继续上演。


满眼生机日争新


石家庄市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XX615日)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80年前,《团结就是力量》从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唱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


  2021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庄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他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乡亲们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也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牢记殷切嘱托,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庄村全体党员的回信精神,大力弘扬团结就是力量优良传统,锚定“经济总量过万亿”的目标,兴产业、促创新、优环境、惠民生,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展破题


现代产业体系展现新气象


  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药明生物、华普生物等一大批优质生物医药企业纷纷落户 走进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拔节”生长的气息扑面而来。


  随着该园区的建设,眼下,高新区已形成以创新药、抗体药、现代中成药和医疗器械为主的产业体系,聚集起石药集团、石家庄四药、华北制药、以岭药业等生物医药市场主体达到1800家,在研新药400余个。


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从高新区的迅猛发展中可见一斑。


  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瞄准“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奋斗目标,我市明确将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确定为实现率先突破的两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和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全力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近年来,我市高标准规划建设了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基地,密集出台资金奖补、人才引进等一系列重磅政策,设立200亿元的主导产业发展基金和每年10亿元的主导产业专项资金,累计兑现奖补资金6亿多元。


  产业发展离不开项目支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市上下持续掀起重点项目攻坚热潮,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石家庄炼化绿色转型发


展项目、灵寿县抽水蓄能项目等一大批省市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为全市经济总量提升和转型升级增添了后劲和动力。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626个,总投资1666.76亿元。


  49∶30.0∶65.2,一季度我市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更加稳固。


思想破冰


改革发展释放新活力


  “今年4月份,我们在石家庄新开设的大闸蟹直营店,从选址、装修到办理相关营业手续,仅用了7天,与其他城市相比用时最短,运营非常顺畅。”上海澄岩实业有限公司石家庄分部总经理罗委直言,他准备明年把石家庄的直营店扩展到5家。


  近年来,我市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


  以改革添动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部审批事项时限压减到法定时限的18%以内,


  审批效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行政审批事项100%“全流程网办”。强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在重组整合形成“5+2”市属国有企业架构的基础上,国资委监管资产总额占市本级工商类国有企业资产总额比重达到100%,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总任务量全部完成。


  以开放聚合力。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药品进口口岸正式投入运营,石家庄国际陆港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20XX年中欧班列年运营列数首次突破500列。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入选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以创新增活力。20XX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13家、总量达到3071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76家、总量达到15672家。获评“20XX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实干破局


民生为本绘就“幸福画卷”


漫步省会,这座奋力“奔跑”的城市正在变得更加多彩多姿:


居住多年的老旧小区一改“脏乱差”面貌,变得整洁有序、设施完善;城


市建设中遗留下来的“边角料”地块摇身一变,成为风格各异、清幽秀美的街旁游园;“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大家消费更便捷、舒适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我市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用心用情回应群众关切。千方百计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省20 项民生工程和市10件民生实事圆满完成,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稳步提升。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社保卡应用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 “预住院”、按病种分值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深化,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实现县级全覆盖;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改善,新建81个养老助餐点,城市社区实现日间照料站点全覆盖、全运行、信息化。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XX年,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6所、义务教育学校109 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压减,17所“公参民”学校顺利转公,5 所高中学校启动建设;市人民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等项目完工投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家庄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石家庄医院挂牌开诊;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建成开放, 新建球类运动场地209个、健身步道110多公里,更新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1755 处,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乐享运动、享受生活。


  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踏上新征程,我们正踏歌而行,奋勇向前。


深挖优质特色文旅资源 展现魅力名山发展活力


名山区全力以赴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工作综述


20XX610日)


6月的名山徜徉在一片花香茶海之中。


  这个被誉为“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城市,近年来深入贯彻省、市文旅发展大会精神,落实市委“重振雅安文旅雄风,重塑雅安文旅形象”要求,自2020年进入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以来, 坚持把文旅产业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先后投入近30亿元在品牌建设、产业发展、服务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全力做好以创促建、以创促提工作,全区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旅游环境持续优化。


如今的名山二字,不仅是这座城市的名,更是这座城市特有的品牌名片。


科学统筹规划突出名山特色


  西汉时期,“茶祖”吴理真在蒙顶山开启了人工种植茶的先河,蒙顶山从此成为世界茶源,名山也因此得名。


名山的灵气,大半都来自茶。


  名山旅游资源丰富,拥有34A级旅游景区、43A级旅游景区、3家工业茶旅融合综合体。先后荣获世界最美茶乡、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中国天然氧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80余个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旅游品牌。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你对名山的这些景点、荣誉称号足够了解,会发现它们都与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千年茶文化的厚重积淀深深影响着这座城市。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争创天府旅游名县是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的重要举措。


  自进入候选县以来,市级有关部门全力指导名山区创建工作,多次带队与省旅产小组成员单位、行业协会、主流媒体沟通汇报。


  名山区四套班子领导、区级各部门、镇(街道)以及旅游从业人员全面参与创建,搭建创建工作专班,建立创建日调度、周研判工作机制,形成“市区联动、全员参与”的大创建工作格局。


  同时,高标准编制《雅安市名山区全域旅游规划》,出台了《促进全域旅游扶持奖励措施》《旅游民宿管理办法》等10余项政策措施。聚焦“文旅提振攻坚”和“主体培育攻坚”行动,坚持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目标,聚力拓内需、促消费,不断活跃市场主体。


  据统计,近年来,名山区累计投入近30亿元用于旅游产业发展,以创促建、以创促提,全区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旅游服务环境持续优化。


  6月,走进名山的街头巷尾,走进名山的万亩茶海,走进名山的各大景点, 你会发现,此刻的名山充满生机与活力。


重大项目


推动文旅亮点纷呈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名山区始终保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理念,毫不动摇把项目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文旅产业发展上,集中精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分秒必争跑出项目投资加速度。


  自茶祖吴理真在蒙顶山开创了人工植茶的先河。两千多年来,蒙顶山,一直是爱茶人士心目中的圣山。


  近年来,“打造‘一山一湖’国际旅游品牌”是《名山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名山区以蒙顶山、百丈湖“一山一湖”项目建设为引领,强力推进11个“文旅提振”项目建设。


  在天府旅游名县的创建过程中,名山区将蒙顶山景区提升改造工程作为重点,落实工作专班,制定任务书、计划表。


  走进蒙顶山景区提升改造二期项目之一的蒙顶山佛禅寺茶文化沉浸式体验馆建设现场,三栋主体建筑已基本完工,工人们正在进行内部装饰工作。据了解,该项目20XX年计划投资2亿元,计划实施包括佛禅寺沉浸式体验馆、生态停车场提升改造、蒙顶山旅游索道提升改造等11个子项目,目前,各个项目工程进展顺利。


百丈湖如一颗明珠镶嵌在万亩茶海之中。


  610日,百丈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亮相。作为我市重点文旅提振项目,该项目的建设一直备受关注。


今年项目按照既定目标稳步推进。”项目负责人、四川滨水百丈湖农业


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新介绍,项目预计总投资约80亿元,总规划面积15000余亩。项目将依托百丈湖良好的地理区位和文旅资源,以打造“川藏线上的宜商宜居、宜业宜游的文化旅游度假区”为目标,抢抓环喜马拉雅论坛落地机遇,构建“1+3”产业体系,以滨水度假为牵引,规划建设“一心、一环、二区、三谷”,带动农业、健康产业及教育产业协同发展,为名山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提供重要支撑。


  同时,名山区依托39.2万亩茶资源本底,重点打造一环(150公里至美茶园绿道)、四业(特色街区、民宿露营、游乐演艺、茶研学体验)、多点(十里梅香·茶源、蒙顶酒庄、贡茶里等),呈现一批地标性打卡点。


文旅活动


助力品牌影响增强


  327日,以“中国蒙顶山·世界茶之源”为主题的第十九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在名山区开幕。本届活动通过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跃、全民参与的茶事节会活动,为雅安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注入新动能,必将更好地彰显我市的独特魅力。


  “蒙顶山茶远销国内外地区,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四川开展国际贸易的一张重要名片。”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严飒爽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雅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抓文化旅游的决策部署, 将茶叶产业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主推茶旅融合发展,唱响“安逸走四川·熊猫看雅安”文旅品牌,文旅产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截至目前,名山区已连续举办十九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每年春天,以茶香为信,五湖四海爱茶之人相聚名山,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名山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近年来,名山区的老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文旅活动越来越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富足,生活在名山,是一件幸运且幸福的事情。


  20XX122日至31日,雅安市冬季旅游美食购物季暨20XX年名山区羊肉汤季系列活动在名山区举行,“一元吃碗羊肉汤”成为热门话题。


  据统计,此次活动,名山区共发放线下羊肉汤券1.5万张、线上消费券5.43 万张,吸引8万余人次先后到美食街区参与活动。带动直接交易额2136万元(含汽车、家电、零售、餐饮等),间接带动消费5000万元。


名山羊肉汤,这碗藏在市井中的人间烟火,温暖着游客和名山人的心田。 在名山的街头巷尾,路演等活动常态化举行,一座名山城,一城皆是景。20XX年名山春晚、20XX年名山推荐官出炉、第十九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


20XX中国至美茶园绿道彩虹跑、红草坪音乐节等,一波又一波文旅活动展示了名山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


  成龙、郎朗等知名人士先后受邀为名山旅游代言,大幅度提升文旅知名度和美誉度。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把脉”名山文旅资源,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媒体平台上,“我为名山点个赞”等话题,总浏览量达7亿人次。


  据了解,20XX年,全区接待游客860.2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43亿元。名山区文旅品牌“多点开花”。


  近年来,名山区文旅成果“遍地开花”,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先后获得世界最美茶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省级乡村旅游强县等荣誉,入选首批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名单、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蒙顶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茶岸民宿荣获“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 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蒙顶山茶入选首批“天府文旅IP”,文旅产业生机勃发。


十年磨砺守初心 征信为民显担当


广元市深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述


20XX614日)


  “如果不讲诚信,我就评不上信用户,拿不到信用贷款,也就发展不了产业,摘不掉‘贫困户’的帽子。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得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613日,刚刚获评广元市“十佳最美诚信传递人”的旺苍县木门镇天星村村民郭清云如是说。


郭清云,只是全市45.89万信用户的一个缩影。


  诚信是做人最好的美德,信用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从2008年起,每年614 日是信用记录关爱日。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都有法定机构采集和保存的信用记录,这就是征信。2013315日,《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十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征信管理制度和要求,践行“征信为民”初心使命, 紧扣征信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征信服务质量,积极探索征信赋能新途径和新方式,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服务不断升级


信用报告自助查询占比达 98%


  “我们以前打印征信报告只能到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柜台去,现在通过自助查询机和线上就能查询和打印了,渠道多了,速度更快了。”在市城区做茶叶生意的老余见证了征信查询方式的不断演变。


  2019年我市投放第一台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此后不断优化查询网点布局,累计投放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21台,设置人工查询网点5个,实现全市四县三区全覆盖。其中,2台自助查询设备投放至大型乡镇,满足了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征信查询服务需求。


  同时,加大“天府信用”微信公众号推广运用力度,宣传线上查询和预约查询渠道,畅通群众征信异议以及投诉维权渠道。关注特殊人群征信服务供给, 保障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征信服务。目前,信用报告自助查询笔数占全市查询总量的98%,群众征信查询便捷度大幅提升。


  此外,我市顺利实施二代征信系统切换,一直以来无信息主体信息泄露事件发生。


持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58岁的郭清云2014年因双腿残疾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12月,在人民银行的帮助下,郭清云被评为村上的信用户,从当地金融机构借用扶贫小额信用贷款5万元,养殖黑猪、土鸡顺利实现脱贫,如今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户。


  从2014年开始,我市广泛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持续开展“整园授信、整村授信”工作,推动农村地区评级授信实现全覆盖。同时, 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新动力,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全覆盖。


  2018年,我市创新实施农村信用救助,并不断将救助范围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等涉农经济主体延伸,帮助农村非主观恶意失信农户重建信用、重获贷款。该创新举措于2019年在四川省全面推广。


  截至今年6月,全市已评定信用户45.89万户、信用村901个、信用乡镇80个、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441个;累计精准识别失信农户2.1万户,对1.27万户失信农户重新评级授信4.19亿元,发放救助贷款3.18亿元;共对498户非主观恶意失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信用救助类贷款1.98亿元。


积极建设运用征信平台助力企业融资发展


  2019年,我市依托四川省天府信用通平台,成功搭建天府信用通平台(广融通)地方特色应用场景,地方征信平台与广元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联通, 市级政务信用信息以及水电气公共事业信用信息实现在线共享,金融机构围绕共享信用信息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助力小微企业信用水平提升。


  目前,天府信用通(广融通)平台已实现全市18家金融机构网点全部接入, 入驻企业4.37万户,上线小微企业信贷产品393个,其中1305家企业通过平台成功融资1984笔、金额225.71亿元。同时,大力推广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以及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深入挖掘动产和权利担保融资潜力,有效盘活企业动产存量资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


弘扬诚信文化


全市评选最美诚信传递人


  为进一步提升公众诚信意识,建设“信用广元”,中国人民银行广元市中心支行积极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双牵头作用,持续深化征信宣传教育机制,


组建“广元立信志愿服务队”,形成一支近2000人的专业宣传队伍,持续开展征信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园、进机关等现场宣传活动,先后开展“夯实信用基石共建诚信广元”廊桥大型图片展、“十佳最美诚信传递人” 等大型专题宣传活动。


  十年来,我市累计开展征信宣传2000余场,覆盖社会公众40余万人次,开展校园诚信文化教育活动130余场,覆盖在校师生1.4万余人次。


  十年征信路,奋进新征程。我市征信队伍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战略决策,准确把握征信业发展规律,践行“征信为民”理念,开启征信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守护好这一方蓝天碧水净土


互助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20XX67日)


  初夏时节,漫步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公园绿地星罗棋布,一幅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画面扑面而来。


  近年来,互助县聚焦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全县广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者和守护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擦亮彩虹故乡的生态底色,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家园。


一、“物业进村”成治理新模式


  走进互助县哈拉直沟乡魏家堡村,纵横交错的乡间小路、干净别致的农家小院和连绵起伏的青山相映成趣。充满生机的村级广场上,栽植了各类乔木、花草,让村民们享受到了出门见绿、移步即景、健身游园的生态福利。


  前来散步的魏家堡村村民罗有德指着眼前的小广场说道:“这两年,我们村里的巷道干净,绿化也非常好,老人们出来散步,小孩玩耍,大家心情都非常舒畅。”


  看着眼前的美景,魏家堡村党支部书记莫程山介绍起了他们村子变美的秘诀。“2021年,我们村以‘党建+服务中心’的模式成立了村级物业服务中心, 服务内容主要有人居环境整治、燃气维修、河道治理、污水管网运行管理、民事代办、水电维修、治安管理、消防应急等一系列村民事务,服务中心运行和管理人员共有22名。”莫程山说。自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全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卫生更干净了,环境更优美了,群众的幸福感明显提升了。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魏家堡村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净美互助”行动等,打造了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服务好广大群众,魏家堡村2021年率先在全县乃至全省成立了首家村级物业服务中心。


  “下一步,我们魏家堡村将探索更加完善的管理和服务模式,争取让村上的物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全村管理模式的标杆。”莫程山信心满满地说。


二、让“互助蓝”更深邃动人


坐拥绿水青山,探路绿色发展。近日,走进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


限公司安定厂区,酒糟饲料加工车间技改项目点,由青海平兴建设集团承建的施工场地内干净整洁,围挡、道路硬化、绿化、裸露土覆盖、冲洗平台等防尘设施一应俱全。


  “闻着风中的酒香,清新的空气又回来了。”当天,在安定厂区东侧的一处待开发地块,互助市民李有明点赞并说道。在李有明的记忆中,曾经这里尘土飞扬、经常有人偷倒建筑垃圾。而如今,遍地的青草在微风中摇曳,让人眼前一亮。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施工单位,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属地管理单位要求建筑工地的“8100%”,现场配备车辆冲洗平台一座,移动式雾炮机两台,采用定型化可重复利用的围挡、硬化施工道路、裸露土覆盖,覆盖不到位的及时绿化、100%湿法作业等措施,在注重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注重保护环境。”青海平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罗斌说。


  扬尘管控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当前,全县上下锚定“建设彰显生态之美的天蓝地绿水碧生态互助”使命任务,从多元“合治”、依法“严治”、精准“智治”等方面发力,提高扬尘管控精细化、常态化、科学化水平,让“互助蓝”更深邃动人。


  据互助县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队长吉淑花介绍,目前,互助县域内有61家建筑工地,其中主城区内有39家,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场地落实“8100%”的要求,采取明察暗访,加强日常执法检查, 严格落实施工场地相关环保措施到位,保障县域内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民生之本、民心所向。互助县在落实建设工地“六个百分百”基础上,加大油气回收、智慧工地建设、企业清洁生产等力度,不断持续强化“抑尘、减煤、控车、治企、增绿”等源头防控措施,严厉打击渣土车辆滴、撒、抛、漏等问题,严格落实建筑工地“8100%”控尘措施,对企事业单位的132台燃煤锅炉实施了“煤改气”项目,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由2012 年的62.1%提高到94.4%


三、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人口日益增长。互助县污水处理厂承担着县城污水处理的重要工作,为打好“碧水”保卫战,守好源头活水,互助县污水处理厂不断改良污水处理工艺,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排放。


走进互助县污水处理厂,只见厂区内环境优美,各个环节正常运行,有序


地进行着污水处理工作。“目前,互助县拥有两座污水处理厂,第一污水处理厂和第二污水处理厂,两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为4万吨,第一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型氧化沟工艺,第二污水处理厂采用AAO氧化沟工艺。”互助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厂长刘凯说。


  生态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最美底色,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 互助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推进各个流域系统治理,实施“一河一策、一流域一方案”,陆续实施水污染治理等重点项目。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严格检查和整治入河排污口、入河支流,开展全县河流水环境质量攻坚行动,省控、市控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体标准限值, 全县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显著增强,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4.96%,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实现一级A标准排放。


  一水绕城,绿意盈盈。长长的“水项链”不仅串起了土乡群众的美好生活, 让群众拥有更多的亲水环境,也让城市能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宜居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据互助县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李永仁介绍,近年来,互助县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进一步压实湟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责任,全面落实企业排污治污的主体责任,重点抓好源头管控,杜绝污水外排等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加强日常监管工作,确保各类污水达标排放。


  新的蓝图已经绘就。互助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费云章表示,今后,互助县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结合“净美互助”行动和创建文明县城,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守护食品安全  托起“舌尖幸福”


巴彦淖尔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综述


20XX61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衡量一个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标志,考量着一个城市的综合治理水平。202111月,经国务院食安办批准,我市被纳入第四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名单。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印发了创城实施方案、宣传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动创建工作落地落实。一场关乎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健康和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档提质工作在全市展开。


  如今的巴彦淖尔,食品生产经营者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断增强;校园食品“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全面覆盖;食品安全宣传标语和知识展板随处可见这一系列变化,得益于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一、扎实推进各项创建工作打造食品安全放心环境


  524日,记者走进临河区佳和便民市场,在市场门口看到一块宣传板,上面清晰地写着当天各种蔬菜的价格、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等信息。市民张女士说: “我每天来这里买菜时都会看一看宣传板上的信息,这样的宣传非常必要,可以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市场内食品、蔬菜的安全情况。”


  食品安全是衡量一座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标志。如今,在我市,便民市场遍地开花,整体环境整洁又卫生;饭店食堂装修简约美观,后厨作业流程规范化标准化我市将创建工作覆盖到从源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着力做到生产经营标准化、监督管理规范化,让市民看着放心、吃得安心。


  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过程中,我市按照分层分级、层级对应包保原则,配备2246名包保干部,与13828家包保主体匹配包保责任,建立“三清单一承诺书”,推动食品安全分层分级包保责任工作有序开展。


  按照创城宣传工作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重点内容、宣传形式,我市各监管部门、主管部门、相关部门互联互动、分工协作,印发宣传材料、制作宣传用品,通过集中宣传和专题宣传,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逐步形成了社会共治的浓厚氛围。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协管员和包保干部的培训力


度。4500多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和包保干部在履责的同时,大力开展创建宣传, 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


二、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创建强大合力


  525日,记者打开市农牧局网站,看到热线电话一栏内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电话,市民遇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可以拨打电话咨询。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创建过程中,我市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坚决捍卫食品安全,保障市民“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安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市农牧局组织各业务部门对屠宰、种植养殖、农资经营等共1546家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巡查检查,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合力推出《农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暨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今年截至目前,我市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主体由年初的344家增至549家,为61类农畜产品开具合格证2.07万张,附证上市农畜产品4.1万吨,实现上市农畜产品“一证两码”可追溯。市农牧局对开具合格证的生产主体抽检样品60批次,经检验,无不合格样品, 总体合格率为100%


  市教育局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制度,强化日常监管,完善学校食堂食材采购制度,重点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100%覆盖的目标落实, 实现家长委员会对学校食堂的实时监控。


  市发改委持续加强粮食质量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持续开展新收获粮食和粮食出库质量安全监测,20XX年度收获粮食扦样检验样品388份,送检后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同时,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2018年到2020年共实施项目89个,为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等服务,切实维护粮食安全。


  各旗县区按照市委、政府安排,扎实做好各项创建工作。临河区共有食品经营主体5979家,截至目前,食用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9.66%,食品抽检合格率达99.83%。乌拉特前旗20XX年完成农畜产品快速检测16323个,定量抽检农畜产品300个。今年,截至目前,已完成农畜产品速测2802个,定量检测79个。五原县今年1—5月完成抽样检测400批次,合格率99%。该县积极推动农资市场划行归市,公布禁限用农兽药名录,依托32个农残、兽残、饲料检测室和10个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对县域农产品实行全覆盖式检测,守住了不发生食品安


全事故的底线。


首季赢得“开门红”  接续奋斗“全年旺”


拉萨市强力推进“强经济”行动综述


20XX611日)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 按照王君正书记在区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听取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情况汇报时的讲话精神和在拉萨调研时的指示精神,聚焦当好“七个排头兵”、实施“强中心”战略,强力推进“强经济”行动,以“开年就开干、开局就决战” 的奋斗姿态,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全力以赴奋战二季度,为实现“全年旺” 奠定坚实基础。


  年初以来,市商务局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协同发力、综合施策,打好“消费政策+消费券+促销活动”组合拳,千方百计促进消费回补, 全市消费市场呈现持续向好态势。市商务局市场运行调节科科长卢文雯说:“下一步,我市将按照活动方案安排,继续推出一系列惠民促消费政策,保障政府补贴资金用足用好。”


  今年以来,拉萨经开区全方位推动经济发展,今年14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48亿元,同比增长26.06%;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亿元,同比增长118.75%。“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园区产业发展实际,瞄准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继续主动作为,提前介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助推拉萨经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四级调研员支立娟说。


  作为重要经济部门,市经信局始终坚持把服务工业企业作为第一职责,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我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助力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现在政府越来越重视企业发展,建立了联络制,企业有什么问题可以进行反馈。同时,在‘上门服企助企日’有领导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发展需求,进一步畅通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西藏天地绿色饮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布次仁说。


  据了解,20XX年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1%,高于全区14.6个百分点,位居全区第一。市经信局四级调研员姜勇说:“下一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持续保持引企热度、拓展育企深度、提升服企精度、彰显护企


温度、加大兴企力度,全力抓好全市绿色工业高质量发展。”


  为不断激发我市经济发展活力,我市结合实际于20XX218日启动了“幸福拉萨·悦享消费”促进消费系列举措,截至目前,累计使用政府资金3703.76 万元,拉动消费近4.28亿元,效果达到预期。“自相关促消费活动开展以来, 利好作用明显且持续,很多消费者都是冲着这一优惠政策来询价购车,此前长期的意向客户,也都在有了相应优惠政策后不再犹豫马上订车了。”拉萨康达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冯敏说。


  走进高原之宝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赶制一批发往区外市场新订单。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公司年产值由2020年的2.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亿元。西藏高原之宝牦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崔立新说: “我们正在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前进,目前,公司计划在产业链上完成补链, 计划做奶粉加工生产线,计划投资1.5亿元。”


  此外,记者从市委军融办了解到,今年是我市确定的“作风建设年”“投资落实年”“基层治理年”,年初,该委拟定20XX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计划实施项目826个,年度计划投资452亿元。拟定重点项目93个,年度计划投资237 亿元。一季度全市开复工项目340个,其中重点项目66个,完成投资41亿元,增速达104.4%,位居全区第一,圆满完成“开门红”工作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二季度以来,我委同各县(区)、各部门及时下达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实施589个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23亿元。此举表明拉萨市各行各业完成‘投资落实年’工作决心,将为实现全年‘满堂红’奠定基础。”市委军融办专职副主任冯俊涛说。


双拥花开正盛  鱼水情深意浓


巴州深入推动双拥工作发展综述


20XX67日)


巍巍昆仑山,见证拥军本色;滔滔孔雀河,高唱爱民赞歌。


  巴州历来有着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随着时代发展而日益深入人心。“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发挥双拥工作联系军地军民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近年来,全州各县市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扎实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谱写了军政军民团结奋进的时代新篇。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这一论述,诠释了新时代做好双拥工作的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凝聚强大力量。


  全州上下深入开展双拥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民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自觉增强,军爱民、民拥军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军民鱼水情在教育活动中得到进一步交融和升华。


  每年的全民国防教育日,库尔勒市各级党员干部和学校学生都会到库尔勒烈士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成为全州上下形成的国防共识。


  库尔勒市依托烈士陵园、民俗文化馆、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部队军史馆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和硕县投入两亿元建设马兰军博园,积极弘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和静县以“铁道兵文化” 为主线,建成烈士陵园,年接待群众2.8万余人次


  发展不忘拥军,平时不忘战时。近年来,我州紧盯部队改革急需,想方设法为驻州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库尔勒市投入730万元为驻训部队修建营区和防洪设施,组织移建配电站,消除驻库部队的用电安全隐患;博湖县先后投入1925 万元为驻县部队新建训练基地;若羌县投入1.5亿元新建公租房供部队使用与此同时,大力解决涉及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库尔勒市接收安置随军家属48人,为634名现役军人的子女解决入学问题; 下发《库尔勒市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办法》,为792名重点优抚对象缴纳城乡居民


医疗保险158.2万元。


  和硕县不断改善优抚对象住房环境,将优抚对象自建或购房补助提高到2.5 万元/户;若羌县、轮台县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提高到每人每年1.2万元;尉犁县发放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金1100余万元。


  车站、机场、医院,“军人依法优先”的标识引人注目;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家庭的门上,“光荣之家”的牌匾格外醒目。小小的标牌,承载的是社会对军队、对军人的尊崇和大爱。


  军人身许国,全民尊其家。全社会崇尚英烈、维护军人职业尊崇的浓浓氛围和点滴行动,汇聚成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的如磐伟力。


  驻守一方、稳定一方、造福一方。驻州部队持续开展拥政爱民优良传统教育,视巴州人民如亲人、把驻地当故乡、为社会作贡献,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


  近年来,巴音郭楞军分区先后投入4000万元支持地方乡村振兴,协调各驻州部队与驻地乡村签订农副产品购销帮扶协议,累计购买当地农畜产品价值4.7 亿元;驻州部队积极参与捐资助学公益行动,建立专项助学基金,累计投入350 万元资助我州贫困学生4051人,无私关爱如涓


  涓细流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驻州某部以建制团为单位包联和硕县乌什塔拉乡、曲惠镇、乃仁克尔乡各村,投入260余万元支持当地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民生,受到了当地群众欢迎。和静县驻县部队形成常态共建机制,结成85个军民共建对子,共建12个文明乡镇、21个文明社区、20个文明村、60个文明行业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在新的征程上,军民的情谊更加浓厚。“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把开展双拥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长期战略任务,树立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的理念,做到围绕发展抓双拥,抓好双拥促发展,不断推动全州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巴州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同志说。


提效能求实效  争一流促跨越


20XX年漳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综述


20XX 6 15 日)


  今年428日,福建省委省政府通报20XX年度全省绩效考评结果,漳州综合考评成绩位列全省第二。其中,指标得分全省第一,公众评议得分连续五年全省第一,正向激励全省第三。530日,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通报20XX年度第一季度绩效指标考评情况,我市季度考评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漳州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漳州调研机关效能建设提出的重要指示——“开展这项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效率问题,解决廉政问题,解决为群众服务的问题”“效能建设一定要讲求实效、注重实效”“考核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依归”,一以贯之推动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机关效能建设的目标要求,坚持不懈强化“马上就办”、优化绩效管理、加强督查问责和受理投诉,推动全市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深化,有力有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


  “马上就办”蔚然成风、效能制度配套完备、绩效管理精准科学、效能督查有效有力、政务服务覆盖全面、便民服务规范高效通过持续深化提升和宣传推广,机关效能建设在漳州广泛深入人心,全市构建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效能建设机构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系统上下齐抓共管、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格局。


  20XX年,全市机关效能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深入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持续提升机关效能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有力服务与保障全市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


一、践行“马上就办”政务服务统一规范


  “我们整个项目现已全面开工建设。”让远荣人工智能应用产业园项目负责人虞字明没想到的是,如此大的项目,从交地到开工,竟然只用了一天时间。


  该项目位于龙海区浮宫镇,总投资12亿元。20XX1014日,在签订完国有建设用地交地确认书当天,虞字明同步拿到了“不动产登记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证书,项目


随即开工建设。


  这是我市“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服务模式的又一次尝试。虞字明表示,“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让他看到了漳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决心。


  马上就办提效能,担当作为谋发展。20XX年,漳州各级政务服务部门深入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对标上级要求、对比先进地区、对照企业和群众需求,全力打造“便利漳州”。


  标准化建设取得突破。在“放管服”改革后,推进全省第一部规范政务服务的地方性法规《漳州市政务服务条例》由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推动制定


《福建省政务服务“省内通办”管理要求》,全面完成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五级十五同”标准事项工作,建成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行政服务体系。


  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审批事项全部入驻“省网上办事大厅”“闽政通” “漳州通”,行政许可类事项全流程网办率占比达91.4%,“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达95.6%。布设300台“e政务”自助机,实现高频事项“一机办”;建设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全面推进政策兑现向企业“免申”、平台“智能”、资金“快达”提速转变。


  政务服务监管获得肯定。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务服务“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章审批、超时默认、默认追责”等“五项制度”改革,获省政府办公厅《今日要讯》专刊推广。依托全省行政服务中心远程视频监督系统,对全市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作风和服务质效进行常态监督,对审批事项办理实行全过程电子化跟踪督办,抽查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审批卷宗。推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建立完善“日常巡查”“交叉体验”等内部监管机制。


  便民服务成效保持全省前列。在全国率先推行“一键转接、三方通话”, 有效提升非警务事项的分流处置效率,并持续优化12345110119联动对接机制,实现紧急类事项无缝对接、快速处置。争取全省12345“一张网”系统试点, 探索“热线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模式,在去年9月份全省系统建设视频会上做试点经验交流。


  机关效能无小事,马上就办展作风。一个个大项目落地、一个个群众好评、一个个上级肯定,折射出我市广大干部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高效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的显著成效。


二、服务发展大局绩效管理务实精细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展现了雷厉风行、紧抓快办的工作作风,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为民情怀。而绩效管理,则凸显了服务大局、务实精细的干事智慧。


  发展目标出题目,绩效改革做文章。20XX年,市委市政府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深化绩效管理改革,努力创新构建绩效管理模式,覆盖全市党政各部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强化考评“指挥棒”作用,通过一系列漂亮的“绩效组合拳”,引领各地各部门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争创一流,助推各项重大任务落实生效,为改善民生、凝聚民心、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作风改进等方面贡献出了独特的“绩效力量”。


  数字建设提效能。以构建“福建省经济社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监测与绩效管理平台”市县板块为契机,围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七比一看”竞赛、培育壮大千百亿产业集群等中心工作,筛选58项具体指标构建形成漳州模块特色指标体系,实现指标常态化推送,精准展现我市“七比一看” 竞赛和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最新成果。


  闭环管理提效能。在细化分解120项省考任务,逐一明确挂钩市领导和责任单位,在任务推进中强化目标引领、优化过程管理,以月度分析、季度考核、年度总评确保“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建立绩效考评、评先评优、记功嘉奖贯通机制,实施奖罚分明措施,直接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在20XX年省对我市96个考核指标中,56个进入全省前三。快准严实细打赢了多轮疫情歼灭战,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三项工作呈现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改革创新提效能。漳州与时俱进、审时度势,认真总结近年来改革创新项目培育经验,优化完善全市改革创新项目化提升机制——年初,引导各职能部门每年度谋划一项改革创新项目,以群众呼声强烈处为着力点,在改善政务服务薄弱环节、重点环节上下功夫、提效能。年中,从全国、全省党校系统、各大名校邀请公共管理、经济管理、法学等领域专家,会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组成专家评审团,从理论高度、科学规律和群众视角,多轮次评估和完善改革创新方向与细节,使之更好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更加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主动向上汇报、争取支持,中菲“两国双园”、促进外贸、探索漳台融合发展新路径、“5G+智慧急救”获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


12345110对接联动多项做法被国办肯定,漳州林业地票改革被省委和省政府发文推广。在全省绩效考评改革创新项目评审中,202120XX年连续两年位列设区市第一。


  聚焦民生提效能。漳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倾听民意,坚持把公众评议作为政府绩效考评的基本形式,在绩效考评中赋予较高的分值比重,并每年组织发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经营者和城乡居民群众等至少20万人次对县区和市直单位开展评议,将意见建议原汁原味反馈给县区和相关职能单位,促进各级各部门认真研究、提升绩效,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注重精准发力效能督查灵活有效


  效能建设的漳州实践,成为一堂锤炼和改变工作作风的大课堂,也成为一面折射政府行政提速增效、干部作风大转变的镜子。而最大限度地转作风、提效能,离不开精准发力、灵活有效的效能督查。


