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党课:纯正基层风气净化政治生态

廉政党课:纯正基层风气净化政治生态


  根据教育计划,今天,我就围绕“纯正基层风气、净化政治生态”这一主题与大家作个探讨交流,也算是集体谈心。在座的全体同志都是单位风气建设的主人翁,交流这个话题,很有必要,很有现实针对性。


  一、谈一谈什么是风气


  所谓风气,《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在一定时期内流行的爱好或习惯”,实际生活中,风气主要是指一个社会、组织或团体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它是一个群体的政治水平、思想素质、道德养成的外在表现。


  那么,风气有哪些特征呢?①群体性。风气体现的是人们在实践中一种共同的意识和行为方式,表现为多数人认同的爱好、习惯和追求。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喜好,这种喜好如果成为共识,这个群体的风气即已形成。②区域性。风气体现了一个地方或群体特有的文化内涵、人文素养。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风气的这种区域性特征表明,在同一大环境下,各个单位仍然可以形成特色鲜明的小环境。如同烈日当头,仍能在大树下找到一席清凉;荒漠之地,仍能存有一片绿洲。③渐进性。任何一种风气都要经历一个从萌芽到发展,由局部到大面的过程,也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纠治不良风气,就需要从苗头、从萌芽抓起,抓早抓小,如果听之任之就很可能养痈遗患,待小波澜发展成大气候就很难收场了。④连锁性。一定时期内,人们的观念、爱好、习惯和行为经过相互效仿和传播流行,便形成了风气。风气一旦形成,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具有无形的约束力,不令而自行,不禁而自止。⑤示范性。风气的形成,遵循自上而下、从高到低的发展轨迹,正所谓“风成于上而行于下”。就是说上级影响下级,党员影响群众,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


  准确把握风气的这些特征,可以让我们在维护良好风气环境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培养好风气,需要一届届班子、一茬茬党员接力抓下去。与此相反,好风气垮下来则非常容易,一两件事处理不好就足够了,大家务必深刻认识。


  二、谈一谈当前风气发展形势


  对当前正风肃纪反腐越来越严的基本态势,从我们了解掌握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同志头脑中是有认识有概念的,关键是要入心入脑、内化自觉,我感到有这么4个方面需要把握好。


  ()要习惯在常态受监督的环境下工作生活。过去纪检监察部门忙于查办案件,还没有完完全全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开辟日常监督这个“第二战场”,现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步入常态后,推动党内监督具体化常态化既是工作态势,也是发展趋势。党的十九大以后,巡视巡察、审计、明察暗访紧锣密鼓,一个波次接着一个波次,频率很高,动静很大。有的是常规的,有的是专项的,具体到我们每名同志,就是警示我们要用好党内生活、问题通报、群众监督等载体抓手,把监督预防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确保少犯或不犯错误,更不能犯大的错误。


  () 要习惯在问题查处越来越以小见大的环境下工作生活。大家可能有切身体会,第一轮巡视审计,主要是查办大案要案、打“老虎”为王,从第二轮巡视开始,主要就是以查小事小节、拍“苍蝇”为主,近几年,经历过检查的同志应该都有个共同的感受,巡察审计的人员来了,都是日夜兼程,翻箱倒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角角落落,查个底朝天。这样“鸡蛋里面挑骨头”,就是要发现问题、促进建设。时间回到几年前,像登记统计造假、会议记录造假等等问题都不是什么稀奇之事,大家都心照不宣,习以为常,就看你是不是“行家里手”,但现在是不能再这样干了,现在教案方案抄袭、会议记录造假问题归结为“讲政治的意识能力欠缺,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不到底”,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要习惯在权力受严格约束的环境下工作生活。A总书记强调,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我理解,不敢腐,重在纪律约束,惩戒人,使大家谈“腐”色变;不能腐,重在制度约束,建章立制,不给大家留暗门、钻空子机会;不想腐,重在思想约束,塑造灵魂,使大家从思想源头彻底根除腐败念头,前一个“不敢”重在治标,后两个“不能、不想”才是最根本最管用最长久的治本之策,其中起基础作用是健全制度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方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制定的新规禁令多达几百上千份,可以说应有尽有,涵盖方方面面,涉及各个领域。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不能做的做了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都规定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要靠更加严明的纪律规矩管党治党。现在,各级的权力都是公开透明的,为官从政不要再有非分之想,更不能任性妄为,做到“靠工资吃饭、凭实绩进步”。


