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课:红色家书
高校党课:红色家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高校考察调研,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民族复兴作为对新时代大学生第一位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色家书是革命前辈博大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的独特精神特质与时代价值在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红色家书蕴含的精神特质与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既是对青年大学生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也是对高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的工作目标与任务要求。
1.对党忠诚、虽死犹生的英雄气概:教育引导大学生爱国爱民。100多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矢志奋斗,成千上万的革命前辈为了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刘伯坚写给兄嫂的“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刘愿庵写给妻子的“我已经尽了我的一切努力,贡献给了我的阶级,贡献给了我的党”,史砚芬写给弟弟妹妹的“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朱杏南写给家人的“为革命牺牲在所不惜”……这些催人泪下的家书,映衬出共产党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虽死犹生的英雄气概,体现出革命前辈为实现革命理想捐躯赴难的气度风范和视死如归的革命豪情。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只有树立为党、为国、为人民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升华人生境界,更好地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更好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勇毅前进。基于此,高校充分挖掘红色家书蕴含的对党忠诚、虽死犹生的精神特质,把革命先烈为主义而来的情怀讲透彻、为信仰而死的故事讲鲜活,引导青年大学生从红色家书中获得启发、激发信仰、汲取力量,感悟革命前辈英勇无畏的风度气概,有利于涵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大学生更加坚定信仰、爱国爱民。
2.坚持真理、舍生取义的政治品格:教育引导大学生锤炼品德。回顾党百年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无数有志青年加入革命队伍,为着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为着坚守心中的主义“对着死亡放声大笑”。王尔琢写给父母的“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何功伟写给父亲的“奈儿献身真理,早具决心”,胡秉铎写给父亲的“为布尔什维克而死,虽死犹生”,王器民写给妻子的“为求主义实现而奋斗,为谋民众利益而牺牲”……这些令人动容、英勇无畏的家书,是革命先辈坚守深入骨髓的那份理想信念最真实的写照,折射出他们为坚持真理而矢志不渝、舍生取义的政治品格。无论是“德才兼备”的标准,还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德”始终是打头的,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青年大学生只有不断砥砺政治品格、锤炼品德修为,才能不断增强自我定力,更加清晰地辨别是非曲直,坚持不懈地追求更有品位、更有境界、更有高度的人生。基于此,高校充分展现红色家书中所蕴含的坚守真理、舍生取义的政治品格,让革命先辈敢于付出、敢于牺牲的坚强党性和崇高品质直抵大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有利于锤炼大学生的品德,使他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3.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勇于创新。党在百年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奋斗历程中,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凝结着无数革命志士的心血、汗水乃至生命,体现了革命前辈“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拼搏奋斗精神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新创造精神。郭天栋写给父母的“一定非把敌人消灭完,牺牲到底才回去侍奉大人”,左权写给叔父的“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王若飞写给表姐夫的“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这些书信字字铿锵、掷地有声,浸润着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顽强拼搏的奋斗本色,充盈着共产党人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自强不息的风骨气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仍存在诸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新征程上,青年大学生战风险、迎挑战,贡献国家、服务社会,最好的方式就是创新创造。基于此,高校以革命前辈拼搏奋斗精神和创新创造姿态教育学生在新征程上深刻理解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可以引导他们在顽强拼搏中锻造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在自强不息中激发逐梦动力、创新活力、成长潜力,努力成长为各领域的一流人才。
4.崇尚大义、胸怀大我的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大学生实学实干。红色家书流露出的情感纯粹而真切、朴素而真挚,体现着父母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夫妻间的鹣鲽之情、兄弟间的手足之情,彰显着革命前辈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间大爱,闪耀着仁人志士崇尚家国大义、胸怀民族大我的人性光辉。陈觉写给妻子:“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赵云霄在短短的家书中与出生一月又十几天的女儿永别,深情呼唤女儿“小宝贝”“小宝宝”十余次之多。赵一曼写给儿子:“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这些家书是革命先烈用生命谱写的人间大爱,充满了对亲人的爱恋与不舍,体现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高校让大学生透过红色家书去触摸革命前辈舍小家、为大家的血与火的历史,深刻感受革命前辈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家国情怀,可以教育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追求真才实学,注重埋头苦干,在攀登知识的高峰中砥砺奋进,在肩负时代的重任中行胜于言,成为坚定的、勇敢向前的先锋分子,以实学实干回应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二、红色家书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路径
红色家书是高校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宝贵资源。高校应立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着眼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有效挖掘红色家书内蕴的精神特质,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科学构建课程融入、环境熏陶、实践锻炼三位一体的路径体系。