  “没想到这个老大难问题,你们真给解决了。”用上了期盼已久的天然气, 南靖县汇和新城小区的居民们喜不自禁、连声道谢。


  20XX年,针对南靖县汇和新城小区长达4年未能开通使用天然气问题,市、县两级效能办直面问题矛盾,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专项督查组,以力求“最短时间通气”为目标,推动南靖县政府召开专题协调会,就转供协议、管道验收与交接、工程债务处置等问题,形成解决方案,并将整改工作纳入月度重点内容, 按旬跟踪督办,最后仅用2个月就帮助小区居民解决这一急难愁盼问题。


  20XX年,效能督查聚焦发展重点、改革难点和民生堵点,强化线索问题核查,既督任务、进度、成效,又查认识、责任、作风,精准问责和通报一批工作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的反面典型,有效保障“抓具体、具体抓、抓到底、抓到位、全覆盖”,有力推动决策落地、政策落实、解决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和提振干部精气神。


  聚焦中心工作抓督查。充分发挥效能督查“利器”作用,聚焦生态环保、安全生产、文明创城、稳经济政策落实、专项债支出使用、重点项目推进、作风纪律等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采取点穴式、体验式、“四不两直”等形式组织开展效能督查16次,发现问题92个,发送督办函19份。对重点督查任务建立专班跟踪、长年跟效、督帮一体的工作机制,推进效能督查与协调服务并举, 力促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事项“快准狠”落实。


注重服务基层抓督查。着力下沉效能督查工作重心,通过推动典型案例重


点突破,从具体“小切口”入手打通民生领域和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紧盯全市企业家座谈会上华安龙翔实业、平和中晟燃气、诏安溜溜梅果园等企业反映的具体问题开展跟踪督办,推进取得实质性进展。按规定及时办结效能投诉件114件(含省转办件18件),跟踪督办12345重点诉求件,有力保障重大活动维稳大局。


  突出奖优罚劣抓督查。在效能督查中坚持负向惩戒与正向激励并重:对负面典型予以通报或效能问责,20XX年来共效能问责74起,其中效能告诫11人、通报批评21人和1个单位、诫勉教育41人;对正面典型予以表扬或正向激励,20XX 年《漳州6·15》效能工作简报实行“每月一主题”,分别以“一县一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四大经济”“民生保障与改善”为主题,筛选刊登效能督查中发现的各级各部门提速增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并报送国家、省级平台进行宣传推广。


  “全省学漳州,漳州怎么办”。对于这一重大课题,漳州的回答是:效能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实践还在继续深入。漳州全市上下正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全方位对标对表先进,积极打造效能建设制度完备、绩效考评精准、社会监督有力的机关效能建设体系,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


珲春市防汛备汛工作综述


20XX69日)


  6月份起,珲春市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做到工作早部署、责任早落实、措施早到位,推进各项备汛工作落到实处,筑牢防汛屏障,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珲春市汛期为61日至930日,主汛期为715日至815日。据气象部门预测,


  今年,珲春市平均总降水量为360毫米~400毫米左右,较常年同期略多。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初夏多雷电、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盛夏将有局地强降水和区域性暴雨,发生局地洪涝、中小河流洪水和地质灾害的风险较大。


  防汛工作无小事。为做好防汛备汛工作,珲春市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分析防汛工作形势,全面部署防汛工作,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同时,在加强防汛工作领导、完善基层防汛抗旱体系建设、落实度汛安全措施、督察隐患整改落实等方面多点发力,切实做深、做实、做细防汛准备工作,全面提高洪涝灾害防御能力。


  珲春市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印发《关于调整20XX年防汛抗旱各项责任人的通知》,对全市各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水库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巡查管护责任人等1600余人逐一进行调整,并进行公示。修订完善《珲春市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珲春市抗旱应急预案》等相关预案。同时,要求各乡镇街道、相关成员单位根据行业特点及时完善修订防汛抗旱、水库抢险、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城市防洪防内涝等相关预案,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任务,做到监测预警、会商研判、指挥调度、巡查值守、抢险救援、转移避险等各环节全覆盖。为提升防汛工作水平和处理突发极端天气事件能力,珲春市防汛办组织各乡镇、街道防汛业务人员30余人进行培训。组织重点成员单位召开汛前会商研判会议,分析研判今年雨情、水情、工情、天气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安全度汛的主要问题,研究落实防范措施。同时,成立专项检查组,对水利、电力、农村、城乡结合部、城镇低洼易涝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薄弱环节进行检查督查,发现问题27条,要求相关单位


建立隐患排查整改台账,逐一明确整改责任人、制定整改措施、时限。


  珲春市各部门单位各司其职,时刻绷紧防汛责任这根弦,筑牢防汛“安全墙”。其中,市水利局对辖区15座水库、85处堤防、50个自动雨量站、28个自动水位雨量一体站、111处简易雨量站点、90处无线预警广播站等进行重点排查, 把防汛措施和责任人落实到位,确保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市自然资源局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进行排查、核查,加强源头控制,切实做到早排查、早监测预警、早分析研判,做到防患于未然。市住建局对城区所有雨水井进行清挖、疏通,打捞清理排水道入口处的杂物,严防城市内涝。同时,各相关部门单位积极开展汛前自查,确保汛前准备工作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隐患排查整改到位。


  无患源于有备。珲春市积极落实相关应急处置措施,做好人员物资准备、救援演练和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截至目前,已储备编织袋4600条、铅丝6.75吨、无纺布6600平方米、土工布5000平方米、复膜编织布7600平方米、应急发电机10台套、冲锋舟3艘、橡皮舟3支、救生衣1900件、排涝设备6台套,向重点部位、水库前置砼预制块900个、彩条布17400平方米,储备堵水墙设备、铁锹等基础设备多件,随时用于防汛抢险工作。


  珲春市防汛抢险救援队伍主要由消防大队、森林消防大队、民兵和各乡镇街道的应急队伍组成,现有抢险人员2538人、大型装备109台,确保随时拉得出、顶得上。珲春市调整防汛专家组成员,成立了以水利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气象局等部门13名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的防汛专家组,为防指会商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心手相牵  筑梦江源


教育援青综述


20XX613日)


砥砺奋进,春华秋实,爱心汇聚,情暖高原。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全局高度为青海发展和稳定谋篇布局,启动对口支援青海工作。自教育援青工作开展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有关部委、援青省市和支援高校的倾力帮扶下,在青海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和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改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增值赋能成效明显, 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青海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教育援青,批批接力,久久为功,实现了青海教育的“旧貌换新颜”,给无数青海学子插上了梦想腾飞的翅膀。


  十多年来,援青省市始终紧扣我省各地教育事业发展所需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所盼,普遍与我省六州中小学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不断探索新路子、强化新举措、搭建新平台。十多年来,支援高校从人才、政策、理念、技术、项目、资金等方面对青海高校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帮扶,树立了全国高等教育“组团式”对口支援的典范。


  十多年来,我省职业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全省已建成13所中高职国家改革发展示范、骨干学校,为更多适龄学生提供了接受优质职业教育的机会。


  硕果累累,是踔厉奋发的见证;初心昭昭,是勇毅前行的保证。真金白银投入、真情实意帮扶、真抓实干支援,援受双方合力开创了教育援青工作“多级互动、广泛参与、扩围提质、升级加力”的新局面,结出丰硕成果。全省广大干部职工和各族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感受到了各支援方对青海人民的深情厚谊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一、部省共谋共促凝聚各方合力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十多年来,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给予青海教育事业特殊的关心和支持,青海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机遇,始终坚持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持续推进教育援青工作。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十多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教育援青工作,分别于2011年、2013年、2018年、2021年四次组织召开教育援青工作会议,会同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制定出台教育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援青省市紧贴青海所需,把教育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关键举措, 探索新路子、强化新举措、搭建新平台。协调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选派一大批优秀专家学者到青海高校担任领导职务。滚滚江水,巍巍群山,镌刻着支援干部的无悔誓言,更助推了青海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20XX年,教育部将我省10所高中阶段学校纳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项目,教育部将我省4所普通高中纳入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有力带动了县域基础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教育援青作为推动青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助推器”,成立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全省支援帮扶合作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分别与援青省市政府、支援高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形成了大联合、大协作、共同发展、携手提高的对口支援帮扶新格局,青海教育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势头。


二、坚持高位推动提供坚强保障


  情牵青海,携手耕耘。北京市在玉树藏族自治州以“组团式”帮扶教师为核心,实施青蓝工程,建立教研团队;天津市先后有121名教师赴黄南藏族自治州中小学开展“团队式”支教;上海市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实施54所中小学标准化改造;山东省启动建设“十四五”援青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鲁青高级中学;江苏省开展“名师进海南”“名师青海行”活动;浙江省在德令哈市第一中学连续4年开办“浙江杭州班”。


  十多年来,援青省市紧扣青海所需,把教育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帮扶内容,一批又一批的援青教育工作者与当地教师并肩战斗,在这片高原热土用汗水浇灌着美丽的格桑花。


  “援青”从“源源不断”的帮扶到“长久援助”的规划,援青省市按照“受援方所需、支援方所能”的原则,真情实意帮,倾尽所能扶,南京、无锡有关职业院校先后与我省8个市州职业院校建立了“校对校”支援帮扶关系,在学科专业建设、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培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


作,支持帮助我省职业教育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青山无语记忠诚,海纳百川求发展。十多年来,援青省市始终把青海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办,建成了三江源民族中学、西宁果洛中学、玉树海东中学等一批援青品牌项目;实施异地同步教研、挂职跟岗锻炼等校长教师培养培训项目,为各市州培训教学管理人员、教研员和骨干教师8000余名,不断提升受援地区“造血”能力;选派1800余名支教教师和支教研究生团队赴各市州开展支教帮扶。开展研学北京、悦动金陵、民族团结进步夏令营等系列活动,促进校际交流共建,强化援受地区青少年爱国、团结、友爱的真挚情感。


三、“组团式”帮扶助力青海教育高质量发展


  凝聚“满天星”,成就“一团火”。十多年来,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层次的“组团式”帮扶队伍活跃在青海大地,持之以恒地推动着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与省外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搭建学习借鉴和交往交流交融的通道,为雪域高原的教育事业增添了活力、增强了动力,探索出一条精准高效的“组团式”帮扶之路。


  今天,青海大学已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实现了脱胎换骨的“三级跳”;青海师范大学实现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零的突破,办学实力显著提升;青海民族大学全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典范单位,在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孔子学院等方面实现了青海高等教育的新突破;青海开放大学在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办学规模、社会培训覆盖面等方面填补了青海教育发展史上的多项空白。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我省将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统筹, 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努力构建以教育组团为牵引、多种帮扶形式作支持的教育援青格局。


  同心守望,情注青海。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先后通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民族教育专项等项目,累计投入资金60余亿元, 重点加强我省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专业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和实训基地建设等环节。今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支援帮扶协议,帮助我省组建职业本科大学;北京市积极搭建京玉职业教育合作平台;上海市建立了上海·果洛职业教育联盟;天津市投资1亿元支持黄南州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建设;山东省投资近0.8亿元援助海北州职业技术学校实施综合实训楼建设;浙江省投入600


元援建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馆这些有力举措,促进了我省职业院校硬件与教育环境、内涵建设的同步改善。


  “缘青”“援青”“圆青”。十多年来,“教育援青”无论是对支援地, 还是对受援地,都是一个温暖的词汇。这场双向奔赴、跨越千山万水的友情, 通过一双双援助之手,深化了新时代教育援青工作,促进了青海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将中央暖融融的关怀,将全国各地热腾腾的情意,送到我们面前,汇集成最温暖的力量,结出累累硕果,青海各族儿女感恩于心,必将以更强的信心,把援青动力化为源源不断的活力,昂首迈向新征程。


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势


山城区持续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综述


20XX61日)


  成立全市首家零工市场,项目建设全面推行“五账法”管理,深化“企业开办+N项服务”,1221项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 一项项成绩的背后,是山城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强化企业服务,聚力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所付出的努力。


一、全面推行“五账法”管理,全周期服务项目建设


  “在有些地方像我们这样的企业,从项目立项、审批建设、运行投产,一般都需要两年,在山城区短短一年就实现了。”531日,河南纳新气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陈治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表示,山城区的各级领导、各级部门给了他们强有力的支持,第一条生产线仅用5个月就建成了,目前第三条生产线正在收尾阶段,项目预计7月份投产。


  项目跑出“签约、落地、投产”加速度,主要来自重点项目建设专班和“五账法”的贴心护航。“项目签约后,相关部门主动对接项目需求,提供精准化服务,帮助我们办理所需各类手续证件,并协调解决水、电、气等一系列问题。” 陈治国表示。


  今年年初以来,山城区全程保姆式跟踪服务全区50个重点项目,18名区领导担任专班组长,30个区级部门、35名干部为专班成员,及时协调解决各类困难问题,加快项目选址、环评、能评、安评等手续办理,开辟绿色通道,让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满负荷运行。


  此外,该区创新开发可视化数字管理平台,实行建账、理账、对账、交账、算账“五账法”管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并对重点产业项目谋划、储备、招引、签约、建设等实行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服务保障,为项目落地建设保驾护航。今年一季度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31.9%


二、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好评率100%


  “以往营业执照与食品登记证不能同时办理,需要在卫健委、行政服务中心来回跑,现在一个窗口、一个多小时就都办下来了,真是方便快捷,明天就能开门营业啦!”530日,山城区居民王女士说。


  为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激发经营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市市场监管局山城分局创新工作方式,在市场准入领域加快“一网通办”步伐,实行“证照联办”, 为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民快捷的市场准入服务。该局的亮点做法,是山城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企业活力的生动例证。


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山城区建设8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00个村


(社区)便民服务站点,率先在全市推行登记审批服务事项“一窗受理”,率先实现了政务服务办理事项线上线下全覆盖。区本级共承接1221项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即办件占比95.96%,行政许可事项承诺办理时限压缩比95.26%,全区“一网通办”政务服务能力各项指标大幅提升,一季度好评率100%。一季度,在“一窗通办”企业开办专区新设立企业130户,免费刻制印章520枚,为企业节省资金6.89万余元。


  此外,山城区还持续深化“企业开办+N项服务”,在企业设立、公章刻制、社保登记、医保登记、公积金缴存登记、银行预约开户等纳入开办企业流程基础上,探索将更多事项纳入覆盖范围,实行集成办理,推动“企业开办+N项服务”升级、提速、扩围,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创新推出30条惠企政策,出台了


《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确保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地生效。


三、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实打实解难题破困局


  最好的公务是服务。长期以来,山城区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当好服务企业的“联络员”,解读政策的“宣传员”,化解困难的“指导员”。


  为切实帮助企业解难题、破困局,该区实行“五位一体”服务专员调整, 服务企业增至278家,为其配备179名“服务管家”,达到规上企业全覆盖、一二三产业全覆盖。同时,开展常态化企业帮扶工作,持续开展“五位一体解难题”活动,“服务管家”在协助企业做好政策宣传、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 积极帮助企业解难点、纾痛点、打堵点。截至目前,“服务管家”走访企业288 次,协助企业解决融资、招工、资格申报等问题40个。


  招工难是很多企业负责人头疼的事之一。山城区成立全市首家零工市场, 利用区、镇(办)、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一刻钟公共就业服务圈建设,为42家企业发布就业岗位4034个,发放政策宣传单1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4480余人。此外,创新“人社+工会+法院”劳动争议裁(诉)调对接


新模式,成立山城区裁(诉)调对接工作室,目前调解劳动争议案件20多件, 涉及职工30多人,为劳动者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让劳动者维权省心省力。“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探索聚焦市场主体需求,持续深化改革,推进监管机制创新,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千方百计解痛点、纾堵点、攻难点, 努力建设审批更快、流程更简、监管更准、服务更好的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山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山城区发改委主任马清山表示。


优化服务软环境 拼出发展硬实力


宝山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综述


20XX68日)


  营商环境是软实力,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宝山经开区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创新实施政企联合办公服务举措,建立“1+3+N”服务机制,成立33个助企专班,主动服务企业和项目,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建立“1+3+N”服务机制,协同作战纾难解困


  化工项目土地、规划、安评、环评、能评、建设等方面手续既纷繁复杂, 又相互关联。宝山经开区通过打包审批统一区域评估、建立联动会商机制、职能部门提前介入、推行“服务管家”全程代办等方法加快手续办理,只用了3个月就把星宇化工项目一整套前期手续办理完毕,赢得了企业的赞许。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今年,宝山经开区创新建立了“1+3+N” 服务机制,“1”是指园区的每家企业,“3”是为每家企业配备一名县级分管干部、一名“服务管家”、一名警务专员,“N”是指问题涉及需要配合的多个部门、人员,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落实到部门和个人。企业问题处理细化为汇总收集、明确责任、转办交办、专题协调、结果反馈、即时回访、跟踪督办等7 项流程,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平稳发展。


  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主动报到。在宝山经开区,常态化送企业所需、解企业所困,打造让企业舒心的发展环境、心贴心服务企业的景象随处可见。今年年初以来,该区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50项,问题办结率100%, 服务质效持续提升,企业满意率稳步攀升,园区营商环境品牌进一步擦亮。


二、成立33个助企专班,高效优质服务获称赞


  大型机械不停作业,工程车辆来回穿梭61日,记者在鹤壁宝山聚氨酯产业园一体化项目现场看到,27个单体建筑拔地而起,一派如火如荼、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美瑞科技(河南)有限公司在宝山经开区建设的聚氨酯产业园投资大、技术新,多项工艺技术系国内首次采用,主要产品为河南省首次产业化应用,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流程较多且步骤相对繁杂。


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原计划至少一年才能完成的手续半年


就办好了。在做好手续办理的同时,水、电、气也协调好了,确保了我们如期开工建设。宝山经开区还积极兑现7500万元的优惠政策资金,帮我们申请了10 亿元的中长期贷款。”鹤壁宝山聚氨酯产业园一体化项目工程部负责人汪战豪对宝山经开区的营商环境十分满意,“目前,项目土建工程已接近尾声,年底前有望实现试生产。”


  和汪战豪有同样感受的还有赞宇科技中原日化生态产业园的负责人。一日一督导、一日一提醒、两日一通报、一周一调度,两天接通用水,三天接通用电在赞宇科技中原日化生态产业园建设初期,项目服务专班人员每天在工地协调解决进地前的困难和问题。为督促项目部临建房搭建,专班人员连续三天在工地工作到深夜。经过不懈努力,短短9个月时间,21个单体建筑主体建设完成, 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赞宇速度”。


  宝山经开区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创新实施“政企联合办公”服务举措,设立33个助企专班,县级领导挂帅,高位推动、及时跟踪、扎实服务, 千方百计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提升企业家获得感, 推动该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硬实力”保障,园区品质提档升级


郁郁葱葱的元宝山公园、鲜花盛开的赞宇公园、绿意葱茏的煤化大道初夏的宝山经开区,一步一景,活力迸发。


  在提升“软实力”服务的同时,宝山经开区还强化“硬实力”保障,实现营商环境新提升。该区建成污水加压泵站、蒸汽供热管廊、煤化大道南延、建材路等公用设施,完善基础配套,增量配电网试点项目投用,企业成本进一步降低。高标准实施宝园路、煤化大道、石化路一标等廊道绿化提升,高标准完成市定植绿目标。完成元宝山公园一期绿化,扮靓园区颜值,园区宜业宜产指数持续提升。


  为持续做优企业服务,宝山经开区规划了集企业孵化、安全教育、智能化园区管理等服务智能于一体的工业邻里服务中心,建设一站式企业服务大厅。目前大厅正在进行内部基础装修,6月底前可投入使用。此外,做好人才培育, 加快推进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在宝山设立分校,订单式培育化工专业技术人才, 解决化工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难题。做实安全基础,持续抓好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对重点化工企业“把脉问诊”,对招商引资、技改、研发项目进行源头把控, 消除系统风险。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对标‘五位一体’ 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效,让宝山经开区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和‘雨中打伞’的贴心服务,打造措施准、效率高、服务优的发展环境,叫响宝山服务品牌。”宝山经开区科技工信局局长胡潮源表示。


云帆征沧海兰台谱华章


定西市档案工作综述


20XX69日)


  20XX年,定西市档案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档案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的总体目标,认真谋划实施“13345”(一个原则、三项建设、三级创建、四类宣传、五项措施)工作方略, 以档案系统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档案治理体系、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安全体系、保障体系“五大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机制合力推动, 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新的成效,全市档案事业全面步入高质量追赶发展轨道。


一、早谋划、快行动,确保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前


  全面融入追赶发展战略,将档案工作置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 高度聚焦追赶发展中心任务,找准档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第一时间谋划、第一时间部署、第一时间督导、第一时间落实,真抓实干说一件干一件、做一件成一件。市委办公室将档案工作纳入《全市党委办公部门“四办”“三服务”工作提质提效提标的若干规定(试行)》,确定11项档案工作提交室务会审议清单,定期研究、定期调度、定期盘点,有效推动了档案工作重点、难点、热点、堵点问题的全面落实。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和全省档案工作会议召开后,迅速组织召开全市档案工作会议,印发工作要点、制定责任清单,灵活运用督考抓手,确保了档案工作政治方向正确、组织协调有力、工作推进高效。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档案业务工作,快速机动完成档案安全专项检查、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档案室创建达标、档案主题展览、年终督导检查等工作,做到率先干在前、走在前。定西市在20XX年度全省档案工作综合检查考评中获“优秀”等次。市档案馆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第十五批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二、抓重点、解难点,推动业务建设整体上台阶


  充分发挥党政履责督考一体化平台抓手作用,将档案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按季度进行分解,层层细化落实到县区、部门、乡镇、人头,倒逼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真正将档案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全市档案基础业务得到明显提


升。标准化治理方面,制定印发《定西市档案“八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


《档案法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整改国家档案工作综合检查和全省档案工作专项检查反馈的4个方面问题,全市档案部门组织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19次, 累计检查单位665个,整改具体问题5239条;修改完善档案政务服务事项12项, 建立权责清单,统一规范工作流程,实现了“一窗办”“一网办”。规范化管理方面,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充分发挥档案馆专业能力强的特点,通过现场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业务进行全方位指导,市直75个单位制定了文书档案分类方案、文件资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三合一”制度,文件资料立卷归档、集中保管和数字化实现了“当年清”,7个县区、119个乡镇和1887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两类档案”归集整理。年内创建示范档案馆2个、规范档案馆2个、省特级档案室8个、省一级档案室19个、档案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省级试点3个,创建数量和质量排名全省各市州第一位。信息化建设方面,全市8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部配备了专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市档案馆接入全国档案资源查询平台,将馆内信息化建设纳入市级党政机关信息化建设项目,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83.3%,基本实现全文电子查阅;各县区数字化率平均达到60.6%,实现任务过半既定目标,排名全省前列。市直机关单位全部启动室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全面完成年度档案数字化任务。项目化带动方面,市档案馆新馆建设列入全市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并正式开建,岷县档案馆新馆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共推荐上报国家档案科技项目2项、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开发项目12项,指导实施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开发项目1项、省级档案科技项目3项,建立市级重点项目资源库,储备项目6项,档案科研及开发利用工作实现“节节高”。专业化队伍方面,积极组建全市档案人才专家库,吸收档案业务骨干43名,随机抽选参与档案业务指导、创建达标、评估验收等工作。市档案馆馆长在全省档案局长馆长培训班上交流授课,为全市档案业务提升培训开好局,全市共举办档案业务培训班14期、培训1600余人次,档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三、勇担当、求突破,服务中心大局取得新成效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的重要批示精神,组织开展红色档案调研征集工作,市、县区分别建成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同时全面接收重大活动和重特大事件档案。市委办公室、市档案馆联合筹办“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主题展,被市委确定为“喜迎二


十大、我们这十年”主题宣传系列活动之一。展览以大量图片、文书档案、实物档案,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定西市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市(区)直200多家单位学校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参观展览,接受红色革命教育,成为当前全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定西故事、展示定西新形象、传播定西声音的新阵地, 充分发挥了档案工作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中心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的特殊作用。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立足地方特色和发展成就,持续用好用活档案资源, 共出版编研资料14种,举办展览15个,拍摄专题片9部,有效发挥了档案文化宣传带动功能。大力推广阳光服务、预约服务、异地服务和假日服务,全市8个综合档案馆共接待查档9124人(次),调阅档案2万多卷,为党政机关、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查阅利用档案提供了极大便利。


四、创方式、拓渠道,档案工作宣传展现新气象


  坚持普法与执法相结合、传承与弘扬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持续加大档案工作宣传力度,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全面提升。精心举办“6·9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创拍档案宣传微视频14个,通过微信公众号、新定西视频号和定西观察官方抖音向社会全面发布,档案宣传受众面得到明显拓展。全市档案系统在各级党报党刊刊登讯息6篇、在《中国档案报》刊登工作信息10篇、中国档案资讯网发布工作动态12条、甘肃档案信息网156条、市档案信息网518 条、向省委办公厅报送档案决策参考信息12条,特别是市档案馆在《中国新闻报》《中国妇女报》刊登了关于“奋进新时代档案颂辉煌”主题展览报道,有效扩大了档案工作的影响力、传播力。市委办公室(市档案局)获2021-20XX年度“中国档案杂志社先进集体”和中国档案报社“发行先进单位”。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通过一年的辛勤努力,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奋力书写了档案事业追赶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定西的征程上,全市档案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三抓三促”行动为牵引,肩负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不断创造新的更大成绩!


扎根基层一线  增进百姓福祉


日喀则市第十一批驻村工作综述


20XX68日)


  强基础、利长远,这是一项重大战略工程;聚人心、促团结,这是一项重大政治工程;促发展、惠民生,这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第十一批干部驻村工作开展以来,日喀则市坚决贯彻落实区党委关于干部驻村的各项部署要求,始终把驻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 全面优化工作布局,持续推动驻村工作队在事关基层基础的根本性、长远性问题上精准发力,有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牧区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厚植党在西藏的执政根基。


一、统筹兼顾,凝聚工作强大合力


  日喀则市高度重视干部驻村工作,将干部驻村工作同党委中心工作一起谋划、部署、推进。日喀则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驻村工作2次,日喀则市主要领导批示8次,市委组织部部务会研究部署驻村工作相关议题25项。各县区持续做好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工作,抽调465名工作人员充实市县两级强基惠民活动办公室,为干部驻村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日喀则市制定下发《20XX年度日喀则市干部驻村工作要点》和《每月干部驻村工作要点》,推送干部驻村应知应会小贴士300余条,全覆盖开展驻村干部培训,为扎实推进干部驻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结合日喀则实际,调整优化驻村工作布局,在保持工作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坚持一村一策、村队相适,根据部门职责精准确定驻村点,按需选派驻村干部,真正做到“党群干部进弱村、经济干部进穷村、政法干部进复杂村、农牧干部进产业村、科技干部进专业村”,驻村目的更加明确、驻村力量更加科学,县乡派驻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共配备18名驻村工作总领队、18 名副领队统筹指导县区驻村工作,成立206个乡镇(街道)驻村工作临时党支部, 选派1690个工作队、5892名驻村干部。


二、聚焦重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康马县嘎拉乡嘎拉夏村驻村工作队每天收集有关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报道,通过“一村一群”推送党的二十大报告汉藏全文、学习手帐等内容,让农牧民群众了解国家大事;


  聂拉木县各乡镇驻村工作临时党支部每周组织村干部开展“一周一课堂”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培训,全面提升村主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水平;


  江孜县年堆乡索盖村驻村工作队组织广大群众开展“同过一个节日,民族团结‘粽’情深”活动,向群众发放粽子,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共续民族团结情谊;


  驻村工作队既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讲员”,又是民族团结的“推动者”, 还是“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坚决拥护者和坚定实践者。


  在驻村工作中,日喀则市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宣传宣讲工作,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千家万户、润泽群众心田,引领各族群众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始终忠诚核心、拥护核心、紧跟核心,汇聚起了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的强大正能量。累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2.6万场次,覆盖群众213万人次,开辟宣传栏2450个、悬挂横幅9303条;宣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1.7万场次,受教育群众153万人次。


  带领群众致富是驻村工作队的一项重要工作。日喀则市各驻村工作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配合村“两委”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对脱贫人口、返贫人员、边缘人口进行定期核查、动态管理,落实好各项巩固提升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指导兴办集体经济组织843个、专业合作社1434个,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农牧民实用技能培训,开展技能培训2681次、组织劳务输出9.5万人,宣传勤劳致富典型人物5002场次,进一步提升农牧民群众外出就业组织化程度。


三、精准发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萨迦县公安局驻木拉乡拉顿村工作队针对群众家中电路老化、安装混乱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自筹资金3万多元,为拉顿村、培玛村253户群众家中重新更换线路,消除用电安全隐患。


  一年来,日喀则市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三包”党员、网格员、双联户、“红袖标”“四护队”等作用,优化“党支部+网格化+双联户+党员群众”管理模式,整合村干部、网格员、党员等力量,成立巡逻巡边队、政策宣


讲队,统筹做好维护稳定、防汛备汛、安全生产、矛盾隐患排查、疫情防控等工作。各驻村工作队协助做好重点领域排查39493次,协助化解和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7118件,切实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日喀则市各驻村工作队特别是边境县驻村工作队坚持以军地基层党组织“五共五固”结对共建为抓手,广泛开展“齐唱国歌、同升国旗、共守边疆”系列活动,凝聚军地齐心强边固防的强大合力。20XX年,军地基层党组织联合召开组织生活会224场次、主题党日活动1094场次,创建边境党建文化长廊161个,开展军地联谊活动465场次。


  此外,日喀则市各驻村工作队认真开展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主题教育宣传活动,大力开展“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各类宣讲和政策解读,邀请农牧民骨干宣讲员、老党员讲述新旧西藏对比、入党初心、回忆入党经历、分享收获和感悟,用群众身边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等生动典型和鲜活事例,教育引导群众认清十四世达赖的反动本质, 明白“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道理,自觉做到反对分裂、维护稳定, 遵纪守法、勤劳致富。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广大驻村干部投入抗疫一线,全面落实村(社区) 网格化管理制度,把防控任务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织密织牢村(社区) 防控网格,成立疫情防控应急队伍6478支,设立疫情防控值班点4977个,确保全市社会大局稳定。累计开展防疫知识宣讲21.21万次,覆盖群众185.16万人次。疫情期间,着重做好困难群众关爱帮扶、滞留在外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7.67万余件,组建4312支志愿者队伍,帮助群众秋收106.53万亩,确保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清廉文化香溢远 正气涤荡沁人心


云南省各州(市),县(市、区)政协机关以文化“宣廉”情况综述


20XX61日)


  廉洁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力量,为反腐倡廉提供了智力支持、思想保障和舆论氛围。近年来,我省各州(市),县(市、区)政协机关不断强化廉洁文化建设,营造政协机关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把廉政教育渗透到机关干部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


一、书香润廉拂清风


  走进景东彝族自治县政协打造的“书香苑”,“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 “腹有诗书气自华”等一条条廉政标语、名言警句让人眼前一亮,崇廉尚廉之风扑鼻而来。打造读书平台、丰富学习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并从中汲取廉洁文化思想,这是景东县依托文化强县建设,推进文化“宣廉”的重要举措。景东县政协把“书香政协”建设作为提升委员履职能力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书香政协”建设路径,建好用活读书品牌、“学习强国”App、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廉洁文化的渠道,把读书活动同实际结合、向履职聚焦,初步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读书+履职”相促进的良好局面,让党员干部职工举手投足见廉思廉,让廉洁文化沁入心田。同时,通过开展“书香政协” 联谊读书分享会、“书香政协”诵读经典主题活动、主题党日活动、警示教育等活动,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大宣教”工作要求,并以打造清廉文化阵地、深化制度建设等措施,积极营造思廉、崇廉、践廉氛围,建设“清廉机关”。


  临沧市临翔区政协依托“书香政协”读书室、党员活动室,让《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等党风廉政和“清廉机关”建设的元素上墙,积极订阅《党风廉政建设》《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刊物书籍,助力学廉促廉,推动清廉价值融入政协履职全过程。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制定“书香政协”读书活动计划,建立“学章程学条例提升履职能力”“从文山走出来的英雄”“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个读书群,开办“委员讲堂”, 每季度组织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职工开展读书交流,深入推进“书香政协”进学校、进乡村、进机关、进课堂,着力营造清廉氛围。


宾川县政协通过开展“书香政协·读书思廉”每月分享活动,让每名干部


职工诵读好书廉书并分享心得感悟,从而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爱读书、读好书、读廉书,切实强化机关干部职工“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让机关干部职工读廉政书、做廉洁人,促进干部职工提高党性修养,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营造学廉、思廉、崇廉、守廉的浓厚氛围。


二、文化养廉树正气


  沧源佤族自治县政协机关在办公楼大厅内,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内容以及关于廉政的重要论述。该县政协充分挖掘本地佤族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译制佤汉双语廉洁谚语、歌颂爱党爱国的俗语等内容进行上墙展示,让清廉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廉政教育目的。


  勐海县政协深入推进“清廉机关”建设,以阵地建设“小切口”做活廉洁文化“大文章”,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政协特色的廉洁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办公楼走廊和楼道空间,将勤政典范、廉政故事、格言警句等内容上墙,以美观大方的图案、简约凝练的文字,多角度、多方式进行展示,打造廉洁文化“小走廊”,让机关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熏陶。该县政协于每周一开展集中学习,组织学习典型案例通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内容,观看警示教育片,让纪律规矩入脑入心。


  昆明市五华区政协深入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区政协机关干部职工的敬廉尚廉、知廉守廉意识。区政协在机关办公区打造廉洁文化走廊, 将机关干部的摄影作品与名言警句、优良家训进行有机结合,让每个干部职工在欣赏摄影作品的同时接受警示教育,营造出党员干部必须遵规守纪、廉洁自律,才能迎来美好生活的教育氛围。


