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篇)关于20XX年7-8月各类工作综述材料汇集
守住“舌尖上的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XX区落实落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综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衡量公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XX国家高新区作为XX省首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各类高端创新资源要素聚集,总部经济发展态势逐步形成。
随着园区人气越来越旺,XX区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如今,全区呈现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食品风险管控能力显著增强,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高位推动 全面落实两个责任
无论是餐饮店、超市卖场,还是学校食堂,消费业态虽然不尽相同,但食品安全的目标和任务完全一致。
为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将食品“安全阀”愈拧愈紧,XX区结合实际情况印发了《贵阳国家高新区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督查方案》《关于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通知》等文件,高位推动实施,全面推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真正打通食品安全的“最后一公里”,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方面,XX区以包保到位促“精准防控”,以履职到位促“末端发力”,辖区内28名包保干部签订“两单一书”,对全区627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包保,实现全覆盖督导检查。同时,对辖区内178家食品经营单位按计划实施食品经营风险分级管理,落实监管频次,截至目前已对118家进行检查评级,已完成本年度任务66%。
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方面,XX区督促辖区食品生产企业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全覆盖配备食品安全总监或食品安全员,按照“一企一档”“一域一档”“一品一策”原则,建立风险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确保企业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强化培训 延伸监管“神经末梢”
为了提高区域内各业态主体食品安全总监及食品安全员主体责任意识,6月,XX区开展了为期6天的食品药品安全培训,根据食品安全的不同要求,将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分为5个大类,按照分类分批分职责的原则对各业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共计700余人进行培训。其中,为提高精准性、实效性,实行分类培训。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如学校侧重案例学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企事业单位食堂课程涉及星级企业食堂标准;社会餐饮课程集中在餐饮动态管理规范、员工职业素养、餐饮营销管理等方面。
授课老师围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相关内容、《食品安全法》及其行政处罚案由和处罚依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管理等内容,并结合区食药安办职能职责。对《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开展培训,通过理论知识和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参加的个人和企业提出了可操作、有针对的指导意见。
开班仪式上一句“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更是深深刻在了每一个人心中。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培训对很多法律法规条款进行了讲解和说明,提升了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干货 ”十足,回去将进一步提高意识,强化措施。
今年以来,XX区还先后6次组织区全部包保干部召开业务知识培训、系统录入培训等培训会,通过对包保干部开展培训,使其高效利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以及移动端,进一步提高包保干部能力,有效提升督导效率及质量。
守稳底线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进高新区,可以见到周围有很多餐饮店LED屏幕上滚动播放“光盘行动,从我做起”“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等宣传语,走进餐厅,墙上悬挂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以及营业执照等内容。
在周边上班的张萱说:“我常常来这里吃饭,这里食品安全宣传氛围十分浓厚,每家都粘贴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海报,干净又卫生,让我们吃的十分安心。”
食品安全是衡量一座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标志,服务着地方经济发展。目前,高新区已有3家餐厅单位评选为五钻餐厅,2家获得ISO22000认证,6家餐饮服务单位申报“黔酒黔菜”活动成功,为高质量发展促进消费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让群众吃得安心,贵阳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不断深化作风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夯实监管责任,将示范创建、量化分级、专项整治于日常监管相结合,并加强重点领域监管。进一步推进餐饮业示范创建工作,通过对创建一批“示范单位”,以点带面带动周边区域餐饮服务质量提升。以日常监管深化专项整治,以转型整治强化日常监管,推进日常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提升。
同时,强化高端餐饮服务单位及大中型企业食堂、学校食堂等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的推进,督导食品采购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台账建立,鼓励各单位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运用远程视频巡查等方法加大对单位食堂监督检查力度,从而提升餐饮服务单位自身管理水平,建立长效监管机制。XX区将食品安全工作覆盖到从源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持续推动餐饮健康发展,助力高新区经济发展。
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新时代XX省组织工作综述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
迈上新征程,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坚持不懈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围绕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担当作为,不断推动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思想引领,凝心铸魂
组织能使力量倍增。
陇原大地9.2万个基层党组织、193.6万名党员……这些“有形的力量”是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XX、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有力组织保障和战斗堡垒、先锋模范。
开展理论学习,接受思想洗礼,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
省委结合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以A总书记对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总方针、总纲领、总遵循,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全省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步、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组织工作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党的科学理论是根本遵循。
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对A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第一时间专题学习,结合实际研究贯彻落实具体措施,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切实增加智慧、增强本领,把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持续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党的创新理论首课主课必修课地位,认真组织实施“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分级分类举办读书班、培训班、网络班,5年来,全省举办培训班1.5万期,培训各级领导干部126.5万人次。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全省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班1.4万期,培训116.6万人次。坚持把A总书记对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统领全省工作的“纲”和“魂”,举办专题培训班1.3万期、培训86.9万人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严管厚爱,激发活力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进入新时代,A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积极适应事业发展需要,不断健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的干部工作“五大体系”,坚持德配其位、才配其位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扎紧织密管权治吏的制度笼子,促使我省干部队伍在革命性锻造中焕发出新的气象。
在提升干部素质能力上,持续加强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围绕落实“三新一高”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工作,5年来全省累计举办相关专题培训班2.7万期、培训各类各级干部163.6万人次。坚持把乡村振兴第一线、经济发展主战场作为锻炼干部的广阔平台,先后从省直部门选派3批228名优秀干部到县区挂任班子成员,从省内外其他地区和涉藏州县选派270名优秀干部互派挂职,让干部在扎实历练中经历风雨、增长才干。
在考准考实政治素质上,研究制定政治素质考察办法,探索建立了以“25个是否”为重点的领导班子评价指标和以“28个是否”为重点的领导干部评价指标,从正反两个方面列出清单,扎实开展日常考察、专项考察、任前考察,从严把好政治关,坚决把政治上有问题的人挡在门外。
在培养选拔干部上,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持续优化选、育、管、用工作,注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四强行动”、脱贫攻坚、招商引资等实践一线发现识别干部,大力选拔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鲜明树立重实绩、重实干、重实效的用人导向。始终把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坚持扩大数量与提高质量并重、教育培养与管理监督并举,努力建设一支来源广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年轻干部队伍。
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上,积极适应事业发展需要,修订市州、省直部门等8个考核办法,对正职和副职实行分类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激励鞭策作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关心关爱干部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的意见》,综合运用思想引导、评先选优、容错纠错、解决实际困难等措施,更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在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上,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在平常、严在日常,落细落实监督措施。从严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查核,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加大信访举报反映问题查核力度,突出抓好“一把手”履职监督,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
大抓基层,强基固本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A总书记指出:“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好了,我们的基层党组织牢不可破,我们的党员队伍坚不可摧,党的执政地位就坚如磐石,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全省各级组织部门按照整体谋划、分类指导、统筹推进的思路,着力建强基层组织,持续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在重大任务落实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坚持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促全面规范、以“四抓两整治”促重点提升、以党建工作信息化促落实落细,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
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在省级层面实施全省乡村党组织书记三年轮训计划,累计培训1.7万余人,实现了所有乡镇、行政村的全覆盖,重点课程采取“主课堂+远程分课堂”的形式面向全省乡村两级干部进行直播,累计18.3万人次参加学习培训。分层分类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行业领域和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组织书记培训,省级示范培训5500余人。
持续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全省99.86%的村党群服务中心面积达到120平方米以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全部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实现了支部工作有场所、党员活动有阵地、群众办事有窗口。
大力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推动“软弱型、涣散型”基层党组织向“堡垒型、服务型”党组织转变。
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政治责任,研究出台《XX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规划》,从7个方面提出24项措施,持续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以组织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大力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确定77个红色村开展组织振兴试点,统筹中央和省级第四批扶持资金15.4亿元支持3080个村发展集体经济;衔接23个科技特派团到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对口开展帮扶工作。
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推动全省133个街道、1566个社区全部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指导街道全部建立“大工委”、1510个社区成立“大党委”,与1.46万个驻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
着力构建“党建+网格”基层治理格局,建立网格党支部或党小组10837个,选派1.1万名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包联网格,组织28.3万名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神经末梢”。
全面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深入掌握新业态企业组织架构、网点分布、从业人员、经营状况等基本情况,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应建尽建党支部445个,灵活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303个,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1011名,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成立省物业服务行业党委,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实施“红色物业”培育计划,推动符合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党组织336个。
深入开展农村党员队伍分类管理试点,初步建立科学分类、量化考评、精准管理的制度办法,实现了党员教育管理从笼统粗放向精细量化转变。
爱才敬才,聚才用才
2021年9月,新时代第一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A总书记出席会议,对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战略部署。
落子在XX——省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A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对我省人才工作作出部署,强调要努力建设西部地区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省委组织部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分类推进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坚决破除人才评价“四唯”问题,研究制定52个全省有效和10个基层有效职称评审条件标准,组织开展职业资格与职称层级对应认定,加快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不断完善人才激励制度,下放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权限、总量审核权限、高出部分审核权限和管理权限,赋予用人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自主权,支持人才“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实行县以下高级职称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制度,适当放宽学历、专业、任职年限等要求,先后有5.7万基层人才获评高级职称,有效激发广大人才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
坚持需求导向,创新引才方式,全面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坚持人才自主培养主渠道,建立拔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英才梯次培养体系,在科研经费、津贴补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支持高层次人才在重点学科和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抢抓国家“3+N”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机遇,推动兰州市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推动各地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实施差异化人才发展战略,打造各具特色的人才聚集地和区域创新高地,构建人才发展雁阵格局。
全面推行“陇原人才服务卡”制度,从安家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12个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开通“绿色通道”,人才政策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
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党的组织工作,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要带头深入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落实“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重要要求,着力打造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的组工干部队伍,努力走好第一方阵,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守正创新、积极作为,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XX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新时代全省组织工作综述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加强组织建设,是党的宝贵历史经验。
A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
党旗高扬,奋楫勇进。近年来,全省组织系统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关于XX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省委坚强领导下,聚焦重点、攻坚难点,担当作为、奋勇争先,不断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汇聚起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XX的磅礴力量。
凝心铸魂,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讲政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全省各级组织部门突出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强化学深悟透、入脑入心的政治自觉。
补钙加油,立根固本。我省持续实施“铸魂赋能强基”工程,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省级举办轮训班17期、培训省管干部5600余人次,常态化抓好各级党校主体班次培训,省市两级举办主体班1500余期、培训领导干部10万余人次,推动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把关、教育培训突出政治训练,干部管理突出政治监督、基层党建突出政治功能……我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贯穿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突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近年来,全省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砥砺初心使命、锤炼党性修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4月11日,全省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召开,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全省第一批158家单位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穿始终、一体推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围绕“三地一区”战略部署,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直接点题谋划,省委举办主题教育系列专题党课报告会。
4月24日、6月30日,省委书记韩俊带头分别围绕“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作两场专题党课报告,讲理论、摆事实、列数据、提要求,引导全省党员干部加深理解把握,增强了沿着A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的行动自觉。
选贤任能,打造堪当重任干部队伍
7月20日,全省二季度“赛马”开赛。会上通报点评了市县、省直单位、省属企业等工作情况,4个市和单位作经验交流发言,3个市县作表态发言。
季度工作干咋样,“赛马场”上亮一亮。去年以来,我省创新开展季度工作会议制度,不断优化“竞争赛马”方案,聚焦经济运行、科技创新、安全生产、营商环境、民声呼应等重点工作,每季度对各地各单位工作情况逐项晾晒、逐一分析,通报正反典型案例,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省委鲜明提出“忠专实”“勤正廉”要求,推动党员干部始终对党忠诚、专业专注、求真务实,勤勉尽责、弘扬正气、廉洁奉公,全省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向上向好。
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省委大力提拔重用勇于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制定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意见、关心关爱干部20条具体措施,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强化正向激励,促进干部竞相作为、实干担当。
拓展党建“朋友圈”,延伸一体合作链。顺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要,我省打造党政干部和教育人才、科技人才、卫健人才、高层次高技能人才“1+4”交流平台,连续3年接续实施“千人选派计划”,累计选派3300多名干部人才到沪苏浙跟班学习,互派干部双向挂职91名。
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三跨”交流任职,多岗位锻炼提升能力。省市两级共择优遴选交流943名干部;从复旦大学等引进18名中青年学术领军人才来皖,担任高校副校长(医院副院长);从中央金融单位引进3名专业性人才,担任省属金融机构领导人员。
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我省常态化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年轻干部实践历练、管理监督;拓宽来源渠道,持续做好选调生工作,去年招录选调生中“双一流”高校学生388名,为近年来最高。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我省修订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拓展细化20种“下”的具体情形,坚决调整不作为、慢作为、不敢负责、不敢碰硬的干部。去年以来,调整30多名政治能力不过硬、工作打不开局面、群众意见较大的省管干部。
抓早抓小、长管长严。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重点抓好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常态化开展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一报告两评议”、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及时查处违规选人用人问题。建立干部监督问题库,强化干部任前审核把关,把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向纵深推进。
广聚英才,强化人才智力支撑
7月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加快打造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工作会议。会上,隆重表彰8名第四届“XX省突出贡献人才”,为第15批省“115”产业创新团队代表授牌。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我省以建设新时代人才强省为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天下英才荟萃江淮的生动局面。目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1226万人,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逐年提升。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省委把人才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突出位置,省委书记韩俊多次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并就合肥人才平台创建等重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召开高层次人才代表座谈会、人才强省座谈会,推动人才工作走深走实。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出台4个人才“30条”,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积极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有效增强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出台国家实验室专项人才支持政策“18条”,制定科学中心人才“10条”,集聚信息、能源、环境等领域高层次人才1.7万余人,催生墨子号等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实施“江淮战略帅才”项目,扩容升级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先后遴选9批1099名领军人才。聚焦主导产业发展,先后设立15批518支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带动各地建立4000多个团队。推动实施“百万大学生兴皖”等行动,制定江淮名医等培育办法,创新开展“百个专家团队下基层”活动,引导人才智力向基层一线流动。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省不断创优人才发展环境,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推进“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开展突出贡献人才奖、黄山友谊奖等评选活动,营造重才敬才爱才良好氛围。
大抓基层,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全省各级党委树牢大抓基层导向,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让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促全面规范,全省超过90%的基层党支部达标,健全动态管理和摸排预警机制,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原创品牌”。实施支部建设提升行动,推广星级创评等分类管理经验,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制定乡村组织振兴实施方案,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推进选派工作“六项行动”。创新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开展乡风文明评议,先后评定各类信用主体298万多户(个),全省累计授信779亿多元,以一家一户“小信用”构筑农村治理“大基础”。推进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全省村均经营性收入达46.4万元、连续4年增幅超20%。
围绕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全省264个街道完成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核定社区工作者5.7万名、配备4.5万名。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全省1.68万个住宅小区中划分网格2.5万个,85%成立实体化党支部,配备专兼职网格员5.6万名。
强化党建赋能发展,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党建工作,在244条产业链上成立党委,推动6.1万户非公企业、1.2万个社会组织组建党组织。选派第五批1.36万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指导9.12万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成立快递、网约车等行业党组织255个。
突出政治标准,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5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累计表彰“两优一先”24万多名(个),连续3年向38.4万多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征程万里阔,奋进正当时。踏上新的征程,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将忠诚履职尽责、踔厉奋发前行,以实干实绩彰显更大担当作为,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XX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绿水青山绽笑颜——XX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初秋时节,行走在白银的大街小巷,不难发现,白银的天更蓝了,景更美了,水更清了,城更靓了。优美的人居环境,令越来越多的白银人享受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成果。而这“绿”的背后,是白银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果。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践行A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不断强化生态环境管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白银的生态底色愈发亮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截止7月底,受沙尘天气等因素影响,市区国控监测点PM10平均浓度为68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170天。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重点对白银公司、银光公司等重点涉气企业及城区周边砂石料加工企业开展巡查,及时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同时,积极协调对白银区三小国控点位进行调整。加大对各类施工工地扬尘管控的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落实扬尘管控“六个百分百”要求。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封堵取缔57个,纳管合并14个,综合整治249个。争取资金2.8亿元,支持白银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再生水资源利用工程等8个项目建设。持续推动乡镇水源地保护,完成靖远县6个乡镇水源保护区划定和平川区虎头咀水源地、会宁县鸡儿嘴水库保护区调整工作。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积极推进白银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以上,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到80%以上。在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方面,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扎实推进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白银高质量发展。