1.办好关键课程:感召大学生勇开风气之先、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会自然发生,必须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以红色家书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应用足用好思政课这个主渠道,以品悟红色家书真理为根本,让大学生深刻把握红色家书所蕴含的精神特质,感召大学生从红色家书中获得辨别是非、廓清迷雾的政治慧眼,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第一,坚持因事而化,实现内容与形式相结合,不断增强红色家书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感召力。在内容上,要推动红色家书进教材,注重收集整理已经出版发行的书类著作,搜集挖掘保存在纪念馆的零散资料,把红色家书中革命前辈的英雄气概、政治品格、奋斗精神、家国情怀融入统编教材,优化课堂教学资源,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要推动红色家书进课堂,注重挖掘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大学生感悟革命前辈对信仰的坚守、对理想的执着。在形式上,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比如案例式、情境式、分享式、研讨式、体验式等,转变课堂话语表达,力求大学生全身心沉浸式参与,以充分展现红色家书中的独特精神特质,使大学生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红色家书的理性认同上。第二,坚持因时而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增强红色家书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力。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拓展实践平台、注重实践体验,着力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不断提升红色家书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实效性。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和了解革命前辈家书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人物事迹,切身感受革命先烈崇高的精神品质,引导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使大学生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红色家书的实践体悟上。第三,坚持因势而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不断增强红色家书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吸引力。在红色家书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过程中,作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实践教学体现着补充性功能。在用好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还应立足实际,用好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创新“云实践”模式。比如,充分运用现代化的VR、AR、MR等媒体技术,推进红色家书电子化、平台化建设,全力打造集声音、图像、场景等多种介质于一体的立体式、可视化系统,使大学生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红色家书的沉浸感知上。
2.注重环境熏陶:引领大学生谱写青春之歌、始终坚持理想信念。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既需要教育主体灌输,又需要外在环境熏陶,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依存。要注重挖掘校园环境熏陶的深度、加大社会环境熏陶的力度、拓展网络环境熏陶的广度,更好体现红色家书的育人价值和育人功能,引领大学生从红色家书中获得抵御侵蚀、防止蜕变的强大抗体,做到始终坚持理想信念。第一,以塑造理想信念认同为重点,着力挖掘校园环境熏陶的深度。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必须要以塑造大学生理想信念认同为重点,努力营造青春向上的校园环境,帮助大学生辨析错误思潮、拨开思想迷雾、抵御腐蚀冲击。比如,举办以红色家书为主题的系列文艺活动,创作红色家书文艺作品,在校园物质文化中融入红色家书元素等,教育引导大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第二,以浸润理想信念底蕴为重点,着力加大社会环境熏陶的力度。在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大学生在价值取向、理想追求等方面,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加深刻。以红色家书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必须要高度重视社会环境的熏陶作用,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浸润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底蕴。比如,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把红色家书纳入全民学习计划;构建全社会学习、宣传、践行红色家书的浓厚氛围,开展系列面向青少年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努力打造红色文化产业,创作红色文化作品、建设红色爱国基地等,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做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第三,以增强理想信念效果为重点,着力拓展网络环境熏陶的广度。当今,青年大学生受互联网的影响更为深远。要以增强理想信念效果为重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建强用好网络平台、夯实巩固网络阵地,在网络空间把红色家书的故事讲清楚、讲精彩、讲透彻。比如,充分运用“台、网、微、端、屏”等全媒体资源,实现红色家书“情景式”呈现、“菜单式”点播、“问答式”互动;对涉及敏感舆情、容易混淆视听的关联炒作以及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等,坚决亮剑、坚决回击,教育引导大学生认清辨明当前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风险挑战和噪音杂音,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
3.强化实践锻炼:激励大学生保持永久奋斗、始终坚守理想信念。青年大学生承载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高校以红色家书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激励他们立足本职、拼搏奋斗、创新创造,不断厚植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行,从红色家书中获得奋斗不止、精进不怠的动力源泉,做到始终坚守理想信念。第一,践行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定爱党爱国追求。高校以红色家书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要把内蕴其中的忠诚政治品格和爱国主义精神讲深,把党的领导是人民利益所在、幸福所在的道理讲透,把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拯救中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的故事讲活,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第二,锻造顽强拼搏的奋斗品质,保持踔厉奋发精神。要注重对红色家书的实践体验,通过实践教学、实践研修、实践调研等方式,让大学生身临其境、沉浸参与,体悟革命前辈在那段峥嵘岁月中所秉持的坚定信念、满怀的真挚热情、付出的艰辛努力,激励大学生刻苦学习、艰苦奋斗,在新征程上“带头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做到不信邪、不怕鬼、骨头硬”。第三,锤炼自律自强的道德修为,厉行担当实干作风。要注重综合运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等渠道,生动诠释红色家书中令人动容的大爱大德大情怀,令人钦佩的自觉自省自励,锤炼大学生品德修为,厉行担当实干作风,不断增强其历史自觉和使命自觉,在崇德向善、实学实干中传承红色基因,在苦练本领、锐意创新中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