  石林彝族自治县政协在“委员之家”精心打造集观赏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廉洁文化墙,使廉洁文化入眼、入脑、入心。县政协用好本土红色资源、讲好党史故事,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故事、革命故事中的廉洁元素,把警示教育、红色教育贯通融合,让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从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中感廉之意、悟廉之美。


  巧家县政协机关在办公大楼醒目的位置,张贴与廉洁文化相关的宣传板, 精心打造融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廉洁文化走廊,积极营造了浓厚的“崇廉、学廉、尚廉、守廉”氛围,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廉洁守纪教育,使廉政建设入眼、入脑、入心。


三、挖廉史建阵地筑廉洁根基


  今年以来,大姚县政协探索“小课堂+微讲堂”形式,将党风廉政建设与政协工作深度融合,采取“支部+界别”“线上+线下”“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加强机关干部职工、政协委员纪法教育、警示教育、廉洁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强化作风建设。同时,以创建“清廉机关”为抓手,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政协党组会、支部“三会一课”、干部职工会必学内容,通过传达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文件精神、通报典型案例、开展交流研讨等方式,筑牢廉洁思想根基。该县政协采取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教育片,开展集体廉政提醒谈话,组织干部职工、政协委员参加庭审旁听、到警示教育基地和看守所参观学习等方式,让干部职工和政协委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文山州政协深入贯彻“清廉云南”建设行动要求,研究制定实施意见,着力打造以“紧跟核心、围绕中心、贴近民心、凝聚人心、坚定信心”为主要内容的“五心政协”。健全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依托“数字政协”、9·21政协工作“开放日”、委员工作室、协商议事室等平台,扎实开展让群众走进政协、让政协走进群众“双走进”活动。


昂首唱响“正气歌”  俯身书写“平安卷”


撤地设市十年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综述


20XX62日)


  青沙山高耸,湟水河荡漾。十年前,随着海东撤地设市,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一个崭新又充满朝气的名字在河湟谷地诞生。


  在这里,法槌庄严,击打出惩恶扬善的声声惊雷;法徽则如皎月,抚润着青海东大门的万家灯火。


一、十年革新海东模式传递司法温暖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印发两个“五年改革纲要”,推进实施130项改革任务,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动法院工作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2014年,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被确定为全省司法体制改革的先行试点单位。


  在先行试点工作中,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贯彻顶层设计与海东实际相结合,坚持遵循司法规律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从试点探索到全面铺开,滚石上山、闯关夺隘,着力破解制约司法能力、影响公正司法的体制机制性难题,审判质效和群众满意度日益提升。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我宣誓: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忠实履行法官职责,恪守法官职业道德,遵守法官行为规范”158名首批入额法官参加了由省委政法委统一组织的遴选工作并完成了宣誓,172名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得以选任,从而实现了法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按员额比例、按岗位职责进行分类管理,使85%的人力资源得以优化组合并配置到审判一线的预期目标。


  围绕“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规范审判委员会、合议庭、院(庭) 长、法官的审判权限,建立新的司法权运行机制和违法审判责任追究机制。


  立案登记制、诉访分离机制、刑事案件轻刑快审机制一项项新的制度实行后,当事人的诉权得到有效保护,群众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


  一批批实践成果、制度成果,为全省全面铺开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二、十年磨砺熠熠法徽守护万家灯火


  海东市地处青海省东北部,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织,是全省重要的农业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社会治理面临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2016511日,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被列为全国法院首批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家事审判改革由此在海东拉开序幕。


  沙发替代了座椅,审判台变为了茶几,席卡上写的不再是原告与被告,而是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温馨的庭内陈设、舒缓的庭审节奏以及法官的温声细语,是海东两级法院“客厅家庭”式家事审判法庭的真实写照。


  家事调解室、亲子活动室、夕阳关爱室、母婴哺乳室、反家暴接待室、单面镜观察室、心理疏导室、情绪宣泄室有助于调解婚姻纠纷的各类“发明”在各基层法院频频出现,互助法院建成全省法院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新型家事审判区域,以柔性诉讼传递司法温暖。


  20XX32日,针对一起案件中监护人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情况,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全省首份家庭教育令,让“依法带娃”成为家长必修课, 让家庭教育促进法成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一道坚实屏障。


  “海东是我省彩礼较高的地区之一,婚姻家事案件中如何界定彩礼返还标准,是家事审判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全市法院第二次民事专业法官会议上,法官们围绕《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深入讨论交流,最终形成关于审理婚姻家庭案件返还彩礼问题的会议纪要,解决了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


  “现在开庭!”2018422日,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敲响了全省首例“官告民”控辍保学案第一槌。


  因辍学儿童及其监护人远在广东省广州市打工,该院家事团队联合妇联、教育局、就业局等部门工作人员赴广州市巡回审判,并召开由近百名“拉面人” 参加的听证会。


  互助法院家事审判“和”文化获评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并荣登“青海榜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化隆县人民法院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一封封喜报接连发来,意味着一项项工作得到充分肯定。


  心理疏导,家庭修复,亲情弥合,社会安定,是家事法官们“为爱执槌” 的目标。


  十年来,家事案件持续保持调撤率高、息诉服判率高、自动履行率高、调解和好率高、判决率低、上诉率低、发改率低的“四高三低”态势。


  十年来,通过研究家事审判规律,转变家事审判理念,创新家事审判工作机制,提升家事审判能力和水平,可复制、可推广的家事审判“海东经验”已形成。


三、十年践行为民司法彰显使命担当


  十年来,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民谋福”的赤诚情怀深深镌刻在河湟大地的山水草木与乡间村头上,以司法为民诠释担当,以公正司法彰显使命。


  2018年至2021年,一场为期三年、集全党全国之力、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全国展开。三年中,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以坚如磐石之决心始终保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强大攻势, 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20181219日,陈启某等六人敲诈勒索案和雷发某等七人抢劫、敲诈勒索、故意损害财物案集中宣判, 敲响了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一槌”。


  利剑扫黑,扫出清风正气;铁拳除恶,守护平安海东。三年中,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结合专项斗争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专项治理,及时总结梳理社会治理短板和行业监管漏洞,向信息网络、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等相关部门和行业监管机构发送高质量司法建议,实现“审结一起案件、整治一个行业、净化一方环境”的效果。


  与此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组合宣传、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方式,营造浓厚的扫黑除恶社会氛围;通过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旁听庭审、裁判文书上网等多种途径,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并适时通报重大案件审理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扫黑除恶是一场彻底的清扫,目的不仅是拂去表面的尘埃,更要将藏纳于角落之中的污垢除尽。至20216月底,海东市共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2290 人,结案率100%。坚持“打伞破网”,审结公职人员涉黑涉恶保护伞犯罪案件; 坚持“打财断血”,依法判处财产刑,并追缴、没收违法所得,执行到位金额2.13亿元。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


  三年攻势以胜利告终,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永不停步。20XX1月,被告人丁某业涉恶一案审结,胜利打响海东市常态化扫黑除恶“第一枪”。


  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持续提高扫黑除恶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不断巩固和加强专项斗争成果,深入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宣传,夯实建


设平安海东的法治基石,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四、十年奔走司法利剑生威只为民生


  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不仅要作出公正的判决,还要让判决得到切实的执行,这是司法为民的内在要求和生动体现。


  “你好,我们是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我们将依法对该场所进行强制腾退。”


  20161221日,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检察机关和新闻媒体的见证下,海东市形成全省三级联动机制,利用全省执行指挥中心系统进行了强制执行,解决了一起长达8年的旧案。


  “法院对于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行为是坚决打击的,拘留、罚款甚至依法判刑,绝不是空头支票。”面对前来申请执行的当事人,法官坚毅而又耐心地回答道。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执行难的根源在于社会信用体系的薄弱。 2016年以来,由海东市委政法委牵头召开联席工作会议,与全市15家成员


单位签订《合作备忘录》,形成多部门、多行业、多手段共同发力的信用惩戒体系,对失信被执行人在担任公职、出行、购房、投资、招投标等方面进行限制,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2018119日,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省法院率先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执行+保险”新机制成为破解执行难题的“公开讲话”。签约仪式上,10名救助申请人现场领取了21.3万余元救助金。


  平安区白家村彭某夫妇领到了首批救助金。几年前,由于李某不慎引起火灾将彭某夫妇经营的化肥厂烧毁,该案达成调解后迟迟未见履行。法院鉴于被执行人李某名下无财产,且为七旬老人,不宜采取强制执行措施,遂启用“执行+保险”机制,为彭某申请了2万元司法救助,弥补了损失。


  “秋冬风暴”“凌晨出击”“雷霆行动”“金融利剑”十年来,执行干警风餐露宿,夜以继日,向“执行难”全面开战。


  十年来,海东法院执结到位36.5亿元,将胜诉当事人的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联合铁路、民航、银行等部门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联合信用惩戒。打击拒执违法犯罪,对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实施司法拘留、罚款,追究


拒执罪。运用执行财产网络司法拍卖,同报纸、电视等媒体密切合作,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2017年,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与“今日头条” 签署追逃公益项目合作协议,滚动播出失信人信息。


  “全市基层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在短短几分钟内迅速集结到位,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和信息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9月,原最高院院长周强“点赞”海东中院执行中心实体化运行工作。


五、十年履职为发展大局贡献法院力量采得百花成蜜后,为民辛苦为民甜。


  人民法院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调整利益关系、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创新社会治理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


  敲响全省污染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第一槌”,判令赔偿损失并承担修复责任;敲响全省涉养老诈骗“第一槌”,坚决守护老年人“钱袋子”;敲响全省涉疫妨害公务“第一槌”,惩治涉疫犯罪、化解涉疫纠纷、推进疫后治理;敲响全省涉控辍保学“第一槌”,司法保障失学儿童重返课堂;敲响全省反洗钱“第一槌”,依法维护金融秩序。


六、十年履职,十年笃行,十年奋进。


  十年来,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围绕助力法治政府建设,有力发挥行政审判“化解行政争议、保护合法权益、支持依法行政”的职能作用,定期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促进府院联动和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逐年提高。


  十年来,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大局,既做维护企业合法正当权益的“护航者”,又做服务企业合法合规发展的“店小二”, 不断创新诉服工作举措,聚焦企业需求制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五条措施》, 先后组织召开全市法院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措施工作专题讨论会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研讨会,真招实策为企业纾困解难。


  走进互助县恒信中央广场,草坪郁郁葱葱,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楼下的商业铺面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装修。而此前,这里还是开工7年之久,但仅完成部分项目主体工程,部分工程只开挖了基坑的“烂尾楼”。该项目由于资金链断裂,工程施工陷入僵局。互助县人民法院从尽力挽救市场主体的角度出发,充分运用破产重整法律制度,使濒临破产的房地产企业重获新生,2435名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最终得到保障。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也是


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诉源治理工作的根本遵循。


  十年来,海东中院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集约化诉服机制,全力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新品牌,不断服务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56名审判员和法官助理入驻社会综治平台,促进案件有序分流和高效化解。设立“假日法庭”“午间法庭”,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设立符合地方特色的“拉面巡回法庭”“旅游巡回法庭”,促进解纷专业化、系统化。


  把法庭开进农村、田间地头等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开进矛盾突出、案源较多的地方,让老百姓通过身边的真实案例走近法律,“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七、十年铸魂书写公平正义崭新篇章


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


  十年来,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厚植忠诚之基,涵育政德修养,积极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执法铁军。领导班子聚焦主业,带头办案,主动履行“一岗双责”;全院干警上下齐心,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当好新时代司法事业的“答卷人”。


  欲事立,须是心立。加强党的建设,是人民法院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


  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把讲忠诚作为第一标准,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依托“三会一课”等形式,扎实开展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把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贯彻到人民法院依法履职的全过程。


  20207月起,一场触及灵魂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由点及面在全国政法系统全面铺开。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抓牢抓实政治教育、党史教育、警示教育和英模教育,筑牢干警忠诚根基。深入推进查纠整改,精准整治顽瘴痼疾,清除害群之马,落实“三个规定”,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实现铁规生威、禁令发力。


  针对以案谋私、徇私枉法、充当诉讼掮客、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违纪违法行为,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坚持纪严于法、纪法协同,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


  国以才治,政以才兴。队伍建设,人才是关键。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各项专业理论和司法实务培训,注重搭建高端讲座、名校听课、在线学习等新平台,坚持实践中学、岗位上练。通过个性化培养指导、传理念、帮提升、带作风,形成对青年干警的正向引领。


  十年来,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把司法办案作为第一要务,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实现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


  院庭长回归办案一线,强化办案职责,发挥示范、导向作用。在“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新型办案团队、速裁团队及繁简分流、小额速裁、独任审理等全新模式下,全市法院缩短审限,简化程序,法官“人案矛盾”得到缓解。


  建设现代化法院,“智审”是关键。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向全社会公开每个案件的审理过程和裁判结果,让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全市法院公开案件信息11万余条。疫情期间,开启立案“不掉线”、审案“走云端”、执行“网上见”新模式,并率先在全省法院实现“隔空”审案。


  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强化条块的微观审判管理为突破点,坚持“一张网” 审限精细化管理大格局,树立“全员管理”“全流程管理”工作理念。大力推行“静默式”监管,实现司法权力与责任的平衡、放权与监督的结合、公正与效率的统一。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工作、纪律严明。”这沉甸甸的16个字阐述着司法警察肩负的重大使命。在紧张有序的庭审现场闻令而动,在疫情肆虐的烽火前线逆行而上,笔挺的身姿和坚毅的眼神,“法警蓝”总是当事人心里最温暖的存在。


  十年来,4家基层法院审判楼、22个派出法庭和51个数字法庭先后建成。四级专网和移动办公办案、庭审巡查系统建设相继完成,并率先在全省启用审务通系统和庭审智能巡查系统,率先使用执行查控系统和送达留证系统,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率先在全省中院试点送达等事务外包改革,服务成果初步显现。


  327日,春风和煦,万象更新。在嘹亮的国歌声拉开序幕后,一名老法官和一名青年法官共同为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新审判大楼揭牌。在海东撤地设市十周年之际,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法院的关心支持下,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迎


来了庄严而又雄伟的崭新面貌。


十年前更名,十年后换貌。厚望如山,踔厉争先。


  回顾十年,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扬帆破浪,绘就为民司法不凡图景。展望明天,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初心不移,书写公平正义崭新篇章。


绘就平安和谐新画卷


珲春市新安街道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综述


20XX614日)


  近年来,珲春市新安街道充分运用“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体系,构建“党建+社会治理”工作模式,细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使服务力量向社区下沉、向网格延伸,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新安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对社区治理的核心作用, 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通过红色引领,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新安街道充分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按照300-500户划定为一个网格的标准,将辖区划分调整为86个网格,建立网格党支部86个、网格党小组52个、楼栋党小组数18个、党员中心户数311个,打造网格党群服务站40个。落实“双三长”制,配备楼栋长442人、单元长1158人,并在小区内张贴公示牌,实现社区网格全覆盖。充分发挥网格员“宣传覆盖广、掌握信息快”的优势,依托“3117” 工作法,提升网格效能。


  新安街道紧紧抓住“宣传”武器,持续性深入开展多方式、多领域的普法宣传,提高辖区群众的法治意识,自觉参与到辖区治安防范、社会监督等工作中来。


  深入开展涉老反诈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网格、进养老机构、进金融网点活动,充分利用微信群、多媒体、海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养老诈骗相关知识和方法,帮助群众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提醒老年人守好自己的养老钱。以创建基层平安社区为契机,在8个社区、龙源公园、各养老机构等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活动100余次。通过微信群推送“养老诈骗”典型案例和防诈反诈知识500余条,制作反诈宣传小视频8个,积极营造养老诈骗“人人喊打” 的浓厚氛围。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推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问卷,引导群众客观公正评价全市社会治安工作,实现知晓率和认同感均达100%


  新安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宗旨,创新治理方式,对矛盾纠纷及时排查、及时化解、及时整改、及时回访,将矛盾纠纷化早化小,避免形成影响稳定安全的“大问题”。做到每周开展一次矛盾问题排查,每月开展一次跟踪回访,对可能引发“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矛盾问题,按照“三


定三包”要求,及时发现,就地化解。今年以来,新安街道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5件,均已化解。


  新安街道扎实推进民辅警进社区班子工作,为每个社区配备1名民警和2名辅警,负责日常巡查、民生问题调解等工作。建立志愿者服务队63435人,在辖区开展矛盾纠纷调处、日间巡逻、环境卫生整治、防范养老诈骗宣传等服务。建立“网格预警、社区出单、街道派单、部门接单”联动机制,组织召开民情议事会13次,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15个,及时消除信访隐患。


  同时,定期召开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部署会议,充分利用各种媒介, 广泛宣传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辖区8个社区常年在LED屏滚动播放扫黑除恶宣传标语,并利用黑板报、横幅、宣传册、文艺演出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今年以来,新安街道共制作宣传展板140块、悬挂横幅29条、张贴海报1200张、发放宣传册1900余份、发放宣传单5500余张、填写入户走访表24000余份、发放环保购物袋2000个、组织扫黑除恶文艺演出3场、举行宣传讲座80余场、设立举报信箱19个,并公开举报电话,鼓励群众积极检举。


凝聚各方合力  守护金融安全


十堰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综述


20XX615日)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是维护金融秩序、守护金融安全,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20XX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定于61日起开展第十一届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月活动,全市各部门快速部署、积极行动,迅速掀起打击和防范非法集资活动热潮。


  近年来,市处非办和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聚焦非法集资活动新变化、新动态,凝聚各方合力、加大打击和防范力度,取得较好成效。


一、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完善的工作机制,是提升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已建立完善的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每年多次听取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情况汇报,在各类会议以及文件、简报、专报上对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作出批示。市政府分管领导每年定期召集各县(市、区)和市防范化解金融重大风险攻坚战指挥部、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召开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专题会议,总结成绩、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市处非办常态化组织召开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重点非法集资案件风险研判专题会议,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压实责任。全市10个县(市、区)均明确了县级分管领导,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负责落实省处非办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市133个乡镇(街道)成立工作专班,1663个村(社区)明确专人负责, 全市建立由1957人组成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 四级防范金融风险工作队伍,形成了政府管地域、部门管行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矩阵式工作格局。


二、宣教效果显著提升


一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要求,结合春节期间、一季度


宣传周、二季度宣传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等时间节点,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广泛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市上下营造了良好的宣教氛围,取得良好成效。


  20XX6月以来,市处非办在官网发布金融知识宣教、反诈骗典型案例及短视频396条,利用“十堰金融卫士”微信公众号发布金融知识、反诈骗典型案例以及短视频320条,吸引全国近2万人关注。利用“十堰日报”发布平台发布“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远离非法集资”提示函,发送防范非法集资宣传短信40万条。与市艺术剧院签订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协议,编创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为主题的文艺节目,举办现场演出12场次。组建成立由市直单位、驻市高校、金融机构等部门人员组成的防范非法集资政策法规宣讲团。参加全省防范金融风险短视频征集大赛,各县(市、区)、市直成员单位、金融机构等共报送短视频53件。积极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进社区活动,提升社区居民防范非法集资能力。联合市公安局、张湾区政府组织开展“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群众广泛参与。


  各县(市、区)结合辖内实际,各市直成员单位结合职能职责,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现场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搭建电子屏宣传平台、接受群众咨询、发送短信、组织网络宣传直播等形式,形成市、县(市、区)上下一体、部门积极参与的宣教大格局。其中,茅箭区创新宣传路径,依托“三微一端”新媒体矩阵抓好宣传,开展网络直播活动,营造了浓厚的防范非法集资氛围。竹山县累计发送防范非法集资短信10万余条,发放宣传手册2万余册,组织网格员积极行动,实现17个乡镇、244个行政村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全覆盖。市住建局结合“走进东风惠购东风”房地产推广会、“山水车城宜居十堰”鄂豫陕毗邻区域房地产交流推广会,广泛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市司法局组织法律顾问、法律服务志愿者、驻村干部,结合“246”工作,因地制宜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市公安局联合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张湾区政府等广泛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制作《打击非法集资共创社会和谐》卡通图文,通过“平安十堰”“十堰金融卫士”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取得较好宣传效果。十堰日报社发挥平台优势,推出专题报道,开展直播活动,通过秦楚网、十堰头条、云上十堰、微博、视频号等多个平台进行宣传,增强群众防范非法集资意识, 成效十分明显。


三、防范能力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我市始终对非法集资活动保持高压态势,防范、打击非法集资能力不断提高,保障金融安全防线更加牢固。


  为全面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我市组织各县(市、区)、市直成员单位对辖内民间投融资机构、行业领域内金融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张湾区成立由社区(村)网格员牵头,相关行业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巡查队伍,按网格片区开展全方位金融风险排查工作,确保辖区排查不留死角。丹江口市针对融资中介、网络借贷、私募基金、电子商务、养老服务等易出现非法集资风险的领域以及名称包含“企业管理咨询”“商业管理”等字样企业开展全面摸排, 共排查企业40家。相关行业主管监管部门依照工作职责,依法开展行业(领域) 金融风险排查整改。驻市高校积极开展“非法校园贷”“套路贷”等风险排查。市民政局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实地走访、询问老年人等多种形式,重点排查以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等名义诱导老年人投资的广告信息及融资行为,消除非法集资风险隐患。市商务局共检查20家商超企业,详细了解企业预付卡发放数量、是否落实限额、有无预付卡管理制度、预付卡兑付等情况,传达省、市相关文件精神,防止出现预付卡滥发、不兑付引发的纠纷等风险隐患,督促小微企业开展自查并如实填报《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发卡企业自查表》。截至目前,未发现重大金融风险隐患。


  持续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不断创新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全面深入排查金融风险,织牢织密金融安全防护网市处非办正协调组织各成员单位主动作为、担当尽责,持续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凝聚依法治市工作合力 为高质量发展护航赋能


新余市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综述


20XX614日)


  法者,治之端也。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


  20XX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抓实做深谋篇布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领域工作,全社会法治意识逐渐增强、法治环境不断优化、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治品牌亮点纷呈,法治新余建设蹄疾步稳、铿锵有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我市连续三年获评全面依法治省考核优秀市(四小市第一)、连续五年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优秀市,营商环境评价综合排名列四小市第一,入选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市、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市优秀榜单,医患纠纷调解等基层治理工作成为全国品牌。


一、法治统筹力量全面加强


  全面依法治市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优化。先后组建了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全面依法治市、县(区)、乡镇(街道)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并下设协调小组,构建起“1+1+N”工作体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实现法治建设机构全覆盖,打通了全面依法治国“最后一公里”。


大力整合法治建设资源。市、县(区)两级司法行政部门均设立依法治市


(县、区)秘书科(股),并将统筹全面依法治市(县、区)、法治督察和法治政府建设职责全部整合至秘书科(股),同时加强人员配备,一体推进法治新余、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工作质效得到新提升。


  统筹谋篇布局,锚定法治新余建设的目标方向。制定出台了《法治新余建设规划(2021—2025年)》《新余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新余市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十五条措施》, 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法治新余建设的目标任务。每年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和市委依法治市办会议,对年度重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阶段性规划部署,确保依法治市各项工作提早谋划、大力推进、有效落实。


二、法治建设基石筑牢夯实


  地方立法制度基础得到夯实。出台了《新余市立法条例》《新余市人民政府拟订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程序规定》,健全了法规、规章项目征集、评估听证、群众参与等规则,构建起了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负责、各方参与的科学立法工作机制。针对重点行业或领域,科学确定立法项目,加强立法前预判、立法中协商、立法后评估,建立政府立法计划,将城乡供水一体化、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等8个项目纳入市政府立法计划,积极回应群众法治新期待, 助力解决社会治理难点。


  地方法治体系更加完善。自我市拥有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市政府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需要,先后制定出台《新余市仙女湖水体保护条例》《江西仰天岗国家森林公园保护条例》《新余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新余市农村房屋建设管理条例》《新余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新余市城市管理条例》《新余市颐养之家条例》《新余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8部地方性法规,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地方立法体系,为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生态建设、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等起到了良好的法治引领和推动作用。


三、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在政务服务领域,按照“6+1”模式,我市将部门设置的“小一窗”变成按事项集成审批的“大一窗”,推动通用综合窗口设置全覆盖,除保留“社保、医保、税务、不动产、公积金、公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6个综合业务专区外, 推动34个部门748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通用综合窗口统一受理,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将过去的一件事需要“多窗办、多次办”,转变为现在多件事只需“一窗办、一次办”,实现综合受理“一窗化”。


  作为全国跨部门跨行业电子证照关联应用试点城市,我市大力推进电子证照一体化、便利化应用,在全国率先实现37个部门278项电子证照全覆盖和全国互通互认,探索出“一库集证、一码统归、一照共享、一码畅行”“四合一” 电子证照联展联用新路径。个体经营者陈女士网上提交申请材料后,3小时就办妥所有事宜,拿到了“一照通办”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陈女士感叹道:“一照通办像网购一样方便。”


行政处罚不是目的,是为了让企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


提高法治意识,自觉遵守相关规定,让企业良性发展。”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傅睿介绍,继2019年在全省率先实行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制度后, 我市继续推广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制度,已覆盖全市32家行政执法单位,包容审慎监管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1+N”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打好联合牌,做好加减法,增加部门联合抽查次数,减少入企检查次数,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为企业营造“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减少干扰、为企减负”的营商环境。20XX年,市、县(区)两级开展联合检查248次,联合部门检查事项占比83.62%,入企检查频次减少30%,户均检查时间减少50%


四、依法行政水平显著提升


  行政复议是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首要救济途径,也是化解行政争议的主要渠道。20XX年,我市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将大部分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复议阶段。数据显示,20XX年全市行政复议案件同比增长49.5%,行政纠错率17.6%,为历年最高;行政诉讼案件同比下降32%,一审败诉率11.3%,同比下降12%,实现了行政诉讼案件数和败诉率“双下降”, 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列全省第一。


  “红头文件”是人们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俗称,文件是否合法有效,直接关系到政府能否依法行政,关系到政府的自身形象,关系到群众的合法权益。20195月,我市出台《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建立作出全面系统规定。今年3月, 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乡镇(街道、办事处) 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的通知》,全力打通合法性审查工作“最后一公里”。


  据悉,市司法局作为市政府法律顾问全程列席政府常务会议,为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重大活动进行合法性审核,去年共审核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合同192件。为保障政令统一,根据上级法律法规修订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市对20XX630日前制定的179件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30件施行期满的规范性文件宣告自行失效,54件予以废止,12件提出修订要求,83件予以保留。行政权力依法运行得到了有效规范和保障。


五、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彰显


  近年来,我市将司法体制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先后上线“党建+法银通”平台、执行信息查控监管平台、涉众型案件财产执行案款发放综合系统和“企法通”微信小程序, 深化审判e管理平台的监管,建立“余法同行”微信交流群,实现民商事案件结案率、平均审理天数等数据的共享公开,助力法官“类案同判”,辅助法官判得更快、判得更准、判得更好。成立简案速裁团队,案件审理天数大幅缩短, 实现了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与多元化解。


  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小案”,让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从细微处累积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厚植党的执政根基。通过建立领导包案办理信访案件、发挥国家司法救助职能作用、完善检察办案听证指引等办案机制,持续深化“检察为民办实事”实践,最大限度释放司法善意,让群众感受到司法温度。


  2015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引入外部监督力量,健全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护机制, 是对司法权力制约机制的重大改革和完善,对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以来,市司法局共选派市级人民监督员参与全市人民检察机关监督活动131次,履行了监督检察办案活动的职责,真正落实了“检察机关倾听人民的意见、接受人民的监督”的规定, 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六、法治社会建设更加完善


  法治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我市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规划,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设施,融入法治元素,打造了一批集知识普及、休闲娱乐、法治实践于一体的法治文化阵地。市政府投资100万元改建的市宪法广场,如今已成为普法宣传的重要阵地。目前, 全市共建成法治文化基地24个、法治文化公园(广场)16个、法治文化长廊38 个、法治讲堂414所、法治图书角445个,营造了浓厚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


  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动“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由农村向社区延伸,全市已培养社区“法律明白人”骨干522名。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建设全覆盖,所辖乡镇(街道)、村(社区)智能服务覆


盖率均达标,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均等普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大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序推进,自治、法


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层治理良序初步形成。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在全省首开人民调解与人民法院“诉调”对接先河。整合多方调解资源,创新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e中心,加快城区东西南北中5个矛盾纠纷多元化解e中心扩点建设。探索出“六字调解法、四心三结合”医患校园纠纷化解新余“处方”, 涌现了“新时代江西十大法治人物”——市医(校)调委主任李时洪等一批先进典型。挂牌成立“李时洪工作室”,在全省创新开展“司法所长跟班学调解” 活动,不断强化基层法治人才队伍。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目标,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城市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让高质量司法服务常驻群众身边


陕西省新时代“六好司法所”创建活动综述


20XX615日)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最基层的工作单元,直接面向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是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和前沿阵地。


  在陕西,以“组织机构建设好、人员队伍发展好、体制机制完善好、基础设施配备好、经费保障落实好、职能作用发挥好”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六好司法所”创建活动为抓手,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不断推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整体提升。截至目前,全省1293个司法所被省司法厅命名为新时代“六好司法所”,391个司法所被命名为“新时代六好司法所示范单位”,分别占全省司法所总数的98%30%。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提升法律运用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群众工作能力,让高质量司法服务常驻群众身边。


  “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体制机制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业务能力建设、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司法所规范化水平,以司法所工作规范化助推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66日,在全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上, 省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政国说。


一、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


  整洁的办公室,制度上墙的人民调解室、普法依法治理室、群众接待室、社区矫正室办公设备齐全、人员着装统一。66日,记者走进西安市雁塔区司法局大雁塔司法所,深入感受全国模范司法所的“魅力”。


  “我刚到大雁塔司法所时,所里仅有2间办公室,面积不足40平方米。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咨询等各项业务就‘挤’在一起,办公设备也陈旧简陋, 群众来办事甚至都没有坐的地方。”大雁塔司法所所长孙颖说,如今硬件设施完善了,办公区的功能分区明确了,人员配备也更专业了。“我们能为群众解决问题的速度越来越快,经常有辖区群众夸咱工作细致嘞!”孙颖说。


大雁塔司法所的变化是全省新时代“六好司法所”创建活动的缩影。


  “我们抓基层阵地,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不仅让司法所面貌发生了变化,也让服务群众、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西安市司法局副局长张兴平介绍道。


  2020年,为期三年的新时代“六好司法所”创建活动开展,全省各地市因地制宜,积极打造更专业、更具特色的司法所。


  “三年行动”开始以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按照“标识统一规范、办公面积达标、功能用房独立、设备设施齐全”的标准,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经费保障能力,让全省基层司法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二、完善制度人员队伍更专业


  司法所不仅得有“颜值”,也得有“智慧”。自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开展以来,我省积极建立健全司法所管理工作制度、明确司法所业务职责规范,并按要求统一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形成了管理有序、行为规范、职责明确、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很多司法所一样,我们所也存在着人少事多的问题, 因此想要提升法律服务质效,就要在规范化上下功夫。”铜川市耀州区司法局董家河司法所所长赵方说,工作要抓好,基础须牢靠。


  在“规范立所”上,董家河司法所作了很多努力。司法所体制机制改革以来,董家河司法所以创建省级新时代“六好司法所”为契机,狠抓规范化建设, 建立健全了岗位目标责任、执法监督管理等各种业务工作规范制度,形成了以制度促工作、用制度管理工作的良好机制。


  “我们制定了全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出台全省统一的司法所业务工作制度,以‘三年行动’为巩固深化全省司法所体制机制改革成果的重要抓手,打通了司法行政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陕西省司法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马红薇说。


壮大专业队伍力量是提升基层司法所工作质效的重中之重。


  2020年以来,陕西各地通过招录、调剂、购买服务等方式,基本形成司法所以政法专编人员为主、地方事业编制人员相配套、政府购买服务人员为补充的工作队伍。全省1318个司法所已基本完成管理体制、人员编制等基础性改革任务。全面落实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共转隶划转人员2687人,结构更加优化, 力量更加壮大,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特点。


三、家门口享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对延安市富县茶坊街道羌村的村民来说,司法所依据法律规范制定的土地经营权承包合同样本,就是他们真切感受到的法治获得感。


37日上午,茶坊街道组织茶坊司法所、派出所、土地所、法庭成立工作


组进驻羌村,通过座谈、宣讲等形式,研究解决乡村社会治理中“五荒”土地承包遗留问题。茶坊司法所结合实际,依据法律规范制定土地经营权承包合同样本。有了规范合同的约束,大部分村民消除了顾虑。对部分存有顾虑的村民, 工作组分头入户,给村民“说事”“说法”,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明晰了权利和义务,使村民消除了顾虑。最终,42户村民全部与村委会签订了承包合同,缴纳了土地承包款,使羌村村委会对村集体资产管理更加依法、规范。


  “我们不断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延安市富县司法局吕世斌说。


  根据省司法厅和市司法局开展“品牌调解室”创建活动要求,在新时代“六好司法所”创建过程中,我省各地司法所还充分树立品牌意识,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汇民智、解民忧。宝鸡市搭建“百姓说事室”“民风说事屋”, 靖边县创建“乔乔话当面说”“老李拉事室”更多的难题被解决,更多的意见被采纳,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全省依托司法所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1250个,全省公共法律服务站近三年共解答法律咨询约4.5万人次。全省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年均调处矛盾纠纷9万余件,成功率97%以上。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增强为民服务实效


西藏自治区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综述


20XX613日)


  20XX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藏,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为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一、坚持依法行政,全力推动政府行为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


  落实程序规定,不断提高行政决策质效。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执行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我区暂行规定,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和法律顾问制度,督促各级各部门完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对48个部门近2700项权责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对4部政府规章、34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备案。