  三、谈一谈风气建设现状


  ()大形势向好,新情况不少。整体上,作风建设向上向好,但不正之风也出现新情况,下面结合实际和上级通报列举几种现象:“线下”向“线上”转移。过去是收送礼金,现在是收发网络红包;过去是土特产带到家里,现在是快递送上门;过去是打扑克麻将赌博,现在是网上赌博;过去是向部属推销物品,现在是要求到亲属的网店购物。“面上”向“地下”转移。顶着人情往来幌子、打着相互关心旗号,用小恩小惠打造感情圈、编织关系网;处理敏感问题,早早打下伏笔,提前做足工作,以形式上的程序掩饰暗箱操作的实际;利用部属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办私事。“广撒网”向“圈子化”转移。收礼看对象,喝酒看场合,办私事找“可靠人”;对身边人关照有加,偏爱偏袒、偏信偏用。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必须正确认识、科学分析、有效应对。


  ()成绩是主流,差距还不小。通过党委、纪委持续努力,风气建设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大家反映会议时间短了,材料数量降了,本子查得少了,规定福利有了,敏感事务能做主了。这是变化,是改进,是进步,应该肯定。但也不能盲目乐观,还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越级告状”时有显现。今年连续发生2起向直接上级纪委反映问题的事件。“告状信”并不一定代表一个单位风气差,但至少可以反映出大家心气还不够顺,一些工作没做到位,还有漏洞缺项。二是“微腐败”屡禁不绝。“清风不弄潮,混气来作浪”。一些不正之风,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用手机网络搞指尖上的腐败,违规喝酒和“开小灶”搞舌尖上的违规,在会议登记文字材料上搞笔尖上的虚假,用“冷暴力”搞心尖上的伤害。希望大家头脑保持清醒,行为保持克制,规定严格执行。三是“老毛病”久治不愈。“五多”问题和“过度留痕”久禁不止,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屡禁不绝,甚至出现新变异、呈现新变化。抓工作讲套路无思路、干事业只清廉不勤政,这些问题都应该紧盯不放、深思原因、持续发力。


  ()各级有作为,发力还不够。当前,抓风气所做的工作与形势要求、职责要求、群众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四无四缺”。“四无”:①高压之下无感觉。有的平时不学习不研究,看不清形势,读不懂信号,面对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思想上紧不起来,不收敛、不知止。②苗头面前无警觉。有的自以为是、感觉良好,躺在火山口,还在睡大觉。③教训当头无痛觉。有的对上级通报的案件、兄弟单位的问题,一念了之,一笑了之,不懂吸取教训、引为镜鉴。④工作落实无自觉。有的对上级要求的工作,不用心不认真,敷衍了事,工作落不到底、见不到效。①缺一副“铁肩膀”。有的总觉得正风反腐是上级的事、领导的事、纪委的事,面对不正之风,不敢理直气壮抓,狠话不敢说、刺头不敢碰、执纪不敢严、责任不敢担。②缺一身“硬本领”。不会教育引导,不会查找问题,不会堵塞漏洞,不会培树典型,不会发动群众,不会执纪问责。③缺一张“婆婆嘴”。在小事上不能常敲“惊堂木”、常打“预防针”,不能用不厌其烦的“婆婆嘴”提醒警示部属,平时不下雨、出事就打雷。④缺一个“好样子”。在遵规守纪、纯正风气上不能以身作则,有的用老习惯老办法抓管理,有的自己表率作用不好;有的无视组织纪律,个人利益没达到,发牢骚讲怪话,提条件讲价钱,抵毁同志,诽谤组织。这些问题虽然是个例,有些还没有暴露出来,但也需要我们举一反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谈一谈抓好风气建设的具体招法


  为进一步抓好风气建设,提示四点供大家参考:


  一是抓实思想引领,靠入心入脑塑形。虽然我们教育搞了不少,但距入心入脑、践之于行是有较大差距的。当前,要重点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上级要求入心入脑不够的问题。不把上级三令五中强调的禁令当一回事,听不进领导苦口婆心的话,总是会吃亏的。领导讲话再怎么繁琐,毕竟不会害人,是为了单位建设好,对个人负责任。像十九大这个“分水岭”、3万元这个“硬杠杠”、“5个移送”这个“铁规矩”、“受贿行贿一起查”这个大原则,要反复宣讲,讲多了,不想记住都难。这里我带领同志们再温习一遍“5个移送”:1.凡是收送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礼品礼金涉嫌违法犯罪的,一律按照受贿行贿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2.凡是虚报冒领、违规套现涉嫌违法犯罪的,一律按照贪污挪用,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3.对涉嫌贪污公款、受贿行贿3万元以上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4.对存在买官卖官和索贿、向3人以上行贿等较重情节,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5.收受下属财物3万元以上,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二是解决法纪观念入心入脑不够的问题。要经常学习纪律条规,搞好自我检视。不学习不掌握相关纪律要求,自己违规了不清楚,违纪了也不知道,把错误的东西当正确的来坚守,就没有了是非观念、对错界限。三是解决警示震慑入心入脑不够的问题。鲜活的案例警示是同志们的“清醒剂”,也最管用,也最能起到警醒和震慑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好典型案例、教育录像片,深入开展讨论辨析警示教育,切实做到以案明理、以案释纪、以案说法。