注重源头管控,下大力气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管理各项要求,强化环境风险防控,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管理能力,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在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方面,坚持放管结合、宽严相济、便捷高效的原则,创新环境管理和监管方式,优化环评审批模式,主动靠前服务。同时,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不断强化生态环境要素保障,指导各产业园区和分局超前谋划,通过优化结构、淘汰产能、技改提标等方式挖潜扩量。
在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方面,持续做好“XX实践”经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以空间换时间”的“XX实践”经验作用,积极推进环境应急四级防控体系建设。强化核技术利用单位环境监管,开展辐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全市72家核与辐射单位持续开展专项排查。持续做好伴生放射性矿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督促甘肃稀土公司开展环境辐射监测工作及信息公开工作。
在环境执法检查方面,认真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工作,全市共34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邀请国家级专家深入白银公司、银光公司等企业进行帮扶检查,了解企业污染防治工作现状,现场把脉问诊,提出相关建议意见,助力解决发现的问题。20XX年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657人次,检查企业1063家次,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5件。
坚持科学“增绿”,全力厚植生态底色
白银市是全国“两屏三带”、全省“四屏一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前沿,是国家“黄河”战略、“三北”战略、“几”字湾攻坚战和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的叠加地带,生态区位非常重要。近年来,我市抢抓黄河国家战略重大机遇,持之以恒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持续构建大生态片区,初步构建起了“两屏两廊四区五基地”国土绿化体系。
我市持续加快国土绿化出光出彩,依托国家储备林、祖厉河流域国家试点、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项目,围绕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固碳能力提升和5个碳汇林储备林基地打造,扎实开展以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治理、村庄绿化美化、城郊大环境绿化、道路绿化为重点的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20XX年落实各类资金11.73亿元,完成国土绿化36.6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4.6%。
特别是在国家储备林建设上,平川区创新投融资机制,总结推广“储备林+N”建管模式和“拆、削、填、平、造”经验做法,为全市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蹚出了新路、提供了经验;近日,继平川区、会宁县后,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3个县区《国家储备林建设方案》获国家林草局批准,这意味着白银市三县两区将全部纳入国家储备建设“大盘”,正式进入全面落地实施的新阶段。
青山绿水间,一幅幅美丽画卷正在白银大地徐徐展开。在生态文明建设这场持久攻坚战中,白银的思路愈加清晰、步履愈加坚定……
引得“源头”活水来——XX市招商引资工作综述
今年1-5月份,XX市实施招商引资新、续建项目51个,完成总到位资金18.77亿元,同比增长92.12%,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4.16亿元,同比增长146.69%。XX市20XX年高质量发展暨招商大会签订重大项目合作协议21个,签约资金130.12亿元。
一个个亮眼答卷,是XX日益凸显的产业链项目集聚效应的鲜活写照,更是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精准招商“一盘棋”思想的有力印证。
下好“先手棋” 蓄势聚能育新机
刚刚过去的第二十九届兰洽会上,XX市成功签约项目22项,投资总额132.97亿元。
“要把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抢抓机遇、敢于创新、主动作为。”二届市委常委会上,市委书记景晓东向全市干部发出了招商引资“动员令”,按下招商引资“快进键”。
XX市瞄准优势产业、补齐发展短板,深入开展“九大产业链·全员大招商”“四海聚英才、兴业在XX”活动,大力推行“1+9+N”工作模式和“全员、全域、全链、全年”招商机制,分级分类建立目标“企业库”、目标“客商库”和目标“项目库”,加快招引一批与产业结构匹配、能够集聚整个链条的龙头企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及优惠政策,在招商重点、招商平台、招商手段、招商服务等方面转换思路、开拓创新,大力实施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持续优化服务,改善营商环境,着力提升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实效,形成‘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动态格局。”XX市招商中心负责人杨玉龙说。
叩响合作门 “借力腾飞”寻商机
在关键处落子,从全局上考量。XX市立足8大主导产业链,谋划储备契合全市战略发展的招商项目,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工作办法,成立各产业链招商小分队,积极走进知名企业对接产业,走进发达地区借鉴经验,走进各类展会宣传推介,大引资大招商的生动局面蔚然成风。
XX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多批次赴陕西、河南、山东、浙江、安徽等地开展“以商招商”“上门招商”活动,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朋友圈”。相关部门履职尽责、统筹协调、精准突破,让招商引资项目尽快“落地生根”。一季度,全市33个单位外出招商,31个单位新签招商项目,44个单位对接了新的项目。
以“飞地经济”模式引进更多的产业和企业。XX组团参加兰洽会、敦煌文博会、西交会等节会,充分动员在外XX籍成功人士开展投资促进活动,创新开展“云推介”“云洽谈”“云服务”等线上招商及项目服务活动,全方位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今年以来,XX市先后招引投资5.4亿元的100MW光伏发电及储能电站项目、投资1亿元的电缆护套线生产项目、投资3.6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和碳交易综合服务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为促进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力。
企业“留得住” 栽好梧桐引凤栖
“招进来”只是第一步,“落得下”才是真本事。
XX市“筑巢引凤”、精准发力,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数字政府平台上线运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9%。优化服务流程,全力推行“一窗办、一网办”,对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等9类业务开展预约周末延时服务。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安排专人落实“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措施,力争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日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60个工作日内。
“选择在XX投资,看中的是巨大的市场潜力,感受到的是有温度、有速度的优质营商环境。”安徽通湖仪表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熊化飞如是说。
“我们建立‘领导包企+干部驻企’沟通包联服务机制,推行‘管家式’帮办代办等制度,以行动让各位企业家感受到XX营商环境的温度。”XX工业园区负责人XXX介绍。
真抓实干,把“施工图”变为“实景图”。如今,一项项政策出台,一条条措施落地,一个个项目开工,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XX市近年来人才工作综述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
“人才”二字,寥寥数笔,却是活力之源、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市之基,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这是A总书记对XX提出的殷切期望。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理念,打造“才聚沂蒙、智汇琅琊”人才品牌,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政策体系,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保障,推进人才强市迈出坚实步伐。
党管人才
凝聚人才发展合力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人才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我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
随着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组织、人社、科技等30个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
市委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市人才工作集团与市委组织部共同建立“党管人才、部门服务、市场赋能”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工作机制: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负责全市人才规划、政策制定;人才中心承担人才发展、服务等具体业务;人才集团“四有四创”经验做法开创了沂蒙老区市场化、专业化引才育才留才的新局面,获评全国人才工作优秀案例。
我市把党管人才具体落实到党爱人才、党聚人才、党兴人才上,在全省率先出台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22条,才聚沂蒙23条等“一揽子”新政。创新创业支持体系逐渐成熟,具有XX特色的人才制度体系不断巩固。
精准引才
构建人才聚集新高地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我市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全力推进人才工作,以一个个海纳百川的良方,广聚天下之英才,人才工作步履坚定、阔步前行。
——项目引才。我市围绕重点企业开展人才、技术需求调研,举办“高层次人才沂蒙行”“长三角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外国专家沂蒙行”等活动,精准引进高端人才。遴选全市首批20家重点用人企业,拨付专项经费用于企业急需人才引进,建立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出台“人才飞地”建设管理办法,拿出真金白银补助“招贤纳士”。
——平台招才。聚焦青年人才支撑,实施“千名学生进国企”“XX—名校直通车”“青鸟计划、才聚沂蒙”云招聘等活动,制定“沂蒙优才”引进计划,搭建青年人才招引平台。
——乡情聚才。聚焦在外人才回聚,实施“沂蒙英才回聚行动”,编制《XX在外人才名录》,收录各类人才1万余名,先后组织举办儒商大会“情系沂蒙”恳谈会、“院士专家沂蒙行”等人才活动50多场。
高质育才
厚植人才创新创业“沃土”
人才培育必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人才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切实发挥作用。我市深入实施“产才融合”模式,汇聚各方人才,靶向育才用才,发挥服务效能,让人才精准发力,产业之路提质增效。
着眼科技领军人才。以科技领军人才作为重点,累计引育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项目600多个。
培育“沂蒙”系列人才。我市高质量推进“沂蒙”系列人才和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形成“齐鲁”系列人才梯队,累计培养各类本土人才1500余人,专业技术人才达到79万人。实施企业家队伍素质提升工程,设立企业家日,评选“行业领军企业家”,举办沂蒙企业家大讲堂,提升本土企业家能力水平。
竞赛推荐育才。通过举办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打造“创业沂蒙·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品牌,采取以赛代评的方式,筛选优质人才项目落地,目前已举办两届,评选优质获奖项目60个。
创优环境
营造近悦远来“生态圈”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近年来,我市以更加精准精细的服务凝聚人才,不断增强人才黏性,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要为人才搭建更专业的舞台。我市立足人才发展需求,积极创建各类科研创新平台,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科创平台248个,兰陵农业(蔬菜)产业专家服务基地获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XX应用科学城被评为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
要破解人才创新创业融资难。我市探索建立“人才贷”、人才创投基金等金融产品,目前累计发放“人才贷”2.38亿元,募集社会资本1.3亿元。成立科创风投资本联盟,42家风投机构与50家企业达成124个投资意向。
让人才“安家”更“安心”。我市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体系,发放“沂蒙惠才卡”,让高层次人才可便捷地享受到户籍、住房、配偶随迁、子女入学等29项优惠政策和17大类27项便利服务。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对未来5年XX人才工作提出了“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完善全谱系人才支撑体系”的部署要求,传递出重视人才、渴求人才的强烈信号。今后,我市将以更加完善的人才政策,更加优良的人才生态,更加高效的引育机制,更加贴心的服务保障,努力打造人才汇聚、创新创业的沃土,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为推动XX“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扬清风正气 建廉洁机关——XX市直机关工委推动清廉机关建设工作综述
近年来,XX市直机关工委坚持党建引领,精准靶向施策,扎实推进清廉机关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市直机关“走在前、作表率”作用,为XX发展注入“廉动力”。
一、突出政治建设,把牢政治方向
一是加强政治统领。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A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重要论述为统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督促市直机关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机关工作全过程。二是加强理论武装。通过第一议题、中心组理论学习、“三会一课”、线上培训、线下宣讲等形式,持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思想在XX”学习宣传,不断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三是加强廉洁教育。将清廉机关建设融入常态化纪律建设,通过督促市直机关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确保一体推进“三不腐”在市直机关落地见效。
二、开展督导调研,压实创建责任
清廉机关创建示范活动启动后,XX市直机关工委成立4个党建督导组,利用党建调研督导,动员全市党政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积极参与,营造浓厚创建清廉机关氛围。4月中旬,配合清廉XX专班分三个调研组分别深入六县(市、区)和11个申报创建的市直单位进行调研督导,对申报单位进展情况进行指导。将清廉机关建设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述责述廉内容,作为评判各级党组织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重要依据。抓好与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结合、与文明单位(标兵)创建的结合,多方面压实工作责任。
三、注重融合发展,增强工作实效
一是同模范机关建设紧密结合。坚持强品牌、优服务、促融合,鼓励基层党组织探索与单位性质、业务特点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模式,走好“第一方阵”,推动创建服务优的模范机关,不断激发组织活力,凝聚发展合力。二是同机关党建融合发展紧密结合。落实市委七届三次全会基层党建融合发展要求,围绕共建目标召开各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构建党建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党建均衡发展。指导机关基层党组织打造“一支部一品牌”党建工作格局。通过包联督导、示范引领、资金支持等举措,已创建“党建引领·卫士护航”、“阳光审批·暖心服务”、“朔·惠·登”等44个主题鲜明、富有行业特色的党建品牌,促进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优势互补,推动清廉机关建设与高质量党建融合发展。三是同优化营商环境紧密结合。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以创建清廉机关为目标,在登记大厅实行亮牌亮号亮标准服务,方便群众联系和监督,这项举措实现了9项内容在窗口大厅立等可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群众对登记大厅的满意度。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打造清廉审批、清廉大厅、清廉机关三位一体清廉单元创建体系,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提供暖心服务,提升服务效能。
凝心聚力促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XX县组织工作综述
五年来,XX县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抓实干、求实创新,以高质量组织工作保障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铸魂补钙,思想引领实现新提升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始终把学懂弄通做实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以学铸魂促忠诚,全面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跟进学习A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全县党员干部自觉沿着A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以学增智提本领,采取专题培训、组织调训、外出考察等方式,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先后集中培训党员干部7560余名。以学正风葆本色,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扎细扎密扎牢制度的笼子,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选贤任能,干部队伍焕发新活力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始终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统筹做好干部选育管用工作,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把好选人用人关,大力选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实绩突出的干部,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更为鲜明。加强实践锻炼,有组织、有计划地把401名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第一线、重大任务最前沿、关键吃劲岗位历练,持续做好交流挂职,让干部在火热实践中砥砺品格、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认真落实荣誉退休、公休假、健康体检等措施,统筹推进公务员职级、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嘉奖公务员759名、记三等功127名,晋升职级487名。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年终考核+指导评价+日常督查”四位一体考核体系,推行精准化差异化考核,对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干部群众意见大,关键时候经不起考验的干部,及时约谈提醒,符合“下”的情形的按程序调整岗位,切实解决干与不干、真干假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夯基筑台,基层党建呈现新气象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聚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四抓两整治”工作,全面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入编专业化管理村党组织书记150名,全覆盖公开选聘大学生村文书,362个村实现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新建或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50个,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82个,创建标准化先进党支部88个。持续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健全和落实基层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设立网格党支部597个、党员联系户4272户,带动农户1.94万户,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深入开展党建引领乡风文明行动,倡导群众自觉抵制铺张浪费、薄养厚葬、高价彩礼等不良习俗。坚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建强基层党组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招,深挖资源禀赋,千方百计做好土地经营、资源利用、资产盘活、人力资源开发、招商引资、帮带联建、项目带动“七篇文章”。截至目前,村均收入达19.44万元。着眼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对农村、城市、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等领域党建进行分类别指导、分领域推进。坚持有形覆盖有效覆盖一起抓、一起硬,既立足解决“有没有”问题,紧盯各领域组织覆盖空白点,不断健全组织、理顺关系、优化机制,切实提升覆盖率,又立足解决“强不强”问题,找到党组织作用发挥的薄弱点,薄弱点在哪里,党组织建设的脚步就跟进到哪里,就把党旗插在哪里。坚持全覆盖、全方位、全周期,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质量、发挥党员作用,先后发放“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1544枚,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50个、优秀党员170名,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1175人次,新发展党员2025名。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大战大考中书写了责任担当,展示了时代风采。
筑巢引凤,人才支撑展现新动能
人才聚,百业兴。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持续深化人才强县战略,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做好引进、培养、服务工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坚持“刚性”和“柔性”引才同向发力,先后引进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151名,柔性引进知名医疗专家33人次。聚焦服务重大战略需求、事业发展需要,依托天津对口帮扶区及中央定点帮扶单位资源优势,先后选派150名专业技术人员赴天津东丽区交流学习,累计开展专题培训600余人次。聚焦住房、子女入学等需求,常态化开展“陇原人才服务卡”申报工作,设立人才周转公寓12套,推荐申报省、市级人才项目17个,全方位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各类人才在XX县尽展才华实现价值。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XX县将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组织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围绕服务发展大局,守正创新、担当作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XX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作为——XX区政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工作综述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一届XX区政协如何奋发有为,努力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新“答卷”?
半年来,自治区政协按照全国政协和自治区党委部署,找准“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党委有部署,政协有行动”的政协坐标,按照确定的“12324”的工作思路,聚焦全区中心大局踔厉奋发、主动作为,以奋进者的昂扬姿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卓越成效,交出了一份让党委肯定,让群众满意的优秀“答卷”。
坚持学习开局:把牢人民政协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5月的北戴河,天空通透、繁花似锦。
5月12日至15日,正值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全国政协第161期地方政协委员(干部)培训班在北戴河全国政协干部培训中心举办,99名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市县政协干部参加培训。
从中共党史到人民政协,从调查研究到参政议政,从大国博弈到经济发展,委员们纷纷对此次学习点赞:“此次培训结合我们履职实际,不仅对委员今后更好地履职尽责起到了重要作用,还起到沟通联络、凝聚共识的效果。”
参加北戴河培训的均为连任委员。本届自治区政协共有委员418名,其中60%以上是新任委员。面对新使命、新任务,对政协性质定位把握还不够准确,对撰写提案、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还不熟悉成为新委员履职的明显短板。
提振干事之“气”,须涵养理论之“基”。对此,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强调,要把对委员的培训作为委员履职的“第一粒扣子”,着力加强培训,提高履职能力。
于是,4月17日,石嘴山市美丽的沙湖边上,为期5天的自治区政协新任委员学习培训班在XX财政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开班;5月30日,结合全国政协第十四届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组织银川市自治区政协委员同步参加学习培训;本届自治区政协换届以来,各专门委员会组织全体委员开展业务培训,5次培训累计参训委员1800余人次。
这些学习,均把中共二十大精神、A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A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等内容作为培训重点。自治区政协还编印了《政协第十二届XX区委员会学习资料汇编》《悦读》等学习资料,帮助委员学习领会中央和自治区重要会议精神,增强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
以深学促实干,以践行助发展。委员们表示,通过学习,增添了专业知识和信心,更加清楚新时代人民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为下一步履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动担当作为:高质量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
思之弥深,行之弥笃。深学细悟,最终归于见行见效。
新征程上,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今年以来,自治区政协围绕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聚焦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三区建设”“四新任务”“五大战略”和“六大提升行动”“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务实建议,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和肯定。
“上半年报送工作专报5份、社情民意信息78篇,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批示37次,其中自治区党委书记梁言顺同志批示25次。”这组数字是上半年自治区政协努力工作的映照。
还有一组数字可以说明自治区政协所做的努力:
围绕黄河生态保护修复、农村文化建设、重大疾病防控等议题开展各类调研、视察活动77次,为政协深度协商、精准建言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自治区党委要求,召开自治区政协民营企业座谈会,113名企业家提出意见建议235条,相关建议被自治区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2条措施采纳;围绕“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和自治区政府协商座谈,提出务实工作建议,均得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
XX建立了省级领导包抓机制。5月份,自治区政协主要领导赴广东、福建推介XX枸杞,现场签约金额2.5亿元,推动XX企业与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王老吉投资有限公司、闽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签订合作协议,促成中科宇航项目落户中卫市、泉州全产业链枸杞基地开工建设。赴香港举办XX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鉴推介会,促成XX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业产业投资发展集团与华润万家(香港)有限公司等达成合作意向,助力XX优势特色产品借“港”出“海”。
提案是政协的基础性工作。半年来,自治区政协立案562件,有效助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确定了36件作为重点提案,由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政协领导领衔督办。截至目前,已有21件重点提案的协商单位提出办理意见。如《关于补齐社区治理短板,增强社区治理成效的提案》,由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刘军领衔督办,受到民政厅高度重视,根据委员建议,向银川市兴庆区和金凤区合计倾斜支持项目资金1200万元。”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践行为民宗旨:在破解民生难题上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3月的银川市乍暖还寒。上午9点多,兴庆区解放西路中寺巷口来了一群人,对着路口热烈讨论,引得路过的行人驻足观看。
“是自治区政协在做关于居民出行的调研。”路口的交警边疏导路人边解释说,附近的商家和居民反映,解放街全时段“禁左”影响了商家的经营发展,也给该区域居住和工作的市民通勤出入带来了巨大不便。
当天,自治区政协召开了“有事好商量”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的结果是,一周后,该街道进行大幅度调整。出行方便了,商家和居民满意了,大家都为自治区政协的工作点赞。
这只是自治区政协关注民生的其中一个案例。
半年来,自治区政协在服务民生改善上做了很多努力,如提案委员会梳理十件民生实事提案,既为政协开展“有事好商量”选题提供了参考,也为政府促进民生改善提供了素材。相关专委会助力解决了恢复银川—香港直飞航线、宁南医院可持续发展、图兰朵葡萄酒小镇接通天然气、大武口区星海镇土地整理项目、金凤区中海国际社区橙郡和熙岸小区地库渗漏等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