  紧盯依法用权,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成自治区行政执法综合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换发4万余个全国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督证件,规范行政执法流程,推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实行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建立完善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并定期发布。加强对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协同执法的组织指挥、统筹协调,部署开展生态环境等领域执法专项监督。


  聚焦高效便捷,全面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制订自治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对区市县三级行政复议职责进行集中整合,自治区行政复议大厅已全面开展工作,各市(地)、县(区)均在本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了行政复议咨询接待窗口,全区行政复议机关由2558个减少至82个,实现了统一受理、统一审理、统一决定、统一送达。


  制约监督,促进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建立政府评议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加强政府内部监督,全年共办理自治区人大代表议案230件、自治区政协委员提案310 件,办复率和满意度均为100%


  坚持良法善治,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突出社会治理急需、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立足西藏实际,有序推进重要领域立法,完成西藏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药品管理条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条例等6件地方性法规和西藏自治区储备粮管理办法、绿色建筑推广和管理办法、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居住证管理办法等5件政府规章的制修和报审工作。


二、坚持放管结合,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建成运行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一网三平台”,实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与民生相关的住房、医疗、教育、户籍等业务基本实现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 区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分别达98.3%83%82.5%。依托政务大厅办理的便民服务事项基本实现“跨省通办、一次就办”,全区20个不动产登记窗口实现登记、交易、税收等“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全区商务政务服务事项实现“20项一次跑、6项一网通办”,且办理时间压缩一半以上。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订实施全区优化政务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西南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方案。积极维护市场公平,对近200份文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先后出台38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29条临时性措施,细化量化减税降费、援企稳岗、降低成本、刺激消费等一系列举措。


三、坚持利民惠民,精准提升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的供给保障能力


  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制定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五年规划,基本建成区市县三级司法行政机关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82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挂牌成立,26个乡镇服务工作站试点运行,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为1.35万余人次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100余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


  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实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有效调解3600 余件矛盾、预防1100余件纠纷,成功率95%以上。组织有关方面全面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排查处理27起欠薪案件,累计追发工资7300余万元。


  提升全民法治素养。纵深推进“八五”普法,持续深化“法律七进”,创建72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培养2.12万余名“法律明白人”,各地各部门和党员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普遍增强,全社会形成自觉守法、办事依法、


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风尚。下一步,我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全面依法治藏各项工作,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藏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同步推进法治西藏、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推动全面依法治藏不断取得更大成效。


幸福滁州的“平安密码”


滁州市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综述


20XX613日)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 不断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连续7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基层治理的不断探索和智慧实践。


一、坚持党建引领,激发治理新活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近年来,我市依托城市基层党建领导协调机制,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深度融合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为基层治理注入“红色细胞”,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党委高位推动。市委顶层谋划推进,先后研究出台城市基层党建“1+6”政策体系,从组织架构、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等,全方位强化保障支持。聚焦大战大考,成立由各级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一办多组”领导机构,“点对点”建立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区,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领41名市级领导直接联系56 个社区,四级书记建立城市基层党建联系点710个,做到既挂帅又出征。


  部门高效联动。我市接续制定23年行动计划,将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重点工作分解为62项任务清单,派单到32个职能部门。各部门立足职能开展项目化攻坚,推动“单打独斗”向“一体协同”转变。健全常态化督查问效机制, 将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纳入年度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1+N”个性化清单, 层层传导责任压力。


  我市持续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全覆盖成立22个街道大工委、206个社区大党委,吸纳共建单位、驻区单位等党组织负责人任兼职委员,召开联席会议2700多场、实施“党建共建项目”2200多个,统筹调度各方力量联勤联动,多方合力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


  深入推进“党建+网格化”治理,我市建立城市“全科网格”2064个,同步成立小区(网格)党支部,推动部门联系在网格、党员服务在网格。推进“党


+信访”,建立“1+5+N”机制,源头化解矛盾隐患。


二、聚力共建共治,奏响和谐新乐章


  群众事,群众议。我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鼓励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着力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社区协商成果不断涌现。我市积极开展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创建活动,构建亮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城乡社区协商新思路。近年来,全市27个城乡社区先后被命名为全省城乡社区协商示范单位,全市城乡社区年度共开展协商次数达9700余次,平均每个社区开展协商活动7次以上。琅琊区凤凰社区在小区内设立“议事亭”,定期召开协商议事会,有效解决了居民的现实问题; 打造滁阳社区“云上e事厅”、龙池社区“协商会客厅”等协商议事场所,并结合“智慧社区”建设,实现线上线下协商议事相结合。天长市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形成的“1134”协商共治社区工作法被评为“全省优秀社区工作法”;向阳社区被确立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深入推进创新实验试点工作;“城乡社区协商促进高质量基层治理的精细化实践”成功入选为“全国城乡社区精细化治理”优秀案例;《社区协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编制指南》被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安徽省地方标准。


  村务公开标准化建设扎实开展。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0XX年,南谯区和来安县开展省级村务公开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做到内容、时间、程序、形式、阵地、管理规范,群众满意。


  此外,来安县新安镇孙桥村“四事”工作法、新安镇西门社区“小巷议事会”工作法和定远县定城镇幸福路社区“义心一驿”工作法获评安徽省“优秀社区工作法”。


三、创新治理模式,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近年来,我市聚焦基层治理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优化治理方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让群众生活更舒心、更美好。


  聚焦创新治理,我市开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探索切实管用乡村治理路径模式。明光市以“聚焦‘三治融合’,共创美好新明光”为课题,探索形成了符合当地实际的“3533”工作法,有效激


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创新数字乡村“1125+N”模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天长市以“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治理”为课题,在174个村(社区)建立健全了“一会一队一约”工作机制,探索建立“11355”协商共治机制,有效提升村级议事协商水平,为构建新时代“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天长样板”。


  持续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我市充分融合社区服务资源,打造“智慧社区”,构建“线上反馈、线下实践”的闭环机制和全时开放的社区服务综合体, 探索构建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交互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琅琊区丰山街道和南谯区银西社区被确认为省级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单位。滁州市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在省委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典型案例》中给予推广表扬。


  开展多层次平安创建和“一县一品”社会治理创新活动。近年来,我市先后创成国家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09个(其中国家级10个)、示范类“枫桥式公安派出所”6个(其中国家级1个),102个乡镇(街道)获评“全市平安乡镇(街道)”称号。


在崛起赶超的路上奋力奔跑


上饶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综述


20XX612日)


壮阔征程看开局,中流击水看起势。


  初夏的上饶,处处迸发着火一样的激情,建设工地热火朝天、厂房车间机器轰鸣、企业工人繁忙奋战 各行各业咬定目标、跃马扬鞭,全力拼经济、冲刺“双过半”。


  20XX年度,我市位列全省综合考核一类设区市“第一等次”。延续这份好势头,我市以奔跑者的姿态,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打造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上来,全力以赴建设制造强市、打造区域中心,让春天播下的“种子”成长为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


一、坚持党旗领航,激励团结奋斗


  今年214日,我市在市直单位认定首批担当作为“骏马奖”10人和优秀乡镇(街道)党委书记8人。从他们身上,映射出我市干部“起步就奔跑、开局就争先”的精气神,也激活了我市干部比学赶超、创先争优“一池春水”。


  全市各级领导班子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创新性谋发展,创造性抓落实,带头扛重活、挑重担,全力拼经济、稳增长,用心解民忧、保民安, 始终保持着激情燃烧的进击状态,把很多“不可能”变为了“可能”,进一步提升了城市能级,抬高了发展位势,充分彰显了“一座城、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的磅礴力量,更加坚定了奋力开创现代化大美上饶新篇章的信心决心。


  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我市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保障发展“第一要务”,着力在推动发展、服务民生中彰显红色力量。


  牢牢抓住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牛鼻子”。制定印发《中共上饶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20XX年工作要点》《关于基层党建工作抓落实的方案》,建立健全“四个一”推进机制,进一步强化闭环管理。全过程、全覆盖督导民主生活会,将组织生活会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作为基层党建巡察调研的评分指标。系统建立省、市巡视巡察、检查通报反馈的基层党建工作方面的问题台账,一体推进各类问题整改。


  全域党建整体提升。在机关,高标准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 创新实施党建+业务工作“一本清”;在学校,设立市委教育工委,稳步推进中


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深入开展高校党建“双融双育”活动;在国企,建立国有企业党委对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前置把关机制,扎实推进市属国企“党建入章”;在公立医院,市、县两级成立卫生健康行业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全面落实“党建入章”,强化公立医院党建力量;在新兴领域,探索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成立市快递行业、互联网行业、道路运输行业党委,理顺490家市级社会组织党建主管单位。


二、坚持工业挂帅,建设制造强市


  今年4月,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公布了20XX年度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名单,我市以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设区市。这是我市连续第五年获此殊荣。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不断进位赶超,稳站全省“排头兵”行列?循着上饶工业坚实发展的足迹探寻,突飞猛进的“制胜法宝”清晰可见。


  以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我市编制了《上饶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将发展千亿级产业集群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构建具有上饶特色的“2+4+N”现代化产业体系,即有色金属、光伏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 电子信息、非金属材料、汽车、机械制造4个重点产业,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等N个特色产业。力争到2025年,构建4个千亿级产业矩阵,也就是在现有的有色金属、光伏新能源两个千亿级产业基础上,将电子信息、锂电培育成为新的千亿级产业。同时,扎实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工作。


  依照“2+4+N”的发展思路,我市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开发区创新发展“三大倍增”行动,全力培育光伏新能源、有色金属、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晶科能源成为全球首家光伏组件出货量突破100GW的制造商,光电转换率连续22次打破世界纪录;康佳(上饶) 智能制造科技城项目顺利落地,光学产品质检中心、未来光学科研院揭牌运营, 光学产业逐步向物联网、光机电一体化迈进;吉利、长城等整车企业集聚上饶, 引进了与整车企业配套的发动机、电池、电机、电控4类核心零部件、70多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1个汽车综合试验场,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齐头并进,乘用车与商用车交相辉映,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我市牢固树立“凡是长三角能做到的,上饶都要做到”理念,聚焦打造“可比浙江、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建立起“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


工作格局,推动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争先进位。


  如今,我市已形成15个省级(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并累计创建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产业示范基地5个。这些星罗棋布的产业集群,为上饶工业快速发展输出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三、坚持开放先行,打造区域中心


  如何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在我市“打造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实践中,能找到答案。


  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赣东北打造成为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瞄准这一机遇,我市主动出击,以通道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进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在深度融入“长三角”新格局中力争一席之地。


  走进江西耐普矿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一批发往赞比亚、澳大利亚、墨西哥等10余个国家的订单产品正在加速生产。“我们企业目前订单非常火爆,每天都有来自海外市场的订单,今年以来已签约订单金额突破了1个亿。”公司副总经理夏磊说。


  在决战二季度中,我市一批工业企业铆足干劲、开足马力、创新提质,将“上饶制造”不断推向海外市场。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将启动海外属地化KD工厂的布局和建设,以“贸易+ 属地合作”模式,来进一步开发海外市场,并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新能源轻卡星智的右舵车型,以满足海外右舵市场的客户需求。


  早在今年春节期间,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斩获了海湾七国最大订单,宣布未来三年内在中东地区投放5000台电动商用车,首批订单便签下1000台远程超级VAN


  今年一季度我市外贸进出口165.5亿元,比去年同期(同比,下同)增长26.8%。其中出口


  1527亿元,增长25.3%;进口12.8亿元,增长48.2%。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上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更填补了我市对外开放平台的空白, 高能级开放平台释放出强大能量。


  我市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首选地”。在衢饶示范区,由浙江客商投资的江西大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700万台的智能水泵项目,目前拥有生产线13条,仅3个月,产值已超800万元,年底计划突破3亿元。浙赣边际合作(衢


饶)示范区是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之一,今年以来,衢饶示范区全力打造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园中区”。目前,仅上饶经开区省外投资项目中,就有超70%项目来自长三角地区。


四、坚持人民至上,推动共同富裕


  在铅山县永平镇杨家桥村老李家自然村,几位村民忙着在地里为红芽芋除草和施肥,广阔的田地里芋头连片长势喜人,呈现出一幅丰收在望的动人图景。


  为推动产业发展,永平镇于202010月引进江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打造千亩蔬菜种植基地,种植红芽芋、花菜、玉米等作物。基地实行“企业+村集体经济+村民土地入股”分红模式,每年拿出总收益的21%给入股的村民,9%作为村集体收入。为了保证农民收益,还制定了保底政策,每亩土地支付给农民保底租金520元,村集体保底20万元管理费,目前,永平镇的蔬菜基地扩展到近万亩,直接推动永平镇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平均每户增收3万元以上。


  我市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千方百计让农民的“钱袋子”更鼓,在共建共享发展中让农户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在全面开展的“大抓基层年”活动中,我市通过大力实施党建引领走前列、社会治理一体化、风险隐患大化解、为民服务在身边“四大行动”,全力以赴破解制约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突出问题。引导党员下沉服务群众,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全市共有136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组织4.8万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联合市委政法委开展“访民情、解民困,万名干部进万家”实践活动,建立了干部包保联系服务群众“三张清单”,常态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实施“党建+网格+微小事”。今年以来,中心城区“五区”共投入资金1275万元,办结微小事1547件。


忠诚履职服好务 为民司法践初心


鄢陵县人民法院重点工作综述


20XX68日)


  “鄢陵县人民法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一年打基础、两年争先进、三年创一流’目标为引领,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踔厉奋发、苦干实干,全力服务保障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奋力谱写新时代鄢陵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528日,在鄢陵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鄢陵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蔡文慧说。


  忠诚是本色,为民是根基。去年以来,该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总目标,在忠诚履职中强化服务,在坚守初心中凝聚合力,在从严治院中提升公信,以坚强的决心、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统筹抓好审判执行、智慧法院、基层基础建设等工作,在建设一流公信法院、服务法院、智慧法院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忠诚履职维护公正以更实举措保障大局


  【新闻回放】31日,鄢陵县人民法院马栏人民法庭发出一份人身安全保护令,依法对遭受家庭暴力的申请人王某给予人身安全保护。这是该法院发出的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从申请到签发,仅用了不到24个小时。


  王某与赵某系夫妻,因矛盾常生气。稍不如意,赵某就对王某进行谩骂、殴打。王某不堪忍受,搬到工作地点居住。赵某仍经常通过微信、短信威胁、侮辱、谩骂王某。王某不堪其扰,向鄢陵县人民法院提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


  鄢陵县人民法院审查后,依据相关法律作出裁定,禁止赵某对王某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赵某殴打、威胁王某及其相关近亲属,禁止赵某骚扰、跟踪、接触王某及其相关近亲属。


  用心用情办好案,聚焦主业办实事。鄢陵县人民法院始终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审判工作的思想旗帜、理论指引、根本遵循,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去年,该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843起,结案率94.2%


  严厉惩治刑事犯罪,促进平安鄢陵建设。该法院聚焦主业,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先后审结刑事案件184起,判处


罪犯243人;妥善处置非法集资案件,坚持把打击犯罪同化解风险、维护稳定统筹起来,做好资产返还、教育疏导等工作;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法审结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30余起;坚决惩治腐败犯罪, 审结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3起;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针对审判工作中发现的治安防范和行业管理漏洞,及时提出司法建议8件,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


  妥善化解民事纠纷,促进和谐鄢陵建设。该法院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支持和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共审结民商事案件3361起,民事案件调撤率达36.82%;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落实“万人助企联乡帮村”、“三个一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决策部署,妥善处理涉及农村土地、宅基地等相关案件48起;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发挥人民法庭贴近基层的优势,吸纳乡贤力量参与调解,促进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审结追索劳动报酬、工伤赔偿、医疗赔偿等生命权、生存权等基本人权案件40起,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给予特别保护;妥善处理民间借贷、不良资产处置、互联网金融等案件607起,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持续强化依法行政,促进法治鄢陵建设。该法院推动完善行政机关与法院的府院联动机制,有效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共审结一审行政案件107起、国家赔偿案件1起,审结非诉行政执行案件61起;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制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服务鄢陵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用司法审判护航鄢陵绿水青山。


  全力破解执行难题,促进诚信鄢陵建设。该法院不断加大执行力度,密集开展“春雷行动”“夏日雷霆”“百日攻坚”“豫剑执行”等专项行动,共受理执行案件2781起,执结2734起,执行到位金额3.55亿元。对失信被执行人, 该法院采取建立网上曝光台、张贴“大头贴”、在村(居)委会“大喇叭”广播、量身定制“失信彩铃”等举措,持续予以曝光。工作中,该法院对一些典型案件执行现场进行“微直播”,持续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行动”“涉金融案件集中行动”“周六集中行动”等,尤其在双休日、节假日坚持“错时执行”, 让失信被执行人无处躲藏。结合涉金融债权执行案件的特点,该法院组织辖区金融机构召开座谈会,探讨案件执行的方法,联合开展涉金融债权案件专项执行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工作机制,敦促50余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该法院还探索信用修复机制,依法及时删除失信名单26


人次。


二、坚守初心勇挑重担以更高标准为民司法


  【新闻回放】515日,郜某一大早就赶到鄢陵县人民法院。此行,他专为赠送锦旗。郜某申请执行张某等4人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涉案金额270余万元。执行过程中,鄢陵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持续追踪查控, 查明被执行人张某名下有位于郑州市的房产一套,评估后拍卖得案款104万余元。后来,被执行人张某等4人感受到司法权威,主动向申请人郜某支付下余款项。


  权益得到维护,郜某请人制作2面锦旗,上书“公平正义司法为民”和“秉公执法清正廉明”,送到鄢陵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向执行干警表示感谢。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解忧显担当。鄢陵县人民法院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用更加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司法获得感。


  打造智慧法院,服务人民群众。该法院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现代化建设, 不断完善诉讼服务大厅、12368热线、网络诉讼服务平台组成的“多位一体”诉讼服务体系,竭力满足不同群众办理诉讼事务的需求。一方面,该法院推进电子卷宗同步生成及深度运用,探索实行“电子送达”,推动科技创新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该法院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跨区域诉讼服务网络,扎实开展“法官四进”(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在偏远乡村设立“诉讼服务联络点”6个,跨域立案,巡回审判,面对面以案释法,扩大法治宣传影响力;推行网上“零距离”诉讼服务,远程视频审理案件608起。该法院还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发放救助金117万余元。


  强化党建引领,服务中心工作。该法院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总基调, 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和法院审判执行实际,持续开展“一个党员一团火、一个支部一盏灯、一个法庭一面旗”品牌建设和“党员示范岗”“优秀党支部”创建活动。日常,该法院安排专人负责接听、记录、转办12368诉讼服务热线,线上为当事人提供信息查询、诉讼咨询、立案指导、预约立案等诉讼服务;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及时规范高效开展线上调解、远程提讯、在线庭审、网上查控等诉讼活动;结合被执行人实际情况和案件特点,充分利用执行指挥中心、网络查控系统等平台,“隔空”推进执行工作。该法院还与金融机构建立联动机制,采取提前预约、简化流程等措施,有效维护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


  深化精准帮扶,激发企业动力活力。该法院扎实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 工作,院领导带头走访重点企业30余次,贴身服务重点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党组成员与分包的行政村结对帮扶,帮助分包行政村解决各类问题17个,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组织20余名干警全力参与全县安全隐患房屋排查整治,确保群众住房安全。对涉企诉讼案件,该法院实行优先立案、快审速裁、优先执行,去年共办结涉企案件223起,平均审理天数44.16天,同比缩短20.84天。


三、牢记使命从严治警以更大自觉接受监督


  【新闻回放】“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 216日下午,在党组书记、院长蔡文慧的带领下,鄢陵县人民法院干警重温入党誓词。


  当日,该法院开展党规党纪进机关廉政教育宣讲活动,活动中,干警们共同观看警示教育片《“大村官”的“小算盘”》、学习《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蔡文慧上生动党课。干警们纷纷表示,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民法院队伍,是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保证。鄢陵县人民法院坚持把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健全监督机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为推进法院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坚守初心,打造过硬政法队伍。该法院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严管上,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单项工作争先进、整体工作创一流”为目标,出台《规范管理50条》等规章制度,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和制度笼子内正确行使;厚爱上,进一步落实各类人员的政治、工作待遇,将党组的关怀和关爱送到每一名干警,不断增强干警的职业尊荣感。该法院还持续开展“百日办案竞赛、优秀裁判文书、巡回办案、每周质效评比”等活动,在全院上下营造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警示督导,筑牢廉政纪律防线。该法院坚持开展“以案促改”专题警示教育、“能力作风建设年”等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干警按照“六个对照”逐条自查自纠、检视反思,由班子成员、支部书记讲授专题廉政党课,增强法纪意识; 坚持既打“板子”又开“方子”,围绕工作纪律、庭审纪律等开展审务督察15 次,印发督察通报15期,重点对日常考勤问题进行5次突击督察,对不遵守考勤制度人员在全院通报的同时,还通知所在部门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提醒谈话,


责成被通报干警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开展深刻反思,自觉校正思想偏差。 主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该法院把接受监督作为依法公正审判、高


效廉洁司法的重要保障和强大动力,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邀请代表委员监督宪法宣誓、视察重点工作、旁听案件庭审26人次;自觉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3次;自觉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在互联网公开裁判文书2365份,通过手机短信推送案件审判、执行节点信息1万余条,直播庭审1778 起,推动工作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铸牢忠诚担当警魂  守护塞上绿都平安


朔州市公安工作综述


20XX68日)


  警灯闪闪,警徽熠熠。行走在朔州城市街头,你总能看到一抹“公安蓝”, 他们或巡逻在大街小巷,或出现在求助百姓身边,或奔赴破案现场,或在学校广场普法他们把群众平安的愿景放在心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围绕中心大局,牢牢把握安保维稳和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确保了各个重要节点平稳度过,有力维护了全市政治安全、社会大局稳定。


一、坚定信仰擎旗奋进提升政治建设“新高度”


  坚定信仰、对党忠诚是公安队伍的政治灵魂,是做好公安工作的力量源泉。我市公安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坚持政治建警原则,培育践行“最强信念”。


  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不动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保持高度统一,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不动摇,警心向党不偏移。


  严明政治纪律。严格开展民主生活会,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不断提高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发扬担当精神。“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安排部署,全警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及时组织警力启动疫情防控实战勤务,全市设立疫情查控站点33个,出动警力9800余人次,检查人员35.8万余人次,车辆15.8万余台次,劝返中高风险地区车辆354台、人员594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整体战、防控战。


二、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开创安全稳定“新局面”


社会安危,公安系于一半。我市各级公安机关坚持稳字当头的工作基调,


聚力主责主业,坚持下先手棋打主动仗,积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有力维护了社会安定有序。


  五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圆满完成了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等重大安保维稳任务。对全市党政机关、关系国计民生的水电油气及反恐重点单位地毯式拉网排查,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深入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平鲁公安分局井坪派出所、怀仁市公安局海北头派出所被全省命名为第一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辖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


  持续夯实“保一方平安”职责使命,聚焦盗抢骗、食药环、黄赌毒等民生案件,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治。五年来,侦破刑事案件6926起,查处治安案件49865起,全市现行命案破案率100%;破获毒品刑事案件795起,缴获各类毒品1459.5公斤;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39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15.98亿元。尤其是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显著,打掉黑恶势力团伙123个,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40起,止付金额5.3亿元。


  截至目前,全市电诈案件、刑事案件控发案成效显著,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5.28%、行政案件受案同比下降9.16%,有力地维护了朔州平稳安定的社会环境。


  截至目前,全市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5.28%、行政案件受案同比下降9.16%。三、基础先行夯基固本培育升级跨越“新动能”


  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公安基础工作千头万绪、艰巨复杂,如何更好地为公安基层单位松绑减负,我市公安机关不断完善软硬件建设设施,强力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市域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


  五年来,全市445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落实“四个100%”(专职保安员、封闭化管理、一键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配备、护学岗),13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11个寄递公司以及水电气暖等重点单位全部安装视频监控、一键报警并与公安机关联网。建成智慧小区59个、智慧公交381台、智慧治安检查站3家,安装619 智能卡口127处,前端智能设备在重点部位实现全覆盖,构建起了严密的治安防控,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大力推进“智慧监管”基础设施建设,看守所、拘留所、强制戒毒所、监管医院全部完成改革,公安监管走在全省前列;以市公安局执法办案中心建设为引擎,全市整合建成8个执法办案中心;新建高标准、智能化指挥中心,做强


做精公安指挥“大脑”;完成综合实验室新建、警务技能训练基地改建、交警支队车管业务大厅改建、警犬基地新建任务,进一步筑牢公安工作发展根基。


  2021年,建成7116余平方米的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四、民生为要枝叶关情诠释为民服务“新担当”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市公安机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公共安全管理,持续对“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安全监管,全面推广“农村交通劝导站”,提升道路交通管控能力,全市道路连续10年未发生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深入开展交通安全专项工作,对重点车辆、重点路段安全隐患开展排查整治,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已经形成习惯。


  20XX年以来,全市人员伤亡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财产损失同比实现“四下降”。在市内重点路段实地勘察,科学分析,推行各类交通“小妙招”,挖掘道路通行潜力,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加大对185家沿街商铺、夜市、宵夜烧烤摊档等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巡逻力度,大力整治街头滋事、酒驾醉驾等突出违法犯罪问题,抬头“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成为常态。


  加强便民利企服务,对12项涉企经营许可证事项分类推进,最大限度便民惠企。紧密结合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在基层派出所开展户籍、车驾管、出入境等服务事项上门服务。目前,已办理跨省户籍证明等业务信息3666条、电子驾驶证18万余本、受理各类事项186件、办结各类诉求530条,公安为民服务的水平更精准、更便利、更贴心。


  誓言铮铮,警旗猎猎。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我市各级公安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质量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筑牢反诈防护墙 守好百姓钱袋子


海东市公安机关打击“两卡”集中收网行动综述


20XX613日)


  “你很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请立即停止付款,否则会造成巨额财产损失。”这是海东市平安区公安局在发现辖区群众被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及时拨打电话提醒群众的一幕,这也是海东市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涉案“两卡”集中收网行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断卡”行动不断深入,海东市公安局针对海东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实际,经过专题研究部署,在海东市公安机关先后开展了两次为期两个月的打击涉案“两卡”集中统一收网行动,抓获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 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据悉,海东市两次行动统一收网期间,共打击违法犯罪人员1007名,其中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85人,行政处罚350人,打击外省涉案人员280人,签订承诺书192人。


一、高度重视组织有力


  自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涉案“两卡”集中收网行动以来,海东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经过党委专题研究、多次听取汇报,深入分析研判海东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形势。320日,经海东市公安局党委批准,召开了海东市公安机关涉案“两卡”突出问题攻坚和“第一次”集中收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海东市公安机关开展第一次涉案“两卡”集中统一收网行动。


  与此同时,海东市公安局党委每日听取辖区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督办工作落后的县区,形成工作战果每日一通报制度,将贯彻良好县区做法在其他公安机关推广、分享战果,在海东市公安机关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海东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学瑞多次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公安局实地督战,听取工作汇报,总结工作经验,实地指导指挥,以最高的站位、最强的部署、最实的举措全力打响攻坚战役。海东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领导赴其他县区开展督导,交流经验,逐一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在此次行动过程中,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海东市公安局召集海东市七大银行系统、三大运营商企业主要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相关负责人就海东市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涉案“两卡”突出问题工作进行集体约谈。


  约谈过程中,海东市公安局向涉案“两卡”数较高的银行系统和运营商发放公安提示函10份,以公安提示函的形式加大警企联动,助推反诈犯罪源头管控,切实推动海东市涉案“两卡”突出问题整治工作。


二、方法得当举措有效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涉案“两卡”集中收网行动开展以来,海东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每日一总结,每日一汇报,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 全面推动行动纵深开展。


  为最大限度提升打击效能,海东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邀请省公安厅法制总队法制监督支队支队长许晏宁现场指导法制运用,为精准打击、准确定性给予了强力的指导和意见。同时,为确保打击战果不流失,海东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组织民警分赴各县区公安局开展涉案“两卡”、全量资金预警劝阻反馈等工作录入培训,点对点送教,共同研究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海东市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录入质效。


近日,海东市乐都区公安局就及时拦截劝阻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海东市公安局碾伯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接到国家反诈大数据平台推送的紧急预警信息,辖区居民正在遭受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接到预警信息后,民警迅速组织人员立即行动,一边电话联系被害人劝阻,一边赶往被害人家中紧急面见劝阻。但是,被害人已经被犯罪嫌疑人“洗脑”,不肯相信自己遭到诈骗, 并拒绝与民警见面。民警多次电话联系被害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与其沟通,最终见到被害人。经了解,被害人已转账数千余元,民警及时预警阻止了被害人继续转账,取得了成功见面止付、挽回损失的工作成果。


  随后,民警向被害人讲解了诈骗团伙经常使用的诈骗手段和身边被骗的真实案例,并现场指导被害人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和反诈“金钟罩”。


三、全面梳理有效打击


  互助土族自治县公安局连续作战一举抓获8名涉卡帮信犯罪嫌疑人、民和县公安局联动山西警方打掉一跑分团伙、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公安局跨外省抓捕取得实效、平安区公安局打防同步斩断校园贩卖‘两卡’黑手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海东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全体民警的辛苦付出。


  海东市公安局结合海东涉案“两卡”高发特点统筹推进,由刑警支队对所有线索集中梳理分类,对初步形成打击条件的开展调证和打击工作,并适时向各县区公安局推送,共梳理线索445条,推送集中收网任务319人,从而减少基


层工作量,加快打击时效。


  各县区公安局对海东市公安局推送的工作任务结合本地实际和线索研判结果,扩线深挖,重拳出击,在细致核查、案件串并、分析研判、劝阻宣传上共同发力,一次次向“两卡”犯罪发起凌厉攻势。


  近日,民和县公安局在海东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和安徽警方的协助下捣毁一处省外涉诈窝点。行动前,民和县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永宏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专案组以会议部署要求展开行动,在海东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大力支持下,锁定了团伙上线张某。经侦查,犯罪嫌疑人张某为上述涉诈窝点提供话术、话单等作案工具,组织有关人员集中培训, 同时为了逃避打击,该团伙使用非法通讯软件及非法虚拟货币交易软件。521 日,专案组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张某的藏匿地点,524日,在安徽警方的大力支持下,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张某到案后,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民和县公安局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今后,海东市公安局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全链条重拳打击涉诈犯罪生态系统。坚持出重拳、下重手、用重典,持续推进“云剑”“断卡”“断流”“拔钉”等各类专项打击行动,迅速掀起新一轮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潮,坚决遏制犯罪分子嚣张气焰。持续发起集群战役,严厉打击转账洗钱、技术支撑、组织偷渡等黑灰产犯罪,坚决斩断犯罪关键链条。组织优势力量集中攻坚一批涉诈大要案,抓“金主”、铲窝点、打平台、断资金,确保打深打透打彻底, 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


筑牢平安基石  护航高质量发展


城区公安推进“四个一”体系省级示范点建设综述


20XX65日)


  去年以来,市公安局城区分局以警务机制改革、标杆派出所创建工作为牵引,全面推进社会面治安巡防管控“四个一”(任务一张表、指挥一张图、管控一张网、勤务一套机制)体系建设,不断建立健全巡处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群防群治工作机制,着力打造符合城区治安形势的现代警务机制,护航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3月份,城区被省公安厅选定为“四个一”体系建设省级示范点。


  据统计,自社会面治安巡防管控“四个一”体系建设以来,通过社会巡逻防控,有效带动全区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8.71%,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一、优化警力分布巡处工作“一体化”


  429日晚,城区公安分局民警在日常巡逻时,发现一女士在路边一脸焦急四处寻找女儿。


  民警见状上前了解情况,得知该女士一家是从深圳来汕尾旅行,人生地不熟,在散步途中与7岁的女儿吵架,女儿负气走失。了解该情况后,民警马上获取走失女孩照片并报告分局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依托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移动警务终端下达协助指令并将相关信息下发至周边巡线警力。不到10分钟的时间,民警便传来找到求助人女儿的信息。


  城区公安以“科学、精准、高效”为导向,结合该区治安实际,科学划定了13个“135分钟”快速反应圈,其中1分钟、3分钟快反圈由特巡警驻守, 5分钟快反圈由巡警、派出所驻点值守和开展巡处工作,全面加强对党政机关、校园、医院、高铁车站、大型商圈、旅游景区等重要部位和人流密集场所的管控力度。


  该局每日投入140余名巡逻警力到市区13条主干道开展常态化巡逻,与市局交警、巡特警和派出所警力深度融合,坚持车巡与步巡相结合,同步发挥铁骑和警用电动摩托“快速反应”优势和“一警多能”特点,开展巡处一体化工作, 最大限度释放警力资源。此外,该局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力跟着治安实际走”的原则,针对辖区警情高发时段、多发区域和重点路段交通拥堵等情况实行“潮汐警务”,科学合理分布巡防力量。在高等级勤务期间,将分局各


业务警种警力最大限度下沉一线,提升市城区整体防控密度。


二、强化科技赋能警务工作“可视化”


  走进该分局大楼的指挥中心,吸引记者目光的是一张铺满近一面墙的大屏幕,屏幕上的地图实时显示着全区各地警力在线数、巡逻动态、警种分配等数据。不仅如此,在民警的操作下,可以调取查看全区各地实时监控、接处警执法现场画面、警力分布、警情、警力调度等。“这是我们的‘指挥一张图’, 即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是科技赋能警务工作的成果。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能更加直观地掌握全区各地的治安状况,以‘指挥一张图’为载体,实现全域警务工作可视化。”该局民警向记者介绍道。


  在完善指挥调度体系的过程中,在市公安局的组织统筹和大力支持下,该分局通过“物联+数联+智联”,驱动线上线下数据一网统筹、综合集成,让警力全量上图、要素全量上图、感知全量上图。同时,以“管控一张网”为支撑,全面强化情报信息预警研判,把日常巡防过程中风险隐患摸排情况及时汇总到平台。


