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有关XX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调研报告

有关XX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调研报告

(2)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调研报告


  课程思政是指以课程为基础,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根本,深入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通过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对大学生进行显性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课程思政主要采用隐性教育方式,实现春风化雨式育人。高校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专门的政工人员开展的“孤军奋战”模式向全员育人转变,由传统的单一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向包含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在内的全课程转变,但在其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课程思政综合能力薄弱。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教师课程思政的综合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教师课程思政综合能力薄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教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知识。思政元素的挖掘以及价值的引领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需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但部分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教师缺乏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的意识,在科研和教学以及其他工作的压力下,他们也无暇进行学习,从而制约了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第二,部分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理念尚未完全转变。当前仍有部分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教师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政工干部的事情,自己只要做好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工作即可,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同样也担负着育人的使命,致使只“教书”不“育人”,只“授业”不“解惑”的状况一直存在。第三,部分教师挖掘思政元素能力欠缺。部分其他课程教师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而轻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不注重思政元素的挖掘和积累,甚至有部分教师不知道什么是思政元素,也不知道如何挖掘,更不知道应该如何将其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以及采用什么方式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


  2.课程体系建设欠缺。课程思政建设以高校所开设的各类课程为载体。目前,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课程教学存在“课程”+“思政课”两张皮现象。课程思政要求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达到“溶盐于汤”的效果。目前来看,部分教师在课程设计以及授课过程中达不到预期状态,把课程思政异化成“课程”+“思政课”,将思政知识硬性加入课程教学中,把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上成了思政课。第二,课程思政缺乏一体化建设。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多是专业课教师自己在努力,从所讲授的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融入价值引领。从专业和学科的角度来说,专业负责人未能有效整合自己所负责专业的所有课程,有重点的挖掘思政元素;学科负责人未能站在学科高度上有效动员教师挖掘和梳理学科范围内各专业及其课程所包含的思政元素,不能合理统筹不同思政元素在不同课程中的讲授,课程思政建设未能实现“课程—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第三,不同类型课程的横向协同存在短板。思政课、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从授课内容、功能定位上看是三类性质不同的课,思政课主要是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素养课是对学生进行通识性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专业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以及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三类课程之间存在壁垒,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未能有效融入爱国主义、价值观、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协同育人效果不明显。


  3.体制机制不健全。体制机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整体性、长远性和保障性的功能和作用。目前,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问题,具体体现在顶层设计、考核评价、协同机制等环节和方面。第一,顶层设计不完善。顶层设计是高校从全局上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做出的整体部署,部分高校顶层设计不完善,对于谁来领导、谁来牵头、怎样组织动员、如何做好保障等问题缺乏清晰明确的规定,如,部分高校强调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学校党委的领导作用,毋庸置疑,党委在办学治校中承担主体责任,但在高校中仍旧需要一个特定部门或者机构具体负责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第二,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为有序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大部分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方案,其中强调了考核评价的重要性。学校会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但在实际操作中,考核评价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考核指标体系笼统、考核结果利用率不足等问题,未能调动起所有教师主动参与的热情,考核评价的应有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1.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高校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第一,不断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可以依托线上和线下各类培训平台对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理论素养。教师在课余时间也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A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掌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第二,高校教师尤其是其他课程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高校所有教师都担负着育人使命,广大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转变思想观念。在新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单单是思政课教师和政工干部的任务,而是需要各类教师相互配合、同心协力,要教书,更要育人;要传道授业,更要解惑,不断强化学生对党的理论的认同和践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第三,提升挖掘和运用思政元素的能力。深入挖掘所有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中的思政元素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基础。高校教师要根据课程、专业和学科特点,分门别类挖掘和运用思政元素。经管法类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培育学生经世济民、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教育学类教师要引导学生争做“四有”好老师,做到“八个相统一”,践行“四个引路人”;理工类教师要加强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伦理教育;农学类教师要培养学生强农兴农、知农爱农的情怀;医学类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悬壶济世的胸怀。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授课内容,在合适的时机采用适当的方式将思政元素精准有机融入其中。