自治区政协结合主题教育,将“困难群体救助帮扶”作为“自选动作”,制定《自治区政协关于开展“学思想、重履职、勤协商、惠民生”实践活动方案》,大兴调查研究,协调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厅局部门,对全区深度困难群众尤其是困难残疾人、妇女和儿童进行了梳理并召开协商会议进行专题议政,最终形成专报,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给予肯定,指出“此项工作很有意义”。
另外,在主题教育开展中,自治区政协了解到银川市兴庆区一家服务公司拖欠近千名环卫工人一个月工资后,及时向自治区政协委员、银川市委统战部部长马少红反映,在她的协调下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既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又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政协履职的生动实践。”马少红感慨地说。
自治区政协还围绕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基层学校负担过重等10余个问题建立《民生项目清单》。近三个月来,自治区政协多次组织委员深入XX五市开展三级委员联动调研,每次调研必定安排走访慰问困难群体,已成为政协的一项常态化工作。
广泛凝心聚力: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履职的中心环节。自治区政协把凝聚共识贯穿履职全过程,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切实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
建立机制凝聚共识。自治区政协坚持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常委、专门委员会联系界别委员制度,建立健全走访看望委员制度、寓思想政治引领于团结民主之中的谈心谈话制度,倾听党外委员心声、交换看法、沟通思想、解疑释惑,促进合作共事。开展以凝聚共识为目的的委员参观和知情明政活动,引导广大政协委员进而影响各族各界人士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拓宽渠道传播共识。自治区政协探索建立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9个专委会设立24个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站(点),有效发挥了政协委员桥梁纽带作用。
加强联谊增进共识。自治区政协出台了加强与港澳地区交流互动机制。走访各民主党派界别和工商联界别并进行座谈交流。围绕“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阐释和宣传教育工作”,陈雍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未来目标可期:推动XX政协各项工作争先进、创一流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半年来,自治区政协上下一心,踔厉奋发,争创一流,不断将工作“路线图”化为“成果图”。
7月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梁言顺到自治区政协调研主题教育开展情况,对自治区政协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自治区政协组成多个调研组深入困难群众家庭面对面访贫问苦,组织多个职能部门召开对口协商会议,梳理了一批现实矛盾和实际困难,提出了救助帮扶的针对性举措,让困难群众难事不再难。他希望,自治区政协继续在美丽新XX建设中展现政协作为、作出政协贡献。
这是对XX政协工作的肯定,亦是对未来工作的要求。
还是在这次会上,梁言顺郑重提出针对银川市富洋烧烤店燃气爆炸事故,要求自治区政协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全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党委有要求,政协有部署。当天下午,自治区政协迅速召开党组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决定,由自治区政协主席、副主席牵头,成立5个工作组分赴5市,采取三级政协联动方式,对重点行业和领域暗访调研。
第二天,也就是7月7日,政协办公厅即制定下发了《自治区政协助力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关于三级政协委员和政协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截至7月13日,5个工作组摸排出320个具体问题,向梁言顺呈送专报7期,均作出批示,充分肯定自治区政协助力安全“保民命”工作不缺位,“行动迅速、主动性强”。
20XX年1月,XX区政协换届,开启了充满光荣和梦想的又一次远征。
陈雍表示,新征程赋予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下一步,自治区政协将继续聚焦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地凝聚共识,在新征程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凝心聚力谋发展 实干担当谱新篇——XX市属国资国企上半年工作综述
一座城市的国资国企,是经济稳步前行的压舱石,更是城市发展强有力的推进器。
今年上半年,着眼于党的二十大对国资国企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省委、市委对国资国企发展的决策部署,市属国资国企以“城之重器”的责任与担当,积极应对困难挑战,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交出了一份诚意满满的高质量答卷,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XX篇章作出了新的更大贡献。
提质增效交出亮丽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市属国资国企经营发展持续稳定增长,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启航之年,交出了一份难能可贵的半年“成绩单”。
它们稳中有进——截至今年6月底,市属国资国企总资产1385.93亿元、所有者权益538.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8%、5.2%;固定资产投资额12.33亿元,同比增长35.2%。
它们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今年以来,市国资委大力支持市属国资国企参与设立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通航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基础设施配套项目、100亿级肉兔全产业链项目、5GWH/年钠离子电池项目有序推进……
它们改革创新——市国资委印发《关于所出资企业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企业实施混改的工作原则、实施路径、操作程序。
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个市属国资国企的实干作为。
市城投集团锚定目标任务、紧盯时间节点,不断刷新重点项目“进度条”,20XX年计划实施项目55个,总投资达650亿元。目前,在建项目1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个,续建项目11个。
市国投集团投资布局基础设施、新型化工、冷链物流、房地产开发、新能源、民生保障、社会事业等七大板块,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15.38亿元。
大西洋集团(股份)公司完成板仓特焊整体搬迁工程,使特种焊条的生产工艺、设备自动化程度及仓储物流等方面较搬迁之前有了显著提升。
XX水投集团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小井沟水利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双凤片区棚改项目、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一步项目稳步推进。
市燃气公司深入推进安全管控、供气保障、基础管理、项目建设、市场发展、用户服务等重点工作。
XX银行全面提升服务质效和竞争能力,加大对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截至6月30日,资产规模超90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800余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00余亿元。
XX高投集团投建的一个个新能源重大项目落地投产,成为全市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的生动写照。
党建领航为发展赋能添力
“结合公司重点业务,以企业亮点业务为载体,创建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打造粮储企业的专属党建品牌——‘红色粮仓’,充分发挥红色粮仓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动作用”……5月9日下午,一场“头脑风暴”在市城投集团党建工作者中展开,大家围绕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出谋划策。
今年以来,市城投集团持续深化“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党建品牌思路,聚力品牌建设,深入推进“红色工地”“红色农贸”“红色物业”3个红色综合党委品牌建设,在全市形成党建品牌的“头雁效应”。同时,深入开展下属企业党组织党建品牌创新创建系列行动,组织举办专职党务工作人员业务沙龙活动,创新推出“城投论见”系列活动,党建工作呈现出精品、创特色、上水平的良好局面。
“铝模+爬架”相结合的新型工艺,是当前房建市场最优质的工艺之一。在市城投集团实施的“城投·富台家园”项目建设现场,该工艺的应用不仅有效控制了工期,还有效提升了建筑品质。首次引进该新型工艺也是我市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一次革命。
今年7月,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打造“特色精品农业强市”战略,市城投集团公司锚定新目标,计划总投资35亿元打造百亿级肉兔全产业链项目,到2027年,该项目将实现年新增肉兔出栏3000万只,年综合产值达100亿元,形成集饲料生产、种兔繁育培育、商品兔养殖、有机肥生产、兔文化开发、兔产品深加工、屠宰冷链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
党建领航为发展赋能添力。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坚强保证了企业改革发展。
今年上半年,市国投集团聚焦平台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发展重大任务,通过开展“党建+项目”“党建+安全”等载体建设,形成点线面三结合、全方位、立体化的党建工作格局,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向同行、双赢双促。
以党建带动团建、以团建促进生产,市国投集团将党建工作的优势转化为推动项目发展的优势,促进了高铁XX站、中华彩灯大世界城市智慧停车楼、川南妇女儿童医疗康复中心等项目落地推进,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二期(一批次),智慧管理中心、消防特勤站及配套道路、危化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兴鑫路道路等项目加快推进。下一步,市国投集团将以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全力以赴抓实项目投资,抢抓三季度施工黄金期,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市更新等领域,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和申报工作。
做强做优勇当发展排头兵
盛夏,骄阳似火。XX高投集团投建的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正酣。凯盛(XX)新能源有限公司5条太阳能玻璃深加工生产线开足马力,四川天钧动力电池包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项目于今年6月正式投产,XX首个钠电落地项目——兴储世纪5GWh/年钠离子电池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今年上半年,XX高投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四大战略”建设“两市两城”的决策部署,以“走出转型升级新路、勇当产业发展排头兵”为使命,争资金、抓项目、促发展,着力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赛道上奋勇争先,为XX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
扎根地方经济沃土,主动扛起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重任。XX银行围绕“工业强市”战略部署,紧盯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贡嘎培优、转企升规等企业运行特点和资金需求,深入开展金融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天车行动”;深入落实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星辰计划”,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支持力度;积极开展绿色低碳产业融资对接,加大对节能环保、先进制造、清洁能源、绿色技术研发等绿色产业和传统制造业、能源、水利、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绿色转型的信贷支持,为全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了有利条件。
人民有需要,国资勇担当。面对今年上半年全市各水源地蓄水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XX水投集团全力以赴抗旱保供水,先后组织实施小井沟水库、双溪水库、观音坝水库、碾子滩水库等多个水库水源地和重滩堰备用水源的应急取水工作,确保了我市主城区域安全可靠供水。
XX公交集团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建设品质公交,加大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的投入力度,开行园区通勤专线、家校学生、菜农专线、旅游专线等定制化线路和灯会游客摆渡专线。此外,该平台打造多平台互联、多方式支付、多业务集成的一卡通平台,与全国327个城市实现互联互通,市民电子支付率超过85%。
市燃气公司把“民生幸福”放在第一位,深入推进安全管控、供气保障、基础管理、项目建设、市场发展、用户服务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微网厅”平台优势,为用户提供便捷办事渠道,让群众少跑路、少费时;新建及改造城市储配气设施建设项目和XX市城市储配气站改造升级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扎实推进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全面排查整治燃气设施隐患,营造良好用气环境。
乘势而上开新局 凝心聚力促发展——XX市直机关上半年党建工作综述
今年以来,XX市直机关各党组织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责定位,带头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建设,着力在“巩固、创新、提升、融合”上下功夫,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实现提质增效。
凝心铸魂,把牢政治建设总开关
党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
市直机关各党组织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政治忠诚教育和党性教育,今年上半年,各机关党组织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128场次,为2696名党员过“政治生日”。围绕践行“三个表率”,开展“深化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打造政治型、学习型、实干型、文明型、廉洁型机关,持续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要求落实见效。
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举办专题宣讲会,深入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三抓三促”行动专题学习研讨,深化“五学联动”,各机关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2776场次、交流研讨755场次、知识测试162场次、党组织书记讲专题党课390场次。持续推进市直机关青年大学习活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举办市直机关青年干部读书分享会,选树市直机关青年学习示范小组12个,学习标兵70名。
强基固本,锻造坚强有力党组织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推进建设“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着力提升机关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基础建设攻坚行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指导42个党组织完成换届选举和补选,对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提升。优化调整基层组织设置,3个党总支改设为机关党委,1个党支部改设为党总支,新设或合并党支部13个。发挥“甘肃党建”在线监测功能,对158个党支部“三会一课”完成情况进行书面提醒督办,不断提升机关党组织“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质量。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举办市直机关党务干部培训班,培训专兼职党务干部140人。严格工作程序要求,培训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170名,审批预备党员42名、预备党员转正61名。围绕庆祝建党102周年,开展“笃行不怠守初心·接续奋斗启新程”党性教育活动,各机关党组织开展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210场次,邀请先进典型和基层一线党代表作宣讲报告22场次。
服务大局,找准融合发展着力点
市直机关各党组织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保障发展“第一要务”,推动机关党建向中心聚焦、与业务互融、为发展赋能。深化“党员先锋引领工程”,持续开展“亮身份、践承诺”活动,切实把机关党建成效体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落实上。163个机关党组织与帮扶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帮办实事好事279件。深化品牌创建行动,按照“一机关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机关党建品牌136个。积极落实牵头单位责任,督促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和“结对帮扶·爱心XX”关爱行动。深化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对第一至十五批30个市级文明单位进行复评,组织机关党员下沉社区,常态化开展“为党旗添彩·为创城助力”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提升服务中心大局的能力。
进一步落实工委、部门党组(党委)、机关党委、党支部“四级”工作责任,建立重点工作台账管理制度,细化落实措施,靠实工作责任,推进工作开展。健全“党建+业务”月督促、季调度、年评估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抽查督查、约谈提醒、现场督办等多种方式,有力推动机关党建服务保障各项中心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一系列真抓实干的举措,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充分展现了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以党建为引领、以作风为保证、用实干显担当的磅礴力量。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将更加突出政治建设,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创建;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创新活动载体,走好全市主题教育“第一方阵”;全力夯实基层基础,持续提升党支部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坚持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从严从实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聚焦中心大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效体现机关党建工作的成效。
党旗飘扬风帆劲 奋楫破浪启新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组织工作综述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
按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组织工作的回放键,呈现出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全区组织系统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精神和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以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政治路线的高度自觉,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体现到履职尽责、做好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聚焦办好两件大事,着力推动全区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中展现组织担当。
全区上下找准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团结凝聚在党旗之下,着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促民族团结进步,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组织工作就跟进、服务、保障到哪里,把组织力量、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和发展优势。
凝心铸魂 坚定理想信念
一场场干货满满的宣讲,一个个红色资源现场教学活动,一桩桩解民忧聚人心的实事……勾勒出内蒙古开展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生动画卷。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区深入学习领会A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重视学习,是推动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全区坚持重点学与系统学相结合、领导带头学与党员干部广泛学相促进、党内学与全社会学相联动,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先后举办3期读书班、10期中心组学习,161家参学单位举办读书班963期;广大基层党组织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学习载体,推动理论学习不断深入、有效拓展。
党员、干部坚持以学习开头、拧紧思想的“总开关”,以调研开局、练就工作的“基本功”,以实干开路、找准发展的“撬动点”,向问题开刀、擦亮作风的“经验交流”,努力以高标准的要求和高质量的成果,让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的实在成效。
数据是最有力的诠释:全区上下紧盯重点民生问题,建立“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等工作机制,受理群众各类诉求318万件,直接答复解决230万件;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行信访代办制,试点地区代办信访事项4464件、办结2988件,切实把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做到心坎上;着力破解用工难、就业难问题,半年来推动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1.5万人。
真理之光照耀前路,思想洗礼一以贯之。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每一次都是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坚持把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头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学,实现了对党员干部多轮次全覆盖培训。
思想和精神的种子一旦萌芽,就有顶起巨石的力量。不少党员干部表示,越学越心明眼亮,信仰信念信心更坚定了,担当作为的劲头更足了。大家自觉从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中明方向、找责任、找任务、促提升,始终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
强筋壮骨 建强战斗堡垒
建设好党的组织体系这座大厦,要让组织体系的经脉气血畅通起来,让党支部强起来。
印发《开展星级化亮晒比、创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实施方案》,提出以星级为标尺,以亮晒比为抓手,筑牢新时代XX基层坚强战斗堡垒。
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对标“七个作模范”要求,久久为功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稳定、守卫边疆领土、开展反分裂斗争的坚强战斗堡垒,创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
一个支部一个支部提升,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巩固。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为解决一些群众对党的方针了解不够、对党的惠民政策感知不深、“主人翁”意识不强等问题,在全区328个基层党组织中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试点,汇聚起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磅礴力量。
——锻造头雁骨干队伍。实施“一嘎查村、社区班子一名大学生”计划,与换届前相比,全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提高到99%,“两委”成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比提高16.3个百分点。分领域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学习、大比武、大练兵”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抓发展的能力素质。推广党员先锋岗、党员中心户等做法,形成了XX各领域党员争当模范的生动局面。
——服务保障大战大考。聚焦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制定“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工作职责,持续向重点乡村选派驻嘎查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开展“三服务一促进”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行动,选派7800多名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人才和年轻干部深入基层、助力乡村振兴;围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区8.6万多个基层党组织践初心、上一线、当先锋,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构筑基层党建格局。从基础工作、基本制度、基本能力入手,把政策、资源、力量向最基层倾斜。在农村牧区,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抓实党建促乡村振兴,精准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引领”行动,截至目前,全区96.5%的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在城市社区,学好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持续抓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抓好《XX红色网格治理服务工作指南(试行)》落实。在机关,推进“XX模范机关”创建,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助力高质量落实“五大任务”。在高校、中小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环节。在国企,推动产学研、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开展党建联建共建。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集中开展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百日攻坚”行动,党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扩大。
——持续抓好边境党建。深化“五边行动”建设“XX基层党建长廊”,着力解决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带来的问题,以高质量边疆党建筑牢祖国XX安全稳定屏障。利用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石榴讲堂等载体平台,丰富“干部结亲”“暖心服务”等内容,促进各族干部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推动各族群众守望相助。
还应毫末长,始见拂丹霄。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探索,从典型引路到整体推进,我区基层党建工作展现出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的生动画面。
选育管用 优化干部队伍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干部在工作中畏首畏尾、不敢担当的现象比较严重,精神状态不振,干事创业积极性不高。
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树立良好导向是关键。
内蒙古鲜明亮出优与劣的标尺、明晰上与下的准绳,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四个特别”和“四个注重选拔、四个坚决不用”的标尺贯穿干部选育管用各环节全过程,形成“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个人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良好局面。
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12条措施,评选出100名“担当作为好干部”,截至目前,获评人选中有70人得到提拔、进一步使用或晋升职级;提拔使用受省部级以上表彰的自治区党委管理干部30名,树立起要做官先做事、要提职先担当的鲜明导向。
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推进“五大任务”专项考核,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荒漠化综合防治等重点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把做好民族工作贯穿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选准用好服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精兵强将”。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根据不同盟市发展定位,差异化设置“五大任务”考核指标和赋分权重,出台《旗县(市、区)党委书记落实“五大任务”担当作为专项目标考核方案》,通过分类考核、按类排名、奖优罚劣,进一步激发旗县(市、区)党委书记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机制,犒赏“快马”,鞭打“慢牛”,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大力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深入实施“一百双千”培优育才工程,近几年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4400余名;开展年轻干部“五个一批”任职挂职工作,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挂职。
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用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制定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若干措施,提高苏木乡镇工作人员补贴,让广大基层干部立足本职创先争优。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健全完善容错纠错制度机制,制定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完善20条不胜任不适宜情形,及时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以“下”的压力倒逼担当。
有管用的机制来撑腰托底、有上下一心的不懈努力,广大党员干部持续增强报账意识、交卷意识、成果意识,把各项工作往实里抓、往成了干。
筑巢引凤 英才汇聚XX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我区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全力推进人才工作,立足更好融入国家“3+N”人才发展大格局,创新提出以“一心四园多点”优化人才发展布局,深入推进和林格尔人才科创中心和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蒙东人才科创园建设,加快打造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带动各盟市、各行业以加强人才培养为着力点,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
棋局布定,落子有声。
对外,开放引才聚才——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近两年以双聘、兼职等方式柔性引进“两院”院士26名,刚性引进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同层次人才7人。连续举办十届“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吸引参会机构、企业1万余家,落地人才项目100余项。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人才交流合作,在北京成立内蒙古科创中心,在先进发达省份建立40余家驻外人才工作站。
对内,多措并举育才储才——深入实施“草原英才”工程,设立专项基金强化对本土高层次人才的支持扶持,累计支持培养“草原英才”2074名、创新创业团队797个,重点支持培养领军人才45名。实施“技术技能人才引育提质”工程,壮大应用型人才队伍。