  “指挥一张图”平台的运作,能够提高指挥调度和巡处勤务监督管理效能, 实现高效调度、集约用警,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治安巡防管控提供强劲支撑。在接到群众报警及情报研判、视频巡查发现异常之时,通过平台分级分类交由专业力量处理,将事发地附近警力以最快速度调派至事发现场,有效提高群众见警率和民警管事率、盘查率,真正把街面警务站打造成巡逻防控的前哨站、维稳处突的桥头堡、服务群众的便利窗,实现各类警情快速接警、高效处置。民警表示,在接处警中,每一秒都关乎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可视化、扁平化、集约化的指挥调度让接处警的反应时间平均缩短12分钟。“自平台上线以来,我们分局依托平台累计帮助群众63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700余起,及时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民警说道。“除此之外,我们推动防控手段由‘人海战术’向‘科技赋能’转变,依托移动警务终端、数字对讲机、执法记录仪等,通过现场视频动态实现前端感知设备和后台数据库碰撞, 实时向巡防力量推送指令。”民警告诉记者,依托科技赋能,推动辖区警务智联智管、警情快接快处、警民共建共享,同时掌握重点人员轨迹,预警重点人员、重点群体异常动向,建立集指挥、研判、抓捕于一体的多警种查控作战机制,实现在逃人员、重点人员、重点群体的闭环管控。今年3月以来,该区公安部门依托“四个一”体系先后抓获违法犯罪人员35名,其中抓获在逃人员10名。


健三、全勤务机制群防群治“全域化”


  今年“五一”假期,城区总接待游客34万余人,在人流量“剧增”的情况下,该区接报有效警情410起,环比下降19.13%。其中刑事警情8起,环比下降20%;治安警情26起,环比下降42.22%。这是城区公安优化各项目工作机制的成效体现。通过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问题“三张清单”,实现传统的“被动” 警务到“主动”警务的转变,从而提升巡处效能。


  “‘勤务一套机制’实现了巡处一体化向‘田’字转型,即横向为镇(街)、村(社)、组三级、纵向为‘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运行机制,不断建立健全警务运转机制。”民警告诉记者,通过整合企业、医院、学校、金融单位、商业综合体、物业小区等安保力量,拓展建设460个最小应急单元,组成1000 余人群防群治队伍。各支力量在各自巡区内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逻,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出警处置,将部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


  这套勤务机制在保利金町湾片区综合治理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取得良好效果。其中,保利金町湾片区综合治理中还因地制宜在7个景区网格基础上科学设置小网格,根据片区实际,按公寓、商户、小区、别墅、在建工地等区域功能划分40个小网格。搭建起了以社区党组织+网格员+小网格+属地企业的“1740N”网格化管理框架;在7个景区网格分别由1名社区干部、1名民(辅) 警、1名街道执法人员任网格长和副网格长,加强对景区网格日常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推动社区治理方式从“被动防”向“主动创”转变。同时,以社区党组织牵头保利物业公司、保利景区公司组建专职网格员、物业管家、保洁员、安全员(沙滩区域增配防溺水救援劝导志愿队伍)等4支队伍,充实到各小网格,构建起网格常态化管理队伍基础,将“精管细治”真正落地生根。


  下来,城区公安将以“四个一”体系建设省级示范点为契机,奋力打造“四有”“四个铁一般”的高素质公安队伍,构建更加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夯实经济发展根基,稳固发展四梁八柱,护航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侨”文章  凝心聚力启新程


重庆市侨联五年工作综述


20XX 6 2 日)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充分发挥海内外侨胞融通中外、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凝聚侨界力量助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是重庆侨联应思之题、应有之举。


  重庆市第四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全市各级侨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国侨联正确指导、市委坚强领导以及市级各部门支持下,聚焦中心工作,主动融入发展大局,推动中国侨联同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关于共同推进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合作协议》,重庆市政府与华侨大学签订《共同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签署合作协议》,切实成为重庆与海内外侨胞对话交流之“窗”、合作共赢之“桥”。


一、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团结奋斗的最大共识


  五年来,市侨联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不断加强政治建设,将讲政治作为侨联组织的根本属性,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专题会等各类宣讲、培训活动100余次,分众化、精准化引导侨界群众准确理解党中央、市委要求,切实将侨界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上来。


  此外,市侨联还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10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海外侨胞话重庆”“喜爱重庆的100个理由” “侨看新重庆”等专题活动,组织话题热议20余期,几万侨界群众先后参与, 整体浏览量近5000万人次。


二、坚持围绕大局,彰显服务发展的侨界担当


  五年来,市侨联带领全市各级侨联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服务经济发展、依法维护侨益、拓展海外联谊、积极参政议政等工作职能,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市侨联承办了四届“一带一路”侨商组织年会、两届“创业中华华侨论坛”, 举办了“世界侨商重庆行”“知名侨商重庆行”等活动,促成50余个合作项目签约,为重庆引进投资约600亿元。在深化“法侨”“检侨”合作方面,市侨联推进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实施“连心侨—维护侨益”项目,妥善处理侨胞100


件法律纠纷,挽回经济损失约2亿元,为侨商来渝兴渝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土壤。市侨联树立“大侨务”格局,打破地域籍贯界限,举办“海外侨领重庆行”


侨界杰青重庆行”“追梦中华·感知新重庆”等活动,在50余个国家和地区聘任海外顾问、委员,与近1000个海外侨社侨团保持良好互动,不断深化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工作,以“云”为桥壮大爱国力量。


  与此同时,市侨联充分发挥优势,先后邀请院士、特聘专家等500余名侨界高层次人才来渝调研,广泛发动侨界专家学者参政议政,累计报送课题调研等800余条,其中180余篇侨情信息被中国侨联、市委办公厅等单位采用。


  侨界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侨联开展工作的方向。五年来,市侨联持续开展侨爱心工程、光明行行动、“珍珠班”项目,给5000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为近万名群众提供免费义诊。疫情期间,累计接收海外2247万元的医药物资,定向捐赠给抗疫一线、侨界群众,并向海外26个国家的70家侨团侨社和1000余名留学生寄送价值600多万元的防疫“爱心包”。同时,引资引智统筹侨界资源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划拨260余万元专项经费培育项目、发展产业。


三、加强改革创新,筑牢事业发展的战斗堡垒


  五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市侨联以深化改革为契机,不断提升侨联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市侨联以强“三性”、去“四化”为目标,制定《重庆市侨联事业发展规划(20XX—2026年)》,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侨商组织融合,顺利完成涉侨机构改革相关任务,推动“地方侨联+大学侨联+校友会”工作机制,修订出台23 个规章制度,努力成为侨界群众的团结之家、奋斗之家、温暖之家。


  截至目前,已实现区县侨联组织全覆盖,拥有各级侨联组织67个,各级涉侨平台41个,侨联分会、侨联小组380个,“侨胞之家”110个,组织覆盖面、服务辐射面不断扩大。其中,成立了西部地区首家金融行业侨联、西部地区首家商会组织侨联、全国首家异地温州商会侨联等。


  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市侨联建成以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新华侨》电子刊等“一网一微一刊”为基点的市级官媒矩阵,开辟区县、高校、科研院所、商会等基层侨联组织及100余个“侨胞之家”网络阵地,一站式提供全市各级侨联组织资讯信息,畅通海内外侨胞与全市各级侨联组织的沟通渠道。


两个大局”交织激荡、“两个百年”历史交汇,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


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前进号角。未来五年,重庆各级侨联组织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服务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为根本任务,以实现侨联工作有声音、有形象、有品牌、有示范为主要目标,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进一步推动重庆侨联事业凝心、聚力、创新、求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贡献侨界力量。


唱响奋斗的青春之歌


西藏共青团五年来工作综述


20XX 6 7 日)


  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共青团西藏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五年来, 在区党委和团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西藏共青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团员青年自觉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用行动诠释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爱国精神,用实干彰显了“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用担当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有力推动西藏共青团和青少年事业实现新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作出新贡献。


一、坚定“与党同心”的青春信仰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大业,把个人努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20XX5月,“学习新思想奋进新征程”宣讲与读书辅导活动在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举行,引导青年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


  五年来,西藏共青团组建各级各行业系统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深入基层、学校、社区、企业、机关等开展宣传宣讲3000余场次,用“青言青语”、“童言童语”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发挥朋辈作用引领青年思想进步。全区各级团组织突出分层分类,针对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大学生、社会青年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感召青年在新时代担当作为。


二、刻画“跟党奋斗”的青春足迹


  20XX4月,团区委、自治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中国石化西藏分公司组织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走进拉萨市达孜区桑珠林镇桑珠林村后山共植“西藏青年志愿者林”,助力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以实际行动爱绿、植绿、护绿,共建美丽家园。


  五年来,西藏共青团组织动员各族青年在自治区“四件大事”“四个创建” 中勇挑重担。组织动员10万余名志愿者开展7500余次生态环保类志愿服务活动,


打造4处“青年志愿者林”,植树32万余株;用心用情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行动, 帮助1326名贫困青年实现转移就业;深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五年来共招募4818名大学生进藏服务,选派448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边境建设。2020年起向区外选派西部计划志愿者47名。支持边境地区青联、少工委建设,在边境县规范建设红领巾队室、广播站20个,在3个边境县建立“青联希望小屋”。


三、服务“挺膺担当”的青春梦想


  “创业之路确实艰辛,可喜的是,一步步走来,我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也将不负这份荣誉,继续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创业青年次仁明久如是说。


  五年来,西藏共青团深入实施《西藏自治区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 年)》,大力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持续实施共青团“千校万岗”就业服务,推送就业岗位2.9万余个,覆盖22万余人;用心关心青少年成长,大力实施“希望工程”,五年来累计接收捐助资金1.02亿元,资助学生20982人,建立3所希望小学,120个各类希望工程青少年活动场所;广泛开展“我为青年办实事”活动, 实施“先心病筛查救治”青春逐梦行动,投入资金143.9万元,医治患者41名;


  积极开展创建“青少年零犯罪零侵害社区(村)”活动,规范化建设西藏自治区12355青少年服务台,开展青少年普法宣教活动1400余场次。


四、执守“自我革命”的青春宣言


  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组织,面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召唤, 共青团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加强自身建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真正承担起为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使命责任。


  五年来,西藏共青团坚持以作风革命和效能革命推进自我革命,以从严治党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推进从严治团,努力锻造对党忠诚、心系青年、勇于担当、作风过硬的马克思主义青年组织;统筹推进青联、学联学生会和少先队改革, 规范开展青联、学联换届工作,指导推动市(地)青联落实改革各项要求;规范全区团学组织建设,服务同学的定位更加清晰。大力夯实基层基础,建成“青年之家”2235个,建成社会领域团组织8388个;全面加强团员队伍建设,五年来共发展团员52000余人,推优入团率达97%以上。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藏共青团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党委和团中央的坚强领导


下,以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团员青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新征程上书写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朔州市少先队工作综述


20XX67日)


  教室里,抑扬顿挫的授课,滋润着幼苗茁壮成长;操场上,欢声笑语的游戏,绽放的花朵朝气蓬勃。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具体措施,紧抓历史机遇,锐意改革创新,聚焦主责主业,奋力开拓进取,团结、教育、引领全市广大少先队员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作出新贡献。


一、思想引领,培育更有理想的“接班人”


  223日,团市委、市少工委走进朔州市实验小学开展“党代表宣讲二十大唱响红色主旋律”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播撒爱党、爱国的种子,厚植少先队员和少先队辅导员的爱国情怀,引领广大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我市少先队组织坚持用信仰指引少先队员成长方向,突出政治引领,强化理论武装,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任务,强化少先队政治引领,让少年儿童在灿烂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新时代好少年”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级少先队组织全面开展“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领全市近20万名少先队员上好开学第一课。


  红领巾巡讲团成员围绕“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主题,用少先队员听得懂、记得住、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少先队员发自内心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截至目前,共开展宣讲400余场,覆盖少先队员和辅导员超过5万人次。


  今年年初,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印发通知,公布2687所中小学为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朔州市实验小学校、朔城区神头职业中学校、平鲁区启明实验学校、山阴县第三小学校、应县职业技术学校、右玉一中、怀仁市


第一中学校、怀仁市城镇第七小学校名列其中。


  国防教育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健全人格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我市各学校积极探索国防教育有效途径,形成了以国防教育为切入点,以课堂渗透为主渠道,以红色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国防教育体系,营造了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机制,让一颗颗爱国的种子在广大红领巾心中生根发芽。


  在每年“六一”、国庆等节日期间,我市组织全市少先队员观看云队课直播,感受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导少先队员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我市还依托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资源,持续组织少先队开展“我和我的祖国” “网上祭英烈”“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夯实红色基因,旗帜鲜明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


  特别是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市少工委立足本职工作,指导带领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通过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主题队日(队会)等方式,感受家乡发展变化,感恩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激励新时代的少先队员和祖国共成长,与朔州共进步,听党的话跟党走,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践育人,打造更具活力的“预备队”


  开展队前教育,组织所有新队员一起学习“六知、六会、一做”,认真学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组织入队仪式,升国旗唱国歌,宣读入队名单, 老队员们为新队员们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党旗、国旗、团旗、队旗一字排开, 鲜红的旗帜在少先队员的托举下,穿过人群,传递着炽热的情怀,“红色旗帜、代代相传,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高呼声响彻天空每年“六一”前后,全市各小学校都会组织开展少先队新队员入队仪式,庄严的仪式,铿锵的歌声,激情的誓言,鲜艳的红领巾,让“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幼小的心灵扎根,在星星火炬的指引下,少年儿童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严格落实少先队组织工作条例、少先队标志礼仪基本规范,丰富入队仪式、主题队会、主题队日等教育内涵,让少先队员在神圣、庄重的少先队仪式中受到熏陶、感染、教育。


  少先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我市各级少先队组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广泛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少年儿童在实践教育中学会担当和尽责。


  全面实施分批入队,推动全市基层少先队组织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充分的队前教育,通过入队达标闯关等活动,有组织、分三批次吸收适龄少年儿童加入少先队组织。


  结合少年儿童年龄和学段特点,注重引导将“红领巾奖章”作为日常教育活动和评价激励的核心载体,实施多角度、全方位、分层次激励。截至20XX年年底,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红领巾争章”活动已实现全覆盖。


  对于年满14周岁、未满15周岁的少先队员,市少工委严格规范推优入团工作,制度性将优秀少先队员推荐到共青团组织中。


  今年4月底,市第二小学校启动“校园文明礼仪月”主题实践活动。从制作文明行动课件到筹备内容丰富的文明行动主题队会,从各中队设立文明先锋队到校级文明监督岗,从课间的“轻声慢步靠右行”到各角落的执勤教师,校园里处处可见互帮互助的身影,处处能听到谦让恭敬的声音,为推动全市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了校园力量。


  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开展了“节约用水——红领巾在行动”、红领巾阅读进行时、寻访身边榜样、“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环保科普知识进校园”、“防诈手拉手平安心连心”、红领巾走进丰收节、争当红领巾小主人、“红领巾讲解员”竞演讲述等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在提高少先队员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让少先队员们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增强了他们作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


三、建强组织,唱响全面发展的“主旋律”


  我市高度重视少先队组织建设。在党的领导下,在共青团的带领下,在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少先队高举星星火炬旗帜, 团结、教育、引导少先队员茁壮成长,少先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明确市委负责同志担任市少工委名誉主任、市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联系少先队工作,六县(市、区)均明确了少工委名誉主任和政府联系领导;由团市委副书记担任市少工委主任,团县委书记担任县级少工委主任,全市配备专、兼、挂职副主任27名少先队工作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若干措施》;市、县两级均落实


了少工委“双主任”制度;坚持全童入队原则,探索分批入队程序,少先队组织建队率达100% 少先队工作纳入了教育教学各环节和全过程。


  团市委、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形成协商研究少先队工作的联合机制;市少工委与11个市直单位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推动首届少先队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红领巾讲解员”进场馆、进基地活动顺利开展少先队事业蓬勃发展。


  少先队活动案例展示、少先队基础知识测试、个人风采展示、少先队活动课现场实操、少先队基础知识问答、主题微队课展示20XX38日,朔州市首届少先队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全市23名优秀校内外少先队辅导员参赛。一项项参赛项目,充分展示出了全市少先队辅导员队伍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业务技能、超强的临场应变、自信的语言表达和蓬勃的精神风貌。


  少先队辅导员是党的少年儿童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少先队员最亲密的朋友和指导者,在少先队工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我市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强化政治素质,积极开展各级少先队辅导员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少先队辅导员的整体水平,促进少先队基层组织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目前,全市80%的大队辅导员和100%的总辅导员参加过县级及以上少先队培训。学校大队辅导员党团员比例稳步提升,市、县两级均已配备少先队总辅导员。


  加快校外少先队组织和阵地建设是市少工委一直高度重视的工作。我市准确把握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发展的改革方向,以打造“红领巾研学行”品牌活动为牵引,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拓展校外少先队组织和阵地建设,丰富少先队实践活动的载体和形式,构建校内校外互为补充、有机联动的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新局面。


  20XX年,按照能建尽建、应建必建原则,市少工委推动全市174个社区(村)、街道(乡镇)建立少先队组织,3个教育和科协系统下设机构成立校外少工委, 挂牌28个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


  星星在闪耀,火炬在燃烧,胸前的红领巾时刻召唤着少先队员。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少先队员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时刻准备着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朔州新篇章作出贡献;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少先队组织脚踏实地、踔厉奋发,让星星火炬在推动塞上绿都高质量发展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


砥砺奋进展作为 踔厉奋发谱新篇


新余市总工会五年工作综述


20XX612日)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铸就伟大。


  市总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来,全市各级工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紧扣中心大局,紧跟发展需要,紧贴职工需求,团结引领全市广大职工立足本职、站位全局,履职尽责、积极作为, 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稳步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城市新征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谱写了新余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崭新篇章。


一、坚持党的领导强引领,筑牢职工思想根基


  “今后,我将砥砺奋进跟党走,立足岗位作贡献,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到‘十米车厢’,用心用情为乘客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服务好群众。”这是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西省劳动模范——市公交公司驾驶员李小英在市劳模工匠宣讲团走进基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首场宣讲活动上铿锵有力的发言。


  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工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确保了工会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市总工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通过主席办公会、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学习研讨会、工会干部讲堂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通过开展主题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与此同时,聚焦“工”字特色,打造“工”字品牌。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等为主线,精心开展一系列引领职工的文化活动。组织参加全国、省“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和省职工网上艺术节活动,报送作品和获奖人数均位居全省前列,市总工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被命名为全国职工网民网络素养教育基地。“新余工惠圈”微信小程序、原创歌曲《村支书》分别被全总、中央网信办评为“工”字号小程序30强、列入“喜迎二十大唱响新时代奋斗之歌”榜单。举办全市职工群众庆


祝建党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持续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每年组织近万人次职工群众参与,全省首场赣鄱工匠宣讲活动在我市举办,网络点击率达45.7万人次。全市各级工会开展各种形式职工文体活动900场次。


二、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唱响劳动光荣主旋律


  在全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叉车工比赛现场,选手们游刃有余地使用叉车叉起木箱,熟练地倒车,转弯,将木箱放置在另一边比赛场地的钢架上,快速、准确、平稳地操作,行云流水地展示了叉车驾驶技能,全场喝彩声不断。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市总工会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契机,构建1+N产改政策体系,推动出台涉及产业工人的政策文件30 余项,产业工人在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中的比例实现新提升。围绕我市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重点行业,持续深化“建功工小美、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五年来,全市工会开展电工、钳工、烹饪、网络安全、5G网络智慧化、养老护理、汽车维修、砌筑工、叉车工、快递员、网络直播销售、油菜机械收割等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2900余场次,带动职工岗位练兵16万人次,职工创新成果、小改小革、新技术开发3000多项,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作用。


  市总工会始终坚持做好劳动模范的培养、选树、管理和服务等工作。五年来,共推荐评选表彰全国、省、市劳动模范136人,五一奖章117人,成立市劳模协会,组建劳模宣讲团,开设劳模云课堂。深入开展劳模宣讲80余场,覆盖职工2万余人次。定期组织劳模疗休养,关心关爱帮扶困难劳模。


三、坚持职工至上聚民心,维权服务成效显著


  “户外气温高,出门的人少,我们订单就多,炎热的天气下收到一杯冰凉粉,很感动!”一名外卖员收到志愿者递上的爱心凉粉时说。这是市总工会联合社会组织志愿者开展移动“清凉驿站”主题公益活动的场景之一。


  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职工的娘家人,也是广大职工的代言人和利益守护者。


  五年来,市总工会坚持职工至上聚民心,树立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职工维权服务成效显著。积极构筑劳动争议多元调处机制,持续深化“三师一室”规范建设,免费开展企业法律体检、模拟法庭进园区、职工法律大讲堂、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创新开展“法院+工会+社会组织”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


作,共调解劳动争议案件521件,调解成功215件,涉案金额4048万元,调解成功案件金额达664万元。市“法院+工会+社会组织”劳动争议诉调对接项目荣获全国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服务职工优秀项目。


  工会始终坚持助力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和服务职工的宗旨,五年来,各级工会帮扶困难职工、会员大病医疗和特殊困难救助2980多户次,发放帮扶救助资金2450余万元。积极开展职工互助互济活动,全市参加职工互助医疗保障140.7 万人次,5250名患病职工得到赔付。常态化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活动,联合市人社局等部门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50多场次,达成就业意向9500多人,举办家政、数字技能培训等


  28场,培训1700人次;筹集“送清凉”资金890万元,慰问高温一线职工15.3 万人次;筹集金秋助学资金1180万元,帮扶5200名困难学子圆梦大学;两节期间送温暖走访慰问职工1.6万人次,发放慰问金1610万元。


  蓝图鼓舞人心,号角催人奋进。今后五年,全市工会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三个务必”,团结引领全市广大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奋进新时代扬帆勇向前


五年来共青团中央直属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综述


20XX613日)


  20197月,党中央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团中央直属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为目标,着力深化理论武装,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进正风肃纪,着力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推动团中央直属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共青团深化改革攻坚和直属机关各项事业向前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一、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力建设政治忠诚的模范机关


  作为全团的领导机关,团中央机关始终立足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一政治定位,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开展对党忠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在“两个维护”上为全团作表率。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自觉坚守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生命,发扬光大“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政治信念,牢牢把握为党育人的根本任务,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彻落实到机关工作的方方面面,始终站在维护党的领导、捍卫党的核心、执行党的决定的最前列。


  团中央建立工作台账和重大事项办理情况的评价办法,并形成以“传达学习+工作部署+反馈情况+实际成效”四要素为主体的检查机制,认真落实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各部门单位狠抓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自觉把精神吃透、把思路谋实、把工作做细,努力使“两个维护”具体化、可检验、落到底。


  ——高质量高标准推进主题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团中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中央有关精神,制定包含7


个方面32项落实措施的实施方案,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的总要求,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创新、“面上学习”无遗漏、“青年领域”落重心,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在书记处示范带动下,全体党员干部抓深抓实理论学习,立足解决实际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聚焦服务青少年“急难愁盼”扎实推动发展,从严从实检视整改,对党性进行一次全面的、彻底的、根本性的锤炼。专门制定团中央直属机关离退休干部主题教育工作方案,确保离退休干部学习全覆盖。


  ——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突出政治机关建设的牵动性作用,创建政治忠诚模范机关成为机关干部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团中央书记处同志相继以“建设政治忠诚的模范机关”“学习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加强新时代共青团建设”等为主题,带头多次为直属机关党员干部讲党课,全面提升直属机关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


  “我们围绕推进‘政治忠诚的模范机关’建设制定了专项实施方案,引导机关干部把对党忠诚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主动谋划开展‘对党忠诚、始于足下’主题教育,促进党建业务融合,形成政治成绩单,提升政治贡献增量。直属机关的干部在谋划工作时,越来越多从思考‘我能干什么’到思考‘党需要我干什么’转变。” 团中央直属机关党委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


  ——抓深巡视整改成效,巩固强化政治检验。2015年年底首次接受中央巡视以来,团中央直属机关始终把抓好巡视整改作为推动直属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定期“回看”中央巡视和内部巡视整改进展。抓好中央巡视整改台账销号管理,书记处巡视整改方案和3个专项检查整改方案中的196项整改举措全部完成。全面推动以巡视整改成效检验政治建设成效,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举一反三抓整改提升,带头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坚定性全面增强。


二、切实提升理论学习实效,着力建设理论武装过硬的模范机关


  共青团是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团的第一属性,政治理论水平是共青团干部的基本功。团中央直属机关始终坚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核心业务,形成学理论、强政治的内在自觉。


——充分发挥团中央书记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作用。团中央书记处坚持


用好“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书记处理论学习中心组实施“贯通式”学习,形成了及时传达学习、集中理论研讨、研究落实举措的“三步式”学习法,带头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学习研讨,不断提升学习的有效性。有党员领导干部表示:“学习过程中, 采用书记处同志轮流发言、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现场点名发言的形式,并对准备不充分的干部给予直言不讳的批评,督促大家真学习、真长本领。”


  ——坚持“理论武装学习单”制度。针对部分党支部学习时有时无、时紧时松等突出问题,建立了“理论武装学习单”制度,每月向直属机关党组织发布重点学习内容,坚持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形式分层分类开展理论学习,并适时开展督促检查。在此基础上,各部门单位结合主责主业明确理论学习重点,对党员干部开展理论宣讲、撰写理论文章提出明确要求,着重在提升党员干部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能力上下功夫,推动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政治引领成果。落实密切联系青年、联片挂点、团干部上讲台、下基层调研等制度机制,机关干部每年形成调研成果、基层案例等近千份。


  ——抓实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深化年轻干部理论武装。年轻干部集中是团中央直属机关的一大特点。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直属机关党委指导机关团组织发挥作用,抓实青年政治理论学习。为落实好团中央书记处关于“向青年人讲清楚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工作要求,提高年轻干部宣讲能力,团中央直属机关团委于2019年推出了“10号楼讲师团·理论青骑兵”理论宣讲比赛。几年来,“青骑兵”们在学习实践党的创新理论中锻炼,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中成长,结合密切联系青年制度,打通机关干部面向青少年进行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学习小组的小伙伴们一起查阅资料、确定主题、丰富内容,在思想碰撞中理论素养和宣讲本领都有了更大提升。”参加理论青骑兵宣讲比赛的年轻干部说,“台下青年的热烈反馈,让我学好理论用好理论的信心更足了。”


  直属机关党委着力构建以“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为主体的“六学”体系,组建了65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推广“读写编讲行”一体化学习机制,机关年轻干部月度开展学习研讨、组织联学交流,年度撰写理论文章、开展调查研究,5年来开展学习交流活动2000余次,报送征文2100余篇、调研报告230余篇,在直属机关形成了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年轻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宣讲能力得到锤炼提高。


三、狠抓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建设党建基础扎实的模范机关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团中央直属机关坚持重心下移,层层压实党建责任,聚焦组织力提升这个重点,狠抓“三基工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狠抓责任落实。建立健全管党治党制度体系,始终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针对书记处、第一书记、书记处同志、党委、党委书记、班子成员、纪委书记、党支部书记制定8张党建责任清单,书记处同志带头严格履行 “一岗双责”,层层压实各级党委、党支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推动直属机关管党治党责任进一步上下联动、一贯到底、形成合力。


  针对直属机关各部门单位党组织的特点,制定印发了《团中央直属机关党建分类指导工作方案(试行)》,进一步压实了党建工作责任。同时,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联络组制度,遴选优秀党务干部担任联络组成员。每组联系指导23家部门单位,每年通过查阅资料、单独访谈、列席活动等方式集中开展督导检查,向书记处提出工作意见建议,促进党建工作真正在基层落地见效。


  ——狠抓支部建设。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工作看支部”的理念,扎实做好基础党务工作。


  “机关党委制定了《直属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和评分细则,每月党建联络组还会对专项重点工作靠前指导,有效解决了以往对基础党建认识上有‘偏差’、把握上有‘落差’、落实上有‘温差’的情况。”基层党务干部们对此感受良多,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去年,各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评分全部达到80分以上,90分以上支部(5A级支部)占比增长到60%以上。


  在此基础上,抓深“四强”党支部创建,从5A级支部中遴选创建了直属机关24个“四强”党支部以及36个党员先锋岗集体,向工委推报的第一批17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全部入选。“中央团校协办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建设论坛(第5期分论坛),我们现场观摩学习了‘四强’党支部形式创新、机制创新、价值创新的实践案例,深受启发。”中央团校一名党务干部表示很受触动。


  ——推进党建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建考核这一“指挥棒”作用。团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制定《团中央直属机关党建核心要素》,将重要事项办理、理论学习成效、政治引领成效、意识形态管理等作为重要内容,将每年的党建


考核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抓党建、促主业成为上下共识,效果不断凸显, 形成了一批党建业务融合的创新案例和支部工作法。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党支部在成功完成《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发布相关任务后,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党员主动检视工作推动过程中在政治站位、工作作风、能力水平方面的短板弱项,提出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四、推进纪检监督机制创新,着力建设纪律作风严明的模范机关


  作为以青年为主体的政治机关,团中央坚决纠正“清水衙门水自清”的错误认识,始终坚持严实标准,始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日常监督, 严肃监督执纪,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导青年干部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


  ——强化日常监督效能。坚持关口前移、抓早抓小,制定印发《团中央直属机关关于深化运用第一种形态的实施办法(试行)》,推动提醒谈话、批评教育经常化机制化,明确新提任干部、高风险岗位、重要时间节点、返聘干部等“四个必谈”,为各级党组织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提供制度抓手,有效发挥了“红红脸、出出汗”的警醒作用。同时,建立常态化联合监督机制,加强机关纪委与人事、财务、审计、意识形态等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不定期召开情况通报会、问题线索研商会、联合开展专项检查。


  主题教育期间,结合干部队伍教育整顿重点开展整治违规吃喝、规范社会交往工作。结合筹备团十九大,印发《团中央书记处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八条要求》,进一步提升干部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深化纪律监督员制度。针对直属单位体量差异较大、监督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2020年在书记处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共同推动下,团中央直属机关建立了“纪律监督员”工作机制,在不增加现有机构编制的情况下,遴选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纪律监督员,由书记处派出到重点直属单位开展监督工作,着力发挥派驻监督的“探头”和“前哨”作用。3年来,两批纪律监督员共列席驻在单位各类会议764次,开展一对一访谈1017人次,及时发现并反馈提醒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单位党委重大决策部署、深化改革等方面的监督。


  ——严格执纪问责,做实“后半篇文章”。坚持违纪必查,坚决减存量、遏增量,不断提高线索处置效率效果,将“案件办结率”列入机关纪委年度考


核关键业绩指标,实施“周调度”“月督导”机制,定期召开纪委办公会集体研究处置中的有关问题,集中攻克了一批难案、积案,直属机关问题线索数量持续下降。做好执纪问责“后半篇文章”,把查办案件与堵塞制度漏洞、强化监管结合起来,深入分析、查找有关单位在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持续推动以案促改。


  ——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成果。机关纪委每年还对直属机关持续纠治“四风”、树立新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抓团内“六条规定”执行等工作情况进行“四不两直”随机抽查,督促干部对照检视作风不实、工作不实、自我要求不严的表现,剖析原因,改进提升,进一步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成果。


党建引领谱新篇,扬帆奋进正当时。


  新时代新征程上,团中央直属机关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导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努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将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转化为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优异成绩。


建功新时代巾帼绽芳华


珲春市妇女事业发展综述


20XX615日)


  近年来,珲春市紧贴党政所需、妇女所急、妇联所能,积极凝聚“她”力量、释放“她”活力、激发“她”智慧、优化“她”服务,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巾帼之花在珲春大地竞相绽放。


  珲春市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妇女儿童工作全过程,按照“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的工作思路,深化妇联组织改革,持续提升妇联组织战斗力。通过纵深推进“破难行动”,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新领域、新业态、新阶层、新群体中灵活建立妇联组织,推动“妇女之家”“妇女微家”向各领域拓展。稳步实施“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加大对基层妇联主席、副主席和执委骨干、妇女干部的培训力度,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组织干部常态化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有效打通联系服务妇女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 全市各乡镇(街道)妇联组织、村妇代会改建村妇联完成率达100%;建设“妇女之家”“妇女微家”184个,建立州市级“执委工作室”5个;新增兼职副主席523人、执委1938人;举行各级妇联干部培训班、巾帼宣讲会等活动30余期, 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同时,不断丰富珲春市妇联微信公众号宣传内容和形式, 精心策划“巾帼大学习·今天我来读”云接力等主题活动。在抗洪救灾、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各级妇联组织发挥积极作用,接收、动员社会各界捐赠100余万元,彰显了妇联组织的时代担当。


  “妇女之家工艺美术品制造坊为我提供了再就业的平台,使我每个月增收3000多元,‘妇女之家’真是我们创业妇女的‘温馨之家’。”在珲春市妇女之家工艺美术品制造坊,“全职宝妈”王艳平一边钩织工艺品,一边高兴地说。


  近年来,珲春市妇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和“创新创业巾帼行动”, 对有劳务技能培训需求的妇女进行精准培训,多措并举做大做强“吉林三姐” 品牌,积极搭建巾帼电商实践基地、妇女创业学校、妇女之家手工坊、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载体,举办州市级电商、初中级育婴员、养老护理、手工制作、面点制作等技能培训班70期,培训妇女4800余人次。积极促进银企对接,发放“创业创新巾帼贷”“图们江小额担保贷款”4084万元,扶持2042名农村妇女实现自主创业一系列务实举措,有效激发了广大妇女的创业就业热情和活力,


半边天作用愈加凸显。


  珲春市始终把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维护权益、办好实事为重点,科学制定目标任务,明确工作举措,推进各方责任有效衔接,让妇女儿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强化部门联动,签署家事纠纷调解工作合作协议,成立家事少年法庭、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等机构。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引导广大妇女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七年来,开展法治宣传700余次,接待群众来电来访260余件,有效解决249件。积极争取、实施妇女儿童公益项目,引导社会爱心力量参与妇女儿童公益