  2.强化课程建设“主战场”。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战场。高校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承担育人使命。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共同发挥育人作用。第一,课程教学要实现“溶盐于汤”的效果。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的“思政化”。在课程教学中要根据每门课程的知识和特点把职业理想、家国情怀、人类关怀等思政元素潜移默化的融入其中,在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中要讲出思政味,如同把思政这把“盐”溶解到课程这碗“汤”中,以实现价值引领。第二,加强“课程-专业-学科”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大部分高校和大部分教师在推动和参与课程思政时,多是从单一课程入手,梳理和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每个专业包含不同课程,但存在不同专业教师在不同课程中挖掘的思政元素是雷同的甚至完全相同的现象,致使他们将同一思政元素重复讲给学生,容易引起学生接受疲劳,甚至被学生自动屏蔽。而同一个学科包含的专业和课程更多,重复的思政元素也更多,弱化了课程思政的效果。这就需要专业负责人站在专业层面从整体上统筹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点,更需要学科负责人从学科层面统筹各个专业及其所开设课程,科学设计,把思政元素合理分布到各门课程中,实现“课程—专业—学科”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第三,构建“一心双环”的课程体系。思政课是课程体系的核心,处于中心位置。思政课的设置及其内容安排由党和国家审定,彰显了政治性,确保了科学性。党和国家要求思政课要不断在改进中加强,发挥思政课对其他课程的统领作用。专业课占高校所有课程的80%,是课程的主体。专业课的建设要符合党治国理政的需求,要在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理工科中的科学探究、医科的救死扶伤、农科的知农爱农兴农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需要在思政课的指引下深入挖掘,将价值引领寓于课程教学中。综合素养课本身具有明显的思政元素,合理挖掘使用其中的哲学智慧、文化自信等内容,可以对思政课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不断深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打造体制机制“全保障”。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必然要发挥体制机制的作用。第一,加强党的领导,完善顶层设计。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党委要加强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以及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为副组长,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协同推进中心,统筹全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内容建设、主要任务、目标要求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遴选、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基地等方面有所作为。第二,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应该围绕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完善。考核评价应当坚持教师的主体性、学生的体验性、贯穿全过程和发展性四个原则。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应该包含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两个维度,课堂教学维度的评价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采用、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教师思政理论素养等方面;学生发展维度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情况。评价方法可以采用360度全方位考核法,将自评与以学生评价、教研室评价、学院评价为主的他评相结合,可以全面、准确、有效地考核课程思政推进情况。评价结果要在教师职称评聘、课题立项、先优奖励等方面有所体现,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能够有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第三,完善协同育人机制。高校需要构建和完善“党委领导、教务牵头、党政配合、院系落实、教师参与”的工作格局。在党委的领导下,高校党政部门以及各个学院积极行动、各司其职、有序衔接、有效配合、实现协同。高校要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加强各类教师之间的交流,进行跨学科联合备课,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打破课程、学科和教师之间的壁垒,实现“课程—专业—学科”协同以及各类教师协同,铸就育人合力。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调研报告


  A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课程思政建设正是对这一论述的积极回应,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是与思政课程实现有机协同,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在具体实践中,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要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找寻课程思政有效建设的着力点,从而推动各类课程打好组合拳,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三大困境


  1.课程与思政关系不洽、不融、不明的困境。课程思政的课程是根据大学生培养方案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而选择和开设的,具体的课程都具有本身的教学价值和学术定位,每一门课程都有成型的教学大纲和业已规定的知识结构。因此,必须基于具体课程的学术定位、教学大纲和知识结构,并通过内在深入挖掘、外在有机嵌入等方式来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然而,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以下困境:第一,存在对具体课程的教学大纲、知识结构、学术定位等方面的忽视,而强行外在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元素,导致具体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够融洽。第二,忽视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来挖掘具体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而是在教学设计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简单列在教学目标中,并没有真正实现二者的深度结合、有机嵌入。第三,忽视具体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关系,依然注重从具体课程的教学思路来开展课程思政,不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具体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做到具体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这导致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不高。


  2.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不新、不专、不实的困境。课程思政建设是一种师生之间有机互动的主体性活动,并非任课教师单向度地去实施“思政+课程”的活动,因此,大学生和教师均是课堂的主体,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促使大学生积极融入课程教学,做到教与学的结合。而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表现在:第一,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转变思维,形成新的方法,但是在具体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在传统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及思政价值目标,没有形成有利于或服务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新的教学方法。第二,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在讲授具体课程的过程中,显性和隐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有机嵌入,而部分教师尚未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方式方法,并没有通过讲道理、摆事实、做引导、作比较、树典型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依然采取自己固有的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教学,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法的运用。第三,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大学生专业课程知识以外,要注重提升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也要注重学习科学理论知识、领悟价值要领和提升思想理论水平,不断谋求进步。而在具体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尚未做到紧密联系实际需求,并未采用有效方法来促使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结合。