一个覆盖思想、工作、创业、学习、生活的人才优质规范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指导9家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出台123条引才聚才支持措施;深入开展“唯帽子”问题治理,全面整改自查发现突出问题,下放中小学教师、中职教师、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权限,实现全区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自主评审全覆盖,有力地激发了用人主体活力;编制自治区20XX-2025年人才发展规划,出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30条人才新政,构建起符合自治区实际的差异化人才政策供给体系。
服务人才的内容不尽相同,但都指向一个方向——拿出真情实感拴心留人,拿出真招实策排忧解难。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担当。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将深学笃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服务落实好A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围绕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创造无愧于时代要求、经得起人民检验的新业绩。
凝聚组织之力 筑牢实干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XX组织工作综述
全面落实A总书记对XX“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推动新时代壮美XX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而组织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完成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组织部门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高质量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把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方面人才有效组织起来,把组织力量、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发展优势,为新时代壮美XX建设凝聚磅礴力量。
理论武装不断走深走实
时代的华章,在科学理论指引、勇担历史使命中奏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牢牢把握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课题,大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理论武装工作,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切实用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判断形势、分析问题、谋划工作、开拓新局。
坚持用心读、读书“心”,通过读书学习推进会、交流研讨、主题阅读等多种形式,扎实推进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实施“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抓好全员轮训、专题培训;以精心制作的《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专题电视片为生动教材,深化对党忠诚教育……XX大力推进新时代理论武装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运用科学理论推动实践发展的主攻方向。各级党组织突出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深入总结用好行动学习实践成果,打造“原文精读+理论辅导+案例解析+实践提升”一贯式学习体系,深入实施“行动学习+乡村振兴”“行动学习+北部湾门户港建设”等实践项目,推动理论武装与火热实践联系起来,用党的创新理论之“矢”射新时代壮美XX建设之“的”。
从持续深入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到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全覆盖,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把A总书记对XX“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XX“4·27”重要讲话和对XX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A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以新时代壮美XX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干部队伍更加坚强有力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建设新时代壮美XX,迫切需要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把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放在管党治党的突出位置来抓,坚持选育管用一体推进,着力锻造忠实践行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打造德才兼备、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新时代壮美XX建设的实践磨砺中更加坚强有力。
鲜明树立新时代选人用人导向,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完善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考核机制,坚持考在一线、察在经常、用在具体,大力选拔使用拥护“两个确立”信念坚定、做到“两个维护”态度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清醒、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真挚、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突出的优秀干部。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持续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系统谋划,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推动形成正向激励效应。
大力加强能力建设,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斗争精神、斗争本领——
坚持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一体推进,深入实施“干部专业赋能计划”。开展市县乡领导班子成员“理论铸魂、党性固本、专业赋能、领导力提升”四大计划系列主题培训和模块化专业化能力培训,使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事业发展需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
聚焦新时代壮美XX建设,着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宏观统筹,出台《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若干措施》,深入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深入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坚持考录主渠道,统筹用好调任、选任、聘任等进人方式,不断优化队伍结构。统筹编制招录紧缺专业公务员,首次开展法院法官助理、检察院检察官助理统一招录。持续深入做好公务员表彰奖励工作,推动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坚持严管就是厚爱,全面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积极制定落实相关制度规定,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抓实日常监督,让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全区各地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严明纪律要求、整治歪风邪气、弘扬新风正气。防城港市健全完善多维度立体化干部监督机制,分层分类对干部进行提醒函询诫勉;钦州市制定强化干部日常管理监督10条措施,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贵港市出台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活动监督管理办法,推动实现全过程监督。
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终要靠各领域各方面的党组织去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统筹推动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一大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科技特派员等,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领导力量下沉一线、党员干部坚守一线、组织资源倾斜一线、战斗堡垒扎在一线,“我是党员我先上”成为最强音;在改革发展最前沿,工业振兴特派员组团服务重点工业企业、重大工业项目、重点招商项目和重点工业园区,党建指导员入企走访、为企帮办、助企解难……鲜红党旗始终在大战大考和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离不开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XX聚焦基层党建全面过硬,深入开展基层党建“五基三化”系列行动,压实基层党建责任,规范组织运转,选优育强带头人,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强化人财物支撑,提高基层党建信息化水平。坚持“有形”“有效”两手抓、两手硬,加大基层党组织组建力度,深化两新组织党建重点任务“百日攻坚”和“党旗领航”系列主题活动,深入实施“强基固边”行动,完善共建联建机制,推动抵边自然屯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从以“五抓五促”为抓手、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到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计划,再到巩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农村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从积极健全完善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机制、协调机制,到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推动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再到构建起完善的基层组织体系、工作保障体系、资源配备体系、服务群众体系和责任落实体系,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基础不断夯实,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在各领域,XX深入推进政治机关建设和模范机关创建,推动党建工作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持续加强公立医院、乡镇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党建工作,理顺科研院所党建领导和管理体制,探索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着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人才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建设新时代壮美XX的关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XX全面贯彻A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数量快速增长和质量稳步提升。当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90.9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76.41万人,人才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性、支撑性作用不断增强。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着力打造区域性人才集聚区和面向东盟的国际人才高地重要部署;印发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XX高层次人才集聚、“1+2+N”人才发展示范区建设等系列人才工作文件,完善全区人才工作布局;构建产才融合的“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打造人才顺畅流动大通道……XX审时度势、谋划启动新时代人才强桂战略,为新时代壮美XX建设提供强大的牵引力和驱动力。
——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创新人才引育政策,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比较优势。
着眼服务重大战略和重大开放平台,制定促进中国(XX)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才集聚、支持金融人才发展等政策文件,加大靶向引才引智力度;注重项目带动、强化平台支撑、完善政策供给,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三年行动计划,开辟具有XX特色的人才发展“赛道”;瞄准重点产业集群,开展重点产业人才创新联合体建设……高质量发展有需要、产业布局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到哪里。
——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以人才发展新突破引领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聚焦解决没有“帽子”没有支持、有了“帽子”重复支持问题,改革完善高层次人才认定制度,规范人才称号使用和入选者流动;聚焦解决人才反映强烈的问题,在人才招聘、岗位设置、职称评审、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推出一批重点举措和试点改革举措;聚焦破解人才资金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效益不高等问题,设立自治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聚焦解决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强化全面服务……一项项改革全方位、全链条推进,让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得到不断释放。
继往开来踏新程,凝心聚力谱新篇。全区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定不移沿着伟大复兴领航人指引的方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质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踔厉奋发勇担当 笃行不怠谱新篇——XX县组织工作综述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过去的五年,XX回族自治县组织工作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围绕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担当实干,推动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倾力打造民族地区转型升级示范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突出凝心铸魂,筑牢思想理论根基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坚持把学习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及时研究贯彻落实措施,确保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持续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全面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夯实坚定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民族地区党员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举办各类培训班234期3.8万人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着眼事业需要,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为政之道,首在择人。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紧扣中心大局,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措施》,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分析研判,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了解班子运行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切实把一批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聚焦“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着眼未来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事业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通过“上挂下派”等方式,注重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锻炼,放到关键吃紧岗位历练,不断促进年轻干部在实践中砥砺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严格落实谈心谈话、提醒函询诫勉、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教育引导干部严于律己、遵规守纪。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制定实施《进一步关心关爱干部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若干措施》,积极落实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干部体检、年休假、荣誉退休等政策,遴选、交流家庭特殊困难乡镇干部到县直部门工作,有效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聚焦强基固本,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坚持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促全面规范、以“四抓两整治”促重点提升、以党建工作信息化促落实落细,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健全完善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包抓党建联系点制度,31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93个党支部,深入基层调研220余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465个,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66个。
扎实开展乡村换届及“回头看”工作,255个行政村按照4名的标准全职数配备村干部,1279名村组干部全部单列,大学生村文书实现全覆盖。探索推行驻村帮扶工作队“141”工作法,持续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
强化基层基础保障,每年列支党建经费1000万元以上,新建和改扩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47个,建成梁山镇等4个偏远乡镇干部周转房234套,村级办公经费提高到5万元,社区办公经费不低于10万元,有效激发了乡村干部扎根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的热情。
聚焦“4+2”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探索“支部引领、集体联建、党员领办、园区联营”的抱团发展模式,建成17个农业特色产业园区,辐射带动105个村级领办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健全县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联席会议机制,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截至目前,村均收入达18.91万元。
靶向施策分领域开展“六个一”活动,推动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国有企业、两新组织基层党建工作在载体、形式、内容、实效上整体提升。扎实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全域提升”行动,实施“红色物业”工程,不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构建“县级统筹、部门联动、乡镇主抓、各方参与”的基层治理共建共享机制,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全民阅读、“群众说事、干部解题”活动,着力破解高价彩礼、厚葬薄养、人居环境整治等治理难题,基层治理效能更加凸显,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突出政治标准,加大在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工作,通过承诺践诺、岗位练兵、常态联系、送学上门等方式,围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省级文明县以及开展“我为县庆做贡献”系列活动等,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在服务保障中心工作中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以模范行为为党旗争光添彩。
围绕聚才用才,汇聚引领发展动能
千秋伟业,人才为先。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立足全县“农业优先型+生态功能型”发展定位,坚持精准量化引才目标,紧盯教育、卫生、农业、金融、法律、城乡规划等领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19名。创新引才思路,主动走进高等院校招才引智,引导县内涉农企业与省内高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引进畜牧专家8名。
依托天津对口帮扶区优质培训资源,先后组织500余名党政领导、致富带头人到滨海新区集中培训,协调滨海新区90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XX县挂职帮扶。以“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契机,突出理念更新、人才帮带、资金投入、政策落实,通过常态化座谈交流、实地调研、业务培训等方式,推动全县科技、教育、医疗水平明显提升。
健全党政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结合重大节日定期走访慰问。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每年为引进人才免费健康体检,及时落实住(购、租)房补贴,启用人才周转公寓60套,对符合条件的10名优秀人才申报办理陇原人才服务卡,以务实举措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以70周年县庆为契机,主动联系XX籍在外人才开展“我为家乡送祝福”活动,进一步提升在外人才的归属感。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谆谆嘱托催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XX县将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勇挑重担、再谱新篇。
为XX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XX组织工作综述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
十年拼搏奋进,十年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组织系统深入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A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贯彻执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积极服务融入全省工作大局,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XX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学思践悟 筑牢思想根基
举办读书班,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参观扎西会议纪念馆及会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瞻仰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一批批党员干部来到XX扎西干部学院开展读书班集中学习和现场教学,不断擦亮初心、锤炼党性,担当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历次集中教育中,各地各单位都以思想教育、凝心铸魂打头,让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了一次次的思想大洗礼、党性大锻炼、作风大转变。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高举思想旗帜,凝聚奋进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建立健全贯彻落实A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长效机制,持续深化“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等主题实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各地各部门坚持把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中心内容,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首课、主课、必修课以及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的规定动作。全省深入实施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省级共举办主体班次1450期,培训33.8万人次;开展2轮“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累计7.6万期,培训729万人次;广泛运用微党课、故事党课、“双语”党课等方式开展“党课开讲啦”42万余次,让党的理论扎根边疆大地,让党的声音传遍村村寨寨。把强化理论武装与学习先进典型结合起来,全省上下广泛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涌现出“改革先锋”、“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退休干部楷模杨善洲;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民楷模”“群众心中的老县长”XXX;将论文写在大地、把农民装在心中的“时代楷模”“农民院士”XXX;“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七一勋章”获得者、“燃灯校长”XXX等身边榜样,如同明灯照亮了广大党员干部的价值星空,引领大家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担当作为建新功。
强基固本 建强战斗堡垒
在边境县沧源班洪乡班XX,收到A总书记回信的班洪村党总支积极带领边疆各族群众“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在XX市主城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华区虹山中路社区党委以“大党委”为轴心,整合撬动省市区直单位党组织资源合力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在窗口服务单位、建设一线、旅游景区、城市商圈,党旗是一面先锋旗帜,党员先锋岗更是代表了一份信任,党员经营户意味着一种诚信。感受XX发展的脉动,处处可见基层党组织积极作为之势和基层党员拼搏奋斗之姿。十年久久为功抓基层、步步为营打基础,“云岭先锋”党建品牌在全国辨识度越来越高,XX基层党建焕发出新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20XX年起先后实施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和“智慧党建”三年行动。20XX年,接续启动实施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紧扣建设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带、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升区、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两新党建样板区“一带四区”党建新版图,一年接着一年干,推动XX基层党建工作创特色、出实效、上水平,党在边疆民族地区长期执政组织基础更加牢固。织密建强组织体系。从出台12类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推动全省17.5万个党支部实现达标,到实施党支部“扩先提中治软”行动、遴选“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从实施组织体系织密建强行动、两新组织“两个覆盖”攻坚行动、破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难题,到明确12种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情形、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党的组织和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全力以赴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从开展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工作,到提升党建引领“组织化”程度,持续提高产业发展、转移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思想引领和文明生活五个组织化,各级组织部门一以贯之以党建引领整合资源力量,推动优秀党员干部人才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集聚。探索实施了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乡村人才“归雁”工程和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新时代十年,全省5.81万名第一书记、24.44万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3.08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挂包帮扶8502个贫困村,75万名干部职工与贫困户结成“亲戚”,用真情谱写了一曲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凯歌。稳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在农村,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健全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推动制定村规民约,推广运用“群众积分评议”“积分超市”“红黑榜”等做法,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在城市,部署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行动,以街道、社区党建联合体为轴心推动辖区内各类党组织共驻共建,实施“城市基层党建新力量”计划、“书记领办”项目,画出了基层治理的同心圆。推动1.56万个机关单位党组织和56.99万名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贴心为民服务。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20XX年实施以“组织强边、开放活边、守土固边、富民兴边、和谐稳边”为主要内容的“五边行动”,20XX年部署实施铸魂、堡垒、头雁、先锋、稳边“五个工程”,压实“五级书记抓边防”工作责任,深化“国门党建”“军警地”共建、“红旗飘飘”工程等载体,广泛开展“云岭先锋强边固防示范村”创建,高质量建成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出台强化边疆党建长廊若干措施,推动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带建设,不断巩固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良好局面。应对疫情大考,省市县抽调党员干部组成强边固防突击队,构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治边格局,4500多名段长、10万党政军警民各方力量坚守在8000里边境线上,牢牢守住“不外传、零死亡、不发生规模性疫情”底线,践行着“请党放心、强边有我”的铮铮誓言。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支部“强”、党员“优”、发展经济“能”、服务群众“实”,基层党建的新气象为XX发展带来新的澎湃动力。
选优配强 锻造过硬队伍
到重点工程、园区一线看,听基层干部群众说;白天跑现场、晚上大讨论,为干部立体“画像”……这是当下组工干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工作常态。
20XX年,省委组织部制定实施《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办法》,组建了20余个调研组,深入全省164家单位、16个州(市)和129个县(市、区)开展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蹲点调研工作,确定1500余名干部进入优秀干部库,为选干部配班子提供了坚实支撑。
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推动选人用人风气不断净化、政治生态不断向上向好、干事创业精气神不断提振。
突出政治标准,严把政治首关。出台《XX省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等制度文件,推动政治素质考察全面融入干部蹲点调研、专项调研、年度考核、任前考察、换届考察各方面全过程。健全完善省管干部沟通酝酿、推荐考察、公示公告、材料报送等机制,确保把政治坚定、敢于担当、为民服务、品行端正、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拔出来。