事业,多措并举为妇女儿童排忧解难。七年来,为近万名低保特困、适龄妇女提供免费“两癌”筛查,发放中央专项彩票公益救助金37.8万元。将“贫困母亲一对一帮扶”“春蕾计划”等妇女儿童公益项目延伸至基层,为1300余名贫困母亲及儿童发放助学金和各项物资110余万元。积极争取“母亲水窖”项目资金50万元,有效改善哈达门乡太平村水源地水质。北京朝鲜族爱心协会、珲春市女企业家协会、唯爱公益协会等10余家社会团体,累计帮扶救助贫困妇女儿童1400余人次,捐赠帮扶款物100余万元,为23名朝鲜族大学生发放奖学金11.5 万元。


  近年来,珲春市积极挖掘先进典型事迹,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互学互鉴,大力弘扬当代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相继培树国家、省、州、市级先进典型620余人。珲春各级妇联组织以家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 充分利用“家”字做文章,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持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七年来,共有2.1万人次参与活动,涌现出国家、省、州、市级“最美家庭”213户。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40期,为近万名家长提供了家庭教育指导,牵头带动6000多个家庭参与家庭亲子阅读实践活动。


  珲春市各级妇联组织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使命感,搭平台、强培训、送技能,激发广大妇女创业创新,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将传承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工作


团市委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综述


20XX69日)


  60年前,正是在抚顺共青团的推动下,学雷锋活动在抚顺大地蓬勃兴起, 得到了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自此, 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60年来,团市委持之以恒地用雷锋精神引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丰富学雷锋活动。近年来,团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抓好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围绕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建团育人、建队育人,已成为抚顺青年学雷锋的中坚力量。


一、坚持用雷锋精神凝聚青少年


  近年来,团市委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寻找身边雷锋,大力选树宣传青年典型,用典型力量感染青少年。每年上半年,团市委举办“青春与雷锋同行” 纪念五四运动主题活动,持续深化“青年五四奖章”“青春与雷锋同行”等品牌工作,发掘“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辽宁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红领巾奖章”等各级各类优秀典型千余个。同时,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雷锋小学全体少先队员的勉励语为契机,开展“牢记习爷爷勉励语,争做新时代小雷锋”主题队日万余场,引导少先队员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大中专学生骨干3500余人, 锻造一批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坚持用实践体验引领青少年


  作为我市学雷锋示范点,团市委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要求、谋求新突破。2021年开始,组织机关党员率先投身“全国文明城创建”,结合“两个体系” 要求,制定《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方案》,探索建立“河长+河小青” 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文明出行”“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河小青” 巡河护河、城市清洁日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近千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其中, 营造了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同时,组织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巩固提升抚顺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以“三五”“五四”“六一”为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全市各级团组织上下联动,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传承和弘扬雷锋精


神,展现青春担当,贡献青春力量,如今,团市委已经成为我市青年学雷锋的中坚力量。


三、坚持用品牌项目服务青少年


  团市委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中心大局,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共青团工作深度融合,发动青年,主动作为,在急难险重中展现青春担当。在全市开展“我是‘青年文明号’优化营商环境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营造更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以“挑战杯”“创青春”大赛为抓手,积极组织青年参与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推动优秀项目成果落地转化,有效推进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同时,不断推进完善青年创业扶持政策,深入挖掘高校科研院所青年人才智力资源,助力打通企业需求端和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端,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集聚抚顺创新创业创造,助力家乡发展建设。开展“返家乡” “扬帆计划”社会实习实践活动,逐步建立社会实践体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成长实践教育,帮助青年打好就业实践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更好引领带动全市各行各业青年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下一步,团市委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实施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引导全市广大团干部、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以更饱满的状态、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全面参与到抚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之中。在工作中,发现一批担当作为、改革创新、争先进位的青年典型,形成追赶超越、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以新的突破、新的进展、新的成效为实现抚顺振兴新突破贡献青春力量。


凝聚起中国青年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共青团深入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综述


20XX61日)


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面对更加自信


自强、富于思辨精神,同时被各种社会思潮影响的新时代青年,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肩负着为党育人的使命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共青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为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彰显实践育人特色,建强网上引领阵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团动手、守正创新,面向基层、面向实际,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听党话、跟党走。


一、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青少年心中,筑牢跟党走的坚强信念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团、教育青少年, 是共青团的首要政治任务和核心业务。近年来,共青团聚焦青年所思所想、所需所惑,着力增强青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动性、实效性,推动青年理论武装常态化、体系化、制度化,引导广大青年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把准青年思想脉搏,夯实理论武装根基——


  “对于‘双减’政策你怎么看?”“你觉得青年应该奋斗吗?你会选择‘躺平’吗?”“当有一天国家有需要时,你会挺身而出吗?”“你追星吗?对于‘饭圈’乱象怎么看?”“疫情期间,你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锚定“最一线的青年思想动态能掌握,最新鲜的青年现象能解释,最前沿的青年热点能追踪,最棘手的青年问题能提供政策建议和支持”,共青团积极调动团内外有生力量,把准青年痛点难点关切点和意识形态风险点,扎实开展青少年思想动态调研,准确了解青年温度并如实告诉党。动态调研+专题调研、


传统调研+大数据调研、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结合 共青团坚持有的放矢,创新方式载体,常态化面向基层、面向青年深入开展调研访谈,通过心和心的对话交流,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少年夯实科学根基。


  近年来,结合社会热点和舆情热度,以及青少年规律特点,针对部分青年亚文化现象和疫情背景下青年群体的生活、工作、学习、就业等多重困境和现实困难,特别是针对新兴青年群体、新的社会思潮开展动态调研100余次,及时掌握青年新特点新变化,切实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每年上报专题报告数十篇。围绕“双减”政策落地、当代青年精神素养状况、“饭圈”乱象、青年婚育观等开展100万量级问卷专题调研,形成多项重要成果报送党中央。


青年化”阐释,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走进青年——


  坚持青年化阐释、元素化解析、分众化传播,共青团围绕青年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将党的科学理论的“大体系”解析为青年日用而不觉的、蕴含着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微元素”,不断提升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获得感、认同度。


  “《论党的青年工作》学习辅读是我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的‘法宝’,有了这些解读内容,面对团员青年开展理论宣讲我的底气更足了!”


  用“青言青语”“童言童语”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著作进行解读阐释,制作推出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青年工作》“学习辅读”系列产品、“跟总书记学”栏目和各类理论文章,努力面向青少年把故事讲生动、把逻辑讲明白、把理论讲透彻,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学习领悟领袖关怀,不断增进对领袖的爱戴之情。


  “‘毕业5年,存款5000’就该‘当个废物’吗?”“‘管不了佩洛西’? 一块透明的遮羞布!”


  “谁是妇女?”直击青年热点、真面青年困惑,共青团创设“青锋”“青苹”“青宣”等新媒体原创评论专栏,按照“关注青年青年关注”的选题原则, 对重大理论课题、青年社会热点、国家大政方针等进行青年化解读,每篇原创微信文章传播均超过10+,累计阅读量超过3000万次,多篇文章成为网络“爆款”。


  “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大家好,欢迎来到青年大学习 ”这是每期拥有5000多万团员青年参与的线上主题团课的缩影,也是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画面之一。5年来,共青团全面实施“青年大学习”行动,构建“导学、讲学、


研学、比学、践学、督学”体系,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政治性、思想性、青年味俱佳的理论课程,全团广泛开展学习研讨、理论培训、宣讲交流、仪式教育、知识竞赛、实践体验等学习活动430余万场,直接覆盖团员青年2.3亿人次,青年理论学习的自觉性显著提高。


好的宣讲直击人心、催人奋进——


  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青联大讲堂一次次生动鲜活的宣讲,让党的声音最广泛地直达青年。一支两万人规模的青年讲师团队伍,51万场面向青年、面向基层的宣讲活动,4.5亿人次受众,这支“轻骑兵”在丰富青年理论武装工作路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给青年讲好故事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我也希望自己的宣讲可以做到在理论逻辑上赢得青年。”中央团校党的青年运动史教研部教师潘萌的选择是, “故事之外,我会更注重讲理论、讲学术、讲逻辑”。


  青年理论武装工作既要走到青年身边,更要走进青年心里。不论是在企业机关、大学校园,还是在厂矿车间、田间地头,青年讲师团的宣讲都广受好评。良好的宣讲效果不仅因内容丰富有趣,更得益于形式上的大胆创新,将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结合,创新性地把互动问答、新媒体技术手段、TED演讲等新因素巧妙运用于宣讲之中,让传统形式焕发新的生机。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让真理光芒穿越时空——


  “老一辈共产党人鲜活的奋斗故事摆在我的面前,我们有着共同的理想, 要对得起‘青马’学员的称号。”家住武汉的刘雨佳在疫情暴发后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一名防疫志愿者。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始终致力于为党培养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近年来,“青马工程”聚焦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着力提质扩面,在培养大学生骨干基础上,向国企、农村、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各领域优秀青年延伸,每年对20万人进行理论、实践、体验等相结合的培养。一届届学员从薪火传承中走来,成长为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质,忠恕任事、人品服众的青年政治骨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更广泛地传播。


二、向上、向善、向前,让时代精神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


共青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


梦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时代新风,教育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提升精神素养,青年深刻体会到理论的魅力、实践的伟力、价值的作用,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显著增强。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筑牢青年团结奋进的思想之基——


  党的二十大召开、建党百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结合重大契机,共青团广泛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宣传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广泛开展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全团开展各类活动超过100万场,覆盖青少年超过3亿人次,广大青少年唱响了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昂扬旋律。


  党史学习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亲自部署、直接推动的一堂“大思政课”。共青团牢牢把握“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的重要要求,深入开展这一大规模、集中性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一起学党史” “我为同学做实事”“百问出真知”成为线上线下最活跃的活动品牌。


  团中央面向270余万团员青年开展的深度调查结果显示,93.4%的青年表示参加团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收获大,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理论的理解;74.8%的青年表示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后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其中46%已经递交了入党申请(含再次申请)。党史这一最好的“营养剂”已经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日用品”,党的创新理论也随之走进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深处、心灵深处。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用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历史性成果、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等现实教材,针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印边境冲突、俄乌冲突等重大事件,广泛开展实地学习、参观寻访活动,通过青年公开课、网络面对面等渠道,帮助青年全面理性地了解国家、认知社会、规划人生,进一步增进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增强政治定力、发展信心、奋斗精神。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青年用脚步丈量大地——


  近年来,共青团紧密结合青年思想行为特点,精心设计内涵丰富、形式新颖、互动性强的实践教育内容,让广大青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把个人追求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筑牢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站在这里,我仿佛看到当年的先驱们走过。”在团一大纪念馆前,一名


青年志愿者参加“百年韶华——党领导的中国青年运动”系列微视频拍摄时这样感叹。


  实践育人是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引领的特色优势,“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三下乡”“返家乡”、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深入实施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中锤炼思想、体悟成长,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冲得出来、顶得上去。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始终行走在志愿服务的路上,展现着新时代青年的好样子。以北京、河北两地团组织为主体,动员1.8万名赛会志愿者、30多万名社会志愿者服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年良好风貌。全国各级团组织闻风而动、主动请战,累计组建十几万支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动员300多万名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抗击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在这个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广大团员青年思想得到了升华,爱党爱国的朴素情怀进一步巩固。


  深化拓展“扬帆计划·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学生实习”,帮助青年大学生认知国家治理体系、感受国家政治运行;不断提升“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模拟政协提案”等活动质量,既畅通扩大了青年政治参与渠道, 又彰显了政治导向和育人功能,引导青少年在政治实践中增强制度自信。


  共青团积极建设青少年学习实践阵地,围绕青少年在校外实践方面快速增长的实践需求,遴选“全国青少年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联络点”等实践载体,聚焦主责主业、借力社会资源,搭建校外实践教育新体系,广泛开展以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育,每年覆盖青少年超过1亿人次。


青春榜样引领青少年见贤思齐——


  攻克动态光谱成像技术难题,打破国外长期垄断,最年轻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完成人;转战湄公河、勇闯“金三角”,出色完成“国家任务”的一线尖兵;用11年时间培养出36名乡村世界跳绳冠军,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乡村体育老师他们是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是各行各业的排头兵,是我国各族各界杰出青年的典型代表,他们的故事感染着许许多多年轻人。


朋辈教育、身边榜样是指引青年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进入新时代,共青


团在抓好“青年五四奖章”“两红两优”等传统典型推树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在各行各业的普通青年群体中发现典型。近年来,先后推出了一大批“优秀青年志愿者”“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中国青年创业奖”等在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推进第一线、经济社会发展新领域、服务青年最前沿的优秀青年,通过实施抓分享、讲故事、做产品、重实践、推经验等举措,用身边的榜样感动和引领青年,激励青少年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


  漫画作者、网络文学作家、青年歌手、自媒体人、“网红”教师和警察、电竞选手、华服爱好者“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征集吸引了各行各业超过1 亿人次参与,他们有的通过网络助力乡村振兴,有的通过漫画短视频进行普法、反诈宣传,有的面向全世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分享他们的正能量故事,引发了网友热烈讨论和广泛关注,持续兴起了争做“中国青年好网民”的热潮。


  坚定执着的信念、精彩绝伦的故事、真实真诚的交流、面对面的互动,青年典型们分享着在党的培养下矢志奋斗的青春故事,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画面是青年争相围拢在他们身边继续提问、合影签名,“爱国”“奋斗”“梦想”“奉献”成为互动交流中的高频词,许多青少年表示,这才是自己应该追的“星”。


  一大批青年在黄文秀、陈祥榕、神舟团队等优秀青年典型的示范带动下, 在脱贫攻坚战场摸爬滚打,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在疫情防控一线披甲出征,在保卫祖国哨位威武守护“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成为当代中国青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


三、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青春力量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5年来,共青团始终坚持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青年增强精神素养、发扬奋斗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要求为重点,以青年群众性主题活动为基本形式,综合运用艺术熏陶、实践体验、朋辈效应、动人情怀、显著成效发挥宣传教育作用,讲述奋斗故事、感受奋斗成就、学习奋斗榜样、激发奋斗精神,鼓舞激励广大团员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滋养青少年精神素养——


  聚焦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共青团坚持项目化实施、集中性开展、品牌化打造,接连举办国风音乐盛典、中国华服日等活动,突出新媒


体矩阵直播,话题阅读量达4.7亿;


  联合央视推出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累计阅读量56.2亿;举办“艰苦奋斗、强我中华”主题文化活动,千余所高校学生通过话剧团课、寻访体验、青年大讨论等多种形式感悟艰苦奋斗精神实质;组织开展“新时代·新征程·新青年” 青春歌会、“青春中国”青年好声音展示交流活动、“童唱新时代”全国少年儿童歌曲征集推广活动等,吸引超过3亿人次青少年参与“穿越百年,我看到一代又一代青年紧跟党为祖国献身、为人民战斗,在这‘信仰’触手可及的场馆里,我们见证着历史、憧憬着未来,满怀信心奋进新时代!”一名基层团干部在参观百年青运史展览时有感而发。


  建团100周年之际,一场以“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为主题的展览在中央团校开放,近千份文物、文献、档案直观地展现了党领导下百年青年运动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生动反映了一代代青年紧跟着党、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壮阔征程。


多元多样的青少年文化精品展现最美奋斗青春——


  一位烈士的奶奶代替孙儿千里迢迢看望其女友的短视频让许多青少年泪目,微电影《重逢》一经上线就成为爆款,观看人数达1.2亿人次,引发青少年“现象级”讨论,“这一代年轻人,还有不计生死的血性吗?有!”


  聚焦奋斗主题,共青团大力实施青年文化精品工程,推出对青少年极具亲和力、感染力的优秀文化精品,推出《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卷、第二卷等重磅图书,让青少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关爱青年大学生的生动故事中感受领袖魅力、感悟思想伟力;歌曲《青春组歌》、纪录片《沐浴党恩百年风华》、电影《望道》、电视剧《大三女生》等一系列“现象级”文化精品,面向青年推出优质图书、歌曲、戏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动漫、美术作品等1000 余部,生动反映了广大青少年在党的带领下矢志奋斗的故事和精神风貌。


  突出青少年主体地位,团中央积极开展青少年文化精品征集推荐工作,出版物、图片、书法美术作品、音视频、歌曲、影视作品、舞台剧 每年征集并向青少年推荐各类文化精品数百部,通过团的组织体系和团属媒体传播,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创作、学习点赞、奋斗践行。


奋斗者·正青春”讲述青年奋斗故事——


同学们,请大家仔细看这个铜像,有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来自南


京逸仙小学的红领巾讲解员正在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进行讲解。团中央联合宣传、农业农村、文旅、退役军人、科协等系统近8900个场馆阵地为少先队员开辟绿色通道,开展红领巾讲解员活动,超过1200万少先队员常态化开展寻访讲解活动,沉浸式感受革命先烈不怕牺牲、浴血斗争的精神风貌。


  围绕“奋斗者·正青春”主题,共青团组织各级团属新闻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广泛开设专题、专栏,通过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新闻报道、典型宣传、新媒体传播等形式,5年来发布信息超过4000万条,话题阅读总量超百亿人次,充分展现出共青团“党旗所指、团旗所向”的政治品格,展现出广大青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风貌,展现出百年来共青团带领青年“紧跟党走、踔厉奋发”的历史征程,在广大青少年中和社会上产生了热烈反响。


  共青团坚持社会化合作理念,千方百计推动各方文化力量、文化资源“为我所用”,共创青年奋斗主题文化产品,持续发力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建设, 举办青年文化工作骨干培训班,开展各类学习、交流、研讨活动,探索组建青年文化工作专家库,团结凝聚了一批政治可靠、专业过硬、颇具影响的青年人才,在创作青年奋斗主题文化活动和产品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党的旗帜引领下,在团的组织动员下,广大青年拒绝“躺平”“佛系” “摆烂”,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向上”, 党的二十大作出的这一重大论断就是最好印证。


四、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导权,在网络空间奏响激越青春旋律


  “要把网上舆论引导和网下思想工作结合起来,既会‘键对键’、又能‘面对面’,团结带动更多青少年与党同心、与党同行”。“青年在哪里,团的建设和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


  新时代青年“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 越来越多的青年便捷地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交友互动、购物消费,在网络视频(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约车用户中,青年都是主体。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更是共青团加强青少年思想引领的重要阵地。


  共青团网络新媒体工作走过10年的发展历程,通过把握网络新媒体趋势, 顺应青年特点需求,从“进军网络新媒体”到进驻新媒体平台,从“产品化战略”到网上共青团工程,再到全媒体融合发展,逐步探索出具有鲜明特色的青少年网络思想引领工作体系、格局和机制。


  全面入驻微博、微信、B站、抖音、快手等26个网络平台,覆盖国内所有主要社交媒体;拥有国内规模最大、门类最全、增速最快的网络新媒体矩阵账号3 万多个,粉丝突破8亿,广泛覆盖和联系各方面青年;全团新媒体账号年阅读量370多亿次、团中央新媒体账号总日活超过1500万 共青团建立起日常直达青年、高效联络基层、运转活跃有序的互联网阵地。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让青年唱响“主旋律”——“只要青年在的地方, 无论千山万水,团团都赶来见你。”团中央进驻Bilibili网站的开篇语中的这句话,在青年网友中普遍传扬,已经成了共青团的“网上宣言”,共青团也已成为各大平台上的“网红”“KOL(关键意见领袖)”。


  微博上的“团团”勇敢正直,微信上的“团团”温暖积极,知乎上的“团团”深度智慧,QQ空间里的“团团”热血青春,B站里的“团团”和大家“皮在一起”不同的样态、不同的风格,在青少年心间注入了同样真挚热烈的情感。


  共青团通过网络融入青年群体,大力实施网上共青团工程,形成“互联网+ 共青团”格局,实现团网深度融合、团青充分互动、线上线下一体运行,引领青年思想。


  20XX年的“五四”青年节,恰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团中央联动各级团委,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网络直播。武大靖、柳鑫宇、张傲月等青年代表也适时出现在直播间中,通过节目与青年观众互动。在长达6小时的不间断直播中,累计观看人数达192万、点赞超1575万次。


  “他们真的相信,真理的火种可以燃遍神州吗?他们真的相信,长征的火把可以点燃中国的黎明吗?他们真的相信,为了伟大事业的成功纵使燃烧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吗?是的,他们真的相信!”云团课的讲述拒绝沉闷的说教, 没有生硬的照搬,有的是积极理性的观点、生动活泼的语言、亲切温暖的互动, 用故事和细节得到了青年的积极回应。


正能量网络产品让青年变身“真爱粉”——


  20XX年清明节,共青团“清明祭英烈”主题网络直播吸引超过2700万网友观看,为英烈“云献花”超过3500万次,话题阅读量超过27亿次。202171 日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演出后,团中央微博发出了一张“看,万山红遍”的创意图片,转发量超过40万,一直处于微博热搜榜首。


《跟总书记学》《中国好青年》《青春之我》《出彩90后》等视频节目广


受赞誉,《今日中国,如您所愿》《拒绝冷漠,雷锋归来》等网络短片看哭了无数青少年,《ThisisChina》等青春歌曲向世界展示当代青年眼里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以及以《青春与祖国同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微电影、


《我要的人生》庆祝建党100周年短片等为代表的重大节点产品体系,受到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全团每年生产重点宣传思想产品超千个,形式包含短视频、H5、动漫、歌曲、网络直播、VRAR、游戏、表情包等各种样态,多个产品传播量过亿,引导青年不再是长篇大论的理论灌输,而是鲜活生动的视听体验、润物无声的文化滋养。


  “中国青年网络音乐节”、“明辨”网络对话、“网络青晚”“主播看中国”等多个大型网络活动,打破“次元壁垒”,COS圈、国风音乐圈、电竞圈、体育圈、主播圈等网络青年共同参与;联合“蜗牛读书”推介“总书记同款书单”,联合“唱吧”动员网友“万人歌唱祖国”,联合B612向数百万网友分发“国旗贴纸”,联合“脉脉”引导青年网友“字述一年”,唱响励志奋斗的青年好声音。


  共青团打造的青年化、高质量的网络文化产品,吸引和凝聚了一大批志同道合、并肩作战的“真爱粉”。


  “共青团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升级换代,为青年提供了零距离的服务和引领, 团组织不在高楼深院里,团组织就在我们身边。”


旗帜鲜明引导青年开展网络舆论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青团要抓好网上舆论斗争,让广大青年在斗争亮剑中明辨是非、健康成长。


  共青团坚持“当战士不当绅士”,旗帜鲜明开展网络舆论斗争,主动融入网络舆论斗争总体格局,主动参与跨境舆论斗争,组织引导青年网民开展“帝吧出征”等爱国网络行动,旗帜鲜明表达中国青年立场;主动设置话题,设计并首发国际青年发展指数,探索打破西方舆论霸权的可行方法。


  特别是在香港“反修例事件”“加多宝侮辱英烈”“不良大V污蔑共产主义”、知名导演聘用“台独”艺人、“四行仓库模仿日军合影”“邪典视频”“侵害红领巾尊严”等否定党的领导、攻击国家制度、虚无革命历史、抹黑英雄模范、宣扬台独港独、丑化中国形象、帝国主义霸凌以及损害青少年权益的恶性事件中举旗亮剑、针锋相对、冲锋在前,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树立阳光热血的良好青年形象,展现共青团的政治担当和斗争精神。


用青年声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 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共青团先后在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等海外社交平台,建设并发展了一批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平台账号,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粉丝稳步增长,互动量显著提升,成为中推圈较有影响力的枢纽账号和舆论斗争旗帜,在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积极发布各有特色的内容,影响力不断扩大。


  青年原创画手、机构账号、爱国青年“大V”、海外留学生、央企驻外青年员工和具有“出海”意愿的本土网红,从多角度、多方面展现中国青年形象, 突破西方社会舆论封锁,舆论斗争战斗力不断提升。重点发力原创视觉产品, 打造视觉工作室IP,构建CYStudio工作流程,形成内容贴合、具有实际传播效果的供给模式,创制表情包、海报、讽刺漫画等视觉产品700余幅,境外曝光量100余万,境内转载阅读量突破8000万,《美国“独立日”变“枪击日”》《新疆棉花不吃这一套》《傀儡》《十问德特里克堡》等爆款作品被境内外账号广泛转发。


  踏上新征程,共青团将始终坚持站在理想信念的高地上,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努力让每一个残疾人都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平顶山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综述


20XX68日)


一年,一个台阶;五年,新的跨越。


  回眸过去五年,全市残疾人事业硕果累累:累计投入残疾人事业经费1.9亿元,全市残疾人领取“两项补贴”3.56亿元,7400人次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 12.53万人次残疾人享受基本康复服务,8.47万人次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培训残疾人2.25万人,实现就业创业1.5万人,全市28万户3.3万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教育、就业、康复、托养、精神文化生活和体育事业及无障碍建设等民生保障持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全市36万残疾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帮扶下,将勇毅做翅膀,以梦想为动力, 和全市人民一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


一、织密兜底保障网守护残疾人美好生活


筑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才能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年67岁的张长栓家住叶县常村镇赵岭村,全家3口人,妻子和孩子都是残疾人。“平常在家里生活吃饭都是问题。自从俺家3口人一起来到县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不仅妻子和孩子能够得到照料,我做护工还能一个月领1800元工资。真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张长栓感动地说。


  叶县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201811月正式投入运营,按照“1+2”的管理模式配备护工,1个护工护理2个残疾人,吃住在同一个房间。


  除集中托养模式外,市残联还积极探索,提供居家托养服务,在全市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投入托养资金661.05万元,为4602名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我市加强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让残疾人群体过上美好生活。五年来,全市6.1万重度残疾人领取护理补贴,5.2万困难残疾人领取生活补贴;符合条件的4.8万城乡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施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制度,将由家庭抚养的重度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范围,按照当地城乡低保最高补差予以救助。


在各级民政、财政、卫健、残联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51项残疾人医疗康


复项目纳入基本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其中29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家庭给予优先倾斜照顾,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864.21 万元。重度精神疾病患者日常服药费用纳入医保门诊统筹或门诊特殊病种费用支付范围。投入资金321.38万元,累计为1.24万人次残疾人发放燃油补贴。


二、主动融入积极担当助力残疾人脱贫增收


  “没有残联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鲁山县马楼乡山岔口村残疾人张五说。张五因遭遇车祸右腿高位截肢,2017年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市、县残联为她家实施了无障碍改造,免费给她安装了假肢。在残联和帮扶人的鼓励支持下,她不向命运低头,除了每年八九月份在村庄养蝎基地务工外,平时在家为电子厂商加工电子元器件,还支持丈夫外出务工,通过政策帮扶和自强自立成功脱贫。2019123日,张五被市残联评为“平顶山自强榜样”,2020年又被省残联评为“全省自强模范”,并获得了2020年度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受身体障碍、劳动能力弱、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影响,贫困残疾人一直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殊困难群体。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市残联组织始终把残疾人脱贫责任抓在手中、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中,主动融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帮助全市建档立卡残疾人全部如期脱贫。市残联两次被评为脱贫攻坚鹰城榜样,获2020年河南省社会扶贫先进集体称号。


  健全完善残疾人脱贫攻坚顶层设计。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平顶山市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全市残联系统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实施方案》等扶残、助残、惠残政策。


  精准掌握贫困残疾人基本情况。市残联组织人员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进行入户走访,开展残疾人需求状况调查,完善了市、县、乡3级贫困残疾人档案, 夯实了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详细讲解惠残政策、办理流程和需要提供的材料,主动帮助其完善申报资料,努力推动各项惠残政策落到实处。


  全面落实残疾人脱贫政策。我市持续完善重度残疾人医疗保障,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按规定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落实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家庭给予优先倾斜照顾,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864.21万元;完成农村贫困残


疾人家庭存量危房改造1382户,改造率100%;完成1.05万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多措并举帮助残疾人持续增收。我市各级残联组织坚持提高残疾人技能, 加大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力度,组织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产业扶持项目,助力残疾人脱贫取得实效。另外,全市残联组织还投入资金105万元,建成各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13个,安置困难残疾人就业294人,辐射带动333名残疾人就业增收、实现脱贫。


三、用心用情优化服务让残疾人生活更有尊严


  呵护残疾人的权利与尊严,让残疾人平等地参与和融入社会,不仅能让残疾人的生活、工作更美好,也体现着城市的温度、生机与活力。我市残疾人运动员王雅洁对此有着切身感受。


  王雅洁15岁时遇车祸致左腿截肢,市残联发现她是个游泳的好苗子,对她进行了重点培养。


  201810月,她在第七届省残疾人运动会中获得3枚金牌。2020年,市残联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与澳门霍英东基金会联合开展残疾人假肢捐赠项目, 为王雅洁等47位下肢残疾人适配了免费假肢。我市为残疾人适配的基本辅助器具包括轮椅、助行器、腋拐、手杖、沐浴凳、坐便椅、盲杖、站立架、坐姿椅、语音盲表等20余种。


  康复是生命的重建,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我市将残疾人康复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和“健康鹰城”战略,将“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列入重点民生实事。全市残联系统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和救助项目,不断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面,共投入资金9479.906万元,使12.53万人次残疾人享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


  为进一步强化残疾儿童救助服务保障,市残联联合市财政局制定了《平顶山市残疾儿童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联合市卫健委出台了《残疾儿童救助诊断与评估服务规范》,从制度上保障救助资金支付和救助诊断评估的程序化、规范化建设。


  无障碍环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表现,是体现城市“温度”的重要标尺。我市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市区新建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大型商业场所、医院、学校等无障碍设施标准化改造率达71.5%;道路交叉路口、单位出入口及人行横道等处的缘石坡道设置率达100%;市区共有公厕203座,无


障碍设施设置率达100%


  残疾人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我市通过“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特定残疾人节日,广泛宣传残疾人事业;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我市残疾人事业重点工作、重要活动和重大典型事件, 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


  尊严需要自立自强来支撑,市残联注重强化榜样激励,2019年选树的全市自强榜样10名、助残榜样10名,受到市四大班子领导的接见。2020年,我市多个集体和个人受到省残联表彰,其中助残先进集体1个、残疾人之家2个、全省自强模范2名、助残先进个人2名、残联系统先进个人2名。


四、助力求学求职道路鼓励残疾人追逐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2016728日在河北省唐山市考察时说:“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追求健康,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


郏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医生孟超龙就是一名活出自己精彩人生的残疾人。 孟超龙从小患有特发性脊柱侧弯,对病痛有着切肤之感,立志长大后要成


为一名医生。他的求学之路比普通人更加艰难曲折,但他依靠自己的坚强和众人的帮助,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朝着梦想奔跑。顺利考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后,市残联每年资助他3000元的残疾大学生资助金,并在他2018 年考取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时给予他入学资助8000元,在读研期间每年资助他3000元。


  我市出台了《平顶山市资助贫困残疾人大学生就学及奖励残疾人大学生办法》,对当年考取高等院校的残疾学生给予3000元至8000元的奖励,累计投入资金221.6万元,为816人次残疾家庭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资助,为全市5所高校残疾学生就近提供辅具适配、维修等服务。为更好地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残疾人教育水平,我市完善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教模式,全面推进融合教育, 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5%。落实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投入资金113.4万元,为348名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资助。


  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我市通过促进残疾人就业,帮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融入社会、追逐梦想,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鲁山县下汤镇老街村村民齐胜广身残志不残,通过制作麦秸画成功致富,


还创办技能培训学校,帮助更多残疾人成就人生梦想。


  齐胜广两岁时不幸患上了脊髓灰质炎,造成身体残疾。2014年,他在残联举办的麦秆画培训班上学习了麦秆画的制作技艺,通过认真学习、刻苦钻研, 他的制作技艺不断提升,被评为“鲁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代表性传承人”。202110月,齐胜广创立了鲁山县胜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并被认定为市残联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目前已培训残疾人学员数百人,这些学员中的一部分已成功创业。


  为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市残联强化与人社、财政、乡村振兴等部门的有效衔接,充分利用企业、社会培训和评价机构等各方资源,持续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开展盲人保健按摩、电子商务、手工编织、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提高了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


  五年来,全市新增残疾人就业1.2万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3067人次。越来越多残疾人通过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等形式,实现了就业增收。


五、发展体育文化事业展示残疾人别样风采


  残疾人体育不仅展示运动员的竞赛过程和成绩,更向世人展示残疾人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品格,让残疾人更好融入生活和社会,激发残疾人对生活的信心与斗志。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选择了体育运动,用在赛场上奋力搏击的方式, 唱响生命最强音——


  2021830日,我市残疾人运动员王金刚在东京残奥会50米蝶泳S6决赛中,以30.81秒的成绩夺得金牌。这是我国运动健儿在东京残奥会夺得的第50枚金牌,也是我省运动员在本届残奥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


  王金刚从事残疾人体育事业是受我市残疾人运动员许庆的影响。被称为残奥“十金王”的许庆6岁时因一次意外车祸失去双臂,在市残联和省残联的培养下,他靠着天赋和汗水成长为中国残奥会历史上夺金最多的游泳运动员。


  近年来,我市培养了一大批像许庆、王金刚这样的残疾人运动员。全市建立17个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储备残疾人体育人才近千人,残疾人运动员整体成绩长期位居全省前列,为省、市赢得了荣誉。


  在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在赛场外,残疾人同样拥有出彩舞台。近五年来,市残联以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不断扩大体育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带动更


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我市建立了14个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分级培训360名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为190名重度残疾人提供康复体育关爱家庭服务。市残联被中国残联、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


  市残联成立残疾人艺术团,举办残疾人摄影展、书画展、才艺展等,建立了89个残疾人爱心书屋,定期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周活动,送文化进社区(村), 不断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