  3.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不全、不深、不合的困境。无论是具体课程建设,还是课程思政建设,都需要坚持内容为王,课程思政建设如果内容缺乏或内容不准确,将会使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大打折扣。《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进行了规范,指出内容包括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安全教育、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等方面。而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具体体现在:第一,内容不够全面。具体课程尚未围绕教育部要求来布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是根据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将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作为一种补充,导致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较少且不全面,这往往是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不熟悉、不重视导致的。第二,内容不够深刻。具体课程尚未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入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内容的传递、讲解、说理、解释均是浅尝辄止、浮于表面,尚未深入探析,导致思政教育内容传递不深刻。第三,内容不够契合。任课教师尝试从课程本身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往往与教学环节匹配度不高,显得突兀、不够契合课程主题,这是由教学设计不成熟以及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择取和加工不到位导致的。


  二、课程思政高效建设的三大着力点


  1.强化“课程与思政”的有机结合。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一对最为基本的关系,即具体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一关系,就无法发挥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第一,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具体课程的有机结合。一方面,立足具体课程本身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具体课程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定然存在诸多本身所具备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而这些元素的挖掘就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具体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下功夫。任课教师要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分解、剖析、整理,以便于将相关内容嵌入到合适的教学环节中。第二,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具体课程的有机结合。具体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必须要紧密契合具体的课程教学。任课教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切入,第一个角度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具体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或者隐性融入,而非单独列出、独立强调,可以模仿问题链的形式设置教学目标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循序渐进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第二个角度就是转换目标表述语言方式,在具体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以本课程的专业术语来表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做到语言表述的创新,以便于提升大学生的接受度。第三,做到具体课程教学思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具体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载体”“主战场”,任课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一改传统的课程教学思路,根据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群体特点、思想规律、兴趣爱好等确定多元化的价值目标,要善于“抓”学生眼球、“抓”学生心理、“抓”学生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的知识互动、价值互动、思想互动等。


  2.改善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和方法。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做到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方法和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要求多元课程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有机地互相嵌入,在内容和方法上相互借鉴、互相补充。第一,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每门课程都要在具体的知识内容基础上,挖掘属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方面的思政内容。如果是外在地引入思政教育内容,那就要做到契合教学主题,与具体课程深度结合。要坚持以系统思维来进行教学设计,坚持以整体思维来进行思政元素融入,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问、让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自觉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任课教师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挖掘和引入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创新教育、奋斗教育、爱国教育、理想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第二,改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将思政教育元素与具体课程进行简单嫁接,而是要通过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法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使得思政教育不突兀,就要做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避免生硬导入、脱离教学和僵化说教。这要求任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创设优质的教学情境,组织精品课堂活动,以大学生的需求点、兴趣点、关注点等来积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案例对比、人物剖析、情感熏陶、实践活动等教学方式来提升育人实效性。如教师可以借助虚拟课堂、科技设备等来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科技感。此外,课程思政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机制决定了课程的设计还应与社会实践、学生活动等其他课外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综合设计,营造全方位育人的大环境。教师要在大学生在读期间,根据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按年度或者学期来阶段性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要注重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专业实习等环节进行思政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要着眼国内外、校内外、课内外的前沿话题,拓宽师生教和学的学术视野;要注重交叉学科建设,实现视角互补、知识互补。第三,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协同配合。教师要充分围绕知识内容、价值观念、情感倾向、社会关切、能力塑造等方面的问题,组织具体的教学活动、创设平等的教学情境,开展充分的实践育人活动,以此与学生进行深入、全面、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讲道理、摆事实、说故事、树典型的方式渗透进学生的头脑。


  3.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课程思政建设强调系统化、体系化,强调所有专业全面推进,倡导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体系。“大思政”格局有利于凝聚更广泛的思政力量、挖掘更丰富的思政元素、联结更多元的思政平台,可以推动思政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助力课程思政建设。第一,做好顶层规划。课程思政是属于体系化的教育工程,涉及教育教学理念、课程管理、师资统筹、社会实践等方面。高校要系统谋划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案,加强高校之间的课程思政项目的合作与经验分享交流,推动高校内部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各类课程教师之间的课程思政联动建设,从具体课程教学设计、教案编写、课程讲授,课程配合等环节联动规划新办法、新举措。要注重各类学科专业的联动配合,注重各类学科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全面融合,在模式上的创新要打破学科壁垒,让思政元素的融入不突兀,不影响具体课程本来的教学规划,给予具体课程教学更多的价值感染力。第二,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育人格局。“大思政”育人格局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线上线下相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交流、兴趣爱好等均以信息化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思维,做到借鉴网络资源,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利用线上平台辅助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打造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线上线下资源相补充、线上线下信息相互通的课程思政格局。第三,构建课内课外相结合的育人格局。课程思政建设应强调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统一,注重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结合,做到知行合一。教师在大学生的日常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多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敢想敢干的科研精神、勤劳守德的劳动精神,这就要求高校开设社会实践类课程或者安排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在“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中不断提升知识水平和价值判断能力,促使课程思政建设取得长足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