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党的十八大以来,省级举办“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招商引资、乡村振兴、文旅发展、生态文明、民族团结”等专题培训班943期、培训干部14.2万人次。先后实施“选派干部出省挂职五年行动计划”“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双百计划’”“百名选调生墩苗历练计划”,把想干事、有潜力的干部放到一线摔打磨炼,在实干实绩中培养锻炼。
坚持事业为上,注重实干实绩。鲜明树立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使用主动作为、埋头苦干、争先进位特别是在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培育、招商引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强边固防、营商环境建设等一线干出实绩的干部。仅20XX年,市县两级共提拔脱贫攻坚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5640名,占同期提拔干部总数的41.95%。20XX年,中央组织部反馈我省选人用人工作总体评价“好”的比例占96.4%,比20XX年上升20个百分点。
坚持严管厚爱,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干部队伍管理监督全过程,健全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常态化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仅20XX年至20XX年,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提醒函询诫勉31102人次。制定并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容错纠错办法、澄清保护机制,完善和落实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干部的具体措施,以“能上能下”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公务员管理体制调整以来,公务员工作融入干部工作大局,完善制度体系提升管理效能,深化分类改革促进精细化管理、专业化建设,注重源头培育提升公务员能力素质,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机构编制部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精准高效配置机构编制资源,积极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全省老干部工作持之以恒强化政治引领、抓实服务管理、引导作用发挥、加强阵地建设,用实际行动奋力书写了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时代答卷,引导老同志充分发挥优势,在添彩助力中续写人生华章。
干部、公务员、机构编制工作协同联动,推动干部队伍在革命性锻造中焕发新气象,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更高、动力更强、底气更足。
深化改革 构筑人才高地
今年5月24日,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XX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了XX省科技副总及产业导师首聘仪式,选聘110名人才到全省110家企业任科技副总、选聘58名人才到22所高校任产业导师,标志着推动人才服务XX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产业强省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XX聚焦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才新高地和区域性人才中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揽子”突破性大、含金量高的政策频频出台,推动全省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人才素质大幅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人才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从制定《XX省“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到为突出服务产业发展重点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XX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XX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关于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XX省“兴滇惠才卡”实施细则》等,XX逐步形成了以《规划》为引领,以《意见》《办法》《措施》为支撑,以系列实施细则为补充的“1+3+N”人才政策体系,人才政策支撑体系更趋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断改革创新。从20XX年出台省委1号文件《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20XX年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到20XX年出台《关于扩大部分在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相关自主权试点工作的意见》……各地各部门在人才编制、岗位、薪酬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在人事管理、公开招聘、职称评审等方面下放权限,建立起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了人才创新创业的强劲活力。人才聚集步伐加快。20XX年,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20XX年,整合实施“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每年遴选支持1300余名高层次人才;20XX年,实施博士招引三年行动,每年引进1000名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在省级政策的指引下,各州(市)也结合实际,组织实施春城计划、珠源英才、雨林英才、兴丽英才、兴边英才等人才计划。20XX年,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由20XX年的357.15万人增长到670.57万人,增幅近90%。20XX年、20XX年和20XX年,连续3个增选年度入选两院院士7位,居西部省区前列。人才聚集平台持续壮大。国家植物博物馆、景东120米脉冲星射电望远镜等重大科学研究平台相继落地XX。省政府与省内外27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成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与省外知名院所校企合建了一批科研创新基地。第六届XX国际人才交流会、首届腾冲科学家论坛,引进院士专家团队10个、高层次人才209名,促成人才智力合作项目421项、招商引资项目216项,与131个创新实体建立合作关系。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融合。实施“卓越企业家培养行动”,开展科技副总和产业导师选聘,赋予领军企业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权;开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智力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能。20XX年,全省人才贡献率从20XX年的16.89%增长到30.63%。人才发展生态不断优化。实施“人才安居三年行动”,州(市)建成人才公寓6500余套。推行“兴滇惠才卡”,“一卡”集成子女就学、医疗保障、交通出行、税务服务等12个方面30余项服务事项;推出“知本贷”“科技易贷”等人才创新创业金融产品……全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愈加浓厚,创新创业生态圈加速形成。
时光的年轮,镌刻下奋斗者的足迹;奋进的征程,定格了笃行者的身影。
回眸十年XX组织工作,一组组鲜活数字、一个个生动故事、一串串坚实脚印,勾勒出一幅实干担当、拼搏奋进的云岭先锋画卷。展望未来,全省组织系统将全面贯彻A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更好地履行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引才聚才的重要职责,把组织力量、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力量、发展优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推动XX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彰显组织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XX组织工作综述
敢为担当天地阔,实干扬帆破浪行。回望新时代十年,XX市组织系统和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A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执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积极服务和融入市委工作大局,切实履行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打基础、建队伍聚人才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推进XX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凝心铸魂,锤炼忠诚政治品格
20XX年春节刚过,XX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便紧锣密鼓拉开,市委主要领导领讲第一课,9名市级领导先后登台授课、专题辅导,1500余名市管领导干部、乡(镇、街道)党政正职集中5天时间读原文悟原理,拉开全市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序幕。类似这样以上率下,沉下身心悟、结合实际思,已成为XX抓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基本动作”。
理论就是武器,思想就是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XX市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推动全市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党史学习教育和即将开展的第二批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XX都以思想教育、凝心铸魂打头,让广大党员干部在一次次学习热潮中经受了思想大洗礼、党性大淬炼、作风大转变。
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XX市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A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长期工作,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首课、主课、必修课及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的“规定动作”,实施“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全覆盖培训各级各类干部。常态化抓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积极构建完善课程体系、师资体系、教材体系、现场教学体系,打造“万名党员进党校”“万名党组织书记大轮训”等特色品牌,2017年以来共开展三轮“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五轮“万名党组织书记大轮训”,累计培训普通党员39.8万人次、基层党组织书记5.8万人次。
铸牢对党忠诚政治品格。出台实施市委常委会关于坚定维护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具体规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抓落实作为严肃的政治纪律,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实落地。充分挖掘聂耳故居、孙兰英烈士纪念馆等市内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推动发展凝聚强大思想合力。
锤炼党性修养永葆政治本色。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出台民主生活会实施办法,建立督导机制,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规范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和“政治生日”,建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实行党员领导干部上讲堂,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增强。强化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教育,严肃抓好中央和省委巡视、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持续净化修复政治生态。
强基固本,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三湖”之畔,基层党组织带领党员群众将良好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旅游饭”;从低热河谷到高凉山区,花果蔬菜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和美村庄建设成效渐显……围绕乡村振兴目标,各级基层党组织积极作为,努力蹚出富民强村新路。
在城市社区,一片片老旧小区经过改造变了新模样、一座座社区食堂让老年人享受到了家门口的“幸福食光”,一个个暑期公益课堂既解父母“忧”又添儿童“乐”……紧盯群众所需所盼,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越来越实、越来越细。
在重点产业一线,按照“1+5+N”架构打造制造业全产业链党建集群,建立“四张清单”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215个,推动产业链企业实现党建强、发展强。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感受“XX之变”,处处可见基层党组织积极作为之势和基层党员拼搏奋斗之姿。
脱贫攻坚期间,常态化向198个贫困村和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派驻597名驻村工作队队员。
新冠疫情发生后,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成立临时党支部478个,“我是党员我先上”成为最强音,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江川区“4·11”森林火灾发生后,《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倡议书》一时间成为党员干部微信朋友圈“刷屏”焦点,主动参与一线处置救援的党员干部群众达6800余人……党的十八大以来,XX市坚持以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本之举,久久为功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织密建强。
从连续实施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和智慧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到接续实施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提升组织力三年行动计划和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谋划实施“三区一带”党建版图,深化基层党建“四级联创”,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全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特色、出实效、上水平。
从实施市直机关党建“玉变先锋”“赛道赶超”“严考树旗”行动计划,到新兴领域“拓荒提质”行动,再到公立医院“组织建设、阵地打造、品 牌塑造”工程、国有企业党建强基领航行动,紧盯“两个覆盖”,各领域党建质量整体跃升。2012年以来,每年常态化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精准推进12类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全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99.%,逐级遴选命名329个市级示范党支部。开展基层党建“四级联创”,完成24个乡(镇)、362个村 (社区)、3758个小组达标创建,命名7个示范乡(镇)、87个示范村(社区)、582个示范小组,一体推动小组创好、村社创优、乡镇创强、县区创先。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效能持续放大。
在全省率先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村干部队伍更加精干高效,党组织领导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的动能效能进一步释放。先后实施“三百三千双万一化”行动计划、集体经济“消薄强村”行动、“711-领头雁”培育等系列专项行动,村级组织运行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累计选派3244名工作队员驻村开展帮扶,向“三湖”流域选派479名“湖泊革命工作队员”履行乡村振兴和湖泊保护治理双重职责,深入开展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围绕头雁率领、尖兵带领、人才引领,推动各领域党建资源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有效聚合、优势互补、精准对接。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纵深推进。
出台“2+5+N”系列政策文件,深化街道赋权扩能、社区减负增效、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建设等关键改革,在全省率先探索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全市划定网格7392个,打造党建引领市域治理智慧平台,网格化治理越走越实。全覆盖成立1398个小区党组织,组建1664个业委会(物管会),“红色物业”工程持续深化。建成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378个,持续推进党建带群建促社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更加顺畅,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5月,XX市被列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在新冠疫情防控等大战大考中得到检验并持续巩固拓展。
选贤任能,锻造治玉兴玉骨干队伍党的事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
20XX年下半年,XX市相继出台建设敢于担当干事创业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干部队伍十五条措施、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加强市管职级干部管理激励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常态化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二十条措施、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等“一揽子”干部政策,一套囊括XX市干部队伍建设“风向标”式政策的重要文件密集出炉,彰显着XX市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决心和恒心。
集中两个多月时间,深入9个县(市、区)、72家市直单位和各产业园区,全覆盖开展蹲点调研,严实深细抓干部一线考察识别;深入开展干部承诺践诺、“两转一强一提”大讨论、“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全面实施“亮晒比拼 争先进位”行动,定目标、比干劲、拼效率……一系列务实举措有力推动干部出真招求实效、勇担当善作为,重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XX市把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放在管党治党的突出位置来抓,坚持选育管用一体推进,打造德才兼备、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新时代XX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设的实践磨砺中更加坚强有力。
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我们始终坚持好干部标准,在全省率先开展政治素质考察,细化正负面清单,推行政治鉴定和廉政鉴定“双鉴定”,采取平时考察、专项考察、年度考察与任前考察、换届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考准考实干部的政治表现,确保选出来的干部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
鲜明用人导向激励担当作为。鲜明树立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出台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析研判办法,建立领导班子配备结构模型系统,常态化开展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工作,全面了解掌握干部活情况真表现,大力发现和选拔使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生态环境保护、招商引资、疫情防控、产业发展等一线正派、干事、干净的干部。
抓实干部能力素质提升。深入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全覆盖轮训县、乡两级“一把手”,走进中央党校举办XX市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培训班,把政治能力贯穿各级各类干部培训教育全过程,扎实锤炼干部第一能力。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培训计划”,选派干部到发达地区、基层一线、项目一线拓视野、练内功、强本领。市级共举办主体班次234期,培训4.33万人次,选派53名干部到中央单位、发达地区和省直单位挂职,3350名干部到基层一线墩苗历练。
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制定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干部担当作为“激励行动”、“亮晒比拼 争先进位”行动、干部承诺践诺、明职责担使命等活动,在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五个作表率”专题学习教育,出台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一个意见、两个办法”和发挥机关基层党组织作用全面加强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的措施,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制定受处理处分干部教育管理使用办法,45名勇于纠错、实绩较好且符合条件、处分影响期满的干部得到提拔或进一步使用。
全链条助推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着眼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健全完善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工作机制,精准开展公务员、选调生招录和事业人员选聘,持续推进党政干部储备人才专项招引,建立年轻干部选配预审、预警机制,实施培根铸魂、专业提升、一线历练等行动,强化年轻干部培养锻炼,一批年纪轻、学历高、有朝气、干劲足的干部走上重要工作岗位。
从严从实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持续抓好换届风气监督、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及查核、选人用人专项检查以及“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出台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凡提四必”和全程纪实等制度规定,严肃查处和纠正选人用人问题。出台《XX市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细化、量化4类25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推行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纪实报备制度,健全完善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常态发现识别机制,形成覆盖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体系。
2017年以来,共提醒、函询、诫勉7000余人次。
坚持把公务员工作放到干部工作全局中谋划,推动公务员队伍建设与干部选育管用贯通起来,蓄足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完善改进考录、调任、聘任、遴选、考核、奖励等工作,持续释放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激励效应,提高公务员考录质量,提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整体效能。
干部、公务员、机构编制工作协同联动,一系列行之有效举措之下,XX干部队伍在锻造中焕发蓬勃生机,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过硬的能力素质、更加严明的纪律作风、更加饱满的精神斗志,奋力走在前、作示范。
深化改革,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生态聚焦“中老铁路人才走廊”,主动携手昆明,举办昆玉人才服务同城化启动仪式暨区域人才协同发展研讨会,大力探索实践以人才同城化服务撬动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新路径;打造“智 荟XX”全域柔性引才品牌,以“项目支持+服务保障”构建XX全域柔性引才体系,在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柔性引进优势上迈出新步伐……20XX年,XX市多个人才主题活动密集开展,一项项突破性大、含金量高的人才政策纷纷出台,人才工作改革创新步伐越来越快。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党的十八大以来,XX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大胆改革创新,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各方英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36.3万人,人才贡献率达31.1%。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
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将原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贯彻落实“一把手”抓人才工作责任实施方案,构建起协同、高效、顺畅的党管人才运行机制;深化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企业高层次人才自主评价认定、特殊产业人才“一事一议”及企业职称自主评价等“三项改革”,建立起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以新时代人才工作理念推动政策迭代升级,编制全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出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实施“兴玉英才支持计划”,制定12条措施推动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完善具有XX特点、具备区域竞争力、闭环衔接的政策制度体系,着力打造“吸引外来人口就业居住第一目标城市”。
人才集聚要素支撑不断强化。全面实施“兴玉英才支持计划”,迭代升级人才政策,深入开展“顶尖人才集聚、区域战略型人才突破、创新创业团队引育、高技能人才倍增”4个行动,全力打造XX高层次人才引进品牌。以“全区域、全周期、全要素保障”为目标,在全省率先发布全域柔性引才支持政策,打造全域柔性人才引进基地,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柔性引进优势。积极推动区域人才协同发展,联动滇中城市群及中老铁路沿线州(市)开展高层次人才协同服务。新时代以来,全市累计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近500人,连续3年入选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百强名单,为XX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才引育平台持续壮大。健全完善政策引导、政府搭台、用人单位主导的支持体系,加快“产才”融合和创新平台载体建设。XX本地高校、市内“链主”企业与“大院大所大校大企”联合建设具有产业资源特色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创业平台206个。其中,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22个,国家级、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市级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102个。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等指标稳居全省第2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6%。
人才服务环境更加优厚。人才的成长依赖于环境,人才的竞争取决于环境。XX市全方位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建立健全专家联系制度,按年度举办高层次人才市情研修班,强化政治引领,用心用情服务人才。
自主研发“兴玉英才卡”智慧平台,集成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税务服务、文体娱乐等13个大项、22个子项内容的人才礼遇“一码通”,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时段、多功能、多场景服务,具有XX特色的人才服务综合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谆谆嘱托催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全市组织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A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信念信心、努力拼搏奋斗,为全力推动“XX之变”向纵深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让“科技之花”绽放得更绚丽——XX区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8月5日,以“科技黔行 创新有我”为主题的首届贵州科技节在贵阳开幕。作为XX科技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之一,近年来,XX区的科技创新“成绩单”十分亮眼,科技创新各项事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为XX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强化“高企”培育,不断夯实创新基础
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是产业转型提质升级的主力军,更是支撑带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兼具“高”“新”特色的高企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持续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强的企业群体,对推动区域构建更高级的产业结构、提升创新发展浓度有着重要支撑作用,是区域经济进一步攀“高”逐“新”的先锋力量。今年以来,XX区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和“小升高”行动,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立本地化科技型中小型企业规范评价机制,强化高新技术企业源头培育,持续扩容高企数量,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
紧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价要求,从申报意愿、到期复审、知识产权、政策享受、企业税收、招商企业等关键环节入手,全面摸清20XX年申报高企未通过企业、20XX年到期高企、知识产权符合高企申报条件的企业、享受加计扣除政策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从5000余家科技型企业中筛选出符合高企申报基本条件的336家企业分别纳入高企基础库、培育库,入库企业较去年增长61%。截至目前,XX区高新技术企业252家,居全省第二。
建强科创平台,持续优化创新生态
唯有源头创新,才有机会和实力抢占科技创新高地。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生长,离不开孵化基地的指导和帮扶。
位于花果园财富广场的杰汇数字创新中心是专注于大数据领域成果转化与加速孵化的科技孵化器,以“数据驱动、创新引领”为宗旨,整合大数据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投资机构等资源,建立4大专业性创业孵化服务体系,旨在帮助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20XX年,被认定为贵州省级大数据创新创业基地培育单位。目前入驻企业近60家,林客科技荣获20XX数博会领先科技成果奖中的“优秀奖”,5G+睡眠及其常见病中医诊疗平台项目入选20XX工信部与国家卫健委的“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
一个个创业孵化基地在XX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离不开XX区致力于孵化器培育扶持工作。围绕主攻产业方向,聚焦创新型中心城区建设,不断完善孵化器(众创空间)政策体系,修订印发《XX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以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专业团队和科技载体为代表的“3+1”重点双创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融合”,创新创业与产业发展相互带动的双创生态格局。
据了解,目前XX区科技创新平台共42个。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8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市级众创空间10家。孵化完成企业933家,在孵企业704家,集聚创客约2406人,新增就业岗位3103个,创造经济效益20.52亿元。
厚植发展沃土,激活科技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犹如“栽树工程”。要让一颗颗创新成果的种子,成长为茂盛的森林,必须要给充足的雨露阳光和肥沃的创新土壤。