六、深化改革持续创新促进残疾人事业上台阶


  “我的新残疾证收到了,多亏了你们的远程指导和‘跨省通办’好政策。” 远在广东省惠州市打工的郭广欣给宝丰县残联打来感谢电话说。郭广欣是宝丰县肖旗乡裴里村人,残疾证即将到期。但是,从打工地往返家乡的路程近3000 公里,如何换证成了他的烦心事。


  宝丰县残联工作人员接到他的电话后,第一时间与惠州市博罗县残联对接, 为他异地办理了换证业务。


  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残疾人事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推进、主动作为的良好工作格局。各级人大、政协开展残疾人事业领域执法检查和视察调研工作,推动残疾人保障法及实施办法等法规政策全面贯彻实施。加大对残疾人事业财政投入力度,为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完善各级残联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让残疾人感受到“残联就在你身边”。配齐配强乡、村两级残疾人专职委员,配备率100%。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补贴纳入财政预算。每年举办残疾人基层工作者培训班,专职委员培训率、合格率均达100%。完善全市残联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设基层残联组织网络地图,3200名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实现网上管理。


  全市残联系统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扛稳抓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续开展机关干部“走进基层、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活动, 选树先进典型,“感动鹰城”2021年度人物10人中有2人出自市残联;市残联在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3100”先进典型3个项目中均获殊荣。在各残疾人专门协会中设置党建指导员,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广大残疾人,团结带领残疾人学思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这五年,硕果累累!一项项改革创新的举措、一次次务实惠民的行动,带来一个个最新讲话系列的变化。


  向未来,无限可期!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全市残联系统将坚持弱有所扶,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以不断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动残疾人事业向着现代化迈进,让残疾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童心向党  健康快乐成长


山西省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综述


20XX61日)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全省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员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的殷切希望和要求,在星星火炬指引下茁壮成长。


  在少年儿童心中,少先队就是一个温暖的集体。我省少先队组织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团省委的正确带领下,深入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和载体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少先队组织活力,蹄疾步稳构建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格局, 不断拓展红领巾“生长圈”,持续推动少先队社会化,全省各级少工委和少先队工作者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少先队事业蓬勃发展,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童年。


组织社会化


让少先队组织“遍地开花”


  我们所面对的,是诞生于全新时代、成长于纷呈世界,渴望新知却又思维活跃的一代,发达的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推送出的海量信息交错成“造星筑梦” 的大环境,冲击着少年儿童最初的认知体验和形象思考,这就决定了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政治启蒙、教育引导和关心关怀的极端重要性及现实紧迫性。“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高举队旗跟党走”,2021119日,太原市青少年宫少工委正式成立。作为太原市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太原市青少年宫少工委的挂牌成立,为我省探索构建“校内+校外”少先队组织模式开辟了重要阵地。


  截至目前,我省在具备条件的街道(乡镇)、社区(村)建立少工委1533 个,少先队大队、中队等校外活动组织1833个。全省6所团属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全部成立了少工委。在全省159个县级教育、妇联、科协等系统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等校外活动场所建立少工委127个,各地积极稳妥地探索在坚持公益原则、管理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中建立少先队组织18个。大同市少工委积极主动融入“双减”政策下的“大思政”格局、“大德育”体系,全面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格局。以校外少先队组织建设为基础,带领县(区) 对标对表完成社区(村)、非团属校外活动场所、校外培训机构少先队组织建设工作,实现从“无”到“有”。同时以落实校外辅导员配备为支撑,推动县


级团委、少工委委员制度化担任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吸纳青联、学联、学生会等青春力量,强化岗前、任职培训,确保校外辅导员发挥作用,实现从“有” 到“强”。


  大同经验是全省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持续推动的一个缩影。我省越来越多的地区正在优化整合实践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校内、校外无缝对接,与蓬勃多元的社会力量共同开启少先队社会化新篇章。目前,全省117个县(市、区)团委书记担任少工委主任全覆盖,并配备“专挂兼”副主任481名。83个县(市、区) 在推进“双主任”工作中“高配”少工委主任,由教育部门“一把手”兼任, 11个市105个县(市、区)将少工委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全省所有的中小学校成立少工委,市县少先队总辅导员配备率达100%,学校大队辅导员配备率达100%


阵地多元化


拓宽少先队校外活动阵地


法槌敲响、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当庭宣判 3


30日,一场严谨有序、高效顺畅、气氛庄严的庭审在杏花岭区社会治理中心举行。与往常有所不同,当天参加庭审的都是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他们从“听”到“演”,再到“悟”,沉浸式体验了一场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庭审模拟法庭活动。


  作为杏花岭区打造的首个少先队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在这里,青少年可以实地旁听案件审理,倾听法官讲法,现场观摩庭审,情景模拟法庭。同时,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青少年成长成才所需,举办文明创城、未成年人保护、心理咨询等专题活动,呵护未成年人成长。


  近年来,山西各级少先队组织不断拓宽少先队校外活动阵地,全面推进全省少先队社会化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相继建立县级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


(基地)426个、市级营地(基地)156个,市县两级少先队实践教育地图初具雏形。


  沁水县少工委积极统筹各类资源,设计推出少先队校外实践地图,打造生态建设、岗位实践、科创展示、文化体验416个少先队校外实践阵地,形成4 条少先队校外实践线路,打造沉浸式实践课堂。


  怀仁市少工委依托社区少工委活动阵地和实践基地,打造了市规划馆、市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市未成年人心理预防中心、市大中小学校等少先队实践教


育基地,拓宽少先队员实践渠道。


  近年来,全省各级少先队组织坚持党建带团建带队建,聚焦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与各职能单位联建共育打造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让少先队员在家门口参加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走好入队、入团、入党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


活动多样化


实践中引导“童心向党”


  “不知礼,无以立也。”少先队员们身穿汉服,接受“礼”的熏陶,感受“礼”的仪式。20XX年岁末,团晋城市委、晋城市少工委在大阳古镇组织开展了“童心向党”少先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汉服拜师、体验印刷、制作面点、游历古镇等形式,引导少先队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家乡历史文化,以此增强队员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朴素情怀。


  太原市举办“太原市少先队员风采大赛”,阳泉市联合未来网共同举办“党的故事我来讲”主题寻访活动,临汾市少工委组织开展了见证“污水变清”、体验消防救援员、参观尧庙等少年儿童暑期社会实践营系列活动这些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将少先队工作延伸到社区、家庭各个层面,和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拓展工作空间,延伸工作手臂。


  近年来,我省还广泛开展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全省103万名少先队员注册成为“红领巾讲解员”。他们走进各级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研学打卡”,从“听众”变身为“主讲”,用稚嫩的“童言童语”,围绕“寻访心中英雄——先锋榜样我来学”“赓续红色血脉——党的故事我来讲”“弘扬优秀文化——中华美德我传承”“歌颂大美山西——美丽家乡我代言”等不同主题,讲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讲述英雄故事和榜样事迹,讲述山西发展和家乡变化, 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和时代价值。活动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取得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预期效果。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省少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团省委、省少工委将以持续深化“红领巾讲解员”实践体验活动为牵引, 全面加快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建设,广泛动员广大少先队员围绕红色基因、制度自信、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国防教育、劳动实践、榜样先锋、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内容,就近就便进行实地体验、参访学习、志愿讲解等丰富多彩的


校外实践活动,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情感,坚定“当好预备队,向往共青团,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为红领巾增添新时代的光荣


五年来少先队改革发展工作综述


20XX62日)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


  “共青团要履行好全团带队政治责任,规范和加强少先队推优入团、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


共青团要带领少先队履职尽责、奋发有为,为红领巾增添新时代的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红色江山代代相传的战略高度,


深情关怀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极为关注少先队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


  2021年,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党中央名义下发的专门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文件出台,成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行动纲领。


  近年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围绕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根本任务,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主责主业,不断推进新时代少先队工作改革创新。


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XX510日,北京市八一学校44名少先队员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队员们全程坐得笔直,认真聆听,一笔一画记录,好几名队员的笔记写了满满三四页纸,还有的现场记录形成了思维导图。


  五(4)中队的董徐行说:“能现场亲耳聆听习爷爷的讲话,除了难以抑制的自豪,我还深刻感受到了习爷爷对当代青少年的殷切期望。全程我都在认真做笔记,好想记住习爷爷所说的每一句话。”


  领袖的谆谆教导、共青团员的青春洋溢、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在这个会场里,党团队的特殊政治关系,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赓续,得以生动诠释和体现。


  坚持面向少年儿童传递领袖的关心关爱和谆谆教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希望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爱少年儿童成长的生动故事、新时


代“十三个方面成就”等主题,策划推出“红领巾爱学习”、寒暑假十课等系列网上主题队课,每期超过5300万人次观看,已成为广大少先队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载体。“总书记教导记心中”系列动画、总书记希望要求系列卡通海报、《大朋友的祝愿》《逐梦小树苗》等一批原创少儿歌曲一经推出就受到各地少先队组织和少先队员的热烈欢迎。


  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少先队持续开展“红领巾心向党”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面向少先队员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红领巾讲解员”实践体验活动中,1100 余万少先队员领取电子身份卡,从“我来听”变成“我要讲”,全国8000多家革命纪念场馆、烈士纪念设施、博物馆、科技馆等各级各类场馆阵地成为红领巾讲解员们红色寻访、志愿讲解的场所;“清明祭英烈”活动中,少先队员线上线下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实现全国5300余处登记在册的烈士纪念设施祭扫全覆盖。


二、让红领巾更加鲜艳


  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关切的重大课题,也是衡量少先队为党育人成效的重要标尺。近年来,少先队大力构建覆盖队前教育、队中培养、团队衔接的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持续激发少先队员光荣感。


  把分批入队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按照“达标一批、吸收一批”的原则,把好“入口关”,从源头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全国已有99.8%的小学实施。


  从内激发、持续树立、长期培养,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以“红领巾奖章”为主要载体,结合少先队日常教育活动内容设定阶段性目标,设计覆盖学校基础章,以及校、县、市、省、全国一至五星章争章模式,建立循序渐进、阶梯上升的分级激励体系,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兵团、99.5%的地市、99.8%的县区、99.1%的中小学校已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1.1万余个校内外中队参与申报创建全国红领巾中队,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不断增强。


  “共青团要履行好全团带队职责,团结带领少先队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让红领巾更加鲜艳。”推优入团,是党、团、队育人链条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全国初中年满14周岁、未满15周岁新入团团员中,由少先队经规范程序推优的比例已达到97.5%


  让全社会形成尊重红领巾的共识,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修订红领巾国家标准,印发规范少先队标志标识管理使用的系列制度文件,联合中央网信办、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开展专项整治,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爱护少先队标志标识的良好氛围。少先队员在重要时间节点参加入队仪式、主题队会、主题队日,在神圣、庄重的少先队仪式中受到熏陶教育。


三、顺应时代发展


  “少先队应该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立足职能定位,少先队深化改革创新, 着力打造功能作用突出的新时代少先队组织。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夯实中小学校基本盘,补齐中学、民办少先队组织建设短板,推动99.8%的中小学建立学校少工委,96.7%的学校党组织书记或政治面貌为党员的校长担任学校少工委主任。“作为少先队改革的重大举措,自从学校少工委成立以来,校长、书记更加支持少先队工作,我的底气更足了。”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实验学校大队辅导员秦兰说。


  近年来,少先队坚持迈向社会的战略,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优势,着力构建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推动6万余个社区、1500余个各类青少年宫建立少工委, 全国534个团属青少年宫少工委建设全覆盖。按照每万名少先队员不少于1个的标准,全国建立实践教育营地(基地)两万余个,300余个地市建设“少先队实践教育地图”,努力打造少先队员“15分钟实践活动圈”。党中央“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共提供爱心暑托班、红领巾学堂等活动项目(课)超过31万项, 广泛开展少年军校、少年警校、少年科学院等少先队品牌活动,直接服务少先队员超过4600万人次。组织西藏、新疆和内地各族少年儿童手拉手、结对子, 广泛开展“石榴籽一家亲”活动。


  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少先队以微信公众号为龙头,构建形成贯通各级少工委、联动报刊网微屏书的全媒体矩阵,打造红色网络空间。“全国少工委” 公众号成为全国两个亿级用户平台之一,短视频主题队课累计参与学习达71.2 亿人次,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云队课直播活动,多次创下互联网直播新纪录,少先队依托网络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引领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创立少先队外宣品牌“Kidstelltheworld”Studio,推出《我的爸爸在非洲》等外宣产品,探索用少年儿童声音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实现少先队首次国际传播。


四、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少先队辅导员是党的少年儿童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少年儿童亲密的朋友和


指导者,少先队牢牢把握辅导员政治素质这个关键,强化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


  “总辅导员+大、中队辅导员+校外辅导员”形成了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结构, 关键在于配齐配强。全国99.7%的地市、99.9%的区县均配备总辅导员,少先队工作“总工程师”队伍基本稳定。推动学校大队辅导员党团员比例提升至83.6%, 遴选优秀中青年教师担任中队辅导员。积极聘请优秀党员、团员和各行各业先进人物担任校外辅导员,规模已达300余万人。


  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制定辅导员教育培训规划,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列入各级少工委培训必修课程,实现每3年各级各类辅导员轮训1次。全国、省、市三级建立近9000人的红领巾巡讲团,每年开展宣讲10万余场次。遴选优秀辅导员参加“青马工程”,建设全国少先队辅导员网上集体备课平台,上线388节标准化队课“云教案”,助力辅导员成长提高。


  注重源头培养,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推动全国39所高校开设少先队工作相关学科,培养相关专业博士、硕士近千人。加强少先队相关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推动少先队相关课题在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中立项实现零的突破。


  创新评价激励机制,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教育部等强化辅导员政策保障,推动辅导员在职称评聘、评奖评优等方面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或班主任同等对待,为辅导员免除“后顾之忧”。


五、高举队旗跟党走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出台以来,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共青团牵头、团教协作、社会协同的少先队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建立健全,少先队工作制度环境全面优化。


  党中央将少先队工作机制性纳入党的教育工作顶层设计,中央关于义务教育、教育督导等多个文件中,多次强调“党建带团建、队建”,为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强化了制度保障。中央《意见》印发后,各级少工委主动请示,积极争取党委支持,省、市、县级党委负责同志担任同级少工委名誉主任、政府负责同志联系少先队工作的体制普遍建立,少先队工作普遍纳入各地中小学党建督导考核,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强。


  抓住贯彻落实中央《意见》契机,各级团委、少工委以重点项目为抓手, 与少先队工作相关部门的协同不断加强。少先队工作制度性纳入《中国儿童发


展纲要(2021-2030年)》、关工委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等相关规划部署和工作项目中,更好链接各方资源。


  任重道远需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科学指引下, 共青团、少先队将着眼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努力为党的少年儿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五年来共青团巩固扩大青年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综述


20XX65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求共青团敏于把握青年脉搏,依据青年工作生活方式新变化新特点, 探索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思路新模式,带动青联、学联组织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不断巩固和扩大青年爱国统一战线。


  5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共青团突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最大公约数,充分发挥青联作为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作用, 找准可为领域、明确主攻方向、主动担当作为,最广泛、最紧密地把各族各界青年凝聚在党的周围,引领青年与党同心、与时代同行。


一、巩固各族各界青年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2021728日晚,一场由全国青联委员自编、自导、自演的沉浸式党史学习交流活动举行。


  46名全国青联委员和首都各界青年代表参与,通过饰演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青年,生动展现中国青年在党领导下前仆后继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壮丽画卷,热情讴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青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昂首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活动尾声, 全场共同高唱歌曲《强国有我》,热烈掌声经久不息。


  全国青联党史学习教育是共青团“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选树一百名学习委员、开展一百场红色寻访、设立一个青联党史讲堂、推荐一本党史读物、唱响一首红色赞歌、组织一次新长征接力、进行一路公益直播等“七个一”方式,凝聚起爱国爱党、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


  5年来,共青团始终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激励青年,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召青年,依托青联组织载体,推出了青联大讲堂、青联读书会、青科讲堂等一系列兼具思想性、青春感、统战味的学习实践活动,帮


助青年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有效夯实各族各界青年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


  “25岁前,请让自己读完这本书。”这是一名青年网民在全国青联举办的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青年工作》学习交流会期间的留言。这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交流活动,以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青联委员视角,以谈感悟、讲故事的方式,带领全体青联委员和各族各界青年学习领悟《论党的青年工作》的重大意义、理论脉络和实践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引导各族各界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共青团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共青团积极探索运用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将民族团结相关内容纳入“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连续两年推出“石榴籽一家亲”主题团课、队课直播,每次观看人数超千万、点赞量超2.3亿;聚焦人心和人才两大领域,整体推进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完成2100余个支援项目、涉及资金超15亿元;组建国家、省、市三级民族团结宣讲“青骑兵” 队伍近千支,通过“青言青语”“童言童语”讲述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有效引导各民族青少年增进“五个认同”。


二、促进各族各界青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从青少年抓起;要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为两岸青年互学互鉴创造良好条件,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去年是海峡青年论坛举办的第二十个年头。711日,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收到一份最珍贵的礼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给他们的回信。台湾青年曾芝颖难掩激动的心情:“就像一封家书得到了家人的回应,感受彼此的关心,知道有位大家长持续守候着大家的梦想。”5年来,以海峡青年论坛、海峡青年节、两岸青年峰会等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为载体,数以十万计的台湾青年开始了解大陆、来到大陆、融入大陆,找到了让人生出彩的新舞台。


  在促进两岸青年携手打拼的同时,为了让港澳青少年更好融入祖国发展大局,共青团中央统筹全团力量推出惠港澳青年八条,“挑战杯”“创青春”、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向上向善好青年等一批内地青少年工作项目向港澳青年开放,12355港澳青少年服务专线、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家园”等一批面向港


澳青少年的服务阵地相继建立,有效服务港澳青少年在内地学习、实习、就业、创业、生活。


  香港青年罗伟特就是其中受益的典型,他的“鱼菜共生”技术从“创青春” 平台孵化,现在落地广东江门建成了蔬菜年产量300吨、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的鱼菜共生植物工厂,给广东当地每年纳税超100万元。他说,看到自己生产的新鲜蔬菜每天通过京港高铁线运往香港的各大超市,由衷感激“创青春”大赛给他铺就的发展道路。


  “我的浙江好朋友冬磊你好,5月的康定阳光明媚,我坐在樱花树下看书, 想跟你分享我刚刚成为共青团员的激动心情。”这是康定中学学生娜珍写给浙江小伙伴的一封信,也是共青团手拉手书信交流活动的一个剪影。5年来,近400 万民族地区青少年和内地青少年互通书信、手拉手结对子,50余万名各民族青少年参加“同心营”等融情交流活动,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书信、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活动,传递山海之情、凝聚团结之魂,拉近了内地与民族地区青少年心与心的距离。


三、发扬斗争精神,构筑牢不可破的真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好团结和斗争的关系,又要善于斗争、增强斗争本领,努力形成牢不可破的真团结。


  近年来,外部势力频繁在香港、台湾、民族、宗教等涉统战领域无事生非、造谣生事,企图破坏中国来之不易的团结安定局面,打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面对外部势力的诋毁和攻击,共青团团结带领各族各界青年挺膺担当,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坚决同外部势力和境内分裂势力作斗争,在斗争中教育青年、锻炼青年、引领青年,用斗争求真团结。


  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愈演愈烈,对国家安全和“一国两制”造成了严重威胁。以各级青联港区特邀委员为主体的爱国爱港青年骨干冒着被“起底” 攻击的风险挺身而出,带头发出“支持警方、止暴治乱”的正面声音,推出“清洁社区行动”“祝福祖国·点赞香港”等一系列建设性活动,与反中乱港分子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斗争。在中央出台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等一系列大事中,爱国爱港青年骨干坚定站在正义的一边,纷纷通过摆街站、写文章等多种方式表达对中央的支持和对香港再出发的盼望,为香港实现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关键转折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认为,病毒溯源是严谨的科学问题,不宜受政治因素干扰。政治不


能凌驾于科学之上。”


  20218月,一封《致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公开信》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连同993名会员起草的这封信,对某些国家裹挟有关组织将病毒溯源政治化的行径表示强烈愤慨, 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中国青年声音。


  同样,面对时任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的卑劣行径,全国青联第一时间站出来发布谴责声明,代表亿万中国青年坚决支持中国政府对此采取的任何行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与尊严。面对西方国家对“人权”的操弄和美国颁布实施涉疆恶法,先后推出《AskChina?这篇文章回答你:人的生命权,是一切人权的起点》《西方为什么盯着新疆棉花不放?》《美国配当“人权教师爷”吗?起底美国对印第安人实施种族灭绝的黑暗历史》等多篇评论文章,向全世界揭露西方的虚假面目 在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斗争中,捍卫了国家利益,维护了民族团结,最广泛最有力争取海内外中华青年人心。


四、建设最坚强、最广泛的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联组织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青年工作特点和规律, 深化改革创新,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坚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青联是党领导下、共青团主导的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肩负着团结凝聚海内外各族各界中华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重要政治职责。5年来,共青团以深化改革为牵引,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青联深化改革, 推动青联组织在改革中实现全方位重塑,激发出全新的活力。


  何小虎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710335车间数控车工, 2020年他成了全国青联委员。5年来,青联将优化青联委员结构特别是扩大基层一线青年代表在青联中的比例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努力实现让各行各业优秀青年代表在青联中有身份,让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青年社会组织在青联有席位, 让占人口大多数的青年群体在青联有代表的目标,把青联建设成为团结凝聚各族各界青年的坚实组织依托。越来越多和何小虎一样来自基层一线的优秀青年成为各级青联委员,青联的大门向每一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敞开。


  为了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带动各领域青年群体,推动青联坚持和完善团体会员制,着力夯实青联组织的基层社团基础,充分发挥青联在青年组织体系中的枢纽作用,用组织团结组织的方式,更加有效地把各类青年群体特别是游离于


传统组织体系之外的青年群体组织起来。截至目前,地市级青联培育青年社团2000余个,90%以上的地市建有覆盖统战工作重点对象的青年社团,青联的基层基础越来越牢固。


  20XX4月,在上海市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有这样一支队伍活跃在全市特殊药品代配送的战线上,协助各区、镇街、居村集中对接全市各大医院,负责特殊及急需药品代配送服务。这是一支由884名青联委员组成的服务队,累计配送各类药品10468单、行驶里程数18414公里,用自己的勇敢和热情践行着青联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不仅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各级青联组织和青联委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努力贡献着力量。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战场,主动走向贫困山区、走近困难群众,从“三区三州”到革命老区,从喀什、凉山到灵丘、石楼,1215 个结对贫困村、14511户结对贫困户、21003名贫困家庭学生、3143个“青联希望小屋”,“中国青年年货节”的设立,见证着青联的点滴付出和家国情怀; 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创设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等一系列品牌项目,积极搭建科技报国、创新建功的舞台,引领动员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潜心科研、勇攀高峰  青联组织始终坚持胸怀“国之大者”,听党指挥、闻令而动,青联的大局贡献度不断彰显。


  20XX年,经党中央同意,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印发《新时代深化全国青联改革实施方案》,从思想上、工作上、制度上着眼解决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通过着力加强对青联委员和团体会员的政治引领、着力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壮大青联的社团组织基础、着力促进海内外中华青年的团结、着力加强青联委员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各级青联的大局贡献度,对新时代深化全国青联改革进行全面部署。


  作为党的青年工作领域唯一一个以建立爱国统一战线为主责的全国性组织,青联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向着新时代新征程再出发。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共青团将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不断巩固和扩大青年爱国统一战线,汇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青春力量。


以青春力量助推辽宁振兴发展


共青团辽宁省委五年工作综述


20XX61日)


  青年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过去五年, 团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履行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职责,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团员青年坚定信念,以青春奋斗姿态挺膺担当,汇聚起“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磅礴力量。


  聚焦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坚定信念。团省委始终履行为党育人职责,助力青少年走好政治进步“人生三部曲”,筑牢青少年思想根基。去年,团省委精心策划“党领导下辽宁青年运动百年历程”主题展,推出寻“六地”红色根脉


——辽宁青年运动史教育精品路线展,打造6条独具辽宁特色的青运史教育精品路线;持续深入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红领巾爱学习”“青年大学习”线上主题团队课,累计2.6亿人次参与; 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高校、国企等领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青年骨干;以青年讲师团、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等品牌为载体,开展分众化宣讲,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年化阐释;连续12年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带动辽宁青年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力量。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效,团的组织力显著提升。团省委始终把“强基层、增活力”作为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攻坚点,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制定印发《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依托“智慧团建”系统建立信息数据库,覆盖全省12.9万个团组织、213.7万余名团员,形成纵横交织、上下贯通的“两新”行业系统组织体系,团组织覆盖面、基层规范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全省100个县(市、区)落实改革举措,团员先进性不断提升,党建带团建制度不断完善;推动青联学联学生会改革,不断完善以共青团为核心、以青联为枢纽、以青年社团为紧密层的青联组织体系,将辽宁少先队改革落到实处,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共青团牵头、团教协作、社会协同的少先队工作体制机制。


  把握青年需求,紧扣服务青年工作生命线。团省委以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为立足点,牵头20家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制定一系列有利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服务政策;不断完善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的线上线下阵地建设,


累计吸引3.8万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64.8万个,帮助1.1万余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实现就业;依托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引领高校组建近万支社会实践团队、10万余名大中专学生走出校园,接受实践锻炼; 全力打造“青春辽宁”IP,推动实现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同向奔赴;聚焦特殊困难群体,以农村留守儿童为关爱重点,深入推进“情暖童心”项目,累计为14万余名农村少先队员和困境儿童提供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安全保护和兴趣启蒙等服务课程。


  团省委牢牢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带领全省广大青年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服务社会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举办“挑战杯”竞赛,五年内斩获5项国家级比赛金奖、4次捧得“优胜杯”,承办“振兴杯”“创青春”全国大赛,助力“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三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建设; 推动全省电力、公安、金融等20个系统的“青年文明号”集体积极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成为展现新时代辽宁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积极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举办直播助力“电商助农”活动,构建“线上助农电商平台+线下青创夜市平台+团干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三位一体工作体系, 助力辽宁乡村振兴。


  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必须打赢。未来五年,全省各级共青团将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牢记嘱托跟党走,勇担使命立新功,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辽宁贡献力量。


大江万古流两岸新潮涌


中国石化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述


20XX 6 1 日)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万里长江,蜿蜒曲折,从青藏高原奔向东海之滨,自西向东,浩浩荡荡。


  顺江而下,深地擒“气龙”。在四川盆地千米深的地下,一条条“气龙” 被擒出,为国家再添超千亿方页岩气田。


  滔滔不息,满目苍翠。江上行船,捧一杯长江水一饮而尽。一杯水,浓缩着沿江企业守护“一江水”的点滴。


  一江清两岸新,岁月流转,江河不息。慷慨歌未央,拥江发展的中国石化企业正不断转型升级,添“绿”添“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谋划,部署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重庆、武汉、南京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多年来,中国石化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长江沿线企业不断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积极投身长江大保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实际行动为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201615日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


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气壮山河多气源保供川气东送工程


  崇山峻岭,绿水环绕。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030亿立方米的元坝气田就坐落在大巴山深处。


  423日,在元坝1-1H井站,源源不断生产的天然气正沿着管线穿山越岭、顺江而下,由西向东通过川气东送管道,为长江经济带80余个城市提供绿色动能。目前,元坝气田已累计生产天然气超200亿立方米。“川气东送”工程是贯穿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能源大动脉。中国石化沿江企业聚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核


心职责,加大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形成了由元坝气田、普光气田、涪陵页岩气田等多气源供气格局。


  从海相到陆相,从常规到非常规,40年来,西南油气分公司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超万亿立方米,发现川西中浅层、元坝、威荣等20余个大中型气田,建成天然气年产能超100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天然气近千亿立方米。眼下,他们正朝着第一个百亿立方米大气田大步迈进。


  普光气田是我国首个最大规模开发的高含硫气田。425日,记者走进普光301集气站,站内悬挂的“打造世界高含硫气田开发管理标杆”横幅,气场十足。“301集气站和普光气田同期投产,目前依然保持着110万立方米的日产气量, 累计产气152亿立方米。”谈起301集气站,自豪之情洋溢在全国劳模、集团公司技能大师王红宾的脸上。他自信道,只要精耕细作,301集气站继续稳产不成问题。


  “根据方案设计,普光气田的稳产期为8年,如今,气田已经效益稳产13年。” 中原油田普光气田采气厂副厂长刘方检说。


  普光气田是“川气东送”的主气源地。在江西,普光天然气把中国“瓷都” 景德镇带入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绿色发展阶段;在武汉,实现“油改气”的出租车比例超过90%;在浙江,天然气“县县通”工程项目全面启动


4月的重庆涪陵,热起来的不仅是天气,还有“涪气”。


  头顶“国”字号页岩气示范区,涪陵页岩气田从“一张白纸”到“中国样本”,建立100多项技术标准,取得200多项国家专利授权,创新形成国内首个页岩气立体开发模式,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国家。


  “涪陵页岩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和美国已经没有代际差距。目前,国内页岩气开发同行在编制开发方案时,都会参考涪陵页岩气田的开发经验。”江汉油田副总工程师、涪陵页岩气公司党委书记宋军备底气十足。


中国石化长江上游企业亮点成绩[四川]


元坝气田、普光气田、威荣气田等多气源为长江流域提供清洁能源自2009年投产以来,中原油田普光气田累产


井口气1115.3亿立方米净化气839.7亿立方米


硫黄2291万吨


外销商品气783.2亿立方米[云南]


云南石油推动加油站油罐防渗漏改造,保护蓝天碧水。截至目前,共埋地油罐防渗漏改造量4636


[重庆]


涪陵页岩气田加快产建运行节奏,保障长江流域能源安全。截至20XX11月底,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产气532亿立方米


[青海]


  从2018年起,青海石油每年在海拔4533米的三江源头沱沱河加油站等站点组织近200名青年志愿者徒步开展白色污染清理活动,累计捡拾河道垃圾约8


  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2018426日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


中国石化长江中游企业亮点成绩[湖北]


  湖北石油保护长江生态,关停11座油库、17座码头,拆除12座水上加油站, 投入36.8亿元,进行环保升级,为绿色发展备足动能。


  截至20XX5月,江汉油田共有39个光伏项目,装机规模达到74.77兆瓦, 光伏板数量达20.67万个,光伏发电量3055万千瓦时,节约成本849万元。


[湖南]


  长岭炼化连续6年获得湖南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获“中国石化绿色企业”“国家绿色工厂”称号。


[江西]


  九江石化积极探索石化行业数字化路径,先后获评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培育绿色低碳优势呵护一方水土生态优先在发展中保护长江生态


长江荆州段,水清岸绿,岸边“保护长江生态”几个大字鲜明夺目。


4 23日,记者从湖北荆州市沙市区荆州港码头登船,行船30多公里,只见


鹭鸟在江上俯冲嬉戏。“现在这个水很干净,我们在船上烧开了就直接喝,你们尝尝。”荆州市港航管理局港口科科长余海源,热情地请记者喝杯这里的水。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基调、大前提。“多年来,湖北石油关停11座油库、17座码头,拆除12座水上加油站,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过去告别。”湖北石油党委书记于海平说。


  顺江一路向东,425日,在长江与皖河交汇处,“江海化18”船停靠在安庆石化危化品码头装卸油品。船老大姜秀成将船上污水通过管道输送到趸船上的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装置,不到20分钟,船上的污水存储柜就清空了,避免货船污水排入长江。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长江,治水、护水、兴水,成为中国石化履行长江大保护的生动实践。


  生态好不好,看鸟往哪儿飞,鱼往哪儿游。在安庆石化码头,不愿走的雁鹅,被员工当成了团宠;在湖北宜昌,湖北石油原王家河油库码头附近,江豚回归长江“老家”;在长岭炼化,300余种植物四季常青;在镇海炼化,千余只鹭鸟聚集在炼塔之间的小树林栖息繁衍;在南化公司厂区的综合污水处理臭气治理烟囱上,层层叠叠搭着3个喜鹊窝。


  长江生态的蜕变,关键在于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中国石化追根溯源、系统治理,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协同治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进南化公司厂区,国内首套膜法捕碳示范装置正在为燃煤电厂、水泥厂和钢铁厂提供环境友好、低成本碳捕集方案,推动化工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目前,南化公司碳捕集技术已经在16个省市50多套装置上成功应用,每年成功减碳百万余吨。


  每天,从中国石化南京地区的炼化企业捕集的二氧化碳源源不断地运往江苏油田。427日,跟随“碳”的足迹,驱车一路向东,记者来到了中国石化首批碳中和示范井场之一的江苏油田联38CCUS示范区。“从化工厂收集起来的二氧化碳经过提纯、压缩变成液态,然后送到井场注入油藏,既提高老油田采收率,又封存二氧化碳。”江苏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三室副主任王智林说。井场空地旁,一块块太阳能发电板,正持续生产着绿色能源,驱动抽油机运作。江苏油田总经理钟志国表示:“江苏油田作为‘水乡油田’,更要用心呵护一方水土,培育绿色低碳新优势,跑出追风逐光加速度,勇作长三角地区能源型


企业‘碳’路先锋。”


  淮水北来,江水东去,两道清波,一条走廊。记者乘上“飞鱼”快艇,来到坐落在江淮生态大走廊和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的江苏油田黄52岛。水色氤氲间, 抽油机岛中采油忙碌不停,微风吹过,水鸟起舞。


  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20201114日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


因企制宜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转型提升绿色化工产品供给能力


  5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殷切嘱托:“不搞大开发不是不搞大的发展,而是要科学地发展、有序地发展。”


  如今,在探访沿江企业的一路上,记者眼前不断变换的是高耸的装置,不变的是从未跳脱出视野的绿色。水清鱼欢、树茂绿茵的背后,中国石化沿江企业走出了因企制宜的转型路径。


  “这里是目前国内最高的智能仓库,相当于10层楼高!”中韩石化聚烯烃一部的叶鹏指着望不到顶的全自动货架说。一袋袋产品从包装到入库,从转移到出库,全部由智能设备完成,2.7万平方米的立体仓库内见不到一个人。


