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题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2024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题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2024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题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主持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年318日,恰逢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5周年,意义非凡。**市作为一座拥有15所高校、近30万青年学生的“大学城”,近年来,始终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育人格局中的“关键性”作用,积极探索、广泛实践,通过以新机制促进市校合作、以新路径充实人才队伍、以新思路提升思政工作引领力、以新成果培育特色亮点的“四新”引领,不断开辟市校合作共赢新赛道,激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动能。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位部署,以新机制促进市校合作
  一是建立高校宣传部长联席会议机制。坚持机制先行,全方位撬动市校合作共赢的无限潜力。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和各驻*(市属)高校联合印发《关于建立驻*(市属)高校宣传部长联席会议制度》等纲领性文件,从强化理论武装、增强舆论引导、夯实“大思政”基础等方面,对推进市校双方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提升高校思政工作开展水平等重点工作,进行全面统筹,为开展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市校合作提供政策遵循。以联席会议机制为牵引,按照“一季度一主题”原则,定期召开高校宣传部长座谈会,围绕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新闻舆论、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进行专题学习实践,持续提升市校合作的质效果。**电力大学“‘志’此青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邮”你好梦第三期网络活动、“高校媒体进**”等系列特色活动,成为**与各高校紧密合作的有力印证。
  二是强化高校思政调研,策源品质生活。依托市委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成立由“85后”“90后”年轻宣传干部和驻*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青年研究员组成的**宣传学习策源专班,聚焦城市更新、产业转型、高校智库建设等与市校双方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课题,深入调研,逐渐搭建起交流思政经验、展示工作成果的平台,有效促进了市校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建设、文明创建等多领域互联互动。学习策源专班先后推出《发挥城市活动的溢出效应》《打造**“五个一体化”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科技治理体系打造创新驱动发展高地》等6篇理论文章,在**日报钟鼓楼栏目刊发,为党委政府提供丰富全面的决策参考;先后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宣传要点摘录》《乡村振兴宣传要点摘录》,对2021年以来中央、省委、市委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进行集中梳理汇总,对蕴含其中的城市发展逻辑、可行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形成主题宣传要点摘录,作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开展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和政策宣传的“提纲挈领”式读本,增强新闻战线时政宣传的策、采、编、发能力,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二、灵活方式,以新路径充实人才队伍
  一是建立思政中青年专家库,发挥专业人才在全市思政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将各驻*高校作为专家人选的主阵地,面向社会各阶层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人员公开选拔,入围人员均纳入“**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青年专家库”,并进行动态管理,每三年评选一次,实行聘任制,力争评选出一批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化人才队伍。首批专家库入选15名专家,涵盖高校、机关、科研院所等群体。坚持灵活与便捷并举,将各位专家的实务业绩、研究成果和创新举措等进行梳理汇总,建立专家台账,确*专家库讲求质效,发挥实效。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市思政中青年专家库围绕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社会公共政策制定、社会治理与服务等7项核心内容,通过跟踪调查研究、参与课题招标、接受委托项目、实行对口服务、开展对外交流等方式,先后参与**博物馆之城建设、书院之城建设、**小院、西郊八大厂工业遗址*护利用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可行论证、建言献策,持续拓展市校合作新视野、新空间。
  二是邀请高校干部到**挂职,发挥管理人才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探索各类青年人才交流新模式。市委、市政府向部分中省直单位、高校、央企、金融机构发出邀请,邀请政治素质好、专业素质高、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中青年处、科级干部到**挂职,根据选派干部条件和专业特长,累计派出82名中青年干部,安排挂任县(市、区)党政班子副职、市直单位或开发区副职,其中23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及**电力大学、**大学、**金融学院等高等院校,有效整合市校优势资源,拓展干部交流渠道,促进青年干部的沟通与融合,是深化市校合作的一次新探索,对市校双方取长补短,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搭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发挥新青年人才在我市文化建设中的活力作用。开展首届“金台计划·**市宣传文化系统大学生实习活动”,在驻*(市属)高校中招募在新媒体制作、新闻写作、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等领域有特长和兴趣的优秀大学生进入到宣传文化系统中实习实践。首批进入实习活动的大学生有18人,由**电力大学、**大学、**农业大学等15所高校选拔输送至全市宣传文化系统相关单位,为大学生搭建互相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成为创新实践育人模式的又一次成功范例。目前,“金台计划”正探索形成长效机制,借力全市资源,继续创新工作举措,引导青年学生走进**、了解**、爱上**
  三、双向互动,以新思路提升思政工作引领力
  一是开展**文化进高校系列活动。准确把握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年轻人众多,思想活跃的特性,坚持把畅通学生与城市的双向互动,实现人与城的双向奔赴、双向滋养,作为激发高校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思路。以多种形式向各驻*(市属)高校推介**文化,发挥文化职能,传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赠送《这就是**——图说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等图书、播放“**光影”“宝藏**”“五个**”等体现**文化的宣传片、向新生寄送“未来可期纪念邮折”,举办“我们不一样,青春献古城”主题宣传活动,助力高校开学季、迎新生或举行其他校园活动时的展播和宣传,激发大学生对**的向往和热爱,增进年青人对社会主义文化、**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二是坚持靶向培训,夯实思政干部素养。以培训长效机制,破解不能办、不会干等思政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升思政干部专业素养。通过摸底调研、实地走访,梳理出当前思政干部面临的理论学习不深不透、视野狭窄、思维闭塞等实际苦难,分层分类制定“培训套餐”,坚持理论武装与实务训练两手抓,切实增强思政干部的工作能力。组织市属高校、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等141名教育系统思政干部,参加全市教育系统思政干部培训,围绕“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校园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建设、抵御和防范非法宗教向校园渗透、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特别聘请**大学、**电力大学、**学院等新闻传播、舆情引导领域专家进行授课,有效提升全市思政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实战水平,强化了“大思政”观和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政干部队伍提供了有力*障。
  四、典型示范,以新成果培育特色亮点
  一是加强宣传推介,塑造思政品牌。依托“知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评选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出更多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对工作有借鉴作用的优秀研究成果,积极向上推介。**学院《用好冬奥大思政课,充分发挥冬奥志愿者服务的育人价值,促进大型赛会志愿者服务项目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冬奥志愿者服务团队建设为例》、**电力大学《巧思布置,至美节气浸润青春校园育人无声,优秀传统涵养时代新人》在**日报和唐尧网等媒体广泛刊发,受到思政工作研究专家和社会群众一致好评,充分发挥了其导向性、动力性和推广性。
  二是加大对优秀决策咨询成果的奖励力度。联合市委办、市政府办研究室、社科联、驻*高校研究生院共同开设**智库专项课题,遴选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城市更新、文化软实力等12项重大课题,形成《决策参考——**智库成果专报》,以**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名义印发正式通知,将智库优秀研究成果纳入市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范围。发挥高峰论坛的成果交流转化作用,谋划举办**市智库论坛,**大学智库建设与咨政报告撰写系列专题报告会、优秀研究成果发布会,全方位撬动智库建设的动能,激发高校师生积极投身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的火热实践,持续增强高校思政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名城孕育名校,名校成就名城。一座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和产业特色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驻地高校通过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牢凝心铸魂的首要目标,准确把握青年成长认知特点,创新实践育人方法,推动构建高效协同工作格局,不断拓展市校平台共建、品牌共创、城市共治、成果共享的新境界,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为精心打造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贡献思政力量。
  汇报发言完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