为此,XX全面打出助推科技创新系列“组合拳”,聚焦创新型中心城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政策、资金、服务等多项举措持续发力精准滴灌,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任督二脉”,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科技创新“生态雨林”。
在政策扶持层面,围绕主攻产业方向,从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服务提升等13个方面,提出了支持各创新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措施。修订完善《XX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管理办法》,让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加速汇聚。
在资金保障方面,为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支持辖区龙头企业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举办XX区科技创新券政策培训会,让科技企业早日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及时兑现735万元区级后补助资金,惠及63家企业,为企业发展壮大“输血补气”,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在科技服务方面,结合XX科技服务机构量多质优的优势,对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积极组织辖区科技型企业参加R&D年报培训,提供政策指导,从研发投入归集、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企业科技发展战略及规划等关键节点给予企业支持。
未来,XX区将围绕XX新型数字经济集聚区打造,以全国双创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成果转移转化,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编织服务网 拓宽就业路——XX市青年就业工作综述
青年是未来,也是现在。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主要是青年的就业。
近年来,我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构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助力青年在人生航程中扬帆起航。
落实公共部门岗位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着力加强国企岗位开发,加大招聘力度。对人才引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辅助性岗位招考和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工作提前谋划,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挖掘空缺岗位,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公费师范生、定向医学生,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对国企招聘岗位和人数开展需求摸底,积极协调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依托“互联网+”,搭建以“XX人才网”“雄关招聘汇”微信公众平台、“XX在线”合作招聘网站为矩阵的用工求职“人社云”线上供需平台,打造覆盖面广、范围大、反应迅速的人才招聘互联网,全方位、多渠道发布企业招聘信息的同时,不定期组织线上招聘会,每周五组织线下招聘会,为企业招聘搭建平台。
实施省政府“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民实事项目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广泛征集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招聘岗位,面向社会征集运行管理规范、经营状况良好的各类基层单位和招聘岗位。与团市委积极协调沟通,做好西部计划招募准备工作。
加强高校就业服务
与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冶金高级技术学院、XX市体育运动学校、XX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我市技工院校通力协作,开展政策宣传进校园,深入挖掘重点企业招聘岗位,归集整理全省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基层服务项目招聘、公益性岗位招聘等信息,对有适合毕业生的岗位,及时向各院校推送,指定专人对接,联络洽谈。同时依托国有企业办学优势,与酒钢(集团)公司协调对接,组织开展酒钢(集团)公司专场招聘,与4所院校建立信息联络机制,及时共享毕业生就业信息,多渠道开展网上招聘和“直播带岗”服务活动,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开展技能培训进校园,指导我市已具备评价资质的技工院校、企业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积极对接毕业生需求,开展技能人才评价,为毕业生提供高效便捷评价服务,力促毕业生“人人持证”。充分发挥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线上培训平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作用,组织“大国工匠”“技能大师”为毕业生展绝活、授经验、传心得,引导毕业生增强职业精神、实现技能就业。同步对接市场需求,创造条件为毕业生开设中短期技能培训班,增加新职业、新技能等项目培训,特色办班、因材施教。
开展困难毕业生帮扶
主动向困难毕业生宣传政策、推送岗位,确定专人负责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申报和发放工作,采取应报尽报、公开公正透明的办理方式,积极对接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冶金高级技术学院、XX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符合条件的院校对初审通过人员进行公示,接受监督。全市共有655名20XX届困难毕业生成功申领求职创业补贴65.5万元。
做好青年就业见习
募集见习单位和见习岗位,集中发布见习政策、经办渠道、办理流程以及见习单位和岗位清单。受理见习单位和毕业生见习申请,提供见习政策宣传、岗位发布、供需对接等一体化服务。联合教育、科技、工信、民政、商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商联、财政、共青团等立足职责职能,发挥行业优势,协同做好岗位募集、宣传动员、政策落实等各项工作。多渠道搭建见习供需平台,畅通岗位募集渠道,力争把有意愿的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都组织到见习活动中。发挥政策合力,激发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积极性,促进通过见习实现就业。
XX市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综述
8月7日,来自XX区的健身队伍和健身爱好者满怀激情,相聚在美丽的汉唐天马城,开展“全民健身日”健身展示交流活动;8月8日,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XX市第15个“全民健身日”健身展演活动在市体育馆东门广场举行。
……
翻开今年的“全民健身活动表”,一场场精彩赛事记录着我市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的铿锵步伐。
做“实”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在晨光微启、夜幕降临之时,无论走进城北的湿地公园、城西的西郊公园,还是城东的植物园以及城区的各大小广场,都能看见一排排健身队伍;新添置的各类健身器材上,活跃着热爱健身的市民。
“小区有了健身场所和设施,健身更方便了。”在XX区宋园社区居住的王大爷笑着说。锻炼身体有器材,文体活动有场地,宋园社区健身场地的提档升级,是我市打造全民健身场地、配齐健身设施的一个缩影。至今年上半年,我市已建成各类体育场地565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2平方米。
去年以来,我市加大城市社区、公园全民健身设施配建工作力度,建成20XX年度中央、省级资金扶持建设的66个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向上争取实施20XX年度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12个,为乡镇、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配建价值160余万元体育器材,全市体育健身条件得到改善。全市建成投用的7个公共体育场馆全部与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对接,实现场馆客流数据实时动态监管。争取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923.3万元,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做“亮”全民健身品牌活动
《XX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XX—2025年)》的出台,成为我市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活动的强大助推器。“体育+”融合发展,将体育旅游纳入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补助范围,助推体育事业发展。
今年,全国社区运动会(甘肃赛区XX站)健身气功比赛、“XX重离子杯”甘肃省第二届智力运动会、20XX年全国乒乓球城市联赛甘肃省赛区完美对决,吸引全国运动健儿在XX夺锦;“中国人寿杯”“庆五一”气排球邀请赛、“庆五一”全市乒乓球会员联赛成功举办,点燃了城市的青春激情;开展“全民健身我先行”等晨练活动,营造了“我运动我健康”的良好氛围;甘肃省青少年锦标赛、甘肃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我市共获得32枚金、银、铜牌。“中国体育彩票杯”社区运动会暨全国乒乓球城市联赛甘肃省赛区比赛,获得2枚铜牌、2个第四名、1个第五名。在甘肃省第十三届健身气功技能交流展示大赛暨站点联赛中,我市代表队获得团体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各1个,个人第一名1个,进一步提升了我市体育实力与水平。
持续推动市、县级全民健身品牌打造,以赛事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先后成功举办“铭记百年史 奋进新时代”机关干部职工运动会、广场舞大赛、“寅虎闹元宵”男子篮球赛、“二月二”“六月六”赛马会、市直机关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甘肃省青少年滑轮、跆拳道锦标赛、“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体育俱乐部亲子运动会等50多项全民健身赛事。
做“优”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今年6月,XX市武术运动协会在汉唐天马城举办“弘扬武术精神、传承中华文明 ”为主题的传统武术演艺交流大会,这是我市体育运动协会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典范。至此,我市已有市级单项体育协会14个。
随着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我市全民健身组织不断增强,民勤县被评为省级体教融合示范县。目前,群众性健身站点和队伍总数达227个,基本形成了“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健身站点”的多元体育格局。
今年以来,我市成功举办甘肃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XX站)、甘肃省乒乓球社会体育指导员专项培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乒乓球、健身气功八段锦、气排球学员百余人,全市现有登记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4459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人。在全国体育产业机构名录管理系统录入体育产业法人单位85家、个体户134家,实现体育产业规范化统计与管理。体彩销售额连续3年超2亿元。
“我市将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办赛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体育力量;努力打造“体育搭台、文旅唱戏”发展模式,实现体育、旅游双丰收,谱写XX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时代新篇章。”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魏红霞充满信心地说。
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助力文明城创建——XX区XX街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在小区,“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在街头,车辆礼让行人;在社区,移风易俗、垃圾分类引领新风尚。
时下,XX街道正以活力迸发的姿态、铿锵有力的步伐,聚焦“强机制、补短板、抓落实、出亮点”,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阵地建设上取得新拓展、志愿服务上掀起新高潮、典型选树工作中达到新高度,持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在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奋力迈进。
提高政治站位,以健全体制机制为基础
“要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勤奋务实的担当,全员发动、全民参与、全力以赴迎接文明城市创建这场大考,当好新时代答卷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上,XX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发出动员令。
街道坚持一把手主抓,压实文明之责,制定《XX街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包联机制,细化责任分解,团队处级领导主动下沉一线指导创城工作,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推动创建工作步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成立工作督查督导组,对各社区在日常创建工作进行常态督查督导,以“问题导向”为清单,使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探索“网格+N”机制助推文明城市创建,结合“网格+党建+大数据”管理模式,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联动的组织体系,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双报到”党员在6个社区55个网格中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工作模式。
统筹整合资源,以夯实阵地建设为抓手
建强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进一步整合辖区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潘塘社区“红湾”主题阅读体验区、潘塘公园法治广场、蓝天港湾“孝廉文化园”、大学府“廉洁回廊”等资源,打造文明实践阵地,构建好15分钟文明实践活动圈。
“社区现在每周都有读书分享会、观看红色电影,像端午、中秋这种传统节日,活动节目也比以前更加新颖潮流,我们乐于参加活动,感到非常开心。”居民李女士说道。近年来,XX街道共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80多场次,持续开展“红湾夜话”“红色放映日”“红色故事分享会”等有特色的群众服务活动160多场,以“理论+文艺”形式面向辖区群众广泛深入宣传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蓝天社区获评为梧州市唯一一个荣获第三批自治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的单位。
聚焦群众需求,以丰富志愿服务为载体
“我们在桂志愿系统上看到你们最近有交通劝导的志愿服务,很想参加。”“好的,在系统上报名即可,我们告知你们具体事项。”今年二十岁的梁同学和宋同学在看到社区招募志愿者后,积极前来报名参加。目前,街道社区共成立7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者岗前志愿服务培训,开设理论政策宣讲、道路交通文明劝导、环境卫生清洁、困难帮扶、家电维修等一大批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一线的志愿服务项目,常年坚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群众20000余人。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加快推进打造潘塘片区城市更新示范样板、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提升等项目,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居住环境质量,至今累计已完成10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1824户,改造建筑面积13.12万平方米。20XX年,XX辖区有12个老旧小区项目和2条背街小巷项目即将开工,惠及5个社区共1900户。以数字化赋能,紧盯各类城市管理痛点难点问题,特别针对辖区新兴市场、天天市场、河西综合市场等农贸市场环境整治“老大难”问题,理清责任盲区,创新“数管平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网格化管理机制,按照“1名街长+1支联合执法队+1支志愿服务队+1个微信工作群+N个社区巡查员”管理制度,助推城市“一网统管”,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XX街道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路径,以建设“暖心驿站”为依托,持续完善便民服务机制和志愿服务机制,做深做实关爱保障,持续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优质服务,让“暖心驿站”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风采。目前,街道共建成功能齐全的服务站点2个。“我们统一在‘暖心驿站’配备了充电器、饮水机、微波炉、雨伞、药品箱等常用物品,希望为附近的居民朋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带来城市的温暖。”XX街道主要负责人说道。
强化典型选树,以向善向上力量为引领
在推进创建工作中,XX街道还扎实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单位”“最美家庭”“两红两优”“三八红旗手”等宣传评选,组织开展一系列典型选树活动,讲述凡人善举、聆听好人故事、共话道德之美,积极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在全社会持续掀起了见贤思齐的热潮,凝聚强大的道德力量。蓝天社区获评“2021年梧州市文明单位”称号。XX街道党工委一人获评“20XX年梧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标兵”。
精心制作道德模范公益海报和宣传展板,在居民住宅小区、社区、公共汽车公交站、旺城广场等公共场所,运用电子显示屏、楼宇电视、户外广告牌等媒介长期发布,常态化开展“家门口”的模范典型先进事迹宣讲活动,累计举办100余次,持续扩大模范典型的宣传面和影响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城因人聚而兴,人因城美而荣。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久久为功的“耐力赛”,更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XX街道厚积多年,正携带着积蓄已久的文明力量,坚守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之初心,开拓创新,奋力奔跑,让城市绽放文明之花,让群众共享文明之果。
清清“甘泉”入农家——XX州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综述
放下了挑水的担子,告别了背水的历史。如今的XX州,一条条管道连接着千家万户,这头是源头、那头是灶头;从城市的高楼大厦,到乡间的农村小院,供水管成网交织,源头活水润泽着万千群众。
XX州水系发达,水量充沛,河流遍布,水资源总量106亿立方米,但开发利用率仅为8.6%,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3%,如何引水入户、兴水惠民,让近水解近渴?XX州从水源建设、水网连通、服务保障和运行维护上交出了答卷。
大水源建设
吹响水利攻坚“冲锋号”
“全面解决州内320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入手,促进水利发展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20XX年,州政府常务会通过的《XX州水利“十三五”规划》,对全州供水保障实施通盘考虑,对水利发展改革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明确了饮水安全工作的目标任务。
东风浩荡满眼春,只争朝夕启新程。将有限的财务投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领域,切实解决好饮水安全的突出问题,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XX州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
如何保质量、保进度,确保完成饮水安全工作,使这一民生工程真正造福人民,考验着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责任与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XX州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约475.45亿元,为建国到“十一五”末总和的8.4倍,开工建设了64座水库,下闸蓄水水库数量增加到163座,库容增加到8.2亿立方米,供水能力提升到7.1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从2515立方米增加到2774立方米。
马岭水库、水车田水库、木浪河水库等一批全局性、战略性水利工程基本建成,在城乡供水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大管网覆盖
织密供水保障“兜底网”
“近年来,我们完成投资5.32亿元,建成了6400余公里覆盖县城、乡镇和农村的规模化供水管网,对城乡供水实施公司化运作、集中式管理,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目前,全县集中供水率达100%,规模化自来水普及率达95.3%,真正实现了城乡供水同网、同源、同水、同质。”贞丰县水务局局长袁通进介绍。
大力实施水网规划建设解水困,XX州目标明确。以大江大河重要支流、跨区域重点引提调水工程为主骨架和大动脉,以水网连通工程、农村供水管网、灌溉渠系等为分支,以天然水源、大中小型水库等水源工程为节点,重点围绕全面保障城乡供水、30户以上集中连片自然村寨供水、300亩以上集中连片耕地灌溉、高标准农田及产业园区等用水需求,编制本级水网建设规划,形成州、县两级水网建设体系。
采取“大水源、大管网、宽覆盖、高保证率”的技术路线图,在水源、水网的延伸上下功夫,对于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村,采取县水厂、乡镇水厂向周边村延伸覆盖的方式供水,而自然条件差的村则依托既有乡镇水厂或新建规模化供水工程,扩大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范围,实施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改造来提升供水保障水平。
XX州水务局党组成员、州水力资源开发建设中心主任罗舜介绍,XX州共实施了农村饮水工程1475处,完成投资13.28亿元,解决了102.9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全州共有集中式供水工程3687个,服务保障312.88万人,占农村供水总人口的96.4%,有分散式供水工程1139个,服务保障11.6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6%。
厚积薄发,水到渠成。据悉,全州已基本构建起以马岭水库、兴西湖水库等17座大中型水库为龙头的州县水务主动脉,146座小型水库为分支,123座城乡供水厂为节点,71156公里的供水管网为脉络的州县水网,供水能力2.15亿立方米。
大安全保障
筑牢饮水安全“压舱石”
拔地而起的楼房鳞次栉比,干净整洁的硬化路延伸于巷陌深处,孩子们在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广场上嬉戏玩耍……走进安龙县笃山镇,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对于安龙县笃山镇坡井村的杨正宇夫妇来说,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为他家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供水保障工程实施后,杨正宇夫妇搞起了生猪养殖产业。
“养猪每年可以挣10万元左右,我们还开了一个小饭馆每年收入5万元左右……”谈起这两年的变化,杨正宇笑容满面,喜上眉梢。“以前用水都困难,更不要讲养猪、开饭馆了,就连人喝水也是个问题,现在政府对我们实在是好,引来了自来水,用起来很方便……说实话,好日子还要靠水哩!”受人畜饮水安全工程之益而富裕起来的杨正宇夫妇高兴地说。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要‘保量’还要‘保质’,这是‘攻坚战’,更是‘保卫战’,是确保百姓今后一直喝上放心水的关键所在。”XX州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刚对饮水安全问题高度重视。
XX州在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同时,着力构建农村水利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两手抓,切实保障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久。
据悉,XX州目前已经建成8个县级水质检测中心,覆盖全州所有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为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保驾护航。3687处集中式供水工程,全部明确了管护主体,所有县(市)均成立了饮水安全公司,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全面实现公司化运作,集中式管理,有效提高了农村供水的保证率。通过财政补贴、水费提留等方式,均建立了县级维修养护基金,切实解决了饮水安全工程管理难、维修养护难的问题。今年以来,全州落实运行管理经费2441万元。
大数据支撑
打好运行管理“机制牌”
“我们采取从水源地管到水龙头、从大管网管到小管线、从水厂管到村民家,在100个提水泵站安装了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对输水管网实施智慧管理,可通过手机移动端进行远程控制,水源输送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管理,供水更加智能、高效。”安龙县荷海水利水电工程公司经理胡克祥说。
XX州坚持工程建设与管护机制“两手抓”,在加快水源、水网建设的同时,持续加强智慧水务建设,把农村供水作为民生工程来推进,让群众有更加直观的获得感、幸福感。
“推行公司化管理以后,供水公司开发了微信小程序,我们年轻人外出打工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小程序帮助家里老人缴纳水费,公司还在我们庭院的水箱上印了服务保障联系电话,老人有问题可以随时拨打水箱上的电话,很快就会有人来检修,现在的管水服务真的很不错。”安龙县三道墙村村民李志慧对现在的供水服务很满意。
“在水费的收缴上,我们开发了线上的APP、微信公众号,也继续采取上门收缴的传统方式,将服务送上门,让群众少跑路。”安龙县水务局副局长汪祥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XX州坚持把农村供水保障作为民生工程紧紧抓在手上,从20XX年9月以来,全州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旱情,XX州通过新建、改建、扩建以及升级供水水源井、泵房及设备间等工程措施新增水源点86处,延伸管网73公里,启用提水工程266处,启用机电井57眼,拉水送水3186车,37250人的供水得到全面保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近年来,XX州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现了受益人口、项目建设、投资规划三大跨越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十四五”新时期,饮水安全工程又将迎来新的契机和挑战。
XX州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刚表示,下一步,XX州将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规划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供水设施,强化水质检测,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用水更方便、更安全、更优质,在共建、共享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水利福祉。
“圈”内满足所需 “近”享美好生活——XX市“一刻钟生活圈”建设工作综述
在XX城区步行不超15分钟,你就能感受到多彩城市的温暖、柴米油盐的充实、近在咫尺的烟火气……如今,15分钟对XX百姓来说,不仅是时间尺度,更是衡量生活便捷度与幸福感的“标尺”。
近年来,为了不断满足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和品质消费,XX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作为头号民生工程,与城市创建、城市更新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努力把百姓的“需求清单”转化为“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的“满意清单”,全力打造百姓幸福生活的“甜蜜圈”,让百姓足不出“圈”,“近”享人间幸福。
顶层设计、高位推动,构建强有力工作机制
有力的政策保障,为“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铺平了道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由市委书记挂帅出征,县区、街道、社区书记分级负责,四级书记同步抓,市县区一体建设。”市创城办“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推进组副组长党伟介绍,XX市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市委副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商务、城管、住建、教体、民政等部门的精兵强将组成工作专班,专职专责推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县区实施、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周研判、月调度、季评比、半年观摩、年度总评制度,以机制保障运转,用常态推动长效。
此外,全力围绕“建圈、管圈、用圈”建机制,聚焦“便民、利民、惠民”做文章,在全国首家发布城区一刻钟生活圈“术语、标志、建设标准”三项地方标准,探索建立“四制三化”建管模式,构建起覆盖百姓生活的综合服务圈、全民健身圈、养老服务圈、健康医疗圈、社区文化圈、就学便利圈、绿色出行圈、便捷消费圈、市政提质圈等九大功能圈。
目前,XX市已累计投入资金116.3亿元,在全市121个城区社区、36个县城社区完成“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覆盖率达100%,使百姓的生活实现了从安居到宜居再到乐居的巨大转变。
聚焦为民、靶向发力,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7月27日一大早,家住淇滨区清华园社区的刘大爷洗漱完毕后出门,步行5分钟,来到社区文化广场锻炼身体。午间时分,他走进社区的百姓食堂,点了两荤一素套餐,共花费6元钱,轻松解决了午饭。午饭过后,他和几位老友相约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下棋。
“社区里有养老服务中心,花几块钱就能吃上一顿午饭。”刘大爷感叹,“锻炼、吃饭、看病、娱乐等场所走几步就到,‘医食住娱’在家门口都能解决,真的很方便!”
这是XX市“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内群众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
“我们在建生活圈时,始终把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作为‘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的重要标准,坚持问需于民,让群众成为建设的推动者。”党伟表示,建设初期,社区调查组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和现场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倾听群众呼声,找准堵点、痛点、关注点,做到既满足“一老一小”等群体的特殊需求,又兼顾年轻人的时尚消费,推动资源跟着需求走、服务跟着居民走。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政务热线、政府信箱、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搭建信息反馈平台,征集管用的“土办法”、创新的“金点子”、接地气的“新举措”,让“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更接地气、更合民意、更顺民心。
根据“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指引图,记者在山城区走访中发现,越是在老年人多的老旧小区,缝补、配钥匙、诊所等服务配备越是完善;而在年轻人较多的小区,一些娱乐休闲、美容、健身场地则更为丰富。同时,还有一些社区通过空间合理利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快捷、高效的服务。
“我们在开展相关工作中,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尤其是针对‘一老一小’群体。比如,我们联合专业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开展‘关爱老人·情暖空巢’系列义诊活动,让老人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健康状况评估等健康管理服务。在寒暑假,组织志愿者在社区开设了托管班,有效解决了辖区双职工和外来务工家庭孩子、留守儿童由谁带的难题。”山城区奔六巷社区党支部书记崔保英介绍,围绕居民宜居生活打造的“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不再是简单的吃与住,而是居民享受生活、满足物质与精神需求的聚居地。
积极探索、巩固拓展,推动XX模式取得新成效
所谓“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在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形成多业态集聚的社区商圈,既惠民生,又促消费。
便民生活超市、果蔬商店、健身房、书店、品牌餐饮、药店、美容美发、教育培训、服装店、银行、快递服务、娱乐住宿……“我们辖区有门店100多家,业态齐全,可以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要。”淇滨区泰山路街道广场社区党支部书记侯丽娜介绍,为尽可能方便居民,多家商铺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提供上门配送等便民服务。无论是学生、上班族,还是中老年群体,“圈”内业态都能满足其日常生活和文娱需要。随着社区商业迭代,社区正积极引导商户升级业态,进一步提升商业服务品质,让居民“不仅买得到,还要买得好”。
家住XX区XX社区馨苑十区的王女士掩饰不住幸福感:早上,步行3分钟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步行2分钟到优鲜生活超市购物,回家途中还可以在小区广场锻炼一下身体。