  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炼油化工生产基地、武汉首家工业互联网5G智慧工厂、拥有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最高级别3A级认证的中韩石化,数字化转型成果随处可见。


转型升级的巧思不仅在一件件智能设备,也藏在一套套拔地而起的装置中。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安庆石化,厂区内两只矗立着的“蓝墩墩”,吸引


了记者的目光。这两个崭新的设备是安庆石化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的“心脏”——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解装置,目前全球最大的裂解装置。


  “这套装置首次采用了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重油高效催化裂解(RTC)工艺, 不仅能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而且能降低成品油产量,最大限度增产轻质烯烃和芳烃原料。从转型项目做起,安庆石化将逐步由传统燃料型炼厂发展为现代化工型炼厂。”该项目技术人员徐艳玉介绍。


  近年来,中国石化沿江企业以长江水运为主线,建设了一批“含金量”高、“含绿量”足、“含新量”多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项目。


  在湖北,中韩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2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将于今年底建成投产;在江西,中国石化第三代芳烃技术首套工业应用装置在九江石化建成投产;在湖南,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项目如期中交,产能翻番能耗降低;在江苏,金陵石化加快高端石墨材料产业链延伸和洗涤化工特色产业链高端布局重点项目落地,满足中国石化在沿江区域的高质量发展要求。


  在生态优先理念的指导下,沿江企业在清洁油品、绿色化工产品、化工新材料方面的供给能力,也随着转型升级不断提升。


  洞庭之滨,每天近两万吨绿色产品从长岭炼化出发,其中汽油质量为国6B 标准,优于欧洲质量;江北新区,89岁的南化公司焕发传统优势产业新生机, 聚焦精细化工、高端电子化学、智能制造等领域,成功生产出全球首例获权威认证的橡胶防老剂碳中和产品;皖河江畔,安庆石化产出的阻燃腈纶,制成了一件件阻燃工服;黄浦江畔,上海石化24K碳纤维成功批量化生产,高桥石化净味沥青成功应用于上海市政道路建设,铺上了上海虹桥机场高架路段;东海之滨,镇海基地二期项目156台吊车、35台塔吊机器轰鸣,这里正在加快建成“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绿色石化基地。


中国石化长江下游企业亮点成绩[上海]


上海石化研发生产环保可重复利用的聚丙烯专用料,产品产量逐年提升[江苏]


  江苏石油累计建成加氢站11座,成为省内网点最多的加氢站运营商。投用充电站256座换电站4座,全年充(换)电量超4000万千瓦时。


  南化公司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专利授权数量创新高


  金陵石化提升工业用水效率,持续节水降耗,获得“水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称号。


  扬子石化大力开展“最美长江岸线”生态覆绿工作,绿化种植面积达13.8 万平方米,打造4.7公里长江沿线绿色风光带。


[浙江]


  镇海炼化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每年吸引上千只鹭鸟在厂区栖息。我国首个石化厂区里的白鹭自然保护地从2000平方米扩大到15000平方米。


  浙江石油全力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近年来,建成7座加氢站、376座充电站、170座光伏电站。


[安徽]


  安庆石化严把安全环保关,污水外排内控指标、厂区环境内控指标、油气回收设施内控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


中国石化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大事记


  20103月,中国石化宣布,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建成投产。川气东送工程主气源、我国首座投产的整装海相高含硫气田——普光气田建成投产。


  201211月,涪陵页岩气田首口页岩气井——焦页IHF井钻获203万立方米/ 天的高产工业气流,拉开了中国页岩气商业开发序幕。


201412月,我国首个超深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元坝气田正式投产。


  2016年以来,中国石化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投身“长江大保护”,江苏石油、湖北石油、安徽石油等沿江企业,先后关改搬转多座沿江油品收卸码头、油库、加油站。


  20173月,中国石化宣布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供气突破100亿立方米。


  20181月,“涪陵大型海相页岩气田高效勘探开发”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811月,中国石化和湖南省签署《关于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公司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20205月,中国石化建成万吨熔喷布生产线。仪征化纤公司仅用76天就完成了12条年产6000吨熔喷布生产线的全面建成投产,跑出了中国制造加速度。


  20215月,中国石化江苏常州石油嘉泽加油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投运,成为全国首座实现碳中和的加油站。


20215月,扬子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开工仪式在南京举行。


  20XX6月,中国石化第三代芳烃技术首套工业应用装置——九江石化89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我国芳烃成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XX6月,中国首套生物航煤工业半置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首次产出生物航煤,意味着我国生物航煤可实现规模化生产,向大规模生产及商业化应用迈


出了坚实的一步。


  20XX9月,我国首个碳全产业链科技公司——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南京正式揭牌成立。


  20XX10月,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在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投料开车,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中国石化大丝束碳纤维技术成功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关键装备国产化。


20XX12月,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正式揭牌。


金叶飘香美三湘


湖南烟叶高质量发展综述


20XX68日)


三湘大地,沃野千里;鱼米丰美,金叶飘香。


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新时代赶考路上,湖南烟草踔厉奋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面对当前烟叶供需总量由控转稳、由稳转增的关键时期,坚决稳固烟叶基础、深入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更是遵循农业产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在全国典型浓香型烟叶产区湖南,围绕“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要求,湖南烟草工商企业紧密协同,围绕烟叶高质量发展主题,认真落实行业“1+6+2”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积蓄烟叶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烟叶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烟叶产业发展新方式,闯出了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烟草农业现代化新路子。


  守牢“米袋子”,充盈“钱袋子”,稳固“金叶子”,围绕政企、粮烟、工商“三协同”构建烟叶产业体系,唱响在新时代希望的田野


又是一年好风景,喜看烟田铺新绿。


  初夏时节,放眼郴州烟区,当地政府和烟草部门共同投资建设的10000亩高标准烟田里,片片烟叶承载着农民的希望。再过一个多月,新一季的稻秧便会插满采收后的烟田。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构建现代烟草农业产业体系对促进湖南烟草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究竟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作为烟叶收购量全国前三的产区之一,湖南烟区与其他各省产区一同撑起了行业原料生产版图。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杂交水稻发源地的湖南,历来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誉。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烟叶发展事关行业基础。对湖南烟草而言,围绕因地制宜处理好“三个关系”、牢牢守住“两条底线”构建现代烟草农业产业体系,既是为“端牢饭碗”贡献力量的使命所在,也是做好优质原料保障的职责所系。


要挑起重担、扛起责任、干出成绩,必须聚合政农工商各方力量,在重农


抓粮大局中抓牢壮大农业产业链的最大“公约数”,在稳固烟叶产业基础的同时全面构建政企协同、粮烟协同、工商协同的产业发展共同体。


  近年来,在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烟叶产业被列入全省种植业特色产业规划,每三年出台《支持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持续完善基本烟田保护、新型主体培育、烟草农机补贴等一揽子政策措施。


  同时,各产区党委政府将烟叶产业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总体部署,建立“四级书记抓产业,市县常务管烟叶”的组织领导机制,统筹整合政府财政、烟叶税返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重点支持基本烟田和烘烤设施建设。


垦良田千顷,可收粟万斛。


  胸怀“国之大者”的湖南烟区,充分发挥烟稻轮作天然优势,以坚决打牢烟稻复种连作基本盘为抓手,将构建“烟田即粮田、烟农稳粮农、烟业促稻业” 发展格局作为实现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的关键一招。


  从推动形成高标准烟田“双主双统”的政企共建模式,到积极探索土地等资源要素“一张图管理、多部门协同”的多维联动路径;从努力构建“以烟为主、粮烟协同”的多元产业体系,到围绕基地单元建设“保需求、稳烟田、兴烟区、富烟农”的强大载体,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与烟草工商携手努力下,湖南全省已划定基本烟田221万亩,建成高标准烟田81.5万亩,年均种植烟后稻100 万亩以上。“我去年种了100亩烟叶,整体长势不错。烟叶采收后我又种了晚稻。种完一季烟叶后,紧接着种晚稻,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改善烟田土壤,实现产质双提升。”浏阳市淳口镇烟农陈正生说道。


烟稻轮作,一季稻米种出了一日三餐,一季烟叶保障了原料供应。


  如今在湖南,由湘中南典型浓香型烟叶产业带和湘西北高水平山地特色烟叶样板区共同组成的“一带一区”,为湖南烟草优化烟区空间布局、构建连片集约优势产能格局、推动供给质量持续改善夯实了基础。


  在扎实推进“一带一区”建设过程中,湖南烟草工商企业深入践行“一株烟不同叶,一家人一条心”理念,坚持市场导向、生态优先、产能集聚,携手打造高质量原料保障共同体,推动烟叶供需实现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在强化基地单元协同建设、健全生产收购联合督查机制、完善质量提升责任清单制管理、不断巩固基地原料供应支撑性作用的基础上,湖南烟草工商协同深化配方打叶利用,聚焦用好每一片烟叶,创新应用“三类五档”供给模式及加工利用方式,推动配方打叶向竖配方转型,有效缓解了中部上等烟供给不


足的矛盾。


  创新驱动发展,数智带动转型,“智能智慧、轻简高效、流通畅达、科技引领”的烟叶生产体系,全面催生烟叶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在湖南烟草看来,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构建更加高效的烟叶生产体系是基础。数字化转型、机械化作业、流通环节改革、科研技术攻关齐头并进,“四驱”发力的烟叶生产体系成为助推湖南烟叶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永州市蓝山县土市烟站,“一包一码”的数字化管理,让烟叶有了电子“身份证”。依托全国统一烟叶生产经营管理平台,收购加工“两打八扫”作业流程破除了上游商业原烟流通信息壁垒,实现了中游复烤加工原烟与片烟批次对应,建立起下游工业片烟流通路径。


  聚焦构建更高水平烟叶产业“新基建”,近年来,湖南烟草工商企业积极参与全国统一烟叶生产经营管理平台建设,通过打造“一横六纵”烟叶全业务数字化应用体系,强化打叶复烤及叶组配方设计等环节数字应用能力,不断丰富创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努力实现“数据多服务、烟农少跑路、经营降成本”。


以数见智,数智共生。


  在湖南各烟区,以烟田一张图管理、物联一张网覆盖、烟农一站式服务、烘烤一中心调度、收购一线式作业、仓储一键式管理为主体的“数智烟叶”全链条“六个一”建设,有力提高了湖南烟叶产业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支撑能力, 推动了数字技术与烟叶产业深度融合。


  在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湘西鹤盛原烟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应用物联网技术、室内定位技术、车载终端技术打造的数字化平库系统在实现仓储货位数字化、物流转运信息数字化的同时,结合原烟在线主要化学成分检测和配方模块原料智能配比调度设计,有效提升了打叶复烤成品片烟均质化加工保障水平。


  如果说数字技术的应用打通了湖南烟叶高质量发展的经络,那么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则进一步强健起烟叶生产的筋骨。


  在郴州桂阳烟区,经过宜机化改造的高标准烟田,株株烟叶站立田间,笔直的机耕道纵横其中,远远望去仿佛一个个绿色方阵。作为行业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这里如今也是湖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牵头实施东南武夷南岭丘陵


作业区农机农艺融合3年行动的重点地区之一。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农业劳动过程的机械化。在土地利用率低、连片种植率低的山地丘陵地区发展烟叶产业,如何以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行业推动烟草。


农业现代化必须直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以宜机化规程验证为重点的1.0时代,向更加专注质量、产量和效率提升的2.0时代迈进的过程中,湖南省局(公司)以“两全两高”为方向、“两融两适”为路径,一体推进农田宜机化、农艺标准化、农机宜区化、农服社会化, 统筹构建“四位一体”立体式丘陵烟区机械化生产系统。


  按照宜烟宜稻原则,各烟区全面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通过土地平整“五步工作法”,有效提升农机通达率;坚持宜合则合、宜简则简原则,深化农艺标准化再造,基追一体施肥、四次分层采收等宜机农艺加速推广;聚焦轻简适用原则,集合多方力量开展烟草机械专项攻关,先后研发垂直深耕机、上部叶砍收机等10款机型,推广适配农机3.83万台套。


  “推动烟叶生产机械化,不光要有宜机耕地、适用机械,相关农服保障也要配套齐全。这几年‘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农机通平台+农服4S店’的农服新模式不仅便利了烟农,也让我们合作社的农机调度更加合理高效。”在桂阳县仁义镇鸿运烤烟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匡方礼指着院内停放的一台台农机说道。


  烟叶生产事关农工商。一片烟叶从田间走进车间,从种得好到用得好,中间离不开高效畅通的流通链。


  为切实推动烟叶流通环节提质增效,湖南省局(公司)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全链条业务流程,通过加强专业分级、推进原收原调、应用智能收购等方式, 全面提升烟叶流通效率。


  与此同时,湖南中烟围绕优质适配的原料保障目标,一方面加强调拨入口的精准调控,精心编制“一地一策”调拨方案,科学确定各产区调拨数量、调拨结构优化目标,推动烟叶调拨精准度稳步提升。另一方面,联合商业、进出口等企业全链条发力,以总量、区域、等级、质量四个更适配为目标,持续提升烟叶库存与品牌发展的匹配度。


  构建现代化烟叶生产体系,不仅要提升效率,也要以绿色为底色推动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围绕“植烟土壤保育、绿色高效植保、水肥高效利用和低碳精准烘烤”一体推进,湖南省局(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烟叶生产绿色转


型。


  在全省烟区,“户清、社收、厂加工”的市场化地膜回收利用模式,有力推动了烟叶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两蜂两虫一诱一纸一制剂”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把绿色生态留在了田间,让更多农民因“绿”受益;3万多座生物质烤房替代传统的燃煤烤房,有效降低了碳排放,交出了一份绿色“烤”卷绘出一抹绿,惠及万顷田。坚实的烟区生态发展防护墙,让湖南烟叶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


  培育新主体、打造共同体、发力供给侧,“供需协调平衡、专业规范高效、利益紧密联结”的烟叶经营体系,汇聚起湖南烟叶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北纬26度至28度,浓香型烟叶生长黄金气候带。独特的水土条件孕育了湖南烟叶的典型浓香。从高中端卷烟原料规模开发,再到高可用性上部烟叶原料持续开发,在湖南烟草工商企业合力推动下,如今,典型浓香品牌特色已成为湖南烟叶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为进一步增强烟叶发展内生动力,保持“稳”的姿态、增强“进”的力度、培育“新”的动能、积累“好”的因素,湖南烟草工商以构建现代烟草农业经营体系为着力点,围绕优化生产组织服务、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巩固湖南烟叶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以质量树品牌,以特色求发展。聚焦典型浓香这一核心竞争力,通过建立完善浓香型烤烟综合标准体系和全程质量管控体系,特色鲜明、质量过硬、信誉可靠的湖南烟叶正加速从品牌走向名牌。


  在这一过程中,湖南省局(公司)立足“大国小农”国情农情,不断优化烟叶生产组织方式,促进小农户与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坚决打牢烟叶经营体系基础。


  近三年全省共培育稳固新型经营主体1.4万户,其中家庭农场524个。今年烟农户数同比增加2168户,8090后烟农占比14.1%。一支支由职业化烟农组成的“生力军”,正逐渐成为烟叶生产的“主力军”。


  按照市场化运作、产品化服务的总体思路,湖南省局(公司)完善“合作社提供服务、烟农购买服务、烟草补贴烟农”的运行模式,引导合作社主动融入大农业服务体系,以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和“湘叶助农”服务平台为载体,推出16种市场化服务产品,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一站式服务,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富裕。


  不仅如此,为更好提升基础保障能力,湖南省局(公司)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推行党支部领导下的站长负责制为切入点,积极开展站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打造党员示范平台,切实增强烟站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打造员工成长、生产组织、烟农服务3个中心,推进基层党建、风险防治、站务管理、服务烟农、磅组管理、网格管理6个标准化建设,实现员工零违纪、安全零事故、烟农零投诉,构建起“360”烟站管理模式——湖南烟区烟站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基层烟站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一株烟,不同叶,共携手,谋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改善烟叶质量,充分彰显浓香品质,离不开烟草工商企业共同的努力。


  近年来,湖南烟草工商双方站在品牌原料保障的战略高度,通过共建基地单元、共构技术体系、共管生产质量、共推科技创新、共创优质品牌,多措并举打好构建全链条优质高效烟叶供给体系“组合拳”。


  围绕有机肥改土增香、中棵烟全程培育、上部叶控碱强甜、烘烤质量提升、等级纯度提升、烟叶控杂除杂6项提质工程,湖南烟草狠抓土壤改良、特色品种、控氮控密、“三深两高”、饼肥增香、绿色防控、成熟采收、中温中湿密集烘烤8项关键技术,持续强化“一带一区”烟叶风格特征及品质特点。


  同时,他们以满足品牌需求为导向,共同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大烟叶科技投入,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完善烟叶生产技术及管理体系,持续提高烟叶产业发展标准化水平。


  以湖南中烟主导开发的“4+N”烟叶生产技术体系为代表,随着相关技术的完善推广,如今“中棵烟”“黄亮软”等生产理念正逐步落地见效,有力破解了烟叶供需结构性矛盾。


  在此基础上,湖南烟草工商企业协同健全烟叶质量追溯及提升机制,抓好烟叶品质定期问诊、靶向改进,开展工业使用满意度调查,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实行成效评估及问责考核,推动实现烟区烟叶发展均衡协调,真正把基地单元打造成卷烟原料生产“第一车间”。


  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找准产业发展方位,加快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湖南烟草脚步铿锵;立足“三农”工作大局,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农业强国战略,湖南烟草彰显责任担当。


在稳产保供上全面发力,在提质增效上纵深推进,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


正澎湃起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浪潮,推动湖南烟区向着烟叶产业现代化不断奋进。


凝心铸魂担使命 以学促干建新功


中国黄金集团权属企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综述


20XX66日)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进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开展主题教育的契机,在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更大功夫,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中国黄金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这是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理论熏陶、思想淬炼、精神洗礼。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近一个时期以来,集团公司权属企业按照《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方案》,以及集团公司党委要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天,大家一起静心读原著、悉心悟原理、用心思道理, 用学习武装大脑,在凝神聚气中感悟奋进力量,以学促干,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踔厉奋发的动力和成效,为建设世界一流黄金产业集团贡献力量。


一、坚持学深悟透坚定理想信念


  举办专题读书班、开展集中学习是提高主题教育学习质量、确保主题教育学习成效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黄金集团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将主题教育读书班作为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安排。中国黄金集团党委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部署、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研究审定读书班方案,对学习、调研、研讨的主题、内容、形式、日程等作出详细部署。各权属企业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举办读书班,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中金香港党委书记、总经理童军虎指出,要站在讲政治、讲党性的高度,


静下心来学习、沉下心来思考,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专心致志投身学习。要突出以上率下,各企业班子成员、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作为“关键少数” 要承担关键责任,发挥示范作用。


  辽宁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石玉君表示,学习是练就本领的理论基础,是全体党员强化党性修养的前提,大家要深入学习,用党的理论思想武装头脑, 辨别是非方向。


  集团公司权属企业党委班子成员坚持走在前、作表率,按照读书班学习计划,认真加强理论学习,在做好自学的前提下,认真进行领学。学习过程中, 集团公司权属企业党员干部静下心来学习、潜下心来思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资源产业链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全面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不断夯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础。


  中金贸易(上海)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小竹在主题教育读书班总结讲话时指出,大家通过认真学习思考、深入研讨交流,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全面的把握, 对永葆忠诚干净担当政治本色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中金珠宝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雄伟在总结发言时也指出,此次读书班突出紧跟看齐的政治要求,强化系统学习的深度广度,体现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彰显学用结合的高度自觉,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逐字逐句读原文的基础上,中金香港、西藏华泰龙、内蒙古太平、内蒙古金陶、包头鑫达、中原冶炼厂、湖北三鑫、辽宁天利等企业还邀请权威专家开展专题辅导,切实推动党员干部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集团公司权属企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饱满的政治热情、严肃的政治态度,谋划好、组织好、落实好主题教育读书班,形成全方位、广覆盖、高频率的良好学习氛围,有效推进理论学习,全面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确保主题教育读书班见实效。


二、创新丰富形式确保入脑入心


  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集团公司权属企业注重创新“自选动作”, 用多种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集团公司权属企业充分发挥红色教育资源和党性教育基地等,开展主题教


育读书班,在现场教学中砥砺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


  中金黄金赴北京市全面从严治党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的互动式、情景式教学;中金辐照来到广州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和辛亥革命纪念馆现场教学;中原冶炼厂更是将主题教育读书班开在了安阳市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广大干部职工在实地实景中实现了思想认识再升华、理论武装再强化、党性修养再锤炼。


  此外,集团公司战略管理部党支部联合资产公司党支部,前往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并参观崔显芳烈士纪念馆、崔显芳故居、田庄高小党支部旧址。集团公司党委第一巡视组临时党支部与辽宁公司,联合开展一同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缅怀抗日英雄。中金资源机关党支部走进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实地重走了830米的地道遗址。湖北三鑫组织巾帼建功岗、巾帼标兵、最美家庭以及女工代表到武昌辛亥革命博物院参观学习。江西金山来到广财山廉政教育馆,观看了红色教育片,并在红军挺进师出征之地的绕二镇广财山红军广场上集体重温入党誓词。陕西公司到陕西省富平县习仲勋同志故里,参观习仲勋纪念馆通过在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集团公司权属企业党员干部在观展和实地体验中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进一步加深了对党性的认识,纷纷表示要以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读书班为契机,继承革命精神,树立远大理想,汲取奋进力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与此同时,集团公司权属企业还将主题教育读书班引入课堂以外。专题党课、个人自学集团公司权属企业充分发挥“学习强国”“黄金集团网络学院” 等平台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理论学习,像中金香港、中原冶炼厂、湖北三鑫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交流研讨和专题辅导、党委学习与支部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主题教育开展;河南金源通过个人讲学、视频辅导等方式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苏尼特金曦利用公司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专栏,推动全体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学、线上线下学。


三、巩固学习成效促进实践转化


  近期,在集团公司重点项目、各权属企业经营生产一线等处,总能看到各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调研的身影。


中金黄金党委书记、总经理贺小庆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


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清醒认识宏观经济形势和改革发展方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抓紧抓实生产经营、安全环保、公司治理、科技创新四项重点工作,为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主题教育读书班中,集团公司权属企业运用调查研究的法宝,探寻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钥匙。中金资源、湖北三鑫、苏尼特金曦、中金三公司将基层调研纳入“线下学习”计划,领导班子带队来到企业各生产车间现场,与党员干部职工座谈交流,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做细措施,为企业发展奠定实践基础,实现学习成效的闭环管理。


  “要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做好下一步工作。” 内蒙古太平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维滨勉励党员干部,要切实达到“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


  内蒙古太平、河南金源党委围绕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改革发展遇到的问题、职工群众工作生活面临的现实问题等方面,深入到选冶厂、采场、施工单位等实地察看目前生产情况、管理情况及职工生活状况,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深入细致查找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内蒙古太平通过调研共收集问题22项,目前已梳理为7类,分别交付于各分管领导牵头进行整改整治; 河南金源系统梳理问题5个,制订专项整治方案5套,明确整改目标、时限、责任人以及具体的有成效的整治措施,实行清单动态管理,切实将发现的问题给予解决。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集团公司权属企业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与具体实践贯通起来,借助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交流会、总结会、研讨会,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职工幸福感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养分、凝聚力量,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促进新发展。


  中金香港党委与中吉矿业党支部、凯奇-恰拉特党支部进行交流研讨,将学习成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党建为引领,细化工作计划,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严格按照当地的法律法规加强合规运营,做好舆情监控和社区工作。苏尼特金曦以“读书班”等形式,将“思想精髓”“重大战略”与企业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占有、国企改革、科技创新、依法治企等领域专题部署对照学习。


  湖北三鑫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世贤到生产一线现场调查研究后表示, 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在检视问题、整治整改上下功夫,真正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一体推进,要把主题教育和检视问题、整治整改成效转化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强大动力。


  苏尼特金曦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振兴指出,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公司发展的生动实践。


  如今,集团公司权属企业正在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全体干部职工结合岗位职责,带着问题深入学习,将主题教育读书班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实效。


  湖北三鑫老主井井筒设施因渗水加速腐蚀,影响井筒作业安全,提升车间党支部组织党员骨干和钳工们、自行设计施工方案,在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需求的前提下,顺利完成老主井井筒防治水项目,深入井下解决了皮带易跑偏难题和液压站改造工程,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内蒙古太平面对当前矿山采场边坡治理难度大、生态修复工程量大等导致生产经营成本增加的难题,党员干部职工主动担当作为、奋力攻坚克难,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年利润的67%


  集团公司权属企业通过找准主题教育读书班与中心工作融合的切入点、着力点,着力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和企业发展的生动实践、转化为深入检视整改的真章实效,转化为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黄金企业集团的具体行动。


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石油 20XX 年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20XX 6 9 日)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 6 6日,中国石油《20XX年环境保护公报》正式发布。过去一年,在习近


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石油积极落实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不断提升,为奋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了坚实保障。中国石油与各界伙伴在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携手前行,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以绿为底


高质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艰苦努力的过程。过去一年,中国石油以绿为底,统筹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和生产经营管理,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


  不断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中国石油将一流的ESG管理业绩作为公司建成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主要指标,将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作为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实现能源与环境和谐共生。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XX年,中国石油全面推动《中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落实落地,高质量发展全链条环保产业。中国石油有力组织各所属企业协同推进大气、废水、土壤地下水等专项工程,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持续减少,实现国家重点污染源监控全覆盖,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多措并举提升合规管理水平。20XX年,中国石油持续规范企业实施排污许可管理程序,获取排污许可证9676张,实现重点排污单位全覆盖;建立以项目投资权限和环保责任主体为主要内容的“三同时”监管机制;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督促企业制定敏感区生产设施退出方案。


  帮扶督查增强风险管控能力。中国石油持续开展生态环境隐患排查治理, 将海外作业者项目纳入排查范围,对重大隐患整改优先给予资金支持并纳入HSE


信息平台进行调度督办。此外,中国石油建立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调度机制, 重点自查相关工作任务等落实情况,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帮扶督查,建立完善长效预防机制。


乘势而上


绿色低碳转型步履铿锵


  能源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从顺势而为到乘势而上,自“双碳” 目标提出以来,中国石油“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有力有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步履铿锵。


  顶层设计落地实施。20XX年,中国石油编制发布《中国石油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3.0》,提出愿景和构想,部署“三大行动”和“十大工程”,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已从顶层设计走向施工图阶段。中国石油全面加强碳履约管理和温室气体监测、报告、核查(MRV)体系建设,启动碳资产集中管控平台建设,深化开展绿色企业创建,创新推动绿化工作,积极参与国家甲烷管控研究和监测试点,不断彰显央企责任担当。


  新能源业务蓬勃发展。20XX年,中国石油全面提速发展新能源业务,成立“新能源新材料事业发展领导小组”,一手抓石油天然气增储上产,一手抓风光热新能源布局,全力推动油气业务与新能源融合发展。20XX年,中国石油国内天然气产量在公司国内油气产量当量中的占比达到52.5%,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达到800万吨标煤/年,风电、光伏、地热、氢能等同步推进,“油气热电氢” 多能互补新格局雏形显现。


  技术创新动能澎湃。中国石油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成功破解汽油质量再升级的难题,国Ⅵ_B标准车用汽油提前7个月投放市场,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继


在迪拜、深圳、上海的研究院挂牌成立后,20XX年,中国石油又在日本设立“積


智研究院”,进一步为新能源、新材料、新业务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石油持续加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20XX年二氧化碳年注入量突破110万吨。


久久为功


生态文明建设的石油样板不断升级


  同呼吸、共奋斗,每个人都是美丽中国画卷的描绘者。如今,越来越多的石油人行动起来,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石油样板不断升级。


  一项项荣誉彰显实力。凭借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优异表现和推动中国能源结构清洁化的卓越贡献,20XX年,中国石油第11次获评《中国新闻周刊》“低碳榜样”企业。中国石油环保成果多次登上央视新闻,并被各大媒体转载千余次。印尼公司荣获印尼上游油气管理委员会(SKKMigas)颁发的“油区林业植树绿化奖”。乍得公司荣获乍得环境部颁发的环境保护卓越贡献证书。一系列行动见证担当。20XX年,中国石油共有149.25万人次以不同形式参与义务植树, 累


  计种植422.52万株(含折算);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开展“我为碳中和种棵树”活动,首批公益资金已在大庆油田、长庆油田、新疆油田、玉门油田用于林地建设。中国石油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全面履行“作为OGCI在亚洲唯一的成员企业”的责任,持续推动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影响力持续提升。


  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映入眼帘。大庆油田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以盐碱沼泽地为主要覆盖区域的世界各大油田中居于前列,践行了建设和谐美丽绿色生态油田的理念。东方物探在海上施工作业船上配备专门的海洋哺乳动物观察员,一旦发现情况,就会确保哺乳动物远离后再作业,有效避免了海洋生物受到意外伤害。乍得公司积极响应乍得政府“每人一棵树”的号召,已完成第一期20万棵树苗的种植,塑造了环境友好的形象。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石油正以实际行动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助推企业驶入资本市场新“蓝海”


濮阳市强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综述


20XX612日)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的“加速器”。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建设和改革工作,推动资本市场改革步伐持续提速。我省正在开展的企业上市五年倍增行动,使全省企业上市进入最好的政策“窗口期”。


  今年,我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高位统筹推进企业上市工作。529日,我市出台《濮阳市县(区)企业上市“三年清零”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现状:境内上市企业2家上市企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上市是企业实现做大做强的重要路径。


  去年,省政府出台《河南省推进企业上市五年倍增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自20XX年起的5年内,力争每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20家,实现河南上市公司总数突破200家,为全省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提供了工作目标和有力抓手。


  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送政策、优服务、解难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我市企业上市工作还存在上市企业较少、部分企业股改进度较慢、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直接融资总体规模偏小等短板和弱项。


  目前,全市境内上市企业2家,分别是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濮阳惠成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4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目前国内主要的功能耐火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生产企业之一, 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河南省50户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科技名牌500强企业、中国证券市场20年最具活力新锐上市公司。


  濮阳惠成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6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股份制国家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依托雄厚的技术实力、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严格的质量检验体系和完善的管理


制度,通过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项体系认证。


  两家上市企业,对加快我市产业集群化发展、激发我市经济活力起到了强劲带动作用。


潜力: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 35


  日前,我省公布20XX年一季度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我市35家企业名列其中。入选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的标准是什么?意味着什么?


  根据《河南省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管理办法》,入选企业需符合国家政策、主营业务突出、市场认可度高、科技创新能力强、成长性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最近2年营业收入年均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8000万元。


  上市后备企业是上市企业的重要力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上市后备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上市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入库企业可享受“绿色通道”服务,省、市、县金融局及相关职能部门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简化程序,为上市后备企业办理有关手续证明、扫清上市障碍,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


  目前,全市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38家,河南证监局备案辅导企业2家,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35家。


助力:多措并举支持企业上市


  近年来,我市紧抓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历史机遇,把推进企业上市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为提升经济发展能级的重要举措。


  通过完善上市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引领,健全分层培育机制,优化上市生态环境,大力推动科技、资本、产业深度融合等强有力措施,营造鼓励上市、支持上市、服务上市的浓厚氛围,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实现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培育新业态,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去年12月,我市出台《濮阳市促进金融业发展若干措施》, 在促进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方面,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对企业上市实施分阶段奖励。对在濮阳市注册、在沪深北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企业,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奖励;对在境外主要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企业, 一次性奖励500万元;对经中国证监会或沪深北交易所受理申请材料的,奖励200


万元;对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或注册,并在沪深北交易所成功发行的,奖励200 万元;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成功转板上市的,视同首次公开发行给予奖励; 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通过参与并购重组实现间接上市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今年以来,市金融工作局积极探索“大课堂”+“小灶班”企业上市帮扶新模式。“大课堂”强基固本,夯实基础,解决对企业管理层普遍存在的理论知识匮乏、专业能力亟须提升等问题。


  “小灶班”把脉问诊、精准开方,邀请中原证券投行部专家分别到各县(区) 与企业座谈,“一对一”答疑解惑,帮助企业找准资本市场最优路径。共组织“大课堂”3次,培训企业107家;


  “小灶班”5场,做到了五县四区全覆盖,指导企业43家。深入现场调研10 次,精准辅导企业31家。同时,畅通上市绿色通道,主动向拟上市企业征询收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妥善解决,为企业上市扫清障碍,坚定上市信心。


目标:县(区)企业上市“三年清零”


  我市出台的《濮阳市县(区)企业上市“三年清零”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力争在三年内,全市县(区)企业上市数量实现零的突破。


  《方案》的出台基于我市企业实际情况,也基于企业上市意愿,明确三年内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七项重点任务和五项保障措施。《方案》的出台,既是对全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提出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对我市能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工作的一次考验。


  对上市后备企业而言,则要抓住我市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机遇,对标上市标准,加强管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为企业上市奠定坚实基础。


  有压力才有动力,只有加压奋进,才能使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真正驶入快车道,加速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张峥昭在参加市政府、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以学增智以学促干强化主题教育成效助力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活动时说:“濮阳市委、市政府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政企联手联心、全面发力,全力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营造了良好的上市氛围。


希望濮阳的企业家增强抢抓机遇的紧迫感,持续规范管理,坚定上市信心,加快上市进程,乘资本市场巨轮,绘企业伟大蓝图。”


  为保障三年目标的实现,《方案》提出了完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强企业上市培育辅导、提升绿色通道服务质效、落实奖补政策和税收优惠、加强金融综合服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七项重点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制度、列入目标考核、加强政策宣传、防范化解风险等五项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