  二是发扬斗争精神,靠持续用力强化。风气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我看最管用的就两条:一条是,真严真管。近三年来,我们查处违规违纪问题X起,对X名同志进行追责问责,这里面只有1起违纪问题是我们自己查处、处理的,其他的都是反映到支上级纪委,由上级纪委核查办理的。这说明,一方面是各级党组织、各级党员原则性战斗性还不够强,发现问题软处理软着落;另一方面是政绩观有偏差,不愿把问题暴露在阳光下,有了问题捂着瞒着盖着,甚至弄虚作假、包庇袒护、抹平漂白。实际上,有的问题,你捂住了一时瞒住了一时,但终究总有人还是会把事情给捅出来的;有的问题,你看似短时间内摆平了,但最后矛盾问题堆积成山时,事情都搞大了,收不了场、因此,要注重强化斗争精神,坚持一切从严,严在平时、严在经常,提倡各级自曝家丑、揭露矛盾。当然严不是死板的严,机械的严,搞得怨声载道,关键是严得有温度,严得有感情,严出凝聚力,才是真的严。另一条是,常抓长治。现在,突击式运动式随机式抓建现象很突出,上级检查紧一紧,领导强调说一说,出了问题抓一抓,不能做到建在平时、管在经常。如果各级都像中央抓“八项规定”一样,以小见大,保持定力,始终如一,就没有什么作风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实践中,就是要紧盯“小礼小节、小钱小酒、小恩小惠、小贪小占”等看似微不足道、小不足虑的问题常抓不懈,严纠“小动作”,把严管和严治的工作做在前落到实。


  三是依规依纪用权,靠纪律规矩约束。《西游记》里,孙悟空跟随唐僧取经之时被观音菩萨施以“紧箍咒”,这个“紧箍咒”是在保护他还是害他呢?我想这是最珍贵的保护,让生性顽劣的他不能再任性妄为。在权力运行的过程中,制度规矩就是保护大家的“紧箍咒”,上级可以念、领导可以念、大家都可以念,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自己念。既然有了权力,就要把权力用好,凡事按规定来、按程序走、按要求办,处理敏感问题,是不是公平公正公开?是不是公道正派、一视同仁?群众最有发言权,心里也都有一杆秤。一旦处事不公,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就失去了威信,失去了大家的信任和感情,风气也就打开了一个缺口,以后再想把这个缺口修复好,就要花很大的气力了。当然,凡事要做到人人满意、人人信服,确实也很难,因为没有绝对公平,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实践中,要尽量做到三点:一是要讲规矩。用制度管权用权,使之成为一种工作习惯、成为一种处事方式,凡事按规矩办就错不了,也不会有毛病;二是要讲原则。就是要排除人情干扰,即使是有人打招呼,你只要讲清政策,讲清现实情况,别人也会理解你,把不该办的事办了,最后可能还麻烦不断,甚至引火烧身;三是要讲公心。只要没有私心杂念,没有个人“小九九”,出于为单位建设着想,出于为部属发展着想,就能赢得认可和拥护。


  四是注重以上率下,靠树立威信感召。好风气是建出来的,更是带出来的。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单位只要主要领导心正、言正、行正、身正,这个单位的风气就差不了。我理解,心正,是根本,通常说的心术正不正,就是这个问题,心底无私天地宽。正如,教书是为了育人,心若不正,教育就成了误人子弟;文化是为了劝善,心若不正,文化就成了蛊惑人心;法律是为了惩戒,心若不正,法律就成了罪恶帮凶;心若不正,风气就成了灾难、成了祸害。言正,是表现,就是说该说的话,不说假话、不打官腔,不说忽悠人、口是心非的话,现在我们有的党员干部抓管理,靠拍肩膀、空许愿、哄着干,没有建立纯洁健康的同志关系,最后是你讲得再多,部属就是不信你那一套。行正,是关键,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心里想的跟自己说的不一样,台上讲的跟自己实际干的又不一样,就没有什么威信可言。党员领导干部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份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人心.身正,是保证,就是身体力行,做出好样子。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关键时刻,你是说“给我上”,还是“看我的”“跟我来”,效果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