位于鹤淇社区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经常是热闹非凡,有的老人在康复室做康复训练,有的老人在棋牌室悠闲打牌、聊天儿……正在看书的周先生笑着说:“从家到这里只需五六分钟,年纪大了,能在家门口享受这样的服务,以前想都不敢想。”
像XX社区、鹤淇社区这样的社区还有很多。比如,以浚县淇河路社区为中心,居民步行5分钟可到超市、汽车站,步行10分钟可到公园、医院、学校、政务服务部门;在淇县朝歌街道朝歌社区,居民只需1分钟就可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分钟可到超市,3分钟可到戏曲合作社,4分钟可到公交车站,5分钟可到小学,8分钟可到医院,10分钟可到幼儿园……这些便利折射出百姓生活质量节节攀升的幸福感,也折射出XX市在“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上所做的努力。
自XX市“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抓重点、破难点,大胆探索、积极总结出了独具XX特色的“四制三化”建管模式,同时由市、县区、街道、社区共同确定建设项目,四级干部担任社区“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四级“圈长”,共同推动建设和管理,有效推动规划蓝图变为生动现实,使城市颜值、内涵品位相得益彰,服务功能、资源利用实现了深度融合。
标准引领、管理提升,推动一刻钟生活圈优化升级
得标准者得天下。2020年,XX市率先在全省启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出台了《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导则和建设方案》,创新提出综合服务、全民健身、养老服务、健康医疗、社区文化、就学便利、绿色出行、便捷消费、市政提质等九个生活服务圈建设理念并以布局精准化、建设精细化为目标,高质量制定了《城区一刻钟生活圈术语》《城区一刻钟生活圈标志》《城区一刻钟生活圈建设标准》三项地方标准,为生活圈建设和提质提供了重要标准和工作依据;近3年来,XX市统筹推进“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的“九圈共建”,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综合服务圈 新建、改造高标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40个、社区综合服务站52个、24小时便民服务站20个、自助政务服务站10个、智慧警亭4个,增设证件办理、缴费、纳税等自助服务设备36台。
全民健身圈 增设、修复健身器材1124台,修缮健康步道、社区健身路径550条,新建场馆45个、室外综合健身场地247个、社区游园及小型公共开放空间249处、多功能运动场地117块。
养老服务圈 打造社区养老服务机构69家、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8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67家,面积达6.1万平方米,床位增设2193张。
健康医疗圈 高质量建设卫生服务中心21个、卫生服务站83个、残疾人康复站37个,家庭医生签约1047363人。
社区文化圈 打造书香社区、国学教育、家长学校等活动场所121处,建成“淇河书屋”65座、社区书屋144座,投放图书41.1万册,服务群众82.1万人次。
就学便利圈 已建成中小学和幼儿园253所(城区108所、两县14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校园配套102项,普惠性资源覆盖率达87.9%。积极探索0—3岁托育服务,建成托育机构19所(城区8所、两县11所),有效缓解了双职工家庭等“带娃难”。
绿色出行圈 在城市主次干道增设、提升95条慢行通道、48条骑行专用道,改造提升362个公交站点,打造公交港湾35个,改造充电桩23669个。
便捷消费圈 改建便民消费市场25处,引导裕隆、家园等连锁商超进社区入小区,建设提升小型便民超市512个,建设智能快递箱、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465个。
市政提质圈 新建垃圾分类收集站621座,新增智能化垃圾分类柜216个,社区及周边新增绿地面积达529万平方米,增设停车位30200余个;新建车棚893座、爱心驿站62个,建设智慧安防小区314个,公厕、无障碍化设施高标准改造和建设321处,直接惠及27万户81万多人。
如今的XX,城区居民从家出发,步行5分钟就可到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小型游园、幼儿园、小学;10分钟就可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全托养老服务,到达淇河书屋、公交站点;15分钟可见购物中心、大型商超、体育场馆、城市公园,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真正成为了广大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圈”。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下一步,XX市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和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颜值”有更大变化,用点点滴滴的“小细节”撬动“大民生”,让群众更进一步感受到“一刻钟”的便利、“一刻钟”的温度和“一刻钟”的烟火气。
优化服务促就业 助力筑梦赢未来——市人社局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综述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阶梯,是逐梦青春、成就未来的崭新起点。XX市人社局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精心护航,助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扬帆逐梦。
政策组合“强保障”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贯彻实施“才聚荆楚·立业澴川”工程,从政策扶持、资金保障、服务指导等方面加大力度,拿出真金白银政策助力就业创业。对毕业5年内首次到我市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高校毕业生,按每人每年1500-60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对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的企业,按照XX最低工资标准的70%发放企业补贴;另外,还有1200-1500元/人的创业培训补贴、5000元/人的一次性创业补贴、200-2000元/人的就业技能培训补贴等多项针对性强的优惠政策。今年,全市预计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资金超过1500万元。为方便高校毕业生流动就业,市人社局稳妥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接收工作,落实全面取消就业报到证政策,推行“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件事打包办,全方位助力高校毕业生早就业。
为强化政策知晓度,印发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指南,开展“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就业指导进校园活动,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与大学生“面对面”开展政策解读。
稳岗挖潜“扩空间”
稳就业的关键在于稳企业,尤其是提供了大部分就业岗位的广大中小企业。XX市人社局深入开展“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企业“心声”,及时把就业见习、人才招聘、企业职称评审等政策送到企业,上门开展服务,使惠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发挥效用,增强企业发展信心,进而挖掘更多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岗位,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
落实“国企优聘”行动,广泛搜集华中长江光电、华工高理、澴川国投等国企的优质岗位500多个;开展见习对接活动,推出一批就业见习示范岗位和示范单位,到市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领创激光、中一科技等企事业单位,募集开发技能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等高质量见习岗位1000余个。
关注高校毕业生择业热点,加大政策性岗位招录力度。今年以来通过全省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平台,组织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1093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计划1380人,市委人才办主导开展人才引进、校园招聘计划1019人,“三支一扶”计划拟招募高校毕业生145人,4项政策性岗位计划合计较上年增加了26.9%,扩大了高校毕业生来孝留孝就业空间。
校地联动“重合作”
坚持主动“走出去”深化交流互动,市人社局与武汉纺织大学和武汉轻工大学签订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合作协议。4月6日,市人社局走进武汉纺织大学开展合作洽谈并举办“才聚荆楚·圆梦XX”XX专场校园招聘会,XX47家重点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989个,吸引了2000多名高校毕业生前来咨询,达成初步就业意向386人。6月10日,“才聚荆楚·百县进百校”就业促进专项行动走进武汉轻工大学,湖北首衡农产品、维达护理用品、湖北诺贝思机械设备、XX市中心医院等84家企事业单位参加了此场XX专场招聘活动,带来节能环保、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临床护理等3000多个岗位。
强化县市联动,协作配合同发展。孝南、汉川、大悟等县(市、区)人社局在市人社局统筹安排下,分别与武汉纺织大学、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财税职业学院签订人才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招生宣传、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为高校毕业生来孝留孝就业创业打开了新局面。
为解决跨区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市人社局与高校联手推动毕业生“实习+就业”联动机制建设,“点对点”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咨询、人事档案存档、见习岗位匹配、实习企业推荐等就业服务。通过精准对接,武汉纺织大学今年暑假拟派55名学生到孝南区企业实习实训;武汉轻工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的20多名大学生到中顺洁柔(湖北)纸业有限公司实习,护理和康复治疗本科专业近20名毕业生拟到市中心医院就业。
服务护航“提质量”
今年以来,全市人社部门密集开展线下线上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深入实施“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千方百计挖掘就业岗位,20XX年上半年开展XX专场校园招聘活动30余场,服务企事业单位930家,提供就业岗位2.6万多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7009人。
其中有3场招聘会是为武汉纺织大学、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量身打造的针对纺织服装、医护类行业的“定制式”招聘会,7场为“百县进百校”“校地合作专项”招聘会,2场为围绕XX地区产业规划打造的全国大中城市巡回“联盟式”招聘会,1场是为XX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智力的“智能智造人才”专场招聘会,分层分类,精准施策,确保整体推进、重点帮扶,形成汇聚全社会力量的“大就业”工作格局。
推动发展“互联网+就业”模式,创新开展招聘宣讲、职场体验、直播带岗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高校网络招聘平台”和“湖北公共招聘网”共享岗位资源,实现就业资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尽早明确职业意向、尽快投身求职行动,市人社局邀请资深职场导师为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讲座,精准施策做实做细就业指导帮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不断提高就业服务的专业化、智能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了人岗匹配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实现招聘与应聘的共赢。
双创融合“赋新能”
创新创业是新时代的主旋律,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往往能吸引带动大批高校毕业生就业,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激发乘数效应。为给青年创客提供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市人社局举办了“才聚荆楚·创立方”XX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此项赛事已经连续七年在XX举办,大赛邀请专家从项目的创新性、团队完整性和行业发展现状、前景及带动就业等不同维度,对参赛项目进行分类指导,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与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了高校与科技界、产业界、投资界合作。
20XX年“创立方”大赛征集项目56个,历经三场校园预选赛、两场综合评审培训和XX市级大赛、武汉都市圈大赛,最终选拔出2个项目进入全省总决赛。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和增强孵化服务力度,大力扶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项目,营造了创业正当时的良好社会氛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举目已是千山绿,正是扬帆起航时。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关乎当下,更影响长远。下一步,市人社局将更重实效、多出实招,拓展就业空间、完善服务保障、加强困难帮扶,多渠道促进青年就业创业,让更多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激浊扬清谱新篇——监察体制改革以来XX市纪检监察工作综述
历史的年轮中,总有一些刻度,被深刻铭记。
20XX年1月13日,XX市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开启XX纪检监察工作新篇章。
反腐惩恶雷霆万钧,正风肃纪从严从实,纠树并举激浊扬清,民本民利贴心守护……监察体制改革以来,一个个关键词为XX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写下鲜明注脚,见证着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实步伐。
激浊扬清,笃行致远。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忠诚履职尽责,敢于善于斗争,用一项项有力举措、一记记反腐铁拳,谱写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篇章,为聚力建设现代化XX提供了坚强保障。
聚焦“两个维护”
强化政治监督
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最鲜明的特征。
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牢牢把握“国之大者”,扛牢“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在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大功夫,以铁的纪律保障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聚焦贯彻落实A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列出监督责任清单,明确监督任务要求,构建闭环监督链条,切实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工作上、体现在行动中。
政治监督有没有效果,关键在于找准“抓手”和“切口”。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等大战大考,深入一线巡回督导,既督又战;从严从实开展农信社系统不良贷款清收工作,严查金融领域、社保领域腐败问题;强化耕地保护监督,守牢粮食安全防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涉企服务“中梗阻”问题整治专项监督……回溯一次次大战大考的历程,政治监督始终有力有效,护航发展之路走稳走好。
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是做实政治监督的重要环节。
监察体制改革以来,XX市纪委监委构建起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1+N”制度体系,深化运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开展“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大起底,全面开展“政治扫描”;每年对新提拔“一把手”一对一廉政提醒,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持续传导责任压力,推动政治生态向善向好。全市累计开展“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谈心谈话320人次,提出意见建议58个,推动问题整改23个。
以党的旗帜为方向,以党的决策为号令,监察体制改革以来,政治监督指向越来越精准、重点越来越突出、措施越来越有力,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化标本兼治
一体推进“三不腐”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反腐败斗争是其中关键一役。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持续释放治理腐败综合效能。
在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下,“不敢腐”的震慑进一步强化——
敢于坚持原则、动真碰硬,严肃查处了市车管所原所长、市住建局原局长、市农林科学院原院长等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形成强大震慑。全市立案766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204人,留置194人,移送司法机关151人,其中立案县处级以上干部178件,处分177人。
抓实以案促改促治,“不能腐”的笼子扎得更牢——
坚持案例筛选靶向化、教育警示经常化、剖析查摆精准化、问题整改实效化、建章立制规范化,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连续四年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先后在扶贫、扫黑、教育等多个领域开展以案促改,深挖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推动建章立制;扎实开展专题纪律教育,通过纪律作风大转变,促进工作效能大提升。
崇廉尚洁氛围日趋浓厚,“不想腐”的自觉更加坚定——
全面推进清廉XX建设,连续六年打造“廉洁从家出发”工作品牌,成功举办两届成果展示大会,广泛开展“廉洁从家出发”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农村、进景区“六进”活动;大力挖掘本地优秀家风,在培育32处廉政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命名106个“廉洁从家出发”示范点;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首家、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深化“廉洁从家出发”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决定》,奏响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最强音。
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坚定的使命担当,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站稳人民立场
持续正风肃纪
作风建设,事关党的形象,关乎民心向背。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全面从严、一严到底,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
纠治“四风”顽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靶向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有声有色,“守规矩、懂业务、真落实、作表率”活动扎实有效,“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斐然。深挖细查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持续释放露头就打、寸步不让的强烈信号。
铁纪“打伞破网”。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查涉黑涉恶案件背后的腐败、责任和作风问题,深挖整治、长效常治,全市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356起,处分376人。
破解“急难愁盼”。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作为重中之重,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围绕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坚持“严管厚爱”。探索完善容错纠错、查处诬告陷害、澄清正名等制度机制,针对疫情防控中的服务保障工作,出台容错纠错适用情形,受到主流媒体广泛赞誉。
群众期盼处,就是正风肃纪反腐的发力点。一个个案件查处、一次次专项整治、一组组数字数据,传递的是力度,更是决心。五年多来,新风正气在怀川大地不断充盈,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推动改革创新
锻造过硬铁军
全面深化改革,是伟大时代的勇毅之举,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改革先导、突破、创立作用,拿出实招硬招新招,用丰富的实践进行了不断探索,作出了有力回答。
——深化体制改革。蹄疾步稳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市县两级监委,完成班子成员配备、内设机构设置、人员转隶、线索移交、集中办公场所改造“五到位”。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覆盖全市村(社区)建立监察工作联络站,组建村级监察工作联络员队伍。
——贯通“四项监督”。推动监察监督与纪律检查、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的贯通协同,健全“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建立监督执纪执法协作区,不断完善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同题共答的监督机制。
——高悬巡察“利剑”。坚守政治巡察定位,统筹市县巡察力量,综合运用常规巡察、专项巡察、巡察“回头看”等方式,圆满完成一届任期内巡察全覆盖任务;探索“同步式”“机动式”等联动方式,形成纪巡衔接的“XX模式”,组织开展巡视巡察整改“大起底、大排查、大督导”,强化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
——擦亮派驻“探头”。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重要制度设计,建立健全领导、管理、服务和保障派驻机构有效履职制度体系,定位进一步向监督聚焦、责任进一步向监督压实、力量进一步向监督倾斜,派驻机构处置问题线索数、立案数和处分数逐年上升。
——淬炼过硬“尖兵”。扎实开展“全面提升年”“一建设三提升”“双创一争”等活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有力有序,推进全员培训,推行跟专班学练、跟案锻炼、跟组巡察、跟组督导,以案代训、以干代训“四跟两训”制度,坚持刀刃向内,强化监督制约,纪检监察队伍纯度更高、成色更足。
回眸五年多来的非凡历程,XX市纪检监察工作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确定为审理工作联系点,成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一体推进“三不腐”机制定点调研单位,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综合考核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荣获“全市改革创新奖”。市纪委监委1名同志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名同志受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嘉奖。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
再踏赶考之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初心不改、矢志不移、奋斗不息、创新不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使命担当、忠诚履职尽责,在建设现代化XX的新征程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培育致富带头人,奏响乡村振兴曲——XX区20XX年致富带头人工作综述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的精神,根据《XX省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三年行动实施意见(20XX-2025 年)》和XX省乡村振兴局等五部门《关于深入开展“抓产业、促就业、稳增收”提升行动的通知》等文件提出的相关要求,XX区加大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力度,切实发挥致富带头人引领带动作用,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锻造排头兵,积蓄组织
区委组织部6月7日到10日根据《XX区关于开展20XX年度村书记能力素质提升活动计划》,并结合前期开展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指导时发现问题,开展“带头人素质提升”行动,通过培训学习近5年以来中央、省、市重要文件的方式,帮助致富带头人进一步掌握农村致富政策,奠定理论基础,不断拓宽致富带头人的工作视野、提升履职能力。任家村致富带头人高文生大力开展党建促帮扶方式,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空军部队出资购买秸秆打包机、土地旋耕机及配套的拖拉机,用于开展秸秆打包和土地旋耕项目,助力实现村民和村集体双增收。西八大村致富带头人李泽军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抓手,因地制宜编制《西八大村产业发展规划》,依托脱贫攻坚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帮扶资金,推动农资库房、养殖基地等项目落地。
二、誓当领头雁,指明旅游方向
区旅游服务中心于7月12日和7月13日在任家村、西八大村村部组织5位致富带头人进行网上培训,由同济大学高尔夫学院院长,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邱烂华同志进行授课,邱院长分别阐述了什么是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以及乡村旅游的产业治理,为学员们奉献了一堂专业知识丰富、前沿信息量巨大、通俗易懂的课,注重当地自然资源,尊重当地人文历史,又用诸多成功案例解读了如何能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为XX区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开拓了视野,拓宽了思路。
三、培育带头人,提高就业能力
区人社局坚持“组织推动、选准育强,扶持引导、利益连带”的基本原则,对任家村高文生、西八大村黄桂荣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进行深层次培训。围绕就业政策方面,致力于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带动脱贫户稳定脱贫的重要作用,以带动增收为重点,精心扶持创业致富带头人项目,带动脱贫户增收。着力提升创业致富带头人实用技能和带动能力。
四、打造桥头堡,夯实农业基础
区农业农村局于7月17日开展了1期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西八大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杨君义、张国奇,任家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孙占文参加了本次培训班。本次培训班由孙海洋副局长授课,培训内容丰富,从农作物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技术、梨树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和指导,拓宽了创业致富带头人的视野,并且提升了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了致富带头人从事脱贫攻坚的责任感、使命感,帮助他们找准了脱贫攻坚的方向点、着力点。
五、争做先行者,助力科技高飞
区发改局于7月21日在市科技局401会议室组织全区科技致富带头人参加科技致富带头人暨农药生产安全食品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班,对致富带头人进行了农药生产安全食品技术相关知识和田间管理技术知识培训。通过培训,科技致富带头人掌握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提高依靠科学致富的本领。同时,也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下一步,XX区将持续加大致富带头人典型宣传力度,总结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有推广价值的在全市进行交流推广树立致富带头人创业样板,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不断提升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的工作水平。
银辉映齐鲁 颐志悦桑榆——近年XX省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工作综述
搭建平台载体
拓宽发挥作用“主渠道”
充分发挥老同志在政治建设上的表率作用。健全完善省、市老干部工作联络员制度,明确职责任务,理顺工作机制,发挥老同志参谋助手、指导监督和桥梁纽带等优势,协助做好老干部工作。组建“本色家园”红色宣讲队伍1700余支,吸引1.6万名离退休干部参加。XX市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资源富集优势,组建“习语润儒乡”宣讲团、“王杰精神”宣讲团等特色团队11支,去年以来开展宣讲活动520余场次。泰安市老干部“本色”宣讲团去年以来走进基层开展宣讲300余场次,听众10余万人次。20XX年,按照省委宣传部统一部署,组建全省“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宣讲团”。156名宣讲团成员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围绕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等,开展线上线下宣讲3000多场次,受众115万人次。充分发挥老同志在高质量发展上的推动作用。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十大创新”“十强产业”等重大部署和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自身优势开展技术咨询、科技服务和人才培训等活动,助力“双招双引”“银发经济”崛起等方面的离退休干部达8500余名。XX市围绕助力上合示范区建设,建立老专家服务平台,实施“6020计划”——60岁以上老专家结对帮扶20岁大学生创新创业。威海市开展“银龄人才续航驿站”建设,组织老同志开展建言咨询、技术帮扶等行动。省人大办公厅牵头成立省老干部志愿者协会法律志愿服务分会,省司法厅组建“法援银龄”服务队,为离退休干部党员发挥法律特长服务强省建设搭建平台。省农科院研究制定鼓励支持老专家“老有所为”十条意见,引导老专家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展现新作为。在助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专项行动中,组织引导沿黄9个市和省发展改革委、山东黄河河务局等5个省直、中央驻鲁有关职能部门(单位)的约40万名老同志开展12项系列活动,同发一个倡议、同上一堂课、同普一部法、同巡一段河,引导老同志读懂黄河、感受黄河、赞美黄河、服务黄河。
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基层党建上的助力作用。推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融合发展,加强组织共建,推进活动共联,实现资源共享。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主动到社区党组织报到,就近学习活动、就近发挥作用。菏泽市推进社区“银领之家”建设,全市12789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全部到社区报到。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建设“老党员工作室”,打造正能量的聚集地、服务群众的示范点。省市场监管局、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体育学院等单位坚持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社区融合共建,为老同志投身社区治理搭建平台。截至目前,全省选派1万余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到村(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到“两新”组织担任党建指导员。淄博市选聘1000余名退休干部担任“银领导师”,与1700余名基层年轻同志结成帮扶对子,以老带新,助力基层党建。临沂市实施选派“红领书记”十项工作制度,分三批选优配强离退休“红领”书记,助力“两新”组织、社区党建工作。
充分发挥老同志在社区治理上的服务作用。在全省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亮身份、树形象,奉献在社区”活动,全省成立助力社区治理队伍1.5万余支。日照市探索建立“三员一组”长效机制,引导6300余名老党员在社区担任楼院长、网格员等。东营市探索“金秋暖阳·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模式,推动以老助老、互助养老。全省约4.2万名老同志在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业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中担任职务或作为社区网格员、红色物业监督员等,参与社区治理或物业管理;约10万名老同志参与社区综治维稳、矛盾纠纷调解、环境美化绿化、开展文化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
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培育时代新人上的促进作用。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关于“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常态化长效化推进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法治宣传教育和家庭家教家风教育,关爱帮扶困境青少年,聘任8400多名“五老”担任校外辅导员,助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临沂市发挥“关工委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示范引领作用,有效破解孤困儿童帮扶社会治理难题。省教育厅立足我省教育系统实际,组织引导7万余名老同志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大国工匠进校园、院士回母校、五老助双减、五老助家教等系列活动。省总工会成立“大手拉小手”夕阳红志愿队,利用中小学暑假寒假时机,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关心下一代活动。省国资委机关组织开展廉洁专题党课暨“五老”志愿者红色宣讲进机关活动,筑牢机关青年干部拒腐防变思想堤坝。省地震局积极发挥老同志防震减灾的专业特长,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普宣讲。
广拓市场渠道 深挖就业岗位——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综述
延续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推动学校落实落细就业指导服务、持续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进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刺期以来,政府、企业、学校等有关各方持续加大力度,充分利用市场化就业渠道,全面深入拓展市场就业岗位,努力保障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推动补贴落地 积极访企拓岗
近一段时期,教育部深入实施20XX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其中多项政策围绕开拓市场化就业渠道展开。
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多方政策支持下,有关部门和地方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体系,精准有效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各项政策措施。
在XX,鼓励民营企业新增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对招用青年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按规定给予税费扣减、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措施。
在XX,当地对认定达到标准的创业孵化基地,按每带动1个人就业不超过3000元的标准核算,给予创业孵化项目补贴。
在XX,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扩岗政策支持力度,实施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稳岗扩岗服务和贷款业务、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鼓励创业吸纳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用好社会保险政策,由企业所在的地(州、市)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用好金融服务政策,由金融机构向吸纳就业多、用工规范的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提供“稳岗扩岗”产品和服务……新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访企拓岗”是挖掘市场化岗位的重要途径,有关部门和学校多方奔走,深入一线与企业对接、与市场对接。
全国工商联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启动“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组织1万家以上民营企业在100个以上高校集中的城市举办专场招聘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0.2万家民营企业在155个城市参与线上线下活动,提供岗位信息222.5万条。
XX市教委主动与各地级市组织、人社、国资部门对接,截至目前,组织了54所在京高校赴北京大兴、广东深圳、四川绵阳等地访企拓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7个,指导高校挖掘岗位5.4万个。
XX省清远先导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稀散金属研发、生产、销售和回收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了解到企业去年招用高校毕业生185人、今年还有拓展空间时,清远市有关部门积极走访企业,为其招聘提供服务。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嘉兆说:“截至目前,我们新招用应届生303人,比去年增加118人。”
精准匹配供需 提升就业质量
精准匹配岗位人才,精准对接区域发展。在促进就业工作中,各有关方面以“精准”提升就业质量。
工信部联合教育部印发通知,举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向20XX届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活动,积极动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布招聘岗位,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
围绕省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X省政府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积极引导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开发不少于60万个高质量就业岗位。
XX精准匹配用工需求和求职目标,全力抓好岗位开发供给,已举办多场次小型化、有特色的招聘活动。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及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重庆还重点开发了一批科研类、技能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岗位,推出大量示范性见习岗位。
“我们坚持‘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理念,领导班子带头邀请行业优质企业进校招聘,与招聘企业面对面座谈交流,掌握行业岗位需求。”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负责人介绍。今年春季学期以来,该校10个学院先后组织6场活动,在保障用人单位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行业特色、院系特色、专业特色,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在XX省XX市,有关部门借助在当地落户的软通极客培训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人才招聘和定制化培训等活动,支持开展应届毕业生实习、见习等实训式培训,上半年累计实训人数达2000人次,推荐至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就业的学员达98%以上。“定制化的就业服务,大大节约了各方招聘成本,减少了中间环节,受到企业广泛欢迎。”软通极客培训学院有关负责人说。
XX自治区教育厅积极搭建政校企交流合作平台,深化学校和用人单位的供需精准对接,今年以来先后两次组织25所高校深入XX市经开区产业园、XX市淖毛湖工业园区等园区和企业,开拓岗位1000余个,示范带动全区高校拓岗9万余个。
校企深度协同 巩固长远合作
“今年,我们与XX农业大学建立了产学研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从制度上提升校企双方供需匹配能力,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XX大北农集团人力资源专员关聪说。
据悉,双方建立合作关系以来,联合举办了大型说明会,开展大北农集团送课进校园活动,组织300余名毕业生赴集团国际创新园参观交流,几场活动帮助企业收到简历400余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00余个。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学校开始注重把就业工作体系化、制度化,加强校企合作、深度绑定,帮助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近3年,企业引进高校毕业生近300人。人力资源处副处长荀找说:“我们与多所高校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搭建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招聘就业全链条合作,保持与各大高校就业部门、对口院系的良好关系。这些都帮助我们顺利开展招聘工作。”
XX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坚持通过基地共建、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形式吸收高质量人才。公司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工程机械培训中心,已连续16年与学校联合举办“柳工班”,近年共吸纳优秀高职毕业生500余人赴海外开展售后服务工作。
“我们与XX文理学院签署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订单人才培养协议》,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实验室共建,构建深度融合、开放式的本科生培养体系,共同打造与现代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相适应的课程,今年订单班的25人全部进入本公司就业。”XX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XX吉利汽车有限公司与XX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开展深度校企合作,自20XX年起开设“吉利卓越工程师”项目班,开设吉利企业文化、汽车制造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
“校企双方每学期进行经常性的互访交流,学校组织师生赴企业参观实习;企业赴学校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小而优’的专场招聘会。多年来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发展,每年超过30名学生完成为期一年的带薪实习,其中过半数学生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留在企业工作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XX对合作效果很满意。
让清廉之风吹进千家万户——XX县推进清廉建设工作综述
播撒廉洁种子,收获清廉成果。今年以来,XX县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来宾市委有关工作部署要求,锚定清廉XX建设新目标新任务,保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持续健全清廉建设责任体系,强化整体系统谋划,以巩固拓展清廉单元建设、集中强化清廉机关和清廉国企为抓手,全面深化清廉XX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以“会”推廉
压实清廉责任,推动清廉建设纵深发展
6月1日,XX县召开清廉XX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XX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A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传达自治区、来宾市清廉建设有关会议精神。7月27日,召开清廉家庭建设专责小组20XX年第一次会议,全面深化清廉家庭建设,会议传达学习了《关于全面深化清廉广西建设的意见》及相关会议精神,听取县清廉家庭建设专责小组关于20XX年上半年清廉家庭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汇报。
通过会议压实责任,该县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挖掘特色、培育亮点,打造更多清廉单元建设典型案例,引领带动清廉XX建设全域推进。同时,清廉家庭建设亦是20XX年全县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让清廉家庭建设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基层党组织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纳入各支部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学习内容,扎实推进清廉家庭建设工作,助推清廉XX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以“造”构廉
打造清廉阵地,构建清廉XX良好局面
以“家风助廉”为主线,红渡镇六纳村在古令屯打造以“五个一”即一清池、一长廊、一条路、一面墙、一座亭为格局的廉政文化长廊;县实验小学以阵地建设为抓手,全面打造清廉学校教育基地,增设博达书屋、廉洁主题展板、廉政文化宣传板报等,展示清廉学校的理念、思路、制度和标识;马泗乡深入挖掘都宜忻游击队革命山道传统教育基地红色廉洁文化,打造都宜忻游击队纪念馆、都宜忻游击队根据地红色文化广场、都宜忻游击队革命山道和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把廉洁文化融入乡村建设中。同时结合风貌提升工程,打造集廉政文化长廊、忆苦亭、广西廉洁家庭宣传栏为一体的廉政小广场。
近年来,XX县以“小阵地”打造清廉文化“大宣传”,将清廉意识渗透到广大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中,让廉洁思想深入人心,营造干部带头反腐倡廉扬清风、后人饮水思源、传承好家风的良好氛围。
以“效”稳廉
彰显清廉成效,稳固清廉XX创建成果
XX镇城南社区是广西13个万人以上大型易地搬迁安置点之一,先后获得自治区三星级党组织、XX县先进基层党组织、XX县文明守法社区等荣誉称号;红渡镇六纳村坚持从抓实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打造廉洁文化阵地、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入手,推动清廉乡村建设走深走实,先后获得“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体”“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等荣誉,20XX年被国家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XX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XX糖厂获评20XX年全区清廉民营企业建设标杆企业。
“廉”风拂大地,“清”水润人间。让清廉之风吹进千家万户,沉淀清廉文化底蕴,助力清廉XX“清”山常在,“廉”花常开。
风雨同舟 山海之情——中国气象局定点帮扶XX县十周年综述
20XX年,对于XX自治区XX县来说,是个特别的年份。
这一年,距离中国气象局开始定点帮扶XX县,已有整整十年。
20XX年,这座北方小县与气象结缘;20XX年,XX气象一新:农牧业愈加振兴,县域品牌愈加显著,防灾减灾能力愈加提升,民生愈加兴旺。
风雨同舟,山海之情。在定点帮扶这十年,XX发生的变化,可以从几个关键词一探究竟。
温饱和小康
“气象部门的帮助,让我家发生巨大变化。”10年间,太平乡五三村村民XXX见证了在气象部门帮扶下自家的变化。
20XX年前,XXX家只承包了少量玉米地,生活勉强温饱。20XX年,她积极响应县里“牧业再造XX”号召带头养牛,可由于缺乏资金,养牛规模一直不大,牛存栏数基本保持在10头左右。
20XX年,在中国气象局定点帮扶资金15万元的帮助下,XXX又买了6头母牛和2头小牛,加上刚刚产下的3头牛犊,如今XXX家的牛存栏量较上年同期增加了一倍以上。
XXX只是中国气象局定点帮扶的受益户之一。
10年来,中国气象局多次向XX县投入帮扶资金,其中2770万元用于支持帮扶项目28个,扶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15个,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支持“XX县特色种植产业园”“借羊生羔”、肉牛养殖平台、曙光园区肉羊养殖基地、芦花鸡养殖等项目建设,帮助650户1300人实现脱贫增收。
五三村村民XX,面对记者话语不多,但提到气象部门的帮助,却热泪盈眶。
20XX年,中国气象局开展“守护丰产行动”,全国首个县级农业气象科研工作站、首个智能气象节水灌溉示范区和全盟首个乡级土壤检测分析实验室落户XX。李岩波头一个报名参加由XX县政府和当地气象局联合举办的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班,今年他已经参加了4个相关培训班。
“学习技术后,现在我们家每亩地能增产250斤至300斤,同时还能节水130吨。和去年相比,电费、人力每亩节省约100元,目前年收入20余万元。”说到家中现在的变化,李岩波打开了话匣子,“这是20XX年根本不敢想的。”那时候,李岩波全家4口人全年收入只有6万余元,日子过得紧巴巴。
现在李岩波可以足不出户,通过节水灌溉小程序一键掌握土壤温湿度,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及时掌握农田旱涝动态,合理规划作物植保,实现智能化高效精准灌溉。
“智能气象节水灌溉示范区每年节水达70万吨以上,通过实施项目,农田亩产都在1600斤以上。”太平乡党委书记陆兴伟说。目前,节水灌溉工程通过气象卫星和地面观测数据,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为3620亩土地精准明确灌溉量,太平乡五三村、赛银花村、曙光村等148户农户直接受益。
贫乏和红火
20XX年,五三村XXX还是一名回家乡创业的普通大学生,在政府部门和气象部门的双重扶持下,他创办了XX聚美恒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气象部门为我提供资金、温湿度仪器、气象数据等,让我明白了什么叫‘稳稳的幸福’。”10年来,XXX从小小的两座大棚干起,到现在拥有60座大棚,毛桃、樱桃、葡萄、火龙果等水果四季不断。如今,XXX已成为盟级创业带头人、区级劳动模范,聚美恒果四季采摘园也在20XX年初被评为AA级景区。
“我们会根据气象信息,针对性地对棚内作物采取防范措施。”XXX说。设施农业平稳运行,不仅得益于及时推送的气象信息,还有气象部门量身定做的“直通式、针对性、智慧型”气象服务——气象部门捐赠的小气候仪可以监测棚内温湿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棚顶的自动补光灯和手智一体通风器,可智能设定开启时间,在省时省力的同时也保证了产量的提升和效益的最大化。
不仅是XXX,XX每个人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
10年来,中国气象局始终将定点帮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把XX人民福祉放在重要地位,从“实”字着手,根据实际情况相继打造“XX气象扶贫模式”,以及“卫星慧眼行动”“风云平安行动”“守护丰产行动”“气候赋能行动”等XX“四大行动”,为XX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贡献力量——
帮助贫困人口改建房屋,有效解决住房安全隐患;
建设村级农贸市场,有效解决群众农特产品售卖难题,助力实现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在五三村过水路面建设“连心桥”及配套道路,解决近千名群众出行安全隐患;
全国首个“风云地球”县级卫星遥感应用平台“风云地球-XX版”上线,不断提升XX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
支持老头山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品牌,助力XX紫皮蒜认证“气候好产品”,在CCTV17频道播出XX天气预报,有效提升当地知名度;
联合知名电商,邀请气象主播带货直播,构建消费帮扶长效机制,帮助销售农特产品1亿余元;
……
一个个减灾增收的故事书写在XX土地上,而这样的故事也从这里走出去,走向了贵州省雷山县、江西省石城县和甘肃省渭源县等XX“四大行动”成果首批试点地区。
迷茫和绽放
五三村22岁的XXX,今年刚上大一。
说起曾任五三村第一书记的侯俊,他依然印象深刻。2018年,XXX刚上初中,他从小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家中的奖状能摆满一炕头,但唯有英语成绩不是很好。侯俊就利用空余时间,给XXX和村里40余名小学、初中生辅导功课。这增强了XXX学习的自信心,也敢开口说英语了。
“小侯书记不仅在学习上对我帮助很大,还让我对世界有了新的认知。”如今的XXX,在学校食堂勤工俭学,他愿意毕业后回到老家,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关键在人。十年来,中国气象局始终坚持智志帮扶,选派6批12名精兵强将入村屯、访民户,推动XX民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为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气象部门持续组织气象科普进校园讲座,捐赠电脑30台、图书2万余本,选派39名学生赴京参加气象夏令营,资助困难家庭优秀学生156名,援建电教室、爱心书屋、气象科普展厅,建成自治区首个小学、中学校园气象站,与浙江省两所学校建立结对机制。
其间,中国气象局还多次在XX县举办“气象科技下乡”活动,捐赠科普产品2.6万件,受益群众达2.1万人次;开办电子商务培训班、乡村振兴气象保障研修班,支持举办“农民夜校”63期,培训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员7420人次,促进乡土人才孵化中心发展;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0余场,建立非遗帮扶车间、脱贫车间,设置气象站维护公益性岗位和村屯环境卫生公益岗共25个,让这片土地的精神世界更为富庶。
以十年为跨度,中国气象局尽最大努力,以科技为核心、人才为支撑,抒写了XX命运跟随时代的变迁。从20XX年的首次定点帮扶,到2020年XX县退出贫困旗县序列,再到如今这里发生的点滴变化,气象助力XX走出了一条从稳定脱贫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气象局定点帮扶持续加码,未来,将继续携手XX人民,共同铺就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
以法治之力护航高质量发展——XX市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综述
市“八五”普法讲师团到农区、社区、学校、机关等处开展讲座,《XX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XX市矿区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相继出台,大街小巷的文化墙画着一幅幅通俗易懂的法治漫画……如今的XX,随处都能感受到法治建设工作铿锵有力的前进步伐。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A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标准要求,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XX实践”,不断汇聚法治护航改革发展稳定的磅礴之力,切实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让人民群众共享法治政府建设的丰硕成果,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XX。
在履职尽责上下功夫
激发法治政府建设“源动力”
强化统筹推进呈现“新常态”。我市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同奖惩。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目标任务,组织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等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切实将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
强化示范引领迈出“新步伐”。我市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作为考实评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通过领导点评、单位互评、民主评议“三评”方式组织召开全市党政主要负责人现场述法会议,有效发挥法治监督工作的实效性,推动实现市、区、镇(街道)三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
强化法治教育达到“新水平”。我市将学习A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安排、年度全市干部教育计划和市委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和培训内容,与中国政法大学共建全国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合作基地。目前,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法380余次,开展领导干部任前考试61次,在市委党校举办各类培训班35期,覆盖人员4800余人次,切实推动“关键少数”学在前、作表率。
在发挥政府职能上出实招
点燃法治政府建设“新引擎”
紧盯“实”字,深化“放管服”改革。我市扎实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先后将14个部门91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纳入集中行政许可范围。全面开展“证照分离”改革,梳理并向社会公布《XX市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涉及改革事项共116项。持续推动“减证便民”行动,133项事项实现“免证办”。持续深化自治区“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录入监管数据11595条,为监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紧盯“质”字,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我市聚焦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深入实施“一网通办”“全市通办”改革行动,市级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事项占比99.7%,综合受理事项1197项,集成“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28项,向社会公布86项帮办代办服务事项。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1+4”护航企业发展模式,用活用好“蒙企通”平台,着力解决企业反映诉求问题。我市“一网通办”“全市通办”成功入选20XX年“全国政务服务软实力·夯基筑本助推线上线下融合金典案例”。
紧盯“优”字,优化便民利企举措。我市全力打造市民诉求回应解决的最强“总客服”,整合41部行政企事业单位热线和22个网络受理渠道,建立XX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一号接听、一号响应、一号服务”工作机制,构建起“线上+线下”的多渠道全方位受理格局。12345热线年均受理处置群众诉求60余万件,诉求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均居自治区各盟市前列,荣获20XX年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优秀奖等荣誉。依托市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综合平台,吸纳优质商家1300余户,开通家政、挪车、道路救援等12个特色服务项目,形成了“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商家接单”的综合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专业、便捷的服务。
紧盯“真”字,释放信用惠民便民红利。我市扎实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先后制定印发《XX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XX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全市各行业主管部门相继建立了信用相关制度,形成了全市社会信用制度体系。依托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全市信用数据737万余条,为信用信息和数据共享等工作提供便利。通过“信用中国(内蒙古XX)”门户网站,公开“双公示”、“红黑名单”、信用承诺书等,向社会提供“一站式”查询服务。持续推进“信易贷”平台推广工作,助力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我市在全国261个地级城市中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最好成绩为第7位,持续位居自治区第1位。今年8月,我市获评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取得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成为自治区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在科学民主决策上求突破
守好法治政府建设“生命线”
在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管理上出实招。我市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定《XX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通知》,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20XX年以来,针对市政府出台的22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200余条,审查发现的问题已全面纠正,决策程序和内容的合法性得到有效保障。
在凝聚依法履职强大合力上使真劲。我市建立以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外聘律师为辅的法律顾问队伍,出台《关于加强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的贯彻实施意见》。20XX年,我市由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单位共188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结率达100%。
在持续强化合法性审核上动真章。我市注重源头把关,将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部纳入合法性审核范围,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率达100%。坚持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与专项清理、定期清理与即时清理相结合。20XX年以来,开展全面清理与专项清理共10次。坚持行政规范性文件报备“零死角、全覆盖”。20XX年以来,报备率、报备及时率和规范率均达100%。
在促进规范执法上见实效
稳住法治政府建设“基本盘”
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我市圆满完成交通运输、农牧业等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其他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任务,市本级共设置综合行政执法队伍10支,精简比例为77.3%,推动实现执法体系由“条块分割”向“统筹整合”转变、执法力量由“单兵作战”向“兵团作战”转变。圆满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行政复议案件审限内办结率达100%,全力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20XX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100%,行政诉讼败诉率低于全区行政诉讼败诉率平均水平。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我市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20XX年以来,市级层面累计评查案卷1119卷。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获评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和全国渔业执法系列专项行动工作突出集体,上报的3卷渔政执法案卷被评为全国渔政执法优秀案卷。我市法院系统综合执行改革4项指标居全国前列,检察系统公益诉讼案件诉前整改率达100%,公安系统“XX24小时警局”被自治区改革办推广,“XX强制隔离戒毒标准化试点”通过国家验收。
不断加强重点领域执法。我市坚决扛起黄河入蒙首站首责,建立“河长+检察长+警长”和部门联动协作长效机制,构筑起生态治水法治新保障,成为首批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市水土保持工作站获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扎实开展“衣食住行”等领域各类专项执法行动。20XX年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700余人次,检查经营主体1.6万余家次。高效有序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20XX以来,共检查重点领域企业633户次,排查问题隐患8487条,行政处罚案件共182起。
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我市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制度,明确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完善多部门联合会商研判机制,定期开展实战应急演练,依法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20XX年、20XX年连续两年全市无较大及以上事故,无重大突发事件舆情。
在法治成果普惠于民上抓落实
共享法治政府建设“红利股”
着力打造“枫桥经验”安民“金字招牌”。我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市、区、镇(街道)三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现全覆盖,组建常驻专业性调解团队,采取“长期进驻”+“定期进驻”+“随叫随到”的方式,建立矛盾纠纷在线调解平台(ODR),实现矛盾纠纷线上线下全流程闭环式处置。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聚力打造法律服务暖民“金字招牌”。我市全力推进“法治体检”常态化,深入开展“百名律师进乡村”活动,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工作室共107个,推动基层法律服务全覆盖。内蒙古锐信律师事务所、内蒙古济海律师事务所被自治区司法厅评为“万名律师进乡村”活动先进律师事务所。
倾力打造法治宣传育民“金字招牌”。我市全面实施“八五”普法工作,创新开展“菜单式”普法、“普法早市”、“法治乌兰牧骑基层行”等宣传活动,成立了市A法治思想宣传队,以“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法治宣传方式提升普法效果。今年,共有13篇普法工作信息先后被国家级、自治区级媒体转载。目前,全市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7个,建成法治公园、法治广场等各类普法阵地107个;创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个,自治区民主法治示范嘎查村(社区)24个。
厉行法治,久久为功。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A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为目标,统筹谋划推进,奋力开拓创新,着力打造法治政府建设“XX样板”,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XX新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